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师德素养心得(精选11篇)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目睹了专家迷人的风采,聆听了他们对教育的企盼和点化,感受到了专家对教育的热爱与赤诚。跟随专家的思想的脚步我一路走来,时而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时而掩卷沉思,冷静理性。其间更多的是对自己从教之路的思考,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叩问,对自己职业幸福的探寻。今年我已从教已多年,无论是做为在天地之间存在的生命个体的生理年龄,还是作为从事着天底下最光荣工作的职业年龄,我都应该由内而外散发成熟的气息。”毫无生机、了然无趣的职业生命也决定了我整个生命的苍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恐惧安于现状,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向往超越自己。如何实现?紧张、慌乱过后我重整心境,找寻方向。
用阅读改变行走这句话是我在《教师的心灵温度》一书上读到的。阅读改变的是思想的行走,心灵的走向。日趋激烈的竞争、加剧的压力使每个人都紧绷了神经,淡定、从容离我们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嫉妒、猜疑、排挤。轻松愉悦被身心俱疲所吞噬,更有不少深思远虑者由现在看到了未来,感到举步维艰,所以各种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发病率直线走高,严重者甚至轻生。这个暑假曾到潍坊参加一个“人文教育高端论坛”,其间听过一个叫老咪的女孩子的报告,我很难相信对于生命的透彻感悟和在困境面前的淡定从容会是出自一个只有26岁的年轻人之口。老咪对生命的感悟显得那样弥足珍贵,一个柔弱女子身处异国他乡,远离父母的庇护,远离亲朋的慰藉,她的处境可想而知,而伴随她一路欢歌的就是书,她涉猎的范围竟然有《圣经》,这是我想也没想过的,也正是这些蕴含了大智慧的书籍才成就了老咪的大智慧。一张娃娃脸,一双澄澈的眸子,就是这样一个浑身散发着年轻与灵性的女孩却拥有了常人难以拥有的成熟。老咪说了一个自我检测的方式:吃得好不好?喝得好不好?心情好不好在扑哧一笑的同时,我却大为赞同,吃不好,喝不好,心情不好的人又怎能工作好?又怎能心无杂念,一心一意地爱学生,爱孩子,爱父母?受折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身边那些关心自己的人。莎士比亚曾嘲讽生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这是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使心灵保持纯净。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健康成长直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发展作用极大。教师若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讲求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必须时刻谨记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一)、热爱教育,献身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最为重要的美德,教师对教育工作应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不计名利、乐于献身,有所作为。
1、认识上我们应尊重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热爱自身的本职工作,把教育看作自己真正热爱的一项事业来耕耘。
2、实践中我们应尽心尽责,敢于挑战困难。我们只有对教育事业注入深厚的感情,我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事关民族、国家兴旺的崇高的教育事业中,兢兢业业,知难而上,才能真正做到以教为荣,以苦为乐。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马卡连柯也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如果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如果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热爱学生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
一、忠心
“热爱是最好的教师。”爱因斯坦的这句话道出了热爱 (忠心) 对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的重要作用———热爱 (忠心) 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 纵观古今中外, 凡是卓有成效的教育家, 都具有崇高的素养, 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和热爱, 教师是道德准则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教师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盛衰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我们明确自身的工作价值和肩负的历史责任, 就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把对祖国、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化作动力, 积极投身到推进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去, 像“吐丝的春蚕, 流泪的红烛”, 把毕生的精力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相反, 如果把教学工作只是当作谋生的手段, 就会敷衍塞责,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这同教师的职业是背道而驰的。同时,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加强师德的自我教育, 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尺度。
二、爱心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也是一种责任和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要通往儿童的心灵, 并是一条洁净平坦的小路。教师要在路上经常‘用心’做拔除野草———根除恶习的事……”。对于教育者来说, 爱学生是神圣之职, 缺乏爱心的教师不会是一个称职的教师。教师对学生高尚而纯洁的爱, 是沟通师生心灵的通道。
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 教师不但要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真挚的感情投入到学生身上, 尊重、关心、帮助他们, 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而且还需要掌握爱的艺术, 懂得怎样去爱学生, 教师的爱应是一种博大无私的爱, 是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不歧视后进生, 不偏袒成绩好的学生, 以一颗慈爱之心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教师要把爱心洒向每位学生,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 做他们师长、 知己, 成为他们的忘年交。当然, 教师的爱不是溺爱、宠爱, 而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严寓于爱, 爱寓于严, 爱而不纵, 严而不凶。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 师之惰。”要把“严”与“爱”有机地结合起来。当然, 严也要有策略, 严出于爱, 爱寓于严, 做到严而有理, 严而有度, 这里的“严”也正是爱的体现。
三、苦心
教师是清苦的,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教师的付出是巨大的, 许多教师甘为人梯, 耕耘一生, 清苦一生换得桃李满天下, 正如《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曲里唱到的那样:长大后才知道那个讲台, 举起的是别人, 奉献的是自己;才知道那块黑板, 写下的是真理, 擦去的是泪滴。教师难能可贵的是苦心钻研, 提高自己。知识是全方位的, 学习是无止境的, 具有不断进取, 积累知识, 解决“杯水”与“桶水”的关系, 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得心应手。
四、诚心
有道是“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以心交心, 以心换心, 真诚相待, 这是育人的有效途径。诚心, 就是要求教师要坦诚、真诚, “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 教师要用诚心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同学生多谈心, 多关心, 总之, 只要我们捧出一颗爱心, 学生总会感受到您的真诚。
五、耐心
教师要有耐心,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把“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列为担当教师的首要条件, 他还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学生意志力薄弱, 自控能力差, 因此, 要允许学生有缺点, 他们有些方面不尽如人意, 往往“学得快, 忘得快”, 这就需要耐心教育和正确引导, 反复抓, 抓反复, 持之以恒, 便一定能用爱在师生之间搭起友谊的桥梁, 把爱传递到学生心中。
一、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巴特尔认为: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作为幼儿教师,要有爱心,没有了爱心,所做的一切多优秀也是虚假的,要做好幼教工作,就要爱幼儿,只有真心热爱幼儿,才无愧于幼儿教师这个称谓。真心热爱幼儿,就要求教师把爱付诸于教育各环节中,无微不至地关心幼儿。爱幼儿就要因材施教,注重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爱探索的习惯等。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幼儿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为了幼儿的一切,一切为了幼儿,以他们快乐不快乐、启发没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没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们要严格对照岗位职责,严于律己,做好幼教工作。
二、拥有良好心态,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
作为幼儿教师,要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幼儿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幼儿。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发生过这样一件插曲:一天,我遇到了一件不顺心的事,而这件事也直接影响到了我当日的带班情绪,令我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我到办公室取了教学挂图匆忙回到班上,刚进教室门,就见到几个幼儿在追打嬉闹。原本心情就不好,再看到幼儿不听话,我看了很生气:“全都坐回位子上去!”没想到,我的“号令”一发,幼儿们停止了喧哗,停止了走动,都一个个快速地坐回自己的座位,安安静静地休息。这时我听到有一个小朋友低低地说了一句:“老师今天不漂亮。”我跑到镜子前面看了一看自己的脸,果然眉头紧皱,脸涨得通红,真的有些可怕。面对幼儿的如实评价,我羞愧不已:幼儿眼中漂亮的老师不仅仅要身着光鲜亮丽的衣服,更要有一副亲切、美丽的笑容。经过这件事,我暗暗发誓:今后一定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良好的心态,做一个真正让幼儿喜欢的教师。
三、尊重同事和家长
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职业道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教师对待同事应互相尊重,看到别人的长处,虚心学习,互相协作,步调一致,形成良好的集体,这样才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家长的配合是了解幼儿、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幼儿教师应尊重幼儿家长,理解他们对子女的关心和期望的心情,帮助他们了解儿童教育的要求和内容,使得家长与幼儿园能更好地配合,并参与教育工作。
四、勇于开拓,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幼儿教师要勇于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来丰富知识,获取信息,从而透彻理解有关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身体发展的新动向,获取第一手有价值的教育理论,做一个真正博学多才的人,使教师在幼儿面前更有说服力和教育力,从而使教师的师德得以升华。
我通过学习《师德与法律素养》,使我深深认识到遵守政策法规的必要性,也使我更加认识到师德的高尚与否,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和民族的兴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对当前强化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有深刻的认识。教育是以人育人的事业,教师作为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负担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因此,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1、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石
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石。对于教师来说,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是忠诚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社会与人民对教师寄予重望,因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生本人和家长对教师也寄予很高的期望。我们不能设想一个没有敬业精神的教师能够为培养人才的教育工作尽心尽力,所以只有教师具备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才会在教育实践中,全身心投入,潜心钻研业务,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广泛搜集最新教育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同时有了对事业热爱之心,就会甘于平凡,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的才智和毕生的精力。
2、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真正实意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作为一名教师,我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待人,因材施教,平时注意全面了解学生动态,经常找他们谈心,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如果有人因病缺课,我尽力争取时间给予补课,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对后进生,更是对他们循循善诱,做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用真诚去感化他们,因此得到了学生的信赖,他们把我当成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都跟我谈。
~教务处伙国堂
翻阅历史卷章,那一页页的篇章无不诉说着高尚的师德素养皆是行业、专业发展的灯塔,高尚的师德素养正是行业、专业发展的奠基石;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德者,人格魅力之彰显,素养乃行业发展源泉。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同时也是一部行为引导的经典教学著作。例如:孔子曰:言必行,行必果,释意:师者言行举止皆为学生学习之楷模,坚定不移的做好每一件事必然有收获。观:现代教学体制,教学模式对升学率的追逐,使得很大一部分80后90后00后对于传统文化学习抛诸脑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弃之,行之则深感可耻,这是教育的舍本逐末。
国家不断出台各种关于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文件,无不的证明了国民教育真正的教育是乃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源于生活,践行生活;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部分人民群众腰包鼓起,而忘却了自我本性,充斥着铜臭味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无不对学生的思想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却正如虎都所说:该救的不是身体而是思想,没有国家感、社会感、集体感、家庭感的个体,无异于行尸走肉般的活着,了无生趣。
职业教育的迅速崛起,师资队伍的欠缺,导致部分大学刚毕业的学生角色的瞬间转换,对于这一部分教师师德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尚未经历社会的洗涤,行业的锻造,纯理论的教学方式稍显得苍白无力,此时师德,人格魅力的彰显则显得更为有利,践行‘师者,言必行,行必果’,通过自身的行为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专业,找到学习的乐趣,找准学习的兴趣,行出有效的良果。例如: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欣赏这门专业课,若授课老师仅仅只是口若悬河,而不显真才实学,学生则不能深彻感知各物体造型之原理,不得术之要领。然以实训示范之加以指导,在线条色泽的变化之间共同感受艺术造型的魅力,提升学习兴趣,共同参与,践行‘行必果’,讨论艺术欣赏在生活中的体现,在学前教育中的展现,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开发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必然有所收获。
一、拥有良好的音乐素养
在音乐的教育中,我觉得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极为重要,音乐教师是“美”的使者,也是“能歌善舞”的代名词。音乐教师既要有美的外表,更要有美的心灵。而良好的审美修养对于音乐教师则尤为重要。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作为美的使者主要是通过音乐中的教育审美的作用来实现的。我们的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应该是被老师的音乐素养所感染的,对音乐的理解也是需要教师这个“美”的使者去传递的。如何吸引学生?如何使我们的课堂富有内涵?只有拥有良好的音乐素养,才能在课堂中不断去创造、发展;能够去发现音乐中的美,并且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为你做一名“美”的使者而崇拜、喝彩!
二、拥有过硬的专业基本功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就要具备过硬地专业基本功。我们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才能在学生面前提高威信、树立形象,才能在工作中运用自如、如鱼得水。如:课堂中,教师的范唱要充满情感、要具备一定的演唱能力,才能打动学生。教师的弹奏要熟练、要有技巧,才能稳住学生情绪。教师的舞蹈要有特点,才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要坚持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充实自己,要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让自己的思想落伍,这一点及其重要。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们面对的是一天天成长的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渴望得到更多更新的知识,如果我们以不变得“面孔”去面对渴望变化,新鲜的学生,结果会怎样?学生会枯萎的,因为我们不能给她们成长最需要的养分。所以,我们要不断地“美容”不断吸取新知识充实自己。每天站在学生面前时,都能别具一番神韵,别有一番风采。
三、拥有扎实的教学组织能力
许多学生认为,音乐是“小三门”而不愿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有厌学的学生干扰课堂教学。此时,音乐教师就需要有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即课堂管理能力;本来设计好的音乐课由于调皮的学生捣乱,不能继续进行,这时教师就要用灵活的教育机制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来正确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同时,教师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根据学生课堂的表现、音乐审美的需要,调控课堂,管理好课堂,让音乐课继续。如提问他,让他回答问题,或让他参加音乐实践活动等,或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重新投入课堂学习。让学生感到音乐教师不仅是“活波、可爱”的,也是严肃有纪律的。学生能否对音乐产生兴趣,往往受音乐教师的影响。假如教师对音乐爱之如痴,对音乐教育事业执着追求,那么,他的学生也会对音乐有兴趣。相反,音乐教师对音乐若即若离,对音乐教育事业冷漠处之,他的学生就很难喜欢上音乐。所以,音乐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情操来吸引学生、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事业心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潜心研究中考前毕业生复杂的心理状态, 营造良好集体氛围, 增强学生进取精神
中考前各科复习难度加深, 一些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感到十分费劲, 加之个别优等生对他们的冷落, 或者某些教师对他们的埋怨, 这些学生脆弱的心理极易倾斜, 逐渐由怕复习到厌复习, 进取意识淡薄, 升学的信心丧失。这时, 教师必须用满腔的爱心和百倍的热情鼓励他们。除了优化他们的心理状态外, 还必须发挥群体功能, 组织群体竞争。班主任可根据好中差合理搭配和自愿结合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然后对每个小组的纪律、学习、体育、卫生、文娱等进行量化考评。比如:考试后不公布个人分数, 只公布小组总分;卫生实行组长负责制, 组与组相互检查评比;黑板报各组轮流主办, 人人献计献策, 每期进行考评打分。这样, 让每个学生都树立起“一损俱损, 一荣俱荣”的群体观点。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 用自己的智慧为集体赢得荣誉。在这样的群体竞争中, 不论是哪一类学生都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在各项竞争中他们都能不断地超越自己的过去, 追求新的目标, 使整个班级呈现出一派你追我赶的喜人景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 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 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中考前夕, 面对各类学生的种种表现, 教师要善于探索学生的心理奥秘, 积极发掘其闪光点, 放手让他们各显神通, 增强他们的进取精神。
二、掌握九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用真诚换得沟通, 用爱心赢得信任
中考前, 对于厌烦复习的后进生, 教师不能持论偏激, 而应该细致剖析他们事出何因。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 青少年具有各种心理需求, 当这些心理需求不能实现时就会导致某种逆反心理, 并产生认识上的偏颇性、情绪上的偏激性、行为上的冲动性。因此, 班主任应该满腔热情地对待他们, 用“真诚”换得与他们的沟通, 用“爱心”赢得他们的信任。尽量避免“我讲你听”式的教训。我们不妨这样:首先, 行为示范, 好意地提醒, 真诚地关心爱护。“身教重于言教”, 教者以自身的行为感染他们, 这比任何说教都要灵验。一般来说, 这类学生讲“哥儿们”义气, 看重老师对他们的态度, 如果教者尊重他们的人格, 理解他们的心理, 谅解他们的过失 (但不要迁就) , 好意地提醒, 使他们从内心感到老师是关心爱护他们的, 是够“哥儿们”的, 那么也就获得了争取和教育这类学生的主动权。其次, 要精于短中见长, 激发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正像任何人都有缺点和错误一样, 只要教者仔细观察, 就会发现任何一个后进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倘若能够合理刺激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 “投其所好”,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对优化复习环境、提高复习效率是大有裨益的。
三、加强自身的师德素养, 针对中考前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注重“言谈”的艺术与“身教”的艺术
九年级的学生与七、八年级的学生相比, 有更强的自尊心, 同时又有更强的逆反心理。在中考前, 他们面临着一生中的第一次最重要的考试, 面临着人生的一次抉择, 所以, 心理也容易变得敏感而复杂。因此, 在中考前的班主任及教学工作中, 教师更应该注重自身的师德素养, 要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体谅学生, 关爱学生。
对学生进行批评总离不开谈话。但在实际教育中, 有的教育者的批评言语暖人心, 有的教育者的批评言语伤人心。那么, 怎样的谈话才能收到最佳批评效应呢?实际上, 教师亲切的言语犹如温暖的阳光, 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它比声色俱厉的批评更易于被人接受。在中考前夕, 当学生学习上或思想上出现问题时, 更适合用谈话式的方法去深入学生内心, 这样的教育效果会更好。谈话前, 要充分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在谈话中, 要培养谈话双方和谐融洽的关系。要善于选择适宜的谈话时间和地点, 谈话时间最好选在双方情绪都比较平和之时。应该想方设法地充分利用学生亲身感受到的事例, 与他们进行入情入理的商讨。通过类似的活动来叩响学生敏感的心弦, 创设互助和谐的氛围, 使班集体产生凝聚力, 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一、理性看待师德期望
对“师德”的张望、期盼与议论,中国人千百年来从未停歇过。受几千年“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中国民众对教师普遍存在着程度各异的仰视心理。仰视的结果就是对方比自己高大,很自然地,人们对这种“高大”的形象也产生了同样“高大”的期望值──好像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都应该接近“圣人”一样完美,他们不仅比一般人聪明能干,而且有高尚的情操、仁慈的爱心、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渊博的学识,堪做天下人的表率。
但是,理性看待教育和教师,我们发现这种期许并不合理。在所有的教师走上教育教学岗位之前,和我们普通民众没有什么两样:一样的娘生父母养,一样的读书成家立业,一样琐碎的日常生活,一样的努力与奋斗……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祈求,有优点,也有缺点。教师和普通民众一样普通。
那么,为什么人一旦走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岗位,人们对他就“另眼相看”,对他的要求就变“高”了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的是特殊的岗位,拥有的是特殊的“话语权”,他们的一言一行关乎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关乎着千万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就是说,老师们的言语、行为“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公众利益是否被伤及。今天,我们该想想──教师们究竟该担当怎样的责任?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老师们该怎样修炼自己的师德?
二、师德应归于教师专业标准
在孔子时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就是自己领导社会走上正道,自己先求得端正,然后方可正人,再引领社会风气。孔子的话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里的教师。今天,面对部分教师的师德失范现象,教育部提出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毫无疑问,教师的师德建设须臾不可放松。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陷入抽象地要求为师者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平的窠臼。传承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师德伦理,虽然美好,却缺少将其落实细化为制度的有效手段。
如何吸取现代教育文明的成果,把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期许变成制度化的制约?首先就是让广大教师“回归”普通人的行列,放弃对教师“高、大、全”的道德要求,代之以客观精准的专业要求,从岗位和权责入手,制定出教师必须遵守的特定的道德规则,以及必须信守的专业伦理信条,把师德作为一种专业要求,而不是抽象地停留在“师者,人之模范也”的信条上。师德应是一种专业素养和专业要求,应归于教师专业标准之中,以专业标准呈现和发挥作用。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教育部正在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草案正在征求意见中。《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4个基本理念。其中“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涉及4个领域18项基本要求。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 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2. 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 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 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7. 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8. 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9. 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 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2. 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13. 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 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15. 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6. 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7. 勤于学习,不断进取。18. 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三、坚持慎独式的师德修炼
我国目前有教师1200多万,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教师的师德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循序渐进。在师德建设中,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坚持慎独式的师德修炼则尤为重要而迫切,因为这不仅是提高自身修养和思想境界的客观要求,更是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现实需要。
师德有上品、中品、下品之分。上品的师德是至高境界,是圣贤品格;中品的师德德才兼备,合格达标;下品的师德功利之心太强,职业技能水平达不到基本要求。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最基本的是要达到中品的师德要求,追寻上品的师德境界。否则,就要玷污教师之名了。追求上品的师德,一靠制度保证,二靠专业技能培训,要重要的是靠“慎独式”的自我修炼。慎独方显境界。
慎独,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独身自处的时候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做到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古人云:“慎独为人德之方。”它是检验有德与无德、真德与假德的试金石。从一定意义上说,慎独是一种自律、一种修养、一种自我挑战与监督,更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透过一个人独处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能够看出他道德修养的好坏和思想境界的高低。
慎独境界的获得,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那就是看“小”自己。看小自己,就是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要看到集体的力量、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合作、学生的努力、家长的配合,在教育的大事业中,个人永远是渺小的。看小自己,就是严格要求自己,谦虚待人,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之处,虚心向别人学习。看小自己才能做大自己。做大自己,就是要认真规划自己教育人生的目标,精心教书,潜心育人;做大自己,就是要在教育教学中潜心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制定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与时俱进,做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做大自己,就是发挥自己在培养年轻教师中的作用。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我们始终认为,做人做事,要有个恰当的坐标。把自己放在恰当的位置,才能以平和的心态看人看己,以清醒的头脑对人对事。在骨干教师甚至名师光环下看小自己,体现的是一种谦虚中的坚定有力、清醒中的苦心经营,是在教育人生和事业坐标中的准确定位,因此更能代表一种高度、一种力量、一种气度。而这样看小自己,无疑为做大自己赢得了更多个人成长的空间。看小自己,做大自己,是一种精神修炼,更是一种人生的悟境。
慎独境界的获得,要靠读书。教师是读书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就是滋养自己。在人的一生中,读书其实是最划算的。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在事事都有机会成本的情况下,读书不仅没有机会成本,而且还替你节省了支出。苏格拉底说:“读书就是将别人辛苦得来的体验,轻易地吸收并改善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人的视野、气质确实跟一般人不同,这种内在的东西如春风杨柳,水泛涟漪。如果你是一位善读书的教师,即使你再清寒,也无法阻挡你言谈的清香四溢、师德灵魂的光芒四射。
一、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春蚕”、“人梯”、“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之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的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身无悔。
二、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台阶,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
“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四、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所以,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
教育事业是一种特殊的事业,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行业。之所以特殊,就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个性、有情感、有自身价值活生生的人。要培养人,就要求教师一方面传授知识,使学生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教学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则要塑造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要求教师教书育人。教师的存在就是榜样,我们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即所谓的"身教重于言传”。
如今的教师,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的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搞好教育的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今天,我们怎样树立新时期的教师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此,我有如下的浅见。
1、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从我校的教学情况来看,不少教师已从旧的教学观念中争脱出来。他们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不会按学生的成绩来把他们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的眼中也没有差生,只有优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2、以身示范,情感育人。搞教育不能跟风走,搞形式主义。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给学生以较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
3、我觉得新时代的师风师德应该与传统的标准揉在地起的。比如当班主任的要做到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历并不是苛刻,老师虽也有七情六欲,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师生关系已发生了变化,以前的学生对老师是绝对的服从,而现在要求师生平等。这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标准。
【篇一】
我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已经是第11个年头了。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我抱怨,不满,觉得付出与收获不平衡,从未规划过自己的职业生涯,教师只是我生存的一种技能。而何校长的培训改变了我的想法,让我懂得把教育当成一项事业来追求。热爱自己的教师工作,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在培训中何校长指出,在播种和收获之间有一段时间叫做等待。教师要拥有理想,热爱教育;了解学生,学会沟通;简单的教,快乐的学;规范教学,充满激情;加强学习,学会研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心里健康,自我调适。抱怨没有用,不满没有用,只有端正自己的态度,把教育当做自己的事业来追求,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在教师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敞,越走越顺。由此我觉得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把简单的机械的工作做的更有意义。为此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爱,是成为智慧型老师的前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充分说明,爱,是教育的前提。智慧型老师必须是懂得爱,懂得施爱,懂得用爱润泽学生心灵的圣者。当代社会,孩子的家境非常复杂,尤其是独生子女多,留守孩子多,单亲家庭多,老师的爱就尤其重要,懂得爱的作用,那么工作就有了源泉,教育就有了凭借。以爱作法宝,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工作自然会事半功倍。新型的师生的关系带来的是师生合作,交流、民主和平等,这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供了强大保障。
二、勤总结,多反思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水平,并有效地指导我们的教学。从今天起,我要多多练习,笔耕不辍,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守住自己心灵的净土,躬耕精神的园圃,把困惑变成收获,把收获变成经验,让不懈的写作成为精神的自觉;笔耕不辍,对教育现象进行思索,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争取成为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行走在学习的路上,越发觉得自身的不足,细细梳理着收获与思考的同时,有个想法在心中越发明确。那就是:在深感差距中追求自己的希望,在明确方向中坚定自己的信念——专业素养,好好修炼,笔耕不辍,厚积薄发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争取成为一个研究型的老师。
【篇二】
开学以来,我们多次开展了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活动,通过学习,使我对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更加熟悉。
1.立师德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献身教育
作为教师,就应该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把自己摆在和学生的平等位置上,做学生的好朋友。要正确的表达出自己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基础。教师这份职业是有苦也有乐的,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2.正师风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
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这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作风的体现。眼下反思自己好像有时有种浮躁的心态。这表现为对事不耐烦,做事只想赶快,却忽略了事情的质量本身。有时又唯书唯上,缺乏独立思考;还有时对事情敷衍应付,有种得过且过的心态。这都是不良的师风体现。一般的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所以,任何时候,教师的师风都是必要的。同时教师还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3、树师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
4.强师能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你不努力更新自己,那就会被社会淘汰。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面对生有涯,而学海无涯的现实,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质和才能。
只有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个教师,这对自己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我要找准自己的努力方向,多向身边的老师学习,多思多问,深刻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使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我一定要改善自己的作风树立自己的师德榜样,做好自己的教师楷模。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每个教师都会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照耀着这里的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三】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篇四】
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
【篇五】
2019年5月24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来自XX外国语学校XX校长的专题讲座。何校长是一位从一线老师走出来的校长,主要是以分享她的教育故事这种方式来给我们开的讲座,讲座很接地气,实操行也强,两个小时,我基本都没玩手机,很认真的在听,期间有因感动而流下的泪水,也有为何校在处理德育问题的睿智而心里竖起大拇指。
何校分享了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的教育故事《为了爱》最终是以视频的形式展现,故事大概讲述的是一位初中学生,因为小时候爸爸去世,妈妈一人把他拉扯大,现在妈妈得了胃癌,没钱治病,该生利用上体育课时间回教室,拿了全班同学的钱,一共400多。刚毕业的班主任老师还没调查就直接报警,刚好警察来了,何校听到警声,又刚好碰上这名警察跟班主任,跟班主任了解了一下情况之后把警察婉拒回去之后跟班主任交流了一番,再让班主任去班上跟该生说“广播站要开会,现在去德育处找何主任开会”(当时何校还只是一位德育处主任)。学生到了德育处,何校也没有直接问学生是不是他拿了同学的钱,而是告诉他,何校想请他帮忙写一份献爱心倡议书,然后开始讲与这份倡议书的内容相关的故事,故事正是这位男生的家庭情况,学生哭了,最后还跪下承认了错误,然后跑出去,最后去开广播给全班同学道歉,并告诉全班同学他拿了谁谁的钱,多少钱,他都记在一张纸上,等他有钱了会还大家。最后何校站在广播站门口等这位男生说完,抱了他一下,故事大概是这样。
假如那天如果何校不在,这件事真的交给警察来处理,我想结果一定会是完全不一样,这孩子的一生也许就毁了。如今他刚刚中国石油大学毕业,八月份赴美国公费攻读研究生硕士博士。
教育,真的是一门艺术。我们老师在说话,或者在处理一些事情时候,确实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虽然有时觉得学生是很不可理喻,但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开不同的药,多跟有经验的班主任学,我们会收获很多,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积累我们的教育案例。
最后,分享下何校送给我们的话: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愿你我向着阳光,收获灿烂!这句话深刻地印在我的心中,时刻勉励自己做一个心中有阳光、有爱的老师,并将心中的阳光与爱传递给孩子们。
【篇六】
学校对我们教师集中组织进行了培训,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下面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心得。
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热爱祖国,爱岗敬业
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红烛”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相反,如果教师不热爱自己的事业,“身在曹营心在汉”,必定不能把工作做好。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履行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激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学生和关心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热爱学生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切不可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善平等地对待学生,绝不能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对学生采用体罚、讽刺、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当学生进步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当学生犯错或退步时,教师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评侮辱之话泛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信任,你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影响。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
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败。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二、用学习引领自身专业成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学习就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学习,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教师终身学习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教师就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拥有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观点。因为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自己重视终身受益。
其次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走向综合化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身为一名中青年教师,又奋斗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前沿,更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无论是教育家,还是中外名师,他们都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这与经常学习是分不开的。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的人生惰性,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知识的更新换代让我们的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广阔的课内课外学习资源为他们知识的积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么可以,怎么能胜任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的课堂,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为了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加紧学习的步伐!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发展。
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更加努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出灿烂美好的未来。
【篇七】
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来说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孩子行动的标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通过对师德师风的学习,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严以律己,注重言行。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每天都带着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带着微笑迎接孩子。幼儿园的工作繁琐、压力大,但我都坦然的面对,不以个人的得失斤斤计较,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可以说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态、饱满的情绪,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孩子。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来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第二,培养良好的内在素养。天生丽质固然能给人以美感,使人愉悦,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更重要的是塑造内在的修养,这样教师本人的学识和内在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
第三,刻苦钻研业务。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第三,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与每一个孩子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在优秀品质,正确处理教师与孩子家长的关系。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
第四,注重团队合作。幼儿园的工作需要多方人员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运作,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字只有四个,简单的说来就是沟通、信任、团结、协作、配合、互相帮助。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个人只有融入到这个大家庭才能得到提高,体会到工作的愉快,幼儿园也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注意与老师的合作,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集体荣誉为前提,做好每一项工作。
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将作为教师的美德继续下去,让自己在不断自我剖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篇八】
全体教师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让我们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们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我们班就有一位这样的同学.在他的学习生活中我对他是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心中的坚冰”,让他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虽然我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老师们对学生如此关爱,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以来,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
【篇九】
一年一度的师德培训。与往年一样,此次的培训依然是在学校进行,由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每年暑期的师德集训都让我收获很多,让懵懂中的我知道了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也是从培训中我知道了开展师德师风活动的重要性。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二、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狱。
三、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要知道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我们要学会喜欢学生,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才可以发现他们的优点,我觉得身临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四、加强学习、提升教师魅力。在培养人的道德素质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他人的称赞和社会的褒奖,就是他具有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的品质。报告中的有些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受人景仰。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对工作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态度;对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作风;对教育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对待教书育人工作的神圣态度,真心实意,踏踏实实,自觉刻苦自我完善,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模范老师们的成功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修品练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是学生瞩目的焦点和榜样,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修养,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师要重视修品练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学生,起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要进德修业,为人师表,获得学生的爱戴敬重,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模范老师们对教学的改革告诉我们:教师除了要修品,还要练功。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探索和创新。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任重道远。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变教育者、传授者为指导者、促进者、设计者、沟通者,以生为本,以情为主,尊重学生爱学习、爱自由、爱快乐的天性,相信每个学生都想学好,能学好。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教少学多,追求不教而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做到以身立教,才能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学会做人,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去引导学生学会发展,才会有学校教育的高质量。
以上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学习体会。我将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不误。
【篇十】
5月24日,我校组织学习了XX校长的师德讲座。通过学习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和教师的师德素养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坚持自我,做一个好老师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默默耕耘。三观要正,要有教育情怀,关爱每一位学生,勤勤恳恳的在自己的岗位做着简单却又繁琐的工作,这种忘我的崇高精神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学习的,也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二、成长要自觉,发展有目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而心理健康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此的一小部分,是一门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心理调适、职业生涯规划,未来成长成才的一门功课。身为心理健康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方法,还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挫折时积极面对挫折,解决困难的能力。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社会或学校对心理这门学科的不是很重视而忘记身为教师的责任,忽略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一项任务就是能力的积蓄,正确对待自己的每一项任务,尽全力去完成。
三、用心去做,不要急于回报
很喜欢何校说的这句话:不管做什么都不要给予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一段时间,我们叫它:坚持!是的,只有坚持才能有收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以礼导其行,而后身修”“以智启其德,而后理明”“以诚动其怀,而后自省”“以爱感其心,而后情通”,何校通过一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让我们懂得了“最好的教育,是流进血液里的修养”,最好的教育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发生的。细心可以“读”懂学生的微妙心理,真诚的心态,细腻的教育手法,可以唤醒孩子们美好的人性,满足孩子幸福成长的心灵需求。
四、放下功利心,增强责任心
守住朴素的教育心,抓细节,养好习惯。“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首先要脚踏实地,憧憬自己的专业形象,“我要成为谁”想想教过你的老师,你喜欢谁?看看你认识的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班主任)是什么形象?他们具有怎样的品质、性格特点、带班(教学)方法与实践策略?我们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五、提升德育管理者形象
在21世纪的新时代,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的状态,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很快就会落后于课堂实践的要求。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教师要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做到“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因此,我们要勤于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研究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中,使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我们的课堂上完整地统一起来。同时,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的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以创新求取的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过程中提炼师艺,升华师德。
【教师的师德素养心得】推荐阅读:
有关教师师德的心得10-25
幼儿园教师师德的心得体会07-03
教师师德心得感悟06-03
学校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07-28
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心得10-02
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学习心得06-02
教师师德心得体会范文10-20
2022教师师德师风心得感想10-27
大学教师师风师德学习心得11-04
初中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