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2022-1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摘 要] 目前“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已经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风向标,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生活,利用计算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将成为未来人们不可或缺的生存能力。那么职校的计算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呢?本人就以上问题,结合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有些感想,希望与同行交流,探寻出更合适教学模式,以利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能力 功能性文盲 信息技术课的目标 NIIT计算机培训

一、提出问题: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什么是计算机应用能力?所谓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指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能用字处理作一些文字编辑的能力,使用数据处理软件统计数据的能力,甚至使用因特网获取信息的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老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对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里不得不提到“功能性文盲”的概念,这个概念包含读、写、算的能力。“读”的含义在发生变化,不仅要求能读印刷的文本,而且随着全球网络化的到来,如何有效、快捷地读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了一个现代人必备的才能。“写”的含义也在变化,写也不仅是指以往的伏案苦爬格子了,它还包括借助计算机的“写”,更为重要的是能将自己的想法或需求写到网上,与全世界的人交流,以便获取更多的帮助和启发。“算”也不仅是指手工或一些简单工具核算成本和产出,计算机的出现,使算的工具有了极大的提高。很好的把握它,就能大量节约精力和提高效率。简言之,“功能性文盲”是指那些受过一定的教育,会基本读、写、算,却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图表,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无法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的人。可见,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缺乏,将导致成为“功能性文盲”。一旦成为“功能性文盲”,将有可能出现如下的尴尬局面:手持信用卡却在ATM自动取款机前取不出钱来;在电话费咨询系统的电子触摸屏幕前无从下手;在浩如烟海的因特网信息中找不到急需的信息等等。近年来“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风向标,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生活。利用计算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将成为未来人们不可或缺的生存能力。

二、那么信息技术课的目标应当是什么?

现在的教学中体现较多的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对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方法与策略的培养缺失,淡化了对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对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的培养少了些。在教学中如果不强调在本课中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对使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方法与策略的培养;不加强对其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应用信息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使用计算机工具自主学习方法、策略的培养,其他的学科一定会取代信息技术课的。

我们是仅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吗?是仅为了编程开设程序设计课吗?是仅为的计算机应用而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门学科消失的时间将会不远。许多教学内容象Windows2000、Word2003甚至Windows XP在将来的应用会落后、消亡。而编程的VB、QB甚至C++都有可能会被更好的语言代替。信息技术课除了技术的应用以外,还有没有更深层的东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是不是应当在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应用中的方法与策略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使学生们明确什么是手段、什么是工具、什么是目的、如何利用手段与工具达到自己的目标?

计算机的应用固然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任务。而使用这些工具的方法,以及使用工具完成任务或者作品的策略,是不是更应当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NIIT计算机培训教育的启示

NIIT(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是总部设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信息技术跨国公司。其专门从事教育、培训、软件解决方案和教育多媒体业务。我有幸接触了关于NIIT的教材、教学和课程方面的内容,通过研究,发现和我们的计算机教育相比,NIIT的教学的确有独到的一面

1、教材有特色:

NIIT教材的更新非常迅速,每18个月更新一次,确保学生学到的都是符合现代企业需要的主流技术。

NIIT教材讲解清晰并具有梯度,适合学生阅读和自学使用。NIIT的教材是从业界选择问题作为教学案例,通过示范、指导练习、引导探索从而完成一系列的独立实践。这样一来,学生从开始看书本的那一刻起就知道通过本课的学习,自己将能够解决一个什么样的实际问题。

2、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NIIT采用独特的培训方法——FUSION方法。它由87%的授课和13%的自学组成。其中课堂教学采用MCLA教学方式,另外的部分是基于CBT(计算机辅助培训)多媒体光盘,由学生利用双休日自学来提高。FUSION方法结合了教室授课、实验室教学、个人化学习,提供了高效、灵活的学习经验。FUSION方法与中国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法相比,显著差别就在于:1.着重鼓励学生思考和应用;2.独立实践建立在演示和指导练习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不同级别的挑战;3.多样化的特定情节代替了单一的情节,提供了广泛的实际生活的应用,避免了单调;4.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交流、演示和制作文档的技能。

FUSION方法的核心——MCLA(model centered learning architecture 即基于榜样的学习方式)。这也是NIIT学院有别于国内学院教学的一大显著特色。它能培训您如何独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将来的求职过程中具备真正的实践操作能力。MCLA的整个学习环节是由许多小的教学循环组成。首先从业界选择问题作为教学案例,以熟悉典型的企业业务作为问题讨论和实践的背景,以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来演绎任务,遵循计划-实施-验证的循环;从各种软件开发阶段和领域中选取一系列应用问题,遵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通过教师传授最佳经验,以系统化方法演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际应用的环境中传授技术知识。学生通过立即应用知识点解决相似或更复杂的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从而发展学生探索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MCLA的优势在于:学习基于真实环境;让学生通过专家讲解获得知识;所学知识是建立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不向学生灌输太多信息。教师通过传授最佳经验,以系统化方法演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际应用的环境中传授技术知识;学生立即应用知识点,通过解决相似或更复杂的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样不仅可以更好更完全地发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是帮助学生获得在IT业中成功的重要因素。

3、教学启示

我想NIIT的培养模式,正符合我院目前提出的计算机课程的一体化教学的目标,也正是解决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问题的良好的借鉴。如果我们真正采取这种方式教学,使学生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着眼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信息处理的能力,那么我们的学生也许学的更有趣,也更有目标,更有积极性,我们的教育也就真正完成了教育的使命。这比压迫学生去死记硬背,填鸭式教学更有实际意义。毕竟任何教育只有内化为他自己的思想才会起作用,才会对学生未来的信息化能力产生影响。

参 考 信 息

1、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校长顾冠群教授主编的《现代公民科普教育读本》■

作者:宋照文

第2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摘 要】本文就贵州地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通过《制作电子报》一节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反思,阐述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学设计与反思的重要作用,并详细分析了它的具体内容,希望对广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贵州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与社会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别。一些地区特别是边远县城的信息技术硬件落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堂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机房电脑的操作能力存在严重不足,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缺陷,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学校资金不足,设施较差,领导不够重视。学生虽然对信息技术课兴趣极高,但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或方法普遍不满意。要想调动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处理基本信息的能力及适应社会的需求,需要教师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做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找到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本文特意从这个方面做出一些尝试,希望有助于改变贵州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学设计与反思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通常是由教师自己撰写,在进行教学实践之前或之后,从教材主题、背景、典型事例及启发性分析等方面,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设计和反思活动,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通过这种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反思,可以将自己的教学经历记录下来,充分了解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分析学生对教学内容接受程度,加强自身对教学行为的反省力度,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出厚实基础和专业能力。同时,还可以作为同事间工作经验的交流和分享,彼此可以取长补短。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学设计与反思的具体内容

1)课例的具体描述。信息技术教学课例《制作电子报》是高一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三章“第六节”的内容。由于现在初中阶段即已普及信息技术课程,高一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Office2000的操作技能,对Word文档的学习制作也大致了解,如文档的编辑、文字与段落的设计、表格的绘制、艺术字与图片的插入、页面设置及各种格式的使用等。不过,由于只是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还无法将所学所知运用到实际需求中。《制作电子报》一课,即要求将Word知识活学活用,旨在让学生在制作电子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旧知识,接触新知识,做到学有所用,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求得信息技术学习的进一步提高与完善。

2)教学目标的分析。在《信息技术》上册第三章第六节中,讲到办公软件Word 2000的操作内容,已经教学生制作Word文档的基本步骤。学生通过这一节电子报的制作,可以巩固好Word文档的相关知识,并可以通过制作电子报来表达自己需要的思想或信息。为了更好的学习好《制作电子报》一课,在课堂讲授前,应该拟好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在一节课中,要能够充分综合运用Word 2000的知识和操作技能独立自主地创作一份电子报,并且学会设计和评价电子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整理和呈现交流,做到学以致用。

2.2 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成合作学习小组。通常可2人一组,在掌握好协作学习的技巧后,彼此再适当地进行沟通,尽可能具有默契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巡视学生的协作情况。在完全任务后,教师逐一点评,号召学生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畅谈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对表现优秀者予以表扬。二是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在制作电子报的过程中,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融而为一,让学生在问题的提出、思考、解决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加强协作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教学不但要注意知识层面的灌输,更要注意思想层面的灌输,在讲授《制作电子报》时,要加强学生协作精神的培养和沟通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和寻找学习渠径;让学生在制作中思考和总结,不断地调整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其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兴趣。

3)教学重点及难点。《制作电子报》这一节课中,其重点是能够体现电子报的设计及设计思想的体现;其难点则是对电子报的评价。因为,设计与设计思想是学生理念、美学等层次的自然反应,而评价电子报,涉及的范畴更广,其难度自然就更大。

4)课堂教学准备。制作电子报,自然会涉及到大量的信息资源。由于贵州地区的硬件设施有限,这些资源的获取,一是利用本地资源,即局域网,教师可事先将有关电子报制作的主题文字、图片及影像资料等搜集起来,然后储存在局域网中共享,并告知学生储存地址;二是利用远程资源,即因特网,学生可自主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5)教学过程。

5.1 布置协作学习的任务。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协作小组从老师提供的几个主题中任选一个,也可自己确定电子报的制作主题,并运用Word2000进行设计和制作。在这些制作主题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了解程度进行选择;二是指导学生做好协作学习的活动计划、成员分工及完成进度、电子报制作简述、电子报自我评价。

5.2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教师可以设定优秀电子报的考评标准及设计要点:如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有吸引力;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表现形式多样,富于创意。

5.3 指导搜集资料的方法。一是本地资源,输入网址ftp://192.168. 1.60,即能从服务器中获取信息;二是远程资源,通过新浪、雅虎、搜狐等搜索引擎查找。

5.4 小组讨论并完成任务。讨论确定电子报的制作主题,并初步制定协作小组的活动计划、制作方案、成员分配任务、电子报制作及评价、优秀电子报的评定等。

6)设计思路。强调学生的小组协作学习,其设计思路是想加强学生学习的协作精神,希望彼此能够互相帮助,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在电子报制作完成后,通过展示优秀作品和设计要点,可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促使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所进步和提高。当教师提供几个制作主题时,可以限定学生的制作题材,便于结束后进行评点和鉴定,且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掌握和参考教材内容。在搜集资料时,教师通常只告诉学生方法,具体的搜索则由学生自主完成。当任务全部完成时,让学生明确各自的责任,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重视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对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教学反思与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传统方式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的今天,更应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作用,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全面控制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探索精神和自觉能力。通过《制作电子报》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在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主要如下:

3.1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应以学生学为主,教师教为辅,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3.2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重点和难点的讲授,讲授时尽量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让他们能够接受,而在设计的细节上,可由学生自由发挥,不应太限制。

3.3 当学生完全学习任务时,教师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及时进行评点和赏析,并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和探讨,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知识点,从而增加学习信心。

3.4 要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力度,完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贵州大部分地区的硬件设施内存空间不大、显视屏幕太小,学生用机时通常出现速度慢、卡的现象,影响学习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种情况尚有待改善。

参考文献

[1] 邹玉峰.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反思——上海版高中历史新教材《全球探索》教学课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12)

[2] 陈伟平.信息技术教学中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2007,10

作者:王刚

第3篇:信息技术优化中学体育教学反思

摘要 围绕中学体育教学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现状与问题展开讨论,以期能够让中学体育教学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来优化自身的教学,最大限度激发出学生对于中学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弥补中学体育教师技术示范不足的问题,提高学生对于体育技术的理解程度。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中学体育教学;体育技术

1 探讨目的

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明确要求学生应该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来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独立性与创新性。因此,把信息技术具体应用到中学体育教学中来,为教学提供更为丰富且直观的体育教学内容,让中学体育教学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与辅助下得到优化,进而真正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效果与效率。

2 信息技术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

积极影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于中学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积极性影响。具体来说,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切实重视起学生的心理需求,满足他们的情感体验。信息技术正好可以为学生提供新鲜活泼的画面,为学生创设出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出学生参与到体育练习中去的积极性与热情,培养学生对于中学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中学体育教学成为一种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进而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外,信息技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学习迁移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动手动脑的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诚然,信息技术还可以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限制与局限,更好地解决体育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还可以帮助体育教学工作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方式,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效率。

负面局限首先,由于受到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负面影响,一些体育教师的信息意识较为淡薄,他们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认知还处于一种较为低下和狭隘的状态之中,他们认为信息技术对于中学体育教学来说,意义不够重大,根本没必要应用信息技术来优化中学体育教学。这就导致当前一些体育教师对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程度严重不够,他们无法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了解更多有关于体育学科的前沿性发展动态,还有些体育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其次,新课标提出体育课的教学场地应该更多地放在室外,但室外教学活动往往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基本上无法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从而无形中就大大降低了信息技术在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使用频率。如果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室外体育课程教学,它对场地和设备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这又与体育实践课的教学目标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此外,中学体育教学中要应用信息技术,将会涉及体育教学课件的制作问题,而当今很多体育课件的制作水平较为有限,因为缺乏懂得计算机知识与体育知识的复合型体育教师。

3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中学体育教学的具体应用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借助于微电子学的计算机技术与电信技术的有机结合体,并通过对声音、图像、文字、数字和各种传感信号等的获取来加工处理和传播信息的一门技术,包括了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那么,到底该如何来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中学体育教学呢?

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任何学习的最佳老师。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很多学生认为体育学习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成绩,并没有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那么,中学体育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来制作出好的多媒体应用课件,让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时候,能够摆脱掉传统的约束,而从兴趣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并把体育课程教学当作一种新异的刺激活动,从而逐步培养自己对于中学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比如在进行“行进间运球上篮”的教学时,体育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编制各种动作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投篮的细节问题,激发他们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来弥补体育教师示范性不充分的缺憾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师范性教学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这是因为体育课程中的一些教学内容无法用语言来进行描述,也无法让学生理解清楚。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体育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向学生进行示范性的教学,让学生在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中更好地把握住体育锻炼中的一些技术性动作,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师的信息技术利用,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明白整个体育锻炼动作的体位与感觉能力,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更好地把握住体育锻炼的要领所在,让他们能够在头脑中建立起对于体育动作的清晰图像,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让学生更为清楚地看明白这些体育动作的分解动作以及慢动作,从而更好地解决体育教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示范性不足的问题。

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强和加深学生对体育技术的理解程度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制作出优秀且合适的教学课件,让学生能够借助于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对体育技术获得更为直观和形象的理解与把握。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对于知识的记忆,从语言方面的记忆比例只有从视觉和听觉方面获得的记忆的六分之一。那么,多媒体教学课件将使得体育教学具备声音和图片等教学素材,这就使得中学生可以通过体育教师展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更好地归纳和整理体育相关的知识与材料。尤其是天气状况不佳的时候,体育教师更应该对一些技术动作和要领进行逐帧慢动作的分析和解析,还可以多次重复播放有关教学的影音资料,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些技术动作的印象。凭借这种视听结合、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较佳的学习效果。另外,中学体育教学中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術进行体育教学管理,大大减轻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利用网络进行师生间、教师间的信息交流,从而让信息技术提供的优秀教学资源为中学体育教学服务。

4 结束语

总之,中学体育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优化,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中学体育教学中开辟计算机课程服务系统、辅助学生学习的信息系统、多媒体网络课程教学系统,还要让体育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互动教学,在理论课上开发学生思维,针对某项运动项目在网上进行探究,从而加强体育教学的管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信息量,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安维强.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黑河学刊,2010(10).

[2]罗荣汶.浅谈计算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音体美报,2000(5):11-12.

[3]邬永利,张石石.信息技术环境下体育教学方式变革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4).

作者:李江

第4篇: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篇一: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在我几年的教学中我总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上机操作,课堂上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然后学生上机操作。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乐观,反应快的学生教师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反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你在讲什么,还有部分学生上课走神,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讲什么,45分钟就这样过去了。这种教学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反思:

一、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以过程评价为主。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评价,以有趣多样的评价激励学生的积极情绪,实现人机对话,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在我们教育相对落后的边远山区,学生以前更本就没见过计算机,更不知道计算机是什么东西。近几年,通过电视、社会、书籍等方面的传播,使学生在小学的时候对计算机早已有了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 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利用电脑绘画、制做自己的作品、上网聊天、购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在他们终于能够动手操作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讲,学生听”,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产生“三分钟的热度”,过后就凉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学会了本节内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成为信息的广播者,为学生提供动态的,丰富的信息;尝试点拨的引导者,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空间;知识反馈的调整者,激活学生积极探索的自信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合作交流中,利用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自主学习。

兴趣是推动人们认识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构成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是自觉完成任务的力量源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得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在信息科技的教学中,遵循学生兴趣发展规律,努力培养学生学习信息科技的兴趣,使学生能以饱满的情绪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按照我校学生的实际,学生基础差,学习意识比较单薄,在课堂上除了对游戏有兴趣外,其他的不感兴趣的情况,我们采取从最简单、

最基础的问题入手,先对学生布置作业,让自己独立去完成,也使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有了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完成后在进行检查和讲解,对作出来的同学进行当堂表扬,对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讲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创设和谐学习环境,保持良好学习情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我懂得,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

我校现在每班学生都在三十人左右,绝大部分同学都有机子操作,但在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一个一个教根本忙不过来,肯定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到的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在分组的基础上,采用“学生教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几位先掌握的、基础好一点的同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辅导,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解除学生的疑惑,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惧怕老师现象。从而使所有学生不会的问题得到解决。在这种分组教学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失去,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友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

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这些贴近生活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的内容或技能,它们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及时了解新的动态,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学生,拿出一套切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发挥更大的潜能,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二: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谈谈几点反思:

一、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学会了本节内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学习环境,保持良好学习情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我懂得,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

现在每班学生都在七十人左右,教师要一个一个教根本忙不过来,因此在分组的基础上,采用“生教生”的教学方法。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辅导,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负担,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所有学生不会的问题得到解决。在这种分组教学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失去,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操作水平。

三、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要教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要求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二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本人历来对信息技术课非常重视,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非常感谢校领导能给我这个机会,给我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尤其感谢卢主任,在教学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在学生中开展了调查,对于时下他们最感兴趣和了解的信息技术内容进行了统计和归纳;其次,把学生知识点内容也结合进来;再次,教授了教材上将要学习的某些内容,但是程度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不是很简单,但能为小学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最后,和其他学科的内容想结合,使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

本学期,大致教授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基础操作篇

①文件夹的操作(要求每个同学建立一个以自己班级学号命名的文件夹,将今后每堂课的作业都

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

②文件和文件夹的搜索

③桌面的设置

(2)网络篇

①学会浏览网页

②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

④申请网志(学生blog)的空间,学会修改模板、发表日志

⑤学会发送电子贺卡

(3)软件篇

①“画图”软件的使用

②用“word”软件制作小报

③用“word”软件制作表格

④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幻灯片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完成任务还是比较有兴趣,他们觉得如果能快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能体现出自己的能力。对于依靠软件完成的任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也做的非常好,比如小报、幻灯片和金山画王的图片,有些学生的作品体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我在授课和指导学生的同时,注意了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爱好,他们感兴趣的技术,和他们想学的知识,并把这些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力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他们引导到主动学习、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来,也通过不断的交流,增进了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当然,在本学期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掌握知识还不牢固,教过的内容,过了

2、3个星期就忘记了;有些学生对于巩固的、知识点重复的练习兴趣不高;由于学生水平的差距,造成讲课效果不一致,往往好的同学已经反复操练了几遍,而较差的同学还未能完成一遍,而我个别辅导的时间有限,因此某些同学一学期内完成的任务寥寥。这些问题在以后都需要改进。

爱岗敬业 求真务实

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中一个显著特点,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教师的崇高风范。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各方面都应为学生和社会作出表率,《韩诗外传》中提出“智如泉源,行为可以表仪,人师也”,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思想上、行动上,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

第一,思想品德上,遵纪守法。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高尚的情操与品德面对学生,承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第二,在语言文明方面,用纯洁、文明、健康的语言,不夹杂地方土语,用语要文雅、优秀,语调要和谐、悦耳,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快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切忌用低级庸俗、粗鲁无礼的语言秽语。现在有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去讽刺、挖苦和嘲笑学生。因而对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受到挫折之后,不善于言语的学生积压在心中,久而久之,就形成对教师的反感、厌恶,从而厌学、逃学,给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伤痕,甚至会直接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其次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练。言简意赅,入木三分,见解独到深切,令人耳目一新,这样才会具有感召力,才能让学生把美好的思想与知识带进心田。同时,语言要热情、诚恳,富于激励性,溢于言表,才能充分显示生命力,才能与学生的心产生共鸣。第三,仪表大方,端庄朴素。教师的仪表应有美感,衣着、发式整齐、洁净、朴素为特色,充分显示了教师对生活的热爱,精神饱满,诚实朴素的生活习惯,从而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相反,教师衣着不整,不仅伤斯文,有失风雅,还会对学生留下生活懒散,精神颓废之感,同时,教师的仪表还具有时代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在教师的身上要体现时代气息,不能过于保守和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当然也不能追求时髦,标新立异,总之,使学生认为充满生机和活力,觉得精神振奋,神采奕奕就行。第四,教态稳重,表情丰富,亲切,显示出一种文化修养,教师高雅自如、利落洒脱的教态,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端庄稳重,又利于学生听课情绪,减轻学习压力,切忌不能“抖脚”、“翘二郎腿”,以免给人放荡不羁的感觉。

荀子讲过“尊严而惮蚵以为师;耆艾而言,可以为师;涌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前人已很明确地概括了“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形象,作为后人的为师者,履行前人足迹,传道授业解惑也。

二、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教育家陶行知说:“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托起一缕真诚,用一颗对事业执著的心,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是从事教育事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是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是“人类幸福和自我完善”结合的职业。一方面,教师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培养合格人才;另一方面,在平凡的岗位,

撒播爱心,享受充满活力的人生幸福。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培养人、教育人的事业,这对社会文明进步发展起一个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职业关系着千千万万的自我价值和人生幸福,关系着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 第二,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它关注着教师的教育事业心,正确的教书育人,以及确立工作严谨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是一种对事业全身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奋斗的动力,以及事业成功的保证,教师的职业注定安于平凡,淡泊名利,讲究职业良心,它的平凡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如果把平凡而神圣的教师岗位看作个人谋生的手段,那它永远也得不到成功。在教师岗位上,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认真负责,工作严谨是教师的需要,是道德责任感的体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在一行,爱一行,千万不能坐在这儿,这山望着那山高。

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护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因此,作为教师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扎根教育基地,诚实苦干,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工作中心,营造一个精致的育人环境,锤练一套精良的育人方法。坚持求真务实,是一身的修养,因为它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只有立足教育事业,才会满腔热情地去务实,以诚待人,忠实处世,克服私欲,才会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第一,正确处理求真务实的关系,才能开拓进取。在现实中,许多教师,存在与这相背的现象,只追求享受不

思进取,得过且过,固步自封,庸碌无为,走进课堂,无精打采,谈起玩乐,神采飞扬;工件飘浮,好大喜功,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对待备课、听课敷衍了事,只知道贪图享受、奢侈浪费,不求真,不务实,更谈不上开拓创新。第二,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对知识精益求精,不断进取,深入教学第一线,探索教研教改以及学术论文,这样才能跟上时代节奏,在求真务实中开拓进取。

江泽民书记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校的出路在发展,学校的希望在发展,教师的忠诚从教,教育能力也在发展,只有在发展中求生存,提升教育教学实

力,才是一个学校一个教育基地的发展根本所在

《美化字体和添加美术字》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如何改变字体,如何添加艺术字使得文章更加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在此过程中可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美育教育。

主要是讲解了文字最基本设置:改变文字的字型、字体、字号和颜色;文字的几种简单修饰:字体加粗、字体倾斜和字体加下划线;文章中艺术字的插入方法,以及艺术字的简单调整。本课总体是围绕word中对字体的修饰和变化展开的。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利用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系统,对学生实施研究式自主学习和让学生尝试性练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培 养信息素养。

本节课的重点分析有如下几点:

一是导入部分,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点,而“诱趣探求法”是培养学生“爱学”的导火索。在教学时,老师出示两篇文稿(一篇为原始文章,一篇为修饰后的文章),让学生对比后说出两篇文章有何相同,有何不同,哪一篇文章看上去更美观些。这样,可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同一篇文章采用不同的字体和美术字,效果会明显不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其二,设置“错误陷阱”是本课设计的一个亮点,通过为老师纠错,学生的兴趣大增,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使这堂课达到一个高潮。在教学时,教师在修饰演示时故意设置“错误陷阱”,让学生从中找出其不正确,充分发挥其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乐学“。

其三,学生的参与,为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其四,研究性学习方法,是在新型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创新。在学习了前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效果会更好。

作为一节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可能偏多,因此在执教过程中必须压缩时间,紧凑在完成教学,如果掌握不好的话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发挥的空间会比较少。尤其注意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学生的操作时间,不到合适的时机不能让学生操作,否则会很难控制教学过程。在请学生演示的活动中,尽可能挑选程度好的学生,避免浪费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最后,教师在总结时应该提醒学生,使用什么字体,添加什么形式的艺术字,都要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而定,要适可,不要适得其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初识word教学反思:

文字处理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基础知识。我把文字处理安排在四年级进行。今天我的教学内容是初识word文档,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画图和写字板的使用。所以上课前,我就直接步入主题-----学习新的软件word。然后介绍软件的发展史是由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的文字处理软件,利用它不但能处理文字,还能插入图片、剪贴画和艺术字等,制作出图文并茂的作品。下面就是同学们利用word制作的学生小报。

接着就是欣赏小报作品,让学生有学习word的欲望。

而后,我说:“这张小报是这么制作的呢?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word吧” 导入到新课。

一、启动word 师:我们打开word的方法与我们学过画图、写字板的步骤相同,请大家试着打开吧。 篇三: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谈谈几点反思:

一、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学生对信息课兴趣很大,但对上课的内容的兴趣明显是比不上在电脑上玩游戏、看视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下学期考虑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让学生快速学会本节内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在此前提是要有良好的课堂常规,这一点我个人还需要多加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

二、创设和谐学习环境,保持良好学习情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我懂得,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

现在每班学生都在四十人左右,我校教学资源有限,因此在分组的基础上,采用“生教生”的教学方法。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辅导,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负担,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所有学生不会的问题得到解决。在这种分组教学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失去,我也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操作水平。

三、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在excel学习中,我让学生模拟自己的班主任,自己设计班级的座位表。学生们的热情就十分高涨,对excel表格的内容输入、单元格移动、设置、复制、粘贴,以及表格的美化操作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次,我也向孩子们灌输保存自己作品的思想。在带六七年级的第一节课,就要求让孩子们都自己注册一个网盘,将自己每节课的作品,不论完成情况如何,都保存下来。两个用意:一是使课堂上下衔接的

更好,第二是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收藏自己的任务完成结果,让他们也明白信息课并不是游戏课,电脑除了玩游戏上网之外还能做其他有意义的事情。

总之,要教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要求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5篇: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谈谈几点反思:

一、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学会了本节内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学习环境,保持良好学习情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我懂得,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

现在每班学生都在四十人左右,教师要一个一个教根本忙不过来,因此在分组的基础上,采用“生教生”的教学方法。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辅导,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负担,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所有学生不会的问题得到解决。在这种分组教学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失去,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操作水平。

三、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要教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要求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6篇: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科学性、技术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剪贴图形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中的内容,主要知识点是让学生掌握选中图形,复制、剪贴图形,并能进行简单的翻转。在这一节的教学设计中,我大胆的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理和设计,并分为四大块:不拼不知道、剪贴拼更妙、会拼才会赢、智慧大比拼,从而把知识点有机的串连在一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这样的设计很感受兴趣,从而让他们始终在被课堂所吸引着。

整个教学,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每一个环节,都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重点,让学生上台示范,让学生边操作边说,然后再让每一位学生自己去实践。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整个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全过程。在操作中,我一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学习助手,适时点拨,加以引导、启发,培养创新。同时,我还充分调动基础好的同学,让他们去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协作的情感。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分享彼此的成果,交流彼此的情感。

第7篇: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刘雪梅的工作室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孩子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一、重组教材激发兴趣。在中低年级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教学反思《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这样做,符合儿童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

二、针对学情化繁为简。给中年级上计算机课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学生刚刚认识键盘上的字母,却不熟练,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实践,我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比较好。

三、教学方法生动灵活。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顽皮好动,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如果仅仅口头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不是单纯讲解,而是侧重于画各种各样有趣的图形。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清楚,易于控制进度、重点的地方可以反复演示方法,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之中,完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排除了心理障碍,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上机时,我又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求知的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由于我这种新理念、新意识,学生们对电脑的学习兴趣逐日增强

教研活动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第8篇: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教信息技术课我的感想很多:如何能又快又好的让学生完成任务呢?如下: 在微机室上课首先电脑都开着,微机室噪音就挺大的,其次学生对电脑的兴趣挺大的,所以已进微机室就会比较激动,会叽叽喳喳的说话,会不停的摸鼠标、键盘,视线会不停的看屏幕,根本听不进老师说话。别说老师讲新知识了,就是布置旧的任务,看着学生在听,其实学生也是心不在焉。这样的结果就是教师留的任务有一半人没听进去,要么就是不按要求完成任务,使新课不能顺利进行,要么就是学生要学因为没听清所以就不停的问老师。这个问了那个问。让老师跑得满头大汗,学生也还是有没有弄明白的。这样任务完不成,老师也挺累的。针对这种情况我想了一个办法:奖惩方法:每节课一上课首先把显示器关掉。先留任务。学生若按时按质完成了这节课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奖励上网玩儿(其实上网玩儿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锻炼,也可以锻炼学生动脑筋的能力),并且每节课表扬完成作业又快又好的学生。若没有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就被剥夺上网玩儿的权利。即使在下课之前完成了任务也不能玩儿。这样上了几节课后,效果不错。学生为了能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以后多些时间玩儿。在开始听任务的时候,就会互相监督,让所有学生认真听,以免影响大伙听任务,从而耽误大伙的时间。这样学生管学生比老师管更有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了,兴趣也高了。上课效果也好了。但是也需强调:老师开始几次课一定要认真的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说了一定要照着做。不能心软。一定要人站检查。不完成的一定不能玩儿。这样形成习惯后学生就好管理了。

总之教学中只要我们留心还是有好多的窍门的、经验的。让我们一同分享吧!

第9篇: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教学方法应以教学需要为中心.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内容的特点,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已有的软硬件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素质条件综合权衡,从而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具体条件及其变化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选择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丰富教学过程,而不是用一种或某几种教学方法一教到底,长期有变化。目的不在于要教师照搬照做,而在于希望他们能够参照这些教学方法积极实践,不断创新.

教学先让学生课前预习本课内容,然后通过上机预习各知识点所设的“学着做”内容,让学生基本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在这个明确目标的驱动下,听教师系统讲解新课以理解学习这些知识的作用和意义。然后,分类布置作业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同学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和分层次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在本次教学中具有很大优势。第一,教师通过

网络教室软件实现演示法使教学更加直观、清晰,教师的操作通过网络直接传送到每一台学生机上。学生可清楚看清每一步操作并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手边的鼠标、键盘模仿。第二,实现分层次教学的思想。教师系统讲解保证每一个学生达到了本课基本要求。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超前学习新知识或自学其他软件,挖掘其潜在能力。

信息技术与其他科目不同,它不受年级或年龄的限制,只于平时学习和实践有关,选出几位比较熟悉WORD的同学参与辅导,以照顾到更多的初学者,真正完成教学目标。若能选出特别优秀的同学代替老师讲解更好,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学生以后适用信息社会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必备的基础。

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的工作方法,他凭籍着这些方法,使学生精通知识技能和熟练技巧并发展他们的智力和才能。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能习惯性地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倾其所有,历数菜单,盲目地试图提高学生操作菜单的水平。事实上工具软件功能丰富,操作方法多样的特点根本就不需要点滴不漏的教学,学生无需完整的地学习所有或大部风功能。学生通过对”范例”的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及其本质,促进学习迁移,并有利于实际应用。比如,在windows

操作对象上淡季鼠标右键一般都回弹出菜单,能够方便地执行各种命令或进行各种设置,在推广到word等其他软件一般也有类似的操作规律,体会人们常说的”右键无处不在”,从而知道其他软件的学习与使用。

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影响着学生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去掌握知识,影响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其他能力的发展。相反,学生的学习方法,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学习和掌握知识,也会影响教师教的方法,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会影响教师教的方法的改进,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上一篇:银行培训班开班讲话下一篇:银行授信管理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