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篇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科学规划,描绘新蓝图。近几年农村建设速度之快,建设无章无序、形成“有新房、无新村”的状况。为此,建设好新农村必须按照中央的精神抓落实,尊重农民意愿,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首先要科学规划,突出池州乡村特色,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要有一定专业知识人士编制规划,突出针对性、科学性、特色性。在建设中,政府组织,部门牵头,农民配合,抓好试点,认真总结经验,然后面上推广。

二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根本,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避灾能力。尤其是加强农村抗旱排涝机站的建设,做到旱能抗、涝能排。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在稳定增长粮油棉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及多种经营,使农业结构趋向合理,资源整合,彰显特色,达到“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基层技术队伍和职能,保障经费供给。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新技术,提高科技贡献率。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落实国家出台的惠农政策,让农民长期得实惠。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一批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现代新型农民。积极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努力增强农民收入。

三是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达到村容整洁。农村脏、乱、差现象十分突出,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污染严重,道路泥泞不堪。在建设新农村中如何突出一个“新”字,村容整洁是重要内容之一。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从源头上解决农村脏、乱、差现象。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抓环保就是抓经济,形成人人讲环保,个个谈发展的良好氛围。制定相关村规民约,使广大村民自觉遵守和维护,做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

四是加强民主管理。农村工作热点、要真正体现人民既当家又作主,大家事、大家办,实行民主管理,群众是会拥护的。要全面推行“村有乡管”,定期财务公开、政务公开,严格实行阳光操作,使工作透明化。

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篇2

1 提高对加快畜牧业发展的认识

加快畜牧业发展, 努力建设畜牧业大县, 是我县实现富民强县战略目标的重大决策, 也是我县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现实选择。畜牧业在我县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并且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畜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稳定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畜牧业生产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是农村致富好途径。发展畜牧业可以促进粮食和秸秆转化增值, 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同时还可以带动食品加工业、饲料工业、毛纺和皮革加工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因此, 加快发展畜牧业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大力推进, 强化领导

首先要加大领导力度, 实行目标管理。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由县长为组长, 分管副书记和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 有关部门为成员的畜牧业发展领导小组, 领导指挥全县畜牧业发展。。同时把畜牧业列为各级党政组织的年度经济发展岗位目标管理, 把目标任务逐级分解, 签定责任状, 明确考核内容, 制定考核实施办法和奖惩标准。再者要实行目标管理, 把畜牧业做为乡村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 建立奖惩机制, 实施重奖重罚, 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使任务尽快落实分解, 落实到实处。其次要转变工作方式方法。为适应畜牧业发展要求, 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过去工作方式、方法和作风, 变行政领导为协调服务, 变计划约束为典型引路。一方面要按市场规律调解指导生产, 正确驾驭市场, 适应价值规律, 总结经验教训, 捕捉发展机遇, 科学组织生产, 扎实抓好工作;另一方面要突出抓好典型, 大力培植畜牧专业村、专业大户, 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 推动畜牧业向专业化、区域化、规模方向发展。

3 优化畜牧业结构, 突出发展优势主导产业

充分运用“注重效益、发挥优势、适度规模、调改结合、点面并重”的科学发展观, 结合我县实际, 发挥地区资源优势, 制定本地区优势畜产品产业带规划, 按照优先发展山羊产业, 稳定发展生猪, 大力发展草食畜禽的思路, 把我县畜牧业调优调强。培育一批具有地区优势带动强的畜禽产业, 促进畜牧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施加工带动战略, 将畜禽产品加工向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 逐步改变我县畜禽产品初级化、原料化的状况。

4 扶优扶强龙头企业, 发展标准化畜牧业

“龙头”企业是分散经营的农民与市场进行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因此, 要集中力量扶持好龙头企业。要通过整合利用资源, 吸纳民间资本, 扶持本地畜牧养殖加工企业发展, 大力培植发展一批本地养殖加工企业。通过龙头带动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和畜牧业经济效益, 有力的促进本地畜牧业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同时也能缓解养殖风险, 因此, 应加大龙头企业重点扶持, 在项目、税收、基地建设以及贷款贴息等方面应予重点倾斜。

5 加强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科技培训和资金投入, 配备先进的检验监测设备, 各乡镇兽医站建立完善的实验室检验, 强化对饲养、流通、屠宰等环节的防疫检疫监督, 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发生与流行, 开展畜禽产品卫生质量监督和检测, 将畜禽产品卫生质量纳入法制化, 标准化的管理轨道, 确保畜禽产品卫生安全, 加大科技培训与资金投入, 实行省培训县、县培训乡镇, 乡镇培训村的三级培训渠道。采用短期培训、岗位培训、更新知识结构, 充实新的养殖技术, 争取从事畜牧业工作的人员每年都有知识更新, 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与科技, 便于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6 加强动物疫病防制体系建设

近年来, 动物疫病频繁发生, 动物疫病防制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不仅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更严重的是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 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动物疫病对社会的极端危害性, 确保社会稳定、人心安定。首先要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 进一步稳定机构、稳定队伍、稳定体系, 保证这支队伍能拉得出、打得响。再者全县疫病防制工作要严格按照“外堵内防”的总体方针, 落实外堵内防的具体关键措施, 搞好畜禽重大疫病的防治工作。同时, 整顿规范动物保健品市场, 积极开展药物残留监控和检测工作, 促进“放心肉”工作内容的延伸。要将畜禽产品卫生质量纳入法制化、标准化管理轨道, 确保畜牧业稳定发展、畜禽产品卫生安全。

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篇3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抓实抓好。一是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市里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常设机构新农村办公室,配齐了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得力人员,专门负责新农村建设日常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直接抓,相关部门单位分工负责、合力抓的组织领导体系。二是强化考察学习,营造良好的新农村建设氛围。市主要领导带领乡镇党委书记、试点村村书记、部分群众代表,先后到江苏华西村、山东寿光县、黑龙江省甘南兴十四村、苏州连云港、长三角和本省的兄弟市县参观学习。先后选派167名农村支部书记参加省、市委举办的农村支部书记培训班,公主岭市自主举办农村支部书记培训班5期,培训农村支部书记404人次。先后邀请省委党校、市委党校等专家学者讲课4次。这些活动的开展,使试点村拓宽视野,学有榜样,开拓了眼界,增强了市乡干部特别是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提高广大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召开专题会议,加强推动工作部署。市里每年都专门召开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新农村建设研讨会等会议,研究部署新农村建设工作,下发了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在此基础上,市委常委会及时作出决定,把加快新农村建设等“八区一建”工作,作为近几年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统筹,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发展战略,从而促使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在近几年内实现了快发展。

2.夯实基础抓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2007年以来,公主岭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大力度,强化措施,使农业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139亿元,同比增长16%,农村人均收入达到6842元,同比15%。重点抓了六大工程、六大产业的发展。一是深入实施增产十亿斤粮能力建设工程,发展粮食产业。2010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60.5亿斤,突破历史新高,和省内的榆树市并列全国第一。二是深入实施千万头猪富民工程,打造牧业大产业。重点抓了以牧业小区为主的畜牧业发展。2010年,全市生猪发展量达到653.6万头,同比增长19%,标准化牧业小区发展到594个。三是深入实施十万亩棚膜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园艺特产业。2010年,新建棚室4150亩,新建温室大棚2800栋。全市温室大棚蔬菜发展到2.5万亩、2.1万栋,50栋以上的标准棚膜蔬菜产业园区15个。四是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24家,年加工粮食170万吨,加工生猪95万头,加工禽类1000万只。五是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提升优质产业。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发展绿色食品企业7家,绿色食品基地11个,绿色食品产品21个,国家级名牌2个,吉林省名牌15个,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10个。六是深入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拓宽增收致富产业。全市农村常年或季节性劳务输出已达28万人,输出人员年均收入达万元以上。农业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突出农村环境整治,切实解决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公主岭市把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每年都召开专门会议,制定下发《公主岭市新农村建设乡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由25名市级领导牵头,组织83个市直部门和61家企业对全市61个示范村进行帮扶。对涉及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工作的25个职能部门落实了工作责任。集中开展春夏秋三阶段环境整治战役,深入开展“四清、四改、两建、两化”。即清垃圾、清粪堆、清柴草、清路障;改院、改厨、改厕、改圈;建设自然屯街路排水沟、建设村屯垃圾处理场和搞好村屯绿化、美化。2011年上半年,共出动车辆9832台次,组织动员人力49670人前后历时近一个月,共清柴草垛20089个,清粪堆24983个,清路边沟186863延长米,清庭院6602户,农村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为巩固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成果,各示范村都建立了卫生管理队伍,健全了长效管理规章制度。每个村都配备专兼职保洁员,实现了对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工作的长效管理。同时,公主岭市还把精神文明作为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电视、报纸、網络等新闻媒体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倡导树立文明新风,并在全市农村深入开展了“一推双带”、“十星级文明户”、“我是村里文明人”、“文明礼貌孝子孙”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通过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以及精神文明活动的开展,改变村屯乱摆、乱放、乱建、乱泼、乱倒等现象,为广大农民群众营造了一个和谐优雅、文明向上的生产生活环境。截至目前,全市新农村建设省、地、县、乡四级试点村和推进村累计达167个,整个推进村覆盖面达41%,在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上投入资金达2亿多元。示范村道路100%实现了屯屯通,省级试点单位朝阳坡镇八家子村、双龙镇兴林村、环岭街道火炬村、范家屯镇金城村等在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城市功能,呈现出了一派新农村的景象,为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起到了较好的典型引领作用。

4.转变模式抓创新,让新农村建设充满持久活力

为加速新农村建设,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公主岭市制定下发了《公主岭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晋档升级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把全市的行政村划分为模范村、标准村、基础村等三个等级来管理。制定了“一好十化”新农村建设目标,“一好”,就是建设一个好的村班子。好的标准就是要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能够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十化”,就是按照现代农业的新要求,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达到基础设施现代化、农田布局基地化、农业生产专业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业产品标准化、农民组织合作化、农村信息网络化、农村环境优美化、村民管理民主化、村民教育法制化。达到相应标准的,由村级申报,市里验收,以“以奖代补”的形式给晋级村补贴和奖励,促进基础村和标准村进档升级,加速全市新农村建设进程。此外,还探索了宅基地换楼房,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等新农村建设模式。目前,南崴子镇、黑林子镇和农民已经达成协议,通过土地集约经营,农民实行整体迁出,统一搬入新区。通过经营模式的创新,给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保证了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5.建立健全推进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一是建立帮扶机制。市里确定25名市领导、83个市直部门和25家龙头企业常年帮扶新农村新农村建设。制定帮扶工作方案,明确帮扶的任务和工作责任。几年来,帮扶部门共帮扶现金和实物共计4600多万元,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2011年4月份,在朝阳坡八家子村和驻岭部队某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军民共建活动,此次活动对全市的新农村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是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市里每年都单列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其中,100万元用于奖励。同时,农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贷款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几年来,为新农村建设贷款上亿元。

三是建立资金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严格按照省里批复的计划、建设标准和规定程序进行。做到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独立核算,财务账目规范健全,真实有效。

四是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市里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全市农村工作量化考评目标管理责任制,由市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乡镇新农村建设情况严格进行考评,同时对各责任部门和相关企业帮扶情况进行考核。市大督查考评办公室也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大督查考评的范围,严格督查考评,并下发通报,好的表扬,差的限期整改。

濉溪县稳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 篇4

近年来,濉溪县委、县政府以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切实把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摆上重要位置,推进以乡镇农村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清洁工程深入开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新农村建设。

2010年在濉溪县刘桥镇实施了农村清洁工程。垃圾中转站现已正常运转,管理有序,收集的垃圾运输到淮北宇能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2011年,濉溪县农村清洁工程在临涣镇、孙疃镇实施,现已移交两个乡镇管理、使用。2012年,濉溪县拟定在南坪镇、铁佛镇、四铺乡3个乡镇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前期,县市容局召开了各有关乡镇分管领导及联络员会议,布署了今年目标任务以及垃圾中转站选址条件、要求,确定了建设内容及执行标准,并于4月20日前做好“一书两图”的编制上报工作。近期,市市容局领导和县分管领导就我县农村清洁工程进行了调研,对我县今年农村清洁工程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我县能高度重视农村清洁工程工作,行动迅速,布署周密,前期工作运转良好。同时要求县市容局要加大督查指导力度,上下各方面要积极主动加强联系及沟通,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工程任务。针对此项工作要加大宣传,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力度,加强对已建好的垃圾中转站的管理,做好市、县、乡镇配套资金,确保垃圾中转站的运转及后续管养工作,不断完善后续服务体系。目前,通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乡镇基本做到了卫生有人抓、垃圾有人扫、堆放有设施、运输有设备、垃圾有去处。村容镇貌得到明显提升,逐步使全县城乡环境实现了由“脏、乱、差”到“洁、齐、美”的根本性转变,促进了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明显提升,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创造了新鲜经验。为此,濉溪县把“农村清洁工程”不断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向高度提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篇5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之

一。农村小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既是县域经济不断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反过来说,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中国经济进一步高速发展的可持续性。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可依托的平台,是各级政府面对的一个战略性课题,而农村城镇化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县域经济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纽带,而城镇化又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全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把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与推进城镇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以县域经济的发展来推动城镇化进程,是一条符合广西实际的发展路子。

二、县域经济是属于区域性经济概念,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它以县城为中心,集镇(尤其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我区县域有89个县(市、区),县域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91%,人口占全区的82.6%,在县域就业的人数占全区就业人数的80%以上。2004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审时度势,结合广西的具体情况,召开了全区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下发了加快国有产权改革、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使我区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县域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发展特色明显,民营经济主导力量加强。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县域经济总量进一步增长,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财政收入有较大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2004年上半年全区县域生产总值823.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大体与全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同步,占全区生产总值60%。

12.县域基础设施得到加强,面貌进一步改善。2004年以来,特别是县域经济会议以来,各地加强了包括水利、交通、供电、生态、良种、病疫防治、食品卫生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

3.招商引资成效好,推进了一批县域重要加工项目的开工建设。2004年以来,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全区各地加强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加紧协同有关方面,以更快的速度办好审批手续,协助业主做好项目建设的准备工作,把工作的着眼点和中心放到加快推进重要项目开工建设上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嫁接等方式,下大力气,吸引国内外、区内外的企业和商家来我区投资落户,加快县域优势和优势产业项目的开发。

4.县域工业发展明显加快,产业结构水平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区各县(市)采取股份制改造、租赁、承包等办法,大力推进县域国有和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特色优势工业的发展,县域工业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5.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这几年,各县(市)认真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培育和引进了一批龙头企业。

6.特色经济初步形成。全区目前已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产业。

7.民营经济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我区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一些县(市)民营经济占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迅速增大,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和新增长点。

8.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各县(市)加强城镇发展规划,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以企业为主力军,以发展非农产业为主体,搞好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和管理。一些县城日新月异,变化很大;小城镇规模逐年扩大,城镇基础设施和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吸纳产业聚集和劳动力转移能力增强,建制镇由2000年的733个增加到目前的748个,发挥了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通过实施重点突破,自治区22个小康示范镇工作已经启动,227个自治区重点镇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如鹿寨雒容镇、横县六景镇的接受城市辐射和工业牵引型,灵川大圩、钦南区犀牛脚镇的旅游带动型,宾阳黎塘镇、全州沙河镇的市场带动型,兴安融江镇、右江区头塘镇的农业产业化带动型,福绵区福绵镇的工业加工型,左州区新和镇的新兴小城镇。

2004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召开了全区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开展了广西十佳县的评比工作,明确了中直、区直单位对口帮扶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各市加大了县域经济工作的力度。全区县域经济开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县域经济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省相比,仍然比较落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当前,我区县域经济总量偏小,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财政普遍困难,城乡差别十分明显,发展后劲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我区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障碍。

1.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比较薄弱。一是县域经济总量小。二是县域经济人均占有水平低。

2.县域经济发展非均衡性突出,县(市、区)之间发展差距大。

3.县域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特色优势产业群体尚未形成。

4.县域工业化、城镇化还比较落后。

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多方面,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工作上的原因,也有体制上等深层次的原因。

三、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直接推动着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的快慢,又反过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和收入问题。现阶段广西城镇化的水平较低,提高广西城镇化水平是解决广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和途径。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因而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应当看到,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这个层次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小城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二)城镇化是加快县域二、三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推进城镇化可以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产业升级。作为

欠发达地区,面对全省二、三产业发展从分散到集聚、工业化与信息化交织在一起的新形势,发展县域经济必然要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效应,增强城镇在资源、人才、技术、产业、商品和信息的集聚功能和带动作用,从而以城镇为平台,推动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促进县域经济不断壮大。

(三)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差异,主要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差距。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下,欠发达地区及其县域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进程相对滞后,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二三产业就业门路少,县域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作为欠发达地区,广西在迅速壮大县域经济同时,加快城镇化进程,努力推动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确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日益明显地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县域经济的制度创新,必然是以市场为取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必然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目标,应是通过对农业生产制度、土地制度、产权制度和社会组织制度的调整和完善,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县域经济发展新体制和新机制。

五、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整体发展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财力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和困难,仍将长期制约我区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寻找我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推进城镇化,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区下一步县域经济工作仍要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任务、目标、要求去开展,明确思路,做好规划,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狠抓落实。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理清思路,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县域经济民营化、发展开放型经济和劳务经济为重点,以园区为载体,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战略性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园区为载体,培育和壮大县域特色经济,实现县域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后劲增强,达到

富民、强县的目的。

(一)大力推进工业化。一是科学确定产业导向,大力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二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多上工业项目。三是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对外开放。

充分利用县域外部的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把“开放兴县”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手笔促大引进、大引进促大发展。

(三)抓好民营经济的发展。

把民营经济培育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四)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扩大县域投资规模,推进项目建设。加大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力度,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六)积极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载体。要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当务之急是加快县域城镇建设规划和修编,严格按照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和建设品位。树立产业兴镇、依市兴镇、以城促市的观念,积极发展小城镇特色产业,培育各具特色的小城镇。要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办理城镇常住户口的条件。小城镇建设必须以市场化运作、用产业聚集带动。

(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主要在财政、投融资、用地以及科教和人才方面的支持。

(八)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县域创业环境。

湖北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篇6

邵汉生

2009年第10期 ——社会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工作卓有成效,正日益成为经济运行的“减震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秩序的“稳定器”、社会公平的“调节器”。我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全国同步。1984年启动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试点,从服务国企改革发展到适应多种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5大社会保险初具规模,成为我省社会保障体系的主干,为促进改革发展、平衡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截止今年7月底,全省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5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887万人次,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达到747万人;前7个月征收五项社会保险费235亿元,支出156亿元。

一、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行。我省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养老保险已成为我省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社会保险险种。

一是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在制度层面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要求,覆盖范围从一开始的国有和集体企业,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业、国营农场,参保人员从过去的企业职工,扩大到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打破了行业、地域、身份的限制,使更多的劳动者享有养老保障。在工作机制上,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劳动保障综合管理、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扩面征缴工作机制,每年开展扩面征缴攻坚,扩大覆盖面。

二是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初期,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由企业发放,实行差额缴拨,部分企业由于经济困难,往往拖欠养老金发放。为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从2000年起,我省实行收支两条线,企业应缴的养老保险费由税务征收,离退休人员养老金通过银行、邮局社会化发放,并建立“扩面征缴、动用积累、上级补助、省级调剂、财政兜底”5道防线,连续数年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三是努力提高养老待遇。我省是老工业基地,退休人员数量大,人员情况复杂。既有百岁老人,也有纺织压锭提前退休人员,养老金总体水平偏低,不平衡的矛盾较大。我们在养老金调整中注意完善政策,照顾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从2005年起连续5年调整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平基本养老金从2005年的611元提高到目前的1050元,增幅达72%。不仅改变了企业退休人员待遇水平长期偏低的状况,而且通过对特殊对象实行倾斜的政策,初步缓解了几类特殊群体历史上形成的利益矛盾。同时,我省积极发展和规范企业年金。截止目前,全省新建企业年金132家,资金15.73亿元,已有14.3万名职工享受企业年金政策,提高了退休待遇水平。

四是稳妥推进制度改革。为配合国有企业改制,我们制定了企业改制分流人员养老保险接续办法,在社保经办机构开设个人窗口,方便分流人员续保缴费,使其养老保险得到保障。我们在全国率先探索了乡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13万分流人员和退休职工纳入养老保险范畴,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提供了有效保障。为解决历史遗留的农垦企业、监狱企业、农村信用社、农业“小三场”职工养老保险问题,我们分别制定的养老保险办法并得到顺利执行。我们按照国家的部署,实施了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调整了参保缴费办法,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激励约束机制,并争取国家批准我省为扩大做实个人账户8个试点省份之一,为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提前应对。

五是探索农村养老保障。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省里出台了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意见。武汉、黄冈、咸宁、宜昌、随州、襄樊及20多个县(市、区)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到2008年底,仅城镇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已有11.66万人纳入了社会保障。我们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出台了村主职干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将村主职干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目前,政策宣讲、业务培训等工作已完成,参保工作正全面展开,年内全省3万多名村主职干部养老保险可望解决。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地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8年,省里重点指导鄂州、钟祥、宜都、团风等4个市、县试点,鼓励各地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开展试点。目前,已有钟祥、宜都、南漳等11个县(市、区)出台了试点办法,先行自费改革。截至目前,全省共有64788人参加新农保,保费收入8611万元,40763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已发放养老金717万元。

二、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1990年,国家作出了初步改革,将过去由国家或企业统包改为由职工少量负担,同时推行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医疗费用社会统筹;1994年,国家在江苏镇江和江西九江进行职工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试点;1996年6月,国务院在“两江”试点的基础上,转发了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关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意见》。由此,“两江”模式逐渐成为全国“医改”主导思路;1998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全面改革。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我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也历经了劳保公费医疗、社会统筹医疗保险试点、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全民医疗保险体系试点等4个阶段,初步形成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位一体、覆盖城乡各类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在建立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费用救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为辅,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样化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同时,加快完善政策,优化服务,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截止2009年7月,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775.5万人,年均增长率达19%;基金累计节余35.4亿元;参保职工住院人均报销4432元,报销率达到69%。二是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医疗保障问题。我们积极争取建立财政补贴制度,解决困难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城镇低保对象医疗保障。经过努力,建立全省44万名困难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145万名城镇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制度。这两项制度为全国首创。

三是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2007年,我们争取国家将武汉、荆门、孝感纳入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首批试点。2008年,又争取黄石、襄樊、宜昌等14个市、州、林区为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增试点城市,将试点扩大到全省。目前,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已达到747万人,参保率超过65%。今年还将启动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工作。

三、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我省出台了《湖北省失业保险实施办法》,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范围,提高了统筹层次。截止目前,全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430万人,今年以来已约11万人次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用工的影响,报经省政府同意,我们一方面通过缓缴失业保险费,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减轻困难企业缴费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预计全省全年减征失业保险费4.13亿元。另一方面,我们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拿出约9300万元,实

行援企稳岗,对实行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形式,不将员工推向社会的困难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帮助企业稳定岗位。

四、工伤生育保险均衡企业负担。改革开放前,我省一直按照《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由企业支付工伤待遇。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其弊端日益突出。1993年,我省下发了《关于企业职工因工致残有关待遇的规定》,这标志我省工伤保险制度迈出了由企业化管理向社会化管理的重要一步。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我省相应出台了《湖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初步建立了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

随着就业形式的变化,生育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1994年,劳动部发布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这是生育保险制度最基础的规章。1993年,我省着手进行生育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各地结合实际,相继出台了生育保险制度办法,将生育保险的管理模式由用人单位管理逐步转变为由各地社会保障机构负责管理,实行社会统筹。目前,全省17个市(州)都出台了生育保险政策。武汉、仙桃等地已将生育保险的参保范围扩大到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在内的所有用人单位。截止目前,全省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已分别达394.9万人、317.2万人,基金累计结余分别达7.2亿元和5.4亿元。

五、严格基金监管,确保安全完整。社会保险基金是职工的“养老钱”、“救命钱”,我们加强监管,确保安全完整。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全省基本建立了行政监督、专门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四位一体”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

1998年以前,基金监督工作主要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承担,管理不够规范,挤占挪用情况比较严重。省劳动保障厅于2000年机构改革时设立了规划财务监督处,负责全省社会

保险基金监督工作。1998年以后,国家和省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将差额缴拨改为全额拨付,基金管理逐步规范。2001年,我省改革基金征收体制,由社保经办机构征收改为地税部门征收,形成了目前我省劳动保障部门核定、地税部门征收、财政部门管理的基金征收管理模式。我省从2003年开始,实行社会保险基金一年一内审制度,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财政部、国家审计署对我省的做法多次给予肯定。

今年5月22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专题研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并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把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为优先目标,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城乡、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配套推进,积极而为、量力而行,逐步将各类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加强社会保障统筹,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做新贡献。■

稳步推进改革适应经济新常态 篇7

一、经济新常态的内涵

所谓"新常态",是转入常态的经济,是针对经济发展速度过去长期形成的一种低速状态而言,是相对于我国2003年以来的高速增长而言,特别是这种高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高污染、高能耗、高浪费,以及对能源的低利用,这种经济发展造成对资源和能源的过渡开采。新常态下,表面上经济增长速度会放缓,其实质是增速更加稳步,结构更加优化,资源环境会得到更有效地保护,人民的生活质量会得到改善,社会和谐程度会得到提升。虽然说,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是慢一些,但只要保证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提高,人民满意度有提高就可以。习近平总书记也总强调,GDP增速高一点,还是低一点都没有关系,只要保持人民的充分就业,民众收入能够稳步增长,这才是最关键的。所以,面对新常态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持正确的看法。

二、经济新常态的新特点

从目前来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化,这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经济发展状态和过去10多年来的高速增长是有明显的不同的。具体来看,我国经济新常态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经济的高速发展转换成7%左右的中高速度。我国的经济增速不再保持在以往的10%甚至是更高的增长速度,从高速发展转换成了中高速度,而且这种速度在我国还将要存在一段时间。从世界经济来看,我国的这种经济发展速度对世界经济仍然是存在正相加的关系,仍然是有贡献率的。其实,在这个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发展还是有很多没有挖掘出内在的发展潜力。

第二,结构更加优化,趋于合理。首先,我们得改变过去那种高污染、高能耗、高投入、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强调,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所以,我们必须要注重环境。这就要从产业结构上入手。一些重工业要更新设备,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尤其是一些高污染的厂子,我们是宁可关闭,也不要用高污染、高破坏带来的高增长。其次,增加第三产业投入。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正在逐年的增长,它能够最大化的保护环境,优化环境,既能保护绿水青山,还能够有金山银山。从我们国家消费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在意的是生活享受。所以更加注重环境的舒适程度,这和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相吻合。

第三,机遇与风险并存。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我们可以投入更多的经历去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关注人们生活的质量以及优化各方面的结构,但经济增速放缓也使得很多高速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慢慢暴露出来。投资低迷、楼市泡沫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如何去增加投资信心,这些问题的解决好与坏都对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关键在于稳步推进改革

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的双重影响,我们国家的经济的确受到很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促使我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多项改革。比如说实施了一系列的市场准入的政策。使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发展速度、就业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这说明我们国家实行了改革收到了成效。经济下行压力有了明显的缓解。经过多方面的分析总结,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经济的新常态。

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如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增加第三产业的产出等,尤其在创新升级这一块比较明显。一些企业包括国企和私企,为了应对市场激烈的竞争,争相进行创新,产品进行跟新换代。这种改革的深入,创新式的发展让我们更有能力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在之前还有许多专家预测,在经济新常态的情况下,由于我们缺乏应对机制,在全国范围内有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工厂倒闭,以及由此带来的大面积的失业。但是,现在看来,我们已经主动适应了这种经济新常态式发展,经济比较稳步,就业形势在全国的共同努力下,正在往向好的方向发展。这都证明适应经济新常态,稳步推进改革很关键。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最后五年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实现之前承诺的,在2020年的时候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收入翻番计划,今天看来我们必须要加倍努力。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指出的,“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农村金融机构外汇业务要稳步推进 篇8

2014年泸州涉外经济发展迅速,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27,565万美元,同比增长21.7%,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24,468万美元和本市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24,92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5,030万美元,同比增长22.3%;进口总额2,535万美元,增长15.5%。

通过调研评估,明晰了江阳农商银行具有开办外汇业务的潜在客户市场、良好的区域环境等优势,同时也强烈意识到:存在资本规模较小、技术手段落后、市场定位单一等问题。

明确业务准入申报要求

开展外汇业务应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申报,争取以事半功倍的效果取得业务开办资格。

——严格按准入流程进行申报。第一是向银监局提交外汇业务开办的申请。第二是向人行外管局申请金融机构识别码和标识码→开办结售汇业务→申请加入国际收支网上申报系统。第三是加入外汇金宏系统、加入其他相关外汇业务系统。第四是核定结售汇头寸限额、申请营运资金本外币转换额度。第五是缴存外汇存款准备等流程进行申报办理。

——明确业务申报内容。外汇业务开展所涉及的申报包括有国际收支申报、账户内结售汇信息、外汇账户信息申报、银行自身外债数据、个人外币现钞存取数据、银行自身资本项目信息、对外金融资产负债信息。

——按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原则申请开办外汇业务品种,根据市场需要不断丰富产品。首先是结算类产品。推出信用证、保函、全额到账汇款、速汇金等基础产品。其次是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尽快推出出口发票融资、进口汇出款融资、贸易项下进口代付等贸易融资产品。再次是结合本地客户需求,推出有特色的品牌产品。

建立本外币营销策略

以本币业务优势为吸引,建立本外币一体化的市场营销策略,满足客户对本外币多元化的“一条龙”金融服务需求。

一是将外汇结算业务与本币结算业务相融合,将国际贸易融资与本币贷款业务融合,将本外币业务作为一个整体项目进行营运。二是加强流程的监督与管理。客户经理营销客户时,应判断客户是否为外向型客户,有无外汇业务需求当作必需步骤,授信时应联合外汇业务对外向型客户拟定涵盖外汇业务贸易融资的综合性授信方案。三是综合制定与客户贡献度相关的续贷、增贷及利率费率优惠制度,避免客户出现只做本币业务不做外汇业务,只做基础贷款业务不做贸易融资业务的情况。四是确立营销重点。结合泸州本地经济发展趋势,重点以泸州酒业园区、机械园区、轻工业园区等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功能区为主要外汇产品推广市场。

依托“大平台”强化内控

遵照“小银行+大平台”战略思路,有效借助省联社“大平台”的整合作用,一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外汇业务风险。由省联社组织各家行社业务精英,邀请外汇业务的专家,讨论制定外汇业务操作手册和内控制度,确保各相悖环节相互制约,兼顾效率。二是建议由省联社进行国外账户行和代理行联系建设,统一进行外币清算和外币资金交易,加快结算渠道速度,减少客户结算中转费用,整体提升四川农信在国际上的整体声誉。三是进行外汇衍生产品业务系统和风险防范系统的研发(建议统一由省联社向监管部门申报衍生品交易资格,加快资格申报成功的进程)。四是进行综合业务系统、国际结算系统、跨境人民币业务项目等系统上线建设,为外汇业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加强同业间合作交流

由于受到资金规模、国际知名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需加强与中外商业银行的合作,一是争取同业授信额度。在办理进口开证、外汇资金清算等业务时支持争取更多同业的授信额度,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二是完善操作流程,防范风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借鉴他行先进经验,不断优化规章制度,为业务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三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培训模式强化同业合作内容,选派人员到同业跟班学习,同时邀请同业外汇业务专家到行进行业务基础知识、单证操作等培训。四是与其他农商银行组成外汇业务联盟,集中资源克服资本规模较小的问题,提高技术手段和认可度,降低成本。

组建外汇业务团队

外汇业务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较强的业务,需组建专业运营团队对该项业务进行办理,除可引进专业人才外,更多依靠培训提高团队整体素质。一是组织业务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外部认证考试,争取建成“专家级”的经营团队。例如参加国际商会、SWIFT协会、路透、彭博、外汇交易中心等外部培训。二是组织各层面的营销人员培训,帮助基层一线营销人员掌握好外汇业务基础知识。对所有基层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分批开展业务培训,从实际操作的角度介绍外汇业务产品和营销技巧。三是开展“以工代训”。由基层网点推荐业务骨干到总行国际业务部和外汇业务开办较好的网点工作一段时间,提高业务骨干的实际操作能力与业务素质。

强化业务风险管理

外汇业务风险不同于人民币业务风险,作为一级法人机构的农商银行,具有决策的高效性及定价、收费等方面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在根据自身营销重点及目标,灵活满足客户外汇业务需求的同时,需强化风险管控,面对外汇业务可能带来的各类风险,除建立健全内控制度,需根据审慎经营规则,一是加强外汇业务的业务政策性、合规性管理;二是培养农村商业银行各人员的风险意识;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四是加强对外汇业务的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监督;五是学习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在更好控制外汇业务风险的同时争取更多的业务机会。

随着外部环境发展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在推进外汇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要结合已有经验和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破除外汇业务发展障碍,实现稳健经营发展。

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篇9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孝直镇注重文化建设,借助载体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走出了一条靠文化提高党员素质、靠文化凝聚民心、靠文化促进发展的路子。

学以致用,创新理念,靠文化聚民心

人们常说“百人单位用人管人,千人单位用制度管人,万人单位用文化统领人”。千百年来,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凝聚民心,开展工作,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孝直镇党委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把文化建设与先进性教育相结合,不断创新思维,以新的理念引领各项工作,全镇上下凝心聚力求突破,一心一意谋发展。一是践行“三不”执政理念。孝直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公开向全镇承诺:一不给下届党委政府留负担,二不在群众中落埋怨,三不给自己留遗憾。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反映出了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执政理念,以此推动经济发展。自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孝直镇党委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听、带头议、带头改,发挥了表率作用,做到了决策科学,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做事到位,做一件是一件,件件落实;承诺有度,说一项是一项,项项兑现。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把“三不”执政理念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干不到一流 就是失职,争不到第一就是落后”为目标,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心系孝直、干事创业、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打造“诚信”文化理念。为进一步打造诚信孝直,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在全镇范围内实施了“诚信兴镇”战略,开展了以争创“文明诚信政府部门、文明诚信民营企业、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户”五项活动,构建政府、企业、公民三级社会信用体系,叫响了“诚信孝直、孝直诚信”的口号,确立了“今天的诚信就是明天的发展”的工作理念,树立了“工业立镇、诚信兴镇”的目标。把文化建设与广场建设相结合,在孝直中心广场建了“孝侄”铜像、正义厅、奉献厅三座标志性的建筑,“孝侄”铜像,倡导“孝顺直实”的传统美德;正义厅,教育引导人们见义勇为、树立正气;奉献厅,倡导助人为乐、乐于奉献。广场成为大家学习的大课堂,每到重大节日,群众、学生等都到广场接受诚信教育,形成了浓厚的广场文化,使人们时刻置身于诚信文化氛围之中。三是叫响“三个时刻不忘”工作理念。镇党委书记刘美琪经常对机关干部讲,党和人民叫咱来孝直工作,就应该把孝直作为实现人生价值、施展抱负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职能作用干一番事业,造福孝直人民!为此,他向全镇干部提出了“三个时刻不忘”,即时刻不忘责任,时刻不忘形象,时刻不忘发展。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把“三个时刻不忘”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牢固 树立了责任意识、形象意识、发展意识,自发提出了“工作不在我这里拖延,差错不在我这里产生,不良风气不在我这里出现”的标准,自觉做到学以致用、靠前指挥、靠前落实,在实践中悟出了“责任重于泰山、形象胜似生命、发展压倒一切”。人们常说,乡镇工作老办法不能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通过实践总结出了:老办法也能用,看你是否灵活用;硬办法也敢用,看你是否依法行政;软办法也管用,看你是否真心为群众;新办法更实用,看你是否学会用。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的把“三个时刻不忘”落实在行动上,把先进性体现在工作上,形成了“以干事树形象、以干事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突出特色,借助载体,靠文化正民心

文化是一个单位的精神支柱。孝直镇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借助载体积极倡导先进文化,不断强化文化阵地建设,扩大先进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一是以文明户评比为主抓手,注重人文环境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出发点。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实行以德治镇。全镇39个村村村开展了文明户评比活动,各具特色。孝直村实行了“精神文明物质奖”,使精神奖变物质奖,物质奖转化为精神动力;商庄村的“流动匾”成了群众想得到而又怕失去的荣誉;贾庄、东山等村把奖励基金转化为给文明户订阅科技报。“七一”前夕,镇党委政府对 评出的1000户镇级文明户进行了发牌表彰。二是以文明一条街为主战场,抓好文化阵地建设。为弘扬倡导先进文化,孝直镇坚持以引导农民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在改善村容村貌、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上下功夫,着力把文明一条街作为新阵地,在街道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的基础上,突出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催人奋进的格言、警句,各村写出10—20条先进文化的标语,付庄、前科、张庄等村制作了高标准的展示牌,成为全镇乃至全县的亮点单位。村村都有文明街,街道成了宣传文化的大课堂,让墙壁“育人”,让标语“说话”,让文化“诱导”,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头脑。三是以文化大院为主体,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孝直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以适应广大农民求富、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和要求,把重心放在抓好公益性文化上来。东山等村投资5万多元,建起了集图书室、阅览室、健身路径为一体的文化大院,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致富思源不忘党,富而思进不自满。通过这些活动,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环境和教育氛围,使人们时时处处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广大农民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人心思上的新境界。

注重实效,加快发展,靠文化顺民心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文化繁荣的地方,也必然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说,先进文化必然会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孝直镇把发展先进文化,倡导农村文化,靠文化的影响加快经济发展,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作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落脚点。

在全镇,提出了“建美丽的孝直镇,做幸福的孝直人”的目标,精心打造“山皆青、水皆绿、人皆诚”,力争把孝直建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各有特色、没有围墙的大公园;在机关,围绕“建学习型机关,做创新型人才”,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形成了比着干、争着干的良好局面;在学校,围绕素质教育,开展了“我能行”主题教育,根据学生特点成立了“一休”班、金钥匙班、小白帆班等,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在企业,坚持“工业立镇,诚信兴镇”的指导思想,守信誉,保质量,创品牌,拓宽了发展空间,形成了“互利共赢,诚信立业”的企业文化。

上一篇:竞赛指导教师心得下一篇:警务技战术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