网络化生存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3-0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校园是人际交往强化的场所,但是网络化的到来带来了更多的交往软件和交流方式,人际关系从现实转向虚拟,大学生也越来越习惯于虚拟空间隔着屏幕的交流。4G网络为不同地区搭建起了跨空间、跨时间的沟通桥梁,也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这一方面看,网络化时代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网络仍然有着无形的负面影响,虚拟空间的交流对于面对面坐在一起的人是不公平的,明明可以面对面交流感情,结果却将感情变得越来越陌生,也拉远了面对面的距离。随着网络不断地进步,5G网络正以飞速发展的速度向我们奔来,网络的进化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一、大学生“网络生存化”概述

大学生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与网络时代关系密切,从新生到学长学姐总会有加不完的聊天群、下载不完的APP,网速似乎也满足不了拼手速的时代,手机内存容量的不断扩大、网络速度的不断进化使得更多人主动或被动的投身于网络无法自拔,从一开始不接受、抵触逐渐也被卷入这种气势磅礴的网络浪潮。移动支付加速发展的步伐更是扩大了网络的适用范围,一部手机便可以行走在各个角落更是加快了网络与人们生活的契合速度,手机网民数量成倍增长,而在广大手机网民的庞大规模中大学生所占比重也是很高的,大学生是壮大网络时代的主力军和主要推动因素,网络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也使得更多的人会静下心来站在网络化生存视域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思考。

二、网络化生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网络化生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便利与选择

网络化时代一改传统的线下交流方式,大学生可以借用网络平台接受更为便利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也可以通过网络对一些求职信息、课余活动等进行发布,大学生可以及时接收到及时更新的信息,网络时代下的信息化更具时效性,可以让大学生牢牢掌握信息的变化。除此之外,每个高校都可以开设自己的公众号,以发布公众号的方式对学生直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新颖的公众号排版和直入人心的精彩文案无疑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助力,碎片化信息也更易于大学生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进行思想政治内容阅读和情感的熏陶,高校一些综合素质评比投票活动也会为大学生树立榜样,让更多的大学生向着提高自身素质的方向发展。网络也可以最大程度上为大学生答疑解惑,比如,对于一些不懂的代名词或者不清楚的职位信息都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查询,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实力与需要进行判断和选择。

(二)有助于开展平等的、民主的教育对话

大学生的思想与自我意识已经较为成熟,并逐渐对平等和民主处于更加向往的状态,他们更期待没有顾虑的各抒己见,而不是盲目的听从别人的意见。大学主要是让大学生更具备融入社会的能力,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并不是很多,对于一些事情还需要加强历练,虽然大学生大都是成年人,但是在思想方面还需要成长与完善,对于一些事情的直言不讳并不是得当的处理方式,而直言不讳也不能一味的批评,因此,网络化的平等、民主的教育对话才是大学生更加青睐的。在网络上可以匿名评价、抒发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对于一些问卷调查也可以较为实际的了解广大大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网络上的调查更能与大学生内心的需求产生共鸣。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也可以更加客观的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从而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展开针对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交流和碰撞才能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平等和民主,才更容易被说服、得到思想素质的提升。

(三)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网络空间隐藏网民的个人信息,因此,大学生在网络空间聊天过程中不会受到聊天人身份、地位、财富等因素的影响,避免大学生拜金思想的滋生与蔓延。除此之外,在网络空间还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无论是哪个地区的学生都可以在学习软件上建立虚拟学习伙伴关系,通过互相督促和相互鼓励的方式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升的效果。大学生在网络空间里也可以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与分享,对于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可以产生争辩,很少出现现实生活中的迁就问题,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左右自己的价值方向和价值判断,从而充分调动起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在坚持自我的前提下能够包容和体谅他人,学会思辨的看待问题,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网络化生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

网络化时代是以电子产品为载体的,这会造成大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对于大学生而言手机无疑是人手一个,但是手机的品牌和型号、性能都各不相同,网络化时代也是拼手速的时代,更多大学生在挑选手机的时候便会产生攀比心理,更多的攀比的是手机的品牌和价钱,从而滋生拜金思想。除了手机之外,还有电脑、平板等多种电子产品,有时候并不是缺这种东西,而是因为别人有自己也必须要跟上“潮流”,这些网络时代的电子产品仿佛成为了每个大学生的标配,缺了哪一个都会觉得低人一等。网络的开放性对于信息的净化并不是很到位,一些带有功利化或者不良的信息还是会玷污大学生的思想,从而对其自身的价值观产生冲击。

(二)冲击大学生的自主意识

网络时代的一个特点就是符号化,无论是网名、个性签名还是空间、朋友圈,都随处可见符号的存在,网络虽然便捷,但是并不能直观的反映出大学生想要表达的心情和想法,符号也便成为了一种追风行为。符号化开始之时可能并不被广大学生接受,久而久之,随着符号的风靡很多大学生也不再坚持自己的主见,从而也随波逐流追寻符号化的潮流。网络过于虚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会随之降低,尤其是大学生这个群体更容易沉迷网络,也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大学生也逐渐习惯将自己保护起来,网络的虚拟世界的确能够带给大学生暂时的精神安慰,但是,长期的网络沉迷带给大学生更多的是网络孤独和对现实生活的抵触,从而让大学生丧失自主意识和迷失自我。

(三)冲击大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

大学生正处于半校园半社会的环境,网络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方便人际交往,但是毕竟网络的虚拟环境只能作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辅助,长期处于虚拟的交往空间也会丧失更多实际生活中的朋友。现在,大学生已经加入低头族这个庞大群体,人在哪手机便会带到哪,无论是聚会、学习、出行都能看到手机的身影,网络化的空间同样也阻断了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线上交流成为一种常态,而面对面交流的场面少之又少。长期漫游在网络空间会逐渐让大学生失去对实际生活的兴趣,表现出更多的是眼神迷离和对人情的冷漠,健康的人际交往也被网络的浪潮逐渐吞噬。

四、网络化生存视域下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开展媒体素质教育,强化大学生的价值理性

网络化虽然会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和挑战,但如果正确利用同样也能辅助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媒体是网络的载体,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可以采用线下与线上配合的方式,线下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线上通过视频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补充。高校可以利用媒体的时效性和便捷性在公众号上发布一些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文章,配上媒体所特有的音频、视频、图画等从多种感官角度抓住更多大学生的眼球,引起更多人的关注。除此之外,高校也可以利用具体事例对大学生进行实例教育,从而强化大学生的价值理性,在开展媒体教育的前提下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把握社会热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性,每一个时代都具有每一个时代的特点和热点,社会上的热点时事都能够体现出一种价值观,站在同一件事的不同角度便会有不同的看法,高校可以在公众号或者网络空间里及时更新一些热点时事让大学生们各抒己见,也可以多多举办一些热点活动,比如,热点时事征文、演讲活动等。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八个字来说,便可以让大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并阐明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践行这八个字,高校便可以以任务的方式分布下去,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深刻印在大学生脑海中,让大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不忘初心的决心和使命,再以征文的方式征集大学生的独特体会,切实对大学生进行实际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运用网络话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群体的融合度

一些网络话语诙谐幽默,便于与大学生具有时代性的思想产生融合,高校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些网络话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教育工作,从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群体的融合度。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对网络话语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其出处和涵义,对于一些积极的网络话语进行鼓励和利用,而对于那些消极的网络话语就要及时的制止并且给出具有反驳实效的说明。之后便是对网络话语的应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运用这些网络话语更能引起学生们注意,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人间不值得”这句网络话语便可以当作反面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对这种消极的价值观进行纠正。

(四)建立网络舆情队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

网络舆论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导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大学生将网络舆论完全屏蔽是一件极端且不切实际的做法,此时,高校就要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网络舆情队伍,在网络上发布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文章和观点、看法,与此同时,也要对大学生的网络生活进行监督与规范,一旦发现某些大学生发出消极的观点或者言语不善就要及时制止,并对该学生进行批评教育。除此之外,还要配合相关的部门对网络环境进行净化,对于网络上那些消极的舆论,高校要发挥监督的作用,对网络上的不良舆论进行举报,并配合相关部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洁净的网络空间。带有正能量的舆论才是网络发展的主流,只有将网络舆情大方向把握好,才能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五、结束语

网络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应该得到时代的充分利用,高校可以借助网络的时效性和便捷性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代为网络的发展提供了不断向上的阶梯,不能仅仅因为网络的个别不利影响就将大学生与网络的关系隔断。网络虽然能便利生活,但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利用网络来辅助生活才是最为实际的,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筛选和有效利用才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助力。

摘要: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的交流方式和更多的交流选择,大学生在网络化时代也充当着弄潮儿的角色,大学生的知识水平较高且对于网络更感兴趣,在大学频繁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也更加拉近了大学生与网络的距离,网络化在带给大学生福利和便利的同时,也更容易让大学生沉浸在网络的虚拟世界而迷失自我。本文首先大致阐述了何为大学生“网络生存化”,并分别从机遇和挑战两个角度具体说明了网络这把双刃剑带给大学生的双重影响,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网络化生存视域下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旨在强化大学生的价值理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群体的融合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

关键词:网络化生存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赵家和.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8):36.

[2] 张理航.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创新[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8):247-248.

[3] 刘莉.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4):18-20.

[4] 孙红.寓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模式——兼论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改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7):44-46.

[5] 胡在东.微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0):40-41.

[6] 芦晓立.网络化生存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12):3-4.

上一篇:浅谈流行音乐元素在合唱作品中的运用下一篇:高职院校油气储运实验实训课程的信息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