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任何一个终端都可随时随地获得丰富知识资源的环境下,知识交流门槛已大大降低,受众个性化需求逐渐凸显。魏玉山[1]认为,知识服务是未来出版的升级版,出版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知识服务。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多元媒介的融合已为知识服务提供底层技术因素[2]。科技期刊作为促进知识交流,传播科研成果的重要渠道,伴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知识服务能力与形式也受到业界与学界广泛关注。2019年,中国出版业知识服务大会提出:“知识服务是互联网时代出版业开展转型升级,实现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新业态”[3]。科技期刊界也对知识服务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刘红霞等[4]提出科技期刊知识服务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知识特性,是一种具备高附加值的服务;陈建华[5]对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创新理论、创新载体、创新方法、创新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相应措施与策略;任艳青等[6]认为科技期刊要通过自身网络平台、自媒体等形式拓展知识服务形式,搭建学习型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为满足组织、机构和个人的业务创新需求,推出新型数字出版模式,提供全程协同研究与学习平台,以及大数据和分析系统等知识服务[7];部分大型数据库通过整合期刊数字资源、探索面向用户的综合性数字化服务内容,其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知识服务能力更强[8]。国际知名学术出版集团励德·爱思唯尔已重新调整出版流程,不仅关注单篇论文的质量控制、组织过程,而且把知识生产中产生的所有信息变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向用户提出一个完整的知识解决方案[9]。然而,目前关于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研究大多基于“本刊资源”考量,着力于自身知识体系的整合与服务。沈锡宾等[10]认为,科技期刊知识服务要在已积累的大量、可信的数字资源基础上,将已有资源进行新的知识体系构建并提供优质服务。在业界,知识服务一直被认为是图书情报部门的职责,未能在科技期刊界得到广泛实践,同时由于缺少相关理论指导,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难以跳出“信息服务”模式去延伸知识服务,也难以顾及其知识服务能力的培养。由此,大多数科技期刊仍是用“信息处理思维”来完成知识信息的组织任务。相对于国外知名出版商不断在知识服务方向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创新,国内科技期刊社的最突出问题莫过于生产规模的“小、散、弱”[11]。知识转化包括隐性知识外化、显性知识内化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融合等[12]。科研成果的生产与创新过程是编辑、专家、作者在不断互动与交流中实现知识迁移、知识创造、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过程。与文献信息挖掘、关联与标引等图书情报系统的知识服务不同,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是融入科研创新环境,紧紧围绕专家学者的知识信息需求,利用传播与数据技术,不断地为科研创新过程提供动态的、连续的、精准的知识服务。本文基于媒介融合环境,试从科研创新规律、科技传播效应与知识价值实现等维度,探究科技期刊“助力科研创新”知识服务模式以及加速知识流通、突显知识价值的服务目标等,从服务介入科研生产的全流程、全要素和全价值来提升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能力,促进科技期刊由单一的文献信息传播向知识服务的发展定位转变,以提升科技期刊的媒介价值功能。

1助力科研创新的知识服务模式建构

在结构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的知识探索与应用的环境中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需起于知识生产过程,在“导引科研目标”到“驱动创新协同”中融入科研创新环境,为每一个创新环节的知识生产营造更好的价值创造空间。

1.1以“导引科研目标”为驱动的知识服务

1.1.1知识服务助力科研攻关

随着媒介渠道日益增多,为专家学者提供信息服务的方式也更加多元。科技期刊要从科研工作的源头及时介入科研创新过程,根据相关科研团队的攻关目标,了解科研创新过程的各个难题,以及科研人员所面临的困难。基于问题与问题产生的环境分析科研攻关过程对信息的需求,以“提供问题解决方案”为目标来实现知识管理。通过信息的析取与重组,关注问题解决方案的形成过程,让知识服务能够真正解决团队在科研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助力科研人员“找到知识解决方案”。马凌飞和舒畅[13]以传染病领域期刊为例,研究了科技期刊变迁对学科发展的影响,认为期刊数量变化直接反映了该领域的学术交流需求程度,而期刊细分类目的变化是研究热点变化的风向标。从科技创新源头介入知识服务,需要跟踪科学研究过程,与团队成员互动,充分了解项目成员的信息需求特点及其对各种学术媒介的偏好,比如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研究人员会借助哪些渠道检索信息、获取研究资料,以及一些专家学者原创观点、创新性研究内容希望通过哪些渠道传播等。与此同时,出版内容组织也要围绕科研创新目标的需求,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题组织集聚知识生产权威群体,发掘优质稿源,突显学术传播对科研创新知识组织与传播的优势。把提供独特引领性知识服务与深度知识内容传播统一起来,助力科研攻关,引领科技知识生产方向,以此不断地补充、修正创新资源存量,且利用多元化的媒介平台发布与推送适配的学术信息。

1.1.2加速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提升知识生产效率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主要区别是知识能否通过正式的、系统的语言来描述和传达。显性知识大多来源于隐性知识,科研创新大多来源于“难以模仿,并不可替代的隐性知识”。作为科研创新价值的彰显平台,科技期刊需要从“科研创新方向”与“知识价值确认”两个维度去发掘个体的隐性知识,并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在科研创新过程中,研究人员大多拥有知识经验、判断构想、实践技能等有意义的隐性知识,但由于种种原因,研究人员凭借自身能力不一定能够按照学术逻辑与思维将隐性知识表达清楚,或难以用论文规范标准描述。而科技期刊大多以“论文”形式对科学研究的结论性数据进行整理,大量过程设计与原始数据以及创新经验等仍是留在个人或实验室计算机里,未能得到整理与开发。王雅娇等[14]提出,高校学报可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为研究生群体定期推送论文的写作技巧、经典案例,使一些高产的作者与审稿专家的隐性知识经验能助力研究生群体学术成长。在融媒体环境下,应以“作者、专家与读者”群体为中心,利用多媒体平台,跟踪科学研究过程,为专业知识生产提供支持性服务。利用社交平台,搭建个性化需求服务渠道,了解作者显性需求,挖掘作者隐性需求,并提供适时的个性化服务,协助科研创新成果的整理与完善。如为科研人员提供投稿前的咨询辅导,指导学术论文的规范写作,协助完善科研创新的论证思路等,同时为作者提供更多的信息知识表达空间,以价值肯定与传播选择提升作者的媒介素养,促进更多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培养专业人才。有调查显示,科研院所的航空航天领域科研人员因承担国家的科研任务重,虽掌握了高精尖技术,但是缺乏论文写作培训,往往因论文写作不规范而被退稿。针对这一情况,《航空学报》编辑部积极提供知识服务,不仅为一线科研人员讲解科技论文写作要点,介绍行业期刊,提出投稿建议,还积极与科研人员探讨最新研究热点,共同策划述评及专栏主题[15],这不仅提升了科研创新知识的生产效率,还为期刊吸纳了更多优质稿源。

1.2以“促进科研创新协同”为核心的知识服务

近现代以来,科学研究极大地提升了人类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现有以“学科”分割为基本架构的科学研究仍然无法有效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健康威胁等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16]。随着e-Science、e-Research、第四范式等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科学研究过程更注重科学协作、科研共享、数据重用,更关注科学数据、软件工具、多媒体信息等非文献型数字资源[17]。一些大型的科研创新项目往往涉及到学理探究、解决应用问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多层级目标,研究团队成员来自科研单位、企业等领域。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知识服务能不断为协同组织与个人注入新活力。杜威认为,传播的本质机制是经验共享,分享经验是人类最大的益处[18]。融媒体时代,学术传播应基于知识创新的情境性、隐含性、复杂性,凝聚不同的创新目标,通过有效的知识服务,促进科研创新协同,使整个创新链的不同节点设计、数据与经验能够关联、互动与衔接。期刊的成长反映了学术共同体的状况[19]。科技期刊应以科学或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为导向,充分了解科研创新协同组织中不同个体的定位与合作意识,从不同专业视角提出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案,集聚不同学科背景研究人员参与讨论,让学科交叉融合并贯穿于解决问题与应对挑战的全过程,找寻价值创造的“节点”与维度,促使来自整个科技创新链不同层级的数据实现交流与共享,形成多学科、多层级共同参与研究的框架。

创新协同必须要注重个体隐性知识迁移,强调个体智力与组织智慧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因此,知识服务要重视个体价值,根据不同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知识结构、主体价值目标以及行动能力等为个体知识赋能,让每个团队成员明确自己的需求及其可能解决的问题,确定个体在相互关系和共同目标体系中的位置,发挥个体智慧在科研协同创新中的作用,进而实现组织知识赋能。随着社交平台的广泛运用,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一方面要促成每个成员发挥个体作用,实现知识共享;另一方面要激发个体的潜能,促进个体隐性知识显性化,甚至是价值化,继而提升科研团队的创新效能。在科研项目确立之前,要善于追踪热点,致力于学术前沿,通过组织专题讨论,参与不同群体关注的一些共同话题,发掘具有可研究性的新话题,并通过学术思维的引导,催生出新的研究方向与目标。在科研创新过程中,要及时与相关科研领域研究团队联系,或直接参与研究过程中的互动,了解各种知识信息的使用场景,致力于集聚更多的个体力量形成对科技创新目标与科研攻关任务的共同期待,让团队成员基于自身知识结构与能力获得对科研目标的准确解释,进而促成团队成员间的有效沟通。

2知识传播过程中的服务能力提升

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是“感知”,知道就可以;其传播手段是“表信”,即要把信息传达清楚;而对于更有价值的内容来说,人们除了“感知”,更需要“感受”,在感知的基础上接受知识性内容中的知识和价值,才能解决面临的不确定问题[20]。大众媒体的传播影响力理论认为:传播影响力的本质包括“吸引注意”和“引起目的变化”两个层级。由此可见,任何一种媒介传播若仅停留在吸引受众接触媒介内容层面,则属于低效率传播,难以确保传播影响力。一直以来,科技期刊对受众认知层面的改变较多,而在态度与行为层面的改变则相对较弱。在认知与行动之间的停顿期,需要通过知识服务来促使受众在认知基础上导引情感、意志乃至行为发生受动性改变。

2.1提升媒介表达能力,实现知识增值

从知识价值的角度来看,内容资源是科技期刊的核心,追求内容原创性、科学性与独特性,一直是科技期刊追求的目标。学术成果具有稀缺性、持久性与延续性价值。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内容的专业性与严谨性是受众对媒体信任的基点,同时,信息内容深度与高度也是受众对媒体依赖的保证。在融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应从内容、管理与服务等层面建构适应“媒介表达”的知识管理与扩散机制,完善知识服务体系,借助数据收集分析,建构知识多层级的价值体系,不仅要从知识接受层面关注知识的使用价值,还要从传播角度分析知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被体验程度,为出版传播获取新动力。

首先,要提升科技创新知识的“适媒介”呈现能力。科技期刊是一个富有创造力与活力,并擅长构思与表达的行业。严谨规范的学术论文是大多数科研成果的主要传播形式,但并不适合所有的媒介传播,尤其是自媒体平台,科研创新成果要搭乘多元化的传播平台,必须重新定位内容价值与表现形式,提升“适媒介”知识生产与呈现能力,如内容提取、画图组接等媒介编辑技能;或内容整合与推介,如适合微博单篇文章的学术观点推介,或一个栏目的多篇文章综合推介;或将科研创新成果通过信息、音频、视频等浅阅读形式呈现于微平台,让学术信息跳出只读的层面,延伸到互动、可视、可感的层面,让受众能利用各种碎片时间,触及到高品质、专业性强的知识信息。《中国出版》与《图书情报知识》等期刊尝试邀请作者录制短视频,对所发表的论文进行语音或PPT讲解,并结合微信平台推送,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关注度[21]。其次,从知识的使用价值视角重构知识的生产方式,即从价值内容以什么方式呈现,通过什么渠道,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产生影响等需求与接受体验视角探究内容的多媒介表达,如科研创新需求、技术应用需求、科普需求、新闻信息需求等,再寻求与多元化媒体合作,丰富知识表现形式,既关注高频度需求,又关注低频度需求,降低知识理解吸收的难度,激发人们接受和学习知识的意愿,为受众提供关注、解读、评论与转发的机会。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根据呼吸系统疾病特有的

影像学表现,开设了“读片园地”栏目,通过更加直观的表现形式加深对疾病的认识[22]。从激发创新、满足好奇心等知识接受体验视角拓展内容生产的边界,使学术创新信息更具有“黏性”,能够吸引受众的持久关注;同时,拓展知识服务的宽度,发挥知识外溢的边际效应,实现知识的增值。

2.2满足社交平台中“寻求对话与参与”需求

科技期刊编辑要善于利用社交平台为用户创造互动“知识场”,在社交平台上扮演“编辑”与“受众”双重角色,发掘知识服务价值,寻求知识服务的新思维。金属加工杂志社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论文,吸引业内人士参与互动,而编辑人员一方面引导粉丝讨论,另一方面也从大家的讨论中了解行业热点、技术难点等,从而提炼出选题策划要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策划[23]。在网络社交环境中,有谈资的话题是用户之间互动的基础,话题中蕴含的知识内容与价值具有社交动力,能吸引用户参与,增强知识的渗透张力。有价值且及时满足用户需求的知识才能引起用户谈论的兴趣,维持用户的社交形象,并能起到发展用户社会关系的作用[24]。实践证明,各种社交平台虽然随时都可以聚集一些社群,但是若没有话题激活受众“寻求对话与参与”的意识,各种群体很快也会因“没有发声”而消失。因此,在知识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科技期刊必须要利用社交平台满足受众“寻求对话与参与”的需求。一方面,编辑必须要打破固有的职业认知,基于用户参与和体验的思维,面向不同的社交媒体,整理与科研成果相

关的学术话题,如科研成果的相关数据,或研究者经验、情怀、创意故事等。利用社交平台,通过优质的知识内容与快捷知识服务激活用户的话语意识,引导受众的认知呼应,唤醒用户接受知识的积极主动性,助推知识内容的社交动力,吸引更多受众检验知识并参与知识创造,实现知识迁移和知识内容的增值与变现。即通过有效的知识服务,契合受众的心理预期,让受众能在具体话语实践中实现对话和经验分享。另一方面,编辑要提升沟通能力,包括学会倾听,学会评判,融入不同受众自发组建的微信群、论坛等,参与他们对所传播研究成果或热门话题的讨论等,善于对碎片内容进行萃取与关联,形成新的体系,将一些主观观点、兴趣延伸至学术研究空间,促使潜在创新意识不断觉醒,激发新的创造力。知识创造是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并通过特定群体的互动对话形成合意。各种社交平台虽然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便捷即时的沟通,但是交流话题容易出现散乱、无序、无主题、无边际等弊端。满足社交平台中“寻求对话与参与”需求,是采用“为用户提供概念、框架”等方式,通过“有明确主题的话题”将用户互动交流引导到有目的的知识创造上来,帮助用户理解自身体验的意义。

3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服务延伸

科技期刊是一个擅长组织、管理与表达原创知识,并在社会实践中传达科技创新技能与精神的媒介。曾有学者认为,科研人员习惯于躲在“象牙塔”里面做学问,其学术成果只能是停留在字面上,而不能应用于实践,也不能改变人们的思想[25]。随着媒介融合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必须要转变传播理念,从“人找知识信息”转变为“信息知识找人”,让知识传播由“告知作者”这一信息到达层面,延伸至社会实践领域。

3.1以知识转移实践为目的,促进知识流通

科学研究虽然有其自身的规律,但是永远不会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科学研究是在不断发现与解决社会问题中逐步推进的。任何一项科研创新成果都是在事实的启示下深刻认识了事实,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过程中出现的[26]。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夯实国家与国防力量,雷达、核弹、喷气式飞机等与战争相关的科技成果诞生了[27]。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研目标越来越趋于面向市场需求,解决生产实践问题,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因此,学术传播必须让创新成果跳出“只读”层面,展现知识的有效性、实用性以及可理解性,以知识转移实践为目的,将知识服务目标延伸至实践应用领域,促进知识流通,进而对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调查显示,很多企业都有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创新、发展企业的意愿,但是不知道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对接问题,实施科研创新[28]。一些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无论在企业管理层面还是在技术应用层面都难以上升到学术研究层面去寻求解决路径,亦或是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无法从学理视角进行分析与解释。而目前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偏重于科研成果的量化指标,缺乏对科研成果进行实践可行性与应用价值的审视,科研人员也缺乏深入实践经验,以及在市场需求导向下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或者说,即使科研人员在市场导向下有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但是又难以应对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对于市场导向下的科学研究,科研人员处于一种“想而不能”的状态,科研团队创新意识不强。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延伸,就是要将科研创新知识对接到应用领域,以知识对接问题、对接实践,让技术应用领域“想而不能”与科学研究领域“能而没想”问题,通过导引、互动与沟通,变为“想且能”,进而打通以市场导向为目的的科研创新通道。以知识转移实践为目的服务,不仅要掂量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更需要关注科研创新知识的应用价值,敏锐地利用知识对接问题,面向技术应用层面,及时推送创新知识,促进用户“认知”,并形成对事物的态度及其对相关问题进行评价的积极性。

3.2以“用户”为中心,让知识服务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

如果说科技期刊只是通过线性传播为用户提供科研创新信息,让用户了解同行的创新成果,使用户由不知道变为知道,解决用户“不知道”的问题,那么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不仅要解决“不知道”的问题,还要引导用户“解决问题”,包括问题解决的方案、思路乃至行动,协助用户解决其“不确定、不清晰、不能够”等问题。知识服务要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对知识信息进行挖掘、分析、重组,以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知识服务填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鸿沟,对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产生独特的引领性与支持性贡献,把科研成果适时传送到社会应用领域,解决与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

以“用户为中心”提供知识服务,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市场洞察能力与用户管理能力。所谓的市场洞察力与用户管理能力,就是找到“问题”对接,即“谁需要解决问题”与“谁可以解决问题”。服务始终瞄准“知识内容”与其能解决问题领域,了解服务对象在哪里,他们需要什么知识,以及在什么时候什么场景下需要。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肆意蔓延,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启动了科学信息应急共享机制,向其系列杂志征集专题论文及病例库典型病例,开通“快速通道”优先处理稿件,为国内行业网站、新闻媒体提供了内容与数据支持[29]。这为受众了解新冠病毒知识,引导规范防控策略,协助社会切断病毒传播、完善治疗方案、尽早结束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期刊要培养受众分析思维与数据分析技能,通过关系挖掘,拓展内容信息的传播边界,加强用户管理,以用户对信息接收与知识吸纳的情感取向、价值取向等判断用户对价值信息的需求,圈定知识服务领域,提供个性化服务,发掘潜在用户。其次是选择合理的知识服务方式,建构时空维度的学术信息传播场景。(1)选择合理传播路径或个性化推送渠道,让有价值信息需求的用户在适当场景中能够及时“看见”信息,即知识内容能够及时“触达”特定用户。(2)面对不同层面的用户,需要采用不同的知识内容媒介表达形式匹配用户的接受习惯、接受心境、接受兴趣,即对于知识信息,用户能够“需要看”“喜欢看”,实现“知识”与用户问题对接,如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在微博上与377万粉丝分享有关中国及世界经济问题的论点,曾被评价为“用清晰说模糊,把模棱两可的信息普及给百姓听”[30]。(3)根据用户知识背景、知识接受水平以及知识接受标准等,采用不同内容形式推送知识信息,不拘于“严谨的学术论文”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知识呈现方式,让不同用户因能够“看懂”知识内容而乐于接受,且“看得可用”,尽可能避免单一形式的知识传播模式阻碍受众理解与接受知识。总之,只有知识信息能够触及用户并让用户乐于接受,才能打通知识信息传播与用户行动决策之间的障碍,进而用切实可行的知识服务方式为用户量身定制一整套“学以致用”的“行动路线图”。

上一篇:基于高校艺术基础课的教学框架下一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