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学科建设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理论与路径研究

摘要:民族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主要形态之一。我国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民族文化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特别是在经济落后但却拥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同时,民族文化具有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民族价值观、维系民族和谐等重要作用,以民族文化作为核心资源禀赋的民族文化产业也具有动态保护民族文化、维持民族文化生态的文化功能。此外,民族文化产业还具有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功能。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对加快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提升我国的国际文化竞争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对民族文化资源适度的、科学的、有序的、遵循民族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开发才能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反,过度的、不合理的、无序的、未遵循民族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开发会使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陷入困境,并造成民族文化资源流失、民族文化生态破坏、自然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以及危害国家文化安全等问题。民族文化产业应该理性发展。但近年来我国各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实践却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消极开发与非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并未充分发挥该产业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也未实现其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的共同提升。区域民族文化产业需要思考如何发展才能兼具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才能在充分发挥该产业经济、文化、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则为上述命题提出了一个新思路与新方向。本文在全面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沿着“区域民族文化产业为何要生态化发展——何为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如何生态化发展——特定区域的民族文化产业是否生态化发展”的研究思路,用八个章节对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理论与路径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文章以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学、系统学、生态学、民族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视角,运用系统分析、比较研究、综合集成、计量分析等方法,在分析了我国各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区域民族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资源的特性,引入系统论、协同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位论、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稀缺论以及生态学相关理论,提出了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概念,从运行基础、运行规律、运行机理、内涵与本质、优势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论证了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实现生态化发展的两条具体路径,即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的协同发展和构建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系统。在对路径的研究中,本文构建了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协同进化模型和协同度测度模型,建立了相关的序参量与指标体系,并分别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内蒙古、广西、新疆、西藏、宁夏五个自治区为例,对其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以多学科交叉的视角研究民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了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框架,并着力探寻其实现路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文章首次从民族文化产业、民族文化资源与民族文化生态、自然资源与自然生态环境三者的关系入手,提出通过生态化发展路径即促进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及其内部区域民族文化子系统、区域产业子系统、区域生态子系统的协同发展和构建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系统而实现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研究结论在同类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丰富我国文化产业理论、产业生态化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对促进各地民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区域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在民族文化产业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协同发展;产业生态系统构建

学科专业:应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理论价值

1.1.4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图

1.4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主要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的厘清

2.1 主要理论基础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系统科学相关理论

2.1.3 生态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概念的厘清

2.2.1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

2.2.2 生态化发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3.1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3.2 我国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

3.2.1 区域民族文化资源富集

3.2.2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3.2.3 以区域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

3.2.4 区域性特点突出

3.2.5 各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

3.3 我国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经济效益不高,经济功能有待提升

3.3.2 文化效益较差,文化功能发挥不足

3.3.3 生态效益较低,生态功能需要提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框架

4.1 生态化发展的运行基础

4.1.1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的结构

4.1.2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的特性

4.1.3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与相关系统的关系

4.2 生态化发展的运行规律

4.2.1 文化产业发展规律

4.2.2 民族文化发展规律

4.2.3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

4.3 生态化发展的运行机理

4.3.1 产业生态化的核心

4.3.2 生态化发展的作用对象: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

4.3.3 生态化发展的实现路径: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4.4 生态化发展的内涵与本质

4.4.1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内涵

4.4.2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本质

4.5 生态化发展的优势

4.5.1 符合民族文化资源特性的要求

4.5.2 保障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功能的充分发挥

4.5.3 有利于实现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路径一: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的协同发展

5.1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协同发展的进化机制

5.1.1 协同发展的目标:系统的自组织与耗散结构

5.1.2 协同发展的前提:系统的开放与非平衡

5.1.3 协同发展的诱因:涨落与失稳

5.1.4 协同发展的表征:系统有序度与序参量

5.1.5 协同发展的动力:竞争与合作

5.1.6 协同发展的模式:高效持续式

5.1.7 协同发展的调控:复合调控机制

5.1.8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协同进化的机理

5.2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的协同进化模型

5.2.1 逻辑斯蒂增长(Logisticgrowth)模型

5.2.2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协同进化模型的构建

5.2.3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协同进化模型的分析

5.2.4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模型参数求解

5.3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

5.3.1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的构建

5.3.2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协同度级别的划分

5.4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协同发展的序参量与指标选取

5.4.1 序参量与指标选取的原则

5.4.2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系统协同发展的序参量与指标体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路径二:构建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系统

6.1 生态学理论在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6.1.1 食物链理论的应用

6.1.2 群聚理论的应用

6.1.3 种内竞争理论的应用

6.1.4 隔离与领域性理论的应用

6.1.5 种群的社会分工与等级理论的应用

6.1.6 种间关系理论的应用

6.1.7 生物冗余及多样性原理的应用

6.2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6.2.1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内涵

6.2.2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6.3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6.3.1 基于系统生态学视角的分析

6.3.2 基于组织生态学视角的分析

6.3.3 基于生态哲学视角的分析

6.4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关键:生态产业链

6.4.1 区域民族文化生态产业链的内涵

6.4.2 区域民族文化生态产业链的自组织特性分析

6.5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

6.5.1 构建区域民族文化生态产业链

6.5.2 构建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6.5.3 选择关键种企业以构筑企业共生体

6.5.4 构建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共生网络

6.5.5 构建区域民族文化产业信息网络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区域民族文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的实证分析

7.1 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文化产业协同进化及产业生态系统分析

7.1.1 甘南州概况

7.1.2 甘南州民族文化产业系统相关数据的测算

7.1.3 甘南州民族文化产业系统的有序度分析

7.1.4 甘南州民族文化产业系统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分析

7.1.5 甘南州民族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分析

7.2 五个自治区民族文化产业协同度测度分析

7.2.1 五个自治区民族文化产业系统协同度序参量与指标体系

7.2.2 数据来源说明

7.2.3 协同度分析及协同类型的判定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上一篇:中外文化交流论文提纲下一篇:园林工程设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