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网络技术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素质教育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初中历史教育,但目前仍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课程知识浅显、教学内容有限等问题,农村与城市相比还存在着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的差距,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契机。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方面移动互联网应用建议,为广大农村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农村;初中历史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中小学校的深入推广,对初中历史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传统课堂教学有了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课后学习也有了更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但在农村初中,学生受限于成长环境,学校和教师受限于教育投入,仍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历史教学重视仍然不够

素质教育需要科学的设计,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一、二线城市拥有更为丰富的师资条件,各学科能够得到较为平衡的发展,在一、二线城市化进程减速的同时,三、四线城市依然在大量吸纳周边农村学生,农村的学生越来越少,在师资条件和教学环境匹配方面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历史教育仍然无法摆脱副科的地位,家长和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依然不够,课后学习时间很少,仅靠课堂教学不足以达到熟记掌握的程度[1]。

(二)历史知识与学生认知差距较大

历史教学要求学生记住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点、主要人物和事件意义,事件发生时间越早,与学生认知差距越大,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初中历史课本为了达到较宽的覆盖面,不得不摘取每个历史时期非常典型的知识点,对于长期在农村环境成长的学生而言,除了课本以外,绝大多数没有时间和经济条件通过实地游览、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城市学生拥有的便利途径去深入了解和扩展相关知识,如果不能在头脑中建立完整的时间和逻辑链条,死记硬背,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2]。

(三)课本知识有其固有瓶颈

由于师资和教学条件的客观限制,大多数初中历史教师仍然以课本进行讲解,尽管课本内容的安排和图文设计是教材编制单位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斟酌和考察编制完成的,但毕竟是以传授正史知识点为主,学生是否产生兴趣全赖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如果照本宣科,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进一步降环节四:评估并选择解决方案

根据可行性设计一个评估表,依据评估表对各个项目进行评分,得分高的方案将被确定为尝试性实践方案。

布置设计机器人外壳的任务,学生课后完成设计方案,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3D打印工作。

环节五:实施项目方案

实施步骤如下:

a.单元电路学习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烟雾传感器模块的技术参数。教师布置问题,关于型号、端口连接、管脚分布、工作原理,学生分组上网,搜集答案,整理,并在课堂上解决,选学生代表画端口分布图。

b.硬件组装和搭接。包括装外壳,装器件,采用双屏演示法教学,一个屏幕循环播放硬件组织微课视频,一个屏幕实物投影学生作品展示。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硬件搭接。

c.程序设计。通过烟雾传感器采集到信息后,使用思维导图梳理设计思路,进行表情设计,完成程序设计。

d.功能测试。检验设计方案是否实现当烟雾传感器检测到周围环境变化后,机器人做出不同的表情。例如:天气好机器人做个开心的表情;烟雾大,机器人做出痛苦的表情。

环节六:检验制作结果并评分

评议采用教师评议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办法。教师评价以实现功能、设计合理、布局清晰、连接准确为评价标准。学生互评前教师将自主学习的评分标准下发,评价内容主要针对学生的课前和课后学习,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根据标准互评,将成绩返给老师,老师将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评议。

●课后学习。优化解决方案再次创新或应用领域拓展

在传感器采集信息的基础上用思维导图进行表情设计,改变呈现方式。提交思维导图作业.对于评分优秀的学生有能力的同学针对这个项目提出其他创新和改进方案,应用领域拓展并提交设计方案。

四、教学效果和创新点

本项目的教学设计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和实训载体,借助3D打印机输出设计方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职教理念,教学过程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归理论,让学生成为认知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实现职业教育“做中教、做中学”。学生大胆创新设计,既培养了创新思维又锻炼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兴趣,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萍花,刘文雪,张春丽,等.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5):63-68

[2]游晓明,方志军,姚兴华.MO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下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与实践[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7-9

上一篇:拼音学习兴趣问题及解决对策的研究下一篇: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的质量规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