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园建设实施意见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推进园建设实施意见(共10篇)

推进园建设实施意见 篇1

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省、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确保今年我区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全面完成,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新的“五个全覆盖”和新农村连片建设两大工程,深入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帮扶帮建活动和重点工作创先争优竞赛活动,切实加大工作督查和考核力度,着力推进“新三农”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区新农村建设发展水平。

二、工作重点

1、以街巷硬化为重点,大力实施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

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即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要以街巷硬化全覆盖为重点,全力实施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重点推进村和新农村连片区今年要率先实现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店商店和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要及早动手认真调查摸底,掌握硬

化现状和工程量,及早规划部署,及时开工建设,加快加工进度,力争在9月底前完成街巷硬化户户通任务。要充分发挥省、市补助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区、乡镇两级要对街巷硬化实行重点倾斜,通过帮扶帮建等形式,确保工程按期完成。要根据不同村庄的实际,区别主街道和小街、小巷,以硬化户户通为目标,科学制定硬化形式和硬化标准。同时要把硬化与绿化有机结合起来,使街巷硬化与园林村建设协调推进。

2、按照市“182”梯次推进工程,着力培育我区的10个新农村建设连片区

根据市“182”新农村连片建设梯次推进工程的要求,今年我区按照 “以试点村、重点推进村为核心,就近选择、连片发展、示范带动”的原则,将重点发展10个新农村建设连片区,并围绕连片建设,大力实施“新三农”工程。发展新农业,以“一村一品”为抓手,以农业园区和规模基地建设为载体,提高连片区内行政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率,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新农村,连片区在大力推进“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同时,集中开展以村庄绿化、垃圾处理和沼气建设为重点的农村环境整治。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培育新南门,以新农村连片区为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农民科技、农民技能和创业培训工作,树

立10名创业致富带头人,进一步提升我区的新农村建设发展水平。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要把推进连片发展、实施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和打好“硬化、绿化”两个硬仗作为今年我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抓出成效。要继续实行领导包联新农村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指导,着力培育典型。要进一步加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帮扶帮建力度。与区新农村建设领导组成员单位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区新农办要加强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区交通局要牵头负责村通水泥(油)路和街巷硬化工作;区林业局要牵头负责农村绿化和园林村建设工作,区交通局、水利局、教育局、卫生局、文体局要按照“五个全覆盖”的要求,负责完成好各自任务。其他各有关部门都要立足本职工作,积极主动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

(二)政策倾斜 加大投入

区乡两级财政要按照“三个高于”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同时建立完善“以工补农”长效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入农业和农村。各部门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对以“硬化”、“绿化”为重点的“四化四改”、“六个一”工程,以及新农村连片建设实行资金倾斜。要通过财政投入、项目安排、金融扶持、机关单位和企业帮建等多渠道解决资

金问题。

(三)广泛宣传 营造氛围

电视台、尧都频道、热线办、今日尧都报、尧都文化报、尧都三农报等新闻媒体,要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题、专栏,及时报道工作动态,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各乡镇要通过召开动员会、现场会等形式深入发动,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目标任务和时间要求,使其成为各级各部门的自觉行动。要充分利用乡村板报、广播喇叭、标语和文艺宣传队等多形式、多渠道宣传群众,凝聚力量。要及时报道各乡镇和各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宣传先进,树立典型。

(四)强化督查 严格考核

区政府一月召开一次新农村建设工作现场会,一月一汇报,一月一排队。各乡镇实行一周一汇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小结、半年及年终总评比的工作制度。区委、区政府出台了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办法。每半年进行一次统一检查,年终进行一次总的考核、评比、排队。对工作力度大、见效快、成绩突出的单位及个人进行重奖;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力、成效不大的单位及责任人将给予通报批评。

(五)召开现场会推进 开展流动红旗竞赛

一是开展竞赛。今年区新农办将组织专门人员对新农村建设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并开展“硬化、绿化”流动红旗竞赛

推进园建设实施意见 篇2

近日, 商务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部署加快建设商务诚信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

《意见》提出了五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推动建立行政管理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建设商贸流通企业信用信息系统, 逐步开展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在行政管理事项中建立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使用机制。二是引导建立市场化综合信用评价机制。在零售、餐饮、居民服务等大众消费领域, 建立完善基于消费者交易评价和社会公众综合评价的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在批发、物流等贸易流通领域, 建立对入驻商户和上下游企业的信用评价机制。三是支持建立第三方专业信用评价机制。鼓励信用保险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建立以应收账款为核心的企业交易信用评价机制。组织部分有上下游产业关系的行业商协会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四是鼓励发展商业信用交易市场。鼓励商贸流通企业扩大内贸信用销售规模, 规范发展单用途预付卡市场, 支持商业保理行业发展。五是着力打造商务诚信文化环境。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意见》强调,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做好五个方面的支持保障工作:一是加强统筹规划。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三是加强示范引领, 试点建立一批以行政管理记录、市场化综合评价以及第三方专业评价为主体的信用信息系统和公共服务平台。四是加强组织保障。五是加强绩效考核。

为提升办园质量推进特色建设 篇3

武汉市汉阳区机关幼儿园是一所全日制、公办一级幼儿园。幼儿园设有大、中、小、托十二个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美好乐园,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目前,我园在市、区各级教育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积极开拓创新,创造条件,改善幼儿园教育环境,改革幼儿园课程,大大促进了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使幼儿园的面貌呈现出勃勃生机。近年我园先后被评为“武汉市绿色学校”“汉阳区平安校园”等称号,幼儿园办学质量稳步提高。

提高幼儿园办学质量的意义

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相继出台以来,学前教育在全国上下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在幼教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我们觉得唯有遵循规律,开创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发展之路,真正做到稳步推进,创新体系才能让幼儿园立于不败之地。

有近六十年办园历史的机关幼儿园,在领导的关心支持及几代机幼人的共同努力下,社会的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提升,好的口碑成了我们的资源。但在当前办园形式多样化,幼儿园数量猛增的今天,老园应该擦亮双眼,准确给自己定位,扎实打造自己的特色,并扎实落实《意见》提出的“必须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以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的方式教育幼儿”的精神,展开自主飞翔的翅膀,真正成为一所“人民满意的幼儿园”。

发展中的办学质量现状优势分析:第一,历史积淀深厚,办园理念现代;第二,管理班子团结,教师队伍进取;第三,改善园舍园貌,展示校园文化;第四,教学质量优质,现代教育技术特色彰显,科研成果凸显;第五,校园文化和谐,发展态势强劲。

存在的问题:当今是信息发展迅猛时期,现代化的教育设备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幼儿园多媒体硬件等现代化教学设备需要添置和更新,但因为资金较为贫乏,影响了办园条件发展的脚步。骨干教师发展到了“瓶颈”期,如何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感,提高骨干教师的管理能力和研究能力,促进教师持续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问题。教师有科研的意识但缺少正确的科研方法。努力争创市级示范幼儿园是我们的目标,但在努力创建的过程中,如何完善幼儿园内部制度系统与文化环境,为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制度与文化支撑,还应开展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提高办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如何以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巩固成果、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质量为目标,加强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幼儿园文化建设,整合教育资源,探索高质办学途径,办让家长、社会、满意的幼儿园。我们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第一,以情态管理方法实现高效园本管理,促进内涵发展。以情入手,建立情感共同体,提升教职员工内驱力和凝聚力; 以情入手,建立师德学习共同体;以情入手,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第二,以教师追寻教育的幸福,实现强化研培创造智慧。实现教育现代化,核心是质量,关键是教师。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要素,我园在稳定师资队伍的同时树立了“让教师追寻教育的幸福,实现专业成长的最大值”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采取了以下做法:分层打造教师队伍,充分体现自身价值;重视系统学习,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技能;提倡自我反思,扩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第三,以教科研引领,提升办园质量。一变:变教研管理者观念和角色;二变:变教研内容和方式;三变:变研究方法;四变:变家长沟通模式。在“四变”中硕果累累。

幼儿园办学质量监测与评价

办学质量检测 建立以园长负责制的监测运作机制,即园长负责制——业务园长、教研组长管理制——定期例会制——后勤监测巡视制——轮流值班制。

围绕幼儿园教学工作重点,我们开展教学活动展示、教师教学业务能力评估等内容。结合教学展示活动及相互评课活动,帮助教师进一步深刻领会《纲要》精神,在各领域积极探索有效的集体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教学业务能力评估关注教师分层提高,从新教师的教材分析、教学活动设计,到一级教师的说课评估再到高级教师的评课评估,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保教质量抽查评估应结合幼儿园自查和教学监测有重点地抽查进行,从保教细节处切实提高一日保教工作的质量。

办学质量评价 采用自评及教育教学质量过程性评价小组评价两种方式,对幼儿园特色创建、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幼儿素质提高与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评价。

用心办事业,是苦也是甜。我们坚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全园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们还要努力用示范幼儿园办园标准进一步规范管理,严格按评估标准的各项指标要求认真进行幼教工作,不断总结自身经验,不断创新,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推进园建设实施意见 篇4

(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修改意见)

各县(市)人民政府,地区各相关部门:

为加快地区农业资源优势转换,推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努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优势的优势品牌、特色品牌和知名品牌,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推进我区农业发展从生产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不断提升全区现代农业市场化、产业化水平和产业化经营层次,加速农业转型转向,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落实《自治区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质量工作的意见》(新政发[2007]67号、地区行署《关于加强质量工作的意见》(塔行发[2007]117号)精神,现就我区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农业转型转向和农民持续快速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强化政府扶持引导,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全面提高我区农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加快我区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

(二)目标任务。力争用5年时间,初步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加快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农产品品牌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基本完成以

粮食、棉花、打瓜、牛羊肉、出口果蔬、特色农产品六大系列产品为主的农产品的商标注册、绿色食品认证及无公害、有机农产品认证申报工作,努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注册商标,基本实现农产品商标广泛注册和使用;努力扶持壮大现有优势农产品品牌,加快形成区域性知名品牌,力争培育出1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农业名牌产品;10个以上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和新疆农业名牌产品;培育形成一批品牌农产品生产为主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农产品质量和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品牌产值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全行业的质量观念、品牌意识不断增强,逐步形成“育品牌、重品牌、用品牌、护品牌”的良好机制,不断提升全区现代农牧业发展水平。

二、加大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力度

(一)制定农产品品牌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品牌就是竞争力的理念,紧紧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品,按照“扶优扶强、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思路,引导扶持企业培育、创建、整合品牌,坚决防止品牌杂乱和无序竞争。要统筹制定本区域的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规划,确定培育扶持的重点对象,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发展。

(二)突出农产品品牌建设重点。结合我区农业发展现状和实际,按照先培育、后认定的原则,以粮食、棉花、打瓜、牛羊肉、出口果蔬、特色农产品六大系列产品为主,立足国外市场、区外市场、周边市场三大市场,以哈国等国外市场为目标,加快创建国外名牌果蔬品牌;以区外市场为目

标,加快创建红花、棉花、打瓜、牛羊肉和特色农产品的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名牌产品等;以疆内及周边市场为目标,加快创建粮油、畜禽蛋奶、果蔬等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新疆农业名牌产品,全力打造各个目标消费市场群众耳熟能详、日常消费认可的农产品品牌。

(三)大力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注册工作。按照“统筹兼顾、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制定塔城地区推进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发展规划和相应政策措施,运用商标战略促进农产品品牌快速发展。在鼓励各个品牌竞争的同时,按照“同一区域、同一产业、同一品牌、统一商标”的导向,引导企业、经济合作组织、营销大户等农产品经营主体增强商标意识,开展商标注册。加强业务辅导,推动农产品品生产经营主体根据自身规模以及品牌建设所处阶段和不同的目标市场,制定农产品品牌创建方案,创建不同层次的品牌。切实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的使用、管理和保护工作。鼓励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出口国注册商标,取得商标国际保护,避免出口风险,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商标和品牌。在地区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要求,积极组织参加相关品牌申报和创建。重点做好由自治区工商局组织认定的“新疆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由自治区名牌推进委员会评定的“新疆名牌产品”、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定的“中国名牌产品、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由农业厅组织开展的“新疆农业名牌产品”、“中国农业名牌产品”等农产品品牌申报创建工作。

三、提高农产品的生产管理水平

(一)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把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与农产品品牌创建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行品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都有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实行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地区农业局要在8月10日前完成标准化生产地方标准的制(修)定,并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开。根据各自的产业重点,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乡镇场)、示范县的创建,不断推进名牌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到2015年,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市 个、示范区 个;全区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要达到 万亩,占全区总播面积的 %以上。

(二)积极发展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依托我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的优势,把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与农产品品牌建设相结合,依靠品质打造品牌。围绕我区的农产品区域布局,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为重点,集中建设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一体化,加快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步伐。到2015年,无公害认证面积达到 万亩,农产品绿色认证面积达到 万亩,有机基地认证面积达到 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达到 个以上。

四、加强对农产品的全程监管

(一)强化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相关单位的监管责任,确保在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都置于严格有效的监督之下,严禁不合格农产

品进入市场。抓好农产品生产的源头管理,强化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投入品的使用监管。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包装、储运、保鲜、流通、销售等各环节的全程质量监管和检验检疫,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品质和安全。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识别标志,大力推行产地标识管理、条形码制度,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市场有检测,夯实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基础。

(二)对品牌农产品进行跟踪监管。做好品牌农产品商标、标识、域名的监督管理和依法保护工作,开展地理标志农产的开发和保护工作。坚持扶优扶强与打假相结合,严厉打击假冒品牌农产品商标和标识的违法活动,保证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定期对品牌农产品进行跟踪监测,对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消费者投诉和擅自扩大、转让、冒用品牌农产品称号的,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坚决杜绝砸牌子现象。

五、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配套服务

(一)加大宣传推介,提高品牌知名度。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节目专栏、新闻发布会、专题报道、网上农展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进品牌农产品和品牌企业,努力营造“宣传品牌、支持品牌、发展品牌、保护品牌”的良好氛围。根据自身目标市场,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展销会和网络营销,全方位、多层次、持续性地集中宣传品牌农产品,不断提高我区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帮助企业开展品牌宣传,正确引导消费,提高品牌农产品的竞争力。

(二)加大品牌保护力度。增强企业品牌保护意识,建立市场监控体系,防止出现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现象。在

条件具备的地方和目标市场,推进品牌农产品专柜和专业市场建设,防治鱼目混珠,用法律手段保护品牌。各级工商、质督等部门要不断完善打假协调机制,加强监管,规范秩序,维护品牌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加快农产品市场平台建设。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参加北京、广州、上海三大农展会。依托三大展会,逐步拓展疆外市场。进一步加强领导,切实组织好中哈农产品展销会,逐步建立健全哈国大中城市的农产品销售网络,加快中哈农产品边贸市场的改造建设,尽快形成稳定、快捷、连年增长的中哈农产品贸易新机制;适时在克拉玛依等周边消费市场举办农展会,大力推介我区品牌农产品,巩固和扩大我区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努力打造提升国外、区外和周边三位一体的销售平台,促进我区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提升。

六、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建立组织机构。地区成立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督查和考评工作,积极构建“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促动”的农产品品牌建设长效机制。各县(市)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围绕发展抓品牌,抓好品牌促发展,加快我区农业发展转型转向。

(二)实行政府奖励。从2010年起,地区财政连续5年每年拿出专项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农产品品牌建设和保护工作,奖励在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的先进单位(集体、企业)及个人,并对首次获得国家、自治区级各类名牌的企业,给与一次性奖励。

(三)加强政府扶持。从2010年起,对首次获得“中

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农业名牌产品”、“新疆著名商标”、“新疆名牌产品”、“新疆农业名牌产品”、有机农产品的企业以及社团、合作社等其他组织,在相关项目立项、审核和核准,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职业培训、优惠贷款和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认定等方面,给与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

(四)明确责任分工。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各自职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地区工商局负责 “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集体)商标和“新疆著名商标”;地区质监局负责 “中国名牌产品”、“新疆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区农业局负责“中国名牌农产品”、“新疆名牌农产品”创建及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基地认证的协调服务工作,并根据地区农产品品牌发展规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地区农口各部门要在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中找准位置,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抓好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的落实。地区发改、财政、金融、保险、税务、检验检疫、海关等相关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为农产品品牌建设创造好的舆论环境,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农产品品牌创建的浓厚工作氛围。

推进园建设实施意见 篇5

沪人社关发(2011)32号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商业联合会,各市企业(集团)公司、工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入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彩虹计划的通知》与《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企业联合会(市企业家协会)关于本市全面推进集体协商机制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推进集体协商机制建设,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现就本市推进集体协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成工作目标

根据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与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区县劳动关系协调联席会议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能、完善工作方案、创新工作方法、夯实工作基础,加强集体协商制度建设的推进力度。对各类具备集体协商条件的已建工会企业,完成2011年集体合同制度覆盖80%以上的目标任务,力争至2012年底,基本全面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对未独立建会的企业,可通过实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制度加以覆盖,逐步形成全市各类企业的管理方与职工方自主通过集体协商协调劳动关系的良性局面。

二、明确工作职责

各区县劳动关系协调联席会议各方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组织推进集体协商机制建设。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对集体协商的推进情况定期开展调研,掌握面上情况并做好统计上报工作;依法办理集体合同的合法性审查手续;对发生的集体协商争议,依法受理协调解决。各级工会组织要加大对基层工会的指导,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向对应企业及企业代表组织提出协商要求;在协商未果的情形下,上级工会要及时介入,做出合理性判断,帮助调整协商意见,促成协商达成一致;要加大对协商代表的培训力度,提高协商质量。各级企业代表组织要在完善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发挥企业代表性;教育引导企业经营者提高对开展集体协商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响应工会组织提出的集体协商要求;也可依法主动向工会提出集体协商的要求;加大对企业集体协商的指导,发现协商未果的情形,要及时介入,做出合理性判断,帮助调整协商意见,促成协商达成一致。

1、开展常态化的集体协商要约活动

提出集体协商的要求是集体协商程序启动的重要环节。建立常态化的集体协商要约制度,是全面推进集体协商机制建设的重要举措。各区县工会与企业代表组织、市企业(集团)公司与工会要积极组织开展集体协商要约工作。各企业工会、行业工会、区域工会与企业、行业的企业代表组织、区域的企业代表组织要切实履行要约的提出和接受主体职责,根据劳动权利义务调整的实际需要及时向另一方提出集体协商要求,启动协商程序,促进协商开展。提出集体协商的要求应采取书面形式,议题要本着促进企业发展与职工利益维护相结合的原则,内容重点可围绕劳动报酬、劳动定额、劳务派遣岗位等。

为切实推进集体协商机制建设,由市总工会负责开展集体协商要约活动。各地区、系统工会在做好集体协商日常要约的同时,要发挥部门职能优势,主动协调、积极指导、督促落实,组织开展“要约行动月”活动。

2、完善集体协商的协调机制

一方提出协商要约,另一方拒绝协商或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的,上级工会与企业代表组织要及时介入,引导企业与企业工会围绕各自利益的平衡,理性表达各自诉求,处理好企业的健康发展与职工的利益要求之间的关系,妥善把握好协商的标准和尺度,对未能协商一致的原因做出合理性判断,帮助双方调整协商意见,促成协商达成一致。对于确因客观情况暂时无法开展集体协商的,要引导双方妥善处理争议。区县工会与企业代表组织、市企业(集团)公司与工会要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完善本区域、系统内的集体协商促成机制。

3、实行集体协商争议的调处制度

集体协商争议发生后,经上级工会与企业代表组织帮助仍未能达成一致的,协商任何一方均可依法按属地化原则提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进行调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后可召集有关各方协调处理,经协调后,就协商双方达成一致的部分,制作协调协议书,并由双方签订相关的集体合同;未能达成一致的部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发出行政协调意见书,促进双方在缩小差距、互利互信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协商。

三、做好基础工作

1、确定制度覆盖范围

明确区域内的建会企业数量是做好确定推进工作目标任务的基础。工会系统要摸清已建立工会的企业数量与集体合同制度覆盖企业数量。覆盖率应当依据国家三方和市委市政府“两办”转发的意见明确为“集体合同制度”。已建工会企业数应界定在具备开展集体协商条件的企业。

集体合同制度的覆盖企业数包括已经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数;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覆盖的企业数;签订工资集体协议、女职工保护协议等单项集体协议覆盖的企业数(在统计时要防止重复计算,注意筛选和剔除);正在协商过程中的企业数;上级工会和企业组织提供合理性调整的帮助数;人力资源部门行政协调数。

2、统计分工

集体合同制度覆盖率的统计采用条块结合的原则。中央在沪企业、市企业集团的集体合同制度覆盖数据由所在单位工会负责统计,于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报市总工会。市总工会汇总后报市劳动关系协调联席会议办公室。除此以外的企业,按照属地化管理的模式进行统计,各区县总工会、企业代表组织统计项目数据后,报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由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汇总后于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报市劳动关系协调联席会议办公室。本市集体合同制度覆盖率的统计报送数据由市劳动关系协调联席会议办公室统计确定。

四、落实保障措施

1、建立全市推进工作的通报制度

市三方联席会议从今年起对集体协商机制建设工作实行每季度推进情况的通报制度。通报内容一方面供各级三方组织了解面上情况,另一方面就制度推进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与问题,明确一些操作口径进行发布。

2、加大集体协商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为有效推进集体协商机制建设,要加强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提高集体协商水平和集体合同质量。各区县工会和企业代表组织、各系统行政和工会要重视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集体协商指导员,积极开展集体协商指导员培训,提高工作能力,扩大工作覆盖面。

3、落实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力量

为使集体协商调处工作落到实处,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配备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员。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对全市集体协商争议协调员的培训,提高协调能力,对疑难问题进行业务指导,促进集体协商协调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市劳动关系三方要加强对各地区、系统推动集体合同机制建设工作的指导,对推进过程种产生的问题进行调研,总结工作经验,对推进工作开展优秀的地区和系统予以表彰激励。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总工会

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

推进园建设实施意见 篇6

实施意见:

一、深刻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重大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十五”期间我国工业和城镇发展较快,目前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而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具体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经济差距大,“三农”问题成了现代化进程中的难点,农村全面发展成为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因此,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方针,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才能达到城乡统筹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最终实现建设和谐盐津的奋斗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是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对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内容丰富、含义深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内容相当丰富、含义十分深刻。

“生产发展”主要是要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生产力,构建新型生产关系,使农村经济充满生机活力,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核心。

“生活宽裕”主要是要求搞好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农民享受到殷实生活的氛围,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

“乡风文明”主要是要求抓好精神文明方面的创建活动,树立新风、除掉旧习,使农村形成学科学、用科学、文明、诚信、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文明氛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特征。

“村容整洁”主要是要求抓好农村住宅、道路、饮水、生态、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改善,彻底改变农村传统生产方式、落后的生活方式,实现农村面貌大改观,使农村农民尽可能地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与城市居民共享现代文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

“管理民主”主要是要求抓好村级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机制,使农民享受到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

二、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方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发展为根本,广大农民经济持续增收为目的,改变农村生活方式,实现农民生活富裕为目标;树立农村现代文明新风,构建和谐社会氛围为灵魂;农民生活环境改善和美化,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为动力;推进村民自治、民主管理为力量。采取组织发动、政策引动、产业拉动、基础设施促动、城镇带动、新风鼓动、民主推动、社会各界联动的方式,用科学规划、分批进行、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方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同步发展,加快推进我县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二)目标任务

按照中央提出的“五句话”要求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特产品基地县、能源化工基地县、关隘生态旅游县”战略目标,围绕“建设新型农村、推进工业进程、增强三产活力、夯实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盐津”的工作思路,在“十一五”末期建成县级22个、乡级20个各具特色、规格较高的新农村示范点,建成“三村一体”自然村30—50个,使全县所有村组都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带动下有所促动。

推进园建设实施意见 篇7

《意见》提出, 用市场机制牵引兼并重组, 如积极配合和推动政府消除跨地区兼并重组的政策障碍, 争取取消地区性封锁的种种限制性政策规定, 确保所有企业同样受到经济法律保护、同等承担社会责任、同等使用和享用生产要素和政策, 用公平的法则鼓励企业竞争。尤其要推动清理废除地方政府制定的在土地、资源、税收、电价等方面有损公平竞争的地方性政策规定, 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兼并重组困难重重

跨地域和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体制束缚, 是水泥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遇到的首要矛盾。跨地域兼并重组面临着属地的财税体制影响。兼并重组客观上往往是跨地域的, 但由于我国财税体制是属地化和分税制, 企业隶属关系对于地方财税来源关系极大。兼并重组, 往往会打破这种既有的利益格局, 有的被兼并企业由于隶属关系变化之后, 不能再在原所在地缴税, 将减少当地的财税收入, 导致有的地方政府不积极。

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兼并重组面临着不同的体制障碍。水泥企业特别是众多的小水泥企业多数是民营私营企业。而兼并重组是要打破所有制界限的, 国有企业可以兼并重组民营私营企业, 民营私营企业也可以兼并重组国有企业。但往往在土地、税收、环保等方面民营企业容易并已经得到了某些优惠政策, 而在融资、贷款等方面国有企业更有优势。双方都强调各自优势, 都怕保不住优势, 致使一些兼并重组的谈判常常处于谈而不动、等而观之的状态。

在以央企为代表的大企业集团积极推动下, 水泥行业的兼并重组取得了一定进展, 也有了不少成功的案例, 对提高产业集中度、淘汰落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但在整个行业兼并重组的过程中明显暴露出政策与机制滞后的问题, 影响了进展。

兼并重组, 必然涉及到一系列的政策, 例如涉及矿山资源、土地、金融、税费、权证方面的变更, 下岗人员的再就业与经济补偿, 减免税负, 以及对被并购的企业技术改造给予信贷优惠等方面的政策。

《意见》指出, 目前这些政策或者还不明确, 或者没有, 或者界线不清、不到位,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兼并重组的积极性。同时, 兼并重组尚缺乏一套规范、成熟的运行与管理机制, 如兼并重组申报审批程序与流程尚未建立, 更为突出的是没有并购价格评定机构, 定价缺乏依据与标准, 公正中介机构缺位等。特别是少数企业和个别人, 利用收购兼并之机乘机违规建设新线或粉磨站, 高价出售, 从中牟取暴利, 严重扭曲了兼并重组的本意, 影响了兼并重组的声誉。

此外, 兼并重组既是企业间的市场行为, 又是在公开、公平、公正基础上, 按照市场法则, 本着合理互利双赢的原则进行的有序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但是单靠企业间的自觉性和一对一的自愿组合, 既缺乏公平、公正性, 也因缺乏第三方的牵引与裁决而导致成功率低。因此, 还需要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组织、引导、推动的同时, 必要地设立属于第三方的兼并重组中介机构, 起到仲裁和经纪人的作用, 进行必要的牵线搭桥, 协调推动, 居中斡旋。

加速重组势在必行

我国水泥行业目前企业数量多、规模小, 产能严重过剩, 相当一部分企业节能减排不达标, 相当一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低于银行利率。目前我国规模以上水泥生产企业3491家, 平均产能规模约90万吨。而美国有39家水泥公司, 平均规模为210万吨, 其中前3家公司的生产能力占到其全国总量的33%。

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12年底我国水泥总产能30.7亿吨, 水泥产量22.1亿吨, 产能过剩高达约9亿吨, 企业亏损面24%。水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整个建材总量的23.87%, 但其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则分别约占建材工业的74%、76%, 是建材工业节能减排的重点产业。

从能源消耗水平看, 较先进的大型水泥企业的吨熟料煤耗比一般小企业低10~15公斤标煤。从生产排放指标看, 众多的小水泥企业污染物单位排放要高出较先进的大企业一倍以上。众多中小型水泥企业由于装备水平相对低, 缺乏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 导致企业技术含量低、管理水平差、资源配置能力弱, 效益低。

截至2012年末, 全国还有非新型干法水泥产能1.2亿吨, 尚在运营的还有1536条生产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中, 日产规模2500吨及以下生产线还有837条, 其中日产1000吨级的生产线还有243条。其中一些企业 (或生产线) 的劳动生产率只是大企业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

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 2013年全国水泥产量241440万吨, 同比增长9.6%, 增速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

中国水泥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水泥行业严重的参差不齐的状况若不加以尽快改变, 实际上就等于允许资源能源利用率不高的状况继续存在, 允许污染环境、严重危害生态文明的行为继续发生, 允许质量、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低下等长期存在, 这不仅会制约整个水泥行业发展的步伐, 也影响中国水泥工业超越引领世界水泥工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为此, 必须加快推进水泥行业兼并重组进程, 这将是改变水泥行业的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的一大举措。

两年内市场集中度将明显提升

该《意见》提出的整合目标, 较去年多个部委联合发文提出的目标, 出现明显加码。

《意见》提出, 到明年末, 我国水泥行业市场集中度指标应有快速提高, 国内前十大水泥生产企业 (集团) 的水泥产品的市场集中度达到45%以上。到“十二五”末, 全国培育出5~10家产能过亿吨, 矿山、骨料、商品混凝土、水泥基材料制品等产业链完整, 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强的企业集团;全国有20个省市自治区内的前4家大水泥企业的区域市场集中度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全国的前10家企业 (集团) 的市场集中度达到80%左右。

去年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对水泥行业提出目标, “到2015年, 前10家水泥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35%, 形成3~4家熟料产能1亿吨以上, 矿山、骨料、商品混凝土、水泥基材料制品等产业链完整, 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强的建材企业集团”。

业内专家表示, 《意见》是在部委文件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细化。近年来水泥行业兼并重组速度加快, 2012年前10家水泥企业熟料产能的市场占有率达50.8%, 2013年则上升为51.6%, 熟料作为水泥最重要的原料, 控制熟料意味着在水泥市场的话语权也会加大。按照目前企业兼并重组以及国家淘汰落后的进程, 《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前十大水泥企业水泥产品市场集中度达到45%的目标, 实现难度不大。

推进园建设实施意见 篇8

《意见》提出了九个方面36条具体措施。

一是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鼓励各地区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

二是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推进海綿城市建设,推动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提升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拓展特大镇功能,加快特色镇发展,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加快城市群建设。

四是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结合。

五是完善土地利用机制,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机制,因地制宜推进低丘缓坡地开发,完善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六是创新投融资机制,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强化金融支持,多渠道保障城镇化资金需求。

七是完善城镇住房制度,建立购租并举的城镇住房制度,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发展专业化住房租赁市场,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

八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深化试点内容,扩大试点范围,加大试点支持力度,鼓励试点地区发挥首创精神,尽快实现重点突破。

推进园建设实施意见 篇9

市规划建设局市房产管理局

近年来,我市安置留地分配与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情况,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安置留地的建设。为了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推进安置留地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加快推进安置留地建设,有利于解决住房问题,改善民生,促进群众安居乐业;有利于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推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有利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安置留地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加快建设、有序推进、禁止炒卖、稳妥处理”的要求,明确工作职责,规范操作程序,加强政策引导,全面推进安置留地开发建设,着力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努力推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

二、职责分工

(一)村集体为安置留地分配的责任主体,对分配方案的确定负直接责任,并负责组织、督促建设事务。村两委或建房主体要成立项目指挥部,具体负责建设事务,项目指挥部须设立基建资金专户。

(二)各有关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安置留地建设的引导、监督、协调及最终名单的审核把关。

(三)市安置留地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安置留地办公室”)负责安置留地建设的政策研究、解释和工作指导。

(四)国土资源、房管、规划建设、工商、税务、公安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三、相关政策

(一)建房主体确认办法。为有利于推进安置留地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政策,由村集体根据相关政策和程序确定建房主体。土地供应、确权登记等,以村两委依据本意见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上报备案的最后建房主体名单(以下简称“最终名单”)为准。

(二)最终名单确定程序。

整合程序。以2009年11月30日上报的最后持有指标者名单为基础,如持有面积与设计套房面积不成套,允许在同宗土地名单范围内调剂整合成套,调剂整合时间要求在三个月内。调剂双方必须领取市安置留地办公室印制的专用整合表格,在村两委的监督下,经双方签字同意,村两委确认后,上报乡镇(街道)审查,由乡镇(街道)统一上报市安置留地办公室备案,严禁在名单范围外买卖指标。调剂整合后,各套建房主体必须明确,允许共有。

确认程序。调剂整合结束后,村两委要将名单和面积张榜公示7天,公示结束后,由村两委确认。

审核备案程序。村两委将确认后的名单先报乡镇(街道)初审,再报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后,将名单上报市安置留地办公室审查备案,有关部门依据市安置留地办公室审查备案的最终名单办理相关手续。不报最终名单备案审查的,有关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三)房地产权属登记依据。市安置留地办公室审查备案的最终名单作为登记房地产权源依据,不得以任何形式变更,非最终名单内的任何人均不作为物权初始登记对象。未办供地手续的安置留地项目,在办理供地手续时,必须以最终名单作为供地文件的附件。已供地未建设的安置留地项目,以最终名单作为建房主体依据。已建未分配的安置留地项目,以最终名单作为建房主体依据,给予办理初始确权登记。

(四)最终名单审查备案后的非本村村民,在申请办理土地证、房产证前,须向国土资源部门补交土地出让金,标准为1500元/平方米(按建筑面积计算)。

(五)鼓励已分配安置留地指标的村集体,回收回购已分配的建房指标,并委托国土资源部门以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

(六)今后凡居住功能的安置留地,必须委托国土资源部门以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其规划设计条件仍按安置留地政策执行,获得的出让金在扣除相关规费后全额返还给村集体。对有关规费提留采取特殊政策给予优惠,对标准作如下调整:

1.土地出让金业务费由成交额的2%调整为1%;

2.土地出让金收益基金由成交额的3%调整为0.5%;

3.土地管理费不提留,全额返还。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稳妥推进。各有关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安置留地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联系重点村的工作机制。市安置留地办公室和各有关乡镇(街道)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条件成熟的村进行试点,以点带面,稳妥推进。

(二)简化手续,优化服务。国土资源、规划建设、房管等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金融机构要对安置留地建设给予融资支持;国土资源部门要按规定给予安置留地办理抵押登记手续,获得的抵押贷款,专项用于安置留地项目建设。

(三)加强监管,规范建设。各有关乡镇(街道)和部门要加强对安置留地建设各个环节的监督,严格执行有关政策,确保规范建设。

(四)严禁炒卖,严肃查处。禁止建房指标转让、炒卖,禁止再发放任何形式的“指标红证”。房管、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工商、税务、公安、监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坚决制止炒卖“红证”行为。对买卖、转让、炒作安置留地建房指标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严惩处,非法经营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公职人员、村干部参与买卖炒作“红证”的,从严追究党政纪责任,决不姑息。

对发现有炒作“红证”行为的村,不予办理建设手续。

五、其他

1.本实施意见由市安置留地办公室负责解释。

推进园建设实施意见 篇10

社区街道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把鼓楼区东街街道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把街居各级党员干部建设成为学习型干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的战斗堡垒,为实现建设和谐东街,全面推进海峡西岸首善之区中心街道提供智力支持和组织保证。根据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省市委全委会议精神及《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结合东街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面向基层,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基本内容,以自学和调研基础上的集中学习研讨为基本形式,以健全学习制度和改进学习方法为基本保证,全面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学习力、创造力、战斗力。

二、总体要求

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党组织建设要求,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改善党的基层组织中不适应、不符合新形势、新任务的方面和环节,使街道各级党组织的学习规划进一步明确,学习方式进一步创新,学习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工作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党员整体队伍的理论素养、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全街道构建起“街道各部门—各社区

—各住宅小区”共同学习的三级联动机制。

三、主要原则

1、共同学习,持之以恒的原则。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体街居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以“推动海峡西岸首善之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共同目标,持之以恒,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力、创新力和发展力,确保成效。

2、示范带动,与时俱进的原则。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街居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神圣职责,街居领导干部既要做学习的主体,又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些,作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表率。

3、求真务实、学以致用的原则。弘扬党的优良学风,坚持把学习活动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注重

在学习中实践,及时了解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进展及动态,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增长解决问题的本领,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4、丰富载体,积极参与的原则。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首先从街道党工委中心组抓起,各社区、各小区党组织要制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具体实施方案,开展好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各项活动,精心设计活动载体,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把握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正确方向。

四、学习内容

1、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全面系统、完整准备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深刻

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研读马列着、毛泽东着作结合起来,同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的经验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上加深理解,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2、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功经验,准确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干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推动学习实践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通过深入学习实践,努力形成有利于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导向、舆论导向、用人导向和体制机制,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把街居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的骨干力量。

3、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全过程,融入到党员干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全社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化。

4、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积极推动党员干部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学习反映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要加强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加强以群众路线为重点的工作方法教育,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实践能力。

5、学习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实践学习、向林丹等先模人物学习。要深入改革发展

生动实践,加强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请教,不断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要善于学习其它地区、部门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丰富和拓展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破解发展难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学习方法和途径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系统工程,街居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及街道学习贯彻《意见》的实施办法结合起来,立足实际把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确保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1、巧分类,科学指导。

①在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中,以岗位需求为重点,通过更新学习观念、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载体,带动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要

继续完善中心组学习会、在职学历教育、远程教育培训等行之有效的学习手段,进一步创新学习方式。

②在社区党组织中,通过优化整合学习资源、统筹开展学习活动等途径,进一步扩大社区党组织学习的覆盖面。要依托市民学校等阵地,深入开展社区党员就业培训、社区文化建设、党员创业论坛、读书沙龙等活动,切实提高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③在企业党组织中,通过延伸学习网络、丰富学习内容、搭建服务平台、促进转型升级等途径,促进政企对接,进一步推动非公企业创业创新工作。要继续健全“三会一课”、读书沙龙、技能比拼等活动,创新学习手段,提高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水平。

2、细安排,健全机制。

街道各党组织要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东街街道党工委中心组学习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各项学习制度,明确具体要求,保证时间、提高质量,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①健全完善学习制度。街道各党组织要保证学习讨论的时间和质量,每年要集中一定时间学习,每个季度不少于一次。主要领导要带好头作学习辅导讲座,街道党工委每年都要有计划地聘请专家学者进行学习辅导;有条件的社区、辖区单位可以成立“干部读书会”、“读书小组”、“学习讲坛”等,加强学习交流。

②建立健全学习调研讲课制度。要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推进学习调研的制度化、经常化,要结合本单位实际以及自己的工作分工拟定课题,进行调研,有条件的单位还可邀请有关专家和咨询机构参与课题的调研,形成的调研成果在适当范围内进行交流,领导干部每年撰写调研报告1至2篇。

③建立健全学习考勤制度。把记录、考勤列入街道各党组织建设的考核

内容,认真做好学习记录及考勤,保证学习的出席率,认真做好每次集中学习的登记和学习考勤记录,强化考勤意识,处理好工学矛盾。鼓励党员个人自学,明确要求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强化党员干部的日常学习,激发个人自学的内在动力。

④建立考学、述学、评学制度。把全体党员学习的态度、效果作为衡量建立学习型党组织的一项标准,纳入到学习考评体系之中,确保党组织学习的连续性、持久性。

3、精部署,开展活动。

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运用学习讲坛、读报会、知识竞赛、技能竞赛、参观考察等广大党员喜闻乐见的手段,特别是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重大活动开展和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契机,不断丰富工作抓手,组织开展好五项创建系列活动。

①组织开展“读书伴我行”系列活动。一是以“书海遨游”为主题,积极与

新华图书城—安泰店开展共建,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街居干群读书活动;二是通过主题讲座、专题报告会、读报会,推荐每月一本书、知识竞赛等活动,吸引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加入学习行列;三是在向街道党工委中心组成员不定期推荐好书的基础上,在街居范围内开展共读好书活动,通过开展书评、读书交流、推荐好书评选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②组织开展每季一报告系列主题活动。精心策划,邀请省、市、区专家学者每季度为街居干部做一场关于社会经济形势或社会热点问题分析报告会,通过专家学者的报告,不断提高领导党员干部驾驭市场经济、正确剖析社会热难点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广大街居干部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③组织开展共建共享文化系列活动。充分发挥辖区文化资源优势,依托社区图书室,通过共建、共享、共管的

形式,推行赠书、援书、读书开放日等活动;围绕“家庭文化”、“楼院文化”、“公园文化”“创意文化”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居民生活,促进街居文化发展繁荣。

上一篇:地方国企改革建议下一篇:教育活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