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通用8篇)

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 篇1

添加日期:2007-8-30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的增强,文化产业正在成为继信息产业后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是全球范围内快速成长和利润较高的行业之一,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在深厚的文化资源基础上,**文化产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2004年**省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综合改革“不是试点的综合改革试点省份” 以来,在省委的统一部署下,以省本级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演艺、旅游文化等领域为重点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文化产业以大集团带大产业的格局已初步形成。2005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总资产700亿元,总收入480亿元,产业规模居西部首位。①文化产业作为**的新兴朝阳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人才队伍建设则是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2005年初,中共**省委书记张学忠在“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指出,要在培育市场主体上,尤其是要在打造人才队伍上取得突破。牢固树立文化人才资源是第一文化资源的观念,重点抓好文化企业家、文化创作人、文化经纪人“三类人才”的建设。2006年5月29日,文化部长孙家正在全国文化产业工作现场会、**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大会上也强调指出,要实施“人才兴文”,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与人才保证。为了深入了解**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寻求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本文联系**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尤其是结合**日报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出版集团、**期刊集团等文化产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分析了**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并对**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服务于**文化产业的发

展。

一、**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具有的优势与成绩

近年来,**省相继组建了**新华发行集团、**日报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播电视集团、**党建期刊集团、成都日报报业集团等7家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正在筹建**博文集团。大集团带大产业,大产业促大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随着这些文化产业集团的组建,**文化产业在人才发展上实现了“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据统计,到2004年,全省拥有文化经营单位37000多个,全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产业规模在西部地区位居第一。②**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具有了一些优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扶持力度加大,人才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省于2004年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是试点的试点省份”,并于同年6月出台了《关于加快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同时成立**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05年1月召开了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大会。2006年5月,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工作现场会在成都召开,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大会也于同期召开,会议对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会议上,省委书记张学忠总结近几年的实践,指出四点有益的启示:一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破除制约文化改革发展的观念障碍。二是以壮大市场主体为依托,形成大集团带大产业的发展格局。三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向体制机制要活力要效益要发展。四是以人才建设为支撑,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并特别强调,要切实加强文化企业家队伍、高层次创作人才队伍以及经纪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夯实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近年来,**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引进培养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如对引进人才在户籍管理、子女就学、养老保险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营造人才流动的宽松环境,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人才的柔性流动机制逐步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优惠的政策环境、鼓励创新的人文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2、用人单位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引才育才用才机制逐步形成。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之下,引进和培养人才已成为文化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自身需要。被调查的文化企业在近三年引进的人才分别达到单位从业人员的2%—7%,如:**日报报业集团近三年引进人才的数量为159人,占单位总人数的7%;**广播电视集团三年引进人才50人,占单位总人数2%以上;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引进人才14人,占单位总人数8%以上。各文化企业在实践中,还探索形成了引进人才和引进智力、资金有机结合的多种方式和途径,如“项目招标”——通过新品开发或技术改造项目的公开招标实现引资和引智相结合。这些办法切合企业实际,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许多企业均建立起了市场化的分配方式,提高对企业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专业技术人

才的收入分配水平。

3、人才队伍总量逐步增加,素质不断提高。由于政府的扶持和企业的重视,**文化产业的人才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人才状况的改善不仅有量的增加,更有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人才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职称层次的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占从业人数总数的比重也日益加大,如:**日报报业集团的大专学历以上的人员比重已达到其从业人数的85%,硕士以上学历的已达到其从业人数的近3%;**广电集团大专以上人数占75%,硕士以上人数近3%;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总人数188人,大专以上占80%以上,硕士以上人数占2.5%。此外,在从业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人才的总量和比重都有所提高,这些均反映出**省文化产业职工队伍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

4、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和专门人才。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同时也涌现出不少在全省甚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文化产业知名人士、领军人物,其中不乏文化产业的管理人才和专门人才。管理类人才如在2005年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表彰的**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王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前馆长张丽君,德阳杂技团团长周小衡、成都演艺集团总经理业丹等。**人杰地灵,在这块土地上还滋养了一大批出版、报业、广电、演艺、美术等领域的专门人才,如著名作家邓贤、阿来,“鬼才”魏明伦,川剧艺术家晓艇、刘芸等。这些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其强有力的支撑。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文化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作为一种“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是“人”,新世纪新阶段,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文化竞争的挑战,适应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需求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滞后于文化产业化集团化改革进程。文化产业经营人才匮乏,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奇缺,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1、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近年来在**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总的来看,**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结构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从业人员的类型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是将文化艺术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进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和促进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化发展,因此文化产业首先是以企业经营的形式发展并要求获取利润,③因此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类人才,尤其是既懂经营又懂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从总体来看,**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行政类、专业艺术类人员所占比重过大,而经营管理类人员所占比重过低,普遍低于10%。正是由于存在经营管理人才数量偏少、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尤其是懂经营管理和营销知识的少,擅长策划、资本运作的少,高层次、复合型经营领导人才少,因而难以适应文

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是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比重偏低是现阶段文化产业领域的一个普遍现象。文化产业的兴起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所带来的结果,离开了现代科学技术就无所谓文化产业,④**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离不开掌握高科技知识、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虽然学历不能绝对说明人才素质的高低,但在现阶段学历仍然是衡量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根据调查情况来看,**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人员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仍然偏少,尤其是文化经营管理类人才中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重较低,如**日报报业集团文化经营管理类人员246人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24%,大专以下学历的占了近76%,再如**广播电视集团69名文化经营管理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占42%,另有约58%的人员属于大专及以

下学历。

三是从业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后备人才不足。从抽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来看,各文化企业的从业人员年龄普遍集中在36到50周岁,35岁以下的人员所占比例相对过小,尤其是文化经营类管理人才,70%均是在36岁以上,35岁以下的仅占30%左右,青黄不接,活力不强,没有形成梯形结构,不利于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开拓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尚不够强。一方面体现在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为人才提供物质等方面的支持较少,对人才也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导致人才多侧重于自我封闭的学习,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跟不上,实际效果较差,人才层次提高慢;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人才的使用方面,许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行政工作,专业技术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导致“专才不专”,其应有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由此导致在文化产业经营方面人才难以增值和提高,缺乏具有大型集团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缺乏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擅长媒介市场运作、具有战略思维的外向型经营人才,因而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因此在调查中,大多数文化产业企业均认为在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中,最重要的是用人所长和加快人才培养。

五是人才规模较小且地区和行业分布不均衡。**文化产业人才规模的扩大,表明**文化产业人才聚合能力的逐步增强,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文化产业人才规模相对较小。⑤就全省范围看,明显地存在人才地区和行业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在省会成都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人才相对集中,在某些领域甚至相对过剩,而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人才却十分匮乏,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2、原因分析

引起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人才观念比较淡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还没有真正被全社会所接受,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竞争的意识不强,人才问题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人才工作的氛围不浓。一些单位对人才重视还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在人才的使用上,随意性也比较大,未能给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工作岗位和条件,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一些文化企业固守传统观念,只重视对设备、厂房、土地等有形资产的增值,不重视人才引进、智力开发和素质提高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只重视项目、资金的引进,忽视对人力、智力的开发和引进,在人才引进上缺乏政策和措施或有政策但执行不力。这些现象归根结底都是没有树立起人才资

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造成的。

二是政策机制不够完善或执行乏力。最近几年,各文化产业单位也出台了不少制度来规范人才的管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制度还不规范,有的好制度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人才管理多头无序,人才地区所有、部门所有的界限没有被打破,人才自由流动的渠道不畅。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尚未构建,还没有真正形成靠市场机制、靠科学合理的分配政策来调动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意识,普遍采用大平均、小差距的分配制度,高层次人才的劳动价值、贡献、效益与分配很不成比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用人机制不活,择优使用、绩能考核等仍停留在理论和口头上,存在官本位和论资排辈等现象。另外,对人才的投资明显不足,多元化的人才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三是人才自我提高意识不强。一方面,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还未根除,人才对单位、组织的依赖性较高,自我学习、自我培训和自我提高的主动性不够;另一方面,由于绝大多数文化产业单位属国有企业,在人才使用和管理方面并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如在人员淘汰上虽然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实际操作中并未严格执行,这样导致人才缺乏危机感。正是基于上述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使得人才自我提高的意识不强,从而导致其素质和能力提高不快,适应不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四是人才队伍建设缺乏规划。目前,**省大多数文化产业企业并未制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对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缺乏长期规划和计划,统筹性、针对性和前瞻性较差,人才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五是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才队伍建设。**省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且省内各市州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在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学习深造、发展机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因而造成省内文化产业人才总体规模仍较小及省内文化产业人才地区上的不均衡。

二、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文化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文化人才众多,如何实现用人所长、人尽其才,关键是要通过改革,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人才观为指导,遵循文化产业人才工作规律,突破旧框框,创立新机制,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机制,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性发挥出来。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又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只有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文化产业专才和复合型人才,才能为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夯实智力支

撑和人才保障。

(一)更新观念,调整思路

一方面,应当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本、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新理念。文化产业作为创意产业,对人才有更大的依赖性,没有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绩效,文化产业就无法获得生命力。要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与价值,把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作为资本来认识和配臵,而不能简单的作为劳动力来使用,更不能把人力资本与劳动力资源等同看待,这对实现人才的社会价值观、组织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进而创造更多的人力资本都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要确立以市场为基础配臵和转化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的新思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具有社会性、多元性、开放性、竞争性、自主性、流动性等特点,尊重经营人才成长使用规律,树立人才资本观念,促进文化人才工作尽快转型,改变过去单打一的管理方式,进一步强化分级分类管理观念。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市场取向,加快人才流动,促进人才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推动人才资源通过市场配臵和转化。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加速体制和机制创新,破除制约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壁垒,调整人才资源结构,加强人才能力建设,不拘一格使用人才。要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和人才辈出的新机制,变人力资源大省为人才资源大省和人才资本强省,变人才优势为科技优势和经济优势,以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新跨越?

熏推进**发展的新跨越。⑥

(二)加快制订人才规划,加大对人才的投资

人才工作是一项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必须坚持和实现党管人才,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首先要认真做好人才资源状况的摸底和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制订和完善人才规划,确定明确的工作目标,提出有力度、可操作的工作措施,同时各文化产业单位也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目标要求来规划人才,充分发挥各种优势,以培养适用人才为主,努力改善人才环境,积极引进急需的人才。人才作为一种社会资源,也有强烈的投入和产出效益。在当今的发达国家,人力资源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50%,而在中国,人力资源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约1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⑦要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必须要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以实现人才的引进、培训和激励,充分发挥人

才的作用。

(三)切实做好人才选拔和引进工作

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必须不断完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健全科学、开放的人才吸引机制。而对于文化产业来说,在各种人力资源中,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复合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是最宝贵、最核心的资源。因此,根据**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首先,应有针对性地选拔和引进以复合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为主的各类人才。拓宽识人选人渠道和方式,全面推行聘用制、聘任制,完善竞争上岗、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的用人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使用经营管理领导人才,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经营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人才选配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其次要采取多种形式,广开引才引智渠道。实施“构筑人才资源高地”战略,实行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开启吸引各类人才来创业的“绿色通道”,吸引一大批高学历、高潜力、低年龄的高新技术人才。一是通过市场招聘人才,将人才直接吸纳到**人才队伍中来。二是通过项目引才引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每年列出某些重大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及企业的技术难题进行招标,引进人才和智力。积极吸引省外成果到省内来实现转化,在引进科技成果的同时引进人才,提高人才引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通过引资引才。将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人才结合起来。四是通过多种形式与省外单位建立协作关系,利用它们的人才优势,帮助培养培训人才。

(四)健全培养体系,加大培养力度

人力资本的多少,取决于人才对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政府和企业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建立与完善有效的培训教育机制,创造良好的再学习环境,使在职职工的培训制度化、经常化。培训内容要与市场需要相衔接,构建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知识更新、能力建设培训体系,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法律、市场营销、现代媒体经济等急需知识的学习培训。实施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着眼于培养战略思维、树立战略眼光,增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拓宽到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知名企业培训的渠道,选派优秀文化经营人才到大型企业、经济管理部门以及艰苦地方挂职锻炼。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发挥高等院校培养文化经营人才的重要作用。通过各种途径的综合运用,培养一批既懂文化又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和相关专业的专才,这是发展我省文化产业的根本。

(五)优化人才管理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

在人才使用方面要着重优化人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最大效应。一是要改进和优化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发挥市场配臵文化经营管理人才资源的作用。针对自我封闭、交流不畅、管理过死等弊端,应建立开放式管理体制,变单位部门所有为社会化人才资源;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职业经理人资质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促进经营管理人才的社会化、职业化,确保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二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应体现科学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导向。考核评价要以经营目标责任制为重要依据,实行任期考核、年终考核、专项考核和日常考核等,充分发挥单位内部考核和社会化人才考核评价机构的作用,注重群众认可、市场认可及出资人认可、社会和业内认可。三是建立健全分配激励机制。着眼于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健全绩效管理,改革分配制度,建立灵活多样的市场化收入分配方式,实行适合文化实体特点的薪酬制度、奖励制度。建立以考核评价为基础,岗位责任、风险与工作业绩挂钩,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强化对重要职位、关键岗位、优秀人才的薪酬激励,逐步推行经营者年薪制。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允许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让贡献得到应有回报,让人才价值得

到应有体现。

(六)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

一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各级党委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人才资源开发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依靠人才作为支撑,人才队伍发展要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才队伍的规模扩大、素质提高、结构与布局调整都要以满足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立足点;二要加大对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人才工作,支持人才工作,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三要切实保护好现有人才。要把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热情支持各类人才的工作,真诚关心他们的生活。通过多种措施,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公正评价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环境,给有突出贡献者应有的地位和奖励,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更好地吸引、聚集和稳定人才。

文化产业是高技术与高文化紧密关联的领域,对人才有着特殊要求。这种要求是一种战略需求,这种需求能否得到有效满足将成为争夺文化产业未来制高点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在文化产业领域内的流动将随着这种战略需求的日益凸现而不断加速。**的文化产业应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最终通过“人才兴文”,推动**文化

产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本文系**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5课题“**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成果之一)

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 篇2

一、福州市文化创意人才发展现状

福州市厚重的人文和自然文化底蕴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双重资源优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关键在于大力开发文化创意人才资源, 全面提高文化创意产业队伍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指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 通过运用知识产权, 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通常包括广告、艺术及古董、漫画、设计、时装设计、电影、电视、游戏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和资讯科技服务等13个行业。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 2010年, 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共有各类人才21万人。其中, 经营管理人才5.80万人, 占27.6%;专业技术人才9.75万人, 占46.2%;创意人才5.45万人, 占25.9%。 (详见表1)

单位:万人

就产业类别而言, 文化休闲旅游业从业人员是最多, 设计创意业和文化会展业作为新兴的现代服务业, 正处于萌芽成长阶段, 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少。从人才结构来看, 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重较高, 占9.75%;但创意人才在各行业中所占比重偏少, 仅占5.45%。根据对福州市部分文化创意企业典型调查。目前, 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加工类人员较多, 中高端人才特别是高端创意、营销、策划等专业人才缺乏, 人员结构比例中技术人员呈金字塔形结构排列导致技术尖端人才和电子商务多面手式复合型人才缺乏, 存在人才结构性需求矛盾。

从人才学历结构来分析, 目前, 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中, 专科及其以下人员占22.3%, 本科毕业生占65.6%, 研究生只占9.6%。学历结构反映出, 创意产业并不盲目追求高学历, 创意才能与学历高低并非成正比。我国现行教育体系尚未设置专门培养创意才能的专业, 而且, 教育模式多以应试教育为主, 不太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反而在头脑中形成众多的条条框框, 从而导致高学历、低创意的尴尬局面。 (详见表2)

单位:万人

从年龄结构来分析, 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中, 25岁以下人员占26.8%, 26~35岁人员占46.3%, 即35岁以下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73.1%。从工作年限看, 从事该行业3年及以下人员所占为38.5%, 4~10年人员占35.8%, 两者合计达到74.3%。上述两项指标说明创意产业的人才队伍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 (详见表3) 。

单位:万人

二、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存在的问题

(一) 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根据"十二五"期间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规划纲要, 预计到2015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值达542亿元, 年平均增长速度必须达到20%以上。但目前福州市文化创意人才比重小, 与福州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巨大潜力不相匹配。首先是缺少高端原创人才。目前, 福州市多数人才属于复制型或模仿型, 缺乏创新型人才。这种人才结构导致福州市文化创意原创产品很少,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其次是缺少管理人才。与传统产业相比, 创意产业具有创新性、高增值性和高风险性等特点, 其产业组织形式既有分散的个别劳动, 又有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和集中的社会劳动, 创意人员具有较强的工作独立性, 创意工作过程难以监督。这些特点, 给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提出严峻挑战。

(二) 分布不均, 集聚效应弱。

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不仅包括文化艺术、传媒产业等传统的文化部门, 而且还包括创意设计类人才以及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类人才, 这些人才涉及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以及信息产业等多个产业部门。目前, 福州市文化创意人才分布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如分布在文化艺术类人才相对较多, 而在创意类领域, 如广告设计、建筑设计人才以及软件开发服务方面的人才相对匮乏, 且大都集中在高等院校或实力较强的设计公司。与此同时, 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 文化创意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 人才集聚效应较弱, 文化体制改革推进不平衡有待进一步深化, 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 学不致用, 开发途径不完善。

目前, 福州市创意人才的开发途径主要是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从学历教育看, 大专院校虽然设有美术、广告、影视、艺术等相关专业, 但由于创意产业刚刚起步, 创意理念刚刚被人重视, 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缺少对创新能力的塑造, 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被企业抱怨为"没有创意"。对于某些新兴的创意产业, 如游戏、动漫产业等, 在福建省高校中还较少开设。

三、对策与建议

培养创意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 创意人才不仅需要天赋, 更需要制度的支持。福建省现行的教育体系较少设置专门培养创意人才的专业, 且教育模式多以应试教育为主, 不太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 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创意人才的脱颖而出。即使在高校, 现行的以行政为中心的"官本位"管理体制, 束缚了教师的创新、创意才华的发挥, 培养创意人才的师资不足, 将严重制约创意人才的培育。创意人才, 特别是高端人才的不足, 将直接制约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促进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发展, 特建议如下:

第一, 树立创意才能需要"深耕"的理念。

因为创意才能的育成不仅需要渊博的文化知识、强烈的创意意识、扎实的专业能力, 也需要有较高的社会洞察力、市场把握力、人际沟通力。这些能力并非短期训练就可一蹴而就, 需要实践的锤炼, 需要经验的累积, 也需要长期观念的养成。古人云: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创意人才的培养更需要长期的投入。我们不能因为当前创意人才短缺, 就"病急乱投医", 只重视某些操作技能的培养, 忙于增设技能培训学校。而应着眼长远, 立足构建从幼儿教育到学历教育, 再到在职培训、终身培训;从传授知识到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意能力的多元化立体的人才开发体系。

第二, 改善原有教育模式, 侧重创意能力培养。

学历教育仍是我们培养创意人才的主渠道。首先, 要尽快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学科, 设置相关专业。其次, 要革新教育方法, 提高师资水平。再次, 加强产学合作, 缩短"学用"时间落差。因为创意人才不仅包括艺术人才、设计策划人才、技术人才, 还包括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并且创意人才需要具备T型的知识结构、复合型的能力结构。因此, 高校教育要把知识熏陶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教育相结合, 课堂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 国内办学与国际交流合作相结合, 通过多种渠道提高人才的创意能力。

第三, 改进在职培训, 提高培训的灵活性、系统性。

由于创意才能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的锤炼, 特别是对于那些高端的经营管理人才, 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尚需在职的系统性、长期性、实战性的培训。目前的培训主要由工作单位根据需要进行内部培训, 而且多以短期性、技能性培训为主, 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参与培训人员的创意能力。所以, 必须改进当前的培训模式。首先, 探索灵活多样、富于创意的培训方法。激发创意的培训没有固定模式, 很多东西不是能教会的, 培训应侧重于启发性的培养, 通过案例分析、互相研讨、交流经验等方式启发人才的创意思维, 提高人才的创意能力。其次, 建立在职培训的社会体系。一方面, 企业内部培训虽然针对性较强, 但缺乏专业性、系统性;另一方面, 委托外部的培训又往往缺乏针对性、实用性。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市场对在职培训的需求会日趋旺盛, 政府应尽快组织力量, 发挥政府与市场各自的优势, 构建多层次、系统规范的社会培训体系。

第四, 拓展人才开发途径。

人才的培养和发现仅仅依赖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是不够的, 许多创意人才因其突出的个性, 可能游离于学历教育之外, 并且没有固定单位, 或是自由职业者。针对创意人才的群体特征, 我们还应广开途径, 打破学历、资历和身份限制, 通过举办专业竞赛、行业评比、资格认证、公开招聘等方式发现和集聚人才。另外, 还要积极引进京外和境外优秀人才。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 它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带动就业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近年来, 福州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建设, 坚持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承接、精品文化与大众文化相兼顾的原则, 积极盘活并合理运作文化资源, 有力推动了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 对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结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调查

参考文献

[1]文化产业的人才支撑体系研究.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科学出版社.

[2]白远, 池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比较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12.

庆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调查与思考 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新的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是代表全球未来发展趋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一“绿色产业”、“黄金产业”、“朝阳产业”,是庆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举措,也是完善城市功能、优化投资环境、丰富群众生活、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一、庆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发挥优势、挖掘潜能,全力推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近年来,庆阳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坚强领导,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干部群众不懈努力,全市文化产业开发全面按照“四个一”总体要求,充分挖掘和发挥全市文化资源优势和深厚文化潜力,积极建办龙头企业,兴建创意产业园区,精心建设对外营销窗口,加快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加强对外宣传交流,全面提升人才培训。有力推动香包民俗等文化产业的全面、科学发展。 全市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区、各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软环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全市8大文化产业年产值达6.30亿。形成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休闲娱乐、软件网络、文化产品、用品等8大文化产业门类,逐步建成了一批有规模、有特色、有潜能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

但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传统行业仍然是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力量,而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产业结构分布不均衡。据统计,演艺、文化旅游、新闻出版、文化娱乐等传统文化和低端文化产业仍占据全市文化产业总收入80%以上。而新兴行业发展滞后,尤其是高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严重不足。全市依托丰厚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和发展文化产业,进行了许多有效的探索,但总体来看,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依然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调查的情况看,文化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的共识已初步形成,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事业的产业化转变认识统一,但对推动文化产业的规划、目标、措施还尚未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二)文化产业总量偏小,竞争力不强:现有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力量分散,缺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牌。主要表现为经营单位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从业人员和规模没有真正上去;文化企业融资能力弱,商业运作程度较低,市场综合竞争力不强,有规模效应的大型文化产业项目较少。发展相对失衡,事业发展较快,产业发展较慢,与拥有的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不太相称。

(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现有文化产业在整个文化产业分类体系中偏重于“传统型”,产业主体在经营上基本局限于传统主业,在发展上主要靠内容的复制、模仿与传播,缺少创意型、带头型文化资源配置特色,缺少有能力进行跨行业、多领域经营的企业,高科技动漫产业还未真正起步。

(四)工作机制不够顺畅,市场发育不够成熟:政府工作机制尚未理顺,文化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职能划分尚未清晰,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在现有分级管理体制下,未能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形成合力;文化市场尚未成熟,不能有效形成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消费循环,上下游各个环节尚未形成产业链式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间层,如行业协会、民间机构建设等还存在缺失,在产业发展信息交流、市场咨询等辅助性服务方面存在不足。

(五)配套政策措施尚未落实:虽然国家和市委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多政策的实施细则还未出台,文化产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没有建立,政府扶持、政策倾斜、税收及土地优惠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文化市场、行业规范和投融资等体系还不健全;在为文化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还没形成完整、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平台。

二、提高认识、强化领导、科学谋划、多元发展、人才支撑,努力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門应进一步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以及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责任,为全面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科学规划、配套政策: 文化主管部门应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和《庆阳市文化产业发展振兴规划》要求,深入开展文化产业调研,进一步加强统一管理,制订完善全市文化产业政策的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使各项扶持政策措施真正落实。

(三)拓展领域、多元发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积极引导非国有经济成分以独资、合资、股份合作、联营等方式投资文化产业。鼓励和扶持文化中介机构发展。大力发展文化策划咨询、演出、展览、艺术品销售拍卖、影视、演艺制作等方面的中介机构,引导他们按照文化艺术的规律和市场经济的规律,积极拓展文化营销服务,向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四)引进人才、进军高端,培养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和创业团队:在文化产业人才奇缺、各地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面向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业界知名、实绩突出”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富有创意、勇于创业”的文化创意拔尖人才,“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设计创意、市场营销、投融资等方面的紧缺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依托陇东学院、理工中专等资源,增设文化产业新专业,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文化人才。依托专业机构和文化产业基地,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实训基地,开发一系列文化产业范畴内的职业资质、职业认证及职业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陈泽.“三足”鼎立滇西大文化产业园云南政协报本报记者; 5.1.2013-10-16

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 篇4

思考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农机实用人才是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的实践者、示范者,许多事实都证明,他们在推广农机技术、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为进一步掌握我县农机实用人才队伍现状,近期,***县农机局对全县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实践与探索

***县位于湖南南端,是湖南对外开放的“南大门”,地处“楚尾粤头”史称“楚粤之孔道”。毗邻广东,靠近港奥,是湖南通向粤港澳的南大门,是湖南粤港经济辐射影响最大,承接“珠三角”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前沿地带。全县辖11镇16乡,有21个民族,总人口559117人,其中农业人

口483601人,占全县总人口比例86,耕地面积386850亩,农业人口平均耕地面积不足亩,其中水田255150亩,旱田131700亩.近年来,***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人事部、省人事局,农业部《关于加速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紧紧围绕“优三壮二精一”的工作大局,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培育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在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机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促进了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我县拥有农机实用人才46681人,有专业技术职称44人,其中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33人、技术员9人。

(一)转变观念,创设服务农机实用人才良好环境

1、打破传统观念。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对人才的认定,一直是依照八十年代提出的标准,即“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

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大量有才之士因为学历和职称这两道“硬门槛”被摒弃在人才大军之外。“人不可求其备,自当其短而用其长”。在农机实用人才开发工作中,***县突破传统观念,根据“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界定了农村实用人才的范围即从事农机、种植、养殖、加工、营销、运输等行业有技术专长的人才以及农村经纪人,农村致富带头人、民间技术服务业绩突出人才等。

2、完善激励措施。鼓励农机实用人才领办、创办民营科技实体,科技、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在审批、办证和贷款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政策给予优惠和扶持;优先为农机实用人才安排科技推广项目、无偿提供科技信息和技术支持;优先评聘专业技术职称等。为了解决农村部分农机实用人才技术发挥的问题,县农村信用社开展了“农村信誉贷款”活动,为部分农机生产营销大户和农机实用人才的创业发展提供了免担保贷款服务。

3、提供服务保障。近年来,***县各级

各部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扎扎实实地为农机实用人才办好事、办实事。县人事、农机、农业、科技等单位开通“服务热线”为广大农机实用人才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2004年,县人事局为农民评职称开设“绿色通道”,简化申报手续,免收各种材料费,为农机实用人才办理技术职称16名,其中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15人。为了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两减免三补贴”支农惠农政策,***县农机局千方百计争取了2005湖南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县。今年,又被列为中央部级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县。到目前止,全县购买有补贴的耕整机已达20台,拖拉机28台,水稻联合收割机46台,插秧机4台。为我县农机实用人才的建功立业创造了环境和条件。

(二)拓宽渠道,加强农机实用人才教育培训

为加快农机人才培养,***县农机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机实用人才培训:

一是由各乡镇农机管理站组织人员送县级农机校进行培训;二是县农机校与农机监理站相结合,利用路检路查,查处无牌无证打击“黑车非驾”,督促他们到农机校培训,实行了农用运输车、拖拉机一律到县农机校培训后再办理驾驶证的方法;三是县农机校与农机技术推广站相结合,利用科技下乡、科技赶集、科技现场培训方式,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培训,通过现场分析问提、解决问提、不断提高农机手的操作水平。2005年7月县农机校和农机技术推广站的同志,组织收割机手与收割机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多次到城南乡、一六镇农机示范基地进行培训,实行手把手地教农机手操作收割水稻技术,使机手提高了操作技术,同时在新机具推广方面起到了良好效果,真是一举两得。四是县农机校与监督管理股相结合,对维修网点、营销农机店、农机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实行了维修人员一律先培训、办证后方能上岗维修。

五是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县农机校根据国办法〔2003〕79号、农业部农科教发〔2004〕32号、财政部财农〔2004〕38号及湘财农〔2005〕1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该校实际,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帮助其掌握一门专业技术知识。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有效果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到目前止,“阳光工程”共培训

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 篇5

摘 要:在互联网经济日益繁荣的信息时代,文化创意产业拥有蓬勃发展的空间,但特色文化的关键点在于富有创意的人才。梅州地处客家文化最终成型的粤东北山区,拥有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天时地利。嘉应学院作为地方政府支持特色办学的综合性高等学校,具有人文艺术与理工学科均衡发展的教学资源,可以依托客家研究院的科研力量,挖掘客家传统文化的创意亮点,结合美术、音乐、生物科技和地理科学等特色专业的课程设置,组建客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现高校科研教学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文化创意企业的一体化对接,既能达到培养客家文化创意产业优质人才的目标,又能使客家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地方特色高校;创新建设;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2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是知识经济、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产物,兼具“文化”、“创意”和“产业”三方面的特征。[1]文化创意产业强调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和个人的创造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当代创意精神智慧的融合。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使其成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既重要又紧迫。

2014年11月7-11日,“第二届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在世界客都梅州市院士广场举行。为传承客家文化、打造客家文创平台而创立的“客家文博会”,涵盖“台湾文创产品展销,梅州客家文创产品展销,茶产品、茶业展销”三大板块,以“特色化、生活化、高端化、效益化”为亮点,凸显“创意客家?写意生活”的主题,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协会组织、企业承办”方式,由梅州市委宣传部、梅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梅州市客家文化产业协会组织及其会员企业承办,参展商共有163家,总展位388个,展区面积10400平方米,有来自台湾、云南、福建、广西、广州、深圳及梅州本地文创精品参展。

根据活动主办方发布的信息,是次文创盛宴总参观人数高达36万人次,但总交易额却只有2650多万元,而且台湾馆成交额占了近两成(480万元),屈指一算参会人均消费金额不足80元。不言而喻,客家文博会是梅州发展客家文创产业的积极探索,也是梅州打造客家文创产业的新平台。但从成本和收益比较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所以,梅州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梅州市客家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曼红女士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提出要邀请台湾高校师生设计客家主题元素的文创精品参展,“必要时会邀请他们来梅州实地采风获得更多创作灵感。”[2]主办单位也表示明年的客家文博会参展区域将会进一步扩大,“计划增设马来西亚馆、泰国馆、印尼馆、新加坡馆等海外馆”,以便让更多的文创精品走进梅州。

从表面上看,梅州居于世界客都的定位,立足于客家文化创意,挖掘客家传统资源的存量,以扩大文化产业的增量,应该是一个可行的发展方向。但是,客家传统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体,如果过分强调客家元素的挖掘,又容易陷入自言自语的尴尬处境。作为一名外来的游客,来到梅州如果能够体验客家文化,又能带走具有文化创意的产品,处处感觉到创意城市的便捷和新意,那么可以说真正树立了世界客都的旅游品牌。

国家之所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因为文化创意产业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国家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充足的政策保证。那么,担负着人才培养的地方高等院校在这种新形势下该如何调整学科设置,配合当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改革学校课程设置和科研方向呢?本文拟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角度切入,探讨地反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和实施的路径,然后针对客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及嘉应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嘉应学院走“校政行企”四位一体创新发展的方式。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人才

2014年3月14日,国务院发布《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3月17日,国务院进一步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自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使文化产业首次上升到国家战略产业层面,到2011年“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再到近期发布的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这是国务院第一次鲜明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重要推手。[3]

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是4万多亿人民币,但是2013年的文化消费的实际规模只有1.6万亿左右,还有3万亿的空间没有发掘出来,文化消费空间广阔,已经被提到重要的地位上。[4]国务院决定改革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部署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措施的终点在于政府加大创意、设计等版权的保护,引导创意类小微企业发展的产业环境,发展产业集聚的孵化基地,加强政府的采购力度,同时引导产业文化发展基金的投向。文化素材、创意的汇集与繁荣,势必带动创意相关产业的繁荣,主要体现为相关产业的品牌建立与价值提升,而最明显的是玩具、工艺品、家具、服装等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两个要素中,地方特色文化是基础,文化创意人才是核心,而且“只有在文化产业中创造了新的观念、内容和技术的人才是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5]。文化创意人才必须是“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如设计)为手段的‘专精人才’”[6]。地方特色办学的高校打的是文化特色牌,不仅要立足区域文化特色,更应该大力开展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而这显然需要完善地方特色的专业建设。

二、地方高校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特色专业建设

从地方高校的角度看,专业是为学校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地方高校专业建设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专业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三大基本要素。[7]其中专业培养目标规定了各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是专业的灵魂;课程与课程体系是专门化知识的教与学的活动系统,是学科、职业与专业之间的联系与桥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则分别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和客体。

地方高校的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办学思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8]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求,地方高校可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入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文化学理论与方法,具有宽阔文化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熟悉文化法规及政策,具备较强规划、决策、组织、策划、创意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社会调研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在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及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贸易与交流工作的应用复合型高级人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可分为: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如文化资源概论和应用民俗学等;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和文化贸易学;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和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等。具体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可以包括文化资源概论、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艺术基础、美学概论、世界文化简史、民俗学、广告学、文化项目策划实务、文化地理学、文博基础、影视产业概论、动漫与数字产业概论、文化旅游等。

三、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梅州作为“世界客都”,拥有丰富的客家传统文化资源,但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却远远不够。

其一,总量不足。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起步,但就业比例与创意产业相对发达的城市相比,尚存在很大的差距。

其二,结构不合理。人才结构性供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其三,没有形成完整的创意学科体系和培养模式。嘉应学院在客家文化创意方面缺乏完善的学科体系,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上处于摸索阶段。

从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角度看,高校培养理念与定位还很模糊,地方企业与高校互动不够,政府的人才政策也还不够健全,而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民间组织尚未发挥作用。

梅州居于世界客都的定位,需要立足于客家文化创意产业,挖掘客家传统资源的存量,以扩大文化产业的增量。梅州从创意客家到创意城市的发展趋势,是基于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内生需求所提出的发展思路。在克服实体经济欠发达之不足时,梅州不可丢弃生态和文化之优势,以文化产业引领实体经济的发展,推动梅州文化、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作为客都梅州的地方高校,嘉应学院应发挥客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用。

首先,完善学科建设。嘉应学院应尽快把文化产业管理及创意学纳入学科建设范畴,形成多学科辅助发展的客家文化创意学科体系,待条件成熟后再整合资源设立客家文化创意学院。

其次,逐步改革课程建设。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客家民俗课程的开设,以地方民俗文化为切入口,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

再次,积极开展“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的管理人员要具备三种教学、实践、科研能力,比如嘉应学院音乐学院专门为客家山歌大师汤明哲设立工作室,就是此类培养人才模式的尝试,实践效果证明非常有助于地方特色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

最后,嘉应学院就客家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所需的师资力量而言,应该不断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主题化教学。鼓励教师多开展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促进学生与社会岗位的无缝衔接。

此外,梅州本土的文化企业可以参与到嘉应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开发等方面,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梅州市政府应发挥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政策导向作用,由市文化主管部门牵头成立客家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吸收本市各类行业协会共同参与,打造人才需求发布、培养模式指导、开展人才研究、培训师资力量、举办相关活动的权威机构和重要平台。梅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定期举办面向社会各层面的文化活动,大力扶持和推动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推进客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有序流动。

为了将客家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嘉应学院可以成立特色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实时监控,其成员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企业、咨询机构等有关部门的专家组成,监控内容包括:客家文化特色专业建设是否按照计划进行,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否得以提高,客家文化特色专业建设中的教学资源分配和利用情况如何。对于特色专业建设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监控部门要加以分析,找出偏差出现的原因,如属于可控制的不利变化,要督促专业建设部门尽快加以纠正并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四、结论

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是学校调整专业布局和优化专业结构的过程,客家文化特色是嘉应学院生存、发展和提升的基石。通过设置与粤东北区域相关行业的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文化创意特色专业,是嘉应学院高校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目前,梅州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文化旅游,对客家文化创意人才的需求量极大。嘉应学院作为地方高校,需要主动对接政府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需求,将客家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与企业和行业协会及时沟通,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来看,嘉应学院必须注重培养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客家文化创意人才,如客家文化创意设计和管理人才等。在客家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中,应明确定位,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开放渗透,注重学科建设与创新平台建设。嘉应学院作为地方政府支持特色办学的综合性高校,具有人文艺术与理工学科均衡发展的教学资源,可以依托客家研究院的科研力量,挖掘客家传统文化的创意点,结合美术、音乐、生物科技和地理科学等特色专业的课程设置,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现高校科研教学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文化创意企业的一体化无缝对接,既能达到客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又能使文化遗产得到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地传承。

参考文献:

[1]王丽琦.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艺术教育.[J].2010(1):151.[2]郑炜梅.荟萃文创精品、感受文创魅力[N].梅州日报 2014.11.12

[3]郭洪钧.国务院提出国家层面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为“中国智造”冲出国门加把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03.26。

[4]孙博.我国潜在文化消费能力4万亿元 去年实际规模1.6万亿[EB/OL].新华网2014-02-24.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2/24/c_119472123.htm

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 篇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提升文化产业的比重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选择方向,两者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泰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明确提出把泰兴打造成“中国乐器之都”的战略构想,提琴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全市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

一、我市发展提琴文化产业的机遇和优势

1.政策环境不断向好。近年来,中央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2012年3月,江苏省委、省政府编制“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强化体制创新和政策扶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强财税政策扶持,积极创建投融资、市场交易、信息服务等公共平台。我市将提琴文化产业纳入《2012—2015年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项目。这些都为我们加快乐器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和发展机遇。

2.产业初具规模。我市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以提琴制造为主的乐器生产已有40余年历史,直接或间接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乐器企业由制造业逐步向服务业发展,由经营产品向组织乐器文化活动、音乐教育、乐器培-1-

训、参观旅游等方向发展。作为全球最大的提琴制造商、全国行业龙头企业的江苏凤灵集团,创造了连续13年提琴世界销量第一、欧美市场份额达30%的辉煌业绩,引领着我市乐器产业不断向科技创新、规模效益纵深发展。

3.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和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建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和创新优势的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组建一些具有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的知名企业,打造一支文化素养好、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文化人才队伍,使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全市新的支柱产业。

4.提琴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一区一街一城”为主的提琴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已经到位。“一区”即乐器产业制造区:以溪桥社区为中心,西至凤鸣化工厂,东至宁靖盐高速公路,南至城黄路,北至城黄路以北600米处,规划面积为2.5平方公里。“一街”即提琴文化主题街:在原334省道黄桥镇境内城黄公路南北两侧,打造第一印象区,为“中国乐器之都”树立第一印象窗口。“一城”即乐器城:在金溪路以西,城黄路以南建乐器城,设立提琴检测中心、培训中心、交易中心、研发中心、会务中心、电子商务中心、乐器博览馆、文化广场、乐吧等服务场所。泰兴提琴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日益明显。

二、制约我市提琴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瓶颈因素

1.发展意识亟待增强。我市从事提琴制造的企业有60多家,目前尚有少部分企业主固守提琴制造的老本行,墨守成规,不愿搬迁到提琴文化产业园区。经营单位规模普遍“小、散、乱”,且产品呈同质化、低端化、廉价化,甚至有些还停留在家庭作坊式简单生产阶段,市场竞争无序。

2.大众文化消费水平不够高。消费是拉动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市城乡居民乐器消费偏低一直是制约乐器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调查,作为拥有世界最大提琴生产基地的“提琴之乡”泰兴,学校教育仅有溪桥小学一所学校开设了提琴艺术课,提琴培训远不如钢琴、舞蹈、跆拳道等普及。

3.文化人才相对匮乏。近年来,我市在提琴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通过实施“五个一批”人才工程培养了一批优秀乐器人才。但从总体看,乐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步伐、数量、结构等与快速发展的乐器产业需求相比还不适应,特别是大多数乐器企业家属于半路“出家”,具有高素质和能力的领军型、创业型、管理型人才缺乏,提琴文化中介机构发展缓慢,具有专业水准的提琴经纪人稀缺,乐器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亟需优化。

三、推动我市提琴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策略选择

1.落实政策扶持,以政策促进提琴文化产业发展提速。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产业政策和优惠条件,通过广泛宣传,统一思想,动员和鼓励乐器制造企业加入到产业园区来发展。要通过优惠政策来吸引他们,通过激励措施来动员他们,通过体制机制来留住他们,加速形成泰兴提琴文化产业集群,为打造中国乐城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培植产业集群,以产业链带动提琴文化产业发展提速。要推动提琴文化产业多元集聚、分类发展,提高我市提琴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加速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规范制造工艺,加快推进乐器制造转型升级。为进一步将我市的提琴文化产业融入全球文化市场,须加快凤灵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把中国提琴文化示范基地、提琴科技创新产业园区与提琴制造产业园区三者进行有机的融合,形成以产、学、研相结合,科、工、贸为一体的国际化产业模式。依托凤灵集团在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方面的权威性,建立凤灵(提琴)艺术小学和凤灵(提琴)艺术学院,打造提琴教育培训的专业基地。进一步提升提琴博览馆和凤灵多功能音乐厅的旅游功能,增建增设提琴文化广场、音乐主题休闲街、提琴文化主题公园和国内一流的乐器产品展销中心、演艺中心、提琴文化交流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以及琴乐会所、生态农庄、旅游标志和导游系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提琴文化旅游。

3.打造骨干企业,以品牌推动提琴文化产业发展提速。品牌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培育大企业是乐器产业发展提速的关键。要在政策、资金、土地、技术等方面全力扶持“凤灵”、“佳艺”、“琴海”、“昌盛”等骨干企业,鼓励企业以合股、参股、控股、兼并、联营等形式做大做强做出影响。积极推进凤灵乐器集团与上海海通创意资本管理公司或南京紫金文化投资公司合资合股经营项目的跟踪和落实,积极争取凤灵乐器集团2014年上市。提高乐器生产者、经营者、市场管理者对品牌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品牌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和依靠品牌开拓市场的意识,建立监控机制,形成品牌优势。

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 篇7

一、莆田市荔城区文化人才队伍的现状

荔城区前身莆田县, 文化底蕴丰厚, 人才荟萃。区域调整置区后, 文化系统内除图书馆、博物馆和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影剧院等单位划为市属以外, 基本上保留了原莆田县的文化班底, 文化队伍稳定, 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专业艺术、社会文化、文化市场管理、文物工作等都有长足的发展。现区级文化事业机构设置有:文物管理办公室、文化馆、戏剧研究室、文化稽查队、文化服务站、莆仙戏一团和二团等6个, 镇 (街) 综合文化站6个, 文化艺术管理和专业人员计150多人, 人员结构基本合理。其中具备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4位, 中级职称的30多人, 专业人才结构逐步完善, 青年优秀人才不断成长。与此同时, 全区选聘文化协管员122位, 为农村文化建设发挥着应有的作用。社会上, 尚有民间职业剧团32家, 歌舞厅、网吧、游戏机等娱乐业81家, 音像和图书出版业36家, 木雕、石雕、金属雕等民间工艺美术产业上百家, 从业人员近万人, 总量稳中有升。这些文化艺术的管理、专业人才和民营文化产业大军, 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荔城, 实施“文化强区”战略, 繁荣发展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 文化艺术人员学历偏低, 知识结构还不尽合理, 特别是专

业艺术表演团体中, 文化水平不高犹为明显, 整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

2. 文化管理人员、文化专家队伍、文化科研力量薄弱, 高层次、高水平的学科理论研究工作单薄。

3. 基层文化人才培养力度软弱, 知识化、专业化程度偏低。

4. 农村文化队伍和阵地建设出现滑坡, 镇 (街) 综合文化站用人机制亟待完善。

5. 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归属关系尚未理顺, 表演人员青黄不

接, 整个艺术素质和演出水平下降, 这与“莆仙戏是宋元南戏的活化石”和“戏曲之乡”的盛名, 很不相称。

6. 文化服务站如何服务, 定位不明确, 形同摆设。现有人员

长期以来基本生活费得不到保障, 有关出路或走向问题, 急需统筹解决。

7. 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任务繁重, 迄今仍由文体局干部兼职, 文化稽查队伍建设亟待健全完善。

8. 对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无法适应新时期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文化人才队伍的思考与对策

当前, 文化建设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文化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宏伟大业, 人才为本。人才是和谐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高素质文化人才是实践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坚力量, 也是增强文化竞争力, 发展里的源动力。无论是发展文化事业, 还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都必须以人才为基础, 为保障, 都需要人才工作来推动, 来支持。为此, 我们要如何把握机遇, 立足区情, 发挥优势, 整合资源, 克服薄弱环节, 把文体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文化发展的总体布局, 实施“人才兴文”战略,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对。

1. 各级领导要站在历史的高度, 充分认识文化人才队伍建

设和实施“人才兴文”战略的内涵和意义,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增强文化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立健全文化人才信息库, 形成文化人才成长的良好机制, 加强培养, 合理使用, 造就一支素质好、水平高、业务精的文化人才队伍, 为中心城区文化事业的率先崛起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2. 大力加强以文化行政管理人才和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为主体

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大量涌现, 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实现文化人才总量稳定增长, 文化从业人员比重稳定提高, 文化人才队伍素质明显进步, 逐步形成一个学历结构、职级结构、专业结构、地域分布合理的荔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新格局。同时, 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逐步建立社会化的人才评估机制, 积极完善多渠道、多方式、多方位的继续教育和人才培训制度。

3. 以培养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为抓手, 力争培养出一批德艺

双罄, 在本地区乃至省内外有重要影响和较高声望, 具有一定学术功底和杰出成就的著名文化艺术工作者, 和专业拔尖、成绩显著的学科带头人, 以此带动整个文化人才梯队建设。

4. 建立健全基层文化馆、站等文化事业机构的工作岗位规

范, 依托文化馆、戏研室等群众文化培训辅导和艺术研究机构, 协调市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其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传播渠道, 建立基层文化人才培训网络, 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5. 鉴于我省区一级尚无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建制的实际情况,

要着力理顺关系, 整合莆仙戏艺术资源, 努力争取原莆田县莆仙戏剧团、莆仙戏二团纳入在建的莆仙大剧院统筹管理、运作、以使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莆仙戏进一步发扬光大, 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此同时, 原民间剧团的专门管理机构区文化服务站, 也应归口于莆田市演出公司, 以使其能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 繁荣莆仙戏演出市场发挥职能和作用。

6. 坚持文化可持续发展原则, 有步骤有重点地培养民间文化

艺术传承人。科学规划, 大力鼓励和积极扶持民间艺人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条件许可, 要予适当资金和政策上的帮助。要以工艺城为重要载体, 进一步扩大“中国木雕之城”的影响, 把木雕、石雕、金银首饰等民间的支柱文化产业做大、做活、做强。同时, 对一批濒临失传的民间特色文化艺术, 要把其作为“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一大工程, 列入抢救、整理和保护的范畴。

7. 增加对文化人才培养和开发资金的投入, 在条件许可的情

况下, 筹组文化人才发展基金, 用于青年优秀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人才的奖励资金, 扶持专业拔尖, 业绩突出的文化艺术骨干。

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 篇8

关键词:桂东农村文化建设

0引言

桂东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井冈山南麓,西傍资兴市、南临汝城、北接炎陵、东北毗江西省的遂川县、东南连上犹县和崇义县,总面积1452平方公里辖3镇15乡,1个自然保护区,155个村(居)委会,1507个村(居)民小组。目前,总人口20.20万,其中农业人口为17.06万,是一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桂东县农村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与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相差甚远。

1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观念陈旧、认识不够调查显示85%的乡镇领导干部在对经济、文化建设上仍然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认识问题。他们认为经济是实的、有形的,而文化是虚的、无形的,抓经济建设,容易出成绩,效果明显,抓文化建设不但要花精力,还要增加资金投入,不能立竿见影,没有认识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认识到文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因此,未把文化建设放到心上、抓到手上,致使农村文化建设缓慢,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1.2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桂东是一个贫困小县,2007年财政收入为3790万元,2008年财政收入为4044万元,由于其财政财力不强,无疑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就少,这直接导致文化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时至今日全县18个乡(镇),目前只有沙田和寨前两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而且缺乏配套设施。绝大多数的村无文化活动室,无农家书屋,一些必要的文化活动因经费缺乏难以开展,如图书购置、文物维修、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都难以得到保障。

1.3人才匮乏、力量不强自机构改革以来,桂东文化系统除局机关干部外,其他人员基本上没有交流。一是受体制限制无法进入,二是因经费没有保障,系统外的文化人才不愿进来,形成了整个文化系统年龄老化,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目前我县从事文化工作的专职人员有69人,平均年龄在44岁,乡镇专职文化专干中有7人,其余11个乡镇由乡干部兼任,他们多数专业不对口,更谈不上有专业特长,有的身兼数职,无暇从事文化工作,直接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进程。

1.4传统美德淡化、不良文化有所抬头近年来,受市场经济驱利意识的影响,部分农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传统美德淡化,不尊敬老人、不孝敬老人、不赡养父母,殴打妇女、虐待女婴,缺乏团结、友爱、互助精神,不守诚信、不守诺言,坑蒙拐骗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封建迷信比较盛行,个别乡村大仙、神叟、巫婆“深入人心”,生病不吃药,求财拜菩萨,算命、看相、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经常出现;三是赌博之风蔓延,有的乡村不论男女老少、不管农闲农忙、不分赌资大小,各种赌博现象随处可见。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势必影响农村文化的建设,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2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稍一不慎,必将影响农村文化的建设。针对我县的实际情况,应找准问题,重点突破,积极应对。

2.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一是县、乡主要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消除片面认识,与时俱进,牢固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必须清醒认识到当今社会文化对经济建设的推动力、对思想建设的感召力、对环境建设的辐射力、对人才成长的铸造力的重要作用。二是要站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县乡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三是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情况作为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2.2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投入是难点,完善基础设施是关键。针对目前农村实际,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建议中央、省(市)按照一定比例出资成立农村文化建设基金,实行专款专用,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二是大力宣传,积极发动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支助农村文化建设。三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资金、物质保障。

2.3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一是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完善乡镇文化站人员编制配备,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选拔有较高学历、较强文化管理能力的年轻干部,充实农村文化干部队伍;二是抓好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和文化社团建设。鼓励农民组织各种文化队伍,经常性开展活动,让农民不仅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受惠者,更应该是农村文化的建设者。三是注重发现和培养乡土艺术家。通过举办文化骨干培训班等方式,积极培育民间文艺传人,让他们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带头人,成为村落文化的组织者、管理者、实施者和传播者,激发农村的文化活力。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下一篇:目前行政执法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