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行政效能建设

2022-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积极推进行政效能建设

积极推进执法体制改革 全面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2004年以来,成都市工商局紧紧围绕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全面引入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推行以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为核心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践证明,这一改革,符合国务院关于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精神、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执法任务的需要,一方面将分散的行政处罚权进行分类,有利于查处各类大要案件;另一方面将工商所的主要精力用于市场监管和服务企业群众,有利于工商所履职到位,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一、改革前执法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执法结构复杂,执法权限交叉重叠。执法体制改革前,全市工商行政执法由市局、区(市)县局、工商所三级构成,市、区(市)县两级工商机关分别有注册、公平交易等7个具有行政处罚职能的机构,形成多头执法、多层执法的执法模式。由于管理责任主体不明、职权交叉、责任分散,以及受本位主义观念影响和利益驱动,市场监管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始终得不到彻底的解决。

(二)多头执法,重复处罚。由于市局和区(市)县工商局机关的注册、公平交易、市场、消保、广告、商标、经济监察等多个部门以及工商所均可实施行政处罚,既横向分块,又纵向分层,且都拥有处罚权。各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极易造成重复执法、多头执法,执法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

(三)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不高,执法装备落后。成都市工商系统共有行政执法人员3000多名,采用多层执法模式,执法面虽广,但力量分散,执法的力度、深度和专业程度都不够,工作效率低、执法成本高。同时,由于工商部门装备落后、办案经费相对不足的情况比较突出,这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行政执法的效率。

二、新型执法体制的构建

(一)基本思路和做法。一是将原来的市局、区(市)县局、工商所三级执法办案改为分级分类执法办案;工商所主要承担服务与管理、市场巡查、12315、简易程序处罚等职能。二是集中执法办案,将原来两级机关的注册、公平交易、市场、消保、广告、商标、经济监察等7个机构的执法办案职能交由一个专门的执法办案机构统一行使;其他业务机构主要承担管理与服务,调查研究与组织、指导、协调等职能。三是适度提高行政执法机构级别,经编办同意,设置为二级局机构,按执法业务功能设置处(科),分为综合处(科)、案件核审指导处(科)和执法一、二处(科),并将主要力量放到执法处(科)。四是明确专门执法机构的主要职责:承担对各类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案件的行政处罚职能;负责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行政处罚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及时向各业务管理机构传送执法情况。

(二)意义和作用。一是将分散的权力相对集中,更利于查处各类大要案件。二是通过整合,组建专门的执法队伍,利于执法机构与内设机构之间,系统纵向之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利于规范执法办案工作。三是执法体制改革后工商所的职能转变为市场巡查、经济户口的建立和管理、日常监管和服务,办理简易程序案件,凡是立案查处的案件都交由执法机构处理。因此,改革突出了工商所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功能,有助于克服工商系统中权力泛用这一老大难问题,基本解决了由于职责交叉、多头执法带来的扰民问题。

三、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深化执法体制改革

结合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保证行政执法的严肃性。一是制定下发了《市工商公平交易执法办案工作规程》、《市工商公平交易执法办案业务指导管理制度》、《市工商公平交易执法案件审核工作制度》、《市工商公平交易执法案件质量评测办法》、《市工商公平交易执法案件质量评测标准》、《市工商局内部案源信息管理工作规程》等内部管理制度,确保了执法工作程序化、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有效实现;二是强化执法人员的素质训练,提高执法队伍的政治思想理论水平,坚决杜绝以案谋私、执法随意、执法扰民以及执法不规范、不文明、不作为等现象;三是加强行政执法透明度,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取信于民、普法子民,最大限度地拓宽收集意见、建议的渠道,更有效地结合实际情况,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效果;四是努力推进文明、公正、廉洁、热情执法,加强执法队伍的“塑形工程”建设,使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保持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及规范化的公务姿态,树立文明执法的新形象。

我局在深入推进执法体制改革过程中,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引入ISO9001标准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全面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龙头,积极构建标准化服务体系,优化作风,强化服务,提高工商行政执法质量,坚持把执法与服务有机结合,打假与扶优有机结合,积极创造安全的消费环境、有序的经营环境、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基本实现群众、企业、政府“三满意”目标。

责任编辑 周晓萍

作者:成都市工商局公平交易执法局

第2篇:推进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切实提升行政效能

电子政务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集约化

和各条战线一样,电子政务也面对科学发展的主题,肩负转型升级的使命。科学发展、转型升级体现在电子政务领域,就是贯穿以人为本的精神,围绕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切实加强电子政务规划、建设、运营的统筹协调,努力提高投入建设的性价比、应用的覆盖面和资源的共享性。

与浙江“低、小、散”的经济结构软肋类似,浙江省电子政务也存在低水平扩张、“小作坊”管理的重复建设现象。这些钱从局部看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站在整体角度就值得斟酌。比如网络方面,虽然建了统一的电子政务网,可各部门普遍拉专线、建专网,人人有自己的“山头”、“码头”,存在许多难以贯通的“断头路”。机房方面,绝大多数部门都建有独立机房,每个机房都要占用场地,配置运维力量,还需专门的电源、空调等一整套基础设备,规模不经济,管理不专业。硬件方面,从去年开展电子政务项目方案预审情况看,各部门普遍存在脱离实际业务量和数据量的需求,片面追求硬件高规格、高配置,而设备的实际利用率却十分低下,计算资源平均利用率约10-15%。应用方面,办公系统、公文交换、审批平台、政府网站,都是大家各搞一套,而且标准不一,数据无法共享,造成资源闲置。

粗放式的分散建设模式必然带来许多弊病。首先导致了财政资金的极大浪费,加上设备隔几年又得更新,电子政务往往成了“烧钱”的买卖。其次,导致条块分割的“信息孤岛”,严重制约部门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第三,导致网上政务服务碎片化,既不方便企业、公众办事,又不利于行政监察与社会监督。这些使财政费钱、机关费力、群众费心的问题都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若听之任之随其累积,将严重影响电子政务的绩效,也会败坏电子政务的声誉,必须着力解决。

推进电子政务集约化的着力点在于“集”和“约”

推进电子政务集约化,就是在统盘规划、统筹管理的基础上,有序建设、合理配置技术、设施和资源,使之更好地满足各项应用需求,努力用最小花费实现最大绩效。

技术保障层面,要做到两个“集”。

资源集聚。经济学讲资源配置,电子政务也要讲资源配置。现在是“数据爆炸”的时代,能否收集好、管理好、分析好数据,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政府的行政能力。西方国家现在越来越注重“数据驱动决策法”,即基于实证的数据作出决定就颇可借鉴。而事实上,数据却遍布在政府的每个部门乃至各个角落,有效集聚因此就显得更加重要,这也是推进电子政务集约化的题中之义。一方面,着力解决网络互通难的问题。数据资源集聚,需要“路网”四通八达,多建“加油站”,少设“收费站”。要按照分级分域的要求,全面开展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并在准确划分涉密等级的基础上,推动各部门的纵向专网逐步并入电子政务内网或电子政务外网,真正实现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按需互联、共享。另一方面,着力解决数据共享难的问题。现在各部门都有海量的数据,但画地为牢的“海”,终究是内海,只有打通河渠,才能汇成汪洋大海。公共数据的效用,不在垄断,而在共享。惟有在互通有无的大集聚中,数据资源才能充分被利用,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按照一数一源、多元采集、集中管理的原则,积极推动人口、法人、地理空间、宏观经济、信用浙江、文化信息等基础数据库建设,形成覆盖全省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政务数据交换平台。

平台集成。集约化体现在平台建设上,就是少铺摊子,尤其是不乱铺摊子,但又不能以牺牲功能、阻碍应用为代价。对此云计算便是很好的解决方案。它让各单位“不求所有,只求所用”,无需花钱买一大堆网络设备、服务器,无需费力编程序、做集成、搞运维,而只需租用统一平台上的计算资源、存储空间和软件服务。以省级机关为例,在云计算模式下建设数据中心,能够节约机房面积60%,节省基建、UPS、空调、消防等配套设施投资50%,降低运维成本和能源消耗30%以上。云计算平台,相当于多个小平台的集成,好比经济领域的重点产业集聚区。有了它,招商、办企等项目亦可切实落地,从而有效克服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弊病。因此,要结合试点,统筹建设区域性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借助云计算的弹性计算、海量存储和大规模计算能力,广泛开展机房、计算、网络、灾备、安全等基础设施资源的共享服务和集约化管理。当然,云计算平台也切忌“一阵风”,变成云平台的重复建设。衡量该不该建的依据,即是否有利于大幅降低电子政务建设成本,是否有利于减轻技术运维与安全保障压力,是否有利于切实提高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基础性应用的一体化建设。深入挖掘各部门业务应用的共性需求,推动分级建设统一的协同办公、决策分析、应急指挥、政府网站、行政审批服务等平台,实现软件共享服务。总之,要通过平台集成,更好地实现政府IT投资的效益和价值。

管理创新层面,要做到两个“约”。

制度约束。电子政务集约化是目标导向,而实现目标就需制度保障。各级电子政务主管部门要会同财政、发改、信息化、审计等职能部门,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制度。哪些项目该上,哪些项目该并,哪些项目该砍,不能光由实施部门说了算,而在财政预算安排前,应有一套完整的立项、审核和绩效评估程序。凡集约化技术体系能够支撑的基础设施、应用系统项目,要坚决避免随意新建,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遏制电子政务的分散建设、重复建设。

标准契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标准化,就画不出电子政务集约化的方圆。标准化就是规矩,是电子政务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因为没有标准化的网络协议,互联互通就是一句空话;没有标准化的源数据格式,信息共享就缺乏共同语言;而没有标准化的技术体系,业务协同的平台也无法搭建。毛光烈副省长主抓的13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提出“3+X”指导与服务模式,其中“3”是指浙江省政府、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说明这项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标准化建设。电子政务也如此。要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一套覆盖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业务应用、信息安全等关键环节的标准体系,制定适应电子政务应用的业务规范和服务标准,并且让标准真正成为大家共同遵循的契约。谁违约,谁就没有市场,也难以立项建设,以此倒逼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模式的规范化、一体化。

发挥“智慧政务”试点在电子政务集约化中的抓手作用

浙江省丽水市的“智慧政务”试点,是省政府“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智慧浙江”建设在电子政务领域的率先探索。“智慧政务”的实质,是用网络信息技术的“智慧”手段,解决政务中的“瓶颈”问题。应该看到,无论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还是透明政府、廉洁政府,都会遇到效能不高的严重制约。 “智慧政务”试点可以紧扣行政效能这一“牛鼻子”,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

建设政务云计算平台,把钱进一步花好。这是推进电子政务集约化的重要抓手。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服务的共享模式,云计算平台能省钱,并且能将硬件设备的平均利用效率提高三、四倍。丽水试点的步子可以更大一些,不光把市级部门集合起来,所属县市也尽可能地整合起来。先集中建设数据中心,逐步将分散在外的系统尤其是非涉密系统向平台迁移,抓住部门、县市改造升级业务系统的时点,顺势予以归并,今后,一般部门原则上不再搞单独机房。当然,这还不是真正意义的云计算平台,物理集中只是初级阶段,关键在于系统整合,打破重复建设、条块分割的格局,实现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集成。物理集中是良好的开端,可以先物理、再逻辑,逐步形成覆盖全域、功能完善、纵横互通、安全集约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平台。

打造政务“阿里巴巴”,把事进一步办好。浙江省是电子商务大省,孕育了阿里巴巴这样的全球最大网上贸易市场平台。商务与政务,其本质都是服务,虽然后者一般提供无偿的公共服务,但同样应该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政务阿里巴巴”。丽水需要在这方面大胆探索,以政府网上办事大厅为突破口,整合网上审批、信息公开、咨询服务、电子监察等功能,推进部门、县市在线联合办公。网上办事大厅的意义,既方便基层,又强化监督。将服务公众由“面对面”延伸到“链对链”,特别是让各部门“同台唱戏”,谁的服务效率高、质量好,网上自有评论,有利于大家“比、学、赶、创”。这项工作可先从行政审批入手,丽水尤其要在部门“网上并联”审批方面破题。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拓展“政务阿里巴巴”的功能,如“智慧办公”、“智慧服务”、“智慧监管”、“智慧决策”四大体系都可以在该平台集聚。经过努力,“政务阿里巴巴”将形成这样的定位,一是为企业和公众提供直接在网络享受政务服务的统一窗口;二是为行政机关提供基于云计算模式构建“自助式”网上业务系统的统一平台;三是为监管部门提供以智能管控手段检验行政效能的统一渠道。

完善电子政务基础数据库,把信息进一步用好。丽水“智慧政务”试点方案提出建设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这为政府信息资源的集聚开发提供了依托。对丽水而言,要注重数据的分析、挖掘与开发,尤其是加强数据交换与对接。这些数据好比在信息系统中的“脚印”,对它们进行有效分析与监测,将极大地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

丽水“智慧政务”试点还有其他内容,以上三个方面只是一些重点。从一定程度上讲,“智慧政务”试点倒不见得花费多少,难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难在部门协调、流程再造。

凡事皆在人为。只要措施得力、保障给力、善于借力,就能不断推进电子政务的转型升级,积小步为大步,在职责范围内为全省发展大局做出新的贡献!

(本文根据陈广胜副秘书长在全省电子政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录音整理。由于篇幅所限,本刊对原稿稍有删减。全文详见中国政务信息化网www.chinaeg.gov.cn)

作者:陈广胜

第3篇:大力加强经济户口管理积极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建设

摘 要:经济户口管理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适应新形势、强化对市场主体监管方式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必然涉及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方方面面的改革,逐渐把改革的着力点引向更深层次的职能转变、机构改革、队伍建设和法治化,全面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建设。

关键词:经济户口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法治化

作者:郜志明 王亦白

第4篇:着力“三抓”积极推进效能建设

今年以来,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以“三抓”为着力点,积极塑造为民、务实、高效民政,全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一是抓学习,促思想观念大转变。坚持“周一学习日”制度,以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全局干部职工党性修养和服务意识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是抓纪律,促作风大转变。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相关规定,从“一把手”做起,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责任目标细化、量化,努力营造“人人讲效能、事事促效能、处处显效能”的新风尚。

三是抓长效,促民政事业大发展。逐步完善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效能考评制等制度,同时把机关效能建设列入行风建设之中,与年终个人考核、评先评优挂钩,实行一票否决。

第5篇: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建设

四大举措——打造劳动保障服务品牌

为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建设,慈溪市行政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分中心坚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把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抓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实打实地为老百姓提供优质服务,精心打造劳动保障服务品牌。并推出四大新举措:

一、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窗口不断加强政策业务培训,开展学习交流,总结业务经办中碰到的问题和对策,不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办事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更优质的服务态度、更完善的服务设施,更高效的办事效能服务广大办事企业和群众。

二、完善制度建设。服务窗口推行“AB”岗工作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一次性”告知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使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努力创造高效便民的服务环境,树立窗口服务大厅的良好形象。

三、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主动走访各个街道及部分社区和企业,深入企业车间了解情况,认真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设法帮助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有关行政审批业务知识培训指导,变被动工作为主动服务,深受广大办事企业和群众欢迎。

四、阳光服务,接受群众监督。针对劳动保障部门政策多、变化快,劳动保障业务种类多、程序复杂,劳动保障政策社会关注、百姓

关心的特点,不断创新政务公开形式,抓好重点突破,倾力打造阳光政务,全面提升工作透明度,使每位窗口工作人员时时自我警醒、接受群众监督。

2011年1月至今,已完成120余家企业的特殊工时制审批;职工正常退休4600余人;其中病退、特岗提前退休170余人;民办职业培训学校2家。

第6篇:推进行政效能建设的调研报告

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对于促进行政机关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强化依法行政观念,提高工作效率,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加快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推进我市跨越式发展有着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准确把握行政效能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统

一、工作水平不一致。机关单位对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同,采取的措施不同,导致效能建设水平不同,有的单位比较严格,有的单位比较松散。部分机关干部综合素质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学习不主动、知识更新慢、业务不精良、方法不创新,造成办事效率较低,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应有任务。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注重调查研究和创新方法加以解决,遇到问题绕着走,心浮气躁、工作飘浮,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对效能建设的目的、意义认识模糊,对效能建设重视不够,把效能建设形式化、简单化。

(二)、管理制度较健全、执行程度有高低。随着对机关管理的日较加强,效能管理制度也日趋健全。但对制度执行的情况还不尽完善,看人情办事,看关系办事的风气时有 - 1 -

存在,不认真执行或不正确执行各种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落实工作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致使一些政策和工作部署在落实声中落空,有些制度停留在纸上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效能管理制度执行力还有待于提高

(三)、循规蹈矩老一套,开拓创新载体少。与时俱进是机关效能建设永不落伍的保障,开拓创新是机关效能建设的永保先进的源泉,扎扎实实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要结合每个时期不同的时代特色,每个地域每个行政机关不同的独特风格创造性地建设可供实施的载体,推进机关效能建设量化、可视化、可操作化。有些机关单位拘泥于已有的旧的成型的东西,循规蹈矩、不思进取,束缚于条条框框中,效能建设结合实际开拓创新不够,供实际操作的载体和平台少。影响了效能建设工作的发展。

二、 深刻认识推进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意义

行政效能建设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形式和载体,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效能的体现者,是效能的主体,人民群众是效能建设的受益者,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具有积极和现实的意义。

(一)、推进行政效能建设是改进政风,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行政效能既是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行政效能建设是以提高行政工作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机关

管理体系为核心,以实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为目的。是提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人民、为社会服务意识的机关自身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推进机关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载体。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中心,营造我市良好的发展环境氛围的这个大局,确保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进行政效能建设是加快发展速度,促进经济建设的有力举措。经济发展的快慢与行政效能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济发展越快,对行政效能要求就越高。行政效能的提高,又推动着经济加快发展。推进行政效能建设是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全市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会提出的速度永远是经济发展的标志,牡市委提出要把发展速度做为贯穿全部工作的主线,坚持把发展速度放在第一位的精神,将打进行政效能建设工作作为我市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推进效能建设是深化治本,促进廉政建设的内在要求。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正处在“十一五”规划收尾和“十二五规划”即将启动的关键时期,各级行政机关和广大机关干部担负着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历史重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速推进行政效能建

设,积极推进廉政勤政建设,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实现我市经济追赶跨越式发展这个大目标上来,全面提高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良好形象,实现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

三、强力行政推进效能建设的几个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把加强效能建设和学习型机关建设结合起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学习活动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推进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机关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提高机关整体服务水平。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促使机关干部自觉加强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对业务知识的熟悉和掌握程度,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促使广大机关干部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宁安市纪委监察局为了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开展了“精学”、“修德”、“立行”“、勤政”为主的干部学习教育活动,精学促学风、修德促官品、立行做表率、勤政促业绩。机关每月都要集中开展一次业务知识讲座,机关全体干部必须全员参加,通过扎扎实实的学习教育活动,机关干部干事创业水平能力显著提高,机关效能明显提升。

(二)、完善制度、强化问责。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要着重提高机关的执行力,提高机关执行力要从源头上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并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提高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的优质服务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大局责任意识。通过加强执行力建设,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增加政府公信力。加强执行力建设首先要完善机关工作机制制度。宁安市纪委监察局制定了一系列机制制度:如权力责任机制,做到职能分解、流程固化、权力到岗、责任到人;制定了“市纪委监察局文件处理制度”、“案件线索集中管理和案件线索集体排查制度”等管理制度;建立了以纪检书记为组长的纪检组的内部制约监督检查机制;建立纪委监察局若干纪律规定的责任追究制度。其次在具体工作上要抓深入、抓具体、抓落实,强化问责。抓深入就是不断提高工作标准,延伸工作内容和要求,使工作更富有成效;抓具体就是善于抓具体事,抓具体人,细化目标,量化任务,明确时限;抓落实就是强化责任,注重效果,拒绝借口,扎实推进,努力追求各项工作的高水平。宁安市纪委监察局面对全市机关出台了“三问”为主的监督问责机制。“三问”就是“问责”,针对重点实权部门,追究不为民、不守纪等8个方面的责任;“问廉”是追究为政不廉,腐化堕落的责任;“问效”是追究尽职不到,效能低下的责任。

通过一系列监督问责机制,几年来共查办各类案件154件,给予党纪处分131人,政纪处分23人。

(三)、联系实际、创新载体。创新机制提高办事效率是效能建设的立足点,从大局着眼,从细节入手,把效能建设的过程渗透到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是效能建设的切入点,为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方便广大群众办事,提高办事效率,宁安市纪委监察局创新服务载体,牵头成立了宁安市政务投资服务中心,中心共进驻行政审批部门31个,把行政审批事项从554项精简到281项,进驻工作人员158人,中心细化建立17项计170条规章制度对进驻单位和干部进行管理。经过几年的工作,共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312959件,日均办理445个审批或服务事项,为政府完成各项财政收入8100万元。在推进行政效能建设过程中要根据每个机关的实际情况,每个时期的特定问题,开拓创新载体建设,才能把效能建设进一步推向深入。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手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是行政效能建设永保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推进行政效能建设是实现执政为民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强力推进行政效能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坚强支撑。

第7篇:文章标题: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

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是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机关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应根据自身特点,找准切入点,从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等几个方面来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为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服务。

一、加强教育,提高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干部作风是反映机关效能的一面镜子,干部履行职责的状况,是由机关干部的素质体现决定,而加强教育是提高干部素质的一种有效途经。因此,要把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通过提高干部素质来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

(一)提高机关干部对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的认识。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把执政为民理念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机关干部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加大反腐倡廉教育力度,提高机关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要切实贴近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二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坚持理想信念、从政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深入开展遵守党章、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督促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反对和防止腐化堕落,从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三要找准问题进行教育。针对机关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个别谈话、集体谈话、发诫勉通知书、限期整改通知书等形式,加强机关干部廉洁从政、执政为民教育。通过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使机关干部增强廉洁自律、廉洁从政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大力弘扬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工作作风。

二、加强制度建设,为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提供制度保障

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目的是推动各级机关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政务环境。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作保障。必须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和创新,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

(一)完善“三大制度”,促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针对当前行政机关在干部作风、行政效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整治,建立健全行政效能制度体系。就是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并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建立和完善“三大制度”,为转变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提供制度保障。

(二)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内监督制度。《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颁布以来,各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和实施细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包括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信访处理、巡视、谈话诫勉、舆论监督、询问质询、罢免、撤换要求及处理等制度。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其他配套制度。根据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和抓好岗位责任制、政务公开制、服务承诺制、效能投诉制、绩效考评制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责任制度的落实,努力实现在提高机关干部思想素质,增强公仆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务实意识,解决“浮躁、涣散”问题上有新突破;在解决“干部不作为”和“干部乱作为”问题上有新突破;在解决“素质不高、本领恐慌”问题上有新突破;在行政审批环节,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方面有新突破;在加快解决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有新突破。

三、强化监督,规范权力运行

(一)加强重点环节的监督。一是加强决策环节的监督。注重三个方面:首先要重视调查研究,使决策的科学性具备坚实的基础。其次,决策要体现集体意志。再次,决策与责任必须相统一,防止事后拍屁股走人。二是加强执行环节的监督。三是加强终端环节的监督。通过开展执法监察工作,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加强事后监督,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一要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及时受理,认真组织初查、初核,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激发和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二要通过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发挥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三要加强与宣传部门的联系,建立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构建监督信息网络,及时剖

析通报典型案例,宣传党风廉政法律、法规,揭露和曝光违纪违法问题,形成强大的社会和舆论监督合力。四要大力支持和保证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包括舆论监督在内的社会监督,不断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

四、加强监督检查,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开展行政效能监察,提高行政效率。各级纪检监察

机关要按照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作用,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积极开展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积极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要紧密结合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等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加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加大查处力度,严惩腐败分子。要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大案要案,严肃查处贪污、受贿、行贿、挪用公款、失职渎职、损害国家利益、以权谋私、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充分利用查办案件的职能,揭露和查处权力运行过程中的违纪违法问题。对有群众投诉的,要追查到底;对违反规定的,一律严肃处理;对效能建设不力的,一律追究领导责任。坚决查处涉及行政效能和干部作风的各类案件,严格责任追究。

五、加强自身建设,为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服务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刻认识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大意义,要率先垂范,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去抓好各个阶段各项任务的落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查摆问题到位、整改措施到位、制度规范到位,切实解决自身在干部作风和机关效能方面的突出问题,在工作上求精、求细、求最佳,讲效率、讲质量、讲水平,争创一流业绩,让人民群众满意,树立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形象。

(二)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执纪执法水平。深入系统的学习纪检监察相关知识,效能监察的内容、原则和方法及办事程序,切实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要结合实际工作,不断拓宽视野,完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更新,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来源于,欢迎阅读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

第8篇:在全市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大会上讲话

同志们:

今年初召开的市委七届九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的决定》,主要目的就是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加饱满的创业激情、更加昂扬的进取斗志、更加扎实的理政作风,肩负起领导全市人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因此,今天的大会既是推进会,也是动员会。

下面,我讲五个问题。

一、要全面理解作风建设的基本内涵

作风,就是人们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那么,什么是干部作风呢?干部作风就是干部在加强自身修养和组织纪律约束下形成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具有一贯性的态度和行为,它来源于思想,形成于实践,表现于行动,主要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五个方面。

思想作风,是干部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特别是指导思想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向和特点,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思想作风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使我们的思想观念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意愿。

学风,是干部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的综合反映与外在体现。学风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加强学风建设,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摒弃教条主义、主观主义,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工作实践。

工作作风,是干部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行为特点,是贯穿于工作过程中的一贯风格。良好的工作作风不仅是一个人世界观的直接反映,也是共产党人宗旨观念和精神面貌的直接体现。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领导作风,是干部在领导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风格和方式方法。领导作风的主体特殊,在作风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领导作风建设,要始终坚持秉公用权、清正廉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理政能力。

生活作风,是干部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是干部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文化素质和行为方式等在日常生活中的综合反映,对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加强干部生活作风建设,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永葆共产党人本色。

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全面理解党员干部“五大作风”的基本内涵,才能准确把握加强作风建设的切入点。

二、要清醒认识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作风问题极端重要。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小到一个人、一个单位,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政权,作风从来都是关乎形象、决定成败、涉及兴衰、影响存亡的关键因素。

(一)作风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自夏商以来,中国历史上的政权更迭交替,存续时间较长的达到数百年,较短的只有几十天。认真研究历朝历代兴衰存亡,大多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在夺取政权和开国之初,大都励精图治、选贤任能、风清气正,实现了天下归心、国泰民安;而政权的没落,多因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导致民怨沸腾、烽烟四起,最终人亡政息。以唐朝为例,唐太宗知人善任,广开言路,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开明的政治风气,史称“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当政前期,勤政慎治,任用贤相,开创了有名的“开元盛世”。可是,后期由于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二)作风关系到一个政党的兴衰成败。纵观古今中外政党发展史,但凡有大作为、有大成就的政党,无不是靠作风立党、靠作风取胜、靠作风走向繁荣兴旺。我们党的历代领导核心都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早在延安时期,针对党内存在的“左”倾错误思想,毛泽东主席发起了延安“整风运动”,确立了“理论联

1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新中国建立前夕,又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执政党的党风提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强调:“开放、搞活政策延续多久,端正党风的工作就得干多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江泽民同志在全党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作风建设总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胡锦涛同志要求全党重温“两个务必”,倡导“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八个方面”良好作风。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持续狠抓作风建设,才领导人民打下了红色江山,并在政权确立以后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访问延安,被共产党领袖们的廉洁节俭深深感动,断言这种廉洁节俭的作风能产生伟大的力量,这是一种东方魔力。1949年,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对国民党的军官们说“共产党战胜你们的不是飞机大炮,而是廉洁,是靠廉洁换得的民心”。而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严重背离人民群众,从人民公仆走向人民的对立面。苏共的悲剧告诉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执政的时间越长,面临的考验越多,越要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

(三)作风关系到全面小康的顺利实现。市委七届九次全会确定了大庆“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就是“提前五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让发展基础更坚实,让人民生活更幸福”。实现这一目标,关键要以党员干部的过硬作风做保障。大庆在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上具有光荣传统,在石油会战时期,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坚持“两论起家”、“三老四严”,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革命加拼命”精神,开发建设了世界级大油田,创造了享誉全国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当前,我们要让300万大庆人提前五年过上全面小康生活,这是新时期的一场新会战。过去,老一辈大庆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石油会战的伟大胜利;现在,我们的基础有了、条件好了,更应该迎难进取、乘势而上,继续高举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旗帜,传承弘扬会战传统,以优良的作风续写大庆新的辉煌。

(四)作风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是人民内部矛盾的凸显期,社会呈现经济成分和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文化思想形态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显著特征。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来关注较多的是吃饭、穿衣、上学、住房、就业、医疗等基本生活需求问题,现在关注更多的是公平、正义、地位、尊严等精神需求问题。群众需求的变化给我们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在这种情况下,干部作风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好的作风,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差的作风,将会导致群众积怨和不满,甚至引发社会矛盾。近年来,有的地方接连发生的群体事件,原因之一就是个别党员干部作风出了问题,损害群众利益、违背公平正义、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我们每名党员干部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即便是个人的个别言行,一旦出现不端和失当,也会产生不良后果。

(五)作风关系到党员干部的进退荣辱。作风建设伴随干部成长的一生,与个人进退荣辱有着密切关系。作风好,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实现人生价值;作风差,往往误入歧途,害人害己。作为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作风修养与个人立身立事立业的关系。主要是,要认识作风与道德的关系。古人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风是道德的外化,锤炼作风就是修炼道德。如果把人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作风就是枝叶,道德就是主干。只有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才能成就完美人格。要认识作风与人生的关系。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好的作风可以锻炼人、熏陶人、成就人,让生命绽放美丽;坏的作风可以腐蚀人、毒害人、毁灭人,使人生失去光彩。一个女贪官在看守所接受记者采访时,懊悔地给自己算了“七笔账”,对党员干部非常具有警示教育意义:一算“政治账”,自毁前程,非但自己的政治生涯被宣判终结,也给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干部队伍形象造成严重损害;二算“经济账”,倾家荡产,曾经聚敛的钱财顷刻化为乌有,只能在铁窗中度过刑期;三算“名誉账”,身败名裂,自己的名字将和贪污受贿这个词连在一起,给子女、家人的名誉和前程带来无可挽回的

打击;四算“家庭账”,夫离女散,和睦幸福的家庭因自己的贪婪而葬送,愧为人母,愧为人妻;五算“亲情账”,众叛亲离,失去了亲情、友情,脱离了社会,像一只断线的风筝无依无靠;六算“自由账”,身陷囹圄,真切体会到失去自由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享受一丝新鲜空气都成为奢求;七算“健康账”,身心憔悴,一头秀发几乎变成灰白的野草,终日饱受煎熬。要认识作风与事业的关系。事业成败,关键在作风。无论是大庆发展,还是个人成长,良好作风都是成功的保障。曾国藩说,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讲得就是,无论干任何事,都要有好的精神状态和作风。要认识作风与党性的关系。党性决定作风,作风体现党性。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基础,关乎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能否有效贯彻。必须持之以恒地通过作风建设,来提升党性、筑牢党性。要认识作风与健康的关系。心底无私天地宽。好的习惯、好的志趣和好的作风,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一个松松垮垮、懒懒散散、我行我素的人,一个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急功近利的人,很难有舒畅的心情。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乐观豁达、积极进取,不沉溺于灯红酒绿、不留恋于声色犬马,不为物欲所累、不为虚名所缚,才能快乐工作每一天、健康生活一辈子。

三、要切实突出作风建设的工作重点

加快发展靠干部作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靠干部作风。加强作风建设,就是要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为榜样,树立新时期大庆党员干部的新作风。

(一)发扬勇创一流的作风。就是干任何事情都要追求一流,坚持高标准,这就是大庆精神的内涵。要有勇拔头筹的志气、百折不挠的勇气、奋力开拓的锐气,超越前人、超越权威、超越自我,创造一流的业绩。从近几年工作实际看,大庆干部队伍作风主流是好的、是有战斗力的,我们建设萨尔图机场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两年工作量,创造了争分夺秒抓项目的“机场速度”;建设奔腾立交桥仅用110天拿下了至少1年的工程任务,建设大广高速公路仅用200天有效工期就完成了3年的施工任务。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报告提出了干大庆的事要“快”、要“实”、要“闯”、要“精”这样一个要求,我们一定要弘扬这种勇于超越自我、创造一流业绩的作风,靠一流的实力争地位,靠一流的贡献出政绩。

(二)发扬改革创新的作风。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闯敢试、创新创业。我们坚持“三抓”整体部署、实行“三百”行动计划,构建“大民生”工作格局,推行“工程指挥部”等工作方法,在全国率先推行公安警务“三警合一”,在全省率先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龙凤区创新载体改善民生、林甸县三合乡壮大旅游经济、肇源县福兴乡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杜尔伯特一心乡加快发展畜牧业、红岗区杏树岗镇狠抓棚室经济,都有很多创新举措。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改革创新;完成今后发展任务,还要依靠改革创新。

(三)发扬攻坚克难的作风。事业的发展、个人的进步都必然会遇到困难险阻,关键看我们的态度、决心和意志。去年,我们加强现代城市管理,文明办、城管委、环保局等单位强力推进“三城”联创,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成果;我们积极筹措资金和多方运作,成功引进沃尔沃汽车、新华08等战略龙头项目;各工程指挥部克服工期短、任务重等困难,湿地跨线桥、中三路下穿桥、东城水库、万达广场、市委党校、龙凤小镇等重点工程进度和质量都比较理想。再如,萨尔图区实施萨大路整治、处理万峰大市场问题、林甸及杜尔伯特温泉旅游和果菜开发、高新区推进大项目建设等,都取得重大进展。当时,如果没有决心、没有韧劲、没有强力推进的力度,这些工作不可能完成,即使完成效果也不可能这么好。今后,各级干部一定要勇于负重奋进、迎难而上,不讲条件、不找借口,全力突破各种瓶颈,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四)发扬为民务实的作风。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大干苦干实干,求实务实落实,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取信于民。这几年,我们每年投入资金50亿元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在全国率先建立城市“十位一体”、农村“六位一体”综合救助体系,为老百姓解决了很多具体困难,办了很多实事。新华村书记朱永胜千方百计带民致富、公安民警曲国栋勇斗持枪歹徒、代办员王金祥真情为民办事、“四大帮办”尽心竭力为民解难,这些典型事例都体现了为民情怀,感人至深。我们各级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都是为老百姓干事的,失去了这个大目标,就失去了方向。作为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决策、抓落实,必须时刻想着大多数,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今年,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的决定》,实施“十百千万”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幼儿入园、市民出行、百姓看病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就是要在满足基本民生的基础上,建设小康民生、发展现代民生,构建覆盖更广、惠民

更实的“大民生”工作格局,让大庆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第9篇:提升行政效能推进跨越发展

--访县地税局党组书记 局长

2012年,全县地税系统将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依法治税、从严带队、科学管理、共建和谐”的基本要求,大力强化依法治税,全力提升工作标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实现地税收入平稳较快增长,确保完成县政府下达的40%增长目标,地税总收入达到xxx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 xxx万元。

一、立足大局,提升效能,全力支持跨越发展。坚持以“立说立行抓落实、问责问效转作风”为主题,认真研究运用税收政策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助手,做好政策创收、管理增收、综合治税促收“三篇文章”,努力优化地方税收结构。坚决依法落实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节能环保类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坚决兑现支持小型微型企业、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以 1

及营业税起征点提高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切实减轻低收益、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

二、突出中心,加强保障,着力加快跨越发展。认真落实《山东省地方税收保障条例》,坚持提高收入质量与防范执法风险并举,建立从征管基础、税源控管、税款征收、纳税服务到收入核算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和风险防范机制。严格落实《收入质量责任追究办法》,全面推进提高收入质量、防范执法风险和纳税服务三个重点,持续提升“基层单位、基础征管、基本技能”建设水平,努力实现“控管手段更强、税收服务更优、作风形象更好”的工作目标,着力提高地税部门执法透明度、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和社会综合治税的严密度,为推进xx县崛起振兴注入动力、增添活力。

三、抓住重点,精细管理,全力推进跨越发展。坚持“税源有限,管理无限”的征管原则,全力推进对房地产、建筑业税收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餐饮业和娱乐业税收实行分类管理;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重点税源进行实时监控,强化对高利润、垄断性企业以及重点领域的税收征管;认真组织税收专项检查和区域专项整治挖掘税收潜力,实现税源

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良性互动,全面提升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提高重点税源税收贡献率。

四、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大力服务跨越发展。坚持以“提升行政效能、提升行政执行力”为目标,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到一个声音、一个调子,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形成合力的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牢固树立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深化纳税服务措施,加强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继续以“征纳共盈”纳税服务品牌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地税局长服务日”活动,建立纳税服务质量评价工作长效机制,完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及应用机制,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服务。

总之,地税部门将以“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坚定不移的积极融入到全县解放思想跨越发展的热潮之中,选准切入点,找准结合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加快全县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下一篇:论生命型德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