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精选10篇)
我园幼儿园教师教学队伍从年龄到专业水平上,都有很大的差距,为了使反思成为每个人的习惯,帮助每位幼儿园教师教学在反思中实现自我发展,我们在管理和实践两个方面都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一、对幼儿园教师教学实施三级管理,促进不同水平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发展
为了提高不同水平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反思能力,我们以工作年限为基本划分依据,对幼儿园教师教学实施三级管理。工作5年以下的为一级幼儿园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她们顺利胜任幼儿园教师教学岗位,成为合格幼儿园教师”;工作5~15年的为二级幼儿园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她们熟练把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正确判断儿童发展水平,确定适应的指导策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逐渐发展为稳定的成熟型幼儿园教师”;工作在15年以上的则为三级幼儿园教师,对她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帮助她们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断向研究型幼儿园教师教学方向努力”。年限的划分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最后由幼儿园教师教学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发展需求来选择接受哪一级的管理,并可以在工作的实践和适应中进行再次选择和调整。
对幼儿园教师教学进行分级管理后,我们进一步提出,不同级别的幼儿园教师在反思时应有不同的侧重,比如:
一级幼儿园教师的反思重点是“依据幼儿的表现判断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有效,并提出改进措施(是什么)”;
二级幼儿园教师的反思重点是“能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客观的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什么)”;
三级幼儿园教师的反思在二级幼儿园教师基础上强调了“幼儿园教师通过判断活动价值、分析幼儿行为表现,制定有效指导策略(怎么办)”。
我们把撰写反思笔记纳入幼儿园教师教学日常工作,这样反思就成为幼儿园教师教学每日的必做工作,也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工作习惯。同时由于不同水平的幼儿园教师教学在反思时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也就提高了反思的实效,较好地促进了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发展。
三级管理下提高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具体做法如下。
做法1
我们在指导一级幼儿园教师教学做反思笔记时,首先是以培训的方式帮助幼儿园教师教学明确反思的基本格式,然后让幼儿园教师教学用这样的格式结合自己的工作写反思笔记。幼儿园教师教学最初写笔记时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不知道反思什么,所反思的内容可供今后积累、借鉴、运用的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组织一级幼儿园教师一起讨论:“到底什么是值得积累的?反思什么是对我们今后工作和自身发展有帮助的?”为了避免讨论结果的空洞、抽象,我们会为一级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比较好的笔记,这样幼儿园教师教学在发现别人优势的过程中,也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幼儿园教师教学再结合实践写。出现个别问题个别沟通,出现典型问题就集体讨论。通过这样的反复交流和研讨,一级幼儿园教师教学会逐步增强“依据幼儿表现判断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适宜、有效”的意识和水平,并向二级幼儿园教师发展,逐渐关注“影响教育行为是否适宜的原因”,并尝试改善。
做法2
在结合幼儿园教师实践对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进行指导时,我们首先是从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计划入手。因为我们一、二级幼儿园教师基本上是先交计划的,这样我们在幼儿园教师教学实施计划之前,对幼儿园教师教学想做什么活动、想怎么上这个活动就能有所了解。有两种情况是需要我们有目的进班指导的:一种是幼儿园教师教学的活动设计得较好、想得比较全面;一种就是计划中问题很明显,但幼儿园教师教学中自己意识不到、也很难讲通的。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都要在活动结束后和幼儿园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1.如果是前一种情况,我们交流的重点会放在和幼儿园教师教学一起挖掘活动的亮点,帮助幼儿园教师教学理解这个活动好在哪里,并进一步探讨怎样做可以更好。2.如果是后一种情况,我们交流的重点会放在对出现问题的分析上。由于这样的沟通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所以幼儿园教师能比较好地认识到问题的存在。通过和幼儿园教师教学一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改善措施,可以引导幼儿园教师尝试将研究幼儿、研究学科、研究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经过这样面对面的交流,幼儿园教师教学写反思时就会言之有物,写反思的过程,也就成了再思考、再提高的过程。
做法3 3.对于水平相对较高的幼儿园教师,我们则采取团队研究和适时引领相结合的办法,对一个问题进行集体反思。由于大家水平接近,可以形成较为浓郁的研讨氛围,在这个氛围之下,相互质疑,进行思维碰撞。如果出现争执不下的情况,业务干部会介入讨论,或者请大家回到实践中验证到底怎么做更合适。有了这样一个集体反思的过程,幼儿园教师教学再自己进行反思时就会更深入,采取的措施对实际工作的帮助也会更大。
二、摸索反思的方法,为幼儿园教师教学的反思提供支持
教育家杜威曾经提出:幼儿园教师教学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对自己教育实践中经验、信念、知识以及自身优劣势的分析,当你着手于分析、反思这些问题时,你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反思是应该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分析幼儿园教师在反思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问题意识不强”。所以要成为一名反思型幼儿园教师,首先就要成为善于发现问题的幼儿园教师。
在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反映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因此基于问题的反思性实践可以引领幼儿园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进行系统、深入的自我学习和提高,更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抓不准或抓不住问题是幼儿园教师在进行反思性实践中感到最为困惑的地方,那么在进行反思时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发现或选择问题呢?通过摸索我们认为,可以尝试从一个目标、两个方面、三个重点入手。
1.对目标的预期和实践构成了反思的空间
作为幼儿园教师,无论是在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中,还是在随机教育中,他的行为都应该是富有一定教育意图的,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目标,因此以目标为引领,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反思的空间。在实施行为之前,这个目标是幼儿园教师预设的,是期望能达到的。但行为实施之后,有些时候实际结果会与预期的相吻合,也有些时候实际结果会与预期不相符。无论是哪种情况,现实与预期之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差距,这就构成了我们反思的空间。
2.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反思的两个方面
活动后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映射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幼儿发展状况,一个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因此以预期目标为出发点,并回归于目标的有效实现的反思活动,可以从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两个方面来进行。
在反思幼儿发展的时候,可以考虑这样一些问题:
*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
*是否拥有适度的自主空间?
*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幼儿园教师教学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在反思幼儿园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研究幼儿的能力: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
*研究学科的能力: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
*研究教育的能力: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结合目标的制定和对达成情况的分析展开的层层深入的反思,不仅可以引领幼儿园教师教学不断思考如何更好进行活动设计和指导策略的制定,以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而且还引领幼儿园教师教学不断分析自身行为的闪光点(比如创新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指导策略以及瞬间产生的教学灵感等)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从而推动幼儿园教师教学在螺旋式反思性实践的开展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目标、策略和效果是反思的三个重点
反思幼儿的发展和幼儿园教师教学的专业发展只是让我们找到了反思的方向,但无论从哪一方面展开反思都要有具体的落点。在任何教育情景中,能反映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教师教学专业成长的行为、现象很多,大致整理一下,与目标、策略和效果有关的可以涵盖其中的绝大多数,因此,目标、策略和效果可以成为反思的三个重点。
(1)反思目标,可以考察幼儿园教师教学把握幼儿原有经验和领域关键概念的水平。
因此活动后对目标的反思,就是在反思幼儿园教师教学对领域关键概念把握和对本班幼儿的经验水平的了解是否适宜、准确。而通过对目标的不断反思,幼儿园教师可以有效地提高研究学科、研究幼儿的能力。
(2)反思策略,可以考察幼儿园教师教学对幼儿个性特征、学习特点和对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技巧的把握及运用情况。
活动中指导策略是否适宜有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不管如何复杂都要取决于两方面:一个是策略的制定要符合、适合学习者的需要;另一个是幼儿园教师教学应具备将头脑中预想的策略转化为具体行为的能力。
做到前一点要求幼儿园教师教学要充分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特点,特别是要关注到每个孩子是如何学习的,这是建立在日常对幼儿的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幼儿园教师教学做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个案观察。所以站在这一层面来反思活动中的策略,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分析判断: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认为的对幼儿的了解是否能真实地反映幼儿的实际情况?在我们的了解中“想当然”、“也许是”、“差不多”的成分有多少?如果我们能很明确地回答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对幼儿的研究必然是深入而实际的。
而要做到后一点则需要幼儿园教师教学有教育学理论和教学技巧、经验方面的支持。如果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较为丰富而扎实,则可以在活动中不断绽放“智慧的火花”,产生“教学灵感”,这些都有助于更高效地实现目标。反之,预想的策略再完美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所以通过反思在活动中实施策略的情况,将“灵感”进行及时的记录、整理,将“失误、不足”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有助于幼儿园教师教学对自身在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中反映出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判断,并加以探究和剖析,从而促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更上一层楼。所以反思策略的直接成效就是提高了我们研究教育的能力。
(3)反思效果,可以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这里的效果就是围绕既定目标实施预期策略的实际情况,是活动结束后的第一感受,所以在反思的步骤上,对效果的反思(通俗地讲就是“活动上得怎么样”)很容易成为反思的起点。因为通过对效果的反思,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和再次感受其中的精彩,而这些都将引领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
一、教师在教学反思与提升幼儿表演游戏水平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对教学反思不够重视
很多教师存在轻视教学反思或者对教学反思敷衍了事的现象, 没有在思想上认识到教学反思对幼儿表演游戏水平推进的重要意义, 更没有深刻思考幼儿在游戏中习得了什么, 发展了什么。很多教师通过观察已经发现了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 教师发现幼儿对大灰狼这个反面角色没人扮演这一问题,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经常采取商量或者安排这个角色给某一幼儿扮演, 游戏结束时, 对愿意扮演大灰狼角色的幼儿给予表扬, 以为这样就解决了大灰狼角色没人扮演的问题。教师如果没有针对游戏中出现的角色扮演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剖析,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扮演大灰狼?如何让大灰狼成为人人争相扮演的角色?) 没有分析游戏中出现的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 (是大灰狼这个角色等待的时间太长幼儿觉得不好玩, 还是这个角色让人讨厌而不愿扮演) , 没有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经验, 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解决游戏出现的问题。那相同的问题还会在下一次的游戏中反复出现, 长此以往, 班级幼儿表演游戏水平就会相对滞后。
(二) 对反思什么不清楚
1.反思目的不明确, 重点不突出。在幼儿园还有一部分教师反思写得像记流水账, 没有突出逐次表演游戏活动反思重点, 反思的目的性不强, 随意地把幼儿在游戏的表现记录下来, 没有针对游戏中普遍存在或特别突出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比如, 在小班表演游戏指导过程中教师发现班级幼儿遵守游戏常规比较差, 大多数幼儿无法在场地上安静等待、观看同伴的表演, 四处走动、戏耍等现象比较普遍, 针对这样的突显问题, 教师没有重点反思、调整游戏计划, 采取有效策略进行调整、推进幼儿游戏水平, 反而针对游戏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场景布置进行重点分析调整。这样主次不分的反思会造成下次游戏幼儿还会出现满场自由跑动、游戏规则无法遵守的现象, 这对幼儿表演游戏水平发展非常不利。2.对幼儿游戏水平提升措施不得力。表演游戏水平是对幼儿综合能力的评价, 既涵盖了幼儿对表演脚本的理解、运用语气、语调的变化和肢体动作来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等幼儿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也包含幼儿与同伴之间友好协商游戏主题、角色扮演、合作布置场景和收拾游戏材料、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等社会交往能力;还涉及对游戏道具的制作等艺术方面的能力……现在很多教师对提升幼儿表演游戏哪些水平还没有真正弄明白;还有些教师对提升幼儿表演游戏水平存在片面的认识, 有些教师甚至认为班级幼儿表演水平高就是表演游戏水平高, 错误地把表演等同于表演游戏, 或者出现重表演轻游戏的状况, 导致教学策略重点放在发展幼儿表演方面能力的培养, 忽略了幼儿学习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幼儿表演游戏水平不容乐观。
二、教师提高教学反思能力促进幼儿表演游戏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 形成教师教学反思常态化
教学反思是强调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历中学习, 是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反思也是教师澄清和质疑自身在组织和指导幼儿表演游戏的探究过程, 而这种探究是跟随教学不断延续的过程。为了帮助教师寻求幼儿表演游戏水平提升的有效策略, 首先要确保教师的教学反思工作常态化。在大部分教师尚未形成自觉地针对每次表演游戏进行深刻反思的情况下, 幼儿园可以先建立完善教学常规检查制度为教学反思常态化保驾护航。幼儿园还要规定把教学反思当成下一次表演游戏组织的课前准备, 并把这个准备当作一个重要指标进行评价。幼儿园可先借助骨干教师对普通教师的教学反思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反馈, 帮助教师分析表演游戏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帮助教师找出自身教学反思的突出优势;还可以搭建平台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经验交流与分享, 促进教师教学反思工作扎实开展, 让教学反思成为教师教学准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才能保障教师对表演游戏做到在活动前有反思与调整, 在游戏中有策略与推进。在形成教师教学反思常态化大背景下, 教师对表演游戏的观察与指导以及幼儿表演游戏水平的提升形成一条反思链, 由浅入深, 螺旋上升, 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不断加强对表演游戏策略研究, 有效提升幼儿表演游戏水平。
(二)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教师的教学反思内容不仅包含对幼儿的观察与分析, 对教师自身教育行为的内省与剖析, 更重要的要有进一步调整与推进, 这样才能有效推进游戏的发展。教师首先要明确观察与反思来自于幼儿表演游戏中出现的普遍或者突出问题, 了解这些问题对幼儿表演游戏水平的发展会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深刻思考这些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 (1) 教师自身因素 (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学策略低效或者无效) ; (2) 幼儿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认知水平等因素。只有把问题搞清楚了, 教师的分析和调整才会有针对性, 采取的策略才会灵活多变, 符合本班幼儿实际, 对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才能有效。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 教师教学反思水平越高, 对幼儿游戏存在的问题分析得越透彻, 调整措施越得力, 班级幼儿的表演游戏水平提高得越快。因此, 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是提高班级幼儿表演游戏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现将某教师在小班下学期组织的第一次表演游戏反思进行分析:班级幼儿对故事《小兔乖乖》的情节有一定的了解, 教师在讲述故事时, 幼儿能很专心地听着, 呼应着, 有的幼儿还不时地做出开心、害怕的表情, 听到兔妈妈回来一边敲门一边唱歌时, 会高兴地唱起:“小兔子乖乖, 把门开开……”听到大灰狼来敲门时, 会用粗粗的声调来表示, 还会学小兔拒绝开门的歌声:“不开不开我不开, 妈妈没回来, 谁来也不开!”但对角色的其他对话还不够熟悉, 与故事《拔萝卜》一样, 对故事的讲述部分不感兴趣, 只对唱歌部分感兴趣。对故事中三只小兔的名字, 只有个别幼儿能说出三只小兔子的名字———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此外, 幼儿还不善于表演, 不会自己做出一些表演动作。下次游戏要着重引导幼儿掌握角色的其他对话, 初步学会角色的一些表演动作和表情。从该教师的反思中看出, 教师对班级幼儿出现的问题 (对故事的讲述部分不感兴趣, 只对唱歌部分感兴趣, 只有个别幼儿能说出三只小兔子的名字) 没有进行深入分析, 从教师的描述中可以明显看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更多来自教师本身。因为《小兔乖乖》这个故事角色形象鲜明, 历来深受幼儿喜爱, 而这个班级的幼儿对教师讲述的故事不感兴趣, 只对故事中唱歌部分感兴趣。教师首先应该反省的是自身的教育行为:是教育方法不得当还是教学手段单一导致, 又或者是教师讲述故事时语言苍白无力, 无法吸引和感染幼儿, 导致幼儿对听故事失去兴趣, 无法记住角色对话;其次是分析班级幼儿:是倾听习惯不好, 还是班级幼儿语言理解能力的问题。在调整与推进中教师一定要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如, 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育行为是造成问题的首要原因, 在调整中应侧重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 教师可借助木偶表演、舞台剧表演、童话剧表演等激发幼儿对《小兔乖乖》这个故事的兴趣;教师更要思考如何提高自身讲述故事语言的感染力, 借助表情、动作、眼神更好地刻画角色性格特征, 使故事的角色生动形象地再现在幼儿面前, 激发幼儿对扮演故事角色的兴趣, 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性格, 为下一次表演游戏做好准备。从上述例子不难发现,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与幼儿表演游戏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互利互惠的, 也是协同发展的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班级幼儿表演游戏的水平要获得有效提升, 首先要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是挖掘教师教育个性智慧的一种手段。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幼儿表演游戏的水平, 还能打破教师习惯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的传统, 珍视自身教育经历中有价值的东西, 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如果教师擅长从自身的教育经历中学习, 只要长期坚持, 必定能把幼儿的表演游戏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摘要:幼儿的表演游戏融想象、创造于一体, 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表演游戏还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发展和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因此, 需要教师对幼儿表演游戏水平进行有效提升。分析了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旨在探讨有效的策略, 促进幼儿表演游戏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教师,反思,幼儿,表演游戏,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狄建华.浅谈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J].家教世界, 2012 (12) .
[2]潘咏梅.浅谈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J].快乐阅读:下旬刊, 2012 (11) .
我是一名工作在幼教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十余载的幼教生涯使我对幼儿教师的成长反思情有独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天要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不仅要反应迅速、及时处理幼儿问题,还要考虑来自家长、园方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变换万千而又循规蹈矩的每一天中,我总有一种碌碌无为的感觉。披着晚霞走出吵吵嚷嚷的幼儿园时,我已无力进行有效的自我提高了。但是,在我的内心深处,仍然存有渴望,渴望有更多的时间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渴望能通过反思找出教学的创新之路,紧紧跟上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
一、反思与教师反思
究竟何谓反思?反思是指教师立足于自我之外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对自己已有的观念、已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其主要特征有三:一是自省性。即自己对自己的觉察、分析和评价,自身既是反思的主体,又是反思的客体,离开了自己,也就无所谓反思;二是反观性。无论是何种反思,它总是指向过去,是对自己已经做出的决策、行为及其结果进行的反观和思考;三是研究性。反思是教育研究者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修正和改进,实现“以研促思”。
二、反思与教师成长的关系
(一)反思是改变教师传统角色,提升教师成长地位的关键
传统教师形象被定格为“吐丝的春蚕”“燃烧的红烛”,在某种意义上,这些隐喻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肯定和褒扬,但换一个视角,不难发现,这些隐喻背后实际上曲解和贬低了教师的职业价值。教师的职业价值并非无怨无悔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并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能量和精力,为他人作嫁衣,也并非忍辱负重地甘为他人进步的人梯,自己却止步不前。教师职业的真正价值在于用自己的智慧既点燃他人的思维火花,也要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敞亮而有意义;也在于教师与教学一道不断地提升和发展。而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反思在提升和发展中展示自己的职业特性,获得自己的职业尊严。反思赋予了教师新的角色定位,提高了教师专业学术层次。反思本身就具有创造冲动和创造快乐,教师在反思中获得快乐,在反思中成为有个性的自我,体现人的生存价值。因而,反思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化为“研究者”的前提条件,是教师专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进而成为增强教师职业专业性、学术性及改善职业形象的重要一环。
(二)反思是教师自身成长、提高专业水平的发展趋势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
每一个教师的成长与成功,都离不开对自我和他人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教师通过反思,经验越来越丰富,教学越来越生动活泼,教学质量越来越高,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促进自我成长和进步。
三、成长中的幼儿教师如何进行反思
(一)掌握反思的基本途径——“在行动中反思”与“对行动的反思”
教师的反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行动中反思”,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密切关注幼儿的反应程度,对自己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等随时保持有意义的认识和反省,能够敏锐地意识到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迅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寻求解决方法与策略。例如,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来分析判断所确定的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采用的组织形式、投放的材料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等是否适宜,从而减少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盲目性和错误率,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论程度,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教育活动更趋专业化。二是“对行动的反思”,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完成之后,对已发生过的教学行为进行回溯性的思考。”善于反思的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能够正确地认识并评价教育的效果和幼儿的发展状况,找出教育活动中的适宜行为,分析自己在教育过程的不适宜行为及存在的问题,力求寻找各种解决方法。在下次活动前,教师能够根据反思的结果选择适宜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教育计划,促进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在此一系列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反思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
(二)明确反思内容,增强反思针对性
教育内容纷繁多样,教育过程复杂多变,通过分析概括反思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把教师的反思内容分为教学反思和教育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材内容、教学常规、教学方法、教学习惯、教学理念、教学结果等的反思;教育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对象、教育结果等的反思。第二类是把教师的反思内容分为教师的理念和行为。教师的教育理念,源于他的经验、习惯、意见或仅仅是印象之中,但它对教师的行为具有直接影响,是教师行为产生的理论基础。第三类是把教师反思的内容分为教育教学本身和影响教育教学的社会环境。对幼儿教师而言,最主要的是反思教育教学活动,即对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效果进行反思,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1. 对教育教学活动方案设计的反思
主要反思四个方面:第一,目标是否以《规程》《纲要》所提出的各领域目标为指导依据,并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目标是否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等等。第二,内容的选择能否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同时又开阔幼儿的眼界;是否有效促进幼儿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并为其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与活动目标相一致的经验等等。第三,活动的准备是否围绕活动目标和教育内容来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投放的活动材料是否安全、卫生,便于幼儿操作、观察、尝试、探索;是否为幼儿做好与活动内容相关的知识准备等等。第四,活动环节的设计。每一活动环节目的是否明确,是否注意教学过程每一步骤的有效性,每一环节所起的教育作用是否达到一致等等。
2. 对教育教学活动方案实施过程的反思
主要反思四个方面:第一,组织形式的选择是否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和个别活动的形式。第二,内容的组织是否考虑幼儿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是否注意寓教育于游戏之中等等。第三,教师的指导是否注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内动力;是否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机会,特别是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和自由交往的机会;是否灵活地处理偶发事件,具有应变能力;是否在观察和评估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实施调整计划;是否重视幼儿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等等。第四,师幼互动的质量,是否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是否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是否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锐地观察幼儿的需要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是否能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灵活地转换角色,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等等。
3. 对教育教学方案实施效果的反思
主要反思幼儿学习后的发展状况;幼儿发展状况与活动目标的符合程度;活动产生了哪些非预期的结果;教师通过这一活动的实施有哪些提高等等。
(三)掌握反思技巧,提高反思效能
教师应该怎样反思,这是关系反思效率和质量的大问题。以下几点仅供参考:第一,优点发掘法。即找出事件或经验中好东西的方法,一般用于成功事件和经验的反思。如教学比赛获了奖,就可以尽量找出这堂课好的地方并加以归纳,保存下来就是经验,以后就可以随时应用。第二,教训例举法。即找出事件或经验中的缺点和不足的方法。一般用于失败的事件或经验。如一堂课上砸了,可以尽量总结它的缺点和不足表现在哪些方面,并进行分析推理,以此作为教训,以后可以避免。第三,过程归纳法。即对成功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和概括的方法。如一位教师在处理挂在大黑板上的小黑板时,小黑板掉下来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并打乱了教学秩序。其过程可归纳为两个步骤:先是处理原发事件——即捡起小黑板,后是回到课题——即把学生分散了的心收回到刚才所讲的课题上来。第四,对比评价法。即就若干相关活动的过程或结果进行比较,找出优缺点的方法。第五,文件夹法。文件夹又称档案袋,它以专题的形式存档,每个专题之下,由教师本人通过回顾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并进行反思,从而记下自己过去的状况、现在的状况、自己的进步、自己尚需努力的方向等。文件夹的建立过程,是教师对已有经验进行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是对自己成长的积累过程,故教师填写文件夹的过程就是教师反思的过程。
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能力 -教师工作总结
加强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能力国外有学者提炼出“经验反思=成长”的公式。我国众多优秀教师、教改先行者的成长历程,启示我们:要由知识传递型教师成长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反思是必经之路。一、什么是反思呢?反思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种回忆、思索、评价的过程。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思,同时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为目的。其实,教师由不成熟到专业成熟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反思完善的过程,完全不反思的教师是不存在的。总结过去的工作,吸取教训,推广经验这不是反思是什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会因此成就自己的专业化。区别就在于教师的这种反思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二者都应该包括两个过程:第一,回顾教学事件。第二,寻找更好的办法。但自发的反思只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感觉到了某一方面做得成功或感到失败,于是,确认好的办法或是寻找更好的办法。自发性反思有自己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没有标准就不可能有成功、失败的感觉,但这个标准是不完整的,不系统的,也可能是不够科学的。而且这个标准存在的形式也可能是潜意识的,因为教师并没有教育教学必须反思的意识,所以,成功感或失败感就只能称为感觉,跟着感觉走的结果也只能是对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这样的反思不具有持久性,因为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它可以使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却不会让一个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质的飞跃。在新课标实施以前的反思大部分都属于这一类型。自发性反思可能使教师正确总结经验,接受教训,从而在反思中不断成熟、成长。但也可能出现相反情况,即经过反思产生自以为正确而实际上并非正确的想法和行为。自觉的反思是理性的,应该是教师已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寻求正确理论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持续不断地批判性的思考。二、自觉性反思的特点教师要打造自己的专业底气,提高专业化水平,要进行自觉的反思。自觉的.反思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必须有在正确教育理论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因此,每位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新课标理念,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的评价标准。第二,反思是一个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觉性的反思应是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反复循环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达到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教师的学习是反思的基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职业行为,具有经常性的特点,教师的反思也应该持续不断地进行,当然这种持续性不是简单地循环,它是在一定计划指导下的有目的地向着既定目标攀升,这有点像爬盘山公路,教师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中自觉寻求一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向一定的教育理论专家讨办法,所学的理论得以内化为教师个人的思想>,教师也能以自己的实践反思着、充实着、丰富着、论证着或修正着某种理论,这种理论又去指导新的理论实践。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这样实现的。第三,自觉性反思应该表现为一种写作文体。思考的结果如果不形成文字,就会有漏洞,就会出现逻辑错误,就不会是成熟的。这种文体形式可以是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教学案例的形式,也可以是札记、体会、感想、启示、教后记的形式。三、教学反思的内容1、反思教学态度、行为。2、反思教学策略。3、反思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4、反思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四、反思的类型及方式:反思从范围上说有教师的个体行为,也可以是教师集体的行为。1、教师集体的反思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某一位老师把自己对某个教育教学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公开在同事面前,大家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一起讨论交流。另一种情形是经过教师集体讨论形成某种方案,待该方案实施后,大家对实施情况进行诊断,通过一番审视和反思进而得出结论或提出某些改进意见。这种集体的反思本质上是一种校本的教研或培训。既有教师个体的反思,又有集体的反思,这样进行的反思往往是深刻的,是具有理论指导的,是可以共享的。其反思成果是可以作为有益的经验来传递的。2、我们平时讲的最多的反思其实是教师的个体反思。可以通过下列方式来实现。第一、把自己作为学生来反思自己的教学。作为课前反思的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做到未雨绸缪。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对生活态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果我是学生,面对这种教法会有什么收获?如果我是学生,对课堂提问会怎么回答?当教师这样换位思考后,教学的设计会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形成文本后这样的设计应叫“学案”,比“教案”更妥帖,也更适用教学。第二、通过同行中的榜样来反思。第三、通过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回顾进行反思。我们平时说的反思大部分都属于这种方式,如写的教学反思、阶段教学回顾,课堂教学录像自我观察分析诊断等。第四、通过学生的反应(如学生的课堂言行神态、思维状态、学习成绩变化等)反思自己的教学。这应该作为我们反思的主要方式。因为教与学的主体是学生,如果学生的反应是无动于衷,教师自以为讲得精彩也只是“自我陶醉”。用心的教师经常根据学生的反应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中的成功与缺陷。第五、通过家长对学生发展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教学这种方式需要教师做一些工作。如面向家长的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评,召开家长座谈会等,通过家长的意见来反思自己教学得失,改进自己的教学,这也是获得反思的一种方式。第六、通过同事的听课评价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当然,对同事的听课评价我们应该作认真的分析、鉴别,分清哪些属于自己课堂教学真正存在的问题,哪些属于不同见解。对于自己教学真正存在的问题,应找出原因,思考对策。五、反思的方法:行动研究教师的反思必须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看到自身的教学活动存在问题时,其反思才是有力量和有效果的。反思的最佳方法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针对教学实践中某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运用观察、谈话、测验、调查问卷、查阅文献等多种手段,分析并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求得到问题解决的办法。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法,也是目前比较盛行的科学研究方法,这种反思方法的操作程序是:第一,在反思自己或他人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确定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第二,围绕所要研究的问题,广泛地收集与该问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第三,根据行动方案展开研究的问题,并根据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第四,收集研究信息、撰写研究报告。六、反思的指向反思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之间的差距;反思理性的课堂与学生实际收获之间的差距。反思的关键是要求教师有问题意识,从看似没有问题去发现问题,从问题成堆的地方聚焦问题。同时,教师还要进行反思性学习,坚持写教学案例或教育随笔。这是由反思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最佳途径。单位:新华农场学校 姓名:孙 杰 类别:小学数学
如何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改进自身教学实践能力
新华农场学校
孙杰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作为思考对象,通过观察、回顾、诊断等方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教学方法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思考教学活动中的成绩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对策,以便进一步调整教学。教学反思对一个老师的成长十分重要,写教学反思还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改进自身教学实践能力。
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关键在于是否作认真的总结,并进行分析研究。教学反思中,教师找出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长期坚持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写教学反思还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中积累的教学火花、典型教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都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材料。
二、教师应把握教学的反思过程
(一)当教师上完一堂经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后,我认为教师应对自己的课做出客观的分析,肯定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成功经验。例如在教授《可能性》这节课时,我不向以前那样采用灌输式教学,而是尝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我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等一系列探究活动,进行实验、比较、分析、猜想,使学生亲历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随机性,尝到探索成功的乐趣。让学生明白了“可能性”的几种情况以及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事实。
通过合作与交流,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下课后我抓紧时间把课上用的方法记录下来。因为我认为这些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中所用到的好方法,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都有很大的用处。所以觉得我们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长期积累下来,肯定会有收获的。
(二)我们在上了一堂课后会有成功的收获,但是课堂教学中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我们也要把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例如我在教授《可能性》一课时,多数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挺高,课堂活跃,我觉得学生学的很明白,上课时感觉很好。可是课后一练习,觉得学生有些问题掌握不好。课后反思后觉得有些地方需要改进:一是这种开放性的游戏活动,由于学生热情高涨,导致摸球、猜球活动时间过长。在了解生活中的“可能性”和探究“可能性”这两个环节不够充分。如果能把更多时间放在了解生活中的“可能性”和探究“可能性”大小这两个环节将会更为科学合理。二是学生还没有形成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出现分组学习时,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均衡,学生的合作的主动性还不够,只顾自己兴奋了。我把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后,仔细找到不足及时总结并作好记录,为今后再教学积累经验,以便在适当的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和解决,并在以后教学时改进和纠正,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在不断改进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让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更让学生从中获得一定的赞赏和激励。如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我用电脑显示“小熊买东西”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
列出算式65-23,然后同桌合作学习,探究计算方法。可是有的学生却想出了65-3=62,62-20=42;有的学生用5-3=2,60-20=40,40+2=42;还有的学生大胆尝试用竖式计算„„学生在求异探索、互商互议的过程中更多地获得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了创新。他们通过相互交流,互相影响,互相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丰富今后教学。
(四)在上完课后,教师要根据本堂课的情况,静心沉思:摸索出教学规律;看看教法上有无创新;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重新整合,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记得我在教授《统计》一课的时候,我在教学预设中想学生们比较喜欢的四季,于是我首先用一年有几个季节?有哪几个季节? 来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欣赏四季的景色,并问学生你们喜欢什么季节呢?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班同学喜欢季节的情况? 学生回答说用统计的方法,引出新课。然后让学生说喜欢哪个季节,将统计的数据填到统计表中,再让学生观察这张表中数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上完课后,我对本课进行了反思,我觉得教学时我选取“学生喜欢的四季”进行统计活动,只关注统计的数据及数据之间的关系,而教学内容的价值体现的不够,达不到目的,无法体现新课标的“要让学生学习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我想:如果我换一种方法,例如这样设计:过几天我们准备召开一个联欢会,老师想为大家买一些水果。可是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买什么好呢? 学生说:“
1、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
2、可以用投票的方式,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 教
师在问你们喜欢什么水果?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么办?”再请小组讨论 然后学生汇报。用统计的方法,看同学们喜欢第一、第二多的水果是哪2种,就买那2种。学生上台用彩笔在自己喜欢的水果上画上色彩。师问:你们看哪两种水果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知道买什么水果吗?(生齐声说)师:那我们就买这2种水果。在总结: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问题。今后你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由于学生喜欢的水果很多,可是只能买2种水果,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必须从同学们喜欢的水果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2种水果。只有通过统计才能确定买哪2种水果。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所以说“教学再设计”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还可以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学习《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有感
织金五小 孙守义(2013.8.18)
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驾驭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根本保证。因此,提高教师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课堂教学的控制,就是对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变量(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进行适当合理的调节与控制,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吸引力,使之沿着教师的思路成功地进行学习的过程,其基本结构如下:
教师接受信息--教师处理信息--教师启发信息--学生接受信息--学生处理信息---学生输出信息--- 反馈信息。
由此不难发现,影响课堂教学控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课堂教学的外部环境、学生的实际水平、教材等等,都会对课堂教学控制产生影响。而教师的水平是影响课堂教学控制的主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那么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控制的能力呢?
1、提高教师的修养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自身的情感、仪表、举止等方面的约束能力。这是实现课堂教学控制的根本前提。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经指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很好地收敛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教师的情感、仪表、举止等直接影响到融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
课堂教学应当是有激情的。如果教师语言简洁风趣,亲切和蔼,语调抑扬顿挫、轻重适当,学生就会在这种情感的感染下,很快进入问题情境。反之,如果教师情绪失控,动辄发火,学生就会焦虑不安;如果教师没精打采,口授随便,那么学生也会情绪低落,心中的反应也只能是死水微澜;若教师情感过度,渲染过重,语调始终高昂激越,学生就会趋于疲惫麻木,继而产生逆反心理,如此种种情形,都难以使学生产生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影响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同样,教师的仪表、举止等如果失度,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加强自己的修养水平。
2、提高教师运用语言水平
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工作语言,它受教学规律的制约,受各学科性质的支配。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制约着学生的智力活动方式和效率。科学的使用教学语言,是实现课堂教学控制的保证。
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做到准确、精练,有条不紊,合乎逻辑。
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在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能否打开学生的思路,能否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是实现课堂教学控制的关键所在。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具有启发性,通过启发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生想知而又不知的内容,予以恰到好处的点拨,既要把问题点到,又不把话说尽,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教师要善于应用形象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3、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能够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的能力,对于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反馈要随时掌握,及时处理。弄清他们的希望与困难,并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使其张弛适度。或迂回插入,慢慢导向课本中心,或更弦易辙,调整教案中原有设想,转换讲述角度。特别是对学生中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要及时捕捉,合理利用。
4、提高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媒体的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控制,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各种条件变化,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努力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如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也可多种教法并重,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利于课堂控制。
一、制订考核要求
团队要求每一位成员每天必须写一篇教学反思,在每星期天晚上八点之前上交给指定人员,逾期不交一次团队内警告,三次无故不交自动退出团队,处罚力度也是相对严厉的。通过严格的反思撰写制度,促使大家对每天的教学进行反思体会,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大家很多教学妙招和窍门都在自己反思中得到记录,相互阅读,相互借鉴,共同提高。通过一年半的教学反思撰写,大家积累了大量的一手教学实践材料和经验,有的成员文字积累量达20多万字,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写作和科研水平铺平了道路。本文总结出撰写教学反思的四个阶段,以此来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自觉撰写习惯,为进入深入拓展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四个阶段分别为:培养阶段、积累阶段、提升阶段和精品阶段。(该四个阶段的具体阐述详见《中国学校体育》2014年第5期第22~23页)。
二、具体操作策略
教学反思的延伸阶段就是深入拓展教学反思撰写形式的阶段。通过前面基础研究阶段的积累,课题进入深入拓展研究阶段。通过现场观摩即时评价、观看视频课进行课后评课、专题感悟和阅读教学案例并对其进行教学反思、浏览书籍期刊撰写观后感和针对某一主题观点进行分析研究等形式来提高体育教师的分析和写作能力。教学反思从评课开始逐步深入,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引导教师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入研究拓展阶段重在对教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注重每种方式的实践经历和结果成效,在实践研究中不断改善原有的经验方式,总结创新新的方式与途径,以丰富体育教师论文撰写的途经和方式。
1.现场感悟,身临其境,即时反思
现场感悟是让团队成员现场参加某项观摩展示活动,通过切身感受,领悟理念,再及时进行反思撰写,这样的反思更有时效性和感悟性。现场观摩可以观察和感受课堂的全部,教师们撰写反思也更有感受。现场感悟后撰写教学反思要求大家侧重于寻找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向撰写,重点解决大家现场观看后,在较短时间内能准确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重点提高大家寻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大家有问题意识,提高大家有问题就动笔写作的习惯。
例如,2014年在嘉兴市嘉善县举行的浙江省小学体育区域联盟第五届教研活动中,团队成员基本都参加了现场观摩。在活动结束后的三天之内,要求每位成员撰写一篇评课反思,主要从寻找问题的角度去撰写,每人的教学反思必须找到三个以上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中挑选出5篇进行修改、打磨和投稿,最终有2篇评课论文得以发表,足见教学反思撰写的功力和效果。
2.视频评课,分析评价,成熟反思
通过观看视频录像课,让团队成员撰写评课稿,提高教师的寻找问题能力以及看课评课研课能力。体育教师通过现场观摩展示课等公开课的机会不多,网络录像课却有无限资源。团队正是利用这点让成员观看网络录像课,并及时撰写教学反思。视频评课由于在时间上更充足,重点要求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撰写反思主要从问题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提出合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好是通过了教学实践的检验,把在检验过程中的体会感悟也一并写进教学反思中,作为反思的延伸和再反思。团队在刚开始评议录像课时,查阅大家的教学反思大多是记录性的反思,通过近几年的磨练,大家的教学反思质量逐渐提高,不仅能一刀见血,对症下药,更多的能提出自己大胆的想法和建议,文笔流畅,词句优美。通过对录像课反思的撰写,提高了大家的写作能力,更增强了大家写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例如,2015年5月在湖北武汉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活动,团队选出3节有代表性的展示课视频,要求所有成员观看和撰写教学反思,并在两周之内上交评课反思。撰写的要求是要针对全国性的展示课找出问题,并提出有效合理的见解看法和解决策略。大家都积极撰写评课反思,多篇以评课反思为基础撰写的教学论文在地市级学科论文评比中获奖。
3.案例事件,深思熟虑,深刻反思
课堂教学评价大家都经常能接触到,随时都能说出一两点。但案例反思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让成员进行深度反思,要求相对较高。通过浏览教育教学案例,感悟事件,撰写反思感悟。团队在案例反思撰写阶段,选择出有代表性的案例供成员浏览,并要求在一周之内写出一定字数的感悟反思。案例反思侧重对案例本质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深入分析案例的内在本质,折射出现今具有共性的东西。通过案例反思的撰写,大大提高了成员对事件的分析能力,帮助教师拓展了思维,提高了分析研究分问题的能力,为论文撰写奠定了思想维度基础。
例如,在近一年的案例反思撰写阶段,团队每两个星期就公布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要求大家在案例反思中对问题本质的研究内容字数不得低于1000字,字数的达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了教师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工作室团队领衔人对每一次每一位成员的反思进行点评评价,并选出优秀的1篇进行公开展示,以示表扬。在案例反思撰写的后期,评价反思的任务可以从成员中选出几名比较优秀的成员,担任评价任务,到最后形成轮流评价的局面,促使大家共同成长。通过案例反思的撰写和互评、轮评的形式大大提高了成员写作的思维角度,也大大提高了大家写作的思考分析能力。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团队成员不断有案例式论文发表在各类刊物和在各级评比中获奖,案例反思的撰写无疑是最大的助推剂。
4.资料观感,综合提炼,理性反思
通过阅读书籍期刊杂志,夯实理论基础,扩大教师的阅读面,发散教师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师提炼材料、总结经验、吸收自用的能力。写作往往到某一阶段就会遇到瓶颈,总感觉写不出更有深度的文章,归其原因就是理论基础不扎实。定期阅读理论知识和前沿期刊杂志,对教师写作会有很大帮助。团队也正是出于这个考虑,定期会组织大家进行理论知识的阅读,同时也要求撰写观后反思。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大家一目十行、囫囵吞枣式地浏览,更为大家用心阅读、消化吸收为己用提供了保障。阅读期刊书籍是一个阅读量较大的过程,通过这样大量地阅读,成员可以分析、提炼精华,提高分析总结材料的能力,提高写作能力。资料观感反思侧重于教师对材料的整理、分析和总结能力,教师通过对某一理论书籍或文章进行阅读,理解其中的核心观点,并能对此观点进行内化吸收,进而产生共鸣触发感想,最后撰写出具有一定价值的观后感反思。材料阅读可以是单人独自阅读,也可以是大家共同研读探讨,也可以是某人引领研讨,形式可以多样,但反思必须深刻有价值。
例如,在《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教师用书》和《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发布之际,团队就组织大家共同进行阅读浏览研读,通过点名主讲的方式,让主讲人带领大家一起研读某一章节,提高大家解读材料的能力,同时在其他时间教师独自阅读吸收书本精华。事后要求每位成员撰写一篇阅读观后感反思,可以是对书本阅读后的感想,也可以是对书本提出的疑问,也可以是对书本提出的建议等,只要是和阅读材料有关的感悟,都可以作为观后感反思,并要求字数3000字以上,同时有两篇相关论文发表。
5.主题提纲,专项写作,精彩反思
团队给出一个主题或观点,让成员针对这一主题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并有相关要求,提高教师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题研究反思是反思中要求最高的,抛出一个主题进行反思论文的撰写,相对前面的阶段这都是对成员写作能力的高度要求。团队成员经过3年多的反思撰写历练,逐步走向主题研究反思的撰写。在刚开始的时候,针对主题可以列出提纲式的计划和提示,帮助大家进入主题式反思的撰写。有了提纲计划,大家撰写起来也会比较有方向和思路,有利于前期论文撰写的信心培养。到了后期就应该逐渐向全开放式的撰写转型,就是简单抛出一个主题,甚至是一句话一个词,让大家自由发挥。这是检验成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大家走向论文撰写的最后实践培养环节。建议大家可以结合杂志社的征稿主题进行论文撰写,不仅可以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也可以通过投稿来检验自己的写作水平。主题反思的撰写侧重于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全面分析解决该问题,类似于“一对一”完成任务,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综合写作能力。通过主题研究反思(这里就可以说是论文了)的撰写,大家基本就可以踏入学科论文和科研论文的写作之路。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增进以课程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自主,然而,当校本课程被定位于“持续时间长”“大规模”“精英教师主导”取向时,其提升教师课程能力的理想预期就被降低了,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微课堂以教师自身的能力和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基点,既体现了校本课程追求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定位,同时又因其“灵活而有针对性”“聚焦现实问题”“小步子快跑“等内在属性,拉近了和教师课程能力最近发展区的距离。因此,本文试图从校本课程微型化的视角来探讨如何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
一、教师课程能力面临的现实困境
目前,国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主流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即学校对所有课程进行校本化的改造;狭义上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國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然而,或是先入为主,或是急于出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在实际操作中常被理解为后一种形态,其开发过程也被看成是课程编制,教材编写,课程评价等一系列专业性极强的活动。“专家指导”“校长领导”“精英教师主导”的开发小组完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工作,这一过程开始于学者专家和少数“精英”教师对问题的研究,然后是开发解决方案,终点是解决方案在大量使用者中的传播。大多数教师实际上还是处于权力结构的最底层,扮演着忠实地实施由少数人开发的既定课程的角色。再加之此类校本课程通常都要持续一学期以上,但又不在教育评价范围之内,校本课程非但没有实现提升教师课程能力的预期,反而导致部分教师的本能抵抗。
二、微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着力点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1.学习方式更灵活更有针对性
微课是以某一学习主题为核心组织起来的相关活动,所以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去,更重要的是将已经脱离社会的学习活动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将人为孤立起来的知识回归到真实的生活源泉中,将单一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群落。微课程课时一般比较短,教学材料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设计的活动一般和现实相关,不只是让学生提取知识,而是鼓励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本门课程的知识,也丰富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教学的教育性是客观存在的,在微课程中,教师总是尽量设置一些与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情景来感染学生,对于学生的情感具有积极的影响,并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励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形成自主学习的资源库,让学生时刻学习
研究表明,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很多知识是通过非正式学习获得的,例上下班坐地铁看报纸,跟同事聊天、生活问题寻求百度和 Google帮助等等,都能对工作起到很大的帮助,类似这种非正式的学习方式,E-Learning平台也可以来实现。将现有的课程拆分成视频碎片,形成一个具有大量视频信息的数据库,学员需要学习相应知识,可以像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搜索引擎一样输入关键词,就会出现一系列索引文件,学员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筛选自己需要的知识,这个知识点可以是理论解析、实战案例、flash演示、情景模拟等各种素材,可以满足员工的自我需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教师的讲解只是学员知识中的一个工具,形成以学员为主导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阅读或查找大量的资料来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研究问题本身,还要查找确定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此类型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和案例为中心的学习中的一个环节。
3.小步子快跑,让学生跑的更快更稳
研究者认为,在实施大规模课程改革时,“小步子快跑”是一条比“跨越式前进”更为可取的策略:将宏伟的改革蓝图转化为一系列小幅度的、时间分配合理的阶段性目标,让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能够逐步而迅速地实现改革目标。微课正是“小步子快跑”的一种具体而合理的载体,教师通过开发各种微型课程,在一次又一次由“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构成的螺旋型研究中提升自主决策课程的意识和能力。
三、在微课开发中实现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
微课教学是一节完整课的教学过程的浓缩,一般课的基本环节都具备,微课的教学时间也较短,做为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精选环节,精炼语言,才能在规定的时间能完成教学任务,并录制成教学视频。这一准备的过程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极其难得的教学设计、思考、以及成长的过程。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片段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
四、评估与反思
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质量,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提升的关键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没有教师的发展,一定没有学生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归纳起来,我系主要采取以下途径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一、提升系领导素质,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系主任作为系部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策划者和引领者,首先着力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系主任应该致力于营造民主、开放和合作氛围,通过有效的课程实施培训,支持、服务、引导教师的课程实施,引领教师创新改革,推动教学水平的提升。充分鼓励和尊重教师在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创造性劳动,引领教师成为课改和教改的。系领导不仅特别关注教师的教,更引导教师关注、研究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二、加强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研究,夯实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
1.师德培训。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首先是开展了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其次开展现代教学技能培训,包括多媒体,影像制作等培训;第三是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着力提高教师因材施教、因学施教的能力。看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了解著名高校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的改革方案和效果,根据自身特点加以领会和吸收,同时,鼓励老师出去参加学科会议和相关课程教学的培训。
3.教育科研能力培训。教育科研能力主要是通过逐步增强教师自身的教研意识,把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围绕课程教学和学生的特点,根据教师本人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要引导教师积极进行反思与研究,不断积累素材,积累经验,确定课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从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术水平,用教科研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
三、开展业务大练兵活动,增进教师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主要阵地,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实行听评课和优质课评选,是系部和各教研室一直要坚持的方法。人人讲公开课,教研室内讲优质课,全校讲观摩课,每期都要进行,而且每次讲课要求每讲必说,每听必评,人人参与,人人过关,最后推选出的选手在全院上观摩课,学院对这些选手大力表扬和奖励,营造出积极参与听讲评课活动,通过赛课和观摩课,使一些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和践行者。
四、坚持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反思是教师成长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真正找到恰当的反思点,坚持认真反思的教师比较少,更多的教师是在应付,因此,我们的工作重点并不是仅仅检查教师有没有反思,而是重视教师反思的质量,注重教师反思的方法和途径,如教学前反思,教学后反思,自我的反思还有集体的反思,真正地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发挥教学反思对自己成长的巨大作用,并且将反思内容在教研活动上公开,让广大教师参与评议。
五、以老带新,提高教师整体业务水平
资历较老的老师的教学经验极为丰富,而年青教师,初入茅炉,其教学经验比较欠缺,但干劲十足。为此,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从而使年青教师很快地进入教师的各种角色。
六、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系部为落实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构建校园文化,把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学习培训有机融为一体,促进教师全面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特制定了以下教科研制度。
1、成立机构。系部成立了以系主任为组长,分管主任为副组长,教学办主任和教研室主任为成员的教研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系部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课改工作和教研工作。主要负责搜集教育教学科研信息,开展教学设计、教科研论文、教研课题的立项论证、中期评估、结题鉴定等工作。
2、学校培训制度。(1)走出去——参加各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听课活动。并定期组织教师到兄弟单位学习取经。(2)请进来——每学期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1至2次。(3)开展“双带”活动——要求学校骨干教师带头搞好教学科研,并带领其他教师搞好教学科研,起到以老带新的作用。(4)组织学习——A、、每学期组织一次教科研论坛、交流经验、研讨在教科研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B、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师外出学习。
3、研究制度。(1)在系部教研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不断健全和完善教改教研制度,并督促评价教师的教科研工作。(2)系领导深入课堂,坚持听课制度,与教师们一起进行教学科研,并起一定的指导作用。(3)要求教师对教学科研工作,每学期写一篇经验总结,每学年写一篇论文。(4)强化教研组职能,要求每个教研组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组内展示课,以及相关的说课、评课活动,对教材、教法、学法的研究,要进行经验交流,并作好总结。各教研组每学期要有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和教学科研计划。(5)强化集体备课制,继续推进开放式教学,对每周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和其他发言人要有记录。引导教师优化备课,在课堂预设上下大功夫,在课前准备上投入更多精力,在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上不走过场。同时,要注意纠正备课改革中的形式主义,重点解决了备教两张皮的问题,使备课写教案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学习、服务于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师自身发展。
七、落实评优激励机制
从学校管理角度上来说,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构建学习型组织,营造书香校园,开展读书汇报活动,读书反思,切实推进教师深入
读书。
2、创造机会使每位教师走出去,学习先进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为我所用。
3、开展校本教研。集体备课、一课四磨等活动,并且使这些活动有实效。
4、利用新形势加强对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行培训:①师德培训②新课程培训③教
育教学能力培训④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5、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如:落实学科组长包学科制
度。落实教学常规,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落实评优激励机制。
6、坚持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反思,课后要进行
自我反思,集体学习后要进行集体反思。
7、创设高效课堂,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结合本校实际认真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强化骨干引领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
从自我角度上来说,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2、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1)把握好课堂,课堂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阵地,它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最好平台。
(2)要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我们还要有让每个学生都走向成功的理念。
3、更新观念,转变方式,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
4、加强教师自我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
我们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在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上研讨课、观摩课、同课异构,同事之间多沟通交流、写教学反思、观看课例等。
【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推荐阅读: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随笔06-01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09-29
如何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0-05
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07-05
如何提高实践能力09-13
如何锻炼提高思维能力05-23
如何提高护理创新能力05-27
如何提高人际沟通能力10-01
如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