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介绍(精选8篇)
2013-12-13 14:30类别:雅思口语来源:enguo责编:meten
下面我们要介绍的内容,主要是对那些想要报雅思口语培训课程,但是又对这方面没有什么了解的人提供一点信息介绍。毕竟如果我们什么情况都不了解的话,要在那么多的雅思培训机构中选择很容易就昏了头,不知道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就是雅思口语培训课程的适合人群:1.需要熟悉雅思的口语考试模式Students who need to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format of the IELTS spoken exam.2.希望在考试时驾轻就熟,轻松自如Students who hope to find the exam easy and stress-free.3.获得理想成绩Students who are hoping to achieve the best result possible.其次就是雅思口语培训课程的内容:该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更有效地针对考试进行准备,课程将已学过的词汇投入应用练习,培养学员用英语进行讨论和表达观点,不断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本课程帮助学员熟练运用考试常用词汇、句型和题型模式,培训积极主动的沟通技巧,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并真正提高口语能力。
信息技术服务目前已成为信息技术服务业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 其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而信息技术服务的质量是影响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信息技术服务的标准化工作, 之前国际上主要关注IT服务管理、IT治理等领域的标准。
我国于2009年4月起开始成体系地系统研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 并不断将我国的研究成果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经过近三年的努力, 由我国提出的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模型国际标准提案最终被ISO/IEC JTC1 SC7采纳, 并于2013年4月投票通过, 正式成为一项国际标准提案, 标准名称为《信息技术服务质量需求和评价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模型》, 标准号为ISO/IEC 25011 (以下简称ISO/IEC 25011) 。目前, 该标准正在进行委员会草案 (CD) 的编制工作。
2 工作背景及进展
2.1 国际上信息技术服务质量相关的标准
针对信息技术服务质量管理, 国际上主要是ISO/IEC 20000系列标准, 其中ISO/IEC 20000-1《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第1部分:规范》 (GB/T 24405.1-2005) 主要提出了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来保证组织所提供的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而针对服务质量本身, 包括质量要素、质量评价指标等直接考量信息技术服务质量的内容, 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和方法。
2.2 我国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标准的研究情况
自2009年起, 我国信息技术服务标准 (ITSS) 工作组开始组织研制信息技术服务系列标准。其中,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标准的研究是工作组的重要工作之一, 来自国内产学研用各方的专家积极参与到该标准的研制工作中。经过两年多的努力, 《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于2012年形成征求意见稿, 该标准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模型、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等。目前, 该标准已形成送审稿, 计划在近期开展送审报批工作。
2.3 ISO/IEC 25011工作进展
ITSS工作组在工作过程中, 非常注重国内研究成果的国际化工作。自2010年起, 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的历次工作会议中积极进行IT服务范畴及整体标准体系规划方面的宣讲, 使得IT服务标准化的理念被广泛接受。在我国的不断努力推动下, 针对IT服务的标准化工作范围正在逐步扩大, 特别是针对IT服务的质量研究已成为ISO的一个新的关注点。
在2012年5月的ISO/IEC JTC1/SC7全会上, 基于我国自主研制的《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标准提出的《信息技术服务质量第1部分:模型》新国际标准提案得到广泛认可, 并建议将标准名称修改为《信息技术服务质量需求和评价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模型》, 标准号为ISO/IEC 25011, 待标准草案进一步完善后进行投票。
2013年1月10日,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 JTC1/SC7 (软件和系统工程分技术委员会) 组织对我国提出的《信息技术服务质量需求和评价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模型》新工作项目提案进行投票。按照《ISO/IEC JTC1导则》规定, 新的国际标准提案投票周期为三个月, 2013年4月, 投票结果公布。此次参与ISO/IEC 25011投票的国家成员体共34个, 其中, 17个国家成员体同意立项、14个国家成员体弃权、3个国家成员体反对, 投票结果为通过, 这标志着我国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化工作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该标准由我国专家担任编辑, 芬兰和日本各指派了1名联合编辑参与标准制定。
目前我国已牵头组织该标准的国内外编制人员对标准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形成了委员会草案 (CD) , 该草案将在2013年ISO/IEC JTC1/SC7的年中会议中进行审议。
3 ISO/IEC 25011主要内容
3.1 范围
ISO/IEC 25011定义了信息技术服务的使用质量模型和产品质量模型, 这两个模型分别由一系列的特性和子特性构成。
ISO/IEC 25011关注以下服务类型的服务质量:
●软件产品及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测试服务;
●IT基础设施、软件和信息系统的集成、维护等服务;
●Iaa S、Paa S、Saa S等云服务。
ISO/IEC 25011提出的质量模型为识别、测量和评价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提供了一致的方法, 并有助于:
●服务提供商识别服务质量需求, 确定服务质量目标, 评价和改进服务质量;
●服务需求者明确服务质量需求, 定义服务接受准则, 评价服务质量;
●第三方进行服务质量评价。
3.2 使用质量模型
使用质量模型由效率 (Effectiveness) 、效果 (Efficiency) 、满意度 (Satisfaction) 、风险规避 (Freedom from Risk) 、服务级别协议覆盖率 (SLA Coverage) 等五个特性及进一步划分的子特性构成, 如图1所示。服务的使用质量模型注重客户在服务消费过程中对服务的期望, 适用于服务的交付。
3.3 产品质量模型
产品质量模型由适合性 (Suitability) 、服务安全性 (Service Security) 、服务可靠性 (Service Reliability) 、响应性 (Responsiveness) 、有形性 (Tangibility) 、友好性 (Empathy) 等六个质量特性及一系列进一步细分的子特性构成, 见图2。服务产品质量模型则更加注重服务的内在特征, 适用于服务的设计、转换、交付和持续改进。
3.4 质量模型的目标和使用
质量模型同服务要素、服务生命周期过程及用户、使用环境等的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 使用质量模型可用来测量整个信息技术服务的质量, 涉及服务要素、各类用户和应用环境, 以及服务设计、服务转换、服务交付、服务改进等生命周期各阶段。该模型描述了服务交付的输出特征, 可用来测量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同时, 服务要素、各类用户和应用环境, 以及服务生命周期各阶段都会对使用质量模型产生影响。而产品质量模型主要测量人员、过程、技术、资源等服务要素的质量, 该模型描述服务产品内在的质量特性。服务要素质量又直接决定了服务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服务质量。
如上所述, 质量模型可用来测量信息技术服务的质量。ISO/IEC 25011中提出的质量模型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信息技术服务。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时, 需要进一步结合具体的质量评价指标。
4 结语
ISO/IEC 25011是我国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第一个走向国际的工作提案, 也是该领域第一个被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的工作提案, 它引起了国际上对信息技术服务质量的关注, 同时也为信息技术服务相关的国际标准提供研究方法和路线, 是我国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该标准的基础上, 我国将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等服务质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国际标准立项工作。同时, 我国也将推进信息技术服务分类等ITSS其他研究成果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摘要:介绍了国际上信息技术服务质量相关的标准和我国的研究情况, 以及基于我国自主研制的《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的ISO/IEC 25011《信息技术服务质量模型》国际标准提案的工作进展。具体论述了ISO/IEC 25011定义的信息技术服务的使用质量模型和产品质量模型, 以及两个模型的目标和使用。
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学其它课程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课程的教学需要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相配合。所以,容易造成一种错觉,即认为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地使用了各种信息技术设备,似乎就已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我的看法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只是教学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而已,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它们,确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但这并不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设备的最终目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设备的出发点不在这里。由于以前的电化教育实践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即认为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为了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为了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形像化以便于学生理解。这一现象在现今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还广泛地存在着,并且做为评价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志。显然,这种理论和实践与我们实施的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素质教育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弄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以及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关系到课程整合的成败,也说关系到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成败。对于怎样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整合呢?让我们通过一具体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来探讨一下。
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是广大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但是,学生对网络感兴趣主要表现在上网聊天和玩游戏,而对学习网络的相关知识则不太感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堂要求学生制作场景音乐的课。其设计思想是:既然学生普遍对上网聊天感兴趣,那么就让他们制作一个在聊天时常见的场景音乐。因为场景音乐是聊天者经常用于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像化的载体,广大的学生也喜欢用这一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他们在学习制作场景音乐的过程中,有意识和无意识地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网络部分要求掌握的知识。为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
一、提出制作场景音乐这一学习任务,要求通过制作场景音乐来掌握教材要求掌握的相关知识内容
二、提供完成这一任务的参考性工作流程(以教师演示的形式出现)
1.确立一场景音乐主题。
2.根据主题收集相关材料。
3.制作场景音乐元件。要求学会使用Firework gif等软件,并在制作场景
音乐元件的过程中,掌握网页文件格式的有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4.用QQ场景音乐软件制作场景音乐。
5.上机验证作品并完善作品。
三、学生自己制作作品,制作时,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
四、教师与学生共同讲评学生作品
五、修改完善作品
从上述教学过程可以看出: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为教学创设一种适宜教和学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选择主题,搜集材料,制作元件,创作作品,整个过程全部是自己动脑、动手面完成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进行示范演示,但这只是一种导向性的演示,对学生只起到一种引导作用。
2.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情境中,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经过自己思索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这样认为,是一种知识的还原的过程。即教材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概念是经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而掌握的。学生掌握知识是经历了在理论概念的指导下,经过动脑、动手的感性实践而再次回到理性的过程,即所谓的知识还原过程。
3.学生的学习在师生共同创设的情境下进行,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了交流与合作。这就打破了原来教学模式中一般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互动的现象,而且实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一变化给学生带来的结果是:学生不但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而且形成了通过交流与合作而获得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这为将来学生进入社会获取新的知识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坚实的社会交际能力。这就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之一。
信息工程就业方向
信息工程专业注意从事工业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可以做的工作有:1、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
2、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
3、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
4、质量管理,比如QC什么的;
5、销售,及售后服务等;
6、封装测试。
主要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1.读药剂专业的就业方向
2.考古学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3.物流管理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4.土木工程的就业方向相关介绍
5.商务管理专业介绍和就业方向
6.建筑学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7.IT专业就业方向
8.管理就业方向
9.mem就业方向
为了贯彻上海市教委关于《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深化课程教材改革行动计划(2004-2007)》的通知。开始制定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标准,并于2006年颁布实施。
2004年,依据一纲多本的原则,由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出版社承担了《信息技术基础》 教材的开发与编写。教委陈丽娟老师将上海市中职计算机教研组的老师一分为二,分别参加了两本教材的编写。
华师大版教材课改力度要小一些,以教学活动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从感情上易被教师接受。华师大版教材图文并茂,彩色印刷;所选的标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也有亲近感。华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占整个上海中职《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市场的60%强。其教材已出到了第三版,配套的学习指导每年修订一次,到2008年已修订到了第五版;但内容变化不大。
复旦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引进国外教材的模式结构,采用项目任务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较好的贯彻了教委课改理念,课改力度要大一些。由于初次接触,从感情上一开始,不易被大步分教师接受。为此,第二年,复旦大学出版社请一线中职教师对《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和配套的学习指导做了大幅度修改。之后,教材修改不大,现已基本定型。
上海的两套《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经过多次修改,相互取长补短,内容上趋于一致,只是华师大版教材以任务引领方式呈现,而复旦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以项目单元方式呈现。
经过近五年的教学,特别是经过二次教学法评优,两轮全市性教师全员培训,课改理念已逐步被上海计算机教师接受。排除先入为主的惯性和教师的教学惰性,若再次呈现出现五年前的选教材一幕,也许复旦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也许会胜出。
现在,全国课改进程不均衡,新版教材不得不兼顾不同地区的情况。鉴于上海已发生过的情况,考虑到教材销售和教师对教材的接受程度,我建议:《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的基础模块(108课时)用教学活动任务方式,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的职业模块(36课时)用项目任务方式编写。
我认为:文化基础课程易采用任务驱动方式教学,教学活动易于体现“学生为主体”、“做中学”理念,任务内容也易于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专业课可以采用案例方式,案例是已经发生过的典型事例,通过分析、讨论可以使学生明辨事理;这对法律、国际商务等文科性质课程尤为合适。专业课也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典型产品、典型服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会做事。项目教学法对于计算机、数控、工程类课程尤为合适。
但然,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没有本质性的区别,同一个内容一位好的教师就可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或其他方式呈现。
上海《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尽管做了多次修改、再版,但毕竟是五年前教学和课改的水平,存在不少问题。
1.信息技术基础教材活动的逻辑结构体系不完整。从教学实际情况看:教与学的活动最好成对出现,2.教学活动本身逻辑结构体系不完整。从教学实际情况看:由活动背景→活动任务→活动分析→实践活动→活动小结(反思)构成师生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由活动背景→活动任务→活动要求(目标)→活动分析→活动评价构成以学生完成任务为主的自主探究实践活动。
3.信息技术是一门文化课,教材中Office软件教学比重太大,影响到信息技术内容的整体性安排。
4.教学活动设计节奏性不强。教学活动任务设计要符合教学节奏性特点,课时差异不大。
5.整个教材从教知识与技能考虑多,从教学活动的组织考虑少。从教学法评优获奖的案例看,教学活动的组织的构思是关键。
6.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受信息技术考核的影响,劳动局考核中缺程序与控制模块,目前,大部分学校也就放弃程序与控制内容的教学。
上述是我对上海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看法,部分思想反映在去年我给铁道《信息技术基础》提纲中供参考。
《信息技术基础》提纲
【本课程共108课时:属中专、职校的文化基础课程】
(主线:体验信息技术--采集信息素材—数据信息整合—信息发布共享)
项目1.体验信息技术
【4课时】
(本项目侧重体验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分类、信息技术应用)活动1 精彩纷呈―感受信息技术
1.1.1 教学活动
观赏“机器人足球比赛”录像
(观赏以“机器人足球比赛”为主题的视频动画,开展“信息技术与智能机器人”讨论,了解信息技术、信息传感、信息传送、信息处理与信息控制技术应用)
1.1.2 体验活动
观赏“机器人灭火比赛”录像
(观赏以“机器人灭火比赛”为主题的视频动画,撰写一篇“机器人灭火中信息技术应用”观后感。)
活动2 丰富多彩―体验信息技术应用
1.2.1 教学活动
观赏“信息技术进社区”录像
(观赏以“信息技术进社区”为主题的视频动画,开展“信息技术进我家”讨论,了解信息技术应用及发展)
1.2.2 体验活动
参观信息化校园
(体验信息化过程中的“数字化校园生活”)1.2.3 教学活动 浏览“NOC活动”网站
(浏览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网站(http://tv.com/special/C17576/01/),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
项目2.体验信息处理技术
【20课时】
(本项目侧重体验信息处理、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系统技术应用)活动1 亲密接触―体验计算机技术应用 2.1.1 教学活动
尝试谈谈“人脑与电脑”
(讲述经历,提高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了解计算机与其他信息处理设备)2.1.2 体验活动 参观学校“数字化教室”
(了解多媒体教室的组成,计算机使用与管理制度)活动2 能工巧匠―组装计算机
2.2.1 教学活动
组装台式多媒体电脑
(了解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组装过程,安装操作系统,让计算机系统动起来)2.2.2体验活动
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
(安装计算机组件,安装操作系统,体验动手与团队协作的快乐。)活动3 随心所欲-使用操作系统Windows xp 2.3.1 教学活动
管理Windows XP 桌面 2.3.2体验活动
使用Windows xp系统
2.3.3教学活动
计算机窗口与对话框操作 2.3.3体验活动
体验窗口对话框操作 活动4井井有条―管好计算机信息资源 2.4.1教学活动
管好计算机文件
(掌握系统资源的管理,包括:文件、文件夹、资源管理器的使用)2.4.2 体验活动
巧用资源管理器
(体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2.4.3 教学活动
管理计算机磁盘
(体验计算机磁盘管理,了解数据整理、储存、资源共享技术)2.4.4 体验活动
体验“系统优化与数据备份”
活动5居安思危―计算机信息安全 2.5.1 教学活动
信息安全管理
(体验数据安全技术,学会系统优化与备份,正确使用保护工具软件)2.5.2体验活动
查杀“计算机病毒”(知道计算机病毒对应防范的措施,正确使用计算机病毒查杀工具软件了解计算机与网络系统管理基本要求)
项目3.体验信息传递技术
【12课时】
(本项目侧重体验信息处理、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系统技术应用)活动1近在咫尺―体验流媒体技术应用
3.1.1 教学活动
观看“央视”网络直播节目
(PP软件的下载和安装,网上看电视,体会网络流媒体技术先进性和实用价值)3.1.2 体验活动
收看QQ“网络直播”节目
(完成QQ软件的下载和安装,并利用QQ观看网络直播节目)活动2教学活动(电子邮件收发、Outlook)??
活动3 交流无限―体验网络技术应用 3.3.1 教学活动
组织“信息技术”博客(使用网络论坛,讨论“信息技术”)3.3.2 体验活动
开展网上“交流”活动
(使用电子邮件及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活动4 体验网络构建技术应用
3.4.1 教学活动
组建家庭“数字网络”(简单局域网的组建、了解组网实现过程)3.4.2 体验活动
感受“无线网络”魅力
(组建家庭无线网络,侧重于理念层次的感受)
项目4.体验传感与控制技术
【12课时】
(本章侧重体验信息传感、信息处理、信息控制技术应用)活动1 精彩十分―体验信息传感技术应用
4.1.1 教学活动
现场采访“数字传感设备使用”(以“数字传感设备”为主题,讨论传感设备运用)4.1.2 体验活动
搜集“数字传感设备”资料
(以“数字传感设备”为主题,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搜集整理“数字传感设备”资料)活动2 有条不紊 ―体验信息控制技术
4.2.1 教学活动
编制“流水线上机器人”程序
(编制“流水线上机器人”程序,体验“机器人”控制技术应用)4.2.2 体验活动
编制“会跳舞的机器人” 程序
(编制“会跳舞的机器人”程序,体验“机器人”控制技术应用)
项目5.原创数字信息
【12课时】(本章侧重于原始数字信息素材的绘制、录制、拍摄)活动1 栩栩如生―用数码手写板绘画 5.1.1教学活动
绘制“奥运吉祥物”手稿
(会安装,驱动手写板,能将手工绘制数码图像并保存)5.1.2 体验活动
绘制“数字漫画”手稿(按主题,由学生独立绘制数码图像)活动2 悦耳动听—用话筒(MP3)录音 5.2.3 教学活动
录制诗朗诵“我的梦”
(使用麦克风录制诗歌朗诵,使用数码录音机、MP3的录音功能录制)5.2.4 体验活动
录制演讲“把握今天” 活动3 开心一刻―用数码相机(手机)拍摄 5.3.1 教学活动
获取“乐在其中”素材
(了解数码相机的使用方法,并将照片存储到计算机中)5.3.2 体验活动
拍摄“社会考察”照片(按主题,组织学生拍摄数码照片)
活动4 声情并茂―用数码摄像机(摄像头)拍摄 5.4.1教学活动
拍摄“微笑家庭”视频片断
(了解数码摄像机的使用方法,将拍摄的视频并存储到计算机中)5.4.2 体验活动
拍摄 “活力校园”视频片断(按主题,组织学生拍摄视频)
项目6 采集数字信息
【12课时】(本章重点对已有信息,即二次信息的不同采集方法和保存)活动1艺海拾贝―网络信息的采集
6.1.1 教学活动
组织“长征70年”展览(掌握从网络上收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作品的方法,使用相关软件采集网络视频)6.1.2 体验活动
开展“抽烟与健康”讨论
(按主题,由学生独立使用浏览器收集资料、讨论)活动2 原汁原味―采集计算机屏幕信息 6.2.1 教学活动
抓拍 “商务礼仪”视频
(掌握静态与动态图片的抓屏方法,并保存所获取的信息)6.2.2 体验活动
捕捉“教学演示”动画(掌握静态与动态图片的抓屏方法,并保存所获取的信息)活动3 原样拷贝―用扫描仪采集信息 6.3.1 教学活动
使用数字扫描仪
(掌握扫描仪的使用方法,并保存所获取的信息)6.3.2 体验活动
组织“实践中成长”数字图片展素材
(按主题,由学生使用扫描仪采集素材,为图片展览做好准备)
项目7 整合文字数字信息
【16课时】(本章重点对文字、数据信息的录入、编辑与处理)活动1 毛遂自荐―文稿的设计制作 7.1.1 教学活动
设计制作“自荐书”
(掌握文字录入、设置艺术字标题、图片的插入、表格制作、文稿编辑、排版、打印)7.1.2 体验活动
设计制作“会议通知”
(按主题,由学生使用Word 2003 设计制作)
7.1.3 教学活动
设计制作“红丝带在行动”电子小报(掌握Word综合应用)
7.2.4 体验活动
设计制作公园“入场券”(按主题,由学生使用Word 2003 设计制作)活动2 聚焦社会―数据表的设计制作
7.2.1 教学活动
组织“学生上网状况调查分析”
(掌握数据的录入、数据表的编辑、排版、统计分析、图表的制作、打印)7.2.2 体验活动
组织“中职生就业渠道调查分析”
(按主题,由学生调查、采集数据,统计分析,编辑简单的报告)7.2.3 教学活动
组织“水资源的调查分析”(掌握Excel综合应用)
7.2.4 体验活动
组织“交通环境调查分析”
(按主题,由学生调查、采集数据,统计分析,编辑简单的报告)
项目8.整合多媒体信息
【12课时】(本章重点对图片、声音、视频的简单编辑与处理)活动1 色彩斑斓―图形图像的编辑与处理 8.1.1 教学活动
设计制作“足球比赛”广告 〔了解图形图像格式,会使用Adobe Photoshop8.0编辑与处理,制作简单特效,并保存〕 8.1.2 体验活动
设计制作“演讲比赛”广告(按主题,由学生使用Photoshop8.0设计制作)活动2 动人心弦―音频的编辑与处理
8.2.1教学活动
制作配乐诗朗诵“我的梦”
〔了解音频信息的格式,使用Adobe Attention 2.0音频软件完成简单的编辑处理〕 8.2.2体验活动
编辑“把握今天”配乐
(按主题,由学生使用Adobe Attention 2.0完成简单的编辑制作)活动3 精益求精―视频的编辑与处理 8.3.1教学活动
制作“微笑家庭”视频
(了解数字视频的格式,使用会声会影10做简单剪辑、处理视频)8.3.2 体验活动
制作“校园生活”视频(按主题,使用“会声会影10”完成简单的编辑制作)
项目9.信息发布与共享
【16课时】 活动1 真实再现―信息的网络发布
(本章重点讨论信息发布的多种方法和途径)9.1.1 教学活动
组织“信息技术”博客(使用网络论坛)
9.2.1 体验活动
参与网上“今天你上网了吗?”调查活动
(使用网络论坛,开展主题为“今天你上网了吗?”调查活动)活动2 数字校园―多媒体信息发布
9.2.1 教学活动
制作“数字校园”宣传文稿
(用PowerPoint2003软件将不同多媒体素材进行合成,进行发布)9.2.2 体验活动
制作“慈善义卖”活动宣传广告
(按主题,PowerPoint2003软件将不同多媒体素材进行合成,进行发布)活动3 网上安家―信息的网络发布
9.3.1 教学活动
设计制作“轩昂”商务网站
(用Dreamweaver 8软件将不同多媒体素材进行合成,进行发布)9.3.2 体验活动
尝试发布“谁不说我家乡美”旅游网站
(用Dreamweaver 8软件将不同多媒体素材进行合成,进行发布)活动4 资源共享―光盘的刻录
9.4.1教学活动
刻录“乐趣无穷”光盘
(将此主题相关的多媒体信息及素材,使用Nero软件刻录在VCD上)9.4.2体验活动
刻录“校园文化”光盘
(将校园文化有关的多媒体信息及软件,查找相关刻录软件,刻录在DVD上)
去年,我给教委陈老师写过一份“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初稿)》的审读意见”。我一并附上,供沈老师参考,有机会也可以转呈邓教授。
詹宏
2009-2-11早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初稿)》的审读意见
一、对课程的意见与建议
《计算机应用基础》建议修改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理由是:(1)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体和初中与中职课程衔接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初稿)》的课程教学目标是:
1.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能应用Internet获取信息,能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网络应用、办公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职业相关能力,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应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步养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习惯,并能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3.使学生树立科学态度及知识产权意识,自觉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计算机文化内涵,为今后的职业活动、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从课程教学目标中解读到两点:
①课程要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衔接。
②课程教学目标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
那么既然这样,课程名称设定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就既有利于与初中课程传承与衔接,又能体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2)有利于课程内容定位与展开
信息技术是泛指能拓展人的信息处理能力的技术。它包括:传感技术、传递技术、处理技术、控制技术、显示与分配技术等。
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处理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名称最初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变革最先从计算机技术应用引起的,现在沿用老课程名称,不能全面反映现在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
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初稿)》的课程教学目标上看,将“Internet获取信息、网络应用、办公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科学态度及知识产权意识,自觉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归结为计算机应用太牵强,而归结信息技术应用却很合适。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名称限定,造成教材中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内容的缺失。信息数字化应用、传感技术应用、控制技术应用、显示与分配技术应用在教学大纲没有或没有充分展示出来。既不能体现现代信息社会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性要求,也不能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3)有利于课程定位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初稿)》中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定位于: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到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掌握必备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服务,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信息社会道德准则及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从课程的性质任务中解读到两点: ①课程性质是公共基础课。
②课程任务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显然,“学到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掌握必备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不够全面的。计算机仅仅是个工具,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仅仅要掌握计算机工具,还要掌握譬如:信息传感工具、信息通讯工具、网络工具、显示与打印工具等各种信息工具的使用和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
信息素养的提高也不仅仅是技能问题也是一种“文化内涵”。从 现代信息社会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性要求上看,从“为今后的职业活动、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上看,课程性质定位为文化基础课更为合适。
二、对课程内容结构的意见与建议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初稿)》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想法很好,但实施起来会有问题。1.模块课时问题:
课时直接牵涉到教学计划的安排。基础模块96~108,职业模块32~36学时。两项合计是:128~144。也就是每周要安排7~8节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在高一第一学期安排怎么多课时不现实。一般,学校安排《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是每周6课时,共108课时。这与基础模块(108学时/6学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修订说明一致。建议将职业模块(36学时/2学分)安排在高一下学期。2.模块内容问题:(1)基础模块
第一单元 计算机基本知识(按“说明”应该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单元 操作系统的使用 第三单元 Internet应用 第四单元 文字处理软件应用 第五单元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 第六单元 多媒体技术应用 第七单元 演示文稿软件应用
基础模块七个单元,内容分为四块,计算机系统(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互联网络(第三单元),办公应用软件(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七单元),多媒体处理软件。
内容安排上看有以下几个问题:
①内容安排基本上与初中信息技术基础重复,这就有一个层次切分问题。②从信息技术应用角度看:
内容安排缺少信息的获取的基础知—传感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信息的获取是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基础。不讲传感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学生就不知道原始信息的采集和利用。计算机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内容安排缺少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基础知—控制技术和施用技术。没有程序设计思想,又如何让知道计算机应用的基本原理呢?特别对于理工类学生,如数控、化工等许多专业计算机应用的基础内容就是要讲信息传感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
内容安排中信息的传递的基础知—网络与通讯技术不完整。Internet网络应用的网上学习系统、网络银行、网上购物的介绍并不能代替网络应用内容。新大纲中的这种变动也是不合理的。信息通讯技术也是信息传递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大纲中没有很好地反映。
③基础模块各单元之间逻辑结构性不强,能否这样设计: 以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为主线:分四个部分:
体验信息技术—数据信息采集—数据信息整合—信息发布共享
单元一 体验信息技术应用 【30课时】
项目1.体验信息技术
(体验信息技术、知晓信息技术分类和信息技术应用)(4课时)
项目2.信息处理技术
(体验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及应用、系统资源的管理)(20课时)
项目3.信息安全与管理
(数据安全技术,病毒应对防范,系统优化与备份,工具软件使用)(6课时)单元二 信息传感与控制技术 【30课时】
项目4.体验信息传感与数字技术(信息传感与采集、信息数字化技术、数字传感设备使用)(2课时)
项目5.原始数字信息采集
(原始数字信息采集,包括:绘制、录制、拍摄、摄制)(12课时)
项目6.二次数字信息收集
(对已有信息,用扫描、屏幕复制、下载等不同方式进行收集与整理)(6课时)
项目7.体验信息计算机控制技术
(程序设计思想、用计算机操控机器设备)(10课时)
单元三 数据信息处理与整合 【30课时】
项目8 整合文字数字信息
(文字、数据信息的录入、编辑与处理)(18课时)
项目8.整合多媒体信息
(图片、声音、视频的简单编辑与处理)(12课时)
单元四 信息传递与发布共享 【18课时】
项目9.信息网络通讯与发布
(网络搭建、网络信息通讯、信息网络发布)(6课时)
项目10.多媒体信息发布
(用演示文稿合成多媒体素材,进行发布,投影及播放演示设备使用)(6课时)
项目11.信息存储与资源共享
(光盘刻录、信息存储与资源共享)(6课时)
总之,新大纲内容中缺计算机应用的灵魂“计算思想”即:程序设计方法,缺计算机应用的源“信息采集”即信息传感与数字化。3.教学内容与要求问题:(1)基础模块内容安排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结构的理念是新的,但教学内容是陈旧的,且教学内容间衔接的逻辑性不强。(2)教学要求
文化基础课具有科普性和文化性,教学内容涉及面广,专业内容“点到为止”,专业技能要求不宜过高。许多单元教学要求在限定的教学时间内根本达不到。
(2)职业模块
职业模块是要以工作岗位为基础设置。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初稿)》的职业模块内容基本上是基础模块各单元内容的延伸与拓展,更像是基础模块对应项目实操与实训内容。
职业模块放在文化基础课中也不十分合适。《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初稿)》应该强调基础知识面的宽泛性、信息能力培养的基础性、信息技术应用落实到操作技能上。目前的职业模块内容建议整合到基础模块中去。(3)拓展模块
拓展模块是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拓展学习而推荐的选修内容。大纲建议“不做学时安排,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爱好安排。”这等于形同虚设,无法落实。与其这样,只要列个选题的可以了,没有必要写进教材。
三、对课程实施意见与建议
对课程实施意见与建议见上。
四、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初稿)》的审读意见
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初稿)》没有能够完整反映信息技术应用的内容。
2.《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初稿)》,定位及内容体系结构需要整理。
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初稿)》,要展现中职课改理念(工作过程或任务引领)。
上述意见与建议仅供参考。
詹宏
输入》教案分析
教学内容:利用金山打字通XX软件中的“自由录入”功能,录入一份英文“自我介绍”然后,绘制出录入曲线。
教学目的:
1、继续提高同学们的打字速度和准确性。
2、掌握一部分功能键的使用。
教学重点:输入能键的应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学校正在招聘英语小主持人,你有信心去应聘吗?别忘了,用英文写一份“自我介绍”哟!
瞧!这是一位同学写的“自我介绍”。
mynameismaXiaohong.Iam13yearsold.IthinkIamabeautifulgirl.Doyouthinkso?
IlikeEnglish.Iread
Englishbookeverymorning.IlikesingingEnglishsongsandwatchingTV,too.同学们,请你也写一份“自我介绍”,你会怎样写?你想在强手如云的竞选中获胜吗?那就准备一份能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自我介绍”吧!
二、教授新课、指导同学们将自己准备的“自我介绍”利用金山打字通XX中的“自由录入”功能来进行的录入。
(1)、启动金山打字通XX。
(2)、选择“自由录入”菜单。
(3)、英文录入。
在英文句子中,第一个单词字母必须是大写,词于词之间用空格隔开。例如:“mynameismaXiaohong”。
A、输入英文“my”。
方法一:
按一下键盘上的大小写锁定键,你会发现键盘由上方中间的指示灯亮了。这时输入字母m,观察屏幕上显示输入的字母一定是大写的。
如果按一下大小写锁定键,键盘由上方中间的指示灯就灭了,这时输入字母y,观察屏幕上显示输入的字母一定是小写的。
方法
二、按住键盘上的上档键的同时,再按一下要输入的英文字母,输入的英文字母就是大写字母。
B、用空格键来隔开单词
再输入英文的过程中,单词之间的空格是通过键盘上的空格键输入的。例如:在“my”与“name”之间有一个空格,只要在输入完“my”之后,用大拇指按一下键盘上的空格键,继续输入“name”就可以了。
三、结束并绘制录入曲线
输入完成后,想知道自己的打字水平吗?
只要单击“自由录入”界面中的“结束并绘制录入曲线”按钮就可以得到答案了,如图所示。
四、自我测试
一分钟能录入
个字符。
五、课堂练习、进一步练习“自由录入”。
2、练习短诗:
Apple
Sweet
Appleround,applered,Applejuicy,applesweet.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自由录入下面这段看谁用的时间短。
mynameismaXiaohong.Iam13yearsold.IthinkIamabeautifulgirl.Doyouthinkso?
IlikeEnglish.Iread
Englishbookeverymorning.IlikesingingEnglishsongsandwatchingTV,too.二、教授新知
介绍光标控制键区
如图所示
这四个键是光标移动键,按住他们,可以让光标在屏幕内上、下、左、右自由地移动。
:向上翻页键。按一下它,可以向上翻一页。
:向下翻页键。按一下它,可以向下翻一页。
:Home键。按一下它,可以使光标快速移到本行的开头。
:End键。按一下它,可以使光标快速移到本行的末尾。
:“插入”和“改写”切换键。单击它可以进行“插入”和“改写”状态的切换,在“插入”状态时可以在已输入的某个位置,插入一些新字符,在“改写”状态输入新字符时,原来的字符就被新字符所代替了。
:删除键。用它可以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
三、课堂练习、使用金山打字通XX输入以下内容:
AppleappleIloveyou,ApplesweetIlovetoeat.2、输入小短文:
Ihaveabeautifulpencil-box.Itisred.Therearesevencatsonit.Somearecatchingmice.Look!Thatsmallcatisdrawinganapple.Ilikethispencil-boxverymuch.四、课下作业、记住下面各功能键的作用:
这四个键是
键,按住他们,可以让
在屏幕内
、、、自由地移动。
:向
翻页键。按一下它,可以向
翻一页。
:向
翻页键。按一下它,可以向
翻一页。
:Home键。按一下它,可以使
快速移到本行的开头。
:End键。按一下它,可以使
快速移到本行的末尾。
:“插入”和“改写”切换键。单击它可以进行“插入”和“改写”状态的切换,在“插入”状态时可以在已输入的某个位置,插入一些新字符,在“改写”状态输入新字符时,原来的字符就被新字符所代替了。
:
键。用它可以
光标后面的字符。
一、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界定
早在20世纪初杜威就在“附带学习” (collateral learning) 的概念中指出, 伴随着具体内容的学习, 学习者会形成对所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过程本身的情感、态度等。一般认为, 杜威的这一观念是隐性课程研究的滥觞[2]。
20世纪60年代以来, “隐性课程”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一般认为最先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课程论专家杰克逊 (P.W.Jackson) 。他于1968年在其专著《班级生活》 (Life in Classroom) 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3]。此后, 人们对隐性课程的兴趣与日俱增, 教育哲学家、课程理论家、心理学家、德育论者等从不同的学术背景参与隐性课程的研究, 并且研究涉及的知识领域也不断扩大。纵观隐性课程研究的脉络, 可以看到, 隐性课程从杰克逊的“学校、班级中生活中的非学术性经验”到鲍尔斯和金蒂斯 (S.Bowels&H.Gintis) 的“再生产性隐性课程”, 再到阿普尔 (M.W.Apple) 等人的“抵制性隐性课程”, 其内涵在不断地扩大, 并且一些研究者们又把过去“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起作用的隐性课程扩展到了人们“有意识安排”的层次。[4]
我国有意识地研究隐性课程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 直到现在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 其中影响较大的观点至少有如下几种:
(1) 潜在课程是指“非计划的学习活动”, “是儿童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直接经验, 是学生在学校、班级生活中时时、事事、处处都接触到的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影响”。[5]
(2) 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教学情境中无意识获得的经验[6]。
(3) 隐性课程指的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7]
(4) 隐性课程是指学校 (含班级) 社会关系结构以及学校正规课程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价值、态度、信仰等非学术性的知识。[8]
(5) 隐性课程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 (包括物质的、文化和社会关系结构的) 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经验 (包括学术的和非学术的) [9]。
从上述几种观点来看, 对隐性课程的界定有共识也有分歧。但我们至少应该从如下四个方面来把握隐性课程的涵义:
(1) 学生在隐性课程的活动中既可能是有意识的, 也可能是无意识的。那些学生无意识获取的影响, 不管是教育者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施加的都属于隐性课程范畴;而那些学生意识到了而教育者却没有意识到的影响也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10]。
(2) 隐性课程既可能是计划的也可能是非计划的[11]。“计划的”是指教育者有计划地把一些要求学生习得的价值观、态度、规范等有意识地隐藏起来, 不让学生知道;“非计划的”是指教育者不知道这些影响藏身于何处, 是什么, 但它却对学生会造成影响。
(3) 隐性课程应是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 因而, 虽然社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的确有教育人的功能, 但这些不属于隐性课程, 但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社会活动中的潜在影响属于隐性课程的范围。
(4) 隐性课程既包括学术性的影响也包括非学术性的影响。非学术性影响一般指态度、情感、价值观、信仰、道德规范等;学术性影响一般指涉及到某一具体知识领域、技能方面的影响。
鉴于上述分析, 我们认为可以把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理解为: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和内隐的方式呈现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及信息技术显性课程中所暗含的预期或非预期影响。它既包括有计划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获取的非预期影响以及教育者有意地隐藏起来的一些影响因素, 也包括有计划或非计划地融合在其它学科课程中的能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因素, 还包括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学校信息化环境, 以及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中学生获取的有关信息素养的影响等。
二、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类型
依据上述对隐性课程以及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界定, 这里笔者认为可简略地把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分为三大类型: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信息化学校环境中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以及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活动中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
1. 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
广义上说, 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包括两层含意:其一是信息技术课上, 学生于教学过程中无意识获取的教育影响, 主要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道德规范等非学术性方面的影响;其二是在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从教学过程中获取的信息素养方面的影响。前者侧重于非信息素养方面的影响, 如在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实施“Power Point”一节的教学时, 如果老师选择的任务是让学生以“环境污染”为主题来设计自己的作品, 则学生可能会获取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知识, 或形成了某种态度, 如不能乱扔垃圾等。后者则侧重于对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 它使得学习越来越方便和更趋向于凸显个体的主体性意义建构。这就使得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基本工具, 既是教师创设环境的工具, 又是学生借以探索问题、合作交流、建构意义的工具。因而, 其它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继续和信息技术接触的机会, 这种接触会使得学生有意识地把信息技术课外的学习同课内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以致用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当然, 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课堂因素还包括信息技术教师以及其它学科的教师对信息技术所持有的态度以及使用能力, 教室的环境以及同伴们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和使用方式等。
2. 信息化学校环境中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
信息化的学校环境最突出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校园网。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构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主体, 并迅速蔓延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网络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12], 校园网也成为了校园文化的一种独特成分。每一种文化从表现形式上都可分为显型和隐型两种类型, 而被我们称之为隐型的文化就是我们意义上的隐性课程。[13]因而, 校园网上存在着隐性课程。
这种类型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只是校园网所产生的隐性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学生而言, 校园网不仅提供丰富资源, 并且还提供各种各样的认知工具, 这些工具是他们与同伴、教师以及管理人员进行交流的技术支撑。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 学生必然会受到影响, 如:一些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重要意义的学生, 在环境的影响下可能会获取要努力掌握这些信息技术的态度。
当然信息化的校园环境还包括其它的一些因素, 如数字化的图书馆、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以及一些装饰性的板画、标志等。此外, 信息化学校环境还以为学生提供各种操练机会的形式对学生施加影响, 如:举行网页设计比赛、多媒体作品展示、让学生参与校园网的建设与维护等课外活动或成立这样的兴趣小组等。这些都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 它们和校园网一起组成了一种“信息化”的校园环境, 并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 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活动中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 社区环境以及家庭环境对人的教化功能不亚于学校的正规教育。依据隐性课程的特征把这种影响归入隐性课程之列也无可厚非, 如澳大利亚学者休伊森 (M.Hewitson) 曾提出存在着社会、学校和班级三个层次的隐性课程。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 但如果把隐性课程看作是一种广泛的社会存在, 那就无限扩大了课程的含义, 也淡化了课程作为学校学习内容的特定意义。[14]所以, 一般都把隐性课程限定在学校情境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 “学校情境”并不是在地理位置上限定隐性课程的范围。随着人们对教育本质理解的加深, 学校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把课堂搬入社会已经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个亮点。因此, 有必要把学校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活动中的潜在影响也纳入到隐性课程之列。
社会活动中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比其它隐性课程更为普遍, 这是由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决定的。社会活动, 如:公司资助的计算机知识大赛、参观某些IT行业中影响较大的企业、其他教育机构开展的信息技术培训等都有潜在的影响。另外, 学校组织的其它类型的社会活动, 如:参观博物馆、参加社会实践等, 虽然可能不直接涉及到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 但信息技术无处不在, 学生总能在这些活动中受到一些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信息, 这种信息就是信息技术的隐性课程。
三、建设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重要意义
其一,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以其宽泛的存在范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浸润性的学习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 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接触信息技术。由于各种原因, 学校课程体系中不可能安排太多的课时给信息技术课程, 如我国现阶段规定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时为70-140学时, 仅占整个高中阶段的总学时数的3%左右。这就意味着信息技术课程在时间上就无法保证让学生有更多接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机会。而对信息技术这样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十分强的课程而言, 使学生充分接触和有较多的使用机会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 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隐性课程。所以, 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另一方面, 应通过各种措施不断拓宽信息技术在其它学科中的渗透范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充分的与信息技术接触的机会。
其二,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态度, 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持久性。隐性课程的一大突出特点就是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这种影响往往是通过课堂上的说教无法达到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环境, 使学生在课堂、书本以外的地方也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接触到有关信息技术的内容, 这有利于他们养成主动使用信息的意识, 当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时, 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去搜寻信息资源, 利用网络与合作伙伴协作共同研究等方式寻找答案。
其三,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还以提供实习场的方式影响着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它为学生在课堂之外运用信息技术提供了一种场所。在这种场所中, 学生会积极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去解决真实的问题, 而不是像课堂上的教学一样仅通过记忆或简单训练等方式被动地、无意义地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融入完整的生活中, 这是信息技术隐性课程能产生极大影响的重要机制。
其四, 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同时, 也存在着一些负面的影响。如: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学生对网络游戏沉迷、利用网络作弊等。这些不良影响通过合理的管理是可以消除的, 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这个被多媒体资讯充斥的环境里, 电视、电影以及多媒体网络赤裸裸地呈现一切, 它们打破了以往现实生活的平平淡淡的叙事性方式, 正使得人们的学习越来越肤浅化。[16]因而在建设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同时, 还应该努力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
综上, 尽管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 但从整体上说, 其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态度、价值观等非学术性知识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并且它还为学生在课堂之外应用信息技术提供了一个实习场所。总之, 对于那些有益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 我们应有计划地建设, 而对于那些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隐性课程, 则应加以严格的规范管理, 以发挥隐性课程的最大效益。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涵义;模式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整合模式”将会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
陈至立部长在报告中的定义:“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这充分说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现代必将成为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实现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整合,确实可以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宝贵特性,这些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环境正是创建新型的教学进程结构所必不可少的。
二、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的模式
怎样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重大课题,而且不同学科的整合方式不完全一样,不可能按一个模式来进行整合。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因此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几种模式。
1.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教师都应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情感,使他们入迷地爱上这门学科,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他们就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进一步提供了便利条件。情境教学就是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通过图像、图形、文字、影音等资料,利用CAI使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带来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在这个层次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习性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2.“学教并重”的教学模式
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教学设计两大类。由于这两种教学设计理论均有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因此,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而且这种理论也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注意的是:对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管是多媒体还是计算机网络),都不能把他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教具,而应当更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3. 自主合作研究学习模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保持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既是知识的建构者,又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者;而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其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提供必要的帮助。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指导学生利用英特网展示与学习专题相关的结构化的知识;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扩展性的学习素材资源进行收集管理,包括学习工具(如字典、辞典等)和相关资源网站的链接;根据学习专题,构建网上协商讨论、答疑指导和远程讨论区域,收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思考性问题、形成性练习和总结性考查的评测资料,让学习者能进行网上自我学习评价。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和具体化,来自于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教学模式的基石,教学模式必须用于教学实践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也只有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才能不断完善。因此,在研究教学模式的同时,还要将之用于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中,研究教学模式是否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这是我们研究和构建模式的根本所在,也是验证模式是否有效、是否值得推广的基本途径。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天地,促成了教学改革的深化,使教育教学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巨变,教学方法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操作的简捷化等将逐步成为现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分化反映了人们看待信息技术作用的不同视角,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
3.何克抗 .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介绍】推荐阅读:
物流信息技术介绍06-02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09-15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技能12-05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09-07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讨06-09
感悟新课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07-16
信息技术课程说课方法10-1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11-22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自我介绍06-01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