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福建省农村产业的关联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12年和2017年福建省乡村农业相关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其演变规律进行了刻画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农村相关产业的关联度较高,农业相关产业的内部网络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在网络中的地位持续稳固,金融支持在网络中的中介作用日渐显现,信息技术服务和教育服务投入结构变化显著,产业链末端仍以资源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导。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是未来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力度提供制度支持,引导农业相关产业关联网络搭建,打造高端农业相关产业价值链,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发展。

关键词:产业关联;投入产出表;社会网络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20字方针,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把“产业兴旺”摆在首位,昭示了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成为未来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2018年召开的两会,进一步明确了承继脱贫攻坚伟大任务完成后,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力图从农村和城镇的融合、农村产业与城市化进程、农村公共事业与城镇居民可行能力均衡化方面实现农村的再次腾飞。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强调要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实现乡村产业链无缝对接和价值链规模化延展,才是振兴乡村之本。探寻乡村产业关联网络的构建及其拓展机理和路径,才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乡村产业集聚演化路径和产业链延伸广度。

福建省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习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一再强调“三农”工作在福建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大农业[1]。2020年,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指出重点围绕特色现代农业建设,要做强、做优、做大十大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小农户生产主动融入农业产业链,力争2020年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然而,福建在产业布局中仍存在技术能力不足、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农业和工业的承接关系尚不明朗等问题。深度剖析福建省乡村产业关联结构,深入了解福建乡村产业生产的技术联系,可以为提质增效、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有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提供理论依据。

产业关联刻画了产业部门之间因投入和产出关系而形成的技术联系。在产业结构中,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产品等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不断流动,使整个产业体系、产业结构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网络体系导致整个网络体系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产业兴旺的关键在于产业的结构调整,而产业结构调整本质上是各产业部门通过互动演化,形成以交换信息、解决矛盾、协调目标和共享资源的均衡网络。本研究利用福建省2012年和201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构建乡村产业关联网络,并基于此网络分析其网络结构和演化。

一、文献回顾

产业关联理论的分析工具源自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随后,里昂惕夫提出的投入产出表优化了研究效果。投入产出表中计算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和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可以被用于阐释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和消耗关系,并通过计算不同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构造它们之间关联关系,进而可以定位并判断出产业体系中的支柱产业。王岳平和葛岳静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和投入产出表数据,实证分析了国民经济中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机理[2]。然而,这一方法难以直接反映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直接的产业关联特征,难以体现出产业之间耦合、模仿和共进的关系。

社会网络被定义为社会行动者包括个体、团体或组织及其行动者之间存在的直接或间接关系所组成的集合。社会网络理论已成为具有重要发展的最新研究范式和理论视角。随着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被广泛引入到社会科学领域中,产业关联理论框架得到了全新发展。Compbell最先将SNA引入到产业关联分析中,通过产业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矩阵构建的网络图,探讨了华盛顿地区的产业关联[3]。由于SNA具有直观特征,更易于揭示产业之间的内在关联程度和依赖程度,因此,投入产出表与SNA的结合并应用于产业关联分析受到了国内外产业经济研究者的青睐。杜华东和赵尚梅将SNA引入产业关联研究中,构建了产业结构网络模型,并根据我国9个年度的投入产出表分析了2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4]。孙露等基于SNA方法定量测量了我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产业网络并展示了其演化路径[5]。除了基于国家层面的投入产出表构建社会网络之外,较多学者基于地区投入产出表和SNA构建地区产业网络结构演化。例如,吴晓波和姜雁斌根据地区投入产出表,利用SNA分析了地区产业网络的演化、集群网络间的互动及部门角色的变化[6]。王娜等利用SNA探究了西北地区整体和局部产业关联网络演变[7]。孙启明和王浩宇依据2012年地区投入产出表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比了京津冀的产业关联同构和异构特性[8]。除了分析国家和局部地区所有产业部门的产业关联外,已经有些学者开始关注部分产业部门之间的产业关联和内部经济网络结构。基于投入产出表和SNA,朱文娟和王珮以及曾燕萍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内部经济网络结构及其演变[9-10],王方洁等探讨了湖南省文化产业关联情况[11],王茂军和杨雪春分析了四川省制造产业关联网络特征[12]。

综上所述,产业关联的研究对象主要聚焦于全部42产业部门之间的产业价值产生和资源分配的过程,但这些产业大类存在较大异质性。部分研究关注服务业、文化产业和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交叉过程,然而聚焦乡村产业兴旺相关产业部门的产业联动分析的研究较少,仅李茂基于SNA分析了江苏农业关联网络演进的演进过程[13]。为了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的宏伟目标,本研究主要关注乡村特色产业相关的产业部门之间的社会网络溢出效应。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编制的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和福建省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编制的福建省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直接反映了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平衡关系。本文选取2012年和2017年福建省投入产出表作为主要分析数据。根据本文的研究主题,研究对象选择了与乡村产业发展最为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王艳君探究了农林牧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等农业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问题[14]。江春泽指出农业相关产业群是为农业服务的产业,是与农业相关的产业体系,包括农业生产前、生产中和生产后关联产业[15]。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综合技术服务和教育服务能够为发展农业相关产业提供资金、市场信息和农业科技与教育等方面的支持;化学用品、水供应、水利设施和专用设备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物资供应;农林牧渔产品相关服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提供相应保障;农产品运输、加工和销售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因此,综合已有研究,本文在201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I级分类中选取了19类农业相关产业,分别为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01),食品及烟草(06),纺织品(07),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08),木材加工及家具(09),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10),化学用品(12),专用设备(1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24),水的生产和供应(26),批发和零售(2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2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31),金融(32),租赁和商务服务(34),研究和试验发展(35),综合技术服务(3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37)以及教育(39)。因2012年和201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存在差异,2012年将研究和试验发展、综合技术服务合并称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为保持一致性,本研究将2017年投入产出表中的研究和试验发展、综合技术服务两个部门分类合并,用代码35表示,考察与农业产业相关的18个部门分类之间的关联网络,具体部门代码如表1所示。

(二)研究方法

SNA用于分析社会行动者之间构成的直接或间接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以此为依据,若将产业部门视为潜在行动者,那么它们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或直接消耗关系正好反映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网络,表明了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在产业网络中地位。基于此,

本研究借助SNA方法来分析农业相关产业关联网络的特性。为此,本研究先构建所有部门的产业关联网络,而后从该网络中提取农业相关产业网络子群,并将农业相关产业之间较长的产业链条(如通过非农业相关产业构建的间接关系)排除,进而研究它们之间最直接的关系。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将整体社会网络中的节点选取为所有产业部门,因将2017年中的研究和试验发展、综合技术服务部门合并,所以整体网络节点为41部门。在2012年中的整体网络节点为42部门。先按照所有节点构造整体网络,再从整体网络中选择农业相关产业网络子群。其次,通过投入产出表计算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构造产业部门之间的邻接矩阵。假设产业经济体系中共有N个产业部门,一个N⨯N矩阵

上一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量化方法课程群建设研究下一篇:论金融转型与智能金融共享中心建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