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技术专业教学中能力教育模式的运用论文(推荐8篇)
摘 要: 以园林专业教学为例,分析在能力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园林技术专业实施能力教育教学模式的效果。对该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及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和归纳,并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对其优缺点做出客观的评价分析。
关键词: CBE; 能力教育; 园林技术;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CAPACITY BASIS EDUCATION 译为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简称 CBE。该教育理论最先由加拿大社区职业教育中心提出,现已成为一套完整的教育方法,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收到良好效果[1]。哈尔滨师范大学在 CBE 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编制和实施了一套以能力为核心的模块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在教育理念上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培养出的学生专业能力强、理论扎实,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3]。
一、CBE 教学模式在园林专业教学中的实施
1. 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教学目标
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一定要和市场接轨,应以社会需求作为教育培养的终极目标。要保证教学必须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研究,储备多方面的用人资料和信息,了解市场状况、经济发展动态及人才需求动向。通过对全国园林人才市场调研可知,目前各类园林公司虽然很多,但懂专业的技术人员并不多,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存在严重问题,市场急需有专业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因此,确定该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可尽快培养出能够补充各个园林公司及与园林相关工作的技术型人才。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了相关的教学计划,四年重点完成基本能力培养的教学任务,突出掌握三个核心技能,分别为园林规划设计技能、园林工程技能、园林植物养护技能。
2. 根据教学目标编制教学计划,合理设置课程
把园林技术专业需要掌握的三项核心技能确定后,再根据完成每项技能所需的相关知识,确立了以核心技能为中心的相关课程。每一项核心技能与其相关的课程组成一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就是一个教学核心,各门课程都要围绕核心能力来开展,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都必须达到和完成该项核心目标。
( 1) 第一模块———园林规划设计技能模块园林规划设计技能模块的核心是园林规划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园林设计技能为中心,使学生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围绕该核心技能,开设了以下六门相关课程( 见图 1) 。
( 2) 第二模块———园林工程技能模块园林工程技能模块的核心是使学生掌握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同时做好工程预算和管理工作。以园林工程施工为中心,开设了以下六门相关课程( 见图 2) 。
( 3) 第三模块———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技能模块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技能模块是使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的栽培养护技术。其中园林花卉、园林树木、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为模块的核心课程,是教学重点,其他课程是该模块的基础和外展内容部分( 见图 3) 。
3. 将教学目标细化到每一节课中
以完成核心技能为目的的教学模块编制完成后,就要把具体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一次教学中。每一次课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也就是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掌握什么,学会哪项技能,培养哪些思维理念。要完成这些教学任务,教师要充分考虑如何组织教学,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运用哪些教学手段,这种目的性强、内容具体的授课使学生在每一次课中都能达到预期目标[4]。
4. 制订授课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农时和季节性
制订教学计划时,对于一些对季节有严格时间要求的课程,应随季节变化排课。如黑龙江省有很强的季节性,室内育苗一般 3 月份开始,露地种植在 5 月份,因此,排课时应考虑教学内容与季节相对应,以便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CBE 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1. 培养的学生能力强、技术全面,知识结构完整
CBE 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获得了全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经过四年的.教学,首届学生已经毕业,90% 的学生进入各地园林公司和与城市绿化工作相关的工作岗位,专业对口就业率达 95% 以上。在激烈的就业竟争面前,学生表现出了较强实力,充分证明能力教育体系具有显着的教学效果。
2. 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使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获得发展
此种教学模式使师生双向受益,近五年内课题组的全体教师累计发表论文 30 余篇。CBE 教学法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每一次课都要把与之相关的最新技术与成果,以及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介绍给学生。教师要快速更新知识,掌握每一学科最前沿的信息,这也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为带动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师也要开展多项科研实践活动,师生一起开展研究活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提高教师的科研热情,推动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5]。
3. 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
CBE 教学法为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该教学模式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可引发学生思考,并启发其思维,督促学生查阅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由于加强了实践教学,增加了师生接触机会,使师生关系密切、融洽,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机会增多,学生受益也就更多。
三、CBE 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
1. 缩减基础理论,增加专业能力实践
为突出专业能力培养,缩减了园林专业教学计划中占课比重较大的基础课和公共课,加大园林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程的比重,同时增开了一些与园林技术相关的专业选修课,使学生能够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上。
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园林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只接受课堂的理论教学是不行的,必须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只有把理论与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所学技能。所以,应坚持课堂教学的多元化,既有理论精讲和教师示范,又有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操作,还要有学生的独立创新实验。这种多元化的教学对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等都具有显着效果。
3. 对学生开放专业综合实验室实验室
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通常实验室不对学生开放,学生只有在上实验课时才能进入,其他时间实验室关闭。将专业综合实验室对学生开放,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场地,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较好平台,为一些想进行实践的学生创造条件,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
4. 建立大学生创新活动实践团队
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团队是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中心、在教师参与和指导下的师生共建团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成立了多个实践小组,如园林苗圃小组、园林设计小组、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小组等。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和开展了多项科学研究试验,累计开展实验项目 20 多项,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其中一些研发项目成果已被整理成科研论文,发表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创新实践团队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工作能力有较大帮助。
四、结束语
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掌握经济管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具备从事会计职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 毕业后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以及经济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
既然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目标是为日益发展的会计事业培养专门人才, 那么作为培养“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实际能力”的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就应在会计专业本科教育中发挥作用。
一、从教师的作用和教学方法来看
在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下,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 注重学而非注重教。注意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倡学习内容由学习者自定, 且学习进度也可因人而异, 教师只是学习者的引导者和指导者。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知识点、多讲学习方法, 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去学。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在于他讲得有多精彩、是否讲完了所有知识点, 而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学生能不能够自己去学、学懂了多少。
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下, 通常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他们上课都以小组为单位, 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 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给学生较多的时间思考、讨论。课堂成绩也多以小组为单位, 让大家充分意识到:小组的成绩好了, 个人成绩才能好。这突出了团队协作意识。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学会了尊重他人和不同的价值观, 学会了相互激励、相互赞赏, 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下的教学过程充分重视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 例如竞争式提问、小组展示式讨论、小组循环讲解、光盘演示、知识接龙、分组PK、“助教”式讲解等。
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下, 较多地采用案例教学、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立体化教学、实地实践与虚拟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
二、从课程设置来看
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下, 每个专业都有几十个通过行业协会及行业职业分析论证后提供的能力标准, 这里面就包括该职业所应具备的各种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标准和要求组织开发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在教材的组织开发过程中, 可以把几个相关能力标准融入一门课程, 也可以把一个能力单元分散到几门课程的教材中去。在每个能力单元中, 还可以组织开发相关的教师指南、学生指南、鉴定指南及证据检查清单。
能力本位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按学科分类、书本式的教材形式, 采用的课程方案是模块式的, 可自由组合, 针对性强。它按照能力标准, 把相应的内容分别从多学科教材中抽取出来并重新组合。这种组合式的学习材料, 为根据每个学习者的不同需要来设计学习内容提供了可能。每个学习者在学习前, 都可以参阅标准的大纲或指南, 把其中自己已经了解和掌握的部分提取出来先进行考核检查, 考核通过以后便可把该部分内容从标准大纲中剔除, 不再重复学习。此外, 学习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标准内容进行补充, 使之更适合自己。在同样一个学习目标下, 每个学习者可能由于个体条件的差异, 使用不同的教学大纲和完成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在组织或编写按大纲确定的模块教材的同时, 要注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 配合模块教材开发大量的音像教材。
就会计专业本科教育而言, 可以在现行培养方案下设置几个模块, 将现在的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按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和专业拓展四个模块分类, 形成交叉。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会计学原理、统计学、管理学原理、税法、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等, 其课时占会计专业总课时的20%;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中级财务会计实务、出纳实务、财务管理实务、企业电算化实务等, 其课时占会计专业总课时的40%;专业理论课程包括会计法规、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理论、国际会计等, 其课时占会计专业总课时的15%;专业拓展课程包括管理会计、财务分析、审计学、企业咨询等, 其课时占会计专业总课时的25%。
同时, 减少会计专业必修课, 在上述四类课程中, 除专业技能课程全部为必修, 其他三类可确定一至二门必修课, 剩下的作为专业选修课。
对这些会计专业课程进行课时安排的时候, 应当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合理安排适当的实践课, 以加强会计技能的训练。
三、从教学场所来看
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强调职场化的教学, 提倡学校建设职场化的教学场地和设施, 或者深入行业进行实习。教学场所不再拘泥于教室、机房, 诸如公司、报社、会计师事务所、车间、酒店、商场、会场等都可以作为教学场所。
能力本位教育模式还提倡教师实习, 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从业经历以及熟悉行业的需求和规范。显然, 学生通过职场化的培训, 能够较好地掌握职业技能, 直接为企业所用。
四、从教学考核来看
在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下, 根据能力标准进行评价, 及时反馈。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下的考核方式多样, 可以随堂考核, 也可以分阶段鉴定, 一般每堂课开始都会考核上一堂课的知识及学生预习的情况。教师可以根据能力标准以过程考核代替传统的一次性考核。最终成绩的取得, 通过分别达到各阶段要求来实现。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步、每一个阶段都根据目标进行考核和管理, 保证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结束后都能及时得到考核评估, 并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及时的评估和信息反馈, 使教育培训系统的效率和效益都得到有力的保证。
摘要:能力本位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践能力。由于会计专业能与会计职业完全对接, 从而应将能力本位教育理念贯彻到会计专业本科教学中去。本文从教师的作用和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学场所、教学考核四个方面对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在会计专业本科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会计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场所
参考文献
[1].刘创.能力本位:内涵不断拓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广西社会科学, 2004;2
[2].张良, 曹俊军.试论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设计.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6
[3].赵计平, 徐益.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创新体系的实践.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3
[4].陈扶汉, 陈婷.论能力本位.甘肃高师学报, 2008;3
[5].林志军, 熊筱燕, 刘明.中国会计教育中知识及技能要素的发展.会计研究, 2004;9
一、全面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培训体系与考试制度
明确分工,责任落实。福建省全面加强对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工作的组织管理,省教育厅成立“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宏观指导,研究制订有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省电教馆),主要负责制订省级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省级培训工作和对省、市级培训基地的评估认定;对各地培训、考试和认证工作进行评估和监控;组织开发优质培训资源,提出有关政策建议等。省自考办负责全省考试的组织和颁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证书等工作。
规范管理,政策配套。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利用“人网、天网、地网”等多种方式和各类学校培训条件、技术优势,整合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资源,以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依据,严把质量关。一是建立省、市、县培训基地。依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基地评估标准》,组织对各级培训基地的评估认定,促进和加强教育技术培训基地的建设。二是组织开展各级教育技术培训。省级培训基地负责培训者培训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市县级培训基地负责本辖区教师的培训工作。三是建立教育技术能力认证制度。逐步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证书与教师资格认定和再认证制度,以及教师职务晋升条件相挂钩。四是建立评估机制。从教师教育技术发展需要出发,制订教育技术培训、考试与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资格认定、评优等相挂钩的具体办法,形成促进广大教师参加教育技术培训的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五是各级财政设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专项经费,建立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的保障机制,努力减轻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负担。
培训考试,全省统一。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学人员(初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进行培训和考核。完成有关培训学习,并经考核合格的方可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等级水平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由教育部监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印制的相应的全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等级证书。该证书作为教师具备教育技术知识、技能与能力的证明,逐步成为教师上岗的必要条件,成为教师评定教育技术职务、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凡参加过“英特尔?誖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并取得结业合格证书者,可认同获得教育技术能力(教学人员)初级等级证书。凡2006年以后接受“英特尔?誖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者,认同已参加教育技术能力(教学人员)中级培训,但须参加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中级考试。
二、构建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目标体系,提高农村教师二次加工的能力
福建省农村学校、在校生、教职工和计算机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的比例相当大(见表1)。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由于缺乏信息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是“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的“三合一”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讲授—接受”型。信息少、渠道窄、成本高、周期长等因素一直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地将黑板、粉笔、书本、教师讲解与学生主动参与融合一起,这不单是硬件配备问题,最关键在于每位教师要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目标体系,学用结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是应用,重要的是要教会教师如何应用三种模式去上课。因此,福建省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做好这项工作。一是构建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目标体系。针对三种模式不同的岗位性质,制订出不同的目标体系,保证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在实践中的有的放矢。二是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更多地放在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整合上,使教师感受到学习与提高是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三是根据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按照教师日常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完成一个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开展与教学更紧密相关的教育技术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教师兴趣和积极性。
二次加工,提高能力。由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大多源于经济发达地区及名师之手,部分内容不太适宜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需要,要求教师针对农村学生学习实际,适当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创生出新的教学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要求,实现资源校本化。在此基础上,提高应用信息资源的设计与指导能力,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根据能力提高和目标体系的要求,各级培训基地采用多种培训方式,注意传统教师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重视集中培训和分散教学,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农村学校进行实地指导;培训基地重点培养学校骨干,以点带面,为校本培训提供人员保证,促进校本培训的开展。
三、以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为依托,推动教育教学资源广泛运用
福建省在注重改善软硬件条件外,还引导教师加强自身的教育技术修养,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农村中小学具体环境和条件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和发展之路。
三种模式,广泛应用。一是应用设立在缺乏师资的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的教学光盘播放点,引导教师熟悉光盘内容,了解自己学生与光盘中学生的差距,创造条件开展校园活动。教师自己动手制作光盘中优秀教师们使用的简单而有实效的教具、学具等,实现光盘资源的共享。二是应用卫星教学收视点快速接收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大量的优秀课程、优秀教案、优秀专题教育节目不断地进入农村学校,农村教师能够及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将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于农村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三是应用计算机网络教室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信息技术,培养获取、收集、处理、筛选信息的能力。全省各地教育网链接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福建教育教学资源网。福建省中小学新课程试卷试题数字题库平台已开通,题库拥有最新的习题试题试卷集合,能帮助每位教师每天快速、高质量地设计出与教学知识点同步的作业题和试题,为教师管理试题、资料等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式,提高教师在网上获取、收集、处理及整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媒体操作技能,以适应网络信息时代对教师素质能力的要求。
网络教研,深化应用。福建省农村中小学多深居大山,因此很多学校尝试通过网络教研,实现与名师面对面。有的学校开通了博客、论坛、QQ群、UC聊天室等,通过博文评论、教育教学专题(话题)研讨、集体备课、案例分析等方式,教师个人自发,或学校、教研组集体组织参与。有的面向具体学科、年级和指定区域,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功能日趋专业化。网络教研,让许多农村教师由网络而相聚,因博客而相知,用文字行走于网络的天地里,记录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足迹,以更丰富的内容,更专业化的功能,更人性化的服务,更细腻的触角深入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变革,推动应用。一是让农村教师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利用资源开展专题性学习、工具性学习、理论性学习、经验性学习、网站性学习等五种基本形式的学习,学习新理念、了解新动态、掌握新方法,学习新技能。二是通过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爱家、爱班集体、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友爱思想。三是省、市、县教育科研部门设立有关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科研课题,增加农村教师参与教研机会。学校要支持教师参与更多的教研活动,给予必要的制度支持和物质保证。四是组织农村骨干教师走出去,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学校学习取经,开阔教师的视野。
卫生技术职务评聘标准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工作价值观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能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责任感,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的进取精神,对医院发现人才、促进人才成长、稳定人才队伍、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和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为认真有序开展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工作,我院根据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标准,结合工作实际,在总结多年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出了晋升专业职称资格量化考核表并实践运行三年。
现就我院量化评分模式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中的运用、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
随着近年来医院各项业务突飞猛进的发展,加大了对博士、硕士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加之鼓励在职学历教育,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有了较大的提高。
学历的提高使职称晋升年限缩短,从而使符合聘任条件的人员增多与指标空额的矛盾逐年递增。
晋升职称能否做到客观公正,除直接关系到应聘人员工资福利等切身利益,还影响到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及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和人际关系。
2007年在院领导的指导下,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对我院职称评审工作进行了改革。
针对医院现行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整理现有聘任资料,借鉴其它医院实例,选取符合北京市职改文件规定的任职条件的评价指标,与业务主管部门讨论制定量化评价指标,并提交院高评委会上进行讨论,筛选出有效、可行指标,并计算出每项指标的加权总分值,确定指标权重。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充分酝酿,反复测算,几经修改,建立了一套以职业道德、科研教学、临床技能等为主要内容的量化评分体系,经过3年的运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二、量化考核指标具体内容及评分细则
1.基本情况10分。
第一,学历计分。
博士后出站人员4分,博士研究生毕业3.5分,取得博士学位证书的3分,硕士毕业研究生2.5分,取得硕士学位证书2分,本科1.5分,大普及专科1分,中专0.5分。
第二,工作年限计分。
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20年(4),每年0.2分,最高4分。
第三,专业技术职务年限计分。
聘任现专业技术职务年限10年(2),每年0.2分,最高2分。
2.论文水平5分。
任现职期间,编写著作及发表论文(最高5分);SCI发表5分;在中华期刊发表1篇论文为1.5分;在核心期间发表1篇论文为1分;著作主编为1分;省市期刊发表论文0.5分(论文指第一作者,不含综述、个案、摘要)。
3.本专业工作经历5分。
任现职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50周5分。
每周0.1分,最高5分。
(平均每年不少于35周)。
4.本专业工作业绩60分。
本专业的重要诊断技术及业绩水平:⑴申报的专业属医院重点发展学科,能全面掌握本专业技能,能独立诊治本专业的疑难病例及独立开展相关业务,在专业学科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55-60分;⑵能较全面地掌握本专业,能独立完成本专业的疑难病例,在科内担任业务指导工作,45-54分;⑶业务水平较好,能在上级指导下完成专业的疑难病例,35-44分;⑷业务水平一般,能在上级指导及协助下完成本专业的疑难病例,25-34分。
5.教育7分。
承担下级医师、进修医师的带教指导工作1分。
每年为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三次以上3分、3次2分、1-2次1分。
取得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3分。
6.承担科研项目或科研成果8分。
国家级项目负责人8分,
第一主要成员7分,第二主要成员5分,第三主要成员4分;国家级项目主要合作单位第一成员7分,第二成员4分,第三成员3分;市级项目负责人6分,第一主要成员4分,第二主要成员3分,第三成员2分;市级项目主要合作单位第一成员5分,第二成员4分;区级项目负责人4分,第一主要成员3分,第二主要成员1分;院级项目负责人3分,第一主要成员2分。
(注:如期间项目负责人更换,负责人及成员得分减半);省部级一等奖8分,二等6分,三等奖4分;市区级一等奖7分,二等5分,三等3分;院级一等奖5分,二等3分,三等2分;第一完成人以外完成者分数=分值-排名+1。
7.考核2分。
以任现职以来的年度工作考核为准,年度考核合格计1分,每一年度考核优秀加0.2分,但总计不超过2分。
8.医德医风3分。
现职期间无纠纷、投诉、差错3分,发生一起扣1分(经主管部门核实备案确为责任人)。
三、考核指标体系的运用
我院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上采取量化计分法已有三年,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它以客观标准为依据,全面公正评价个人成绩,避免了凭主观印象投票的不合理现象,避免了人为因素,增加了工作透明度,使聘任标准有据可依,便于群众监督,对应聘人员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这一方法,让专业技术人员看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努力就会有回报,医院内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各学科发展的内动力被激发出来。
普遍认为对个人业绩等进行规范化计分,导向性强,根据分值排出顺序,结果一目了然,自己为什么没评上心中十分明了,并且心悦诚服,只有努力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来年再上。
明确的考核要素对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有极大的导向作用,是医院发展中的潜动力。
三年间,我院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121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0项,北京市重点攻关项目29项,区级医学科研基金立项8项。
全院科研气氛浓厚,成果喜人。
四、存在的问题
第一,通过三年的实践发现,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评价指标不合理,重硬件轻软件。
申报条件中的硬件是指学历、任现职时间、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论文发表数和SCI、MEDLINE、EI收录情况,科研课题、专利发明、获奖情况等,这些硬件是可以量化,也容易操作的指标。
而诊疗质量、工作业绩、创新能力等不容易量化也不能进行有效评估的指标,只是交到评审委员会上进行主观评分。
在评审实际操作中,概念性指标偏多,刚性指标偏少,导致评审过程中出现重论文、轻实践,重学历、轻能力,重资历、轻实绩的评价导向。
不加强临床业绩的考核,容易造成卫生技术人员急功近利,不安心临床工作,把重点放在做科研、写SCI 论文上。
而我院是一所二级专科临床医院,其结果会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
第二,一些人在获得高级职称后,便失去了动力,享受着高待遇但作为不大或无所作为,这在医院正高职称的人员中表现尤为突出。
据统计,个别正高职人员在聘任后的5年中,未发表过一篇论文,导致公平竞争原则的扭曲,不利于医院医疗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五、对策
第一,尽快推行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借助信息系统,明确各岗位考核指标及要求,可为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评审工作质量及客观性,保证评审工作公正、公开、公平性。
第二,量化评分指标在实施的过程中应不断修订,应结合医院整体发展目标及工作重点,每隔几年将各指标内容进一步细化和量化。
量化指标的制定是一个持续的沟通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临床一线工作人员和上级之间达成的业绩目标协议来保证完成的。
如果运用得当,对临床工作人员和医院的发展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结合党务部门的个人职业道德档案,改变对个人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的模糊评价,多部门联手,实现从软指标管理到硬指标管理的转变,这必将促进职工爱岗敬业,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第四,必须结合人事岗位设置改革,加强岗位管理,严格岗位制度考核,合理规划,与岗位考核相结合,建立聘期和聘后岗位目标管理的长效机制,不但能使人事分配制度中的岗位工资落实到实处,还能起到卫生技术人员重视日常医疗工作、在点滴之中努力积累业绩的良好导向。
第五,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机制日渐走向成熟和完善,能促进医院专业技术人才的结构更趋向合理,人力资源得到更好地配置和利用,同时促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在压力下产生动力,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潜能,推动医院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洪玉凤.关于我院职称聘任的现状分析与改进的建议.现代医院管理,2008,25(8):41-43
[2]周燕霞,彭云.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聘任实行量化考核的探讨.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9,8(4)
[3]张丽霞,张五洲,蒋时红.职称评审中实行量化标准的思考.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3):1-2
2、多向性原则:教育评价不应以教师为主,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的评价,除教师给予学生准确及时的评价之外,学生也应该是主动积极的评价者,要突出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3、着眼未来发展的原则:评价,并不是对学生进行选拔,而是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使学生认识自己的智能优劣,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弥补自己的劣势,发展优势。要充分考虑被评价者的实际情况,着眼点应放在被评价者的未来,其目的是要能激励其终生学习。
二。建立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
以前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建立在教师教,学生学的基础上的,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而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主体性教育。随着主体性教育的确立,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体系也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教学评价体系要体现受教育者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合作性原则,教育者激发受教育者在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要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还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主体的构建。同时教师要注意角色的变换,发挥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为了防止在评价体系设计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可以征求一些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和学者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意见,并收集信息技术教师的实践经验,我们还要到学生当中,设计调查问卷,获取评价信息,综合上述各种意见,形成评价体系。
三。评价的具体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强调原理方法与技能操作要相互渗透,学习过程注重理解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培养的人材应具备原理知识、操作技能、德育修养、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特点。仅在教学结束后通过测验考查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显然难以适应信息技术教与学的需要。那么我们在信息技术学科上应该使用怎样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评价方式如何实施?以下谈一下本人的一些粗浅体会:
(一)档案袋评价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建立档案袋。档案袋所积累的资料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状态,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自我分析,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为了给学生下结论、评比。评价要从学生学习态度、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而不是对学生进行排队、评比。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写出针对性评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其继续发扬优点,指出学生还需继续努力的地方,因势利导,做到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要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上学生学习了知识,课后就应该会利用这些知识,结合自己的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然后作为成果来提交,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评价可分为教学过程形成性评价、单元形成性评价、学期形成性评价等形式 。
(二) 学生自评、同学互评
1、学生以4-6人为一组,明确学习内容和职责,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并对完成作业的小组进行登记,作为学期总评的依据之一。
2、完成任务后,学生对自己作出评价,自评及他评用“☆”作为标准,4颗星以上为“优秀”, 3颗星为 “良好”,2颗星为“中”,1颗星为“还要加把劲”。最后根据需掌握的知识和知识的掌握情况两个方面写出自己本节课的学习心得。
3、学生通过自评及他评,了解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写出学习心得,总结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
在网络教学中开展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能力,提升对学习的热情,从而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三)利用网络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评价
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评价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针对这一特点在网络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审视学生逐渐发展变化的学习状况。教师利用网络提出某个问题,学生围绕此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同时指导学生间的合作,提倡学生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向老师提出问题,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成功的经验、遇到的困难写下来和老师、同学分享。其他学生针对此意见进行评论,每个人的发言或评论都及时地被所有学习者所看到。教师则可以即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心态,并批改作业,了解学习情况。这种评价方式,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有助于正确地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湖北武汉黄陂一中杨建国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告别一支粉笔走天下,只落得两袖清风一身粉笔末的形象,应该适应教育媒体的现代化趋势,把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制作课件、运用网络,达到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所需要求。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课程整合的现状。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在普通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运用的主要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课程整合大致经过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只有少数语文教师使用幻灯、投影、录音机等辅助教学。大规模的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课程整合基本上不存在。
第二个阶段是从1996年奔腾Ⅱ型计算机诞生开始到现在,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也称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式跨入语文教学领域,主要是开发和应用CAI课件和软件,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将计算机与语文教学相整合。
第三个阶段是从二十一世纪开始,重点是网络辅助教学,使网络共享资源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内容,语文学习的资源更广,延伸更远,方式更活。标志性的口号是“建网、建库、建队伍”。
①建网(硬件):建校园网(内网),建多媒体电子办公室和多媒体教室,实现办公室与办公室、教室与教室、办公室与教室之间网络互通;连接宽带互联网(外网),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实施“校校通”工程。(多媒体教室图片)
②建库(软件):建网上教育资源库(内库和外库)。
③建队伍(师生):对教师开设网络课程,研究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探索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试验远程教学模式。目前仍处于积极探索实验阶段,发展势头很猛。
网络辅助教学的重头戏是教育部确定的“校校通”工程,其目标是: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我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课程整合经过十几年、三个阶段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辅助教学齐头并进,并且相互渗透和融合,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迅猛发展的大好局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语文教学也取得了重要的进步。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优越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在教育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放眼现在的各级各类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几乎没有不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
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像力,而且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可动能变、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获得较佳的教学效果。
与传统教学相比,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巨大的优势:
1、增加语文课堂容量,学生单位时间所获取的语文知识和信息量得到更大的拓展。
众所周知,单位时间内多媒体给我们展示的知识容量是传统教学无法相比的。大量课文背景知识、作家作品知识的链接,丰富详尽的图片图像资料,生动趣味的视频影像资料等等,都将在很短的时间有机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学生获得知识的感官是多方面的,眼、耳、鼻、舌等感官都能把外界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理解分析、归纳综合而获得知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大约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大约能记忆25%,但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够接受知识的 65%。
多媒体CAI“图文并茂”的特点,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眼、耳、口、手和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而这些多感官的信息可以大大促进和改善学生的理解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使他们的注意力足够持久,因而能达到在较短时间内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采用多媒体CAI这种教学方式,成功率比普通教学方法提高 38%,而培训时间却减少了 31%。
在语文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只是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黑板擦,再加上自己的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来给学生传递知识。板书既少又慢,说话既多又枯燥,一堂课下来,学生能够记住的太少太少,更不谈留下深刻印象。而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我们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知识的传递是立体式的轰炸,这样,学生就会非常印象深刻。我们语文教师也可以把自己所掌握的东西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举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提供交互式的语文学习环境,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促进教学相长。
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多种交互方式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为学生主动参与提供了理想环境,同时也为优化教学过程、因材施教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从而促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健康发展。学生自己上台来操作电脑,兴趣浓厚,场面热烈,课堂气氛也就会非常活跃。
(举例《林黛玉进贾府》)
3、创设新颖和谐的语文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创设新颖和谐的教学情境,画面的不断切换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师——机——生三者对话,学生的情绪一般说来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运用CAI上课时更灵活了,学生的注意力也集中了,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学生也认为有了CAI 老师的讲课内容更加新颖而充实,他们面对的不只是过去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些静态的图片,而是一个个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图文并茂的“多彩”世界!
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像来显示情境,用文字来诠释情境……这些方法在传统教学中可以局部应用,比如,用录音机放音乐,用挂图展示图像,用板书书写文字。但是,不易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则将图、文、声、视、听五者相结合,打破了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古今中外,上下数千年,勾通现实,引发想象,化静为动,虚实相生,创设了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时空。有了多媒体手段,老师根据课文内涵创造教学情境,就能打破时空限制,自由地把学生的视野从教室引向古今中外、天南地北、宏观宇宙和微观世界;有了多媒体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学生的课堂行为便由抽象的读、写、听,转化为形象的视、听、诵和主动的想、做、说。大大地增强了课堂的知识密度,提高了课堂信息容量。这种丰富多彩、生动形象而又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激活了学生的主动想象,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举例《苏州园林》)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得到可能。
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无论是在多媒体技术教学还是在传统教学中都不可缺少。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方式、手段等无疑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上能得到很好的熏陶和教育,增强其在各方面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三、CAI课件的制作流程。
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现状
⑴CAI的定义及辅助教学软件。CAI是老师们常听的词语,有的老师只知道它就是指课件教学,而它的真正名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英文“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的缩写,它是作为教学工具而编制的教学程序。现在最常使用的辅助教学软件是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Powerpoint 适合于开发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Authorware则用来开发交互性强的多媒体课件,Flash主要用来制作网页形式的课件,更多的优点是占据磁盘空间少、动画效果好、交互性很强。(举例flash课件《李白》)
⑵现成的教学软件和语文课件大多数不符心意,需要语文教师重新制作。
虽然市场上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教学软件和语文课件,但是真正适用于自己教学的软件和语文课件并不多,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师在现成的教学软件和语文课件的基础上自制课件。
⑶多数语文教师计算机水平有限,需要他人帮助。
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情况,由语文老师编写稿本,由计算机技术人员制作,开发成小型的教学软件(或课件)。很大一部分语文老师计算机水平有限,自己不会制作。比如前面给大家欣赏的课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注明了“动画、制作:余卫星,创意、脚本:黄群芳”。我估计,黄群芳是语文老师,而余卫星是计算机技术人员。
⑷语文教师学好Powerpoint就能制作比较好的课件。
一般来讲,用Authorware和Flash制作的课件比较精美,画面美观,动画效果好,交互性很强。但是,即使会制作课件的老师,用Authorware和Flash制作课件,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们更多的是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Powerpoint就是幻灯片,操作简单,入门快,图片、文字、声音、视频都能插入,能展示简单的路线动画,可以直接插入flash动画,还能进行超级链接,是语文老师比较理想的课件制作软件。
2、CAI课件的制作流程。
CAI课件的制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其制作流程大致为:
1、确定课题
从教学内容和方式来讲,每一篇课文都可以使用CAI课件教学。但是语文教师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不能每篇都去制作,也没有必要。因此,确定的课题主要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突破重难点的篇目。
2、稿本和脚本设计
稿本和脚本设计是制作课件的主要依据。稿本设计相当于教案设计,突出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展示宏观教学全景。脚本设计相当于制作说明书,突出制作过程,展示微观制作要求。对于文本,凡能标明字形、字色的均应标明;图形要尽量注明线型、线色;对于动画要绘制出动画的初始状态,典型位置;还要考虑课件界面、屏幕、风格等艺术设计要求。
3、采制素材
一是采集素材。如图片、音像、动画、音乐素材平时应留意从报刊杂志上收集,到音像店购买或到因特网上选择。
二是制作素材。包括文本制作,图形、图像制作,音频制作,动画制作,视频制作等。尤其是动画制作,技术性要求很高。
语文老师在计算机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制作素材有很大的困难,往往主要是从各方面采集素材。方便、快捷、实用。
4、集成课件
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将已准备好的图形、图像、文本、声音、视频、动画等素材,根据课件设计要求,进行链接形成多媒体课件。
5、课件调试
课件集成后,还要进行调试,把课件演示中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按钮都要调试到位,尽量做到万无一失。确保课件的知识准确性,画面的生动、形象、趣味性,图、声、文的交互性,操作的灵活性,符合课堂教学或用于学生自学。
6、课件成品
经过以上各个步骤,课件成品便产生了,这时便可以拿到课堂上使用了。一般而言,制作完成的课件要打包,特别是插入了视频的课件,一定要打包,这样,视频在课件移动后就不会找不到。如果没有插入视频,Powerpoint课件一般不打包,这样便于再一次修改,因为打包的课件不能修改。
3、课件素材的使用。
下面我结合课件素材的使用,展示一个完整的课件制作过程。
CAI 软件中,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图像占较大比重,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也会起到负作用。
(1)图的内容要便于观察图形、图像等画面设计要尽可能大,图的主要内容处在屏幕的视觉中心,便于学生观察。
(2)复杂图像要逐步显示。对于较复杂的图,如果一下子显示全貌,会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也不便于教师讲解。应随着教师讲解,分步显示图形,直到最后显示出全图。
2、文字的设计要简要鲜明,勿繁杂不清。
CAI 软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字信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设计时要做到:
(1)文字内容要简洁、突出重点
文字内容应尽量简明扼要,以提纲式为主。有些实在舍不去的文字材料,如名词解释、数据资料、图(2)文字内容要逐步引入对于一屏文字资料,应该随着讲课过程逐步显示。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重
1、图形、图像的设计要清晰精美,勿模糊粗糙。
表等,可采用热字、热区交互形式提供,阅读完后自行消失。
点。引入时,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动画效果,也可伴有清脆悦耳的音响效果,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3)要采用合适的字体、字号与字形文字内容的字号要尽量大,选择的字体要醒目,一般宜采用宋体、黑体和隶体。对于文字内容中关键性的标题、结论、总结等,要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加以区别。
(4)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合理文字和背景颜色搭配的原则一是醒目、易读,二是长时间看了以后不累。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背景颜色以暗色为主。以下列出几种具有较好视觉效果的颜色搭配方案。
3、声音的设计要适量应情,勿贪多乱用。
CAI 软件中的声音主要包括人声、音乐和音响效果声。人声主要用于解说、范读、范唱,在CAI软件中应用较少。软件中,合理地加入一些音乐和音响效果,可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同时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增加学习兴趣。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可以调节课堂的紧张气氛,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音乐和音响效果的设计时应注意:(音量和数量)
(1)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重点内容处要选择舒缓、节奏较慢的音乐,以增强感染力,过渡(2)音乐和音响效果不能用得过多,用得过度反而是一种干扰信息,效果适得其反。(3)背景音乐要舒缓,不能过分的激昂,否则会喧宾夺主。
(4)要设定背景音乐的开关按钮或菜单,便于教师控制,需要背景音乐就开,不需要就关。性内容选择轻快的音乐。
4、视频的设计要精要短小,勿拖沓冗长。
课件中的视频一般是从电影中剪辑而来,不用将整个电影插入课件之中。剪辑的内容要集中表现课件主题的内容,根据需要尽可能短小。视频剪辑,运用豪杰解霸中的视频工具就可以做到,操作也很简单方便。如果一个课件有多个视频,要统一界面大小和摆放的位置。
5、动画的设计要精准必须,勿随意盲目。
动画一般应具有重复演示功能,学生可能一次没看清,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重复播放。动画设计要有针对性,针对预期的学习对象,发挥个人的创意,设计适当有效的教学动画。
(举例《登岳阳楼》《鲁提辖拳打郑关西》《故都的秋》《琵琶行》)
四、计算机辅助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有的教师认为,这是一个信息时代,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越多,则其教育思想和观念则愈先进。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多媒体无知或者至少对多媒体的本质和作用不甚了解的表现。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们在应用多媒体时存在一些误区。具体表现有如下几种:
1、重媒体演示,轻黑板互动。
简单的把多媒体作为黑板的替代品,忽视板书的作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出现使得有些人认为课堂教学从此可以告别黑板与粉笔的时代,因而屏幕遮挡住了黑板,课件显示代替了板书。事实上,优秀的板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和结论的反映,具有概括性、持久性、完整性等特点。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思维,同时好的板书字迹还能给学生以汉字书写中气韵美的享受。运用计算机虽然也能呈现板书,但由于屏幕的限制,本来在黑板上可以整体体现的板书,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呈现,这就影响了板书的整体性,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同时由于课件的画面要经常变动,用课件呈现的板书也就具有短暂性。因此,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不能忽视传统板书的功能。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老师常常是把平时应该板书的内容全部搬上了多媒体,整节课没有亲自板书。这种做法失去了教师书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个性难以发挥。教师的基本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2、重外观精美,轻能力培养。
课件过于花哨,杂而不精。有的教师认为课件越漂亮越好,于是过于重视课件的观赏性,导致课件颜色过多,背景过于复杂,整堂课课件画面变化频繁,其结果极易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对画面的欣赏上,而忽视知识和能力的接受和培养。
3、重人机对话,轻师生交流。
有的教师的多媒体课往往是这种模式:教师把指令输送到多媒体,然后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画面进行思考、学习,然后教师又通过多媒体画面来提供答案。这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发挥语文人文特点,忽略了教师生动的演示作用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交流的能力培养。
4、重单一标答,轻多样思维。
答案的单一性使原本丰富活泼的课堂变得简单划一。由于教师事前已经把答案输入计算机,教师为了求得“最佳”答案,让学生的回答尽可能与自己一致,就会想方设法把学生往既定的思路引导,其结果把应该是活泼丰富、学生主体的课堂变成”唯师独尊”的一言堂。
5、重简洁直观,轻品味想象。
多媒体的不恰当使用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很多课文,特别是经典散文,需要我们慢慢去咀嚼、品味,语言的朦胧、模糊美如果用具体、生动的画面去代替,会破坏作者给我们创设的美妙意境,给人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红楼梦》、《水浒》经那么知名的编剧、导演之手出来也招来许多非议,不是很好的例子吗?
总之,在多媒体的使用上,我们存在一定认识上的偏差,这种偏差对我们的语文教学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审美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五、小结
课程整合的目的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实施,语文课改进入新的时期,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发生了新的变化:
①教育软件类型由“课件”向“组件”、“积件”发展,开放性的资源素材库、工具性的教学平台成为发展方向;
②计算机辅助教学由以展示知识、以教师为中心发展为突出学生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③由教师自己开发课件向教师整合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源为主。
一、现代教育技术是高职语文情境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高职语文情境教学模式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现代教育技术是认知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的先决条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 把创设情境看做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多媒体技术凭借其知识量大、便于情境再现的优势, 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最先进工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的高职语文情境教育模式, 不仅能使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高职语文教学变得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而且能加大课堂的信息量, 提高教育训练水平, 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抽象能力的发展, 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用现代教育手段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渴望, 更有利于高职语文教学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2.高职语文情境教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点。
从建构主义四大要素来看, 情境教学理论有利于多媒体优点的发挥。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者只有在真实的或逼真的情境下, 才能达到提供和传播知识的目的与意义。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图文并茂、超越时空、再现情境的优势, 创设与高职语文教学目的和内容相适应的情境, 让学习者自主感知、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 它需要靠学生主动完成。这就使现代教育技术提供图文并茂的多重感官刺激优势得到发挥, 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即对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 也是其他媒体或其他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高职语文情境教学中的关键点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高职语文情境教学模式。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 这就要求教师导入教学目的前, 要创设一种意境, 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就会把抽象、枯燥的语文课变成一些灵活多样、形象直观、引人入胜的影像, 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结合先进的情境教学理论和高职语文学科特点, 努力构建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情境教学模式。
2.提高高职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 走出高职语文教学误区。
在教学实践中,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 确实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单调, 把学生逐步从被动学习、压抑接受的课堂氛围中解救出来。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冲击和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的技术欠缺, 有些教师一味强调和夸大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教学作用, 过多地在教学课件上下工夫, 忽略了高职语文学科自身特点, 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当成“万能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理论素养, 以免南辕北辙, 适得其反。针对这一点, 本文指出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遵循原则和整改措施。
3.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渴望, 强化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情境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感知、自主发现、自主提炼和运用, 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 安排讨论、辩论、小组互助等形式的合作学习活动, 有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 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个体相互依赖和监督, 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互动和交流, 促进知识的搜集和吸收, 防止教学方向的偏差。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高职语文情境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
1.确定研究对象, 创设不同教学模式进行实验、对比。
我们将对所教的两个班级2012级广告一班和二班进行比较对照教学, 其中一个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以教师教授为主, 而另一个班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情境, 让学生做课堂教学的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
2.教材的选用。
实验班和控制班均使用新华出版社《大学语文》教材, 教材根据高职生的实际语文水平, 以阅读、赏析和写作为主线布局, 更加倾向于学生的专业特点。如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 调动高职学生学习高职语文的积极性, 是本实验的目的所在。
3.实施方案与方法。
(1)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情境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文献查阅和学习, 为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调查问卷法。以问卷的形式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分析, 对待教学模式感受、兴趣、主动性等方面加以前后对照。通过对情境教学学习氛围、授课方法、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知识吸收、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认可和看法, 在实践中认真改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个别调查法。抽取实验班内不同学习档次的学生若干名, 观察其在传统教学到情境教学中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成绩的变化, 因人而异地加以指点和引导, 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提高学习兴趣。
(4) 实验对照法。在授课时间、授课内容相同的情况下, 对照两种教学模式的利弊和效率。通过学生学习态度、兴趣和成绩的变化,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两种不同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创设、导入情境。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 能够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使他们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方面领略语言文字描绘“美”的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材中选取的《蒹葭》是学生中学阶段已经阅读和学习过的诗歌, 那么到了大学, 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重新感悟、体会此诗?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观看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爱情故事, 创设情境, 从而引申到此诗, 让他们自己感悟、体会“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的情境, 追寻者的锲而不舍, 意境的朦胧之美, 自我总结、连类生发。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 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如王维《山居秋暝》, 利用多媒体先放出几幅图画, 画中突出“秋雨之后山野间的明月, 松林, 清泉, 山石, 青竹, 浣女, 青莲, 渔舟”, 每一幅画面就像电影中的一个镜头, 把这些镜头连起来就是山中的整个景致, 使学生感受非常宁静、清新、恬然。这样把学生导入到情境中, 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充满乐趣, 学生乐于接受, 教学任务才得以顺利完成。
5.进入情境, 感知情境, 享受情境。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 紧紧围绕教学内容,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情感动人的特定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带着质疑的心自主学习、自主解答, 而不是坐等老师讲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充分享受现代教育技术所赋予的学习空间、内容、个性方式等多方面的自主权和自我调控权, 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寻找和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 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教师成为课堂的设计师、导演, 在学生成长进步的道路上, 扮演鼓励者、合作者、指引者的角色, 分享学生自主学习的快乐和喜悦。整个课堂由传统的教师—学生, 变成了教师—多媒体—学生, 教师是课堂情境的设计者, 多媒体是工具, 学生是主人。
6.再现情境, 激发灵感。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中, 复习和小结都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从业者认为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下的情境教学中, 教师只要把学生引入情境, 学生就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自主学习,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在教学设计中,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画面、音乐、图片等, 将知识点通过多媒体再现, 使学生清晰情境脉络, 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吸收。通过再现情境, 再一次激发学生的灵感, 运用到专业知识领域, 比如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生动的语言在广告中有很大的作用, 那么这些语言怎么来呢?这就需要引导学生, 通过具体作品的学习, 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 创作出生动形象的广告语言。
参考文献
[1]杨家兴.情境教学理论与超媒体学习环境, 教学科技与媒体, 1995 (8) .
[2]唐锋卢.关于情境教学法的反思,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9) .
[3]孔惠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误区, 电化教育研究, 2002 (6) .
[4]孙芳.现代教育技术是21世纪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载体,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报, 2001 (1) .
[5]杨庚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现代化, 煤炭高等教育, 2001 (1) .
关键词:心理健康;沟通模式;教育教学;运用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立足于校本研究,要有职教特色,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实际及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要有区域特色,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等具体实施,不能闭门造车;要有操作特色,强调应用型研究,注重适合实际操作模式的建构。目前,对于刚起步的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仍处在认识上提高、行动上启蒙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如何在现有条件和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本文将要探索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的现状分析
作为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的职业教育,面对的是文化素质与思想素质居于中下游位置的群体,大多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自理能力差,自制意识弱,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较低,疏于管教,甚至放任自流,个别学生甚至是“三差生”(学习差、思想差、纪律差),教育的实施难度较大,而父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未起步,只停留在“没有查出病就是健康”的阶段,更谈不上和孩子进行心理沟通。
就学生心理特点来讲,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心、情绪波动大、渴望理解和认可。
目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学生就业较困难,因此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方法的实践初探
针对职业教育学生心理特点,为改善学生心理素质,在研读学生现状的基础上,立足区域特点、学校实际,本着可操作性的原则,探索出适宜我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沟通模式。
1.沟通的原则。沟通要求真,要持之以恒,要谨记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目的是为选择最佳教育教学方式寻求依据,更好的开发学生潜能,塑造学生心灵,指导学生做人。
2.沟通条件。要有民主意识,营造浓厚的民主教育氛围;要真心爱学生,用爱的温暖填平鸿沟,催开心灵之花;要有高尚的师德,用人格魅力感化学生心灵;要激发学生沟通的热情,改变学生被动交流沟通的局面。
3.沟通的要求。要创设沟通的情感氛围,注意语言技巧;要换位思考,选准交流的时机。教师要以理解的态度,宽容的姿态,消除学生怀疑、戒备心理,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相机而行。
4.沟通的方式。师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接沟通,另一种是直接沟通。
间接沟通:就是指学生与教师通过媒介交流进行沟通教育的方法。如周记、作业等。这种方式适用于全方位的心理沟通,利用周记课,老师让学生针对一周内思想、学习、生活及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实事求是、发扬个性。老师认真批阅,及时了解学生思想脉络,及时发现问题,并用回信方式对学生细心地劝导或妙加指导,在学生和老师之间通过周记建立起感情沟通专线。利用作业的审阅和批改,架起沟通的桥梁。一位学生从不写作业,还把这认为是勇敢、骄傲的资本,就此向同学们吹捧。老师在课前默默地注视这位学生后,转而温和地说:“我很感动,今天的作业全班同学破例无一份未交,谢谢合作!你让我体现到老师的价值。”同学们的眼光一下全盯在这位学生身上,他却奇怪地瞅着老师。今天的课讲得异常生动,下课前说:“这是我上得最成功的一节课,因为我得到了全班同学的尊重。别小看一份作业的重量,我认为它是师生间相互尊重的铺路石。”作业发给同学。那位同学也得到了一本,上面的作业是老师写的,批语是:写作业有困难吗?有,找老师帮忙,随叫随到,看到你亲手写的作业将是老师最大的欣慰。此后又经过几次无声的沟通,这个学生慢慢地有了转变。每周周记、天天的作业本成了师生沟通的舞台,这种间接的沟通确实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使师生心心相通,产生心灵的默契,而且使对学生的日常教育、自我约束力的培养化为柔风细雨,慢慢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变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完善自我。
直接沟通就是指学生与教师面对面地沟通,如聊天、谈心等。我班有位学生,性格孤僻,情绪波动大,和同学相处不友善,心里似乎充满仇恨,不相信老师也不相信同学,像一个全身长满刺的小刺猬;有时又躲在操场角落里看傍晚落日,此时又变成一个见落日也要感伤的林黛玉,时时以泪洗面。在和同学聊天了解心雨的情况后,我找她谈心。一进门她却用沉默封闭住自己,用警惕的目光四处观望。我打开录音机放出舒缓的音乐,为其倒了一杯水说:“帮老师一个忙好吗?”她惊诧地望着我,微微点了点头。“老师很孤独,心情不好,陪老师说说话吧。”她注视了我好半天,才小心翼翼地说:“老师也会心情不好?”“老师不也是人吗?哪像你们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浪漫时期,天真活泼,不懂感伤……”没等老师说完,她就很激动地打断了我的话,“那是别人,不是我。”说完便泪如雨下。望着她,我沉默了,递给她一条毛巾,拍拍她的头,坐在她身边,献上了自己的耳朵。原来她有着苦难的经历,从小父母离异,母亲抛弃了她,从此她洗衣、做饭,承担起照料全家的重担。宣泄后她平静下来,我微笑着说:“老师用耳朵和心认真地听了。”“老师我该怎么办?”“换种角度来看过去的苦难吧,对于你,那也许是一笔财富,乐观地去面对生活,首先让自己高兴起来,有人说世上并不缺少爱和美,……”经过多次直接沟通后,这位学生孤独的心灵找到了依托,再加上我及时引导教育,她变得乐观了,学会了与他人相处,情绪也稳定下来,可见沟通教育的效果。
三、结论与建议
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改变了传统的说教、训服、压制的教学方法,学校管理难度减轻,学校突发事件明显减少,学生调解、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明显增强。学校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让心理学知识广泛应用于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学习兴趣的培养上,这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园林技术专业教学中能力教育模式的运用论文】推荐阅读:
园林绿化专业技术的工作总结06-28
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计划10-12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艺术化运用12-12
园林专业_顶岗实习技术总结09-13
园林绿化专业技术工作总结06-24
信息技术手段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07-22
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11-2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09-10
古典园林在现代小区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论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