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数学也要适应现代化教育的改革,需求进行创新的改变,引导学生们进行多彩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素质教育得到提高,也能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搭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本文将就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要想建造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探究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意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整堂课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和积极性,也能增强数学课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全面了解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并且及时的改变授课方式,让学生成为这堂课的主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一、当前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上构建高校课堂能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能提高教育的效果,实现培养学生和新素质的意义,也是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但是现在小学教学当中还有着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核心教育的培养,也不能提高课堂效率,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进行改善实现高效课堂。首先,现阶段小学数学很多教师都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所以还采用之前落后的教学方式,一直在用灌输式教育学生数学知识。[2]在现在的环境当中,这种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学生,这种方式过于枯燥无聊,而且只是灌输式的教育,没有真正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数学课堂的效率变得很低,没有办法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其次,在教育当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我们教育的核心,只有学生充分的调动了积极性,配合老师教学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来,但是在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时候由于教师并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学生也适应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这些新内容还不能适应,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学生更加关心数学成绩,而忽略了自身核心素质的养成,所以导致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一直都没有办法真正开展。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养成抽象意识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导致学生在学习理论概念的时候会遇到难题,尤其是在学习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由于文字特别专业导致学生没有办法理解其中的含义。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避免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只能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概念,如果能将学生的抽象意识提高,会让他们对概念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牢固。[3]

(二)科学引导,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教学方式的转变促使教师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一个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参与者。教师应能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从讲台走到台下,实现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帮助学生及时认识到错误,并在一定的指导下促使小组成员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活动。因此教师应能做到科学引导,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自立能力较为薄弱,为了避免浪费一些课堂上宝贵的时间,教师可以在课堂组织上进行引导,以提升合作效率。在“科学测量”的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能力和正确细致的实验习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此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教室内的门窗或其他进行测量活动。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促使小组合作开展得更加高效,教师可以在小组测量中及时纠正一些操作上的错误,针对一些读数和计数上的通病,进行统一的讲解。另外根据学生在开展过程中的表现去及时调整进度,做好学生合作学习中的调节者、启发者,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中的乐趣和快乐,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另外在学习程序上也要引导,比如在想要开展合作学习中进行引导、在遇到问题时进行引导,在想要更加深入开展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引导。甚至是在学习方法上进行指导,通过有效的提问手段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能力,学会转变学习思维,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思路去解决问题。因此在合作学习中的各个阶段对学生加以引导,则对科学教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灵活掌控,把控好合作学习的课堂秩序

教师是整个课堂活动的引导者,教师不仅仅要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同样要掌控好整个学习过程的秩序,为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的合作学习的环境。

比如教师要首选能够确定小组的运行模式,每个小组中不仅要有组长,还要有实践探究的角色、数据记录的角色等。比如在“科学探究”中,该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含义,并能够在实践探究中根据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的形成。比如在“黑合里有什么”的探究活动中,学生进行分组合作,作为组长首先应能明确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什么,即从提出问题到提出假设,从设计实验到分析、交流,若不清楚该过程,则探究活动的开始则会很混乱无序。作为记录员应该记录详细做好探究过程的记录,从假设、探究方法,以及实验数据都要记录清楚。只有让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任务,才能推动合作学习有序开展。

合作学习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合作探究中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能够在互帮互助中实现共赢。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能有效利用合作学习的优势,为学生打造更高效的课堂。

比如在学习“菱形”概念的时候,学生看到定义的时候,会有一种看不太懂的感觉,理解的也没有很透彻,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菱形来,然后告诉学生,让他们观察一下黑板上的这个菱形有着什么样的特点,有几条平行线,细心的学生很快就能发现菱形的特点和平行线,得到学生的回答之后,可以为学生的回答喝彩,然后告诉他讲的非常好,并且再次讲解菱形的概念,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成为图形来表达,可以让学生们更快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句子,所以在教学小学数学概念中,教师要进行相关抽象性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们更快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二)养成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可以培养的,这个对于学习数学过程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后天也是可以培养出来的,所以在小学教学数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相关数学公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表面积公式”时,不要将公式直接写在黑板上,或者让同学们看书学习公式,而是可以先带着学生们用最简便的方法来算出长方体的面积。在上课过程当中,可以采用给学生举例子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先画出一个长方体,然后假设这个长方体的边长为a,那么该怎么样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呢?这时同学们可能会采用将所有的面积加在一起的方法求出长方体最终的表面积,这是学生自己推理出来的公式和计算方法,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们提高推理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学生们对这堂课的印象。

(三)注重学习和生活相结合

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是分不开的,最终这些数学知识也要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所以学生之所以要学习数学知识,最终目的还是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授课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更注重将知识融入在日常生活当中,让学生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们能在生活当中找到对应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4]

比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这一课程内容的时候,我会让学生自己在课下统计自己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生活内容。并通过自己统计的扇形统计图来分析,今天一天二十四个小时自己都做了些什么,并从这个扇形统计图里面找到自己应该加强的方面,在整个绘制过程当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转变成为学习的数学知识,也是一个将理论运用到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像这样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在生活当中,也可以让学生有一种利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想法可以让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有机会去建立数学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使用能力。

(四)培养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在学习中最常见的一个内容,在学习过程当中我们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在小学我们也学习到了非常多的运算法则,比如。乘法分配率减去的性质,除去的性质等。通过这些运算的教学让学生们明白其实数学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学科学生可以通过机智的运算法则来提高自己运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能锻炼到学生的运算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授课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更注重运算法则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合理地运用,这样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减少出错的频率。

(五)培养分析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一定要让同学们对于数据分析有着浓烈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再难的问题再难的知识,我们也会义无反顾地去学习,这样的数据会让学生觉得更有兴趣,并且也更能够理解,不再显得那么无聊。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最后可以培养学生从简入难,举一反三的能力,了解数据分析对于个人,家庭地区,甚至是国家和世界的意义,这样也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并且数据的分析能力也是学生在分析数据最常用到的一种能力,在小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平均数或者是统计图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在教学当中要让学生学会平均数中位数的数据的运算方法,让他们通过这些数字整理出来一个最终的数据,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绘制表格的时候感觉到数据的变动,影响到整个数据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可以达到很明显的提高,所以在教学小学数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分析和整理数据进而培养学生分析的意识,也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更有能力的学生。所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也要让学生注意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培养他们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

比如,同学可以分析一下自己一个月的生活开销,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一下父母每个月会给咱们多少生活费,然后每个人越到最后还能剩下多少,为自己制定一个清单,也能够让自己清楚钱都花在哪里的,最重要的是要分析整个过程的数据,得出最后的结论,这样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课程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而且学生在整个过程当中也能够运用到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

三、结束语

由此可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注重学习成绩的高低,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需要加强教师的重视感,让他们勇于对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并且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样才能够勇往直前地去学习,只有学生主动学习才能养成好习惯,这对于他们未来的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学到知识,数学就是去解决生活中遇见的各种问题,这样才能够培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并不是没有用的,也是可以应用到生活中来解决问题的,只有各方面相结合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吴桂彬.引导数学质疑,提升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9):87.

[2]吕新民.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途径[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8):184.

[3]郭小芳.浸文化雨露,品数学甘甜——谈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小学数学文化课堂的策略[J].华夏教师,2020(20):34-35.

[4]谢亚东.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64):79-80.

上一篇:融媒体视野下多校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研究下一篇:基于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背景的数字化设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