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

2023-0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项法律制度设置的合理、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对于当事人权利保护的充分与否,管辖权也毫不例外,如果规定的科学、合理,就能实现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充分保护并且有助于实现司法公正。不同学者给管辖权异议下的含义有所不同,但大体上是一致的,主要是指当事人对受诉人民法院享有该案的管辖权提出质疑,因而向该人民法院提出不服意见或主张。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这一制度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第127条,其规定较为抽象、原则,不利于司法实践。本文深入分析我国的管辖权异议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意见。

一、存在的问题

(一)主体不明确。

民事诉讼法将管辖权异议的主体规定为“当事人”,这种模糊的规定,使得司法实践中不同的法院有着不同的标准,破坏法律的统一性。目前,被告享有管辖异议权为学界和司法实务界普遍赞成,但对原告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能否成为管辖权异议主体,享有管辖异议权还没能达成一致观点。

(二)客体范围过窄。

我国民事诉讼法承认的管辖权异议的客体范围相较于其他国家的范围比较狭窄。目前,学界普遍承认当事人可以对地域管辖提出异议,但对包括级别管辖、裁定管辖以及协议管辖、专属管辖在内的这四种管辖能够成为管辖权异议的客体依然存在不同观点。这些不同观点严重影响到了管辖权异议制度应有的纠错与救济功能的发挥,其存在的价值也遭受到了许多质疑。

(三)管辖权异议的审理机制不合理。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当事人对管辖权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异议时,人民法院要对当事人的异议进行审查,但是如何进行审查,民事诉讼法并没有进一步规定,这种不明确的做法产生了不同法院有不同做法的现象,严重破坏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

二、完善意见

(一)明确管辖权异议的主体范围

1. 原告可以成为主体

由于原告是向其认为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的,所以一般不允许原告提出管辖权异议,但是,实践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赋予原告管辖权异议的权利,主要包括:(1)共同诉讼中没有提起诉讼的其他原告可以提起管辖权异议;(2)原告不服人民法院移送管辖的裁定时,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

2.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可以成为主体

笔者认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可以在下面的情形下成为管辖权异议的主体:(1)原告在一开始起诉时就被列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当事人;(2)诉讼开始后被当事人申请追加或者被人民法院依职权追加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之所以需要这项规定是因为在这两种情形下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都是被动的进入到诉讼中的,这样做更有利于保护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二)放宽管辖权异议的客体

过窄的管辖权异议客体不利于该制度的功能的发挥,因此要放宽范围,具体措施如下:

1. 将级别管辖纳入客体范围。

当事人针对级别管辖可以提出异议的情形:(1)被告在提交答辩状期间可以提出异议,答辩期间届满后,如果原告增加了诉讼请求并且案件标的额超过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时,被告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2)管辖权转移时,当事人可以就管辖权转移提出异议。这样做能够很好的克服了司法地域化带来的许多弊端,体现诉讼程序正义。

2. 指定管辖和专属管辖不能成为管辖权异议制度的客体。

但是如果当事人对指定管辖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对专属管辖也可以提起上诉和申请再审。

(三)完善管辖权异议的审理机制

关于管辖权异议审理机制的立法相当粗糙,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管辖权异议的审理机制进行完善。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赋予法院释明义务。

规定法院的释明义务能够尽可能的弥补当事人由于诉讼能力悬殊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当事人提供一个平等的对抗机会,有利于实现诉讼公正。

2. 设立管辖权异议之诉。

管辖权异议之诉给当事人提供了一个参与管辖权争辩的机会,保证当事人有机会充分参与到程序中,通过提出证据,进行质证,实现当事人最基本的程序保障。

3. 规定管辖权异议审查期限。

由于没有对法院审查管辖权异议的期限做任何规定,这一立法上的缺失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很多案件一拖再拖的现象,严重侵害了当事人权利,因此有必要对审查期限作出明确的规定。如何有效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和保证诉讼顺利进行时设置审查期限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摘要:管辖权异议制度作为一项关系到当事人诉讼权利实现的重要制度,目前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还是比较模糊的,存在许多不合理、不科学的突出问题,这些突出的问题致使了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一定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司法公正和程序稳定。因此,笔者通过分析其中的问题,提出一些完善建议,希望该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管辖权异议,主体,客体,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黄川.民事诉讼管辖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2] 张卫平.民事诉讼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3] 姜启波,孙邦清.诉讼管辖[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上一篇: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交媒体研究下一篇:CBL教学方法在高职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