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系列讲座学习心得体会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核心素养”系列讲座学习心得体会(共10篇)

“核心素养”系列讲座学习心得体会 篇1

凤阳三中 陈永军

2017年9月15日、16日两天,我有幸参加由滁州市教研室张作真名师工作室筹划、组织的“核心素养”系列讲座。江苏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员,国内知名度很高政治学科专家顾润生和苏州市黄埭中学高级教师张华,为我们生动解读了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打造深度教学等几个问题。尤其为一线教师普遍存在如何开展怎样开展活动型课程和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深入浅出地进行讲授,我边听边做笔记,颇有收益。

思想品德的四大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听了精彩讲座,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多年来的教学,我认为要做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应当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人民教师,更应要求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终身学习贯穿于一生。我想,今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转变教学理念,让课堂“活”起来。原来我们搞的“填鸭式”教学,得到的结果是学生被动“唤听”,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的效果可想而知。通过学习,我着重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生理特点,采用活动型教学,主体探究式,在课堂中做到少讲,课堂设计问题不是课前设计好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生成,老师随时解答。教师“少讲”、“少问”便节约出时间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动,把教学重点难点有机地结合在讲问之中,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活动中,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读、问、写的机会,引导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学会”,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二、引领未来发展,让学生的胸怀“大”起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我经常对学生说:心大事小,心小事大。在人品上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有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我不仅关注学生的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将来,充分利用课后活动实践课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基础,让学生做未来发展的规划师。

三、培育德才兼备,让学生的素质“雅”起来。受传统教学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某些学校部分教师仍然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不少人陷入围绕“分数”而教的怪圈,忽视了学生的本性发展和个性成长。通过学习和培训,我更加坚信了自己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做法是正确的。我的教育准则是:教育学生,要从学生身上看到自己,把学生当做自己的镜子。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平时,我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便给予表扬,并引导他们努力发扬。我清楚的知道培养能力、必备品格的重要性,同时还注重教学中德育、智育渗透交织。我从不占用音、体等课程,也不把剥夺学生上这些课的权利作为惩罚教育的手段,只有学生在德、智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教师才有成功后的喜悦。核心素养最关键要体现这样八个字:关键能力,必备品格。通过学习,我会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每一轮新学期开学,我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去记忆学生的姓名,了解学生的课后情况。在全体学生面前,我从不揭个别学生的短,让学生觉得老师尊重他,慢慢地对自己也开始有了一点信心,这时候,我再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以证实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得到老师、同学的无私关怀后,他们肯定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从而树立了很强的自信心。

四、树立终身学习,让老师的水平“高”起来。新教材新课改新教法新理念已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思想品德课教育工作既要有实干精神,又善于开动脑筋,善于在反思中运用新方法、新形式、新理念解决教育教学存在问题。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途径,反思是教师进步的一大阶梯。我们要在反思中扬长避短,在新形势下以自己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目标。当然,反思不仅仅是停留在脑海中,更重要的是撰写教育和教学反思。在听完顾润生和张华两位专家的讲座后,经过几天的深度思考,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积极加以改进。

“核心素养”系列讲座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各团总支、团支部: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第五十六个纪念日,也是第十九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弘扬雷锋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推动志愿服务的深入开展,组织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决定在广大师生中集中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加强时事政治教育,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中职学生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做有梦、追梦、圆梦,有担当精神的新青年。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让雷锋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二、活动时间:

2018年3月5日—2018年3月31日

三、活动内容:

(一)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掀起学雷锋活动高潮。

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广播站、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发动,使雷锋精神深入人心,树立正气,优化校风、班风。特别是引导广大团员同学积极带头,充分体现团员先进性,为团徽增光采,倡导把学雷锋精神落实在行动中。

(二)立足校园、身边学雷锋;服务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

.各班以班级、团支部为单位组织立足校园做好事,净化、美化校园,在校园内开展清扫卫生死角、清洁墙壁、保持校园清洁卫生的美化校园活动。

2.各班支部积极参与开展城市社区的卫生宣传、美化环境、清除杂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整治活动,以自己的行动美化家乡,并把广大人民群众吸引到活动中来,为建设文明城市而努力。

3.各班组织青年志愿者慰问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家庭,深入福利院、聋哑学校、老年人协会等社会弱势群体集中的地方开展义务劳动,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4.深入推进“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五个方面内容,结合班级实际和特点,在城乡广泛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

(三)推介先进,总结表彰。

.4月10日开展学雷锋总结表彰,宣布2018年学雷锋标兵及优秀集体。

2.学校广播站、网站对获得表彰班级(团支部)、学生进行宣传。

三、活动要求

.各班团支部要精心策划组织,确保学生安全和活动质量,班主任老师要加强活动的领导和指导,各专业部要做好相关督查工作。凡是需要组织集体外出的学雷锋活动,要预先向学生处做好申报手续。

2.各班同学要明确活动的意义,积极主动,着校服,戴绶带,文明礼貌,树立瑞职人良好形象,干部、团员同学要做好示范引领,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3.活动月结束,各班于4月1日前以电子稿形式报告本班开展各项活动的情况,将活动总结、照片及推荐一名学雷锋标兵名单上传到学生处百度云盘,以便总结表彰。

核心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篇3

活动中,我聆听了贲友林、任敏龙、朱向阳、房昔梅、沈勇五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精彩绝伦的“真”数学示范课和直击数学核心素养的讲座。让老师们零距离的接触和感受教学名师的风采与魅力,感受他们对教材解读的深度与厚度,感受他们精湛的教学造诣和深厚浓郁的数学文化底蕴。

一、在贲友林老师的《年月日》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一张自主学习卡:

1.关于“年月日”,我知道了什么?

2.关于“年月日”,我的疑问:

3.我收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数学故事:三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

他们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在这张小小的纸上写下自己的对于“年月日”所掌握的知识,同时大胆地提出自己心中的困惑和想要知道的知识。但对于第三个问题,我当时有点担心,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他能知道什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呢?特别是数学故事,老实说我自己也不知道。但后面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基本上每个学生都对“年月日”了解一二。

贲老师大胆地让学生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学习卡,说出自己知道的和想知道的,让其他同学来帮他解疑解惑。就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的风采一次又一次赢得了台下老师们阵阵的掌声。特别是最后一位同学展示关于大月七个,小月四个,二月只有二十八天的由来的故事时,台下的掌声变成了惊叹。

二、多看看教材。教材内容是经过编者深思熟虑,集许多优秀思想才写进来的,书上的每幅插图、小精灵说的话,每道习题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只是由于老师的钻研程度、领悟能力、教龄等影响,有时未看懂,但这并不代表你永远看不懂,相信只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慢慢地你就会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因为懂得编者意图,教学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三、怎样教比教什么更重要。

以前总认为尽心尽力地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就已经是最大的满足了,如果学生不懂,还很负责地把学生留在教室,给他补课,这是我以前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经过听讲座,这种思想有点颠覆,有时想想也是:你是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还是要“让一群孩子停下来等他呢?”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有时我们在课堂更多关注的是学困生,某个知识点,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往往你会提问学困生,如果他不会,你会请一个优生先回答,再问学困生,如果学困生还不会,你会再请一个优生回答,最后再问,这不正是让一群孩子停下来等他吗?还有一些老师,学生经过你这学期不断地给他补差,他也许真的及格了,但下学期一抽测,又跑回

三、四十分,老师气了个半死,其实这都是由于老师没有认识到这犹如弹簧,你一使劲,它又就绷紧,拉得很长。等寒假一过,一放松,这又弹回去了。每个人是个体的,是有差异的。我们要正视“差异”,不知大家听过“花圃里的玫瑰”吗?讲的是早开的玫瑰绽放得很灿烂,但就是有那么

一、两朵,依旧还是花骨朵儿,园丁要做到的只是给它不断施肥、浇水,给它营造一个适宜开放的环境。老师其实有时候就像园丁一样,上课尽量给学生营造一个每个人都向前看的氛围,你的课堂不一定每个学生都学懂了,学通了,但只要每个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只要学生都愿意学数学,哪怕他学得不是很好也行。所以老师有时候真应该多花点时间来思考:我到底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要做到这些,都应该建立在读懂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任敏龙老师的示范课《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突出了数学课的数学味,凸显学习过程中的数学思考,重视建立模型,把长方体认识的多重视角融为一炉,通过相互比较、验证,深化学生对图形的本质理解。讲座《小学数学中的大道理》,以生活中的多种数学实际问题为例,基于关键特征的推理、运动的推理,领悟数学中的大道理:多样视角、运动变化的学习价值与联系的观点、数学来源的多样性与多元表征、数学联系的紧密性与核心概念。朱向阳老师的示范课《植树问题》,在孩子们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整理归纳,渗透变与不变,建模等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让老师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如此精彩,充分体现了化归思想、点与线的一一对应。讲座《变式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学例谈》,朱老师从一个笑话、一个影片引发教师的思考,再从一个教学实践出发,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五节相同的课却有不同的教学设计,呈现出一种崭新的视角与方法,让老师们茅塞顿开。

房昔梅老师的示范课《猜猜誰會赢》,利用绘本创造故事情节,掌握准确计算和估算,课堂中充满学趣,简约而不简单,同时她的异地教学方式,让大家了解了台湾与内地教学上的差异,带给老师和学生不一样的视觉盛宴。

沈勇老师的示范课《大魔术师之反序数2》,让学生在数学魔术中,发现一些规律并归纳为数学问题:9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在交流、探索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和数学的神奇。专题讲座《适合儿童真实成长的数学好课》,他认为数学课应更有点意思,应适合儿童的真实成长,应让孩子更生动的成长、更快乐的回忆,孩子的成长不能替代、过程不可逾越。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篇4

马士和小学

王宁

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使语文教学在弘扬科学理性精神,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明、实用,与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这两者的矛盾张力中寻求一种平衡,这是对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的历史性超越。

核心素养,与素养不同。在内涵上都是谈素养,可是加上“核心”,就保留了最重要的东西。语文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过去做过很多总结,在知识教学时代,提出过“字、词、句、语、修、逻、文”的说法,把语文知识素养用这七个维度的内容进行了概括。现在看,有一点狭隘了。之后,大家普遍接受行为要点的概括,表现为:听说读写思。听说读写是四种能力,后来觉得思考也是语文科不可或缺的,就补上“思”这个重要行为。这些是能力要点的核心。素养的开口更大一点,而且除了装入知识、能力之外,还需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核心素养是什么,这个东西应该是稳定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求的落实双基,就应该成为这个核心素养。换句话说,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要成为核心素养。

我们要注意的是,在核心层次,谈知识核心、能力核心都没有问题,进一步延展到文学、文化、以及人文化的时候,很容易收不住口。过去语文科教学越界的时候很多,上成政治课有之,上成历史课有之。现在文章的内涵扩展了,新闻、说明文、科技文,各类应用文进来了,于是一些课堂开讲医学、宇宙学、科学知识等。还有的老师,在语文课,与学生大谈人生观、价值观,似乎在上哲学课。

在提出双基的时代,我们把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较多停留在语言层次上,较少关注文章的人文性,由此缺乏了人文关怀。这样的教育就死气沉沉,一点趣味也没有。语文的美感,除了应用语言的准确和优美之外,还在文章内蕴之美。这是具有较强人文性的。因而在1992年韩军老师提出弘扬人文性的主张。这个学术观点所反拨的现实是,语文科不要过于知识化,沉到语言知识的底子上,缺乏对于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视和培养。

地理核心素养再学习的心得体会 篇5

自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来,即核心素养的明确提出已经有两年的时间,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逐渐成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核心素养提出以来,学者、专家以及一线教师们从对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解释和阐述,到思考如何构建核心素养体系,再到对每个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分析与理解,进而尝试将核心素养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和建议。不得不说我们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在逐渐深化,对构建核心素养的探索也在稳步前进。

5015年10月厦大附中地理组组织了一次全组学习地理核心素养的教研理论学习活动,使我对地理核心素养有了初步的认识。2016年5月,地理组再次学习地理核心素养,一方面是学习这半年来地理核心素养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进展情况,掌握最新学术与教学动态,尝试将理论运用到课堂上,另一方面也是鞭策我们地理组教师不断提高自我学习与理论总结的能力。

这次的学习侧重于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论运用与教学实现。地理核心素养不能落入只是粗线条口号式宣传而缺乏可操作性的教学实施和评价标准的怪圈中,所以地理核心素养必须要清晰地回答“地理教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教学评价如何考核”这三个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认为应该是“培养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人”,这也是地理核心素养基本含义的体现。

第二个问题,“怎样培养”一直是众多学者专家不断探索的关键问题,结合已有观点我浅谈自己的看法,地理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对这个“体系”的认识,有多种含义,有人认为是地理认知素养、地理能力素养和地理观念素养组成的体系,也有人认为是地理基础性素养和地理发展性素养组成的体系,这些观点都是从不同的方面来划分体系。若要落实到地理核心素养的实施,我认为这个“体系”还应该包括教育环节的体系,即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教育要贯穿到教育的所有环节,从地理课程标准的制定、地理教材的编写到地理教学的实施再到地理教学的评价等等,也就是说,要全面覆盖,其中,地理教学评价是核心也是对之前环节的诊断。

具体实施建议包括①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形成合力,丰富课程资源。我校现有《趣味天文》和《走,旅游去!》两个地理校本课程,体现地域特点和校本特色,是按照课程标准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而做出的课程补充。②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式。地理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不意味这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地理核心素养形成不仅仅需要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更需要习得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并内化为优秀的地理品格,外化为崇高的地理行为,在这种习得、体验、感悟、内化和外化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教师不是要说教而是要引领。③努力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类情景的贯通,形成开放的教学系统。

第三个问题,“教学评价如何考核”,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在地理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下也必须制定一个与其相匹配的教学评价体系,应再传统的教学评价针对教学目标、内容、结构、方法以及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学习方法和过程,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考核标准。

胡家露

职责与核心素养学习心得二 篇6

1.认真备课。教师要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要求,了解学生实际,明确每节课的目标及要求,设计并写好教案。

2.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质保量地充分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扎扎实实地完成每课时、每单元的教学要求。

3.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要根据教学要求,精心布置作业并及时收发。批改要讲求实效,搞好讲评,引导学生及时订正错误,扎实学好每项知识。

4.认真辅导。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热情辅导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尽力帮助他们跟上教学要求,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注意引导他们发挥其特长。

5.认真作文练习。教材规定的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要求,根据可能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学生表达、思考、想象等能力。

6.认真测验、考试。做到命题确切,份量恰当,要求严格(包括考场纪律和评分),分析准确。

“核心素养”系列讲座学习心得体会 篇7

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知在现在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新课标有了巨大的变化,那么现在的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我对数学教学设计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的经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学会了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先设计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然后设计了几道有梯度有趣的

 练习,真正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授课过程中知识点的设计要少而精,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讲解,且要举一反三,追本求源,瞄准知识的生长点。把基础知识放在首位,处理好大餐与味精的关系。

“核心素养”系列讲座学习心得体会 篇8

自11月以来,清华附小1+x教育随着暖暖秋风吹到了红河州大地。我们学校也在张主任的亲自部署下,如火如荼地开展探索适合于我校的1+x教育课堂,我有幸作为今年刚调入南沙镇中信小学的教师,和中心校的教师们开始了学习的探索之路。说实话,初遇1+x课堂教育,我只是简单的从字面上理解----以学生为本。这样的教育理念我并不陌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本教育理论,也强调了不仅要关注教学中认知的发展,更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但为什么郭思乐教授要提出他的生本教育理论呢?季国栋专家的课改创新教育是什么样的,清华附小开展的1+x课改创新成果教育实践,他们的方法和路子是否正确?带着这些一连串的问号,带着学校领导的期望,我诚惶诚恐地开始了美丽建水古城的教育学习实践之路。

11月11日,当我来到建水古城后,就看到了为期两天满满的学习安排表:进校听课、理论讲座、课堂模拟、借班上课等等。但我不在乎这些形式,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专门在这些形式中“挑刺”,看看生本教育是否真有那么神奇,从这点说,我不是个好学生。但经过两天的学习,我内心经历了由开始的怀疑----半信半疑----坚信不移的心路历程。可以说,这次学习是对我以前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的重构,特别是许淑一教授的一些经典警句,对我简直就是醍醐灌顶。今夜在回顾翻看学习笔记,更是内心激动澎湃,现把两天来的学习心得加以整理,吸取精华,去之糟粕。

在我校两天的学习的1+x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有时,我们过于的放手,以至于学生讨论的主题发生偏离;有时,我们放手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以至于上出的课堂缺乏深度;有时,我们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以至于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却茫然不知。

那么,在1+x教学的课堂中,我们老师的作用还是不可替代的,生本老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作用(使课堂有序进行,确定小组及学生的发言顺序);导向作用(使学生的小组交流展示都要围绕本课的核心问题,抓住重点交流展示);慎重干预作用(当学生交流讨论的主题发生偏离时,我们要慎重干预,变“有为”为“无为”)。

1+x课堂的四个核心环节。其实,我认为,如果从学习效度上分析,1+x课堂实则是三大核心环节,即:个体学----小组学----全班学。而教师的帮学作用应贯穿在这三个环节之中。学生通过这要的三个环节的学习,相当于对同一内容学生学习了多次,每次的学习都是在前次学习效果上的叠加。试想:通过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对学习内容及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起到了积极作用。

如果还有老师要问:我们学习1+x课堂教育的什么呢?那么我想告诉大家:我们研究学习1+x课堂教育,并不在于我们一定要构建新的教育模式或课堂模式,而是我们要学习生本教育中“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1+x课堂教育理念及教育思想。

“核心素养”系列讲座学习心得体会 篇9

学习心得

学习带来收获,收获转化实践,实践使我成长。经过两天的培训虽然身体疲惫,但是内心的收获更丰富,所以这是充实且有意义的两天。也因为能观摩到各地名师的示范课与讲座而感到兴奋不已,因此来谈一谈通过这次培训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预设有趣语境,让孩子乐在其中

叶建军老师的课给我们的深刻印象就是整堂课都紧紧围绕养宠物的话题展开。让孩子们身临其境,通过丰富生动的教学活动,层层递进,从易到难,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我感觉这种方式很值得自己学习。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也要试着运用以下方法:首先,一节课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要经过自己反复琢磨,不断修改;再者,要把简单教学内容丰富起来,不能单纯地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还有,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把握一个原则,层层递进,由浅入深,让孩子们有一个接受,理解,锻炼最后掌握的过程;另外,要学会运用图片卡与词卡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具来辅助教学。

2.让英语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听了主维山老师的课,感觉实用性极强,对于我们北方学生来说正适用这种逐步积累,补充资源的方式。随后的讲座中主老师的教学理念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在日后的教学中也要慢慢渗透这些观念:(1)孩子们你们对学习有充分的自主权,做那种学生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不是老师赋予的;(2)要在日常板书,或班级墙上张贴基础规则,每天学习;(3)养成阅读习惯要靠日常积累,因此平时可以布置简单的绘本任务,最后积少成多,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也就此养成了。

3.上课那些事儿

对于田湘军老师除了钦佩还是钦佩,听了整堂课感觉酣畅淋漓,意犹未尽。他活泼风趣的教学风格带动了全体学生,使整节课的氛围积极活跃,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浓厚,完全感受不到学习压力,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田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看似简单,但是紧紧围绕课程重点展开,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掌握了重点。把歌曲,律动,游戏等教学活动精巧串联,营造愉悦教学氛围的方式,虽然现在自己的教学还不成熟,但我以后也要尝试锻炼直至运用熟练。

4.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思考

刘宝杰老师的这堂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不太成功,但是从中我也收获到了很多:备课一定要充分,这样课堂发生特殊状况时,才可以快速应变;老师的课堂英语要尽量放慢语速,注意节奏与重读,这样才好让学生明白;(3)每一环节布置任务时,老师要先给予范例支持,让学生明白任务要求。另外刘老师教学耐心极佳,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语文素养讲座心得体会 篇10

又如,过去将“语言积累”放在“知识”一块,也是不妥的。因此用知识和能力还不足以概括语文教育的全部。过去强调“语文能力”包含了一个思想,就是偏重于“用”,即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所以大家都重视这个‘能力”。而在教育上,如果一味偏重实用、追求功利,就会导致人文精神失落,只能塑造一批精于技能、文化浅薄的工匠。“课程标准’采用“语文素养”的说法,就是出于对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以及对这种目标的追求。

提出“语文素养”这个概念它的范围自然比“语文能力”变广了,增加了文化品位及修养,体现了语文的特点,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了现实能力与前瞻能力的综合性的追求。这种提法的改变,并不仅仅局限于范围的增加,它意味着语文教育模式的重大突破与变革,是非同小可的。现在“课程标准”中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已经综合了这样的思想,并尝试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构建语文教育的新的模型。

上一篇:seo优化考试下一篇:教育科长干部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