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体育耐力跑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设计(精选6篇)
一、教学内容
1、认识“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2、五分钟定时跑
二、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的含义及如何克服“极点”;
2、提高学生心肺耐力和健身能力;
3、通过克服“极点”的过程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极点” 和“第二次呼吸” 教学难点:克服“极点”
四、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一年级自然行政班(男、女生合班),初一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初始阶段,心肺功能及肌肉耐力都较差,耐力跑对他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对耐力跑理论知识还不够了解,盲目地去跑,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如头晕、腹痛、眼花、呕吐、四肢发软等症状,容易产生惧怕感,不利今后的教学。所以对于他们先从认识耐力跑理论知识入手,培养耐力跑兴趣及终生体育意识,达到积极参与体验锻炼的目的。
五、教学内容分析
耐力跑是初中体育课主要教学和达标的内容之一,被认为是其它体育运动的基础,它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磨练意志品质等优势,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特别是耐力素质尤为突出。《义务教育与健康标准(2011年版)》水平四的身体健康方面明确要求在运动项目练习中提高灵敏性、速度、力量、心肺耐力和健身能力。又根据学生现状:对耐久跑具有恐惧心理,所以选择定时跑项目,来提高学生心肺耐力。本节课是耐力跑的第一节课,旨在对学生进行耐久跑理论上的认识,借助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视频对学生讲解“极点”、“第二次呼吸”的概念,充分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极大地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探究与讨论中明白了什么是“极点”和“第二次呼吸”?最后,到运动场体验”极点”和” 第二次呼吸”,在轻松的心境下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六、教学媒体与资源 教室内电子白板,互联网,校运会录像,录音机,300米运动场。
七、教学过程
(一)室内
1、观看第一段视频(10‘)
来源:本校春季运动会上男子1000米跑的录像 提示:注意观察运动员跑步的速度、表情、行为 师问:请同学们对运动员跑步的表现进行评价 学生1:第一名跑得快。
学生2:有一个同学中途没跑了。学生3:某某同学跑的真难受。
学生4:有个同学快跑不动了,但还是坚持完成了比赛。……
根据同学们的评价,再次播放视频,采用慢放、暂停等手段,重点观察表情难受的运动员。
师问:这个同学怎么了? 生答:他跑不动了。
师问:你们在长跑中有没有跑不动的情况?这时是什么感受? 生答:肚子痛、腿发软、浑身冒汗、口干、头晕,……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以上现象其实就是运动中的“极点”。
2、认识“极点”(6‘)提问:什么是“极点”?
找一名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利用互联网搜索“体育运动中的极点”。马上会出现“体育运动中的极点是指什么?”点开链接,有明确的解释,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并谈谈自己在运动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发生。
3、引出“第二次呼吸”的概念(4‘)
让同学们在什么是“极点”的链接中共同探讨“第二次呼吸”的含义。
4、观看第二段视频(10‘)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3000米决赛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习高水平运动员是怎样克服“极点”,发挥水平,最终站在最高领奖台上,为国争光的。并号召学生向她们学习,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二)室外
运动体验(让我们一起去操场体验”极点“与”第二次呼吸“吧!)
1、两分钟慢跑(2‘)方法:全班分成四路纵队,每一队为一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在场内跟随组长任一路线慢跑2分钟。
2、分小组谈体验(3‘)
各小组每人谈感受,相互交流与评价,看看你的“极点“是否出现,加深对”极点”的认识。
3、五分钟定时跑(5‘)
全班分成男女生个一组,女生在前,男生在后,相距200米,进行5分钟定时跑,再次体验“极点”并克服“极点”,挑战自我。
4、整理并放松(5‘)
在音乐声中放松身体,教师小结,师生再见。
八、教学反思与评价
耐久跑是大多数学生最不愿上的体育课,上网是现在学生非常喜欢做的一件事。二者的结合,及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完成教学目标起到了推动作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作为教学信息的载体和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的整合,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中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三维动画的综合教学效果,加速了学生对“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的理解,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多次出现,利用室内课与室外课相结合办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知识较快地得到消化,让学生学会了利用互联网获取体育运动知识的方法,消除了对耐久跑的恐惧心理,提高了耐久跑的兴趣,增强了体育锻炼的意识。
分析了中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原因,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笔者认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耐力跑,应从以下几方面解决问题。
一、提高理论认识,消除恐惧心理
当今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耐力训练的本身较为艰苦,需要顽强的意志品质,因此在耐力素质教学中要反复地进行思想教育。在练习前给他们分析练习中将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启发自觉练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掌握正确技术,增强自信心
1.掌握正确的跑动技术。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耐力跑与短距离跑的不同之处,第一,跑动时步幅要适中,跑动有弹性;第二,学会正确的摆臂技术,在跑动中越是感到累就越要去控制摆臂的节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上肢带动下肢”的目的;第三,脚落地时一定要用全脚掌落地,而不同于短距离跑的前脚掌落地,这样才能延长落地缓冲,有利于肌肉在跑动中有一个更充分的恢复时间。
2.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让学生体会在练习中不论是累还是不累,都要做到“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正确呼吸方法,呼吸时是利用鼻子和半张开的嘴同时进行的,这样才能在疲劳时保持心肺的正常工作;才能循序渐进的提高自己的耐力跑的水平。
3.掌握正确的热身与放松方法。很多学生往往认为,耐力跑原本就是由到快的,这样就不用热身了,这是错误的理解。此时体育教师就一定要强调,通过热身可以使肌肉与心肺同时进入工作状态,这样跑起来不仅可以增大步幅,加快跑动节奏,更会让心肺活动与机体运动达成一致,所收到的运动效果自然更加出色。跑完后的放松同样是很重要的,通过慢走、拉韧带的方式,使原来因为运动时聚缩在一起的肌肉得到重新拉长,从而有利于机体的积极恢复。
三、改进训练方法,提高积极性
耐力跑动作简单,机械重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造成学生练习兴趣普遍不高。因此,应注意训练方法要多样化。
1.变速跑训练——用领先法。在教学变速跑、发展速度耐力时,采用领先跑的方法,会使效果更佳。方法是:按学生性别、体质状况分组,每组12人左右,以练习组为单位,按纵队队形向前跑动,每人间隔1.5米左右,由排末同学从队伍的右边直线加速跑动到排头同学后,减至排头的速度,并使自己和后面的同学保持1.5米左右的距离,而后再轮到一排末的同学照此法向前跑,如此循环,直到跑完规定距离。
2.匀速跑动——用蛇绕法。在练习匀速跑、发展一般耐力的教学中,改变过去让学生沿跑道一跑就是多少圈的方法,如今改为按学生人数编为若干小组,每组12~15人,练习时按纵队队形排列向前跑动前后间隔约3米左右。由排末的同学开始按蛇形绕过小组中每一位同学,跑至队伍之前,然后再轮到下一排末的同学照此方法进行,如此循环直到全组跑完规定距离。这样可使学生感到新奇别样,锻炼兴趣就高,效果当然就好。
3.重复跑——用接力法。在教学重复跑时,可采用接力法来组织教学。方法为:男、女生按体质状况分成各相等的四组(体强、体弱各二组),起点设标志物,终点插上红旗,由教师在起点发令,首先是体弱组,其次为体强组。各组间隔时间视距离远近而定,哪组先跑完全程到达终点,即为优胜组。失败组也可另增运动负荷,以示惩罚。这种分组多、竞赛性强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不感到疲倦,而且愈跑劲头愈大,均能圆满完成课的任务。
4.全程跑——用追逐法。在练习全程跑时,可采用追逐跑的方法来组织教学。方法是:将学生按运动能力分成快、中、慢三组,由教师控制各组的出发时间,首先跑的是慢组,其次是中组,最后是快组。各组间隔一定的距离,在规定距离内,哪组追赶上上一组的人数多,即为优胜组。这种带有竞赛性和游戏性的教学方法,不仅会调动学生的情感,而且还能提高其耐力和速度耐力。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最大的不同点是体育教学是通过各种身体锻炼来进行。学生要在反复的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把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并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否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体育教师的多媒体信息素质,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才能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把握时代脉搏,迎接新时代的挑战,真正成为实现现代化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学生锻炼爱好的培养,关键于体育教师,教师教育学观念的改变,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象征,而且对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正确、合理、高效的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不仅可以培养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的强大功能探索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从而确保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以便于“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使“以人为本”的作用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资源的潜能,构建学习的良性循环,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学生对一个新的动作的形成,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快速的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技能。据心理学家统计,人们通过视听获得的信息占信息总量的94%,3天以后能记得70%,均远远超过其它传播方法。在教学中同时调动视听功能,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并促进能力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上有着显著的效果,对学生快速建立正确的感性熟悉起着积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有许多运动技术不仅结构复杂,而且需在一瞬间完成一连串复杂的技术动作。例如:田径跳跃项目的空中动作,体操支撑跳跃的连续动作,技巧的滚翻等。而且还是一些非常态动作。如投掷项目中,最后用力顺序,跳跃项目中,挺身式跳远的展体等这些动作,对学生来讲要想把握都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教师的示范动作受多方面的限制,随意性往往较大,如教师对动作要领的领会程度、教师年龄、身体状况、心理等因素,另一方面,学生的观察角度和时机也有很大的局限,由于动作快、综合难度较高,因此学生很难清楚的观察到教师的示范动作。这必然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把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象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教师就可以讲解各分解动作的要领,演示整个动作的全过程,进而抓住动作的关键部分,突出重点、难点、更快的建立起动作的表象,提高认知阶段动作学习的教学效率,缩短了教学过程。
情感对人的认识起着刺激作用,丰富的情感是心理活动高度发展的基础,对于知识和智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传统的体育课只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的过程,而信息技术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演示去了解事物的形象、声音、变化和发展过程而获取信息,从而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能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转化为学生感知的对象。例如讲授短跑动作之前,播放一些重大短跑比赛的场面,迅速地把学生带进一个紧张而又向往的氛围之中,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入情入景,学生能很快了解短跑技术的全过程,并且乐于学习和参与其中,效果自然比传统“讲解——示范——练习”的教学过程更优越。再如,教广播体操时,通过图片、录像、录音等信息技术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可先让学生观看录像,在录像直观的情境中,了解广播体操的完整动作,然后分解教学每节、每个动作,或让学生边看录像边学做每节动作;整套体操教学完成后,再让学生观看完整录像,与录像中正确动作进行对比,纠正错误动作。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很快就能准确、熟练地掌握整套广播体操。无形中就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
摘要: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为的体育教学增添了活力,丰富了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并开拓了学生眼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合理,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为体育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小学体育教学、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和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人们已经从过去所认为的体育只能造就“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转变成“少年强则国强”的感悟。因此体育课以成为学校里的重要课程。但由于教师或学校出于担心学生的人生安全,怕自找麻烦,所以体育课一直被禁固在单调的跑、跳、掷及简单的球类教学中。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体育课的价值。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了强大的活力。我们尝试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的各种领域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就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作用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一、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习空间,使学生“乐学”
体育课与其它的课程不同,它既要教授给学生体育知识,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而要达成这一目标,老师光靠教科书上的几句理论几幅插图是很难实现的,为了避免光讲不练,纸上谈兵式的教学。体育课的“教室”大多在操场。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教学模式,而后是学生自己练习。因此很多学生对体育的最大体会就是“单调”而“无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声音、文字,丰富教学资源,大大增加课堂容量,增大信息密度,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讲解跨越式跳高时,为克服学生对横杆的恐惧,掌握过杆的动作技巧,可以利用网络搜集有关的视频与图片资料,并与课本知识融合在一起制作教学课件,通过课件中的动画效果,了解动作的生理原理,让学生了解起跳时起跳腿要充分蹬伸完成快速起跳,过杆时上体前倾,脚尖内旋下压,并让学生思考起跳腿应怎么做才有利于过杆,摆腿与侧肩怎么做动作才更好?部分同学在欣赏完课件后都能总结出自己的心得,讲出一些动作要领。而且在让学生观看视频时,看着运动健将身轻如燕的腾空一跃,或是同龄人勇敢自信的向高度挑战的瞬间,都使学生对跨越式跳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同学都要求马上到操场上试一试。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乐学”,就能够自觉的去理解和体会老师的动作讲解,而不是单纯的模拟,体位感觉能力也会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提高运动技能,使学生“会学”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把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学生对一个新的动作的形成,必须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动作过程。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因此老师的示范尤不可少,但由于教师自身的体育素质、对动作要领的领
会程度、年龄、心理等因素,动作示范有时并不准确。另一方面,学生的观察角度和时机也有很大的局限,部分动作快、综合难度较高的技能,学生很难清楚的观察到教师的示范动作。这必然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在讲解蹲距式跳远时,利用课件中动画或影像的慢动作、暂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利用前、后、左、右不同角度的动画效果,使学生观看到在起跳时,身体,腿,臂,头等都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突出重点、难点,更快地建立起动作表象,提高认知阶段动作学习。这时候老师再找同学在场地进行练习时,学生们自然能指出其动作的优点的不足,教师适时指点动作要领,可以加深学生对动作的印象,进而更好的完成动作。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动作技能,还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使学生主动思维,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
三、拓展延伸,体育课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有人会说学生接触外界环境与事物的机会比较少,光凭体育课上的跑跑,跳跳就能实现这么多的教学效果吗?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走出狭隘的体育概念,拓展体育运动的空间,如在体育课上为学生播放体育比赛的片段,介绍优秀运动员讲解运动规则等,运用多媒体使学生走出了“操场”与“学校”这个小圈子,使教学不受时间、空间、宏观的限制。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成功举办,在体育课上我组织同学们观看部分项目的视频片段,当我国健儿喜得桂冠,看着国旗升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而在集体项目比赛中,运动员的相互配合,使学生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在看某些运动项目时,如100米跑时,老师可以适时的加入动作讲解,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掌握技能,而且当学生了解到运动员艰苦的训练,完强的拼搏才取得如此的成绩时,很多同学都能意识到“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努力,还要有坚强的毅力”。因此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体育课上的应用,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四、全面的展示体育的魅力,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学生从课本和课堂上能学到的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是有限的,传统的教育教学只重视学生在课堂上运动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甚至很多学生认为,只有体育课上所做的才是体育动运,体育课外就没有“体育”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就可以向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展示体育的魅力,如:各种精彩的比赛片断,某个体育明星的介绍,各种有趣的体育竞赛,新出台的比赛规则。还可以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其实是一项非常快乐非常丰富的活动,体育活动就在我们身边。体育与健康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遥远,使学生更加接近体育,喜爱体育,为他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信息技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1、体育教师要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教育的深刻认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不断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掌握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发挥网络资源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2、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地位,不能忽视。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不能忽视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中的组织、指导和调控作用。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协作、探究学习实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在思维遇到障碍、学习受阻、学生不能自控时,能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有效的引导,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个别化学习
3、信息技术只能对课堂教学进行辅助。有些老师对信息技术过分依赖,认为体育课上有了多媒体课件就万事俱备了。缺少了应有的讲解与练习。这样往往使学生只注意到了课件上新鲜的内容而没有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和动作技能。因此信息技术只是在适当条件下辅助课堂教学,教师的示范讲解与学生的动作练习,才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强有力手段。
4、信息技术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在得用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时,我们要选择那些为学生所喜爱的如鲜活的图片,简短的动画,悦耳的声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材要紧扣本堂课的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因此内容要简洁清晰,以提高课堂效率。
体育组 牛西龙
耐力跑的教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如果单单在操场跑道上练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较差,提高不起来。本课的耐力跑教学是利用原有的场地,进行地形跑的练习,学生更能乐于参与,投入到活动中来。
在进行练习之前,我先让学生原地慢跑配合呼吸,让学生体会到呼吸与步伐配合的节奏性。在讲明跑的路线以及通过障碍物的方法,由每组的小组长带领学生按规定的路线跑。教师跟随跑时,提醒学生跑的轻松、自然,并监督好学生安全的通过各个障碍物。让体育小骨干带领同组学生进行练习,不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大大的提高了,给予了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
本堂课用了三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度过,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得到了充分的身体锻炼。而整堂课教师引导、组织,帮助学生完成课堂任务,教师的主导性也得到了体现。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校体育 应用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体育器材,让学生自由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所以高校教师应该注重采用信息技术,实现高校体育课堂的生动化、多样化,从而提供教师的教学效率,这不仅是我国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发展的客观需求。
一、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虽然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教学课堂中,但是大部分情况是只有理论知识学科的教师才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而体育教师很少会利用信息技术。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包括体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观念不强、学校投入资金不到位、教学方法落后等。
在现代高效的体育教学中,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开始采用自由选择学习方向的教学方法,但是很多教师也只是注重某一体育项目的实践教学而不是信息化教学。比如有的高校学生可能会选择健美操这种体育项目,但是教师在教学课堂上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通过肢体教学来让学生掌握某一种健美操的跳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利用的信息化设备也就是录音机。也有可能学生会选择散打,这个体育项目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进行散打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不会利用信息技术。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而在另一方面,学校的投入资金不足也是导致信息技术无法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原因。教学方法落后是指教师习惯于灌输地教学模式和测评的教学评级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地积极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二、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创建灵活的体育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应该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如视频、图像、动画等,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源有效融入体育课堂中,从而为学生创建一个生动、有趣的体育教学课堂。
比如在讲授跳远知识的时候,教师如果只是口头强调跳远的注意事项和要点,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听,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有关跳远的慢动作画面,然后对跳远过程进行拆分讲解。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学生高效的学习,还有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很快掌握跳远的要点和技巧。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还是能够很好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课堂的。或者在进行健美操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摒弃录音机采用投影仪先给学生展示一段有段学习健美操的动作要领,然后在进行动作的拆分教学,这样做能够降低不具备节奏感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综上所述,教师应该注重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电教媒体,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课堂的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利用电教媒体来激活教学课堂,从而改变教学课堂呆板、单一的学习氛围。而且体育电教化的教学还能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一些理论知识,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比如网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条新闻:全国首个“校园足球信息化教研试点”在豫高校成立,其主要内容就是一刻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和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共同建立了校园足球信息化教研试点。其中的智慧足球训练和比赛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学生与足球教练员的沟通交流,而且还能实现3D训练教案的共享和交流、帮助学校和俱乐部组织比赛、感知球员的训练比赛状态、创建数字化统计分析报告。从而郑州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足球教学创建了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本地学生与国内外足球教学员的直接对话,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3.建立视动表象,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所谓视动表象是指通过视频展示运动项目的动作要点。它能够很好的反应事物的内在特征。据有关调查显示,学生通过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其中的15%,而通过视听觉获得的知识,则可以记忆其中的65%。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视听合一的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如在背越式跳高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可能是坐着过地,但是自己不知道。有的学生知道是自己坐着过地但是不知道怎么改正。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摄像机,将学生的提高动作全程录下来,然后让学生进行仔细的观看,从而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点在哪里,这样再进行练习的时候,学生就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动作,并抓住动作要领,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对高校体育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来为学生创建信息化体育学习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效率的提高,这不仅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高校体育的融合能够为学生带来生动、有趣的体育课堂,不仅能促进学生对体育的学习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实现信息技术与高校体育的融合,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同时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高晓文.信息技术在体育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D].鲁东大学,2015.
[2]陈清富,陈佳.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运动,2013,07:94-95.
[3]魏延.解析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电
【“信息技术在体育耐力跑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11-07
情景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10-17
信息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7-26
研究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09-12
浅议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10-30
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09-23
论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09-30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点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