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实践职业素养

2024-05-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德育实践职业素养(精选8篇)

德育实践职业素养 篇1

职业素养答辩材料

德育实践与职业素养总结分析报告

姓名

学号

院系

班级

指导教师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

德育实践与职业素养总结分析报告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就要毕业了。回顾一下过去,刚来到黑龙江科学院报到的那一天还历历在目,怪不得人们常说日月如梳!四年前当我来到这个学校的时候,还是一个懵懂的孩子,对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好奇而新鲜。如今四年转瞬离去,已经长成一个青年,对现实与未来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考量。在即将结束这段人生历程的时候,我将把大学期间所学所获所体会加以总结,向我的母校做一汇报。

一、德育实践篇

大学四年,不仅使我学习到了专业知识,为以后的走向社会,开始工作做了准备,同时又教会我如何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社会多做贡献,使我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我今后的人生道上,大学生活学习的经历会对我受益匪浅。

(一)在学习上

学习是学生的职业,这份职业同样需要有智慧、毅力和恒心。我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好文化知识,所以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四年来我从不旷课、早退并且保证每堂课都认真听好听足。在做作业上,我每次都是自己的作业就自己做,不抄袭不作弊,至于写论文的作业就借助课外资料,希望以此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课余时间,我还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抓紧时间阅读各方面的书本知识,以求提高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从而多方面的考虑问题,避免片面看问题,养成不好的思考习惯。学习上,我始终保持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在生活中

大学时期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刚进校门时,校园里就贴满了招生的广告和五花八门的社团,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参加。那时,我也积极参加过两个社团,并进行了一些活动。这些经历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的身心时刻保持愉快,可以认识新的同学,开阔自己的视野,学习知识和别人的长处。另外,我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和睦共处,互帮互爱,自己的事自己做,形成独立自理自立的良好品德。宿舍是一个大集体,六个人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面,但是各自的生活习性都不相,这就需要大家互相理解和迁就,只有这样才能友好相处,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这个方面我们宿舍就做得比较好。当然,我们宿舍的融洽和谐关系还很大归属于我们每一个宿友。

(三)在思想上

我经历了很大的转变。高中时期是为了准备高考,而进入大学,就进入了一个自由、无拘束的田地,没有人管你,你必须有自我约束力。做到自律、自学、自省。我从一开始的散漫自由渐渐转变的自律、自学。在思想上端正态度,树立人生目标、学习目标。同时,我还认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课余看了许多名人传记,这些学习使我树立了正确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更明确的判断是非能力。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四)在工作上

我虽然不是班级委员,但是我会努力配合干部把班里的系里的工作做好,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我也会竭尽全力而不会推三阻四。我深知,集体的力量才是强大的,只有服从集体利益,你的个人利益才能有保障。此外,大学期间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无论我在活动中担任什么职务,扮演什么角色,我都能很好的配合大家,努力完成任务。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扮演着被培养对象的角色。老师是我们的长辈,所以我对他们尊敬有加。同学们就像兄弟姐妹,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娱乐,互帮互助,和睦的相处。集体生活使我懂得了

要主动去体谅别人和关心别人,也使我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生活需要自己来勾画,不一样的方式就有不一样的人生。

二、职业素养篇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异常,知识经济浪潮汹涌,给我们大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勇于正视职业世界的机遇和挑战,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大学生就业形势,了解职业发展的趋势,为选择并迈向正确的职业发展道路点击牢固的基础。结合自己的上课体会以及实习经历,下面就根据自身情况总结一下,自己在大学期间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优良的思想道德是从事任何社会职业所必备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职业能力是否具有所需要的发展空间。思想道德素质在职业实践中表现在职业道德的优劣、对待劳动的态度、自强自立、自尊自律等诸多方面。首先,大学期间我培养良好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打基础;其次,我要求自己自强自律。培养较好的心理素质,做到自强自律。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培养自强自立的坚强性格;再次,讲诚信。诚实守信是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人共处的道德规范。职业道德体现在每一个具体职业中,而敬业、勤业是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假如没有好的职业道德,即使你拥有再好的职业也不会有所作为;相反,如果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刻苦努力,在任何职业上都能做出成绩和贡献。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注重培养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合理知识结构和实用能力的培养

在校期间我刻苦学习知识,拥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除了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外,还了解了其专业邻近领域的知识,并能够把自己所学

专业与其他相关领域紧密结合起来。而且坚持理论与实践、知识积累与调节相结合,及时更新知识,增强适用性。为弥补适用能力欠缺,积极参加了各种社会实践、实习活动,培养了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里,企业分工越来越细,任何人都不可能独立完成所有的工作,他所能实现的仅仅是企业整体目标的一小部分。因此,团队精神日益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要文化因素,它渗透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校期间,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实践活动来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自己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激发自己的创新欲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四)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我们通过教育、培训以及实习获得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显性职业素养。学校的教学及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是针对社会需要和专业需要所制订的。使我获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知识的运用,并使学生获得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

在校期间有意识地培养了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作风等方面的隐性素养。

虽然在校期间我学习了许多知识培养了一些能力,但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身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缺点。今后我必须通过更加努力地学习来提高自己和弥补自己的不足。

德育实践职业素养 篇2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 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 其职业教育的特性更加显著,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除了日常的管理工作之外, 更加要注重职业素养的培育, 注重职业道德的建立与职业能力的养成, 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试图构建出一种系统开放的德育工作实践模式, 向生活学习、向实践学习, 将德育的触角延伸到实践中来, 延伸到校企融合中来, 将实践贯穿德育工作知、情、意、行的全过程。

一、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德育工作新思考与探索

1. 创新“知”的德育内容——以实践学分为平台, 推行“显性+隐性”学生德育课程, 培养实践与创新能力, 大力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

设立“岗证课一体”的德育显性课程。建立思想政治课、就业指导课、“力道”课、德育课、学生工作实践学分、劳动实践课程学分于一体的德育显性课程体系。对于未达到学分的学生辅导员要进行预警提醒, 纳入学分的毕业资格审查范围之内。其中劳动实践学分中的学生参与宿舍区域的劳动实践纳入社区管理“自我服务”的基本内容, 由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考核实践效果, 按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奖惩处理, 不需要重复登记和审核学时、学分。

设立融“指导、实践、养成”为一体的德育隐形课程。德育隐形课程包括养成体系课程与实践体系课程两个方面, 其中养成体系课程为诚信银行管理、学业预警管理、学生创新项目等。实践体系则包括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大学生新闻中心、大学生督导中心、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心、大学生形象指导中心等。通过融合指导、实践、养成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提升, 帮助学生在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 重视“情”的桥梁作用——以企业文化为核心, 实现校企文化融合, 以境育“情”, 打造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相结合的文化校园

创设良好情境, 以境育情。发挥企业办学优势, 把企业文化深度融入校园文化, 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实训等环节, 使之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与职业人文素质。通过校企合作等渠道, 开展丰富的职业实践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 激发学生职业兴趣, 引导学生精研专业技能, 最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能够积极主动地就业、创业。

构建独具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以培养“技高品端”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使之成为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规范, 并内化成为共同价值取向和行动指南。建设职业熏陶体验的物质文化。开展好校园内部文化墙、杰出校友墙、优秀实习教师墙、实习学生照片墙及专业文化长廊等建设。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行为的培养, 将团队合作、务实执行、乐于奉献、勤于钻研等职业品质要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认真落实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

在日常德育中,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校外实训、社会实践、模拟企业情景等途径和载体, 以实践体验式的教育形式实现校企文化融合的潜移默化。

比如, 大一新生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参加优秀企业家校友讲座;大二学生模拟职业面试、职业技能竞赛;大三学生开展学习成果展和创业计划大赛以加深学生职业体验。

在教学中, 注重结合学生的职业岗位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文化教育, 同时推行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素质拓展证书三证制度, 形成职业道德常规化教育体系。

3. 增强“意”的自律性——以“诚信银行”为载体, 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行为养成与考核管理体系, 全面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构建一个可视、可控、可持续改进的开放系统。全程记录学生在校信息, 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学校员工、学生家长、用工单位的信息共享, 充分利用育人资源;多点采集学生信息, 形成信息终端 (辅导员) , 全员参与, 形成工作责任主体明确的格局。收集来自专业教师、辅导员、学工处、保卫处、后勤集团、宿管中心、学生社团、实践企业等多个评价主体的信息, 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 发现学生的问题, 能更有针对性地、更细致地开展工作, 帮助学生顺利成长。

对学生进行量化的行为养成与考核。将学生行为养成管理平台, 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求从学生一入校就为每个学生建立各项教育管理规范, 并将学生在校的所有表现、取得成绩详细地记录在信息平台, 给予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全方位的关照, 促进学生培养受用一生的良好素质, 为学生提供可以终身受益的财富。

建立并利用“大数据”, 在学校时空范围内覆盖全体学生和贯穿学生三年, 通过组合、比照能表达学生状态特征的数据, 为学生制订和实施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利用“大数据”解析学生个性。老师通过查看学生电子信息档案能够解析学生个性, 为更充分地了解学生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管理打下基础。通过系统中的学生工作实时数据通过平台中的数据, 管理者们能够通过监控内容看到学院学生情况及学业情况管理、行为养成管理、成长成才服务等数据, 通过以上数据, 管理者能够制订和实施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4. 强化“行”的实践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推进“为人民服务工程”, 实现学生知行合一, 培育出德技双馨的现代职业人

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入人才培养方案、教案, 走进课堂、学生活动、学生头脑。具体来讲, 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进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共增设8个学时的为人民服务思想专题教育内容。第二, 进教案。编好《为人民服务思想专题教案》, 做好多媒体教学课件, 其中包括PPT课件、案例库、视频库等。第三, 进课堂。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 从听、说、看、读、写、察6条路径开展为人民服务思想专题教学, 教学时数为8学时。第四, 进学生活动。组建“为人民服务部”, 通过打造学生系列品牌活动, 使为人民服务思想进入学生活动。采取社团化运作模式, 打造“为人民服务工程”学生系列品牌活动。建立“为人民服务部”, 打造四大品牌学生活动:“我的中国梦”“志愿者之校”“科技进社区”“青春三下乡”。实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采取社团化运作模式,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为人民服务精神内涵在广大学生参加的各项实践活动中, “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实现以活动教育人、以活动鼓舞人、以活动引导人的目的, 打造校园公益服务品牌项目。第五, 进学生头脑。将为人民服务思想教育贯穿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 使为人民服务思想深深植根于学生头脑。

二、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德育工作新思考

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 为了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努力培养基础扎实, 技能过硬, 素质优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必须以项目建设推进构建具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一是推进奉献意识培养和文明行为养成的“为人民服务”工程。主要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主题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 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感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同时, 加强礼仪教育, 服务教育, 提升学生文明意识, 倡导奉献精神。

二是推进宿舍治安整治与宿舍文化创建的“宿舍6S”管理工程。主要是强化宣传, 落实巡防联动机制, 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提升学生安全意识。针对内务卫生开展“6S”整治活动;抓好宿舍区内党团建设, 形成示范引领;以学生宿舍栋区、寝室为单位开展主题活动, 做到每学期有不同侧重点, 每月有主题活动;开展第三课堂讲座, 生活辅导员每月针对所管楼区开办文明修身、形势政策等知识讲座。

三是培育学生职业素质与推进学生就业力提升的“职业教育周”工程。围绕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高就业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 通过图片资料、视频播放、现场体验、学生技能展示等多种形式, 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绩、教育教学成果、毕业生成才典型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等进行展示与宣传, 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职业素养与就业的关系。加强学生就业指导与咨询, 加强就业市场拓展和学生创业力的培养, 在新的职教发展形势下再接再厉,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继续走好特色和创新之路。

四是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德育两课程”工程。建立思想政治课、就业指导课、“力道”课、德育课、学生工作实践学分等于一体的德育显性课程体系。对于未达到学分的学生辅导员要进行预警提醒, 纳入学分的毕业资格审查范围之内。同时, 建立融“指导、实践、养成”一体的德育隐形课程。德育隐形课程包括养成体系课程与实践体系课程两个方面, 通过融合指导、实践、养成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提升,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是推进一站式服务的“大学生事务中心”工程。主要是组建大学生素质培育型社团, 负责推进学生素质实践课程的开展;实践项目的建设, 并对实践成果集中展示, 以提升实践课程质量, 形成品牌活动;依托CRP平台, 对应学院二级部门职能, 开展一站式服务, 切实增强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摘要:职业教育在学生培养的日常管理工作之外, 更加要注重职业素养的培育, 注重职业道德的建立, 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导向的德育工作应该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认识, 陶冶学生的职业情感, 锻炼学生的职业意志, 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

关键词:职业素养,德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张英.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德育的创新思考[J].时代教育, 2014, (10) .

[2]丁立群, 唐静, 鲁凤宇.以就业为导向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4) .

德育实践职业素养 篇3

关键词:酒店服务 德育 职业素养 实践

酒店服务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服务。员工能否提供优质服务,取决于他们的职业素养。酒店服务专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包括酒店职业道德、良好的服务意识以及对职业的认同等。这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教学内容。作为技工学校德育课的实施者,笔者在酒店服务专业德育课上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发挥了政治课积极的育人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思想和职业道德,为学生对口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德育教师的酒店服务专业知识学习,增强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知

在技校德育课堂建构以职业素养为导向的德育课程体系,对德育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对本职工作的态度、看法都会对学生就业的价值取向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而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管理能力,还要有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良好的师德等人格魅力,才能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笔者通过自身对酒店服务专业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自觉消除对专业知识畏难怕苦的思想,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之中。

第一,积极参加酒店服务专业的技能取证考试。为了更好地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实施酒店专业知识的职业素养培训,笔者先后参加了餐厅服务员高级工及技师的学习考证。看到老师通过努力取得两个专业资格证书,增强了学生学习专业的信心。

第二,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利用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见习的机会,笔者参与到酒店的服务部、备餐部、公共卫生部等部门学习,亲身体验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了解工作岗位职责,再把自己亲身实践的体验融入到教学中。这样,不但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让学生明白服务行业所应具有的良好的服务意识及沟通协调能力的重要性。

第三,主动与专业教师学习交流。在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还要依靠集体和相关专业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和专业老师一起切磋、探讨、交流,不断加深对酒店服务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增强运用的能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知识面也越来越广,老师的知识也要向纵深、宽广发展,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同时,德育教师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是对德育教学的补充,更是为了有的放矢地在德育课堂中对学生实施职业素养教育。

二、切实改进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技校德育课应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职业性、实践性。

1.设计教学内容,突出德育内容的职业性

在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理念下,对现有的内容或精简、或摒弃、或更新,挖掘教材的德育元素和职业性元素,使德育课教学内容与酒店服务专业的学生的特点和就业需求相联系,从而更加具体化与个性化。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做到四培养。第一,渗透人文关怀,培养职业情感。德育课堂更多地关注学生对专业情感的培养,对于学生比较关心的诸如实习、工作中的人际交往、客服纠纷等热点问题,教师实事求是、客观地予以解答,释疑解惑,丰富学生的职业情感体验。第二,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理想。引导学生对自我、职业、社会的认知,使其正确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牵手走进健康快乐的酒店服务的准职业生活。第三,联系工作环境,培养职业责任。从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入手,引导学生勇于承担家庭、社会的责任,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担负起工作的责任。第四,结合专业标准,培养职业习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结合酒店服务的工作环境和专业标准,引导学生不断地调整、修正和强化自己已有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2.改变教学方法,突出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生活是经验继续不断的重组和改造。”德育实际上是培养人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德育课的教学过程中,综合采用自我学习、任务驱动、情景教学、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同时有意识地选择与酒店行业相关的案例、事件、场景,引导学生体现人物的职业性、代表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行为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学目标。如:在消费观的教学中,学生了解了不同的消费心理,于是设计了针对不同消费心理的人群,请学生作为服务员向客人销售酒店的招牌菜。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学会了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应用,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对酒店服务专业德育课堂的教学方法、内容的变化,较好地发展了学生非智力因素和技能因素,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三、构建创新的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德育课的教学创设以贴近社会生活、联系工作实际为主,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性、参与性、创造性为主的课堂教学效果。构建创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形成有利于提升酒店服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学形式。

1.以酒店名命名班级名

如149酒服311班命名为311酒店,平行年级中酒店班成了321酒店。在学习中相互交流、相互评比、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及服务意识。

2.引入酒店的管理形式

将酒店开工前的礼仪问好成了课堂上的师生问好,将班级人员按酒店的分工予以分组,分别为礼仪组、服务组、备餐组、营销组、公共卫生组。每一组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特点参与课堂的讨论、活动,相互切磋、指导、交流。

3.餐厅实训设备进德育课堂

课堂教学中把情境涉及的工作场景和设备也搬进教室,创设真实的工作场景,利于学生对德育知识及职业素养要求的理解、运用和实践,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做中悟”。

4.将德育课堂延伸到课外

德育的育人功能要延伸到课外,把德育课的容量无限扩展,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其他课堂或课外,检验于实际,再在德育课堂上进行交流,以丰富学生的专业体验,提升感受能力。

5.综合采用多种考核评价方式

德育课的考核评价坚持将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纳入评价体系,结合酒店服务专业所要求的职业道德要求标准来确定学生的考核项目,从课堂表现、课余表现等多角度、多渠道进行量化考核。通过定性与定量评价的结合,让评价更直观更具体。这种综合考核评价方式成了师生共同实现德育课教学目标的驱动力,更内化为学生成长的不竭动力。

综上所述,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技校酒店服务专业德育课教学坚持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坚持抓住德育课这个主阵地,把职业素养教育有效地融入到德育教学的全过程,为学生成长、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庄志彬.德育课教学视野下中职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5).

[2]罗冬梅.谈职业院校德育内容的职业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3(8).

高职教师职业素养实践研究论文 篇4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是当前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于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提高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是今后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

1.教师提高思想认识,在创新教育中发扬爱岗敬业精神

从高职院校的性质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在思想情感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认为自己比普通高校的学生水平低,常常带有一种自卑的心理倾向。因此,高职教师要想带领学生消除心理阴影,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必须要比普通高校的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拥有更多的爱心和奉献精神。除了要教给学生专业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高职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做到无私奉献、爱岗乐教,用自己高尚的人格修养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探究高职教育的规律,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改革目标,坚持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有效改革。逐步转变教学理念,发挥学生在高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和水平。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做到每一次课堂都要有进步,每一次教学都要有提高,使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身心愉悦,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

2.教师以行动为导向,提升职业教育意识

以行动为导向原则既可以运用在高职教学活动中,又可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意识。如果只靠宣传和学习来促进教师自主实践,效果并不会很理想,因此,学习管理部门要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明确教学研究的课题,让高职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分析和思考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并不断反思当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反思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提升自身的素质。学校要引导教师用高职教育理论解决所研究的问题,进而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使教师在教学中从高职教育理论出发,把高职教育理论内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教师通过行动导向,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在螺旋式前进的过程中,高职教育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主动地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

3.建立教师进企业锻炼制度,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德育实践职业素养 篇5

一、认真学习理论,明确师德修养的方向。

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一个教师如果缺乏必要的师德知识,连起码的道德善恶是非也分不请,那么要使他产生师德情感,具有坚忍不拔的师德意志,不可动摇的师德信念,那是绝不可能的。要想提高自己的师德认识,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明确师德修养的方向。加强理论学习就像诸葛亮熟读《兵法阵图》等书籍一样,做到胸中有墨,才能指挥千军万马。作为教师只有掌握理论知识,用它们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让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章可依,有理可循。

二、投身教育实践,积累情感体验

教育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师德好坏的唯一标准,教师只有献身于教育实践中,积累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才能进行自我教育。作为教师,无论学习了哪一种新的教育理论,都要密切注意,使其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来指导实践,以实践来验证理论,充实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总结经验服务于教育教学。

三、及时反思,及时总结。

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提高敬业精神,就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积极与学生、家长、校长、同事交流和沟通,并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制定前进计划,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经验理论化,总是能够用事实来解释一切。使教学高

质高效地进行。

四、慎独、慎行,不断升华。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积小善而成大德”进行师德修养。要从小处起步,防微杜渐,“勿因小善而不为,勿因小恶而为之。”优秀的师德品行需要从小事上开始培养起来。

作为教师不管在任何情况下,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一定的道德规范去行动,不做任何坏事,树立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一生的坚定信念……

德育主任的必备素养 篇6

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校 蒋生智

摘要:德育极易被忽视。德育为先,因为德育是在塑魂,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具体实施这项工作的德育管理干部必须具备一定的素养。抓好德育,事半功倍。关键词:中学德育 干部素养 行动指南

一、我们应有的德育观点

著名诗人歌德说: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加价值。尽力履行你的职责,那你就会实现你的价值。

德育是盐,德育主任就是善于调味的大厨。学校要向纵深推进,又快又好高速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干部队伍。德育工作千头万绪,更需要具备战略眼光、思想引领型的德育主任。

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主任就是一所学校思想阵地的捍卫者。开展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塑造美好灵魂。学生一旦形成健康的人格,在学习或考试中也会游刃有余。高考不仅仅是考察文化知识,更多的是检验学生的人品。而人品的形成要依靠德育主任精细的规划和具体的实施。因此,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德育主任至关重要。

德育主任首先是个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的人。纵观古今,大凡有成就者无不博览群书。也只有用书中精华滋养思维,才会在繁琐的具体工作中得心应手。读书本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但很多德育干部放弃了学习,疏远了书籍,只会凭空想象,不尊重规律,瞎乱指挥。学习书本是一个方面,走出去放眼周遭,吸取先进学校经验,为我所用,更是深层次学习。河北衡水中学创造了高考神话,引来全国学习。我们发现,他们强大的德育是其中重要的法宝。通过学习,带回来结合自身实际迅速成为自己的特色,这是学习后的再创造。德育主任还要善于思考:自主自觉,静下来思。

德育主任必须是执行力强的人。军队讲求服从,才会有战斗力。学校经过商议定下来的决议,德育主任要坚决执行。在商议的时候,可以发表不同意见,一经确定,不能有任何非议。德育主任坚决贯彻学校的方针,就会给相关的班主任、学生做出表率。不允许再去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只去研究方案实施的操作性、完美性。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如果只把工作当作一件差事,或者只将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么即使是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激情。但如果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看待,情况就会完全不同。执行力是一种文化,长时间就会培养老师和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德育主任应该是有创新精神的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是一个民

第1页,总共5页。

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畅销书《追求卓越》作者托马斯〃彼得斯说:要么创新,要么死亡。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说: 不创新,就灭亡。由此可见,创新在我们的德育工作中显得多么重要,否则我们就会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进而丧失德育的引领作用。学生一旦厌倦陈旧的德育模式,就不会产生预想的德育效果。德育主任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创新方法,创新机制,敢为人先,敢于创新,这是德育干部最重要的素养。

德育主任还是一个富于爱心、甘于奉献的人。选择做德育干部就意味着要牺牲小我利益,奉献给大我的团队。德育是在塑造灵魂,功德无量。德育主任肩负的是建设学生精神家园的重任,必须对自身的精神境界做高要求。佛语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你付出的点滴一定会浇灌出娇艳的花朵来。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意味着心中有爱.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意味着胸怀大志。德育干部要有这样的情怀:先有父母心 再做教书人。

我校秉承“为学生设计幸福人生,让教师成就事业”的理念,顶层设计,中层实施,全方位多角度发展和经营人才。德育就是素质教育,德育就是教学质量,德育就是可持续发展力。也正因为德育干部倾心倾力的付出,我们才会享受教育带来的久违幸福。

二、我们应有的德育行动指南

以终身难忘的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精神的中华人

安居育才中学地处偏远农村,没有强大的人文底蕴,也没有百年老校的根基。也正是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红土地上,育才人凭借满腔的激情和高位的智慧,化腐朽为神奇,不断刷新高考业绩,让数据说话,证明着教育存在的价值。全校师生凝聚育才正能量,创办卓同大教育。学校德育依照“激情德育”模式,迅速成为遂宁乃至四川的一张德育名片。

学生具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生活习惯和高尚的人格,自然会产生不竭的学习动力和自发的发展欲望。有了这发自内心的无穷力量,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就会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德育是在塑造强大的灵魂,给予学生强大的内心世界。摆脱教育功利性的羁绊,让学生享受教育过程的美丽。这样的德育使高考成绩自然而然成为教育的副产品,使更多学生升入高等学校甚至名牌大学深造。

我校从建校伊始,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抓德育,就是抓升学率”的口号,真正地做到了“诸育德为首”。德育是唤醒心灵的艺术。安居育才的德育工作,遵循规律,讲究艺术,以“唤醒心灵”为出发点和归宿,做的细、实、深、活、透,特色鲜明,成绩斐然。学校教育的一切细节,都应具有育人的力量,很多时候,第2页,总共5页。

教育的意图就潜藏在学生生活常态的形式背后,而许多人终身受益的素质和习惯,就是这样在琐碎的细节中悄然养成的。正因如此,注重细节、关注细节,成了安居育才德育工作的三大原则之一。细节成就品质,“抓细节”就是“重过程”的具体体现。千万不可将德育功利化,教育的意义蕴藏于复杂的过程中,而不在于简单的结果。正因如此,创造充满吸引力的教育过程,也是安居育才德育工作的三大原则之一。“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榜样的引领”。“优秀学生”的评选一直是每年校园里的盛事。评选要经过学生自主申报→初选→复赛→决赛→竞选演讲→全校学生代表投票等程序,历时三个多月。学校从不认为这是浪费时间,而是有意识地创设了这样一个自我展示、自我教育的舞台。安居育才中学每年还要组织“十大杰出班长竞选”、“十大道德模范”、“十佳环保卫士”、“十大青年教师希望之星”、“感动安中人物评选”“班主任风采大赛”等的评选,每一次的评选都是一次“充满吸引力的教育过程”。各年级还要评选每周之星,如“奉献之星”、“勤奋之星”、“诚信之星”、“爱心之星”、“进步之星”、“卫生之星”、“礼貌之星”、“和谐之星”……。每一栋楼内都设有每周之星光荣榜。校园内到处是学校之星的照片和事迹介绍榜,加上制作精美的历届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牌院校的“优秀学子风采”匾,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真可谓“群星灿烂”。

好的道德教育,不是空洞无味的说教,也不是脱离实际的生搬硬套,而是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用富有生命力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所以,创设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场景和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亲身经历中,悄然达成我们的教育意图,是安居育才中学又一个德育工作的三大原则之一。每年五月,学校都组织高一学生进行一次远足拉练。往返80华里的路,要走一天。“前方是我目标,坚持是我的承诺,铸我坚强意志,树我中华雄风……”远足誓师大会上,一千多名学生齐声宣誓,铿锵的誓词,激起年轻的热情。远足开始了,校长许安富走在队伍最前面,任课教师随班前行。衣服被汗水浸透了,脚上起了泡,走不动了,相互搀扶着,互相鼓励着,没有一个人上车。想象远足活动,自然就联想到了红军长征,令人震撼。经历了远足,才算是合格的安中人。成大事者,必有大气魄,安中人做到了。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示范和引领,因此,学校应成为一片道德的净土,一个“精神特区”是安中着力的精神品牌。“十八岁成人仪式”,铺上红地毯,升国旗、唱国歌、面对国旗庄严宣誓、领导勉励、家长祝贺后,学校领导要给每位参加仪式的高二学生戴“加冠帽”,学生戴着“加冠帽”,捧着学校赠送的“生日”蛋糕,分班和学校领导、老师举行活动。学校还请每位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写一封信,没条件者就由老

第3页,总共5页。

师代写。吃着学校发的蛋糕,由亲爱的同学、敬爱的领导、老师陪着,孩子们含着激动的泪水,深情地读着爸爸、妈妈的信,不少孩子甚至互相拥抱,嚎啕大哭。这样的教育才是“震撼心灵,终身难忘的教育”,有谁还会怀疑教育的效果?每年高考前夕,学校会组织规模宏大的“高考壮行晚会”,不断激励高三学子拼搏进取,超于自我,实现人生理想。高二和高一的同学分列两边,手捧鲜花,摇动红旗,夹道欢迎,高三学子走过红地毯,迈过成功门,内心的震撼远比物质的奖励。把德育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发挥到极致。领导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教师。教师全力以赴、忘我工作,用自己的智慧、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学校借助德育手段打造“精神特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悄然形成。

新课改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心理学家认为,在所有能调动积极性的因素中,需要是最根本的因素。当学生受到尊重、需要得到满足时,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然得以激发,他们对学校管理的抵触乃至对抗自然就会减轻,而且这种强大持久的动力,还会让学生把自主管理转化为自觉行为,并由此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生活方式。让校园成为自律的乐园是安居育才人的不懈追求。因此,把学生自主管理放到德育工作的议事议程上来了。各年级成立年级自管委员会,各年级之间形成竞争态势。“小黄帽”是安中校园内一道独特的风景。“小黄帽”是年级学生会成员,肩负着很多学生自主管理任务,诸如卫生督查、三操质量、各项大型活动秩序的维持、指导规范值周班的工作等。校学生会、值周班级、“小黄帽”完美配合将学校管理的和谐有序,更多的学生由此在自治中自我教育,在自律中自我发展。学生从尊重中感悟到了自己的责任,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

利用班会课强抓学生思想主阵地。德育的途径有很多。安中人在不断拓展德育途径,创新德育载体的过程中,牢牢抓住“班会”、“团会”课主阵地不动摇。“班会”、“团会”课是安中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一节精彩的班会课对学生的教育胜过长篇大论的说教。对班会课,安中提出了“七化“的具体要求,即主体化、系列化、多样化、精炼化、情感化、民主化、哲理化。衡中依靠集体的力量,整合教育资源,将各班的班会资料收集,组织人力,修正、完善,丰富内容,各班根据时段和班级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做到了资源共享。班会质量高,感染力强,教育效果十分明显。班会”、“团会”课,还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在形成教育合力上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安居育才中学将班会课安排在每周一第一节课,所有的科任教师都要参加相应班级的班会课,与学生一起分享班会课,共筑德育新高地。

第4页,总共5页。

无论是和风细雨般的习惯熏染,还是大气磅礴般的理想锻造,都以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形式,直指学生的心灵。只有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使人终身难忘。【参考文献】

德育实践职业素养 篇7

关键词: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德育新模式

0 引言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明确指出:加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 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切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注重用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在校学生, 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理念和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人才。可见,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能, 更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要“成才”, 更要“成人”。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如何把职业素养的培育贯穿到德育活动之中, 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1 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在职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 是职业规范和要求在从业者个体身上的内化。为阐述方便, 笔者倾向于把职业素养分为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包括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隐性职业素养包括人需要在较长时间范围内通过内在与外在环境共同作用得以形成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 是后天可以培养的。

2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现状分析

2.1 学校对职业素养全面性认识不够

职业素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是职业素养的基石, 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本课题组通过对《企业高职人才职业素养需求调查》问卷分析发现, 企业最看重的是前三项的职业素养, 企业认为, 一名员工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可以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轻易地获得。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因此各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育都十分重视, 把大部分的教育资源用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上, 无论是校内实验实训, 还是校外实习实训, 实习教学比重都高达50%或者更多, 忽视了隐性职业素养的培育。

2.2 学生自身职业素养缺失

高等职业院校将培养的学生输送到社会各个岗位, 无论从事哪个行业的工作, 良好的职业素养都是安身立命之本。但在现实中,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一年不如一年。职业院校录取在普通本科院校之后, 录取分数线低, 考上职业院校的学生要么高考失利, 要么本来学习基础就差。一般以后者居多。有些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校不思进取, 经常迟到、旷课, 每天的生活就是电脑、手机, 自由散漫。90后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娇生惯养, 以自我为中心, 在进入大学后仍不改唯我独尊的习惯, 凡事首先考虑个人利益最大化, 不顾及他人和集体利益, 合作意识较差。当他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 根本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节奏, 不能遵守严格的工作纪律, 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 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爱岗敬业精神, 更缺乏团队协作、积极进取和创新开拓精神。

2.3 职业素养培育留于形式

所有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和本职业相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 但对于职业素养要求并没有课程或活动来做具体的支撑, 更没有像职业技能那样有各种硬性的考核指标, 多半停留在计划之中。有些学校用就业指导课代替职业素养培育, 只是传授一些企业招聘应聘的技巧, 并没有解决职业素养养成等内在问题;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学生的就业率, 为了迎合企业需求, 不断地调整专业方向, 加大专业设备投入, 强化学生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训, 但对本专业企业用人标准研究甚少, 更谈不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的培养。特别是忽视了德育课、专业课和实践环节中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3 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的高职生德育新模式

3.1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 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两课”教学是高职德育的主渠道, 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阵地。“两课”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方法, 遵循道德教育以情感体验法为主的学习规律, 突出引导和启发, 利用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课堂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引导学生在“做中学, 学中做”。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社会就业现状, 突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观和择业观培养, 做到“要精要管用”。其次, 发挥专业课教学的德育功能。专业课教学中也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 加强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育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 使学生在掌握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 获得对社会和未来职业的价值体验、情感培养和人格熏陶,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最后,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可以聘请企业人士到学校的课堂上现身说法, 从职场人的角度讲述企业需要的人才应具备的素养, 把职业理念和企业精神传递给在校学生, 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3.2 在企业实习中融入德育工作

企业有着丰富的德育资源, 比如优秀的企业导师不仅在专业技术上指导学生, 更能通过言传身教将职业道德传递给学生, 从而发挥榜样作用影响学生。因而, 高职院校可以和企业加强合作, 在企业实习中融入德育工作, 使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不仅提高实践技能, 而且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和专业课教师一起参与学生的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 结合企业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提升职业素养。此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可以在这个环节积累到丰富的教学案例, 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鲜活性。

3.3 建设融合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是高职院校德育的有效载体。建设融合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 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如在校园举办优秀合作企业推介会、劳动模范报告会、优秀校友报告会等, 邀请社会精英或专业人士走进校园, 宣传企业文化, 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教育学生立志成才;也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见习参观;亲身感受企业文化;也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 丰富学校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进校园, 不仅加强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而且增强了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3.4 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首先, 德育评价形式多样化。改变单纯以学习成绩作为德育评价的考核标准, 应以多样化的考核形式与考核方法评估学生。其次, 德育评价主体多元化。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外, 其他任课教师、班主任、企业实习指导老师、同学以及学生自己都可以成为德育评价的主体。最后, 德育评价内容综合化。应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突出其实践性。

4 结语

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构建高职生德育新模式, 需要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转变观念, 与时俱进、不断探索, 才能实现学生德育工作的新突破和新跨越, 培育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会学习、会做人、会做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兰明.职业基本素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王红岩.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2) :130-132.

德育实践职业素养 篇8

摘 要:近年来,随着用人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中职德育课中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呢?本文从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变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024-02

近年来,随着用人企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中职德育课实施过程中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德育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职业素养教育的主阵地。那么,如何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呢?

一、加强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步入职业生涯。他们的职业素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广大中职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改革开放,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努力学习、钻研技能,积极向上、自强不息,思想道德状况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面对时代发展的要求,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我们应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应对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开创新时期新阶段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紧紧围绕德育课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中职德育课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德育目标来展开,通过目标教学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

(1)通过对《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诚实守信,敬业爱岗,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2)通过学习《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通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4)通过学习《哲学与人生》,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5)通过选修课《心理健康》,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乐观向上,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三、切实改进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1)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所学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要综合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的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式、角色扮演式、小组合作教学式、仿真教学式、现场教学式、合作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尽量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注重运用“在做中学”的实践方法,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和调适;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恰当使用挂图、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教学软件及校园网等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外的德育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旁听审判、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总结等方式,交流学生的体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引进社会各界的相关专家学者、英雄模范和一线的劳动者或企业家参与学校活动,丰富教学形式;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参考资料所提供的内容,积极开发校园德育资源,收集优秀学生和成才典型的先进事迹以及社会上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素材,特别是社会的新发展、改革开放的新成果和实践中产生的新知识、新观点、新事物、新典型等充实教学内容。

·德育研究·如何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切实改进德育课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很多中职学校在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时,往往简单的以期中和期末成绩以及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为依据,这种评价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改革评价方式,就应当改变过去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实施多元的评价方式要坚决克服以考卷定成绩,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倾向,即把教师评价、班级评价、个人评价和社会实践单位的相关人员评价相结合,把成绩评定和个人品行表现相结合,更加注重学生课内、课外学习和活动相结合。

(1)评价学生的学,应遵循知识、能力和觉悟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评价的范围应包括对有关知识的了解、理解程度,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以及在学习中形成的品格和态度。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学生的自评互评、家庭和社会的评价。其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包括日常表现评价、学习成果鉴定、纸笔测验、学期评语等方式;学生的自评互评,包括学生的自我反思、收获和进步的总结、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方式。

(2)评价教师的教,包括教师对课程定位的把握、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过程的驾驭,以及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教师自我反思、征求其他教师意见、教学督导评估等。

(3)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包括课内外学习表现和日常生活的实际表现。主要是评价学生人生成长实践的实际表现,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人生成长的趋向。通过对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的行为表现给予正确评价,发现学生的优点并激励其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使之明确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陆璟.探究性学习[J].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

[2]《教育部新一轮中职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出台》教育部网站.

[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年12月10日颁布执行.

[4]吴少荣,邝丽湛,何军,宋景堂编著.中学政治教育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5]焦旭伟.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科技资讯,2012(20).

上一篇:会战表态下一篇:祝朋友中考加油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