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院校加强公共安全能力教育的途径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正如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文件中指出的:“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推动公共安全能力提升和完善,对于提高我国公共安全能力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宗教活动场所属于公共场所,每当举行宗教活动时,都面临公共安全问题,如何提升宗教活动场所的公共安全能力需要重视。而这一内容,应该放入宗教院校的教育内容之中。本文以笔者所在的中南神学院为例,对此予以讨论。

一、从切身经验看提高公共安全能力的重要

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我居住在武汉,位于长江边上,对此次洪水灾害记忆深刻。发生灾情时,恰是中南神学院假期。那个假期非同寻常,整个假期没有像往常那样开董事会例会、没有举办神学研讨会议、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备课,所有人都全身心投入到抗洪救灾和抢险工作中。7月18日,我受中南神学院的委托,将2万斤大米送到湖北省石首市小河口镇,便开始投入抗洪救灾的大军之中。湖北省基督教两会和中南神学院也由此开始全面展开救灾工作,与人民心连心。整个暑假,我跑遍了湖北所有受灾的地方,拍摄了大量图片资料;与嘉鱼县县长一起去簰洲湾溃口的江面,也和湖北省民委的领导奔赴在浠水的江堤上,到公安县的长江大堤上给人民解放军送盒饭,也到灾民安置点送饭送水。洪水过去了,痛定思痛,留给人们许多思考。首先,在湖北各地,我发现灾民的安全意识和抗灾害的能力不足。例如,房子建得不结实所以大量倒塌,尤其是农村建造的房子无法抗震抗洪。群众没有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以至于在灾害面前手足无措。第二,当洪水不断上涨频频超越警戒线,各地普遍缺少应急准备。第三,群众缺乏应对灾害的基本技能。比如,在水灾面前,应该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指导告知群众如何正确使用树枝、木板等开展自救。今年,98洪水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公众的安全意识如何,在思想认识上有没有提高、公共安全能力有没有提升,都需要重新考量。

二、宗教院校加强公共安全能力教育的途径

提升公共安全能力,就是要使公众形成成熟而理性的安全观念、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辨识、规避或控制有可能造成个人或他人伤害的危险。笔者认为,宗教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全面加强学校的安全教育。宗教院校应该加强安全教育,中南神学院在安全教育方面一直在进行探索。我们曾邀请武汉市武昌区公安局消防科的同志对全校师生进行消防知识讲座和培训。通过学习,不少学生意识到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假期回到教会也在当地开展消防知识讲座。此外,中南神学院有安全员,但都是兼职的,亟须公共安全教育师资培训。

(二)系统加强组织机构的安全教育。各类组织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成为公共安全教育对象,使之接受到完整的公共安全教育。中南神学院坐落在湖北省武汉市,师生主要参与湖北省教会的工作。神学院在很早就开始关注公共安全教育,经常组织开展消防、地震等知识讲座。早在2006年,我开始负责学校的一些教务、行政工作,意识到学生毕业回到教会,每个人所在的都是公众聚集的地方,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应具备一定的常识,因此开始着手安排相关讲宗教活动场所属于公共场所,每当举行宗教活动时,都面临公共安全问题,如何提升宗教活动场所的公共安全能力需要重视。而这一内容,应该放入宗教院校的教育内容之中。先后邀请专业医生教授急救常识、湖北省地震局的专家讲防震以及发生地震时如何自救等知识,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中南神学院还缺乏完整的公共安全教育体系,如何做好常态与非常态下的应急管理工作,也缺乏系统学习。因此,在教育中开设应急管理的课程势在必行。

(三)提供公共安全教育平台。教堂是公众聚集的地方,也是公共安全教育场所。每逢重大的教会节日,安全问题首当其冲。1999年,我开始全面主持圣米迦勒堂的工作,每当遇到基督教的重大节日,都会在教堂各个地方安排负责此区域的安全值班员。即便如此,我依然如履薄冰,因为这是一所已经有百年历史的全木结构教堂,安全问题不容小觑。在一次活动中,遇到了插线板冒烟的用电隐患,所幸及时发现,没有发生事故和造成损失。事后查找原因,发现是用电的负荷问题。我果断做出决定,与供电局联系要求增加供电量。教会重新铺设线路,更换与电有关的设备,至今都没有再发生过用电安全问题。经历了这次有惊无险的安全问题,信教群众也意识到教堂安全的高度重要性。教会及时安排相关安全讲座,邀请武昌区公安局消防科对相关工作人员及义工进行培训。

(四)引导公众自我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指南手册、媒体报道、灾害纪念场馆与救援基地、公益网站、现场宣传活动、课堂教学、桌面演练、实战演练等多种类型。自从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南神学院加大了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尝试。近年来,神学院每年安排两次消防知识讲座、一次消防演练,并要求全校师生参加。此外,还邀请湖北省地震局的专家讲地震知识,发生地震后如何自救,如何保存体能等待救援;发生水灾如何自救及灾后重建等。现场宣讲活动、实战演练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反响很好。

(五)在宗教院校教育中加大公共安全教育的力度。在宗教院校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可以让学生集中系统地学习应急知识与技能,还可以通过学生将应急知识辐射到家庭和全社会。神学院培养的学生毕业后95%以上都会回到教会工作,时刻面临着信教群众聚集的公共安全问题。他们将自己掌握的应急知识、自救知识,到教会开展宣讲、实战演练,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种成效辐射面广且具有广泛性。虽然中南神学院有一些公共安全教育的经验,但仍然需要强化和加大力度。要充分利用教育的平台,做好培训一批“消防员”、安全“宣讲员”、实战“演练员”甚至“救生员”的工作,使每个学生毕业的时候,不但在宗教学识上有造诣,而且在防范风险上也具备相关的能力。

(六)宗教院校应该建立提升公共安全的相关机制。宗教院校领导要有公共安全的意识,重视、支持公共安全教育问题,在各方面予以适当支持;院校的相关部门相互之间要注意协调,积极配合开展工作;要开设和完善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并给予专业培训。

在公共安全教育方面,宗教院校应该有所作为。全国的宗教院校承担着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任务,服务广大信教群众,有必要加大相关的支持力度,把公共安全教育列入课程中。宗教界在救灾、扶贫济困、公益慈善等方面一直积极参与,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公共安全能力提升方面,也应该全方位参与,利用自身的优势,组织宗教院校学生、信教群众向所在社区宣传。

上一篇:融通中外讲述中国英语教育的故事下一篇:装饰工程管理预算原则及注意事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