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分析概念

2023-0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税收分析概念

税收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摘要]税收遵从是近年来公共财政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其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经济分析的框架。事实上,税收遵从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行为问题,除了经济因素之外,还有一些诸如社会影响、社会规范、态度、道德伦理、价值观等因素也对税收遵从具有重要的影响。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就涉及到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方法,为此甚至产生了专门的税收心理学,其主要运用社会调查、受控实验等方法研究纳税人和税收政策制定者的偏好、认知、态度等。

[关键词]经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税收心理学

[

一、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交融

行为是人们受思想和心理支配而表现在外的各种反应、动作、活动和行动。行为长期以来就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的自然科学。他于1913年发表在《心理学评论》上的一篇文章,被称为“行为主义宣言”。他用三句话宣布了三条革命性的原则:第一,心理学的内容应该是行为,而不是意识;第二,其方法应该是客观的,而不是内省的;第三,其目标应该是“预测并控制行为”,而不是对心理现象的基本理解。

后来,心理学家勒温在大量分析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勒温行为模型,其公式如下:

B=F(P—P1,P2,…,Pn;E—E1,E2,…,En)

其中,B表示个人的行为;P表示个人的内在条件和外在特征;(P—P1,P2,…,Pn)表示构成内在条件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因素,如生理需要、生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态度等;E表示个人所处的外在环境;(E—E1,E2,…,En)表示构成环境的各种因素,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

该模型表明,人类的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人类的行为方式、指向和强度,主要受个人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个人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两类基本因素,而环境因素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基本因素。

从行为主义者的观点来看,人类的心理是其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心理学即行为科学,那么,作为人类基本行为和主要行为之一的经济行为也理应是心理学所关注和研究的主要对象。但历史告诉我们,事实上并非如此。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比经济学发展得要晚一些。在19世纪,心理学尚处于幼年期,所以不能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一块基石。作为对经济学的“唯我独尊”和对人的主观变量刻意排除的回应,长期以来心理学也对经济活动失去了兴趣,表现在心理学家对于动机、行为的形成、刺激和欲望或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心理学研究中,利用了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来检验假设,但却忽视了对经济行为的直接研究——尽管经济行为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基本行为。这种学科之间的隔阂和疏离使得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谓“两败俱伤”。

对心理学而言,由于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因此,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科学,没有任何理由忽视对经济活动的研究。对经济学而言,一味追求经济学的科学性而放弃对人类心理变量的研究,就会使经济学研究的路子越走越窄,形成“单向度”、“真空化”,反而不科学了,而且严重地脱离社会现实。卡托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心理学的经济学不能成功地解释重要的经济过程,而没有经济学的心理学就没有机会解释最一般的人类行为。”尽管在心理学与经济学之间存在诸多的隔阂和疏离,但最终人们还是发现了两者之间相互交叉的共生带。

二、经济心理学的诞生

经济学和心理学有着共同的起源,它们都发轫于17~19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学派。这个时期学科之间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在它们各自成为具有特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独立学科之前,两者相互交融在一起。谈论经济问题时常常牵涉心理因素,谈论心理问题时往往涉及经济因素,彼此之间并不存在与生俱来的矛盾、互斥和对立。但随着人类认识和社会的发展,理论思考不再研究社会所面临的全部问题,而仅仅是某些看来较为专门属于经济科学(或心理科学)的问题。当一门学科在它专门的问题上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和观点时,研究者就可能把他们的全部注意力投入到他们自己的特定兴趣中去,这样同相关学科的联系也就必然被削弱了。

但是,纵观整个经济学说史,从亚当·斯密的“损失规避”思想、边沁的“效用”概念、门格尔的“内省”分析、穆勒的“干扰因素”、马尔萨斯的“肉体倾向”、巴维克的“边际对偶”理论到帕雷托的“非逻辑行为”、凡勃伦的“本能和习惯”、贝克尔的“怠惰与冲动”、莱本斯坦的“X—低效率”、凯恩斯的“三大心理规律”和西蒙的“最大化偏离”等等,都强烈地昭示出经济心理与行为始终是经济学家们进行研究时有意无意地予以思索和探究的内容之一。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提到:“当我们从一个较好的环境转入较差的环境所感到的不适程度,将大于从一个较差的环境转入一个较好的环境所感到的舒适程度。”这简直就是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所提出的“损失规避”概念的通俗描述。边沁的效用概念主要侧重于人们心理上的真实感受,包括快乐、痛苦等情感因素。但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机械地借用了这一概念,认为理性人可以通过行为选择最大化自身的效用,并由此构筑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效用理论,从而使人们对“效用”的理解,离其初始的定义越来越远。门格尔早在1871年就提出要认识经济机制中的需求、价值和判断等,只有通过内省的心理分析。穆勒认为,干扰因素是理性无法直接把握的种种情感、习俗、意志、动机等非理性心理因素的总和。穆勒的干扰因素,实际上包含着对市场行为者存在的理性最大化原则的种种偏离的承认。马尔萨斯认为,把人仅仅当做一个理性的存在物是不够的,人是一种“复合的实体”,他的“肉体倾向具有很强的挑战力”,实际上肉体的倾向通常支配他的理性。巴维克则认为,人们只有在换进的物品的主观价值大于换出的物品的主观价值时才愿意交换。在竞争中,价格只在很窄的范围内被确定,市场价格是由两对边际对偶的主观评价所限制和决定的。尽管帕雷托坚信“与政治经济学有关的行为……大部分属于理性行为”,但在《政治经济学手册》中他指出,在实际生活中,逻辑行为与非逻辑行为“几乎是混杂在一起的”。在《论社会学》一书中,他以“社会效用”和“集体欲望”代替了先前所主张的“个人的效用和个人的欲望”,并认为,“社会效用”是“非逻辑的”、“非数理的”、“不能测量的”和“感情冲动的”。凡勃伦认为,本能树立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推动人类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而做出努力。理智、理性则不过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方法,个人和社会的行动都是受本能支配和指导的。贝克尔认为,经济生活中不仅有理性行为,还有非理

性行为。在他看来,“经济理性很能相容于非理性行为,这一点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他认为。“广义的非理性行为包括处于极端情形的怠惰行为和冲动行为”。即市场普遍存在着偏离最大化原则的非配置型低效率现象。在凯恩斯看来,对有效需求量,从而对就业量起最后决定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消费倾向”、“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流动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和货币量。西蒙认为,由于经济行为人的真实决策情景的不确定、不完备性和复杂性使得全面理性不可能实现,同时,信息处理者本身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也决定了真实决策过程中行为人是“有限理性”的,是“寻求满意”而不是“寻求最优”。对最大化的偏离是由行为人的认识本质所决定的,那种无限放大经济行为人理性能力的完全理性说,是对市场的无知和对行为人的误解。凯恩斯更为直截了当地坦言:“我要十分强调经济学是一门道德科学,它和人的内省和价值观相联系,它关心的只是动机、期望和心理不安。”

经济心理学家阿尔哈德夫甚至指出:“一直被经济学家拒之门外的心理学,实际上早就从后门悄然进入经济学了。”这方面的证据之一是经济学正是依据“人的行为是机械的”这一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经典命题才提出“人是机器”、“人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简单的刺激——反应(S-R)”的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了“消费支出是收入的函数”、“商业投资是利润的函数”以及“需求量随价格下降而增长,随价格上涨而下降”等经济原则,乃至整个传统经济学理论体系。

应该说,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结合并非人为使然,而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有着“天然的合理性”。于是,20世纪以来,在一批“具有良好心理学素养的经济学家”和“具有良好经济学头脑的心理学家”的倡议和积极参与下,以卡托纳1951年出版的《经济行为的心理学分析》为标志,诞生了跨越经济学和心理学之间人为樊篱的新兴学科——经济心理学。待到卡托纳1975年出版《心理经济学》时,经济心理学才开始作为一门科学被接受。

归纳近年来经济心理学研究的新动向,主要表现在:(1)对金融行为的经济心理分析兴趣日趋浓厚;(2)发端于前景理论的实验经济心理研究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并为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3)经济社会化和经济知觉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4)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发展领域是对谈判行为的研究;(5)经济心理学研究将更多地与公共政策、企业战略和宏观经济体系等宏观参照结构联系起来;(6)态度研究将在经济心理学中产生更大的影响;(7)归因理论已被引入到诸如购买失误时的心理与行为反应等许多研究中;(8)消费者行为研究仍将是经济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所在。

三、什么是税收心理学

税收心理学的先驱性工作是由斯哥摩尔德斯做出的,他把税收心理学看作公共财政学的一个新兴的重要分支。他认为税收心理学应该包括对决策者们决策过程的心理分析以及对纳税人税收心理的评估,后者被认为是税收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随后,穆勒和斯达姆派尔对税收态度和公共支出进行了研究。斯达姆派尔特别注重把税收认知和税收态度作为税制的自变量(例如边际税率)和税收遵从的因变量之间的中介变量来描述。斯达姆派尔、贝切特等人、斯哥摩尔德斯和其他研究者都把这类态度和认知称作“税收心理”,恩里克则称它们为纳税人的“税收意识”。斯达姆派尔的模型表明,逃税不仅是一国税制影响的结果,还取决于纳税人对税制的态度、对税收目的和税收公平的认知等。斯哥摩尔德斯通过调查,对纳税人的“税收心理”、“税收压力”和“税收道德”进行了评估。卡托纳利用调查的数据研究了税收变化对有效需求的影响。研究认为,除财政政策的自身变化外,诸如纳税人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行为带来了更重要的影响。

刘易斯对税收心理学的概念进行了归纳:税收心理学主要研究纳税人、税收官员、政策制定者以及最广义的普通大众的偏好、认知、态度和信念,其主要研究方法是社会调查和运用调查表。

四、心理学能为税收研究做些什么

社会心理学对税收研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社会调查技术的运用;二是社会心理学已有研究成果的直接应用。

首先,运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比如社会调查)可以对纳税人的态度和偏好进行评估。目的是将从纳税人那里收集的有关态度、偏好、满意度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并与理论经济学家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从而为理论研究提供经验的证据,对理论假设和理论模型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此外,税收调查还可以为布坎南在《民主财政论》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提供更多的信息。如纳税人通常是多么无知啊!他们知道财政政策的选择吗?他们对财政制度的影响是如何感知的?他们在多大程度上被迫缴税?他们享受的公共服务是什么?如何评价?他们能在收益和减税之间进行有效的转换吗?

其次,社会心理学中丰富的研究成果可为税收心理学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比如,税收调查中需要对纳税人的行为特征进行假设,如果我们采用心理学中有关态度影响实际行为的假设,就能为逃税分析提供一个更开阔的视角,从而突破经济分析的局限性。再如,对税制简化的研究,就要应用到沟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书面沟通的理论。简短的句子、通俗易懂的词汇和更加亲切的语言风格有利于驱除詹姆斯和刘易斯所谓的“财政迷雾”,有利于增强纳税人对税法条文的理解程度。此外,在有关税收效率的研究中,还可以用到有关工作动机的理论、货币刺激作用的理论以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同样,在有关税收遵从的研究中,还可以用到公平理论、社会比较理论、归因理论以及前景理论等。在归因理论应用方面,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方面保守的人更有可能把财富和贫困归因于个人而不是环境,因而不太赞成税收政策的再分配作用。

责任编辑:冯媛媛

作者:王海勇

第2篇:税收调控权的概念解析

[摘 要]税法并不当然整体属于经济法,其与经济法交叉之处是税收调控,基于此提取一种作为经济法上重要权力的税收调控权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文章按照经济法原理,对税收调控权进行概念解析,通过界定税收调控权的概念及性质,明确税收调控权的产生原因及其权力来源和行使主体,以期对税收调控及发展予以理论回应,进而指导与规范税收调控的实践运行。

[关键词]税收调控;税收调控权;行使主体

经济法以调整现代国家和政府在干预市场和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为己任,主要包括市场规制和宏观调控两个方面,而“税法学带有明显的综合法学的特点”,①因此,税法并不当然整体地属于经济法,二者的交叉之处是税收调控。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之一,税收调控在国家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意义。与传统的行政法上的权力——征税权相比,提炼出一种经济法上的特有税法权力是必要的。笔者认为,按照经济法原理,国家在运用税收调控干预市场和参与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权力即为税收调控权。基于此,本文将对这一概念进行概念解析。

一、税收调控权的概念

基于税收目的的不同,税收可分为财政目的的税收(财政税法)、经济目的的税收(经济税法)和社会目的的税收(社会税法)。其中,经济目的的税收以调控经济为主要目的,也可称之为税收调控法(或调控税法)。②

税收调控作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一国政府运用税收的手段,对经济运行和社会物质利益的分配进行有效的调节,以期达到预期的社会经济目标或特定目的。③因此,税收调控从本质上看,是税收调控主体——即国家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通过有意识地创设或调整税制,来实现预期的社会经济目标或特定目的,这些经济目标通常表现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公平收入分配、维护经济稳定及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

基于此,从法律角度对税收调控权可以作如下定义:为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收入分配公平、经济增长稳定等经济调控的目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或地方机关创设或调整税收制度的一种权力。

二、税收调控权的性质

(一)税收调控权的立法权属性

税收调控权是创设或调整税收制度的一种权力,这就明确揭示了税收调控与税法规范之间的联系。税收调控权的行使,表现为创设或调整税收制度以实现经济调控的目的,但根据调整后的税制进行征税的行为则不属于税收调控权的范畴,属于征税权,受税收征纳法律关系之调整。例如,国家为了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某些新兴产业实行低税率政策,这属于税收调控权的行使,而税务机关根据这一低税率政策向该企业征税行为则仅应归结为普通征税权。无论是何种税收调控,其最终实现方式均可归结为具有普遍效力的税法规范的创设或调整,因此,税收调控权在法律性质上具有立法权属性。进而可以在税收调控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出“税收立法权”这一概念。

税收立法权,是指特定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制定、修改和废止税法的权力,即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进行税收立法的权力。④但是税收立法权并不能当然等同于税收调控权,否则,其中之一就没有提取的必要性。事实上,在现实中真正起宏观调控作用其实并非税收,而是税法,⑤即无论何种税收调控手段,其最终都需要落实到法律这个载体之中,而其落实的过程即为税收立法权的行使,但成文的税收立法并非完全以税收调控为目的,其依然存在以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的部分,为此,德国1977年修正其《税收通则》第3条时,在有关税收的要件中“获得收入这一点为次要目的”的表述,就是以立法的行使明确了税收在税收调控之外仍有获得财政收入的目的。即税收调控权与税收立法权具有重合之处,但是二者不能完全等同。

(二)税收调控权的经济属性

从上述分析可知,税收调控权来源于法律的明确授权,即税收调控权的确立、分配和行使等均需通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来体现。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经济职能与社会职能在不断扩大,权力亦在不断膨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收调控权的产生和发展。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以及相关立法都非常重视,在“宏观调控”上升到宪法层面的同时,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中,也加入了宏观调控的相关内容,使“宏观调控”转化为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而作为其重要手段的税收调控也具有了法律上的合法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税收调控本身有有效与无效的区别,法律上无效的税收调控,在经济学上可能是有效的税收调控,此时就需要明确究竟是该从法治角度出发,对无效税收调控弃之不用,还是从实用主义出发,应用有益的无效税收调控。

从根本上讲,出现这种情形是由于法律的制定本身滞后于现实经济的发展,因此,一些违法的税收调控行为,在符合经济规律的情形下,最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社会福利,这最终会被认为是合理的,且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因此,对于经济上具有合理性或者合规律性的税收调控行为,必须考虑应如何在制度上予以保障,从而使其能够获得法律上的合法性,这就要求在赋予了税收调控权法律属性之外,还应深层次的突出其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即只有符合经济规律,最终能够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经济发展的税收调控行为才是真正有效的税收调控行为,而税收调控权的经济属性也将反作用于税收调控权法律属性。

三、税收调控权的产生原因

税收调控权并非是政府的一种天然权力,而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基于国家权力的变迁和规范而产生的,其具体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冲突

税收在经济运行中所起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其对经济的影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在自然经济与计划经济时期,由于进入市场的社会总产品的量不多,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能依靠市场自身取得平衡,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进入市场的社会总产品的量的加大,如果继续放任由市场自我调节,那么由此造成的自我利益分配不均衡将加剧,进而使得个人利益之间发生冲突,由此引发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最终背离了社会整体利益。由此,需要由特定主题基于社会整体利益的考虑,对利益分配进行规制。

(二)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表明,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而这一目标的最终体现即为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表者是国家,具体化为国家机关。此种代表,不仅应表现为明确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界限,而且还应当表现为社会整体利益受损时利益的维护及救济。而对此利益的维护及救济所表现出来的权力即为一种国家权力,而国家利用税收调控的方式来进行利益维护即为税收调控权。

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冲突,以及基于冲突之下需要的社会整体利益维护为税收调控权产生的原因,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提取税收调控权这一权力的立足点。

四、税收调控权的权力来源及行使主体

(一)税收调控权的权力来源

作为一种经济法上的权力,税收调控权区别于征税权等税法权力,其权力来源主要是税收调控法及相关法律。具体体现为,宪法中有关宏观调控的法律规定,宏观调控基本法有关税收调控的规定,其他税收相关法中有关税收调控的法律规定。

(二)税收调控权的行使主体

税收调控权的行使主体是国家这一抽象行为主体,而国家又具体赋予相应的国家机关予以行使。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1.税收调控权行使的核心主体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其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税收调控,行政机关基于立法的要求来具体执行。此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国家税收调控权的行使主体,而行政机关只是具体的执行主体,在具体行使行政权而非税收调控权。

2.中央人民政府行使税收调控权。中央人民政府在人大授权的范围内有制定税收行政法规的权力,即国务院的立法权必须有授权法的根据,且授权决定要有明确的授权目的和范围,且不能转授,而在时机成熟之时,国务院有义务及时提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而其他税收调控措施的施行则需要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规定之下施行,即政策的制定与施行需在法律指引下完成。

3.地方人大及地方政府行使地方税收调控权。地方的税收调控权与中央人民政府类似,即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授权范围内行使地方税收立法权,只有在地方对其自治事务,有自治立法权,并自负财政责任,始能开源节流,走出财政困境。⑥

按照上述分析可知,立法机关负责将税收调控权的相关政治规则予以法律化,而这些规则不仅应能有效约束政府的所有调控行为,且应该使得调控受体能够对行政机关实施税收调控的时间、方式有所预见,从而得以对个人行为在此基础上有所规划。行政机关则负责在这一既定规则指引下按照其所宣示的方向来具体实施税收调控,其中立法和政策制定部分属于税收调控权的实行,税收征管等其他税收行为则为行政权力的行使。按照此种约束,既明确了各种国家主体的税收调控权界限,同时使个人行为对得有效规划。

五、结论

通过学理上对经济法上权力税收调控权的概念解析,期望对税收调控及发展予以理论回应,进而指导与规范税收调控的实践运行,并以此来合理地通过国家干预来弥补市场缺陷,以推进国家经济法治化相关问题的探讨。

[注释]

①[日]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第四版),陈刚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②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4页。

③曲顺兰、朱庆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调控与税收中性”,载《税务研究》2000年第9期。

④刘剑文:《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155页。

⑤廖益新,李刚,周刚志著《现代财税法学要论》,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

⑥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财政宪法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页。

[作者简介]李鑫良,山西大学法学院2011级经济法学研究生。

作者:李鑫良

第3篇:中职税收教学中易混淆概念的解析

摘 要 税收是中职会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有几组概念经常被学生混淆,本文通过举例进行解析。

关键词 中职税收教学 易混淆概念 举例解析

税收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要求学生必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知识。在教学和回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几组看似相似却又有不同之处的概念经常被混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相同和不同点也常常难于把握,为此,本文通过举例进行解析。

一、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税法中规定所得税纳税人为企业的要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一)居民企业

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1.判定标准

(1)依照中国法律、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

(2)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2.纳税人范围包括:国有、集体、私营、联营、股份制等各类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适用个人所得税)。

3.征税对象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

(二)非居民企业

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1.判定标准

(1)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法规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企业;(2)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2.纳税人范围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包括:(1)管理机构、营业机构、办事机构;(2)工厂、农场、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3)提供劳务的场所;(4)从事建筑、安装、装配、修理、勘探等工程作业的场所;(5)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

3.征税对象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在讲解时要强调两者的判定标准和征税对象,只有准确判定企业是居民企业还是非居民企业才能知道企业在国外的所得是否要纳税。

二、起征点与免征额

起征点与免征额是税收要素减免税中相关的两个概念,都是对纳税人的一种税收优惠,但在实际操作中二者经常被混用,其实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一)起征点

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征税的起点,即开始征税的最低收入数额界限。规定起征点是为了免除收入较少的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缩小征税面,贯彻税收负担合理的税收政策。

起征点的主要特点是:当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时,不用征税;当课税对象达到起征点时,对课税对象全额征税。

起征点在增值税和营业税中的应用比较多,主要是针对增值税和营业税中的个人。如,增值税中规定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在2000元~5000元;提供应税劳务的为月劳务收入额在1500元~3000元,按次纳税的为每次销售额150~200。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可以在幅度中选择具体的数额并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二)免征额

免征额又称“费用扣除额”,是指《税法》规定的在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中预先确定的免于征税的数额,即在确定计税依据时,允许从全部收入中扣除的费用限额。规定免征额是为了照顾纳税人的生活、教育等的最低需要。

免征额的主要特点是:当课税对象低于免征额时,不用征税;当课税对象高于免征额时,则从课税对象总额中减去免征额后,对余额部分征税。

免征额在个人所得税中的应用比较多,如按最新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6月30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工资、薪金所得免征额为3500元;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或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免征额为定额800元或定率为收入的20%等。

(三)起征点和免征额的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

两者的相同点

(1)二者均属于减免税范围;(2)一般都是针对于个人;(3)当课税对象的额度小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二者都不予以征税;(4)二者都是针对课税对象而言,而不是针对税额而言的,如关税中一票的关税税额在50元以下的免征关税,此处的50元不是免征额。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

2.两者的不同点

(1)当课税对象的额度大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采用起征点制度的要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采用免征额制度的仅对课税对象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2)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照顾的是低收入者,后者则是对所有纳税人的照顾。

当然在生活中人们往往把两者看成是一回事,所以报刊媒体上的起征点实质就是免征额,这一点必须说明。

三、打折销售、折扣销售、销售折扣、销售折让以及实物折扣

打折销售、折扣销售、销售折扣、销售折让以及实物折扣等概念出现在增值税的内容中,都是商家为了销售商品而采取的促销方法,如果购货方享受这部分优惠,销售方的会计收入是取得的实际收入即扣除以上优惠以后的金额,但它们的产生原因和销售方的税务处理是有一定差异的。

(一)优惠产生的原因不同

打折销售,一般是季节性或商品即将到达保质期时而采取的优惠措施,如换季时的服装销售七折,即原来售价为100元的商品,现在售价为70元。

折扣销售,即财务会计中的商业折扣,是指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时,因购货方购货数量或购货价值较大等原因而给予购货方的价格优惠。如购买1件,没有优惠;购买5件,销售价格折扣2%;购买10件,折扣5%等,通常说的九八折、九五折等。

销售折扣,即财务会计中的现金折扣,是指销货方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后,为了鼓励购货方及早偿还货款而给预购货方的一种折扣优待,也称为现金折扣。其表示方法是2/10;1/20;n/30。意思是10天内付款,贷款折扣2%;20天内付款,折扣1%;30天内全价付款。

销售折让是指货物销售后,由于其品种、质量或规格等原因购货方没有退货,销货方给予购货方的一种价格优惠。

实物折扣是指销售方在销售货物的同时,无偿赠送一部分商品的优惠措施。如日常见到的“买十赠一”等方式。

(二)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不同

打折销售,是在实现销售时同时发生的,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总额扣除折价后的余额。

折扣销售是与实现销售同时发生的。因此,《税法》规定,如果销售全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全额扣除折扣后的余额;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全额。

销售折扣发生在销货之后,是一种融资性质的理财费用,因此,销售折扣不得从销售全额中减除,即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货物的全额。折扣部分作为融资费用进入财务费用核算。

销售折让是在货物销售后发生的,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确定需要与纳税期限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相结合。根据2007年1月1日实施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通知》(国税发〔2006〕156号)规定,一般纳税人取得专用发票后,发生销售折让的,购买方应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主管税务机关对一般纳税人填报的《申请单》进行审核后,出具《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

销售方凭购买方提供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在防伪税控系统中以销项负数开具。因此,增值税计税依据的确定是分别不同的情况处理的:发生销售折让的当月取得《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当月增值税计税依据是扣除销售折让后的余额;发生销售折让的次月或以后取得《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当月增值税计税依据是销售全额,发生的折让额应在收到《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的期限内扣除。进而可以确定企业发生销售折让后,一般以销售折让后的余额作为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只是有一定的时间差。

如果销货者将自产、委托加工和购买的货物用于实物折扣的,则该实物款额不能从货物销售全额中扣除,且该赠送实物应按增值税条例“视同销售货物”中的“赠送他人”计算征收增值税。如企业采取“买十赠一”的优惠措施,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十件商品的销售全额和一件赠送品的销售额之和。

四、混合销售行为与兼营行为

(一)混合销售行为

1.含义

同一销售行为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增值税的非应税劳务(即营业税应税劳务)两个税种的销售行为。

特点

强调同一项销售行为中存在两类经营项目的混合,二者有从属关系。且从同一受让方取得价款。

税务处理

对于从事货物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均视为销售货物,缴纳增值税,对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同销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不缴纳增值税,缴纳营业税。(按主业交)即税务处理是“或增或营”。

实际讲授中要告诉学生“谁多征谁”即货物年销售额超过50%一并征增值税,非应税劳务年营业额超过50%一并征营业税。关键还要看行业性质。

(二)兼营行为

1.含义

纳税人的经营范围既包括销售货物的应税劳务,又包括提供非应税项目。

特点

强调同一纳税人的经营活动中存在两类经营项目,二者无直接从属关系。实际中最直接的判断是看企业营业执照上规定的营业范围是否包括了两种应税劳务。

税务处理

分别核算、分别征税,即对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对提供非应税项目获得的收入额征收营业税。(各交各的)

(三)混合销售与兼营的区别

(1)混合销售是纳税人的一项销售行为涉及两种税,二者有从属关系,而兼营是纳税人的经营范围涉及两种税,二者无从属关系。

(2)两类行为应分别核算前者只征一种增值税,后者分别征增值税和营业税两种税。

(3)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销售额“就高不就低”,即按税率高的纳税。若有免税、减税项目的,不得免税、减税。

五、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和纳税申报时间

这是税收要素中讲解纳税期限时需要加以区分的三个概念,理解它们对于纳税人能否准确计算应纳税款,能否保证应纳税款的及时足额上缴等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概念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指纳税人具有纳税义务的起始时间,是一个时间点。《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采取预收货款方式结算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货物发出的当天,特别是指当天的某个时间点。如纳税人销售一批货物收到预收货款的日期是2009年9月20日,发出货物的日期是2009年10月2日,则其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是2009年10月2日,而不是2009年9月20日。

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期限,有按年纳税、按期纳税和按次纳税之分,一般为一个时间段。《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增值税的纳税期限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当然这里的1日是指24小时这一时间段,而不是当日的某个时间点。

纳税申报时间是指纳税人在纳税期满后向税务机关进行申报并缴纳税款的时间,一般为一个时间段。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以一个月为纳税期限的,其纳税申报时间是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缴纳。如增值税纳税期限是2009年11月,则其纳税申报时间是2009年12月1日至15日。

(二)三者的关系

纳税人要保证及时足额纳税,除了掌握应纳税款的计算方法外,还要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根据《税法》确定不同税种的纳税期限,按年纳税、按期纳税还是按次纳税;其次确定每一笔业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否属于该纳税期限;最后根据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属于该纳税期限的业务计算应纳税款,在纳税期满后的纳税申报时间内申报并缴纳税款。如以增值税为例,某经营自行车的商业企业2011年6月发生以下业务:

1.6月5日,采用直接收款方式销售20辆,不含税单价1300元;

2.6月8日,采用赊销方式销售60辆,合同约定6月27日收款;

3.6月16日,购进100辆自行车取得防伪税控专用发票注明单价900元,防伪税控专用发票于6月30日到主管税务机关认证;

4.6月25日,采用预收货款方式销售30辆,货款已经收到;

5.6月27日,收6月8日的60辆自行车货款,发出25日的10辆,其余7月5日发货;

首先,确定纳税期限为2011年6月这一个时间段;

其次,确定每一笔业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直接收款方式销售20辆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收到销售额的当天,即6月5日;

赊销方式销售60辆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合同约定收款日期的当天,即6月27日;

预收货款方式销售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货物发出的当天,即应于6月纳税的是6月25日发出的10辆,应于7月纳税的是7月5日发出的20辆;

从以上可以看出对6月销售的110辆自行车只有90辆需要在6月纳税,而剩余的20辆应该在7月纳税;

最后,计算税款:应纳增值税=(20+60+10)×1300×17%-100×900×17%=19890-15300=4590(元)

纳税人应该于2011年7月1日至15日之间的时间内完成纳税申报并缴纳税款4590元。

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的概念比如免税和不征税、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视同销售中如何区别是销项税还是进项税额转出等等,往往是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也需要反复强调,举例说明,提问抽答,重复训练,重点评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容易理解,学懂学通,真正掌握税法对中职学生要求必须掌握的内容。

作者:肖平

第4篇:流通概念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案例1:(商业街建设)

案例思考:请结合上述资料,对我国商业街建设的现状进行评述,并谈谈我国众多商业街改造失败的原因何在?现代商业街规划建设的要点有哪些?未来商业街发展趋势如何?

答:总体上,我国商业街规划和管理观念落后,机制不灵活,设施陈旧,功能简单,企业间的协作程度不高,缺乏创新改造的动力。破坏原有商业生态,新业态又不被人们接受是主要原因。我国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但是没有很好地秉承我国古代商业街文化的传统,缺乏对本土商业街内涵和竞争优势的深度思考和挖掘。

规划上,要根据人口、商圈、文化而定,做好定位研究。尽快出台合理引导、规范商业街建设与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地方政府与商业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未来趋势:特色化、主题化、亲民化、文化凸显等趋势。

1、功能侧重有所改变。商业街的功能中,传统的“购物场所”功能相对弱化,而“生活广场”功能将得到加强,

2、小型商业街走向衰落,大规模商业街蓬勃发展。

3、商业街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法人化倾向日趋明显。

4、内部配置双向发展。一方面,同业种或同业态的店铺聚集在一起。另一方面那些业种不同但具有互补关系的店铺也倾向于聚集在一起。

案例2:(集市贸易)

案例思考:请根据你对集贸市场的理解,评述上述材料,并谈谈集贸市场在中国是否还有生存空间?如果没有生存空间,请说明理由;如果有生存空间,请谈谈今后集贸市场的发展走向,以及在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集市一直是城乡各地应用最为广泛的商品流通形式,为社会的商品流通、居民生活的便利、各地文化的交流等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集贸市场在中国是否还有生存空间这要取决于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完善,在小农业大市场格局下,集市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主渠道地位的转换,以及农产品流通效率和订单农业扩大,集市贸易将逐渐消亡。

案例3:某物流的家电增值服务

案例思考:1.请你结合本案例谈一谈对增值服务理解。2.家电企业或分销商在营销中,如何开发面对终端客户(或消费者)的增值服务体系?3.作为物流服务商,如何配合厂家或分销商,完善上述增值服务体系?

答:

1、增值服务是不改变成本或只增加少些成本的情况下,改进服务体系或服务设计,使得服务绩效能获得戏剧性改善。现代物流追求的三大境界:系统成本最低、反应速度最快、增值服务最佳。可见增值服务重要。服务于客户的客户,是增值服务开发的重要理念。此外,还有服务系列化、组合化、菜单化、定制化等理念。

2、向客户提供更富细节化、亲情化、知识化的“增值服务”,实现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共赢,这样才能更好的塑造品牌形象,利于品牌传播。像客户体验、回访客户、免费安装、免费维修等互动措施已经成为拉近消费者与品牌互动的有效方式。

3、物流服务体现亲情化、有形化、组合化、首位化等。除了提供仓储、运输、装卸等基础物流服务以外,开发客户商源,使物流中心变市场。利用商誉,开展金融服务。分析货物商情,提供采购、销售服务。降低客户成本,开展加工配送服务。 案例4:(中转仓库)

案例思考:1.为什么该仓库早在1997年就成立了配送中心,但真正的配送业务一直到21世纪以后才开展起来。2.你认为传统仓储企业如何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转型成功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答:

1、1997年成立了配送中心,但仍按传统的仓储企业模式运作,以送货服务为主要内容。企业在认识观念上和经营拓展方向上,应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从单一链条的服务型向整合供应链的经营型转变。

2、一是理念的转型,这包括人员素质的提升。二是作业流程的优化,向供应链管理或增值服务拓展。三是信息提升。最重要的是,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或创新商业模式。

案例5:(国有企业)

案例思考:请你结合所学理论谈一谈,如果该国有企业要从传统商贸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应该核心解决哪些问题?你有哪些好的资源重组思路和发展定位的建议?

答:该物资企业拥有一定规模的土地、仓储设施、运输手段,但资源分散并没有有效利用。核心问题要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模式重新规划和整合,提高增值服务的比重,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一是要加快物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整合,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

二是统一规划,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务,形成新的增值服务,形成新的核心竞争能力。

三是要重视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提高物流速度和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四是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五是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工作。

第5篇:红色资源概念再分析

摘要:关于红色资源概念界定的研究,学术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可知:红色资源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在这一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的总和。

关键词: 红色资源;概念;分析

概念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形成判断、推理、新的判断的基础,也是一门学科形成、发展的基础。红色资源这一概念是人们认识红色资源的起点,也是红色资源教育教学形成、发展的基础,进而有利于红色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因此,对红色资源这一概念的界定至关重要,也引起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广泛研究。而时至今日,关于红色资源概念界定的研究,学术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红色资源概念界定中,学界提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精神、载体、有价值及时间等关键词。笔者在对学界关于红色资源概念界定进行思考的基础,慎重地提出自己对红色资源概念的界定,并对其进行分析阐述,以与各位同仁交流讨论。笔者认为,红色资源这一概念可以表述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在这一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的总和。对这一概念,笔者分析阐述如下:

一、红色资源存在的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类实践活动与动物活动的区别之一在于人类实践活动实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属于一项人类实践活动,因此,必然受到意识的指导。理论是一种意识,是意识的系统化、科学化的结果,它将是红色资源存在的前提。然而在众多理论当中,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长存。

(一)马克思主义再认识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人们基本都取得一致同意。马克思主义指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创立并经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继承者继承、发展的关于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三维一体,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三维分别指的是创造者维度,阶级属性维度,内容维度。从创造者维度看,又可以分为个人创造者和集体创造者,正面创造者和反面创造者。从个人创造者来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启蒙者,马克思、恩格斯是创造者,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是发展者,习近平是集大成者。从集体创造者来看,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集体智慧的的结晶,马克思、恩格斯等个人创立的理论都是来源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等集体进行的罢工、斗争等集体运动。即使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来源于中国人民共同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正面创造者指的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指向人类社会未来的创造者。简而言之,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以上所述的个人创造者及集体创造者都属于正面创造者。然而,人们在肯定正面人物的伟大功绩时,往往忽略反面人物的作用,往往认为要是没有反面人物的阻碍,正面人物的积极作用就难以很好的发挥。虽然这种认为是有道理的,也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但是缺少了辩证思维,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正是在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创立发展的。因此,反面人物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发展中起了客观的积极作用。从阶级属性维度看,马克思主义无疑是具有工人阶级属性,这是正确的。但马克思主义也可以看作是无阶级属性的,正如“无运动也是一种运动”一样,无阶级属性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阶级属性。马克思主义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类解放,到那时人人平等,人与人之间没有阶级之分。从内容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及其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全面”布局等等。

(二)红色资源与马克思主义

笔者在自己提出的红色资源概念的表述中,提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意在突出马克思主义对红色资源这一事物的指导作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红色资源,这可以从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新中国成立这段革命历史进程中得到证实。马克思主义自从创立开始就受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在传入中国后同样受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非难,使得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民接受的道路异常曲折,甚至差点断送了革命前程。例如,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 王明等“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使得红军损失惨重,被迫长征。这种“左”倾冒险主义表面上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犯了教条主义错误,是一种非马克思主义,不顾中国革命实际,推行“城市中心论”反对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在这种非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挫折是必然的。然而,毛泽东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出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建立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并发展了中国工农红军,并在根据地斗争期间,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资源也就从此诞生了,并呈燎原之势。 历史从正反两方面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成果之一的毛泽东思想是红色资源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前提。

二、红色资源的创造主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资源一般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是先于人类社会而客观存在的资源,而社会资源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红色资源是一种社会资源,与人类的创造有关系,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产物。具体指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形成的资源。

(一)强调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

对于红色资源还念的界定,有学者认为“应以红色资源产生、发展与形成的特定历史时期为前提” [1]20.因此,笔者在自己提出的有关红色资源概念表述中,表述为“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按照语法分析,这是一个偏正短语,修饰词是“以毛泽东为领导”,说明在红色资源概念中提到的共产党既不是国外共产党,也不是邓小平为领导集体的共产党,更不是胡锦涛、江泽民、习近平为领导集体的中国共产党。这表明红色资源与毛泽东有着密切关系,毫不夸张地说红色资源就是毛泽东的专利。首先,从时间上看,红色资源存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之一,从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到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后新中国的诞生,都与红色资源时间上取得一致。接着,从毛泽东贡献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长征,延安时期的革命斗争,抗日统一战线的制定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论著都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的直接来源。

(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主导与主体分析

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领导者,但是仅仅靠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重任的,还要靠广大人民群众,正如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2]355这表明“汇聚起人民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力量是推动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重要前提。”[3]41在红色资源的创造发展中,中国共产党起主导作用,中国人民是主体地位,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发展着红色资源。首先,中国共产党在红色资源的创造中起主导作用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从中国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中国农民领导的起义、先进地主领导的社会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都不能胜利完成历史交给的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了历史任务。究其原因,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农民、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在当时行不通。农民的小农意识,“无人不均匀、无人保暖”的大同思想,决定了农民起义只起改朝换代的工具而已,开明绅士、地主及资产阶级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也没有根本动摇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成人员,如毛泽东、陈独秀及邓小平等,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都比封建制度统治制度下的农民先进。接着,中国人民在红色资源创造中的主体地位是理论与实际的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当然也是红色资源的创造者,并在创造中处于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是由多种原因决定的,一是中国封建制度存在时间漫长,制度严酷,封建制度下的农民人口数量多,受剥削压迫重,因此革命性最强。二是由于封建等级森严,广大农民没有条件接受教育,也就不可能很好地接受先进思想,因而不能像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一样觉悟高,也就不能处于主导地位。最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在红色资源的创造中互相推动。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正确方针政策推动中国人民进行红色资源的创造,同时中国人民在红色资源的创造中形成的经验,反过来被中国共产党加以消化吸收,使中国共产党更好的发挥主导作用。

三、红色资源的表现形式:革命实践和革命精神

红色资源只有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为人们所开发及利用,它不同于水、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自然资源,可以不经过人们的实践而客观存在于自然中。红色资源一定是在新民主主义这一伟大革命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并通过对这一革命的实践进行总结、升华,从而提炼为这一时期的革命精神。

(一)革命实践本身是一种红色资源

有学者认为“‘红色资源’ 即指那些能够顺应历史潮流,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切革命活动中凝结的人文景观和精神”。[4]44或者“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革命遗址、纪念场所、标志物、遗存物品和文献,以及承载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的载体等。”[5]23又或者“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的, 并可以为我们今天所开发利用, 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 [6]74从目前学界对红色资源的概念界定中可以看出,学界都把红色资源界定为人文景观、革命遗址、纪念场所、标志物、遗存物品等物质的东西和精神魁宝、民族精神等精神上的东西,是一种静态分析。如果从革命实践动态分析,可以把红色资源界定为一种实践活动,或者说革命实践本身就是一种红色资源。从这一角度看,红色资源包括根据地建设实践、军事斗争实践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这种根据地建设包含了政治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例如井冈山根据地建设、南泥湾大生产运动,都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精神这种红色资源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军事斗争中,毛泽东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及游击战、地雷战等战术,对当今军队建设都有积极意义,是军队建设的红色资源。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军队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三大纪律、八项主义、实事求是、科学世界观等等。关于是否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视为红色资源这一点,有学者认为红色资源可以概括为“对教育客体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7]97可见,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视为红色资源是合情合理的。

(二)革命精神是红色资源的本质表现

革命精神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之一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产生的精神面貌。从纵向看,革命精神具体包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和探索创新、实干兴邦的西柏坡精神。从横向看,革命精神具体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8]133从笔者对红色资源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红色资源表现为实践活动、精神及精神载体。革命实践活动、革命精神及精神载体三者相互联系,革命实践实践活动是在意识、革命精神指导下进行的活动,革命精神是抽象的,只有附着在革命遗迹、纪念馆、博物馆、历史文献等红色物质载体上,才能使这些红色物质资源具有教育、开发利用价值。由此可见,革命精神是一条主线,连接着革命实践活动和精神载体,是红色资源的本质表现,红色资源是革命实践和革命精神的统一。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笔者是按照“谁”依据“什么”“干什么”这一即简单又朴素的逻辑思路来对自己提出的红色资源概念的进行分析阐述的。其中,“谁”指的就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什么”指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干什么”指的就是革命。

参考文献:

[1]李贤海,李文瑞.对“红色资源”概念界定的思考[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0.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355. [3]高扬,杨宁.政治动员的治理价值——理解中国特色治理模式的新视角 [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41.

[4] 谭冬发,吴小斌.“红色资源”与扶贫开发[J].老区建设,2002(7):44.

[5] 徐艳萍.利用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8(5):23.

[6]胡 松, 杨宇光, 朱小理.“红色资源”的界定及其转化的必然性[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74.

[7] 王姣艳,李振东.浅论革命老区高校的红色教育[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5):97.

[8]陈世润,熊标.革命道路·革命理论·革命精神: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贡献[J] .《科学社会主义》.2013(3):133.

Re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Red Resources

Xiong Fei Cheng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330031, China) Abstract:Aboat study on the red resources concept,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different thoughts according to their lights.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we know that the red resources refers to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revolutionary spirit and its carrier formed in the Chinese people revolution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ith Mao Zedong as the leader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Key words: red resources; concept; analysis

第6篇:税收分析

浅谈税收分析

张世昱 40902035

摘 要: 税收分析是我国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基本方法之一。我国当前的税收分析工作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 还存在有待改进的问题。

关键字:税收分析 重要性 存在问题

随着税收工作整体进入税源管理时代,开展税收分析成为税收事业发展的必然,税收分析在税收征管和服务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如何利用税收分析这个方法,从中发现税收经济和税收管理规律,发现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更好地为税收管理和决策服务,是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税收分析的内涵

税收分析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对一定时期内税收与经济税源、税收政策、税收征管等相关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评价, 查找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提出完善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的措施建议的一项综合性管理活动。税收分析强调以丰富的税收资料为基础, 通过数据的挖掘与整理, 对税收工作和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评价, 对税收经济关系予以解释,对未来发展形势进行预测与推断, 为领导决策提供决策支持。 二.税收分析的重要性

(一)税收分析对正确进行税收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税收决策正确与否, 决定于能否严格按照客观规律进行, 而要保证决策符合客观规律, 除了要实观决策民主化和决策者善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作出决断, 运用严格而又科学的决策程序和科学的决策之外, 最根本的是把握客观实际情况和税收运动的客观规律, 而税收分析则是正确把握客观实际情况, 认识税收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

(二)税收分析是实行税收活动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首先税收分析是提供编制税收计划依据的手段。计划不能凭空制订, 只能是基于历史资料和实际情况来制订。这就要对前期税收活动实际情况和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总结经验, 把握税收发展变化趋势, 取得各项必要的数据, 才能对未来计划时期内可能达到的水平及变化趋势, 作出正确判断, 以编制出科学的税收计划。

其次, 税收分析是保证税收计划顺利实现的必要手段。通过税收分析, 可以正确评价税收计划完成的情况, 为总结税收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成绩与缺点, 评价各个税务部门及税务人员的努力程度, 表扬先进, 鞭策落后, 发现问题与差距,为进一步改进征收工作提供依据。

(三)税收分析是培养税源、提高经济效果的重要工具。 经济决定财政, 税收只有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国民收入日益增加的条件下,才能源远流长, 具有可靠的基础。离开生产的发展, 经济的繁荣, 税源就会干枯。要培养税源, 就要掌握经济发展的情况, 找出促进生产、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果的途径。税收分析则是提供这方面信息的重要工具。

(四) 税收分析是堵塞偷税漏税, 提高依法纳税自觉性的有力手段。

通过税收分析, 可以把握纳税人在缴纳税款过程中偷漏税款的具体情况, 了解偷漏程度, 也可看出偷税漏税各种手法所占的比重, 掌握哪些税种偷漏税款最为严重和偷漏原因等等情况, 从而发现税制和征收办法上的漏洞, 为研究改进征收管理办法, 健全税制, 堵塞漏洞, 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自觉性提供途径。

三、税收分析的存在问题

近年,各地税务机关加大了税收信息化建设力度,然而在思想意识、岗责机制、分析预测方法及分析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在深入分析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和准确预测税收形势等方面投入不够,制约了税收分析预测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思想意识问题

有的地方存在开展税收分析工作的意识不强,没有树立数字化的现代税收管理理念,对分析目的、成果价值及专业分析认识不足。税收分析就是简单地对增减因素和税收进度进行分析,将税收分析界定为税务部门内部日常或案头的分析工作,与经济关联度不强,对征管质量和效率的作用力较为单薄。税收分析预测还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存在着重完成上级任务,轻视分析预测成果的现象,不少优秀分析预测成果未能上升为管理决策,不能真正做到分析问题、预测形势、科学决策、解决矛盾。

(二)岗责机制问题

部分税务部门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税收分析管理制度和专门的分析预测机构。科研、计统、税政和征管查等部门都有分析预测的职责,但都不是专门的分析预测机构,大多没有设置税收分析岗位、配备专职人员,分析预测工作缺乏主动性和连续性。

(三)信息采集问题

当前,由于税务部门未与财政、工商和统计等部门实现横向联网,相互间未建立起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对有关经济指标、纳税人经营与资金活动等信息不能及时完整地采集, 可用信息资源有限,经济数据质量不高。同时,征管系统虽存储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资源,但真正对其挖掘、整理、加工和利用的很少,数据严重闲置,数据运用率较低。

(四)分析方法问题

目前,税务机关分析方法粗略简单,手段相对落后。一方面,税收分析预测的方法很多,如税收弹性分析、税负分析、税源分析和税收关联分析等。但在实际应用时往往过于简单,只就收入进度、增减情况、表面因素等粗略地分析,缺乏宏观与微观、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不够具体和深入,加上受基础数据等因素的影响,分析预测差异率偏高。另一方面,税收征、管、查都已基本实现了电子化,但分析预测手段却依然以半人工、半自动化为主,尚未建立起信息化支撑下的分析预测模型、智能化图表及专业分析软件,手段和效率尚处于较低水平。

四、税收分析的建议

(一)提高对税收分析工作的认识

我们当下的税收管理,其实正面临着两个根本性转变,即从围绕着任务的比较粗放的管理模式向围绕税源的比较精细的管理转变;从简单的就税收论税收的收入进度和增减因素分析到更加注重较深层次的税收与经济关系分析的转变。

(二)建立完善的岗责机制

要重点建立起基础数据采集录入把关制度。基层征收单位要设立数据审核岗, 管理员要认真负责,把住数据信息“入口关”;基层单位领导要逐户复核录入的数据信息,实行基础数据采集录入所长签字确认制,确保基础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全面。要在计统、税政、征管和税源管理等各级业务部门设置税收分析岗,明确具体职责和人员,保证事有其岗、岗有其人、人有其责。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各税种、行业和企业的税源、税负、税收情况进行连续分析预测,对税收现状与趋势做出完整、准确的判断。

(三)扩大信息数据采集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横向、纵向联网体系,实现各级、各部门和各行业涉税信息的广泛共享,构建统一的数据仓库。加强与社会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以分析预测指标、图表、流程和方法等为业务需求,开发适应分税种、分行业为主的分析预测应用软件,对数据自动抽取、整理、加工,形成一个以税收综合征管软件为核心的现代税收分析体系,实现工作过程的人机结合,提高分析预测的效率。

(四)建立科学的方法体系

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由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数理模型分析法三种方法组成的税收分析体系。即通过各项税收指标之间或者税收与经济指标之间的对比,运用因果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科学的数理统计理论和方法,借助先进统计分析工具,利用历史数据,建立税收分析预测模型,对税收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要把分析的着力点放在把握影响各税种的因素及其程度上, 先分税种分析、后汇集总量、再根据有关情况进行修正。

(五)建立税收分析考核制度

各级地税机关都要建立税收分析考核制度,将基础数据采集录入准确率、税收分析成果转化与应用水平、纳税评估与稽查选案效果等列入考核内容,严格奖惩;定期开展税收分析工作检查,奖优罚劣;定期开展优秀分析成果评比,对反映问题深入、指导实践效果突出的成果,予以通报表彰。

第7篇:煤炭税收分析

**地方税务局

**年上半年煤炭企业税收情况分析

**地税局:

根据省、市、县税务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县地税工作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依法治税,对企业强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增强税收征管的执行力,努力实现地税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实现“双过半”。半年来,我局在省、市局领导下,增强信心,围绕工作目标,加强煤炭企业税收管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煤炭行业税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05)153号]的精神,按照市局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执定《**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行业税收管理的通知》,全力以赴,切实抓好煤炭企业征收管理工作,现将**年上半年煤炭企业税收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煤炭企业的现状

我县现有**户煤炭企业,都是属于极薄煤层矿,其中批准生产矿井**户,在建矿井**户,未进入基建程序矿井**户。其中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属地税管理的有**户,所得税属国税管理有**户,查帐征收的企业为**户,核定征收企业有**户。

**年上半年,从荣县煤炭产量远程监控系统运行管理中心提供的监控数据看,我县现有**户煤炭企业正常生产,

**户企业因为政策性原因停产或半停产(技改、安全隐患等原因)。截止**月,我县煤炭产量**万吨,其中原煤产量**万吨,申报销售数量**万吨,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其中有利润企业**户,亏损企业**户,有欠税企业**户。

二、年上半年税收情况

**年上半年我局煤炭行业共实现各项税收**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万元,增长**%,增幅较为明显,税收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其中企业所得税**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万元,增长**%;个人所得税**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万元,增长**%;资源税**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万元,增长**%;城建税**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万元,增长**%;印花税**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万元,增长**%;其他基金附加**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万元,增长**%,从各税种的入库情况来看,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的增长,已逐步达到市局的工作要求。

三、煤炭业税收增长原因

今年我局根据省市局的工作要求,继续加强煤炭企业税收管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煤炭行业税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05)153号]的精神,按照市局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执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行业税收管理的通知》,切实抓好煤炭企业征收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向周边地区学习煤炭企

业的管理经验,制定适用于我县的管理办法,积极督促企业申报纳税,并结合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对煤炭企业进行纳税辅导工作。

四、煤炭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从我局**年的征收管理情况和数据统计情况看,虽然已逐步达到市局的要求,但在征收管理中还有一些薄弱环节和应该重点监管的企业。下面就存在的问题和应该重点监管的方面谈一点看法。

1、我局在对煤炭的征管中,部分正常生产的查账征收煤炭企业账面利润率较低或根本就没有反映利润。我局将在下月组织专项纳税评估小组对煤炭企业全面进行纳税辅导和监控并进行纳税评估,对涉嫌偷税、逃避、追缴欠税、抗税或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案件应移交稽查。

2、有部分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企业生产不正常亏损严重。对这部分企业主要由征收管理单位重点进行纳税辅导和监控,定期到企业了解生产情况和财务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和解决,特别要对企业的财务核算进行指导和监控。

3、对因进行技改工程和因其它原因停产和半停产的亏损严重的企业进行核定征收,征收管理单位要对其生产成本重点进行审查,看是否有应由维检费、安检费列支的费用挤进了生产成本和费用中,是否有应在在建工程核算的挤进了

生产成本和费用中,对这部分企业要进行跟综调查,随时了解和掌握其情况。

4、对耗电量大和雷管、炸药消耗量大而生产和销售数量又不很相近的企业,征收管理单位要对这部分企业与其它相似耗电量和雷管、炸药消耗量的企业进行比对分析,追究其生产和销售数量少的原因。

5、对有洗煤厂的煤碳关联企业,征收管理单位要对其销售价格与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行比对,对价差较大的要向企业提出整改意见,要求重新进行合理的定价。

6、欠税问题

近两年来,通过加强征管,欠税的户数和金额有了明显的减少,截止**月,我局共有**户欠税煤炭企业,共欠缴地方各税**万元,我局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笔清理,积极压欠。

第8篇:税收分析

关于对税收分析工作相关问题的认识

税收分析是我们基层分局最常用的一种文体,也是最贴近基层实际、最受领导重视的一种文体,因此,写税收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三个问题,"实际情况怎么样?也就是是什么的问题:什么原因形成这种现状?也就是为什么的问题:下一步具体的对策与措施?也就是做什么的问题"。由此可引导出税收分析的几个问题::

一、当前税收分析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主要特点

从形势看,

1、领导重视。分析是为决策服务的,随着领导认识上的提高,分析要求越高。总局、省局非常重视,总局定期召开分析会,各地区单税种超过30%都要分析原因。省局专门制订了税负分析制度,以后分季召开计统、税政、征管等部门召开的专题分析会,以后全市各区局都要开展。

2、社会关注。关注经济与税收的协调发展,关注税收负担是否过重。

3、政府关心。对税收工作要求很高,对税务部门的工作能力非常信任。今年提出增长25%的新目标,而且上半年要硬过半。

4、征管需要。征管质量已经达到90%以上,是否还有通过加强征管增收的余地,需要拿出有力的分析来。

5、自身提高。不断完善分析体系与方法。

从特点看,

1、从简单化向复杂化发展。以前是简单的增减收因素的分析,每一个增减变动都是以重点企业的增减变化来代替。目前已经进入了经济、政策、征管三因素综合分析阶段,运用的方法从简单的加减法转变为加减乘除平方开方全部上阵的综合数理分析方法。

2、由总量分析向结构性分析深入。GDP从总量到结构,税收从总量到分量,包括分税种、分行业、分企业。

3、相关性分析与税负分析成为重点。相关性分析,就是将税收与经济紧密结合,将相关指标一一对应进行分析。税负分析就是对宏观与微观税收负担率进行分析。相关性分析与税负分析最能够解释,税收的来源,增长的原因和税源税收及征管中的问题。

二、税收分析的主要方法

(一)分析指标:总量与增长、结构与周期(时间结构)、税负与弹性。

总量:年度总量、一段时期总量,注意省考核、市目标与各项收入之间的口径。

增长:绝对数(增收额),相对数(增长率,注意两年之间的计算与一段时间年均增长计算方法的区别)

结构:分税种、分经济类型、分产业(行业)、分地区、分重点户与面上

周期:主要是看发展规律与趋势。

弹性:是增幅与增幅的对比,反映增长速度之比,注意计算方法,第

一、税收与GDP的对比,GDP主要用可比价增幅。第

二、要用增幅比增幅。第

三、关于GDP水分问题。假定GDP的基数有水分,在执行期中,水分的部分和真实的部分同比例增长(正常情况下可能性较大),这时候是不影响弹性关系的,只有当水分的部分增速大于真实部分增速时(受到特殊因素影响),才会产生执行期弹性关系上的水分。但如果每一年水分增长的速度都要快于真实部分的增速,且快于的速度还不小(否则影响也不大),那么GDP中的水分将随着时序越来越高,比重越来越大,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但也不排除。因此,水分只能是保持同速增长或是以微弱的高于真实部分的增速进行统计,而不可能以大幅度的虚假水平进行统计。以这个逻辑来推理,只要把弹性关系做好了,用弹性关系来分析税收增长是否合理是有据可依的。

税负:分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分应交税负与实交税负,宏观税负其中分总量税负、工业税负、商业税负、行业税负。分子很清楚,关键是分母的确定,总量税负是税收/GDP总量,工业税负和商业税负则口径不一,一是用总的工业税收/工业总产值,商业税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但目前主流的运用方法是工业增值税/工业增加值 ,其中工业增加值来源于统计局(有时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但可以推算),商业增值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二)分析的过程及方法

1、收集数据。分年甚至分月总量与分税种情况,主要经济指标(GDP,可比价增幅等等,很多),分类型、分行业数据(会统报表),重点企业相关数据,税源户变动数据、横向对比用数据。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准确性。可用会统数据,注意总量与分量相吻合;二是口径问题,便于同比。税收分析调查样本要具有可比性和代表性。我们一般多采用抽样调查。样本是否具有可比性是决定税收分析发挥效能范围大小的重要因素。如:我们分析时,经常以某所、某分局、某户纳税人、某段时期的情况来说明问题,数量少、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比较窄,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就缺乏代表性和可借鉴意义。

2、进行数据分析。总量、增幅、弹性、税负,结构比重、增长贡献率、发展等,可以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趋势性分析(曲线)、对比性分析(柱形)、结构性分析(饼状),找到特点和规律。税收分析资料来源要具有客观真实性。税收分析的生命力来自于其客观真实性,越客观越真实,其生命力越强,可信度越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气怎样才能客观真实呢?一是调查报告必须来自于实践,必须深入。不能主观捏造、不能东拼西凑,不能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不宜采用过多的评论、表扬与自我表扬、揭露与批判的写作方法。所以税收分析的用语较为平淡,应着重于陈述一种事实、表述一种历程。最好采用"自描"的写作方法,是非功过最好交给读者去完成。二是分析必须全面。我们有些税收分析确实来源于实践,但只强调了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这样得出的结论就比较片面。因此写作税收分析必须掌握"两点论"、"重点论",文章忌偏激。

3、分析数据变动的原因。一是直接找到原因,二是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找到原因。所有的原因最好能够从经济、政策、征管等方面量化解释,并使分量等于总量(最高境界)。对问题的分析要具有逻辑性。税收分析不是感性或事件的汇集,必须围绕一定的目的

展开,必须按照事理、逻辑而展开,必须揭示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规律。税收分析的深度主要来源于此,同样的题材、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运用材料,税收分析的价值不同。关键就在于对问题的分析不同。如:我们基层很多同志掌握了很多第一手的素材,但现象罗列多、问题罗列多,深层分析少、逻辑展开少,对形成原因和历史背景材料运用少,因此分析不全面、不透彻的现象比比皆是。

4、有针对性提出问题、对策、建议。

〈1〉税收分析所提出的问题应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分析主要是为了反映情况、解决某一类具体问题而进行的,因此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我们在写作税收分析时,定位要准,目的要明确。切忌不明白分析的根本目的和意图,东一块、西一块,字数很多,建议很多、很好,也很广,但是得不到重视。因此一份税收分析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析的问题是否新颖,是否得到别人的关注,是否是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只有在税收分析反映这些问题,才能引起重视,才具有现实的价值。如:税源分析各个分局都有,如果角度不变、影响因素不变,文章就没有借鉴意义,文章的价值就不高。

(2)建议或措施要具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税收分析更注重实践上的可操作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都必须明确,不能虚、不能"空对空",比如:我们在分析税收负担时,措施就是改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然后就是好处优点一罗列,至于如何改、改了以后的操作问题、管理问题、对收入的影响问题等都略而不谈,通篇文章洋洋洒洒,具体操作却无从下手,或者说,按照文章的措施实施后心中无数,后患无穷。因而这种文章一般得不到领导同志或上级机关的认同,自然文章的价值就大打折扣。

五、做好税收分析的体会

1、勤动脑。主要是要勤学习,勤思考。一要学习税收业务。懂税收、懂口径、懂政策。要了解税收产生变化的全过程。同口径才能对比,税负、弹性、占比等。二要学习经济知识。三要懂生产经营常识。畅销、滞销。

2、勤动脚。多下户,最好的分析报告是跑出来的,是从征管一线来的,不是闭门造车写出来的。分析报告最有价值的部分是真实情况,不是华丽的词藻。

3、勤动手。当然要真正写好税源税收分析报告,还要自己亲自动笔,通过亲自撰写,掌握报告的体例,掌握分析的方法。在实践运用中去提高。最好是先写一篇综合性的分析,提高能力。

4、多用心。做有心人。一是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二是日常交流。另外一定要长期积累,定期分析,功夫在平常,心中有数,到时就信手拈来。

第9篇:税收分析1

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良性互动机制旨在减少税收流失,降低税收风险,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这一目标的实现,最终必须通过有效实施税务稽查,发挥其打击、震慑、促收、促管作用,提升联动机制整体效能。而税务稽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案的准确程度,只有选准稽查对象、稽查重点,才能抓住整个稽查工作的中心链条,推动稽查向纵深发展。否则不仅会造成人员和时间的浪费,也降低了税务稽查的威慑力和效率。因此,如何提高选案准确率是我们必需思考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税收分析指导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向税源监控要案源、纳税评估为稽查提供有效案源、稽查和评估促进税源监控”的互动机制,实现分析、评估成果共享,提高稽查选案准确率,全面提升税源监控水平。

(一)深化税收分析,提高实用效果,引导科学选案

税收分析作为互动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决策作用。但目前的税收分析深度不够,宏观分析一般停留在税种、税负、税源结构及同期同类比较等简单的分析对比上,微观税源分析停留在销售收入等几个简单财务指标的变动上,局限于一个企业的得失,简单对比, 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对税源管理没有完全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因而迫切需要提高税收分析的深度,建立完善科学的税收征管状况、征管能力的分析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提高税收分析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引导性。要以行业税收分析为切入点,以行业平均增值率、平均利润率、平均税负、平均物耗能耗高低等为主要指标,根据宏观税收分析、行业税负监控、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核算情况以及内外部相关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反复交叉对比,找准行业总体指标与纳税人个体指标之间的差异,综合权衡各种信息,判断企业纳税申报的真实性。按照分析过程中形成的风险点和优先级,寻找税源变化及流失的趋势和渠道,进而为评估、稽查锁定范围和方向,引导科学选案、提高选案质量。

(二)规范纳税评估,提高评估功效,输送有效案源 纳税评估这一环节承上启下,在互动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从目前看纳税评估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力。表现在一是纳税评估指标分析体系不完善,致使评估难度大、效果差。现行评估指标体系的最典型思路是对某些企业测算得出税负率区间,而后要求行业中的其他企业以此为标准进行所谓真实的申报,评估处理依据以偏概全,非常模糊,结果造成评估人员和纳税人之间出现讨价还价的局面,最终评估工作流与形式;二是纳税评估与征收、稽查的关系未能理顺,评估充当了类似“准稽查”的角色,即纳税评估是不带处罚的税务稽查或辅导式的税务稽查,角色的混淆和颠倒,削弱了纳税评估应有的功能。要突出纳税评估的功能和效应。首先要进一步明确纳税评估的效能定位。纳税评估的正确定位应该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合理性进行评定的一项税收管理服务工作。它是介于税收日常管理与税务稽查之间的一种管理活动,目的是为纳税人对非恶意偷税行为自查自纠提供预警和帮助提醒,而对有恶意偷税疑点和经评估约谈后仍未自查自纠的问题向税务稽查部门提供案源。因此纳税评估也是一种选案手段,是对原有稽查选案方式的一种有效补充。其次应进一步完善纳税评估指标分析体系,在对纳税人涉税信息全面收集整理、纵横对比分析和综合测定后,建立较为完善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合理性原则为标准。针对每个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进销规模等进行非量化的模糊分析,验证其是否符合合理性要求。对不符要求,经评估有问题的这样一些企业,经稽查有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大。三要规范纳税评估案件移送选案的标准,移送标准应包含二方面内容:一是定性标准,如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涉税违法行为嫌疑的,拒绝自查和约谈举证或提供虚假资料的,经约谈举证疑点仍难以排除以及以前纳税评估时被发现并得以纠正的问题再次发生的等;二是定量标准,根据事前设定的几个行业主要指标,如有二个以上不正常或者一个主要指标低于或高于正常指标在多大幅度以上的。同时要建立纳税评估移送案件联系和反馈制度,为税务稽查选送有效案源,充分发挥税务稽查打击型监控的效能。

(三)拓宽案源渠道,完善指标体系,促进正确选案

稽查部门要杜绝坐等案源的做法,积极深入基层寻找案源,及时收集、分析地区纳税环境,加强税收调研,依靠准确的信息,有价值的线索,先进的分析方法,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选案体系。为此,要建立和完善信息提供机制,通过法规、规章等法律形式,制定纳税人必须提供的信息项目和具体要求,以确保信息来源的准确全面;充分依靠科技手段,拓展收集信息的渠道,广泛采集各方面的信息,加大税务机关与企业经营信息共享面,加快与工商、公安等部门联网,实现对纳税人的经营情况.纳税情况、资金运用情况等各类涉税信息的整体共享,变被动为主动,变静态监控为动态监控;进一步强化数据信息管理,应用先进的数据分析理念和成熟的数据分析算法,对已掌握的数据资料进行有效加工、整理、分析、挖掘,深入揭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定量比较,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能够定性的量化指数标准,从而作为确定纳税异常户的参照依据,逐步形成自成体系的案源管理系统,为稽查检查提供准确的案源和清晰的检查思路。同时坚持前期选案根据和后期评价相结合,及时根据查处结果对前期的选案指标加以总结和修正,使得我们在选案——稽查——选案的良性互动中完善我们的选案机制、选案方法,通过实践一步步地摸索与反馈来及时修正选案指标,建立起一套更科学系统的稽查选案指标体系。

(四)健全完善制度,强化协调配合,提高选案实效

分析、评估、监控、稽查的深层次互动不能拘泥于协作机制的简单建立,必须以目标为导向,拓展互动深度,实现优势互补,切实提高稽查打击的准确性、实效性和震慑性。 一方面应畅通评估机构、稽查部门和税源管理部门的协调机制,完善分析、评估、稽查查定期联系制度、资料传递制度,制定信息传递办法,相关信息报表,明确信息传递内容、时间。从管理项目确定的分析开始,按照相关性原则将各专业部门的管理措施加以协调后统一部署,避免工作的交叉重复,促进工作有序开展。另一方面应建立切实可行的复核和监督机制,切实提高选案实效。尽快地建立一套完整的切合实际的信息采集(传递、管理、反馈)制度,选案分析制度,查中监控制度,总结汇报制度,以保证前期的科学选案得到充分的落实;积极采取措施强化对评估和稽查结果的复核监督;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分析、评估和稽查反馈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对于那些随意应付检查的行为或是查账不深入、不彻底的企业,不能轻易地出具结论,即使有些个案中由于某种特殊不违法的因素造成指标的异常,也应通过大量的数据来印证该项指标的特殊性并按照抛开该因素影响后还原其正常指标,这样才能对前期的选案做出真实、科学的反馈评价,进一步提高互动实效。

上一篇:科普知识竞赛题库下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