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区文化产业调研报告(通用8篇)

区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1

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荷塘区文化产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

一、荷塘区文化发展现状

(一)发展三大优势,奠定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

1、文化底蕴丰厚。目前,我区的文化形态主要有以龙山寺和仙庾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硬质合金厂、车辆厂、千金药业等为代表的现代企业文化;以流芳园、抗日工事遗迹、抗日阵亡将士墓、刘劭民烈士墓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仙庾岭、婆仙岭为代表的城郊休闲文化;以仙庾庙会系列活动、仙庾镇及明照乡的赶集、逢年过节的耍龙舞狮、花鼓戏、剪纸艺术等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全区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文昌阁(仙庾塔);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仙庾庙、流芳公园、601老年公寓;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仙庾庙会;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6个。

2、文化实力雄厚。一是顺利完成文化体制改革。新成立荷塘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撤销荷塘区文化市场稽查队,明确荷塘区文化馆,全额拨款事业编制6名。辖区共1乡1镇5个街道办事处,现均已设立了综合文化站,确定事业编制3—4人。二是民间文艺团体遍地开花。有民间艺术团体23支,总人数750余人,年活动场次超过2000余场。三是群众文化蓬勃发展。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大型文艺汇演、秧歌、腰鼓、趣味运动会、广场舞比赛等各种节会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荷塘区连续两年获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称号;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群体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株洲市首届合唱节荷塘区代表队获银奖;自创小品《何结巴打狗》参加全省首届农民艺术节获“金穗奖”;创作《魅力荷塘》、《映日红荷》、《潮涌荷塘》等一系列体现荷塘改革发展成果的书籍,目前《文化荷塘》丛书正在编撰中。

3、文化基础深厚。辖区范围内乡镇街道分别建立了综合文化站,35个社区分别建有综合文化活动室;39个村分别建有综合文化室、农家书屋以及文化信息共享点。文化企业有艺术品市场1家、影视制作公司1家、印刷厂42家、网吧132家、电影院3家、KTV10家,其中销售超百万的有113家,过千万的有2家;互联网终端用户占辖区常住人口比率20%。据统计,2011年全区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14.5亿元,总资产总计11.9亿元,全区文化市场呈现繁荣、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完善三大举措,激活了文化产业的动力

1、政策引导。我区在2010年制定了《荷塘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荷塘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株洲荷塘月色示范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各个政策指导意见。

2、政府扶持。一是结合“文化惠民”,解决“两难”问题。株洲第一家全部由民间资本组建的湖南高威影视有限公司和株洲昊文公益电影放映有限公司落户荷塘区,通过“政府买单,群众观影”的方式极大的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了老百姓们的热烈欢迎,还有效的拓展了荷塘区群众文化市场,探路解决了群众对文化需求和文化企业开拓市场之间的矛盾。二是结合各种节庆日活动,活跃民间团体。三是结合部门职能,服务文化市场。

3、机制激励。推荐了一批优秀的农家乐创建湖南省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和旅游家庭宾馆,整体提升了荷塘区农家乐的档次。推荐龙山寺佛教文化园景区申报A级景区,今年该寺按照国家3A旅游景区的标准,投资1000余万元,启动了改扩建工程。

(三)打造三大品牌,形成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平台

近几年来,我区发展定位越来越明晰,以仙庾岭为中心,重点发展文化休闲类项目,打造荷塘月色;以工业园二期为主体,引进高科技环保工业项目,打造金山新城;以东环北路周边为板块,引进商贸企业,打造荷塘商贸城;以新华西路两侧为主区域,引进商业项目,打造商贸次中心。

1、旅游文化—“荷塘月色”。针对仙庾风景名胜区策划了荷塘月色项目。项目规划范围包括仙庾、香草塘等8个村,面积2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范围8.2平方公里,启动区范围2.5平方公里。该项目总投资为100亿元,近期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中期集中力量打造会议中心、度假区等接待设施;远期完成新市镇集中安置点建设,打造生态宜居项目等。目前,总投资1.2亿元由盛世芙蓉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的“‘耕食记’——中国炎帝文化创意农业园”项目(占地400亩)和“仙泉谷”生态酒店项目(占地100亩)已试营业。另外,湖南省少数民族文化园拟投资20亿元,选址在荷塘区樟桥村仙人造水库及周边地块,项目规划用地9200亩(其中项目建设约1500亩,保留自然生态面积85%以上)。努力将该项目打造成国内顶级休闲度假及民族民俗文化基地,力争成为中南第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区域文化产业品牌和国家级文

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2、商贸文化—“荷塘商贸城”。荷塘商贸城建设项目选址于石宋路以东,新文化路以北,320国道两侧,共约10178.2亩土地。目标旨在打造一个大规模商贸市场群和集国际连锁商业、高档住宅、五星级酒店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目前,已有上海喜盈门国际连锁商业企业、东方夏威夷、三和·美林湾等亿元项目签约。项目对繁荣红旗经济商贸圈,打造商贸文化的品牌具有重大意义。

3、工业文化——“金山新城”。生态低碳示范新城——金山新城,项目总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以“产城融合、三生宜居”(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为定位,形成行政区、产业区、商务区、文体区、商业区科学分布,各类配套产业及设施齐全,城市发展与工业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的新城市综合园区。目前,引进了总投资10亿元、年工业总产值100亿元的三一重工产业园项目和投资达65亿元的中基国际高等级老年社区项目。

(四)举办三大活动,增添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活力

1、“荷花节”。我区每年举办株洲“荷花节”系列活动,形成了夏季赏荷“穿越荷塘”、秋季赏月“中秋吟唱”“篝火晚会”等品牌活动,其中“穿越荷塘”在我市形成市民参与度最高,影响最大的品牌活动。2010年,实现旅游收入2000万元,接待游客15万人次;2011年,实现旅游收入2622万元,同比增长31.1%,接待游客20.01万人次,同比增长33.4%。2012年,景区接待游客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60万元,同比增长30%。

2、“汽车展会”。今年,在株洲汽车城举办2012株洲汽车展,四天内有30万人次前往赏车、购车,共成交汽车1843台,销售额突破2亿元。据统计,上半年我区汽贸行业零售额同比增长31.9%,占全社会零售总额的40.4%。在全市汽车市场上占有龙头地位,同时汽车文化也成为我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3、“荷塘区房交会”。2011年荷塘区首开城区办房交会的先河,通过这一平台充分展现了荷塘的“宜居文化”魅力,体现荷塘区城市新貌、楼盘品质、生态社区的优势,表现出荷塘区在逐步由工业老城区向宜居新城区、生态新城区迈进中取得新型城市化的成就。

二、荷塘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文化产业认识不够。不同部门对文化产业概念、内涵的界定尚有争议,部分行业增加值难以统计,同时个体文化经营户的投资额、营业额尚未列入统计,对全区的文化产业整体状况的准确性有影响。

(二)产业竞争力亟待加强。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产值已占GDP的20%--30%,在我国的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5%--8%,而我区目前拥有各类文化经营企业仅为508家。传统文化产业投资少、规模小、各自为战,分散经营,没有规模以上的文化龙头企业,而新型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还未形成规模,处于青黄不接时期,造成了文化产业竞争力不强。

(三)文化产业融资困难。文化产业属于大投入大回报、长投入长回报的行业,目前,文化产业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和文化单位自身积累,地方财政投入和私人个体财力毕竟有限,文化产业普遍存在融资渠道普遍狭窄的问题,这就导致了资本扩张能力受限,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

(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1、提升思想。牢固树立文化既是事业又是产业的新理念,从抢占新一轮区域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高度,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摆上突出位置,像抓工业经济一样抓文化产业。

2、提升地位。把发展文化产业的业绩列入政绩考核内容,与评先评优挂钩,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到各相关部门和个人。

3、提升氛围。宣传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文化产业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以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4、提升层次。以“创文”工作和建设“两型”社会的契机,加强长株潭以及对外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文化产业层次的提升。

(二)增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

1、深化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实际工作当中区级文化行政部门“属地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却不对等。建议成立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和协调,从组织上确保产业规划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开展。

2、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建议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劳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领导聘任制、职工聘任制,建立健全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放大其社会效益。对其中经营性部分应推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

(三)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1、优化政策环境。建议尽快出台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在人才引进培养、信贷财税、技术改造和创新、地水电资金、文化企事业审批向文化产业倾斜。

2、优化商务环境。建议积极搭建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投融资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专业化市场交易中介平台和专业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等,提供管家式、贴身式、个性化、全职能服务,全面优化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商务环境。

3、优化人文环境。建议以实施文化载体建设工程和文化精品打造工程为切入点,加强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四)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1、致力打造文化品牌。一是突出“荷文化”特色。以此作为文化荷塘的主旨与灵魂。依托“荷塘月色”项目的推进,对“荷文化”内涵进一步拓展与挖潜,开发荷文化产品,形成文化产业链。通过举办节会、论坛等活动包装推介,冠名征集主题歌曲、塑造动漫形象等方式广为推广,使其深入人心。二是突出生态特色。婆仙岭、仙庾岭两地是闻名省内的“天然氧吧”,要大力发展滨水休闲、山地运动、度假疗养等多种产业,建设星级酒店、温泉度假中心、户外拓展基地等,进一步打好生态牌,做好休闲文章。三是要突出人文特色。荷塘区“宜居”人气的进一步增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与市场。要通过提质改造,建设上档次的专业文化市场,以满足中高端消费群体的需要;要通过内联外引,打造餐饮文化、酒吧文化、民俗文化一条街,形成辐射效应,带动其他文化产业发展。四是突出创新特色。要敏锐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脉搏与方向,加快发展文化创意、移动传媒、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转换和升级,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2、致力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一是加大科技含量。要从荷塘区实际出发,重点扶持发展现代文化物流业、数字媒体等高新技术文化产业。二是推进产业集群。结合荷塘区“三城”规划发展,划出一定区域建立文化高新产业区,鼓励文化企业本行业或跨行业联合,建立文化产业集团,集聚资金、资源和市场,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改变我区文化产业低小散状况。

3、致力实施文化人才工程。利用荷塘区紧邻株洲市“职教城”区位优势,整合现有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在学校设置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开展相关课程,加强产学研各界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文化创意实习基地等人才培养基地;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激励和评估机制,大力引进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如:会展设计师、文化经济人、广告策划师等。

(五)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

1、建立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建议市、区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并从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确保对文化事业的经常性投入增幅不低于当年财政支出的增幅。创新政府投入方式,采用贴息补助、奖励、项目采购等方式,将投入额与文化生产、艺术创作方面的成绩或效益挂钩。

2、争取上级经费支持。精心包装策划项目,争取省、市对荷塘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项目的更多支持。

区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2

一、从文化到文化产业

文化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方式和生存方式, 是人类与自然, 人类与其自身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各种文明成果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 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 就会失去生命力和凝聚力。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 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文化的发展变革中, 人们将欣赏的文化转化为商品来生产。文化不再是孤独的个体行为, 文化产品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提供给大众进行消费, 这就形成了文化产业。

一般认为, 最早提出严格意义的“文化产业”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他们在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 第一次系统地、分析性地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其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 可译为文化工业, 也可译为文化产业。

20世纪70年代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随后, 经过多次会议的归纳, 它至少包括影视、广播、音像、广告、信息、咨询、电子、出版、大众传播媒介等产业[1]。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2012年) 》中, 我国文化产业的范围包括:以文化为核心内容, 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 (包括货物和服务) 的生产活动;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 (使用、传播、展示) 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 (包括制造和销售) ;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 (包括制造和销售) 。现代社会, 文化产业所创造的价值在GDP构成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二、大学的文化功能与使命

大学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文化创新的源泉, 在推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大学之所以能将人类的文明成果积累并保存下来, 是因为它拥有各学科领域的人、才、物、信息等资源, 同时大学又将这些优秀成果通过人才培养传播出去, 并创造性地发展了文化。2011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重要功能之一, 在高等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被认为是当今高等教育的第四个功能。大学所积累、传播、创新的文化体现在个性化的大学文化中。如果把大学文化看作是一个同心圆, 那么大学文化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中间层的行为文化和核心层的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器物形式, 主要包括大学图书馆、实验室、教学设施与设备、学生宿舍与食堂以及校园草木湖山等有形建筑。它是大学组织活动的物质基础, 是组织形象识别系统的视觉识别。行为文化亦可称为制度行为文化, 它是大学组织所制定和形成的体制、机构、制度以及据此表现出来的组织规范活动和员工行为方式的特点的总和, 主要包括学校组织结构设计、大学规章制度、教学课程设置、校园文体活动、人际关系等。在大学文化中, 行为文化既是人的意识与观念形态的反映, 又是由一定物的形式所构成。同时, 行为文化的中介性, 还表现在它是精神与物质的中介, 它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 是组织形象识别系统的行为识别, 是组织形象向社会展示的途径, 并直接反映出大学文化理念的个性。精神文化是大学组织活动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理想道德的总和, 主要包括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定位、学校战略、培养目标等, 它通过校歌、校训、校徽等表现出来。

大学精神是学校员工群体心理定式的主导意识, 是被全体或大多数员工共同认可的主导意识, 它构成大学文化的基石, 是组织形象识别系统的理念识别, 他既可以通过明确的意识支配行为, 也可以通过潜意识产生行为。如果我们把大学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 那么大学精神文化就是根, 行为文化就是主干, 物质文化就是枝叶。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大学文化对其内部来说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融合功能、规范功能、守望功能和辐射功能。它可以对学校行为的方向起到显示、诱导和坚定的作用, 可以在强化员工工作动机, 激发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可以团结和组织员工建设高度凝聚力的团体。大学文化在对员工行为规范、约束的同时使学校内部的各个团体和个人都达到文化的同质化, 从而使组织更加团结、统一。对外部来讲, 大学的文化功能不仅要满足社会大众对各种文化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要告诉社会应该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成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坚力量[2]。

大学文化向外部扩散, 同化异质小文化, 影响社会大文化, 让学校的“小气候”改变“大气候”, 这就是文化的传播。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 高校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广大学生, 更要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普通民众中更易得到传承和弘扬, 使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中占据应有的地位。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 大学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 发挥好传承文化的积极作用。在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开发中, 大学应发挥其专业研究优势, 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立足本地区实际, 积累一批优秀的文化产品, 与此同时, 兼顾创新, 发挥大学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功能[3]。

三、以大学为依托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发展

建设文化产业平台, 吸引文化产业投资, 是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一种区域发展政策工具。所谓文化产业园区, 是指在政府整体规划和引导下, 按照兴办经济开发区的成功模式, 以区域文化资源为载体, 以优惠的产业政策吸引多种文化生产要素集聚的园区。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 文化产业园区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国外学者根据功能将文化产业园区分为四种类型:产业型文化产业园区、机构型文化产业园区、博物馆型文化产业园区和都市型文化产业园区。我国学者在国外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实际按区位依附划分为四种类型:以旧厂房和仓库为区位依附的文化产业园区, 以大学为区位依托的文化产业园区, 以传统特色文化社区为区位依附的文化产业园区, 以艺术家村为区位依附的文化产业园区。

1.“三区融合、联动发展”, 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作为全球最著名城市的代表, 伦敦、纽约、东京等城市确立了其在文化产业的中心地位。近年来, 英国、美国、韩国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亦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产业部门。我国很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 都在利用文化产业的发展, 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升城市的服务与辐射功能, 使新一轮发展后劲更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香港等地先后开发以文化为核心的产业园区, 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性发展特征的文化产业链。如上海市杨浦区是上海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具有“第一生产力———科技”和“第一资源———人才”集聚的独特优势。区域内有国内较著名的高校10余所、各类科研院所100余家, 有两院院士50多人, 各类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近20万人。如何利用区域内的科技教育优势, 发展新型高科技产业是摆在杨浦区委、区政府的首要问题。杨浦区委、区政府把依靠大学, 加强地方党委、政府与大学的紧密合作, 作为提升城区功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坚定不移地推进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的“三区联动”建设, 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的作用, 引导大学科技园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培育创业企业,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实现资源集聚和优势互补,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使区域内的大学科技园成为各类创新创业要素汇聚融合的新焦点及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2. 整合文化资源, 提升园区文化品位。

从组织战略层面上讲, 资源整合是系统的思维方式, 是通过组织和协调, 把组织内部彼此分离的职能、外部独立的合作伙伴以及组织发展所涉及的各种资源聚合在一起, 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过程, 使新系统达到1+1>2的效果。对于文化产业来说, 只有不断实现文化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文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化资源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既包括影视娱乐资源, 也包括音像出版资源、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网络文化资源等。如文化传媒产业的资源整合将促使传统媒体的界限变得模糊, 形成某个新的大型传媒机构。一些电影、电视、网络等通过互相整合, 边界逐渐变得模糊, 这时有能力整合资源的媒体集团会越做越强大, 最终形成媒体帝国。世界上主要的文化传媒集团如时代华纳、CBS, 都是拥有多个媒体平台的媒体帝国。文化资源的价值会受其存在形态、传播途径、社会价值观念、文化渗透力度等方面的影响。

如何充分利用文化资源, 开发其丰富的文化底蕴, 是整合文化资源的重要原因。对此, 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 整合校内文化艺术学科、专业和人才资源, 吸引海内外文化艺术企业来园区投资创业, 实现文化艺术产业之间人才、基础设施、资本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打造文化产业群;可以开发区域特色文化资源, 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打造高品位文化园区;还可以培植开发与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文化产业项目, 形成集产品研究、设计、制作和开发一体化, 建设文化艺术产品的创作地和集散地。目前, 地方文化产业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是否有优惠的政策, 而在于没有支撑企业发展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一个有着很好的资源整合能力, 能够打造优质服务的多个企业经营的产业链条。

3. 以产学研结合为引擎, 发挥大学培养文化产业人才优势。

作为新兴朝阳产业, 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人力资源开发则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产业人力资源除具有人力资源的一般特点外, 还具有其职业特殊性。

由于文化产业综合性强的特点, 决定了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具有复杂性。文化产业涉及的范围很广, 再加上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内涵的产品的生产与流通, 所以要求文化产业人才在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同时还要有经济头脑, 能够对文化产品的策划、设计、生产及销售的全过程严格把关。从文化产业的运作流程来看, 文化产品从理念产出到生产到投放市场, 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因此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具有系统性的特点, 要能够把握文化产品的全过程。

文化具有先进性, 因此, 人才先进性的特征直接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人力资源的先进性有助于提升大众文化的先进性, 消除文化的负面影响。因此, 文化产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是复杂的, 既要具有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文化企业管理能力, 又要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 了解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同时具备现代管理、现代经济和法律知识, 具有开发经营和管理文化资源的视野和能力, 使他们能够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企业经营、文化市场运作、文化项目策划、文化经纪、贸易、咨询和传播等不同的工作岗位。

目前, 国内部分高校设立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或方向, 主要面向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的政府管理部门、传媒机构和影视制作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素质, 掌握文化产业及其产品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 具备现代管理、经济和文化政策法规的理论基础以及文化产业项目的专业运作技能, 能在文化产业、媒体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文化产业运营、传媒管理、项目策划执行和国际文化传播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4]。

为此, 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要依托大学, 发挥大学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优势。如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是中国人民大学直属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机构, 研究所依托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 整合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相关科研院所及相关产业链的优秀资源, 开展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标准制定、战略规划、决策咨询、园区建设、人才培训、品牌推广、投资促进等系列活动。大学在文化资源开发、积累、传播、创新等方面具有专业研究的优势, 因此, 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传承创新功能, 主动参与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建设, 这将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 同时也将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徐浩然, 雷琛烨.文化产业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25.

[2]张男星, 王春春.如何认识大学的文化功能——访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J].大学:学术版, 2012 (02) .

[3]易银珍.文化传承创新和引领大学的文化定位与文化功能[J].人民日报, 2012-03-22.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特征分析 篇3

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发展进行了讨论,套路的理论基础虽然是基于一般的产业集群理论,但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普通的产业集群的相同点与特殊的地方做了总结。从纵向上,对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也作了论述。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迅速兴起,己经初步形成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江三角洲三大文化创意产业带,服务业集群高度依赖于城市经济发展所缔造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产业网络、人才积聚等基础条件。在充分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浓郁的城市文化氛围和创意环境会主动与市场相结合,促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增强集群的根植性。作为一个新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和地区都在进行着有关如何使其快速、高质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讨。由于产业集群易于产生外部经济效应、获取竞争优势以及形成独特区域经济,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产业生态系统表现形态,从该角度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已经成为众多国家的选择。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分析从本质上来说是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的具体产业化,所以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对于本文来说同样适用。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驱动产业集群发展和演化的力量结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创意产业把抽象的、无形的创意作为产业链的源头,改变了以往只有资本以及劳动力等实体才能生产的观念。它的兴起,刷新了传统的产业发展的演变趋势,在其各个环节都表现出区别于传统产业的特点。

1.创意产业以文化为源。创意产业是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这里文化才是创意产生的本源,只有将文化知识转化为创意,然后再附加到产品上去,这样才能体现文化的价值。也只有文化才能赋予产品创意,赋予产品更高的价值。创意产业以文化为魂,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构成了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和无穷魅力。

2.创意产业有巨大的延伸性。创意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特别是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价值产业。创意产品是新思想、新技术、新内容的物化形式,特别是数字技术和文化、艺术交融和升华,技术产业化和文化产业化交互发展的结果,可以延伸到许多产业部门。

3.创意产业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意产业中有形资产较少,其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这就将其与知识产权紧密的联系起来。因此,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成为创意产业的核心资产和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方式。如果没有知识产权,创意产业将面临任意仿制和随意复制的混乱局面,整个产业都将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4.创意产品呈现智能化、特色化、艺术化的特点。创意产品是创意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电影、电视广播、录音带、音乐产业、出版业、视觉艺术产业等文化产品,是与新科技和传媒相结合的产品,达到大量生产并掀起全球性商品流动与竞争,而传统工艺或创意设计产品,可能为手工的、少量生产的产品,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潜在阶段,通过政府主导或政府与私人合作,大量的文化创意基础设施依据本地的城市战略规划被兴建,尤其象西方发达国家衰落的工业城市,在进行城市重新定位时对文化创意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对于能提升城市形象的节庆活动,宏大的博物馆和剧院等大量投入。

当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到显示阶段,创意产业聚集区成为当地整体社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城市重要的经济增长动力,创意产业聚集区并且会带来周边地区创意文化和艺术的复兴。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已存阶段,发展战略开始重新评估在过去经济留下的遗迹,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的旧工业区,仓库、煤矿等残留的设施被转变成了仓库式的套间建筑,办公空间文化娱乐活动大厅或者文化生产和展览的地方。

文化产业聚集区的未来发展趋势事项多元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通过场地和基础设施的条件促进了创意文化的表达并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渠道,在信息化的模式下,创意产业聚集区依托一定的试题创意产业园区,在十五设施的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基础上打造无界域,国际化的虚拟产业园区,实现产业各个环节的数字化整合。

从价值链的视角来看穿衣产业聚集区的特征,依据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活动顺序,创意产业可划分为文化创意设计业,文化产品生产业,文化产品营销业三个互相衔接的部分。创意设计产业集群为创新环境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促进了行业的专业人员,企业家,自由作家设计师和厂商等新和成广泛协作,也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信任与知识交流,为公司间互相学习,比较竞争与合作提供了基础。

创意产品生产业产业集群是由具有市场导向与经济灵活性的中心公司组织而成,创意产品生产业聚集区不但为集群企业提供大量具有专业技能的员工,而且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节省管理费用,促进企业间的信息流动及企业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

创意产品营销业集群是实现创意产业全部环节价值的终端。生产环节内的小厂商形成的当地生产网络能通过嵌入全球的交易网络而把穿衣产品向各地销售,形成了通过当地集群生产向全球消费网络销售的特征和趋势。

从价值链视角分析创意产业聚集区可针对不同形成机理和管理模式的创意产业聚集区提炼出治理理念,即创意产业沿着价值链的不断升级实现的增值过程是提升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基于以上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分析,我们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不同,两者的发展需要不同的环境和政策,因此政府在主导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应该针对产业自身特性,制定符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的政策。

1.集聚与培养一批创意人才。由于形成、发展模式不同于传统产业集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光吸引企业是不够的,还需要吸引、培养创意人才。因此,建议在经济服务化水平较高和文化吸引力强的城市重点营造有利于其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平台和生活环境,来吸引创意人才。从长远看,还必须从功能导向、政策扶持、制度激励、文化消费等方面构建创意人才增量供给机制,培育本土化创意人才。

2.提高区域宽容度。创意经济发展应遵循技术、人才、宽容的原则。因为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从根本上讲不是固定资本,而是流动资本,技术和知识随着认定流动成为流动因素。一个地区要在构建、吸引和持有创意产业的关键生产要素方面取得持久优势,必须具备开放性、多样性和宽容性。只有宽容的区域环境才能有效聚集众多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创意人才,进行创意产业的发展。

集聚区(产业园区)调研报告 篇4

调研报告

月 日至 日,我们几名科技副乡镇长参加了区委组织的调研活动。两天时间里,我们走访企业,考察园区,与、、、等乡镇办主抓经济的领导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了多次座谈,对我区产业发展状况及集聚区的建设运行情况有了些许了解和认识。现将这期间的所忧、所喜、所思、所感汇成调研报告,以期对区领导进行决策稍有助益,对同志们开展经济工作略有启示。

(一)所忧:土地、资金、劳动等要素短缺

我区企业和产业发展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是土地和资本两大要素短缺。

1、土地方面。调研中,近郊所有乡镇办提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无一例外都谈到了用地矛盾。这个矛盾存在于两个层面:一是由于国家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土地指标严重不足,征地手续报批周期较长,拆迁问题复杂等导致相当一部分项目因土地影响进展较慢、处于停工状态或无法开工建设;二是土地需求刚性和存量土地有限之间的矛盾。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项目入驻,土地问题将由土地指标不足转化为客观上的土地资源严重稀缺。有乡镇办提到可以通过积极申报工业园区的方式获得更多建设用地。但是这只能缓解第一个层面的土地问题。长远来看,我区通过土地整理等方式整合建设用地、获得更多的用地空间的可能性很小,而以茶产业为代表的一产、以商贸物流、旅游为代表的三产是我区两大支柱产业,其用地面积只

能扩不能缩,这也制约了我区扩大建设用地面积的可能性。可以断定,我区在土地要素使用上能且只能走集约、节约的道路。盘活存量土地,利用好各类闲臵土地,坚持集约用地,鼓励集聚区和企业建多层厂房和复合厂房,引导项目向集聚区集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投资强度。

2、资金方面。调研中发现,中小企业经营者大多提及贷款难的问题。但是他们也承认并不存在银行客意刁难的问题,只是贷款手续确实繁杂,办理周期长,影响了企业正常运营及扩大再生产。银行出于趋利避害的经济理性,倾向于贷款给信誉好、担保足、财力强、规模大的企业。这是银行机构降低自身风险的考量。这就产生了中小企业因贷款难而难以扩大规模,又再导致贷款难的恶性循环。此外,受国债投资规模进一步缩小、央行上调存贷款利率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收缩银根的宏观环境影响,企业的融资难度也会进一步增强。这是我们区一级政府难以左右银行的经营决策,但是可以在企业贷款中积极承担协调沟通的作用。调研中发现,各乡镇办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且工作成效显著。下一步,我们要大力建设工业企业信用担保服务平台,抓紧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工业项目建设,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创造更加宽松的融资环境。

(二)所喜:政府职能发挥到位,中小企业潜力无穷

1、各乡镇办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全区发展环境很优越。调研中,各乡镇工作人员对经济工作的熟悉程度,工作热情,都让人印象深刻。全区上下已经树立起齐心协力发展经济的理念,建立起完善的协调服务机制和有效稳定的竞争机制,达成了借助外力发展XX经济的共识,在提高投资者的满意度,打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各项工作中

成绩卓著。JJ集聚区的同志介绍了其企业零阻碍、企业零服务的工作经验,值得在全区学习推广。虽然有个别企业对行政机构办事效率颇有微词,但实际情形往往是政策、法规对办理事务的程序和周期有细致规定,工作人员照章办事而已。吃拿卡要是个案,在XX不具有典型性。如果逾越程序,僭越法律,导致程序混乱,无章可循,反而会造成效率低下。这就好比许多人以为排队的时候插队很快,但是打乱了秩序,影响整体的效率。

2、中小企业发展潜力不可小觑。调研中,企业、企业、的等中小型企业发展势头喜人。这些企业成立时间短,见效快,前景好,都被写入了我区的“十二五”规划,在今后五年必将大有作为。XX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达83种,拥有项专利。其企业经营者以炒制茶叶起家,逐渐涉足茶机械制造,亲自进行产品开发。他没有高学历,没有强大的研发团队,但凭借其炒茶的技术,动脑子花心思,研制开发的产品远销安徽、云南等省,创下了自己的品牌。等茶机械企业的迅速成长绝对离不开两个条件:某市毛尖独特的茶叶制作工艺和品牌效应。以及、等茶机械制造企业的兴起标志着我区茶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显示出茶产业强大的集聚效应。大力建设产业集聚区,就是为了放大产业发展的外部规模效应,培育形成集聚效应,这是一种政府主导及产业转移形成集聚的模式。而茶产业已经逐渐成熟到自发成长型产业集聚,即依托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或本地资源优势,在较长时期发展过程中,催生了与传统产业相配合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东双河的恒信发制品企业是外出务工人员带回来的项目,但是目前这家企业产销两旺,发展迅猛。可见,能带来项目、研发技术的人才不一定很高端,特别是我区目前仍然停留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阶段,这种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能够吸纳较多劳动力的中小企业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反而能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

(三)所思:JJ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1、JJ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仍停留在传统园区的水平

这里必须首先厘清一个问题:产业集聚区和传统的专业园区有什么区别。专业园区是政府出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考虑,为便于管理所划出的特定区域。发展园区其实也考虑到了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因为经济学上认为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但园区的企业只是地域空间的接近,企业之间的发展几乎不存在分工合作等关联关系,所以规模效应不明显。而集聚区概念的提出则直接来自于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集聚区是把相关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促进行业在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进而减少成本和交易费用,促进生产链分工细化,形成企业集群,提高谈判能力,获得更稳定的供货和销售渠道。

调研中我们发现,集聚区汇集了、公司JJ物流信息港项目、公司通讯器材配送中心、科技园以及中心等一大些重点项目,但是这些项目涉及不同的行业,并不存在同类企业分工合作关系。所以产业集聚区吸引资金、人才、客商和企业的磁场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尚停留在传统工业园区的发展水平。

JJ物流产业集聚区2009年正式成立,2010年才正式运行,起步较晚,面临全省100多个集聚区的竞争压力。我省各集聚区每季度进行排名,实行末尾淘汰制。目前我们的排名133位,并不具有明显优

势。目前,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入驻同步进行,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同步进行,任务十分艰巨。集聚区的评价指标主要是营业收入、税收、从业人员数量、环保、投资强度等(未查到全部指标),以增长速度进行比较。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当务之急不仅是招商引资,更重要的是择商选资。集聚区招商引资要有总体思路,总体规划,不能来什么项目上什么项目,浪费集聚区土地等稀缺资源,为好项目大项目节约预留空间。选项目时应把好科技含量、效益、集约用地、环保、产业对接关,重视项目前期论证工作,认真分析研究国家、省市产业政策,充分考虑XX发展实际和发展重点,既要重点谋划和储备一批有特色的传统产业项目,又要专门针对集聚区评价指标,招引能迅速提升评价指标的项目,即那些有发展前景,资源能耗低,带动能力强,税收贡献大,投资强度大的项目。简言之,当前,JJ物流产业集聚区正处在传统园区向集聚区功能转变的阶段,我们要在集聚区全省排名中争先抢位,求生存而后谋发展。在这个逐渐过渡的特殊艰难时期,要确保集聚区的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发展中升级,逐渐发挥和放大集聚效应。

此外,“十二五”规划当中对集聚区的定位是“辐射南北的物流中心和农副产品现代化加工中心”。我区的茶产业发展有基础、有后劲、有前景,并且自发产生集聚效应。集聚区应当考虑重点发展几家大型的茶叶加工企业,既符合集聚区功能定位,又能助推茶产业再上台阶。

2、JJ物流产业集聚区应当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在对长通的工作人员访谈时,我们了解到该企业虽冠名“仓储”,并且建设了规模较大的仓储中心,但其业务主要针对本公司,满足本公司仓储、配送和流通的需求,是本公司功能和业务的延伸,并不对外提供这种业务。这是当前我区物流业的显著特点,即尚停留在传统物流阶段,还不能称为现代物流。目前我们在集聚区大力发展物流业,可以发挥其关联性强、拉动作用大、易于与其他产业合作的优势,为日后真正完成传统园区向集聚区功能转型打下基础。“十二五”规划即指出要“大力推进传统物流产业升级,推进企业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从企业分离出来,实施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推进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配送中心等物流节点的冷冻冷藏设施,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

3、乡镇办的应当从事经济服务而非经济管理

在东双河调研时,我们问到当地的财政收入情况。工作人员回答我们:东双河中小型企业比较密集,税收和财政收入不多。但是他们仍然支持和鼓励这些企业的发展:一是小企业发展具有倍增效应,能增加居民收入,带动就业;二是因为这些企业刚刚起步,出于涵养税源,鼓励创业的考虑,不宜过度增加企业负担。而且,对于乡政府来说,最关注的是社会效益,而非财政收入。各乡镇办应该具有服务经济的职能,而不应该从事经济管理工作。至少县区一级政府才有能力统观全局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形势有整体的思路,才能对产业发展有整体规划,能够以高站位、远视野实施经济管理工作。

我市引进竞争机制对各乡镇办进行定期排名,考核其工作情况,生产总值、税收、财政收入等都是重要指标。各乡镇办要千方百计招商引资拉项目,扩展税源,增加财政收入。乡镇一级政府面临着既要增加本地项目,又要顾全大局把项目落在集聚区的矛盾,不可能主动把自己招引的项目落到集聚区去,降低自己的指标。只有区级政府有能力谋划产业布局,并且前瞻性、全局性地安排项目落户地。所以,建议不以税收、财政论英雄,而将乡镇办的经济服务能力纳入考核指标,消除其经济管理方面的压力,使其得以全心全意做好服务。

(四)所感:戴着镣铐跳舞

区物流产业调查报告 篇5

一、我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一)、主要物流指标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区以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为代表的物流业,适应工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XX年全区公路货运量 4940 万吨,货运周转量 96693 万吨公里,注册营运性货运车辆 4021 辆,吨位 15801 吨,挂车 294 辆,吨位 9092 吨,总载重达到 24893 吨位。据统计,XX 年物流业增加值为 17.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占全区 gdp 的比重达到 7.47%,占服务业的比重达 17%。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 44.1%。

(二)、物流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全区从事物流产业的市场主体260余家,依附四大专业市场130余家,依附工业企业110家,依附商贸企业和为三农配送20余家。但在工商部门依法登记注册的共81家。其中依附沙发材料市场的有证物流业户41家,依附沙发市场的有证业户23家。全区从事危化品运输的物流物业7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区从事物流产业的从业人员达2万余人。

(三)、物流市场主体规模普遍较小。目前我区登记注册的物流企业中,注册资金 300 万元以上(含)的仅有众智达、安顺、恒业、山运 4 家,其中众智达物流的业务主要是对原企业(催化剂公司)服务的,依存度较高。安顺物流主要为兴鲁化工和齐鲁石化服务的,依附性也很高。恒业物流主要以上海、广东、无锡、西安五条专线为主。山运物流主要是依靠代开发票为主要业务。这些企业拥有的车辆只有几十部。XX 年全区纳税过 100 万的物流企业仅4家,分别为众智达物流、大地公司、安顺物流、恒业物流,数量仅占纳税过百万服务业企业的 6%。4 家企业中,纳税都不足 500 万元,除众智达外,其余不足 200 万元。除了这几个较大的物流企业之外,大多数物流企业只有几部车辆,更为甚者很多物流企业只有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一个门头,主要是配货业务。依附于沙发市场的配货站达80余户,但大多数都没有自己的车辆,只是搞配货业务。依附于沙发材料市场的物流业户41家,大多数是只有一到三部车辆。

(四)、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随着我市鸿运、良乡、王舍物流园的建立,我区第三方物流队伍迅速发展,初步形成零担、专线、联运、快递、危化品运输等网络覆盖全国。宏信化工、催化剂公司、兴鲁化工、永大化工、凤阳彩钢、华安新材料等企业物流逐步向第三方物流拓展,加快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银座、利群等商贸连锁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设施整合改造,投资新建了一批配送中心,带动了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

(五)、当地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为物流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四大专业市场持续的繁荣和发展,带动了为市场服务的物流业。据不完全统计,这四大专业市场物流圈能辐射全国十几个省市,各种专线、零担、联运网络辐射面越来越大,越来越灵活和便捷。我区的支柱工业企业采取全面外包主辅剥离物流公司的方式,释放了大量的物流资源,也带动了第三方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降低了企业成本。

二、我区物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流企业对现在物流认识不够。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物流企业,对现在物流是为工农商贸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物资供应和保障的新的组织形式和新的组织技术,以信息化为支撑,整合生产资料供应、运输、加工、仓储、配送、包装、金融服务、回流回收,以降低物流成本为目的,最终实现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理解不够清晰,内涵掌握不够系统,对现在物流在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服务业比重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制约了物流资源和功能的释放,束缚了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不利于物流服务业的推进和发展。大多建立在低水平的无序竞争运营之中。

(二)、从宏观上没有统一的规划。物流产业结构、产业层次、产业布局缺少统一、科学规划。各物流公司各自为政,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比比皆是,这样不但浪费了有限的土地、人力、资金资源,分散了我们的整体实力,影响了我们做大做强的物流产业,还削弱了物流产业的竞争力,使我区的物流产业形成了现在的“铺天盖地的多,顶天立地的少”的不利局面。

(三)、物流企业成本上升,物流业的税赋不甚合理。一是物流运营成本加大。随着土地、人力、燃料等不断升高,加上市场竞争激烈,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据调查,运输型物流企业燃料成本和过路过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由XX年的30-40%上升为去年的55-65%。物流企业在高成本、低利润状态下运行,缺少发展后劲。二是物流业的税收管理和税赋不甚合理。现行的营业税将物流业务划分为运输(包括运输、装卸、搬运)与服务(包括仓储、代理等)两大类。前者营业税税率为3%,后者为5%。实际经营中,综合性物流企业各项业务上下关联相互重叠,很难区分运输和服务收入,税务部门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征税。其次,存在重复纳税现象,物流企业出租仓库,既要按照租金收入缴纳5%的营业税,还要缴纳12%的房产税,又要缴纳8%的土地使用税,合计缴纳总收入25%的税收。过高的税负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发展。第三制造企业因剥离非核心物流业务造成税负增加,各项税收费用统算,剥离后比剥离前增加10%-20%,从而使物流资源得不到更有效的释放。第四,地方税源流失严重,有些物流公司由于没有税务发票的开票资质,便选择政策优惠的地区代开发票和注册公司,造成地方税源流失。

(四)、专业化物流和精细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物流企业专业化和精细化与供应链的一体化配套的服务水平不高,突出表现在小、散、乱,形不成规范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物流信息尚未达到共享共用,造成物流企业间以及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一般性的运输、仓储服务,难以满足专业生产所需要的专业化、定制化、供应链一体化的服务。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滞后,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结合得不够。

区煤炭产业规划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6

一、**区煤炭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煤炭产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按照“完善设施、整合资源、提高产能、推进转化”的思路,坚持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以把我区建成包头市重要的清洁能源加工输

出基地和现代化大型煤炭深加工产业基地为发展目标。大力发展高效循环利用的煤、电、化产产业链,**区煤炭产业已初具规模:

一是原煤开采现状:现仅有**露天煤矿生产运行,**年产出原煤近150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凯通90万吨、京鹿120万吨露天煤矿,辽宁阜新矿业500万吨井下开采项目正在建设,全部投产后我区煤炭产能将达755万吨/年。

二是煤炭洗选行业发展现状:我区现有投产煤炭洗选行业企业41户,其中:单台设备设计产能60万吨/年以上企业21户。永泉贸易、东顺源煤泥综合利用2个120万吨洗煤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我区煤炭洗选行业产能已达2000多万吨/年。目前正在实施煤炭洗选行业综合整治工作,6月底全部完成。

三是延伸产业发展状况:聚隆焦化、经纬能化现已建成120万吨/年捣固焦生产能力,加之经纬能化二期60万吨/年捣固焦项目年内投产,佳远15万吨煤焦油已具备生产条件。四贡100万吨捣固焦、10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10万吨粗苯加氢精制和15万吨焦油加工项目正在进行基建,阜矿宝源公司煤炭瓦斯综合利用项目正在开展电厂建设前期工作。我区“焦化—化产、煤电”项目发展后劲充足。

(二)煤炭产业发展优势

一是资源配置:我区目前探明剩余煤炭可采储量为7257万吨。采煤企业全部投产后我区煤炭年产能将达755万吨;土右旗境内现有露天煤矿年产原煤在2000万吨以上,特别是与**区交界的5座露天煤矿的煤质结焦性好,可全部达到洗煤要求,加之土右旗大批洗煤企业取缔,而我区毗邻土右旗,且洗煤企业众多,大量原煤将由我区企业实施洗选。从蒙古国进口原煤经巴彦淖尔甘其毛道口岸进口,运输距离大约200公里,精煤洗出量可达到55%以上。我区永泉贸易、联吉晨工贸、鹿凯煤业等企业拥有大批跳汰工艺洗煤设备,正适合对蒙古煤实施洗选。

二是交通保障:近年来,我区积极协调开发商投入了大量资金解决交通道路问题。目前,出入**区的交通要道共计六条线。即原**旧路、包脑线、沙明线、脑包沟至土右旗线、脑包沟至土右旗耳沁窑线以及正在修建的**一级公路,这六条线路直接通往110国道、土右旗和固阳,现运载能力每天达到100多辆,仅为实际运载能力的四分之一。

三是环境评价:**沉陷区、棚户区两次搬迁,已近5万人迁移市区。工业原材料物流园区已列入包头市“十二五”规划之中,正在加紧建设,同时工业园区扩区增容面积达60.4平方公里,**旧区即将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工业园区。

四是产品销售:我区焦化项目大约需要洗精煤1000万吨以上,当地及周边地区原煤可在我区实现转化升值,生产焦炭又可为亚新隆顺200万吨稀土合金钢提供原料,延伸“煤-精煤-焦炭-钢铁”产业链条。

(三)发展目标

2014年全区原煤产量达到300万吨,外购原煤达到400万吨,洗精煤达到400万吨,焦炭达到220万吨。2017年原煤产量达到1000万吨,洗精煤达到800万吨,焦炭达到500万吨。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资源勘探和规划管理,合理利用煤炭资源。积极协调关系,制定激励政策,大力争取国家、自治区、包头市地质勘查基金和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用于我区煤炭资源勘查,同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煤炭资源勘查,增强煤炭资源储量保障能力,确保我区煤炭产业开发接续发展的需要。要综合运用煤炭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等手段,加强对煤矿开发建设和煤炭生产的监督管理,规范煤炭资源储量管理,按规定对煤炭回采率进行核查、监管,确保煤炭资源有序开发、合理利用。

二是规范煤炭企业经营行为,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实现煤矿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确保区内用煤充足供应。要严格煤炭经营企业资格审查,加大执法力度,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坚决取缔无证非法经营煤炭产品场所,对重点区域开展定期检查、动态巡查,对非法转运站、场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精心组织、科学调运的原则,加强对全区煤炭生产经营市场的调控,合理调配煤炭资源,加强用煤企业与本地供煤企业之间的协调,保障我区境内企业用煤。

三是加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壮大产业链条。鼓励企业对煤炭产品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进一步延伸以原煤开采、精煤洗选为链首,以机制焦、大型火力发电和规模化矸石砖生产为链身,以煤气综合利用、煤化工、粉煤灰利用为链尾的煤炭产业链,提高煤炭产业综合效益。结合国家产业政策,整合现有煤化工资

源,适度发展煤化工项目。

四是以现有洗煤-焦化-炼铁产业链为契机,依托新区煤炭市场,大力发展煤能转化和煤化工等后续产业,加快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促成四贡、经纬能化二期及佳远煤焦油项目尽早投产。要抓好煤炭洗选企业煤源的供应,对煤炭加工企业进行集中管理,建设共用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和环保设施,避免重复投资建设,减少污染物

排放。同时大力发展煤液化制油、煤气化制合成氨、甲醇、二甲醚、稀烃等煤化工产品,建设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项目。并积极引导企业开发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制砖等项目,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煤炭产业综合效益。

五是重视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认真做好煤炭企业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训。采取联合办学,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在职学习和定期组织监管人员的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培训等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涉煤行业部门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洗煤行业现状及治理情况

随着**区煤炭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经调查摸底,截止**年底,我区煤炭洗选企业已达到48户。其中,已建成44户(总产能已达2645万吨,投产41户,属于重介工艺企业18户,跳汰工艺企业22户,既有重介又有跳汰工艺企业4户),在建企业4户。这些煤炭洗选企业存在问题较多:一是多数以贸易公司或矿业公司登记注册,并没有煤炭经营许可证,属于超经营范围企业。二是有立项审批手续23户,其中市级审批8户,区级审批15户。三是企业规模参差不齐,仅有21户企业单台设备达到60万吨/年以上。四是除少数煤炭洗选企业采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工艺和配套环保设施外,大部分企业存在着规模小、配套设施不完善、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多、精煤回收率低、市场竞争力弱等诸多问题。

为规范我区煤炭洗选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推进煤炭洗选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能源清洁生产和资源利用效率。区政府从**年4月份开始,按照国家、自治区相关《煤炭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以及包头市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洗选项目规范发展的通知》(包发改能源字〔2012〕175号)精神,对我区煤炭洗选项目进行清理整顿。并制定了《**区煤炭洗选行业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要求煤炭洗选企业单台洗选设备达到60万吨/年以上,并实施原煤堆场封闭、矸石贮存仓半封闭、厂区地面硬化、厂区周围绿化并补办各类审批手续、补交各项规费。考虑到气候因素对施工的影响,目前,已对18户提交延期申请的洗煤企业下发延期整治通知书。该项工作正在进行。

三、民用型煤生产和使用情况

由于我区沉陷区、棚户区搬迁改造,多数居民已迁入市区,因居民习惯问题,我区境内**露天煤矿生产的原煤又不适合民用,民用型煤以鄂尔多斯精煨煤为主。

四、存在问题

一是原煤开采手续办理周期较长,凯通90万吨、京鹿120万吨露天煤矿及阜新矿业500万吨井下开采项目还未得到正式审批。

二是煤炭洗选行业企业发展参差不齐,区内煤炭洗选行业发展混乱,小型煤炭洗选项目占全区总数近一半,严重扰乱了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受国内外经济持续不景气影响,区内新上煤炭产业延伸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如四贡煤化仅完成场平,未能及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佳远煤化项目虽已具备生产条件,但由于产品市场价格过低,未能及时投入生产。

五、下一步工作建议

我区煤炭产业虽初具规模,但离建成包头市重要的清洁能源加工输出基地和现代化大型煤炭深加工产业基地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还请上级部门在以下方面加大对我区的扶持力度:

一是协助新上煤炭开采项目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促使阜矿、凯通、京鹿等原煤开采项目早日投产,为我区发展煤炭产业提供可靠的原煤供应。

二是加大对我区煤炭洗选行业综合整治的支持和指导,协助此次综合整治后保留企业完善相关审批手续。以规范其经营行为,更好的为我区乃至包头市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区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7

1999年10月的意大利佛罗伦萨会议上, 世界银行提出: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也将是世界经济运作方式与条件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深入, 人们对经济和文化的互动关系、对经济背后的文化力量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经济中有文化, 文化中有经济, 二者密不可分。文化软实力是一种凝聚力、亲和力, 是一种生产力、创造力, 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共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1.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 在一个国家、地区的发展中, 在凝聚民族精神、维系社会秩序、实现政治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和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效益是社会效益, 在文化生产力的延伸过程中, 一定要坚持把文化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这是毫无疑问的。另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会更加丰富、更加广泛化, 这为我们实现文化的经济效益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

2.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当今世界范围内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的趋势, 使经济增长中的文化推动力越来越突出, 经济竞争中文化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地区、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 经济社会发展中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在这种趋势下, 谁能抓住机遇壮大文化经济, 谁就占据了发展的制高点。其二, 经济社会发展中科技创新的贡献越来越大。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 它与经济的关系也愈来愈呈现高度统一性。20世纪以来, 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迅猛发展, 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现代经济社会中的科技元素、科技含量越来越多。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 由此产生了网上电影、网上出版、网上论坛等一系列新的文化形态。在数字技术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 数字化信息技术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为耀眼的增长点。其三, 经济社会发展中文化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 具有高技术、高智力、高收益和低消耗、低污染的特点, 市场空间巨大, 前景广阔, 是传统产业无法比拟的, 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甚至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 它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惠济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 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惠济区历史文化底蕴浑厚。境内分布着“华夏第一城”——西山古城、汉代冶铁遗址、古荥阳城、纪信庙、惠济桥等30余处文化遗址和花园口扒堵口处、小顶山毛泽东视察黄河纪念地等众多人文景观。古荥镇2008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澄泥砚、烙画、蛋雕、剪纸远近闻名。

据古籍记载, 晋国、楚国争夺中原的几次战争就是发生在惠济区这一带, 其中著名的有晋荀林父与楚军邲之战等。

公元前206年, 项羽和刘邦以楚、汉分立为王, 开始了楚汉之争。在荥阳, 项羽数侵汉之甬道, 取隞仓之粮, 又围刘邦于荥阳致绝境。在荥阳发生了纪信诳楚救刘邦, 刘邦逃脱西去, 项羽火焚纪信, 杀枞公、烹周苛等历史故事。公元前203年, 项羽、刘邦又屯兵广武山上, 隔广武涧对语, 项羽以烹太公为要挟, 汉王历数项王十大罪状, 项羽怒射汉王肩, 最后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由此为大汉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汉朝以后, 荥阳因其地理位置和交通枢纽的关系, 又成了国家直接控制的钢铁生产基地, 河南郡第一号冶铁作坊, 其商标就是“河一”。在今古荥镇南有一处冶铁遗址, 有最大的冶铁高炉, 有完备的冶铁设备和先进的工艺流程, 有批量成套铸造铁器的模和范, 这里的冶铁技术曾一度领先世界水平, 国外的钢铁史专家一致称“这里的文明属于全世界”。

(二) 自然生态资源有优势

作为郑州“后花园”, 惠济区以其生态强区的独有品牌发出吸引新型业态的“绿色请帖”。邙山、黄河就在境内, “有山有水有森林”, 作为郑州最大最宽的防护林带——黄河大堤, 从东到西, 绵延27公里, 一派“人在花中游, 车在树中行”的舒爽境界。全区12万亩的林地, 4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2008年, 惠济区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河南省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区。

(三) 新兴文化产业初露端倪

新兴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惠济文化产业的新生力量。2008年, 郑州市动漫产业基地落户于惠济区的郑州信息创意产业园, 已入驻泥泥狗等7家动漫企业, 全部注册资金达2100万元, 2009年将完成动漫制作1500分钟。同时, 基地融入文化创意旅游的新概念, 以“参与、体验、互动”为主题, 规划了企业产区、产品展示区、动漫体验区、动漫产品销售区中心、餐饮服务区等八大板块, 着力建设开放体验式动漫产业园, 打造集研发、生产、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市民公园, 这在全国是首创。

(四) 全球金融危机中蕴含着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使人们更多的追求文化和精神上的抚慰, 从而扩大了需求。二是国际金融危机使文化产业面临一次新的调整, 技术落后、竞争力弱的劣势企业将逐步萎缩, 而知识密集、附加值高的优势产业将得到充分的发展, 新兴的文化科技产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三是国际金融危机大大降低了科技研发、技术引进、人才引进的成本。四是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企业经营面临困境, 低价销售, 为并购和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机会。五是国际金融危机使国际社会对中国模式和中华文化的关注度上升, 为通过产业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机遇。

三、惠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的来说, 惠济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良好的机遇, 近年来, 取得了较大进展, 但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 盲目开发, 资金规模小, 软、硬件水平都较低;自主研发能力较低, 缺少沟通和合作, 创新少, 精品少;知识产权缺失。这就要求我们用好自己的优势, 有规划、有步骤的开发好传统文化产业, 开辟好新兴文化产业, 为惠济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新动力。现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 立足本土, 发展人文旅游产业

一是制定惠济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加强与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联系, 邀请国内一流规划设计专家进行策划和规划, 全力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二是采取股份制方式, 进行市场化运作, 组建惠济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借鉴外地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 按省级旅游服务中心标准来规划。三是启动惠济单车游项目, 目前已在天河路上建成了10.5公里的林间步道, 计划明年在江山路、黄河大堤边再建林间步道, 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 建设档次一定要高, 最大化服务游客, 积极建设旅游龙头项目。四是加大宣传推介工作力度, 开展“农家乐”标识改造。

(二) 运用现代经营理念, 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竞争力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开发传统文化时, 要注意建设新的载体, 活灵活现的展示汉文化魅力。可考虑以“两馆、两园、一剧院”建设为中心的项目来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两馆”是指筹建“中国冶铁历史博物馆”和“汉文化民俗博物馆”。 (1) 筹建“中国冶铁历史博物馆”。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第一、充分认识在惠济区建设“中国冶铁历史博物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把惠济区旅游和文化资源充分融合, 以工业游、科普游、火文化节为切入点, 充分挖掘“中国冶铁历史博物馆”对惠济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第三、与权威机构进行密切合作, 积极开发建设“中国冶铁历史博物馆”。 (2) 筹建“汉文化民俗博物馆”。在引进社会资金筹建“汉文化民俗博物馆”方面, 可以由惠济区招商局和大汉文化旅游公司牵头, 充分发挥世界刘氏 (汉王朝的国姓) 宗亲大会的作用。自1997年以来, 世界各地的刘氏后裔先后在马来西亚柔佛州、中国江苏省和泰国曼谷举办过三届“刘氏联谊大会”。2003年联谊大会在平顶山举办, 平顶山招商引资12亿人民币。期间, 泰国总理他信的代表、泰国卫生部长、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代办, 泰国三军最高统帅, 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等到会致贺词。2008年第六届“世界刘氏宗亲大会”在西安举办。期间举办有汉长安城遗址祭拜汉高祖大典、世界汉文化高层论坛、亲情报告会、宗亲游览古城风光、经贸洽谈会、纪念长安城建城2210周年庆典等系列活动。这些成功的范例值得借鉴, 可以借此让刘姓后裔投资于惠济区“汉文化民俗博物馆”。

“两园”是指楚汉战争文化园、汉文化生态主题公园。 (1) 楚汉战争文化园区。中原地带、黄河岸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位于黄河岸边的惠济区可以和西邻荥阳合作开发其境内丰富的战争文化资源。在规划上, 可以考虑在区内建成“楚汉战争文化园区”, 运用区内武校资源, 以韩信点兵、汉王登基检阅的大型场景、展现战争和庆祝胜利的恢宏气势等场面为主题, 也可以考虑在此建立中央或省电视台“影视外景基地”。 (2) 汉文化生态主题公园。惠济区是河南省重要的生态文化大区, 同时又有丰富的汉文化资源, 将两个方面密切融合, 就构成了建设汉文化生态主题公园的构想。这个主题公园包括三个园区, 即荥泽湖生态文化园区、运河生态文化园区、汉城温泉生态文化园区。

“一剧院”是指汉风·河韵大型实景演出歌舞剧院。取名汉风, 是因为郑州惠济区有着丰富的汉文化资源和流风。取名河韵, 是因为位于黄河岸边的惠济区有着源远流长的汉文化和黄河文化余韵。应该看到, 属于休闲旅游 (最近世界旅游组织统计表明, 休闲旅游已占世界旅游的62%) 的大型实景演出已经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改变了传统旅游“白天看庙, 晚上睡觉”的尴尬局面。在省内外大型实景演出频频取得成功的浪潮中 (如广西桂林的《印象·刘三姐》、云南的《印象丽江》、河南开封的《大宋·东京梦华》、郑州登封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 筹建惠济区的汉风·河韵大型实景演出歌舞剧院势在必行。在经营模式上, 建议采用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股份制独立经营的市场模式。一方面, 通过该乐舞表演的对外宣传, 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 让国内有关成熟的公司积极参与,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深度开发, 使其多重效益充分放大。

此外, 为民俗民情研发建立平台。惠济区民俗研发中心位于黄河南岸的惠济区政治中心周边, 是集剪纸、烙画、澄泥砚、砖雕、青铜器制作等许多民俗产品为一体的研究开发中心。目前, 剪纸、烙画、澄泥砚已被评为河南省知名文化产品, 其工艺精湛, 手法独特, 具有中原民俗特色, 产品曾荣获国际、国家、省、市多个奖项, 曾被省、市定为国际馈赠佳品。

最近, 惠济剪纸厂与省旅游局联合开发出国内外旅游景点风光, 古典人物系列剪纸产品, 与市邮政局联合开发“郑州风光系列剪纸邮票”。澄泥砚采用黄河中下游沉寂多年的泥沙,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对砚泥进行精心选配, 采用园雕、透雕、高浮雕、浅浮雕多种雕刻手法, 控温窑变烧制, 大大增强观赏性、收藏性、实用性等。目前, 该项目已形成规模, 并得到专业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空间, 每项作品内容涉及面广, 产品已销往国外, 市场前景广阔, 有着浓郁的中原风情。该项目正在进行研究论证中。

(三) 以高科技为依托, 积极开辟新兴文化产业

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在美国, 动漫游戏产业成为全美最大的娱乐产业;在日本, 动漫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第六名, 已经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从国内看, 国家提出未来5~10年, 动漫产业至少要占GDP的1%, 这是个极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惠济区规定, 凡入驻园区的企业, 相关部门在准入审批和工商登记时, 优先给予便利, 在区行政审批中心实行全程免费代理服务制。对大项目实行专人受理, 特事特办。对在园区落户的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且有实际税收的, 其自建、购买或租用办公用房3年以上的, 由区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 补贴期限为三年。对引进的动漫、软件企业按照国家政策给予税费优惠, 办公用房补贴、认证补贴、关税补贴、展会补贴、培训补贴、人才引进补贴等多项优惠。

要加强动漫产业基地建设, 以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和郑州动漫产业基地为核心, 吸引国内外知名动漫企业入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加强对动漫游戏产品及形象的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登记等工作。加大打击盗版、仿制等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的力度, 为动漫产业生产、运营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要加强文化经营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努力造就一批名家名师, 一批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 加快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 一批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

文化是一种生产力,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带来长久的经济回报, 而且对改善一个地方的投资环境、经济结构、人口综合素质等都有重要作用。第一, 把那些思想政治坚定、组织领导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熟悉文化工作、掌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懂得文化管理经营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宣传文化单位领导岗位上来, 让这些人在岗位上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 为我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队伍保障。第二, 调整既有的干部政绩考评标准, 把文化发展、文化政绩考评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考评标准, 对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个人, 要给与加分, 优先提拔录用。反之, 则减分或追究相关责任, 让领导干部放心大胆的投入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去, 没有后顾之忧。

区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篇8

关键词:影视文化;后现代主义;艺术形式

在影视文化发展的过程当中最为突出的则是影视文化中显现的后现代主义倾向,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之下,影视文化发生根本性变化。事实上,“后现代主义”一词最先在建筑设计领域被提出,这使后现代主义设计元素与影视文化的结合成为可能,这也是本次设计有别于其他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地方。本文将就后现代主义建筑观在集聚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展开叙述。

就目前而言,国内尚缺少一个具有领导性、空间设计上具有特色的代表集聚区。在我国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态势下,国外已有多个成熟集聚区的情况下,各集聚区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上海作为中国代表性的城市,现代化程度极高,时时刻刻都在接收各方的新鲜资讯,在这里发展新兴产业再适合不过了。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先在建筑设计领域被提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于70~80年代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达到鼎盛高潮。在后现代主义中体现得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风格的多元化,历史主义、人文主义、隐喻主义、文脉主义等等。

80年代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观最为流行的时期,不论是在理论构建领域还是实践作品方面都达到了高潮。这一时期在理论探索上有两位人物颇具代表性:一位是罗伯特·斯特恩,他独具慧眼最早发现了文丘里的思想具有极大的发展潜能。因此,于1965年在其主编的刊物《观念》上率先发表了文丘里的第一部作品,同时他也发表过多篇文章讨论建筑与城市的立面;另一位是查尔斯·詹克斯,他是首位将“后现代主义”一词正式普遍运用的理论家,并将这个词汇变成了通用术语。此时的建筑观念有几种形态:符号隐喻的隐喻主义、尊重地域文化的地域主义、追求多元形式的解构主义等等。下面就笔者设计中运用到的元素细谈一下地域主义、隐喻主义和生态主义。

在这个向生态文明探索的时代,后现代主义中的隐喻主义、地域主义和生态主义是能够与本次设计课题相呼应的设计出发点。全球性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时刻都在人类的心中敲响警钟,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势在必行的。而建筑是与人类存在并与外界发生联系时所在的重要场所,人们也一直在为宜居的建筑设计不懈努力。后现代主义是人类史上的丰厚财产,深思其贡献,对于它的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建筑的发展历程,开阔眼界。本文试图挖掘其内沿,叙述后现代视域下的地域主义、隐喻主义、生态主义设计手法并在本文中阐述应用方式。在产业集聚区空间设计领域做一个新的尝试。

当代的影视文化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限趋于消解,后现代主义特征逐渐向影视文化中渗透,进而使现代影视中呈现出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对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的重构。在后现代主义概念被提出之前,我们所掌握的理论体系是对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故事进行的一种叙述,将零散化的意义世界整合成井然有序的世界。然而后现代主义不再追求这种普遍真理,而是使文化变为一种随意的文本游戏,这样,它重新构建了世界的多元化与不确定性。这样影视中的崇高、庄严、英雄主义等等文化元素开始向轻松的、通俗的文化元素转换,以至于现在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的中心位置也趋于消解,观众、嘉宾与主持人互动式的访谈交流方式开始出现。

后现代主義集中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危机,是对后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深刻反思。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整个世界都在受着后现代思想大潮的洗礼,尤其是当代影视文化,这种出现在人们身边的大众艺术形式更是让人们直观地看到了影视文化的后现代革命。

影视文化开始关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琐事。后现代主义通过对世界的解构,现代主义所代表的精英文化弱化,直观性和通俗性的影视文化逐渐成为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的主要内容。

后现代主义渗透在影视文化中,使影视文化产业化、商业化。由于后现代主义诞生于社会大生产的没落中,对实用性的追求使影视文化不仅仅局限在娱乐消遣之中,同时也成了营利的文化商品。好莱坞、迪斯尼等等影视集聚区的出现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

叙事方法上,传统电影长久以来遵循着一种既定的规则,即两条或若干条故事线索交织,最终组织成一条线索通向结局。而故事结构大多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然而在后现代语境中,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产生了时空的断裂。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假定的叙述语境,也就是说观众大可不必在当时的时空感受中纷繁迷乱。

题材选用上,在传统影视作品中,英雄主义、精英题材是主旋律。人们追求着深度性和超越性,善于展现英雄主义等高雅题材,后现代题材中抛弃了这些浪漫色彩,艺术话语渐渐向日常生活靠近,保持自己的先锋性。如果说,传统影视文化是为了消除现代世界的丑恶面,以精神超越性为目标,那么,后现代影视文化就是醉心于情感与精神的卑微,提倡本能的释放,强调“人”的概念。

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影视文化受到了一些积极的感染,主要有:第一,消解了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在影视传播中的中心化位置。以美国为首的影视大国,通过强大的经济、文化、政治实力垄断了全球的影视传播和市场,进而使得影视文化成了西方传播自己政治、经济、文化的工具。然而,当后现代文化思潮在世界范围传播的时候,西方传统观念的中心位置同时发生了改变并且推动了涉及种族、性别、阶级等等方面的文化因素在影视文化中呈现非中心化发展。第二,大众化增强了影视文化的生命力。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影视文化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而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丰富大众生活尤其是底层民众的文化生活内容。艺术源于生活,大众文化无疑是影视艺术生命的重要源泉之一。第三,后现代主义用全新的视角拓展了影视文化的空间。后现代主义虽然是一种新颖的审美形态,但传统的民族文化价值依然是其重要的内容,它对人的关怀逐渐成为时下影视审美文化的重要特征。后现代美学风格集中表现为新型的影视主客体关系的重构,如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栏目通过叙述百姓自己的生活故事,原汁原味地反映群众生活,形成了朴实生动的美学风格。

后现代主义在人类建筑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多种文化进行碰撞,积极融合各民族的文化、生活方式。它从历史、文化、地域的角度出发,适应生态文明的发展。在环上大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影视艺术创意工坊的建筑设计中,笔者从后现代主义出发,以上海文化作为背景,提炼出后现代主义中的地域主义、隐喻主义和生态主义为重点要素,力求打造出上海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空间的特色。

上一篇:羊年春节诗词短信下一篇:交通事故的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