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探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重点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探索“思修”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具有重要意义。要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思修”课程改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思修”课的主导作用和其他各类课程的协同效应,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模式已发展成为新时代育人的必然趋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起带头作用,与各门专业课实现通力合作,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知识技术水平、道德情操以及政治觉悟全面发展的人才。以《基础》课为例,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更要突出《基础》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打破学生对“思修”课程的传统认知,始终聚焦《基础》课程这一育人主渠道,不断探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创新思维,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力。

1《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随着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特别是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从党的事业和国家大局出发,深刻阐释了办好思政课的意义,并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方向和做好改革创新的总动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坚持立德树人,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有力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出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伴随着这一过程,思政课教学质量得以显著提升,作为大学生进入高校上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课变得“有意思”“都爱听”“真相信”,一些课堂已经从“点名课”成为“网红课”。但“思修”课与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金课”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还有许多亟待改进、创新的地方,依然存在着一些显见问题。

1.1教学内容所呈现教育效果针对性不足

《基础》课程内容所讲授内容主要是思修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大部分,学生思想上已由大学之前所学政治相关内容先入为主,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对于爱国以及守信方面品德的认识,对新课程无期待感。“90后”和“00后”大学生更是处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学生接收信息的源头。为此,他们希望《基础》课所带给他们的是对当下热点问题一种新的解读,而不是简单地理论灌输,这与现实信息存在不对称的因素,缺乏一定时代要素,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所呈现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不足,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2教学模式与学生思维方式契合度低

《基础》课程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虽以学生为主导观念,但由于大班课人数众多,组织一些教学活动不便,教师仍然占据教学主体地位,采用传统教学理念“满堂灌”,教学过程单一,未能真正重视教学过程,缺乏科学性。大学生思维活跃,对热点及新鲜事物极为敏感,更具独立思考性,个性也更鲜明,因此教学模式与学生思维方式契合度低。同时,学生对问题的判断更倾向于自己,往往有自己一套见解,缺乏实践,但我们组织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通常占据大部分实践,考虑人数和时间因素,实践浮于形式,覆盖面窄、未深入,使学生无法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的认知,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影响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1.3课程考核方式缺乏一定科学性

目前,《基础》课程基本都仍采取的是学期末的卷面成绩来衡量教学效果,学生为了应付基础知识考核,功利性地听课和学习,死记硬背完成学习任务,主观性问题作答也是流于口头、敷衍了事,更谈不上内容能够入脑入心。这种评定方法已然不符合新时代该课程的要求,不符合课程所体现的政治性、理论性和思想性。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关键时期能够把握人生正确的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的从思想、道德、法律水平上有所提高。而衡量这些,单单从卷面成绩来看是不科学的。

2课程思政背景下《基础》课程改革所需思考的问题

2.1正确处理教材理论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基础》课授课过程中,教师会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不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和思维方式不同,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找准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契合点。以教材为蓝本,按照教材的逻辑结构和内容,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再通过教师提炼加工,选取重难点,将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信仰体系,打破学生对《基础》课的传统认知,解答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使学生发现《基础》课的重要性和真正价值所在。

2.2正确处理《基础》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关系

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中,在学生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发挥育人的作用。那么,作为主导地位的《基础》课程如何更好地发挥好主渠道作用,这成为思政课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的关注点就在于专业课程,正确处理《基础》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成为课程思政背景下《基础》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基础》课教师需提高综合能力,处理好《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结合学生专业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抓好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提高两者之间的匹配度,要有可行性、贯通性和实践性,加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才有实效性。

2.3正确处理考核方法与学生人数之间的关系

《基础》课考核方法要建立以知识、行为、能力为一体的多元、多层面的评价机制,由于学生人数众多不能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教师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考核方式局限于某一种模式,造成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强,以学分为主导,思想认识的提升限于表面,教师无法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因此,依据学生专业、学生层次和学生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会采取不同考核方法,会更凸显《基础》课的思想价值引领。

3《基础》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探索

3.1丰富教学内容

《基础》课的任务是根据我国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根据当前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以企业及用人单位标准为指导,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以教学内容为手段将企业用人标准内涵于思政课教学体系中,既能丰富教学内容,更是让学生认识到《基础》课与专业、就业都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思政课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从而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此,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说服力和吸引力,使学生获得感增强,更突显价值引领作用,切实保证教学效果的提高。

3.2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基础》课程能够有温度有深度,深入学生心理,需要打破教师固守的传统思维与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敢于并善于转换学生听得懂、喜欢听的话语,把核心理论观点讲深讲透,不断加强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建设,坚持线上线下互动,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奠定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学生专业选择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实践教学法、创设意境法,课堂内的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运用好新媒体、新技术,使《基础》课更有亲和力、时代感,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共情。《基础》课开展专题式教学尝试由教师组成的《基础》课程团队分专题共同讲授这门课程。集体备课时强调学术研讨、价值挖掘、技术融入和艺术追求的统一,形成多方参与集体备课、教学资源共享等集体备课形式。每个教师集中准备一个专题或几个专题,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合理分工,一学期课程期间穿插轮流到各班授课,激发学生热情和兴趣,调动课堂气氛,使《基础》课更有吸引力。

3.3凸显课程特点的考核方法

成绩是为了真实地反馈教学成果,对于《基础》课的考核方式一直以传统的笔试为主,把书面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过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核,而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考察,没有体现出学习《基础》课程的真正意义。因此,改革考核方法是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部分,尝试采用灵活多变的考试方法,除了演讲、论文等方式,加入实践环节,立足实际,如不同专业的学生参加不同形式的实践,学生人数的调整等,改变过去一元方式的考核方式,建立以知识、行为、能力为一体的多元、多层面的评价机制,从而真正凸显《基础》课程的特点,实现教学目的,为学生实现人生价值保驾护航。

4结语

《基础》课程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重视精神层面上的引领,尽力做到触及学生的灵魂,为大学生系好人生第一颗扣子。课程改革着力于提高教学模式与思维方式的契合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主动性;使学生所学专业,与实际需求相匹配,使得学生对《基础》课产生情感认同,能够转变思想、端正态度,发挥《基础》课的价值导向作用,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人民日报,2016-12-09.

[3]何庆猷.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05):4.196

上一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未来高职教育中的发展下一篇:智能工地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