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优质发展路径探析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需求越来越紧迫。从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分析与研判,中职教育是解决高质量发展面临技术技能型“人才荒”与高素质劳动力短缺问题的重要路径。针对中职教育存在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以及无法精准地匹配市场需求等问题,建议建立中职教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衔接制度,精准预测劳动力市场需求,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创新校企合作方式,坚持产教深度融合,提高专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匹配度,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高素质劳动力培训的质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人力资源提供有效供给。

一、研究背景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求转换增长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国民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而要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增长动力的转换,就要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由大规模投资来驱动增长转向提高全要素的生产率,特别是普遍提高劳动力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然后技术密集又向知识密集型转化,特别人工智能发展突飞猛进,制造业、服务业等现代产业向智能化趋势发展,从而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工作状态和从业技能等影响深远,相对单一、零碎的传统行业生产加工向集成化、整体化、协同化趋势转变,进而对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发生更大变化,对劳动者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等要求更高,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需求越来越紧迫。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需要培养更多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实用人才。通过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来提升全体劳动力技术、技能水平和素质,构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驱动经济发展模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劳动力投入数量与劳动生产率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但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长期的低人口出生率,劳动力数量增速开始递减,实际参与经济活动的劳动力数量下降,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为解决人口结构失衡、保持经济稳定增长,2013年中央政府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但受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抚养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不高,政策效果不理想。2016年1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但新出生人口不可能立即成长为劳动力人口,还需要很长时间抚育,在这长达16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的抚育过程中,劳动力数量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而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的劳动生产效率高得多,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产出和价值,这就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来弥补劳动力数量下降带来对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影响。

在生产或制造——营销、流通——配送、服务这个全产业链各环节所需的劳动力结构中,初级人才、中级人才、高级人才构建“三层级”的进阶式全人才链。所占比例始终最大的是接受过中等教育的中级人才,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要劳动力结构中最重要的劳动者。但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中职教育也存在教学水平和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以及无法精准地匹配市场需求等问题,必须牢固树立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办学宗旨,健全职业教育、培训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衔接制度,以高质量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依据,精准预测劳动力市场需求,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创新校企合作方式,坚持产教深度融合,提高专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匹配度,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提升劳动力素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人力资源提供有效供给,对破解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技术技能型“人才荒”与高素质劳动力短缺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二、发展中职教育是解决高质量发展“人才荒”与“用工难”的重要路径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出现千金难求高素质技能人才与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后面临招工难的问题,也是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关键问题。发展中职教育,改善和提供更有效的劳动力供给,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支撑,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发展中职教育,弥补劳动力数量下降带来的影响

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大,参与经济活动的劳动力数量较多,低成本的劳动力要素投入驱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长期的低人口出生率,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依靠大规模、低成本的劳动力要素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消失。一是在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和数量的增加,相对来说,劳动力的数量和比例就减少,进而影响劳动力供给数量。二是持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和长期的低生育率,缺少人口补充,导致劳动力结构老化,高龄劳动力也影响了劳动力供给质量及质量的提升。三是劳动力结构老化和供给数量的减少,导致劳动力的工资、社保、岗位培训等各项成本大幅提升,影响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四是人口老龄化加速,丧失劳动力人口逐年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赡养等负担呈加重趋势,也减少了资本积累和生产性投资。面对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劳动力结构老化和供给数量减少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技术和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老年人的脑力、体力、精力等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都逐渐老化,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变弱,掌握和运用新方法、新技术的能力和水平降低,对现代产业的生产模式适应能力也变弱,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随着产业调整升级和科技进步加快,技能劳动者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较高且结构不合理,企业裁员和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更趋突出。从2018年第四季度来看,市场用人需求对劳动者专业技术职称或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52.7%,各专业技术职称或者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7,远高于平均水平1.27。制造业用人需求稳中有升,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行业用人需求保持增长[2]。解决这一结构性矛盾,就是发展中职教育,科学、准确研判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用人需求,通过以产带学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提升劳动力参与经济活动的的技能水平,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弥补劳动力数量下降和结构老化带来的影响。

(二)发展中职教育,助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3],而发展中职教育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是实现产业兴旺就需要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利益链,延长产业链,发展和培育休闲农业、农村电商、共享农庄、民宿经济、健康养老、农耕文化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这对农业劳动力也提出了新要求。农业劳动力是否适应新产业新业态、能否支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依赖于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供给的农业劳动力规模与质量。中职教育紧密对接农业产业升级优化、乡村经济社会转型、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等,培育大批知农懂农爱农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能够帮助优化乡村产业的人力资源配置,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兴旺,释放乡村经济活力。

二是中职教育着力培养绿色农技推广人才,营造绿色生产生活行为氛围,让绿色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底色。同时,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传授畜禽粪污处理技术,引导他们带动村民养成节水节能、垃圾分类等绿色生活行为,助力实现生态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环境。

三是中职教育在乡村人才培育过程中,着力培育学生、农民学员的文明意识和能力,宣扬移风易俗思想,摒弃婚丧陋习和封建迷信,促进乡风家风民风文明,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四是中职教育为乡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塑造着他们的公共责任、公民意识、个人素养,激发德治的教化、引导、融合等功能,有利于实现乡村德治;在培育技术与能力的同时,还培育适应乡村变化发展的能力,带动乡村人口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活力与潜能,有利于实现乡村自治;为乡村培养领头人,提高他们依法参与乡村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有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乡村法治。

五是农村劳动力及子女通过接受中职教育可以提升其生产能力和技术,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较高工资性收入,也可以提升其生产经营管理及绿色发展能力,提高家庭经营收入,从而实现生活富裕。

(三)发展中职教育,满足现代制造业体系人才队伍诉求

我国进入了新时代,GDP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向结构更优化、分工更明确、质量更优质的方向演化,现代制造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这就迫切需要规模合理、结构协调、素质优良、与现代制造业体系相契合的人才队伍。发展中职教育,培养多类型、多层次的高素质制造业人才,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诉求,为建设制造业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是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解决落后企业经营模式、僵化企业组织形式、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业不符合市场需求等问题都需要企业管理方式、经营理念和技术工艺等方面的创新。创新能力也是先进制造业对技能人才的基本要求,因而中职教育把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当前事业发展重中之重,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顺利进行的人才保障。

二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制造业的产品日趋复杂、精密,数控机床、柔性加工系统、加工中心、新型加工装备、各种机器人等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不断涌现,生产不再完全依靠个人手艺和经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就出现了需求大量的能专门操纵和掌握机器的技术工人。这些技术工人对理论知识要求不高,但经过中职教育或培训即可达到高技能人才的能力、知识标准,满足生产需求。

三是现代制造业要求对现有的制造业生产体系、技术和工艺进行升级或改良,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保障制造业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就需要具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方针的技能人才。而中职教育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着力培养包括绿色环保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知识,让他们懂得保护自然环境,具备使用环保产品的技术和能力,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保持绿色环保意识和习惯,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提高能源和资源使用效率,可以为现代制造业提供一批具备绿色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发展中职教育,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

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快速[5],已占中国经济主导地位,在促进经济和拉动就业增长等作用日益突出,其生产性和内部消费性的结构有待优化。

一是物联网、区块链和5G技术进入服务业领域,交通、运输、饮食、商业等依靠体力服务的传统服务业逐步智能化,依靠智力服务成分你所占比重逐步提高,特别是技术信息、投资咨询、商务策划等现代服务业智力成分占较大比重,这就需要与此相匹配、具有一定智能化操作水平的人员。

二是新冠疫情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服务业向“互联网+”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的力度,以区块链、5G和物联网技术改造提升服务业,服务业也向线上线下协同、迅捷生产模式和灵敏化的现代物流体系转变,初步形成“线上+线下”“商品+服务”“品牌+场景”“体验+零售”等全方位服务格局。在居民小区物业服务中,一些服务业企业采用视觉分析的机器人和3D激光导航系统,建立智能信息沟通机制,自动检测周围环境、自主巡逻、自动充电、与物业服务人员及业主互动等,实现疫情的实时通报。同时,配合机器人平台使用进行人员、车辆、绿化、环境、保洁等方面的管理,提高服务效果和风险预警。这就需要与此相匹配、具有一定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从业人员。

三是一些企业为集中力量提高自身的经营的效率和效益及核心竞争力,将原由企业自身完成的机器维修、会计业务处理、业务培训、网络维护等某些专业工作外包给社会上相应的生产服务业性专业公司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则这专业化团队需要与此相匹配、具有一定技能人才。

总的来说,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会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加速。因此,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发展中职教育,培育积累人力资本质量与数量的供给,实现消费性和生产性服务业与人力资本供给相匹配,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

三、中职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目前,受传统办学思维和模式的影响,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规格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获得社会认可,综合素质总体上还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求。

(一)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同与学生自我认同双低

当前,我国社会传统观念仍然是“以上大学为荣”,普遍认为中职教育是“二流”或“末流”的教育,特别是高校扩招后,社会上轻中职教育重高等教育、中职学校的口碑和生源差的观念更加强烈,对社会认同度和中职学校学生的自我认同形成较强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当家长和学生面临从普高和中职两种类型教育中选择时,都想进入普高,宁可交各种费用、托关系、复读借读,也不会主动选择中职学校。如某初中43个学生中考没有达到普通高中最低控制分数线,但有16个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到普通高中就读,占总数的37.21%。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普通高中为抢生源,利用学生和家长们想上普通高中的心理,高价招收中考没有达到普通高中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学生,甚至一些民办高中采用欺骗的手段,多招、抢招中考没有达到普通高中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学生。只有考不上普高且面临无学可上的学生退而求其次,才选择中职教育,这样就使得中职生源不足,素质上也不高。

2009-2018年,中职教育学校数、在校学生数、教职工数、专任教师规模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在校学生数由2009年2194.1万人下降到2018年1555.3万人,减少638.8万人,而专任教师由2009年84.63万人下降到2018年82.56万人,减少2.07万人,师生比由2009年1∶25.93转变为2018年1∶18.84;学校数由2009年14401所下降到2018年10229所,减少4172所,平均每所学校在校学生2009年约1524人转变为2018年约1520人;教职工数由2009年119.08万人下降到2018年105.56万人,减少13.52万人,教职工数与在校学生比由2009年1∶18.43转变为2018年1∶14.73。

同时,中职学校招来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自控力上比较差、厌学情绪较严重;一部分学生感觉自己被中考淘汰,是一个失败者,觉得考大学无望,内心存在自卑感或自暴自弃;还有些学生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读初中时就有打架、逃课等许多不良习惯,上中职学校后恶习难改。这些问题加大了中职学校为高质量发展培养人才的难度,同时也加大了对学生的管理难度。

(二)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社会大量需要的各种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为主,但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都面临“升学与就业,哪个是主导”这一困惑。

一是以就业为主导的中职教育过分强调技能本位,把学生等同于流水线上的工具和操作手,忽视学生个性发展、人格培养和人文教育以及顺利进入社会生活应担负的社会使命和遵守的共同社会规范等所需的行为准则和基本价值观,影响了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对人才规格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即使暂时解决了就业问题,也会被产业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淘汰。

二是以升学为主导的中职教育以升学的比例、人数作为学校办学成绩的衡量标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计划等都以“升学考试大纲”为依据,升学考什么内容,就教什么内容,学生就学什么内容,完全受升学考试指挥,不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技能训练、整体素质的培养,使得这类中职毕业生不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文化基础水平又不如普高生,若升学不成,则很难顺利就业,这也“偏离”了中职教育的办学导向。

三是把升学与就业置于同等重要位置的中职教育,能满足学生不同教育需要和不同学习条件需求,明显比前两种进步。但一部分学校即把招来的学生按照升学与就业要求划分开来,编为对口高考班和就业班,相同专业组织教学的内容不同,针对升学的对口高考班采取“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办法,全力投入考试课程教学,要花费大量课时的技能训练则放在应有位置,甚至放弃影响升学考试的技能训练等教学。而就业班的学生失去了升学的机会,对他们来说中职教育仍然是“断头”教育,明显不能体现真正地教育公平。

(三)教学质量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不相适配

当前,中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配之处,以至于中职毕业生难以满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难以获得社会大众认可。各地中职毕业生普遍存在非对口就业和外流的问题,即使在高质量发展中产业多样化,且具有较大人才吸纳量也不例外。选择学校课程体系外行业就业、就业岗位专业不对口的中职毕业生越来越多,人才流失率高。

一是专业设置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不匹配。一些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结构不合理和重复率高,是中职毕业生非对口就业、外流和在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中缺乏技术工人的重要原因。在新设专业时,一些中职学校没有充分考虑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求,主要考虑专业对抢占生源的吸引力和能否通过管理部门审核两个方面,而作为中职学校培养目标、开设专业与确定招生规模审核的教育管理部门,没有很好地整合本地中职教育水平与高质量发展需求信息和有关数据,缺乏专家智囊的参与对人才培养规模和类型的控制机制,审核的质量不高,从而导致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模和专业与高质量发展发展的人才需求不匹配,中职毕业生在行业内无法正常使用所学知识立足,不得已选择转行或继续学习深造,或失业待业。

二是在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理论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师资、场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没有结合生产实践开展教学,仍采用传统的课堂说教形式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多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少,并以试卷考试的方式考核,学生的技能学习情况、知识掌握程度、课堂表现顾及很少或根本不予考虑,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三是受场地、设备、师资等软硬件条件的限制,众多学生实训需求条件的难以满足,加上缺乏实践经验的部分实训教师力量较为薄弱,实训方式和教学理念滞后,所掌握的知识跟不上设备的更新速度,不能充分利用实训课资源,影响了教学质量。

四是随着各种新型技术不断的发展,专业教材上的内容跟不上不断发展的变化,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中职教育的老师大多数都缺乏专业知识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脱离现实岗位要求,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在生产实践中根本用不着。

(四)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实施效果与现实差距甚远

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社会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毕业后,没任何工作实践经验,在寻找工作岗位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这种背景下,“校企合作”应运而生,通过校企合作培养,让学生在企业第一线服务、生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企业和学校的技术、设备优势互补,节约企业与学校的教育成本,从而实现“双赢”。但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出现了激励机制欠缺、认识不到位、合作深度不足等一些新的现实问题,使得校企合作步履艰难、进程缓慢。

一是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欠缺。在具体的实践中,高端制造等优秀企业采用较多的先进智能化机器设备替代手工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稳定、波动小,对顶岗实习的学生需求数量不多。这类企业使用设备昂贵,要求技术技能水平较高,参与校企合作投入时间、资金较多,培训内容复杂、实施周期长、合作风险大,在缺乏企业成本分担、激励与补偿机制的条件下,高端制造等优秀企业的积极性不高,职业院校与高端制造等优秀企业实行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难度较大。而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不需要较高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主要从事枯燥重复、技术含量低的手工操作,学生进入企业只需接受短暂、简单的培训后即可上岗。这些企业常常在销售旺季面临招工难、招工贵、“用工荒”等难题,为节约用工成本、得到廉价和短期的劳动力,有强烈参与校企合作的需求,加上数量多、时间集中,学生管理难度低,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很容易实现,这种校企合作其实就是一个“陷井”,让学生充当普通的流水线工人,校企合作质量水平难以保证,也偏离了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是办学理念认识不到位,缺少必要的社会责任感。但在校企合作中,一些学校办学理念认识不到位,缺乏长远情况的考量,虽然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实习场所,推进力度不够,停留在“喊口号,走形式”上,并没有请企业能工巧匠进来讲课,也不派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通常是签订一些协议之后,就没有什么和企业紧密的联系了,甚至为应付各级的专业检查、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考核需要,校企合作仅停留在一纸协议上,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并没有达到实质性提高,就业渠道也无法给予畅通,校企合作并没有起到实际的效果。一些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足,缺乏实践经验和战略的思考,处于被动与消极、有“合”无“作”的状态,仅限于冠名、设立奖助学金、资助文体活动等,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有的企业责任意识淡薄、缺失,认为参与校企合作获利甚微,会增加自身的额外负担,还要承担不小的风险。这些企业为达赚钱的目的而费尽心思钻空子,以“一锤子”买卖的心态进行校企合作,对学生极不负责,频繁要求学生“实践”,如果学生不愿参加,学校会以没有参加“教学实践”的理由扣学分。其实这还是一个“陷井”,仍然要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不可能培养出社会需要、企业认可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三是校企合作监管不力,学生合法权益被侵害。由于校企合作的法制建设不完备,缺少相关的配套法规,行别是培训资质、形式、收费等相应的规范性制度没有建立,现行相关规定缺乏操作性,政府相关部门又监管不力。在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一些学校和企业做足“校企合作”表面文章,对外宣传“入学就能参与工作,毕业即就业”,缺乏具体有效的实际行动,甚至挂羊头卖狗肉,根本没有兑现签订的协议,学生落入“学校抢生源,企业收技能实训费”的“陷井”,严重违背国家推行校企合作的宗旨和目的,没有达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预期目标,并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如国务院大督查第十三督查组于2019年9月4日至5日对贵阳职院“校企合作名不符实”问题线索暗访核查中发现,自2016年开展校企合作以来,该校与企业以“校企合作”名义违规招收学生、收取费用,共有381名学生与企业签订了《就业服务协议》,共缴纳“技能实训费”390多万元。校企双方均没有履行各自的主体责任,学生如数缴纳“技能实训费”后,企业并没有履行“一人一机”教学和“全电脑教室上课”、开展对口技能培训、百分百推荐就业等承诺[6]。

四、中职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推进,生产流水线上综合采用现代集成、敏捷、虚拟、网络化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和系统。这对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的中职毕业生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态度,还要能具备灵活适应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不同条件与环境的能力。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提高社会与中职学生自身认同度

长期以来,在潜意识里人们几乎把中职教育等同于“学渣”教育。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就业观,积极引导社会大众、家长、学生接受和认同中职教育。

一是统筹运用好新媒体等各类媒体,通过图解、答问、访谈等形式宣传中职教育相关政策及内容,告诉学生和家长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等一系列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解疑释惑,让学生、家长及社会大众重新认识中职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中职教育偏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宣传,准确传递党中央、国务院重视职业教育的导向,阐释好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大政策举措,并向社会大众展示高素质劳动者、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的风采,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增强中职教育的社会吸引力。

二是各级政府要落实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精神,清理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性政策,确保职业院校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在落户、公务员招考、机关事业单位招聘、就业、职级晋升、职称评审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让全社会关心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在社会各界的地位。

三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职学校的投资力度,支持中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中职学校建立健全功能教室、及时更新教学设施设备、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等硬件建设,打造优美校园环境,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完善生活设施,提高校园生活舒适度。

四是各类中职学校必须从严治校,加强管理,打造优良学风、教风和校风,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一技之长且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中职毕业生,满足政府、社会和企业对培养的人才质量要求。各地方政府人社部门和中职学校加强区域内外优秀企业联系,积极为不再升学的中职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渠道,让中职毕业生学有所成、高质量就业,从而提高家长满意度。

五是各类中职学校要充分利用高职扩招、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扩招和职业教育本科试点等政策以及实行“3+2”中职与高职、“3+4”中职与职教本科分段培养机制,积极为中职学生寻求更多的高层次职业教育机会。

(二)培养目标精准定位,实现个人发展与高质量发展需求相结合

接受教育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就业,“以就业为导向”中职教育并没有排斥升学、并不是不要升学。由于中职学校生源的复杂性,培养目标更关注生源的差异性,以学生为本,精准定位,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分流培养,挖掘学生擅长的一面来,提升个性化培养质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因此,各级政府和各类中职学校应充分理解国家政策,正确处理好就业与升学之间的关系,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置就业与升学二者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满足不同学习条件的学生接受不同层次教育的不同需求。

首先,各中职学校必须坚持以完成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等中职教育培养目标为基础,积极引导、支持和帮助每个有意愿有能力的学生做好升学准备,让每个学生都有继续升学的机会。一是凡是报考对口升学的学生,必须坚持在中职学校接受完整的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等中职教育教学计划,并具备中职教育毕业标准,才具备报考资格。二是除语文、数学、英语必考外,技能考试和专业理论考试纳入录取总分之内。语文、数学、英语三门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考试属于全省统考,技能考试由招生学校自主举行。专业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内容必须覆盖中职教育教学计划所有内容,只有较好地完成了中职教育教学计划和规定的教学内容,包括技能训练任务,学生较熟练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升学考试中才能取得好成绩,避免因升学而降低专业教学、技能训练要求。

其次,对于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中职学校应以人力资源市场具体需求为培养目标,即“人力资源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目标。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这一背景下,主要是依靠效率和创新驱动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长动力的转换,全面提升劳动力的生产率和创新性,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而提升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来实现劳动力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关键问题。2019年9月,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技能选手取得佳绩,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建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衔接制度,精准预测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岗位进行“无缝对接”,让中职学生从“流水线上操作手”开始培养技能型人才,确保培养的技能人才有效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二是在“流水线上的操作手”培养的基础上,要提供更多的高质量及灵活的培养路径,帮助学生获得创业创新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特别是自我可持续性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个体综合素质,实现个人更高层次、全面发展,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三是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企业等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和社会需求为依据,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测试、综合评价与鉴定,如实反映学生技术能力,鼓励学生通过不断学习获取等级标准更高的职业技能证书。同时,科学、高效利用技能人才,拓宽技能人才晋升途径,提高技能人才的工资待遇,让技能人才受到尊重,从而提高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可。

(三)提升办学质量,满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需求

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就是经济社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培养大量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技术技能人才。强化与区域内行业产业发展、人才市场需求的对接,优化中职教育资源的配置,注重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提升中职教育办学质量和内在竞争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以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一是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现代新技术,建立区域内行业产业发展对用人需求的动态监控体系,持续跟踪区域内行业产业技术、业务和管理的频繁变化。中职学校应认真探索其变化的规律,从而快速准确地把握用人需求变化,持续不断地根据用人需求的变化更新调整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方式方法、人才培养目标等要素,及时把这种变化落实到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内容等环节中,以至于中职毕业生更好地满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是确立市场为导向,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就业、教学质量、社会认可度等因素,建构专业设置动态化调整体系,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对专业预警、淘汰、新设做出动态处理。允许社会认可度高、办学质量较好的中职学校眼于当前新产业、新行业、新技术等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自主开设一批新的专业,升级一批现在具有价值的专业,淘汰一批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老旧专业,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

三是围绕专业核心技能操作训练需要,动态调整更新实验实训室、实验实训软件、实践教学标准等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时配置实训室软硬件,不断优化实践教学资源,满足专业实践教学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实践技能的要求。

四是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修)订专业课程标准,停用滞后于实践发展的教材,紧盯产业和技术升级需求,更新基本理论和原理是不变的教材,及时将新工艺、新技术等纳入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同时,加大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能实训力度。优化课程内容,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智慧农业、循环农业、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建筑等新产业知识纳入其中,让中职毕业学生所学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能够很好地运用。

(四)健全校企合作激励、成本分担机制,有针对性地培养高质量发展所需人才学校和企业要深刻理解校企合作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树立面向市场、产业需求的办学理念,将校企合作提到服务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战略的高度,采取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让学生在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岗位上接受现场教学,切身体验生产技术要求和实践技能,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学生毕业时就具备了上岗生产的能力,使毕业与就业接轨。同时,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实现了技术、设备优势互补,节约了学校教育成本与企业人才培养成本,是一种“双赢”模式。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一是政府设立专项资金资助,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激励机制,优先考虑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相关政策或利益诉求,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多种手段支持与鼓励,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欲望。适当降低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的准入条件,扩大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和范围,如免征企业所得税、进口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及印花税等,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吸引力。对参与校企合作的学校给予相关政策倾斜和适当财政经费支持,通过学校购买企业服务项目的方式来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必须在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找结合点,建立成本分担补偿机制,满足参与校企合作各方的利益。对企业参与合校企合作过程的投入,包括运行、风险等成本,为学生提供实训所产生的技术人员指导误工、设备耗损等费用,政府给予一定比例财政补贴,以真正解决企业的经济负担,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二是学校要积极促进校企合作深度推进,在校企合作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切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合作的过程进行理性分析与考虑,时刻注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人才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动态调整制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科学、规范、合理地管理教学工作,从而让学生实现专业技术与综合素质同步提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学校选择对工作内容、专业性质和能力要求不同的多个企业进行合作,校企商议确定合作方式、实训内容、合作目标以及考核办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性质、兴趣爱好、工作能力选择实训岗位,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企业做好实训任务安排和岗位配置,开发相应的培训课程,采用多岗位轮换的方式丰富化实训内容,让学生更全面掌握生产流程、工艺技术和企业运营管理。同时,学校与企业对学生的岗位技术技能水平和实训综合情况进行考核,深入了解学生的实训效果,通过校企合作丰富的实训形式,共同培养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三是政府要设立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现有管理规则及标准,强化对校企合作办学的监督,确保在合作过程中各方的权限、责任与利益不受侵害,校企合作真正切实有效。建立校企合作质量评价体系,制定评估标准、定期评估等制度,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对校企合作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校企合作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调查,理顺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以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和标准,及时化解合作中产生的矛盾纠纷,维持校企合作正常、持续开展。如发现学生的能力与实训岗位不匹配,及时通过转岗、解约等措施让学生规范合理的转换或退出实训,提升校企合作育人质量水平。学校和企业根据未来发展实际需求,共同为学生量身打造实训课程,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符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源汽车概论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下一篇:社会纪录片中的一个美学维度——以日本水湿系列纪录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