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见缺失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既能使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得到直观体现, 又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但是,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 这种整合往往还存在着一些缺失值得我们反思。

1 缺砥石——鲜明学科特点的缺失

基于信息技术的新课堂突出的缺失就在于学科本位的边缘化。在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时, 我们的教师往往会陷入反客为主、矫情粉饰的泥潭, 即重技术的“包装”, 轻学科的特点, 重学生感官所好, 轻课程的三维目标。

我们观摩过一堂关于美苏争霸的历史课, 课件可谓制作精良, 什么美国飞机、苏联军舰的大量图片, 以及配了视频录象的“星球大战”计划把整个课堂营造的热闹非凡;也许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每个子目录标题还使用了卡通效果。但是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却没有体现, 既没有注重培养学生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也没有让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 即没有鲜明的历史学科特点。

这是一堂不成功的课, 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动感和色彩而忽视学科内容特点, 实质上只是技术的简单相加, 谈不上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这样的结果只会弱化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目的, 更谈不上学生的全面发展了。这堂课只有保证学生接受的历史知识形成明确的学科体系, 才能实现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不能从单纯的信息技术出发, 唯趣味是从, 更不要为了谄媚学生, 随意使用动画。

所以, 必须强调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 其出发点首先应当是课程, 是该学科的特点, 而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本身。只有这堂课的学科性质得以体现, 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2 缺灵魂——深厚文化底蕴的缺失

文化底蕴的缺失将导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僵化。基于信息技术的新课堂应该是有较深的文化底蕴的。但是, 有的老师做的课件, 照搬教材, 依旧倡导死记硬背, 只是起到代替传统板书的作用;有的老师做的课件, 拘泥于条条框框, 僵化了整个课堂, 面对学生的探究, 老师只有和稀泥, 根本无法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有的老师做的课件, 使用信息技术貌似优良, 但是育人乏术, 难以实现和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只是“电灌”代替“人灌”。

高质量的课件, 应该具有良好的知识视野、思维品质、创新意识、文化品位, 而不能等同于单纯的技术。特别是在语文、外语、历史等人文学科里, 语言文字的魅力是无穷的。从只重技术而忽视文化底蕴的视角来整合课程, 势必降低文本材料的地位, 导致学生感悟能力、阅读能力、想象能力的退化。就像演员演技再精湛的连续剧《水浒传》也无法和原著相媲美。一堂讲解《赤壁赋》的语文课, 各种符号、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影像等信息, 通过屏幕或投影显示出来, 同时加上声音的配合, 可谓“技术高超”, 但如果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色彩, 忽视了苏轼写这篇赋时被贬黄洲的历史背景和赋的文化内涵, 这堂课就很难成功。

所以, 基于信息技术的新课堂, 老师们不能只重信息技术, 而忽略文本中的文化内涵, 不能用各种信息技术剥夺学生和文本深入对话的权利。否则, 触及思想的阅读将浅化为视觉上的阅读, “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技术背后, 学科的人文感召无从谈起。

3 缺融合——建构于真、情、行、思之上的整合意识的缺失

在基于信息技术的新课堂老师们往往还欠缺建构于真、情、行、思之上的整合意识。笔者观摩过一节历史课《长征》, 这堂课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课就很好地体现了真、情、行、思的统一。这堂课运用Flash将红军长征的过程用动态的地图形式准确呈现出来, 体现了“真”;课中播放了红军过草地一名团长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的视频录象, 全班同学为之动容, 体现了“情”;通过课件将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的场景展现出来, 以红色旅游为活动, 让学生扮演导游为大家讲解, 这体现了“行”;通过这堂课同学们感悟了长征精神, 这体现了“思”。这样的整合, 体现了教师的审美情趣和对教材的深刻把握, 真正地实现了与学生人文和人性意义上的对话。

总之, 基于信息技术的新课堂应有从形式到理念的革命, 这样才是新课改的“新”之所在, 而不能披着信息技术的外衣, 翻了些新花样, 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信息技术的立足点是为了教学服务, 在使用过程中, 要切忌一些误区, 力求科学、实用, 以达到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优效果。

上一篇:论医学院校思政课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措施下一篇:论《初级会计实务》教学中会计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