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体会(精选12篇)
[摘要]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着教育并导致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本文立足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际,就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展开讨论,着重探讨了多媒体技术让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吸引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的印象。以期望能够把多媒体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更好地整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兴趣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盘亭中学 黄庆 新课改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科技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优化,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情境。可以使学生学得更快,理解得更深,记忆得更牢。现就思品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唤醒探究意识,促进自主发展。
科学家曾通过实验得出一个结论:人类获取知识的来源,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视觉和听觉,少数来自嗅觉、触觉和味觉。新课堂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和能动作用,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客体,而是具有充分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自主人”;新课堂主张学生应带着问题主动地学习,抱着探究的精神,在努力掌握现有知识的同时,力争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出丰富的创造性,选择独特有效的学习方法,发现新的思想和理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既可以看得见,又能听得到,能够以其丰富的张力,强大的交互性,直观的形象性,独特的感染力,营造一种亲近的、和谐的,充满趣味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并能够同学生产生心灵呼应的直观教学情境,这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快乐的学习需求,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创新和实践活动中去。例如:上初一《自我保护》这一内容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现了大量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因意外伤亡的真实画面,这些触目惊心血淋淋的事实敲响了安全的警钟,使学生意识到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这样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框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初中政治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并紧密结合实际生活来进行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列举一些身边的事例来引起学生的辩论和思考,让他们多关注一些自己身边的是是非非。传统教学的单一讲授法在这个时候显得有些呆板和枯燥,这个时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传统的板书、教具、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手段相结合,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讲授“孝敬父母长辈”这一内容时,如果是单纯的说教,肯定是空洞、乏味的,毫无说服力,学生也不爱听。于是,我放了一段 “感动中国2004人物田世国” 视频录像,然后因势利导,与学生共同探究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孝敬父母,与父母如何相处。这些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运用,不但进一步激起学生对祖国、对父母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理想和信念,也有助于学生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有助于对学生品德的养成。上《关爱社会》这一课时,播放志愿者加入四川汶川大地震救援和北京奥运会的服务的视频,使学生从这些志愿者英勇抗震救灾和热心社会公益的行为中,体会他们关爱社会、临危不惧、无私助人的可贵精神。让学生将本班愿意参加志愿者服务的同学组织起来,制订活动计划,开展志愿者活动。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增长社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教师努力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独立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色兼备、静动结合、信息量大等诸多优点,可变抽象为具体,化隐形为显形,拓宽教学时空维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强化感知效果,降低抽象思维坡度,从而有效解决教师语言难以讲清、讲透的重难点内容。
比如在讲初三《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课时,播放电视记录片,让学生欣赏草原美景的空旷,沙漠戈壁的荒凉,草原沙漠化的加剧,牧区经济的腾飞,牧民的抱怨与无奈的画面,再让学生聆听歌曲《美丽草原我的家》,再结合画面的内容,向学生讲述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和应该这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后请学生对所在学校做一个调查,针对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几条切合本校实际的小倡议,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知,提高了课堂质量。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助于教学资源得到良好的配置。
除备课、上课外,网络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也能让今天的老师大开眼界。比如在阶段复习或期中期末考试中,教师可以通过“百度”查询到数以万计条精良试题用以指导学生的复习或考试。这样既可避免学生考试片面依赖手边复习资料,又可以培养学生对不同题型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等,更主要的是可以时刻贴近新课改,准确把握出题动向,使教师永远不落伍,真正实现与时俱进。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社会热点问题。
政治课的内容几乎是随着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把国家的重大时政热点问题及时引进课堂,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既反映了时代特色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使政治课与时政热点的联系更加便捷,教师可以同时展现多种材料,便于学生进行比较、鉴别。
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学习和思想交流。在多媒体运用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所提出的问题并作出回答和简要评述,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所提问题应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大胆创新、巧妙设计问题,不拘泥于常规。多应用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素材的新闻媒体材料加以实践。例如,在讲到有关“一国两制”知识点时,我播放了香港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电视实况录像片段,雄伟壮观的场面,意气风发的驻港、驻澳部队,雄壮的国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使学生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伟大祖国的神圣与庄严,并在心灵深处认真体会与思考“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的现实意义,促进了他们创新思维的提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因此,应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使学生在课堂中有了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一、运用多媒体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激发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初中生对学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科的喜好。学生只有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学兴趣, 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与行为, 才能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 主动思考, 积极思维, 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各方面能力, 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反之亦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以枯燥的讲解来传递教学内容, 使得原本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课成了单调枯燥的说教课,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甚至对学习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将静止的文字教材变成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 将黑板变成多彩的屏幕, 极具动态性、趣味性, 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看到一个新鲜奇异的教学, 激起学生内心对学习的认可,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运用多媒体增强教学的形象性, 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初中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正处于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 获取信息主要来自于对具体事物的形象感知。而采取以教材为中心, 以语言描述为主的教学, 学生很难得到更多的感性材料, 自然也就无法顺利地上升为理性认识, 达到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以图片、文字、音频与视频等来传递信息, 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传递更多的信息, 具有化静止为动态, 化无形为有形, 化抽象为形象的特点, 将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寓于优美的图片、动听的音乐、精彩的视频与动态的画面中, 这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 更利于学生从直观形象的事物中获得大量感性认识, 并在教师的相机诱导下、在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思维的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 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抽象的知识,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增强教学的实践性, 提高实践能力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实现知行统一, 促进知识的内化, 从而更好地将所学运用自己的生活与学习, 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的教学手段, 割断了教学与实践的关系, 使得教学陷入了单纯说教的灌输式教学, 使得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知识, 无法真正在实际中运用知识。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真实再现的生活情景, 让学生能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建立联系, 使学生能够真正将学与做联系起来, 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使道德行为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能够自觉地运用知识来更好地指导实践、服务生活, 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学会学习
多媒体以强大的互联网为后盾, 互联网有着巨大的学习资源, 这为学生的学习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使得学生在课堂与课外有更多的机会来学习。因此, 我们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一方面, 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其他名师的教学案例与成功的教学案例。另一方面, 我们可以开辟网络平台, 组织学生建立交流群等, 使学生间开展广泛的交流, 让学生交流学习方法与心得, 使学生扬长避短, 在交流与反思的基础上总结学习方法。此外, 我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让学生收集更多的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环节既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同时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 使得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
五、运用多媒体收集更多的材料, 让教师的备课更充分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在教学中也是如此, 在大力提倡课堂动态生成的形势下, 备课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备课是教师从多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的提前预设, 有了多媒体可以使得教师收集更多的信息, 使教师的备课更充分、更有效。尤其是一些时事要点,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图片、视频等融入课件, 这既丰富了教学内容, 同时又将时事热点问题引入教学, 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时代性。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的。当然, 在教学中执行课件时, 教师仍要以动态的眼光来审视课件与教材, 切忌机械照搬课件, 而是要立足课件, 同时又要更好地驾驭课件, 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与课堂反映来灵活地调整课件, 必要时要抛弃课件重新设计。
关键词:多媒体;品德教学;整合;效果
将多媒体教学运用于课堂,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形式呈现,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意味着,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突出信息技术优势,可以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心理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课堂教学才能激发起学生脑海里思考的涟漪,进而激发起浓厚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的信心。初中思想政治部分知识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难以把握。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死板的内容灵活化,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将新的知识寓于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展开课堂教学,缓和紧张气氛,让学生能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节约了大量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上“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课的时候,通过播放《千手观音》的舞蹈片段,学生会被壮观的舞蹈征服,并发出由衷的赞叹,同时再结合中华文明的历史图片和自然风光充分展示中华文化宝库的魅力。学生从这些图片中领悟到中华文化的内涵,并且提高了欣赏水准,陶冶了情操。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效率会大大提升。再如,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这一内容时,首先播放我国和外国选举情况不同的视频。在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后,让大家自由发言。然后结合多媒体介绍中美选举过程中的不同说一说“哪种选举比较好”。整个课堂洋溢着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并在师生的共同探究中完成教学目标。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将课内外知识结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材料分析题的特色是材料多、跨度大,特别是与时事政治结合,学生难以把握。运用网络及信息技术将跨学科、跨时间、跨地区的材料综合在一起,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环保常识“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内容时,通过多媒体播放环境恶化的画面,特别是沙尘暴、泥石流等,这些既能启发学生思考沙尘暴发生的原因,强化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又能更好地理解了“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的理解。
四、运用多媒体,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带来一片生机与活力。同时,多媒体实现了初中政治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进行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列举身边的事例来引起学生的辩论和思考,引导他们运用课堂所学内容分析身边的是是非非,也可以将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出来,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分析等教学方式,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身边的诱惑”“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这些内容时, 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所熟悉的中学生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不仅荒废学业,甚至还走上犯罪的道路。通过大量的多媒体展示,给他们很多启发,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图片,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再通过板书提醒、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印象,并从道德、法律等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些活动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用身边的故事来警醒他们,让学生由此联想到很多东西,拓宽思路,明辨是非,加强思想道德观念。
总之,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改革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要能使思想品德课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实现教学模式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变;实现教材功能从知识传递转变为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实现学习方式由个体的、封闭式向合作讨论、探究性学习方向转变。因此,我们广大思想品德教师应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善于总结、精心设计、巧妙运用,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如添双翼,达到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 江苏省射阳县陈南初中)
摘 要 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主要是创设教学氛围,促进知识生活化以及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科学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不断发展,提升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思想品德;现代教育装备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7-0136-02
前言
伴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初中教学也逐渐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对课程改革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过去往往是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单向传输,没有真正调动起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的互动。而信息技术进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能够更加生动地进行传输,改革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方式,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最大程度上推动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发展,也为学生学好思想品德课程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而且信息技术也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革新教学理念和传统教学框架,从而真正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成为教学互动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装备的优势,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通过学习兴趣的引导,学生会更愿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付出自己的努力,更认真地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知识。浓厚的兴趣,能够让学生更加投入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充分调动学习初中思想品德知识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氛围创设就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问题,因为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教学乐趣,他们才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对初中思想品德学习付出更多努力,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氛围创设的方式,让初中思想品德的相关知识如同“润物细无声”一样,让学生产生更积极的兴趣[1]。
科学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着更为丰富多彩的呈现内容,让课前导入更为丰富,促进学生将自己的思维投入课堂中。比如在讲述“民族精神”时,在过去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采用传统历史故事讲述的方式,但是这些传统历史故事相对缺乏生动情节,而且距离学生的日常现实生活也相对比较远,所以学生往往代入感并不强,中华民族精神对于学生而言仍然是非常抽象的事物,无法真正打动他们。自然而然,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与热度没有被有效带动起来。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更具备吸引力。比如将神舟飞船发射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或者让学生看如《超级工程》等纪录片,见证中国在崛起时的震撼和气魄,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民族精神是实际存在的,避免学生认为民族精神是十分抽象且模糊的。
再如对“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在讲授这方面内容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电子幻灯片,让学生看到当环境不断恶化下去之后,很多环境问题会导致整个社会乃至于世界出现全面危机。比如树木被乱砍滥伐之后,沙漠化日趋严重,对整个地方经济都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很多动物也无家可归。这样一系列的场景,如果仅仅是依靠教师进行口头讲述,可能会相对抽象,学生也不容易在课堂上进行理解;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营造出相对浓烈的教学氛围,从而更好地带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中,学生也容易形成固定认知,最终在课堂上更加投入地学习有关知识,课堂效果相对较为理想。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拉近教学距离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有一部分知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也具有一定的理论特征。初中学生对于社会有渴望认知的特点,而纯理论知识相对不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层面的发展,制订符合学生综合情况的教学计划,并且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成为主导者,带动学生更为积极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因此,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培养出一种敢于提出质疑并且主动探索相关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日常教学实践中。
比如在日常讲课过程中,讲述到“环境保护”部分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对最近比较热门的环境话题进行探究。比如西部地区出现的沙漠化状况,或者全球出现的气候反常现象,这些都可以作为拉近教学距离的话题。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了解这些环境保护的问题,这个时候采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补充,就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运用信息技术,探究各种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且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议论如何通过各种方式来有效解决环境恶化问题等。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非常好地补充了教师在板书、口述方面的不足,能够让学生及时联系其他各方面的知识,从而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更具备感染力,更多的学生愿意学习和倾听,甚至运用自己的思维进行探究,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思维实践能力得到更为充足的锻炼[2]。运用信息技术,形成教师与学生沟通新平台
学生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知识,实际上就是在教师日常指导之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新课标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平台,让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并且教师可以打破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和学生进行自由交流,以网络信息平台等形式,形成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新模式。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能够通过网络进行空中课堂教学,学生可以自由发表对于思想品德课程中具体知识的见解,教师则是和学生进行探究和交流,对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鼓励学生主动交流。信息技术让学生习惯采用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也符合当前的应试文字表达训练的要求。而且通过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学生完全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需要援引相关材料进行佐证和说明的内容,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搜索,更快速地将相关的内容整合之后放在信息技术沟通平台上。这样,学生和教师在信息技术交流平台上能够更快速地交换彼此已经掌握的知识,并且通过知识交互的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及视野,让学生依靠信息技术沟通平台,更热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最终形成更为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减轻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负担[3]。因此,信息技术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而言,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够发挥出非常良好的作用,值得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从多个方面加以开发和运用。结束语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于学生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要避免喧宾夺主,要坚持把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作为知识主体,注重教学信息的选择和编排合理性,并且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教学辅助手段,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要注重信息技术的作用,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并且优化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视听结合等多元模式,促进思想品德教学的发展。总之,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兴趣,为初中思想品德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天保口岸学校 廖开富 【摘要】:随着农村中学校园标准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我校的所有教室都配备了班班通或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也走进了思品课堂。不可否认在思品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不但能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同样遇到了一些实际的问题,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本文,笔者将从多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多媒体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的优势;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来反思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实效和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 思想品德、必要性、优势、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村中学校园标准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我校的所有教室都配备了班班通或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也走进了思品课堂。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多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1、是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显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这种意义上说,实现多媒体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课改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
2、是思想品德课自身的要求。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上普遍存在着“满堂灌”、“一言堂”等现象。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上学生成了被灌输的“容器”,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侵蚀,因此对思想品德课越来越缺乏应有的兴趣和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就是把多媒体教育技术整合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去,突破“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传统模式,拓宽教与学的思路,激发学生在思维上和学习上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提高育人实效。
3、是多媒体自身特点决定的。
社会生活为思想品德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让思想品德课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逐步走向生活化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种方向。那么,如何激活这些素材,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呢?多媒体教育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它以其丰富的色、声、图、文以及动感、技巧,生动、直观、及时、准确地传递着大量的社会生活信息,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生活实践,从而提
高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
二、多媒体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的确,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最好的老师”,是创造非智力因素的源泉。“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一语道出成功教育的突破口。“学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作为手握导火线的教师能否点燃这把火,关键是能否找到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广大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得天独厚的优势,捕捉“兴奋点”,渗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充实和丰富课堂。巧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够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会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特点,将多媒体运用到导课环节中,先声夺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讲授人民版八年级上册第八课《做合格的消费者》中消费者的权益时,我播放了赵丽蓉的小品《打工奇遇》,通过观看小品中商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类似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形象生动,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纳。在讲授《做诚信的人》时,虽然《狼来了》这个小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我使用flash动画播放这个经典故事,生动的画面,温馨的记忆
还是马上唤醒了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共鸣。《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对于初中生的认知来说,更容易接纳感性的东西,法律知识相对理性,不太容易被学生接纳吸收;因此要讲好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就更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利用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东西去感化学生,使单调、枯燥的法律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比老师单纯的说教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自觉去践行法律的要求。
比如我在讲授家庭关系中,父母与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时,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权利,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权利,初中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也要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这既是传统美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是子女应尽的义务。由于现在的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从小被父母长辈宠坏了,很多孩子都有唯我独尊的想法,体会不到父母对自己的抚养之恩,总觉得父母对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自己对父母的义务,等到父母老了再说吧!针对这种情况,在讲授这一部分时,我给学生们播放了由谭晶、杨坤演唱的公益宣传片《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段MV真实反映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和无私奉献,父母也会日渐苍老,在MV的最后有这么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播放到这里时,我看到很多学生哭了,长时间不说话,我感到很欣慰,我知道他们的内心一定很感动,我只是告诉孩子们,今天回到家对父母说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帮助父母洗一次碗、扫一次地、在父母生日的时候送上自己温馨的祝福。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同时也很轻松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3、巧用多媒体,展示幽默艺术,实现思品课堂快乐教学。海菌兹·雷曼麦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所以教师采用诙谐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和精彩的漫画可以让课堂富有生机,让整个课堂充满快乐。
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爱在屋檐下》这一课,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生活图片回顾自己童年的生活场景,再次体验家庭的温馨,从而实现感情目标,这些但靠教师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传统课堂上难以完成的目标。如教学《坚强的意志》时,在理解“坚韧性”时我出示“挖水”的漫画,一个人在沙地挖水,连挖三口井都没有挖出水,最后失望而归的画面时,学生发出再挖一锄就见水了的感叹,为挖水人不能坚持而惋惜。这幅漫画说明做事情要有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否则会前功尽弃。利用这幅漫画引申讲解,使学生轻
易地理解了坚韧性的含义。
4、利用多媒体课件,有效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思想品德课中的一些道理、观点,往往比较抽象,很多法律条文和规定与学生的联系不是很密切,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我在讲授法律内容时,一般都是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典型的案例,通过讲解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比如我在讲授《财产属于谁》时,由于涉及确认财产所有权的归属,以及停止侵害、返还财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多种维权方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我就给学生们播放了一个《退伍安置费应当归谁》的真实案例,在这个案例中就涉及了这几种维权方式,通过真实的案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并掌握了,课堂效率当然也就提高了。
比如在讲《欢快的青春节拍》一课,单纯的说教很难实现让学生体验青春魅力的教学目标,而选用校园歌曲《同桌的你》、《青春无悔》,青少年影片《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不哭》等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很容易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5、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都需要对问题解决的过程、结果及所采取的方式、方法、策略等进行检查训练、反思概括,从而检测课堂授课效果,巩固学习目标。课堂检测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练习一些习题,在我们学校现有的条件下,每节课都给学生印资料不太现实,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多媒体或电子白板给学生展示一些习题,我一般会通过多媒体课件以醒目的方式提醒学生探究结果是否正确。对于学生共性的问题,我会通过课件展示的方式,集中进行讲解,强化学
生的记忆,巩固教学内容。
三、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客观地说,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效率。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在课件的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倾向,影响了教师基本教学素质的提高,降低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声誉,弱化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不正确运用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重复教材内容。在课件的内容上,有的把教材的内容大量复制在课件上。有的是教材上的文字内容,有的是教材上设置的情景,有的是教材上的漫画,没有新意,没有创造。本来通过引导学生看书可以解决的问题,却把它搬到课件上,淡化了教材的作用,把课件当作无粉尘的黑板,贬低了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特有魅力。
第二:使用过于频繁。有的课件内容繁多,既有文字又有漫画,还有影像资料,在课堂上频繁出现,一节课变成了课件的演示课,学生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由于课件内容多,转瞬即逝,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目标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使多媒体课件在学生心目中失去了新鲜感,课件使用泛化。
第三:代替板书。利用课件代替板书,是使用课件者比较普遍的现象,黑板上整节课不写一个字,长期以往,教师的板书基本功得不到提高。
第四:取舍不当、时间分配不合理。
传播媒介的发达使得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时,可供选择的资料很多,不知该如何取舍。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同一类型的材料很多,并且都很不错,哪个都舍不得删掉,于是就把所有的我认为有用的材料都展示给学生,结果就造成课件过多,重复冗余,时间还不够用。
第五:顾此失彼。有的课件由于内容太多,讲课老师频繁操作,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制作和演示课件上,忽略了对教材内容的挖掘、补充、提升,颠倒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一节课下来,热热闹闹,但学生如过眼烟雾云,收获不大。
最后,多媒体课堂教学还存在教师操作不熟练问题。笔者发现在平时教学中,不少教师不运用多媒体,只是在公开课或观摩课时才用,往往由于不熟练,操作不规范而错误百出,不但没有发挥出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有的作用,而且适得其反,对课堂教学造成干扰。更有甚者,上课时由于操作不熟练,不得不由其他教师帮助自己完成多媒体教学的操作。
鉴于上述种种情况,为了保证新课改健康顺利实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课件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我们认为:多媒体课件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多媒体的应用应以适用为主,避免过分花哨。
实施多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使用多媒体为教学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可以通过直观的形式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解决重要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强学生听课的兴趣和主动性,即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授课的“深入浅出”提高教学的效率,使得教师在感到惊喜之余,往往舍不得割爱,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其实有时用得不当或过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绝对不能只求表面的热闹,而忽视课堂本身的任务和重点,应有目的、有计划、恰如其分地用好。
2、多媒体运用材料应避免多而不精,要具备典型性
其实不仅是多媒体运用材料,在平时的每堂课上,凡是要举例的,例子不在多,而最好都是能够一堂课围绕一个典型的例子展开分析,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一个问题或一个现象进行较全面和深入的分析、理解,能从认识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切实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从多个例子中听新鲜,光有兴趣而不培养能力。
3、多媒体运用不能完全代替板书
现实中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已经脱开了粉笔和黑板,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干干净净。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有时会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却往往无法加到多媒体中去而生出许多遗憾。
4.教师要努力提高利用互联网筛选知识的能力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其实现代教育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要制作一课比较成功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必须深入理解教材和教学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以及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综合编排有关材料,甚至画面的制作,录像的剪辑,音乐的选择等,都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师通过自制课件,在教学实践中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总而言之,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多媒体教学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和教师相比,多媒体教学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即使多媒体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也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善于将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相互补充,并加以完善,必将大大优化政治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课教学》(主编:程光泉,北京师范大学主办2008年6、9期)
2、《新课程的教学观》(主编:周小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3、《现代教育技术[M]》傅钢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4-1
4、《对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几点粗浅看法[J]》汤美娟职业教育 5、2007/2《宁夏教育科研》第90期《运用多媒体技术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运用电教手段较多,这是由它的教材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决定的。
从思想品德课的教材特点看,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多数以故事为主,一篇课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德观点,特别是低年级的教材,故事多数是童话、寓言、动物拟人等体裁。故事的情节很易于制成幻灯片,或事先录好音到课堂上放,甚至可以拍成录像片放映。这就为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从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特点看,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特点是讲究明理、激情、导行。其中特别强调道德情感的激励即激情的`作用,强调情境教学手段的应用,强调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不仅道德观念的形成需要情感的参与,而且在道德行为的实践方面也要有情感的参与,这样才能表现出鲜明的爱憎,区分出美丑,判断出是非,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而电化教学手段最能起到这个作用。
因此,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特点也为电化教学的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使用电化教学,无疑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
具体说,电化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化虚为实。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即光听讲没有实感。如《我的家乡黑龙江》一课,是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其中讲到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家乡有小兴安岭的茂密森林;还有兴凯湖、镜泊湖、五大连池、太阳岛美丽风光等,这些名胜景点是什么样,小学生很少知道。只听老师讲,头脑中还是子无虚有一片空白。如果老师边讲边把一个个地方用幻灯或录像放映出来,就会化虚为实。学生们通过耳朵听和眼睛看,头脑中就有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会更好。
有些课文还可以配上音乐讲述,如讲《麻雀学筑窝》一课,教师事先录制好一段描写森林早晨的乐曲,随着悠扬的乐曲声起,林中鸟鸣啾啾,把森林早晨万物苏醒,开始了一天的活动,一幅鸟语花香的林中景象展现在了同学们的脑海中。又如讲《百折不挠》一课,可以选择一段用古筝演奏的古典乐曲,随着音乐的急缓起伏,把课文故事讲得高潮跌起,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可见,配乐讲故事也能起到化虚为实的作用。如果配乐讲故事的同时,再配上幻灯片,学生会更加入情入境。
2.化静为动。
虽然书上有很多图,但它只是死板的画面,是静止的。如果把图的内容制成复合式幻灯片用投影仪打在屏幕上,静止的画面就会动起来。更能起到刺激感官、形象逼真、激发情趣的作用。这样,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会更深刻。如讲《小猴子做客》一课,若把课文内容制成复合式幻灯片,就会把小猴子到小花狗家做客不讲礼貌,进屋不敲门,用脚把门踢开的情景,表现得栩栩如生。又如小黑羊和小白羊在独木桥上不讲谦让、互相顶架的动作;蚂蚁集体搬虫子的情节等,都可以制成能活动的复合式幻灯片,使学生看得更形象、生动、逼真,有利于理解教材中的道德观点,达到教育的目的。
3.变抽象为具体。
思想品德课中的道理或观点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经过高度概括的抽象的条文,有些道德观点甚至表现得空洞、干巴。若通过电教手段把抽象、空洞的条文化为具
一、多媒体在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优势
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内容繁杂和枯燥, 比较抽象, 且农村学生的生活缺少文化环境, 多数的理论知识获取来源于学校, 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非常不容易。因此, 多媒体的使用改变了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 图、形、声并茂的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更多的资料信息, 达到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的目的。
由于现代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当前中小学生身上有着“生理性成熟前倾和社会性成熟后移的矛盾”。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对生动形象的材料兴趣浓厚, 对单一的教学不能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力, 兴趣容易发生转移。而多媒体教学中大量的案例和图表却可以满足学生的视觉享受, 增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 将枯燥的说教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易学易记, 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学的交互性, 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只有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 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并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才有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能够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创造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从而获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滥用
1. 电影院课堂
中学思想品德是一门显性的德育课程, 它的课程性质有别于其他学科。这门德育课程不仅要教授知识, 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体验, 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媒体的使用确实为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但是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过分重视页面的华丽, 使用大量的动画和声音, 使那些原本起辅助作用的画面、音乐成了主体, 造成课堂上像是在观摩影片, 无法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无法训练思维能力。
2.“一机堂”下的“新式填鸭”
有的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 从“一言堂”走向“一机堂”, 把所有的内容、知识点、案例、故事、背景、阅读材料都一股脑加进课件中, 教学时“一键定钟声”, 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 课程教学便成了流水账, 学生探究讨论成了流水线, 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以电脑为中心的教学行为, 一味把所有的东西全都灌进学生脑袋, 成了新时代新技术革命下的“新填鸭式”教学。
三、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的定位
1. 言传身教, 身正为范是根本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是为了学生成为好公民奠定基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往往受教师的品质、言行等人格因素的影响, 从内心相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 并逐渐接纳这些思想, 同时融入自己已有的内部道德环境中。因此, 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教师的素养和形象相当重要, 教师人格魅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不是多媒体技术能够达到的教育效果。
2. 树立多媒体是辅的思想
多媒体犹如字典、黑板、粉笔, 只是教学的工具, 而不是教学的主体, 其核心特征仍是“辅助”。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是以形象的图、文、声、像来创设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阔学生的视野, 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 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教师教授的内容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 不坚持这一原则多媒体教学的实践就可能失败, 或者至少是价值有限。
3. 坚持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原则
多媒体的使用要坚持适可而止, 过分依赖多媒体会物极必反。如果一节课都是图片、音乐、动画, 不但会导致学生产生审美疲劳, 而且会削弱学生的理解力、感悟力和想象力, 因此, 多媒体使用在形式、内容上均要适量, 要防止过度追求知识直观化、过分强调课堂教学容量的现象发生。同时, 在确定何时何处使用多媒体手段时, 要重在选取那些复杂抽象、学生很难理解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内容。也就是说, 多媒体要用在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之处, 要用在有利于优化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之处。
光纤进入校园、班班通工程的实施, 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 也是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要求。因此, 在思想品德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是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一次重大革命, 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扩展了农村学生的视野。同时, 对多媒体能够正确认识与定位, 客观看待多媒体是一种课堂教学手段, 不能滥用多媒体。
摘要:多媒体教学从都市普及到农村, 让原来空洞说教的思想品德课更加高效的接触学生, 提高课堂效率, 但是工作中认识不到位往往会脱离教育目的, 因此应该正视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地位。
关键词:多媒体,思想品德,地位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02.
[2]王策三.教学认识论:修订本[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03-14.
[3][美]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余丽.多媒体教学是政治课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J].怀化学院学报, 2003 (6) .
[5]陈海东.多媒体教育应用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l996.
[6]孙晓梅.中学政治课运用多媒体进行网络教学的调查报告[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6 (3) .
[7]张瑛, 汪晓静.中学思想政治课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现状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 2006 (9) .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得到普及,多媒体技术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思想品德是初中教学中的重点学科,思想品德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原则
(一)适度应用的原则
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时,一定要遵循适度原则,明白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应该是辅助作用,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应用图片、动画等方式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的内涵,如果课堂中过多使用多媒体,没有对过多的教学资源进行取舍,忽略了教学内容和目标,一节课过后学生只感觉很有趣,不知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这就使多媒体的应用失去意义。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思想品德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这一学科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为学生的实际生活做出指引,学科中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因此,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时,一定要以生活为中心,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道德的含义,树立道德意识,教师在选择相关图片、动画和视频时,最好与当前热门时事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这门学科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在生活中自觉遵守道德准则,避免道德上不作为的现象发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艺术性原则
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时,要遵循艺术性的原则,通过多媒体展现素材的过程不仅仅是理解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表现力以及感染力较强的素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知识,还能够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素材的选择和展现不仅要精练,色彩搭配还要协调,让人看后没有突兀的感觉,在使用艺术性素材的过程中,同样不能忘记它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素材不能脱离主题,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图像和色彩,通过独特的构思来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方法
(一)图文结合的方式
思想品德学科中有些文字内容相对抽象,学生可能很难深入理解这些抽象文字的含义,而图片就能够对这些文字进行直观的表达,应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能够将教学内容展现的更加生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在设计课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必局限于教材插图,而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寻找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图片。
例如,在讲授“我们共同的理想”这一节时,就可以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做成一个台阶,每一个台阶表示一种社会形态,最底层是原始社会,最高层是共产主义社会,清晰的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学生在脑海中有了象性思维,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一知识点。
(二)有效利用视频资源
多媒体教学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能够播放视频,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将静态的内容转化为动态,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理解“家”这一概念时,教师就可以截取电影《三毛流浪记》中的片段,三毛无家可归,过着流浪生活,内心虽然非常坚强,但是看到别人的孩子都有妈妈哄着入睡后仍然忍不住放生大哭。这些情景能够让学生对三毛的遭遇产生怜悯之情,重新理解“家”的概念,这远远比教师直接讲述的效果更好。
(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思想品德课程中,每节、每章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学过程中受到时间的限制往往需要将这些知识分割成专题去讲,学生很难讲这些知识联系起来,无法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情感体系,这就使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就能够将知识化零为整,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梳理学习过的所有知识,最终达成认知目标。
例如,在学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时就涉及到了非常多的知识点,这一章节学习结束以后,教师就可以用课件为学生构建一个整体框架,以最精练的方式为学生展现各项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并有效区分这些权利和义务的主次关系,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将所有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化零为整,在单元小结中使用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四)化复杂为简单
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其中会涉及到一些学生很难理解的词句,教师在制作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通过多种角度来展示这些知识点,使学生通过多种视角来看待问题,把握实质。
例如,在学习“社会”这个概念时,学生可能无法理解透彻,也不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生存的本质,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在课件中构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在社会中生存依赖三部分,分别是物质、精神和情感。在物质这一区域内放上关于衣食住行的图片,在精神这一区域内放上书籍、音乐的图片,在情感这一区域放上亲情、爱情、友情的图片,这样,学生就能够了解社会的概念,也能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生存的基础是什么。
(五)增加互动环节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进行讲述,但是单靠语言描述很难使学生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就更不用说用这些行为准则来要求自己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更加丰富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这些行为准则,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理解、接受并自动遵循这些准则。
例如,在讲授《礼仪展风采》这一课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视频为学生展示平时生活中我们要遵循的礼仪准则,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学习这些礼仪姿态,化虚为实,边看边做,让学生感觉到这些准则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鼓励大家在日后的生活中遵守这些礼仪准则,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价值。
三、总结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对学生的多种感官形成刺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多种视角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素材,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的含义,自主接受教育,自觉用最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行为,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呼秀艳.多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张涛.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优势[J].学子(理论版),2015,13:39.
[3]孙红艳.增强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河北固安第二中学
杨晨芳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性教育,它更注重对学生思想和品德的教育,更需要深入学生的内心,塑造的是学生的灵魂,也就更需要教师运用教学艺术,将学生带入一种超越时空的教学意境,创设具体生动的情景,充分利用形象,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这就需要思想品德教师巧设情景,在有限的时空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学到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品德,发展了个性,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知识、能力、情感、觉悟、行为”的统一。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的做法有:
一 运用情景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至关重要。教师巧妙的导入新课,是创造良好教学环境的基础,这就像演员亮相那样,能一炮打响,抓住观众,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时,认真地研究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或提出问题寻求解答,或创设情景激起想像。如讲“身边的诱惑”一课,设计这样的开头: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有很多事物对我们有强大的诱惑力,请你们把对自己有诱惑力的事物写在纸上,来“比一
比”哪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得最多,同学们议论纷纷,一下子提高了兴趣,唯恐落后,结果全班共写出了三十多个,如电子游戏、钱、漂亮衣服、手机、抽奖等。此时,在结合课本内容做分析,自然导入新的一课。
二 妙用漫画情境,分析问题
漫画富有幽默感,生动性、趣味性和深刻寓意,利用漫画提供的感性材料,使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枯燥内容趣味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如讲“赌博的诱惑”这一问题时,可运用一组简单的漫画:一个赌徒的自述,第一幅是家里的地荒了,第二幅是妻儿而走了,第三幅是房子卖了,第四幅是都让赌博坑了。以漫画为背景展开教学,通过漫画联想,达到最佳的效果,使学生认识到赌博的危害。教师平时也可以布置一些漫画作业,让学生自己创作,或者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些比较好的漫画作品办班纪展览,这更加激起学生的兴致,同时又提高了他们的绘画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 创设情景模拟表演,身临其境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特点是从具体的事例总结出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我们可以从教材中挖掘出很多素材,可以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学资源,让学生扮演课堂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角色,在扮演角色过程中,体验生活,学习知识。如讲七年级第九课《防范侵害 保护自己》一课时,可创设各种遇到侵害的情景,如遭遇歹徒抢
劫时;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时;夜晚一个人回家被人跟踪时。让学生模拟表演,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找到最有效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当然组织表演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模拟的表演进行评价,不要使课堂变成单一的表演会,教师所做的目标应明确,即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达到教学的目标。
四 借助音乐情镜,升华主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及教师的传统教育方法,使学生往往感到思想品德课很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运用,打破了过去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创新精神。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并茂、动静结合、形象直观的特点。教师通过现代化多媒体快乐的教学手段,把多媒体提供的声、像信息结合在一起并把视听等信息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满足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引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让学生在教学中耳闻其声、眼见其形,从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教材,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一、多媒体课件教学,声像并用,创设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静止的语言文字“生动”起来,促使学生为之愉悦,为之兴奋,以致产生浓浓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实际的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可以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片和图 像等多媒体要素的优势,进行有机整合。创设与讲解内容相适应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境,通过鲜明的画面构图,逼真的形态色彩、美妙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和节奏,可以提高课堂实效。
二、多媒体课件教学化静为动,增强动感,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则能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声为有声。有效地诱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双方处于“活化”的状态。
三、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具时代性,情景交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内容新、时代性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局限于教材,那么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知识的需求。多媒体的运用,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
四、使用多媒体课件,有效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能否顺利解决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完成学目标,是衡量一堂课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通过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信息的有机合,可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枯燥的内容生动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几个视频文件的演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片面到全面从现象到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使用多媒体课件快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青少年学生品德修养,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基本出发点。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适合课文内容的动画片,影像资料等,把课文单调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富有生机的立体场面,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起良好的道德情感,领悟道德知识,接受道德观念,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情、景、理”的相互交融之中明白道理,升华情感,指导行为自觉履行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义务。
今天,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新的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多媒体运用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让多媒体介入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可以使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是我们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最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和热情
有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学生的思维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特点是集光、声、色、像为一体,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并能满足学生心理的不同要求。它可以把多种形式的感性材料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以及恰如其分的音乐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中小学生都喜欢新颖的东西,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新鲜,从而产生兴趣。
让学生有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枯燥无味”的思想品德课学习中。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或展示习题,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后,积极反馈,教师通过计算机及时给予评价,并输出相应的信号加以强化。这样,多媒体较好地创设了问题情景,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让学生做选择题时,在ABCD四个答案中,分别设置不同的卡通人物,错误答案后设置沮丧脸谱并配上打*符号和滑稽音乐,正确的则相反。所有这些没置都通过单击鼠标以不同的动画效果飞入主画面,教师再适当地说明理由,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的必趣被调动起来,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巩同新课的目的。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用教师满灌输的老式教学,课堂缺乏民主平等的气氛和活力。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打破了原有的“粉笔加黑板”的模式,教师不必像以前那样唱独脚戏,可以将授课内容和学生协调、融洽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从中获得学习乐趣与成就感。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课堂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愉快、满意等肯定态度的极大热情,唤起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使之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动性。同时,可以使教学活动信息化、立体化,学生获得了更强烈的心理体验,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课堂密度增大,知识容量增多,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也增多了。
应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在交互式的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努力创设情境,学生主动获得知识,自己发现问题。或相互讨论,或网是查询资料,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朝着师生对话,人机对话模式的演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转变为轻松的主动学习。因此,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手段,冲破传统教育模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广泛接受课堂信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理解重点,突破难点。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精讲多练”,在此原则指导下,学生在课后要完成大最的作业;许多知识都需要学生课后去死记硬背,不仅老师不能及时检查教学效果,而且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负担。而选用多媒体技术后,使课堂节奏加快,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信息密度更人,易于突破重难点,课堂效率明显提高,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现在,创新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内涵、新的教育热点,成为我们迎接知识经济的最佳选择。多媒体教学正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的。思维因问题而发动,因问题而深入,并以问题的最终解决为目的。多媒体教学通过对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动画及视频图等进行实时处理,形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直接输出,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和评价活动的机会,诱发学生思考问题,以达到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师课前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节约了大量的板书时间,使得教学过程紧凑,课堂容量大。学生既可以多学到至少三倍的材料,教师可以节约教学时间。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最新信息,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拓宽教学的时空度,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旧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效率,深受师生欢迎,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与学的主次不能颠倒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主导、是灵魂、是核心。计算机只能辅助教学,服务教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能放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忽略,标准和教材的规范性、示范性不能改变。
2、要注重实质性的内容
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许多知识很抽象,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讲解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讲解了半天学生还是不知所云,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不少教师选择利用集动画、视听、图形、图像、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手段,通过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为学生创造了形象逼真的教学场景,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积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 有助于扩大教学容量
常规思想品德课教学主要是以教材为依托,但所用素材会受到教学时间、教学方法等限制,致使知识老化、更新慢,材料容易陈旧,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实际。而运用互联网可以搜集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制作成思想品德课件教学,可使知识的传授更加快捷、全面,丰富了教学知识内容,扩大了教学信息容量。另外,将多媒体课件应用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通过生动具体的文字、图片、图像,使思想品德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也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的效率。
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多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同时,在学习探讨过程中,也可由学生根据多媒体展示的内容谈一谈个人的看法和想法,使学生创新精神得到激发和锻炼,而且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想象力,进而对知识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1. 根据学生特点,注重教与学互动
将多媒体运用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的不同情况,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文字、图片、音像等教学资料进行整体合理设计,精心编制高质量的教学课件,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或个别辅导上,注意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生动形象的图片和事例,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讨论,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高,以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并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互动。
2. 明确教学目标,精心筛选教学资源
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管课件的使用是否合适,不管课堂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只要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都不加任何筛选进行采用,过分追求课件形式,其实这样不但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反而淡化教学主题,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因此,在运用课件教学时,必须了解教学大纲,明确教学任务,对搜集到的知识进行精心筛选,合理利用。为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要针对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对信息资源进行储备,收集能用于思想品德课件教学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建立教学资源库。
3.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多以教师的口头授课为主,有时也会辅以卡片、黑板、模型、挂图、板书和实物等手段,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产生学习疲劳。而多媒体手段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应用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如“电视机变迁”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在大屏幕上展示电视机从发明到现在发展变化的图片,从小到大,从黑白到彩色,这一变化过程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已经取得重大成就。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具体措施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想更好地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多媒体技术和运用方法。(1)Flash。Flash是一款常用的动画制作软件,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许多教学课程都需要用到它。因此,学会Flash的制作方法,是多媒体教学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师对于此款软件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2)Microsoft PowerPoint。Microsoft PowerPoint是创建和制作幻灯片的软件。它可以对社会生活、环境以及所有的照片等进行编辑,然后制成幻灯片进行放映,并且可以标出名称或文字说明,再搭配简单的动画和声音,改变他们最初的状态。
【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体会】推荐阅读:
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之利弊11-05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09-21
浅谈多媒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06-26
初探多媒体技术在体育课中的应用09-25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09-28
刍议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07-26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6-09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9-26
多媒体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