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精选8篇)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 篇1

贵州省平塘县甲桐小学 韦朝英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经济日益增长的时代,信息技术为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根本性变革,这向当今的教师教育教学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我国新课程改革,其基本理念是面向学生,本着向成长中的学生,帮助他们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求大力普及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优越性

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赶上发达国家,必须以全新的视角思索教育,必须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随着世界经济、技术的革命性进步,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对人才的需求,已由单一的知识结构需求转向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复合需求,要求未来的人才应是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教育要振兴,国立要强盛,已成为全民族的共同声音。国务院落实当代社会科学发展观,我国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求大力普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然而,计算机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进入我国城镇的中小学教育,在当代教育方式上表现出独特的优越性,不但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独到体现

在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改革,作为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具有设计开发教育软件的本领,这是我们面临的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通过搭建教育互联网平台,远程教学工程等将现代教学理念应用于我国具体学科教学之路。可见,通过多媒体来创设情景,通过多媒体辅助学生完成知识体系建构,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科学化、智能化,其具体体现以下特征:

1.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是个体力求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乐于参与某种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学生的兴趣,主要是学习兴趣,即认知兴趣。长期以来,学校的各科教学无不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列为首要任务。中小学课程中的各科教学,传统教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三中心式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把学生禁锢在校园、课堂,难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压抑了的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这种方法老套,手段单一,教具不多,很难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很难向学生传授一种学习的内驱力,因此,这样的教育效果和效率不佳。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色彩、声音、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般的教学中,课本提供的只是一个不动的静止的画面图像,产生视觉效果差,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而在计算机参与下的教学则不一样,它可以利用“Logo”中的绘图语句或用“Windows”中的画笔及“PowerPoint”产生生动有趣的画面,或直接利用“CAI”的丰富直观的画面和图形动画等,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视像效果。例如在执教《骄傲的孔雀》一文时,使用计算机进行动画设计,在学生面前展示出一只昂首挺胸、正沿着湖边散步的孔雀,学生通过栩栩如生的画面可以直观地看到孔雀那副骄傲的模样;然后再通过“Windows”中的声音驱动程序,将喜鹊的有礼貌与孔雀的骄傲形成鲜明的对比,再次淋漓尽致地刻画出孔雀的骄傲,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生动有趣,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2.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需求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因为教学环境、手段的局限,难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需求,所谓因材施教,往往很难有效实施。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智能教育环境,却能很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适应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假设有一位数学教师教学立体图形体积计算时,按照过去的常规教学方法,新知识的巩固练习,教师会安排学生做课本上的习题,或者再布置一定数量的卷面作业,要求学生同一时间完成,从大多数学生情况出发这自然是合理的,但是,怎么同时解决理解能力强的学生个体需求,同时又关注理解能力较慢的学生呢?传统方法往往只能限制发展快的学生,牺牲发展慢的学生,施行“一刀切”的办法。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情况就不一样了。同一目标段的学习内容,学生还可以多次重复选择,由于系统设置可以随机出题,学生面对的是知识难度相当的不同题目,这既避免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厌倦情绪,又可以使学生对已经获得的内部经验性信息进行有益的复读,从而促进他们将知识内化转变为学习技能。

计算机网络环境所建构的智能化环境,在解决差生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习信心等方面都有其独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基于校园网的学生电子档案可“跟踪”学生的行为,中心计算机可以根据学生的行为、爱好和他的档案资料系统综合判断一个学生的能力倾向,并把这些资料及时传递给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家长,甚至学生本人,使各方形成合力,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走自我设计的个性化成才之路。

3.培养品质

由于有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参与,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明显加强,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理解品质和创造品质,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理解是学习的核心,是从形式到内容,再由内容到形式的认识过程。由于理解比较深刻,在计算机的参与下,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时地迸出创造的火花。如有位教师在执教《江上渔者》这一首古诗时,利用动画设计,生动地把一叶小舟在波涛汹涌的大风大浪中出没的情景表现了出来,让学生体味出捕鱼这项劳动的危险和艰辛苦难。再例如在上《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讲到“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句话时,教师在计算机中出示了声像结合的邱少云被烈火然烧的动态画面,同时也出示了千斤巨石的静止画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联想:巨石稳如泰山,邱少云却一动不动;巨石经烈火燃烧不化,邱少云身体虽然已经化为灰烬,但他这种坚强不屈不死的精神在世人的心目中永不磨灭。从这不难看出,这种直觉思维下的学生从前两点的形象思维上升第三点的精神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不失为一项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进一步升华学生的认识水平,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培养学生这种爱国爱民,临死不屈的精神。

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懂得互联网的用途之大,可以从互联网上了解知识,学习知识,懂得知识,下载知识,把这些生活中人们想不到的,看不见的,身边没有的东西不受时间限制而淋漓尽致再现在学生眼前。例如,在讲述到有关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人是怎样爬雪山,过草地的?当年的日本人是怎样烧杀抢夺中国?怎样欺负中国的老百姓?解放初期的老百姓是什么样的一番生活景象?原子弹是怎样爆炸的?宇宙飞船升空的情景等等,我们都可以从互联网上了解到相关的知识并把这些生活写真通过视频下载,再用计算机与投影仪相结合在课堂上再现给学生,或者刻录成光盘通过电视机再现给学生。这种直观生动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历史,懂得珍惜生命,懂得珍惜生活的来之不易,懂得艰苦朴素的真正含义。学生深深感悟到只有努力造就自己,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对得起倒在血泊中用生命换来的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的每一位战士,将使自己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人才而奋斗。

二、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

网络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师生课前准备工作及学习的效率,要查找某一个知识,只要在计算的搜索中输入相关的词句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需要的信息,而且可以通过复制、粘贴、剪切等手段轻松地完成自己要找的内容,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时间。以往当我们急需某一方面的知识时,可能要去图书室查阅或者询问他人,这样费时又费力,在很大程度上很不方便,计算机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立即为有问题的人提供帮助。例如:老师要求学生给一篇文章划分段落时,这时就需要有划分段落方面的知识,而恰巧学生此时正忘记的话,计算机对此会立即给予帮助,只需打开网页,点击“知道”,输入询问的内容即可得出答案。对于不懂的词语,不认识的字,近义词、反义词等,计算机给你提供一本在线大辞典。在平时,我们只能请教词典这位“老师”,而利用计算机,即可知其义,这些只在十几秒钟或几秒钟内即可完成。计算机与互联网连接,为我们提供你所想要的知识,如此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2.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计算机的存储量比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的存储量还大,也就是说,计算机的知识量很大,有数据显示,一个人要想过目英特网上的全部知识,需要700年的时间。我们平时只限于书本,且有时还要到图书室去查找资料,这样一来,不但知识面狭窄,也难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利用计算机知识,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使学生获取大量的、丰富的知识,由此,学生的知识水平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在接受新的知识,新的问题时,而很快就能理解和解决。

首先,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教师时常会为多次教给学生同一知识仍然掌握不了而烦恼,计算机则不然,只要学生不会,即可在任何时间请教计算机这位“老师”,而它则会不厌其烦地教给自己的学生。再者,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地位存在着差异,这也是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自觉能动性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而计算机则可以扫除这一障碍,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征服欲,以此满足他们的好奇感与求知欲,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其次,从教学手段看,信息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手段,使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多样化,教师的备课手段、作业手段、评改方式的变革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促使教师不断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更全面,以面对面对学生讲授为主要的工作内容,变为以准备新材料、制作课件、指导学生选择知识和使用多媒体、掌握学习方法、解答疑难问题等为重要内容,进而让教学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

随着人们对计算机的不断开发、研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地应用。计算机有着较强的视听感染能力和非线性的快速交互功能,它将音、像、视、听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更好地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服务,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三、化难为易,轻松突破教学难

在进行教学中,有些内容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多媒体技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具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所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内容形象、清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起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楚,学生难以听明白的问题,有效地实现讲授内容由景入情,言简意赅的作用,是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能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教学已由讲授型向创新型发展,它不仅要求教师自己动手制作课件,更多的能让学生手、脑、心、眼运用为一体的操作过程。它可以把教师的语言形象地表现出来,也可以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形象表现出来,还可以使教师的板书更加清晰更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更能把多层次、多方面的思维集中在一起进行研究和比较。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表现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的途径,从而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之所以恰当地选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利用软件制作与内容相一致动画效果,把比较抽象的东西让学生了解得更加透彻。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课中,为让学生对“年、月、日”“闰年”这些比较抽象的词语加以理解。在教学中利用Flash或者3D Max自制教学动画课件,向学生们展示“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圈为一个月,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的动态影像画面,将这些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抽象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们面前。这样不仅使他们对奇妙的宇宙充满了好奇,还在不经意间突破了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2.恰当而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用直接形象的画面与抽象的文字表达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突破课文的重难点。例如:学习《火烧云》一文,在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时,适时地调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图片;在学习火烧云形状变化时,也适时地调出火烧云形状变化的演示视频。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再细读课文,对“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就有了对火烧云深刻的了解。

3.利用笔画变形突破字型教学中的难点。例如:家、林、房„„字的教学,可以用动画生成,将几部分形象地组合生成;或者利用相应的视频将这些字以会意形象出现。再如《美丽的公鸡》一课中“啄”字,是本课字形教学上的难点,学生在书写时往往会漏掉一点。于是在教这个字时,先联系课文提问:“啄木鸟为什么不跟大公鸡比美?”学生回答:“啄木鸟要忙给老树治病,啄去老树身上的虫子。”接着说:“那我们现在就看清楚这个虫子在哪里?”这时将屏幕中出现的“啄”字中间的那点变成小虫子,与点轮流闪烁出现。这样既形象又直观,学生书写时再也不会忘虫子所在的这一“点”。

四、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能力

1.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知识的内在魅力。计算机通过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表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调动他们的思维,让感觉、知觉、思维及想象等心理活动都处于兴奋状态,使他们形成求知的内驱力,而且还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达到创造性学习的目的,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是通过计算机与投影仪的演示,首先让学生感知长方体的体积是由若干个单位为1的小正方体任意拼成。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判断正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以黑色为背景单位体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来体现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方体。提醒学生注意和长与宽数量相等的一层正方体有几个?再看看与高数量相等的有几层?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得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以宽再乘以高的计算结论。这种形象直观的演示,为学生的积极思维提供丰富的素材,是其它方法与手段无法比拟的。利用现代教育的各种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了探索研究的氛围,既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我主动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形象直观物体展示面前,又能抓住解决问题关键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还有在很多的情景教学中,例如数学中的“相遇”问题,“行程”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小明骑自行车与汽车“相向、向背”的运动情境,或者小明骑着自行车在以多少相同的速度走过了多少路程的运动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行程问题”和“相遇问题”的题意和算理,这样,既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又能让学生去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把传统的授课以及学习方式同现代的信息技术相联系起来。多媒体课件的授课方式不但使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自觉主动地学习,为学生提供自我动手,探索问题的机会;课堂上真正做到以教为辅,学生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例如:如小学语文课中的《日出》一文,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展示天上有个既光亮又大又圆的红球慢慢儿从天际边升起来的美丽景象,再用语言文字把它描述绘出来,学生就会对日出的特点有明显认识,让学生开动脑筋,充分去想象,去联想,去思考或者引导学生自己找出问题,自己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3.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当一个人被激发的时候,都拥有一种巨大的能量,那就是潜能。而对人的行动、兴趣、爱好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潜意识层,潜意识层支配人的习惯性语言、动作、行为等,潜意识它偏爱生动的,富有感性的,有趣的材料信息,在教师用语言输入给学生的同时,把这些语言信息制作成画片、动画、图像等,这种声色具备,趣味莹然逼真的效果容易被学生的潜意识接受,而被潜意识层记忆的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难以磨灭。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大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 篇2

1 数字测井可以提高测井的质量和时效

我们知道, 普通测井仪器所记录的测井曲线是由于检流计小镜被偏转后在相纸上扫描感光而形成的。这种形式的曲线叫做模拟曲线。模拟曲线由于受记录仪光学和机械系统的限制, 记录的动态范围不大。由于动态范围小, 所以当井下电位差很小或很大时, 也就是岩层物性变化显著时, 都会造成记录的失真。除了动态范围小的的缺陷外, 普通测井仪器一次只能记录少数几条曲线, 否则便会互相混淆, 无法分辨, 这就限制了井下测量仪器组合化的发展。

数字测井仪则不同, 它是将井下电位差以数字量形式记录在磁带上, 可以扩大记录的动态范围, 提高测量精度, 减少失真。一次测井可以同时记录十道, 甚至更多道参数, 这就为组合测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采用数字测井仪记录还可以缩短井场占用时间, 因为井下所有信息可以一次记录在硬盘上, 回到室内后再根据需要回放成不同深度比例与横向比例的模拟曲线, 以供对比、分析与解释之用。数字记录还便于大量存储信息和长期保存, 记录的密度可以很大, 保存条件也不严格。

2 数字测井处理技术可以使资料由人工解释进入计算机自动整理和自动解释, 由定性解释发展成为定量解释

我们知道, 目前人工解释测井资料都是假定在比较简单条件下, 选择所谓有意义的目的层, 进行定性或半定量解释。这样的解释方法所能提供的地质参数是很有限的, 而且经验性因素很大。这在勘探程度不高, 地质条件比较简单的情况下, 还是适用的。但是随着勘探程度逐渐提高以及在复杂地质条件下, 用人工解释就难以完成任务。由于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精度高、使用灵活等特点。所以可以很快地处理大量资料, 更多地利用各种资料进行分析, 能够在复杂地质条件下, 完成人工难以进行的、比较完善的综合定量解释工作, 而且可以对全井段或所选择的部分井段的地层进行连续的定量解释, 并以数据或图形的形式, 准确、直观地把解释成果显示出来。这样, 不但提高了解释测井资料的速度和地质效果, 同时也解放了人力, 让繁锁的计算与绘图工作由计算机去承担, 解释人员可以把精力集中到方法研究和资料综合分析上来。测井资料的计算机处理不仅可以提高解释工作的速度,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一系列数学方法来提高解释质量, 扩大解释范围, 使解释工作进入自动分析的新领域。例如利用数字滤波和反褶积等数学方法就可以对曲线进行连续的自动校正和用于上、下围岩对薄层测井曲线影响的校正, 使划分薄层界面位置准确、可靠。又如采用相关分析的数学手段可以进行自动层位对比和连续地进行地层倾角计算等。其他的一些计算数学方法, 例如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多变量统计判别分析、富氏变换、序列分析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应用到解释工作中来, 为测井资料的解释工作开拓新的远景。以煤田测井为例, 数字测井通过计算机处理后能过取得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确定岩性

用计算机可以计算出地层的岩性矿物成分 (百分比) , 对泥岩砂岩剖面, 可计数出砂岩、泥岩的相对百分含量;对复杂岩性剖面, 可以计算出地层中的矿物成分 (如砂岩、灰岩白云岩和石膏等) 和泥岩的体积百分比, 并确定出目的层--煤层的赋存深度和厚度。

2.2 煤质分析

采用交会图、统计分析和体积模型等方法可以计算出煤层的含炭量、含灰分量、挥发量、含水量, 并以行对体积百分比的方法显示出来。还可以确定煤的牌号、发热量、含硫量等指标。

2.3 确定岩石的机械强度

通过密度测井和声波测井可以计算出岩层的杨氏模量、切变模量、体积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 为矿山开发设计提供煤层顶底板强度指数。

2.4 为地震资料处理提供地层速度参数。

2.5 计算地层倾角

通过对地层倾角仪测量数据的相关对比分析, 确定煤层的倾角和倾向。指示该井附近的地质构造、搬运方向、岩体加厚方向、判断沉积环境和断层等。

2.6 通过对多孔资料的综合对比分析, 可以计算煤的储量、可选性, 提供顶底板等高线图、等灰分线图等地质图件, 并对整个煤田做出评价。

3 数字测井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往的测井主要集中在石油、煤田、金属等能源领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他领域也需要测井工作, 如水利工程、地热、核工业、建筑工程等。数字测井就都可以满足其需要, 为其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保证, 具有广泛的社会效应。数字测井诞生前每次室外测井工作都需要3-5名工作人员2-3天才能采集全资料, 室内还需要描图人员和解释人员, 还受天气、温度影响。数字测井基本不受天气、温度影响, 室外只需要1-2名工作人员几小时就可完成, 室内计算机直接出图绘图, 自动解释, 大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 给国家和单位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鉴于数字测井有上面这些优越性, 因此, 数字化就是当前测井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需要注意的是:数字测井仅仅是记录形式和资料解释过程发生了变革, 作为测井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没有变化的。因此测井领域中的数字化并不能代替基本测井原理与方法的研究。

摘要:随着电子工业的日新月异, 电子计算机技术逐渐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应用。地球物理测井工作也不例外, 特别是它探测的地点是在钻孔内。那里温度高、压力大、环境恶劣、干扰因素多, 既要在短时间内取得尽可能多的大量信息, 还要很快见到成果, 以便作出判断。因此, 数字测井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关键词:数字测井,地质解释,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周阳.井下仰角钻孔测井系统[D].淮南:安徽理工大学, 2013.

[2]高彬.随钻自然伽马测量仪器的系统设计[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 2011.

[3]曾文斌.随钻电阻率测井中频综与收发系统电路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电子科技大学, 2012.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 篇3

关键词:仿真软件;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模式;仿真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6-0000-02

数字逻辑电路是我校计算机各专业及电子技术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专业性、抽象性强,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存在很大的难度,老师们深感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严重不足,即使老师们用尽浑身解数,学生还是鸭子听雷般,一脸的困惑和茫然,同时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教师如何把自己和学生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的参与到我们的教学中来。历经多年的《数字逻辑电路》和《计算机电路基础》的教学,我采用仿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EWB是一个电路设计及仿真软件。它运用了一种电子虚拟技术,将电路仿真分析、设计、调试等工作引入到计算机中。该软件具有界面直观、功能强大、应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既解决了学校实验室在元件、实验仪器上的不足的限制,避免了在实际电路的搭建与运行中元器件的损坏的不利因素;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快速地掌握老师所讲述的教学内容,更加深入的理解好相关的概念、原理,通过电路仿真使学生深刻掌握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老师们还可以引导同学们自觉的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通过仿真软件来实现电路的设计,以锻炼同学们的创新能力。

下面就电子仿真软件在数字电路中辅助教学的优越性作简单介绍:

1利用仿真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使专业教学特别是专业理论教学的“乏味”的讲解变为学生的“主动参与”

对于技工教育中的数字逻辑电路课程的教学,要提高学习的成效,就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将仿真软件引入理论的课堂教学,会使原本枯燥的理论讲解变为直观的演示教学、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各种感观的共同参与同,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学生在学习数字电路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用粉笔和老师的一把嘴来讲数字信号的概念,同学们对它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困难,利用多媒体教室或电脑实习室将仿真技术引入教学,就可以在仿真软件中把数字电路及模拟电路用双踪示波器联接好,通过仿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波形变化,数字电路的离散性、模拟信号的连续性一目了然,再加上教师对这些信号进行恰当的分析讲解,从而得出数字信号及模拟信号的原理及其区别。使学生对这两种信号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利用仿真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用举证法教学收到常规教学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

在《数字逻辑电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要对电路进行极限性能验证,或者要模拟元件某些故障现象及其对电路的影响等这一类实验时,往往会对元器件造成物理性损坏,甚至会产生严重的事故,这类实验在实物电路中难以实现。而将仿真技术引入到教学中,可以在仿真软件中对目标元件按指定参数进行设置,同时在电路中接一个逻辑指示灯或示波器。进行仿真时,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电路短路、开路、漏电等的现象或电路故障波形,再加上教师的及时解释和强调,然后,通过设置正确的电路,再运行,比较两种不同的情况。这样生动形象的仿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大大减少实际操作中的线路故障率,节约实验材料,实验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而且在训练过程中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熟练使用仪器方面的能力上都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这在传统课堂及学校实验室里是不可能实现的,大大地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率。

3利用仿真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在《数字逻辑电路》课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刚开始学逻辑代数基础的时候,学生们对基本的逻辑公式和定理很难理解,更谈不上记忆与使用了(这是数字逻辑电路教学中的第一个难点,解决不好,将对整个课程的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经过多年的探索,我采取了将逻辑代数基础的教学用仿真软件来辅助教学的方法,也就是把逻辑公式和定理的表达式用仿真软件搭建相应的电路(左边式子和右边式子同时建立在电路工作文件中,然后一起仿真,如果两个电路得到的仿真结果一致,就说明两个表达式是等价的),这样一来,就使得难以理解的逻辑代数的教学变得直观有效,学生看了一目了然,容易理解,加深记忆,便于分析和总结。把传统教学不能做到的事轻而易举地实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难点,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利用仿真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提高技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是一项较为重要的教任务。利用仿真技术,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及课余时间里通过不断的仿真实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组合逻辑电路中的冒险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后果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为了让学生能深刻理解这个问题,我会先给学生一个存在为“0”冒险现象的组合逻辑电路,让学生在仿真软件中先搭建出来(用示波器跟踪输入/输出信号),然后引导学生按指定的步骤进行仿真,并分析、总结仿真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理解冒险现象的产生原因及现象,运用课堂里学的知识对电路进行修改,再仿真,直到完全消除冒险现象为止。这样,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所学知识更为巩固,也更容易应用到其他问题的解决中去。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个过程,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为其今后终身自我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5利用仿真技术配合课堂教学,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字逻辑电路》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不同的知识点对电路进行设计,然后利用仿真软件自己动手仿真分析电路,总结出最优化电路。这样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比如:让学生设计一个三开关A.B.C控制一盏灯的控制电路,学生们可用分立与、或门电路实现;可以用一个三输入异或门电路实现;可以用译码器电路实现;同时可以用时序电路实现。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他们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同时还可引导他们自觉的将生活中有关的问题转换为数字电路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在数字逻辑电路的教学过程中,将仿真软件应用到我们的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所不能相比较的优越性。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度依赖仿真技术,这对学生对实际操作不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利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深入的仿真分析与调试之后,有条件的还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电路的设计操作。这样会使我们的教学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徐秀平.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朱运航.电子CAD(电子类)[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2003.

[3]李良荣.浅谈虚拟电子实验室[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4]王新刚.关于虚拟实践教学环境构建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4

摘要 新时代的教师应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应用,提高教学效率,了解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教师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但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只有当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以学生、教师、教材以及媒体四要素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学生学习效果最佳化。学生的知识面越广,生活积累越多,综合实践的能力就会越强。因此,发挥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创设活动环境,使“活动”主题更生动。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法进行导入课堂教学的。教师的有效指导,首先是创设活动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探究课题。教师如果借助信息技术中的“形、声、光、色”的特性,将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形象、生动、直观、快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就可以增长他们的见识,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发他们对自然、社会广泛的兴趣和注意,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认识,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催化他们的心理,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使他们在有趣的发现和思考中选定活动的主题。

二、发挥功能特点,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提供的非线性网状的信息结构,通过超文本、超媒体技术,这种知识的组织方式更符合人类的思维方式(联想),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的联想由虚幻的间接过度变为现实的直接链接。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模拟性,且可生动直观地展示原来无法直接展示的东西,而且具有交互性摆脱了传统的、被动的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因而易于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并为其实现探索和发现知识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可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甚至自我创造新的知识。学生可通过网络通讯技术与同伴、专家及其他读者合作,发布作品并进行交流。利用网络技术的电子邮件开展合作学习,并把自己的观念和信息有效地传播给其他人。学生可以建立个人主页或小集体主页,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的平台。信息技术能够提供虚拟化的教学环境,这意味若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是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特征。虚拟教学环境有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虚拟学社、虚拟图书馆等。

三、利用技术手段,突出学生个性。

课堂中,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活动的需要,为他们备好投影机、录音机、电脑、数码相机等等,启发他们选择有用的媒体,确定可行的活动方法和方式,使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论著挂名,主编挂名,最低三千,请点击头像找到我)使各自的活动个性得到最充分的显露。如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展好自己的主题研究活动。擅长画画的,可通过电脑绘画表达主题;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可把研究的成果写成说明文;喜欢说唱的同学,可借助多媒体进行音响合成,通过表演的形式达到活动的目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及高度重视。学生自身的知识以及经验十分匮乏,很难理解较为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同时,学生的注意力也具有不稳定性,进而导致学生必须要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以及生活环境中通过多种多样的感官参与来理解教学内容。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教学内容鲜明生动地表达出来,创造一个具有立体性的教学空间,并使教学内容变得易理解、易感知、可听、可视,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学习实践过程中以及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以及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对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进行主动学习及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资料

1、陆宏 孙月圣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实施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程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3、程庆梅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4、魏雄鹰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利与弊 篇5

庆安一中贾红珍

我们知道,传统教学注重的是书本知识的传授,尤其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能力,这种教学虽然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比较扎实的掌握课本知识,但整个教学过程缺乏拓宽思维,似乎显得有点呆板和单调,学生学习起来视野不开阔,自然缺乏浓厚的兴趣;而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多的看好了信息技术的灵活性、丰富性和趣味性。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作为一线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实践过程中,感觉信息技术应用在现代教学中,有利也有弊。

首先,我们谈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利。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传统教学有点一言堂和填鸭式嫌疑,学生学起来感觉有点吃力,也有点枯燥和乏味,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了,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无疑弥补了这一不足。

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信息技术教学也有它的不足。

一方面,制作一篇课件,教师要花费很大精力才能完成。对生物老师来说,这种教学模式显得太累。当然,有人会说,现在我们提倡资源共享,从事教学可以下载利用。说是这么说,但是学情不同,生源有别,下载的资源不一定就能完全符合自己的教学目标,到头来还得自己重新制作新课件。

另一方面,让每一个学科教师都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学校教学条件有限,不是缺乏电子备课器材,就是缺乏电教课堂。在一些资源落后的学校要想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再者,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制作课件开展教学,而且课件制作毕竟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容纳进去。这时候教师在课堂上的价值又重新闪现出了光彩。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反思 篇6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反思》是由365教育网收集整理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365教育网致力于中小学教育资源的收集整理,免费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最新的教育教学资源,欢迎广大网友免费下载。365教育网推荐你登陆同学网,同学网,基于同学的真实社区,在这里,你能够找到你当年的同同窗好友。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各学科中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十分必要的教学手段。信息时代的到来,孕育着教学手段改革更新,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立体化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然而,在我们为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教学工具的不断更新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的另一面。在历史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在我们运用这一先进教学手段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历史科的学科特点,从学生、学校、课文的实际出发,防止走向教学的误区。

一、注意主次分明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学生的心理——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学生是否学好本学科的基础,为此,我们在做课件时,必须顾及到这一点。有教师认为在课件中多些图片、视频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于是乎,竭尽所能搜索大量图片和视频资料,把课件做得“花枝招展”,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一个或几个课件上。固然,必要的视频和图片、声音,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过分强调这些则起到了画蛇添足的负面效果,尤其是那些毫不相干的资料,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反而导致学生只顾新奇而分散注意力,导致教学中主次不分,喧宾夺主。要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决不是*课件的花俏所能带来的,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正确引导,*教学内容内在的深刻性和启发性以及问题的编排、情景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等等。只有把课件中的情景画面通过刹时的兴奋转化为思维的转化,知识的升华时,才算的上是一个成功的课件和一节成功的课。

二、注意创新课堂

提高教学反馈信息,实现教学信息的互动是作好教学工作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翻新教学方法是取得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做好教学反馈则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不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注意运用科学的提问方式去反馈学生信息,也是提高教学软件质量的关键。我们更需要把教学看成是与学生交流思想的一个过程,更应该看成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门艺术,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Yes”,或“No”。反观现在在许多教学软件中的存在的问题,不是没有教学反馈的一言堂.就是教学反馈信息太死扳,千篇一律。如现在许多教学软件设计的教学反馈一股是“答得不错,你真聪明!”或“不对,你再加油想想”,而教师可能说: “嗯,他的回答某一部分有点意思,但在另一方面似乎还想得不全,能否再接着想下去?”他也许给出一些提示然后让学生继续想,还可能就学生的回答提出反问或者就学生的回答给一个反例。对学生正确的回答,除了及时给出恰如其分的表扬之外,还可能追问为什么?能否把这个结果加以引申?这些都是简单的“Yes”或“NO”达不到的。对于课本中的重要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学生阅读书本之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能力,也可以通过把重要知识点以问题方式写出,由学生来完成方式来反馈效果。

历史教学决不是简单的填鸭式教学,不断创新课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制胜法宝,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方式吸引学生,通过各种游戏来达到在游戏中学会知识,可以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我在教学中同样引用多媒体教学,但是在教学中就穿插了大量学生的互动活动,比如在讲到曹操时,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曹操的故事,让学生分组辩论对曹操的看法和评论。当我在讲到唐太宗时,我会要求学生扮演唐太宗时一个小故事,让学生在表演中去展示自己才能,通过多媒体展示对唐太宗了解情况的知识竞赛等等。如何把历史课上活,上好,明晰课本知识点,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是历史课成功与否的重中之重。

三、注意教学技能更新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十分便捷的手段,然而,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往往把计算机当成书本再现的替代品。把旧式的“照本宣科”再次重演。这种搬运工式的教学不考虑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景,不考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注意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有些课件中,老师们把书本知识只是简单地投影到屏幕上,计算机完全成了课本搬家的电子书,无非是把课本上的内容照原样搬到计算机屏幕上,再让学生把屏幕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在教学中也只是按照课件中的内容简单读一遍,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对于教学,这样的软件真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不仅费电还刺激学生的眼睛。学生原来不懂的看了软件还是不懂,还不如看看教科书,问问老师。看教科书,使用方便,还可圈可点,在上面作标注眉批。问老师,总可以和老师进行对话,不懂再问,直到问明白为止。因此,将多媒体计算机作为黑板、投影,甚至课本的替代品的做法,只会造成“现代化教育”的假象。

对于这样的教学,令学生十分反感,也是我们教师一大败笔。曾记得,在我上学的时候,对于这样的教学总是充满了怨恨,将心比心,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一样对这样的教学“恨之入骨”。所以更新教学技能,锤炼书本知识这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需要把书本中没有的故事、视频、图片搬上屏幕,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我们更需要把书本中的重点知识锤炼出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在我们创设的情景中去感受所要学的知识,并能牢牢记在脑海中。变照本宣科为情景体验、知识锤炼是历史计算机辅助教学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四、注意避免“题海战术”

历史教学过程是对历史事件的一个再现和反思的过程,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强调学生从情感上、思想觉悟上对历史知识的把握,这就要求我们决不能以“以成绩论英雄”的旧观念来作为看待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情况的判断标准。部分老师则忽视了重点,把侧重点放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现和题目的把握上,故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把大量的知识点背下来,把大量历史题打在屏幕上,一节课就是学生背书,做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可能在提高学生成绩发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会随之烟消云散。首先,在许多学生陷入题海苦不堪言,已经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的情况下,这样的教学固然运用到了计算机展示题目的优势的一面,但是对学生是没有吸引力的,把本来就该是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变成枯燥机械的解题训练,窒息了学生的思维,这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目标是相悖的。相反,现在需要引导学生讲究解题质量,独立思考,善于反思,养成自己归纳总结的习惯。所以只给一个简单答案,没有分析的提示,没有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的题库,实际上是一堆“现代化垃圾”。

所以,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通过计算机提供的图片、视频、故事让学生去反思,去领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决不能只是为了考试而教学,把一大堆题搬上屏幕,严重制约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注意教学思维的优化

现代教学更强调对学生的引导,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更突出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媒体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换与传递的过程,是上述诸方面共同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在教学之前教师的备课活动十分重要,对书本知识重难点的把握,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掌握,对相关资料的编排,都显得尤为重要。一堂成功的计算机历史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授课的内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编制适合学生实际和有特色的教学软件,选准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讲究实效,紧紧把握历史教学的一条主线——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思维去看待问题。让学生去感悟历史,提高觉悟。所以优化课件十分重要,哪些知识点必须突出,哪些历史事件通过哪些精练的资料去陈述、铺垫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不该用时就不用,该少用时不多用,使制作出来的教学软件能激发学生的无限遐想和创新思维,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空间。

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总会发现,部分教师总喜欢把一大堆相关史实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搬上屏幕,书本上有的也不例外,看起来一堂课容量十分充足,实际上效果却并不理想。比如有个老师在上《三国鼎立》时,首先把有关曹操、刘备、周喻等介绍打出来,再介绍了三国中3个相关的典故,还有各种视频涉及3个,书本上的地图也全部放在课件里,书本的内容几乎原本搬上,还有苏轼的《赤壁怀古》等词,林林总总加起来课件达四十多页,整堂课简直成了教师的一言堂,速度奇快,另学生无法跟上思路。试想,如此一堂课,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是否能真正掌握呢?所以,教学思维的优化必须贯彻在历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 篇7

一、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猎奇心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好奇心强,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后,直观形象的迷人画面,栩栩如生、鲜明灵活的教学情景,使教与学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这些优越性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想学、乐学,才能主动去学。

学生的性格和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学习英语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对形象、直观的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例如在教授七(下)第六单元“Pets”和八(上)中第四单元“Wild Animals”时,我在教完一些小动物英语单词时,设计了一个动物园,让学生去参观动物园,我用鼠标控制小动物的出现,先插入声音,让学生根据声音快速说出英语,再显示小动物活蹦乱跳的样子,这样既复习了单词,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而且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利用各种形象直观的图片,迅速掌握新词汇,融入创设的学习情景当中。多媒体技术集动画、声像于一体,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学习中,更利于学生注意力的培养。电教媒体传播教学信息时生动形象、直观趣味,适应了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满足了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猎奇心理,也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有利于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实际教学中又只注重句型和词汇的学习,忽视句型的具体应用。因而,不少学生能从原型例子和教材练习中获得固定的、孤立的知识点,但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较差,当他们遇到与之不同场合下的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而通过多媒体,我们能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生日、看病、问路、购物等特殊情景,要想创设真实情景就得准备大量的实物、道具,费时又费力。但是如果运用电教媒体来展示情景对话,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把色彩鲜明的人物画面配上对话性的文字,再配以合适的音乐。如我在教七(下)第三单元的Vocabulary时,设计了几个情景:(1)你需要去商店买东西。(2)一个学生帮助一位老人过斑马线。(3)一位司机向右拐弯等。学生在这些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中边看边说,不仅熟悉了各个词组表达法,而且明白了语言环境(什么时候说)和它所表达的意思,以及其它一些相关句子的用法。如描述生日时,播放“Happy birthday”这首歌,再对重要文字进行加亮、加粗、闪烁、放大等处理,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我总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画面,指导学生朗读。然后结合生活中购物的环境,鼓励学生采用个别读、跟读、小组赛读等方式,多读几遍之后,学生进入了情境,就自然而然地读出句型结构了。学生从而可以设计出自己的购物环境和对话内容。由于自己参与,兴趣更加浓厚,急切地希望学会对话,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得以加强。这样设计教学,变枯燥无味、简单的对话为生动、有趣、逼真的购物场景,让学生感同身受。当学生置身于多媒体教学环境中,他们会对即将开始的学习活动充满渴望和自信,变被动为主动,思维活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会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满腔热情地参与活动,参与交际,形成了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喜人局面。

三、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加课堂的容量。

我们应利用多媒体教学,选择一些对学生有益,对提高学生英语会话有帮助的学习资料,通过动画演示,以巩固、发展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民族的特点。有了多媒体,学生在这种图文并茂的情景中,更易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课本内容变得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为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架起了一座桥梁。我在教授八(上)第二单元的Grammar时,课前先编了一首chant教学生唱,歌中出现了manymuch, more, most, little, less, least, few, fewer, fewest等多个规则及不规则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单词。在吟诵时,我带领学生变换一些不同类型的形容词,如不同变化规则的形容词easy, nice, big, good等,学生边唱边演,很快就学会了不同变化规则的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表达方式。此时我再因势利导,教授比较数量多少使用不同形容词的表达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使枯燥乏味的语法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语法教学效果。学生练习题量大大地增加了。在英语课堂中,教师一味的教说、学读无疑会使学生厌倦。巧用多媒体这一技术,将课本内容再现在屏幕上,抽象会变得具体;用多媒体教学能促进教师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便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学空间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动画和文字为一体,呈现多元化。这样,抽象或枯燥的内容具有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挖掘潜力,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如九年级下册中的第一单元中,要了解未来在另一个星球上的生活,并比较火星生活与地球生活的不同。我把让学生感到遥不可及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呈现火星及宇宙飞船的图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刺激而又富有探索性,非常容易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书本上呆板的内容以鲜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在娱乐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技能,从而发展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推向高潮;内化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飞速发展的多媒体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它能使教与学产生最佳效果,使学生在短短的课堂四十五分钟里真正学到更多的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生动有趣、简洁易懂,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这已经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它的运用不但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与保持,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袁桂林, 许丽英.现代教育思想专题, 2006, 4.

[2]刘睿.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09, 9.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 篇8

下面我就谈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与其说电子白板是一种技术,还不如说它是一种集合体。在制作电子白板课件的过程中,我发现它就像是一个许多技术的结合体,交互式电子白板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运用电子白板教学系统可以使学习者以交互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自觉地学习。由此可见,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主动、愉快地学习,并能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湘版五年级的《文具小管家》一课。文具组合如果摆放在讲桌,学生就看不到全景,而放到展示台上自由摆放尝试,学生通过屏幕看到全景,就能促进学生勇于尝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以下三幅图学生在展示台上自由摆放尝试,运用投影仪、展示台比在讲桌上摆放学生看得更清楚,更加勇于尝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电子白板的显著优点就是可以随时在原有课件上批注、写字、画画。多种性能的书写笔方便了美术教师的示范教授,也能通过对关键词进行圈、点、画和批注对学生进行指导。

例如,在一年级《手型添花》一课中可以把手放在展示台上直接示范拓画外形。学生看得更清楚,就不会出现拓画变形等严重的问题。有问题的地方,还可以进行圈、点、画和批注对学生进行指导。

互动工具可以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利用互动学习工具,能够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尝试机会,能够从更多角度表达知识的含义,能够让学生在试错中学习。

利用库存功能,灵活创设美术教学情境。相对于传统的黑板教学,白板的视觉效果,比如,色彩、隐藏、动画等多种教学功能,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库存功能就给我们提供了这些功能常用的背景库、注释库、链接库等等,就可以把一些背景图片直接从背景库里拖出,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一个场景。

例如,《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大与小的对比,而《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相关内容却多次出现在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中。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中到了小人国,自己成了巨人,发生了故事……我们就可以直接把背景图片从背景库里拖出。如图6、图7所示:

后来格列佛又到了大人国,而到了那,他就像田间的鼬鼠一般小了……又可以直接把背景图片从背景库里拖出。

这样就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一个场景。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特征及相对性。

白板不仅是老师的教学助手,还是属于学生的大舞台。比如,学生可以自己设计题目,通过白板展示给大家进行讨论,同时白板中的工具,如照相机、放大镜、聚光灯、幕布等功能的设计都是比较符合学生心理年龄发展特点的。在一年级《手型添画》一课中,学生利用白板笔亲自描画,还可以运用幕布功能展示添画出的图形,运用幕布功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进行导课、授课,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充满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用电子白板上了同样内容的课,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电子白板教学的优越性:

电子白板教学改变了课堂教学的结构和内容,学生利用它进行创造性地思考,教师通过它引导开发学生的智慧。如,老师在教授《音乐会》时,线条与音乐、形状与音乐、色彩与音乐都可以运用白板笔,对播放的音乐,用线条、形状、色彩画出对应的画面,达到预期的效果。

电子白板的课件制作并不复杂,不需要很专业的知识,若能够掌握几个功能键的运用方法,完全可以完成平时的教学任务;同时学起来比较容易,我个人认为,只要你会做PPT,就会做电子白板课件。而且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必要设置很复杂的控件和链接,而PPT虽然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但是相对就要复杂多了。

应用电子白板技术要求教师有创造力,在教学中教师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可能备课中预想不到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能遇到自己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总之,使用电子白板技术的教师要有胆量、要有能力、要有创意。使用电子白板技术教师的创造力,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上,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资源,在富有创造力的教师手中,就会对学生产生无限的吸引力,交互工具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能力,并能促进学生发展,选择最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才能够打造出精品课堂。

当然,电子白板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运用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以后我在电子白板技术方面要不断提高,使电子白板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得更加自如,让白板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挥无穷的魅力。

上一篇:五官罢工想象作文下一篇:孔子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