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税收筹划与管理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司税收筹划与管理(精选8篇)

公司税收筹划与管理 篇1

第一百一十八条 XX系统财务部门应按规定向税务主管机关及时办理税务登记、年检、税务事项变更登记等相关工作。

第一百一十九条 各公司应当结合产业、产品等情况,按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向属地税务机关积极争取税收优惠政策;按规定正确计提、核算各种税费;及时办理税收申报、解缴等工作。

第一百二十条 股份公司建立税收筹划领导小组,负责审批XX系统各公司的税收筹划方案。

第一百二十一条 各公司应在非违法前提下,通过对涉税业务的研究和策划,制定、比较和优选纳税操作方案,并以涉税零风险和绝对节税为判断标准。

第一百二十二条 税收筹划工作由股份公司财务部统一组织,各公司财务部负责具体实施或专项方案的草拟、报批、实施工作,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

第一百二十三条 税收筹划人员应当熟悉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能熟练运用税收筹划的技术手段。

第一百二十四条 税收筹划工作必须坚持以合法为前提,即纳税筹划运用的手段,必须符合现行税收法律规定,不得与现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相冲突,严禁采用隐瞒、欺骗等违法手段。

第一百二十五条 税收筹划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一切选择和安排都必须符合节约税收成本、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使公司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享受与行使。

第一百二十六条 税收筹划工作应以对公司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统筹分析为前提,根据现行税收法规,进行事前分析、制定、选择最佳的税收筹划方案,并能给公司带来绝对的利益。

第一百二十七条 税收筹划工作应当贯穿于业务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属地单位应当加强对税收筹划工作的领导与督促。

第一百二十八条 税收筹划的对象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常规性经济活动:主要是价格转移、存货计价、费用分摊、购货等;

(二)专项性经济活动:主要是企业设立与分立、风险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筹资、融资租赁、企业兼并与收购、清算等。

第一百二十九条 税收筹划方案实施前,应对效果进行预测和评估,并经股份公司批准同意。

第一百三十条 税收筹划的策略、技术和方法,应随着税收政策及相关法规的变化而适时调整。

第一百三十一条 税收筹划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一)避税筹划:即在充分了解现行税法的基础上,通过掌握相关会汁知识,在不触犯税法的前提下,对经济活动的筹资、投资、经营等活动作出安排,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目的的行为。

(二)节税筹划:即在不违背税法立法精神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法中固有的起征点、减免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经营活动的安排,达到少缴或不缴税的目的。

(三)转嫁筹划:即通过价格的调整和变动,将税负合理转嫁给他人承担的经济行为。

第一百三十二条 税收筹划应当运用以下技术:

(一)税率式纳税筹划:即利用国家税法制定的高低不同的税率,通过制定纳税计划来减少纳税的方法。

(二)税基式纳税筹划:即在遵守各项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增加成本支出或费用摊销。

(三)税额式纳税筹划:即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法来减少自身的税收负担。主要是利用免征额、起征点以及减免税优惠政策,达到减少税收的目的。

公司税收筹划与管理 篇2

我国是法治国家,纳税人必须根据税法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而纳税必然减少纳税人的净利润,为了在合理、合法、合规的情况下达到节税,实现企业要生存、发展、获利的总体目标,企业应以获得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即企业在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上,进行税务筹划是必经之路。实现该目标的途径有:一是增加企业收入;二是降低企业成本费用。而企业税款就是作为一项费用存在的,它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违法偷逃税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名誉及商誉上的损失、罚款及罚息等经济利益的流出,于是谋求合法避税便成了人们的最佳选择。税收筹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目前,国家为了对某些征税对象和纳税人给予照顾或鼓励而采取的各种税收优惠措施,包括减免税、退税、起征点和免征额设定、费用附加扣除、亏损抵补、资产优惠处理等,这些税收优惠措施使得各地区、部门、行业、企业和产品在纳税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其差异成为税收筹划产生和成长的土壤,吸引着纳税人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进入享受税收优惠的范围内实施合法避税。

二、税收筹划的概念及特征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所谓税务筹划,是指在投资、筹资、经营、股利分配等业务发生之前,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事先对纳税事项进行安排,以达到最低纳税额度。合理、合法、合规、及时、有效地进行税务筹划就象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企业遵纪守法,一方面降低企业成本费用,增加净利。最终达到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税务筹划的显著特征

1. 全局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济出现了多元化、多渠道、覆盖面宽、涉及范围广的趋势。税务筹划不再仅仅是一种行业、一个部门、一种产品基础上的单纯的筹划活动,而成为触动企业发展全局,减轻企业总体税收负担,增强企业税后利润的一种战略性筹划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合并、分立、重组不断涌现,税务筹划的全局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筹划缩小税基、适用较低税率,合理归属企业所得的纳税年度,延缓纳税期限,实行税负转嫁,进而降低了整个企业的税负水平。

2. 合法性

合法性是税收筹划的前提,也是本质特点。纳税人必须严格地按照税法规定充分地尽其义务,享有其权利才符合法律规定。税收筹划只有在遵守合法性原则的条件下才可以考虑纳税人少缴税款的各种方式。它与偷税、逃税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是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或进行假的纳税申报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非法行为。

3. 预见性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对企业经营管理、投资理财等部分活动的事先规划和安排,是在纳税义务发生前进行的,具有超前性;而偷税则是应税行为发生以后所进行的,对已确立的纳税义务予以隐瞒、造假,具有明显的事后性和欺诈性。

4. 选择性

税收筹划与会计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受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非常明显,即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也是一个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

5. 收益性

税收筹划作为纳税人的一种理财手段,不仅可获得直接经济利益,而且可通过递延税款的办法进行筹资以获得间接利益,从而增强抵御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能力。

税收筹划是对税收政策的积极利用,符合税法精神。进行税收筹划使纳税人被动的纳税行为变成了一种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行为。对征税机关来讲,利用纳税人的这种积极性,不但抑制了偷税、漏税、逃税,而且方便了征税。从而鼓励了纳税人依法纳税,提高了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三、如何进行税收筹划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济出现了多元化、多渠道、覆盖面宽,涉及范围广的趋势。税务筹划主要通过缩小税基、适用较低税率,合理归属企业所得的纳税年度,延缓纳税期限,实行税负转嫁,进而达到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增强企业税后利润的一种战略性筹划活动。我们现以软件开发行业具体举例税务筹划,如计算机软件开发企业因其产品的特殊性,故在选择作为软件系统服务或作为开发产品的应税行为会随着企业的税务筹划的利益性而适用不同的税种,即营业税或增值税。

首先,计算机软件在开发企业选择软件系统服务项目时,按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应征收营业税,因软件服务营业税法定征收税率为5%,但可以随企业是否能取得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局对营业税的减免额度(0-99%)审批而缴纳部分税款或全免税款。故企业在税务筹划中应充分考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同时考率认定条件的存在复杂性、技术性、人员素质比例、技术先进等方面的认定困难,故企业在税务筹划初期应对有关项目的因素进行调研,才能确定初步税务成本与其他税务筹划方案的比较。

其次,计算机软件开发企业选择开发产品作为应税项目,按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应征收增值税,因增值税法定销项税率为17%,且软件开发企业大部分情况下可抵扣进项税额比例较低,大部分的成本为科研开发人员的人事费用,故若单独从税种上比较,增值税的实际税负率应高于营业税的税务率5%,可进一步从增值税的优惠政策中入手去进行评价。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25号)文件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至2010年底,对软件开发企业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故企业在税务筹划中应充分考虑软件开发企业认定的条件成本,衡量初步税务成本与其他税务筹划方案的高低问题,确认最优方案。

再次,因增值税规定中有出口“免、抵、退”税的政策,若企业项目发展软件计划可以认定为软件开发企业,及相关的软件能符合软件产品的规定,并能在软件出口合同登记管理中心登记并正式生效后,对销往境外的软件产品可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动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财税[2002]7号)规定,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故生产企业是出口“免、抵、退”税筹划的起点。

综上所述,软件开发企业在税种筹划中因所取得的资格不同,而适合不同的税种。在增值税筹划中,软件开发企业能否得到认证为软件开发企业是其筹划重点,若不能取得软件开发企业的认证,软件开发企业在税务筹划中,应选择营业税作为应税项目。

总之,企业进行税收筹划,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它贯穿整个公司、集团,需各部门同心协力去完成的。且企业进得税收筹划,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合法节税增收,提高经济效益。但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和将筹划付诸实施的过程中,又会发生种种成本,因而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先对预期收入与成本进行对比,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其成本时,筹划方案才能付诸实施,否则会得不偿失。如果为筹划而筹划,不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税务筹划是一项应当全面考虑、周密安排和布置的工作,应做到事先筹划、事中安排、事后总结,最终达到税务筹划目的。

摘要: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而企业是以获得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故谋求合法避税便成了企业的最佳选择。企业要实现合法节税增收,提高经济效益,应当根据税务筹划具有全局性、合法性、预见性、选择性、收益性等特征的要求,采取合理缩小税基、选择适用的较低税率;合理归属纳税年度,延缓纳税期限;合法转移税负等措施,从而增强抵御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能力,最终达到税务筹划目的。

公司税收筹划与管理 篇3

税务筹划,是指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的获得“节税”的税收利益。

一、对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

企业所得税是很重要的一个税种,如何依照税法的规定,最大可能地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的主要内容:

(一)确保收入及成本费用真实合法,防止税务检查风险

集团公司应制订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收入在财务账上完整反映;集团公司还应加强对成本费用的管理,防止不真实的成本费用开支,并防止虚假发票报销套取资金。通过以上控制,不仅可以增加集团公司的利润,还可以防止税务检查调增纳税所得额,增加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充分了解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为集团公司节税打下基础

所得税优惠政策包括:免税收入、免税(减税)行业、项目或地区(如农、林、牧、渔业项目,技术转让所得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所得税减免)、三免三减半政策(如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等)。另外还有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

集团公司所涉及的行业多,涉及的税收减免政策也多,财务人员应充分研究与集团公司相关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早作安排,使集团公司充分节税。

二、对房产动迁的税务筹划

(一)房产动迁过程中最主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

1.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0号)第十五条“企业在搬迁期间发生的搬迁收入和搬迁支出,可以暂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而在完成搬迁的年度,对搬迁收入和支出进行汇总清算”,第十六条“企业的搬迁收入,扣除搬迁支出后的余额,为企业的搬迁所得”。搬迁收入包括“搬迁过程中从本企业以外(包括政府或其他单位)取得的搬迁补偿收入,以及本企业搬迁资产处置收入等”,搬迁支出包括“企业的搬迁支出,包括搬迁费用支出以及由于搬迁所发生的企业资产处置支出。搬迁费用支出,是指企业搬迁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安置职工实际发生的费用、停工期间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及福利费、临时存放搬迁资产而发生的费用、各类资产搬迁安装费用以及其他与搬迁相关的费用。资产处置支出,是指企业由于搬迁而处置各类资产所发生的支出,包括变卖及处置各类资产的净值、处置过程中所发生的税费等支出。企业由于搬迁而报废的资产,如无转让价值,其净值作为企业的资产处置支出。”

2.营业税。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单位和个人受让的土地使用权,以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土地使用权的购置或受让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按照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

3.土地增值税。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搬迁,由纳税人自行转让原房地产的,比照本规定免征土地增值税。符合上述免税规定的单位和个人,须向房地产所在地税务机关提出免税申请,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免予征收土地增值税。”

(二)利用税收政策筹划土地增值税的案例

某集团所属动迁安置公司用于动迁安置的房屋购买于较早时间(购买于2000年前),现在作为安置房屋,需向取得房屋的动迁居民开具发票,使房屋增值金额巨大,如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缴纳土地增值税,将支出巨大金额的税款。

针对以上情况,集团公司利用所了解的税收政策与主管税务机关充分沟通,争取得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

集团公司的方案一:争取政策动迁。集团公司向所在地区政府报告,争取取得区政府的支持,以文件的形式确定动迁安置属于政策性动迁,争取动迁安置房符合“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此种情况符合可以免缴土地增值税(《中华人民共和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规定:“……条例第八条(二)项所称的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是指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被政府批准征用的房产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权。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搬迁,由纳税人自行转让原房地产的,比照本规定免征土地增值税。”

集团公司的方案二:争取对2000年前的房产成本重新认定。集团公司了解到,有一家股份公司,其大量的自建房屋出售给职工或其他社会上人员,由于其自建房屋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账面成本很低,如果按现售价与原建造成本对比,将交纳大量的土地增值税,该股份公司在主管税务机关的认可下,对原自建房屋进行了评估,按重置成本(即重新建造或重新购买的成本)作为以上自建房屋的成本价,这样的处理使房屋的差价大量减少,因而土地增值税也大量少交。如果不能被主管税务机关将房产认定为“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则考虑是否可以将重置成本作为现有房产的成本。

该集团公司主管税务部门最终认可了方案二(没能获得政策动迁的有效文件),重置成本(最终可抵扣的成本)比账面成本高出很多,节约了大量税金。

三、其他税务方面的策划

(一)充分了解个人所得税政策,规划好职工收入

根据现行个税政策,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每年仅一次),应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税率按年终奖除以12后金额对应的税率计算),因此如果年终奖规划不得当,可能出现多1元钱年终奖,但个人所得税反而多几千元的情况。举例如下:

产生以上情况的原因是:年终奖发放54000元时,平均到每月为4500元时,对应的税率是10%;而年终奖发放54001元时,平均到每月为4500.08元时,对应的税率就是20%。而年终奖不存在分段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年终奖除以12后达到什么税率,就全部按同一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因此出现了以上年终奖多了1元,但实际少拿了4,949.20元的奇怪现象。因此集团公司财务应掌握年终奖缩水的区间,全面筹划员工收入,减少员工个人所得税支出。

(二)正确划分房产出租收入与物业管理费收入

由于房屋出租收入除了缴纳营业税以外,还需交纳12%的房产税,而物业费收入仅交纳营业税,因此,在单位将房产对外出租过程中,要严格划分房产出租收入与物业管理收入,不可将物业管理收入合并成房产出租收入而使税负大大上升。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公司税收筹划与管理 篇4

2014-7-30 16:57:43中国税务报字体:大小

987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物业管理作为其在消费领域延续而壮大起来的新兴行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随着城市各类住宅地产物业管理覆盖面的加大,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家庭和个人的生活都与物业管理密不可分,物业行业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本期《南京税务》将重点介绍物业管理在税收缴纳中面临的常见疑难问题。

营业税“差额扣除”有限制

城郊某物业管理公司从开发商手里承租了一栋商务楼,按每月50万元支付租金,然后装修分割成不同大小的面积租给不同的商户,每月共收取80万元租金。因该公司会计错误地认为其营业收入为与物业管理有关的全部收入减去房屋租金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收入,按照30万元作为营业计税依据缴纳了营业税。税务人员在得知情况后及时告知其关于物业公司差额纳税的规定,并要求其就该项业务补缴营业税。

税务人员解释,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第三条第十九项的规定,从事物业管理的单位,以与物业管理有关的全部收入减去代业主支付的水、电、燃气以及代承租者支付的水、电、燃气、房屋租金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税务人员指出,这里的代收水、电、燃气、房屋租金行为是指统一收取,统一支付给收费单位的一种代收代缴行为,实际上属于营业税“服务业”税目中的“代理”业务,不计征营业税,仅就其从中收取的手续费征收营业税,因此,该项代收费用可以按实际发生额从取得的总收入中扣除。而案例中该物业公司从开发商手中承租房产,再转租给其他商户,属于营业税“服务业”科目中的“租赁”业务,应按照“租赁业”税目全额计征营业税。通过税务人员的辅导,该物业公司最后补缴了营业税及其附加共计28000元。

税务人员提醒纳税人,物业管理单位不是所有的业务收入都可以差额纳税,应区分不同种类业务收入,按营业税相应适用税目税率计算缴纳营业税。

“服务外包”应全额缴税

近日,南京某家大型物业服务企业的财务人员李小姐到地税机关咨询税收政策,原来该企业由于负责的物业小区较多,现有工作人员无法满足物业服务的人员需要,准备将部分小

区的保洁卫生等工作分包给其他专业的保洁公司完成,并从收取的物业管理费中支付部分款项给其他专业保洁公司。那么物业公司能否按照扣除这一费用后的余额差额缴纳营业税呢?

税务机关解释说: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第三条第十九项的规定,从事物业管理的单位,以与物业管理有关的全部收入减去代业主支付的水、电、燃气以及代承租者支付的水、电、燃气、房屋租金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外包保洁业务,由于不属于上述文件规定的扣除项目,应当按照取得的物业费收入全额缴纳营业税,不得扣除支付给其他保洁公司的费用。

缴纳社保才能减免税

南京某物业公司近期新招募了一些退伍士兵做高档住宅区的保安,根据国家鼓励和推动就业出台的多项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企业吸纳的退役士兵,按规定缴纳社保、到税务局办理相关备案手续后可享受税收减免。该公司涉及职工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这两块保险缴费标准到底怎么算,又有什么区别呢?小李来到辖区地税机关咨询最新的社保费缴费政策,税政法规科的小陈热情接待了他,并详细地介绍了目前社会保险费的相关政策。

税务人员解释:“基本养老保险根据宁政发〔2009〕193号《南京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意见》,市本级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从2011年1月1日起调整为20%,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36号《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参保人员按照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而基本医疗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相似但费率有所差别,单位缴费比例为9%,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2%.所以对于小李所在的物业公司,在计算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时要注意区分。”小李听完豁然开朗,“过去一直没弄明白社保费的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这下全明白了,我们将按照规定足额缴纳社保费,并办理税收减免手续。”

装税控机可抵免税款

南京某楼盘近期为小区广大业主办理了交房手续,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会计老王来到地税窗口购买地税机打发票,为向小区业主收取物业费做准备,窗口工作人员很快办理完成并将发票递给老王,老王疑惑地问工作人员是不是忘记收钱了?工作人员微笑着向他做了解释。

“根据《关于发布取消和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财综〔2012〕97号)的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税务免征发票工本费(包括普通发票工本费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工本费),因此,你们购买发票不用再像过去一样支付工本费了。”老王听了后高兴地说,“像我们这样的大楼盘,一个月要开上万份发票,现在不用交工本费了,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了,看来我这个老会计也要不断关注国家好的税收政策啊!”

税务人员还特别提醒老王,目前购置税控收款机还有优惠政策,根据《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关于推广应用网络税控收款机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地税函〔2012〕年309号)的规定,纳税人购置网络税控收款机的费用,可以在申报缴纳税款时享受营业税全额抵免。

“财政补贴”免税有讲究

近日,某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人员徐先生到地税机关咨询税收政策,该企业由于招用大量的失业人员,取得了政府部门给予的“用工补贴”,问地税机关“用工补贴”能否减免企业所得税?

辖区地方税务局的税务人员结合物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税收政策进行了讲解。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第一条的规定,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一)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二)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三)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公司税收筹划与管理 篇5

2008年第17期

北京大成方略纳税人俱乐部

Beijing Dachengfanglue Taxpayer Club 本资料内容主要选自报纸、杂志及网络 免费资料,仅供俱乐部会员阅读学习

目 录

(2008年第17期 总字第四十四期)

2008年9月1日

1、利用估价材料避税存在高风险--------------3

2、税收筹划中净收益指标的运用--------------7

3、境外投资引入间接抵免所得税办法----------9

4、优惠大门向“核定”纳税人徐徐打开-------13

5、企业受赠业务的税务与会计处理-----------20

6、从预付账款核算异常发现问题-------------24

7、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的比较分析-------27

8、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税务处理差异(上)-33

9、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下)--35

一、税收筹划

利用估价材料避税存在高风险

设在革命老根据地的某企业(以下称“甲公司”)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3年的税收优惠,在免税期第3年的2006年12月初,甲公司购进一批价值300万元的材料。由于在价格上与供货方发生矛盾,双方各执己见,至2007年5月初才达成一致意见并结清了300万元的货款,甲公司于2007年5月中旬收到了300万元的原材料发票。

甲公司在收到发票以前,每月均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月末将原材料估价入账,月初再用红字将原账务处理冲回,直到2007年5月收到发票后才按照发票上注明的金额正式入账。上述购进的原材料在2006年12月底以前不仅全部耗用,而且生产的产品也在当年全部实现对外销售。

甲公司认为,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三条“纳税人申报的扣除要真实、合法。真实是指能提供证明有关支出确属已经实际发生的适当凭据;合法是指符合国家税收规定,其他法规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一致的,以税收法规规定为准。”在目前以票管税的体制下,甲公司免税期第3年300万元原材料在2007年4月底汇算清缴结束前未取得发票,属于“未取得真实、合法的票据”,因而虽然该批材料当2006年已被耗用且产品已被销售,但该300万元不得计入销售成本。而2007年5月甲公司取得合法票据,满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扣除条件,300万元销售成本应在2007年扣除。

按此思路,甲公司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自行作了纳税调整,并且得到了税务局的认可。这样,甲公司申报的2006免征企业所得税的利润额就增加了300万元(这300万元的利润是300万元材料制成的产品全部销售出去所产生的)。甲公司将300万元的成本计入实际收到原材料发票的2007年5月,并因此减少了2007年的利润300万元。按照当时33%的所得税税率,甲公司少缴了企业所得税99万元。

风险分析笔者认为甲公司这种利用估价材料避税方法存在很高的税务风险,根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主席令„2001‟第49号)第五十一条“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通知‣(国税发„2006‟56号)附件:•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表说明之第15行“纳税调整减少额”:填报根据税收规定可在税前扣除,但纳税人在会计核算中没有在当期成本费用中列支的项目金额,以及在以前进行了纳税调整增加,根据税收规定从以前结转过来在本期扣除的项目金额。

可以知道,按•征管法‣,存在着退还多交税款的机制,具体规定是:纳税人可以根据新的证据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对已结算缴纳税款进行追溯调整,存在多交税款的,税务机关应于退还。在企业所得税中,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通过“纳税调整减少额”来实现对已结算缴纳税款这种过去事项进行追溯调整。

再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电信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4‟215号),电信企业因按实际竣工决算价值调整原暂估价或发现原计价有错误等原因调整固定资产价值,并按规定补提以前少提的折旧,不允许在补提扣除,应相应调整原所属的应纳税所得额,相应多缴纳税额可抵顶以后应缴的所得税。

可以知道,纳税调整减少额包括三种情况:(1)根据税收规定可在税前扣除,但纳税人在会计核算中没有在当期成本费用中列支的项目金额。(2)以前进行了纳税调整增加,根据税收规定从以前结转过来在本期扣除的项目金额。(3)可追溯补提的折旧。

原材料暂估与固定资产暂估作为资产暂估,没有质的区别,而作为固定暂估调整引起的折旧调整,与原材料暂估调整引起的销售成本调整,也并未见质的区别。那么原材料暂估调整引起的销售成本调整应该采取和固定资产暂估调整引起的折旧补提相同的方法,即追溯调整到原所属,相应多缴纳税额可抵顶以后应缴的所得税。根据以上法规,在本案例中,税务机关很可能认为300万元原材料销售成本应追溯调整到原所属,而不能在取得发票的次年做税前扣除。

另外根据:1.•关于企业所得税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96)‣(财税„1996‟79号),企业纳税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不得移转以后补扣。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

(二)企业须及时申报扣除财产损失,需要相关税务机关审核的,应及时报核,不得在不同纳税人为调剂。企业非因计算错误或其他客观原因,而有意未及时申报的财产损失,逾期不得扣除。确因税务机关原因未能按期扣除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必须调整所属的申报表,并相应抵退税款,不得改变财产损失所属纳税。

根据以上文件,可以知道,国家三令五申强调不得将应计未计费用移转以后补扣,而必须调整到所属扣除。因而本案例中将300万元原材料成本调到次扣除在很大程度上和现行税收法规的规定相背,存在很高的税务风险。

甲公司认为按本案例筹划方法可以操作而不违法的依据是:从法规的角度,追溯调整依据并不充分,没有直接充分的证据表明,本案例中的300万元原材料成本应追溯调整到所属,理由是国税发„2006‟56号•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表说明并没有明确说“纳税调整减少额”应包括追溯调整的金额。

现在笔者从程序的角度来分析,•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纳税调整减少额”包括追溯调整的金额。理由如下:根据国税发„2003‟45号、财税„2004‟215号文件,如果企业按此两文件作相关的财产损失、折旧费用追溯调整而国税发„2006‟56号附件•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纳税调整减少额”却不包括追溯调整的金额,那么,„2006‟56号文将导致国税发„2003‟45号、财税„2004‟215号两文件事实上的无法操作,同时导致•征管法‣第五十一条在企业所得税上成为一纸空文。而这一个法律、三个文件目前都是有效的,只能说„2006‟56号文填表说明不够完整,留下了一些需要结合其他文件来理解和执行的地方。因而甲公司本案例的筹划方法存在极高的税务风险。

建议的处理方法从现在的税收实践情况来看,如果上述300万元原材料发票是在甲公司对2006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前收到,则应该将这300万元原材料成本列入2006税前扣除,无需进行纳税调整,不可以也不应该再列入2007扣除,因为此时甲公司已经取得了“真实、合法”的扣除依据,已经满足了税前扣除的所有前提条件和扣除原则。如果在2006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后取得发票,在不被税务机关认定为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下,应将该300万元原材料成本追溯调整到2006,相应多缴纳税额可抵顶以后应缴的所得税。(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朱光磊)

税收筹划中净收益指标的运用

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法评估税收筹划方案的净收益,从而做出取舍单个筹划方案而最终选出最优方案的决策,是税收筹划者的基本工作方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筹划者都能够正确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而误用成本收益分析法的筹划者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于筹划方案的成本和收益的认识不足,并且对于筹划方案风险缺乏足够理解。

税收筹划成功的概率取决于筹划风险的大小,税收筹划风险主要包括主观风险、客观风险和筹划双方认定风险。准确衡量风险才能规避风险。评价某一税收筹划方案的重要参考指标是该方案的净收益,而净收益=(收益-成本)×成功的概率。其中,收益包括税收收益、非税收益,成本包括税收成本、非税成本,而筹划方案的风险用“成功的概率”来表示。在几种方案的净收益大于筹划的机会成本的前提下,通过比较不同方案的净收益,可以选出最优方案。

税收收益包括企业应纳税款减少,通过应纳税款延期缴纳而相当于取得无息贷款,进而缓解暂时性的流动性不足问题等。非税收益主要包括政治利益、环境利益、规模经济利益、结构经济利益、广告经济利益等。通过增加税收,提高本企业的良好声誉,有助于增加营业收入。

税收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心理成本、货币成本等。因为税收成本可以税前扣除,而税收收益(如应纳税额的减少)是免税的,所以筹划活动的税收收益率较高。非税成本是指企业因实施税务筹划所产生的连带经济行为的经济后果,主要包括代理成本、交易成本(谈判费用、协议签订费用、履约费用、信息收集费用等)、组织协调成本、隐性税收、财务报告成本、违规成本等。

企业对于税收优惠资产的追逐会抬高该资产的价格,从而降低其税前收益率,使其税前收益率低于非税收优惠资产的税前收益率。税收优惠资产的税前收益率和非税收优惠资产税前收益率的差额,就是税收优惠资产承担的隐性税收。违规成本往往发生在频繁进行税务筹划的企业。企业的税务筹划会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是政府鼓励的行为,所以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的时候只要把握好“度”。

使税负最小化的组织形式和收入转移,通常会随着其他因素带来各种非税成本。例如,组织内部的收入转移可能要求更为集中化的组织结构,但是信息不对称则可能要求更为分散化的组织结构。跨期转移收入往往会导致财务报告成本上升。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对于财务报告的评价会直接给上市公司带来经济影响。上市公司较差的财务状况有利于节税,但是良好的财务状况利于企业较为容易地获得贷款,也可能增强股东信心,从而提升股价。

因此,有效的税收筹划策略要求税收筹划者识别和估计任何税收筹划的非税成本,并且通过有效方法降低或者避免非税成本。例如,代理成本可以通过强化管理,疏通信息传递渠道等方式来降低,组织协调成本则可以通过提倡科学管理、适度税务筹划来减少。通过选择适当的组织形式能够规避部分非税成本,例如,非上市公司就并不涉及财务报告成本。(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姚君)

境外投资引入间接抵免所得税办法

税收抵免是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有效方法。原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对企业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以进行税收抵免。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国际税收抵免的规定有所变化。一些纳税人向江西省吉安市国税局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咨询,咨询员将主要变化内容进行了归纳。

一是抵免方法不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相关法规(简称旧法)对境外投资税收抵免均有规定。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不包括减免税或纳税后又得到补偿以及由他人代为承担的税款),准予在汇总缴纳所得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扣除额不能超过境外所得依照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及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外商投资企业相关规定与内资企业基本相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的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利润(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款,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可以作为费用扣除,即通常所说的限额抵免法,属于直接抵免。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简称新法)在保留了对境外所得直接负担的所得税给予限额抵免的办法,又引入了对股息、红利间接负担的所得税给予抵免,即间接抵免的方法。新法规定,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新法明确,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在抵免限额内抵免。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外国企业是指依照其他国家(地区)法律在中国境外设立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与新法中的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是不同的概念。外国企业既可能是我国的居民企业,也可能是我国的非居民企业。

二是计算公式不同。旧法规定,纳税人境外所得扣除限额应当分国不分项计算,计算公式为:境外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境外所得总额。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境外所得计征所得税暂行办法(修订)的通知‣(财税字„1997‟116号)规定,纳税人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在汇总纳税时,可选择定率抵扣办法,即经企业申请,税务机关批准,企业可以不区分免税或非免税项目,统一按境外应纳税所得额16.5%的比率抵扣。

新法对限额抵免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改。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该抵免限额应当分国(地区)不分项计算,计算公式为:抵免限额=中国境内、境外所得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条例的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于某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国境内、境外应纳税所得总额。

三是抵免期限不同。旧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来源于境外所得在境外实际缴纳所得税税款,低于税法规定计算的扣除限额的,可以从应纳税额中扣除其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款;超过扣除限额的,其超过部分不得作为税额扣除,也不得列为费用支出,但可以用以后税额扣除不超过限额的余额补扣,补扣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从中国境外取得的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应视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如果这部分所得被境外税务当局征收了所得税,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其在境外已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可以作为费用扣除。

新法规定,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5个内,用每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1.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2.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

新法还规定,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企业纳税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结转,用以后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四是申报资料不同。旧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在依照规定扣除税额时,应当提供境外税务机关填发的同一纳税凭证原件,不得用复印件或者不同的纳税凭证作为扣除税额的凭据。内资企业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新法规定,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抵免企业所得税税额时,应当提供中国境外税务机关出具的税款所属的有关纳税凭证。此外,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业务准则(试行)‣(国税发„2007‟10号)规定,进行境外所得税抵扣三方面内容要通过审核:1.获取境外所得税抵扣和计算明细表,并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等账表核对一致。2.审核企业境外收入总额是否按照税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扣除境外发生的成本、费用,计算的境外所得、境外免税所得及境外应纳税所得额金额是否符合有关税收规定。3.审核并确认企业本境外所得税扣除限额和抵扣金额是否符合有关税收规定,计算的金额是否准确。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李德平,廖永红,易小勇)

优惠大门向“核定”纳税人徐徐打开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已从今年1月1日起执行。•办法‣取消了原•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中“核定征收纳税人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各项优惠政策”的规定,因此不少纳税人致电询问,核定征收纳税人是否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可以享受哪些企业所得税优惠?

有关人士坦言,随着•办法‣的发布和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政策大门已向核定征收纳税人徐徐打开。但是目前,核定征收纳税人享受具体税收优惠的条件和程序尚未明确,核定征收纳税人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还处在政策层面,如何落实还得等待。

核定征收纳税人多年与税收优惠无缘

有关人士介绍,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信息产业部等部门公布的数据,到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其中,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达到43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达到3800多万户。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大部分小企业被税务机关采取核定征收的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

根据2000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规定,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纳税人主要包括: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不设账簿的或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应设臵但未设臵账簿的;只能准确核算收入总额,或收入总额能够查实,但其成本费用支出不能准确核算的;只能准确核算成本费用支出,或成本费用支出能够查实,但其收入总额不能准确核算的;收入总额及成本费用支出均不能正确核算,不能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纳税资料,难以查实的;账目设臵和核算虽然符合规定,但并未按规定保存有关账簿、凭证及有关纳税资料的等。

2000年的•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明确,纳税人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的,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各项优惠政策。纳税人按规定在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期间或优惠政策到期后3年内,如出现应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情形之一的,一经查实,应追回因享受优惠政策而减免的税款。

有关专家表示,之所以对这些小企业实行核定征收的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难以准确核算收入和费用,达不到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要求,无法计算相应的成本扣除。另外,不让核定征收企业享受税收优惠,也是为了鼓励和督促小企业建账健制。

由于上述规定,多年来核定征收纳税人与企业所得税优惠无缘:虽然属于新办企业,但不能享受减免税优惠;招用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也不能享受就业再就业优惠等等。比如,记者的一位朋友2005年初成立了一家信息咨询公司,招聘了4名下岗职工做业务员。这位朋友知道一些税收政策,认为新办的企业可以享受减免1年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招聘4名下岗职工做业务员,达到了享受减免税的条件,于是向税务机关申请减免税。但税务机关认为,公司仅聘请了一名代账会计负责记账,账簿设臵比较简单,大量的收入不开具发票,一些费用支出也没有相应合法单据入账,甚至有些支出没有入账,因而成本核算不准确,不符合查账征收条件。税务机关对其采取核定征收的方法征收所得税,每月缴纳企业所得税2000元。税收优惠必须是符合查账征收条件的企业才能享受,朋友的公司最终没有享受到企业所得税优惠。

•办法‣给核定纳税人带来希望

•办法‣是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制定的,•办法‣中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范围、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方法等内容与•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基本一致。其主要变化有三个方面,一是规定了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的适用情形,调整了应税所得率幅度标准。二是明确规定特殊行业、特殊类型的纳税人和一定规模以上的纳税人不适用•办法‣,特定纳税人由国家税务总局另行明确。这就意味着,对特殊行业、特殊类型的纳税人和一定规模以上的纳税人将不采取核定征收办法。三是取消了过去核定征收纳税人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各项优惠政策的规定,符合条件的核定征收纳税人也可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有关专家认为,取消过去核定征收纳税人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各项优惠政策的规定是•办法‣的最大亮点,其为核定征收纳税人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带来了希望。

•办法‣为什么要取消核定征收纳税人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各项优惠政策的规定呢?主要原因是•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公布和实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过去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绝大部分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被取消,纳税人依法可以享受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实际上已所剩无几。

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企业所得税法‣在税收优惠一章中专门规定了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适用的税率比25%的法定税率低了5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既然•企业所得税法‣专门规定了小型微利企业可以享受低税率优惠,就应该让小型微利企业切实享受到优惠。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属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纳税人,如果仍然保留核定征收纳税人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各项优惠政策的规定,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几乎就成了一句空话,很多小型微利企业仍然无法享受到税法规定的优惠。因此,•办法‣取消核定征收纳税人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各项优惠政策的规定就成为必然。

此外,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是安排就业的重要渠道。国家为了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出台了就业和再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现行政策规定,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000元。

招用1名下岗职工每年可扣除4000元税款,对一些小型企业还是有吸引力的。但是,由于核定征收纳税人不能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影响了企业招聘下岗职工的积极性,这是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不足。

核定纳税人如何享受优惠亟待明确

虽然•办法‣按规定已从1月1日开始实施,但是记者从一些基层税务机关了解到,由于核定征收纳税人享受具体税收优惠的条件和程序尚未明确,核定征收纳税人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还停留在讨论和研究层面,核定征收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仍然困难重重。

有关人士介绍,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现行仍然执行的优惠政策看,核定征收纳税人有望享受的优惠政策主要有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的减免税政策,以及企业购臵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的优惠政策等。

纳税人享受上述优惠政策,税法都规定了较为明确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方式存在矛盾,如何理解和执行仍然存在问题。

比如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条件之一就是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30万元是企业经过收入、成本、费用核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还是税务机关通过一定方式核定的应纳税所得额?

•办法‣规定,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方式包括核定应税所得率和核定应纳所得税额两种。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是指税务机关通过核定企业应税所得率,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用税率,得出企业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公式有两个: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或者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核定应税所得率的方式适用于以下情形:能正确核算(查实)收入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查实)成本费用总额的;能正确核算(查实)成本费用总额,但不能正确核算(查实)收入总额的;通过合理方法,能计算和推定纳税人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总额的。

对于不属于以上情形的,税务机关采取核定应纳所得税额的方式。核定应纳所得税额,是指由税务机关通过一定方法直接核定企业应纳所得税额。核定方法包括: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按照应税收入额或成本费用支出额定率核定;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测算核定;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在采取核定应纳所得税额的方式,一般并不明确核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那么,怎么判断企业是否属于小型微利企业呢?规定还不明确。

记者了解到,目前企业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的做法是,如果企业2007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则企业在预缴企业所得税时,按20%的税率计算预缴企业所得税,到年终再看企业是否确实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进行调整。如果年终企业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则企业需要补缴少缴的企业所得税。享受这种政策的企业大多还是适用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

有关人士表示,从税法的规定看,核定征收纳税人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但从实际看,绝大多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比如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需要企业能够规范财务制度,准确核算收入、成本和费用。因此,无论从企业规范发展,逐步做大的角度,还是从获得税收优惠的角度出发,企业应努力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配备专业会计人员,设臵账簿,并按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进行收入、成本核算,才能最大限度获取政策的支持。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邹国金)

二、财务管理

企业受赠业务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受赠收入作为企业的收入总额: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1)销售货物收入;(2)提供劳务收入;(3)转让财产收入;(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5)利息收入;(6)租金收入;(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8)接受捐赠收入;(9)其他收入。

对于企业接受的各种形式捐赠的确定,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企业取得收入的货币形式,界定为取得的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企业取得收入的非货币形式,界定为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由于取得收入的货币形式的金额是确定的,而取得收入的非货币形式的金额不确定,企业在计算非货币形式收入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八)项所称接受捐赠收入,是指企业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即接受捐赠收入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确认,以款项的实际收付时间作为标准来确定当期收入和成本费用。本条例第九条虽然规定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同时又明确: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根据•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并入一个纳税缴税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的应纳税所得。

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是指根据有关凭据等确定的、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和由捐赠企业代为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含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应计入受赠资产成本的由受赠企业另外支付或应付的相关税费。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企业接受捐赠,并非“日常活动”发生的经常性项目,而是“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即•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界定的“利得”,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不适合收入的概念。

企业接受捐赠收入金额,按照捐赠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接收捐赠时,企业不再使用“待转资产价值”及“资本公积”等科目,而是采用“营业外收入”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等科目。

例如:2008年4月,甲企业接受乙企业捐赠的搅拌机一台,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设备价款20万元,配套模具价款8000元,增值税税额分别为3.4万元和1360元。甲企业同时用银行存款支付搅拌机的运杂费为2万元。假设甲企业除受赠所得外其他的生产经营所得会计利润每年均为10万元,甲乙企业都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注:甲企业在扩大增值税抵扣试点地区范围之外)。

根据上述规定分析如下:

1.根据国税发„2003‟45号规定,该捐赠较大,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的应纳税所得额。

2.对于受赠资产,符合抵扣条件的低值易耗品可以抵扣进项税,固定资产的进项税不得抵扣。另外,甲企业支付的运杂费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得作为受赠收入。

3.捐赠当年会计上计入营业外收入,所得税费用是按会计利润计算的,那么这部分捐赠所得的营业外收入包含在会计利润中,所以,当年的所得税费用应当包括捐赠所得应计的所得税。税法上对于符合条件的可以按5年征税,那么,当年计入应纳税得额的只是1/5,所以,对于另外的4/5形成了暂时性差异,应当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

2008年甲企业会计处理:

受赠时:

借:固定资产

254000(200000+34000+20000)

周转材料

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0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243360

银行存款

20000

2008年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应纳企业所得税=243360×1/5×25%+100000×25%=37168(元)递延所得税负债=243360×4/5×25%=48672(元)计提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8584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7168

递延所得税负债

48672

以后四年,每年会计处理应当是:

借:所得税费用

25000(100000×25%)

递延所得税负债

12168(243360×1/5×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7168(243360×1/5×25%+100000×25%)

新准则会计处理与税法保持了一致,会计处理也相对简化,改变了以往接受捐赠不确认收入的做法。但由此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企业受赠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企业每股收益水平,为企业调节利润提供了新思路。(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郭鹏,文娇)

从预付账款核算异常发现问题

新•企业会计准则‣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定,“预付账款”科目用来核算企业按照合同约定预付的款项。企业可按供货单位进行明细核算。该科目期末一般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预付的款项,如为贷方余额,则反映企业尚未补付的款项。

在日常会计核算中,该科目与税收有关联的事项较少,主要为预付购货款后在收到货物时可能涉及的对增值税进项税的处理,但由于对增值税进项税扣除的管理非常严格,所以,该事项出现偷税的可能性较低。但值得注意的是,正是由于该科目涉税事项较少,使得许多检查人员不重视对预付账款的检查,往往使该账户成为企业账内“飞过海”及隐匿利润的防空洞,本文介绍的案例就属于这方面的问题。

案例某税务稽查组检查从事建筑安装的A公司,检查人员发现,A公司2007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上年相比,不升反降,与规模相当的同行相比,差距拉大,这与全社会基建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极不相称。检查人员还得知,A公司2005年工作总结反映实现的业务收入比上增长了30%,而且员工的年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些都说明A公司与整个建筑行业一样得到同步发展,但为何其业务收入不升反降呢?

检查人员自然怀疑A公司隐匿了业务收入,但先后检查了预收及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银行存款等科目,均未见异常。检查人员又意识到可能存在挂靠大建安公司承接业务而隐瞒收入的问题,于是,从账面寻找与A公司有往来的大公司,终于在“预付账款──B公司”账户中发现隐藏着一大建安公司(C公司)。据该账户记载,A公司在2005年底预付2000万元至B公司购买钢材,钢材未购回,2007年下半年又由C公司分四次汇回2000万元冲平了该账户,但12月份,A公司又收到1100万元钢材,并作了借“原材料──钢材”、贷“预付账款──B公司”的账务处理,而凭证后未附钢材发票。面对这些异常情况,A公司财务经理解释说,A公司先代C公司预付给B公司2000万钢材款,并由其分四次归还。后收到的1100万元钢材,是A公司向B公司购买的,尚未开票结算。当检查人员索要其代C公司预付款的协议及利息结算情况时,财务经理说因两家老总是好友,未定协议也未收利息。问题果真如此简单?在检查组至B、C公司调查后终于真相大白。

原来,A公司仅具有“房屋建筑”三级资质,为了承接大型建筑工程,遂“挂靠”具有一级资质的C公司,并以C公司名义承接了B公司总造价为1.69亿元包工包料的一大楼工程,但需预付2000万元保证金(即A公司账面反映的购钢材款)。除预付保证金一事外,其他全部的收入、支出、往来等会计处理事项均在C公司账面反映,而且营业税已由C公司按规定交纳,C公司因出借资质获得2%手续费收入(出借资质属违法行为,本文姑且不论此问题)。扣除各类成本、费用及税金,该工程最终形成的1100万元利润,也由A公司用购买钢材的发票作为工程施工成本冲销,而所购钢材已由A公司验收入库。因此,A公司账面“预付账款──B公司”贷方余额1100万元实际上是隐藏的承接B公司工程转回的利润,钢材款根本无需再付。

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税务机关针对该企业的行为追缴了所偷企业所得税,并按规定加收了滞纳金,而且还对所偷税款给予了一倍罚款的处罚。

分析在上述案例中,如果不是检查人员及时捕捉到A公司年终总结中关于业务收入的信息与从其他方面获取的相关信息的差异以及预付账款账户核算异常的情况,就很难发现A公司的偷税问题。因此,笔者需要强调的是,作为稽查人员要善于从各个方面、各种渠道及各类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捕捉、筛选、判断出对检查有用的各类信息,并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疑点或问题,从而使稽查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另外,作为一名合格的税务稽查人员,对企业可能存在的税收问题还应该有所预见、有所思考并有所判断,要有科学、完整的逻辑分析和检查思路。如不仅要思考和预见到可能存在的常见问题,而且还要注意排除各种假象或错误解释的误导,要能够根据检查进程及具体情况及时分析和自主判断问题的症结所在,形成一条完整、科学的检查轨迹。正如上述案例,检查人员不仅根据A公司规模小的特征预见到可能存在挂靠大公司承接工程的问题,而且还分析和判断出检查的突破口为寻找有关联的大建安公司,同时检查人员也没有受A公司财务经理故意曲解的误导。

另外,笔者还需特别强调的是,一些虽不直接涉及税收问题的会计科目都很有可能与纳税事项发生或多或少的间接关联,因此,稽查人员对此类科目账户的检查不要轻言放弃。如多数检查人员几乎都会认为不可能利用预付账款账户进行税收舞弊,但偏偏在上述案例中,A公司不仅利用预付账款账户以预付钢材款的名义完成了所隐瞒业务预付保证金的付出和回收,而且还将所隐瞒业务实现的利润藏匿其中,实现了账内“飞过海”,这明显钻了稽查人员不重视检查这类账户的空子,值得引起稽查人员的高度重视。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刘志耕)

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的比较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以下简称“•所得税准则‣”)从•国际会计准则‣中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并要求“按照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目前大多数人仍然习惯于按照时间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对暂时性差异还很陌生,只要理解了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就不难掌握暂时性差异。

一、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的联系

时间性差异是指因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表内某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从两者的概念可以看出,时间性差异是从损益表的角度进行定义的,而暂时性差异是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进行定义的,两者的内在联系是: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税法与会计确认某项收入或支出的时间不同,则必然产生一项时间性差异,同时也会使一项(或几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产生差额,即产生一项暂时性差异。

(一)时间性差异与资产计税基础例

1:2007年12月,甲公司购入一项办公设备,入账价值为150万元。该公司确定该设备的折旧年限为5年,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税法规定该设备的折旧年限为不短于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因税法与会计扣除折旧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如下表(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5%)(见下表):

注:•所得税准则‣规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税利润时能够抵扣应税经济利益的金额。”因此,年末设备计税基础=设备初始价值-税前扣除的累计折旧额=上年末设备计税基础-本年税前扣除折旧额。

从损益表的角度分析,税法与会计扣除折旧的差异属于时间性差异。甲公司在2008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50-30),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20×25%);2009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40-30),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10×25%);2010年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2011年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20-30),并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10×25%);2012年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0万元(10-30),并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20×25%)。

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分析,•所得税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应税暂时性差异计算的未来期间应交的所得税金额,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企业应当将由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前期转入的未抵扣亏损和前期转入的尚可抵减的税款抵扣等,导致可抵扣未来期间所得税金额,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在本例中,因为税法与会计扣除折旧的时间不同,造成了该设备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产生了暂时性差异。2008年末,该设备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20万元(120-100),因为该差额可在未来抵减应纳税所得额,所以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20×25%);2009年末,该设备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30万元(90-60),比上年末增加了10万元(30-20),因此应当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10×25%);2010年末,该设备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未发生变化,仍为30万元(60-30);2011年末,该设备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20万元(30-10),比上年末减少了10万元(20-30),因此应当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10×25%);2012年末,该设备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0,比上年末减少了20万元(0-20),因此应当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5万元(20×25%)。

(二)时间性差异与负债计税基础例

2:2008年,乙公司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一项金额为100万元的预计负债,2009年该预计负债全部转回。其账务处理如下:

2008年:

借:营业外支出1000000

贷:预计负债1000000

2009年

借:预计负债

10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0000

从损益表的角度分析,税前扣除的支出必须具备确定性。因此,乙公司应当在2008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100×25%);2009年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并冲减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分析,•所得税准则‣规定:“负债的计税基础,指各项负债账面价值减去其在未来期间计算应税利润时可予抵扣的金额。”2008年,乙公司计提的预计负债在以后实际支付或转回时,可全额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因此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100-100),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100万元(0-100),乙公司应当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100×25%);2009年,该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为0(0-0),因此应当冲减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

例1和例2分别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分析了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之间的联系,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大多数情况下,一项时间性差异都能对应一项(或几项)暂时性差异,虽然两者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方法和角度不同,但确认结果是相同的。

二、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的区别(一)暂时性差异的特殊情形

一般而言,损益表项目的变化,无论是收益的取得,还是支出的发生,都与资产负债表项目直接相关。但是,有时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变化却并不涉及损益表项目。因此,某些从损益表角度判断为永久性差异的项目,如果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判断,也可能是暂时性差异。

例3:丙公司原为国有企业。2008年12月,丙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发生资产评估增值3000万元。丙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借:相关资产30000000

贷:资本公积30000000

差异分析:•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在本例中,当评估增值发生时,会计与税法都不确认收益(会计作为资本公积,税法不要求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当对资产评估增值部分提取折旧时,会计作为支出而税法不作为支出(会计减少当期利润,税法要求等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从损益表的角度分析,丙公司发生的是永久性差异。但是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分析,丙公司资产的评估增值不影响其计税基础,评估后资产的账面价值比计税基础多3000万元,因此丙公司发生的是暂时性差异。

从例3可以看出,暂时性差异包括时间性差异和其他暂时性差异。其他暂时性差异主要出现在改组改制、关联交易等少数活动中。

(二)时间性差异的特殊情形目

前大多数人都认为,所有时间性差异都存在与其相对应的暂时性差异,即暂时性差异包括所有时间性差异。但是我们发现,因为个别时间性差异的纳税调整方法比较特殊,所以这些时间性差异不存在与其相对应的暂时性差异。

例4:丁公司2008发生广告费500万元,当年允许税前列支100万元,其余400万元无限期结转以后扣除。企业的账务处理为:

借:营业费用

5000000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5000000

从损益表的角度分析,广告费的扣除差异属于时间性差异,超支的广告费在当年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在以后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分析,与营业费用相对应的资产(或负债)是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因为该资产(或负债)在以后使用(或偿还)时,并不直接产生纳税调整额(以后的纳税调减与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的变动无关),所以与营业费用相对应的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等的,没有产生暂时性差异。

笔者认为,个别特殊时间性差异的存在与•所得税准则‣并不矛盾。•所得税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将由于前期转入的未抵扣亏损和前期转入的尚可抵减的税款抵扣等,导致可抵扣未来期间所得税金额,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因此,结转以后扣除的费用可视为“尚可抵减的税款抵扣”,并据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熊臻)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税务处理差异(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高于25%(含25%)的,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原则

在会计处理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一是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二是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在税务处理上,根据•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第(五)项、第六十二条第(二)项规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第六十二条第(二)项规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取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第六十六条第(三)项规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第七十一条第(二)项规定,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第七十二条第(二)项规定,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存货,以该存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企业所得税法没有要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要具有商业实质,或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等条件作为是否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同时,企业所得税不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而是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或成本。

关于关联方业务往来和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根据•实施条例‣第一百二十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七条所称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是指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可见,企业所得税处理对关联方业务往来和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主要是看其是否会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或者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进行税收筹划与避税。(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刘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下)

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

在会计处理上,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换入资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企业在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发生补价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支付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收到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在税务处理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要求在交易发生时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者损失,相关资产应当按照交易价格重新确定计税基础。特殊情况下,也有允许交易各方暂不确认有关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的情况。例如,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整体资产交换一般可特殊处理。企业整体资产交换,是指一家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以其经营活动的全部或几乎全部资产,与另一家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或几乎全部资产进行整体交换,资产交换双方企业都不解散。企业整体资产交换原则上应在交易发生时,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全部资产和按公允价值购买另一方全部资产的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并按规定计算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如果整体资产交换交易中,作为资产交换交易补价(双方全部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总资产公允价值不高于一定比例的,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资产交换双方企业可暂不确认资产转让的所得或损失。在此情况下,交易双方换入资产的成本应以换出资产原账面净值确定计税基础。具体方法是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全部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资产的原账面净值总额进行分配,据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计税基础。企业整体资产交换交易中支付补价的一方,应以换出资产原账面净值与支付的补价之和,确定换入资产的计税基础。企业整体资产交换交易中收到补价的一方,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补价,作为换入资产的计税基础。

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

在会计处理上,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情况包括企业以一项非货币性资产同时换入另一企业的多项非货币性资产,或同时以多项非货币性资产换入另一企业的一项非货币性资产,或以多项非货币性资产同时换入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也可能涉及补价。在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中,企业无法将换出的某一资产与换入的某一特定资产相对应。与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之间的交换一样,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企业也应当首先判断是否符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两个条件,再分别情况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各项换出资产和各项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在这种情况下,换入资产的总成本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为基础确定,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更可靠。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各项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总成本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2.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在这种情况下,换入资产的总成本应当按照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为基础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各项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总成本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3.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在这种情况下,换入资产的总成本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为基础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各项换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按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确定的换入资产总成本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4.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在这种情况下,换入资产的总成本应当按照换出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为基础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各项换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按照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为基础确定的换入资产总成本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在税务处理上,对上述第1、2、3种情况,换入资产总成本都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但各单项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视各单项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而分别情况进行会计处理,企业所得税对其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原则进行税务处理即可。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处理,按照公允价值确认销售货物收入,计入收入总额;同时结转销售成本,按照公允价值确认的收入和按账面价值结转的成本及相关税费之间的差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当视同转让财产处理,按照公允价值确认转让财产收入,计入收入总额;同时结转转让成本,按照公允价值确认的收入和按账面价值结转的成本及相关税费之间的差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浅谈税收风险管理与防范 篇6

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是近年来各地都在研究探讨的新的税收管理模式,其含义是:将现代风险管理理念引入税收征管工作,旨在应对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最大限度地防范税收流失;规避税收执法风险;实施积极主动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征收成本,创造稳定有序的征管环境,是提升税收征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有益探索。在现实税收管理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强化税源控管,规避执法风险是当前应该着重探讨的问题。

一、税收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税收风险按其内容划分主要有两种:一是税源监管风险,二是税收执法风险。

1.税源监管风险。近年来,税务违法违章案件越来越多,金额越查越大,究其原因,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国、地税机构分设所带来的信息不畅和差异、税制结构是否合理、税种设置是否科学、征管环节的多少、纳税手续的繁简以及税率是否适当、是否超出了纳税人的心理及经济承受能力、逃避税收得到的利益与被处罚应付出的预期代价之间的权衡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纳税人是否采取逃避税收的行为,是税收征管中产生漏洞的潜在危机。为弥补这些漏洞,就需要税务机关、税务人员进行研究寻找对策,强化税源管理。这种对税款实现潜在的影响实际上就是一种税源监管风险。

2.税收执法风险。是指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所引起的不利的法律后果。包括对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理解偏差产生执法过错,带来的执法风险。以及执法程序不严谨、执法随意性大带来的执法风险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执法风险。同时随着整个社会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纳税人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对于税务机关执法手段、征管方式等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执法方式简单,容易诱使征纳双方矛盾激化,也会相应使执法人员执法风险加大。

二、税收风险管理的核心

当前,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要以查找风险点为切入点,严密内部管理机制,以创新完善制度为着力点,健全纪检监察协作配合机制,二者结合共同预防税收风险的发生。

1.税源管理风险点。把潜在的税源转化为税收,要求税务机关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征管手段,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解决新问题。就要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的职业敏感,综合知识和分析能力,对所分管企业进行税源风险识别。结合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程度、经营者素质、企业效益等因素综合评价确定高风险税源点片区、行业、企业。即哪些地方最容易出现税款流失问题及不依法纳税、跑冒滴漏税款现象。综合采用行业税负比较法、各税收与相关经济指标对比等方法,分行业分税种进行横向纵向比较,重点锁定高利润行业、经营流动性大行业、新型行业及难以监管行业。把这些税源管理难点,确认为税源管理风险点。

2.税收执法风险点。目前在税收征管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执法风险的环节主要存在于管理、稽查、审批减免缓抵退税和违章处罚方面,其发生与税收执法人员综合能力息息相关,如:由政治素质产生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以权谋私问题;由业务能力产生的不作为、违规执法、政策理解偏差以及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带来的问题,等等。其他环节如税务登记、发票管理、账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税收保全、强制执行措施目前来说产生执法风险的情况相对较少。但随着整个社会法制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纳税人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税收征管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都应保持风险意识。

三、加强税收风险管理建议

实际工作中,税收风险管理渗透到税源管理和税收执法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税收管理员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各种评估验证分析工作都是一种简单的风险管理。因此,如何建立一种适当的风险管理机制,使之系统化和规范化,是我们正在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完善的税收风险管理模式应包括以下五项内容:

1.强化税收分析。税收风险管理中,风险控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成为风险管理体制有效运转的重要保证。而加强对税收风险点的识别和定位,对税收风险点进行详细分析则是有效识别和定位税收风险,构建合理税收风险管理系统的重要基础工作,提高税收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税收分析可以细分为经济税源分析、政策效应分析、管理风险分析和预测预警分析。其核心内容是依托信息平台,根据内外部数据来源,对税源企业进行分类分级,明确各级税源监控的标准、范围及要求,按照风险级别排序,采取有针对性的税源监控措施,合理地配置税收管理资源,提高税源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中外部数据主要采集纳税人申报数据、重点是监控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内部数据主要指综合治税等由税务机关通过特殊途径取得的纳税人有关涉税信息,设置预警指标,落实分析制度,为征管工作提供指导依据和技术支持。

2.风险管理控制。对于通过税收分析确认的税收管理风险点,税务机关应该对不同风险级别的企业,结合纳税信誉等级管理,通过制定企业管理办法、建立行业管理模型进行监控。做到层层落实管理责任、监控目标和监控措施,实施动态跟踪、重点核查、行业评估。实行面线点结合管理方法。面上,以登记率为考核标准的无漏征漏管户;线上,确定风险行业,重点行业重点管理;点上对高风险企业有计划实施评估及检查手段,强化动态监控。同时不断完善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互动机制,实现由排除风险点到治理风险面、控制风险源的转化,发挥税收风险管理的最大作用,实现对税源的长效管理。

3.有效监督保障。在实施强化税收分析、风险管理控制的过程中,对税收征管工作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是风险管理机制正常运行的有效保障。其中既包括对纳税人涉税违法行为的监督,又包括对税务机关执法行为的监督。

一是对纳税人涉税违法行为的监督。最有效途径是畅通偷税举报查处渠道。包括建立健全受理、查处、奖励举报偷税案件的各种制度,鼓励公民协税护税,打击偷税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税收秩序。鼓励拓宽举报途径,采取直接、书信、电子等多种形式受理举报。落实举报奖励制度,严格履行为举报人保密义务,保证举报人有效信息不被泄漏。对于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泄露举报人有关情况致使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是对税收机关执法监督。可以具体为税务系统外部监督和税务系统内部监督。在税收执法的外部监督上,主要指有关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税务机关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

规的情况进行检查、调查或评议,督促税务机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同时深入税收征管一线,对各级税务机关及税务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情况,以及违法违纪行为所进行监察。在税收执法的内部监督上,主要指上级税务机关对下级税务机关的税收执法活动所进行监控、检查监督。内容主要是监督税务机关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恰当性。合法性主要从执法主体资格、执法权限、执法目的、执法证据、执法程序、适用法律法规六个方面审核。执法行为的恰当性,主要是针对税务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进行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由税收自由裁量权引起的不当行政行为暂游离于司法审查范围之外,这就需要加强行政体制对税收自由裁量权的控制。

4.加强制度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广泛深入地宣传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执法程序,在此基础上公开税收执法,增加税收行政执法的透明度,从而提高纳税人依法纳税遵从度。二是防风险级别管理制度。根据纳税信誉等级对纳税人实施风险级别管理,风险级别越高的纳税人,在领购发票、日常检查等管理和服务上采取相应限制性措施,提高纳税人的失信成本。三是完善执法能力培训制度。强化一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培训,增强税务人员防风险能力,包括提高税务人员的法治意识、业务素质和税务职业道德水平,建立健全执法事项日常监控制度、重大执法事项集体审议和汇报制度执法过错整改回复制度。

5.加强征管与稽查有效衔接。一是明确稽查与征管部门职权和工作界限。征管部门主要抓好税务登记、纳税辅导、税法宣传、督促受理纳税申报,组织税款、滞纳金等征收入库工作。稽查的工作重点应当始终放在以查促管和促进依法治税上,把稽查从组织收入为主的地位转到以严格执法促进组织收入的地位。二是稽查要以高质量的征管为前提。加强征管基础工作要从对纳税人的税源监管人手,有效地对税源实施监督与控管的稽查应该建立在高度信息化的基础上,与现行的新征管模式相适应。

综上,强化税收分析、风险管理控制、有效监督保障、加强制度建设及稽查和征管的衔接五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在税收征管领域的运用,进一步提高税务机关依法治税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丹徒区局加强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工作

来源:Source 作者: 发布日期:2011-11-24 16:36:44 浏览次数:582

公司税收筹划与管理 篇7

一、新《公司法》出台前给公司账务处理带来的税务陷阱

新《公司法》出台前, 很多公司为了提升资质、从银行融资或者拓展业务空间, 往往会注册一个资本金较大的公司, 同时公司《章程》约定投资者可以分期缴纳注册资本金。这种做法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缓解投资者对注册资本的需求压力, 但是在公司《章程》约定的时间内, 投资者仍须按时、足额缴纳公司的注册资本, 否则工商部门将不予进行工商登记年检等。投资者按时、足额缴纳了公司注册资本后, 公司通常会出现两大问题:一是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大量的注册资本, 但大部分公司注册资本的资金往往是投资者借来的, 短期内需要偿还, 投资者在变更完工商登记手续后, 又以借款的形式将公司闲置的资金借出, 用于偿还投资者的借款, 同时因公司需要经营资金, 再对公司进行银行授信融资, 获得公司经营发展所需的资金。表面上看, 公司注册资本已经全部出资到位, 投资者借款、融资等活动也都签订有合同, 属于不同的经济业务, 但实际上工商部门仍然会按照虚报或者抽逃注册资本对公司进行处罚。同时, 税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 对投资者按照在法定期限内未按期足额缴纳注册资本处理, 公司对外借款产生的利息支出, 未按期缴足注册资本的部分不属于该公司的合理支出, 在计算公司所得税时, 应进行纳税调增, 即该部分财务费用应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二是部分公司工商登记完成后, 注册资本就闲置下来, 投资者为了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盘活存量资产, 通过借款的方式将公司存量资金借出, 有时候还会约定支付一定的利息。在投资者为个人投资者的情况下,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规定, 个人投资者向公司借款的, 既不归还又不用于生产经营的情况, 将被视为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 需要计征个人所得税;在投资者是法人投资者的情况下, 投资者向公司的借款, 将视为关联方交易, 应按照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进行纳税调整, 计征企业所得税。

二、新《公司法》出台后给公司账务处理带来的税务陷阱

新《公司法》取消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和实行认缴制后, 公司账务处理可以分为:按认缴注册资本进行账务处理和按实缴注册资本进行账务处理两种。比如, 某公司认缴注册资本500 万元, 实缴注册资本100 万元, 具体账务处理方法:按认缴注册资本进行账务处理时, 借:银行存款100 万元, 其他应收款400 万元, 贷:实收资本500 万元;按实缴注册资本进行账务处理时, 借:银行存款100 万元, 贷:实收资本100 万元。不同的账务处理方法对公司税务等方面产生以下主要影响:

(一) 对融资费用税前扣除的影响。公司若按认缴注册资本进行账务处理, 税法规定公司融资时应先弥补注册资本不足的部分, 弥补后的融资本金对应的利息可以税前扣除, 未弥补的注册资本对应的本金利息不得税前扣除;公司若按实缴注册资本进行账务处理, 则可以有效的规避融资费用税前扣除问题。

(二) 对股东分红产生的影响。公司经营产生效益后, 应按认缴比例分红还是按实缴比例分红存在争议。根据《公司法》规定, 公司应根据《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约定对股东进行分红。公司在成立时应在《章程》中约定股东分红比例;若没有约定, 应在股东会决议中进行约定;若股东会决议中也没有约定, 则应按认缴比例进行分红, 因为股东应按认缴的全部金额承担法律责任, 即股东不会因为实缴金额小于认缴金额而承担实缴金额的法律责任, 这符合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因此, 不同的账务处理对股东分红产生的影响是可以通过股东之间的约定来完善的。

(三) 对印花税缴纳的影响。税法规定无论公司注册资本多大, 只要没有实际缴付, 就不用贴花, 资金账簿应按照注册资本实际缴付时公司账簿中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两个科目合计数进行贴花, 如果属于分期分批到位的注册资本, 应仅对新增部分进行贴花。按认缴注册资本进行账务处理, 公司应对全部认缴注册资本进行贴花;按实缴注册资本进行账务处理, 则只需对实缴部分进行贴花, 对于分期缴纳的注册资本, 应分期贴花, 这样进行账务处理能够达到少缴或晚缴印花税的目的。因此, 选择按实缴注册资本进行账务处理对公司更为有利。

(四) 对公司信息披露产生的影响。公司若按认缴注册资本进行账务处理, 能够改善公司报表结构、提升资产总量, 或者能够满足公司提升资质、银行融资等要求;若公司按实缴注册资本进行账务处理, 可以降低公司报表的资产负债率。因此, 不同的账务处理, 对公司报表披露的信息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公司在选择账务处理方法时, 应结合公司账表实际情况, 对比分析不同的账务处理对公司产生的影响, 再结合整体税负情况进行选择。

(五) 对公司增减注册资本产生的影响。新《公司法》执行后, 公司可以按照实缴金额进行账务处理, 是否意味着公司可以根据经营需要随意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呢?当公司计划增加注册资本时, 是否会出现账簿中记载的实收资本大于注册资本的情况, 这样能否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好处?显然这样的账务处理在现实中是很少见的, 因为当投资者投入了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资金后, 不仅得不到多投入资金的利息, 而且也不会因增加实收资本而增加对投资者的税后分红 (除非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议决定另有约定) 。同时, 尽管公司实收资本增加了, 但因为营业执照没有变更, 也不会给公司资质升级、年审、银行融资等带来更多好处, 因此这种做法不会给投资者带来任何好处, 投资者当然也不会选择这样的账务处理;当公司计划减少注册资本时, 投资者是否只需要进行一个反方向的账务处理即可, 借:实收资本, 贷:银行存款。这样做的好处是投资者可以无偿使用减少实缴资本部分的资金, 但投资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并不会因此而减少, 因为工商登记并没有进行变更。同时, 税务局也会因为投资者没有进行工商登记的减资变更, 视同为关联方交易, 要求进行所得税前调整。投资者若想进行增资, 显然比较容易, 只要股东之间达成协议即可进行办理;但投资者若想进行减资, 难度就非常大,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经过所有债权人的书面同意。因此, 投资者无论在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时, 均应依法向工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而不应受到认缴资本制的影响。

三、不同的认缴资本与实缴资本对公司税收产生的影响

(一) 新设公司认缴资本与实缴资本规模的确定。对于新设成立的公司, 应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以及投资者的负担能力确定一个合理的认缴资本。实缴资本应根据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 按期进行实缴, 已经实缴的部分应按时缴纳印花税。投资者在做税务筹划的时候, 认为可以减少实缴资本, 同时给投资的公司提供一笔有偿贷款, 显然公司向投资者借款可以按照税务局关于确认关联方交易的原则, 按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进行税前扣除, 降低了公司的所得税税负, 同时投资者分到的利息相当于获得了一笔税前分红, 降低了投资者的税负, 但是投资者在进行相关操作时应注意到税务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比例不得超过一定的比例, 金融企业为5∶1, 其他企业为2∶1, 超出部分的借款利息不得税前扣除。因此, 投资者应掌握好实缴资本与借款的比例, 通过适度的调整实缴资本与借款比例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二) 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认缴资本与实缴资本规模的确定

1、公司经营良好, 资金充足的情况。公司在有盈利、资金有盈余的情况下, 应减少公司实缴资本, 账务处理为:借:实收资本, 贷:银行存款。这样公司不仅可以减少资金盈余产生的财务收益, 降低公司盈利能力, 减少公司所得税。同时, 投资者相当于获得了减少的实收资本金产生的价值, 获得了一笔税前分红。当然, 减资的难度比较大, 操作起来时间比较长, 还会发生一些必要的费用, 这种情况比较适用于债权人少的公司。

2、公司经营良好, 资金不充足的情况。公司在有盈利、缺少经营资金的情况下, 应该选择增加注册资本还是向投资者借款?显然向投资者的借款在符合规定比例的范围内产生的利息可以税前扣除。因此, 投资者应该测算好增加实缴资本和向投资者借款的比例, 只要将这一比例控制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 选择向投资者借款对公司更为有利;若超过了税法规定的比例范围, 会涉及到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影响, 但公司在经营良好的情况下, 选择增加注册资本同样也要交税, 因此企业的所得税税负并不会因为纳税调整而增加。

3、公司经营不好, 资金充足的情况。公司在没有盈利、资金有盈余的情况下, 也应减少实收资本, 因为公司没有盈利就不能分红, 投资者减少实缴资本后, 投资者获得了减少实缴资本的时间价值, 相当于获得了一笔税前分红。同时, 公司减少实缴资本后, 会加大公司亏损, 为以后年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供了空间。当然, 减资同样是一项比较有难度的工作。

4、公司经营不好, 资金不充足的情况。公司在既没有盈利也没有资金盈余的情况下, 若减少实缴资本, 账务处理为:借:实收资本, 贷:其他应付款。这样形成了公司对投资者的借款, 会受到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比例的限制, 超过比例范围的需进行纳税调整。显然在持续经营情况下减资对公司没有好处, 同时在公司经营状况不好的情况下进行减资, 很难获得债权人的同意。

四、结语

综上, 新《公司法》修改后,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 起到了活跃市场、发展经济、降低成立公司门槛、促进社会就业等诸多好处, 但同时也给公司账务处理和税收筹划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投资者不能在新《公司法》修改后盲目增加或者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更不可以在不熟悉新《公司法》出台的细节变化时, 对现有公司进行盲目变动, 投资者也不会因为认缴与实缴的不同而减少法律责任。因此投资者在投资时, 应该从自身实力、经营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银行融资等实际情况出发, 确定一个合理的认缴金额和实缴金额, 这会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 也会为公司进行税收筹划带来更多的好处。

参考文献

[1]沈四宝.经济全球化下新公司法的新特点[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6.2.

[2]蔡巧萍.新公司法完善公司架构与法律责任[J].新理财, 2006.1.

公司税收筹划与管理 篇8

[关键词]集团 成员公司 固定资产 税收筹划

一、引言

资产重组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发展壮大中的集团公司而言,设置新的成员公司,进行资产优化已司空见惯。在重组过程中,如何有效集中优良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处置的方式便显得尤为重要。在决策时,要以固定资产处置后,集团公司税负最小化,利益最大化为标准。

二、固定资产处置方式

集团公司向成员公司处置固定资产大致有以下四种方式。

1.将固定资产转让给成员企业。

2.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成员企业,且租赁时不转移所有权,到期后收回原固定资产。

3.以融资租赁方式租赁给成员企业,且租赁时不转移所有权,到期后不收回原固定资产。

4.以经营租赁的方式租赁给成员企业。

三、固定资产各种处置方式的税法规定

1.转让方式。根据《关于旧货和旧机动车的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字[2002]第29号)文件规定:纳税人销售旧货(包括旧货经营单位销售旧货和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无论其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一律按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不的抵扣进项税额;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应征消费税的机动车、摩托车、游艇售价超过原值的,免征增值税。相关文件规定,处理不动产时应就转让所得缴纳营业税,就转让的净所得缴纳所得税。

2.融资租赁方式。《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第84号)文件规定:纳税人以融资租赁方式从出租方取得固定资产,其租金支出不得扣除,但可按规定提取折旧费用。融资租赁是指在实质上转移与一项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一种租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租赁为融资租赁;在租赁期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租赁期为资产使用年限的大部分(75%或以上);租赁期内租赁最低付款额大于或基本等于租赁开始日资产的公允价值。《关于融资租赁业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第514号)文件规定:对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单位所从事的融资租赁业务,无论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是否转给承租方,均按照《营业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征收营业税,不征收增值税。其他单位从事的融资租赁业务,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方,收增值税,不征营业税;租赁的货物的所有权未转让给承租方,征收营业税,不征收增值税。按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就“租赁净收益”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征收所得税。

3.经营租赁方式。按《营业税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经营性租赁应就租赁所得计征营业税。同时,按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就租赁净所得征收所得税。

四、筹划案例及税负比较

假设集团总公司现有优良资产账面原价9000万元,其折旧年限均为5年,处置时,已使用1年,折旧按平均年限法计提。为简化计算不考虑残值和清理费用。为了比较优劣,假设固定资产的四种处理方式总公司均取得处理收入8400万元,即第一种方式,处理当年取得一次性转让收入8400万元,其他三种方式,每年取得租赁收入21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四种方式的整体税负如下:

1.总公司税负增加情况

(1)第一种方式

应缴增值税:8400/(1+4%)*4%*50%=161.54万元

应缴所得税:[8400-9000*4/5]*33%=396万元

(2)第二种方式

应缴营业税:(2100-9000/5)*5%*4=60万元

应缴所得税:[2100-(2100-9000/5)*5%]*33%*4=1251万元

(3)第三种方式

应缴增值税:8400/(1+17%)*17%=1220万元

应缴所得税:[2100-9000*1/5]*33%*4=396万元

(4)第四种方式

应缴营业税:2100*5%*4=420万元

应缴所得税:[2100-9000*1/5-105]*33%*4=257.4万元

由上计算可得如下对照表:

2.成员公司税负减少情况

当成员公司购买或融资租赁总公司固定资产时,成员公司所支付的8400万元以折旧的形式分四年计入费用在税前扣除,当成员公司经营租赁总公司固定资产时,每年支付的2100万元直接计入当年的费用在税前扣除,四年共计8400万元。因此,无论哪种方式,成员企业均少缴企业所得税2772万元(8400*33%)。

3.集团公司整体税负减少情况

第一种方式税负减少2772-557.4=2214.6万元

第二种方式税负减少2772-1311=1461万元

第一种方式税负减少2772-1616=1156万元

第一种方式税负减少2772-677.4=2094.6万元

五、结论

通过上面比较可知,第一种方式优于其他三种方式。该结论基于三个条件,其一是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原因在于从集团整体来看,并没有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其二是筹划仅从集团整体税负考虑,未考虑其他因素;其三是筹划时没有考虑成员企业现金短缺导致交易无法实现的情况。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税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国家税务总局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税法1》,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

[3]何鸣昊:《企业税收筹划》,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上一篇:《卖油翁》名师教案下一篇:教师行风建设的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