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通用10篇)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 篇1

渠县安北乡中心学校

王政

摘要:本文从信息技术入手,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介绍了如何将计算机技术与这三个方面的教学如何一一进行有效结合。经过分析,我们得出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进行有效整合更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进行有效的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 有效结合

随着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正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信息化速度的逐渐加快,也向教师们提出了新的考验。而目前新课程的改革也要求我们必须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帮助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效地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有效结合网络技术与课程资源、改变教与学的关系刻不容缓,那我们该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学科的有效结合呢?就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问题,作以下浅谈。

一、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事实上,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并对此更感兴趣。众所周知,网络信息具有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信息资源,引入课外信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这也可使教师开阔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比如学生对图形平移、旋转的概念理解往往是较为困难的,我们在设计图形平移、旋转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用flash动画的形式将图形平移、旋转的过程展现出来,以便让学生直观理解图形平移、旋转的性质及概念。又比如: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展现一个转动的立体图形,并且每一面的颜色都各不相同,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把画在黑板上的立体图形误以为是平面图形的困扰,而且更直观学会看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形式的有效结合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教师可以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余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比如初一代数“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上这一节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象,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相,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

系。不仅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对函数概念理解非常透彻。

三、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

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

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

初中几何《圆》这一章,就将传统教学方法不好解决的问题,通过变静为动解决了。这一章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圆幂定理”,即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鼠标一动,结论立现,效果相当好。其实像 “垂线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等,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些题目,不经意用鼠标移动一个点,图形变化了,结论仍然成立,比如:图形中移动C点或E点始终有CE∥DF。

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方式

1、结合的基础——资源结合。资源结合是一种以优化教育资源为目标的组织形式,是教育者,特别是管理者通过对硬件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以及课程资源的有机构建来实现组织形式的“优化结合”,这是课程结合的保障与基础。

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不仅要学会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学软件资源等,还要能够将其合理、有效的利用,让它们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2、结合的途径—过程结合。“过程结合”是指教育者与学习者以教与学为目的的具体操作形式。即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运用于学科课程的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对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同化”与“顺应”的目的。这是课程结合的主体,也是实现课程结合的途径。这一过程结合包括三个基本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及课后拓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分别是:

课前准备阶段:以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为主。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寻找切入点;浏览相关网站主页搜寻信息,捕捉结合点;整理主要信息,建立链接,搭建教学平台;检测网络安全性、交互性,进行网络文明公德教育。让学生根据自己自学的能力,针对相关问题,在网络上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整理和加工。

课堂实施阶段:强调师生互动。依据教学方案,进入学习。教师提出学习任务目标(包括必要的网络知识学习),以及相应的学习方式(个别学习或小组学习);学生依据教师的导入问题,相对自主地决定学习方式,尝试性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利用各种手段,展开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讲评、对共性认识予以总结、对个别问题给予关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充分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课后拓展阶段:以学生活动为主。大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形:对网络知识的巩固应用;通过专题学习网站对课程知识的加深;通过应用网站等对课程知识进行拓宽;利用EMAIL等方式与教师、同学甚至与其他网上学习者展开讨论。教师要做的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网站、网址、自己的EMAIL地址,并对学生加强网络文明、网络安全及学习目的的教育。这个过程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加深,而且也是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有效实践。

3、结合的目的—能力结合。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课程结合”作为一种教与学的手段也概莫能外。“能力结合”指的是通过研究“资源结合”和“过程结合”这两种课程结合的形式,借助日益发达的教育技术,培养既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不断学习的新世纪的学生。这种能力的结合是指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分享、应用的能力和传输、创新的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人的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提倡计算机辅助教学。但辅助初中数学教学,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就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我们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但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效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则是我们应该加以注意的。

参考文献:

[1] 《中学教学全书》(数学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2]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三版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 篇2

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的定义有很多种, 其中一种是要将信息技术完全地融合到课程的整体本身中, 不仅要改变课程原有的内容和结构, 还要改变整个课程体系;另一种定义是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与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有效的教学方式, 让教学更加的优化。从两种定义来看, 第二种定义更加地适应当前我国教学的趋势和实际情况。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结合, 应该更加注重与教学实践层面的结合上。本文主要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效结合的必要性出发, 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效结合的策略。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效结合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效地结合起来,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语文学科原有的特点, 形成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有效结合, 是十分重要的, 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 让语文学习的环境更加宽广

宽广的语文学习环境, 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松地融入到语文的学习中, 增加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技术能够构建出更加形象真实的语文学习环境, 尤其多媒体技术更能够让学生从听觉和视觉多角度地去学习。因此, 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有效地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 不仅能够让学生从小体验到语文学习的生动性, 也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 让语文学习内容具有多种选择

语文学习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具有自己个性化的价值观。而信息技术能够为语文课程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让语文的学习内容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这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种多样的学习要求, 也符合当今教育所强调的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要求。

(三) 增加语文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的自主性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去探索语文知识中的奥秘和趣味性。自主学习也是新课改中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结合在一起, 能够为学习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多必要的条件和因素。如开放的探索领域、真实的语文学习环境、丰富的学习内容, 这些都能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自己不理解的知识, 真正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二、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效结合

(一) 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的结合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 也是最重要的课程。但是汉字的字型多、结构复杂、多音多义字多, 因此, 传统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学习时的难度较大。而采用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 学生就可以跟着教学软件主动地学习汉字的读音。例如:在语文教学课堂上遇到生词时, 可以在课件上将这个词用区别与其他字的颜色标出来, 然后点击这些文字就会出现相应的拼音、读音或是图片, 这样就能让学生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去识字。

(二) 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结合

阅读教学需要让学生们了解文章的背景, 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 能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自我感悟和搜集相关的信息,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詹天佑》一文时, 教师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结合: (1) 让学生从网上查找詹天佑的个人经历和当时社会的背景; (2) 在课堂上播放一段关于詹天佑的视频或者图片; (3) 提出詹天佑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回国设计铁路的问题, 让学生相互交流后回答。

(三) 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结合

写作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传统的写作就是教师布置写作题目, 让学生按要求写作, 教师统一批改, 这样的教学方式下, 学生写出的文章总是缺乏个人的想法, 都是一些符合教师观点的文章。而将信息技术与写作相结合, 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 创建写作情境。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 让学生将自己在情境中的感受的写作出来,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2) 收集题材。学生可以从电脑中搜索相关的写作素材, 然后再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相互点评, 可以利用现在的网络通信工具建立班级群组,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在群里发布, 然后让学生之间相互点评, 选出学生认为好的文章,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文章拥有不同的风格。

三、总结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结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许多的教育工作者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地检验, 为之做出许多的贡献, 才能形成。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的是,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结合绝不是将这两者简单地加在一起, 而是要将这两者融合, 达到最有效的语文教学效果, 要让信息技术成为语文教学的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1]吴伟民, 李婷.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电化教究·教学研究, 2013 (11) :106-111.

[2]刘儒国.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10 (1) :120-121+125.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整合

一、运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传统以教师为主的

教学模式得到有效改观,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自己跳起来摘果子,使他们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多姿多彩的图形》这节内容时,我们可在课前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搜集以我们生活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并对

其进行仔细观察、思考和判断,试着总结这些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然后将其制作成精美课件。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课件进行演示、讲解。这样,我们一方面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数学学科向来以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著称,这也使学生

对它产生了畏难和恐惧情绪。而利用信息技术,则能将数学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以生动形象、直观逼真的方式演示出来,以达到优化教学内容、降低理解难度的教学目的。

如,在教学《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时,我们可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直观演示二次函数的各个图像,并利用信息技术放大、倒退功能对二次函数图形进行仔细观察和研究。如此,既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也增加了教学课堂的趣味性,有利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实施和进行。

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初中数学学习产生了重大影响。希望广大从事数学教育事业的工作者们,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学科的有效

整合。

参考文献:

杜爱英.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J].语数外学习,2014(03).

作者简介:马智新,男,1978年12月出生,大专,就职于青海省循化县白庄中心学校,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 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整合、建构主义

内容提要: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可以充分利用校园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资源,借新课标实施的契机,做好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优势,克服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不足,真正从数学教学规律自身特点出发,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被动学习方法,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和学习观,模拟实际生活模型,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 篇5

河西堡中心小学

郭述桂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也迫切需要我们改变教育方式。为了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展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数学教育的普及与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另一方面也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同时,其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教学也因与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整合而得到优化。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引起数学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就是对教学观的反思与课堂结构变化的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所发生的最根本的变化之一是教师作用与角色、学生学习环境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权威和智慧的源泉,而成为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的伙伴、援助者和指导者、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仅仅是从听与做作业中获取知识,而是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问题讨论的启动者和调整者,问题解决的参与者、经历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与权利。以下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谈几点认识。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理念的整合。

理念是理性化的一些观念,具有稳定性、长效性、持续性、指导性。形成正确的数学教学理念是更好从事数学教育的逻辑起点,因为理念在数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具有统驭作用。《数学课程标准》非常重视信息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的重大影响。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同时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强调的是“学”,这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信息技术正好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与环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获得及时的体验、拥有足够自主的空间,从而真正实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学习。我们数学教学的概念、规律的获得等教学内容时可以尝试使用,让学生在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实现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

因此作为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们教师不仅要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数学课程教学的内容,更应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这种“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叠加,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达到数学教学各要素的丰富和谐,使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变信息资源与传播渠道等实现数学教学的突破与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内容的整合

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该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化,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如教学亿、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先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阅读报刊、上网查询等等,搜集有关数据。学生带来的材料,有我国的国土面积,有我国的人口数量,有世界上的淡水资源分布情况,有美国“911”中遇难的人数,有新浪网一天的点击次数,有自己家里每月的用电、用水量等等,天文地理,无所不有。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数据材料,学生不仅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爱祖国、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等的五爱思想教育。

又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可以让学生先找出生活中有角的物体,如红领巾、三角板、折扇、可以折叠的防盗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等等,以图片的方式保存,再利用网络环境的互动进行交流,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从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角”。

正是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使学生的学习内容贴近生活、充满时代气息,呈现丰富性、多样性,同时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师生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野,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协作。

三、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整合

1、课堂教学情境氛围更和谐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常常能有效地营造学生研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首先用多媒体计算机出示一副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行走的情境图,通过演示两人行走的方向,让学生认识两个怎样运动是相对而行、相背而行、相向而行,然后重点演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的情景:先闪动两人走过的路程,接着闪动相距的路程,直到变为一点,揭示这种现象就是“相遇”这个概念。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唤起了学生实际生活的环境,直观展示两人从出发到相遇的全过程,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研究、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2、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更精彩

传统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主要是声音(教师语言)、文字和图像,主要通过书、纸的记录和传播。信息技术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重要工具可以将多种媒体方便、快速地集成,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统整。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黑板、投影片、教具模型等媒体展示的各种信息,由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象等资料,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动画),将这些资料组织起来。课堂教学时,将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连接起来,或者在网络教室中进行,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提高对信息的吸收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而可以做到更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演示,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和音频等,可以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明了、直观的形式出现,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抽象的概括,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方便

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可以有效地实现精讲讲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重点,就可以用多媒体演示教材上的实验——画好一个圆,接着把这个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甚至32份或更多),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课堂练习内容形式更丰富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从教学过程的优化出发,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将促进知识的形成,强化能力训练。比如编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电脑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订正机会等。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以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例如,在一年级学生刚学完加减法应用题时,设计出富有生动情趣的“动物集会”的幻灯画面:小鸡、小鸭、小猴、小猫……等各种动物,位臵不同,数量不同,形态不同。课堂上,学生看着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思考着其中所孕含的数学问题。在渴望展示自己才能的心理支配下,观察更仔细,思维更活跃,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编出许多情节不同、叙述不同、类型不同的应用题。这些新颖的画面表现的数学问题,学生都必须经过观察去发现,通过思维来整理,因而使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获得良好的训练。

此外,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准备教学的重要工具,从备课查找资料,到设计、制作教学软件都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作为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的工具,教师还可以利用工具软件记录、管理教学材料,并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其他教师实现远程交流。

四、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教师教育思想和理念。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克抗教授于2001年1月撰文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学习方式的目标。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可以有助于实现让学生自己分层次选择学习内容、个别化学习。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2.信息技术更有利于实现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练习中,电脑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投影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3.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从提高基本的学习效率(读、写、算)到完成较复杂的研究任务都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学生利用网络技术从不同资源中查找、评价、收集信息;学生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分析实验数据、绘制图表以及汇报研究成果等。这样,既达到了学习、应用技术的目的,又较好地促进了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环保中的数学问题》的教学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以往教学这部分内容往往把重点放在统计图表的认识和绘制上。结果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去画图制表,却对统计图表的意义和如何利用这些图表获得有效信息研究得较少。而后者恰是统计知识教学的重要目标。利用计算机中的图表工具,只要输入相应的数据,计算机在几秒钟之内便自动产生统计图,而且可以根据需要产生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这样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对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推断上,培养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信息技术与小数学科整合所要注意的问题

在“课程整合”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感到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但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欠熟练,尤其是小学生,往往因相关同步知识不具备而使辅助教学本身遇到障碍。

(2)从数学学科的角度需求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要强调教师的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和学科教学基础,要在充分了解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发挥计算机的长处,而不是抛开一切只要用计算机就行。关键还是教学设计。

(3)合适的网络课件或工具平台缺乏,使“课程整合”本身难以系统化,显得零敲碎打。若教师自制,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耽误本身的教学任务。(4)缺乏专家和相关理论指导。

(5)信息污染与网络安全。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 篇6

兰州十一中 数学组 何惠萍(邮编:730030)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数学课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应当贯彻“必要性”“平衡性”“广泛性”“实践性”“实用性”原则。整合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而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从而实现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应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通过提供“多元联系表示”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验”等,实现对数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关键词:数学课程教材;结合点;互动;创新研究;信息技术;整合;平衡;多元联系表示

随着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号,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事实上很多老师只是在对外公开课的教学中使用,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很少用甚至不用。多数老师仅仅把现代教育手段用作电子黑板,给人以高投入低产出的感觉。为了加速数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并探索信息技术在改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和教师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的作用和途径以及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成长、学校建设和发展等的途径。

一、探求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现代数学以技术化的方式迅速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践告诉我们,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必须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数学课程的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寻找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才能和谐互动,教师才能愿用、乐用,用多、用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难点相结合

1. 数学科学的另一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利用黑板将这种复杂的情景展示出来,更不用说借助情景来分析。正是因为抽象的情景不能得到直观、有效的展示和分析,就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为此长期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恰恰在这一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它能使这些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感性情景,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教师教学的难度。运用建构主义思想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和媒体的互动,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使得教学难点得以化解。

2. 以数学教学为例,几何画板是数学教师最喜欢使用的教学软件,它操作简单,功能丰富,动感十足,能够满足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形象直观的要求。教学实践中通过信息技术课的辅助教学,在学生初步掌握几何画板功能的.基础上,开展数学实验研究,通过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能够有效地突破数学教学中平面几何的难点。以“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一课为例,教师设计制作了多个椭圆的构造实验,利用网络教室的操作平台及校园网,以具体的数学问题结合“几何画板”有趣的数学实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动手“做”,完成意义建构,探究椭圆构造的方法,以及和其他圆锥曲线(双曲线、抛物线)的联系。

(二).信息技术与仿真实验相结合

即使是数学教学,现在也十分重视数学实验的教学功能。作为实验必须有自变量和应变量,通过实验探究应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即事物的本质。但是中学数学实验由于受到实际器材的限制,有些实验往往只能是纸上做实验,很难在真实的环境中展开。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的功能,能够弥补实验条件不足的限制。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的赋值和计算功能,可以开展数学实验,通过实验得出规律。

(三).信息技术与创新研究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学的重要任务,现代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独到之处。在课题研究中,数学教学中开设数学建模的选修课,在中学生中开展数学建模的研究,通过数学建设模选修课的设立,借助网络工具,揭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世界,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通过跨学科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在设计方案、市场调查、查阅资料、加工信息等过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批优秀的数学建模案例获得社会较好的评介,如:微波炉运输包装优化设计,宿舍输水管道问题的研究,概率问题,出现“死亡小组”的可能有多大,跳水池深度的计算,关于公司建立地点选择的问题的研究,探讨红绿灯时间差问题,邮递员投递问题等。

二、中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

我认为,信息技术是一种能为学生提供“多元联系表示”(multiple linked expression)学习环境的认知工具。与熟悉的认知工具(纸笔、三角板、圆规等)相比,它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和数学能力培养上有着实质性的进步。

在数学课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应当贯彻“必要性”“平衡性”“广泛性”“实践性”“实用性”原则。

(一)必要性 信息技术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但应当被负责地使用,使它为数学的学与教服务。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是要替代传统的教学工作,而是要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做过去不能做或做得不太好的工作,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学资源,构建交互式、多样性的学习环境,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加强数学的基本理解和直觉。

(二)平衡性 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学生学更多更深的数学提供了可能,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开拓了广阔空间。但是,它不能被用来代替基本的数学活动如熟练的基本运算、基本的代数变换、解方程、逻辑推理、数学证明等。因此,应当使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的纸笔运算、逻辑推理、画表作图等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三)实践性 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提供的学习环境,极大地拓展了师生的实践活动空间,它使学生通过丰富的活动而不仅仅是依赖语言来构建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了可能,从而产生了更多的学习方式,加强、完善甚至改变了数学学习。它是一种产生数学问题、促进数学思考的“催化剂”。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应当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而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真谛,领悟数学的本质,使“学习方式的变革”落在实处。

(四)实用性 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一种可直接操作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关系是“可视的”,并且可以被具体操作。但是,信息技术的这种优势常常因为技术本身的原因(很多人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环境不熟悉)而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应当做到简单、方便、实用,在技术的设计、实现和操作上减少困难。

(五)广泛性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促使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应当使所有学生都在自己的数学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器、计算机、多媒体实验室以及互联网等,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而更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

三、中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要变被动接受的学习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使学生有机会在一种真实的、体现数学发明与证明过程的环境中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进行实验、研究和发现。整合的最终目标正是要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而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从而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

在这样的目标下,需要重新认识数学教学过程涉及的各种因素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学生应当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是数学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情境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数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数学思维的促进者;教材等学习资源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内容,而且也是学生建构数学意义的对象;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教学媒体是师生用来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习材料,帮助数学思维、进行合作交流的认知工具。

因此,为了实现“整合”的最终目标,教师应当非常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同学之间的协作而提出自己的假设和猜想,并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试验和验证,从而奠定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基础,最后再通过逻辑推理论证而获得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教师还应当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学习新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强有力的支持。例如,要使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和分析真实数据的方法(涉及数据采集工具和统计软件的使用等),使学生体会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计算环境以及作图技术,引导学生探究函数思想、变化率等概念、极大极小问题等;使学生学会使用符号操作工具解决代数问题(如解方程)。特别的,一定要使学生学会使用动态几何软件和包含作函数图像与符号操作的代数系统(如几何画板等),以有效开展“观察―探究―发现―猜想―验证―证明―拓广”的教学。实际上,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中,探究和猜想可以成为几何学习的核心内容,学生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自己发现新命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逻辑证明的思路,从而丰富自己的几何经验,提高空间想象力;函数的各种表示(解析式、表格、图像等)之间的联系可以得到明确展现,像二次函数的系数、指数等如何影响函数图像、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与函数解析式变化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进行探索和研究。这是建立复杂的数学思想的直观基础,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的有效途径。

在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创设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给学生提供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本质的机会。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多元联系表示”的潜力之所以能得到充分发挥,重要原因是计算机使得功能强大的图形表示法成为可能,从而使抽象的符号、复杂而零散的数据得到直观表示,而且还可以对数学对象直接进行操作(如局部放大、变换研究对象的空间排列位置、重复引起变化的关键因素、动态显示等),从而对其细节进行观察,这就会使学生发现数学对象不同方面的内在联系的机会大大增加,并为理解其本质特征奠定坚实基础。“多元联系表示”对于学生理解数学有重要影响,其实质是对同一数学对象(数学的概念、法则、表达式等)给出几种不同表示,从而使数学对象不同方面的特征得到显示。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使高水平的、深层次的数学思维活动获得有力的支持,使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成为可能并得到落实,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成效。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 篇7

在教学的过程中, 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能够把数学课程资源展现在学生面前, 既能够给教师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 又能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 进而增加数学课堂教学容量, 这样, 教学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 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这节内容的时候, 我就把“相似三角形”的三种判定做成图文兼备的幻灯片, 上课伊始, 我用计算机和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把幻灯片中需讲解的内容适时地投影到屏幕上, 让学生直接从大屏幕上获取比较全面、直观的知识, 这既能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以直观的表象优化知识的形成过程

表象是想象的依据, 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 能否在脑海中建立起清晰的表象, 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比如几何形体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作图方法, 在常规教学中, 教师通常使用三角板、圆规等教具在黑板上进行板演, 由于学生的视角不同, 他们在观察老师作图的过程中容易被粉笔、尺子等物品造成视觉阻碍。如果使用多媒体课件将这部分内容用计算机演示出来, 既不会让学生有视觉阻碍, 还容易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跨越时空、跨地域地展示知识点的形成和演变、发展过程。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形象直观等特点来刺激学生,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并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步步演示出来, 这样不仅能够降低知识的难度, 还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 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来, 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让学生更乐于接受知识, 进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三、利用计算机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并且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

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能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 数学课本中很多图形的几何性质, 都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们, 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形成知识体系。例如, 在探究“正比例函数中y随x变化的规律”的时候, 可以给学生们演示正比例函数的图像:k可以任取不同的数值, 观察图像的位置, 并且给出图像上的任意一点来测量出此点的坐标, 还可以拖动此点来回变换它的位置。让学生观察此点的横纵坐标的变化的不同情况, 引导他们进行探究和讨论, 根据变化的规律来归纳出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几何画板课件的有效演示可以让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 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 能够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数学倡导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还提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怎样才能更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 设计一些能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尝试、去探究, 并且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主动地发现数学知识, 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例如, 有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多面体, 也不知道怎么用实物来进行展现。这时, 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长方体, 并问学生是不是可以把它割成更多的面?然后让学生切自己的橡皮进行尝试。或者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一下多面体, 然后再用Flash制作动画, 把多个不规则的或者规则的多面体演示给学生,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数学知识, 并为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打好基础。

五、扩大知识领域, 减缓思维难度

以多媒体信息为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 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动画等方法, 演示知识从静态到动态的变化, 变抽象为具体。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 改变了以往教学活动受时间和某些地域限制的特点, 能扩大和延伸知识, 而且可以缓解学生的思维难度。

在教学的过程中, 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 既能解决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难题, 又能把知识点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们, 还能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 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另外, 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能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 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只有亲身投入到多媒体课件的具体实践当中, 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中波.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原则[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 2006 (3) .

[2]赵常在, 张文香.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实践探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 (8) .

[3]梁伟, 陈斌.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 (下) [C].2007.

[4]崔红岩.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 (6) .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 篇8

关键词:激发兴趣;知识获取;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336-01

新一轮教育的全面展开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催化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本文结合新课标下初中课堂教学的实际,如何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发挥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的教育技术的作用,更好的驾驭这种新的教育教学手段,进行了一点探讨。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并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展开讨论。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不断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重要方面,及时揭示那些出现在学生中的新颖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听得着(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解强得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入性大大强化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制作数学教学课件时,不是一味考虑文字、图形处理得多漂亮,动画多直观,关键是如何优化教学思想。教学思想不更新,制作出来的课件可能会变成“填鸭式”或“满堂灌”,学生陷进教师设计好的“圈套”中,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巧借信息技术的多样性,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

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还可以调节课堂结构,在教学中起辅助作用。如我在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2.1节“平行线与相交线”的“对顶角 ” 这一节时先设计问题的情景,然后提出猜想,接着应用自制课件很直观又很巧妙地证明了“对顶角相等”这个猜想,并用课件模拟实验,三维立体感很强,并设计了师生互动练习和思考题。这节课合理运用课件,教会学生发现学习法。多媒体课件关系到教学过程的诸多环节,因此,在用课件之前应认真分析老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等要素关系,合理运用。例如课堂上数学教师以数学绘图软件《几何画板》画出图形,可以绘制动画等。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让学习者通过信息技术工具来完成作业,或者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例如老师在教完一个单元之后,设计作业,学习者通过计算机去完成。

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比如,初三几何“点的轨迹”,学生最终会知识“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学生对“轨迹”是毫无想象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地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它远远超出老师“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初三代数“函数”,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天气昼夜变化图象,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相,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不仅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对函数概念理解非常透彻。

三、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就要充分揭示思维过程。首先,充分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经历比较、抽象、概括、分设、验证和分化等一系列的概念形成过程,从中学到研究问题和提出概念的思想方法。其次,要充分揭示结论的发现过程;让学生经历曲折的实验、比较、归纳、猜想和检验等一系列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了解结论的由来,强化对定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科学发现奠定基础。再次,充分揭示问题解决的思路探索过程;从数学教育的角度来说,某人对某一数学问题的解决是否属于创造性的,不在乎这一解决曾有别人提出过,而关键在于这一解决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解题者而言是否具有新颖性。教师要想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就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将问题解决的思路探索过程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中学会问题解决的思路探索方法。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 篇9

日照市五莲县实验小学 孙启华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遵从这一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数学课堂焕发生机,教学中就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从活动中交流数学思维,从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样看来,现代社会需要从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要树立发展观,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大智慧的发展,让课堂焕发真正的生命活力,蕴涵着人文交融的和谐氛围。同时研究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下面我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以学生的活动为基础,谈谈数学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

一、让活动成为学生思维起飞的乐园。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四大领域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综合实践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涉及自然、美术、思品与生活等内容,但它首先是姓“数”,其落脚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不是主要为了让学生掌握其他学科和其他领域的知识。同时“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新课标提出最基本的原则。基于这个原则,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自己周围的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活动应以数学知识为基点,生活为载体。

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是通过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内化实现的。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学生必须有一个主动参与、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增大学生的自由度,倡导陶行知先生对儿童实行的五大解放,让教师建立一种以实践活动促进发展的新型教学观。

(一)数学实践活动是一次次再创造的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观察生活做数学”的过程。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中我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的“体验数学”的过程不只学习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即“活动、体验、建构”是一次次再创造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自由表达、体验过程、主动建构。所以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应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教师创设一定的现实生活情境,学生根据数学现实找出所要研究的对象,其次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合作交流,最后对活动进行评价小结,进行反思。所以数学实践活动的“看数学做数学”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

数学实践活动不仅不能脱离学生所学教材的实践活动,更要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数学实践活动与平时的数学教学进行整合,服务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又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它是以解决问题为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精神。

例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我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考虑,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在数学课堂上设计“小鬼当家”的数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能正确地读出商品的标价,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实际表示的钱数,轻松愉快地购自己喜欢的物品。当学生热情高涨的时候,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己结合教材进行探究和讨论:“这些数有什么特征?”“这些数又叫什么数?”“你会读、写小数吗?”等问题。这时学习小数已经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探索,逐步建立数学知识。课后,又能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达到学以致用。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设计数学问题,造成学生的认识冲突,产生不足之感和探求之心,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参与到“矛盾冲突——探究发现——解决问题——获得愉悦”的学习过程中去。这样,教师在活动中架起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个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具体分析的感受,激起相应的学习情绪,自始至终地主动探索,实现了数学的再创造。学生在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会到数学的有用之处,享受到数学的内存之乐。课堂也因此焕发出了学生的生命活力。

(二)精诚合作,人文交融,感染学习过程,焕发主体活力。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合作、研究、交流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学习过程。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因此它必须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活动。必须让学生在游戏中、在实践操作中、在交流研讨中、在合作互动中、在情感体验中去应用数学,从而获得认识社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与策略。

探究活动离不开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既有明确的分工,防止出现互相推诿、被动参与或惟我独尊的情况,又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因此要做好准备工作,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然后老师要就所研究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防止出现小组内的单干户。

注重发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活动的灵魂,是学生主体的第一次体现,也是革新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问题由学生始,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一颗数学的大脑;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依赖思想和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选择问题,自己制定解决方案,给学生较大的自由选择权。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在全面深入研究学生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状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环节,设计动态化的教学过程,鼓励学生通过感官、数学计算、科学知识、人际协商解决活动中的冲突,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生动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合作交流,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合作交流,在师生、生生,小组与小组,小组与大组等的交流中,学生对知识或活动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所以在合作交流中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畅所欲言。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在撞击、知识在整合,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思维会实现质的飞跃。如让学生设计“郊游乘车”方案时,我们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以获得更多的相互交流机会,以利于学生更自然、更大胆、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产生共生效应,达到共同发展提高。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中与人协调和施展自我,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另外交流的目的不是评判探究成果的多少与优劣,而是创造一个真诚倾诉和启迪思维碰撞的机会,通过倾听分享他人的活动成果和心得感受。交流与分享的成果内容,不仅包括物化的探究报告、改革建议、图书资料等,还包括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内心体验。如在探究过程感受最深的是什么?遇到过哪些困难?困难克服后心理感受怎样,等等。在交流时,坚持在某小组发言的基础上,让其他同学对他们的发言内容提问或提出建议,使交流过程成为全班同学共同反思的过程。在活动中教师应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主动权。学生团结合作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愉快的活动中感知事物,并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等来研究讨论,获取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从而总结交流来掌握知识,饱尝“梨子”的滋味。

(三)多元化的评价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方面。

评价中采用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综合评定的民主的、开放性的多方协商评定法,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同时,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也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熏陶和教育。

二、活动成为张扬个性,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舞台。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的张扬不可能完全相同,由此便产生了不同的特点,这便是个性。活动便是使个性外显的一种方式,有个性才可能有创造。陶行知先生将“创造”看作人生的真谛,他笃信每个人都有创造能力,积极主张开发儿童的创造力。教师应将打开数学创造之门的“钥匙”交给学生,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课堂,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在活动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创造性,鼓励学生不拘泥于书本,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去解决实际问题。

(一)鼓励学生多渠道解决问题,张扬学生个性

一个问题往往会有多种解法,不同的人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运用策略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呵护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对于新奇的想法,我们要保护与鼓励;要给学生创造“异想天开”的机会,决不要随便地加以否定。在活动中,学生遇到挫折时,我们要增强他们百折不挠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敢于提出想法,鼓励他们进行创新的尝试,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主动地探求知识,多方式、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利息”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式的探究活动:2007年春节,张大伯把18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再过一个月就要到期了,但是前几天张大婶突遇车祸住院治疗,急需用这18000元钱,可是银行规定:凡不到期取款一律按活期计息,为这张大伯左右为难,请你替张大伯想想办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出了多种解决办法:方法一:救人如救火,先治伤要紧,损失一点钱就算了;方法二:向亲戚朋友暂借一个月,一个月后归还;方法三:先向银行贷款18000元,时间为一个月,一个月后再取出存款还贷款;方法四:把家里值钱的东西贱卖了先救人,一个月后再取出存款使用……每种方法都体现了一种思维方式,这种历程不正是学生成长的足迹吗?在这种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积极自主地学,自己发现知识,教师作为学生探索知识的 “参谋”只是提供创新的机会、和谐的环境,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得到真正落实,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学生可以在创造的空间里自由翱翔,学习成了一种乐趣。

(二)培养数学情感,激发创造热情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创造能力的20~30%,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其创造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不可忽视。因此,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情感和态度的培养。那么,如何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让积极的、健康的情感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我认为只有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数学的结论是抽象的,但数学课不是抽象的。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一个想象的空间。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交流感情,碰撞出创造的火花。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学生学完“1元=10角,1角=10分”后,我引导他们思考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一句话激起了千层浪,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情感,学生纷纷说:“我知道1元还可以等于2个5角。”“1角等于5个2分。”……有一位学生甚至站起来说:“我发现1元还等于10个10分,就是100分。”这位同学能从“1元=10角,1角=10分”中推导出新的关系式:1元=100分,可见其思维的流畅性、创造性。学生们都能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接着,我不拘泥于教材的限定,设计了“开银行,购物品”的实践活动。当“顾客”拿着1元钱来找“小小工作人员”(全体同学)换零钱时,大家是各显神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换钱方法,如:2张5角的;5张2角的; 1张2角、3张1角和1张5角的……有的同学甚至换到以分为单位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课堂也因此引发出学生的生命活力。学生掌握了钱与钱的等价交换,但生活中更需要钱与物的等价交换——买卖东西。于是,在活动中,我又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活动演练中学习“买东西”。学生在活动中识别商品,看标价对话,拿钱找钱,并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回家帮爸爸妈妈购买物品,达到了意犹未尽的效果。在这里数学课成了活动的课堂,表现自我的课堂,创造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他们集思广益,开拓思路,交流感情,引发创新思维的灵感,认识趋于全面、深入、正确、新颖,营造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土壤”,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号召的:“解放儿童的创造性,以从事创造工作。”

三、活动是综合实践的天地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突出数学活动的实践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的重要信息途径。”由此可见,新课程是把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可以这么说,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数学活动中,突出实践,加强感悟,努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我们教学中忽视了“实践”或实践不到位,那么学生所学知识就不能形成技能,数学教学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例如学习图形面积与体积我提出这样的实践活动,下水道为何通常做成圆柱形而不是长方体形或正方体形?先组织学生到环卫设计部门和施工现场参观考察,并让学生实际测量一个圆柱形涵洞的长度和直径,计算其体积和表面积;再让学生合作讨论展示交流,最后评选最佳设计方案。这样的活动综合了测量、绘图、计算以及如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比较选择,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去了解认识新奇未知的事物,探索不同事物的关系,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真正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当学生领悟到实践的价值时,就会自觉地萌发出再创造的动力,这样循环往复进行下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也会不断发展。

四、活动是数学价值的体现

英国教育学家萨德勒认为:“学校以外的事情,甚至比学校以内的事情更重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因此,适当的开展课外的实践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课本知识的延续和拓展。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通过查阅资料、搜集数学信息、参观调查、体验生活,增加了许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帮助学生提高了判断能力与推理能力,帮助学生提高了综合的数学素养,扩大了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考的空间也增大了。在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丰富了自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

例如:《珍惜水球》,让学生观察和调查自己家庭中一个月的用水情况,通过展示交流信息,算出一个班学生所有家庭一个月的用水量及一年的用水量,继而预测全国所有家庭一年的用水量。又通过计算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的流失量,一个月乃至一年的流失量,让学生体验人们司空见惯滴哒滴哒的水龙头,一年的流水量可供1名学生饮用10年。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认真地收集与水资源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各小组根据自己得到的不同数据信息形成学习体会和探究成果:学生体会到浪费水的可怕性,节约用水时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学生能够根据收集的数学信息大胆的设想,积极参与,敢于发言。充分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提高了学生收集和整理数学信息的能力。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我们有责任从自身努力,让学生拥有参与、选择课堂活动的权力,以及与老师共享管理课堂的权力。让数学实践活动成为“沟通教育理念彼岸和学生发展此岸的具有转化功能的桥梁。” 参考文献: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结合 篇10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在轻负高质下教师如何提充分利用好每节课45分钟的教学时间,打造高效率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让学生每堂课有能学有所得呢?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有效性

轻负高质

教育的本质在于实现人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终极目标,而质量是教育的核心价值,没有质量就没有教育的地位。减负的目的则在于提质,这个“质”就是课堂教学的效率。信息技术课不是主要学科,而且目前我校学生家庭中并没有达到家家有电脑的情况下,很难布置课外作业,于是课堂45分钟就显得非常的宝贵。作为教师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好每节课45分钟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每堂课有能学有所得。同时信息技术课不单纯是要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中思维方式得到训练,探索精神得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在轻负高质下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到事半功倍呢?

一、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学生上好信息课,首先自己要重视这门课。我们不但要在教学方法上下苦功夫,还要使教学内容新颖,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学生自然就有兴趣上课了。七年级下《开心一刻》是电子杂志的第二个栏目的内容,学习自选图形的组合、旋转及任意多边形的绘制和顶点编辑等。主要由“漫画”和“电脑魔鬼词典”两个部分组成。在开始做漫画之前,我首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都看过什么漫画啊?”学生都纷纷回答自己看过哪些漫画,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了,接着我将在网上下载的一些漫画图片发给学生看,大家都看的津津有味。这时,我及时提出本课的第一个内容:“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做一副漫画吗?” 同学们个个都跃跃欲试,齐声回答:“想”。通过以上的情景创设,充分地调动了同学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教师抛出本堂课的第一个学习任务时,学生马上进入了上机动手操练的状态。

创设情境时,即不能游离于所要学的知识,又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情感共鸣,激发探索欲望。如果情境的创设不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七年级上《网上诺贝尔》是通过查找诺贝尔将有关的资料,学习如何在网上通过关键词,利用搜索引擎方便快速地查找资料。可七年级的学生对诺贝尔奖都不大熟悉,其他学科也很少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于是我将查找“诺贝尔奖”改成查找“2008奥运冠军”,学生对2008在北京召开的奥运会都很熟悉,平时也都在侃侃而谈。在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欣赏2008奥运吉祥物福娃的图片,然后引出这堂课的学习内容“网上奥运”。我让学生在网上通过查找“2008奥运冠军”、“中国奥运冠军”和“2008中国奥运冠军”来比较所查结果的不同,以此学会对“单关键词”和“多关键词”的提取。相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情境,取得同样的教学效果。恰当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确定分层次教学目标,实施“因材施教”。一个班集里学生的起点各不相同,“一视同仁”将导致水平高的学生无事可做,水平低的学生做不出来,于是出现了“会的学生玩游戏,不会的学生也玩游戏”的局面。我们在设计任务时要有难易不同程度或同一任务对各层次同学设不同要求。比如《画龙点睛》是八年级下册中是EXCEL软件单元的最后一课内容,在数据的基础上创建图表,从而除了能直观形象的表现数据以外,更起到有助于分析数据内在关系的作用,真正意义上达到对数据的“画龙点睛”的效果。创建图表对于对象区域的选取一定要正确,而对于不同的数据应该选用合适的图表加以说明,如果选取不当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设计任务的时候,应该就考虑到,基础差的就让他完成一个图表,基础好的让他选择不同类型的图表。这样所有的学生如果都完成任务,都会有成就感。从而达到因材施教之目的,低层次学生面对自己的作品感觉很有成就感,而高层次的学生面对自己在班集里脱颖而出的成果,充满自豪,激发了他进一步探索的激情和信心。

三、采用“任务驱动”加强课堂教学时间有效性管理。

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信息技术课堂本身教学时间就不是很多,一星期为二节课。信息技术课与别的学科另外一个不同点就是——“信息课不能像别的学科一样留课后作业”。这样,我们所有练习就都得在课堂上完成,必须在最小的单位时间内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努力争取在课堂内让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上八年级下《千古悬念》这一节课,首先要在网上收集有关金字塔悬念的资料,然后通过学生归纳整理做一张关于金字塔悬念的幻灯片,这就需要教师开放网络。在新课导入后,我就要求给学生必须在15分钟内找好资料,并将文字资料和图片保存到本地磁盘,然后关闭网络,开始让学生制作幻灯片。因为是八年级的学生,都有了一定的电脑操作基础,所以15分钟内完成资料的查找不是什么大问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学生在思想上就有紧迫感。如果整堂课都开放网络,让学生一边查找资料一边制作幻灯片反而让很多学生在网络上乐不思返,而忘记了后面的学习任务。

四、有效的教学评价,信息技术课堂的操作性很强,学生的一举一动所见即所得,教师对于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千万不要吝啬给予反馈,此时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可给他们的操作进行指导,也能给学生一种肯定,鼓励和希望,让他们在学生的过程中有更高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成功率的效率更加明显,也相应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比如说,在《设计封面》课堂上,学生分组交流心得,我先让每组组员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小组长给完成好的,有创意的同学奖励,在他们的学习评价表上打上“优”。利用学习评价表,关注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评价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然后每组选出最好的一个作品,进行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表达自己的见解,评出最好的一组。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老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一旦教师开启网络让学生查找资料,一部分学生就会玩游戏、玩Q Q,毕竟学生这个年龄段,自觉性还不是很高,要保证课堂效果,就必须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上课习惯。比如学生完成一节课的内容后,我都要求学生将本节课所做的内容通过教学软件上交到教师机上,及时检查,并做好记录。在下节课上新课之前,对于有进步的学生及时表 扬,对于没有上交的同学做个提醒,周而复始,这样做下去,使每个学生都清楚地了解到老师在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也让学生改掉做事拖拖拉拉的习惯,养成及时完成课堂学习内容的习惯。另外,现在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都越来越强,已经不需要以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是要培养 学生根据学习任务主动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师将学习任务抛出来后,就让学生自己先试着去独立完成或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师只要在教室巡视就可以了,等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碰到困难时,也不要马上帮助学生解决,而是让学生之间通过讨论来解决或是让基础好的学生来做给其他同学做演示。即使在最后的作品评价也让学生给学生做评价。教师始终作为一个引导者,而让学生作为主动参与者,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上课变得很轻松,不用像以前每堂课讲得口干舌燥,但学生课堂气氛却比以前浓厚。

总之,构筑一堂信息技术的有效课堂,要体现和落实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要处处关注各教学环节、教学要素的协调发展。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教师。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有限的45分钟既富有成效又有活力。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教师用书》 浙江教育出版社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3、邢仲达 : 初中信息技术课如何实现“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

上一篇:青春梦想展翅飞翔下一篇:思想品德国培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