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通用8篇)

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 篇1

①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变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②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学会学习。

③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21世纪的学校应该思考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新型学生的关键途径;加强资源库的建设,为网络教育提供坚实保障等问题:

①如何进行资源库结构的建设。

②如何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意识。

③合理地充分地使用资源库,实现新的教育教学目标。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

(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选题基于信息化大发展,传统教育与新型教育大更替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3)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和积极思维的素材,强化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目的性。

五、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3月至2月,对全校教师进行了12轮培训,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到简单课件制作、网络课件制作,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基本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系统培训,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国家、市、区各级的技能竞赛,多人获奖,从而推动了教师个人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六、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论、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和科学研究方法论等。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索引法、行动研究法。以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作为研究手段,采用观察、文卷调查、经验总结、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

七、本课题研究的成果

1、论文集:本课题研究的报告、总结、论文、案例、教案精编(内部印行,争取正式出版)。

2、专著:《扣开未来之门――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模式研究》(正式出版)

3、电子出版物:《求精中学优秀网络课件选》(若干辑)

八、本课题研究的进度计划

(一)研究周期

三年,即2月至1月

(二)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1、202月――5月为准备阶段

宣传发动,组成课题组,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

2、年6月――8月为实施阶段

第一轮(2002年6月――8月),主要工作:课题组统一认识;申报课题;确定子课题,各分课题组分别开展研究工作;积累资料;统计分析,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轮(2002年9月――208月),主要工作:完善方案措施;继续开展研究;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并写出第二期研究报告,接受中期检查。

第三轮(年9月――208月),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研究,并争取在某些学科实现质的跨越;争取每人有一篇论文;写出第三期研究报告并接受中期检查。

第四轮(年9月――2004年12月),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研究;出论文集;写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将本课题分为四个研究小组,分别在信息技术、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四个方面开展研究,逐步互相渗透、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开放的、立体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3、2004年12月――201月,结题验收,主要工作:接受专家组审查鉴定;根据成果奖励优秀参研人员。

九、本课题组成员

1、课题领导小组

顾问:###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指导:###

课题设计兼学术秘书:###

课题研究人员:

第一研究组:组长:###

第二研究组:组长:###

第三研究组:组长:###

第四研究组:组长:###

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 篇2

一、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负面影响

(一) 网络的虚拟性淡化了大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

伦理道德对人的约束依靠他律和自律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在现实社会中, 人们的理性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他律的基础上。网络是一个匿名化的媒介场所, 网络中的交往主体由一些网络符号代表, 网络用户都隐藏在计算机屏幕之后, 彼此的性别、年龄、社会身份、地位等等都互不知晓。网络的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在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 人性的弱点便得到极大的纵容, 借助网络的高度隐匿性, 人们敢于说出在现实社会中不敢说的话, 敢于做出在现实社会中不敢做的事, 甚至于网络犯罪的发生。正如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 在匿名的情况下, 人们更容易作出侵害性行为, 这是一种责任分散效应。

(二) 互联网上大量有害信息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青少年最大的特点是好奇心强, 如果网络环境是健康的, 这种好奇心就会转化为对新事物的创造、对新问题的探索、对新思想的开发;如果网络环境是不健康的, 充斥着很多黄色、暴力的内容, 这种好奇心就会转化为对青少年身心的伤害。与传统媒体相比, 在网络传播环境下, 由于缺乏严格的信息审查制度, 各种信息可以自由传播。根据有关专家调查, 互联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 有47%与色情有关。由于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是非判断能力, 同时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容易受到一些新奇、刺激性事物的影响, 因而很难抵挡有害信息的负面影响, 这些信息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 网络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舆论导向受到挑战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 没有国界、没有疆域。在网络的世界里, 各种文化形态、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融、渗透, 不同文化间的交叉传播使高校德育面临一个价值体系多元和相对的时代, 传统德育工作舆论导向的控制力受到极大削弱, 高校德育教育难以保证社会倡导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大学生的有效引导。根据北京邮电大学对北京十余所高校2403位教师开展的问卷调查, 有66.7%的教师认为西方意识形态和不良异质文化的侵蚀对高校德育工作形成了新的挑战;同时, 有49.7%的教师认为网络的开放性和庞大的信息数量冲击了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地位[2]。

二、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一) 网络拓展了德育教育的内容

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由于传播媒介的限制, 信息量相对较少,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德育工作的成效。网络作为新的信息传输工具, 最显著的特点是信息量大。网络拥有丰富的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资源, 也拥有各种信息传播功能。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最新信息对教学的内容进行相应补充;学生可以自主在网上搜索和学习相关的教育资源。通过网络的交流沟通和共享渠道, 也使信息内容和价值不断扩展和增值, 这些都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也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正如美国西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所所长史强克教授所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专家站在教室对着一群学生讲话, 网络化的教学正好颠倒过来, 一个学生坐在电脑前面, 身后却有无数专家。”

(二) 网络丰富了德育教育的手段

“世界近百年的德育理论和实践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反对传统的道德灌输”[3]。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普遍采取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进行灌输的方式, 主要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单向作用, 受教育者主体性缺失, 其主观能动性仅仅在接受德育教育影响的范围内和方向上发挥作用。网络的精髓在于交互性和平等性, 网络提供了师生双向交流的新形式。通过这些形式, 师生可以有效地进行双向沟通, 教师可以更全面、快捷地了解教育对象的情绪状态和道德困惑, 及时做好引导和疏导工作, 极大限度地扩大和延伸了德育工作的时间和空间。同时, 在网络环境下, 教师不再独占教育的“话语权”, 学生自我判断是非标准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更强了, 他们要求平等地发表自己的思想看法, 与教育者或其他受教育者相互沟通探讨。

(三) 网络增强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得到极大发挥, 学习效果最好。与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相比, 网络具有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等特点, 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可创造一种活跃、轻松、愉悦的氛围, 使人身临其境、寓教于乐, 感染力极强。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 只用听觉能够认识事物的15%, 用视觉能够认识事物的20%, 而视觉、听觉并用可以认识事物的65%。因此, 通过网络, 人们在接受形象、生动、直观的教育中, 思想得到升华, 认识更加深刻, 使更多的学生入脑、入心, 使德育理论的影响更为深入、广泛。

三、高校德育工作应对挑战的对策

胡锦涛同志强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 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因此, 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 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 转变思路, 充分利用网络的积极作用, 趋利避害, 变被动为主动。

(一) 更新德育教育观念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有效应对网络的挑战, 必须从改变德育教育观念开始。一是德育教学内容的变化。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能够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和充实德育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党的最新理论, 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同时结合当前社会背景, 加强对学生的经济伦理教育、科技伦理教育、生态伦理教育, 使学生能够明晰利己与利他、竞争与协作、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使学生能够善用科技、善待自然, 促进和谐发展等等[4];二是教学方式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德育教育认为, 教师是德育教育的主体, 受教育者则是客体。这种观点的典型表现是单向灌输式的教育模式。网络打破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地位, 教师与学生都是网络的主体, 因此, 德育工作者要懂得变被动式教育为互动式教育, 要尊重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 构建网上德育教育阵地

高校应积极利用网络这个德育教育的新平台, 抢占网络阵地的制高点, 掌握网络传播的主动权, 开辟新的教育空间。一是建立德育教育主题网站。主题网站的建设要体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通过权威、先进、及时的理论和信息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影响学生,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二是开发信息交流平台。网络时代, 德育工作的成效将更多地依赖于“交互式”的信息传输方式。高校可以采用BBS、聊天室、电子邮件等方式, 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能进行更为广泛的交流与沟通, 对大家所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思想交流, 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学习效果。

(三) 建设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江泽民同志曾经要求道德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发展的新动向, 抓紧学习网络知识, 善于利用网络开展工作”。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对高校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德育工作者只有作好充分的准备, 才能自信面对未来的挑战。一是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技术, 能够利用网络技术和一些新型教育工具开展德育工作, 包括正确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以及网络运用能力等。各高校也应采取有效措施, 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专业培训,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二是掌握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网络环境下, 高校德育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的要求, 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了解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并能够针对这种影响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四) 强化网络管理, 净化网络环境

健康的网络环境是高校利用网络开展德育教育的必要条件。网络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介的特点, 决定了它的管理应该是一个社会各方面综合参与治理的系统工程。一方面要依靠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共建清洁健康的网络环境。包括政府各级相关部门的依法管理, 严格规范, 构筑强大的政治威慑力量;各种新闻媒体加强法律宣传, 普及信息网络运营规范的教育, 构筑强大的舆论宣传力量;用户依照法律法规及规则来规范自己的网上言行, 构筑强大的自我约束力量。同时学校应建立网络监控系统, 切实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 强化安全屏障, 最大限度地防止有害信息的侵入, 避免不良网站和不健康的信息对大学生的侵害。

参考文献

[1]周旭.1700万在校大学生95%是网民[EB/OL].中国网, ht t p://www.chi na.com.cn, 2008-4-29.

[2][4]赵纪宁, 胡启镔, 王德宠.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视角[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

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创新研究 篇3

网络德育一般利用校园网或者因特网进行。网络德育与传统德育相比,有其开放性、交互性、 趣味性、预见性、能动性和隐匿性等特点。网络德育符合我国的德育改革方向。网络德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突出、自主意识高度发挥。强调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互动,使学生由被动的灌输对象变成了自主选择对象。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构建小学德育新模式?

一、开辟“四三”德育途径

我校建立了常规德育与网络德育途径互补模式,即建立了“四个三”德育途径模式:三个阵地、三个方面、三条主线、三个支撑点的多梯度、多维度德育模式。

三个阵地是指思想品德课、德育活动、网络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思想品德课已不能完全适应德育工作的需要,特别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使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德育并不仅仅是“知”的说教,而更应该是“行”的统一,所以德育工作还应该包括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而今,网络的介入,更是一个不可漠视的事实,它正在影响着人们的方方面面,我们学校利用网络的有利一面,为德育工作所用。

三个方面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结合。每一位学生都不是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的成长过程时刻都要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所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要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条主线分别是:学校——政教处——班级。大队——中队——小队。校长——教师——学生。整个学校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发挥了德育途径的整体效益,发挥了德育定向动力,使学校工作出现了人人支持德育,人人参与德育,德育领先、五育并举新面貌,有力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个支撑点是指学校广播站、学校网络教室、心理咨询室。学校不断调整充实德育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优化德育实施途径,探索实施德育新方法。广播站是德育宣传的主要阵地,它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搭建了德育工作的服务平台。学生的品德行为问题往往是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交织在一起的而产生的,所以要想解决学生的品行问题,德育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入手,心理咨询室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应运而生。

二、建立学科德育渗透模式

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学科各学段都制定了德育目标,要求每位教育者的每节课都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那么,如何将德育目标融入到各学科之中,实现教学的教育性。

我们组织教师围绕“网络环境下如何渗透学科德育”进行思考探究,探索出“五有”的工作思路。“五有”,即:有意、有机、有序、有度、有效。

(1)有意,即有自觉的德育渗透意识。有意,是“认识”,是德育渗透的关键环节。就是要形成 “每一个教师都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在学科教学中自觉渗透德育,是履行教书育人岗位职责的具体体现”的共识。

(2)有机,即渗透德育的过程要做到有机结合。有机,是优化德育渗透过程的核心。有机,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及其要求,与德育的内容和要求自然地、恰到好处地“结合”,而不是‘贴标签’、生搬硬套的“装饰”。

(3)有序,即渗透的德育内容要有序。有序,是提高德育渗透质量基本保证。有序,就是要做到,的德育内容,结构完整合理,系统性较强,能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特点渗透,充分发掘、利用教材的德育因素,有计划地、系统地安排渗透德育的内容。而不是随意的、盲目的、无序的拼凑或组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交叉、重复、零乱,从整体上把握学科渗透德育的要求、体现学科渗透德育的价值,保证德育渗透的系统性、连续性、完整性。

(4)有度,即渗透德育的要求要适度。有度,是增强德育渗透实效的前提。有度,就是要做到,目标明确,要求精当,循序渐进。而不是“无的放矢”、不顾对象、失之偏颇,更不是“取代”,不能把“文化课”上成“德育课”。

(5)有效,即渗透德育要注重实效。有效,是德育渗透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有效,就是要做到,遵循各学科自身的规律、德育的规律和青少年的成长规律,紧密联系学科实际、学生实际、学校实际和社会实际,务实求实。而不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

研究和探索基于网络的学校德育新模式,对完善学校德育机制,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学校教育的特点是以人育人,教师在智力、情感、个性、精神和人格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机器所不能代替的。网络交往互动虽然具有平等和主动性,但这种交往也是间接性的;网络虽然拓展了学校德育的时空,但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良莠不分的信息,对是非判断能力不强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也会对学校德育产生负面影响;网络行为的体验是虚拟的,网络行为的直接对象是机器而不是人,所有这些决定了网络环境下德育活动的局限性。因此,应该综合运用各种德育手段和方法,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判明是非。

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 篇4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给人们的传统思想带来较大的冲击,也使得中小学德育教育面临较大的阻碍。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及其共享性,学生可以从网络中浏览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学生可以从网络中搜索到学习需要的相关资料,丰富学习内容。同时,网络中的一些不良信息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如果不及时引导学生,久而久之,将导致学生沉迷网络,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误入歧途,对学生一生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下,加强中小学德育管理刻不容缓。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积极运用网络技术,发挥网络优势,形成正确有效的网络德育管理模式,将网络技术与德育管理的有机融合,实现德育管理的最佳效果。

一中小学网络德育的现状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已经离不开网络了。然而,在实际的德育管理工作中,合理运用网络仍然面临诸多的问题。

1.网络德育观念滞后

虽然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使用网络,但是对网络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大多都是简单地使用网络,对网络的认识并不全面。因此,对于网络德育也缺乏相应的认识,尚未树立网络德育的观念。在应试教育的社会大环境下,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一味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学生一旦接触网络就会荒废学业,就严厉禁止学生接触网络。德育教育工作者因为抱有这种态度,秉承传统的教育观念,导致自身的专业素养无法得到提高,提高其网络道德素质更是无从谈起。另外,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导致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把握。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一些中小学虽然表面上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但是实质上仍然采取简单的教学方式,德育教育也只是空中楼阁。

2.网络德育资源不整

网络虽然能够快速收集和传播德育资源,但是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首先,分布散乱。在网络中尚未建立专门的网络德育教育资源库,关于网络德育的信息都凌乱地分散在各种网站上,需要花费时间去收集和筛选,大大增加了德育工作者的工作量,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其次,基数小,重复率高。由于人们对网络德育缺乏深入的研究,导致网络中的德育资源十分匮乏,仅有的少数资源一直被重复利用。即使德育教育工作者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搜索,也不能收集到大量有实际价值的德育资源。再次,表现形式单一。在网络中相关的德育信息大多数都是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这种静态式的资源枯燥乏味,需要学生花费时间仔细去阅读,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适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久而久之,导致中小学生对网络德育教育失去兴趣。除此之外,网络中的德育资源大多呈现出原生态化。而中小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不能真正理解这些原生态化的资源。需要德育教育工作者积极引导,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德育资源呈现出来。

3.网络德育师资队伍支撑无力

德育教育一直处于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是将学生培养成优秀人才的必要前提。而德育教育工作是否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德育工作者。因此,大多数学校普遍都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网络德育工作作为传统德育教育的延伸,对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更高。教师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专业德育知识,而且还需要切实了解网络知识,具有较强的网络实际操作能力,德育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直接决定了网络德育的成败。然而,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工作者逐渐忽视了自身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从而在网络德育中逐渐表现得力不从心,大大降低了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甚至有些德育工作者固守传统思想,对网络了解甚少,加剧了网络德育的实施难度。可见,我国网络德育教育缺乏强大的师资力量,建立强大的网络德育教师队伍刻不容缓。

二网络环境下的中小学德育管理

1.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合理渗透德育内容

德育教育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有限的德育课堂教学无法真正发挥德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应该将德育教育合理融入各科教学中。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备课时,应该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学科知识并促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良好的熏陶。多媒体技术打破了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将纯文字的知识以图像、视频等直观的形式在学生面前展示,既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教学中不仅带领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促进了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因此,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网络的独特优势,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合理渗透德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建立学校专门的德育网站

德育课堂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够学到的德育知识十分有限。因此,学校应该开通线上教育,让学生随时都能接受到德育教育。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德育网站,大力宣传德育知识。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在网站内设置不同专栏,展示教师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网页中浏览各种德育信息,也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历程,从而对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例如,在学校网页中设置“德育在线”栏目,每周定时更新学校德育动态、班主任管理工作以及学生社团活动等,让学生意识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心理课堂”栏目是提供学生心理咨询的平台,学生有任何心理问题都可以在线与教师沟通,及时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德育网站成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通过这个有效的平台进行咨询与交流,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3.建立健全网络德育监管制度

为了确保网络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制定严谨的制度和监督管理体系。在完善的网络监管制度下,不断规范网络德育工作,切实发挥网络德育的积极作用。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健全网络德育监管制度。只有将具体任务下放到每个岗位中,发挥管理职能,在网络信息中合理融入德育要求,促使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才能将德育教育任务真正贯彻落实到位。同时,不断完善信息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另外,在校园网站中设置过滤系统,将一些不符合条件的网络内容直接过滤掉,只有健康积极的内容才会被保留下来。因此,有效确保了学生接触到的网站内容都是有利无害的,不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最后,学校作为网络的直接管理者,应该加强对网络的建设与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建立有效的安全屏障,从根源上阻断不良网络信息的传入,确保学校网站中信息的质量,尽全力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安全的网络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生尚未形成固定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加上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网络中各种不良信息的误导,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应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德育管理,利用行之有效的措施给学生传播积极向上的网络信息;充分发挥网络独特的优势,在网络中合理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积极创设出良好的网络氛围,为学生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丹青、牟映雪.网络环境下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对五位中小学生的个案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

[2]余易文.网络环境下的中小学德育教师素质[J].群文天地,2011(14)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篇5

摘要:网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环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青少年作为网络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受网络环境的影响。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在研究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利用网络加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

当今世界,互联网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正在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传播媒体,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类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据统计,在11年3月份,我国网民达到了4.04亿,成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用户群。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他们的生存方式、思考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被网络深深地影响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网络时代将肩负着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网络对他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取决于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多大程度地使用网络以及对网络的依赖程度。统计数据表明,18岁以下的青少年在网民中所占比例为20.1%,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00年11月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中指出,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高达20.3%,另有15%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同时,初中学生网瘾现象严重,群体中的网瘾比例高达29.8%。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网络在促进青少年快速成长和发展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一代积极利用网络所带来的机遇和应对网络本身对青少年成长所带来的挑战,成为了一名教师在新时代所应肩负的历史责任。

一、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有利影响

网络环境丰富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长期以来,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讨论、班会、社会实践等活动,形式相对单一。在网络文化环境下,课堂的外延空前扩展,数量巨大、内容各异的网站成为新的课堂,而且优势明显,并且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投入后还可以复制和共享。通过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上网获取的时政信息占总信息量的25%左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渠道大量增加,教育模式更多地由内向型转向了外向型,优势更加明显,教育效果自然会更好。而且网络环境还增强了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青少年作为求知欲和想象力极强的群体,始终走在使用网络的社会前列,对网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追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各种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青少年都可以在同一时间里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他们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由的浏览信息,在主动的探索和寻求新的视觉听觉内容过程中潜移默化,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种信息传播双向互动使受教育者由消极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和互动,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再者,网络开辟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黑板报、宣讲会和宣传栏等都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出现了许多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比如博客、论坛、手机短信、MSN、QQ等崭新的信息传播载体。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和新颖性,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固定、覆盖面窄、影响力小的局限,对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引力,成为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

第一,西方网络文化在网络中的强势手段容易使青少年的价值观发生倾斜。目前,国际信息秩序极不平衡,存在着信息富国和信息穷国的巨大差别。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在经济、技术和语言上的巨大优势,其信息的数量、品种、规模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对网络信息构成了垄断。他们利用手中所掌握的网络控制权和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全世界全方位、全时空推销他们的价值标准和社会文化。在国际互联网中,英文信息占90%以上,而中文信息还不到1%。互联网上滚滚而来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强势手段的冲击,对于世界观、价值观都不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了极为有害的误导。一些人在这些媒体信息的影响下,价值观、道德观发生扭曲和错位,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并且效仿西方的生活方式,甚至崇拜西方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成为“西化”的俘虏。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最后认同并依赖;进而削弱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动摇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从而造成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倾斜和迷失。

第二,网络信息尤其是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信息的垃圾场,学术信息、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黄色信息、暴力信息混杂在一起,使网络成为信息的万花筒。一些色情机构或不法分子在网上公开色情信息,英国学者研究发现,网络上的非学术性信息中,47%是与色情有关的。在网络上,音乐、影像、游戏等也都充斥着大量的暴力信息,且很容易调阅,也可以下载。一些机构和个人为了谋求商业利益和政治目的故意发布虚假信息。有个别成年人利用网络上交友的便利欺骗诱拐青少年,网上交友潜伏着与不可靠的人交往的危险。此外,网上赌博、网上贩毒等对青少年学生也会带来极坏的影响。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网络信息基本上是无法控制和过滤的,各种有益信息与有害信息、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混杂在一起,特别是那些淫秽、反动、暴力等不良信息,对上网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那些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很有可能在不良的信息情感威逼和暗示作用下,由欣赏走向趋附,由无意识模仿走向有意识追求,以致成为信息浊流的牺牲品。

第三,互联网络极容易造成青少年道德人格的缺失。在传统社会中,青少年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旁人的监管,他们的道德意识较为强烈,道德行为相对严谨。然而他们合乎道德的行为,常常是做给他人尤其是可能对自己有影响的人看的,从本质上说,他们的自律意识还是较差的。因此,一旦他们进入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那条由熟悉人的眼光、舆论和感情筑成的防线便容易崩溃。同时,网络行为的“数字化”、“虚拟化”特点,使得人们彼此之间不再熟悉,因而很难对其行为加以确认和监管,造成青少年因无人干预而放纵自己,如:出现计算机网络犯罪、网上交友过度、浏览色情信息、痴迷电脑游戏等行为,从而导致青少年道德人格的不健全。

第四,互联网络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造成负面影响。网络的虚拟化特征,还会使青少年正常的人际交往形成障碍,使其产生心理上的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甚至出现情绪低下、意志消沉、精神不振等精神症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症状有:“上网成瘾”,俗称“网痴”,表现为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浮躁不安,有的人甚至为了上网而不惜荒废学业;“电脑狂暴症”,其病因一般来自出现故障后产生的沮丧和焦躁,主要表现为向电脑发泄无名怒火,或将不满情绪转嫁给同学甚至不相关的人;“消极孤僻”,上网者上网时,由于多用化名,可以毫不遮掩地倾吐自己的心声,极容易得到一种满足感、成就感,而当面对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的时候,容易引发其消极避世的思想。另外,由于长时期痴迷于虚拟的数字世界,必然会减少其与同学、朋友的交往,容易导致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弱化,形成孤僻离群之性格。

虽然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但是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而加以限制和禁止,毕竟社会的网络化是一个发展趋势,关键是如何在继续发挥网络积极作用的同时通过有效途径消除其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探索运用网络加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以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许许多多的事例说明,如何在当今网络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在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历史机遇的同时,抵御其消极作用?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正视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加强和推动网络时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已经迫在眉睫。我认为,加强学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大力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网络素质

网络素质包括对互联网的认识水平以及运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只有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熟悉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德育工作者才能将互联网技术灵活而有效的运用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提高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而现在许多德育工作者由于知识结构和技术上的缺陷,在网络环境下并不能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日前对2010获得“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的100名同志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百名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中,拥有电脑初级证书的占58%,有电脑中级证书的占8%,没有证书的占34 %。回答能使用电脑写作的占43%,能上网查询的占64%,不会使用电脑的占2%。调查表明政工干部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和能力还不够强。应该指出的是,网络环境下的德育管理是高科技管理,必须启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监管。目前存在的一些间题,比如网站的内容更新周期长,并且与青少年学生课堂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不多,造成师生对一些德育网站兴趣和认可度不高;对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仅局限于零星、琐碎的了解,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等,是和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分不开的。因此,加强培训,建立一支适应网络环境,既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丰富的德育理论知识,又善于运用网络工具从事管理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是当务之急。通过培训,使德育工作者能够利用网络进行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具有对信息筛选、鉴别和使用的能力。要能与青少年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倾听青少年学生的心声和热点问题,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及时解决青少年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成为青少年的知心朋友。在与青少年的对等交流互动中对青少年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学校应建立德育保障体系

青少年中,在校学生占的是大部分。所以学校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网络文化作用的充分发挥,改善德育工作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尤其是要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作为德育传播工具,保障德育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以健全的法律制度,完善的道德规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足量的经费投入,来确保德育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和安全运行,做到德育信息与传播的决策、管理权力、管理运作、管理方略、管理责任、管理利益一体化。在德育信息管理运作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各个学校责任制的管理,做到德育责任、权力、效益相统一,建立起严格的德育信息传播管理责任制。

(三)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发挥家长的监督引导作用

随着网络的普及,有些家长还缺乏必要的前瞻性,缺少思考及心理准备,没能合理面对一些还隐而未发或己暴露出来的问题,更不用说如何去引导子女合理使用网络了。任何问题在刚萌芽的时候处理起来总能够事半功倍,如果不能及时发觉问题并控制引导,待一旦学生产生网瘾或受诱导而使认识跟现实出现偏差,那时再来处理就麻烦得多了。

有些学生家庭条件较好,零花钱充裕,但对学习缺乏兴趣,一有时间便想去玩网络游戏;而家长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子女做到充分的监督与教育,使孩子一放学回到家便成了没人管没事做的现状,就更容易受到网络游戏所吸引;有些学生家里早就买了电脑,一完成作业,便打开电脑玩起游戏来,甚至有些学生在等到家人全都入睡后偷偷起来玩游戏的。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育。因此,学校要了解并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及时了解学生面临的种种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要让家长意识到网络对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的负面影响,重视家庭对孩子的监督与引导,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与爱好,为孩子的键康成长缔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四)开展各种有益的网络活动,培养学生健全的网络人格

由于网络是把“双刃剑”,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对待学生上网问题上,以往家长和学校往往视为洪水猛兽,采取一棒子打死的办法,学生难以接触到网络知识,强烈的好奇心造成了一些学生对网络的神秘感和极度的向往,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选择非正常的时间和地点去上网,往往是一发而不可收,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学校可通过网上论坛等等有益的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了信息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使学生在数学化、虚拟化网络中,正确辨析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不同特点,在无人监督的环境中学会自我控制,增加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审视、识别有害信息的能力,不断强化诚实、自制、互助等道德心理素质,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

(五)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科学推荐绿色网站。

网络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教师也应优先掌握,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时常为学生推荐教育类网站或健康内容的网页,积极组织他们参加有意义的网上活动,才能对学生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网络知识教育,如:不要轻易把自己及家庭中的真实信息在网上告诉别人;不要在网络上散发对别人有攻击性的话语,也不能传播或转发他人那些如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甚至触犯法律的内容;“儿童不宜”的网站,不要进去。即使不小心进去了,应立即离开;如果遇到网上有人刻意伤害你,要立刻告诉家长或老师;适当控制上网时间等等。

总之,网络时代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也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条件。青少年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都相对薄弱的群体,他们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可能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扩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解决新矛盾,采取相应而具体的对策,才能使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保持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效地发挥其教育功能。我们应当动员全社会,齐抓共管,努力建造好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平台,为当今教育事业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为祖国培养一批批有理想、有道德、高水平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经涛、王俊英主编《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开明出版社,2001。

[2]刘薇.网络道德失范挑战德育[N],中国教育报,2002年6月23日第4版。[3]朱美燕:《透视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6期,第20页。

[3] 宋德如、张晓旭:《论网络教育的负向效应及其纾解》,《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第67页。

[4] 孙延蘅:《校园网络文化:利弊有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10期,第13页。

[5]刘永安: 《网络教育——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教育现代化》1998年第4期。

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 篇6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因特网的出现而诞生的网络教学,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必须形成与之相适合的教学模式,否则教学过程就会出现不稳定性、非理性和无序性。因此,笔者在承担青岛电大开放教育教育管理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工作中,结合本专业课程具体特点,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逐渐探索形成了网络环境下教育类课程案例教学模式。

该模式可具体表述为:在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在教育类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最后完成相关的案例分析报告,从而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案例教学主要包括“创设情境、导入案例——自主学习,深入思考——网上讨论,分析交流——理论升华,面授反馈——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案例

首先要发布案例,为案例创设真实的情境。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收集各种与案例分析有关的资料素材,同时将网上案例制作成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身临其境的环境,激发他们学习欲望和兴趣。

二、自主学习,深入思考

教师在发布案例之后,学生应自主地阅读教材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教师所提供的各种案例材料。通过阅读,对案例有一个整体印象,而后经过独立思考又会对案例有一个具体的认识,甚至能够明确案例反映的教育教学关系以及涉及的有关理论知识,并且会产生一些疑问。

三、网上讨论,分析交流

学生个人通过上一阶段的阅读、研究,获得关于案例及讨论问题的见解后,便可进入网上讨论阶段。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认识及对问题的见解的机会。在讨论中,教师要力保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并引导出与论题相关的理论知识。

四、理论升华,面授反馈

经过网上讨论之后,学生将自己的案例分析报告上传给教师,教师应以面授辅导的形式对该案例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总结并不是说出案例的标准答案,况且很多案例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讨论难点、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并对不完整、不准确的地方给予补充和更正。

五、过程评价,结果评价

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是总结评价,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过程评价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评分,一般包括学生上网发帖的质量、数量和以及在线讨论的时间。结果性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上交的案例分析报告的情况给予评分。

虽然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没有与教育类课程相配套的案例教材,这就不能保证案例的质量和案例教学的效果;教师不能正确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终使得讨论成为讲授的“翻版”,使得案例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讨论时难以适应从被动旁观者到主动参与者的角色转变等等。希望通过该论文抛砖引玉,与各位同行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9

2.查有梁.教育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5

3.邓云洲.案例教学:一个可供教育学教学移植的范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1;4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交往 篇7

一、网络教育交往与传统教育交往

(一) 两者的不同点。

传统教育交往是师生面对面的实在性的交往方式, 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适应为基本表象, 其过程交往发生在具体的课堂环境中。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应教师为中心, 在师生关系上强调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认为教师是整个过程的绝对的权威, 学生必须对教师保持被动的服从状态, 这种传统的教育理论长期并牢牢地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使师生关系成为一种主从关系, 使师生在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存在隔膜, 造成严重的心理阻碍, 加剧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而网络教育交往是师生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空的网络式的互动方式, 这种交往以学生自主、教师适应为基本表象, 其过程交往发生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 这种教育交往可超越年龄、性别、等级的限制, 通过这种交往建立的关系, 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交往, 而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缘关系。

(二) 网络教育交往的特点。

1.多维性。

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场地异时空性、主体互动性、过程非线性原因, 交往者可在网上建立多维度的交往关系, 多个主体可同时通过网络交流、对话,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研讨, 从而拓展了交往的空间, 扩大了交往的对象, 打开了师生的视域,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2.内容的个性化。

允许交往者根据自己意愿建立自己的交往模式。

3.方式的便捷性。

网络信息传递极快, 使网络教育交往方便、快捷。

4.速度的高效性。

网络教育交往打破了时空对交往的限制, 交往者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交往活动。

5.心理的轻松化。

网络教育交往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紧张感, 使交往心态主动、轻松。

(三) 传统教育交往的特点。

1.思想性。

教育寓品德教育与教学过程中, 将品德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与行为的教育一体化。

2.人格示范性。

同时空的教育交往, 使教师的人格影响真实具体, 起到人格示范作用。

3.情感熏陶性。

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感情的直接表达, 给学生以具体真实的感染, 从而给学生以强烈的情绪及熏陶。

4.可调控性。

同时空的传统教育使学生的行为受到教师的监控, 学生异常行为能及时感觉到并予以纠正。

二、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交往方式

(一) 师生交往。

师生交往是相互理解的过程, 而不是一种单纯的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授-受”过程, 师生交往是主体间的交流活动, 要相互尊重, 相互理解, 由于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一方面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和兴趣选择个性化学习方式, 建构自主化学习策略, 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教师不再是主要的知识传授者, 而是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从“教什么”到“怎样教”, 教师应完成角色的转换, 站在知识的最高点对学生予以指导、组织, 构建有意义的学习, 设计适合学生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在师生交往关系中, 师生之间是存在着差别的, 因为教师的学识与人格修养方面闻道在先, 对学生发展更具有深刻性和长久性, 学生要取得与教师平等交往的自由, 就应不断提高自己, 发展自己, 使自己具备各种才能与自我负责的态度等素质。师生只有在相互理解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师生交往。

师生交往在交流过程中相互理解融合要借助对话来完成。对话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 以语言等符号为中介进行的精神上的双向交流、沟通与理解。对话不仅意味着双方言语上的你问我答, 还有知识、思想、情感、经验等多方面的相互交流。对话是以理解为基础的, 交往的双方都是充分的“自我”, 他们通过相互敞开与接纳, 相互进入对方的精神领域, 但又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这是一种真正的交往。通过对话, 师生通过谈话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 建立平等的人与人的主体关系, 在对话中不是要追求师生双方的意见一致, 而应对观点不同的理解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从而展示双方的思想及观点, 直至了解事物的本性, 最终获得真理。面对当前信息化的社会, 教师自我意识中应包含着对创造“理想的话语环境”的追求, 敞开自己的视界并促使学生敞开视界, 这样的开放心态是必要的。网络技术改变了师生对话方式, 从传统的“面对面”对话模式转向“人-机”或“人-机-人”的对话模式, 这种间接对话方式更自由、更开放, 在师生交往来看更融洽, 学生能轻松坦然地、真实地与教师交流、沟通, 在这种对话中, 教师才可探及到学生真实的内心, 才能建立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

(二) 生生交往。

生生交往是学生之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生的学习生活交往, 学习交往是学生共同探讨学习知识的过程, 生活交往则指个体交往与群体交往。生生交往由于其单纯性, 主要以情感为主。生生交往比师生交往的作用更紧密、更亲和、更丰富, 在生生的相互作用中, 学生之间更直接从同伴那里获得行为方式和思想上的交流, 这种交往比师生交往更具平等性和非强制性。建立良好的生生交往, 能更好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精神的发展, 对学生学会理解、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宽容差异, 对促进社会知觉的发展、交往技能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克服自我中心倾向,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立良好的生生交往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育交往, 在学习交往中发生的生生交往总是在一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实现的。这种交往状态一般以班级式小组学习为学习形式, 在突出合作的主导地位的同时, 显现竞争与个体活动的价值,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他们融为一体, 在学习交往中, 生生合作不但彰显个性, 还能满足个性发展及教育交往需要。但传统教育的一些方式影响了学生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 如呆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过分严格的班级管理形式及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都会压抑学生合作交往的愿望。在生活交往中发生的生生交往是在课后的非正式教育交往中实现的, 它的形式更为多样化。

交往是一切有效教学的必需要素, 先进的传播媒介不可能取代教师, 平等、开放、差异性、独特性、主体性是建立高质量、有效的交往的前提。教育交往发展的未来之路应是网络交往与课堂交往并举, 优势互补, 运用网络丰富的信息, 增强影响力、说服力, 为学生品德的养成、人格成长与情感教育提供充分的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慧玲.教育呼唤互为主体的交往[J].教育探索, 2002

[2].曹石珠.网络教育中的师生交往特点[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

[3].刘国永.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1

[4].汪因.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与网络教往[J].广西社会科学, 2003

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 篇8

【关键词】网络环境;德育教育;方法

引言

当前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并对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这也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因此,德育工作者们应积极应对网络对德育教育的影响,尽量趋利避害,切实做好新时期的德育教育。

1.网络环境对德育教育的影响

1.1网络上信息量大,资源丰富

丰富的网络信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也能拓展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上的很多信息良莠不齐,色情、暴力类的内容也不少,一些学生容易受到它们的影响和毒害,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塑造造成了不小的危害,也对德育教育的效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1.2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有利于师生的双向交流。

一些学生由于性格内向,或者有顾虑,使得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或遇到困扰时不敢当面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和请教,而是积压在心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不小的危害。而网络环境下则省去了面对面交流对他们造成的尴尬和顾虑,能让他们相对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这一特点有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变化和思想道德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提高德育教育的时效性。

1.3网络的虚拟化影响青少年现实人际交往

网络大大拓展了学生们的社交圈,可以把世界各地不同地方的人纳入一个圈子里,而且人们可以以平等的姿态进行交流。网络的这种特点深受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学生们的欢迎。但是,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往往沉迷于其中,造成在现实环境下人际交往能力的弱化,人际关系也变得淡漠了。

2.当前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德育工作主体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现实中很多教育者往往年纪较大,对网络这些新事物接受有难度,也不熟悉,没法很好地利用网络来获取教育资源和利用网络作为教育手段。

其次,网络的开放性和相对平等性使得教育者要学会放下身段,和被教育者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沟通。而很多教育者心理上还不适应这一新的变化。

再者,目前人才流动性强,使得德育主体队伍变得不稳定,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由于各种原因脱离了德育岗位,造成了德育人才流失越来越严重。

2.2德育工作客体存在的问题

作为德育客体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

2.2.1主流意识模糊

由于在互联网各种文化和思潮,尤其是西方庸俗文化的渗透和侵蚀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淡化了我们主流文化中的价值观、国家观和民族观,使得学生们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抵触心理,模糊了主流意识。

2.2.2道德理念弱化

现代社会随着传统道德的式微,以及通过互联网传播西方价值观的越演越烈,传统道德对人们行为和约束越来越弱,很多学生的道德水平越来越低,出现了越来越多挑战人们道德底线的行为。

2.2.3社会关系异化

现在网络上建立的虚拟人际关系已经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现实的社会关系。这一现象在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网络的开放性满足了很多学生渴望接触外部世界的愿望,同时也使得他们在现实中更加封闭,人际交往能力大为下降。

2.3网络环境下德育内容空洞、方法单一

当前德育内容还是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学生行为规范之类的空洞说教,缺少特色,缺少情感,很难反映当前的社会现实,也得不到学生们的心理共鸣。另外在教育方法上普遍沿袭以往的灌输方法,方式单一,学生们往往难以听进去。

3.网络环境下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

3.1提高德育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德育教育的开展离不开一支合格的德育队伍的实施,新形势下更需要一支战斗力强,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德育队伍。

3.1.1德育工作者要转变角色观念。德育工作者要从以往的灌输者的角色转变出来,成为一个引导者,在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的塑造中起到“导师”的作用。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解决他们心理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2德育工作者要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现在由于学习、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和问题,导致了学生普遍出现心理失调,有的甚至变成了心理问题。这时候需要德育工作者能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及时察觉学生们的心理波动,及早介入解决他们的困扰,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

3.2加强德育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德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情况,对德育队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当前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是非政治专业出身的,或者仍由其它科目的老师兼任,导致德育教育开展不力,效果不佳。为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保证德育队伍来源的专业化,同时要建立选拔德育人才时完整制度和保障机制。确保德育队伍的专业素质,同时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和工作热情。

3.3加强网络德育队伍的稳定性建设。德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很多时候要想取得效果离不开德育工作者的长期坚持,因此必须加强德育队伍的稳定性建设。可以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待遇水平,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让他们感受到德育工作不仅对学生重要,对他们而言也是值得付出的。

4.结语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都要及时转变观念,了解社会发展的潮流,及时融入到网络德育教育的新阵地,推动德育工作的现代化,从而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蓓.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新思考[J].职业时空.2010.06:25

[2]王晋辉.关于高校德育建设的思考[J].德育.

-21

[3]齐英艳.高校德育的三维审视[J].中国青年研究.2010.06:104-106

【作者简介】

上一篇:何为人生下一篇:企业食堂承包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