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政策(通用8篇)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不断丰富发展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基本国情出发,结合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化体制改革思想。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和十七大的召开为重要关节点,这一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十六大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前,这是在新形势下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的丰富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2003年6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就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基本原则、着力点、基本出发点、基本思路、工作方针等多个侧面阐述了搞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基本要求,特别强调要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要深刻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特别是经营性文化产业必须面向市场,认识到“面向市场和面向群众是一致的,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与„三个代表‟的要求是统一的,是把这些要求落到实处的重要实现途径。”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把文化体制改革纳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进一步确定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对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强调“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国家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对于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则“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同时,提出要“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命题。同时,伴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任务的明确提出,胡锦涛还特别强调要“通过文化建设来不断构筑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这在2005年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2005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规定》对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有很强的导向性,有利于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十六届五中全会则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明确提出了要形成“两个格局”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等目标,为我国“十一五”的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2005年11月,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这一《意见》成为我国加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丰富了中央的文化体制改革思想。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文化体制改革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重要指导,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为重要契机,在深入阐发文化体制改革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不同角度和城乡不同特征出发,对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和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等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为文化体制改革思想的理论化、系统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到十七大的召开,这是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理论化、系统化的阶段。
从2003年6月份开始,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试点工作的成功,为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的系统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2005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肯定了试点工作的成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2005年底,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成为我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纲领性文件。《意见》总结前一阶段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了我国文化体制存在的“四个不相适应”,要求“必须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意见》分别就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目标任务作了全面的阐述,细致规划了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文化企业改革、文化领域结构调整、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和健全宏观管理体制、加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的具体思路。中央的文化体制改革思想有了比较完备的理论形态。
2006年3月,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会议要求要努力在“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四个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2006年9月,中央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一方面明确提出了建设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要求,并从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把政府的职能由主要办文化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说明;另一方面,明确了影视制作业、出版业等九大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提出了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转变文化产业增长方式、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等目标要求,并就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改造、培育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健全各类文化市场、完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等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加强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同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高度,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要求。十七大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上,“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并强调“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明确要求“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等改革的具体要求。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对于文化建设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强调,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对于文化体制改革思想的一次重要发展。如果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形态的话,那么十七大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强调则是从更宽广的视野上确立了其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总之,理论内涵的提出、战略地位的确立,标志着十六大以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在理论化、系统化上取得了一次意义深远的飞跃。
第三阶段:十七大以后是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进一步深化阶段。科学发展观的全面阐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正式提出,是十七大两个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重要理论成果。在新理论、新视角的观照下,中央文化体制改革思想进入了一个深化发展阶段。
这种“深化”最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进一步细化对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在十七大召开几个月后,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目的,以改革为动力,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筹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发展,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这里对于以人为本的强调,对于统筹兼顾的坚持,都渗透着科学发展的血液。2009年8月,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将文化体制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目标任务、时间进度和责任主体,形成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10年4月,中央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关于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意见》,比较系统地回顾了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工作进展、主要成效和主要经验,指出了2012年前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2010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一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指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深入阐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的重要意义。这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显得尤为明显。一段时间以来,与经济快速发展相比,我国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也同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中一些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相关要求下,中央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要求。
早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初,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大举措中就有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要求。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要充分发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拉动消费、促进和谐、增强信心的重要作用。
2010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明确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加以强调。他指出,从国际经验来看,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要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最早是从西方研究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它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日益凸现, 而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受, 其也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与此同时, “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概念也频繁出现于各种媒体中。但这些概念的高曝光率也使大众产生了一些困惑, 所以本文试图对这三个相似的概念做一下浅略的介绍。
一、文化产业
在我国, 学术界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理解普遍较一致。一般认为:“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文化工业” (Culture Industry) 理论。该学派认为文化工业是一种标准化的过程, 其生产的产品就像其他商品一样出于同一种模式, 其产品已经失去了文化的内涵;而且束缚了大众的思想, 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由此可以看出, 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持有一种强烈的批判态度。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产业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文化产业” (Cultural Industries) 这一概念慢慢变为中性。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把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 再生产, 储存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这个定义中, 我们还是可以找到“文化工业”的影子。
我国最早的“文化产业”定义出现在2001年, 全国政协与文化部所组成的文化产业联合调查组对文化产业作了如下的界定:“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2004年4月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又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产业的内涵和范围。该文件指出, 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它的范围包括:“新闻服务, 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广播、电视、电影服务, 文化艺术服务, 网络文化服务,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其他文化服务, 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 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从以上文化产业概念的发展可以看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特别是作为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文化生产已经摆脱了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自发性阶段, 进入到了与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相伴而生的新的发展阶段。
二、创意产业
一般认为, “创意产业”的概念是首先由英国作为一项国家发展政策提出的。布莱尔当选英国首相以后, 于1998年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 该小组将“创意产业” (Creative Industries) 定义为“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 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 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并把创意产业范围规定为:“广告、建筑、艺术、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时尚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电视和广播、表演艺术、出版和软件等”。“创意产业”概念在英国被正式提出后, 在很短的几年内就被一些英联邦国家所接受, 如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并将其作为一种发展战略进行大力推广。此外, 我国台湾地区受此影响也开始十分重视对创意产业的发展。
关于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创意产业是对文化产业的细化和深化, 或者说是一种“超越”。如荣跃明在《超越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本质与特征》一文中写到:“从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看, 创意产业脱胎于文化产业,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艺术生产的一种业态。……在价值链的连接中, 创意产业始终处于文化产业的上游。”
但在多数学者的文章中, 还是默认这两个概念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实质性的差异, 而且它们所包含的范围也基本一致。如薛永武在《关于文化与文化产业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中指出:“创意产业无论是什么内容, 都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 ……文化产业中的‘文化’本身又是一种观念形态, 是文化创造者创意的感性显现, 因而文化产业又可以称之为创意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 在赢得1997年大选胜利以前, 英国新工党的相关文件中一直都使用“文化产业”这个概念。但在大选胜利之后, “文化产业”就被“创意产业”所代替。英国这种将“文化产业”迅速转变为“创意产业”的作法, 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制定文化政策的需要, 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其实, 英国所定义的创意产业, 实质上就是文化产业。只不过是“创意产业”一词更加突出强调了文化产业中的创意特性, 侧重点不同而已。
三、文化创意产业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的概念, 学术界普遍认为源于英国提出的“创意产业”。更有学者, 直接用创意产业的概念来界定文化创意产业。如潘晓曦的《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几点认识》、陈珏宇的《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述评》等。
但多数人认为,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 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 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 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 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仅从这个定义我们就能清清晰地感觉到“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的相似程度。
但在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时, 仍有部分学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一词中“产业”是由“文化”和“创意”作为并列的定语来共同修饰的, 即“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总和, 既是文化和科技的融合, 也兼容并包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如奚建华在《从文化产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现实走向与逻辑路径》一文中提到:“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经济和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它以创意作为核心驱动力和根本标志, 在价值链发展的最顶端, 促动和形成各种创新要素的积聚, 打破传统二、三产业的界限, 实现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和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 形成融合多种产业内容、产业流程的混合型、创新型产业形态。”
在对于概念的选择上, 无独有偶, 我国香港特区政府在其2003年正式发表的《香港创意产业基础研究报告》 (Baseline Study on Hong Kong Creative Industries) 中, 使用了“创意产业”的这一概念, 并将11项行业纳入其中。然而到了2005年, 香港政府又在官方文件中将“创意产业”改称为“文化创意产业”, 并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之一, 进行政策性的大力扶持。类似于英国大选前后的概念选择变化, 香港政府所作出的从“创意产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的转换, 一定程度上也是为其制定相关政策服务的, 并没有过多的从概念内涵上进行区分。
四、几点认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并无实质性区别, 三者之间的“同”要远远大于“异”。因而笔者不赞同在概念的命名上进行过多地纠缠, 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以及更深层次问题的研究上去。
鉴于国际和国内对“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这两个新造之词存在较大争议, 特别是它们也容易与“创意经济”等概念引起混淆, 建议在有关文件中还是使用在国际和国内认同度都较高的“文化产业”这一提法为宜。在目前的实践过程中, 由于这些概念的混用已经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某些地区为发展文化产业而新建立的“创意产业园区”实际上与我们常说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并无什么不同。这不仅影响了“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两个重要产业的发展, 还可能造成大众理解的偏差, 更不利于文化产业这个在我国扎根不久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 笔者建议应该统一命名为“文化产业园区”, 以示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区别。
目前,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都已经根据本国的自身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 (虽然“文化产业”在各国的称谓和所辖范围略有出入) 这些国家的文化产业不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且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这使它们成为全球内典型的文化产业强国。因此, 我国也应该充分利用我们天然的有利条件, 积极开发本土文化资源,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并进一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 从而扩大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跻身世界文化产业强国之列。
摘要:文化产业作为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 在我国不仅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而且也成为学术研究上的一个热点问题。但一些新造概念的出现, 如“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 使大众在理解“文化产业”时产生了些许困惑。本文试图对这三个相似的概念做一下浅略的介绍。
关键词: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概念
参考文献
[1]荣跃明.超越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本质与特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4, (5) .
[2]潘晓曦.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几点认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16) .
[3]陈珏宇.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述评[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08, (2) .
[4]李世忠.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探微[J].经济论坛, 2008, (11) .
[5]奚建华.从文化产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现实走向与逻辑路径[J].浙江学刊, 2007, (6) .
[6]罗兵, 温思.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概念的外延与内涵比较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 2006, (5) .
[7]刘保昌.文化创意产业综论[J].襄樊学院学报, 2007, (9) .
[8]海江, 谭翔浔.对文化产业概念的辨析[J].学术探索, 2005, (2) .
“文化产业化”首先削弱了“文化”对社会和公民的福利性;其次,扭曲了“文化”的实质,即扭曲了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再次,忽略了“文化”的社会效益,在审美情趣及及价值观取向上产生误导。
文化产业首先属于经济范畴
文化产业是生产和销售与人们精神消费商品相关的产业,是以创意为根本手段,以精神消费商品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创造财富并促进社会进步的产业。
文化产业内涵有三点:1、生产的是精神消费商品;2、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强调经济效益,也要求社会效益;3、可进行批量生产并与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的工业化、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又反效率化,追求异质性与个性。
文化产业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为目的,有别于物质产品——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求,但它同样是以追求经济利益和价值为最终目的的。文化产业从本质上讲是“产业”,而非“文化”,是经济体系当中的组成部分,追求经济效益。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型经济发展与增长形态。文化产业不是文化事业,也不是文化,它和文化事业是关联体,对文化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文化产业为什么比其他产业更加优异,就是因为它是精神消费商品。经济、社会越发达,越需要精神消费,需要心灵慰藉。追求享受,是人类的本性和本能,不是什么主义的问题。
强调文化产业首先是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就是要求文化产业必须产生经济效益。
文化产业的是以创意为根本手段的。伴随着创意经济时代来临,“智造”“创意”密集型产业已正在逐渐取代“土地”“劳力”密集型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从本质上反映了新经济竞争优势的来源和竞争方式正在发生重要转变。
用市场机制运作文化产业,是追求持久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市场机制是最好的配置资源的方法,是用最简捷的方法,做最复杂的事情,以求得最大的效益。文化产业属于经济范畴,经济水平和物质基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经济基础越发达文化产业的发展可能越好,资本投入的多少,构成文化产业是否发达的核心要素。例如,深圳作为特区,到2010年只有30年的时间,目前文化产业产值占广东省文化产业产值的30%左右。深圳文化产业的成功得益于深圳有非常好的经济总量。深圳有两个国家级的会展,一个是高科会,一个是文博会,后者是国际性的文化产业交流平台。深圳十几年前高水准的印刷业和能够给日本、好莱坞等代工做动画片的动漫业,使得深圳在资本优势、人才优势基础上有了环境优势,所以深圳的文化产业发展非常快。相反,中国中西部有非常丰富的地上地下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有的已经沉淀了八千年,但它的经济总量很低,一个省可能还没有东部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县的经济总量大,投资明显不足,人才和创意都收到阻碍。这些省份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几乎完全依赖旅游业,即使有文化资源也做不好文化产业。
经济属性从以下几点提出要求:(1)经济效益;(2)产业链;(3)商业模式;(4)资本投入(量的多少与环境的优劣);
(5)品牌;(6)与三次产业的联动。
文化产业同时具有文化属性
我们强调文化产业首先属于经济范畴,不是忽视文化产业的文化特征。文化产品的高附加值来源于产品的差异性,而产品的差异性来源于其文化属性,文化产品必须有价值与效用的区分。
后现代经济的特点首先是定制。定制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相对,表现出以异质性价值为基础的产品差异性。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指出一个现象,创意性产品的特性、基调、风格“独立于购买者对产品质量评估之外”,“当存在横向区别的产品以同样的价格出售时,人们的偏爱程度是不同的”。主要由创意决定的产品差异性,对创造高附加值的贡献,远远超过产品质量的贡献。凯夫斯(Caves)在《创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指出的又一特殊现象是,创意产业人员关注的“往往并非利益最大化问题”,答案还是在价值与效用的区分上,即人们在追求精神产品过程中,已经从传统的商品关系中的从追求效率优先转化到了追求价值优先的境界1。
创意也被误读,很多人认为创意就是“创出好主意”,但是这种理解很肤浅。作者基于長期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将创意定义为:是指通过改变事物的原有形态,使之符合时代的审美需求并创造出价值的活动。这种递进式的定义,需要全部实现,缺少任何一步都是不完全的。通常,改变事物的原有形态很容易做到,符合时代的审美也可以努力实现,但是创造新价值是很困难的,所以很多创意都失败了。为此,作者对创意提出以下基本要求:1、与创新有关;2、时代感;3、新奇独特;4、有震撼力;5、贡献新价值。
那么,文化产业中的“文化”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第一,文化产业中的“文化”是指被创意和商业化运作了的文化资源,它不是一般的“文化”概念。生产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在本质上有相同的地方——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方是:物质产品在被赋予文化内涵后才具有社会效益,而精神产品则不同,它一旦被生产,就具有社会效益。因此精神产品的影响力要比物质产品大很多。
第二,“文化”还是社会环境和知识创意与管理等概念。以深圳为例:深圳是最先实行了市场经济的内陆城市,借鉴了很多香港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发达的先进模式。深圳发展得非常快,令全世界惊叹,这就形成了独特的深圳文化,即国外的先进文化、思想、理念,被中国优秀文化融汇之后再生的文化现象。深圳的文化非常明显,深圳的文化特性(包容、共生)也非常明显。
当然,对创意来说,仅有科学管理是不够的,它需要对科学管理进行超越,实行艺术化管理。当创新在内容上体现出更多人本化价值特点时,创新方式相应就会更多地转向“艺术化创造”。与“工业化制造”相比,“艺术化创造”体现出更多的自发性的特点。创意是自然而然的,要求灵感和独特价值。以最大化理性为理念的管理,对创意是不适用的,它要求更人性化的管理。
需要强调指出: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和驱动力。继农业经济以土地、工业经济以资本和矿产为最重要资源之后,创意经济使创意和人才资源作为核心资源占据了空前重要的战略地位,当然,文化资源也是重要的资源之一,但不是核心资源——作者一再坚持认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认识到:在创意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再是技术,也不是信息,而是来源于创意和创新。
文化底蕴与文化资源丰裕程度与文化产业发展程度没有直接必然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文化底蕴与文化资源的是否丰裕不构成文化产业是否发达的核心要素。关键是看这些文化资源有多少可以真正被创意,成为文化产业的动力。
城市文化与文化产业
一、城市文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是文明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和文化的土壤.现代城市的创生与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文化.文化既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又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功能是城市的主体功能,城市文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和起着巨大的作用.
作 者:朱铁臻 作者单位: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北京,100010刊 名:唯实英文刊名:WEISHI年,卷(期):“”(2)分类号:G0关键词:
创新实践:文化产业政策与制度创新的内容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进入文化产业政策与制度全面创新的年代。这是一个文化产业政策和制度不断推陈出新的年代,是中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年代。如何创新?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必须借助于国家政策的力量,通过制定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从何处创新?创新必须从影响和束缚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入手。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表现在:宏观管理政出多门,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指导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投资主体单
一、行业限制过多,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没有起到基础作用,造成文化资源的大量闲置和浪费;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文化产业的比重较大,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文化产业组织还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状态,文化产业单位普遍缺乏活力。文化产业要发展,就必须进行大胆改革,进行政策与制度创新。
一、创新文化产业政策
(一)确立文化产业地位政策
国家“十五”计划首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这是一个历史性创新。从“七五”计划到“十五”计划的不同提法,反映了这个创新的历程。“七五”计划提出“进一步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等各项文化事业”,“八五”计划提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等各项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九五”计划提出“大力发展各项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和福利建设”、“加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工作”,“十五”计划明确提出了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和要求。这一创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文化产业自身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必然结果。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报告里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详尽论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作用、发展要求和目的,报告明确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区分,并把文化产业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报告把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放到了增强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战略层面。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2005年中央中央、国务院制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从战略高度明确了“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006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认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要赢得国际竞争,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样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明确要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激发民族生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创造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掌握主动权。从十五届五中全会到《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体现了我国发展文化产业战略地位的确立过程。
(二)组建大型文化企业政策
文化产业政策创新突破口在何处?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首先是来自文化企业自身。我国文化企业主要问题是规模小、分散化、没有竞争力。因此,必须通过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解决文化产业规模经营和专业化协作的问题。早在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意见的通知》,要求“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包括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在内的广播电视集团”,随后“三台合一”的模式开始形成。200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
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强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集团化建设为重点和突破口,着重在宏观管理体制、微观运行机制、政策法规体系、市场环境、开放格局五个方面进行创新,以进一步壮大企业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同年文化部下发《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对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行业,形成以若干大型企业(集团)为主体的市场结构”,明确要求:“打破地区、部门分割,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一批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乃至跨国经营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国家集中培育几个具有导向性、规模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文化企业集团,如演出集团、音像集团、影视集团、文化旅游集团、艺术品经营集团等。”在政府推动下,文化产业集团如雨后春笋。到2003年初,我国已经批准成立了69个传媒集团,其中包括38个报业集团、13个广电集团、1家期刊集团、9个出版集团、5个发行集团和3个电影集团。2001年,内地报业广告营业额超过1亿元的报社(集团)已经达到50家以上,占内地报业广告营业额的80%。2004年国务院对文化部关于组建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等有关问题做出批复。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有条件的可组建多媒体文化企业集团。” 文化产业集团化获得了国家政策的强有力支持。2004年和2006年,仅文化部先后两批命名了78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另外,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广东、深圳、广西、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15个省、自治区、市分别命名了各自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三)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政策
文化市场的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对文化产业具有决定意义。我国文化市场零散分割,流通渠道不畅,难以形成统一的市场网络,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此外,我国文化市场处于发展的初期,存在多方面问题,需政府政策的扶持和调控。因此文化市场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培育二是规范。
文化产业的弱小带来文化市场的不成熟,文化市场需要培育。在2001年文化部《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要求清除阻碍建立和形成统一的文化市场的各种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则明确提出了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目标,并在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完善现代流通体制、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如重点培育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市场;加强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培育和规范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市场;建立书报刊、影视产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艺术品、演出剧目的现代市场营销系统等。《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各类文化市场,更加明确了在发展文化产品市场、完善文化要素市场、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健全文化行业组织、鼓励和引导文化消费、培育全国和区域性的大型现代流通组织、建设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发展现代文化产品连锁经营、积极发展文化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具体政策。
1994年国务院颁布《音像制品管理条例》,这是我国第一个文化行政法规。此后,一系列规范文化市场的文化行政法规相继出台。1996年颁布《电影管理条例》,1997年相继颁布《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和《广播电视管理条例》,1999年颁布《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与此同时,国家文化行政部门依照国务院条例相继出台部门规章。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的通知》,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歌舞娱乐服务场所、音像制品经营场所、出版物和计算机软件市场、印刷业及文物市场提出了具体整顿和规范办法。
文化市场准入制度也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为了使国内法规与WTO承诺相一致,2001年起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开始修改有关文化行政法规。修改后的《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电影管理条例》和《出版管理条例》分别规定,国家允许设立从事音像制品的分销业务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允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投资建设、改造电影院,允许中外合资和合作方式建设或改造电影院;允许设立从事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业务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2002年文化部修改后的《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管理办法》、《<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2003年出台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明确提出了降低门槛,向民营资本开放的具体政策。有关文化行政部门也做出了相关产业的政策创新。
(四)鼓励高科技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发展高科技文化产业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鼓励高科技文化产业发展既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战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发展重点文化产业,要求确定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推动国家数字电影制作基地建设、国产动漫振兴工程、“中华字库”工程等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在重点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动漫产业政策和游戏产业政策是其中两项重要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列入其中。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了由文化部牵头,相关9个部门参加的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部际联系会议制度。这份文件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提出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政策,第一次在政府主导下主张通过财政等政策推动我国文化产业某一门类的发展。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民族动漫产业,大幅度提高国产动漫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广电总局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保障国产动画片的播出,鼓励动画原创。2005年文化部和信息产业部联合下发《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首次公布我国政府的网络游戏政策。《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开拓动漫游戏、移动电视等新兴市场”,“积极发展网络文化产业,鼓励扶持民族原创的、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另外有关文件明确了网络文化产业享有软件产业的优惠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
(五)促进文化产品出口政策
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鼓励文化产品出口,是我国入世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文化部《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鼓励文化产业单位面向国际市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出口优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产品。2003年在《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2005年文化部制定了《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暂行)》,并全面开展了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示范基地认定工作。同年,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产品进口管理的办法》,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等八部门的《关于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若干政策》。《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具体规定了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实施 “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具体政策,关于做大做强对外文化贸易品牌,重点是扶持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演出展览、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出版物、民族音乐舞蹈和杂技等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支持动漫游戏、电子出版物等新兴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发挥国有文化企业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的主导作用,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时要求,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施“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加快“走出去”步伐,扩大我国文化的覆盖面和国际影响力。2007年,文化部、商务部
等六部门又出台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并下发文件要求各地上报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和重点文化出口项目。
(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
我国传统的文化投融资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形成的,这种资源的配置方式的低效率导致我国文化投资主体和投融资渠道单一,国有文化单位体制僵化、机制不灵,从而使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文化产业发展的受到极大的限制。文化部《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调整投融资政策,广开发展文化产业的筹资渠道,鼓励和放宽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国家鼓励发展的文化行业和产品,取消一些对非国有经济成分投入的限制。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原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将旅游、文化、体育等新兴服务业作为“十五”期间发展的重点,进一步对社会资本开放准入门槛。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对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文化企业,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上市等投融资问题做出了四项具体政策。200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放宽了社会资本的准入范围。2005年国务院专门下发《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在具体十项规定中,明确社会资本可进入和不可进入的文化产业领域。同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服务创新和建立健全信用担保系统方面加大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做出了具体的政策规定。《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重申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加强和改进服务,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
(七)扶持文化产业的财政税收政策
总的来说,我国文化产业组织比较弱小,需要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予以扶持,尤其是财政税收政策。同时我国文化产业组织大多数是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单位而来,因而转变过程中更离不开财政的支援。财政税收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通过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明确了试点地区可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制定相应使用和管理办法,采取贴息、补助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在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实行减免的优惠政策。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支持力度,要求扩大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省和有条件的市、县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同年,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出台了具体的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
(八)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政策
文化部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抓好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拓宽人才选拔途径,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大力培养和引进经营管理人才、文化经纪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等各类文化产业急需人才,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实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的人才战略;鼓励支持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以及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参与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累人力资本。《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加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建设先进文化、培养文化人才中的重要作用作为规划的具体
内容,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整合相关学科资源,集中开展文化产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先进文化建设服务;鼓励文化单位与高等学校合作举办高级研修班、培训班,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鼓励和支持文化人才参加学术研究和交流,承担重大课题和项目。1999年和2002年,文化部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设立了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起步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为引导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根据文化产业形势的需要,文化部又命名了6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并向各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和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下达了2007年度文化产业研究课题任务,要求就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若干重大课题展开研究,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二、创新文化产业制度
(九)创新文化产业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创新的核心是产权变革,而产权变革就是要实现所有制结构创新,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起实质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以此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进行所有制结构的制度创新。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了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范围,随后国务院又下发《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规定》,提出进一步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同年,文化部、财政部、人事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鼓励发展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意见》。此前,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已经承诺对外资开放的文化产业领域。这样文化产业国有单一所有制的格局被打破,文化产业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得以建立。其次,积极推进产权变革。在《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股份制改造,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符合上市条件的,经批准可申请上市的具体政策规定。《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要求:一般艺术院团和除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外的出版单位及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类等报刊社,新华书店、电影制片厂、影剧院、电视剧制作单位和文化经营中介机构,党政部门、人民团体、行业组织所属事业编制的影视制作和销售单位,新闻媒体中的广告、印刷、复制、发行、传输网络部分及影视剧等节目制作与销售部门,分期分批完成转制为企业的任务;同时提出了加快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改造的政策目标: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使国有和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十)创新文化行政管理体制
十六大以来,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取得了一系列进展。2003年在文化部下发的《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能力,要求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行政职能,实现从计划经济管理向市场经济管理、从办文化向管文化、从管政府文化单位向管整个文化行业的转变,并提出了政企分开、理顺政企关系,建立符合现代行政制度和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政企关系的目标。这个时期重点开展了文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推动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了文化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和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仅新闻出版署就取消了“设立出版物批发市场的审批”等28个行政审批项目,向省市下放了5个审批项目。此外,对文化行政机构的设置也进行了尝试性调整。2004年中央有关部门明确了在综合试点的地区的省辖市、县级市和县级现有的文化局、广电局和新
文化事业的含义是由政府所属的事业单位即文化行政部门来领导的、以文化行政部门领导的以公益性文化建设为内容的社会工作,它的最大特色是公益性。文化产业的含义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最大的特点是经营性。毫无疑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阐述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首先,它们的目的不同。文化事业,以国家社会为依托,发展文化,主导正确高尚的文化潮流,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比如我国开展的很多公共文化建设活动,文化“三下乡”活动,在农村放映电影数百万次;博物馆、美术馆和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广播电视数字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政府和党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和弘扬等等。这些都是文化事业的典型代表。而文化产业是将文化纳入商品生产的轨道,与商业经济融为一体,迎合大众消费,受市场主导,以营利为目的。比如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就十分的发达,PBC电视台、洛杉矶时报、洛杉矶迪斯尼乐园、好莱坞环球影城,百老汇演出市场等等,这些都是全世界闻名的文化产业巨头。好莱坞环球影城位于洛杉矶市的西北郊,是世界电影之都。在美国电影业初兴之时,独立制片商们为了打破电影生产的专利格局,纷纷转移到阳光灿烂、风景秀丽的加利福尼亚,一个新的电影中心逐渐形成,好莱坞也成了美国电影业的代名词。好莱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电影奇迹,最著名的就是1998年,由好莱坞推出的影片《泰坦尼克号》,是电影史上第一部全
球票房超过100亿美元的影片,这部影片不仅卖座而且高水准,囊括了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在内的11个重要奖项。嫁人就嫁灰太狼,做人就做懒羊羊。目前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正在热播,不仅赢得了广大小朋友的青睐,还得到了90后甚至80后的热捧,喜羊羊还发展了玩具文具服饰等产业,逐渐形成了一条越来越长的产业链。
其次它们的特征不同,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文化事业还具有“国家性”,很多时候体现了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我国的很多节日,春节,中秋节就体现了我国“和”的思想。中秋佳节,全家团圆,体现出我国是个重视家庭,爱好和平团圆的国家。而文化产业则更具消遣性,娱乐性,营利性,流行性。由于文化产业的目的是盈利,所以必然受市场主导,商家为了谋取最大的利润,就要跟上流行的步伐,快女超男各种选秀节目,非诚勿扰各种电视相亲都是流行的代名词。而消费者通过享受文化商品,娱乐身心,休闲消遣,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所以文化产业具有娱乐性。人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去书店买小说,这些都是文化的娱乐体现。此外,我还认为文化产业具有创造性,比如现今有人喜爱喝茶,便衍生出了茶文化,有人热爱健康,就出现了养生文化,这说明文化产业与大众生活融为一体,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文化潮流,另一方面,这也更加体现了文化产业的营利性,流行性,商家为了盈利,会努力发掘大众生活的流行趋势,加大对各类文化的投入,使社会文化更加多姿多彩。当然,这也带来了很多弊端,容易造成文化污染,比如黄色暴
力拜金不良风气的盛行。
吉林省文化产业发展中虽有吉视传媒、长影集团、吉林歌舞集团等异军突起, 但吉林省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还是比较薄弱。吉林省的民族民俗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和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 所以加快发展吉林省民俗民间文化产业建设, 可以进一步搞好吉林文化产业规划布局, 调整文化产业结构, 为实施吉林“十二五”文化产业提速计划, 推动吉林省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将结合长春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的调研, 以吉林省九台市的民间艺术产业的发展为例, 针对如何发展壮大民俗文化产业, 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 特别是对吉林省县域民俗文化创意集群区的品牌打造的推介, 为各地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 提供一些可供交流的思路。
2012年8月3日至8日在长春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本次博览会最突出的亮点就是突破了往届单纯以剪纸为主的艺术种类和作品风格相对单一的局限, 而代之以全面挖掘整理、包装县域民间艺术的各种资源, 注重县域民间艺术整体形象的塑造。展品种类多样化、作品数量规模化、策划环节系统化, 达到了厚重多彩的效果。此次展会为自觉推动县域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一次积极地探索和尝试。
一、挖掘区域民俗文化产业的优势
每个地域的民俗文化都有其自己的特色, 在进行产业化的过程中, 挖掘区域民俗文化产业的优势, 走差异化道路才能使其生存和发展起来。吉林省大多城镇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传统, 如“歌舞之乡”、“二人转之乡”、“冰雪渔猎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等, 可以说民族民俗文化样式丰富多彩。如:剪纸、二人转、象帽舞、刺绣、根雕、萨满文化、延边朝鲜族歌舞、蒙古族马头琴等形式。但大多民俗文化样式处于一种自娱自乐的、单一性发展模式, 使之向特色化、产业化的多样性方向转变, 既是对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 也是使之传承下去的最佳途径。以吉林九台市为例, 九台市这块沃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绿柳边台有着厚重的文化和历史, 它是吉林省由东部长白山区向西部平原地带过度的中间环节, 历史上就呈现出自己的文化多样性, 而且带有吉林地域文化的典型特征:这里森林文化、农耕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并存, 相互交融又保持各自的独特性, 这是民间艺术赖以产生传承的深层社会基础, 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 衍生出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充分利用这些地方资源, 使之转化为有益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动力, 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区。九台的民间艺术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 发展传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些优秀的民间艺术种类一度走到失传的边缘,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经济背景下, 在城市化步伐加快的今天, 如何传承好优秀的民间艺术资源, 已经成为摆在相关组织和每一个文化者面前的正待解决的课题。目前, 九台市以“中国萨满文化之乡”打造城市名片, 以自身的特色化优势开发民俗文化产业, 同时为萨满文化的传承与走上国际化道路, 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打造县域民俗文化创意集群区的品牌形象
九台市在开发民俗文化产业的同时, 逐渐注意打造县域民俗文化创意集群区的品牌形象, 开始提升国际化影响。本届民博会就是对县域民间艺术资源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和系统梳理, 开始有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树立了“抓发展必须抓文化、抓文化也是抓发展”的理念, 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积极探索民间艺术传承及产业化的路径。政府在文化惠民上, 让民间艺术更贴近百姓生活, 努力营造有利于民间艺术繁荣发展的良好环境。
长吉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 九台作为该战略的节点, 独特的文化地位正在日益凸显。九台优秀的民间艺术传承好, 使得长吉两大城区板块充满了本土文化的活力, 进而使全省文化保持了自己的鲜明特色。这里有享有盛誉的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人、被称为“关东神剪、萨满雄鹰”的中国萨满文化传承人关云德, 他的一百位满族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剪纸作品, 将满族民俗和剪纸艺术的结合, 把濒临失传的神话传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他还是萨满神鼓的制作传承人, 在传统的神鼓上绘制图案, 欲将剪纸艺术运用到神鼓图案的创新制作上, 准备在神鼓上绘制各种满族传统的图案和花纹, 并将它开发成旅游纪念品。九台的萨满剪纸艺术已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九台民间艺术产业化也迈出可喜的一步。2011年1月5日, 长春柳条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它是新兴文化企业, 也是九台市第一家综合型小微文化企业。注册资金100万元, 现有员工30余人, 是有著名剪纸大师和著名工艺美术大师卢伟两位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家牵头, 以在长专家学者和大学生创业人员为智力团队, 由民营企业家投资创办的。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文化发展艺术品设计及市场经营、环境艺术设计制作、装饰、旅游文化项目开发、会展服务、文化交流、策划、培训、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形象策划、动漫产品研发和推广、剪纸专卖、沙盘标本制作等。柳条边公司将以挖掘九台文化旅游资源, 创新发展文化产业为己任, 坚持地域文化和市场需求、时尚元素相结合, 全面启动文化创新、文化创业、文化创意、文化创造、文化创富系统文化产业工程。该公司目前已下设剪纸艺术中心、九台鹰猎文化表演队、黑泥革布艺术中心等, 并在省市各大文化活动中表现突出, 受中外嘉宾广泛关注和好评。在九台卡伦经济开发区的龙昌木业有限公司也是一个颇具规模的以民间手工艺制作为主的专业企业, 通过几届民博会的参展, 该企业生产的系列仿古家具已经远销省内外,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还有根雕、面塑、葫芦雕等工艺作品、其塔木的农民画等艺术作品, 已远销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
关键词:产业链;文化产业;服装;影视剧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链
文化产业诞生的时间比较晚,我国开始接触这一概念的时间更晚,现在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还不够健全。在文化产业学术界,大家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大家习惯于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此的定义: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理论体系。但目前仍有一大部分人在照搬西方的理论来解读文化创意产业。在文化产业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时候,我么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发挥文化产业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怎样提高文化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带动作用。我们最终的关注点,是要整合同系资源,创作文化产品利润的最大化,使其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同时能够使收益渠道得到拓宽。
所谓文化产业链,是体现文化产业中与其他产业之间互相依存关系的概念,又被称为价值链,是因为其揭示的是不同环节和不同产业之间的价值关系。
同其他一般产业一样,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的一般表现形式具有向前关联性与向后关联性,单循环关联与多循环关联相互结合。我们将在本文中浅析文化产业链中各种相关行业之间的依附关系,同时探寻这种关系背后隐藏的延伸空间和价值空间。
以电影和服装、饰品等行业的关系为例,一部电影的制作过程,参与其中的各个产业都可以产生附加值,大量的服装设计人员的参与、影视服装的制作,使电影对其产生后项关联。当电影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依然以电影为例,一部有影响的的优秀的电影作品,带动相关的图书、游戏、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就这些产业而言,即产生前向关联。
(一)当代影视文化传播对服饰文化的影响
文化产业的发展依靠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影视文化的传播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媒介工具、受众等。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顺畅与频繁,韩国的影视剧及综艺节目都在中国受到欢迎,掀起“韩流”热潮。
人们通过观看韩剧、电影、综艺节目,了解了韩国的生活方式、伦理认知、时尚风向以及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尤其是年轻人,在异国文化中发现符合自己个性的元素,并努力追求,韩剧中的许多时尚元素使年轻人找到自己的社会模型,从言行举止到服饰都朝自己认可的方向靠拢。染彩发、街舞装、板鞋都成为时尚。
十年前,一部《浪漫满屋》得到中国年轻人的认可,引领了当时服饰、发型的潮流。同其他影视作品引起了连锁效应一样,人们因为喜欢自己的偶像而产生模仿的愿望。敏锐的时尚眼光让设计师注意到这一点,在影视服装方面大做文章,使一部影视作品中的服饰造型、搭配方式成为流行风向,从而带动服装业、饰品业的高效益。由当红影视明星所传递出的时尚指向也是影视文化外延的一大特色。
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影视文化以来源于生活由高于生活的表现形式反映社会文化的基本形态,服装作为影视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影视作品中作为视觉元素的一种出现,要求它更具有符号性,基于这种原因,人们更加重视影视作品中的服装设计。跟切合人物形象、性格、场景的服饰搭配,使影视作品的虚构性更加模糊,文化产业的开发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变得更为自然。
(二)系统看待产业关联性
因为影视文化与服饰文化之间的共性,使其关系更为密切。文化的关联性将相关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两者之间存在高度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包含了前、后两种关联。
依然以影视剧为例。一个具有匹配实力的企业为优秀影视剧提供服装赞助,使影视剧的服装更具特色,同时能为剧情提供服务,这样,影视剧中的服装问题便得到了解决,由此,建立起良好的后向关联性。当影视作品成功播出,当剧中的服饰得到受众的认可,即可刺激市场需求,提高该服装品牌的知名度,同时产生经济效益。由此便建立起前向关联性。这种前向关联性又可开拓新的合作空间,获得极高的市场回报。
(三)文化产业建设“内容为王”——韩剧的成功
韩国新的文化政策将影视产业作为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近年来投入大量的资金,使文化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经济实力雄厚的制作团队,打造出了制作精良的高水平的作品。如今,韩国的影视作品尤其是韩剧的大量出口,带动了韩国多种行业的发展。在当今,韩剧强调“内容为王”的时代,经典的创意产品无疑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韩剧更多地反映的是爱情、友情、亲情,以此为线索,反映日常生活的点滴,使观众沉浸其中,同悲同喜,产生认同感,同时在剧中找到情感慰藉,悲喜剧元素的大量运用,将观众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在情感的波动中,转换心绪。
韩剧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放大给观众看,体现的是世俗之美,对真挚情感的展现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世俗之美为我们展现了平凡但感人至深的亲情、深沉而无私的情爱、质朴的同情与关怀。曾经有一系列经典的爱情、伦理等韩剧得到中国观众的认可。例如《新娘十八岁》《豪杰春香》《浪漫满屋》。
韩剧中也不乏灰姑娘与白马王子式爱情模式的表现,如《我的名字叫金三顺》《我都女孩》《宫》《继承者们》,超越世俗的爱情,满足了观众的朴素期待,赚足眼泪的同时引起更大的共鸣。使韩剧成功占领了国际市场,出口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
韩剧在中国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文化的同根性。韩剧中所展现的文化认同、社会文化、伦理思想都与中国观众拥有共同的文化情感。特别是韩剧中所展现的儒家文化,如《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这样的伦理剧,展现的是大家庭中对长辈的孝敬、夫妻之间的情爱、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扶持,用基本的儒家道德思想,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亲情、爱情和友情,得到观众的认可也便是理所应当的。《青春》《天堂的阶梯》《冬日恋歌》等悲剧式爱情,在中国观众的情感认知中也可找到共鸣。两国文化的共通之处,使中国观众更容易解读韩剧中所要传达的文化思想,这种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一经推出,便占领的大部分市场。
(四)从“培养分析”看韩剧的消费者培养策略
1.商品消费意识的培养。韩剧值得借鉴的一个方面是重视对场景和细节的重视,从家居摆设到人物的服饰搭配,都精致到极点,当韩剧在海外得到广泛认可的时候,这些细节也引起观众的注意,观众从喜爱到想要模仿,从而刺激消费。这就为韩国的相关商品进军国际市场创造了机遇,也为韩国带来更多的商机。
2.旅游消费意识的培养。韩剧追求画面构图效果的精美,每一帧画面的截取都有其良苦的用心。在韩剧中,将韩国的旅游文化融入其中,拍摄地点的选取都独具匠心,在韩剧中,主角留下眼泪与回忆的咖啡屋,当观众去寻找电视剧中的影子时,还能看到剧中人物留在墙上的痕迹,这就使更多的人想要继续去探寻剧中的更过的场景,剧中主角曾经活动过的每一处场景,都可能成为旅游的热点。在电视剧《蓝色生死恋》热播的时候,主角嬉戏的田间、生死离别的海边都让观众印象深刻。拍摄此场景的束草,也开辟出“去束草,寻爱情”的旅游专线。观众到拍摄地去参观游览,重温剧中感人至深的场景,得到更深刻的体验的同时,使束草的自然风光得到更多的认可。几年来,根据权威的数据调查,当红韩剧的播出,带动旅游业的发展,缔造了旅游收益的神话。
3.偶像消费意识的培养。韩剧热播的同时,培养了大批得到观众认可的明星。如金秀贤、全智贤、韩彩英、韩佳人、宋慧乔、金喜善、元彬等等。这些偶像明星以影视剧为载体,深入人心。偶像的魅力在于其所展现的社会示范效果。无论是言行、衣着还是其惯用品牌,都收到追随者的追捧,利用明星的偶像作用,深入挖掘其商业潜力,拓展由偶像带动的消费市场。
韩剧在做市场推广的过程中,不是停留在电视剧出口这一个收益点上。通过其中潜在的影响,得到二次甚至多次的多层次的收益,电视剧作为消费的龙头,带动的是饰品、服装、旅游业的发展,形成商业链条。于此对比,中国的影视剧的隐含价值或者对隐含价值的挖掘都还远远不够,这是应该向韩国同行业借鉴的。
二、“文化先行”——韩国服装业搭乘韩剧快线
韩国发展文化产业,首先依据文本,将文化产品本身打造成精良的消费品,同时,与之相匹配的产业得到很好的培养,收到文化引导的,是大批潜在的消费力量。
(一)韩国服装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韩国服装进军中国市场,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后期,在当时的中国,品牌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服装产业也并非集群式发展。当韩国的低档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设置较低的门槛,便将中国作为了其处理库存产品的主要市场。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放了更为广阔的流通市场,高端产品市场出具雏形。韩国服装行业及时发现了中国市场纯在的巨大的发展潜力,为长远利益考虑,放弃了低端市场,积极促进高档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在1996年,韩国新世纪百货店曾经在上海八佰伴租借整个楼层,销售当时韩国的几十个高档品牌。这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韩国不再将中国作为其处理库存的单一市场,而主打品牌消费,形成高端的品牌市场。
(二)“文化先行”策略引导下的韩国服装业
韩国文化的铺垫为韩国服装业进军中国市场提供了极大的优势。基于韩国综艺节目、影视剧的深远影响,韩国服装得到中国消费者的广泛认可。韩国的文化输出,为服装业重回中国市场立下不可隐没的功劳。在韩剧中,为我们展现的是这个国家对服装、饮食品质的追求,是对环境的精心的呵护,是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韩剧主角本身的外形、服饰搭配都引起中国年轻人的共鸣,让中国年轻的观众倾慕不已。
偶像对潮流的引领也在不同的时期掀起不同的追捧消费的潮流。人气较高的当红明星的每一次出场,都对其赞助品牌起到新一轮的推动作用。当韩剧热播,韩国服装便借此力量成为流行的指向,韩剧及韩星为韩国服装业的发展奠定了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韩剧对服装业的促进作用也就不言而喻。
影视文化的发展使受众对韩国文化产生认同感,同时也提高了韩国文化的社会地位。这就使得韩国制造成为附加值更高的消费品。出口到其他国家的产品都被打上韩国文化的独特的烙印。实力强劲的影视文化的发展,带动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品牌的市场走向,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使韩国的文化产业与服装业互相依存,共同良性发展。
目前,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端看,但同时,也具有无限的潜力。中国在打造自己的文化产业特色的同时,可以学习韩国发展其特色文化的经验及先进方式,在利用自身产业优势的同时,融合中国文化不可抗拒的魅力,在打造优秀的文化产业的同时,注意对相关产业的影响。以产业联动的方式,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的发展及传播的模式。
【文化产业政策】推荐阅读:
创意文化产业09-16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05-27
文化产业的特点10-04
文化产业保护与发展06-09
文化产业网建设方案06-12
文化产业发展论文07-04
广播电视文化产业07-20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基地07-28
文化产业投融资09-16
文化产业项目风险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