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的运用(精选10篇)
1.新闻采编与心理学具有很密切的关系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的科学,它在实践中产生同时也服务于实践,新闻采访的实践性很强,记者在采访活动中,掌握好采访时机和手段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应付的很好。因此心理学与新闻采访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记者主动调节锻炼自身的心理活动,对采访具有很重要意义
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始终包含着一定的心理成分,都是靠一种心理动机的推动,人们对自己所遇到的情况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设想,估计会遇到的问题,因此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和情绪,有时候这会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有的时候会适得其反。因此,要想使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符合自己的目的,就要学会心理上的自我调节和锻炼。
1.2记者对所接受群众的研究能够使自己的采访更加具有针对性
通过对这一群体的了解研究,主要是明白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因为所接受的群众层次不尽相同。性别上的差异决定了男女所承担的不同,因此对新闻的选择也是不同的。而年龄上的差异,也折射出了他们不同的兴趣。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这三类所关心的新闻内容是不同的因此选择新闻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除了这些还有文化程度、职业的不同等等多个方面的差异,这些都需要我们新闻工作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了解了他们的心理才能在新闻选择上就有了准绳,也就能有的放矢地发现到有价值的新闻。
1.3新闻工作者对所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是采访中及其重要的环节
由于每个人所生活的年代、社会经历不同,再加上毎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同样的一件事物每个人有着每个人的看法和情感动机。这些也在影响着我们记者此次采访是不是能够成功。我们在采访中要仔细观察被采访者的表情变化,审时度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采访,才能收到最好的采访效果。
2.采访是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互动涉及到多个方面
两者的心理状态也是在互相影响着,所以采访时我们不仅要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还要引导对方调整,因此采访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采访前充分了解被采访对象,先形成一定的心理认识
采访前的准备主要是查阅相关的资料对被采访对象形成初步了解,这主要是记住自我认知的过程的形成,通过对被采访对象的.资料分析,思考,加工确定采访步骤以及适合的采访方式,以便在后边的采访中可以得心应手。但是也有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之前我们通过过被采访者的资料分析在心理形成了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这一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能缩小记者和被采访者的距离,但是,其消极方面也是存在的,自己了解的信息还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我们在准备的时候要尽量搜集多个方面的内容,在采访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对新闻的敏感,以发现新的线素。
2.2初次见面与被采访者拉近心理距离
键入采访阶段以后,记者的有些变现会对被采访者地心理产生一定的效应。所以,记者在开始的短时间内对被采访者的形象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形象可以帮助双方建立相对融洽的气氛,采访过程中,通过对被访者的心理,言行,动作的分析,充分了解他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沟通状态,达到最好的效果。
2.3采访被采访者敏感问题的心理状态
对一些被采访者的采访,我们记者的问题总会涉及到一些敏感问题,对于这一类问题,首先被采访者的心理状态也是处在一种相对紧张的心理状态,即使记者之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再到位,被采访者还是会对所涉及到的问题存有一定的戒备心理,甚至对敏感问题避而不谈,这个时候对记者的心理考验等各方能的考验都是很严峻的。所以没有一定的采访经验和心理调节能力的记者是很难将这些问题处理好的。遇到这种问题,记者首先应该不能一语道破,应该一点一点的转移被采访者的注意力,让他们的心理慢慢适应,然后再一点一点的向这一问题靠拢,
2.4利用心理学上的“共情”
所谓“共情”就是我们能充分体会到被采访者的处境,及其他的精神境界,能够明白他的切身感受。全身心地听被采访者的表达,达到一种不是为了采访而采访,而是为了去倾听的一种目的。对于被采访者的表达不做任何判断,仅仅是去倾听,倾听对方的语言,倾听对方的感受,让被采访者充分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这样的采访不仅能够顺利地完成采访任务,而且还可能会和被采访者结下深厚的友谊。
2.5注意观察被采访的细微变化,相应给予肯定和积极引导
在采访之中,记者对被采访者表情以及动作的观察是很有必要的。真正的“察言观色”,并且被采访者所表现的不同随机应变地改变采访策略。被采访者的表情还有动作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非语言信息,但是这种信息也包含了很大的信息量。记者在采访中知道这些才能掌握较大的采访主动权。当看到被采访者表现紧张的神态或动作时,记者这时候应该适当的说笑等来降低被采访者的紧张感,使气氛轻松下来。因此,记者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当判断对方的意思。
2.6在突发事件的新闻采访中心理学的应用
这一类事件不管是在视觉还是在听觉上都会给人很大的冲击,所以这也要求记者在去采访这一事件时必须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随时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于任何一种的状态都能平和但是又恨紧迫的心理状态去做好采访。在这一事件中部分人的精深也收到了很大的冲击,因此我们在采访他们的时候,要掌握好他们的心理状态,做问的问题以及方式,能够被他们接受保证这一事件的采访顺利。
3.结论
了解、清楚新闻心理学的作用,是一个记者掌握新闻心理学知识之前的必修课。通常来说,在正式进行新闻采访之前,记者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包括对新闻事件、采访环境、被采访群体及个人的基本信息等新闻要素有所掌握,从而为新闻采访做好铺垫;采访过程中,记者不可将目光和思想仅放于新闻表象,而要深入新闻实质,依照被采访者心理活动的变化采用适合的采访、交流方式。
2 新闻心理学在新闻采访中的意义
新闻心理学有助于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采访的时机及地点的选择都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发生灾难时,为了确保新闻的时效性,记者必须火速赶到事发地点,在拍摄受灾现场时,不宜马上采访受灾人,因为他们需要时间来安抚惊慌情绪。这时记者优先采访旁观者是正确的。除此之外,新闻视觉效果也将成为新闻的一大加分点,因此采访地点的选择也必须得到重视。比如:当要对一组农民进行采访时,将地点选在农民劳作的田地里会比较适合;在进行师生采访时,将地点定在师生平时上课的教室中会更适合;而进行工人作业采访时,将拍摄地点定在工地上,更容易凸显新闻效果。
3 活用心理学,提高采访质量
3.1 应用“最初效应”
所谓的“最初效应”指的是被采访者对记者的第一印象。面对陌生的新闻记者,被采访者通常都会有心理防线。要想获得被采访者的信任,记者就必须察言观色,寻找利于双方沟通的契机。比如:当记者进行“学雷锋”好人好事采访时,记者要是能佩戴红领巾前往采访的话,定会给采访对象留下不错的第一印象,进而有利于创造温馨、和谐的采访氛围。这实际就是记者灵活应用新闻心理学,利用特殊情感拉近与采访对象距离的一大表现。“最初效应”原则,同样也适用于新疆克州电视台对真人真事进行采访。
3.2 避免“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指当对某个人的某个方面产生了积极或消极印象之后,就会同时对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产生肯定或否定的认定。比如:一些记者在采访知名人士时,较容易被对方原有的事迹“光环”所引导,而忽略了光环背后的艰辛,中国最美乡村教师周丽娜是近年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涌现的先进人物之一,前来采访的媒体众多。讲好周丽娜的故事是每个记者的愿望和使命。新疆克州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先与周丽娜成为朋友,再深度挖掘周丽娜“光环”背后的故事,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先进人物,让新闻报道更有看头。也有些记者在采访犯人时,心里首先想到的是犯人的穷凶恶极,默默认定犯人都是不可饶恕的,在这一心理的主导下,记者难以发觉犯人内心深处的另一面。因此,记者应当切实注意这一点,避免“晕轮效应”,争做一名真正的新闻采访者。
3.3 达到“共情”
新闻心理学中所要求的“共情”法,希望记者能够专注于聆听对方的情感表述,不但要认真聆听对方的语言表述,还应当细致观察对方的神态、动作、情绪等,当然在适当的时候也要给出一定的反应,以让对方知道自己在专注地倾听。如此一来,能够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被理解与被尊重,进而心情也将较为轻松,有利于后续更深层次的交流和沟通。新疆克州电视台曾做过“装扮城市,喜迎州庆”的报道,记者选择采访了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生活了几十年的任大爷。在最初找到任大爷时他并不太乐意接受采访,记者就与任大爷拉起家常,以一个年轻人希望聆听长辈讲故事的姿态慢慢打开了任大爷的话匣子。最终,在采访中,任大爷既骄傲又激动地和记者讲述了近些年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各类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言语朴实而又触及心灵,很能引起共鸣。因此牢记“共情”法,并将其在实际中充分、合理地运用,能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
4 结语
在新疆广电网络天山云大数据团队的相关调查中,新疆人民平均一天换频道50次。如何在众多电视台竞争中脱颖而出,以及如何充分抓住收视群体,成为了当前新疆克州电视台的重要任务。因此,新疆克州电视台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一定要注意充分、灵活应用心理学知识以及技巧,利用心理学知识有效解析采访对象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走向,以打破采访尴尬局面,解除对方的警戒心理,为创造和谐采访氛围打好基础,保证新闻采访任务的顺利完成以及提高采访稿件的质量,进而促进新疆克州电视台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宝.电视新闻如何运用隐形采访[J].新闻研究导刊,2015(10).
随着竞争的加剧,媒体对新闻资源的掌控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有个性、有震撼力的新闻策划上。新闻策划的生命,在于围绕“三贴近”原则,综合资源整合、信息反馈等策划手段,从内容到形式、从选题到执行,从制度到机制上进行全方位创新,使新闻宣传呈现规模性、战役性的特点,从而有效提升新闻资源的传播价值,提高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报纸编辑策划的必要性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翻开同一地方的报纸,人们不难发现,不少新闻都似曾相识,但就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不同的报纸又各有所长。这种新闻报道的“无声竞争”,实际上是新闻策划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决定作用。
如今,“独家新闻”的概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独家新闻”已不仅仅意味着抢到了“第一落点”和“第一时间”,它还意味着:独家观念、独家视角、独家方法。要力争对同一新闻事件挖掘出比别人更深入的新闻事实;阐发出新的观点,通过对已知事实的重新安排,亮出新的观点、思想。尤其是要注意读者已知事实背后为读者所不知的事件成因、道理和走势。这说明,新闻编辑策划在当今的媒体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传播学角度来说,现代新闻传播已经不是一种单向的“我传你受”的信息流通。受众的反应成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依据。媒体传播观念转向“受者本位”后,编辑的任务、功能和地位随之转变,即编辑的主要任务不再是“编”和“辑”,而是主动为记者出报道题目、组织报道。编辑已由“工具人”转变为“策划人”,编辑的这种角色转变,就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和兴趣。
一次成功的新闻策划,不仅可以催生出高质量的稿件、别出心裁的版面,而且能够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其次,近几年,媒介市场竞争极为激烈,说到底,这种竞争就是对受众的争夺,谁争夺的受众多,谁就能在报业市场上分一块较大的蛋糕。如何把报纸办得更有特色,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新闻策划,靠编辑策划。
报纸编辑中策划的运用
我们所说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工作者在充分尊重新闻事实第一性的前提下,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进行有创意、有计划的组织报道,目的是采用最合适的新闻策划手段,优化新闻资源配置,获得最佳传播效果。
报纸编辑的新闻策划主要是指按照一定目标对报纸系统地进行整体设计的一种实践过程。新闻编辑策划分为新闻单元策划和新闻报道策划两类。新闻单元策划主要策划媒体定位,确定新闻编辑方针、新闻单元的风格和结构设计,以及新闻单元各局部设计、策划方案的施行和修正;而新闻报道策划则主要策划报道选题决策、报道方案设计、策划方案施行和修正。笔者认为,要做出一个出彩的版面,办出一张出彩的报纸,二者缺一不可。
第一,报纸栏目的设置与更新以及日常来稿的处理都渗透和贯穿着编辑的策划意图。
作为一个报纸编辑,从接到一个版面的编辑任务那时起,就要在充分理解报纸定位的基础上弄明白所编辑的这个版的版性,根据版性设置一些栏目。策划要合乎媒体定位及版面的版性。媒体定位决定媒体的目标受众和媒体的目标功能,新闻编辑的选题策划及栏目设置只有在这个“位”的“圈”里,这样媒介才能瞄准目标,实现媒体的特定功能。而各个栏目名称的设定,栏目的制作以及内容的界定、组稿形式、体裁要求等均是经过编辑策划的,每一环节都渗透着编辑的策划意图。报纸编辑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心理,并基于整体大于孤立部分总和的传播效果考虑,在日常的编辑过程中,要考虑稿件之间存在的多种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策划编排,将一些内容不同但主题一致的稿件组编在一起。这样,不但使其成为装点版面的一个品种,起到活跃版面的作用,而且能够给读者提供新的理解、联想,产生组合带来的深化主题的效应。这个过程无可置疑的是一个策划过程。
第二,有针对性地约稿和组版过程,完整地体现着编辑的策划手段。
之所以强调要搞新闻策划,就是为了谋划和组织那些视角新、立意高、开拓深、介入及时并能形成新闻强势的报道。因为只有这样,报纸质量才能提高,才能赢得读者,也才显得有生命力。所以,在日常编辑工作中,需要经常结合一个时期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搞一些追踪新闻策划、专题新闻策划和为配合这些新闻策划而进行的社会活动策划。
笔者认为,新闻策划对正确反映事物具有独特的功能。新闻媒介是通过自己的新闻报道和言论来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工作的。从这个已经被确定的新闻媒体所具有的主动性功能上,我们已经看到了报纸编辑肩负的策划社会活动的责任。当然,我们所说的策划社会活动,绝不是策划新闻,制造假报道,而是通过我们的舆论去促进社会各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并对其跟踪报道。
第三,还必须注重编辑策划自我的问题。
策划,对新闻价值的转化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好的新闻策划可以使新闻价值得以全面体现;而不成熟的策划很难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其新闻价值亦难以体现。所以,编辑只有对历史和现实作系统的把握,对社会层面有立体交叉的感悟,才能游刃有余地操作新闻策划。一个好的编辑,首先必须全面了解和吃透党的方针政策,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其次,还要深入做好读者的调查工作。掌握读者的基本层次、阅读情趣和对报纸的评价与印象,从而弄清楚自己应该策划什么,怎样策划,学会扬弃,做到有的放矢。
发散思维的特性
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以一个目标为中心,把思路向四面扩散,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方法。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力的特质,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
发散思维要求思维者在思维时,既要进行空间的拓展也要进行时间的延伸。所谓空间拓展,即对思维对象进行多要素、多结构、多层次、多方位的思考。所谓时间的延伸,则指对思维对象进行时间上的二维思考,即一方面面向过去,回溯引起现实结果的多种原因;另一方面面向未来,探测对象发展趋势的种种可能性。发散思维是一种综合的全方位高层次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非线性思维,一种立体思维,它具有三个特性:
思维的流通性。指思维者在短时间内迅速作出众多反应的能力,体现在思维能够举一反三,沿着同一方向发散开去,形成同一方向的丰富内容。
思维的变通性。指思维者思路开阔,善于随机应变,寻找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引导创造走向成功。
思维的独特性。指从以前未有的角度去认识新事物,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发散思维的独特性,在流通性、变通性的基础上形成。流通和变通是形成发散思维独特性的条件。
新闻写作离不开发散思维
新闻报道尤其是对那些对人们生活有重大影响的事实的报道,要突破“一人一地一事”的模式,要求对新闻事实进行跨时空的、由里到外的综合反映;应把主要精力放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说明来龙去脉,阐明本质意义,预估事件影响,提示发展趋势。因此,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写作中运用发散思维极为重要。
1、发散思维可以推动记者多视角地观察事物,使新闻报道具有思辨性。记者在新闻写作中自觉运用发散思维,就可以对事物进行辨证的思考,全面深入地认识事物。比如,《经济日报》在《走进徐虎》的长篇通讯中,就着力寻求徐虎与雷锋等榜样的“异”。像做了好事还要自己贴钱,这在以前的雷锋眼中也不足为奇,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徐虎眼中却行不通。因为“徐虎首先是一个普通人,他也要生存,生活也要有保障,才有可能为更多的人做好事”,选择这一视角,既大胆,又新颖,读者也反映这样的徐虎才更真实可信,更让人理解和亲近。
2、发散思维可以推动记者多侧面地反映事物,使新闻报道具有立体性。如《中国青年报》的《历史变革中的沉思———夏任凡的沉浮给人的思考》一文记者就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将一个青年改革者沉浮兴衰的命运推到众人的面前,一反“一好百好”、“一坏百坏”的两极观,着力展现主人公的方方面面,让读者仿佛见到一个活生生的人。
3、发散思维可以推动记者多层次地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使新闻报道具有深刻性。由于生活方式的丰富多彩和思想的多元化,人们对新闻的需求也越来越苛刻,单一的动态性消息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不但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想知道事情发生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因此,报道写得是否深刻就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经验积累,就算再有力度的新闻出现在身边,记者也只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只有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才能在关键时刻,产生新闻敏感。
注释:
⑴ 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
⑵ 余加宏等人《新闻学简明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4年)
⑶ 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85年)
⑷⑻⑽⑿⒀ 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年)
⑸ 苏宏元“第三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讨会”论文
⑹ 虞达文 同上
⑺ 《广播电视辞典》
⑼ 《新闻记者》1993年第二期(胡家麒《灵感闪现的瞬间》)
⑾ 《新闻战线》2000年第一期(邓少勇《采访中的应变》)
⒁ 《新闻采编》1999年第三期(迟航 邢哲《老主题,新手法》)
(作者单位: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主标题
副标题
此便毫无修辞手法而言,易于让人产生厌倦。但其也有优点,即能将具体的事实表达的一清二楚。
主标题
这一则标题就采用了夸张、疑问的修辞手法。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出疯狂而难以理解的的真相,反映出广大群众的质疑。而疑问语气又同时引起读者的注意,从而产生阅读下文的兴趣。
合头语言、文学语言, 又不同于某些行业语言、社会语言。准确、规范、严谨、简洁、通俗、综合等特征, 赋予新闻播音理不坠“字正、语势稳健腔圆、呼吸、讲究无声、分寸感而、节奏不入、明快语尾”运奏的规定性的表达样式。要求而其, 中新闻播音语言的节节奏明快是对其节用新闻播音奏要求就是明快。如何体现明快
新清楚明白, 通畅自如。要真正弄懂语句的内涵。对于专业术语要思考明白, 跨过“纯外行”的门槛, 才能产生播□闻毕晓报的主动性峰的目的, 安排。好停连而那些, 精选重音长句子要明, 将其语确语言播国基因工程研究法关系准确化。 (略顿例如这, 条新闻导语声断气连) 又:获我音三项重要成果展) 它们是 (顿) , 中国科学 (停略长, 语势向前发院研究的 (略的毒顿, 疫苗语气”不能断) “乙型肝炎重组痘苗病 (声调上扬) 、“青霉素酰化酶基节程菌试验性菌苗因工程菌” (声调”。略 (停略长降) 和“K, 语88尾声调抗原工奏下一降的成层, 果紧鉴表密定示连会这接层, 上声意, (断直思气的连, 连终) 不结在, 留但最痕后迹要召) 与开有下
关专家认为, (停略长, 语势向前发展) 这些成果均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工作
的先进水平, (语尾收住, 以示全句结束) 。其中, “乙型肝炎重组痘苗病毒疫苗”、“青霉素酰化酶基因工程菌”、“K88抗原工程菌试验性菌苗”这三个词组是次重音, 要说清楚有起伏, 不能刻意强调, 而且气息要连起来。这个导语中, 有两个长句子, 还有一些专业术语。像这样比较难处理的句子更要真正弄懂并把握整段的节奏, 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受众听起来也通畅明白。处理好一条新闻中每一部分的节奏是把握好全篇的前提。
声音明快, 平稳顺畅。新闻播音要体现新闻快讯的特点, 不能拖泥带水、拖腔甩调, 要严谨流畅、干净利落, 满足受众需求。速度是节奏的重要因素, 但节奏紧凑不仅指速度加快, 也包含了恰当的停连、精确的重音、适合的语气, 声音的音高、音强、音长等变化问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在人的听觉阈限能承受的范围内, 在一定时间最大限度地获得信息, 新闻播音语言的速度适度加快是必然的。改革开放前, 新闻播音平均185字/分, 上世纪90年代初在200~220字/分, 近几年提高到240~260字/分。据统计, 中央电视台某晚间节目最快达到340字/分。播音的语速要兼顾各种受众群, 一味地求快, 如果使受众不能听清楚所讲的内容, 给人应接不暇的感觉, 还谈得上什么新闻的宣传效果?应该做到“快而不乱, 慢而不断”, 在紧张的节奏中善于用畅、缓调节;在舒缓的节奏中善于处理紧、疾。节奏明快要以稿件为依据, 弄清词、句、段落的内涵, 结合恰当的停连、精确的重音、适合的语气, 通过声音的音高、音强、音长等变化体现出来。
新闻播音语言节奏的实现途径
在和谐中体现节奏。汉语语音的特点是韵多声少, 响亮悦耳, 音节匀称, 成双成对, 声调抑扬, 优美动听。一篇新闻作品, 如果整散结合、音韵优美, 念起来顺口, 听起来悦耳, 传播效果自然就好。在播音员充分参与编排新闻、修改撰写导语的今天, 掌握一定的新闻写作语言技巧是很有必要的。例如:1944年10月1日, 延安《解放日报》拟发表题为《新四军胜利出击》的社论, 毛泽东将题目改为《新四军的胜利出击与中国的救国事业》, 更完整、更全面, 富有节奏感。声调的变化也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 汉字的四声和字音的高低、强弱、长短有直接关系。不同声调的配合使用, 平仄交错, 有抑有扬, 就会形成波澜起伏、委婉动听的抑扬美。虽然新闻不像诗词那样讲究平仄, 但利用汉语的特点, 从音韵美的角度考虑是有必要的。
在对比中体现节奏。加强对比是造成节奏变化的重要方法。包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快先慢、欲慢先快;欲重先轻、欲轻先重;欲停先连、欲连先停。这几种方法的共同点就是凸显对比, 在语流中把对比鲜明的声音形式用交替和转换的方式表现出来, 使受众感受到语流起伏、色彩变化和缓疾相间的变化。比如, 2007年11月10日《新闻联播》播出的一则关于“嫦娥一号”的新闻中的一段话:“ (1) 在连续三天的试验中, ‘嫦娥一号’开启了两个关键设备, 它们分别是星敏感器和定向天线。 (2) 星敏感器相当于眼睛, 主要用来判定方向。 (3) 定向天线, 相当于耳朵, 主要用来传送探测数据。 (4) 测试数据显示, 两项设备都运行正常。”简明的四句话怎样才能体现出明快的节奏呢? (1) 的结尾要略停, 使 (2) 、 (3) 两句话更加紧密, 第 (3) 句结尾再略停, 中间两句尤其要注意抑扬结合, 声断气连形成语言链条。“星敏感器相当于眼睛”语调要扬起来, 后半句“主要用来判定方向”降下来, 直到“主要用来传送探测数据”最后的四个字语调放平拉开, 略停后和最后一句连起来, 结尾收住。这样才能使新闻听起来错落有致, 更有滋味, 在整体中凸显明快的节奏。
在回环中体现节奏。“回环往复”是节奏的核心, 其声音形式的多样性和相似性是“回环往复”的必要条件。没有两个以上具有相似特点的声音形式的呼应、反复, 是无节奏可言的。相似语气、相似转换是形成一篇作品主导节奏回环往复的态势, 使节奏鲜明显现。例如:“我国烤烟主要产区之一的贵州省到4月2日止已育烤烟苗五万四千多亩, 足够种烤烟一正喜·千百·悦、方万·轻百亩·快计以的上培·语。植·气据好·, 称烟上, 苗扬这, 的将争语是取势贵烤, 州烟采省丰用创·收渐。纪·转”录·这这的条一。简转目明换前新, 方闻社式要员, 用们显示出回环往复的节奏。全篇没有大起大伏, 平稳中突出重点。
新闻播音语言节奏的正确把握要从多方面入手。明快是新闻播音语言节奏的要求, 播音员要最大限度地把节奏与语气、停连、重音这些外部技巧巧妙地结合, 彰显新闻播音语言的活力。同时, 新闻稿件是播音员、主持人播音的依据, 在稿件的编写中要更加注意音节、声调、音韵的合理调配, 让明快的节奏跃然纸上。
首先,采访要讲程序,尽量预约,尊重采访对象的时间和工作安排。
随着社会发展,公民自我意识的极大提升,现代社会公民特别是政府官员和学术界、企业界有身份的精英阶层,他们都非常重视私人空间和生活质量,不愿意被人随便打断干扰。明白这些道理之后,身为记者,你在做时间不是很紧的采访时,就要尽量提前预约,以备受访者有安排,这是一个成熟记者必须养成的好习惯,也是对受访者的尊重。
预约的一般方法是电话联系,约定具体采访时间。这是最常见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往往收效甚微。现在最常见的方法是,与对方公司和专职负责宣传口的人员取得联系后,充分尊重他,并按照他的要求,把你写好的大致采访提纲,发传真或电子邮件过去,然后他再上报后回复你确定采访时间。
第二,记者初见采访对象在仪表上要非常注意。
记者一般在外表穿着上,给人的感觉是比较休闲,但即便是休闲,还是要有一种经过修饰了的随便。也就是说,你要表现自己的文化气质和品位,毕竟,记者是文化人,大家对你自然有个外表形象的期待。
我认为,如果是遇到重要和正式场合的采访,你更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不要求你衣冠楚楚,但一定要整洁、大方、得体。
以下三点要格外注意:
1.不要在穿戴上太个性化。
因为,无论政府官员这些有身份的采访对象,还是普通百姓,可能更希望他所接触的记者——至少外表看起来显得沉稳、不张扬、值得信任。
2.女记者在见采访对象之前,可以化妆。
在见有身份的采访对象特别是商界人士时,还是要化点淡妆,这是一种“修养”的体现,表达了你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3.要学会与被采访者正确地握手。
发自内心的有力的握手,会让初次见面的受访者,感觉到你的诚意,在一瞬间缩短彼此的距离。在握手中,最忌讳冷冰冰的握手,就是说,你伸出去的手是柔软无力的,就向一条死鱼那样毫无生气。正确的表达你热情和感召力的握手方法是,主动伸出你的手,坚定、果断、有力地和对方相握,不要马上松开,让对方能感到你的诚恳和热情。
第三,新闻报道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
1.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2.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
3.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第四,要掌握正确的采访技巧。
1.平等的视角——记者不能有“见官矮三分”之感,也不可以“无冕之王”自居。不论是对高层领导政要,还是对普通人都应摆在相同的位置上来看待,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平视”。 特别是在采访高层领导人时不要奉承,更不要以部下的卑微仰视提问。因为以记者身份出现的采访者是大众的代表。
2.仔细的观察——观察就是“用眼睛采访”,就是“察言观色”。被访者的举止言谈、性格神情、嬉笑怒骂、兴趣爱好都是我们访谈时需要观察的。有人说,记者的全部生涯就是一个提问者、聆听者和记录者。实际上,一个称职的记者还是“眼观六路”的观察家。他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捕捉容易被常人忽视的细节。观察中特别不要忽略能反映本质的细节,细节描写能增强现场感。把采访现场和生活中捕捉到的人物的动作、声音、笑貌等细节加以再现,会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强人物的真实性。
3.巧妙的提问——由于采访对象不同,提问方式也因人而异、因人而问。在采访中记者常用的有启发式诱导法、含蓄点拨法、间接探问法等。有人把采访比喻为“提问的艺术”。有好的提问,才会有好的回答;问得巧妙,答得精彩,才有可能写出高水平的人物专访。
4.认真的倾听——记者要始终认真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认真倾听是获取更多信息的一种方式;是识别和证实间接材料的一种手段;是访问者的一种虚怀若谷之情;是对被访者的一种尊重。由于你的认真倾听,被访人自然乐于同你对话,乐于回答你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从对方的回答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刨根问底,以免错失良机。
倾听时,千万不能左顾右盼,要把目光注视到对方的面部,千万不可流露出对被访者的谈话不感兴趣的神情。当非常健谈的被访者把话题扯远,谈话“跑题”时,千万不要急于打断被访者的话,要见机行事,巧妙地把话题再拉回来。
当被访者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叙述不清时,千万不要显现焦躁的神色。要善于引导被访者疏理思路,抓住要点提问,使谈话言之有物。
还有当被访者谈的时间过长,谈的内容重复,你已经不感兴趣时,千万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话,免使对方的思绪“短路”。当发现被访者身体欠佳,精力不旺,只给记者较短的采访时间时,千万不可强求延长专访时间。
作者简介:
施德光(1965.3-):男,黑龙江省宝清县人,现任黑龙江省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副主任,主任编辑
(作者单位: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
长期以来,在我们国家的舞蹈教学过程中,高度关注舞蹈技能的教育,却忽视了舞蹈心理的发展。舞蹈艺术所具有的艺术特点,便明确了舞蹈是以抒情为中心的艺术体现方式,然而舞蹈在人们感情表达里面所具有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心理学是能够解读人类感情的最适宜的领域。心理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不但使学科内部的理论框架更加完整严密,其应用价值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在舞蹈教学中,有很多能让心理学理论发挥的地方。舞蹈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所传递的知识往往以动作为载体表现出来,舞蹈教学既蕴含了教育中的普遍心理规律,也具有其特异性的心理规律。本研究旨在分析舞蹈教学中的现有问题,用心理学的理论加以解决,以丰富舞蹈教育领域的理论基础。
二、心理学与舞蹈教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具体含义
心理学是一个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较大关联同时备受关注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对于心理学做出了具体的概括:“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理论和实践层面研究成果逐渐涌现,其在制造、教育以及商业等其他层面有着大量的运用。心理学汲取了非常多有关学科知识的核心内容,同时为有关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心理学与舞蹈教学的关联
舞蹈教学是一个双向性的教育行为,其需老师和学生之间共同实施相关舞蹈动作的统一和规范,其间涵盖了主要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等。因此由心理学层面来分析舞蹈教学行为,便能够得知,舞蹈教学是一种持续、立体以及流动的心理活动环节,具备相应的系统、架构以及规律等。在舞蹈教育架构里面,心理学往往会对舞蹈教学的具体目标与相应的任务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其间涵盖了普通技能的培育、舞蹈专业技巧以及舞蹈创新思维拓展的影响等,均非常重要。
三、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状
(一)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效率低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舞蹈教学都是以老师讲授和演示,学生接受和模仿实现的。这种方式主要有两个弊端。首先,教学方法偏于枯燥而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资源无法集中,自然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其次,讲授的内容抽象难懂,只靠动作的演示又难以让尚未达到专业水平的学生体会到动作的要领,导致学生动作不规范,而且难以记忆复杂的动作。因此,目前单一的教学方式致使舞蹈课堂的效率不高。
(二)只关注教学的内容,忽略学生心理状况
传统的舞蹈教学中只关注动作的传授,往往忽略了学习这个以学生为主导的主动过程,而学习过程又是与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学习时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的。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适用于不同的教学方法,单调的奖励与惩罚措施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如果教与学的特点不相匹配,不但无法达到好的效果,还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兴趣、自我效能感等心理变量,影响学生日后的发展。
(三)训练机械化,不注重创造性的培养
舞蹈是一种审美文化活动,而非简单的动作模仿。好的舞蹈离不开舞蹈编导家们的艺术熔铸,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支撑这些非物质材料转化为舞蹈动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创造力。然而,当今的舞蹈教学中没有注重此类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变成了单纯的舞者,而非能够通过肢体表达动作的舞蹈家,这有悖于舞蹈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四、文化心理对于舞蹈教学造成的影响
(一)舞蹈教学偏离正确轨道
在目前舞蹈文化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造成民族舞蹈文化的逐渐消失,导致了舞蹈教学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在最近几年时间内,舞蹈领域存在着否认民族舞蹈文化的状况。其高举“发展”的旗帜,民族舞蹈文化被糟蹋的一塌糊涂。中国所独有的民族舞蹈文化与西方的舞蹈文化是完全不一样的,其是在农耕背景下所形成的舞蹈文化,是和农耕背景下所产生的各式各样的文化因素相互关联、具备“和谐”社会作用的舞蹈文化。然而西方国家的舞蹈文化是以宗教为基础而创建起来的,是西方文化史非常好的展示。将中国的民族舞蹈逐渐向其靠近,必定会由于不一样的文化基石而形成较大的矛盾,最终便是形成一个“异类”。
(二)产生异化民族舞蹈的心理
对于西方国家所具有的审美标准的认可,从而形成了异化民族舞蹈的心理。此观点指出:西方国家的`舞蹈是比较先进的,其他地区的民族舞蹈都是比较滞后、原始以及荒蛮的,因此,把民族舞蹈文化摆在需要被改造的位置处。从事实层面而言,各个国家、各个民主以及各个区域的舞蹈文化均具备其独有的展示形式,并没有优与劣的去呗。部分舞蹈人员对于民族舞蹈的发展,仅仅是对于外部的、西方舞蹈效仿。如此便导致西方的学不好,还丢失了属于自己本土的东西,最后的结果便是“四不像”。
五、心理学在舞蹈教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采用多感官通道的方法教学
为了弥补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我们可以采用多感官通道的教学方法,将视觉、听觉、触觉等结合运用于舞蹈教学当中。这种方法有两个优点。首先,新颖的刺激呈现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进化心理学认为,人倾向于将注意资源投射到新异的刺激之上,那么,采取一些学生可能感兴趣的教学材料,例如多媒体,就可以很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另外,多通道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动作记忆的形成。好的方式是,教师不但讲授舞蹈动作的内容,演示动作,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触觉感受某个动作形成时的肌肉状态,甚至用不同的味道比拟不同的动作。总之,善用各种感觉器官可以让舞蹈动作在学生记忆中的表征更加立体、完整,以至于印象深刻,熟练掌握。
(二)针对学生的人格特征因材施教
人格是个体行为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需要、情绪、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性格、气质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使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不同人格特征的学生适用于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前对学生进行测评,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观察,以确定学生的人格特点。例如,从气质的角度讲,胆汁质的学生需要重点培养对舞蹈中的耐心与沉着精神,不宜用强硬的手段督促学生;而抑郁质的学生则应多进行鼓励,增加其开放性,减少直接批评避免伤害其自尊。把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使教学更加有效。
(三)善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帮助学生构建信心
“心理暗示”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洛扎洛夫首先应用到教学中,这一概念指学生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情绪、观念、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心理暗示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运用心理暗示时,首先要注重学生情绪的控制,情绪可以体现在表情和体态当中,如果发现学生情绪的某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加以转变;第二要加强表象的训练,即在心理暗示的指导下,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舞蹈动作的心理表象,以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第三是通过心理暗示指导学生目标的设置和完成,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让其在适宜的目标中能够良好发挥,从而对自己再度建立积极的心理暗示以达成下一阶段的目标,形成良性循环。大量研究表明,“心理暗示”的运用有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舞蹈中的个体意识的自由性,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协调师生关系,提高舞蹈课堂的教学效率等作用,应该在舞蹈教学当中更好地普及这种方式。
六、结论
总而言之,伴随艺术教育的逐渐进步,人们自身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在舞蹈教学环节里,往往会发生非常多的问题,作为一名舞蹈教育者需要把握更加多的与心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科学运用情绪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将其灵活的应用于教学实际之中,使得老师与学生均可以沉浸在欢快的情绪里面,以推动舞蹈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平心.舞蹈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董玉辉.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舞蹈教学[J].艺术教育,2008(5).
[3]徐裴.心理暗示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
[4]刘天峥.积极心理学在体育舞蹈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
[5]韩洛怡.试析如何运用心理学中“动作技能”的理论来指导舞蹈教学[J].教育理论,.
关 键 词]: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心理分析社会分析青少年犯罪预防
一、青少年犯罪案件的现状和特点
从近几年情况来看,未成年人犯罪中已有70%是团伙犯罪。主要是团伙盗窃、抢劫等案件,团伙内成员分工明确,有的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集团,基于共同的故意,共同实施某一犯罪的案件,如团伙盗窃案件,被告人中有的望风,有的实施作案,有的负责联系销赃,所得赃物销售后,得到的赃款共用。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当前,有的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拥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作案纪律和防侦破措施,已经形成黑社会组织的雏形。青少年犯罪向暴力型犯罪转化。主要表现在实施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案件,有的手段极其残忍。并且暴力犯罪日益突出,不断向着严重化达到方向发展。犯罪年龄低龄化,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
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的分析
任何现象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条件。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未成年人犯罪也不例外。制约和决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因此为了探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必要运用多种学科作为工具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一)、主观因素
青少年因其生理和心理诸因素都处于“变化活跃期”也可以说是“热变化”状态,加上其生活经历也比较简单,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情景”都很难有正确的把握,这样只要“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导致出现“冲动”或者是“颓废”两种极端心态。具体表现为:
1.未成年人身心矛盾
(1)精力过剩与调节能力低的矛盾
未成年人生理机能迅速发育,使他们的活动量增大,日常学习生活之余仍有大量过剩的精力和体力,但是由于他们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缓慢,缺乏足够的调节和控制过剩精力的能力。
(2)兴奋性高和控制力低的矛盾
由于未成年人腺体的发育,内分泌非常旺盛,大脑常常处于兴奋的状态,导致他们的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但是由于他们的大脑皮质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容易出现冲动性和情景性犯罪。
(3)性机能发育成熟和道德观念缺乏的矛盾
未成年时期,性机能逐渐发育成熟,从而产生强烈的性意识,有接触异性的需求,有了性的欲望和冲动。然而,他们又缺乏组建家庭和负担家庭的法律道德责任和经济能力,从而产生了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矛盾。
2.未成年人个性心理结构内部的矛盾
(1)孤独感和强烈的交往需要的矛盾
现在,未成年人的生理成熟年龄普遍提前, 生理上的突飞猛进,尤其是性器官的发育成熟,使他们的性意识、性冲动,性体验等接踵而至,这给他们带来了种种困惑或疑虑,产生
各种神秘不安的复杂心理。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成人感逐渐增强,对于内心的困惑和疑虑不愿轻易向他们吐露,于是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闭锁。
(2)好奇心强和辨别是非能力低的矛盾
未成年人对一切感到新奇,对自己不了解的现象,不理解的问题都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不足,认识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对许多社会现象和科学的准则还没有自己定型的见解和观点,容易受暗示而模仿,自觉不自觉地受一些不良因素地影响。
(3)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随着成人感的产生和增强,未成年人对自己估计过高强烈要求独立自主,想从心理上改变过去依赖成年人和受人监护的状态,即取得与成年人相同的地位,离开父母的管束,完全独立。这种在心理上想独立,而实际生活中又不得不依赖父母的矛盾可能激发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加大代沟的裂痕。
(4)强烈的情绪冲动和理智控制较弱的矛盾
未成年时期,情绪的兴奋性高,情绪的波动性大,具有极大的冲动性,既表现为热情活泼,又易急躁,激动,好感情用事。
(二)客观因素
1、社会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正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给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社会化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一是人、财、物的大量流动造成大范围的社会供求失衡。随着改革开放层次和程度的深入,大量青少年劳动力盲目无序的流动,造成了大范围的失业和失范现象,一些人因此陷入生计困境,也就容易滋长各种违法犯罪。二是社会文化的污浊和媒介的误导造成青少年道德滑坡。青少年由于受不良影视和网络文化的影响,长期浸淫于这种不良文化氛围中,青少年就会过多摄入其中传递的错误信息,引起社会化的偏向,使他们的行为失去准则,从而导致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发生。三是社会控制体系的虚弱加重加快社会环境的恶化。社会控制体系的虚弱导致了社会自力约束和自发发展现象的蔓延,助长了青少年大胆涉足一些对他们不宜的领域,一些青少年因此迈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2、学校原因。学校也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学校教育,可以对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起到弥补和矫正的作用,帮助未成年人抵制和消除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但是,学校教育还存在某些不尽如人意的缺陷和失误,不利于未成年人的社会化,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1)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由于在教育观念上片面强调智育的重要性,学校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有这方面的教育也往往是方法简单、陈旧或是流于形式,而且内容空洞、脱离实际,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再加上在教师队伍中,确实有一些素质差,职业道德低下的人。一种是课堂上可以讲些大道理、道貌岸然,一离开课堂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这样就更加削弱了教育的权威性,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这样就很容易使成长中的未成年人排斥主流文化,而对不良文化产生认同,最后堕落为未成年人犯罪团伙。再一类是在一些学校中,成绩好的是好学生,成绩差的就是坏学生,并以此为依据,人为的把学生分成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使得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挫伤,失去了进取心和自信心,造成了一些学生的厌学、辍学,流失到社会上形成不良群体,无所事事,在坏人的教唆下,很容易堕落为犯罪团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2)法制教育效果不佳
目前,学校法制教育落后,效果不佳,造成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法制教育课老师基本上是非法律专业毕业生,而且多数由政治老师兼任,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解释法律知识准确程度不高的问题,上课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让学生死记硬背。
(3)青春期性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滞后
目前,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基本上仍是空白。而未成年人的青春期基本上都是在学校期间度过的,未成年人进入青春期后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开始对性有所感知,性意识处于从萌芽到日渐明确和成熟的阶段,他们对性的理解具有模糊性,但是由于获得正确性知识和性教育的渠道不畅通,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指导,使得他们在性知识上表现为愚昧无知,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把探索的目光投向了色情网站及淫秽音像制品等。
3、家庭原因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未成年人一生中经历的第一个场所,是他们社会化过程的起点。在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家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不良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不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原发性的影响。
(1)家庭结构有缺陷
家庭的残缺,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催化剂”。在这种家庭中,尤其是失去丈夫的家庭,家庭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教育子女的责任就落到了妻子一方,再加上家务劳动的压力、时间、精力等的限制,疏于管理和教育,极易导致未成年人放任自流,误入歧途。另外,由于家庭结构不完整,导致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失衡,人际关系冷漠,未成年人很容易形成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特点和反叛心理。
(2)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家庭的教养方式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一些家长没有遵循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造成教养方式不当,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很直接的、很重要的原因。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娇宠、溺爱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率在逐年升高,就是因为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往往对子女采取的是一种百依百顺、即使子女犯了错误也对其包庇的态度,使孩子从小养成了自私任性、好逸恶劳、骄横霸道、自我中心的不良性格和行为习惯。
②简单粗暴
与溺爱正相反,有些家长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些家长发现孩子犯了错误后,无视子女正常的自尊和独立的人格,对他们动辄打骂。一方面,家长的举动给子女提供了学习模仿的榜样,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残忍、粗暴、好斗的性格,形成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的观念。另一方面,引发、强化了子女的逆反心理,造成子女和父母感情破裂,形成情绪对立、互不信任的局面。
③放任自流
父母放弃了教育子女的责任,对子女的一切行为举止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放任自流。在这种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形成冷酷的、自傲、自狂、目空一切、自以为事、玩世不恭的不良性格。他们在父母的放任下过早的走向社会,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导和监督,并且自身认知水平不高,缺乏正确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诱导和影响下,很容易形成犯罪心理,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④期望过高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同时也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子女尽最大的努力也难以达到,这时孩子就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焦虑不安,产生了逃避和逆反心理。
(3)父母行为不良
家庭中的社会化很多都是在无形中进行的,父母的言谈举止、态度等对未成年人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父母不良行为,都会给子女以暗示的影响,并使他们模仿大人的不良行为行事,在其心灵中孕育下违法犯罪的种子。
三、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对待青少年犯罪,要以预防、教育为主、惩戒为辅。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做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一)提高家庭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的氛围。
作为家庭环境的营造者的父母,要认真对待,引起重视,时刻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不断学习,提高素质。做好孩子生活的榜样,让孩子从小就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一个家庭来说,从小就培养了孩子良好的习惯,他的家庭教育就算是成功的。否则,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等他长大了才发现,就晚了,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个理。当然,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最主要的是要培养孩子学会尊重人,对人有礼貌,而这点却恰恰让我们许多父母给勿视了。试想,一个从来不懂得礼貌,又不会尊重别人的人,在生活中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吗?其次就是我们的父母也要不断地学习,不要盲目营造“家庭民主”,要注意如何去爱孩子,要理解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爱,特别是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多给孩子鼓励。不放任,也不死板,既要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父母的温爱,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威严。这才是真正和谐、文明的家庭。
(二)学校教育,刻不容缓。
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和性知识教育,已是刻不容缓。改变我国现代基础教育中的弊端,让素质教育真正走进教室,走进课堂。对处于相对无责任年龄段的青少年来说极为重要。在学校增设一些有实质性内容的心理辅导课或心理咨询,帮助青少年学生解答各种因生理成熟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指导青少年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切实减轻学业负担,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和内容,客观真实、公正公平评价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让校园、教师、学生共同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
(三)完善法制体系,构筑社会防线。
【新闻心理学的运用】推荐阅读:
新闻心理学简答论述题06-06
心理活动周新闻稿05-29
心理问题讲座新闻报道07-20
心理知识竞赛新闻稿09-19
发散思维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12-24
心理学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01-10
完形心理学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10-17
运用心理学知识11-24
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10-07
组织管理中管理心理学的有效运用论文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