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
陈 超
(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25)1 世纪,随 着 信 息 化、全 球 化 时 代 的 到 来,世 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方兴未艾,以学生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领域的潮流。国际组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教育领域相继建立了学 生的“核心素养”模型。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教育部于 2014 年 3 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来推动教育发展。那么,如何理解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又有哪些?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就此问题谈些个人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诠释 1.“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历经十多年,在“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之前,我们提倡的是素质教育,应该说,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促进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学校教育中“两张皮”的现象日益严重,表面上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实际上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使素质教育的期望与实际目标相互背离与矛盾。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驱使下,中学教学德智失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重成绩轻德育”的教育评价机制,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德智分离,有能无德,心理异化的残缺人,并由此引发了诸多社 会问题,素质教育遭遇前所未有的拷问。教育是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健全地成长、进步和发展。21 世纪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知识与技能 本位的教育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 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和实现全面发展,成为了全球所面临的共同挑战。1997 年 12 月,国际组织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近年来,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基于核心素养的 课程设计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共识,许多国家与地区纷纷开展了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或课程标准。受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影响,也为了突破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通过借鉴国际上可资参考的经验,我国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既是实现从知识本位到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也是“育人文化”的理性回归。2.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
2014 年 3 月,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核心素养” 这个崭新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了国家的文件中,并被置于“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之灵魂“的地位。那么,究竟什么是 “核心素养”? 由于我国目前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内涵尚未有一个精确的定义,但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可启发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国际经 济 合 作 与 发 展 组 织(OECD)从 1997 年开始就进行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的专 题研究。2005年 OECD 专门发布《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 纲要》。该《纲要》指出,核心素养包含了认知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创新能力以及态度、动机和价值观,同时认为反思性思考和行动是核心素养的核心。2002 年 3 月,欧盟在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进展报告中把“核心素养”界定为:“核心素养是一系列知识、技能与态度的集合体,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 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素养。”
2006 年 12 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向各成员国推荐了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八大核心素养体系。此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沿用 OECD 核心素养的框架。尽管世界各国可能用词不一样,如 OECD 用胜任力,美国用 21 世纪技能,日本用能力等,但回答的 问题是一样的,都是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参照国际组 织与其他各 国关于核心 素养内涵的表述,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 终 身 发 展 和 社 会 发 展 所 需 要 的“必 备”品 格 与“关键”能力,是思想、品性、知识、技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高度融合,包括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等认知性素养与非认知性素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而且,核心素养是所有公民都不可或缺的、最关键、最必要,也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素养。如果说,一般素养是为公民的基本生活
之所需的话,那么,核心素养则为公民优质生活之所需,因为它是一般素养的高度凝练和核心内核(精髓和灵魂)。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 的,因 此,它 是 可 学习、可 培 养、可 塑 造、可 测评的。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
根据对核心素养的认识,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认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大方面。1.时空观念
历史的时空 观念是指将 所认识的史 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掌握“时空 观念”是学生学好历史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科学地使用与时空有关的概念术语、古今地图、大事年表等阐述中国及世界进程;依据历史的纪年与时序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 互关联性;从历史年表、历史地图中获取所需的信息;有意识地将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考察。2.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学是一门实学,对历史的探究是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 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史料既是我们揭示历史真相不可或缺的证据,更是我们评析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基石。因此,“史料实证”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资料,在史料中发现线索和有效信息,并经过思辨与探究而判断史料是否可以作为实证的证据;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与探究的问题自行进 行史料的甄别,考察史料的可信度和使用价值;教会学生运 用相关史料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叙述,从而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3.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是 指要从历史 实际的角度 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从一定意义上说,建构历史解释的关键是理解历史。要想真正理解历史,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一种“了解之同情”的态度、一种博大的襟怀和一种丰富的想象力,以此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收集可靠的史料,突破 时空的界限,设身处地理解和感悟历史上发生的各类事情;将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与结果,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与地位,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与后果等等都放在历史的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并实事求是地做出公正而贴切的解释,在理解历史中构建自己的历史叙述,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 指以史料为 依据,以历史 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是过去的历史,具有不可重复性和不可实验性,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既包含了叙述者对史事描述的整理与组合,又体现了叙述者对历史的立场、观念等。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历史的解释能力,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历史情境和当代背景下,思考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重要性;了 解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之间的关系;以公正的角度去理解历史叙述中不同的历史解释,以辩证的眼光评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客观的态度评判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进一步揭示历史解释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叙述历史和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5.历史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是从历史研究的求真、求 通、立德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即对历史的探究以不断接近历 史 的 真 实 为 目 的;以“通 古 今 之 变、成 一 家 之言”,揭示历史发展的趋势;以丰富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情感认同等,提供历史的经验、人生的哲理和人类的共同追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就是要帮助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意识和精神;从历史发展进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财富,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形成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关注国家命运的情怀;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同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理解意识,尊重、理解、包容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面向世界的开放心态和胸怀。
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历史教育教学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堂教 学 必 须 紧 紧 围 绕 着 培 养 学 生 核 心 素 养 这 一 主 线展开。
1.设计教学目标——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则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把握好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不是所有的核心素养目标都能在一节课中完成的。衡量教学目标是否有效,一看它是否贴切,即目标是否准确,与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相契合,具有可检测性;二看它是否具体,即目标阐述是否细化、多层,具有可操作性;三看它是否适度,即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 适合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构与能力层次;四看它是否落实到位,即目标是否落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例如,针对“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这二项核 心素养,在设计“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这课的教学目标时,就不能简单笼统地设定为“通过了解秦 汉大一统的史实,形成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应该将其设计为:“能够运用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明确秦汉疆域的四至; 在梳理和概括秦始 皇巩固统一 的措施、汉武帝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重要史事的基础上,认识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 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时空观念和历史价值观的指向性很具体、明确,而且操作性 与检测性都很强,学生通过学习便可达到。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核心素养的切入点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具体目标指引下,能够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策略达成目标的空间学习环境,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真正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 主 动 学习,由“学 会”向“会 学”的 学习方 式 转变,是实现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问题情境”这个切入点,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潜能,以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教师可用悬 念创设问题 情境以培养 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先就抛给学生这样一个悬念:“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自 1851 年爆发以来,势如破竹,1856 年在取得东征胜利以后,便进入了一个全盛的时期。然而,就因为一件事情改变了太平天国的命运,使其迅速走向灭亡,正所谓是“兴也速,衰也快”,这到底是什么怎么回事呢? ”在这个悬念的激发下,学生很快就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忍不住开始翻书查资料,并急于想要 找到答案。这样,在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中使学生发展了思维,获得了新知,提升了核心素养。教师也可用假设创设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这一课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皇权统治? ”在问题情境的氛围中,学生很快就会以秦始皇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各抒己见,不但深化了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能够从当时的历史角度出发,设身处地感悟和理解相关历史问题的素养。
3.倡导合作探究——培养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抓牢“合作探究”这个着力点。所谓“合作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探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例如,教师在教学中确定“探讨中国古 代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活动主题,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其探究步骤为:让学生围绕探究的核心问题,分组制订计划,明确分工;各组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研读史料,梳理中国古代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各组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辨析,通过组内的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撰写本组的研究报告;组织全班的交流会,各组代表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并解答其他组同学提出的质疑,并进一步修改、补充与完善本组的研究报告;将各组的研究报告汇编成册,作为合作 探究学习活动的成果。这种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专题探究活动,一方面,通过自己动手搜集史料,促进学生带着证据 意识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既培养了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了 史料实证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尤其是对研究成果的不断研磨,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解历史与解释历史的素养,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4.实现情感体验——培养核心素养的立足点
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看,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更需要习得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并内化为优秀的品格,外化为崇高的行为。可见,历史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与情感相互交织的学习和体验过程,但情感教育不是在朝夕之间便可速成,而是一种“情动—体验—理解—内化”的过程。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无痕地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有些史事比较枯燥 无味,很难激 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便可以运用富有魅力讲述法,以丰 富沛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声调,再现历史人物的容貌与言行,如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奋发精进的人生态度;厚 德载物的博大胸怀等等,这些都是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使学生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接受精神熏陶,汲取前人智慧,提升精神境界。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视和图片资料,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历其事之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在感知、体验和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深化对史事的认识与判断,进而生成鲜明的历史价值观。此外,还可以编演历史剧,通过扮演历史角色,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进行心灵的碰撞,进而对历史做出价值评判;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观“景”生“情”,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基础上,生成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5.构建多元评价——培养核心素养的支撑点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支撑点。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建构一种多元的评价模式: 评价目标 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目标的多元化,是指在对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评价时,既要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历史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视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要充分 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应该有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甚至家长参评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是指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要看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结果,更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感悟历史,进而体验到一种历史情怀。评价的手段也要灵活、多样,除了纸笔测试外,还可以采用历史剧表演、历史小论文撰写、历史调查活动、历史档案等方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是指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劣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尤其是对于缺乏信心学生的评价更要鼓励和支持,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发展性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普及, 人类社会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 信息技术对生产、学习、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 以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也不例外, 它在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帮助和便捷的同时, 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 例如有的学生沉迷于游戏、网络不能自拔, 有的学生经不起不良信息的诱惑, 误入歧途, 荒废学业, 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特网上一项针对我国中学生上网目的的调查研究显示:用于玩游戏占48%, 用于聊天占24%, 用于学习、查找资料占16%, 用于其他方面占12%;而美国的调查研究显示他们的青少年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进行研究和创造性活动占了67%。相比较之下, 我国学生所缺乏的不是需求, 而是如何消除因特网的负面因素, 如何用好互联网, 使因特网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有效工具。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信息素养
思考以往传统的课堂, 我们只是注重知识的重要性, 一味地强调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技术性, 从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 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上网, 但由于疏忽了对他们的引导, 他们的注意力往往被网络游戏、娱乐信息、聊天交友等吸引了过去, 以至学校的微机房竟被部分学生理解为了新型网吧, 这正是我们学生缺乏信息素养的表现。
信息素养是指个体成员 (人) 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检索、获取、分析、处理、利用等方面的能力。具体要求中学生能达到: (1) 能够有效和高效地获取信息; (2) 能够熟练地甄别评价信息; (3) 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4) 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那么, 我们教师应该如何来引导学生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三、构想与实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 借助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开发者、组织者、指导者、欣赏者。在引导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中, 同样应该遵循该原则, 教师创设情景, 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探究, 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体会、领悟。我们以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作为切入点, 它能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或开放的学习环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与历史老师合作, 以高中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为主题, 开展了四课时进行实验教学, 按照“确定主题-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交流分享成果”的流程进行。整个过程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记的模式, 采用开放的课堂, 具体过程如下:教师根据主题提炼出一系列子问题, 例如:“查阅有关明朝建立初期的社会资料, 思考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和目的”、“查阅有关明内阁设立的材料, 理解分析明内阁制设立的原因及影响”、“清雍正帝为何要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演变情况是怎么样的”、“查阅、理解宰相制度被废除的前因后果”等等小问题, 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主题, 分组制定研究计划, 利用课堂、课余时间到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 制作研究成果演示文稿, 教师组织集中汇报交流, 最后一起建构归纳出“明清君主是如何加强专制统治”的蓝图。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主要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 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角, 有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样一项活动, 同学们明显感觉到和以往的课堂相比, 整合后的历史课堂更加生动、丰富了, 同时也感觉到不如以前听课那么轻松了, 现在上课变得很“忙碌”, 因为以前只要坐在下面聆听老师已经“咀嚼”好的知识, 而现在什么都需要自己去研究解决, 但是通过自己的实际参与, 对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了, 记得更牢了。
通过和对照班 (传统教学) 的比较, 实验班的学生掌握了更多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途径, 遇到问题时不再是一味地以老师的讲解为权威, 他们知道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 通过自己的分析、判别来解决问题, 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 有助于他们创造能力的提高, 有助于信息素养的提高, 这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理念。
四、思考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给老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老师的博学在网络面前尤如荧火之光, 老师研究的已经不再仅仅只是知识本身, 而更关键的是研究学习知识的方法, 特别是在研究性学习课程被国家教育部规定为综合性必修课程后, 学法的探讨更是势在必行, 教师引领学生开展专题研究,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使学生真正有所受益, 终身受用。
问题二:网络广告泛滥成灾, 大量网站内容粗糙, 不健康的信息充斥网络, 严峻的事实逼迫老师、学生不得不利用大量的时间在互联网海量的良莠不齐的信息中搜寻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考虑去建立一个支撑教学的信息技术资源平台, 而这需要教育专家、计算机技术人员、教学设计专家等的共同合作努力, 从而让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更具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给学生、教师带来一个崭新的教学模式和契机, 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但同时也应看到,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还是一个新兴事物, 有许多问题急待我们去思考、研究、探索。相信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必将迎来灿烂的春天。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普及, 人类社会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 信息技术对生产、学习、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 以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也不例外, 它在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和便捷的同时, 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 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扬长避短, 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正是需要我们迫切思考、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课程整合,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杨开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关键词】历史教育 时空观 论从史出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069-02
一、利用时间轴,适时结合史地知识,培养学生时空观,悟出“求真”意识
时间是构成历史的基本要素之一,高考历史试题对时间概念的检测,始终贯穿着对能力的考查,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不管试题以哪种类型出现,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一定要搞清楚。所以,我每讲一个内容,都给它相应的时间点。比如:我在讲中国近代史时,先把中国近代史的大事件以时间轴展现出来,给学生明确的时间观。我制作了以下PPT时间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历史时间轴的构建,有两种途径:一是由教师构建完成,以便于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二是由学生自己构建,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如果让学生自己构建,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学生完成时间轴的构建: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历史重大事件年代表,然后让学生构建历史事件时间轴,最后让学生明白各件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
俗话说“史地一家”,对于历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古今中外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比如司马迁就非常注重人地关系的探讨,他的名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说明了古人就已经非常注重历史学和地理学的关系。那么如何将史地相结合呢?我以《辛亥革命》为例进行了尝试: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一直致力于在华南发动起义,但辛亥革命却首先在武昌爆发,然后成燎原之势呢?根据所学,究其原因,从全局而言,武昌起义是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实践证明,通过时间轴的利用,史地的结合,能使学生准确了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
二、精选材料,培养学生“论丛史出”,悟出“求证”哲理
“史”和“论”的关系,学术界历来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常用的说法是:“论丛史出,史论结合”。“史”指“史实”或“史料”,“论”指“结论”或“理论”。在教学中,贯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或思维能力。在众多史料中,教师应该把更多的触角伸展到对历史材料的阅读、选取、运用上,形成对历史的认识,而不是“教材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我们应该寻求历史真相取代单纯追求分数的做法。
三、理论联系实际,升华历史情感价值观,以“求智”解决现实问题
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是举足轻重的,我们通过时间轴、通过史料的学习。已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史实,那么怎样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識并加以运用,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以高中生身心发展为基础,巧妙创设历史情境,并带领学生融入历史情境。(本课可以这样导入新课:播放课件“从学生熟悉的日常节日导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这样提问:大家刚刚经历了五一小长假,在中国有很多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国志士,那么大家知道那些节日?学生可以举出端午节-------纪念屈原;教师可补充3月12日------植树节的来历从而引入孙中山的爱国精神。展示图片孙中山,今天我们一起感悟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从而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善恶观和求真务实的态度。(通过三民主义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贯穿于孙中山先生毕生奋斗中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范。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恪守“为主义而奋斗”的宗旨,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和人民幸福,不惜失去“谋生之地位”,抛弃“固有之资财”,为革命倾家荡产,长期亡命异国他乡。只要能实现这一崇高理想,孙中山先生决不贪恋权力和势位。民国初年,孙中山“尽让政权与袁氏”,虽然也是为客观情势所迫,但根本上还是与他“天下为公”的宽广胸怀紧密相连。他认为,只要清廷推翻,共和造就,国家能免南北分裂之祸,人民能脱专制残暴之苦,那么个人的进退又何足挂怀!在个人生活上,孙中山先生一贯以淡泊自持,“简单朴素”。他一生筹集革命经费何止上百万,但决没有一分钱用于自己的享受和私利。他在《家事遗嘱》中所言,“尽瘁国事,不治家产”,是他坦荡的自白,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二)以社会热点为依托,以时代主旋律为方向,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具体化。历史讲述的是过去,但我们教学的目的却是以史为鉴,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的结合社会热点,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避免了空洞无味的说教。如果教师再把热点与社会主旋律相结合,这样就会使教学成果及时发挥作用,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在讲述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容时,可以这样提问:“我国当前的民生问题有哪些?你认为怎样解决?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这样总结:“面对人口问题得老年化,国家鼓励二胎政策;面对就业困难,国家主张自主创业,并对创业者给予一定的辅助政策。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对民生问题得关注”)。
总之,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在新课改的今天,在全国卷的高考要求下,我们应给予学生学习理念,做事方法,看待问题的角度。培养学生“求真意识、求证哲理、以求智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其个性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年11期.
摘要:初中教育当中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面临着许多的改革困难。初中物理教师要积极的响应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入核心素养,这样最大程度上发挥出物理课程的价值,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文中通过分析初中物理教学学科核心要素,进一步提出了初中物理教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要素;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的核心要点即为形成适合个人终身进步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品格以及能力。在总体框架当中分成三方面:第一,从自主发展的方向出发,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活;从文化基础上来说,让学生真正了解文化底蕴,充分认识科学精神;从社会参与的方面入手,让学生了解责任的意义,变成一个有担当的人,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创新精神。这个框架的出现,为教育事业带来良好的指导。为了实行这个框架,要对不同学生的年龄特征深入具体的分析。
1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研究
1.1物理观念
有关物质、运动相互作用、认识能量等多个方面,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只是大脑当中系统的观念记忆。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运动、相互作用、能量观念等因素组成。
1.2科学思维
即按照自己的经验建立抽象的理想模型,分析推理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按照事实与科学推断出不同观点之后提出批判,从而将提高自己的水平。科学思维包含建立模型、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1.3实验探究
对已经提出的物理问题,对信息进行处理,加上自己的合理猜想以及动手操作,对实验总结讨论,获得的科学结论。实验探究包括问题、论据以及结论等要素。
1.4科学态度与责任
要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间的关系认真看待,了解科学本质,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科学态度与责任包含科学本质、态度以及自然环境等。
2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1应用物理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施行义务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初中学生教育要将学作为主要的目标,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加强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的能力,加强学生对学会的知识延伸拓展,教师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摆正自己引导地位,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应该是互相帮助的关系。物理实验的前提条件下,引入物理定律以及概念,符合物理学观察与实验为主的特征。比如,学习“力”这个物理概念的过程中,可能与大部分教师的教育方法并不同,有些教师会应用生活实例为学生进行解释,例如手中提着东西,用手推动车等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情,加强学生对力的相互作用的充分理解,可是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一来并不能够让学生清晰的力的作用的意义,教师通常是让学生自己进行拉伸以及压缩弹簧来感受到力的相互作用。物理教学的延伸,利用分组实验,让学生应用里边放置磁铁小车间的互相作用,保证学生充分认识到力的相互作用不但会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上作用,而且在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也同样会产生力的作用。利用物理实验他那就,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个概念。
2.2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产生了无形的影响。物理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自己要具备一定核心素养,如此一来才可以让教学变得更具说服力。第一,物理教师要充分将自我示范和指导作用发挥出来,特别是学生实验出错的时候,物理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失误原因并且进行指导。第二,物理教师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将自我的教学观念进行跟新,掌握住最新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内容,在这个前提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自己的榜样作用。
2.3强化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初中物理教学当中,良好的实验教学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设计实验课程时,要掌握下面几个原则:第一,内容要富有趣味性,启发学生思维。比如,教师在让学生对机械效率知识概念进行讨论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保证学生通过对物理核心概念的学习,提高自我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第二,实验教学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第三,依靠实验教学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形象与逻辑思维。只有学生具有思维能力,才会进一步理解与应用知识,思?S才是作为创新力的重要保证。
总而言之,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过程中,将核心素养融入在课堂教学当中是一件关键而且又亟不可待的事情。物理给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也与学生息息相关。课堂当中要将物理学科中的乐趣充分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更加良好的生活学习,加强学生对社会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当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极大的兴趣时,也会吸引学生去注意物理对人类以及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建立起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参考文献: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引领物理学科教学——黄洪才中学物理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
本网讯(通讯员 万丽 候佳)10月12日下午,黄洪才中学物理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在湘仪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由工作室首席名师黄洪才老师主持,特邀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湖南省政府参事的王沛清教授莅临指导,岳麓区物理教研员陶国军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和其他各校部分中学物理教师近百人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此次教研活动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由王沛清教授作《对落实课改要求、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的讲座。王教授从名师工作室的作用谈起,娓娓道来工作室的引领、示范、指导、咨询、评价五大作用。怎么发挥它的作用?追本溯源,从课堂教学突破。他指出,优质的课堂应该呈现五个特质: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情感充沛、师生互动、三维发展。王教授结合鲜活的课堂实例,从十个基点指导老师们努力深化课堂教学内涵,发挥名师团队的引领作用,接着王教授悉心传授以八个评点进行观课、评课。从上课到评课给老师们以扎实有效的指导。
接着观看第十二届全国物理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名黎炯康老师的《电功率》录像课。
然后,工作室第五小组成员以《电功率》为载体,展开了“物理核心素养”培育的理论专题学习。工作室名师、第五小组导师、湘仪学校校长刘满云老师作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应知应会》的报告,介绍了国内外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阐述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然后,工作室成员刘奕、万丽、朱志华、秦少强、裴令芳五位老师以《电功率》为例,分别对物理核心素养之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育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介绍了自己的体会。枯燥的理论学习结合鲜活的课例,组织方式新颖,学习效果显著,老师们对这种扎实有效的学习方式一致点赞。
黄洪才老师对教研活动进行点评总结,肯定了第五小组的成绩。黄老师说:“第五小组以澳门黎炯康老师的录像课《电功率》为载体,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什么是物理核心素养、如何培育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具有启发作用、指导作用。上一节课简单,上一节好课难,上一节好的教育理论课更难。第五小组成员接到任务后积极行动,牺牲了国庆长假的休息时间,多次磨课研讨,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正是我们工作室成员所必需的,也是应有的。”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如何上好物理课?他对工作室的学员和前来学习的老师提出了三个“坚持”:坚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培育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坚持教育规律,追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坚持以知识为载体,以启发为手段。要求学员以“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灯,照亮物理教学的课堂,扎实推进工作室《培育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
一、回顾语文素养
(一)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插入照片)
1.正确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2.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2014年3月20日基教二【2014】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国测和省测)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修订各科课程标准
2016年2月22日学会发【2016】16号中国教育学会关于征求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插入照片——文理兼修)
(插入照片举例中山陵的例子)
二、习作教学
(一)思考:1.写一写自己在习作教学中使用的习惯语 2.想一想习作教学时教师板书中的高频词
(未在情境下的习作方法的指导是无效的)
(评价过于笼统,要给具体的要求,不说正确的废话,如“你人是聪明的,但是还不够努力”。)
(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是作文教学的核心素养)作文的意义全在于一个“作”
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习作教学的变革
只有通过分析学生的习作样本,你才能发现学生的问题。
(一)学会精准分析学生的习作样本(基于学情)
1.出题基于“言语”和“思维” 2.可能的问题:关键内容不能展开、标点使用不熟练、语义不清、语言重复、口语化、“在”和“再”的模糊化
3.想象需要合理吗?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想象” 第一学段:写想象中的事物
第二学段: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第三学段: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举例绘本《月亮先生》——想象与逻辑并存(好绘本如何好)写快乐(用环境渲染、通过行为体现、深度感受)再习作教学中寻找一些描写好的片段,通过赏析,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
4.策略
(插入图片——策略)
(1)策略一阅读积累
A.学校教育就是要从粗糙的文化编码走向精致的文化编码(阅读要求:第一学段5万;第二学段40万;第三学段:100万)
B.举例【美】惠特曼《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那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C.提升孩子的阅读品味
(2)策略二从读学写
A.连句成段的方法 B.语言表达的特点
举例:写导游词,与原文做比较 浙江教研网——天天公开课 C.题目首尾的写法
梳理教材中典型课题、开头、结尾
D.布局谋篇的思路
„„
(二)将隐性思维外显于写作活动中(真正学会)
1.交给观察的方法
方法:方位观察法、主次观察法、时序观察法、远近观察法、分层观察法、周期观察法、动态观察法
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眼观、鼻闻、舌尝、牙嚼、耳听、手摸、脚踏、心想
2.学习描写
描写三原则有什么写什么 怎么样写清楚 像什么写具体
从教过走向教会,从学过走向学会。(微课的应用)
(三)基于教学目标的有效习作评改(读者意识)
1.目标指导习作评改
2.习作评价吻合目标
写实靠名词,写活靠动词
3.交流分享真实评价
4.文通句顺落实到位(基本到位)
四、总结
作文的“观世音菩萨” 观:观察生活
世:事理普世价值观“人道主义、公平和自由” 音:对文字词汇的好感受一等文章音韵应更好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知识与技能 (理解与表达) 、过程与方法 (语用与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与文化) 三个维度, 互相关联, 共同促进学生形成学科素养。目前, 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 英语分值在高考中比例的降低, 社会上一些人包括一部分英语教师也认为:外语无非就是一种工具,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教育的主要任务和方向。而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老师则认为,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 英语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心智发展, 塑造健康的品格, 培养思维能力。他认为, 英语教学应该有三个目标: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化目标。社会化目标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是个新名词, 龚老师认为它包括人际关系、思维方式、生活模式、文化传统、生活态度、评判性思维以及对社会、政治、经济、时事问题等的认识。学习和创新技能, 信息、媒介与技术技能, 生活与职业技能, 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都将是今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应该包含的内容。
而笔者认为, 英语教学首先是一种语言教学, 语言交流目标是英语课堂教学最为直接和初级的目标, 也是一个显性目标,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一定的测量和测试。思维认知目标是一个隐性目标, 需要教师在课前明晰、课中实施、课后反思的目标, 同时也是较难通过量化测试的。而社会化目标, 对于小学阶段的英语来说, 则是结合目前如火如荼开展的“德育渗透学科教学”的一项并没有在课程标准中明确细化的目标。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一线教师只有根据教材, 结合课程标准, 挖掘相关的社会化目标, 或是与此相关联的边缘化目标, 进行尝试性教学。
二、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新尝试
笔者以牛津英语3B Unit 2 In the library中Song time 、Sound time和Cartoon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 尝试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 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
(一) 教学目标的新设置
分析教材后发现, 在课文中涉及的几个单词, 如talk、drink、walk、milk, 其词尾都含有k字母, 这对于初次接触英语语音发音规律的三年级学生来说, 通过单词的朗读和熟词发言归类是渗透语音教学的不错素材, 因此笔者在原有了解字母P的基础上添加了字母k的发音归类, 在没有增加学习难度的情况下, 学习效果明显。同时由于教材Cartoon time板块中故事描述了一只非常调皮的小老鼠到Bobby家做客, 不经允许吃了蛋糕、喝了牛奶, 将Bobby的英语书弄得面目全非, 虽然这情节是为了本课主干句型祈使句的否定句“Don’t...”巩固操练服务的, 但是显然这样的行为不符合到别人家做客的基本礼仪, 教材编写者也没有关注到这样的故事情节会给活泼、好动学生带去什么样的影响, 因此需要教师有相对敏锐的意识。在教学设计时笔者增添了相应的德育教学目标 (如表1 所示) , 增加的情感目标无形中丰富了教学内容, 也提升了课堂内涵。
(二) 教学内容的新添加
教学内容是随着教学目标设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对于教材所框定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文本再构。虽然三年级的教材内容相对比较简单, 但教师基于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实际的英语运用能力, 可适当选择增加教学内容。在本课教学中, 为了进一步实现情感目标, 我设计了Little mouse (L) 到Bobby (B) 家做客的自编小故事。对话如下:
L:May I come in?
B:Come in, please.
B:Sit down, please.
L:Thank you.
B:Would you like a cake?
L:No, thank you.
B:What about a pie?
L:Yes, please.
B:Drink some milk?
L:No, thanks.
B:Please read the English book?
L:Thank you very much.
B:Welcome to my home again.
L:All right.
故事内容简单、易懂, 涉及的单词和句型也是学生已知的, 是Cartoon time故事发展的延伸, 也是情感目标的提升。
(三) 教学过程的新完善
教学过程的实施有赖于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在本课中, 由于是板块教学涉及人物多, 教学内容又比较零散, 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我由已学Story time中王兵和杨玲在图书馆看书的情景入手, 询问他们在看什么书, 从而牵引出本堂课要阅读三个故事这样一个主题, 将Song time、Sound time打包成一个故事, 结合Cartoon time的故事和Cartoon time延续性的自编小故事, 将3 个story捆绑后进行故事教学。整体感觉板块间的衔接自然、顺畅, 整个教学过程紧凑、完整。如果说打包处理后的“故事教学”是明线, 那么以“如何做一个懂礼貌、受人欢迎的文明人”的德育渗透就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条暗线。而这样的一条暗线, 始终悄无声息却又极尽渲染地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开始Free talk中的教师导语“I’m very happy to teach you.Are you happy? Oh, you’re happy, then please give me your smile.”开始, 整堂课师生始终笑脸盈盈, 心情愉悦, 气氛融洽。在教学过程中, 当学生发言积极、回答正确、表演到位时, 教师以笑脸贴纸作为奖励, 鼓励的同时也在提醒着学生, 微笑示人是最好的礼貌。
(四) 教学效果的新反思
授课开始前, 我以书本上Ticking time的表格形式呈现了本堂课的Learning aims, 以便学生明确本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 课堂结尾请学生对照Learning aims的要求一条一条打星自评。从课后的学生自评来看, 98%以上的学生反馈结果良好。为了评价显得更全面和客观, 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反馈。虽然本堂课的情感目标是一个不能被及时量化和检测的内容, 但是整堂课, 师生都笑意盈盈、气氛融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 这样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还将继续延伸到课堂之外。
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方向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内涵;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3-0049-03
【作者简介】张忠坡,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棠张中学(江苏徐州,221113)教师,高级教师,徐州市名教师,徐州市高中政治学科带头人,徐州市政治学科中心组成员。
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自学和接受教育后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质与能力,其中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被称为“核心素养”,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
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分类培养,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的特点和要求是不同的。具体到思想政治学科来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这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是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是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因此,从思想政治课教育价值取向看,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应是: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各个模块知识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素养与学科能力。
思想政治素养应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民意识、公共参与等方面;学科能力主要指阅读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核心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有哪些途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稍作探究。
一、在模块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规定,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大政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融入整个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被有目的、有层次系统地分布在4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的教材中,各个模块的概念、观点、原理、事实材料、案例分析等文字知识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因此,以核心素养为价值追求的思想政治课堂,既要遵循教育教学固有的原则,更要遵循该学科的属性特点,以保证教学目标落实的有效性、高效性。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充分利用模块知识的教学,巧妙地引导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正确领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经济生活”的模块为例。宏观层面上,通过该模块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国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珍惜诚信的价值,增强法治观念,树立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增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知识点层面上,教师要巧妙地通过知识点的教学,及时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商品基本属性的讲述,强调生产者要为用户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通过对货币的学习,强化学生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学习消费的知识,强调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强调绿色消费,增强环保意识;讲生产经营,强调劳动光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强调劳动者的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讲市场经济,强调对我国经济改革取向的认同,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强调竞争意识、法治意识、规则意识的培养,牢固树立诚实守信、以道德操守为重的意识;等等。
二、在时事政治教育中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运用社会热点问题,引领学生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关注人文,注重实践,弘扬主旋律,是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之一。时事政治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学生对知识掌握了多少,也不在于学生的考试分数应该有多少,而是在于帮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树立一种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并促使学生将这种科学的观念及规范内化为自身思想道德素质。
及时传达和解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课程的内在要求,也是政治教师应有和必需的责任担当,更是促进学生实现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性精神、法治观念、公共参与的有效时机和途径。
政治教师要认真研读党的大政方针,引领学生感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逐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要细心品读十八大报告原文、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的原文,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重大节日和重要场合发表的讲话和言论精神;要关注政策热点、时政热点、社会热点、生活热点问题,平时讲课和训练就要热点问题化,注意从多角度解读热点问题,坚持热点与理论的结合,激励学生自主归纳知识、自主设计问题,养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习惯和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十二五”巨大成就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巨大成就取得的原因,从而引领学生产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认同,对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对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认同;通过对“十三五”规划的讲解、剖析,指导学生参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谋划策,从而引领学生坚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念,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强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中国梦”的责任感,形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家国情怀和价值观;通过对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内容的讲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依法治国的讨论与思考,让学生意识到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强有力的保障,强化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在生活中自觉地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行为规则。
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能力
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与基础,思想政治课首先要确保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课堂基本教学目标愈能充分实现,学生的学科能力愈能得到提升,学生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就会越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得以更好的提升和巩固。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学科核心能力,就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教材或文本的文字表述和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形成有效信息。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读懂的内容,坚决不讲、不教,教师讲的、教的必须是学生读不懂、看不懂的知识。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思维、视角读出自己的理解、见解,并提出读不懂(是什么)的问题,提出有思考性(为什么)的问题,提出批判性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学生经过阅读后能够根据从相关材料中获取和解读的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取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能够展现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思想政治课要重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做到由A及B;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思考能力。
学生能对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对文本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仅弄明白疑难性(理解性)的问题,而且弄明白质疑性(批判性)的问题;不仅得到问题的答案,而且对问题产生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此基础上能够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为此,我们把“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深度思考”看成是影响、决定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最核心的因素。
4.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论证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首先,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参与学、参与教、参与评;参与听、读,参与讲、说。多用讨论式和辩论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在阅读特别是思考的基础上,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使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得到增值、完善、补充、更正,使自己学习和认识的水平不断提高。
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能够应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能够综合使用材料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能够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四、在活动体验中促进核心素养内化和提升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最终教育、教学效果不是简单地通过笔试来评价,而更主要的是通过学生在真实生活实践中的表现来评价。因此,活动参与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途径之一,衡量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水平的对象是“行为”而不是“答案”;水平的证据是“表现”,而不是“要求”。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必须改变过去以灌输为主的课堂模式,更多地采用体验式的活动型课堂模式,教师要创设灵活多样的情境让学生或辩论,或角色模拟,或情境体验,或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知识、能力、道德情感的统一,在体验中感受生命的涌动与价值的升华。
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活动的设计一定要突出主题,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所有情境或活动的目的都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思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生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悟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和意义,逐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可以通过模拟“阶梯电价”听证会的方式,让学生模拟政府官员、消费者、电力公司人员、新闻媒体人员、专家学者等角色体验,感受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通过小型辩论会让双方通过激辩“金钱是否万能的”,从而加深学生对金钱的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通过模拟招聘会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就业结构性失衡的认识,深刻领会“有一份合适的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模拟法庭、旁听等形式感受学法、遵法、守法的重要性,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意识。
实践证明,体验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它要求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各个环节,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巧妙地设计各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内外主动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交融。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生成知识并获得能力的提升,在发展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体验、认识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不断内化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国教育专家在探讨核心素养时这样说到:有人问,什么是素质?当你把在学校学的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剩下的就是素质。今天孩子在课堂里学物理,不是让他成为物理家,因为这毕竟是极个别人的事。我们关注的是,毕业以后,作为一个公民,学过物理和没学过物理有什么差异?物理能留给他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这就是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是抽象的,它必须通过各学科课程的学习来落实。因此每个学科都要研究本学科能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做什么,所以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制定出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从学科本质出发,对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的要求,明确本学科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贡献。联系初中物理学科,其核心素养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形成物理的基本观念。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在学校所学的大量学科知识都将逐渐淡化甚至遗忘,真正伴随我们一生发展并持续发挥作用的不是具体的学科知识,而是知识升华后留存在我们思想意识层面的东西。当学生将具体的物理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在他的头脑中“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呢?应该是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所形成的从物理的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观点,即植根于学生头脑中的物理基本观念。物理基本观念包括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物理价值观。
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学生的能力与过程方法是不可分离的,能力必须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训练才能得到。科学探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在物理学科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相似的探究过程,从而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能够提
出问题、形成假设,并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的过程。科学思维是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物理学科教学要通过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理性务实,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等。
四、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
何谓科学态度就是合乎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并据此在言行中有相应的表现,即包括正确的认识、健康的情感和科学的行为方式。物理教学不能“为学知识而 教知识”,而应将知识作为育人的载体,充分挖掘知识建构过程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和内在价值,通过相应的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积极的人生态度,事实求是的科学精神。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2.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逻辑关系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以“核心素养”来统领。
3.物理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
内涵:“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描述:
①形成经典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并且能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②初步具有现代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能用于描述自然界的图景。
(2)科学思维
内涵:“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 合、推理论证等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 提出质疑、批判、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
描述:
①具有构建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②能正确使用物理思维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③具有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使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④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于证据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
(3)科学探究
内涵:“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实验版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七个要素的重新概括)“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与合作等要素。
描述:
①具有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测;②具有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实验探究方案,使用各种科技手段和方法收集信息;③具有分析论证的能力,会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解释实验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④具有合作与交流的意愿和能力,能准确表达、评估和反思实验探究过程与结果。(4)科学态度与责任
内涵:“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
描述:
2016年是广东回归全国卷的第一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加入全国高考新课程卷的省份越来越多,高考命题也在“静悄悄的变脸”。2016年考生,在经历了6月7日“文数似理数,理数似奥数”的煎熬后,迎来了最具“重量级”的文科综合(总分值300分)。近三年来全国新课程卷历史试题的命题思路、题型特征、试题类型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一、整体评价
2016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科综合历史卷与往年相比较为稳定。试题内容符合《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所涉及的知识点比例合适,涵盖了各断代史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试题注重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从总体上说,考查了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各项能力、创设新情景,这与探究学习、发展能力的新课程理念相吻合,也为考生研习材料、探究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和平台。试题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无政治性、科学性、公平性方面的错误,较好地发挥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和对中学教学的引导作用。
二、试卷特点
1. 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的考查,引导中学历史教学。2016年高考历史试题坚持以教材为本,从史实出发,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中,不片面求新求异,不刻意追求覆盖率,不故意刁难考生,突出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的考查,这样的命题思路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越来越贴近。如欧美代议制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试卷第33、41题均以欧美代议制度为主题,其中第33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较为基础的知识。
2. 延续“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新问题”命题特征。材料的选择、情境的设置和问题的设定主要依据历史学的发展趋势、新的科研成果、高校教学的基本内容和中学历史教育内容的结合,从能力目标出发确定立意。如第40题注重拓展材料选取的空间,考查考生对清中期人口膨胀,以及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认识,同时也给学生和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说明和解释历史问题的角度和新的思路。
3. 强调核心素养立意,突出历史学科特色。试题注重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能力的综合考查,一方面充分发挥选择题、材料题、开放题三种题型的试题功能,材料题和开放题侧重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另一方面适当提升选择题能力考查的层次,选项的设定多为表述,考生只有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如第30题的题干设计以1943年国民党颁布的《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材料的解释设置情境,脱离了学生所熟悉的考查抗日战争的一般思路,考查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后期的关系。
4. 呈现方式丰富,评分标准可操作性强。2016年历史试题呈现方式除文字材料外,还选用了表格、图片等多种素材,试题突出材料信息的解读和阐释;试题情境创设较丰富,题目呈现方式多样。如:材料多以文字材料呈现,辅之以图片(第23题)、表格(第34题)等。设问除了原因背景反映说明影响意义等常规设问外,出现了第41题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进行阐述的较为开放式的设问。
三、近三年高考全国卷对比分析
1. 知识模块考查对比分析
四、给2017年考生的备考建议
经过两年的历史学习,很多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基本的历史史实的记忆易混淆;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清楚;以为历史就是死记一些知识点,而没有从历史中体会历史的美与历史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那么在全国卷背景下,怎么应对呢?一条复习的主线是建构起高三历史单元复习模式。
建构高三历史单元复习模式必须要达到两个“通”,一个是专题内的“通”;另一个是历史时段的“通”,实现这两个通之后,建立起横向和纵向的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
达到专题内的“通”必须要进行单元结构的梳理,但单元结构的梳理不是简单的课本结构的整理,还要通过单元知识结构的梳理掌握单元的主旨和线索,并适当地进行课本知识的整合。
比如必修一第三单元,这个单元的核心词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那么首先要搞清楚英法美德四个国家的政体是怎样的,国家各个权力部门是怎样运作的,是怎么体现民主的,从而体会这些国家的人民的智慧,并且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民主的特色。
关于历史时段的“通”,可以从历史的几个阶段来进行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中国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晚清、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十年探索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之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世界近代史之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7-20世纪)、世界现代史二战前、世界现代史二战后共16个历史阶段。怎样实现历史时段的“通”呢,可以通过自己编写关于这些阶段的大事年表来实现。通过理顺各项大事的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搞清楚历史的内在关系,明确历史史实、历史现象、历史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推荐阅读:
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05-28
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09-18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10-06
美术与历史学科综合实践教学设计10-07
初中历史学科建设总结10-07
历史学科重建课堂教学工作心得体会06-30
武宁中学历史学科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10-20
提高中学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学科论文06-25
再谈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09-16
教师学科素养考核感悟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