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讲,阅读教学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情感上的体验,这对于语文学习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小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并不能很好地享受阅读,有消极阅读的情况,这就导致阅读流于表面。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快乐阅读,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要找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阅读;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阅读的优良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往往具有充分的识字量,在阅读速度以及阅读能力方面会取得很大的发展与进步。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尤为关键的一部分。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并将这些技巧运用至阅读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培养他们的良好阅读素养。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快乐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语言理解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工作者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核进行深入探究,能够进一步明确小学教学目标、健全评价体系,切实加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前还存在很多无可避免的问题,学生阅读能力较差,对阅读兴趣不足。为此,教师需要制定出针对性的策略。

快乐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形式。快乐的意义比较广泛,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是快乐的。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上,阅读教学局限于呆板的阅读形式,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丧失对阅读的兴趣。为此,如果想让小学生真正在语文课堂上活跃起来,教师需要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增强对阅读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他们的学习水平和思维能力进行剖析,才能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感受、体验美感,充分体会到语言的魅力,不断提高阅读的兴趣,感受更多的快乐。

生活是学生阅读的广阔天地,所以教师要有效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阅读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阅读,体验快乐阅读。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充分展现自我,在快乐中成长,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快乐阅读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正采取积极的措施在课堂上开展快乐阅读,但一系列阻碍快乐阅读的问题仍然存在。

首先,部分学生对于阅读兴趣并不高,无法展开深层次的阅读学习,再加上课内、课外阅读量比较低,学生无法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难以形成积极的阅读行为。学生只有具备了充分的阅读兴趣,才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从而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喜欢阅读、自主阅读、享受阅读的学生并不多,只有部分学生能够投入。

其次,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还处于被动学习的阶段。部分教师还是采取问答式教学,虽然能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但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探讨,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这种循规蹈矩式的教学并没有将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不能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生自然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四、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快乐阅读的方法

(一)正确有效导入阅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较强,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无法集中精神进行学习。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增强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用良好的情境教学方式,为学生学习新的教学内容做出正确导入。首先,可以设计出吸引学生的情境,设置疑问,引起他们的注意力,进而让他们保持对阅读的热情。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时,为了让学生沉浸在阅读教学的氛围中进行有效阅读,教师可对文章里的句子进行深情朗诵,配合课件展开课堂导入:“雨,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气候,每个季节的雨都有特点:春雨贵如油,绵绵细雨比较温柔;夏雨滂沱,为我们带来丝丝凉意;冬雨深沉,令人感到寒冷……我们今天学的是《秋天的雨》,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细心观察生活,你们觉得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融入教学氛围,进而展开有效阅读。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

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扩充阅读内容,尽量增加趣味性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制定符合他们特点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沉浸于浓厚的教学环境,进而进行思考。另外,学生需要在这一阅读氛围中探讨自己的感受,在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开展阅读,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丰富多彩的娱乐形式对小学生的阅读来讲具有双重作用,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娱乐活动,将多媒体运用至阅读教学中,充分调动课堂氛围。

例如,教学《纸的发明》,教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形式,通过多媒体呈现出几个问题:谁发明了电灯?孔明灯是谁发明的?地动仪是谁发明的?随后利用多媒体展现问题的答案,学生在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学习新课《纸的发明》。在教学期间,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里的词汇: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在学习完生词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和脉络。需要首先划分自然段,第一部分是造纸术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和贡献;第二部分是纸发明的过程;第三部分是造纸术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后集中总结造纸的方法,明确造纸术的具体步骤,对造纸术的优势进行分析。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蔡伦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回答这种发散性的问题。

(三)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夯实语言基础

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夯实语言学习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训练,提高自身的语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感受语言的实际内涵,让学生通过多种策略进行学习领悟。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将阅读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提高自己的语言基础能力。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促使他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自我感知,从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对知识性的内容进行整理。如果教师没有进行指导,学生就很容易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片面的学习。所以,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语言基础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学习内容,这样才能展开快乐阅读。

例如,教学《花的学校》,为了让学生建立阅读的信心,提高阅读质量,教师可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语言技巧。教师在课上解读文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在反复咏叹、揣摩阅读内容之后,发现语言的精妙之处。首先教师提问:“东风是什么特点?有没有专门的词描绘了东风的特点?”学生回答:“湿润。”教师继续教学:“那你们由这些词理解到了什么?有哪些不同的感悟?”学生回答:“风是自由的。”教师教学:“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你们认为花会从哪些地方跑出来?”教师引导学生逐字逐句推敲课文的意思,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夯实语言学习基础。

(四)以课本阅读为基础,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拓展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书本的内容作为出发点,将阅读的内容不断延伸至课外。教师需要结合课内外的阅读内容,搜集大量的课外知识,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对于小学生来讲,课外阅读材料需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阅读后,能够进一步消化书本中的人文知识,加深知识理解,提高见识。

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安徒生,熟悉安徒生的生平,熟悉安徒生的出生、成就等方面,随后展开拓展阅读。教师将安徒生童话中《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等故事的片段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安徒生的其他作品:“你们还知道他有哪些童话作品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说:“对啊,安徒生一生创作了158篇不朽的童话作品,为我们后人带来了更多的收获。这些,咱们的‘拓展阅读——快乐空间’上有相关的介绍,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登录了解。”教师需要注意课外阅读书目的选择,让学生阅读价值观正确的书。学生的性格、三观、思想都很容易被阅读影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五)开展丰富的主题阅读活动,做学生阅读的引导者

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充满好奇。教师要抓住这一特征,结合学生的思维认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阅读活动。主题阅读活动的形式灵活多变,可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交流展示阅读成果、分享阅读成果这几个步骤,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愉悦感。

例如,教学《秋天的雨》后,设置拓展阅读的任务,让学生将《春夜喜雨》和《山居秋暝》这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谈谈阅读感受。随后设置主题阅读活动,举行“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就两首诗歌展开分析,通过辩论交流的形式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对比喻句、排比句几种句型进行仿写,随后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选出优秀的仿写句,在班内进行展览。这种读书交流的形式,能让学生针对诗歌的内容进行探讨,并将诗歌与教材文章进行对比,在分享交流中进步。

(六)改革阅读教学手段,让阅读教学更加高效

阅读与生活情境息息相关,阅读的内容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创设情境,打造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体验生活带来的真实性,进一步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除了创设有效的阅读情境,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科学多样的阅读形式进行学习。其中,教师需要教授给学生多元化的阅读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这样才能使阅读教学更加高效。

例如,教学《司马光》,教师创新课堂阅读教学的形式,利用多媒体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动画视频《司马光》,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沉浸于学习氛围中。观看视频,学生进行直观的学习,感受体验视频内容,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随后,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多种方式的阅读技巧,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进而将这些学习方法运用至今后的学习中。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提升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教育工作者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快乐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学有所获,不断提高自身阅读量,增强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邓信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2):25.

[2]杨星爱.另辟蹊径,快乐阅读: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教学模式探究[J].新课程,2021(1):52-53.

[3]吴会玲.兴趣引领,快乐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读写算,2020(27):187.

[4]王跃.“流动书吧”引领培养小学生快乐阅读兴趣[J].基础教育论坛,2020(21):47-48.

[5]苏惠婷.快乐阅读,享受语文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中华少年,2020(10):104-105.

[6]顾林芬.丰富阅读教学方法,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1).

[7]王瑞霞.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

[8]陈连松.以生本理念为引导构建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

[9]汪晓芳.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

上一篇:高职汽车专业校企双主体“四定式”人才培养模式融合“1+X”证书标准实施策略下一篇:人文关怀视角下的现代小学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