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2024-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共10篇)

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篇1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思维.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学实践的重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角度,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体现初中化学的实用性价值和意义.下面谈谈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一、培养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注意事项

1.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和设计,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初中化学知识的探索和研究.2.注意化学知识的普遍性.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普遍性特点,意识到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通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讲“氧气的性质”时,教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和体会氧气的物理特性,属于无色、无味的气体,了解氧气的水溶性、密度、熔沸点及化学性质等,还要使学生充分?J识到氧气的性质与生活中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深刻感悟化学知识.3.注意化学知识内在的特殊性.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了解和明晰化学知识内在的特殊性,通过不同的化学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物质会表现出不同的化学性质,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实验活动,理解和体会化学知识的特殊性本质,发现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差异性.二、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1.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致力于化学基础教学,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使其成为学生在化学推理学习中的“证据”,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和体会化学相关概念、原理及性质,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例如,在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预先推测实验相关的装置,由此获悉自己制取氧气时所用药品的状态,判定液体与固体的不同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应当选取的装置为固固加热型装置,并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推测和判断,了解氧气的物理特性,如密度、水溶性等,从而选取适宜的氧气收集方法,如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由此可见,只有在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使学生进入到对化学知识的实验推理的判断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2.创设问题化教学情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适宜的问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促使学生探究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讲解化学元素“钙”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情境:老年人通常易出现骨质疏松的现象,而青年人却较少出现这一问题.这是为什么呢?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这一问题背后隐含的化学知识和原理,充分理解化学元素“钙”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又如,在讲解化学元素“锌”“碘”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情境: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有个别侏儒症或甲状腺疾病的现象,导致出现这些疾病的原因是什么呢?设计这些悬念性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和探究,逐渐解开心中的谜团,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合理的化学实验,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探究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实现对化学知识的合情推理,提高学生思维的缜密度、灵敏性和快捷性.例如,在讲“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可以利用对比实验,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实验操作验证和猜想,并通过动手操作实验了解和获悉物质燃烧的条件,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主题,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和创新思维,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篇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中指出:“……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在初中英语学科中,核心素养是在英语课程标准上的延伸和发展。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即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关键能力(即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的指导下,专家们提出了中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其中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

基于鲁子问(2016)对于英语教育可以着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可知,以下六项品质的发展,英语教育具有相较于其他教育的显著优势:

准确性:外语理解与表达有助于发展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发展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两种语言异同,有助于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英语文化的批判性传统有助于发展思维的批判性。开放性:外语学习本身可以促进思维的开放性。创造性:运用外语进行书面表达、口语表达以及表演、展示等,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这些思维品质都可以通过英语学科教育来提升。其显著优势在于:英语思维的理性、逻辑性、批判性均显著于汉语思维。因此非常有助于中国学生的终身发展。

以下是有关于思维品质培养的两个教学活动设计案例:

一、8B Unit 6 Reading第二课时Down the rabbit hole

在导入环节,教师以电影Alice in Wonderland(1985)中女主角Alice掉入兔子洞这一场景的视频片段引入话题。这个warm-up热度足,lead-in引入快,在第一时间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同时,也给下一个环节:让学生将与故事情节有关的七幅图片排序埋下了伏笔。

这一活动设计,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批判性。

准确性体现在英语的理解与表达上:要准确说出正确的图片排序,学生需在理解电影片段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已经掌握的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一难度适中的活动设计,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品质,又培养了四维核心素养中的另一关键能力——语言能力。

思维的批判性体现在排序这一活动环节上。对事件进行排序是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方法。视频播放完后的这一活动设计是对学生很好的训练契机。还有诸如讨论相似事物之间的异同、探讨事件的因果关系、学会用简单的事实与逻辑去支撑自己的观点、学会提问等等,都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途径和重要基础。

二、9A Unit 5 Reading第一课时Music without boundaries

在while-reading环节,对于文本的第五、六段,教师向学生提出了”Read again and find out Tan’s role and achievements”的任务。

首先,学生运用careful reading的阅读策略,“read in lines”,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找出文中两句可以回答问题的话,但这远远不是任务的完成。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紧扣“bridge”这一关键词,“read between lines”,对文本信息进行进一步处理,提炼出了“east and west”,“past and present”,“music instruments and common objects”,“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and modern Western music”这四组相互对比的词和短语。此处学生通过思维训练,达到了对文本的深度阅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提炼出的信息进行解释和分析,“read beyond lines”,利用关键词“bridge”,生成文本的主旨:“Music without boundaries”.学生颇有成就感地发现,主旨恰恰就是这篇文章的标题。教师利用解释和分析课文的过程,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开放性,同时又做到了回归文本。

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不仅为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动力,也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蓝本。思维品质是核心素养四维目标中的核心目标。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思维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它对中学生未来英语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初中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品质培养要求,积极探索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提升的路径,唤醒学生自我素养与提升意识,为学生终身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鲁子问.英语教育促进思维品质发展的内涵与可能[J].英语教师,2016(5).

[2]赵昱,郝培利,解冰.基于核心素养思维目标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7,32(7).

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生物

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45-02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既要让学生理解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学科教学不应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应同时指向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思想情感等素养的培养与提高。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紧密联系教学过程,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理性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基于课标与教学发展的趋势,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粗浅探讨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以科学素材为媒介,构建学生的生命观念

生物学中的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有助于理解或解释较大范围的相关事件和现象。学生应在较好理解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等,并能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科学素材,为学生呈现生动的生命世界和生命现象,构建学生的生命观念。

例如,笔者在教学《人的生殖》一课时,在导入环节抛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是怎么来的?妈妈说我是路边捡来的,你呢?”然后教学了人的生殖系统、受精作用、胚胎发育与分娩等知识内容。最后设置了一个情境体会环节,提供一个题为“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的材料,内容是汶川地震中母亲因保护婴儿而丧生并通过手机留下遗言的真实故事,这个材料让很多学生感动得留下了眼泪。学生在导入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学习明确了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来完成的,人的生殖过程包括产生生殖细胞、受精、胚胎发育、分娩等环节,由此知道人的生殖不神秘也不特别,而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情境化材料则唤起了学生珍爱生命之情和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本课学习升华为感悟生命的诞生,学生受到了生命教育,生命观念得以构建。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科学素材,通过不同的形式构建学生的生命观念,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健康生活。

二、以科学论证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生命是一种开放性、生成性的存在,人的思维也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思维一旦模式化、格式化,就不可能有创新,能力发展也就停止了。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提升到奠基学生能力基础、关乎学生人生长远发展的高度。在生物教学中结合合适的内容设置科学论证的过程和学习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例如,笔者在教学《性别与性别决定》一课时,在导入环节提出了“母亲决定了生男孩还是生女孩”的民间观点,并询问学生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安排了三个环节对此观点进行了求证:1.人类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学生观察学习人类染色体组成图。2.结合学习过的基因遗传示意图,请学生写出人类性染色体遗传图解。3.请学生结合人类性别染色体遗传图解分析“母亲决定了生男孩还是生女孩”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学生一步步的学习分析过程实则是一个科学论证过程。针对一些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议题,教师可以围绕科学论证过程,通过激疑—质疑—释疑等环节,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展科学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领学生崇尚并形成科学思维,能够运用归纳、概括、演绎推理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与规律,审视或论证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议题,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理性思维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

三、以合作探究为载体,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积极主动获取生物科学知识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教学《土壤里的小动物》一课教学中,在教学蚯蚓的身体结构、感觉器官、运动部分的知识内容时,笔者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综合设计,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探究:1.如何区分蚯蚓身体的前端和后端?2.蚯蚓的运动过程与运动板的材质有关吗?3.蚯蚓对光的刺激有反应吗?要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注意以下要求:1.结合问题,各小组先设计好实验方案。2.小组群策群力,明确分工。3.观察的过程中要保持蚯蚓的湿润。4.观察所用器具除事先提供的以外,需要其他实验室器具的可以提出。5.观察结束后要记录结果并分小组展示与分享。通过探究,学生进行了尝试与实践,一些小组的实验过程存在问题,在分享过程中有其他的小组指出并得到正确的指导。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活力,培养与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团队合作学习能力。

四、以情境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感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知识内容中蕴含的价值教育内容,可以通过设计情境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一课时,笔者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在导入环节让学生思考:如果让你的生命更持久,你觉得你需要什么?学生想到了健康、习惯、自由、财富等,热情高涨地参与讨论,因为这是与他们生活、理想密切相关的内容。随后,笔者通过一个个吸毒者的现身说法(采访视频、相关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吸毒者吸毒后失去了什么。结合导入环节的问题,学生很快体会到了毒品的危害。这个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对生活需求的思考”进行相应的情境设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自身“体会”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规范自己的生活甚至理解生命的意义,进而学会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围绕社会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并做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积极向学生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引导学生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生物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模式,从重点关注一个或几个核心素养开始,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整合,创新生物教学组织实施方式,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

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篇4

摘 要: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的学科,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立德树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础;改革教法,为学生指路导航;创新学法,让学生杨帆起航;强化习惯,为学习保驾护航。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8-0060-01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数学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出发,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一、立德树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础

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虎林市第三小学是以“融情育德,以德启智”为德育宗旨。因此,数学课堂应抓住一切时机对学生进行德育。例如,在“面积的计算”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看中国地图,使学生们知道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国家,激励学生们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又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教师把书中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课件出示虎林城市建设的一些资料和数据,编出例题与习题,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们进行爱家乡的教育,激励学生们为家乡的繁荣富强而刻苦学习。在特殊的节日里,如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教师也可不失时机地设计一些习题或游戏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

二、改革教法,为学生指路导航

第一,课堂前置。教师要将讲授新课时学习的知识,提前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把知识点做成微课,让学生在课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反复观看。教师还可用手机录新课讲解小视频,通过微信发给学生,适时进行小测,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在新课讲解前,教师先出几道课本中的习题让学生尝试做,找出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以及自学时学生的疑难之处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在错误中找到根源,在疑难处进行点拨,达到画龙点睛、触类旁通的效果。

第二,激活课堂。课堂要活起来,要有新意,就需要教师在?笛Ы萄е薪?问题情境化。例如,在讲“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教师创设了三角形三兄弟争吵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如,在讲“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时,教师创设了三角形家族成员去旅游,是同一类三角形的才能上同一条船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分类的兴趣。当学生分类成功后,教师又利用三角形家族成员旅游这一情境,制造旅游途中遇到困难,请他们解决。这样的情境,使新课的重难点解决了,知识点也巩固了。

三、创新学法,让学生扬帆起航

第一,读数学。语文课需要朗朗的读书声,其实数学课也少不了读。数学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对重点知识的概括,每一个问题都是对难点知识的突破。如果学生们能认真读数学书,读通书中每一句话,读懂书中每一个知识点,读清书中每一个逻辑关系,就一定能学会、学好数学。

第二,思数学。如果想让学生真正学会数学知识,就得让学生先学会思考。教师可在数学课上开展“讲数学,争当小老师”的活动,让学生向教师或组长讲解一道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这样,既巩固理解了知识,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思考的能力。

第三,做数学。部分学生单一的知识点都学会了,可是面对习题则不会做了,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数学知识应用于解题上,不会做数学。而做数学题是有一定技巧的:做判断题时要注意题中的每一个字,看重点词是否有,还可以举反例、找理由等;做选择题时可以用推理法、排除法;做填空题要重点找准关键词。学生掌握了做数学的技巧,不仅能学会知识点,而且能逐渐形成知识网络,学会综合运用。

四、强化习惯,为学习保驾护航

小学时期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把握好这一关键期,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如倾听习惯、质疑习惯、回答问题习惯、作业习惯、改错习惯、操作习惯等。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时,教师创设了龟兔赛跑的情境,让学生算一算谁跑的路线长。这是一个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而且问题比较简单,易于学困生回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个问题的设计既面向了全体学生,又照顾了学困生,使他们感到有话可说,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信心,并在自主探究中得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又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可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探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并进行汇报。为了能准确回答问题,学生们就必须集中注意力,加快思维活动,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了倾听的效率。

总之,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落实,不仅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工作,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还要不断改革教法、创新学法,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篇5

摘 要: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构建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课堂;构建途径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适应课程改革趋势、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迫切需要。按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此背景下,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课程改革和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阵地,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全面发展。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教学中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技能、思维方法、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四个方面,其中语言能力的发展渗透于其他三个方面之中,最终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充分发展、全面发展。针对小学英语教学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引导学生在把握英汉文化的异同基础上建立文化品格。学习英语语言,要在充分了解英语母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语言本质的基础上,进行中西文化的充分认知和对比,更加准确地把握英语语言内涵,不断渗透文化品格的培养。二是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建构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于教材知识的系统整合,让学生接触到更加多样化的英语语言知识,体验到更加丰富的学习过程,从而不断加深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言输出;同时要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形成和发生过程,通过构建、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三是结合实际情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课堂过程中敢于质疑、主动发问,不断提高思维的创新性和批判性,真正通过英语学习来挖掘学生的精神世界,将英语知识中的思想内涵渗透于语言学习之中,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构建策略

(一)创设生动形象的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习内容来创建贴切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氛围中接触语言知识、感受语言内涵。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可以运用实物、动态图像、图片等多种方式,将知识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够调动综合感官去学习知识,形成深刻的学习体验,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浓厚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水果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综合中英读音、图像和音乐的生动课件,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物形象来记忆单词,从而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营造积极表达的学习环境

英语语言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要敢说、会说,大胆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因此,教师要注重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大胆开口说英语、用英语,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坚持运用英语来组织课堂,配以丰富的体态语言,让学生感受浓厚的交流氛围。其次,教师要注重创设交流话题,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主动去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再次,教师要通过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所在,积极融入课堂交流过程。

(三)设计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新课程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准确把握,了解重难点内容,设置适当的课堂探究任务,使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难度不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其次,教师要对学生学情有充分的了解,对每一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应达到的目标给予合理的定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探究活动中有所收获,有所发展。第三,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通过全程参与、及时点拨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不断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注重总结归纳和评价反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英语语言知识十分琐碎,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及时予以总结归纳,提炼其中的语法知识,引导学生分析中英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帮助学生建立英语语言思维习惯,促进学生英语文化品格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编写一些儿歌、顺口溜等,帮助学生牢固记忆一些知识点。同时,教师还应针对课堂教学过程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及时找出不足和缺点,在下一步的学习中有的放矢。

总之,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落实课程改革任务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堂,促使学生主动融入英语学习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论文 篇6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是应对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和品格,能够持续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适应其一生所生存的社会,这种能力和品格就应当是抽象的、可指导解决众多问题、处理很多事情的思想、方法,教师都知道,这些非具体的内容是需要化为具体并假以时日才能为学生所内化的。初中地理的核心素养包括地图的判读能力、区域的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谐人地关系的观念、发现地理问题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内容不比其他学科少,但时间不多,每周只有两节课,这更需要教师在单位时间内,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因此,教师掌握各种规律作延伸,采用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等,就成为课堂上的必然。常规的教学环节则常常蕴含着很多可供挖掘的培养机会,所以探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并深入研究其在实际运用中的技巧与效果,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

一、鼓励花式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所有学科教师的共识。初中地理虽然课时少,但内容不多也简单,若能推动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是很有用的,因此我十分注重这一学习方法。根据初中生学习地理的特点,我采用榜样法、活动法、分散法等进行示范和推动。例如,我将自己在网上看到的各种学习方法,把文字有趣有用的,按照原文读给大家听;或把既视感强的内容做成视频放给学生看;再把效果不错的、自己也有心得的,整合后介绍给大家。比如“复习黄河,你想象自己从源头巴颜喀拉山脉,乘一条小船出发,两岸长满了绿油油的青稞、豌豆,山坡上有奔跑的藏山羊,有低头吃草的牦牛,为啥呢?因为人家海拔高啊,很快顺流而下来到了一片‘桃花源’,那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一会我掉下一个瀑布,一会掉下一个瀑布……”这是原文介绍的。又如整理了一下某位老师的经验:如果要梳理各地的相关地理知识,可以对照地图,首先按照气候条件进行划分,区分常规的和特殊的进行排列,这样学生的读图能力增强了,又比单纯地看文字记忆印象更深。当然,这样的介绍并非最终目的,主要还是想鼓励学生们,以模仿继而创新的方法,从多个渠道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能让自己学得轻松的方法。所以我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多以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提供能吸引他们高质量完成的兴趣点,且每次安排的量都不会大,一定限于他们能接受的范围内。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时,我设计了三个活动,其中一个是“了解中国地势的特点,认识它对气候、河流和交通的影响”。接着,我让学生课后在地图上找到自己家乡在中国地势图上的位置,并说说这一地势对家乡气候、河流和交通的影响,这既能帮助学生读图和认知区域,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过程。

二、注重质量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一方面有鼓励学生向每天相处时间最长的同学寻求及时的帮助,解决问题,符合学习及时性特点;另一方面也寄托着教师能以小团体的形式,带动好学上进、主动多思的班级学习风气的希望。但要让这种方法运行起来并不容易,教师要做好花费一定时间的心理准备,这对于每周只有两节的地理课是比较奢侈的,但考虑到一般在新生入学不久,摸清学生情况后就可以开始了,初期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四人一组交流时,虽然说了交流的内容,就是将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可很多学生就一句话“没问题。”我说:“如果没问题我就问了。”问题一出口,我就感觉到自己对学生的逼迫,当他们急忙回答“不不不不”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必须改变方式,给他们更具体的指导,于是我告诉他们:“如果先做‘同步练习’,或者‘课课通’,把其中不会做的提出来,就是最好的问题;还有在看教材的过程中,放慢一点速度,不要一晃而过,那么其中就可能会有一些不懂意思的词句,这也是问题。”在这个提示下,学生们的提问思路日益清晰,随着对这两种提问熟练程度的增加,问题的来源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所提的问题也因发自学生内心而有质量。然后我再结合练习上、作业上的题目,与学生们分析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需要我们掌握的,让学生的思维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善于发现有用的问题并知道怎么解决。在合作学习中,我不仅让学生探究教学内容,也会抽时间让他们讨论学习方法及其运用。我从来不会用记录的方式,约束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合作中来,因为这就是另一种逼迫,所以我一般会在学生学会交流什么、什么时候交流后,建议他们建立一本优秀收藏本,里面记录自己平时遇到的优秀解题思路、别人好的学习方法、经自己整合后的适合自己的学法等,上课时,若遇到学生没有答题思路、需要新的启发,忘了学过的内容,需要复习弥补等的时候,我就会适度地“开启优秀”,让学生们想想他们的收藏中有没有值得借鉴的东西。

三、引导深思寻找规律

深度思考是学习达到了一定境界之后方有的活动,学生必须十分熟悉地理知识,形成一定能力后才可能有独立的深刻思考,而不仅只是借助别人的想法。目前初中生学习地理,多只重视对教材上现有结论的记忆、理解和运用,通常不会脱离课本进行实地的观察或对媒介上看到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分析,对生活中的地理关心的不多,关联的少。对此我非常注意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思路梳理,在他们解答问题后,通常会问问“你是怎么想到的?”或者“能不能给我们说说你回答这个问题的思路?”当他们养成了注意思维过程的时候,培养核心素养的“基肥”也就培育好了。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三节,讲的是从往常工业中剥离出来的“高技术产业”,独立成节说明它的地位日益重要,但与工农业还是有紧密联系的。在教学第二个内容“高技术产业的分布”时,我提出了三个问题,其中两个问题分别是“分布在哪些地区”和“原因是什么”,学生能够从教材上找到答案。为了引导学生构建地理知识网络,将分布原因放到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思考,我继续追问:“你能发现它跟工业的分布有什么关系吗?”这个问题很容易,原因的第一点就是“工业基础强”,但后面的问题才是关键:为什么要跟工业有关联,那跟农业有关联吗?为什么?其实正儿八经的回答并不是重点,主要是希望引导学生发现地理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从而在脑子里构建一张知识网,而不是学过之后,只懂得零星的地理知识,这是学生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良好底子。

在入行不久教学时,我经常会考虑到多占用地理学习的时间,会不会影响到其他中考科目的学习,因为平时确实偶有听到有类似的议论,但随着教龄的增加,我发现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各学科之间的学习是相通的,不仅学法可以通用,就是知识也是相互帮衬的,因为我也听到学生说,某某老师上课会说,我现在要先帮你们补地理、补历史,因为这些都能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自己学科的教学内容,因此现在我的教学完全处于放开状态,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题,鼓励他们自主学习,注重合作探究,引导他们思考寻找规律,这些全都不怕占用课外时间。我相信,只要教学不采用“题海战术”,只要它是思维性的,各科就只会相辅相成,而且这种辅助还会出现在学生步入社会后,甚至延伸至他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想这应该就是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篇7

1 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渠道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 只有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 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 获得科学的方法, 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注重课本上提及的实验、探究、讨论的条理分析, 还积极为学生设计更为生动有趣的探究实验, 以便将理性的、难于理解的知识感性化、直观化。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及有关知识点时, 可用三个等大的钟罩做了如下对比实验:在前两个罩内充入等量的二氧化碳, 第一个罩内放有一盆绿叶的小草, 第二个罩内只有二氧化碳, 第三个罩内只是空气。三个罩内都放有温度计, 并将三个罩放在水泥地面上, 观察罩内温度的变化。通过多组学生多次实验, 得出了第二个罩比第三个罩温度变化的幅度大, 而第一个罩内温度出现了由低到高、又有所降低的波动这一结论。为了说明木炭吸附有色有味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我们增设了将已吸入红棕色二氧化氮的木炭连同广口瓶放入热水中, 缓缓加热到一定程度时, 观察到木炭“冒出红棕色的烟”。使得这一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在一次次的实验探究中, 学生掌握了新知、提升了理解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分析论证、对比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在一次次的实验探究中, 学生将感性的认识提升到理性的认识, 将模糊的知识梳理为清晰的知识框架, 达到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科学方法和养成科学态度的教学目的;在一次次的实验探究中, 寓化学知识于现象中、寓化学技能于操作中、寓化学思维于探讨交流中, 寓教于乐, 其乐融融。

2 联系生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活源泉

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在生活中挖掘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是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情感、形成化学科学素养的鲜活源泉。如在讲授《自然界的水》一节内容时, 提前安排学生挖掘身边的“水”的存在、用途、危害、污染与防治、水资源危机等。在课上, 学生的唇枪舌战, 令我受益匪浅。如水的存在学生居然还想到了“存在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 ‘清明时节雨纷纷……’描写了行人复杂的心境”;“都江堰的水利枢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水还存在于艺术界———我国魅力无穷的冰雕……等等。同时也通过教学, 培养了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学会了不少节约水的方法;最令师生触目惊心的是一幅幅因水的污染带来危害的照片, 让大家感悟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治理水污染的必要性。在课后的学习心得中, 大多数同学都表示立志学好化学, 为保护我国水资源做贡献。除此以外, 我在讲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内容时, 也以交流的形式展示化学与生活关系, 挖掘化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 提升了环保意识, 树立了保护家园、保护自然的信念, 达到了将化学意识与实际生活和谐统一的教学目的。联系生活、感受情景, 激发兴趣、事半功倍。神秘的金刚石在玻璃刀上看似渺小却轻轻一划将玻璃一分为二, 而在项链上静静的闪烁着五彩的光芒;平时貌似温柔的写写画画的铅笔芯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了它作为变阻器的神秘的一面。生动的事例将物质性质、结构与用途的联系一目了然。化学面对的是无限的资源, 当无法用身边事例说明问题时, 图片情景不失为说明问题的有效方法。如在讲授酸雨带来的危害时, 展示精美的大理石雕塑被腐蚀的伤痕累累, 一排排黑烟滚滚的烟囱使树木枯死、满天乌烟瘴气;讲授水危机时罗布泊的消失使得楼兰古国最终在版图上消失的照片震撼了每一位学生的心。这种让事实说话的教学场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化学在生活中应用及其原理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结合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信息交流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加油站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 是为了不教”。我们精心教好课本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学会自主学习, 学会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学会向高层次发展。要想达到这一要求, 必须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交流。首先, 要注重引导学生课前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等资料。收集资料不在于多, 在于用心去做;不在于是否符合要求, 在于敢用自己的资料与大家悉心交流。课前的搜集、课上的交流汇总, 必然会引导学生逐渐学会搜集材料、学会筛选内容、学会归纳总结。其次, 要注重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信息的剖析, 引导学生敢于怀疑对方的看法、意见建议, 敢于质疑并通过实验等验证其真实性。以此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第三, 为拓宽学生化学领域视野创造了条件。大家的悉心交流、共同学习, 大有“众人拾柴”之势, 使得学生有更为广阔的知识解答实际问题, 无形中将化学意识、创造能力、思维品质、化学语言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为系统形成科学素养提供了必要补充。

摘要:科学素养指个体对日常生活、社会事物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渠道;联系生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活源泉;信息交流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加油站。

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篇8

2012年以来,新一轮课程改革席卷浙江大地,为立足于学生发展需求,着力于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支架式教学策略的要求出发,我们积极探索和建设历史适性课堂。

一、搭建支架,辅导学生自主预习

适性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作为终极追求。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呢?那就要设计学习支架。导学案是比较合理的学习辅助,是能够符合学生多样发展需求的支架形式。我们根据对学生学情和课程内容的精准分析,为学生提供导学案,为学生提供“前帮后扶”的学习载体,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探究

历史适性课堂强调以生为主,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共同参与中习得历史学习的方法和途径。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效参与呢?问题教学是能让学生真正介入课堂,调动学生思维的重要媒介,也是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培养历史思维的前提、保证。

1.预设问题是适性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根据学情和学生能力,提出一组较为合适的问题,在课堂引导学生参与探讨,让知识在思维活跃中有效生成,在问题解决中自主构建,让能力和历史思维在过程中自然提升。

2.民主参与,积极探究。

适性课堂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要秉承课堂师生民主。民主的课堂要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给学生提供合适的载体,同时也充分尊重学生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引领学生理解历史、认识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三、史料教学,引领学生习得方法

对于历史学科而言,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当然不能仅靠一些现成的结论,史料是历史学科研究与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选好史料,开展有效的史料教学,是引领学生习得历史学习方法,形成历史思维的根本途径,也是适性课堂的基本要求。

1.史料教学助学生形成更加具体、更加准确的历史时空观。

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是认识历史的重要切入点,唯有准确的时间、空间概念才能对特定的历史事实形成客观公正的认识。

2.史料教学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对历史的解释能力。

史料教学是老师在课堂上为历史的演进发展提供相关史料,帮助学生形成发展历史的解释能力,让学生在质疑、释疑中获得对历史的更合理、科学的认识。

3.史料教学助学生提升史料实证能力。

对史料的研习与运用,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

四、关注过程,促进学生构建认识

适性课堂要关注过程,立足“九度”开展多维的效度评价:学生学习参与度、学习方式自主度、合作学习有效度、师生关系融洽度、学情掌握准确度、体系构建清晰度、学习目标适切度、练习设计层级度、拓展延伸合适度。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关注习得的学习方法,关注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与理性认识。

五、问题与困惑

适性课堂建设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探索和实践,是历史课堂教学深度改革的体现。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依然发现有困惑,比如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学习时间大量减少,那么适性课堂如何真正落地?

还有教师能力与适性课堂的矛盾、学生的多样性与课堂相对统一性的矛盾等,该如何更好地去破解呢?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篇9

2017-08-30 06:31:11 广东教育·综合2017年8期

谭方亮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唯物史观、历史时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历史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向,也是考试命题的重要角度,中学历史教师应该自觉地将这些核心素养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

一、关联历史纵横,增强时空观念 1.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且相互联系的,学习历史不仅要掌握单个的历史事件、人物、典章制度、历史现象等,更重要的是把握历史主流,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識体系。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涉及不同时期的不同制度,这些制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传承又有发展。图1就较好地揭示了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主线脉络。

2.注重历史事件的关联

要关注历史的古今联系。如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虽然早已被废除了,但其历史影响一直得以延续到今天。分封制的历史遗存影响到中国的姓氏和地名,很多姓氏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今天不少的地名简称源于西周的诸侯国的国名,如山东简称为鲁、山西简称为晋等。宗法制被废后,留下不少宗法观念,包括: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的社会公德;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的思想观念;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修建、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的社会习俗等;当然也滋长了裙带关系、荫庇心态、宗派倾向等不良习气。还要关注历史的同期关联和异期关联。同期关联即同一时期的事件之间的联系,如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的联系,同一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与官吏任免方式之间的联系,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之间的关系等。异期关联即不同时期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如西周的封建与马克思主义的封建社会、秦汉郡县制与元代行省制、科举制与官僚政治等。

3.加强中外历史的比较

如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分权的思想,但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前者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后者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也有着根本区别。明朝内阁制是封建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西方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产物;明朝内阁制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西方内阁是国家法定的行政机构。

4.重视历史地图的使用

如学习秦朝疆域图,要关注四个方面的内容:①秦朝政局的特点:实现全国的大统一,珠江流域、西南地区首次纳入中国版图。②秦朝疆域的四至:东临大海、西至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是东方的一个大国。③秦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北方沿边境一带设郡较多、南方相对稀少,目的是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力量。④秦朝长城的规模:东到辽东、西到临洮。

二、展开多向思维,强化历史解释 1.多角度解读历史事件

如:秦修长城一事,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结合下面的材料,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尸骸相支柱。”——秦朝民谣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唐·胡曾 “秦人北筑长城,畏其南下,防之愈严,则隔绝愈甚。”——乾隆皇帝语 “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治水等。”——孙中山语 “孟姜女用眼泪拆了帝国的墙角。”——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

“修建长城,是古代人类反战争、保和平、求生存和发展的伟大战略。”——网友

多角度的解读既能还原历史,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这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2.深层次发现历史问题

历史问题隐含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之中,历史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己去发现、寻找、探求历史问题,不能包办代替。如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但西周实行分封制,维持了至少200年的稳定统治,没有一个诸侯搞分裂,这是什么原因?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大家都会从政治、经济、思想上寻找原因,有没有考虑过,它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即黄河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有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欲望。因而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显得十分迫切。3.全方位辨析历史概念

如古代政治制度的重点特点之一是家国同构。它是源于“始于殷、成于周”的宗法制度,本质是家、家族、国家在结构上的同一性,也就是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庭、家族内,父系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庭治理的形式扩大到国的范围。古代早期“家国同构”实现了“族权”与“政权”的统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现象,充分体现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找寻情境史料,成就实证意识

“论从史出”“史由证来”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重要原则。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若干史料中得出历史史实,在若干史实的基础上,得出历史结论。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选取史料的权威性、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运用史料的科学性、解读史料的客观性,避免出现过度运用史料、歪曲史料及孤证不立等现象。

1.图片证史

很多图片非常形象地揭示了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它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无需更多的语言描述。如明朝服饰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设计并取名的,从服饰的名称“一统河山”“四方平定”“六合一统”,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政局的统一、皇权的至上,可以借助图片理解明初政治制度。

2.地图证史

图2是从周到元的四幅地方行政区划图。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准确地判断出四幅图的历史时段及相应的地方行政制度,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历经多次变革,呈现出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的趋势,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3.名家证史

著名史学家的史学著作中的一些观点和结论可以直接运用,因为这些都是在反复比较、判断、分析之后才得出的,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信度。如:关于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如下的描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独制而天下无所制也。”这些描述说明了皇帝制度具有皇位世袭、皇帝至尊、皇权至上的特点,是对教材知识的补充和完善。

4.史料探史

史料中也不乏非史家所作,如旁人描述、时人日记、媒体报道、家谱族谱、文学作品、后人整理等,这些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史料,但要注意甄别、判断、分析。

四、挖掘制度精髓,培育家国情怀 1.制度自信

中国古代有很多制度都是世界领先的,为后世历代及各国所沿用,这些制度足以让我们引以为豪。如:秦朝所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历代沿用。为此,历史学家黄仁宇说:“中国在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基督尚未诞生前约两百年,即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且此后以统一为常情,分裂为变态(纵使长期分裂,人心仍趋向统一,即使是流亡的朝廷,仍以统一为职志),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政治黑暗、朝政腐败是一般人的印象,但在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諾斯看来却不是这样的:“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这整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伟大时代之一;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农业经济、儒家生活方式、选拔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和身居北京的天子的受人尊敬的统治——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

2.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古代中国社会能够持续发展的源泉之一。刘建军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说:“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历史关键时刻,制度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薛明扬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谈到:“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文中反映了科举制的三个创新点: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机会均等的机制、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3.制度监督

单卫华等的《中国廉政文化史》说到:“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使。御使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这反映了秦朝监察制度显著特点:监察制度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

4.主流价值观

历史教师要充分挖掘古代各个时期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主流价值观,这是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如宗法制的历史遗存,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条,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社会习俗,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的社会公德,同情、宽容的待人观念。这些都是今天仍要弘扬的。

五、巧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现象 1.掌握重要的唯物主义观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偶然性与必然性、人类社会的一般进程和总规律、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辩证的观点把握对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

2.利用唯物史观梳理历史 如: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按照唯物史观可进行如下的梳理:

(1)演变历程: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王位世袭制(夏商)→分封制和宗法制(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汉到明清)。

(2)演变特点

①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源流分明,沿革脉络清晰,具有继承发展的特点。②以皇权为中心,鼓吹“君权神授”,确保君主专制权力的独断性。

③人治高于法治。其实质是权治、官治的独裁专制统治。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④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结构,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统治网络。⑤宗法关系残余严重影响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国家政治制度中。

⑥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王朝制定政治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3)客观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①历史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②社会影响: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

这些梳理中,包含继承与发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象与本质、辩证分析等唯物史观和论从史出等史学方法。

3.切忌片面看待历史问题 在运用唯物史观时常犯的错误有:

(1)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过分夸大个人对历史的影响,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绝对化思维:非好即坏,非黑即白,非敌即有,非此即彼,善恶两分。(3)以偏概全:只看到局部,不顾全局。

(4)任意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没有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待社会发展的进程。

总之,核心素养与中学课堂的有机结合、核心素养的具体落实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中学老师持续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从而找出最有效、最有操作性的方式方法。

化学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 篇10

陈进前

1陈明2(1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浙江杭州

310003)(2桐乡市第二中学

浙江桐乡

314599)

摘要 提出了化学课堂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四项基本策略:精选素材创设情境,在丰富思维过程中落实;做中学,用中学,在实践领悟中落实;促进主动性、倡导合作性,在转化学习方式中落实;把准核心、整体构建,在大主题教学中落实。

关键词 核心素养;化学教学;教学策略

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科教学是主阵地,关键是要在课堂上落实。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来考察,目前的化学课堂教学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全方位进行改革,为此我们以“化学课堂落实核心素养”为切口做了一些研究,提出了化学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四项基本策略,现将初步成果介绍给同行并求指正。精选素材、创设情境,在丰富思维过程中落实

大家知道,奥运金牌与普通金子相比前者更值得珍惜,因为获得金牌的过程有特殊意义。知识的价值也与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情境和过程紧密相关,在有意义的情境中经历丰富的思维过程后所获得的知识更容易转化为智慧。教学素材和学习情境好比是赛车手的训练场,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应根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包括核心素养类型和水平等级)来选择教学素材、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情境中进行探究、接受熏陶,更有利于发展和培养核心素养。所以,我们提出精选素材和创设学习情境是化学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一项基本策略。

选择与预设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教学素材,是用好这项策略的一个关键。据我们的调查,新手教师跟有经验的教师相比在教学素材选择和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方面有显著差异。要选择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内含丰富化学特质的、具有情境创设空间的素材。化学含义丰富的图片,媒体报道(新近发生的或者当地发生的更好),有意义的化学史实,新奇化学前沿信息,生产、生活、科研相关的原始材料等,只要有利于引起、维持和促进化学学习的材料都可以选作化学课堂教学素材。1陈进前、1962年生,男,浙江磐安县。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化学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所创设的课堂学习情境必须能够满足预设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质量的课堂大多在学习情境创设方面有独到之处。创设学习情境的目的是要带领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进入自觉学习、积极思考的“愤悱”状态。目前,有些教师对课堂教学素材的选用比较随意,也不重视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调查发现,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负面印象大多是跟各种媒体将生活中发生的环境污染、食品中毒、爆炸事故等负面事件不恰当地与化学学科关联所造成的。这也告诉我们,化学课堂上教学素材的选用会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以苏教版化学1中“二氧化硫性质和作用”为例,教材中已有“硫酸型酸雨形成”“酸雨造成的危害”等较大篇幅内容介绍了二氧化硫造成的危害,若教师在课堂上再选用过多的负面素材(如二氧化硫排放造成环境污染、二氧化硫漂白食品造成危害等)来创设课堂学习情境,就会影响到学生对二氧化硫等物质的价值判断。事实上,生产、生活中都离不开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为人类带来的福利远比其带来的危害要多。杭州二中朱文博老师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选用了“我国每年消耗硫酸的总量”“葡萄酒标签”“含SO2的药瓶标签”“古老油灯的图片”作为教学素材,从硫酸消耗的总量引出需要大量二氧化硫用作生产硫酸原料,从两张标签图引出二氧化硫是重要的杀菌剂和保鲜剂、还可以用生产药品,从古老油灯图引出古人用原油作灯油时怎样防止二氧化硫造成室内污染,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到化学直接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福利、要解决目前环境问题也必须依赖于化学手段。

总之,直接讲授告知也能让学生获得知识,但这样获得的往往是难以被应用的死知识,只有当知识的获得过程与有意义情境联系起来时才能成为智慧、内化为素养。学习情绪的调节、智慧潜力的开发等都与学习情境、教学材料相关联。真正的知识一定是与情境联系的,能力往往是知识与对应情境的合成“知识组块”,而且这样的“知识组块”更有助于学生提升继续学习的能力[1]。选择学习材料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创设情境是引发深度学习的最佳途径,丰富思维过程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策略。做中学,用中学,在实践领悟中落实

实践和应用是多种关键能力萌发和生长的优良“土壤”,如果没有这片“土壤”就谈不上培养和发展核心素养。做中学、用中学,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事例和科学研究案例中领悟,从中培养化学学科能力,唤起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看,一是要增强化学学科教学的实践性,二是要大力加强实践性的化学选修课程的开发。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教学的实践性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但由于片面的应试教学使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畸变成“化学解题教学”,用视频播放代替化学实验,在屏幕上、黑板上讲解化学实验相当普遍。所以,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将“做中学、用中学,在实践领悟中落 [2]实”作为一项基本策略。

首先,在化学教学中重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尽可能增加学生做化学实验的机会,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种最有效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实验探究能力无可代替学习活动之一[3]。化学学科能力的诸多方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提升,如实验探究中的变量探制、无关变量控制、相互对照实验、空白对照等等,只要让学生亲身实验,很容易掌握和理解,化学教学中不仅要做好课标中要求的化学实验,最好还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再增加实验内容。如,苏教版化学1的“物质分离与提纯”一节,朱文博老师的一次公开课的流程是:从《nature》杂志2001年社论中的“化学的合成与分离技术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进展”和该杂志2016年4月“七种化学分离方法改变世界”引入→通过“分别用四氯化碳、乙醇、食用油萃取碘水中的碘”分组实验→展示部分学生课外实验萃取紫甘蓝汁成果(兴趣小组课前预先完成)……整堂课基本上是由学生亲身实践中完成的,其中学生有成功的收获、也有失败的经历,课堂上学生“发现了”萃取的一般规律,也体会到了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复杂性。

其次,化学教学中尽可能跟社会生活、生产、科研、实验室实验等关联起来,尽可能引用原始材料作为教学素材。实践活动、参观、走访、实验等都包含情境中学习的要素,要将化学核心知识、化学核心活动与生活、生产案例关联起来,跟实践活动的联系中完成分析、解释、推论、预测、设计、证明等多种心理操作过程。化学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价值需要实践中形成,要通过增强化学学科的实践性来帮助学生在个人生活视域中形成化学视角,提升他们的生活世界。基于实际问题的设计化学课堂,提高化学学科的实践性。如,苏教版化学1“从铝土矿到铝合金”一节的教学中,杭州学军中学余金花老师选用了“银粉漆(含有铝粉)”“加油站用的加油枪(枪头部分是须用铝合金)”“定向爆破中铝热剂”“牙膏级氢氧化铝”“阻燃级氢氧化铝”等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素材,在分析实际问题一步一步完成了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

再是,化学课程开发时,要重视将化学本质与实践性内容结合起来,开发和开设实践性较强的化学选修课程。如,杭州学军中学化学组几十年坚持开设《物质制备实验》《定量测定实验》等选修课,杭州长征中学沈旭东老师开设《新闻中的化学》,杭二中郑路镓老师开发了《烘备与化学》,杭州九中赵琦老师开发了《微型实验和数字化实验》等,这些选修课的开设增加了选修学生的实践机会,成了学生最喜欢的选修课。

化学知识可以分为事实性知识、程序性和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对事物价值的认同和感悟)。事实性知识基本上可通过识记学会,程序方法性知识需要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在“做中学”才能掌握,价值性知识需要学生经历知识学习和运用过程的体验、反思才能获 得感悟和认同,需要在“悟”中学。若将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的学习也采用事实性知识相同的方法,用各种方法把策略性知识、价值性知识转化为事实性知识,或者由教师代劳总结成各种“经验”规则,让学生记背,效率低下甚至无效[4]。促进主动性、倡导合作性,在转化学习方式中落实

学生能力提升的正确途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而被动学习或听讲很难实现能力提升。学科效率决定于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程度。学生主动学习的效率大大高于学生作为一个被动“参与者”的被动学习的效率[5]。若以学驾驶来比喻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在驾驶座上、教师在副驾座上,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体验,在到达目的地(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熟悉路途情况(体验学习过程)。

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观念转变是关键。课堂上运用教学对话、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能明显提高学生学的效率。灌输式教学所谓的效率是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代价的[6]。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并从学生发言中发现有教学价值的闪光点,再通过追问将学生引向更高的思维层次。在倾听学生发言时,教师应该做出必要的分析讲解,让学生体会到探讨问题时要重视证据、独立思考。必须强调的是,教师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并在课堂上作出精彩讲叙,不一定达成学生的有效学习,只有当学生进入主动的专注的学习状态时(自主提问、大胆质疑、协同讨论)才能达成有效学习。课堂讨论中,虽只有部分学生有发言机会,但没有发言机会的学生只要在倾听、议论、插话,表示出赞同、质疑等,就是一种很好的合作学习状态。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思维的有效,且必须是主动思维和主动学习与探究[7]。

课堂上教师的情感投入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的暗示、引导、鼓励、肯定等都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待和尊重,都有利于创造学生主动交流、自主讨论的氛围。教师自身要有强烈的合作学习愿望,去感染并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获得成功感。教师要创设课堂学习情境,利于开展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课堂上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高超的教学机智,调控课堂对话节奏,活跃交流气氛,使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享受快乐学习的“对话场”,使教师和学生成为学习共同体。教师要通过一些具体形式来倡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如,请学生代表上讲台跟老师一起合作完成化学实验,其他同学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再师生共同讨论和解释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或者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化学实验,组内协同完成实验并推选代表表在课堂交流实验结果,这样的实验探究过程就是一种合作学习的过程。布置一些必须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才能完成的化学研究小课题也是一种促进合作学习探究的好手段。教师的追问是一种短平快的课堂调控手段,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快速集中到化学本质之上。如,原电池教学时向学提出如下问题:①电极、外电路上哪种粒子起导电作用?→②电池内容溶液中哪种粒子起导电作用?③溶液和电极的界面上如何导电?追问中很自然的将学生从原有知识基础上(初中电学中“闭合回路”),从“外电路上电子定向移动”“溶液中离子定向移动”引导到对原电池的化学本质(电极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之上,由此开始讨论后学生对原电池中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带电粒子移动原因(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两处同时发生造成电荷不平衡)等就会有深入理解。

与课堂学习相比课外学习是无限的,所以课堂教学要引发和引领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自觉的学习活动。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有目标、有志向的学习,从化学学习中体验快乐、体会成功,而不是为高考、为老师、为父母亲的压力而学习。可以布置学生查看与化学相关的报纸、网站,可以建议学生阅读化学专业图书,让学生在课外通过自觉自主学习中获得高阶学科能力,拓展化学视野,甚至将转化为投身化学的志趣。学习的自主性还体现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计划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及时评估和调控自己学习的能力。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提出质疑,主动寻找证据,培养敢于质疑、大胆猜想、勇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真理、创新的科学精神。

课内教师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和追问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外教师要鼓励、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行主动探索与交流。必须改变那种课内上靠教师灌输、课外靠大量书面练习挤占时间并进行频繁考试督促学生学习的方式。总之,促进自主学习、倡导合作协同学习,转化化学学习方式是化学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的一项基本策略。把准核心、整体构建,在大主题教学中落实

知识以组块化存储与提取可以提高学习者对专业知识内容的记忆量。组块化程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知识组块化程度高,关联信息的组块紧密,提取与运用信息的组块化水平也高,也更容易解决问题[8]。以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化学课堂教学,要特别防止知识“碎片化”倾向,可以围绕一种大观念将一些有内在联系的、用类似规律统一起来的知识内容组成一个单元(或者大主题),这样处理有利于学生发现不同化学内容之间的共同本质,有利于形成解决一类问题的认识角度,有利于化学知识形成具有良好结构的知识组块,提高组块化存储和提取功能。某一单元教学中,可以选准一个核心内容,围绕核心内容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应将解决一类问题的认识角度、学科思想隐含其中,通过教学对话让学生自行领悟、逐步内化。只有当学科知识和活动经验转化为学生自觉主动的认识角度、认识思路和相应的认识方式后,才能成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9]。引导学生抓住化学本质,发现化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看似松散的化学知识整合成结构良好的知识网络,避免形成结构松散。不要限于一节、一章的内容,要将分散在各个部分的内容整合成一个主题,在一个大的框架背景下统盘考虑培养核心素养,从基于知识点单元设计转向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单元设计。如,苏教版化学1中的专题

2、专题

3、专题4中,主要是钠、镁、铝、铁、铜等五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和氯、溴、碘、硅、硫、氮五种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可以组合成“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两个大单元来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当然也可以组合成“元素化合物”一个大单元,帮助学生形成“类别通性”“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离子反应—离子”等认识角度来研究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到化学2中学习元素周期表等内容后,再形成用“元素周期律”的认识角度来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最终达到能够自觉运用多种认识角度和认识方式解决元素化合物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在促进知识整合的同时,让学生充分体验所学知识的应用功能,当学生充分体验到所学知识的应用功能后,就会更自觉的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如,苏教版化学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内容,富阳中学项新华老师主要设计思路是:从生活的导电材料引入→化学史实研究(英国科学家法拉第1833年提出的 “只有在通电的条件下,NaCl才会解离为自由移动的Na+和Cl-。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在1883年提出“NaCl溶解在水里就自动电离成为Na+和Cl-,跟是否通电无关”)→分组实验实验探究(熔融氯化钠、纯醋酸的导电性,CO2水溶液导电性)→请学生自已给“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下一个定义→……这堂课不象某些教师那样先将概念告知学生、再从概念文字上进行辨析、最后通过练习巩因,而是通过化学史实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实验让学生得到一次“实证研究、证据推理”的体验、通过学生自己学习提炼出概念,其教学效果要好得多。不同内容有不同的核心素养培养重点,不同核心素养在不同知识内容中有不同的培养侧重点。化学学科中象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电解质电离等内容,除了其概念、原理等知识内容外,都有其独特的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价值功能,教师要加以挖掘并展示给学生。如,在离子反应教学中用化学实验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离子反应的学习体验从实验中寻找证据,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化学本质,从中让学生体验“证据推理”“宏观与微观联系”等观念。目前有较多教师热衷于传授解题技巧、挖掘知识深度等,不重视向学生展示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导致学生失去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面临着知识量剧增但法定课时大幅减少的困境,若用传统思路是很难在法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的。以化学核心知识、化学核心活动作为支点,重新 构建大主题(或者大单元)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们认为,化学学科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捷径,只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改革入手,关注化学学习的过程、关注化学本质、关注学习方式转变,抓住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通过多层次的驱动性任务和多样化的化学学科活动来引起、维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上一篇:预期结果范文下一篇:迎接国庆节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