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回顾与解读

2024-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回顾与解读(共8篇)

“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回顾与解读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学习。但我非名师、大师之辈,所以水平有限,希望大家多多包容与指导。同时,我也真诚希望接下来的交流学习或多或少能给大家的教学带来几点启迪与思考。

老师们,当我接受这个任务时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今天,我到底要与大家谈些什么,如何谈?为此,久久难以定夺。凑巧恰逢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十年之际教育部颁布新课程标准(修订稿)。我想就借此机会与大家一起重回这十年的历程。因为这十年我们是真正与新课程一起走过,一起成长的。所以,今日我的讲座主题就是―《“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回顾与解读》。分为三部分:第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理念等方面解读;第二、新课标修订说明;第三、实施教学几点建议。希望大家结合这十年来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感悟,重新审视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目标等。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理念解读

过渡语:老师们,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性质的认识,大家有普遍的共识它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它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医学、航空、工业生产等各个领域,尤其,20世纪中叶它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推动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从而引起全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在新世纪之初分布……)那小学数学作为基础的基础,我们的培养重点应放在哪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是否有反思过我们的教学到底应给予学生什么呢?

我国此次基础教育改革提出大背景是什么?它的改革目标、任务又是什么呢?当前,国际数学课程改革大趋势是怎样的?

(一)国际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数学课程发展的主要趋势:

──大众数学的兴起。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大众数学。注意提高人的素质,更多地考虑满足未来日常生活和就业的需要;

──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学生个性、兴趣、能力的差异,实行区别化的课程与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不能搞“一刀切”,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弹性教学;(强调说明:这里所提到的“实行区别化的课程与教学”的教育方式在欧美国家盛行。(教学论文 )他们实行按能力编班。)

──注意数学的应用。问题解决成为数学教学的核心,注意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当前数学教学基本模式“创设问题情境―抽象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拓展延伸”。

──提倡计算器和计算机的应用。它既为数学应用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同时也带来数学教学内容的变化。注重算法、估算和近似计算;(强调说明:国际数学教育思想关注现代住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并应用推动教育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参与活动,尤其是探究活动。更多地注重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灵活性和统一性。西方国家从原先过渡的“自由化”逐步走向统一,建立国家统一的课程框架;前苏联(俄)、日本、中国等国家则由以往统得过死开始注意一定的灵活性,如采用“一纲多本”、“必修加选修”等形式;

──评价的多元化与多样性。

过渡:此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哪些方面推进改革呢?

(二)新课程改革目标与任务课程内容课程结构(1)

课程功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课程体系(2)这六项具体改革目标、任务分别是什么?我们来一一解读。

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解读:传统教育思想人们只把课程当作传授知识的一载体,在教学活动中中只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理解掌握程度,只关注学生知识掌握与否,技能训练是否熟练。而新课程理念明确课程功能不应只着力于知识的传授,应更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读:它的关注点由过去注重知识体系的发展,发展到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

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解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希望通过改革能使学生成为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人。)

课程评价---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课程体系---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校本>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解读:为了打破以往过于强调国家对于课程管理的集中权。强调教育应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体现区域特色。实行“国家、地方、学校<校本>”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过渡:新课程改革又体现哪些基本理念呢?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示新课程新理念。数学学习(三)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教学活动数学课程1、

基本理念学习评价现代信息技术过渡语:那这五个方面具体体现哪些新理念、新思想呢?

l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解析:“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再次强调数学教育应尊重学生个体存在差异这一客观现实。它传达一个特别强烈的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l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的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解析:这一点很好说明本套教科书上为什么没有概念、定律、公式等归纳总结。我想教科书编写者意图,想改变传统师生过于关注数学知识的结果,如:公式、定律、计算法则等等。而是想通过与以往不同的课程内容呈现,让师生更多体验在探索数学规律,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解析:但教师组织学习活动应注意处理好以下三者关系)

l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解析:教学活动中,新课程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数学学习方式。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自主成长。难怕是失败的教训也是学生发展路上宝贵的成长经历。)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强调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这一理念明确提醒教师应注意“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l学习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既要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l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强调说明: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应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进。但应注意一个问题“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

过渡语:以上这些改革目标、新理念它最终落脚点在哪里?培育学生哪些能力?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我把它概括为“一五十”工程。

(四)“一五十”工程

1、围绕“一个重点”,什么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培育“五大能力”。哪五大能力?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解读:信息时代,我们应对错综复杂的信息具备应有的洞察力和反应能力。)②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读:知识爆炸时代,据调查研究19世纪知识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每增加一倍,而近十年每3年增加一倍。所以,我们所学知识不可能受用终生,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要具备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提出一个问题更重要。)⑤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解读:这是一个讲求团体合作的时代。我们的孩子应该懂得学生与人交流沟通,合作。从而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

3、发展“十大素养”: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

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二、新课程标准修改说明

(一)新课程标准修订原则―“五个坚持”

过渡语:在颁布新课程标准记者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时阐述了“五个坚持”修订重要原则。我认为这“五个坚持”将成为我们新阶段实施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

“五个坚持”――坚持德育为先,各学科有机渗透;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能力为重,注重知行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充实新思想和新内容;坚持减轻负担,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

(二)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标准(修订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总体上与实验稿保持一致。但有三处显著+变化。

1、数学课程:实验稿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现修订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解析:通俗讲希望“人人都能吃得好,也能吃得饱。)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验稿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解析:实验稿强调的学生学习方式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难看出,实验稿课标理念更注重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实践活动面而获得数学活动“直接经验”。而忽视“间接经验”对学生成长发挥着同样重要作用。)现修订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解析:增加说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强调学生通过倾听或思考教师与同伴讲解、示范获得间接经验也是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3、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实验稿课标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解析:此处实验稿课标还是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数学。反思我们改革以来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隐身而退”,不敢提“讲解法(或讲授法)或“启发式教学”,生怕一提似乎就会与课程新理念相违背。一味追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现修订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解析:可见修订稿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双主体”教学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接受学习”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应拿捏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两者关系。”)

(三)课程总目标修改之处:

为了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对于学生培养目标作出两处明显改变。第一: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双基”能力培养,提出“四基”培养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第二,提出了“两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变化之处:课程结构第一学段第二学段数与代数1.增加“在现实情意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数。

2.增加“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3..增加“能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4.增加“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1.增加“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2.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增加“在具体情意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增加“认识中括号。”

5.删除“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比较百分数大小。”图形与几何(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放在第二学段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放在第二学段。

(3)“体会并认识千米、公顷”放在第二学段。

(4)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改为: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1)删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2)增加“会绘制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增加“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来表示位置,知道数对(限于整数)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利用方格纸确定数对位置的过程。”

(4)增加“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统计与概率(1)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标准修改稿》希望通过数据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综合与实践提出明确要求:综合与实践”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成,还可以课内外相结合。三、

实施教学几点把握

(一)切实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应切实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力培养。为什么呢?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其次,数学思想与方法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只有学生积极参与知识技能的学习、实践、体验过程中才能逐步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重视数学思想渗透教育,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的指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走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惟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等随时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因此,教师在关注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数学思想、精神等数学品质的培养。教师结合具体学习内容,积极为学生创设、设计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与平台。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等数学活动,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

展示案例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

师:刚才,我们学习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了数方格的方法以外,我们还用了什么方法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通过割、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

师:为什么要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了?

生:因为长方形是我们学过的知识,我们会求。

师:这不愧是是一种好方法。剪、拼

转化板书: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

教学分析:

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提炼、揣摩、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这里的小结不仅使每个学生明确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而且领悟到了比计算公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把新知转化为旧知,再利用旧知解决新知的转化思想方法

展示案例2:《点阵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1、导入:由班上学生的座位,通过多媒体演示抽象出一张点阵图。(导入环节设计巧妙由学生身边的事物切入,将抽象、枯燥的数学模型回归于生活原型,很巧妙地搭建起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

2、探究正方形点阵中的规律:

(a)出示四个点阵图。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点阵有几个点数,有什么规律?经过师生共同猜测、推算、归纳通过画直线法能较快计算出点数。

(b)师:“难道算出点阵图中的点数只能用画直线的方法来推算吗?是否有其它的画法,它又有什么规律?”(“一语激起千层浪”,教师巧妙地将学生思维引向另一个高度。)

(c)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现还可以通过画斜线、折线等方法。

(d)集体交流展示讨论结果。

3、拓展延伸:研究三角形点阵。

教学分析:

有了前面的实践经验,一切“水到渠成”,学生能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揭示其间的奥秘,。不难看出,本课教师在引导学生探寻图与数之间的关系的同时,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实践体验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师的半扶半放中,在学生的亲身实践中悄然无息地让学生领悟到数形结合,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思想。我想这才是本课教学的意义所在。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地位。新课标指出:“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

展示案例1:什么是周长

……

师:同学们,让我们走出教室到校园去寻找图形的周长吧!大家带上用具量一量,算一算你所测量物体的周长。

学生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

……这时有两位学生合作扯着一条跳绳想绕乒乓球桌一周测量周长,却发现绳子不够长。俩人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我就走过去问。

师:怎么了?

生:老师,不能算。

我就故作惊讶:“怎么会不能算?俩人好好商量商量,有什么好办法?”

此时,有学生发现我们这边情况都围过来。这俩位学生发现我不伸出“援助之手”。又将目光投向身边的同学。(我用眼神暗示其他同学不能吱声)这时,俩位学生非常无奈的将目光移回乒乓球桌。

过了一小会儿。突然,其中一位学生猛拍自己一下脑袋大叫一声:“我们怎么这么笨啊!我们可以一条一条量啊。”此时,另一位学生仿佛也如梦初想。俩人二话不讲拉起绳子量,记、算。旁边学生见状都齐声大笑。

这时,又一位学生大叫起来。

“老师,我还有办法。不用每条边都量。”

“为什么?”

“因为这两边一样长,那两边一样长。我只要量其中两条边就可以”

“然后呢?”

“量这边长度乘以2,再量那边长度乘以2,最后把它们相加就是周长的长度。”

哗哗……全班响起了掌声。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几点建议: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吴正宪老师的课堂能充分见到这一点);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四)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任务,切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而“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应贯穿于整个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然而,很多教师却倍感为难,产生了思想误区认为“综合与实践”应是“大综合”、“大活动”。其实不然,我认为可实施“大课题,小活动”分散教学。如:

展示案例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实践活动设计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观察它们是否有对称轴,若有对称轴,数出或说出有几条对称轴。

2、尝试画出轴对称图形中所有对称轴。

3、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课前所收集的图形。

4、尝试设计一些美观的轴对称图形布置教室或自己的房间。

活动设计说明:这个活动可以鼓励学生主动观察,设法收集(可以用数码相机拍照或素描写生、简笔画描述)。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找到他们熟悉的图形中隐含的对称轴,并在交流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经验。

展示案例2:

绘制校园平面图

按照确定的比例和方位,绘制校园平面图,包括围墙、主要建筑、主要活动场所、道路等。

活动设计说明:这个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位置、方向和比例等基础知识,掌握测量的方法。因为整个操作比较复杂,可彩小组合作的形式。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统筹规划的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体验团结协作、获得成功的快乐。

(五)重视教学预案的设计。

教学预案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一个好预案能有效、高效地实现教学预期目标。哪如何很好的设计教学预案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四要”---教学理念要先进、教学设计要简约、教学手段要实效、教学效果要有效。

教学理念要先进,只有“站得高,才看得远。”教师应该以先进的理念,开拓的视野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你的教学设计才有深度与厚度。

教学设计要简约,教学活动应是“去伪存真”,“变繁为简”,变复杂为简单,而不是将简单的教成复杂的。课堂教学应努力追求“简简单单教学,扎扎实实发展”。

教学手段要实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所采用的一切教学手段、技术等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应摒弃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噱头。

“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回顾与解读 篇2

建国60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艰难的奠基期、坎坷的挫折期后, 迎来了振奋的恢复期, 并以惊人的速度迈入大发展时期。

(一) 奠定基础期 (1949-1965年)

1949年12月全国首次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950年6月又首次召开了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其后, 国务院、教育部先后颁布或印发一系列规程、条例, 发布教育工作指示, 对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宗旨、任务、教学组织、课程、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等做出规定, 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针、管理体制进行积极探索, 取得了奠基性成就。

第一, 接收改造旧高校。建国之初, 我国政府逐步对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一百余所旧高校进行初步改造, 废除国民党党义与训导制;接收由国外教会资助的辅仁大学、燕京大学、金沽大学、协和医学院、金陵大学、华中大学、东吴大学、震旦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 收回教育主权;分期分批接办中法大学、广州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等50余所私立高等学校;在接收改造旧高校的同时, 创办了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新型高等教育机构。

第二, 进行初次院系调整。为推进新中国社会经济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952年, 教育部根据中央精神与百废待兴的社会需求, 通过借鉴前苏联的办学经验, 对全国高校院系、学科进行调整。调整的核心是突出理工学科、强化应用学科, 如新增设钢铁、地质、矿业、航空、水利等专业或专门学院。虽然50年代的院系调整拆解了一些具有很好发展基础、发展前景的综合性大学,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但此次院系调整, 适应了建国初期紧迫的社会需求, 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

第三, 探索宏观管理模式。1953年10月, 政务院公布《关于修改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 提出要“有步骤地对全国高等学校实现统一与集中管理”。高等教育部统一颁发全国高等学校的建设计划、财务计划、财务制度、人事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生产实习规程以及其他重要法规、指示或命令。1958年4月, 中央发出《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下放问题的意见》, 其中规定:除少数综合大学、某些专业学院和某些中等技术学校外, 其他高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可以下放。在高等学校的教学中, 不再执行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高校教师亦由地方管理[1]234。此后, 根据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状况,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数次的收放调整。可以说, 大部分调整是可行的, 对稳定发展高等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四,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在改造旧大学、完成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基础上, 1958年9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其中指出:“争取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 基本上做到使全国青年和成年, 凡是有条件和自愿的, 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由于这一跃进目标的提出, 是年, 全国高等学校由1957年的229所猛增至791所;在校生由1957年的441181人, 增至659627人[1]786。此期, 高等教育发展虽带有跃进倾向, 并且在1961年前后退回到1957年水平, 但仍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挫折困顿期 (1966-1976年)

“十年”动乱期间, 我国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一度停滞不前。1971年, 国务院决定对全国高等学校进行合并调整, 一批院校或被停办或被合并, 高等教育规模急速减缩, 全国高等学校由1965年的434所, 减至1971年的328所。从1966年起, 全国高校停止按计划招生达6年之久, 停止招收研究生达12年之久。1970年, 高校虽然恢复招生, 但“群众推荐”的选材方式严重影响了生源质量。有研究认为:这十年中我国至少少培养了100万大学生、200万中专生和10万研究生, 与世界先进国家拉大了差距[2]。

单位:所/名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年鉴 (1949-1981) 的部分数据整理。

在规模、速度受挫的同时, 高等教育系统、高等学校管理基本陷于无政府状态。领导机构受到冲击, 高等教育管理规章被逐一废除, 高校“学术权威”被打倒, 优秀师资被强行下放, 教育质量无从谈起, 教育教学秩序极其混乱, 高等教育事业遭受重创。

(三) 恢复振兴期 (1978-1998年)

改革开放后,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 我国高等教育秩序得到迅速恢复, 并获得快速发展。1978年上半年, 中央在京分别召开全国科技大会与教育工作会议, 邓小平提出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数次强调要尊重教师劳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978年8月, 教育部在河北涿县召开部属高校座谈会, 广泛讨论如何加速高等教育发展、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以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等问题。是年底, 国务院批准恢复建设169所普通高等学校[3], 中国高等教育振兴的大幕徐徐拉开。此间, 国家召开3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 反复强调深化改革、加速发展、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等问题。

第一, 加强研究生教育。1983年后, 研究生教育有了很大发展, 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人才。1984年7月至12月,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等部门连续发出关于研究生培养与学位授予问题的一系列《通知》, 对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类型、学习年限等方面做出规定。与此同时, 国内著名大学先后成立研究生院, 加强研究生培养[4]。

第二, 重视高等教育质量。国家一方面通过挖掘高校内部潜力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为社会发展提供丰厚的人力资本;另一方面, 特别重视高等教育质量, 加强一流大学建设。早在1990年6月, 国家教委在讨论、制定教育事业“八五”规划时, 即提出在未来10至15年内, 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投资建设若干所重点大学, 即后来的“211工程”。1993年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 指出: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要集中中央、地方以及其他各方力量, 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 在部分高校选择一些将会对国家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领域作为重点研究基地, 以提高我国高校的学术影响力, 进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第三,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不仅提出要重视高等教育质量, 而且针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面临的形势、任务等, 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具体改革思路, 强调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背景下, 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5]。在此期间, 逐渐理顺了宏观管理中的“条块分割”, 完成了高等教育招生收费双轨与并轨工作, 这在一定程度缓解了国家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第四, 推行新一轮次的院校调整合并。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政府的直接组织与促动下, 我国通过强强或强弱等不同的合并方式, 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了一批新的较大规模的“综合性大学”,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合并重组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 进而向世界一流大学发起冲击。当然, 无论是强强合并抑或强弱合并, 其在合并之初, 均产生了较大的震动, 大学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亦为此付出了极大的磨合代价。

(四) 快速发展期 (1999年至今)

1999年1月,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该计划一方面提出“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在提高规模效益的同时,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 要全面振兴教育事业, 使高等教育规模实现较快增长, 提出至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l5%的发展目标。1999年6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指出:要“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 扩大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规模, 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 减缓升学压力。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到2010年, 我国同龄人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1]。同年, 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155万人, 比上年的108万人增加47万人, 较上年增长43%, 成为建国以来高校招生数量最多、增幅最大、发展最快的一年。1999年普通高校在校本专科学生达409万人, 增68万人, 增幅为20%。此后, 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以年均20.8%的增率增长, 至2007年, 我国普通高校招生561万人, 在校生规模达1885万人, 成为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大国。

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998-2006年) , 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部分数据整理。

大发展时期, 我国在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同时, 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重大调整, 一手促规模, 一手抓质量。早在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典礼上, 中央即提出“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主张。1999年, 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所大学为“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此后,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30余所大学相继成为“985工程”大学。目前, 上述大学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 通过积极开展学科建设、汇聚培养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强科学研究、扩大对外学术交流、探索新型管理模式等途径, 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发展特点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高等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与扩张路径。具体表现为:后发追赶的跨越态势、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内外并举的发展道路、严进宽出的培养方式等。

(一) 后发追赶式发展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尤其是现代大学主要生成于19世纪末以及20世纪初期, 与欧洲中世纪大学及欧美现代高等教育机构相比, 具有明显的后发性。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 高等教育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地。1952年, 我国GDP仅679亿元 (人民币, 以下同) , 人均GDP119元;1949-1955年, 我国GDP未超1000亿元;1949-1986年, 我国人均GDP未过千元。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得到很大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大幅提升, 但从世界各国发展的总体情况看,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及在GDP中所占之比重远不及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1999年, 高等教育大众化启动后至2007年, 我国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徘徊于2.79%-3.32%之间, 与同期世界其他国家4.4%的总平均水平相比, 有较大差距, 不及东亚、太平洋地区的4.7%, 明显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的5%, 远落后于26个发达国家的6%[6]。后发国家高等教育的落后地位与薄弱的社会经济基础遂激发国人追赶跃进的急切心理, 于是, 高等教育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两次较大规模的扩张。

1958年, 伴随中国工农业的跃进热潮, 高等教育亦出现跃进态势, 在校生由1957年的44万增至66万;1960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96万, 成为建国后的最高年份, 表现出明显的追赶、跃进势头。

单位:所/人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年鉴 (1949-1981年) 的部分数据整理。

1999年, 中国政府鉴于欧美发达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态势, 颁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自1999-2002年, 我国仅用4年时间即将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9.8%升至15%, 4年时间毛入学率共提高近5.2个百分点, 平均年增1.3个百分点。2003-2005年,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增长, 分别达到17%、19%、21%, 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 出现第二次大的追赶热潮, 成为21世纪初期高等教育增长最多、速度最快的国家。

(二) 政府主导的管理模式

就管理模式而言, 建国以来, 我国政府通过法律政策、人事组织、评估拨款等途径, 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区域布局、办学方式、学科设置等实施全面统筹, 形成了政府主导下的行政管理模式。我国政府主导下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政府主导下的集中管理, 如1953年政务院公布《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后, 开始提出“有步骤地对全国高等学校实现统一与集中管理”[1]781。二是政府主导下的分权管理, 如1958年中央提出除少数综合大学、某些专业学院和某些中等技术学校外, 其他高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可以下放, 不再执行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等。政府主导下的分权管理复有三种形式, 即:纵向分权、横向分权、纵横结合分权。

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展的总体脉络看, 无论是集中管理还是分权管理, 无论是“块”的分割还是的“条”的分立, 均无法摆脱行政主导的管理属性, 其问题弊病是忽视市场, 缺少中介, 远离社会。首先, 缺少市场调节的政府主导模式, 极易形成行政管理遮蔽市场调节、主观决策遮蔽客观发展的现象;其次, 缺少中介参与的政府主导模式, 可能出现专家与社会监督缺位, 易滋生更多官僚特权, 亦形成紧张的官民关系;第三, 忽视社会力量的政府主导模式, 可造成社会公众冷观高等教育, 高校失去丰富的社会资源。此种种问题, 势必影响高等教育发展。当然, 运用行政手段, 通过政府集中管理, 将有利于高等教育的迅速恢复与快速发展, 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发展效率, 大众化即为典型案例。

(三) “内外轮值”的扩张路径

这里所说的“内”、“外”是指高等教育扩张所选择的道路或途径———“内涵道路”、“外延道路”。“内涵道路”系指通过挖掘高等教育机构 (主要指高校) 内部潜力从而实现高等教育扩张的方式。“外延道路”则是指在原有高等教育机构外建立新的或新模式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方式。我们可通过1949-2007年部分年份普通高校数量、普通高校数量增长及增率, 普通高校在校生数量, 普通高校平均规模、增长及增率的变化情况, 来审视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选择与走势。具体数据见表4。

就1949-2007年的总体情况看, 内涵、外延道路呈交替轮换之势, 1965、1985、2004三个年段普通高校数量尤其是普通高校数量增率较高, 分别为124%、70%、66%, 此期为外延道路发展时期。1955、1995、2000三个年段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增率分别为96%、65%、92%, 此期应为内涵发展时期。但从增率的累计情况看, 普通高校校均规模总增率达341%, 略大于普通高校311%的总增率, 略呈内涵主导态势。具体看:

1949-1955年, 高校数量增率出现5%的负增长, 而高校校均规模实现96%的高增长, 这说明, 1949至1955年高等教育主要以内涵发展道路为主, 即通过高校挖潜、扩张, 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1956-1965年, 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出现5%的增长, 但高校增率达到124%;1966-1978年, 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出现8%的负增长, 高校增率仍能达到38%的增长幅度;1979—1985年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增长17%、高校增率达到70%, 所以1965至1985年段属于外延发展时期, 主要通过设置一系列高校, 发展高等教育。

1995年后, 高等学校数量虽持续增长, 但只有2004年增长较快, 其余均在10%以内的增率进行徘徊;而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增率则大幅挺进, 连续多年走高, 2000年达到最高峰。这说明90年代后,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以学生扩张为主, 走内涵发展道路, 2000年的高峰恰逢1999年大众化起步以及新一轮的院校合并。

“内外轮值”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与“单一”路径及“内外并举”路径有别。“单一”的扩张路径一般指在较短时间内或一味扩大高等学校规模, 或一味扩大高等学校数量。“单一”路径的优长是目标单一, 容易执行;其劣势为或高校压力过大, 或一定时期后造成高校的闲置与浪费。“内外并举”路径则指在扩大高等学校规模的同时, 扩大高等学校数量。“内外并举”路径可以形成比较均衡的发展态势, 但要同时兼顾两个扩大问题, 则任务十分艰巨。我国高等教育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与大众需求, 选择了“内外轮值”的中庸之路, 在一定历史时期, 既抓住了主要矛盾、化解了主要问题, 又降低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四) 严进宽出的培养方式

严进宽出的核心内容是控制入口、开放出口, 即通过考试等选才途径, 严格控制生源质量, 但对最终结果则不过多干预的培养方式。我国严进宽出培养方式的实行主要基于国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国家急需人才的社会背景所做出的判断与选择。该培养方式比较适合精英教育, 即通过先行选材、集中资源的方式, 进而提高办学效率与社会效益。宽出的核心问题是缺少竞争淘汰机制, 学生缺少学习与成才压力, 影响高校教育质量与学习风气;尤其是大众化时期, 由于生源质量有所下降, 无原则、无条件地“宽出”, 势必影响高校的声誉与秩序。

我国高等教育严进宽出与国外的宽进严出、严进严出有很大差异。法国、意大利的综合性大学, 往往采取“宽进严出”的培养方式, 即举凡获得高中会考文凭者, 皆可通过注册进入综合性大学, 给大众以同等的、充分的受教育机会。例如:法国的综合性大学自1958年始, 即实行开放式入学, 但在大学内部建立严格的淘汰机制, 逐年淘汰;而在另一些高等教育机构则采取“严进严出”的培养方式, 如法国的大学校、美国的4年制以上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 这些机构往往采用综合的、十分严格的入学考试以选优才。我们认为, 可以针对不同层次, 提出不同要求, 选择不同方式, 层次越低, 入口越松;层次越高, 出口越严。

三、成就与经验

建国60年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其在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高等教育需求得到满足。

1949年, 我国仅有普通高校205所, 在校生11万余;1978年普通高校发展至598所, 在校生接近86万;至2007年, 我国共有高校1908所, 在校生1885万。可谓30年一小步, 60年一大步。我国高等教育通过规模的不断扩张, 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和阶层的适龄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目前, 我国已将高等教育入学门槛大大降低, 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广泛需求, 使得社会公共资源惠及普通人群。自1949年始至2007年, 我国普通高校共为社会输送了各种专业人才1913.66万人, 这些毕业生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长与智慧, 为社会创造财富并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 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直接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促进了社会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2.高等教育布局有所改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逐渐得到改善, 偏远地区逐渐设置了高等教育机构。解放前, 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主要分布于东南、中部地区, 最高年份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7所, 其中, 上海36所、四川25所、江苏22所、广东15所、北京13所、河北12所, 内蒙古、西藏、黑龙江、宁夏、青海等省份无一所高校;新中国成立当年, 黑龙江省即克服地域劣势, 创建6所高等学校, 摘去无高校帽子;1952年, 内蒙古创建3所高等学校;1958年宁夏创建3所高等学校;至1971年, 全国所有行政自治区全部设置了高等学校。

3.高等教育结构得到调整。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在经历巨大起伏动荡后, 逐渐趋于稳定合理。1949年我国共有普通高校205所, 其中, 综合性大学49所, 占普通高校总量的24%, 约1/4。此期虽总量较少, 但普通本专科生比例比较合理。1978年我国共有普通高校598所, 其中, 综合性大学32所, 占5%, 因综合性大学比例过小, 影响了高端人才的发现与培养。1998年, 我国共有普通高校1022所, 其中, 本科高校600所, 占59%, 比例过大;普通专科高校422所, 占普通高校总数的41% (见表5) 。1999、2000年普通高校本科院校数量与普通高校总数所占的比例保持在56%以上。普通高校本科生比例过高, 一方面造成高端人才的浪费;另一方面, 也影响了高端人才的培养质量。2001年后, 我国高等教育在保持一定增长幅度的同时, 开始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进行实质性调整, 虽然本科院校的总量基本稳定, 但在普通高校中所占的比例则大幅减少, 降至49%, 比上一年降低9个百分点;同时, 普通专科高校快速增加, 提高到628所, 占总量比例突破50%大关, 达到51%。此后, 普通本科高校数量虽仍逐年增加, 但所占比例却逐年减少, 2005、2006、2007连续3年普通本科高校占普通高校的比例不足40%。可见, 高校已经形成了相对合理的梯次结构[1965,7,8]。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998—2006年) 以及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公布数据整理。

4.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现转轨。

如前所述, 建国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根据社会发展的具体格局, 经历了数次的“收”“放”调整。1993年, 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纲要》指出:“要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 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新的教育体制。”[9]通过高教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解决了部门办学、“条块分割”、“学科壁垒”、“专业过窄”等问题, 逐步扩大了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权以及高校的自主权。

5.民办高等教育获得发展。

改革开放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发生悄然革命。早在1982年, 国家《宪法》即开始鼓励社会力量承办各种教育事业, 1982年3月, 中华社会大学在京成立, 开新中国民办高校之先河。1987年教育部颁布《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其后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高等教育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以及发展战略, 均积极倡导鼓励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尤其是200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鼓励社会积极创办教育事业, 允许投资者合理取酬。为此, 民办高校在国内各省纷纷创建, 至2007年, 我国普通高校1908所, 在校生1885万, 民办普通高校 (含独立学院) 占普通高校的32%, 民办高校 (含独立学院) 在校生占普通高校在校生的19%。形成了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初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6.高等教育大国战略初步实现。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积极推进中, 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迅猛发展, 由高等教育小国发展为高等教育大国, 并为未来的高等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普通高校招生320.50万人, 在校生903.36万人;2007年, 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达565.92万人, 在校生总规模达1884.90万人。通过高等教育扩张, 高等学校的学科分化不断加速, 专业设置不断调整, 社会需求的覆盖面不断加大, 教育质量不断得到加强, 为社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合格人才。

四、未来发展

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迅猛发展。面向新世纪, 在系统梳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全面总结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探索未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之路,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1.关注公平、促进效率。

公平原属于经济学概念, 既指具有客观性的付出与收入的比例系数, 亦指一种相比较而存在的主观体验;而效率主要指有限资源通过合理配置实现最优化的利用。公平与效率是社会生活中既相互依存又彼此矛盾的客观存在, 没有公平的效率影响稳定, 离开效率的公平缺少支持。近30年来, 中国社会经济得以迅猛发展, 高等教育从社会中获得的资源总量亦愈来愈丰;同时, 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失衡的问题亦愈发凸显。为此, 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公平理念应努力实现以下几方面转换:

其一, 从“兼顾公平”到“重视公平”。在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 尤其是社会资源比较稀缺的情况下, 为保证社会的正常发展, 国家往往确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而当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分配严重失衡、社会矛盾比较复杂的情况下, 社会公平即成为社会发展的首选目标。所以, 各级管理者在制定高等教育政策、实施高等教育发展方略时, 要特别重视公平对效率所形成的潜在的、持久性的影响, 做出正确判断与选择, 从而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其二, 从“形式公平”到“实质公平”。从以往的管理实践看, 我们往往关注形式公平, 重视程序合法, 忽视结果公平、实质合法, 这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了公平的效度和信度。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例, 其原初动机之一是为每一个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相同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高昂的教育收费使原本可以进入高校学习的优秀青年被拒之门外, 使看似公平的事物, 却蕴涵着实质上的不公平。所以, 不仅要起点公平、过程公平, 而且要结果公平, 实质公平。

其三, 从“单一公平”到“多元公平”。高等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上大学的机会, 或者社会为每个学生提供工作岗位。高等教育公平涵盖方方面面, 包括不同地域、不同高校、不同专业, 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信仰个体等均具有同等的获得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高等教育通过输出思想、传递知识等方式, 为社会每一组织、个体提供公共性服务。

2.稳定规模、质量并行。

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不懈追求的两大目标。在未来一段时间里, 我国高等教育一方面要通过数量上的有序扩张, 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 满足社会与大众需求;另一方面, 通过校内资源共享、高校与社会互动、校与校联手以及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等途径, 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首先, 借助国内外优秀学术资源, 通过各种交流平台, 实现资源互补, 提高高校教学科研的学术水平与理论创新能力。其次, 积极借鉴国外经验, 严把培养出口, 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中贯彻“严进严出”、“宽进严出”和“宽进宽出”的发展战略, 较低层次高校可以适当放宽标准甚至尝试开放入学;而对于本科高校, 尤其是“211工程”与“985工程”高校则严控质量关, 加强出口的跟踪评估。把开放入学与限制入学结合起来, 把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结合起来, 创新选才与培养机制。第三,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通过实施“高校引智计划”, 引进国外一流科技领军人才, 加强本部门的师资培养, 打造更多优秀创新团队。总之, 依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 实现高等教育的持续、稳步增长。

3.突出特色、以特促优。

高校办学特色是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特点或属性。办学特色主要体现为高校办学的层次特色、类型特色、学科特色与方向特色等。层次特色主要依据高校学术活动方式及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几种办学类型, 如研究型、教学型、职业技术型等;类型特色一般依据高校学科设置数量、学科覆盖程度以及高校培养目标等而确定的办学类型, 如综合类高校 (覆盖或部分覆盖文史哲政经法理工农医教等) 、理工类高校、师范类高校、艺术类高校等。一般情况下, 诸种办学特色可同时并存。当然, 高校越多, 越依赖于学科特色与方向特色, 进而形成高校办学特色。正如伦敦大学副校长斯图尔特·薛瑟兰所说:全世界的大学, 分守着他们各自对真理、学术和科研所做出的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 高校在确立自身发展战略时, 既要客观评价高校自身特点与优势进而提出战略目标;同时, 又要密切关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布局与结构, 要结合本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 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 突出特色意识, 以特色求生存、以强势促发展, 将高等教育大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4.加强职教、注重实践。

目前, 我国已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为“基”大于“顶”的梯形或塔型格局。在未来, 应继续调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在梯形顶层, 坚持发展精英教育;在梯形底层, 做大做强高等职业教育。为此, 首先要提高认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应从中央到地方, 从社会至个体均应积极关注高职教育, 尤其是农村高职教育, 修正认识中的偏差。其次, 要明确定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在客观分析内、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 根据学科优势、地域特点、培养目标、社会威望、综合形象等若干项指标, 合理地确定学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角色与位置。第三, 要突出实践、强化高等职业教育。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以实践教学为主要途径。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社会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 高职院校应明确自身的培养目标, 加强高校与企业及社会各部门的合作, 建立高校与企业、部门互惠共赢的实践、实训基地,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研究问题、亲身实践的能力, 实现课堂传授与实践指导、学习经验与实际体验、学习知识与提高能力、间接接受与直接获取的有机结合与灵活转换。

5.积极开放、采借多元。

今天, 各国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 相互影响日益加深,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间的互动和交流亦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当然,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持高等教育的“自性”亦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 既要顺应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 融入世界文化, 通过实施国际交流合作计划, 切实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 也要注意保持、创新“自性”, 以“自性”融入世界。

6.承担责任、加强资助。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重要的公益性事业, 政府财政是高等教育经费的主来源, 是高校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所以, 国家首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将高等教育列入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 从经济上给予足够的支持, 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 切实做到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其次, 改革高等教育拨款方式, 尽快解决高校因扩招、院校合并等增加运行成本所形成的债务危机。第三, 积极支持高校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按照政府公共财政制度要求, 建立财政激励机制与董事会管理制度, 合理分配、使用教育经费。此外, 国家应及时出台相应法律政策, 鼓励、引进社会力量支持高等教育事业, 形成国家预算、社会投资捐赠、学生缴费等多元筹资格局, 积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 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逐步完成了对旧高等教育机构的收编与改造, 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 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得到恢复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使我国在经历了高等教育弱国、高等教育小国后, 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并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借助数据与资料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60年来的发展特点、成就和经验, 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60年,发展历程,经验与成就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年鉴 (1949-1981) [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

[2]郭峰.新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五十年[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1999 (05) .

[3]刘光.新中国高等教育大事记[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333.

[4]王胜今, 等.中国高等教育60年历程[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02) .

[5]中国教育年鉴 (1994) [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1995:4.

[6]王胜今, 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十年盘点与省思[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04) .

[7]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06) [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9.

[8]教育部2006-2007年全国教育统计公告[Z].

“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回顾与解读 篇3

此后,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在实现全民教育六项目标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许多国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在这个方面,中国的努力尤为突出。2005年11月,中国发布了《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2000年达喀尔世界全民教育会议后,中国全民教育实现的历史性突破,充分展示了中国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扫盲及少数民族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展,清晰记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推进全民教育的历程。提高全民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既是国际社会的普遍理念,也是各国政府持续努力的方向。《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将使世界各国更好地了解中国为全民教育事业所作出的努力。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大多数国家政府和相关参与机构履行了承诺,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和举措,但很多发展中国家还是无法实现预期目标。

亚太地区聚居着61%的世界人口,是全民教育运动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总结2000-2010年亚太地区全民教育的进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出版了《亚太地区全民教育十年回顾系列报告》,共六册,分别针对全民教育六项目标。这六本报告以翔实的数据资料为基础,评估了亚太地区国家2000-2010年全民教育的进展情况,包括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希望通过分析和分享上述信息,帮助政府调整或采取政策改革战略措施,加速实现全民教育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INRULED)已将该系列报告翻译成中文。

“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回顾与解读 篇4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王立华

自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改革既保持了历史的延续性,又不断向纵深发展,改革模式、改革行为日趋科学、合理,迄今已基本确立起符合教育发展、时代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方向性架构。

一、制度构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稳定下来并逐步走向成熟

“拨乱反正”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运行路径。(1)资格取得制度的初步建立。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发《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其中规定:“小学各班采取教师责任制,各设班主任一人。”“中学以班为教学单位„„每班设班主任一人,由校长在各班教员中选聘。”不仅明确了班主任的合法地位,更规定了班主任队伍的来源。自此,班主任工作制在中小学普遍施行,尽管“文革”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1978年后此制度基本延续下来。(2)物质肯定制度的初步建立。考虑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和艰巨性,国家从1978年起正式实行了班主任津贴制度。1979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布了《关于在全国普通中学和小学公办教师中试行班主任津贴的通知》。1980年,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在中等专业学校、盲聋哑学校班主任中试行津贴的通知》。1981年,国家劳动总局颁发了《关于技工学校试行班主任津贴的通知》。至此,班主任津贴制度得以在中小学全面建立。(3)精神鼓励制度的初步建立。党和国家对班主任所付出的艰苦劳动给予了崇高的评价,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对优秀班主任的评价体系。1984年,国家专门召开了全国优秀班主任表彰大会,有2914名优秀班主任受到表彰。

在前期成功实践的基础上,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稳定下来并走向完善。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明确了中小学班主任的地位、作用、任务、职责、方法、任免的条件、待遇与奖励、管理等内容,这表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完善。自此,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走上了健全完善的发展道路。随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完善的步伐愈加紧密,突出体现在2006年。在这一年的6月和8月,教育部接连出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意见》规定“每个班必须配备班主任”。《通知》规定:“从2006年12月起,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岗位培训制度。今后凡担任中小学班主任的教师,在上岗前或上岗后半年时间内均需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相比以往的各种规定,该《通知》对班主任的资格取得做了更明确、更专业的要求,赋予“班主任”这一岗位以专业形象,标志着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度在历经多年的发展后基本完善起来了。伴随着国家政策的落实,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加强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度的建构力度,一些地方性的规定、措施相应出台,如2007年出台的《北京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规程》《上海市普陀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从中观层面上完善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度。从微观上看,各学校都制定了切合本校实

际的操作性强的、更细致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度,一些学校还设立了班主任节,如山东临淄实验中学、上海七宝中学、河北唐山七中等。

二、理论探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建构进入专业自主时期

1.“创建——本土化”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是1978年后的教育拨乱反正。这时候,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探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像《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许多教育刊物都辟有“德育”“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等类似主题的专栏;教育学领域之外的理论刊物几乎都刊载过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基本原理进行探讨的学术文章;后来,出现了专门的研究刊物,以湖北教育学院1984年创办的《班主任之友》和北京教科院于1985年创办的《班主任》为突出代表。

在这一时期,一些以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探讨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不断召开,这些辅导性和普及性的学术会议,对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建构与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不少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反映了研究者们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的不同建构取向,但理论探讨勾勒出来的基本框架没有性质上的差异,都从元认知的立场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思考与阐释。

2.“规范——中国化”发展时期

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新的发展时期,需要相应的理论支撑。于是,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建构也相应地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这一时期,研究队伍日渐壮大,研究人群的来源与分布也变得更多元化,尤其是一大批中小学班主任也加入到了理论研究的队伍中来。随着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一些新的更有效的研究方式与方法被逐步应用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探讨中。在探讨中,随着基本问题的解决,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除了从班主任主体论的视角进行研究外,还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对象、过程等客体论、介体论的视角加大了研究,形成了许多新的理论框架。此外,这一时期开始运用除教育学外的多学科(如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交叉研究,不仅深化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内涵,也拓展了其外延。由于研究效能的快速提升,关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成果不断涌现,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在这一时期的探讨中,有三支力量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一是工作在第一线的优秀班主任。他们纷纷将工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或成熟的操作规程体系。如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任小艾的《我的班主任工作》等。这些著作在基层学校引发了阅读风暴,有的一版再版,对当时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探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一些教育类刊物的编辑。他们在编发刊物的同时,也撰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并出版了一系列专著。如《班主任》杂志的原主编王宝祥主编的《班主任工作全书》等。三是一些高校的教师。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成果,如钟启泉的《班级管理论》、唐迅的《班集体教育实验的理论与方法》等。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范畴的陈述方式,还是从概念、命题的陈述方式上分析,这一时期的理论探讨带有明显的“中国化”内涵:关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的探讨是中国

独一无二的特色,是中国独有的。

3.“自主——专业化”发展时期

“班主任专业化”的理念是在2002年10月天津市大港区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上,由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教授提炼后确定的,并在柳州市首先进行了实践。笔者认为,从此,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探讨进入了“自主——专业化”时期。

2003年10月,柳州市教育局出版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集中总结了一段时间以来柳州市对班主任专业化的研究成果。2003年11月,全国第十二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在柳州举行,“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成了会议的主题,柳州市的“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由此以民间学术影响的方式推向全国,也引发了全国范围内民间研究意义上的“班主任专业化”理论探讨。2004年,《人民教育》在第15和16期推出了《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专辑,在全国范围内较为明确地提出了“班主任专业化”的理念。班华教授等专家、教师在《专业化:班主任持续发展的过程》等文中对班主任专业化的概念厘定、制度建构、操作规程的形成等进行了概略式的论述。在这之后,各种有关班主任专业化的学术研讨活动不断出现。2005年1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了第一期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班,开创了全国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的先河。2005年4月16日,《人民教育》编辑部在浙江省桐乡市举行了全国班主任工作与班主任专业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余名中小学班主任参加。这些学术活动的开展表明,班主任专业化的探讨出现了方兴未艾的良好局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有关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性文字不断涌现,并形成了一些相对成熟的成果,在《班主任之友》《天津教育》《班主任》等报刊上相继发表。一些理论成果因其独到性,还被国内学术权威机构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心编辑的《中小学学校管理》全文转载,引起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领域的震动,而一些相对成熟的书籍面世后也受到了广大班主任的热烈欢迎,如黄正平主编的《专业化视野中的小学班主任》等。

综观这一发展时期,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建设成绩斐然,有几个特点是其他几个时期所没有的:从服务对象来看,他们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负责,说真知灼见;从理论内容来看,一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及许多新的教育观念都被吸收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理论中来;从研究方法上看,思辨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研究实现了互补,逐步落实到研究过程中。

三、实践架构:范式构建到范式转型

1.前范式时期(1978年——1988年)

在这一时期,关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政策法规在有关教育政策法规中有所涉及,但没有专门的行文规定,中小学班主任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必须共同遵守的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价值观念和具体要求;又由于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都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与实践范式。所以,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实践与研究处于价值定位有失偏颇、实践徘徊不定的不良状态,存在深层次的范式危机。不少专家、学者意识到了必须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范式拯救。这种范式意识的自觉

是一门学科或一个岗位走向成熟、走向专业化的重要方法论标志,因此,把这一时期界定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前范式时期。

2.范式初建时期(1988年——2006年)

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明确了中小学班主任的地位、作用、任务、职责、方法、任免的条件、待遇与奖励、管理等内容,标志着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范式初步建立。这期间,又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文件规定,使中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有了共同遵守的价值规范和具体的操作要求,中小学班主任已初步具有了正规意义上的工作范式。

3.范式转型时期(2006年至今)

2006年,教育部接连出台了两份规定,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很多问题重新进行了界定,由此,班主任的当前地位逐渐高于以往的社会学意义上的不专业和半专业,接近专业成熟。因此,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资格“业余”、职能履行随意、无群体效益的教育范式,而2006年以后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则是一种价值追求定位明晰、学科专业自主、实践岗位专业化的新的教育范式。因此,从“业余班主任工作”走向“班主任专业化”,是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范式的转型。但在当前,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成熟毕竟是处于一种发展的中间状态,要完成班主任工作的范式转型,需要借助很多力量,而“班主任专业化”就成了推动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范式转型的基本力量。

四、未来展望:“班主任专业化”成为推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范式转型的基本力量

1.改革走势:在继承中寻求发展、创新

班级与班主任存在的必要性得到普遍认可,班级设置的基本要求日趋生态化。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负担重,现在尚未找到一种能够取代班级授课制的更好的教育形式,因此,班级、班主任还将在基础教育阶段长期存在。尽管同龄原则仍将是班级设置首先关注的生理学、心理学依据,但班级设置更要考虑卫生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使教室空间与学生人数有一个符合生态学要求的比例,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影响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质量。

在固定的班级开展教育活动的现状短期内不会有本质变化,但班级教育的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化。随着教育个性化时代的到来,班级教育的组织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这些组织形式有:学校将更多地考虑按学生的兴趣、现有能力编班;固定的班级可能会改为富有弹性的学级班;班级编制将趋于小型化;走班制、分层制等更加开放的教育组织形式也将日渐增多。

班主任素养提升的要求是群体性称职,但班主任的个体水平要求日趋专业化。由于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机会的增多,加之接受能力在一些领域比成年人快,很多学生掌握的某些领域的信息将比班主任更系统、更丰富,对班主任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由于办学格局越来越向社会开放,社会阴暗面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随之涌来,教育难点与热点层出不穷,对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巨大挑战。这些都要求班主任的素养进入专业化的轨道。

日常工作的落实仍是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但其工作内容日趋多元化。很多

来自社会、家庭的工作事务将更多地出现在当代班主任的工作范围中。另外,学生受教育的时空不再局限于学校、社区,走进社会受教育的机会将不断增多。

常规方式仍是班主任完成工作任务的首选,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日趋信息化。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家校通”“班级博客”“电子信箱”等信息化特点明显的工作方式将被班主任熟练使用。由于这些工作方式方便、快捷、易操作,原有的谈话、书信、家访等工作方式将受到很大的冲击,有些甚至会被淡化。

2.发展建议:“班主任专业化”成为推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范式转型的基本力量

从“业余班主任工作”走向“班主任专业化”,是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范式的转型。推动班主任专业化,实现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范式的转型,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切入:

第一,运用系统观点,重新认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作用。系统论认为,从学校内部结构体系的层面分析,班主任处于联系学校管理者和各科任教师的枢纽地位;从学校与社会结构体系的层面分析,班主任处于联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枢纽地位;从学生成长的层面分析,不管是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内容的选择,还是再培养工作的实施,班主任还是处于枢纽地位。尤其是我们当前往往把德育当工作来开展,忘却了德育在传统教育价值观里原本是当作教育目的来追求的。这种认识模糊直接导致了实践偏差:德育成了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因此,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当前的学校教育生态圈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二,加强学科建设,重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21世纪的教育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中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性质与地位,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传统,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内容的变迁,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到底向哪里发展等带有逻辑起点性质的原理,都需要从全新的视野进行深入探讨。如果不加强学科建设,许多实践中的盲点、困惑都会存在一个理论原点模糊、价值本体混乱的问题,很可能会导致实践的摇摆不定。

第三,赋予专业形象,中小学班主任走专业化发展的成长之路。班主任应立足岗位发展,在实践中赋予自己以专业形象。在专业道德上,完成从教育事业的奉献者到教师生命的提升者的转型;在专业知识上,完成从知识体系的完善者到知识体系的拓宽者的转型;在专业能力上,完成从教育研究的跟随者到教育研究的先行者的转型;在专业文化上,完成从教育理论的消费者到教育理论的创造者的转型;在专业智慧上,完成从教育智慧的守望者到教育智慧的生发者的转型。而在具体实践中,班主任应该从教育理念的形成与丰富、教育原则的确定与坚守、教育内容的开发、教育策略的选取、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等五个维度来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赋予自己专业形象。第四,打造科学机制,确保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的长效推进。从2002年开始的班主任专业化讨论所形成的一些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但这些理念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主管者、校长、教师的行为之间尚存在不小的差距,行为转型落后于理念转型,而机制转型又落后于行为转型与理念转型。当前,就全国范围内的班主任专业化研究而言,由于存在机制缺陷,期望它在短时间内成为一种全新的班主任成长范式是不明智的。没有一个长效的激励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机制,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只能是以往各种教师

我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 篇5

(十一)贵阳市乌当中学 高力超

别了,亲人,别了,祖国!我开始了我去保加利亚的旅程。

在飞机上我与一个前往英国的年轻中国朋友聊了起来。他家是广西的,可能以前在婚姻上有点坎坷,不过我们很聊得来,我给他打打气,鼓鼓生活的勇气。

在空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坐得也很无聊,不过一直很兴奋,因为我第一次坐飞机。因为我即将到国外,一切似乎对我来说都很新鲜。飞机里面以及外面对我来说都是那么好奇。我不时地往机窗外看着,我已经在腾云驾雾了,就像在云中坐汽车一样。呵呵,不过不一样的是,感觉非常的平稳。飞机一路经过了蒙古、俄罗斯这块世界第一的大片土地,乌克兰、匈牙利最后到达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历时近10个小时。

飞机在快要到维也纳机场的时候,我看见下面的确与国内不一样,看上去很美,星光一片,色彩斑斓,一道道金光划破长空。

本来是到了维也纳马上转到索菲亚的航班,没想到我们这趟飞机在北京时就晚了,所以当我们到达维也纳机场的时候,去索菲亚的7点过钟的那趟航班已经不能乘坐了。哎,我们飞机上的乘客都很遗憾,特别是那些要赶往英国的学生们也被耽误了。

下机以后我们来到了维也纳机场大厅,我们便排着队办理转机手续,有一个绅士的态度还行,能够懂得汉语,我顺利地办理了第二天的飞机,是早上十点钟的。

之后我们只得在机场里呆着,等候第二天早上十点钟的航班了。其他学生及乘客可能时间也是早上的。

因为航班的延误,所以按照惯例奥方必须负责提供我们的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当我们向机场的负责人说起有关事情时,奥方很恼火,后来警方手里拿着枪指着我们示意我们不要再做要求了,他们也不喜欢说英语的人,当时感觉好恐怖的。我主动和一位警察打招呼,他则回答:No English,我简直是无语。我们就这样心里一直不好受,在候机厅的边上坐着,歇着。我仍然没有睡意,因为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心里老惦记着。我们进退两难,不能出机场,因为没有入境的资格。

这是我第一次踏上外国哦,所以找toilet也很搞笑的,他们那里的toilet很干净,你无法想想国外的toilet是什么样的。这里的toilet一律是马桶式的,提供卫生纸,还有烘干机在门边。呵呵,进去以后出来我就找不到方位了,因为在国外,我什么都是第一次,这跟国内有很大的区别哦,再说你的专注外界的英文,如果遇到当地语言就会有理解的麻烦。

我们在过道就这样落难地度过了一个难眠的以及难忘的夜晚。第二天早上,我们终于力争而得到了免费的早餐。反正西方的早餐内容就是够呛的,当时我还不习惯。面包、咖啡、牛奶等,不过我们由于太哦啦,还是把所要的食品吃了个饱,然后就各自说goodbye之后就去自己乘机的候机厅等候了。

在我等候飞机的时候,一个年轻的美女拿着一张表格微笑地用奥地利式的英文来请我填写一个问卷调查表。呵呵,全英文的哦,没有难住我这个当时当了22年的英语教师。本来我想在满意栏里填入一般的,但考虑我当时还没有归宿的着落,我还是填了个很好,尽管昨天他们的态度。你看国外的航空事业就是靠这样生存的哦。

只是广播英文开始通知到索菲亚的航班开始登机了,没有多少乘客,我在队伍的前面,因为我很早就在那里啦。我们验了票,一走进机场的门,就上了一辆专用公共汽车把我们送往这架飞机下面。呵呵,离开了奥地利的维也纳——音乐之都(当时出现这么个小插曲,还有些舍不得呢!),我开始了前往保加利亚索菲亚(我今后一年的目的地)的行程,估计需要两个半小时。

国外的天空感觉有些不同。也许是我们就在空中的缘故吧,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稀奇的!

“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回顾与解读 篇6

四十年来的农村变化,说上几天几夜也难以表述完全,我想通过几个时间节点来观察,总的趋势是,农业、农村、农民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走上了各自相对独立的演进道路。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不再赘述,想重点考察以下几个时间节点。

01第一个时间节点,1984年。

仅仅是联产承包全面推行两年之后,我们国家第一次出现了“卖难”,这让中央万万没想到。因为1984年时候,我们的概念首先还是如何填饱肚子的问题,但这一年却意外出现了粮食卖不掉的问题,各地的农民在粮站外面排队,粮食交不进去。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让人看到了农业巨大的潜能。出现“卖难”之后,中央及时调整了政策,允许农民自己卖粮食。这个政策现在可能很难想象,难道卖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还要国家批准?但过去农民是不能自己卖的,因为必须统购统销。这个政策壁垒一打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因为自己卖还是不能化解粮食过剩,于是农民又要求自己加工,中央再次批准了。今天我们经常学习贯彻的“一号文件”,其实这是跟上世纪80年代学的,当时为了推动农村改革,自1982年将起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确定为农村主题的,大家于是约定俗成,让“一号文件”变成了三农政策的代名词。上世纪80年代一共连续发了5个三农的“一号文件”,迄今让人怀念,因为含金量非常高,创新性非常强,最重要的是尊重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换句话说,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完全是农民一手推动的。也就是1984年开始,国家似乎对农业感到有点放心了,改革全面转入城市。

02 第二个时间节点,1991年。

这一年乡镇企业吸纳的劳动力达到了1个亿,这又是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也就是说,农民已经开始告别种田,过上了半工半农的生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当时把这种现象叫作“泥腿子上岸”,“离土不离乡”。关于乡镇企业的崛起,中央用了一个词叫“异军突起”,现在的很多企业都是过去的乡镇企业转制而来的。当然,“乡镇企业”这个名词还是要界定一下,它不是指办在乡村的企业,而是指由过去的乡镇、村集体办的企业,最出名的乡镇企业是春兰,而最出名的乡镇企业现象就是“苏南现象”,费孝通先生为此专门写过文章。但让人遗憾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上半叶也是乡镇企业的巅峰时期了,此后在国企改革、外资进入、私人企业崛起等多重因素的竞争下,乡镇企业日渐式微,由此导致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农民在家门口打工的机会减少了,只能“离土又离乡”,大规模的民工潮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

03第三个时间节点,。

这一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时值改革开放二十周年之际,因为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又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会议集中研究农业和农村问题,对加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有重要意义。这一年,全国各地粮食丰收的消息纷纷传来,而农产品卖难现象也继续涌现,所以农业方面的总体评价是已经进入总体平衡而结构性不足的时代,总体够吃了,但是结构有问题。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开始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04 第四个时间节点,。

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叶到新世纪初,三农度过了一段很难煎熬的时段,可谓“病灶”集中暴发,农产品价格徘徊不前,农资价格节节攀升,粮食生产下滑,农民税负很重,基层干群矛盾日益突出,甚至出现了于建嵘等人披露的农民有组织反抗现象。初,湖北省一个乡镇党委的书记李昌平向时任总理朱镕基上了万言书,大声疾呼“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三农问题由此引发强烈的社会关注。1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分析和研究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核心,__同志首次提出,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开始,中央每年都要下发有关三农的一号文件,核心的思路是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来统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到已经连续下发14个中央一号文件。

05 第五个时间节点,。

这一年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了51.3%,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多一半的人是城镇居民了,而不是农民了。此后,这个比例还在以每年一个多点的速度增加,到了底,我们国家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7%,农村居民只剩下43%。当然,这里面如果按户籍算,则户籍城镇化率是41%,也就是说还有16个百分点的农民身份者常年在城里待着,他们还不是完全的城镇居民,甚至还可能倒回农村去。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千百年来形成的“农民帝国”到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已经彻底被扭转了,亿万农民从此在城镇化中迎来“新生”!

06第六个时间节点,。

这一年的三农又发生了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在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非农的收入首次超过了家庭经营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超过了农业经营收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也就是说,今天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也跟城市人一样,是工薪阶层了。农民收入有四大构成,目前的结构大体是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各占40%左右,而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共占20%左右。但家庭经营收入包括一产、二产和三产,种地是一产,加工是二产,搞乡村旅游是三产,如果单独把种地、养殖这样的农业部分拎出来算,已经比工资收入少了,也就是说今天农民收入不再主要靠地里“刨食”。这就应了过去那句话——无农不稳,无工不富

于是,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原来浑然一体的“三农”,走上了逐渐分化的道路。农业、农村、农民,按照过去的理解是浑然一体的,农民是种地的,住在农村,但是今天一切都不大一样了。

01首先,农民正在由社会身份向职业身份演化。

过去讲的农民,多是社会身份,也有对应的概念,如农村户口、种地的、没文化、小农意识、保守等等。但现在来看,农民特别是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农民已经不一定再务农了,目前制造业和建筑业的职工80%以上都是农民工,农民成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阶级主力军。留在农村的人,也不一定在种地,主要表现为兼业化,真正种地的劳动力已经很少了。因为今天机械化发展很厉害了,农民于是有了大量的时间从事二三产业,不用再守在地头。而且,农民进城与城里人下乡相对出现,还有700万农民进城再返乡创业。目前出现的“新农人”群体已经上百万,他们大多数并不是农村人,却从事了农业,这让“农民”这一身份进一步职业化了。

02其次,农业呈现出现代与传统交织的转型特征,大农场与小农户并存,高科技与传统农业同在。

一方面在东北、新疆,出现了现代化大农场,规模上万亩,飞机作业,超大机械耕作,其场景恍若美国。而另一方面,在贫困的山区,还是零散种着地,甚至还有刀耕火种的场景。但在大部分农业区,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成为事实上的主要务农者,农民已经基本告别繁重的体力劳动,大量离开土地;另外也有一些农民成为职业化的农业经营者,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达280万个,其中农民合作社179万家。农产品的供给也呈现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的特征,价格加速与国际市场一体波动,原有的政策性价格体系加快与市场机制并轨,农业补贴方式被迫转型。

03第三,农村正在面临命运的重大转型,消亡、合并、转型每天都在上演。

有报告说,每天我们国家消失100个左右的自然村,在一些贫困山区出现了10人以下村的辛酸衰败场景。还有的农村则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迎来了新生,有的成为了城中村,有的被征用成工业用地,有的移民搬迁到其他地方。还有的在新一轮撤乡并村过程中与其他的村合并,有的变成了农村新型社区的一部分。

所以,整个三农在今天已经不是传统的田园牧歌印象。我最近看一个人写的回乡记录后很感慨,他说现在要找乡愁,连乡愁的角都抓不住了,为什么?因为农村都没有了炊烟,农民现在做饭都用上了电磁炉或者煤气灶。有的村甚至没有了鸡鸣,因为新农村不许在家里养鸡。上世纪80年代的“倒蛋部队”是从农村收鸡蛋往城里卖,今天正好反过来,一些地方是把城郊养鸡场的鸡蛋倒卖回农村,这是农村深刻变革中出现的新现象。

三农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也有一些担心的问题,有的问题甚至比较严重。

01农业面临“四面埋伏”的风险。

首先是价格的“天花板”在下压,我们国家的农产品价格大多数已经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这是一个很要命的问题。为什么国家从20开始实施玉米价格政策的调整?因为不好补了。我们的玉米价格比国际市场高20%以上,按政策价格收进来以后就入到国家的仓库卖不了,而企业用的玉米是从美洲进过来的,到岸价比我们国家的收购价还低,农产品竞争力面临压力。第二个是成本的“地板”不断抬升,工资涨了,农资涨了,农产品价格不涨,所以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低,种地越来越不划算,一些偏远地区存在大量的土地弃耕荒芜现象。第三个是补贴政策的“黄灯”亮起。我们国家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对农业的直接补贴上线是8.5%,到现在已经逼近这个上线。而美国人的测算,说我们现在对农业的补贴已经达到了25%,要把中国告到世贸组织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农业补贴政策就面临调整和转型。第四个是资源和环境的“红灯”亮起,环保部和国土部发布的数据,农村现在成了最主要的被污染地,农业面源污染也成为重要污染源,特别是化肥、农药、大型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污染,耕地受污染情况也不容乐观,有些地方的田园牧歌场景已经被污染得不像样了;宝贵的矿物质资源被粗暴开采,低效使用。可以说,农村的环境受不了,农业的资源在哭泣,农业部推出的“化肥零增长行动”就是这样背景下的针对性举措。

02农产品的安全经受考验。

一方面优质不能优价,真正种出来的好产品卖不了;另一方面,农产品大量进口,特别是洋奶粉市场比例持续扩大,跨境电商最火的商品就包括农产品及食品。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城里人对农村生产出来的东西都不信任,有钱人宁可吃远跨重洋的非新鲜国外农产品,也不吃国产的。但客观上,农业的生产体系也确实存在投入品滥用、检测体系不全的问题,更有一些农产品有机、绿色的标签随便贴,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信任感。某种程度上讲,恢复消费者的信心,建立城乡之间的互信,比建设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还难,需要做出艰苦的努力。

03农民还在城乡之间徘徊。

现在有句流行的话: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今天我们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虽然给了农民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是农民要留在城里,成本依然是高昴的,特别是在大城市,农民根本就没有办法留下。而且,在社保、教育、医疗方面还没有完全平等,农民人在城市却依然享受着农村待遇。这种不完全的城镇化在“农二代”身上表现出来更加激烈的矛盾心理,他们很小就随父母进城,或者干脆就生在城里,却背着农民的身份,自己当自己是城里人,却不被城市认可,而他们的故乡连面目都已经模糊,于是身处夹缝之中,成为城镇化的隐患。

04农村正在艰难的转变之中。

很高兴卖了地成为城市一部分的城中村乱象丛生,已经成为很多城市难以根治的“牛皮癣”。一般农村加速“空心化”,“三留守”群体——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生活艰难,心理压抑,特别是留守儿童没有享受到好的教育和成长陪伴,经常能看到有关他们自杀、受侵害、行为不端等不好的消息。而全民似乎也进入了乡愁的别样惆怅年代,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恰恰在一些地方正在消失。现在最恶俗的是把原来的农村原生态破坏了,重新搞一批假的乡村田园场景,这是很悲催的事情,这种对农村的功利性利用和破坏,导致农村原来的一些乡土文化气息荡然无存,某种程度上是断了农村文化的根。

“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回顾与解读 篇7

●发展历程

概览十年来的发展, 我们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 多媒体的到来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到2000年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这段时间的发展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和问题, 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氛围, 一些学校和地区仅仅停留在视听教学的硬件本位时代;缺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及方法指导,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观念落后,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传统教学手段存在问题和不足的主动性薄弱;教师欠缺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必须的信息技术技能、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方法;缺少多样化的资源, 教师往往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独立进行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开发, 学校及教育局也不能为其选择合理的教学平台和工具。

虽然这些问题和不足限制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并未阻碍我国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及实践方法的研究, 一线教师、科研部门、相关管理机构都在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和方法。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这阶段的主要方式归纳为“黑板到多媒体的迁移”, 即用多媒体替代黑板, 或者与黑板互为补充。这种应用方式在示范课和公开课中更为广泛, 教师以PPT课件为主要授课方式, 将原来黑板上展示的内容搬到大屏幕, 主要目的是追求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动态性和丰富性。

虽然这种尝试只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初级阶段, 但是无论对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教师而言, 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他们从对内容重复的书写中解脱出来, 在内容呈现方面更好地达成课程的预设和生成的一致性, 更饱和地完成教学目标并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便于经验的积累。对学生而言, 多媒体教学中应用了图片、动画、影音、视频等素材, 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也使得呆板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而容易理解和领会。

2. 网络资源库的建设

多媒体的到来阶段对于那些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的教师而言, 是很大的进步, 但是在应用过程中教师们也逐渐发现:他们能够获得的资源多是针对某一知识或者具体章节的演示课件或素材, 往往无法根据需要对其内容进行修改。他们渴望能够根据个人能力及学生特征选择适合的资源, 然而当时的资源建设极大地滞后于教学需求, 虽然已经涌现了很多致力于资源建设的公司和企业, 但是由于缺少教学理念指导, 并非所有资源都是有价值的, 甚至很难在其中查找真正需要的资源。

这种情况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深入而日益凸显, 阻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开展, 因此, 资源建设和资源库建设受到了教育信息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初期, 大多数人都在关注网络资源库快速建设, 同时, 一些专家学者以发展的眼光关注网络资源库的内涵发展, 对其定位、分类、标准、功能等层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我国的网络资源库建设也逐渐关注资源的规范和标准。因此, 可以将资源建设的发展历程归纳为资源建设和资源平台建设两个阶段。

随着人们对网络资源建设及网络资源平台建设的认识提高以及我国网络建设的完善和普及, 网络资源库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教师而言, 网络资源库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素材、案例、习题、测试等, 避免了他们盲目搜索资源, 便于生成个性化的课件, 提高课件制作的质量, 改善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 网络资源库为他们提供了网络学习的机会, 丰富了学习的方式。同时, 网络资源也为教师间的教学技能交流和经验分享提供了平台,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填补由于教学资源不平衡导致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差异鸿沟。

3. 教学结构的变更

伴随着硬件建设的完备、教学资源建设的完善以及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提高,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基础逐渐夯实, 专家学者们也逐渐转向关注基础教育信息化, 他们越加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位、定义、目标、内涵、方法等内容。

在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历程的回顾中, 专家、学者们发现前两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更多的将重点放到“以教为主”。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作用呢?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 其中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的研究赢得了普遍的认可和赞同。他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所做的概况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 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在这种教学结构变革思想的指导下, 教师在授课中更加重视如何落实“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提出了探究式、研究式、体验式、问题式、自主式、协作式等多种学习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梳理它们的适用情况和应用效果。对学生而言, 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受重视, 教师能够更好地依据学生的反馈与适应程度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同时教学中所开展的活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探究性,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促进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4. 创新教学方法的呼唤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应用能力较强的教师基本能够选择符合自身技能、学生特点、教学内容特征的资源和软件, 营造合适的教学环境, 构思恰当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 这就使得他们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得到充分的展现和效能发挥。

可是, 如何在取得这些进展后, 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教学质量呢?很多教师往往陷入了难以进一步提高的困境。追其原因, 目前主流的方式是利用信息技术支撑原有教学方法, 主要解决的是因为知识传授时间受限、媒体形式受限、载体容量受限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但还不能解决因为教学方法不足而导致的质量问题。因此,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环境支撑教学方法创新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有研究者提出了通过学科本体分类、依据学科本体研究教学方法、科学构思教学过程并准确诊断整合点、甄选适宜的资源和软件的步骤, 为一线教师开阔了解决问题的视野。

以学科本体和学生学习规律为逻辑起点进行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能够使教师更加深入、系统、全面地了解所教授的学科内容, 更加明晰不同层次本体所需要培养的学生能力以及不同能力需要学生具备的基础应用方法和决策性方法。对学生而言,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消除其对所学知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不足, 并能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能力培养。

●发展趋势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积累并形成了大量的试题库、案例库、素材库、课件库等网络教学资源库, 然而这些可获得的资源和软件, 越是精彩, 越是被当作名师的法宝, 却往往越是融合了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 反而很难让其他教师原汁原味地使用, 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 我们认为,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不仅要提供经典的、个性化的案例和资源以便教师参考和指引, 同时也应该提供基础性、通用性强的资源方便教师个性化地组织适合的资源和软件, 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课件。在该思想的指导下, 我们提出支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模式——学科Office。

学科Office除了类似Office提供通用的文件操作和编辑功能, 还提供具有学科专业化特征的数字化资源。这就使得教师能够将耗费在选择或建设学习资源、构建教学环境的精力和时间用到教学方法创新和学习活动组织上。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第四个阶段的思想类似, 我们提出学科Office的构建思路: (1) 梳理学科脉络, 建立概念本体、方法本体、控制本体三层学科本体; (2) 分析学科本体, 探索不同本体的教学规律和方法; (3) 以学科本体和教与学规律为逻辑起点, 划分学科Office的体系结构和功能。

金融改革十年回顾 篇8

中国金融改革综述

中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市场化发展,之所以在这些年确实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依靠的就是改革开放。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只有金融机构变得健康了,金融机构才可能更好地参与市场,抓住商机,支持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更有助于保持稳定。

中国近些年金融改革起步是很坚决的,政府作出了非常明确的决定,进展良好。同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是任重而道远的。在改革措施中,有一些见效快的,是快节奏的动作。同时,也有一些是见效比较慢的,要通过长期积累才能起作用。下一步还要坚决、果断地推进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加大改革力度。

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革的各项内容之间有非常高的配合关系。改革的内容之间互相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成效。改革是一种全面出击,而不是散兵游勇或者游击队式的。

前一阶段改革所取得的进展,会给下一步的改革开放建立充分的信心,也会使下一步中国经济发展更加倚重于改革开放,更多地发挥改革开放的作用。同时,中国政府历来提出要保持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在这方面,我们可能会比以前更有经验,也更有信心。

金融稳定是以机构改革为基础的。金融市场发展不断为保持金融稳定提出新的挑战,例如从最近“次按”事件和相关市场波动中,也可以看出保持金融稳定的重要性。金融稳定与经济金融的健康程度有密切关系。中国政府最近一直强调科学发展观,蕴含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在改革、发展、稳定之间保持平衡,也要在宏观调控和微观机构健康化之间保持平衡。

十年前中国金融体系的状况

要讲中国的金融改革,还是从10年前亚洲金融风波时候的状态谈起。我个人将亚洲金融风波发生时中国的金融体系状况,归纳为以下九个方面:

第一,商业银行体系中不良资产比例高。

第二,商业银行的企业化程度不够。

第三,很多法律、法规、准则和国际标准有比较大的差距。

第四,资本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

第五,监管存在不足。

第六,约束和考核机制不健全。

第七,当时存在比较严重的金融压抑,金融服务和创新严重不足。

第八,当时对人民币的信心比较差。第九,当时还存在不少行政干预。

在那种起点下,当时有很多权威国际媒体,包括香港的报纸杂志,对中国金融都有非常严峻的描述,我现在不能完全记住,但至少记住了三类:

中国的金融是一个大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

中国商业银行技术上已经破产;

中国的金融将拖住中国经济的增长,不可能使中国经济得到金融的有效服务和支持,而保持快速增长。

中国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要下定决心进行改革。既然毛病是多方面的,就必然需要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全面的考虑和设计,有组织的、分步骤实行。我简单概括一下,在亚洲金融风波恢复期之后,中国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

首先,对银行进行清理整顿,完善宏观调控,以创造出改革的条件;之后对国有商业银行开始进行财务重组。最先开始的是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随后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

第二,要求改组的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要变成股份制公司,尽可能通过发行股票成为上市公司,改变约束机制,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在缺少股份制和上市的条件下,公司治理在传统的影响下很难真正得以改善,也很难得到外部的监督。同时,许多对外开放的措施也积极、有效地推动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稳定。

第三,确实改变各项标准和准则。在亚洲金融风波之后,中国有数次关于会计准则的修改,这些修改使得中国的会计准则比过去好了很多,也更为接近于国际准则。在贷款分类方面,要求严格执行五级分类,要求执行《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并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来加以落实。现在多数银行机构都能够达到《巴塞尔协议》Ⅰ的标准。按计划,在今后两三年中,要在大型银行机构中首先推行《巴塞尔协议》Ⅱ。另外,在披露标准上和公司治理准则方面,也都做了改进。

第四,强化了监管。2003年中国成立了银监会,强化了监管的组织体系,同时也明确了一些监管原则。

第五,进一步强调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宏观调控必须结合金融机构的健康化,来实现有效传导。只有金融机构的行为遵循市场,那么,按照市场机制所设计的宏观调控措施和货币政策,才能顺利传导下去,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第六,不断削减已过时的过度行政管制。既然把企业和金融机构推向了市场,金融机构能够逐渐实现健康化经营了,就应该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更多和国际市场接轨,和国际同行竞争,不断参与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因为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不能什么事都搞行政审批。包括市场准入、产品准入、外汇管理等方面,都要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进行改革,都要按照新的方向向前推进。

最后,就是“金融生态”。过去有一些地方政府,对金融业务的行政干预比较多,在涉及金融债权债务的有些案件审理方面,曾存在地方保护的做法,有时候也存在执法不力的问题。按照过去的概念,好像地方能占到全国性金融机构的便宜,但是后来慢慢理解到,只有地方金融生态搞得好,行政上没有不良干预,同时执法力度好,讲信用,才会有更多资金、更多金融服务进入该地区,扶持本地经济发展。概念上的这种改变,改变了亚洲金融风波发生之前所出现的那种信用文化,这一点非常重要。

系统化的改革将继续向前推进

简单回顾一下亚洲金融风波以来中国金融改革的内容,我想强调的是,这些改革都是一环扣一环的,是中央政府经过认真、详细研究和设计,综合配套,有组织、有步骤推行的。当然,经济金融发展中也有很多出乎意料的事,但是从大的原则看,系统化改革确实是指导这些年金融改革开放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经验。

金融机构的健康化,给中国金融机构参与国际市场(包括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高度注意金融稳定和风险的问题。近一两个月来国际金融市场出现的加剧波动,提醒我们金融市场常常是不稳定的。金融稳定有很多方面,包括宏观调控政策方面,也包括金融机构保持自身健康。这也是金融稳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上一篇:最新感恩老师演讲稿下一篇:全能大赛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