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精选8篇)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篇1

科学发展观,最突出体现在“五个统筹”的内容之中,全面、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中的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村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牢固确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大课题,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小城镇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这一实践的重要举措。

一、发展小城镇是形势所需

1、小城镇对于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优势明显

小城镇因其地理性和灵活性等诸多因素,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过程中,具备一定先天优势:

地利优势。小城镇是指具有一定辐射功能的县城和中心集镇,作为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小城镇在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占据着近水楼台的地利优势。一是交通成本低。农民外出务工,一方面期望能够有更好的工资待遇,同时另一方面还在盘算沿途交通费用。从农村去往附近近小城镇,去来方便,路上不需要多少花销,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免去他们的盘缠之忧。二是信息互通及时。当今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就是金钱。农民工对信息的需求也是他们的最大需求。远走他乡务工经商,一个信息误差住往就会让他们付出大的代价。如果附近小城镇里有什么好的工作,好的经营,好的买卖,距离越短,这种信息传递最及时、最准确,信息的价值对农民朋友来说就意味着含金量。三是两头可以兼顾。外出务工对于农村朋友特别是一些成家的朋友来说多是生活中无奈的选择,其实每个人有许多后顾之忧,如夫妻分居,子女教育,家庭农活,家人健康,如果在附近的小城镇有合适的就业岗位,工作和家庭两头兼顾,也是最理想的务工就业方式。四是农民工在家乡小城镇务工,熟人熟地,工资可以更好地得到保障。

门槛优势。大中城市的岐视性用工政策,脱离实际地设障围栅,人为把民工进城门槛抬得过高,阻碍了统一、公平的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没有严格的户籍限制,没有高得离谱的房价,没有高昂的生活消费。农民工要想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由流动完成迁移,实现进城目的,奔往小城镇应该是首选。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花上一笔钱在小城里买房,有相对稳定的生活来源,就可以把自己变为城里人,或者没有购房,但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租房成本也不算太高。小城镇人口压力很小,体制上更加灵活,农民工进城就业和落户的门槛更低,障碍更少,从在小城镇许多用人单位也基本不设门槛,农民工与其他职工同工同酬,能够享受基本公平,同时农民工想在小城镇落户,条件也比大中城市的宽松得多,迁进迁出也自由得多。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成本低,“扎根”更容易,对政府压力也相对较小。

产业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是近年来农村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增值增效的最有效渠道。农民工就近转移到小城镇,在农产品销售、加工领域寻求发展,因为产品了解,行业内道,市场熟悉,具备一定比较优势。

人文优势。农民工就近向小城镇流动和迁徙,因为地域相近,语言相通,人情风俗相同,文化习惯相似,生活方式相差不远,小城的人能够把他们当作本地人看待,没有明显的排他排外心理,更容易包容他们、接纳他们,就近转移农民自身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更强,很少有人对他们“另眼相看”,与小城没有心理距离。因为人文领域没有明显裂痕,可以更快更好地实现文化层面的融合。同时在小城镇,地方政策更加灵活,可以人让他们比较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可以给予他们更充分的市民待遇。当地政府既是他们的婆家,又是他们的娘家,不

像身在异乡人生地不熟,有困难有麻烦可以直接找当地政府,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太多的心理隔核。

2、加快小城镇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里,只有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才会更加牢固。人口流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效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农民工是当前社会生产力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农民中有文化的年富力强的群体,是创造财富的生力军,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有17%来自劳务收入,而农民收入增长的41.8%依靠外出务工。农民工已成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力量。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要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产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外来人口较多的城镇要从实际出发,完善社会管理职能。要着眼兴县富民,着力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企业和要素集聚,改善金融服务,增强县级管理能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加快小城镇发展,对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带动村庄城镇化,发展乡镇企业和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这种转移是否成功、是否会带来社会震荡,就要看社会各方力量对这种转移的支持程度。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作为社会转型时期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是农民但没有从事农业生产,是工人但享受不到应有待遇,在城乡之间驿动,过着两栖生活,他们的合法权益最容易受到侵害。大中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客观上也因此面临较大压力,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实际上也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正常遇到的一些不和谐音符。农民工问题的实质就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矛盾可能来自社会地位差异、经济差异、城乡差异、文化习惯差异。加快小城镇发展,就是通过小城镇这个重要阶梯进行过渡和分流,从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房、教育、医疗、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解决好关系农民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就是要在城乡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既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加速农村文明进程,又缓解城市压力,推动城市化进程,这也是城乡统筹、共同发展的需要,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真正实现城乡和谐、社会和谐意义十分重大。

二.关于小城镇发展的几点思考

实施积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是城市化发展本身客观规律的需要,也是我国工业化由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的根本要求,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比例的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必然要不能避开城市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能够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就是如同安装了加速器,注入了催化剂。加快小城镇发展正是

顺应了这种潮流而生。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发展小城镇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小城镇数量虽多,但平均规模偏小,聚集效益不够明显,基础设施简陋,非农产业基础薄弱,就业机会较少,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扎根”还有后顾之忧。要真正把小城镇作为一项大战略,加快小城镇发展,实现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推动全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笔者认为政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科学规划。小城镇一般是以某种产品为指导,以某个区域为集散地,通过集群经济辐射周边,带动一方。过去小城镇发展过程中遍地开花的办法实际也并不可取,小城镇规模偏小,特色不明,严重影响了小城镇的积聚功能和宏观效益,因此发展应该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县城是我国行政序列中的重要一级,地理位置突出,人口相对集中,城市功能基本完备,多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链接城乡的重要要枢纽,其辐射作用尤突出。因此小城镇规划应该以县城龙头,以优势产业为支撑,突破性发展县域经济,同时规划一批重点镇作为区域中心,重点培育和吸引中小企业或相关产业集群的环境,就地消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以城带乡,以城促乡,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

2、加大投入。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政府还要加大对县城中心城镇建设的投入。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配套,通信快捷,功能齐全,设施完备,与周边农村和大中城市交通便利。二是产业布局合理。结合地方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优势明显、特色明显、市场前景看好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江浙一带依靠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就是非常成功的先例。三是在以市场化的手段开发城镇房地产的同时,加大对廉租房和经济实用房的建设投入,让就近转移的农民居者有其屋,这是对他们最好的吸引。四是国家可以结合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政策,以配套项目基金的形式,对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的开发进行必要扶持,在投入上适当给予一定倾斜。

3、合理引导。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法治经济,政府当然不能对人民群众的自由生产活动设定限制,政府的基本职能是维护市场秩序和提供政策指导,为经济发展服务。大中城市具有强大的的劳动力集聚效应,小城镇发展上比较弱势,政府在要正确合理引导,鼓励农民工向周边城镇转移。一是思想引导。加强政策宣传,积极为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鼓与呼,营造小城镇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政策引导,不仅要放宽各种政策限制,还要结合实际出台一些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农村劳动力就近向小城镇转移,在小城镇就业甚至于安家落户。三是加强组织。在城乡之间建好“劳务纽带”,通过建立健全劳务输出体系,拓宽农民在小城镇的就业领域。四是改善环境。通过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丰富城镇文化,搞活城镇市场,着力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缩小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生活环境的上差距,吸引农民向小城镇转移。

4、制度保障。国家在宏观政策和制度层面上要对小城镇的发展进行必要支持和保障。一是在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手实施小城镇开发的宏观战略,切实发挥政策推动的巨大效应。二是进一步完善各种法律法规,为农民进入小城镇完全解禁,享受更加灵活的土地和就业政策。三是从解决农民进城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各级各地就吸纳农民往小城镇定居和就业以及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以制度形式予以规范化,为其提供切实可靠的制度保障。四是加快小城镇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经济转由市场调节,社区向农民开放,城乡统筹就业率先在小城镇启动,为农民免除后顾之忧,为城镇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促进农民与小城镇的融合,推动小城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篇2

关键词:职教,助推,户改

2009年底,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珠海技工学校时指出: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充分阐明了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促进有效就业和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是适应经济结构转变、促进充分就业、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大举措。因此, 重庆市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 人力资源素质不适应产业发展的矛盾将日益凸显, 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对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发展的“314”总体部署, 助推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破解国家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难题, 提高重庆经济增长质量和竞争力,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民族团结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1 重庆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2010年底, 重庆市学历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达到218所, 在校生55万人, 高职院校29所, 在校生18万人。“十一五”期间, 全市职业学校已输送技能型人才近百万人, 对75万余名农村新增劳动力进行了培训就业, 开展了移民职业技能培训50余万人次。重庆未来10年可能新增4万亿元产值, 可新增就业岗位600余万个, 近5年中专生毕业后半年内就业率达95%。2010年全国有2.4亿农民工, 6000万留守儿童, 重庆在外地农民工430万人, 新增农民工岗位需求55万, 职校发展潜力巨大。

2 职业教育与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及问题

2.1 户籍制度改革与职业教育发展缺乏统筹协调

一是对户籍制度改革重要性、政策、办法等的宣传及认识不够, 有碍“转移”工作的持速推进。二是存在户籍制度改革的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医疗等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够完善及配套资金压力。三是缺乏户籍制度改革与职业教育发展统筹配套规划。

2.2 渝东南民族职业教育发展滞后

一是受不良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严重, 社会存在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的误区, 造成职业教育生源不够、素质偏低的现象。二是因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 导致实验实习基地缺乏, 专业师资量少质弱, 办学质量不高, 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差。三是职业教育缺乏城乡统筹发展思路, 缺乏主城一类重点职校帮扶农村职校的引导, 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对人才需求衔接不够, 职业教育未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活力。四是渝东南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亟需高层次人才缺口大与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的矛盾突出。

2.3 农村职教发展不能适应户籍改革需要

一是因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重视不够、欠账较大、改革管理滞后等, 导致农村学校发展缓慢、招生困难。二是经费及师资投入不足, 办学条件差, 特别是“两翼”地区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教学设备、辅助用房、图书、计算机、试验实习基地等指标与全国同类学校相比, 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教育质量不高, 服务能力不强, 导致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不强, 教育发展滞后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四是农村职教布局规划滞后, 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 缺乏结合户籍制度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对职教发展的前瞻性全局规划。

3 对职业教育与户籍制度改革协调发展的建议

3.1 突出职教发展地位,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技术工人教育。针对重庆不少地区、企业出现“技工荒、民工荒”的实际,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争取职业技术教育相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前瞻性。二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符合产业发展需求。针对重庆工业化、城镇化提速, 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实际, 从教育体制上理顺中职、高职与技术本科教育的衔接关系, 解决好职教结构与人才结构不相适应的矛盾, 处理好发展、提高与普及的关系, 为建设西部经济高地提供人才支持。三是突出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的权威性、学术性建设, 确立职教理论的学术地位, 强化职教的社会性地位, 为大众化、平民化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3.2 创新职校发展规划和机制, 提高职教市场竞争力

一是把职校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整合城市公共资源将城市建设中的文化、体育、商业等公共设施, 既服务市民, 又服务职校。职校发展为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社区发展内涵、文化繁荣空间、群体消费市场和招商引资环境, 形成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 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整合城市与职校资源。通过发展职业教育, 走扩大城市容量、改善城市人口结构的城市化道路。通过职校对农村劳动力转岗培训, 推进城市人口结构不断优化, 有效提高人口素质, 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助推城市协调发展。通过规划建设职教基地, 着力解决职校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实训不便等突出问题。三是加强对职教的政策扶持。对投资职业教育、民办职教的个人及企业, 学校建设及用地实行税费优惠, 并为其搭建行政服务、对外宣传、合作交流、基础设施、招生就业、教学改革、投融资等公共服务平台和优惠政策扶持。

3.3 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教育, 促进全市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提高发展民族职业教育的认识。明确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发展问题, 发展的核心是教育及就业问题,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的定向专门教育, 因此, 大力发展民族职业教育是关系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事。二是建立和完善民族职业教育投入长效机制。针对民族职业教育基础差、欠账大的实际, 各级政府应随着逐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加大对民族职业教育的“超常规”经费投入, 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三是拓宽民族地区亟需人才培训渠道。科学制定中专、职高、技校“集团式”发展规划, 应用网络、电视、电影、广播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人才培训, 拓宽就业年龄空间, 满足经济对人才及用工需求, 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创新民族职业教育考核机制。建立主城一类重点职校对民族地区职校结对帮扶捆绑发展机制, 为民族职校提供师资培训、优化管理、专业设置、基地建设、就业指导等。把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纳入政府及主管部门年度综合考核内容, 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把职校教育作为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

3.4 创新农村职教发展机制, 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一是改革和完善农村职教体系。整合中专、职校、函大、农广校和民办校资源, 扩大农村职业教育群体, 积极探索高中加高职的教育模式, 发展农村社区学院, 开展灵活多样的专业技术培训, 使农民一看就懂, 一学就会, 学了能用, 用能致富。二是突出农村职教实用性和技能性特征。把教育重点转移到培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亟需全面发展各级各类人才上来。以升学无望的初高中毕业生为对象, 开设种养、加工、商贸等区域特色与当地农业生产相适应的专业和课程, 突出实用性和技能性, 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质量。聘任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 加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人才交流, 从工厂和企业中聘请合适的技术、管理和科研人员在校任兼职教师等满足职教需求。

3.5 创新职教市场机制, 拓宽教育发展空间

一是加强管理体制创新, 推进城乡职教统筹发展。建立以市教委和区县 (自治县) 政府共建共管职业院校的体制, 整合人力社保、农业部门组织的技能鉴定、人才交流、农村劳动力培训职能, 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统筹。二是创新发展思路, 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及集团化的办学发展思路。通过成立职教基地、职教研究会等跨校组织, 增强院校间的联系与合作。建设职教师资流动站, 推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有序流动, 打造职教基地品牌, 推进职教向规模化发展。三是推进职教投资主体多元化、层次多样化、专业设置特色化发展。职教基地建设按照政府投、学校筹、社会助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办学模式。采取政府支持、市场运作、校企结合等方式, 建立应用技术本科、高职、中职、农技推广等多层次培训体系, 提高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公报

[2]中国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3]重庆市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4]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9〕3号)

[5]中共中央关于重庆市成为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决定

[6]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建立内陆保税港区的决定

[7]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七次代表大会报告》

[8]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渝府发〔2009〕78号)

[9]重庆市城乡教育及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篇3

小城镇是城乡联系的节点,是推进城乡统筹的基层支点,是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单元,也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因此,推进旅游小镇建设可成为局部地区强有力的增长极。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1、有利于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城鄉差别的消灭是以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高为基础的,没有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强大,城乡统筹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建设旅游小镇是推进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重要内容,旅游小镇的建设可以按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整体融合城乡经济、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强化产业支撑,壮大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整体实力。

2、有利于增强小城镇发展能力

通过旅游小镇模式可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发展壮大非农产业,提升小城镇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吸引企业和民间资金投入小城镇建设,形成市场化运作、多渠道投资、滚动发展的开发建设格局;有能力做好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镇面貌,保护历史文化,优化居住和发展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3、有利于破解“三农”难题

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大量投入。以旅游产业为支撑建设差别化、个性化的小城镇,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可以扩大城镇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产业发展,以城镇的积累来反哺农村,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创造条件,促进农业经济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促进城乡交流,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和人文素质,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同时建设旅游小镇还可以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就近转移,改变就业方式,增加就业机会。

4、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

城乡二元结构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上,更表现在城乡文明程度、城乡居民整体素质的差异上。身份转换也许较为容易,但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升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旅游小镇建设可以逐步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城乡统筹,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成为“不在城里居住的城里人”。

5、有利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历史文化遗产是旅游业的发展一个重要基础,旅游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通过建设旅游小镇的方式,把过去单纯的保护变为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实现保护,是在新形势对历史文化资源有效保护的创新探索。旅游小镇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保护,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复兴,提高了历史文化遗产地的知名度、价值和地位。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温州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直接表现是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温州发展相对缓慢的直接原因是投入不足,投资不足的关键原因是投资环境不佳。环境作为最大的公共品,所有的环境都依托于城市这个大平台。现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实质上就是城市化的发展提升过程。从发展的纵向历程看,我市农业在GDP中仅占3%,农业户籍人口却占70%以上,这些农村人口大部分都从事非农产业,而生活方式还处在农村的层面,没有真正融入城市,转化为真正的市民,说明温州的城市化大大滞后于工业化。同时我们的城市化也是不彻底的半城市化,存在着中心城市能级不高,村镇离散度大,城市化过渡性地域大量存在,农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背离等现象,城市化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没有城市化的发展,就很难有现代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转型发展。只有城市让人一见钟情,才能集聚流动的高端要素、吸引各种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才能让人日久生情、凝心聚力整合资源、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

造成城市化不足最关键的原因是体制机制的制约。温州市场经济起步早,市场微观层面的体制机制比较灵活,这是

温州过去发展的最大优势。但随着发展阶段的推进,宏观层面的制度创新没有及时跟上来,公共制度供给不足是现阶段温州发展的根本制约。从总的发展进程看,目前对温州发展制约最大的还是城乡二元的制度障碍。长期以来,农村土地、产权、户籍等城乡二元制度安排,很大程度上将农民束缚在农村,生产要素没能真正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起来,而是固化沉淀在农村,导致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小而散的乡镇布局,使各个乡镇都在各自的行政区域内自我服务、自我发展,造成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资源财富的巨大浪费,对农民没有吸引力,对周围农村的组织协调作用也难以发挥,城乡一体化发展缺乏有力的战略节点支撑。必须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打造发展平台,优化发展环境,全面强化投入,推进转型发展。

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以乡镇撤扩并为突破口,切实推进大都市功能区和中心镇建设,构建网络型组团式的城镇体系。要着力建设1个主中心、6个副中心和50个区域性中心镇,构建“1650”网络型组团式的城镇体系。实施乡镇撤扩并,在大都市主中心、副中心地区,实施撤乡镇建街道,规划建设若干个区镇合一、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大都市功能区;同时各县(市、区)全面实施乡镇撤扩并,建设若干个具有区位优势、产业依托和自身特色的区域性中心镇。扎实推进扩权强镇,做大做强中心镇。

二要以要素市场化“三分三改”为核心,切实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各类要素向城镇集聚。“三分三改”,就是政经分开、资地分开、户产分开和股改、地改、户改。政经分开,指把村“两委”组织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分开。资地分开,指把土地资产与非土地资产分开,使得非土地资产能够正常自由流动。户产分开,指把户口与产权关系分开,使农民在农村所享有的各项权益不因户口转换而改变。股改,指对村级集体经济中的非土地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革。地改,指农用地“三不变”流转,宅基地助农民进城,建用地同国有入市。户改,指户籍制度改革,即户口以实有人口、实有住所为依据,按居住地登记,还原户口本来的社会管理功能。

三要以农房改造建设为切入点,切实抓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引导农民进镇入城。要按照“一镇一试点、一镇一规划、一镇一政策、一镇一平台”的要求,以中心镇为单位,从推进农房改造建设入手,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依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及时启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农民向市民转变、农村向社区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要以全面深化其他改革为配套,切实加强城乡公共服

务一体化建设,保障农民进城后安居乐业。全面深化其他配套改革,切实完善进城农民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和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政策配套,建立健全农村新社区管理服务体制,真正使农民和市民拥有平等的公民待遇和地位。

在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改革过程中,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委书记要集中精力、亲自挂帅抓好这项工作,务求抓出成效。要强化机制建设,把统筹城乡作为责任目标考核的重点之一,努力形成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要营造浓厚氛围,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开展培训,努力营造浓厚的改革发展氛围。

谢子康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篇5

——财政推动城乡统筹经验

船山区财政局 2008年11月26日

2007年10月,市委、市政府确定船山区为市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要求通过3—5年的试点探索,形成具有全市普遍意义的统筹城乡推进模式。为此,船山区结合本地实际,在总体发展思路中,作出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船山主题,按照以人为本、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方针,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主攻,以改革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为重点,强力实施“3311”工程建设,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形成发展领先、城乡一体、成果共享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部署,并且在工作中全面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举措。我区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开始以来,区财政局积极增添措施,大力筹措资金,在全力推动试点工作不断纵深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有益的做法和经验。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搞好宣传,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组织和思想保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区上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市级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按照“归口管理、分线负责”的原则,建立由区委、区府分管领导负总责,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相关部门、乡镇和街道协作配合的工作责任机制。各乡镇、区直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制定方案,明确专人负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深入宣传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目的、意义,增强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群对搞好城乡统筹试点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激活广大干部群众的内在动力;在全区营造敢闯敢试、奋力推进统筹城乡试点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形成上下联动、干群联动、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

(二)科学规划,为统筹城乡提供长远规划

按照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我区从北京、重庆、成都等地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在结合船山区实际,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船山区城乡统筹全域规划》、《船山区产业集群规划》、《船山区全域旅游规划》、《船山区“一镇三村”新农村规划》和《船山区统筹城乡的实施意见》等规划文本,我区据此初步拟定了船山区统筹城乡发展项目推进实施方案。这些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编制,进一步充实了 “3311”工程发展思路的内涵,明确了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围绕培育“1+3”产业(现代物流业和生物食品、机电电子、化工建材)为重点,主抓中国西部国际工业物流港、观音湖旅游风景区和金龙工业港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区、新桥机电工业集中区、永兴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五大平台”;现代农业围绕农业产业化、农居社区化、农民人才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化驱动”为方向,主抓唐桂万亩高效农业示范片、龙老无公害农业示范片、交通干线美丽乡村示范片,着力打造“中国白芷之乡、成渝(唐家)蔬菜基地、盆中花卉苗木基地”三大品牌;新型城镇主抓永兴、新桥、南强和市级领导联系村“三镇四十村”;乡村旅游主抓观音湖整体开发,打造“4A”风景区,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为城乡统筹试点工作探路。

(三)整合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强化资金统筹力度,区政府于2007年出台了《关于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实施意见》,2008年,船山区被省财政厅列入“全省整合支农投资试点县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区政府决定把财政支持农业开发、生态环境和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与其他部门确定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结合起来,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板块基地,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区财政按照建立 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逐步增加对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为全区城乡统筹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搭建资金整合平台。创立联席会议、项目包抓、重点工作月讲评等制度及整合议事规则,形成“领导包抓、部门帮扶、财政部门管资金、监察审计部门管监督、项目主管部门管实施,乡镇配合,各负其责、相互协作”的工作格局,积极搭建财政支农资金工作平台、区域平台和产业平台。

二是实施项目资金捆绑。在科学编制项目规划的基础上,依据项目实施方案和资金方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政府统筹、目标管理、突出重点、综合配套、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在维持现有各类支农项目资金投向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政府支农资金中的扶贫、以工代赈、国债、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农技农机推广、水利设施建设退耕还林,生猪大基地和标准化建设,村村通工程等方面由财政部门管理分配的支农资金以及农口部门预算中用于农业和农村支出的资金全部纳入整合范围,实施项目资金实质性捆绑,使资金流动有序。

三是激活民间资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利用补助、奖励等办法,鼓励、引导、吸引民间资金、社会资金投入“三农”,形成在政府投入的带动下,主要依靠农民自己投工、投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机制。大力推行财政担保、贴息等方式,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农民群众借贷发展,积极吸引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三农”。

四是严格实行以奖代补。大力推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形式,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实际进度进行奖补。制定奖补政策,对奖补的对象、条件、标准进行明确和规范,实行资金拨付与发放 “直通车”式管理。

(四)加强资金监管,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坚持“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投入,不留缺口;公开透明,加强监管”的原则,以资金投入控制项目规模,按项目管理资金,强化对整合金的管理。推行“四统一”管理模式:一是统一存款帐户,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支付中心设立支农资金整合专户,对整合的中省市区资金下达后,及时将纳入财政支农整合方案的项目资金划入支农资金整合专户,实行专户存储;二是统一会计核算,整合的资金实行区级报帐制;三是统一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专户管理;四是统一核算报账,各项目建设单位将相关项目建设报帐资料,经监理单位和项目主管部门审核后,由财政部门会审,报区政府分管领导或指挥长审鉴后,才能支付资金;五是会同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加大对各项财政资金的跟踪检查力度,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切实增强资金申报审批透明度,坚持专项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坚持对违纪违规使用专项资金行为进行及时整改,严肃处理。对因疏于管理造成项目投资失 败或严重损失的相关责任人要追究其相应责任。

(五)强化项目管理,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优质项目服务

在《船山区城乡统筹全域规划》的指引下,严格做好项目监管,抓好招投标工作,将项目做成精品工程。一是建立健全项目申报审核制。相关部门在向上申报项目时,原则上是县的总体规划下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项目,申报统一申报,统一审核;二是建立健全项目公示制。对公示的组织、范围、内容、形式和公示反馈情况的处理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广泛接受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三是建立健全项目招标制。具体明确招投标的原则、方式、程序、法律责任等,保证整合资金项目工程招标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四是建立健全项目监理制。项目指挥部下设工程组、技术组、财务组,负责项目的具体监督管理,同时发动项目区群众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五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严格项目申报、实施、监督、绩效的全过程管理,对挤占、挪用、截留专项资金,申报虚假项目套取财政专项资金,工程以旧抵新或使用假票据报账骗取财政专项资金,工程质量发生重大问题,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随意改变专项资金用途等,将严格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六是建立财政投资评审机制。凡全部或部分使用农业专项资金建设的投资项目,安排专项经费10万元以上的必须通过投资评审。财政投资评审坚持项目预算先评审后招标,资金拨付先评审后拨款,工 程决算先评审后批复,各部门上报的项目预算和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先评审后编制。

二、工作成效

通过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07年成功实施唐家三坝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08年以桂花土地整理项目为契机,坚持建设与发展并重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整合项目,加大投入,推动了项目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项目区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了唐桂万亩高效农业示范片建设和发展的整体突破。

桂花立体高效农业示范区包括桂花镇漆家桥、肖家桥等7个行政村,区域内总人口1.1万人,总耕地面积1.4万亩。示范区建设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重点,按照“四个领先”(基础建设领先、产业发展领先、产业品牌领先、发展机制领先)的工作目标,整合各类财政资金3200万元,(其中:土地整理项目1483万元,农发资金250万元,以工代赈项目150万元,新村扶贫项目50万元,丘区大基地建设项目100万元,安全饮水60万元,村村通工程150万元,标准化生猪建设资金100万元,农村沼气工程、小型农田水利、新农村建设资金等),引进社会资金投入9680万元。着力探索适合船山的丘区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一)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一是土地标准化。共整理土地1.1万亩,实施坡改梯5410亩、田块归并2370亩; 新增耕地1200亩。耕地质量得以明显提高。二是道路网格化。建设环形村道水泥路2条、18公里,入社达户道路23公里,耕作便道8公里,初步构建了外连高速公路、内通村入社达户至田间的道路交通网络;三是灌溉自流化。整治电力提灌站6处、10台套、720千瓦;整治渠系20公里;整治、新建小微型水利工程120处,新增蓄水能力10万方。项目区旱片死角全部消除,水利工程控灌率达到100%,自流灌溉能力达到80%以上。三是核心区域精细化。齐全原生态农业博览园园区道路四通八达,并依托系统的灌溉网络,实现了1200亩区域自流灌溉的全覆盖;回春堂中药材科技产业园入园道路、耕作便道充分完善,并以两个控制性蓄水池为载体,配以提灌泵站,密布管网到地块,500亩区域灌溉问题全部通过喷灌或滴灌方式解决。

(二)产业聚集效应明显。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得到同步发展。以特色种植和规模养殖业为重点,已引进齐全、回春堂、泰乐、蓉硕等投资500万元以上的种植、养殖企业或业主7个,集中租赁土地4350亩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了以齐全原生态农业博览园和回春堂中药材科技示范园为主体的产业核心区域。齐全原生态农业博览园计划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综合性农业示范园区,总面积达1200亩。围绕农业+旅游+文化的“1+2”模式和果-畜-沼-鱼的循环模式,建设观光果园500亩、野生养殖区150亩、生猪良种扩繁场1个、标准化养殖小区3处,25000平方 米、大型沼气池1个、生态鱼塘260亩;回春堂现代中药材科技产业园占地500亩、投资1000万元,是全市首个以中药材研发和标准化种植示范为核心的中药材产业园;蓉硕科技以刚架大棚建设为载体,实行全程温控方式从事50亩珍稀食用菌种植。

(三)机制探索取得突破。一是产业发展机制的探索。按照产业发展优先,基础设施建设服从、服务于产业发展的原则,率先作好了产业发展规划,并在招引业主的基础上,根据业主产业发展需求展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继续坚持业主建产业、带产业的发展路子,切实加大了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以齐全原生态农业博览园、回春堂中药材科技产业园、蓉硕科技等为重点,着力推进了循环农业、设施农业发展路子的探索。二是土地流转机制的探索。建立了桂花镇土地流转中心,并顺应示范区内业主产业开发需求,建立了村级土地流转合作社4个,完善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围绕业主产业开发用地、专业大户承包经营用地、撂荒土地转租代耕、举家迁移户土地承包权补偿等环节,在充分尊重村情、社情、民情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不同的流转管理办法。示范区以租赁形式为主的土地流转工作扎实推进,仅规模流转就达到4350亩,占总面积11000亩的40%。三是城乡统筹机制的探索。选择桂花镇漆家桥村5、6社作为全区城乡统筹试点之一。从宅基地整理入手,立足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居 住质量的提高,协议拆迁农房101户,新建具有明显地方特色、一流设施配套完善的前庭后院型生态民居94户,15300平方米;从保障农民就业入手,在实行劳动力开放式免费培训,积极搞好输出转移的基础上,齐全公司养殖小区也以无偿提供场地、猪种、饲料、兽药、防疫、技术,并按出栏后增重1公斤支付劳务费0.5-1元的方式为农民创建了良好的就业平台;从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入手,安身工程、“五保”、低保、新农合、大病救助等全面落实;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全面落实。

三、几点体会

(一)加强部门协调与勾通,强化项目和资金统筹集中安排,才能行成产业与特色。各区县在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根据资金总量都有详细的规划,建设目标和建设时间表,各职能部门将按区上统一规划,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希望在项目的申报和审批中,上级主管部门,特别是省级主管部门应深入县(区)实际调研,充分尊重和考虑县(区)工作实际与全省、市的安排同步,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二)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分配力度,集中财政资金办大事。目前财政支农资金额小,项目多,来自于上级的各个领域,用途不一,性质专一,分散使用,很易被截留挪用,同 时,由于资金量小,项目不容易完成,容易形成一个项目多年给钱,多年建设,而且效果不明显,为此建议省、市支农资金在分配时,应根据各县(区)产业特色和农业定位,按农业产值或耕地面积来分配资金,打破条块分割资金的现状。

(三)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会议精神,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农村人多、地广,而且条件十分艰苦,需要建设项目和资金总量较大,要改变农村现状态,要让农民安居乐业,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投入力度,改变农村生活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新农村建设,农村改革发展任务巨大,投入资金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广大群众是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必经调动广大群众的投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政府出台一些激励补贴政策,发动群众自己行动,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对报资金额较大,涉及面广,受益群众多的项目,农民想办而无法办的事情,由政府经筹,集中资金,重点打造。

(五)改变补贴方式,增加农业投入。近年来,中央的各项惠民政策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有些涉农补贴面积和标准难以掌握和划分,并且涉及人员多、总量大,实际分到人头资金 总量小,工作量大,而基层工作人员少,造成许多数据是按统计数据,难以按实际情况补贴到位。建议省、市将各类涉及农民的补助资金,除粮食直补,生猪补贴,直发农户外。其它涉及良种补贴资金。加强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由主管部门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发放农户,节余资金政府统筹安排,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防止群众“等、靠、要”的思想。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篇6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城乡统筹是个新的发展理念,说到底就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其实质就是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现在突出地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够协调的问题。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对推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从历史发展来看,统筹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我国实行的是排斥市场经济的重工轻农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通过计划经济的高度集中使资源配置到工业和城市,形成了“城乡差距发展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随着农业的积累不断向工业流入,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农业部门的相对收入低于非农部门,工农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成为相对贫困的社会阶层。这种发展模式推动了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但也隐藏着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和“三农”问题逐步恶化的危机,而且已经影响到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三农”问题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了,我国的全面繁荣和稳定就有了根本性的保障。所以,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依靠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来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从当前社会来看,统筹城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根本性指针,在科学发展观“五大统筹”中,统筹城乡位居其首。城乡关系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抓住城乡统筹这个重点,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研究。必须消除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制度性,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应致力于逐步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城乡居民和各类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逐步打破城乡界限,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和效益;逐步改变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路子;逐步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控机制,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成本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

改革开发20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总体上看,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并未根本转变,一些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从当前看,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以我们富阳市高桥镇的实际情况为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础条件和薄弱环节: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高桥是富阳市的经济强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亿元,在全国2万多个乡镇中的排名也上升到223位。但从局部来看,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还相当突出,我镇经济主要集中于320国道沿线和集镇周边,位于老新义的杜墓片、千家片、双浒片、坑西片等西北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二)、产业结构调整有所突破,但成效不够明显。高桥镇通过建立工业功能区,促进了工业发展的新突破;通过扶

持开发农业,效益农业格局初显;通过小城镇建设,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是,总体来讲,三大产业调整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工业区整合步伐不快,产出效率不高,外向度低;效益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优势不突出;三产比重过低,商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但资源分配不尽合理。近年来,高桥镇通过开展教育创强、东海明珠、全民健身、有线网三级改造等工程,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但与城镇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教育资源力量比较单薄;农村卫生院普遍设备落后;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尚未建立长效机制。

(四)基础设施建设大步推进,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尚有距离。近年来,高桥镇通过实施康庄大道工程,高桦线、高泰线向西、北纵深推进,村级主干道基本得到硬化;通过电网改造,使农村实现了同电同价;通过实施“百千工程”,使农村面貌不断改观。但同城镇相比,大部分农村“脏、乱、差”现象仍比较突出,村庄布局不够合理;部分山区农村公路等级低,公交网络不完善,“出行难”依然存在;水、气等基础设施的辐射力不够强,无法共享城市公共服务功能。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反弹琵琶,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积极寻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径。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大反哺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依托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只有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传统体制,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等制度,才能顺利推进城镇化,农民增收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农村社会进步才会有可靠的依托。应当说,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运行的重大举措。要推进城镇化,首先就要以规划为龙头,树立“大规划”新理念,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要根据地方实际,体现地方特色,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野以及城乡间的内在联系来考虑城乡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要素布局和人口布局,实现城乡资源的高效利用。就高桥而言,必须按照“东延、南联、西扩、北接”的战略布局,大力实施“一街二路八点”工程,加快集镇周边八个村的规划编制,全力打造“八星拱月”格局。其次,要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步伐。要培植城镇产业,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以城镇的繁荣促进整个农村的繁荣。再次,要以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大力实施“百千工程”、“生态村”、“文明村”建设,开展村庄布局调整,推进农村村庄整治和空心村改造,通过试点引路,渐次推进,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

(二)依托工业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农村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富裕,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只有工业这个龙头发展起来了,才能有效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工业化是产业集聚升级的主导力量,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首先,要用创新的理念推进工业升级裂变。要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是高桥经济的重中之重,要根据高桥特色,促进工业功能区和特色块状经济的齐头并进。工业功能区块要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服务的思路,加快改造、提升、整合和创新步伐,全力打造橡胶、通讯、轻纺、化工、机械五大支柱产业。特色经济区块立足现有的产业和资源优势,倾力培育“五大基地”,即建立一个杭州蚕种基地、完善一个农业观光基地、扶持一个毛笔基地、发展一个弹簧基地、培植一个锅炉配件基地,以加快西北部农村的发展步伐。第二,要用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升级裂变。要用企业化的工业基本模式大幅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云森农业观光园、千禧园艺场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延伸农村产业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效化。第三,用“工贸结合”的理念推进第三产业升级裂变。逐步建立以集体服务组织为基础,农民自办服务为主体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一体化和外向化,逐步形成连接城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经营规范、服务优质的商品流通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篇7

1 统一规划, 细化目标

按照“政府主导、电力主体、农民参与”的原则, 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机制, 成立余杭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制定了《余杭区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同时各镇 (乡、街道) 和行政村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 切实加大行政推动力度, 大力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进程, 保障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顺利实施。

余杭供电局作为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主体, 依据《余杭区“十一五”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杭州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杭州市农村低压配电网技术改造规范 (试行) 》以及35 kV及以下各类典型设计和标准化设计的要求, 着重在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先进、降低能耗、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上下功夫, 编制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规划, 制定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具体方案。

根据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的要求和现状, 该局计划在2008年8个镇 (乡、街道) 和80个行政村通过新农村电气化考评验收, 获得“新农村电气化县”称号;“十一五”末19个镇 (乡、街道) 、262个行政村均达到新农村电气化考评验收标准, 全面完成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明确总体目标后, 余杭供电局组建并加强了农电管理中心和施工队伍, 对年度目标进行了细化分解, 制定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推进计划表》, 建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周报制度, 将全局80个电气化村建设情况分类进行统计, 及时掌握完成情况、目前进度、存在问题、下周计划等, 确保细化后的目标在能控、可控、在控的状态下逐项完成。

2 示范先行, 以点带面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的重点是新农村电气化村的建设, 突出配电台区和低压电网的建设与改造。余杭供电局领导干部带领专业骨干人员到富阳、德清等地兄弟单位参观学习, 通过对比发现不足, 明确了余杭供电局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配电箱改造3种形式 (配电房、落地箱、杆上计量箱) , 并确定仁和花园村、东山村作为新农村电气化标准化改造的样板村。同时, 针对目前低压改造标准不统一、工程上报格式不规范等问题, 制定余杭供电局《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与改造技术实施细则 (试行) 》、《配电箱改造3种形式装置标准 (试行) 》、《0.4 kV架空线路装置标准 (试行) 》, 统一了工程施工标准, 进一步规范工程设计和上报格式, 为全面推广标准化台区打下坚实基础。

余杭供电局在统一、规范相关标准细则并建立示范村和标杆配电台区后, 多次组织召开新农村标准化台区改造现场观摩会, 安排各供电营业所所长、技术员相互学习交流, 从而以重点改造样板村为引导, 因地制宜实施建设改造方案, 不断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施工工艺。

3 循序渐进, 闭环管理

余杭供电局在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过程中, 把实效放在第一位, 力争做到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同时加强内部监督指导, 严格执行有关建设标准和工作要求, 防止盲目投资和无序建设, 制定工程管理指导意见, 明确计划管理、设计上报、完工上报、资料上报、资金结算、工程实施等方面的内容, 强化流程的闭环管理。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进入攻坚阶段后, 余杭供电局职能管理部门还加大了新农村电气化工程现场检查力度, 对配电台区和低压线路改造现场进行查看并拍照、摄像, 将检查后的影像资料、问题分析和整改意见发送至责任单位, 明确整改反馈时限, 并且将检查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汇总, 作为反面教材组织其他相关单位学习, 避免同类错误重复发生。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篇8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协调

[中图分类号]F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4—0014—05

“城乡统筹”这—术语的流行,大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字面上讲,“城乡统筹”就是将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全盘考虑。在学界,“城乡统筹”一般在以下几个层面上使用:一是从手段上使用“城乡统筹”这一术语,指将城市和农村在制度设计、资源分配、居民地位、收入分配等方面,纳入统一规划,进行统一调配;二是在“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层面上使用“城乡统筹”这一术语,着重强调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三是将“城乡统筹”上升到“城乡一体化”目标层面,着重强调城乡之间的相互融合,最终融为一体。从政策层面来看,从党的十六大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到“两个趋向”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到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部署,清晰地表明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体系间的逻辑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是总体战略思想,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是战略取向,而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则是战略的具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不是要完全消除城乡差距,而是要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协调问题。统筹城乡的根本,是加快现代生产方式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改造,增强农民和农村的发展能力,要防止因片面强调与国际接轨导致更多的农民和农村地区同国内发展主流接轨。

一、统筹城乡背景下如何推进城镇化

在城镇化过程中,必然引起城乡关系的剧烈变动,而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则是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改革户籍制度及相关城市福利保障制度,形成包容农民工的城市管理制度和城市文化氛围

目前城镇的财政支出和公共产品的提供是以城镇户籍人口为依据的,进城农民因身份有限,无法享受城镇人口的待遇和各项公共服务,城镇福利保障制度加大了农民进城的成本和风险,加剧了进城农民的边缘化地位。要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按照国际惯例,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统一户籍制度,赋予全国公民平等择业和生活的权利;逐步建立起以居住地划分城市人口或乡村人口的管理制度,使全体公民在户口身份上完全平等,固然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但这远远不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全部内容。取消农民进城打工的限制性规定、不合理收费和歧视性就业、就学、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政策,使进城农民能够自由平等地进入城市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只有这样,户籍制度对于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负面影响才能根本消除。近年来,小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已在全国展开,若干大中城市已经开始放松农民变市民的控制条件,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已呈迅速加快的态势。

城镇福利保障制度的改革应该按照加快推进与循序渐进、重点突破有机结合的原则,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农民工工伤和大病保险、农民工子女就学条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逐步实现与城市福利保障制度的接轨。应该将进城农民的就业和发展问题,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盘考虑;将农民工子女教育及其卫生保健问题,纳入输入地政府统一管理。

(二)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和城镇房地产制度。保障农民权益

在土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权益受侵害的问题比较严重,形成了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和地方政府对加快经济发展的热情,会始终形成超规划侵占基本农田和违规占用耕地的强大压力。通过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协调解决土地征用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在国家、农民和企业之间的科学分配问题,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并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

1.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根据两类征地的不同,分类探索有效的方式实现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与所处城市的社会保障接轨。逐步引入征地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听证制度,确保被征地农民获得的土地占用补偿费能够覆盖其失业保障、基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费。通过市场定价提高经营性用地的价格水平,不仅可以促进相关企业等经营性单位节约用地,还可以引导企业形成对要素比较优势的合理判断,促进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和低层次产业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并带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对于征地补偿费的发放,要建立严格的审计监督和惩罚制度,以追究主要责任人等方式,从严打击地方政府或集体经济组织以各种名义侵占农民征地补偿费的行为。

2.在不同规划、不同类型的城市,开展农村土地直接进入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试点工作。在严格执行有关审批程序和土地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允许城镇规划区内属于农村集体的农用地,通过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形式直接进入城镇土地一级市场,参与城镇土地开发,并将参与城镇土地开发的收益与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结合起来。

3.加快城镇廉租房建设。现有的城镇房地产制度,导致城镇房地产和房租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加大了农民进城居住、就业的门槛和发展的困难。应通过促进城镇土地低价形成机制的创新,加大力度提高城镇土地市场的公开化、透明化水平,借此从地价上抑制城镇房地产和房租价格的上涨,为改善农民进城居住、就业和发展创造条件。可依靠政府投资或税收优惠、企业公开竞标等方式,加快城镇廉租房建设,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和进城打工农民无房可住的问题。

二、统筹城乡背景下如何建设新农村

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农村建设并不是说一定要把所有的农民都固化在农村,相反的是要求有节奏、有梯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但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让农业、农村和农民走出传统的模式与形态。在“城乡均质化”理念下,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就地实现农村城市化,从农村产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新农村建设放到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格局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大格局中,让农民与农村、农业一起发展,从而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发展现代农业

1.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调整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紧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和要求,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优质化水平。从

源头抓起,继续实施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提高农业生产良种化水平;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全面开展农产林和食品质量认证,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强动物疫病特别是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突发疫情应急机制,推广畜禽养殖清洁生产工艺,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现有生产基础,因地制宜,适应市场,依靠科技,尽快做大做强一批农产品优势产区,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布局区域化水平。品种上突出区域特色、品质特色、功能特色,满足市场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布局上尽快向最适宜区集中,避免地区间结构雷同,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资源,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的档次和水平。

2.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针对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节约资源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加强种质资源和知识产权保护。

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大力提高农业科技转化能力。

推进农业机械化。适应我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充分发挥政策的拉动作用,调动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优化农机装备结构,鼓励发展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及其配套机具,加快先进实用机具的推广应用,着力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3.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强和扶持龙头企业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和地方的有关扶持政策,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积极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方法,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不足的问题。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税改革试点,对市场潜力大、加工层次深、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要进行重点扶持。把发展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

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内部的利益相连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采取订单农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优惠。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约束企业和农户行为,确保农民、企业和合作组织的利益,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安排专门资金,减免有关税费,鼓励和引导农民、农技推广机构、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专业化、系列化服务,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

4.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和循环农业

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加大沃土工程实施力度,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和工程措施,改善土壤肥力。

加快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逐步改革农业用水的价格形成机制,采用经济的手段引导农业节水,对农民采取节水措施给予适当补贴。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新设备、新技术,推广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滴灌、微灌、渗灌等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按照复合化、高效化、缓释性、可控性的要求,发展高浓度肥料和复混肥料,发展商品有机肥。根据农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和深施氮肥等技术,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新产品,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加强新型农机具开发和有关技术标准制定工作,推广综合配套节能低耗特别是少耕免耕技术,为主要农作物生产提供全程、配套的现代农业装备。

(二)改善农村面貌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生产设施建设。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以政府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逐步建立起保障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在退耕还林地区培育后续产业,抓好防护林体系和农田林网建设,为建设高标准农田营造良好的生态屏障。

加强生活设施建设。优先解决广大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突出抓好“水、路、气、电”,让农民喝上清洁卫生的水,走上顺畅便捷的路,用上洁净安全的能源和既经济又有保障的电。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三)培养新型农民

随着城乡经济相互作用的增强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农民面对的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其现有素质的不适应性也越来越强。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仅有利于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和现代产业竞争、就业竞争的挑战,扩大农民增收、就业和实现自我发展的机会;还可以提高农民的市场谈判能力、参与发展决策的能力、对农村公共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表达能力和争取相对有利的政策地位的能力,从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机制的形成。

1.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中国农村每年高中毕业后不能上大学的青年大约有1100万,潜力虽然很大,但实践能力缺乏。为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应当使他们接受各种农业技术培训,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各类农业院校要对他们开展积极的培训教育;通过科技下乡活动的长期化和制度化,推广农业新技术、新知识。

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建立健全各种培训机制,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比如,将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结合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教育,对进城农民工进行培训,逐步建立起职业培训与农民分工、分业相衔接的机制,提高农民就业的竞争力,使最广大的农民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高素质的劳动者。

三、城镇化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

统筹城乡发展,应当城乡兼顾,共同发展。推进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变的大趋势。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45.68%,今后一个时期仍要坚定不移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序转移农村人口,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农村发展奠定基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规模巨大,即使到2020年全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0%乃至以后提高得更高,仍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而且进城务工农民在可预期的未来有相当一部分还会双向流动。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出现的大量农民工返乡现象即是明证。

要按照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将促进城乡统筹的短期政策和长效机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形成有利于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

(一)实行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工业现代化能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人才、管理方式和市场,而农业现代化可以为工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第一,工业为农业提供适用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以技术革新为先导,提高农业的整体现代化水平。第二,工业和农业市场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工业和农业市场的结构调整、升级和扩大,以及市场体系的完善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加成熟的市场,减少因市场不规范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增加。农业现代化的市场扩大,会加快农产品的流动速度和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从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第三,工业资本整合农业部门。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的资本作为后盾,单靠政府投入和农业自身的积累是非常有限的,要引导与农产品相关的工业向农村延伸产业链,把工业资本投入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实行城乡空间协调发展

城乡空间协调可以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都市圈内的城乡统筹。其重点是落实区域经济的总体布局,完善区域城镇体系,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特别要考虑沿交通线或产业带的城乡发展规划;加强区域内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等主体功能区建设在城乡之间的协调;充分考虑到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突破行政区边界,允许要素资源在更大区域范围内优化配置。第二层级是城市中心与周边镇、乡村的统筹。它的重点在于有效地建立城市反哺农村的机制,规划若干个既有良好发展条件的中心镇,实现城镇之间分工,鼓励工业向城镇产业园区集中,提高产业集聚效率。第三层次是中心镇、县城与周边乡村的统筹。它更强调城镇聚集作用,鼓励农村富裕人口向中心镇集中,农地向农业大户集中。

(三)实行城乡就业协调发展

首先,建立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对就业信息、劳动力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建立可靠、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网络。其次,建立劳动力技能培训机制。在培训主体的选择上,要注意利用和改造政府系统现有的培训资源,也要积极扶持企业、民间培训机构和农民专业协会培训体系的成长。提倡农民工输入地同输出地的地方政府或培训机构之间联合开展订单人才培训。再次,建立城乡就业保障机制。保障农民工享有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就业保险等,政府主动服务,解决农民工与就业单位的劳资关系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

(四)实行城乡帮扶协调发展

各大中城市要切实履行市带县、市帮县的责任,通盘制定城乡发展规划,加大市级财政建设资金对郊区和县城的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方面对农民群众的服务,形成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把“三下乡”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城市支援农村的长效机制,完善教师交流制度,特别是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及具备教师资格的其他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鼓励县级医疗机构将人员、技术和设备向乡镇卫生院转移。

要坚持推进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行不障的原则,合理把握城镇化的速度,积极稳妥地引导农村人口转移,使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协调,努力形成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局面。

上一篇:学生会主席个人简历下一篇:上海各区高三一模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