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2024-09-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精选8篇)

浅谈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篇1

摘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汉族以外的民族由于人数少,地区分布有限,被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数虽少,确实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政治上、经济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宗教信仰是我们宝贵的非物质财富。五十五个少数民族,虽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信仰,但还是有很多相通的东西,比如大都是从原始宗教信仰开始的,而这种原始信仰多是对大自然的崇拜神化。每个民族的信仰都在一点点完善,与其他民族的信仰冲击融合,形成自己的完整体系。当然,也有仍然保持着原始宗教信仰的民族。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宗教信仰

道教

佛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正文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璀璨夺目的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五光十色。民族信仰是一个民族重要的灵魂,她左右着这个民族的思想和意识,影响着整个民族的发展。而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则更是其中难能可贵的财富,了解她们不仅有利于交流沟通民族大团结实现和谐社会,而且有助于保护那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在民族融合的同时,少数民族自身特有的东西也在渐渐地消失。

在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种类繁多复杂,给人以“百家争鸣”的感觉。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宗教发展也不平衡,从原始宗教到神学宗教,多种宗教形式并存,形成了各自具有独特的宗教文化圈。

在西南、中南、东南(包括台湾)广大南方地区生活的少数民族至今仍较为普遍地保持着以万物有灵为中心的原始宗教信仰。在原始宗教信仰中,保持着自然崇拜的民族有:基诺、德昂、拉祜、傈僳、珞巴、怒、羌、彝、侗、毛南、哈尼、畲、高山等族; 保持着动物崇拜的民族有:布依、独龙、德昂、佤、怒、侗、傈僳、哈尼、壮、高山等族; 保持着鬼神崇拜的民族有:景颇、苗、侗、布依、阿昌、布朗等族; 保持祖先崇拜的民族有:拉祜、苗、仫佬、土家、黎、布朗、德昂、侗、哈尼、高山等族; 保持着图腾崇拜的民族有:羌、彝、畲、高山、苗、仫佬、珞巴、布朗等族; 保持着神灵崇拜即多神信仰的民族有:阿昌、布朗、侗、独龙、仡佬、哈尼、景颇、门巴、苗、仫佬、土家、怒、畲、佤、彝等族; 保持着灵物崇拜的民族有:阿昌、傈僳、苗、毛南、羌、彝、畲、普米、佤、土家等族; 保持着英雄崇拜的民族有:京、侗、毛南、土家、彝、布依族等。另外,白族的 1 / 3

本土崇拜也属于原始崇拜的范畴。这些共同保持着原始宗教信仰的南方少数民族形成了我国南方少数原始宗教文化圈.与南方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文化圈遥相呼应,在我国东北地区存在着一个东北少数萨满教文化圈。萨满教信仰也是一种原始宗教信仰,起源于万物有灵的信仰思想,因其巫师称“萨满”而得名。保持这种信仰的民族主要是东北地区的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满、锡伯等族以及朝鲜族和西北地区的裕固族中的一部分。历史上,蒙古族也曾信仰萨满教。藏族地区的原始信仰本波教(也称本教),也是一种类似于萨满教的宗教信仰,是藏化了的萨满教,现虽有余势活动,但其影响已远不及普遍盛行的藏传佛教。

可以说,每个民族最初的信仰都是原始信仰,或动物,或鬼神,或自然。图腾就是最好的例子,很多民族的图腾都与自身的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随着民族的发展,这种原始的信仰不断地丰富完善,加以从其他民族传入的宗教,相互交融,最终形成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完整宗教信仰体系。

而总的来说,在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最重要的了。

在这些宗教中,道教是唯一起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它在瑶族、白族、阿昌族、布依族、仫佬族和毛南族的影响较深,在壮族、侗族、苗族、京族、土家族、彝族、黎族、纳西族、羌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一定的传播和影响。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道家的思想,主要是老子的哲学,一般称为普通辩证法,主要是无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虽然无为,但却无不为,即以静胜动。道家思想很崇尚自然认为水是最高境界,以柔克刚,水载万物。事物都是从简单到复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后就是凡事都是相对,也就是辩证,有阴就有阳,正负,柔刚,好坏,正邪。更主要的是道在阐述一切在告诉天地万物产生发展。为迎合封建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道教是崇拜多神的宗教,其崇奉的神灵种类繁多,地位最高的有三清四御、诸星辰之神、玉皇大帝等。

在中国历史中,很长时间内道教和佛教都为统治者所利用,因此,可以说道教与佛教不分家。这在文学作品以及现代很多神话剧古装剧中都有表现。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00多年的古印度,于汉明帝时传入中国,之后历朝都有人前往印度取经,其中最著名也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唐朝的玄奘。流传入中国的多数为大乘经典,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三大系统,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拥有较多的信仰者。汉传佛教主要影响白族、彝族、纳西族、拉祜族部分人口,并与这些民族的传统文化相融合。藏传佛教主要在藏族地区形成和发展并影响着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珞巴族等民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和云南等省、自治区。南传上座部佛教主要在傣族、德昂族、阿昌族等南方少数民族中传播。广泛的传播也产生了许多佛教名胜,最为著名的有: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四大佛教圣地;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四大石窟;悬空寺、潭柘寺、寒山寺、少林寺等寺庙;乐山弥勒佛等。

佛教讲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受离别苦、怨憎会苦、所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其基本教义为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 3

佛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因果报应,主张忍受苦难,这正迎合统治阶级的意愿。

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中叶和平传入中国,逐渐成为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乌兹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等十个少数民族信仰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新疆、宁夏、甘肃、青海、陕西、云南、河南、山东、河北、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伊斯兰”这个名字是音译的,原以为顺从和平,其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者。伊斯兰教是个全面和平的宗教,崇尚绿色。但是穆斯林在民族的生命和信仰受到威胁和迫害时,伊斯兰教允许信徒进行强烈的反抗与征服。穆斯林要从实现个人和平、家庭和平到全社会、全人类和平,在和平的气氛中达到全世界融洽相处、以此接近真主。伊斯兰教希望团结,要求“穆斯林四海皆兄弟”。无论种族,语言,肤色存在多大的差异,只要皈依伊斯兰,相互之间都以兄弟相称。伊斯兰教还崇尚科学,注重科学研究。

基督教、天主教近代传入中国,利用开医院、办学校、给少数民族创制文字等手段进行传教活动,逐渐影响云南、贵州和东北等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朝鲜族、俄罗斯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景颇族、傈僳族、独龙族、拉祜族、佤族、怒族、苗族、高山族等少数民族的部分群众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从唐朝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来华传教,四传中国以后,经过长期的发展,天主教、基督教、新教逐步传入了彝、布依、朝鲜、景颇、拉祜、土家、佤、壮、藏等民族中,但这种宗教对这些民族的传统信仰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也没有形成较强的宗教势力。而生活在我国西北的俄罗斯族却别树一帜,信仰基督教中的东正教。

基督教的中心思想是信、望、爱。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耶稣赐给我们。只要我们信耶稣,就能得到灵魂的拯救,复活的盼望。神的爱,耶稣的受难和复活,使得每一个信他的人不致死亡,反得永生。

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正如同一首首美妙的乐曲,从古老的东方奏起,响遍世界,而神秘的民族宗教文化恰如一个华丽的音符,伴随着这乐曲的主旋律激扬飞荡,声声不息,以致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浅谈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篇2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内涵

“中国梦”百姓的小康梦(即中产梦)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表现国家强盛

1.“中国梦”的劳动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中国梦”后 拥有数量众多劳动者,劳动者道德素质及文化水平高。

2.“中国梦”的生产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中国梦”后拥有数量众多先进设备及先进技术和优秀操作者,只有数量众多先进生产工具才能更大发挥效能。

3.“中国梦”的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中国梦”后数量众多优秀操作者操控先进生产工具实施生产资料加工和生产最大化发挥效能。

4.“中国梦”的市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中国梦”后数量众多优秀操作者操控高技术核心生产和产品获得最大化收益。

5.“中国梦”的资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中国梦”后优秀操作者操控合理资金配置,使“中国梦”的生产与科研良性运转。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表现民族振兴

1.“中国梦”的国家核心价值观和民族信仰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中国梦”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振兴,“中国梦”为中华民族信仰指明奋斗和前进方向。

2.“中国梦”的经济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中国梦” 后经济振兴为民族振兴提供物质力量和保障。

3.“中国梦”的文化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中国梦” 后以文化振兴为基石的民族振兴才能持久和持续。

4.“中国梦”的国家和人民携手共同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中国梦”后国家和人民携手共同振兴,“中国梦”的中华民族振兴生命力才能持久。

5.“中国梦”的军事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中国梦” 后军事振兴,才能保障民族振兴安全。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表现人民幸福

1.“中国梦”的人民舒心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中国 梦”后人民心情舒畅,生活顺心如意。

2.“中国梦”的人民安心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中国 梦”后人民心情安定。

3.“中国梦”的人民放心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中国 梦”后人民心绪安定,没有牵挂和忧虑。

4.“中国梦”的人民人民有信心对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现“中国梦”后人民对自己理想与愿望一定能够实现有信心。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选择了马克思 主义

1.马克思主义具有正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过实践检验拥有的生命力强大。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中国梦”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3.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及人的思维发展历史规律进行了揭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梦”百姓的小康梦(即中产梦)一定实现。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对马克思 主义的科学继承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定信仰和忠实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五周年已经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五周年以来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2)邓小平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五周年以来是以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建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科学理论体系。(3)“三个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五周年以来是以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发展与结合新时代要求。(4)科学发展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五周年以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是对宇宙和社会正确认识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社会与自然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学说是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科学统一。概括说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是以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为科学原则。“中国梦”是继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梦”从新角度出发重新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发展现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目标。“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华民族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走中华民族共同富裕之路的行动纲领。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由邓小平理论开拓和奠基,“三个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承上启下,科学发展观是结合国情适应新时期需要发展而提出,“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正式提出。“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也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最伟大梦想。

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宝库发展与贡献。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是人类全世界无产阶级发展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为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

(1)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运用和发展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2)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及巩固和发展科学理论成果。(3)“三个代表”。“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发展与结合新时代要求继承和发展科学理论成果。(4)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观点和方法发展和总结。(5)“中国梦”。“中国梦”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宝库发展与贡献。

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重要 意义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力量之源。中华民族从“五四”运动以来,由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华民族克服不断涌现困难和挑战,为中华民族带来希望与信心及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不竭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人率领中华民族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前进。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人类文明多样化开辟发展之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伟大历程,同时是中华民族开拓及坚持和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伟大历程。中华民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路,为世界各民族发展提供了成功之路的典范。

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途径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五周年探索出来的,中国道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出来,中国道路是是中华民族近代一百七十多年所走发展道路总结出来,中国道路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所走悠久历史文明发展历程中走出来的,中国道路具有悠久历史和现实基础。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精神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精神必须弘扬, 中国精神是以社会主义爱国为核心民族精神,以与时俱进创新改革为核心时代精神。中国精神是兴国和强国之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和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力量必须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力量必须凝聚, 中国力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六个族族大团结力量,中国力量是中华民族汇聚起来整体力量。

浅谈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篇3

一、民族宗教基本情况

芒市南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68.23公里,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是古代著名“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总人口近41万,以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五种世居少数民族为主的民族聚居边境城市。由于特设的地理区位和民族结构,造成芒市的多宗教并存流传,宗教文化绚丽多彩、复杂多样,这里既有远古流传至今的原始宗教,又有内地传来的大乘佛教(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还有直接从国外传入的上座部佛教(南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各民族宗教长期以来基本面是友好相处、相融互渗的,但仍然有一些局部的、个别的矛盾冲突。

二、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

(一)芒市民族宗教和统战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芒市是中原文化、边疆文化和东南亚、南亚以及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汇甚至是交锋的重要地区。建国初期,由于国民党的残余势力盘踞在中缅边境一线,这里又是中缅边境统战工作的主战场,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德宏走在沿边开放的前沿,我们从祖国的腹地、末梢,变成了开放的前沿窗口,尤其是现在,国家实施南向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我们将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民族团结示范区。在新形势下,民族宗教、统战工作应该站在新起点、凝聚新力量,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最广泛的力量支持。

(二)如何把握芒市民族宗教和统战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当前,芒市地区民族宗教、统战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一是芒市靠近边境一线,是西方敌对势力、境外宗教势力渗透的一个重要通道;二是由于芒市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思潮的涌入和外来文化的入侵,这让统一思想、同心同向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

统战工作的实质就是争取人心、凝聚人心的问题,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关键,主要处理好“五大关系”,即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在这当中,我们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但也要有所侧重,抓住重点。我认为结合芒市实际,在这五大关系中,首要处理好的就是民族关系;第二就是处理好宗教关系;第三处理好的是海内外同胞关系,因为芒市也是海外华人华侨、侨属侨眷聚居比较多的地方,这三个方面是重点,最后才能兼顾政党和阶层关系。芒市地区各世居少数民族都是非常勤劳善良、民风淳朴,各民族之间团结协作、相处融洽,就处理民族关系来讲,这是我们做好各民族工作的基础和条件,对我们是有利的。但是不利因素也是有很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群众的文化素质不高,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较大。另外,随着社会变革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稍有不慎,处理不当就会上升为民族之间的矛盾、宗教之间的冲突。所以,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各民族间团结奋进、共同繁荣发展,还需要付出很大努力。

(三)如何加强芒市民族宗教和统战工作

以“五抓”为切入点,加强和改进民族宗教和统战工作:

一是抓领导。就是必须切实加强对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和统战工作的领导,要把两项工作提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要从领导机构、工作班子,以及工作力量、经费保障等方面不断的加强和充实。比如在加强民族工作当中,芒市在全省先行先试,除了配备民宗工作的专(兼)职工作人员之外,还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一些民宗协管员。这些来自于基层的协管员,相当了解当地的社会情况,熟悉当地的干部群众,能很融洽的与社会群众进行无障碍沟通,了解和掌握第一手信息。这些民宗协管员成为日常民族宗教工作处理的重要纽带,作用非常明显。这项措施,现在只是推行到乡镇一级,即一乡(镇)一名民宗协管员,今后可以考虑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推行到行政村。

二是抓发展。发展史硬道理,是解决前进道路上一切问题的关键。所以要把发展作为民族宗教和统战工作的首要任务来解决。如果共产党没有解决好发展的问题,也就不可能争取到人心,也就不可能汇聚到力量;如果共产党不能解决好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少数民族也就不可能永远跟着党走。所以,我们必须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少数民族的各项惠民政策,让政策落地、让制度落地,通过紧紧抓住当前扶贫攻坚的有力契机,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事业,解决好民生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各民族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夯实各民族和各阶层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

三是抓稳定。没有稳定,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就是一句空话。我们要在保持稳定中促进民族团结,通过做好民族团结,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一要坚决打击“三股势力”的阴谋破坏活动,打击境外宗教势力的渗透、干扰;二要坚决查处各种影响民族地区、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利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兴风作浪,扰乱社会秩序,要全面查处、狠狠打击;三要全面推进芒市的依法治市、依法执政工作。

四是抓载体。德宏州探索推行的“民族五用”措施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载体,所以这项工作要继续坚持下去;同时,近两年来实施的“百千万”工程以及“挂包帮、转走访”活动,也是密切联系群众,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重要措施;还要通过开展一些民宗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创建活动、民宗团结月活动,一级利用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努力营造民族大团结、大交融,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浅谈中国人信仰缺失的问题 篇4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但光鲜亮丽的背后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当今物质丰富的中国,人们却并不快乐,幸福度也很低,心灵上没有一个落脚点。现如今的中国人正经历着信仰严重缺失的时代,精神、道德开始迷失。本文就当代中国人的信仰缺失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关键词:信仰、信仰缺失、社会道德

一、什么是信仰?

信仰,是指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对神的信服和尊崇、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对自身之外的物质或者精神的信任和依赖;是人类否定自身获得救赎的产物。否定自我,寻求依赖,是信仰的开始;否定自我,获得拯救是信仰的归宿。在信仰中,人摆脱了的实在的困苦和困惑,获得了精神宁静,实现了对自身和生命的超越。

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并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信仰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选择和追求,“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的努力”。信仰的建立与发展,都与文化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同时信仰决定了文化的取向,文化表现出信仰的镜像。信仰对个人、民族、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国人信仰缺失问题现状

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严格无神论者占国民比例15%,确认自己有信仰的中国人占49%。中国13.5亿人当中,仅有少部分人将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还有一部分人信仰共产主义,但这两部分人加起来不超过1亿。同时中国的宗教信仰并不唯一,许多信教徒同时信仰多个教,严格意义上来讲,这部分人不能算做宗教信仰者。也就是说,近12亿中国人没有任何信仰。当代中国大多数人信仰缺失,党的信仰和终极目标似乎也在远离人们的视线,不再能很好的引导人们的信仰。但与此同时,信奉民间信仰或巫术的人数在中国国明显庞大。比起对人在精神和生理上有严格约束和底线要求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相比,神医、风水、财神似乎更容易惹人喜爱。

三、信仰缺失容易造成的问题

信仰是人们对自身人性的约束和反省,信仰让人们相信世界是有规则和逻辑的,只有谨慎生活,有所敬畏,才能公德圆满。那么,信仰的缺失会造成许多问题。

1、道德缺失。信仰的作用之一就是帮助人们反省自身,让自身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没有信仰的存在和支撑,人们就很容易逃离原本社会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做出违背人性甚至违法违纪之事。

2、信任缺失。大部分信教国家和地区都将非信教徒当成是不可信任之人,因为他们心中没有“神”来约束他们,即使是做了背信弃义之事也不会觉得内心有所过错。这可以从侧面反应出来信仰对于人们之间的信任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相对应而言,信仰缺失则可能导致信任缺失。

3、人性扭曲。在网络这个及时信息的传递平台上,经常可见一些社会上的负面新闻,如李天一案件、药家鑫案件。此等人性泯灭之事是由于三观的不正确引致,而三观又是被信仰所影响所约束着的。

4、破坏社会稳定。这一点是由以上信仰缺失所引发的问题综合造成的。

四、国人信仰缺失的原因

首先,中国宗教的人文化和世俗化。与西方基督教、伊斯兰教所重视彼岸世界的情况以及个人心灵的解脱截然不同,中国宗教向来有浓厚现实性。人们崇拜神灵,不是为精神解脱,而是求请神灵帮助解决民生问题,消灾免祸,治病驱邪,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功利性很强然而正是由于中国人信仰的人本化和世俗化导致了当今的国民信仰缺失。中国人在对待宗教信仰的态度上体现的是对现世的热爱,看中人世间的快乐,具有人本价值尺度。正是这个特点使得中国人的信仰具备了时效性和被检验性。对于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正如鲁迅所说“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是最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道教教义说“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暂且撇开后半句不说,就“长生不老”而言,生、老、病、死是人一生不可避免的,所以根本就不存在“长生不老”。这就使中国人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是否真的对自己有好处,导致很容易放弃这个信仰。因为中国人的信仰是极具功利性的,惟灵则信,在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时,就会被淘汰,淹没在历史长河里。

其次,经济转型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目前中国正处在转型时期,转型的外部环境也对信仰的缺失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首先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引发的价值观矛盾。改革开放以前,人们不管是在思想上、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是有依赖性的。相信毛主席就是真理,依赖计划经济体制能让大家有饭吃有水喝,很少有自己独立的创新思想。比如在“文革”期间,你吃什么、穿什么、干什么都不是个人能够自由选择的,而都是由上面或其他人给规定好的,你不能自主,只能照办。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人们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从大统一的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转变。由于对大量的新鲜思想和事物都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导致一直有依赖性的人们突然失去了依靠,变得手足无措,迷茫了,不知道该相信什么了。人们在“物质至上”“、财富导向”的价值观中,很容易就偏离了正确的思想引导和调节,以至于完全背道而驰。

最后,东西方文化冲突和西方国家信仰危机的影响。西方国家的信仰危机,是从“上帝的死亡”开始的。“上帝的死亡”不仅招致了传统道德的崩溃,而且还带来了生活根基和人生支柱的摧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生已经缺少了具有终极意义的绝对根基,已经丧失了尺度和支点。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与方便,使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空前的崇拜。但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两次世界大战让人们深深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发达的危害。这样,人们一度陷入了悲观两难的境地,对科学的信仰也开始动摇了。当时,西方许多思想家想家、哲学家对信仰的缺失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多数进行了悲观的抒发。这些思想传入中国后,对国人的影响是相当负面的,使本来就摇摆不定的国人对价值观的信仰更加矛盾了。

五、信仰缺失的解决办法

“离地三尺有神明”,我们需要一个信仰来约束我们自身,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个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国家?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建立我们的信仰之邦?

1、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首先要表明国家对信仰的态度,鼓励人们去了解认识信仰,进一步的去改变人们对信仰的认识和态度。同时政府要以身作则,树立自己良好的信仰观(信共产主义也是一种信仰)。

2、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应该深化思想启迪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提高其地位。教育是国家之本,表明思想的重要作用,从教育抓起、从基本抓起,这样才是思想启迪的应有之路。

3、个人的自觉性。从经济学角度上来说,个体都是理性的。人们应该自觉的去关注思考与信仰有关的问题,从内心出发,找寻自己的信仰。理性的个体组成理性的集体,只有集体与个体都关注信仰问题,认识到信仰问题的严重性,才能迅速的推进信仰改革的进程。

结语

西北少数民族及宗教信仰 篇5

西北地区通常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五省区,总面积3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在这片广袤辽阔的土地上,自古就有中华民族的众多成员,生息繁衍成长发展。今天西北地区的民族除汉族外还有回族东乡保安,萨拉,土族,裕固,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族,塔吉克,乌兹别克,塔塔尔,俄罗斯,蒙古,藏族,满族,达斡尔等十八个少数民族。

西北地区民族人口,多寡不等,2000年统计人口在一百万以上的有回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三个民族,人口在十万以上一百万以下的有东乡族柯尔克孜族土族和锡伯族四个民族,人口在一万以上十万以下的有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俄罗斯族,保安族,裕固族六个民族,人口在一万以下的有塔塔尔族。从分布地域上看,相对集中分布于新疆维族和甘宁青为主两大地区,新疆为主要聚居区的民族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乌兹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你甘宁青三省为主要聚居区的民族有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裕固族。

西北少数民族居住的生态环境 新疆地区的生态环境

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陲,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为邻。新疆深居亚欧内陆,西跨塘庙高原,北有阿尔泰山,南有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天山横贯中部,南北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两大盆地。南部塔里木盆地面积约81万平方公里,盆地中央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则是一块块大小不等的绿洲,这里终年干旱少雨,但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上的条条河流却从四周涌向盆地,汇成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她奔腾东流,与开都河,孔雀河等河流一起,灌溉着盆地边缘的绿洲农田,为该地区发展农业提供这么优越的条件。北部的准噶尔盆地,水草丰美,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历来是游牧民族活动的重要场所。

地理和生态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农业和畜牧业成为新疆各民族的传统经济。新疆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有,维吾尔族,锡伯族。南疆是维吾尔族的聚居区。新疆地区也许牧业经济为主的民族主要有哈萨克,柯尔克孜族,和塔吉克族,其中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北疆的准噶尔盆地和伊犁盆地,但是部分哈萨克族也兼事农业。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分别居住在新疆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和天山西部与帕米尔高原交界的山地草原地带。乌兹别克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因人口较少居住又相对分散,其中有较多的人居住在城市,所以从事商业者较多。

西北少数民族的语言情况

汉藏、阿尔泰、印欧语系的各语族、语支。

回族:大杂居小聚居,居住在哪个汉语方言区就操哪种汉族语言,也使用少数民族语言。

东乡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无文字,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土族: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新文字正在推广。

保安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裕固族:东部裕固语,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西部裕固语,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汉语。

撒拉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借用汉语文字书面交际。维吾尔族: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使用过突厥文、回鹘文,现在使用老维吾尔文。哈萨克族: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柯尔克孜族: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乌孜别克族: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塔塔尔族: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锡伯族: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塔吉克族:印欧语系。俄罗斯族:印欧语系。

西北民族的宗教信仰

西北民族地区有多种宗教信仰,其中信仰人数最多的是伊斯兰教,其他的还有喇嘛教、东正教、以及萨满教等原始信仰与崇拜。

1、伊斯兰教: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回族、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撒拉、柯尔克孜、保安、塔吉克、乌兹别克、塔塔尔。

2、喇嘛教:土族、裕固族、锡伯族、蒙古族。

3、萨满教等原始宗教

在锡伯族、裕固族、土族、哈萨克族中比较突出。锡伯族在接受喇嘛教的同时,仍保留着原始的萨满教信仰和祖先崇拜。

西北民族的族源问题(见笔记)

1、东乡族、撒拉族、土族 东乡族:一般认为主要归于元代色目人与蒙古人的融合,西征的一支军队屯居河州东乡,与蒙古、汉、藏等民族融合,元明之际形成。

保安族:13世纪随西征军东来的一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初在同仁一带游牧,后逐渐土、汉、回等民族,元明之际形成。

撒拉族:来源于中亚撒马尔罕地区西突厥五古斯部落的一支—撒鲁尔人。循化。元明之际形成。

以上三个民族居住在甘青一带河州,都以农耕为主,畜牧业也有相当比重。明初实行土司制度,后清朝逐步改土归流,先后进入地主封建制的发展阶段。

土族:吐谷浑与蒙古族驻军,后明朝政府迁入大批汉族,并融合了少量的藏族、维吾尔族,元明形成。元明时代,经济已经转变为农耕为主,兼事畜牧,元朝,册封土官,1931年,才废除。

2、维吾尔族(p561明清时期的维吾尔社会政局)

3、撒里畏兀儿—裕固族(见撒里畏兀儿名词解释)

4、哈萨克:可以追溯到乌孙。等

回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全国2000多个县、市,比较集中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其次是甘肃、青海、云南、河南、河北、山东及3个直辖市,在全国的城市几乎都有其聚居区。现有860万人口。13世纪初,蒙古军队西征期间,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到中国,成为元代“色目人”中的主要成份,“回回”一词由民族他称而发展为自称。另有一批被称为“蕃客”的回回,是在唐初就来到中国经商的穆斯林的后裔,在与汉、蒙古、维吾尔等族的长期交往中,发展形成了我国的回族。回族以汉语文作为自己的民族共同语文。伊斯兰文化在回族的社会生活中影响很大,表现出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广泛密切交融。农村中的回回往往自成村落,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与手工业;城市中亦往往集中在某一街区,形成小社区。多从事商业与手工业。我国历史上回族在革命斗争和文化科学方面都有伟大贡献。

维吾尔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天山以南为主。人口有720多万(1990年)。“维吾尔”是民族自称,意为“团结”、“联合”。其族源可远溯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于我国北方和西北的“丁零”。丁零被作为“铁勒”、“铁历”、“赤勒”、“敕勒”之后,铁勒是西突厥汗国的一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的先世。公元7世纪铁勒中的几部组成“回纥”部落联盟,怀仁可汗与唐朝交好。9世纪以后,在西域定居的回鹘人与周围古代民族融合,逐渐形成维吾尔族。维吾尔族对开发、保卫、建设西北边疆有伟大贡献,有灿烂的民族文化,叙事长诗《福乐智慧》、《突厥语大词典》,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音乐舞蹈、民间工艺品享誉国内外。以农业为主,擅长植棉与园艺。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使用本民族文字,有新老两种,老维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新文字是拉丁化的。信奉伊斯兰教。

哈萨克族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赛和青海海西。人口有110多万(1990年)。其先民是公元前2世纪就生活在新疆北部和伊犁河流域的乌孙部落联盟,经2000多年的发展,至15世纪末形成哈萨克族。“哈萨克”意为“脱离者”、“避难者”,或“勇敢的自由人”。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解放后政府又为其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除少数定居从事农业经济外,大部分以畜牧业为主。信奉伊斯兰教,但由于牧业经济的影响,清真寺与经文学校都较少。热情好客,吃苦耐劳,体魄强健,性格豪放,能歌善舞。民间文学与民间文艺发达。

蒙古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新、辽、吉、黑、青、甘、宁、冀、豫、川、滇、京等省(区)。人口4806849人(1990年)。“蒙古”为本民族自称,最初只是蒙古语族诸部中一个部的名称,系唐朝时代“室韦”的一支。《旧唐书》称“蒙兀室韦”。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7世纪向西迁移游牧,逐渐与突厥语族部落融合,分衍出孛儿只斤、泰赤乌、扎只刺、兀良哈等部落。12世纪初,组成以成吉思汗为首的“合木黑蒙古”联盟。随着力量的壮大,于12世纪末13世纪初,先后击败塔塔尔、蔑儿乞等部落,统一蒙古诸部。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统一后的蒙古族以崭新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驰骋亚欧,开辟了东西交通,建立了窝阔台、察合台、钦察、伊儿国四大汗国;南下占据中原,征服大理、吐蕃,灭南宋,统一中国,建立了强大的元帝国,奠定了中国版图。蒙古族大多使用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现通用13世纪时创制、后经多次改革的蒙古文,俗称“旧蒙文”。早期信奉萨满教,元代后多改信喇嘛教中的黄教(即格鲁派)。1947年5月1日在内蒙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省级自治区。过去主要从事游牧业,有“游牧民族”之称。解放后,主要从事畜牧业,部分人则半农半牧或从事农业。能歌善舞,精于骑射。传统居住形式为蒙古包,现很少见。多食牛羊肉、奶制品和炒米,喜喝奶茶。

东乡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有37万多人口(1990年)。关于东乡族的历史来源,缺乏直接完整的史料文献,可以肯定的是与13世纪元代在西北地区的军屯活动有关。在东乡地区屯兵收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与当地回、汉、蒙古、藏等民族经元、明两代的长期融合,逐渐形成了东乡族。过去该民族自称为“撒尔塔”,源于蒙古语“黄色的”,反映了东乡人眼睛与头发的颜色特征。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文字。语言中蒙古语词汇占60%左右,汉语借词较多。现在兼通汉语,使用汉文的人很多。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信仰伊斯兰教,教派较多。解放前被称为“东乡回”或“蒙古回回”,与以上有关文化特点相联。1951年被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以其主要居住地东乡命名。

土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青海省海东地区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以及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海和甘肃的另外一些县亦有散居者。现有19万多人(1990年)。以历史上的吐谷浑人为主体,先后吸收了部分羌、藏、蒙古、汉等民族成分发展形成了独立民族。自公元初至元朝统一中国,“吐谷浑”一名在世籍中并不鲜见。元代汉文史籍中,始把“吐浑”记为“土人”。其族源与蒙古族最为密切,所以民族自称中过去曾有“蒙古尔”、“蒙古尔孔”等。元、明时已留驻或迁徙到今西宁、互助一带。早期从事畜牧业,主要养羊,今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副。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文字,通用汉文。主要信仰藏传佛教。民间文艺以唱“花儿”民歌影响最大。妇女的刺绣女红独具艺术风采。

锡伯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伊宁市、乌鲁木齐市和东北三省。人口为17万多人(1990年)。祖居地在东北地区,大小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是最初的摇篮,后迁至嫩江和松花江流域从事渔猎生活。多数人自以为是“鲜卑”人后裔,清初被编入八旗。1764年清政府从盛京(今沈阳)征调1016人,连同家属3000余人开赴新疆屯戍,形成分居东北与西北的状况。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有民族文字。以农业为主业,农闲时喜欢捕鱼打猎。信仰多神,也有信奉萨满教和喇嘛教的。多射箭能手,为国家队输送过不少优秀射箭运动员。锡伯族善于学习,有不少翻译人才,享“翻译民族”美誉。

柯尔克孜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西部地区,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最集中。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克苏、喀什和黑龙江富裕县亦有少数分布。现有人口14万多人(1990年)。“柯尔克孜”是民族自称,关于其含义,有“40个部落”、“40个姑娘”和“草原上的人”等解释。历史悠久,公元前3世纪,史书就记载他们生活在叶尼塞河流域,是匈奴的部属。唐代和元代是柯尔克孜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与中央政府和中原地区交往密切。元亡后,迁到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地区荒僻的深山中,发展变得缓慢。主要经营畜牧业生产,兼营农业和畜产品加工。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有民族文字。部分地区通用维吾尔语文和哈萨克语文。著名史诗《玛纳斯》具有世界影响。多数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民间工艺美术以刺绣与编织最著名。热情好客,讲究礼节。

撒拉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及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现有8.7万多人(1990年)。其先民是元代从中亚细亚的撒马尔罕辗转迁徙至青海来的,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乌古斯语组,无文字,多用汉文,有部分人懂藏语。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园艺发达,盛产梨、杏、葡萄、枣、核桃、花椒等,循化地区有“瓜果之乡”的美誉,尤以鸡蛋皮核桃著名。信奉伊斯兰教,解放前教派较多。民间文学发达。撒拉曲、宴席曲和花儿等民间曲调十分优美动听。

塔吉克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少数散居于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地。人口有3.3万多人(1990年)。“塔吉克”是民族自称,意为“王冠”。早在公元前若干世纪,就已活动在新疆南部的许多地区,帕米尔高原东部的操伊朗语的部落,是塔吉克的先民。自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塔吉克的地方政权及先民,与中原王朝及称雄一时的周围政权都有较多交往。清代沿用元朝的名称,称其为“色勒库尔”,建置色勒库尔回庄,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多数人兼通维吾尔语和柯尔克孜语。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曾使用波斯文,现改用维吾尔文。高山游牧型经济,以牧业为主,农耕为辅,有“马上民族”之称。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玛仪派,教徒不封斋,不朝觐,除老年人每天在家做两次礼拜外,一般人只有节日礼拜活动。能歌善舞,热情好客,敬重老人,民风淳朴。

乌孜别克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宁、塔城、喀什、乌鲁木齐、莎车、叶城等地。人口有1.4万多(1990年)。其先民可以追溯到中亚古代的粟特人、花拉子模人、大夏人、大宛人等。族名产生于13世纪。当时蒙古人建立的钦察汗国的乌孜别克汗(公元1312-1341年),统一了分散在中亚的各个部落,其汗国被称为乌孜别克汗国,其国人被称为“乌孜别克人”。14世纪以后,部分乌孜别克商人沿“丝绸之路”到中国内地经商,有些人逐渐在新疆的一些城镇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形成了中国的乌孜别克族。18世纪中叶,迁入新疆的人数大增,直到20世纪初,仍不断有人迁入。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有民族文字。大多数人从事商业和手工业,少数人从事牧业,兼营农业。妇女尤擅刺绣,在新疆久负盛名。信奉伊斯兰教,建有较大的清真寺,有些寺内附设经文学校。

俄罗斯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散居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现有人口1.3万多(1990年)。俄罗斯人是东斯拉夫人的一个分支,直接祖先是古代分布于罗斯河流域(今乌克兰的基辅地区)的罗斯部落。9世纪时以基辅为中心建立了“基辅罗斯”。12世纪时解体分裂为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部落。13世纪末14世纪初,莫斯科公国崛起,到16世纪末,开始向多民族国家发展,逐渐成为俄罗斯帝国。1917年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我国的俄罗斯族是自18世纪末由沙俄迁入的。19世纪末和十月革命前后由西伯利亚等地涌入我国的更多。新中国成立后,确认我国境内的俄罗斯族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使用的是俄文。俄罗斯族人民勤劳勇敢,豪爽热情。经济从业较复杂,有修理业、运输业、手工业、农业、园艺、饲养家畜和养蜂等。生活习俗与独联体的俄罗斯人相似。有部分人信奉东正教。

裕固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黄泥堡地区。现有人口1.2万多人。其祖先可追溯到古代的回纥(详见该条),公元4世纪末见于史书。公元840年,回纥汗国在天灾和外敌的夹击下崩溃,部众分几支向西、向南迁徙,到达河西走廊甘州的一支被称为“甘州回纥”。他们是裕固族的直系祖先。至895年占领甘州城,建立独立的政权,控制整个河西走廊地区,维持政权100多年。1028年,甘州回纥政权在西夏的进攻下崩溃,其中一支退至敦煌以南,柴达木盆地以北,西到罗布泊、若羌一带,自称“撒里畏兀尔”。在元代被列为色目人之一种,与蒙古人接触很多,并接受藏传佛教。至明代东迁到河西走廊,逐渐形成单一民族。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通用汉文。河西走廊中部和祁连山北麓的裕固族以畜牧业为主,黄泥堡的以农耕为主。信仰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喇嘛教黄教。

保安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大墩、高李、甘梅3个村庄。现有1.2万多人。是由元代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在青海同仁一带军屯垦牧,与周围的回、藏、土、汉各族人民交往融合而成的兄弟民族。明万历年间在同仁县境内设置了保安营,筑建了保安城,隶属河州卫。清同治初年,由于不堪当地喇嘛教隆务寺封建领主的欺压,而辗转迁至今居地。他们聚居的地方仍像在同仁一样,被称为“保安三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文字,多通汉语文。主营农业,兼营畜牧业、手工业和副业。腰刀“保安刀”是驰名国内外的精美工艺品,具有实用、装饰和收藏价值。信奉伊斯兰教。社会习俗与周围的回、东乡、撒拉族相似。

塔塔尔族

新疆的宗教及民族宗教政策 篇6

一、历史上的新疆宗教

明朝之前,除了流行过原始宗教,诸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萨满教外,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道教,伊斯兰教等都曾在天山南北各地流行过,并且大多有十分兴盛的时期。

萨满教是崇奉多神的原始宗教。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以及景颇,裕固,藏等民族,都曾信仰过萨满教。萨满教的分布之广,存在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是任何人为宗教所不能比拟的。“萨满”并非宗教名称,而是对一种特殊职责者的称呼,关于萨满之意,多数人认为是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知道”,“明白”之意,萨满教的思想核心是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灭,认为凡是世上存在物均有其自己的主宰——神灵。而萨满是沟通神界和人间的使者,是所有神灵与妖魔鬼怪沟通的代言人和中介人。佛教,伊斯兰教等教兴起后,萨满教开始走向衰亡。

除原始宗教外,祆教是最早传入新疆的宗教,祆教于公元前6世纪末创建于波斯,祆教教徒崇拜日月星辰和火,祆教约在公元前4世纪传入新疆,魏晋时期,祆教在中亚各地和新疆地区得到极大传播,后来,祆教又经过新疆东传中原地区,以至北朝皇室都大力提倡祆教,官府中专设有管理祆教的官员机构。唐末以后,祆教在内地开始衰落,但在新疆则一直延续到宋代。

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摩尼在印度创建,约在公元前2世纪前后,经克什米尔传入新疆,最早传入的地区是和田,到了公元2世纪,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佛教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佛教势力在新疆的衰落始于10~11世纪喀喇汗王朝建立后。16世纪末,天山南北基本上处于伊斯兰教影响之下。

摩尼教为摩尼创建于公元3世纪中叶,经考证,摩尼教约在公元6世纪传入新疆,唐,五代时期最兴盛。

景教是基督教派别之一,为叙利亚人创立于公元5世纪,传入我国后称作景教,景教传入新疆的时间大体是在公元6世纪。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约产生于公元2世纪初,公元5世纪从中原向西传入新疆。清朝政府统一新疆以后,道教重现昌盛,到新中国建立以前,道教成为新疆汉族信奉的主要宗教。

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为穆罕默德创立于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为“顺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称为“穆斯林”,意思是“顺从者”。伊斯兰教信奉唯一的神—安拉,伊斯兰教在行动上要严格遵行“五功”,教规和宗教仪式。伊斯兰教9~10世纪才由陆路传入新疆,至16世纪初,伊斯兰教在天山南北各地占据统治地位。

二、党的民族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10月1日。地方的选举法中明确规定:少数民族领导成员的差额选举,只在少数民族公民中进行。在处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党和人民政府强调“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三、党的宗教政策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也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地区。现在全疆有八种宗教,它们是:伊斯兰教、佛教、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萨满教和道教。少数民族群众主要信仰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和东正教。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宗教问题。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国家不干涉个人的宗教信仰,宗教也不能干预国家事务。

浅谈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篇7

本次调查问卷共回收985份, 回收率为98.5%;调查范围涉及的少数民族有49个, 以本土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主, 包括朝鲜族、蒙古族等外省学生;涵盖大一、大二、大三年级, 比例分别为28%、46%、36%;男生为55%, 女生为45%。调研统计结果分析显示, 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 但也存在着对自身未来发展较为迷茫的普遍现象, 出现了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缺失的问题。

1. 对信仰的认知倾向于现实主义。

3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信仰, 而50%的学生对信仰的认识更倾向于现实主义, 倾向于个人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则仅为18%和26%。58.7%的学生认为“家庭幸福”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追求, 其次是“身体健康”, 占26.8%, 而“事业成功”和“金钱”则被放在更为次要的地位上。从性别类型来看, 女大学生对“家庭幸福”和“身体健康”的追求明显高于男大学生, 男大学生则更多地选择了对事业成功的追求。调查结果在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之间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

2. 空虚、迷茫的情绪普遍存在。

对于具体的人生目标, 有高达91%的学生表示曾经考虑过, 但58%的学生并没有对此做过规划。在回答“什么最令人消沉”时, 49.2%的学生选择了“生活空虚”, 34%的学生认为是“人情冷漠孤独、不被人理解”, 只有11%左右的学生选择“学业不好”和“感情受挫”。而就目前的状态, 38.4%的学生知道“未来形势严峻, 但不知如何应对”;28.7%的学生能认真对待自己的未来, 但倾向于“顺其自然”;12.6%的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而只有24%的学生“态度乐观, 能为自己的未来努力”。

3. 对宗教信仰较为理性, 但对宗教的认识不全面。对宗

教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 只占15.2%, 明确表示需要宗教信仰的学生比重也只有27.5%, 更多学生认为宗教信仰可有可无。在回答“是否信仰某种宗教”时, 有67%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信仰任何宗教, 也有5.4%、7.4%的学生分别表示信仰佛教和基督教, 但通过进一步的交流发现, 实际上真正信仰宗教的学生微乎其微, 而且对宗教信仰的随意性较强。

4. 入党意愿强烈, 但有较强功利化色彩。

超过80%的学生有着入党的意愿, 其中男女生之间入党意愿的差异并不显著;随着年级的提高, 入党意愿则会逐步增强。在入党动机方面, 对于自己的入党动机, 45%的学生表示“信仰共产主义”, 15%的学生表示入党是为了提高思想觉悟, 但也有40%的学生表示是为了“找工作”。8.4%的学生入党是应家人要求, 另有25%的学生则是“随大众”或追求“名声”, 这也充分反映出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功利化倾向。

5. 不同少数民族学生信仰比例差异较大。

调查显示, 回族学生信教比例高达58.8%, 藏族学生信教比例达43%, 远高于平均水平, 而贵州一些世居少数民族如水族、布依族, 其学生信教比例不到5%, 与汉族学生信教比例未出现明显差异。

二、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成因探析

1. 社会环境因素。

从国际环境来看, 20世纪末前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国际共产主义事业进入低潮, 各种政治势力重新分化组合,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马克思主义理论受到巨大冲击。随着国际经济文化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 中西方文化也在更广泛、深入的领域进行融合、碰撞, 宗教作为西方价值观念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渗透明显增强, 大学生接触宗教的机会增多。从国内环境来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完善, 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巨大嬗变和碰撞, 竞争带来的风险, 贫富差距的存在, 地区不平衡的逐步加剧, 导致相当多的人出现心理阵痛和失衡, 而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带来了社会失范与社会结构重建的问题, 出现了一些群体的解体, 造成“失范”或“非规范”现象广泛存在。而宗教中比较固定的规则及其所宣扬的理念, 成为部分社会群体获得内心平和与精神抚慰的最简便的方法, 成为少数人处理社会事务的行为规则参照。

2. 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

调查对象多为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 他们成长于社会转型时期, 面临着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虽然大学生生理体格基本成熟, 思维活跃, 视野开阔, 接受着高等教育, 但是其思想观念、心理稳定程度、价值取向等方面尚未定型, 仍处在待成熟的阶段, 对信息的筛选和鉴别能力较差, 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浅薄, 对社会问题的认知不够全面, 考虑问题不够客观深入, 处理事情容易冲动偏激, 情绪心境的持久性较差, 容易波动变化。这些主观因素都影响着大学生理想信仰的确立和坚定。

3. 民族、地域、家庭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 在藏族、回族、维吾尔族、东乡族这些全民信教的民族中, 大学生的信教比例是很高的。在中国, 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有藏族、蒙古族等, 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来自这些民族的大学生出生并成长在有着强烈宗教氛围的民族和家庭中, 自然有着很深的宗教情感。

4. 宗教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 宗教日益世俗化, 呈现出一些新的适应性特点。宗教的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哲理性、伦理性和心理性, 宗教对人生、世界、自然有独特的诠释, 这对喜欢追求理性知识的大学生颇有吸引力。大多数宗教都宣称是“善”的事业, 劝人行善, 利己利人, 这对具有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大学生也有吸引力。他们认为在宗教中可以寻求到社会人际关系间难得的宽容、慈悲和公正。特别是宗教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功能, 能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宗教政治色彩逐渐淡化, 而主要表现为调节个人信仰与社会公共价值之间的关系, 向个人提供属于个人生存之意义的选择。由于现代生活的单向化、非情感化、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物质生活丰富与精神生活贫乏的反差, 使得宗教的价值更加得到强化。

三、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建构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一体, 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就在实际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会转型时期信仰体系重构联系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教育既有必然性, 也具有可行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方向保证,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时代要求,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丰富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具体内容,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提出了明确的道德内涵。

2. 创新和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模式和机制。

在大学生信仰教育实践中, 要避免纯灌输式教育, 避免信仰教育的教条化, 注重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一是因人制宜。要多层次分类别地设计信仰教育, 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对普通学生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产生信仰偏差的学生进行科学信仰教育。针对不同学生找到不同的突破点, 这样有助于改善信仰教育的效果。二是变革信仰教育的刻板模式。坚持信仰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信仰教育融入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将信仰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三是积极运用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 创新信仰教育的载体和平台。网站、论坛、博客、视频等都能设计成专门的信仰教育载体, 把校园网络、校报、广播电台、宣传栏、黑板报等校园舆论阵地充分利用起来,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根据学生对网络的新要求, 对症下药。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高校应依据规章制度实行依法治校、依法管理, 同时要以人为本, 给少数民族大学生以人文式的关怀, 让广大师生在有序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施展才干。二是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 使大学生目光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积极健康的一面。加强大学生组织建设, 把所有大学生纳入相应的组织中, 满足他们的兴趣需要, 激发他们对学业、事业的追求, 使得他们的情感有所依托, 生活学习有帮助, 人际关系良好, 心理问题得到解决, 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他们加入教会, 寻求教会帮助的动机和需要。

4. 团结尊重信教少数民族学生。

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大学生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但大学生又不是普通公民, 他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他们所肩负的使命要求他们必须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我们必须审慎地认识到, 大学生宗教徒的精神信仰也是人对终极意义的自由追求, 是人的一种深刻的精神需要, 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只是信仰问题, 并无政治企图。因此, 我们要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物的管理, 一方面, 要尊重和团结信教大学生, 依法保护他们正常的宗教活动。另一方面, 要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打击校园内外各种非法的宗教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央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民族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0.

[2]刘树宏.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初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3]孙琼如.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青年研究, 2008, (11) .

[4]包玉琴.在民族院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仁[J].民族教育研究, 1991, (3) .

浅谈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篇8

关键词:宗教;基督教;少数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B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2-0130-03

一、调研地点的基本情况介绍

大箐是位于云南楚雄州禄丰县仁兴镇的一个纯苗族的村寨,地处滇中北部的乌蒙山区西部,是典型的高寒山区。大箐村有9个自然村,共有村户400户,共1274人,其中男性613人,女性661人。大箐村以传统农业种植和饲养牲畜家禽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常年在外务工人员156人,2013年,大箐村人均年收入3781元。

大箐村民大多信仰基督教,基督教传入到这个村的历史有百年之久,村里共建有10座大小不等的基督教堂,基本每个村小组都有一座教堂作为宗教活动的聚会场所。信教人数占全村总人数的70%,经过洗礼仪式的信徒就有600左右,信教人群以中老人为主,年轻人和小孩也不乏信众,信教群众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

总的来说,大箐村作为一个纯苗族的村寨,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人口和社区结构也是比较简单和纯粹的,在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等方面保留了较多的传统模式,而基督教较早的传入,它其实是伴随着大箐村的社会发展而逐步发展和兴盛,并成为大箐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基督教与大箐苗族社区生活的关系

宗教对于社区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影响的程度也各有不同,在大箐我们既能看到宗教在社区生活的良好适应,也会发现其中出现冲突和矛盾的方面。

(一)经济生活上的协调和奉献。

在大箐宗教活动的开展和村民的经济生活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协调的。一方面宗教不干预村民的生产生活,宗教活动的进行一般选择在村民劳作之余的时间,安息日教会的信徒,教会虽然规定不能食用猪肉,但是并不限制教徒饲养和销售牲猪。不影响村民正常的经济生产活动。比如教会组织的唱诗活动安排在每周一、周三、周五的晚上举行,每周一次的最重要的礼拜日活动,也是设在星期天的中午举行,礼拜活动一般在两个小时左右。但星期天也是村民每周下到镇里赶集的日子,对于礼拜日的活动,教会没有硬性要求每个信徒每次都必须参与,信徒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此外,教会往往还会根据农忙的具体情况来调整礼拜活动的时间。另一方面,教会的运转资金大部分都是从信徒的捐献中获得,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直接减少了村民的收入,但是信徒对教会的捐献都是自愿的,捐献的多少也是信徒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奉献,不存在硬性摊派的情况。捐献资金的管理面向信徒进行透明公开,教会运用信徒捐献的钱物主要作为教会活动的开展资金。经济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宗教活动开展的基础,所以在村民的經济生产活动中,教会更多的表现出积极的协调配合,以期信徒能有更大的奉献。

(二)教育卫生事业的开创和继承。

百年之前,苗族一直作为彝族的奴仆和佃户,经济水平十分低下,卫生条件和意识都很差,基督教传入这些地方之后,为了更有效地宣教扩大福音,教会在此设立教堂的同时也开办学校和医院,而这些公共事业的兴设,在客观上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文卫事业的发展。医院在为村民看病治疗的同时也开展了一些卫生知识的教育和普及行动,从个人卫生的习惯养成到社区环境的净化保护,教会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解放之前,大箐最早的学校就是由教会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设立的,由于学校的开设,使原来处在社会底层的苗族同胞的文化知识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甚至超过了附近坝子上的汉族同胞。在解放后,教会小学由政府承接公办了,教学资源和水平都有了更大的提升,教会在学生的教育方面仍有自己的作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教会对苗文和苗语的保护作用,甚至比政府和学校的作用还要大些。苗族的文字是由基督教传教士创制的,教会在大箐开展的活动都是用苗语和汉语同时进行的。虽然政府也对苗文苗语的保护也较为重视,投入了很多资金,但是学校的苗文教育只推行到三年级,之后就不再教授,学校短短三年的苗文学习其实是很有限的,教会则承担了后续苗文教育的工作,因为教会有自己印行的苗文圣经,传道员在讲道时,也全程使用苗语,信徒每天都要看、都要读、都要讲,教会组织的唱诗活动,也使用苗语演唱,这些都极大的保护了苗语和苗文的传承与保护。不管教会是出于什么目的,但其采取的办学设医的传教方式,在历史上确实对大箐苗族村的现代文化的开启起了巨大作用,即使到现在仍然积极的起到传承和促进的作用。

(三)文化生活上的兴废和特色。

基督教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的传入必然会与苗族传统的文化发生碰撞和博弈,而在大箐,基督教确实导致了村民文化生活的许多兴废,同时也促进形成了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

1.关于芦笙乐器。芦笙在苗族中是一个很标志的承载传统文化的器物,但是大箐村现在会吹奏芦笙的几乎没有了。教会也把芦笙作为一个关乎信仰纯洁行的东西,并加以禁绝,因为芦笙原来一般都是在丧事上演奏,是作为一个沟通死人灵魂、祖宗和鬼神的桥梁,芦笙其实已经隐含了关于鬼神信仰的内容,这当然是与强调上帝是唯一救世主的信仰相冲突的。而我们访谈中也听到说,他们之所以支持芦笙的禁绝,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于过去苦难历史的一种解脱,因为芦笙盛行的年代正是苗家人最苦难的年月,芦笙中记载着更多的苦与泪,所以放弃芦笙是对于苦难的解脱。教会无疑在大箐村芦笙衰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中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

2.基督教对于传统婚丧嫁娶的影响。现在大箐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嫁娶和丧葬仪式,一是传统的丧葬嫁娶习俗,还有一种是教会影响下的丧葬嫁娶的习俗。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婚丧嫁娶方面是有差异的,教徒按照教会的要求来严格进行活动的礼仪,不管是婚嫁还是丧葬,教会的仪式都更趋向于从简,而传统的则更加繁杂和耗费钱财一些,所以基督教倡导的这种简化的礼仪形式对于当时普遍不富裕的人来说,确实减轻了许多压力。但是在节庆仪式上,难免会有信教和不信教的人一起参加,此时两方都抱有极大的宽容,即各自分开举行属于各自的仪式活动,而不指责和干涉教会对苗族传统丧葬嫁娶习俗的影响。

3.歌舞艺术方面的影响。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大箐更是云南有名的歌舞之乡,教会不干涉信徒唱歌跳舞的活动,而且教会会组织信徒一起举行唱诗活动,大箐小有名气的金芦笙合唱团也是以唱诗班的人员为主体,这与教会的鼓励和培训是分不开的。另外圣经提倡人要做文明人,圣经要求信教者文明向上,抵触低俗淫秽,所以村民在进行苗族歌舞时的穿着打扮,不能穿着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苗族歌舞文化向纯洁和高雅发展,并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和宗教情怀的特色歌舞文化。

(四)政治生活上的规范和竞争。

在这样一个几乎全民信教的社区中,基层政权如何与教会以及信教群众互动和联系,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大箐可以感觉到基层政权和教会之间基本是保持独立的,并没看到十分严格的领导关系,也没有看到剧烈的矛盾冲突。教会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规范而自由的开展自己的教务活动,基层政权对于教会的活动基本是不干涉的,而教会表示他们是全力支持政府的工作,只要有需要教会处理帮忙的地方,教会是很愿意提供支援和协助的。

但是,在大箐基督教会与基层政权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对人才吸收的竞争关系。许多信教的青年拥有较高的知识和文化水平,但是由于信仰的关系,就不能被吸收到村委班子和工作里面来,这其实使基层政权的公信力及参与度和动员力量受到了削减,而教会的动员力则似乎要比村委大得多。一个家庭父母长辈信教,这个家庭中的子女也会跟着父母长辈信教,而这个家庭的子女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都较好,但因为信教了,就不愿参与党团组织,也就不愿参加基层政权组织,基层政权组织人才就流失了。比如说,在大箐广地山村小组里,龙先生曾担任村支书,他们一家自然是不信教的,但是龙老人的二哥和四弟是信教的,所以他们的子女也都跟着他们信教,现在龙老人二哥家的大儿子,是村里屈指可数的大学生,但因为随父母信教后,到大学后就不入党,也不愿意参加党团活动,自然而然也就不愿意进入政府机关工作了。现在大箐基层政权组织的干部,知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一定程度上是受教会竞争的影响。

三、大箐基督教信仰产生的原因和一些变化动向

大箐村民绝大多数是信仰基督教的,具体比重和数值,教会和村委给出的说法是有出入的,村委说是有60%的村民是信仰基督教的,但是教会说经过了洗礼的信徒就有60%,这部分加上其他没受洗的信徒后估计是要占到90%了,我们从教堂的数量和规模上也能看到宗教在这个社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和作用。

(一)大箐村村民信仰宗教的原因。

1.历史机缘。苗族在以前是个备受其他民族压迫和剥削的民族,百年之前苗族的日子可谓是悲惨痛苦的,当时的传教士来到苗族聚居的村落里传教,这些深受打压的人们听说还有一位至尊的上帝在爱着苗族的同胞,并且不放弃对这些底層的人民的救赎,在心理上就给苗族巨大的安慰,激起了他们慕道和皈依的信心。

2.社会事业的带动。基督教之所以在苗族中能够得到广泛传播,更多的是得益于基督教在这些地区所开展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推动和鼓励。基督教在最贫困落后的地方建起医院、学校、教堂,给这些人科教文卫事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建设和帮助,福泽后代,也是这些收益的民众心悦诚服。比如大箐小学,也快有近百年的历史,当初也是传教士在这边筹划建立的,在民国时期,大箐小学对于提高大箐人的文化知识水平的作用是巨大的,据说由于这个学校的存在,使得这个穷山沟里的人的知识水平一度超过了山下坝子里的地主富人家的孩子。而从大箐小学走出山村的人更是数量众多的。

3.传承的惯性。基督教信仰在这个村寨已经形成一种传统的习惯和力量,家庭的信教传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下一辈中。现在村里许多年轻的信教群众往往都是从小随长辈进出于教堂,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会的熏陶,长大以后自然而然的归信的。教堂里的年轻传道员,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小时候跟着担任教会传道员的父亲去教堂,慢慢这变成一种习惯,长大后自己更是钻研教义,并得到教会的培养去到了外省和外国参与神学院的进修,后来回村又继任了父亲的教职,他自认为这是很自然的家庭的影响。基督教信仰这种宗教文化已经成为大箐村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二)宗教信仰的一些变化。

从星期天教堂的礼拜活动中发现信教的群众还是以妇女居多,而且是以中老年人为多数,年轻人信教的是比较少的。经调查了解,许多青年人小时候是信教的,但是等他读书了解了更多的知识,或者是外出升学和打工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之后,他们会出现对于自己信仰的一个重新的审视,这种审视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放弃自己的信仰,另一个是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那种放弃信仰者,更多是因为小时候的信教行为更多是出于一种家庭文化的传承和习惯而去坚持的,而且当时也没能接触到更多的文化和信仰形式,所以他不会有怀疑和思考,但是等到有外界新的信息传入,他开始主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也就有了选择,因此,年轻人在面对科学教育、大众传媒、信息开放等等这些因素会导致一部分人在信仰问题上重新进行选择。

四、小结

上一篇:环境监测与分析下一篇:概括主要内容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