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得到的启示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得到的启示(精选11篇)

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得到的启示 篇1

刘善兰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通过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我觉得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四、在阅读中应注重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由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我们的阅读教学很少用持续默读法、讨论法和表演法。这三种方法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我们的阅读教学中讨论时间过少,而且讨论内容浅显,常常形式化。使阅读和学习变得很乏味。小学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我们平时一般只在枯燥的字词句的分析和讲解中,把语言肢解了,这样不仅远离全方位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目标,而且使孩子越来越厌恶语文学习。

五、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在我们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花大量的时间讲解和分析文章,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积极的意义建构者。我们生怕学生读不懂,考试考不好,给学生过多的干预,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用教师的思维来代替学生的思维。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很少给学生独立阅读的机会,认为这是在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因为大部分老师如果不“教”,就会不知所措。

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得到的启示 篇2

沈从文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 而且在教育领域也有独特的思考。在沈从文的视野里, 教育的主要形态是“人生教育”,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做人”, “大书” (是指实际存在的人生经历) 、“小书” (指用文字写成的“说明人生”“表现人生”的书本, 是“人生”的文字形态) 组成了“人生教育”的主要内容, 自我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方法。这些教育理念对如何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一、阅读经典, 占据制高点

在沈从文的视野里, 能担当教育“人”的重任的“文学作品”是有特定含义的, 是指“浸透人生崇高理想、求真勇敢的批评态度、博大坚实富有生气人格”的“经典”。唯有此种“经典”“方能启发教育读者的心灵”。而经典名著也是高校《大学语文》的主要课程资源, 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 人类最美好的创造也都汇集于其中, 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 (当然不只是文学, 还有其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本文探讨的“经典”只限于文学经典) 的名作、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阅读经典可以使学生一开始就占据精神的制高点, 因此它应是文学教育的主要载体。

学生阅读的经典文本主要来源于教科书。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要从育人的高度、学术的态度, 谨慎从中外经典名著的浩瀚海洋中甄选文本。沈从文也曾说过:“为青年人选书读、开书单, 这件事是一个责任……”笔者认为, 在选取文章时应主要遵循以下三项原则。一是适量。不求多, 而求精。篇目不要求选得多, 但一定得是代表文学发展方向的经典文章。二是适度。所选的文章应该适合学生已有的理解水平。文章太深奥, 学生理解不了;文章太浅显, 学生读得没有味道。因此, 一定要在了解学生的阅读层次后进行适度的提升。这样, 学生才会因新鲜感和挑战性而对文章产生喜爱。三是文美。选取的文章一定要文笔优美, 细腻独到。要选接近学生已有审美喜爱的文章, 但也不能一味迎合他们, 而要适度选一些他们不常接触的好文章, 打破他们的审美定式, 达到审美多元化。

此外, 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课外选择阅读经典名著也是一个重要渠道,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益补充。对于推荐的书目, 要适时检查, 还要在课堂上举行课外阅读讨论等。这样, 课堂内的阅读和课堂外的阅读才会良性互动起来, 从而为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立一种相互理解、彼此信任的和谐氛围。

二、欣赏涵咏, 主体阅读

学生阅读经典的方式关系着学生对经典的态度和看法。学生厌烦甚至恐惧鲁迅作品的现状, 便是典型表现。一个学生这样说:“大约到了小学四五年级以后, 每学期的语文课本中总能见到鲁迅的大名, 诸如《一件小事》《纪念刘和珍君》等, 这是我最怕也最难的, 且不说半文半白的语言、晦涩难懂的字眼、模糊不清的含义, 仅仅老师布置的总结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等任务就很令人头痛。”另一个学生则说:“鲁迅第一次出现在小学课堂上时, 就是一个全身披挂的‘思想神’, 老师要我们向他‘顶礼膜拜’。”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沈从文的一段话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的思路。“而一般趋势, 只不过是从字义章句间着手, 从不让学生从欣赏涵咏古人性情人格于历史记载与诗歌表现中, 对传统精神情感毫无理会机会, 这种学生从什么方面可望接受传统、淘深生命, 而作出新的创造?”

“涵泳”是古来有之的读书方法。曾国藩曾说, “涵者, 如春雨之润花, 如清渠之溉稻”;“泳者, 如鱼之游水, 如人之濯足”;“善读者, 须视书如水, 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 则涵泳二字, 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涵”描绘了书对读者的滋养, “泳”字则揭示了读者读书时应持的姿态。用心地体味, 沐浴书的泽露, 就有可能得到“意言之表”, 汲取到精神营养。而沈从文的“涵咏”又在“涵泳”的基础上增添了读书方法——“咏”, 即出声诵读。关于“咏”, 朱熹也说过:“学者读书, 须要敛身正坐, 缓视微咏, 虚心涵泳, 切己省察。”看来, 在对“咏”的读书方法重要性的认识上, 沈从文与朱熹有相通之处。

如今, 语文课堂上对鲁迅作品的教学就近似于沈从文所说的“只不过是从字义章句着手”, 如此下去是无从让学生“理会传统精神情感”“接受传统、淘深生命”的。因为忽视了阅读经典体味蕴藉的途径应在于“欣赏涵咏”。确切地说, “字义章句”“精神情感”便是沈从文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文学作品阅读的“艺术”和“历史”两个方面, 它们基本上相当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两个理念。但是, 凭借那种把两个理念人为分离, “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的机械冷漠的阅读方法是永远也进入不了文学世界的。读者只有投入“生命”, 把对经典的“艺术”和“历史”的体味统一于主体, 用“心”地“欣赏涵咏”, 才能真正走近经典、走近大师, “以读者之心与作者之心及作品中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 体验他们的境遇, 真实的欢乐与痛苦, 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 品味作品的意境, 思考作品的意义”, 才可望“接受传统、陶深生命”, “作出新的创造”。

需要强调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欣赏涵咏”绝不仅是对经典精神蕴藉单方面的重视, 对作品语言的感悟也是不可或缺的。更确切地说, “接受传统、陶深生命”是以感悟语言为中介和桥梁的, 因为“言说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也就是说, 语文课堂上流行的阅读方法的最大弊端是将内容与形式分析人为地隔离, 而实际上两者是应该统一于言语感悟的, 从言语中体味背后的人的心灵世界, 从言语中感受言语的趣味。二是“欣赏涵咏”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的主体性阅读是根本。阅读经典说到底是读者通过与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对话, 实现“对人 (他人与自我) 的发现与开掘”。而由于个体的经历、阅历、思维方式的差异, 沈从文曾说过:“同样一部作品, 给读者可好可坏。有时又因为读者注意点不同, 作品价值即随之而变。”传统的“正确答案式”的经典解析方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

把阅读经典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交给读者, 也体现了沈从文人生教育思想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又一契合点——自我教育, 实现教育主客体间的民主和平等,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三、“大书”“小书”对照阅读

在沈从文人生教育思想视野里, “小书”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书本, “大书”指的就是“人生”, 有自然景物, 有人, 也有事。“大书”“小书”共同构成了通向“做人”目的的教育内容。关于两者对照“阅读”的方法, 沈从文的一段论述传达了这方面的观点:“从说明人生的书本上, 养成了对于人生一切现象注意的兴味, 再用对于实际人生体验的知识, 来评判一部作品记录人生的得失。”

阅读一部作品是需要将自己的“实际人生体验”倾注于其中的。“大书”与“小书”的两相对照, 才能明白“‘人生’究竟是怎么回事”, 才能“评判一部作品记录人生的得失”, 对作品作出独特、个性的鉴赏。

“大书”“小书”的对照阅读与我们上面分析的“欣赏涵咏, 主体阅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它们统一于用心、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学生才能进入阅读的较高境界,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从而达到阅读教学过程中和谐师生关系的较高境界——充分释放学生的个性。

笔者在《大学语文》的现代文学单元教学过程中也有类似体会:学生初次接触作品后印象较为深刻的情节与其人生体验基本一致。比如, 阅读《故乡》《菜园》两篇文章, 来自农村的孩子对“捕鸟”“种菜”等情节印象深刻;对“小伙伴之间的情谊”体会较深的学生大多数爱好交朋友, 他们经常回忆与朋友相处的美好日子;有过丧亲之痛的学生则对《菜园》中承受丧子之痛的母亲理解较深。对于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体会到大民家生活艰难的大多数是家境不好或曾经不好的孩子;家境稍好的学生容易把注意点集中到大民幽默的语言等因素上。以上例子说明, 人生体验对阅读活动的影响非常深。

学生的个性集中体现在“大书”——实际的人生经历方面, 要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充分释放学生的个性, 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引导学生“大书”“小书”对照阅读, 实现个体的独特审美享受过程。因为, 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个体, 这也是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追求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四、教师解析, 重在引导

和谐师生关系的根本在于融洽相处。强调学生主体性阅读, 并不是要完全抛弃教师对文本的解析。沈从文对教学十分严谨, 他期望和要求教师明白作品“在当前民族需要与学术意义上的得失”以及要了解相当的“文学知识”, 才能不至于“教书近于自欺而误人”;“良好教师却要客观, 要承认价值上的相对性、多元性”等。体现在阅读教学上, 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要充实、提高自己, 一方面要以极大的爱心、认真负责的态度、恰当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多元的鉴赏和理解, 这样才有可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以独特的感悟方式获得“生命的陶冶”, 丰富学生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

关于教师引导学生主体阅读的方式, 综合沈从文人生教育思想和实践, 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第一, 营造气氛, 回忆“大书”。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回忆, 实现学生对与文本有关的人生体验之河的重新游历, 为其阅读“小书”创设环境。

第二, 文学知识, 适当介绍。民主是有限度的, 唯此才能拥有至高境界的自由。南辕北辙的阅读不是主体性阅读。教师需要简明扼要地介绍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背景, 也包括提示阅读方法, 介绍学术界对作品的不同解读和阐释。但是教师的介绍和提示要把握度和时机, 一定注意不要牵制学生的自主思维。

第三, 承认多元, 鼓励创新。正如沈从文所说:“良好的教师要承认多元性。”对于经典作品的阅读,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的创新阅读体验。也就是向学生宣扬文学作品解读的多元性特点。

第四, 独特体验, 激活思维。当学生畅谈阅读体验到一定阶段时, 教师可以展示自己富有独特体验的文本解析, 以期全面激活学生的思维。

需要强调的是, 教师在引导的同时要把握好度, 不要越俎代庖, 否则和谐师生关系中主客体的民主和平等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得到的启示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启示

阅读是学生通往世界的窗,阅读是打开学生内心世界的通道,阅读是丰富学生精神情感的摇篮,阅读是升华学生情感的沃土。通过阅读学生不仅能积累新词汇,还能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丰富学生的思维层次,有助于学生在语言表达和作文写作中积累素材。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的习惯,提升阅读和欣赏水平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完善教师阅读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本文对阅读教学中的路向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了教学路向对小学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路向

1.评论感悟的传统路向

通常教师教授语文阅读课都会选择让学生先进行文章的阅读,然后教师再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通过评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并让学生学会独自阅读的方法。这种方式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点下对文章进行理解,并在理解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教师形成互动,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例如,学生在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时,学生首先自己预习这篇文章的内容,让学生注意文章中对小兴安岭描写经典的词句,通过词句的描写体会小兴安岭的美。在教师的指点和引导下学会用景物描写的语言,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并能在课堂中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阅读教学策略的技术路向

现代的学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视野的开阔,使很多的教学策略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引入现代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导案教学、微课程教学等方式调动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增强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丰富学生阅读学习的途径。

3.汇报表演展示路向

这种路向主要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自我表演和汇报的方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多数应用在诗歌、散文等体裁的文章阅读中。这种体裁的文章便于教师组织学生对其进行改编,在改编的过程中融入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思维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层次性,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基于教学路向带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1.传统经验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现代先进的教学策略,其目的都是围绕学生阅读兴趣展开,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传统经验的传承与现代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二者最佳的契合点,发挥二者在教学中的合力作用。例如,教师在教授《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时,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有关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致,让学生通过视觉的感官对文章的学习产生好奇心,之后教师再进入文章阅读和详细的讲解中,便于学生快速地进入阅读情景。

2.注重现代阅读教学策略的引入

小学生处于感性认知占主导地位的阶段,他们是伴随互联网、通信工具成长的一代,在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方面与以前的学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现代阅读教学策略的引入,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技能。例如,在教授《金色的草地》这篇文章时,教师就采用了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到公园参观草地,让学生记住自己见到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留意草地上的植物——蒲公英。然后再带领学生回到课堂对文章进行仔细的阅读,学生在实际观察和文章的阅读中形成对比,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疑问,并自主对答案进行探索。

3.明确表演展示的教学意义

教师在运用汇报表演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其教学的意义,在教学目标的框架内进行,避免出现喧宾夺主,学生一味地注重表演而忽视了对文章深刻内涵的诠释和理解。让学生在作品的演绎中接近作者的表达思想。例如,教师在教授《孔子拜师》一文时,就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扮演的方式来阅读文章,首先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的方式给学生做示范,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表演,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综上所述,这三种教学路向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非常重要,需要教师在实际的运用中灵活掌握,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总结,不断实践,围绕学生展开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欣赏水平和鉴赏力,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1):27-28.

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得到的启示 篇4

陈朝香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把文章念出来,是将书面语言通过声音加工成生动活泼的口语,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朗读,有利于学生熟悉课文,感悟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发展语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一般来说喜欢朗读的学生口语发展较快,说话有条理、自然、流畅。新课标在对一至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都提出了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可见把朗读教学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师要想语文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下面,我就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谈谈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要有充足的朗读时间。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书声朗朗,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不是被老师烦琐的分析和提问占据大量的时间。读书时间不够,读书次数和阅读量就不够,语言的吸收和积累也会太少,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表达。如预习课文时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由于受传统式教学模式的影响,老师在课堂上往往太注重讲和问,学生朗读的时间太少,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也未读完,老师就示意学生停下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朗读成了一个过渡环节。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读书,对教材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教材包蕴的丰富知识和情感,就无法亲自品味、感受,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问题,把繁琐冗长的“讲、问、答”让位给读,让学生有充分的朗读时间。

二、要明确朗读的基本要求。

朗读的基本要求是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读得正确,即要用普通话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唱读,不顿读。读得流利,即不复读,不断读,不读破,停顿间歇分明,语气连贯流畅,速度适中。读得有感情,即要绘声绘色,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语调能准确地传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情的表露要朴实、自然。作为老师,只有明确了朗读的基本要求,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

三、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在具体地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朗读指导呢?就拿最常见的有感情读来说吧。很多老师的指导都是从技巧上入手,告诉学生:这句要用欢快的语气读;那句要用忧伤的语气读;这个地方要读得快些;那个地方要读得慢一些;这个字要重读;那个字要轻读„„这样的指导也许会有点效果,但解决不了主要问题,因为感情不是从外面强加的,而是从内心发出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情味,读得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次比一次体会深刻,一次比一次有感情。课文读懂了,思想教育也跑不了。新课标一再强调,要求我们在实地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体验。同一个句子,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体会,如《钓鱼的启示》一文中的这一段:“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鲶在银色月光下轻轻翕动着。”有些同学读出惊奇的语气,有些读出得意的语气。再如《五彩池》中描写五彩池形状一段“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有的同学就提出“我认为应该读得越来越快,因为五彩池太多了,作者都看不过来了,所以要读得快。”有的同学却提出:“这四个像„„的,该读得越来越慢,因为五彩池太神奇了,作者边看边陶醉,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可见尊重学生的感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要有灵活多样的朗读方法。为了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老师指导朗读的方式应该力求多种多样。如:范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比赛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单调的朗读只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景,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上《黄山奇石》一课时,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跟学生说:“黄山风景秀丽尤其是黄山的奇石中外闻名,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顿时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个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读出感情来,即读出黄山奇石的奇来,这样的介绍,才能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起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如在上《晏子使楚》一课时,我采用了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读,学生能在朗读中对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思想感情有了很好的把握。

五、要同理解课文相结合。

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只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才能读出符合课文内容的感情来。因此,指导朗读,要在理解内容、激发感情上下功夫,而不要只单纯地做技巧上的指导或让学生机械地模仿。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并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该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了上文说的“许多课”“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六、要开展朗读后的评论。

在朗读时,常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现象”。为了让学生自己知道自己的朗读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自我纠正、互相指正的能力,可让学生们在读后围绕字音、停顿、表情、流利、有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评议。一方面学生在评议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了课文表达的感情;另一方面,学生在评议中认识到自己朗读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朗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读书的好习惯。在《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学中,一个孩子在大声地,一字一顿地读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来评一评。马上有孩子说:“从他的读中,我感觉不到高兴的心情。”还有孩子说:“他的表情不生动。”也有孩子指出“他把‘xuě’读成‘xué’了。”我表扬了他们评得好,这样就充分地尊重了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到成功的喜悦。接着我又说:“你觉得应该怎样读?你来试试看?”这样,让孩子通过评议,自己发现朗读中的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无论对读者还是听者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小学作文:我得到了启示 篇5

★ 渴望得小学作文

★ 因为有了我小学作文

★ 我长大了_小学作文

★ 我得到了表扬小学500字作文

★ 我得到了表扬小学作文800字

★ 我得外公作文

★ 我长大了小学四年级作文

★ 那一刻我长大了小学作文材料

★ 小学四年级作文我成功了

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得到的启示 篇6

任务分析:

学习本文,最终应达到能感受罗丹身上所蕴涵的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品质的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分析刻画罗丹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需要理解并能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需要理解材料的安排,需要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因此,教学本文的起点,在于朗读课文并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3、揣摩人物形象,了解记叙文中描写、议论、抒情的作用。

4、训练学生细读文本,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5、训练学生写启示的能力。

过程及方法目标:

1、利用课前预习,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2、运用读书笔记,了解学生的已知,教师进行有目的指导。、以文本所写的启示为线索,设计循序渐进的问题,其中适当引入知识介绍,引导学生思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领悟为了人类美好而又值得的工作要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道理,用以指导学生学会“专心”。

2、学习作者有热情、勇敢、坚持真理,善于思考、观察、欣赏的品质。

教学重点:

1、材料的详略安排

2、细读罗丹进入创作状态时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分析其艺术表现力。

教学难点:

1、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

2、茨威格是怎样的一个人,以此分析体会题目中的“我”的作用。

课前准备:

1、预习本文字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大意,写出各段段意。

2、学生搜集雕塑大师罗丹的有关情况,整理成文字。

3、教师搜集有关罗丹的思想者等情况,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引入课文,阅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理清脉络,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单元学习,指导学生阅读79页的单元综合学习(4)中的“阅读”

1、由学生回顾1—3单元的教学重点导入:这三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各有侧重,又有着内在联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是理解文章的一个起点,理解语境义、把握行文思路都要在这个起点上完成,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记叙文的一个知识点,请看课本79页的“阅读”。

2、指导学生学习“阅读”

学生自读79页的文字,采用圈点法标出要点,相互交流,形成共识。教师在此基础上用投影明确学习目标。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生共享预习资料,由学生用文字介绍雕塑大师罗丹的有关情况。

用心

爱心

专心

教师强调:

罗丹:法国雕塑家。代表作:《伤鼻梁的人》、〈〈青铜时代〉〉、〈〈地狱之门〉〉〈〈巴尔扎克〉〉

教师投影《巴尔扎克》的图片。

导语: 看完介绍,我们知道罗丹成功离不开他的坚持不懈,离不开他对创作的独特思维,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秘诀下

面我们就来学习茨威格的《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三、了解作者。

学生自读书下注释,记录下:

茨威格:奥地利作家、评论家

主要作品:传记文学〈〈三大师〉〉〈三大诗人〉〉

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教师补充:

他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渴望出现一个各民族和睦相处的世界。但二战的爆发使他绝望,1942年自杀于巴西。

四、指导学生标出自然段,用投影展示预习内容,师生共同整理,达成一致。

重点掌握下列字的注音和字形:

炽热 魁梧 健壮 弛散 秘诀

指定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指导学生补好读书笔记:

1、抄好课题及作者姓名。

2、抄写书下注释中的作品简介。

3、抄好重点字词注音。(书下的注音及练习中的)

4、抄好重点词语解释。(同上)

交流总结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同学评价同学的内容概括是否符合以下标准:

全面。

使用的语言是记叙文的规范语言。

师生总结: 记叙了作者年轻时结识了当时已经享誉巴黎的雕塑大师罗丹,回忆了自己初见罗丹时的拘谨,对大师的崇拜,以及从他身上得到的启示。

五、梳理脉络,把握结构。

(一)落实段落大意的概括:交流预习要点是否符合简洁、准确。

(二)根据段意,找到段间关系进行从小到大的组合,即从层到部分的疏理脉络。

就文章看,本文小的组合是第一段与第二段、三段与四段、五段与六段、七段与十六段、十七与十九段,大的组合是将三、四段与七到十六段合并,因为这里讲的是作者与罗丹的两次见面,这样组合事件完整,又与结尾的议论区分开来,体现出记叙文表达方式上的特色。让我们再次感受记叙文的描写、议论的作用。

(三)划分结构,写好内容概括

教师将结构图板书于黑板上。

(四)在分析结构的基础上由学生找出贯穿材料的线索(启示)

教师小结: 这堂课,我们扫清了字词障碍,从整体上把握了一下文章,下堂课我们将深入分析。

作业:

1、完成练习三,并串词成段。

2、预习:用标注法圈出描写罗丹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及点明题目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用心

爱心

专心

1、理解材料安排的详略。

2、分析罗丹进入创作状态时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认识罗丹这个人物的伟大所在。

3、认识茨威格是怎样一个人

4、文章中心的分析与研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

由学生复习文章脉络引到材料详略安排的分析上。

二、理解材料安排的详略。

(一)思考、讨论第一、二段在文中有何作用(投影)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明确要点:这部分内容给读者留下了三个悬念,一是作者的“症结”是什么,二是那位伟大的人究竟是谁,三是“伟大的启示”是什么。由此引起下文。

(二)思考、讨论为什么两次见面中第一次见面写得较为简略。

教师点拨: 从表面上看文章重点写谁?他的言行举止有什么特点?又与罗丹有什么关系?

交流形成共识: 5、6段写作者与罗丹的第一次见面,作者以自己的拘谨和敬畏来反衬罗丹的和善,罗丹告别时的话突出了他善解人意、亲切友善的品质,也使下文记叙的交往过程显得非常自然。

三、直接切入本文重点内容:详写罗丹修改作品的全过程。

(一)检查预习:说一说文中描写罗丹的语句。

(二)学生齐读11到16段,体会文章中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

教师点拨:

1、在“我”看来,罗丹大师已经完工的作品,他为什么还要修改呢?

2、他是如何发现雕塑的毛病的?(审视)

教师表演审视动作,提醒学生揣摩词句。

思考、讨论作者是如何刻画进入创作状态的罗丹的?请选一项描写点评,分析它们的艺术表现力。可用一些问题引导,如“退后一步”中罗丹为什么退后? 又如“闪耀”一词能否删去。

(三)思考、归纳在作者眼里罗丹是怎样一个人?具体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罗丹的优秀品质?(投影)

提示:我们自己在刻画一个人物时常会从哪些方面写?

学生交流后,结合文章具体落实到以下几点:

对待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投入深情、热爱艺术

对待生活:朴素、便饭、粗布工作衫

对待作者:(年轻的名气小的人)

善解人意、亲切友善

温和、激励、诚挚、平易近人

四、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了一位有着高尚品德的大艺术家,他也用自己的言行感染了处于困惑中的作者,作者究竟得到了怎样的感悟呢?请同学们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投影:作者从罗丹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教师引导:

从问题的题干看,我们应该找的句子一定是从“我”的角度出发,从表达方式上看应是议论句。那我们不妨找一找这样的句子。

学生自主完成,说与全班同学听,教师点评明确。

启示:

“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美好而又值得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功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 我察觉我至今在我自己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五、从作者得到的启示看,17到19段是很重要的,我们想想这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展示投影)

教师以问引导:(1)这些议论对揭示事件的意义有什么作用?

(2)对揭示中心有什么作用?

(3)从结构上看,与开头有什么关系?

学生在这几个问题指引下会了解到如何分析记叙文中的议论。

交流明确:

概括了文章所写事件的意义,画龙点睛,点明中心。

最后一段用自我反省的口吻议论,呼应开头,启迪读者,使文章结构严谨。

六、归纳中心。展示投影:统观全文,中心是什么呢?请概括。

点拨:罗丹对于自己的作品有着怎样的感情?他对雕塑工作又有怎样的感情?从何处能看出来?

教师教与基本模式:通过什么,揭示什么。

师生在交流基础上明确:

本文通过对艺术家罗丹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品质的描绘,揭示出一切艺术与伟业成功的奥秘在于专心。

七、归纳写作手法。展示投影:作者将文章写得声情并茂,我们看一看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点拨:

1、作者在刻画罗丹时采用了什么方法?

2、文章结构的安排有什么特色?

讨论、归纳:

1、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精神气质,议论、抒情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有感而发,既升华了中心,又显得自然而不生硬。

2、文章详略得当,首尾呼应,使文章完整。

八、谈感受,实现学生与文章的情感交流。

1、展示投影:学了这篇文章,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理解写一写,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写好后,教师进行点拨指导:从本文点明启示语句看,写出的启示应该具备以下条件(投影:启示应该有哪些条件?)

写作启示指导:

从内容上说

①作者得到的启示就是我们的启示,这一般在文章的议 论抒情部分。

②作者领悟到启示的过程和方法对我们的启示。

从结构上说,形式多样,但要有

①明确的启示点(观点)。

②在观点统帅下的课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即启示的来源。③结合自身的实际谈。

2、要求学生看一看自己所写的启示有什么问题,适当修改。

3、跳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写一写。(投影)

(1)(作者第一次拜访罗丹时有什么感觉?第二次拜访又经过了哪些心理历程?

(2)“以人为镜,可正衣冠”面对罗丹这面镜子。作者找到了文章开头提到的“症结”了

用心

爱心

专心 吗?文章哪句话与之呼应?

(3)茨威格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什么会从这件小事中得到启发?

(4)结尾三段有什么内在的逻辑联系?

教师小结: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这篇文章实在好,它的描写生动、细腻、形象,突出了中心,议论、抒情恰到好处,点明了中心。文章整体安排详略得当,首尾呼应。在理解内容、揣摩语言的基础上,我们学会了一些阅读理解的技巧,更让我们深刻的理解了“专心是成功的秘诀”,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时刻记住。

布置作业:

1、补好课堂笔记。

2、写好探究与练习二

板书设计

我从罗丹身上得到的启示

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1—2)写作者崭露头角的困惑。

第二部分(3—16)记叙作者与罗丹的两次交往

第三部分(17—19)写由第二次交往得到的启示

第二课时

罗丹:

对待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投入深情、热爱艺术

对待生活:朴素、便饭、粗布工作衫

对待作者:(年轻的名气小的人)

善解人意、亲切友善

温和、激励、诚挚、平易近人

探究答案:

跳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写一写。

(1)作者第一次拜访罗丹时有什么感觉?(喜悦)第二次拜访又经过了哪些心理历程?(不安-——被吸引——有所感悟)

(2)“以人为镜,可正衣冠”面对罗丹这面镜子。作者找到了文章开头提到的“症结”了吗?文章哪句话与之呼应?

找到。与“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美好而又值得的”呼应。

(3)茨威格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什么会从这件小事中得到启发?

有热情、勇敢、坚持真理,善于思考、观察、欣赏的品质。

(4)结尾三段有什么内在的逻辑联系?

简单的说就是步步深入。

用心

爱心

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得到的启示 篇7

一、拓展阅读下调动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能够结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兴趣是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 只有调动学生的兴趣,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本教材的内容虽然符合小学生心理文化素质发展的水平和文化素养提高的需要, 但是学生课本学习的本体都是一样的, 不能体现学生个性化的兴趣爱好。课本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所以在进行拓展性阅读时, 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有区别的阅读材料的选择和积累。兴趣体现的最大一方面就是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性阅读的题材和内容的选择,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让他们结合自身情况记忆自主选择阅读的内容和题材, 并且学生在阅读之后可以对读后感进行记录和积累等。除了在内容题材上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拓展性阅读时, 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比如在阅读前为学生设下悬念,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 或者结合课本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补充相关的成语故事或神话传说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等, 这些方式都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灵活运用。

二、拓展阅读运用到课堂导入

小学生好奇活泼、天真烂漫, 所以当进入课堂学习时, 他们并不能一下子就进入学习状态, 这时进行课堂的导入就十分必要。课堂导入能够引起学生学习课堂内容的好奇心, 使其在好奇心的引导下提高听课的效率。而拓展阅读就是一种课堂导入的方式, 课前导入的拓展阅读是课堂学习的“热身”。为了让语文阅读学习的效率更高, 在课堂导入环节, 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准备一些与本节课学习相关的文本资料, 学生通过对文本资料的阅读而慢慢进入学习的状态, 或者教师还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把要教授的课本教学转化成猜谜形式的课程导入, 学生在好奇心的指引下能够更加认真地进行语文阅读的学习。比如我在进行《影子》这篇课文的教学时, 在上课开始时, 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 黑身黑腿黑黑头, 灯前月下跟你走, 就是从来不开口。我走它也走, 我停它也停, 光弱它不在, 光强它显形。学生听后十分激动, 议论纷纷, 我告诉他们, 今天进行的课本学习就和谜底有关, 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下认真地学习了这篇文章, 在学习的过程中谜底也就自然解开了, 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三、拓展阅读下创造阅读情景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的氛围有很大的关系, 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有所提高, 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拓展阅读的教学方法也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为了创造这种环境, 首先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机制, 师生之间能够平等的对话, 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 对于学生在拓展阅读后所获得的感想, 学生之间可以是不一样的, 他们可以互相交换自己关于阅读后的收获和感想, 而不是学生按照教师的想法和思路去得出阅读感想和结论。其次, 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包括一些硬件设施的支持, 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为学生展示与拓展阅读相关的视频、音频和图片等, 让学生在接受大量的感性知识后, 能提炼出自己理性思维的结果。同时,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表演来重新对阅读内容进行塑造, 通过二次理解来达到拓展阅读的效果。比如, 还是上面提到的《影子》这篇课文, 我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结组来表演学生的人影。学生认为的人影是一种依附于人的怎样的存在, 都可以通过他们自己的理解和相互配合来表演出来, 通过这一活动, 学生不仅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 而且对人生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四、拓展阅读下表达情感体验

阅读的感情和感想是转瞬即逝的, 为了充分地记录自己的真实情感, 就应该在阅读的过程中有选择性地进行记录, 对自己阅读感想的记录也是把握文章情感的一种方法。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练习过于注重阅读理解方式的训练, 而忽视了对阅读文本的情感把握, 这违背了阅读教育本身的真正意图, 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文本相关背景知识的拓展, 这样学生就可以结合文本的内容和背景来提炼和感受文本的情感, 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记录, 以作为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通过这种不断的积累,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会不断的提高。

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得到的启示 篇8

关键词:教学依据;探索方向;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育在学生的读书生涯中至关重要,尤其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小学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以此来拓宽自己的求知范围。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就要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首先,要不断地吸收有效的教学经验,努力提高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其次,要不断总结归纳出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使小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种路向

1.理解感悟加评论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当中,理解感悟是教学当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这种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独立地完成阅读内容,然后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中心思想。这一方法能够让学生结合所阅读的知识内容和其自身的生活态度与老师展开交流,使学生的认知水平进一步加强,另外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的认知情况,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意识形态,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方法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依据。

2.策略引导教学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策略引导型教学相对来说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在熟悉阅读教材之后,通过不断分析和研讨,从阅读内容当中寻找出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要点,通过相关知识的引导,让学生换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地诱发学生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性认识,让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教师的有效点拨相结合,进而彻底掌握所阅读的知识要点,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阅读表演教学法

阅读表演教学法一般以学生的认知为中心。这里所说的表演型阅读是让学生在完成阅读内容以后,通过表演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这种教学方法通常在诗歌、神话故事、散文等教学内容中较为多见。另外,教师也要及时帮助学生把所阅读的知识内容梳理成朗诵材料、表演材料,让学生按照自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演绎出阅读作品,进而让学生在感同身受的情况下完成对知识内容的掌握。

二、小学语文阅读的启示

前面介绍的几种小学语文教学路向,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不但能够进一步促进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也能够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的实施下,不少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研究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不少教师所沿用的教学方法依然没有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中解脱出来,或者是干脆摒弃传统阅读教学方法,运用新式的教学模式,又或者是干脆以自己独有的经验主义进行片面式教学,这些教学方法都是不科学的。要想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任课老师就要不断地重视传统教学和新型阅读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通过以旧带新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虽然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上有着些许弊端,但是也并不能全盘否定它的存在性。传统的阅读教学也是诸多教育工作者不断摸索和总结归纳出来的,也有着它的科学性。因此,教师要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育新模式,努力帮助学生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2.要善于利用现代化信息的教学设备

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够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与阅读课堂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而且也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一方面,网络信息包含了大量的有效信息,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增强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设备具备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声音、画面、视频等内容,教师在充分运用这些现代化设备的基础上,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3.教师要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

学校班集体是由多个学生组合而成的,每个学生有着自己独有的个性,包括已有的知识能力、认知能力、接受能力等。有的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所阅读的内容,而有的学生却比较费力,教师要因人而异,善于观察各个学生所存在的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况下,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有所提高,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

小学语文是小学科目当中的一门重要科目,而小学阅读又是小学语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在新课改教学实施下,许多学校都把阅读作为一项教学重点来抓。以上所说明的三种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对于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学语文的任课教师,更应该从阅读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地总结归纳出新的教学方法,及时有效地反馈相关的教学措施,分享出有用的教学经验,从自我做起,努力地把小学阅读教学提升到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1):27-29.

[2]廖承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J].读与写2015(19):120.

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得到的启示 篇9

增城中学周波

语文阅读教学是个令人沉重的话题。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因此感慨:“十年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二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中,阅读教学方法的改革尤引人瞩目,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多不胜数,流派纷呈;许多相关理论也相继引进或兴起,出现了不少成功的个例。然而,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状况却未因此改观,改革的热闹与实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阅读成为当前教学最弱的环节已是不争的事实。问题的症结到底在何处呢?学界人士认为是忽视了语文学科“人文性”。但我们认为,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多年来的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还没有真正脱离传统教学理论的束缚,其表现是过分注重教师对文本教法的研究(教材钻研得深不深),过于强调教师“教”的作用,因此以情节结构分析为中心的“讲授型”和“讲问型”课堂教学程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的“教路”跟着文章的思路走,学生的“学路”则跟着教师的“教路”走,“学”成了“教”的附庸,学生成了教师思维的俘虏DD一句话,重教而轻学。显然,要改变阅读教学尴尬的局面,必须先来一个理论上的转变:由研究“怎么教”变为研究“怎么学”,即以先进的学习理论为指导,构建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使语文阅读教学真正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

形成于七十年代末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步取代了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对传统认识论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这种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思维活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读本,生活等)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等待知识传递和灌输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建构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用情境呈现问题,设计开放的学习环境,以启动学生的思维并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而,传统的“讲授型”和“讲问型”课堂教学活动应该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

启示一: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还课堂于学生

阅读是读者领会文本、发现问题、创造意义的一种思维活动,从发现的角度而言,文章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文章未经阅读前,只是一个多层次的语言框架,其间的‘空白’,有待于学生去发掘、填补和阐析”。它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习经验来主宰自己的思维活动,建构新的知识和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课堂阅读,到底是谁去读?谁是阅读的主体?毫无疑问,必须是学生。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建构新知识的主体。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则完全忽视这一点,它首先强调的是老师读,然后要求老师把读的结果按一定的巧妙的程序和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并接受,即所谓“先教后学”。这无疑背离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我们有必要重新认清阅读教学的目的,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确立新的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阅读教学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读,使他们通过读来实现知、情、意、心等不同层面的发展。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提出“应发展儿童的心灵”,北大钱理群先生亦提出语文要“给孩子一个精神的底子”。在语文阅读课中,人的价值、情感、思维应得到尊重与发展。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不应该接受精心设计的提问和机械的训练,而是要成为自己精神的主人,从文章中吸收人文的养料,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即知、情、意、心各方面的素质,做到善于阅读、善于审美、善于创造。这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基于此,课堂教学应坚持自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及联系性原则。简述如下:

自主性原则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让小马自己过河”--自我计划、自我发现、自我感悟、自主建构、自己结论,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回归阅读的本位。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不甚了解的文章书本,要使他们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也说:“阅读能力不是靠老师讲解学到的,而是在自主阅读中慢慢培养出来的.”。阅读教学,本该如此。

差异性原则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学生对阅读对象的接受程度及新知识的建构质量由读者的文化、经验决定。学生是以他自己的经验、态度、情感和意志带入阅读对象而建构意义的,因此阅读的过程及结果应该体现读者的主观性和个性。我国古代学者有这样的观点:“作者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这里的“自得”,就是指读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和创造。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性、社会性”,这就决定了课文有较大的模糊性、主观性、多解性、差异性。一篇课文连老师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教法,更不用说班上几十个不同思想和个性了。

开放性原则表现为课堂内容的开放和学生思维的解放。教学形式上提倡“散文化”教学,形散而神不散,重视学习过程的丰富性和教学细节的灵活性。教学内容上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养成学生多角度研究问题的习惯,鼓励求疑、创新,允许学生对课文有不同的看法,“提倡尊重心灵舒展、精神个性。”(李镇西)使课堂具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象。在阅读结果的评价方面,也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联系性原则一方面指要在阅读中,让学生联系自身的阅读背景、经验和知识储备来进行新知识的建构和对文本意义创造。另一方面则是,课堂阅读不应只就课文而论课文,而应“把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于漪),让生活与课堂链接,有了生活,才会给学生的思维以广阔的驰骋空间,为建构新的知识和意义提供更好的情境。

启示二:教师的作用在组织指导学生阅读

必须指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课堂的主要媒介,教师的作用在于:1引导学生自主解读文本;2相机诱导、适时开导、及时疏导;3搭建正确认知的桥梁。对教师而言,主要是如何组织学生的阅读活动。我们的实践体会是:

A在情境的创设中引起阅读的兴趣。

生动活泼应成为课堂的重要特征,如果一堂阅读课让学生倍受煎熬,那么就丧失了它应有的价值,,实施情境化教学,创设美的境界,阅读才有吸引力,才具有精神意义。因此我们注意在情趣上下足功夫,以影视、音乐、美术、幻灯以及语言描述、故事叙谈、问题设境等许多手段驱遣学生的想象,激活阅读思维,激发学习情感,唤起学习需要,如此课堂就成为一个“情绪场”,教师便教得轻松,学生便学得主动。

B在教师引导下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阅读的第一步是自主阅读、整体感知,取得阅读的突破点:文章呈现了哪些人、事、物、情、理?给人的视觉与思维以较大冲击的关键信息在那里?深刻而“难以说清”的印象是什么?这个时候,教师必须予以读法的指导与思维的引导,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知识经验,使自主阅读成为可能。引,重在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与欲望;导,重在主导学生的阅读方向以及疏导阅读中的阻塞。如此,阅读的主动性强,积极性高,阅读活动才能成为学生思维与心灵共同参与的游戏,阅读才能走向作品深处,建构新知识的目的方能达到。

C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质疑解难

我们认为: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合作学习的过程,多方面的信息勾通、阅读经验的交流、知识的互补,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更可以为新知识的建构创造平等和谐的情境。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常常以四人为一组(考虑阅读经验、知识背景的搭配),以此展开讨论分析、广泛联系、质疑问难,由点及面铺张思维,综合归纳,从而进行新知识的建构和对文本意义创造,把握文章的深层内涵,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

D在个性理解的基础上表达感悟

学生对文章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之后,教师还应进一步将阅读活动引向深入,或对思想、情感、语言、风格加以鉴赏评价,或使课堂与社会生活交汇融合,或与他文对比评品,或共同抒写阅读感受,将阅读活动导演成语言文字、思维意识、思想情感的舞蹈,将阅读活动引向学生的心灵深处。同时,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成功感,也将优化其品质结构。

E在活动与迁移中尝试创新乐趣

课堂就是要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课堂的活动与阅读的迁移,是学生抒发情感、活跃思想展示智慧的主要途径,更是学生发挥创造精神的时候。只有在活动与迁移中,学生的智慧、灵气、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扩张,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要求学生以情带读,以读悟思,以思启智,激发其主动性和创新潜能,促成其创新精神、创新性格、创新习惯的养成。

启示三:应按学习心理过程设计教学程序

优化教学设计、改进课堂结构是阅读教学改革的重心,教学程序怎样设计,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认知心理的过程,即“感知--分析--体悟”的过程,来思考和确定阅读教学的程序,建构以“调动主体,感知文本--发挥主体,自主建构(赏析)--发展主体,体悟生活”的课堂阅读模式:

1调动主体,感知文本。

阅读之始,学生不一定能马上进入课堂角色,处于被动接受、消极阅读的状态,缺少阅读的内驱力。因而要遵循自主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用情境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支持并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阅读任务的制定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中来,从“要我读”变为“我要学”,增强其自主阅读意识。

2发挥主体,自主建构(赏析)。

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在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生能自觉自愿地开放自己、平等表达、自由品评、心灵不羁、互相合作、共同分享,这样一来,课堂就不仅仅是课堂,而是生活本身,阅读便成了一种愉悦心灵的交际活动,学生在阅读中培养了自信,提高了兴趣,升华了情感,精淬了思想。于是,原来的“我得读”变成了“我能读”。

3发展主体,体悟生活。

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得到的启示 篇10

摘 要:以作文教学为载体来学习古诗,使“古诗作文化”,这不仅能够实现教导学生学习古诗的目的,而且还能够完成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古诗教学 作文教学

一、前言

古代诗歌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怏怏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诗歌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字惊人,一字道破天机。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读者在诵读过程中,大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心骛八极,神游万仞。学习积极健康的古诗,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对于人类的高尚情操的培养也大为裨益。

诗歌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块教学内容。大致在小学二三年级时,语文教材极出现了比较简单的“四绝”,如洛宾王的《咏鹅》,李绅的《锄禾》,白居易的《草》(前四句),张俞的《蚕妇》。而选入教材的古诗,更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结晶和荟萃。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通过真正的欣赏古诗的语言美、声韵美去认识从中表达的意境美,进而体验到诗人的心灵美,这对于陶冶性情、培养情操大有好处。[1]

作文是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体现,是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能力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综合训练。[2]作文教学是一种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叙事、抒情、议论、说明的能力,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记叙描写能力。如果能够把作文教学方法应用于古诗教学中,或者说以作文教学为载体来学习古诗,这不是达到学习运用语言的目的了吗?本文力图寻找出这样一条途径为小学高年级的语言教学提供若干思考。

二、我国作文教学现状

在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一下几类问题[3]

(一)起步较晚。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以识字教学为主,忽视作文教学的训练,到三年级才开始抓作文教学,起步较晚。

(二)坡度陡。作文教学应当是由说到写,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长期以来,一二年级忽视说话以及写话训练,三年级开始就拼命搞命题作文,坡度太陡,学生望而生畏。

(三)无计划。作文教学缺乏专门的教材,现行语文教材将作文训练散编在各个单元中,教师对其系统性理解不够,各年级之间的衔接也是往往存在着困难。

(四)不得法。教师在讲授时,通常只是讲述写作理论,不注重学生的读写结合方面的困难,不注重教授学生观察方法,使学生的作文内容流于空乏。作文教学的不得法,不仅使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走进“死胡同”,而且也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一定的负担,作文教学造成学生种种的心理障碍,如记忆型心理障碍、趋同化心理障碍、挫折感心理障碍等。

三、对策--古诗作文化

(一)学生写作的心理特点[4]

1、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在小学阶段,最初是书面语言落后于口头语言,但是从二三年级起,书面语言就逐步赶上了口头语言,到四年级,书面语言就可以超过口头语言水平。

2、小学高年级作文的一般发展趋势大致由不切题至切题,由切题至中心突出,由自然的开头结尾至多样化的开头结尾,由不分清段落至逐渐能分清段落,由只会用简单句至会用复杂的复合句,由平铺直叙不善表达思想感情至能够初步的借物抒情。

3、小学五年级学生存在四种不同水平的过度性言语表达形态:

(1)抄录型言语表达形态。这是对外部言语(阅读书报或听讲)的机械抄录,是比较被动的言语,会出现张冠李戴、文不对题的情况。

(2)改写型言语表达形态。在其抄录的整段整篇文章中加进一句半句话或者一二个词语。这种表达形态初步经过思考和内部言语的活动,一般不存在“抄录型”的错误。

(3)写话型言语表达形态。这是学生内部言语“自白”,缺乏语言逻辑要求,近似口语在对话时的原始的直译,表现为语句的简明及重复。

(4)写作型言语表达形态。这是一种合乎语言逻辑要求的书面语言,它是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内部语言充分加工完成的。

(二)古诗作文化的几种形态

1、扩写古诗。

小学生写作的最基本要求是把语言写明白,写通顺。把古诗作为写作的对象,限制了儿童选择的范围,解决儿童写作时候的偏题问题。大凡要扩写的古诗,先是由教师向学生讲授其含义,要求学生理解并背诵这首古诗,这使得学生在扩写过程中避免出现对古诗内容不理解的问题。学生知道古诗的意义后,把自己的理解用笔写下来,便成了一篇文章。这不仅巩固了学习古诗的效果,而且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使他们对古诗的印象大为加深。学生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过程转化得到了实现。值得指出的使,扩写与翻译有所不同。扩写是翻译程度上的语言加工,已经是高于“改写型言语表达形态”了。它不仅仅只局限于在教师提供的翻译上加上一二句话或者是一二个词,它可以加上作者的感受,这种感受表达的句子只要能使作文内容连贯,过度自然就行了。

2、改写古诗。

改写古诗形式灵活多了,可以从原诗出发进行改写,也可以跳出原有的诗歌改写,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的改写都要依照原诗的文风,依照原诗的结构布局,依照原诗的主题中心。以白居易的《草》为例。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的第一句讲野草长满了整个草原,第二句讲野草生长规律,三四句讲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诗歌先是记叙描写,然后议论抒情。后两句用来赞美一切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点明诗歌主旨。[5]

(1)增加内容

学生在改写时,必须先找到改写的突破口。在这首诗歌中,学生是想以描写野草蓬勃茂盛生长的样子为主呢,还是想赞美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呢?待学生确定某一方面后,便可以有所侧重地进行写作。以前者为例,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描写辽阔的草原,枯黄的草地,野草的长姿,甚至是作者身临其境时的感受,然后议论抒情,按照古诗的布局娓娓道来。

(2)改变内容

还是写野草,歌颂它的生命力,只是换一种情境,换一种场合。比如说,可以先描写门前的几株野草被石头碾断了,然后是忽然有一天又发现它们摇曳在微风中,青翠欲滴,风姿依旧。这样改写,还是吻合诗歌的布局,中心也没有多大的变化,“换汤不换药”。如果再作深层次的加工,我们还可以把野草置身于悬崖峭壁之上,推测它的来历,描写它的现状,然后设置一个野草将近死亡的场景,然后笔锋一转,它又兀然出现,生命力极强。无论是哪一种写法,还是不能离开作者的写作模式以及主旨。这一点在“古诗作文化”中是极为重要的。

3、渐渐走向自然作文

改写多了,学生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一套思路,那么,就应该有自己的写作模式了。“换了汤也要换药”。自然作文的初期阶段,可以是内容题材相近的两首诗歌的移接转化。如与《草》相同的,学生可以选择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孟夏已临,而于山寺中,春又重来。[6]这种感想转入到《草》中,野火焚尽,生命复还,赞美再生的乐趣,歌颂生命,不是又富有新的意义了吗?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题多练法,即提出不同的选材要求多次练习写作的方法[7],也可以引导学生找处事物间的内部联系,由甲事物联想到乙事物,由点联想到面,由现在联想到过去和将来,由此及彼。[8]转化移接多了,学生可以自己创造“自然作文”,写自己想写的。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由作文,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把真实的思想写下来,放胆作文。[9]当然,限于小学生思维的发展的阶段性,教师对他们的“自然作文”不能苛求,只要有新意,语句流畅明白就可以了。

4、缩写“自然作文”

诗歌之所以朗朗上口,是因为它的短小,对仗工整,语言具有节奏感,具有韵味。流传广泛的诗歌中的很多字都是经过作者反复思考,深思熟虑的。“临安一个字,捻断数千茎”。小学生写了一定时间的作文之后,通常回游语言罗嗦重复的毛病。可不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习简单的写诗来避免或减轻这种毛病呢?现在许多儿童刊物里已经出现了儿童诗人的作品。因此,这可以说明小学生以课本或者自己的文章为对象,把“文”缩成“诗”。一定时间的锤炼,会使小学生在心中树立起词语凝练、句子写精的意识,那么,缩写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四、“诗歌作文化”的意义

古人云:“读遍唐诗三千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教学在我国古代是教学内容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对儿童来说,学习诗歌,掌握理解诗歌对于以后的学习发展意义重大。而今,随着历史的发展,诗歌在文学中已经不是占有主流形式了,而且在教育领域中它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重要位置。然而,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的儿童诗,它的教学形式的展开对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意义仍在延续,而且,可以预见诗歌教学的潜力的挖掘是无可比拟的。

诗歌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口语化通俗化,适合儿童学习语言初期的要求,诗歌的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又适合儿童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要求。因此,学习好古诗对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独特的意义。

让诗歌走进学生的作文,让学生的作文能焕发出一种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诗性美,让学生在古诗作文的练习中真正感受到写作的独特乐趣,领略语言的美感,对于整个语文教学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创收。

五、结语

传统的语文教学对于诗歌的讲授只是要求学生会背诵、能初浅的理解,这实质上是对古诗资源的极大浪费。既然读诗诵词的最大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那么,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把这个目标融入到古诗的学习中呢?特别是当儿童已经学习了一两年的诗歌之后,让她们在学习诗歌的同时,学会较好的运用语言,不是既可以达到传统教学的目的,又可以解决语言培养的目标,何乐而不为呢?“诗歌作文化”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难题,利用小学生写作的心理特点,避咳扬利。或许,“诗歌作文化”真的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条可以借鉴的途径呢。

参考书目

[1]周一贯 《文体各异 教法不同--小学语文教学漫笔》P49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4.11

[2][4]朱作仁 《语文教育心理学》P179 P371-373 P368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8

[3]包全杰 《作文循序教学法》 P2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8

[5][6][10]周仁济 《古诗赏析及教学》P6P33P35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5.5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201-01

在课堂内实施素质教育,根本的目的是变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吸取知识,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合作、多向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创设了一个轻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笔者在近几年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了“合作学习”诸法,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和尝试。

一、预习合作,激发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预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而预习是否主动也影响预习的质量。但一些同学缺乏预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无视预习,到课堂上疑点重重,学习起来感到吃力。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合作小组积极参与课前预习,既能收到较好的预习效果,又能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如语文教学中需要的课外知识资料很多,教师在布置预习时经常会叫学生课下查找一些资料,并且每次都可以比比谁查到的多,哪个小组查到的又多又好,这样学生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去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个人查找的多,小组一交流,小组的资料当然也就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得到了充分扩展,很多时候,学生获得的资料比教师预想的还多还丰富。但教师也应该注意到,学生查到的资料有时很多,有的还很长,如果要交流完就得占用很长的课上时间,影响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不交流又会影响学生的热情。为了既不影响学生的热情,又不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就要求教師在布置预习、布置查找资料时,要让同学们把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提炼,那样课上就会有时间找更多的同学发言了。有时鉴于小学生思考时易出现随意性的特点,预习前,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思考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再拿到小组里交流解决,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学得好,谁是小组中表现最棒的人。学生为了表现自己,认真地进行预习。这样在教学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合作学习,解决质疑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在问题中解决难点,使学生能够破解各种疑问,这就需要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合力来完成。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了解了课文大意,理清了叙述顺序,进入段的学习时,可直接进入重点段落的学习,也可逐段学习。具体学法是:先用指名读、分组读等形式朗读每一段;然后利用组内合作的形式,让每个学生提出自己学习这一段时弄不懂的问题,在组内讨论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由小组长将这些问题整理归纳后面向全班提出。经各组相互补充、讨论解答。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学生通过第一步初读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急切想知道借箭的经过如何。这时应顺应学生心理,直奔“借箭经过”这一段进行学习。在指名朗读这一段后,即进行组内合作学习,经过讨论交流,将疑难问题:“诸葛亮为什么让军士擂鼓呐喊?曹操为什么不敢轻易派兵出来?诸葛亮为什么能算得那么准?”向全班提出,再通过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可适当点拨。如在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能算得那么准”时,小组间发生了争论。有的同学认为诸葛亮之所以算得准是因为他的脑子聪明,有的则认为是巧合。

让学生体会到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与他广博的知识是分不开的,这也正是他“神机妙算”的原因。对段落较多的课文,可按段分组,每一小组对具体一段进行质疑,然后组间合作释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在巡视中发现共性的、能突出课文重难点而学生没有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在班内提出,让学生反复阅读相关内容,老师再精讲点拨或通过生与生、组与组、师与生等多边合作突破重难点。通过“自能提问,自”主释疑“,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思维被不断引向深入,尤其是在组间合作释疑时,连平时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表现出极强的参与愿望,课堂上时常出现争论、辩论等高潮场面,极大地激活了学生思维。但教师也要注意宏观调控,能放能收,使课堂秩序活而不乱。

三、合作学习,提高写作

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应在“读写结合”上。“教材只是个例子”,“读”是为了会“写”,也就是让学生把从教材中学到的写作知识和方法在实践中进行运用。在深入理解了教材内容后,让小组成员再次速读课文,在组内互相交流自己从课文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然后进行小结、归纳,在班内汇报交流;最后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共同归纳出课文的典型写作方法,并进行必要的练习应用。如学习《桂林山水》后,可当堂安排一个小练笔《黑河的水》,让学生仿写;也可以须采取课后练习的形式。从而做到“读写不分家”,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上一篇:3.3.1事故管理制度下一篇:演讲时注意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