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取保候审制度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精选7篇)

浅析我国取保候审制度 篇1

论文摘要 新刑事诉讼法扩大了取保候审制度的适用范围,本文在解读我国立法对取保候审的具体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刑事司法现状和借鉴域外经验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问题进行解决,达到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目标。

论文关键词 取保候审 社会危险性 刑事诉讼

一、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现状

根据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65条的规定,取保候审适用的对象、适用主体、适用的条件、取保候审的两种方式:保证金和保证人、还具体规定了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以及违反义务的处罚。

(一)取保候审的决定主体及适用条件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有权决定是否取保候审。这种权力配置实际上体现了取保候审是为保障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而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因为决定机关并非中立的第三方,而是有利害关系的相对方。对于公安机关而言,若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可能产生以下不利影响:(1)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可能逃跑,逃跑后再次逮捕归案的难度更大,并且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2)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可能会犯新罪,威胁到公共安全,对新罪进行侦查也会占用本已紧张的司法资源。(3)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可能会威胁证人、被害人或者毁灭、伪造证据,不利于侦查工作的展开和查明事实。(4)刑事诉讼中的绝大部分证据都是在侦查阶段形成的,而在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羁押便于侦查人员收集证据,尤其是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因此,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取保候审无益于证据的收集。(5)对犯罪嫌疑人适用取保候审也无益于实现打击犯罪的目标和实现绩效指标的提升。综上所述,取保候审权力的配置不符合利益独立原则,而且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与否并不需要告知理由,因此公安机关会基于办案需要而限制取保候审的适用。

(二)取保候审的方式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保证金和保证人两种取保候审的方式。对于保证金这种取保候审的方式,只能使用金钱而不能使用有价证券、房产证等财产,而且金钱也仅限于人民币,不能使用其他货币。对于保证金额,只规定了1000元的下限而未规定上限,而且保证金必须一次性缴纳,这就容易导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以高额的保证金进行变相羁押。除此之外,还存在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变更强制措施后或者案件审理完毕后不退还保证金的现象。对于保证人这种取保候审的方式,只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也不多。

(三)取保候审的救济途径

由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对是否取保候审都有决定权,且不需要说明理由,这就导致很多应当取保候审而未能取保候审、不应当取保候审而被取保候审的情况出现,造成了司法腐败和司法权威的丧失。此外,法律规定对于羁押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但并未说明

不遵守该规定的制裁措施,这就为权力滥用埋下了隐患。对上述这些可能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情形,法律没有规定任何救济措施,这就使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变成一纸空文。

(四)取保候审的监管及违反取保候审的处罚

取保候审的法定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实践中是由县级公安机关所属的公安派出所民警具体负责执行。众所周知,派出所民警的工作是十分繁重的,他们要负责户籍管理、治安维护、侦查刑事案件等等,很难抽出时间去关注取保候审的执行工作,也无法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就导致了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上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二、取保候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分析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现状可以发现,该制度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决,而通过对美国保释制度的研究和借鉴,可以解决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一些问题。

(一)取保候审决定主体的集中

我国现行法规定分阶段的取保候审决定主体虽然有利于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但不可避免会发生侵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现象,因此需要对各阶段取保候审决定主体的权力进行一定的限制和集中。在侦查阶段,可以将公安机关的权力限制到只能决定予以取保候审,若公安机关认为不应当取保候审,则必须将取保候审的申请告知人民检察院,由人民检察院决定是否取保候审。人民检察院是法定的监督机关,而且享有批捕权,在审查逮捕时也需要对逮捕必要性进行审查,由此看来,人民检察院对取保候审的适用掌握决定权是十分合理的,具有可行性,符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二)取保候审条件的规范化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取保候审的条件,不符合条件的一般都进行羁押,即使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也不是都能被取保候审,因为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刑事诉讼法使用的是“可以”取保候审,而非“应当”取保候审,这就使得本来适用就少的取保候审更难得以适用,而且,这种任意性的规定也容易造成权力滥用。既然规定了取保候审的条件,那就应该使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够获得取保候审,因此,“可以”取保候审应该改为“应当”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中,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和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均要求不具有社会危险性才能予以取保候审,但是对于社会危险性,并没有任何客观的评价标准和科学的评价机制。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由一个中立的、专业的机构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进行评估,建立取保候审风险评估机制。

(三)取保候审方式的多元化构建

我国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两种取保候审的方式,而且每种方式的适用条件都很严格,这大大影响了取保候审的适用,也造成了许多没有羁押必要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遭到羁押,这不仅侵犯了他们的权益也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和监狱的人满为患。因此,我们亟需对取保候审的方式进行扩充,以满足实践中不同情况的需要。对于保证金这种取保候审的方式,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财产保,丰富保证金的内涵,规定保证金可以使用现金、有价证券、实物等等,以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不能提供现金而有其他财产的情况下,不能被取保候审而遭到

不必要的羁押。考虑到很多没有社会危险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为贫困而不得不接受被羁押的命运,可以借鉴美国的具结保释,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取保候审决定主体出具保证书,保证自己被取保候审后按时出庭接受审判并遵纪守法,即可获得释放。此外,也可以考虑无抵押的出庭保证书释放方式,由取保候审的决定主体确定保证金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出具保证书,保证按时出庭和遵纪守法,否则就会被没收所确定数额的财产。

(四)取保候审救济途径的确立

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要求取保候审的决定主体对是否取保候审的决定说明理由,也没有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不服取保候审决定的救济途径,这种立法上的空白导致司法实践中羁押率居高不下,而取保候审适用率始终处于低位。由此可见,要提高取保候审的适用率,缓解监狱人满为患的现状,必须确立取保候审的救济途径。在借鉴美国保释制度的救济途径的基础上,取保候审制度应当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以下权利:(1)获得司法审查的权利。因此,对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予取保候审的情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取保的司法审查。(2)对司法审查决定不予取保候审提起上诉的权利。这个救济措施的设立主要是考虑到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司法监督,另一方面也是抵消地方保护主义的措施,并且在程序权利保障上多了一道屏障。

(五)建立取保候审的监管制度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由公安机关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监管,具体来说,是由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地的派出所民警来执行监管任务。这样虽然便于派出所民警执行任务,但是由于派出所民警工作十分繁重,无法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而且也没有法律对如何执行进行明确规定。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设立专门的机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监管。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期间,与其家庭保持联系,与有关的知情人保持联系,就其违法行为向有关机关进行报告。除此之外,也可以采取由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动报告的监管方式。根据不同案情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每日或每周1、3、5 甚至每周两次直至一次到派出所报告,汇报自己有无违反规定的行为,并回答民警的提问,制作笔录存档。民警有权对被取保人随时检查或调查,以监督其遵守法律或遵守准予取保候审决定书的规定。

(六)加大违反取保候审的处罚力度

浅析我国取保候审制度 篇2

取保候审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一种制度, 在刑事诉讼中具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 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以保证其不逃避和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 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①目前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是通过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为实施手段, 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的一种强制措施, 确切地说我国的取保候审与行政决定更为接近, 而不是作为一种属于当事人的救济权利。

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第九条:“任何人在其未被宣告为犯罪之前, 应当被假定为无罪”②, 无罪推定己经是当今国际通行的刑事法律基石, 是刑事诉讼执行中的一条基本定律, 更为重要的它还是一项人权保护准则, 无罪推定是取保候审制度的重要的法理依据, 而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与无罪推定原理相背离, 无法做到充分维护人权。

二、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发展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该法第一次规定了审判之前的非羁押性强制措施, 这就是我国现存的取保候审制度, 并将其列为五种强制措施之一运用于司法实践之中, 这是一次积极的立法, 它表明在那个时代我国对无罪推定原理的理解、对人权的关注, 也从侧面肯定了我国立法的正确方向。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次立法是1996年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刑事诉讼法中有关取保候审制度的条文作了相当幅度的调整, 并且在此之后继续颁布了司法解释, 基本形成现如今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基本结构, 更接近无罪推定原理的要求, 但仍旧不够完善, 尚待改进。

三、我国对取保候审制度的现实定位

前面已经阐述过我国对于取保候审的定义, 它更接近于行政决定, 因此不难发现我国司法现状中对取保候审的属性定位, 可以说是义务本位, 即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办案人员往往重其中的义务属性, 而轻其中的权利属性。办案人员没有把取保候审当作是犯罪嫌疑人的救济权利, 而是自己职权范围内强制性、义务性的措施。法律没有发挥引导功能, 明确取保候审是一种权利, 或者说是一种负义务的权利。从我国现行的立法上看, 取保属于例外, 而不是当事人的权利, 也就是说取保候审不是以权利本位为基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1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下列情况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一)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看出, 在具备法定情况下, 是否取保候审, 公安司法机关享有裁量的权利。我国取保候审的这种例外性质与西方保释制度有明显的不同, 保释是一种一般权利, 除了法定情形下不得保释, 一般都可以保释。理论方面取保候审无疑是犯罪嫌疑人的一项权利, 可是在实践中我国所能保证的仅仅是将“申请”取保候审作为一种权利, 也就是说, 当事人有申请的权利, 但是在具备法定情形时没有必然获得取保的权利, 这样的权利是空洞的, 法律赋予我们权利但是却在该权利上附上了条件, 该条件就是:取保候审的决定权掌握在公安司法机关的手中。

四、树立权利本位观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实现权利本位的过程中遇见的最大障碍是羁押率高, 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其中引人关注的一项是我们的办案人员办案方式有不科学不合理的方式。为了方便侦查, 我们的办案人员有羁押癖好, 导致羁押率高, 取保成为一种特权、一种例外。因为在现实的工作中取保候审的工作量往往要大于羁押, 我们的侦察机关在面对被取保候审人脱逃时的补救措施疲软, 没有强有力的应对措施能将脱逃人员追回, 而被取保候审人的逃脱行为又与我们的办案人员的考评、工作能力等成绩是相联系的。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取保难的结果。这些负面的结果归根结底是因为对取保候审的定位错误造成的, 使之在权利与义务之间摇摆, 给以取保候审决定人的裁量权利过大, 相对地制约了取保候审申请人的权利。

当今的国际社会对于人权的呼声日渐突出, 特别是在诉讼领域。各国普遍签订国际性的人权性条约, 我国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这之后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正式将人权保障列入宪法, 使之成为宪法性权利, 明确任何人的人身自由不受非法限制, 除非依照法律所确定的根据和程序, 即使是犯罪嫌疑人。

我国长期以来刑事诉讼活动的价值取向是打击犯罪以维护社会稳定。对犯罪的打击是它的重点, 而对于个人权利的保护则次之。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也带有浓重的职权主义色彩。公民自由权利是各国宪法所保障的一项基本权利, 国家应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现代法治要求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理性文化相结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等要求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与国际的接轨, 保障人权的呼声日益高涨, 维护和尊重人的尊严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价值, 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境界, 保障人权也成为了刑事司法改革的基本目标。”③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把取保候审作为一种权利, 树立权利本位的观念是有必要的, 也是顺应法律发展的趋势。树立现代法治理念, 实现从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从有罪推定向无罪推定的转变。既要惩罚犯罪、打击犯罪, 又要保障人权。

注释

1陈光中, 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页.

21789年《人权宣言》.

3徐显明, 刘翰主编.《第四届亚洲法哲学大会论文集》,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

浅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 篇3

[关键词]取保候审;刑事诉讼;完善

一、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概念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有关人员提出申请,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专门机关同意,并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不受羁押的情形下,不逃避或妨碍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二、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功能

第一,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取保候审制度设置的首要目的是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避免妨碍刑事诉讼活动行为的发生。取保候审制度的保障性体现在对某些特定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采取保证人或保证金保证的形式,保证其能够按照司法机关的规定候审,而不至于影响司法机关具体的侦查、起诉和审判等工作。

第二,保障人权。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取保候审后,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相比其他刑事强制措施而言,被采取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未被羁押,具有更广泛的活动范围和行动自由。

第三,节约司法资源。取保候审的适用,可以减少关押的费用,使国家专门机关可以抽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其他刑事案件或刑事诉讼活动的其他环节,从而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减少诉讼成本。

三、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不足

(一)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不明确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法律条文中的“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过于抽象,“社会危险性”的标准是什么,《刑事诉讼法》并没有明确规定,现行的相关司法解释中也没有对其予以解释。在实际办案中,多数是由办案人员进行主观判断,缺乏具体的评判标准。

(二)取保候审的期限模糊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十二个月的期限规定,指的是公检法三机关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环节中一共十二个月,还是每个机关单独适用取保候审的期限,缺少法律法规具体的规定。实践中三机关在各自的解释中都规定本机关采取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对其他机关已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重新办理手续,期限另行计算,结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长可被取保候审达三十六个月。

(三)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单一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根据此款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我国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仅限于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没有规定其他的保证方式,并且不可以将保证人与保证金两种保证方式合并使用。

(四)取保候审的监管措施不力

首先,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采取保证金保证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逃跑,执行机关可以没收其保证金,但在刑事责任上,却没有任何规定。其次,对于取保候审后,逃脱执行机关的控制,后又主动投案的情况,是否应当认定自首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导致取保候审后逃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仅不会承担刑事责任,反而在逃跑后主动投案的情况下还有被司法机关认定自首的可能。

四、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

(一)明确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

第一,对于不得取保的情形,刑事诉讼法应当采取列举的方式予以规定,如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等,一律不得取保候审,作为取保候审禁止的范围。

第二,对于某些犯罪,规定除特殊情况外,必须予以取保候审,如过失犯罪、未成年犯罪、老年人犯罪、正在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犯罪等。

第三,应当对“社会危险性”的标准和适用条件做出规定,使得司法机关在处理取保候审问题时有法可依。从司法实践来看,社会危险性不应仅从轻罪重罪来判断,还应考虑犯罪的性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具体情况,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特别是会不会继续犯罪和妨碍刑事诉讼等,综合评判社会危险性是否存在。

(二)明确取保候审的期限

合理的取保候审期限,既要有利于刑事诉讼活动的进行,又要保障人权。《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十二个月应当明确规定是办案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期限总和,即办案机关对取保候审十二个月的期限是共用的,不能三机关分别适用。

(三)完善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

第一,增加财产保证。我国目前的保证金仅仅限于现金,种类单一又缺乏适用上的灵活性。在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上应当增加财产保证方式,允许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非现金财产作为担保,如不动产、知识产权、有价证券等。

第二,增加单位保证。保证人不应仅限于自然人,还应当允许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密切关系的单位为其进行保证,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的工作单位、学校、居委会、村委会以及行业协会、工会等。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力交纳保证金,又找不到合适的保证人的情况下,由单位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保证人是比较合理的。

第三,实现多种保证方式的灵活运用。根据我国现行法规规定,保证金保证与保证人保证不可以同时适用。但实际上,两种保证方式在适用上并不存在矛盾,在特定的情况下允许同时适用两种保证方式,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取保候审的适用效果。因此,我国应当允许同时适用两种保证方式,如果在今后的立法中能够确立财产保证等方式,还应当允许多种保证方式灵活组合运用。

(四)强化取保候审的效力

第一,对于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由取保候审决定机关决定处以十五日以下司法拘留。

第二,明确规定对于取保候审期间逃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民法院判决时可以酌情从重处罚。同时在有关自首的法律规定中明确已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相关强制措施的规定逃跑后又投案的不属于自首。

第三,根据犯罪情况,可以由取保候审决定机关对被取保者规定禁止令,禁止被取保者在取保候审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五、结语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是刑事诉讼不可分割的两大目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正是这两大目的完美结合的体现。取保候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正确适用,既能有效地避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错误羁押或延期羁押,又能为国家节约大量司法资源。因此,对于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和缺陷,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使之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使我国的刑事诉讼更加地民主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陈光中,汪建成,张卫平.诉讼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卫东.保释制度与取保候审[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3]樊崇义.刑事诉讼法修改专题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4]于华江,魏玮.借鉴保释制度完善取保候审的若干思考[J].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5).

[作者简介]李人杰(1986—),男,安徽安庆人,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

试论保释制度与取保候审制度研究 篇4

[论文摘要]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是当前刑事司法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取保候审作为一项重要的强制措施,对于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取保候审制度上的一些不足,导致取保候审率低,超期羁押严重。而西方国家将保释制度作为羁押的一种替代措施,目的在于限制国家权力,实现程序正义,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也更加完备,在人权保障和节约司法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并加以利用。

[论文关键词]保释制度 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 借鉴完善

一、取保候审的概念及特点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具有它的法律特点:

1.有限性。既然我国的强制措施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者剥夺的各种强制方法,那么取保候审制度作为其中的一种,它必然会具备限制的这种特点。另外,在取保候审过程中,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正当理由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住所,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住处的,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像这样类似的规定显然体现了限制性。

2.保障诉讼的进行。取保候审的适用目的是为了预防和阻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妨碍刑事诉讼活动,以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任何的一种强制措施,在我国的法律看来,它必然都是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不仅是取保候审,其他的都是一种临时的并且具有保障性的一种特点。

3.短暂性或临时性。通过法律条文我们就可以知道,取保候审就是一种临时的、短期的一种强制措施。另一方面,取保候审就是一种短时间自由的剥夺,如果时间变长就是变成不当的羁押。

二、国外的保释制度

(一)英国的保释制度

保释制度起源于英国,经过近8个世纪的发展演变,己经形成了一项较为完备的保护被逮捕或羁押人权利的制度。保释的英文“bail”原意是指保释金,作为法律概念是指诉讼中的一项制度,其基本含义是指犯罪嫌疑人、被追诉人为了获得释放而提供一定的金钱或财物作为担保条件,以保证其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出庭。“英国的保释制度基于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人在被证明有罪之前都是无罪的;二是无罪的人都享有自由权利。英国的保释必须坚持三项原则,即保护公众;保护证据;避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潜逃。保护公众,就是防止犯罪嫌疑人重新犯罪;保护证据,是防止犯罪嫌疑人恐吓、干扰证人,妨碍司法程序;避免犯罪嫌

疑人、被告人潜逃,是为了保证开庭时其能按要求出庭受审。”

1.保释的种类

(1)根据法院的自由裁量权,可分为权利保释与裁量保释。英国的权利保释就是只要不是特别规定的例外情形,一经申请就可以直接受理。“英国实行权利保释,只要申请人不具有法律特别规定的拒绝保释的例外情形,都有权利获得保释。裁量保释是指针对犯罪嫌疑人、被追诉人的保释申请,负责官员有权裁量决定是否准予保释。它可以因保释请求权人请求而予以裁量,也可以由法院依职权决定予以裁量。裁量保释的决定权完全在于法庭对被追诉人人身危险性及社会危害性的自由判断,而非法律的预先设定。”

(2)根据法官决定保释是否可以附带其他条件,可以把保释分为不附加条件保释和附加条件保释。所谓不附条件保释,就是被承诺人在以后的时间内,任何一次传唤都可以随时到庭。附条件保释又称有条件保释,是被释放人除了承诺在法院今后因本案的任何一次听审时,依照法院指定的期日、时刻和地点自动到场以外,同时还要附带上一些限制的条件。

2.保释的使用范围

在英国,保释的使用非常广泛,所以一般任何人随时都可以申请保释。所以范围也是相当的广。“英国法中,保释适用对象不仅包括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追诉人,还包括被采取逮捕措施而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追诉人。由于英国法实行‘逮捕前置主义’,因此大多数被逮捕人是先被羁押而后才取得保释的,但并不排除在逮捕同时可以保释,而且在此情形下实行无条件保释。”

3.保释的保证方法

(1)具结释放。就是指被释放的人在法庭签署一个承诺书或者保证书。通过签署保证书,这个人就保证自己不实施一些行为,或者交纳一定的金钱作为履行该保证书或承诺书的担保。

(2)保证人担保。保证人也可以向法官或者治安法官签署具结保证书,承诺如果不符合规定的具体条件,他将向法庭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就是说,如果被保证人没有做到自己保证的事情,那么保证人就要承担责任,比如交纳金钱等。

(3)财产保。财产保是指被保释人只要交纳一定的金钱就是作为一种保释。4.违反保释的法律后果

(1)撤销具结保释,并令其重新具结保释。

(2)逮捕归案。“如果在刑事诉讼保释中,被具结释放且负有义务向监管法院自动归案的人,未在指定期日自动归案,法院可以签发逮捕令。如果被具结释放人在向法院自动归案后,在法院准备开始或重新开始听证程序之前,有任何一次不到庭的,法院可以签发逮捕令。”

(3)没收担保物。被保释的人最后没有到庭而且有提供了担保物,除了法院认定有正当的理由,法院就可以没收担保物。如果担保物是货币,法院罚金以相同的方式计算和支付。

(4)构成潜逃罪或藐视法庭罪。如果被保释人没有按时到案也没有正当的理由,将构成犯罪。其犯罪可能构成潜逃罪或者按藐视法庭罪处罚。

(二)法国的保释制度

法国1970年7月17日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典,修改了有关控制羁押决定的规定,其目的在于减少采用审前羁押,此法律条文主要呈现出三大特色:第一,确立了一个有利于预审释放的推定。第二,列举了一些例外情况和形式上的要求。

第三,首次引入了“司法管制制度”(又称司法监督),给予预审羁押控制的广泛限制和规定审前保释的条件。“《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137条明确规定,只有因预审之必要,或者以保安处分之名义,才能命令实行司法管制。因此一般的规则是,在预审过程中,当事人应仍然处于完全自由状态。”建立司法管制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嫌疑人获得“与查明事实真相以及维护公共秩序之要求相适应的最大限度的自由”。因为,接受司法管制的人并没有受到羁押,而“仅仅是在行动与社会生活方面受到某些限制,并且法院要审查其是否真正遵守了强制规定其履行的义务。”因而可以说,法国的司法管制事实上也是对审前羁押的替代性措施,也可以说是广义上的保释。

实施司法管制的条件及决定。在法国,只有具备的某些条件,才能使用司法管制。第一,被审查之人可能被判处监禁刑以上的刑罚。第二,实行司法监督措施应当是因预审所必要,或者是作为保安处分措施加以规定。

保证金的设立。法国的司法管制的保证金有其自己的特点。首先是为了保证被审查人可以按时并且遵守规定到庭。这一目的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保证到场。其次为了在需要判处罚金或者赔偿民事当事人损失或给付赡养费的案件中用来执行财产刑或者支付赔偿金或赡养费,如果同时判处罚金和赔偿金或赡养费的,应当优先偿付赔偿金或给付赡养费,这一目的可以称为保证支付。

违反司法管制的后果。对于违反司法管制义务的人,不论其罪行可能判处何种刑罚刑期如何,主管法官可签发逮捕证或羁押票,对其实行临时羁押司法管制没有确定的期限,原则上持续整个侦查期间,但是视不同的情形,可以于侦查终结前结束,也可以持续到侦查终结后。

三、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

(一)理念的转换

理念是制度的先导,只有确立了先进的理念,才可能建立起先进科学的制度,只有真正普遍接受了构建制度的先进理念,才有可能自觉的遵守这些制度,这些制度才可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要改造我们的取保候审制度,必须大力宣扬科学先进的司法理念,并最后确立这些理念。在取保候审制度的性质定位上,由“权力”向“权利”转变。李建明教授指出,如果取保候审制度在观念上不进行转变,依旧将其视为公安司法机关的权力而不是公民的权利,即使引进国外现行的保释制度也不能使羁押率有明显的下降,因此也无法到达改革和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目的。所以,在性质定位上,取保候审应是向着保障人权的方向进行下去,只有这样其他的执行理念和执法理念才能贯彻下去。

(二)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取保候审的使用条件

关于取保候审的条件,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法定主义为主,酌定主义为辅的立法例。如美国规定,对轻罪被告人,所有的司法区都适用保释,对死罪被告人不适用保释。在英国,一般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有权被保释,保释是原则。除叛国罪罪犯、逃犯、有所控罪行相同的前科、曾被保释但违反保释规定而未按时到庭受审者不许保释外,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均可保释。保释的适用对象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被逮捕人;另一种是被羁押人。其中,被羁押人包括尚未宣判有罪的人和己经宣判有罪的人。我国可以借鉴这一世界通例,在立法上首先明确对任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可以适用取保候审,然后对不准予取保候

审的情况有着特殊的规定,比如对严重的暴力犯罪或者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该在立法上明确规定不能适用取保候审,对具有以下情形又没有特殊情况的刑事被追诉人,像有疾病的、怀孕的女性、未成年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该明确规定适用取保候审,以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

(三)建立保释监督管理机构

取保候审申请-合川律师 篇5

申请人:***,男,汉族,出生于1***年8月17日,现居住于合川区**路36小区1幢1单元2-1,职业为务农。联系电话:139*******,系犯罪嫌疑人****父亲。

被申请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男,汉族,28岁,居住于重庆市合川区******1幢1单元2-1。因涉嫌贩卖毒品罪,于2014年#月#日被合川区公安局刑事拘留,现关押在合川区看守所。申请事项:对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事实和理由:

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贩卖毒品罪一案,于20##年#月##日被合川区公安局刑事拘留。现关押在合川区看守所。考虑到犯罪嫌疑人####所涉嫌案件有关情况,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的条件,并且其重病在身,正处于医疗期间,对其取保不会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申请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为犯罪嫌疑人###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并愿依法交纳保证金或提供保证人。请贵局予以审查批准。

此致

合川区公安局

申请人:###

取保候审及适用对象 篇6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0、65、69、74、75条, 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66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则》第37条, 公安部《规定》第63条等的规定, 取保候审适用于以下情形:

1.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 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 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

4. 对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需要逮捕而证据尚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5. 提请批准逮捕后, 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 需要复议、复核的。

6. 移送起诉后, 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 需要复议复核的。

7.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 不能在刑事诉

讼法规定的侦查、审查起诉、一审和二审期限内办结, 需要继续侦查、审查起诉或审判的。

8. 持有有效护照和其他有效出入境证件, 可能出境逃避侦查, 但不需要逮捕的。

对取保候审几个问题的探讨 篇7

关键词:取保候审;强制措施;法律适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130—03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强制措施之一,它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以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从实践中的情况来看,取保候审目前已经成为一种适用范围较广的强制措施,也是一种适用频率相对较高的强制措施,但其在适用中尚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拟对其中的几个问题略作探讨。

一、关于取保候审的名称

对于这一强制措施的名称,也许是因为沿用已久,大家都已习以为常,几乎没人对此提出异议。但笔者认为有值得商榷之处,主要的理由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取保候审的具体涵义可以看出,不仅人民法院可以适用取保候审,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在具体办案过程中也有权适用。但是从取保候审的字面来看,好像“取保”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候审”,而不包括“候侦”和“侯检”。而根据《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审判是人民法院专属的一项职权,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权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样就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人们的误解,以为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权适用取保候审,而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无权适用。

第二,在命名方式上,取保候审显得比较“另类”,没有和其他几种强制措施保持一致。其他几种强制措施,不管是较为轻缓的拘传、监视居住,还是较为严厉的拘留、逮捕,从名称上看,只是反映了该种强制措施采用的具体方式,并不能体现出适用该种强制措施的目的。而取保候审则不同,不仅从名称中体现出适用的具体方式——取保,而且还从名称中体现出适用的目的——候审,因而显得比较“特别”。但从强制措施体系的整体性来分析,这样的“特别”无疑是画蛇添足之举,实在没有必要。

第三,从历史角度和世界范围来看,从未出现过取保候审这一提法。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一制度古已有之,在我国可以追溯到西周。周礼秋官大司寇:“使州里任之,则宥而舍之。”疏:“仍恐司前,为非而不改,故使州长里宰保任乃舍之。”在国外,公元前5世纪中叶产生的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第一表“传唤”中第4条规定,“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当是具有同等财产的人。如系贫民,则任何人都可充任。”第9条规定,“保证人应担保诉讼当事人于受审时按时出庭”。这项制度沿袭至今,内容不断完善,名称也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法律制度不同而有所不同。我国古代称之为“保候”,国民党统治时期制定的《刑事诉讼法》则称为“具保”[1]。在现代西方国家,不管是大陆法系的德国、法国、意大利,还是英美法系的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都将其称为“保释”。由此可见,将该种强制措施命名为“取保候审”,确实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独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取保候审”这一名称欠妥,它不能准确地揭示出这一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内涵,很容易使人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因而有必要予以修改。西方国家的保释制度与我国的取保候审措施虽然在本质上不完全相同,“无论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将保释作为被告人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保释不是独立的措施,而是羁押的替代性措施。”[2] 而取保候审的基本定位是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但两者也有诸多相似乃至相同之处,包括适用的条件、适用的对象、适用的具体程序等方面,因而可以说,保释基本等同于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既然如此,笔者建议将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直接易名为“保释”制度,这样就更确切些,不致使人产生误解,也与其他几种强制措施的命名方式保持了一致,同时还与西方国家的保释制度统一了起来。

二、关于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数额的确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3条的规定,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人保”,即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符合条件的保证人,通过保证人的人格、名誉、社会形象等来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妨碍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并随传随到;另一种是“财产保”,即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司法机关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来促使其不逃避、妨碍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关司法解释中进一步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既可以采用提供保证人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缴纳保证金的方式进行,但不得两种保证方式并用。从司法实践的情况来看,采用后一种保证方式的案件数量在逐步增加,保证金担保将渐趋成为一种主要的保证方式。毋庸置疑,保证金担保方式,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注重发挥了经济手段在社会活动中的调节作用,旨在运用经济利益的驱动,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确保侦查、起诉、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因而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科学合理地确定保证金的数额,不仅关系到取保候审这一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功效发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到司法机关能否严格执法。正是基于此,在《刑事诉讼法》就保证金如何确定的问题付之阙如的情况下,六部委《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2条指出:“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金保证的,由决定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75条也规定,“保证金的数额应当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案件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以及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等情况,综合考虑确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44条规定,“采取保证金担保方式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犯罪的性质和情节、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经济状况和涉嫌犯罪数额,责令犯罪嫌疑人交纳1 000元以上的保证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1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起诉指控犯罪的性质、情节、被告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决定应当收取的保证金数额。”令人遗憾的是,尽管上述关于保证金数额应如何确定的规定繁多,仍然没能有效根治司法实践中保证金收取颇为混乱的状况。其突出表现就是保证金数额的确定存在相当程度的随意性,司法机关在此问题上自由裁量的空间过大,由此造成了所确定的保证金数额在不同地区、不同司法机关、不同案件、不同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之间仍然严重地不平衡,少则一二千元,多则三五万元,甚至达到数十万元之巨,司法工作所要求的公平性、规范性、平衡性、统一性由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上述《规定》、《规则》、《解释》的相关内容本身就存在着一些“瑕疵”,主要有:第一,在确定保证金的数额时,要求综合考虑的因素过多,不仅包括案件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涉嫌犯罪数额等“案内因素”,而且包括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经济状况等“案外因素”。事实上,要考虑的因素越多,就越容易产生确定保证金数额时随心所欲的情况。第二,保证金的上下限不甚明确,诸项规定中只有《高检规则》中规定了保证金的最低限额为1 000元,其它各项《规定》、《解释》中既没有规定保证金的最低限额,也没有规定保证金的最高限额。第三,刑事案件的具体案情尽管千差万别,但在程度上毕竟可以划分成轻重不同的一些类别,与此相适应,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时,确定的保证金数额亦应具有一定的幅度界限,但上述诸项规定均没有在幅度上作出限制。从上述分析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有关取保候审保证金数额的规定不具有可操作性,亟待对其加以改造。

究竟应当如何确定取保候审保证金的数额?这确实是个颇为复杂的问题,总体来看,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过低则难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形成有效的约束力,起不到应有的保证作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保证金后仍有可能出现毁灭证据、串供、逃跑等妨碍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情况;过高则与取保候审这种强制措施的轻缓性不相适应,甚至会出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宁愿被羁押,也不愿意被取保候审的尴尬局面。根据当前的司法实践状况,笔者认为,取保候审保证金的数额限定在3 000元~80 000元之间比较适宜。在此前提下,笔者主张只以将来可能判处的刑罚为标准,设立三个层级的保证金幅度。之所以只以将来可能判处的刑罚为标准,是因为案件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涉嫌犯罪数额等“案内因素”实际上都是和将来可能判处的刑罚相联系的,都是量刑时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具体设计时,可作如下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缴纳保证金的数额应与其将来可能被判处的刑罚相适应。对于将来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交纳的保证金数额为3 000元~20 000元;对于将来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交纳的保证金数额为20 000元~50 000元;对于将来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交纳的保证金数额为50 000元~80 000元。”这样规定,既能够使司法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灵活决定保证金的数额,又不至于司法机关自由裁量的余地太大而导致失控,有助于在保证金数额问题上实现平衡和统一。

三、关于取保候审的优先适用

《刑事诉讼法》第51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这就意味着,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这两种强制措施的适用对象是完全相同的,由此带出的一个问题便是,当一个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既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又符合监视居住的条件时,究竟应当适用哪一种强制措施更好?

监视居住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开住处或指定居所,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强制方法。从具体的执行方式上来看,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是有显著区别的。如前所述,取保候审是由保证人具结担保或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司法机关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通过保证人的人格、名誉、社会形象或缴纳的金钱来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妨碍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如果发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的情况,司法机关可根据具体情况依法追究保证人的责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缴纳保证金的,可以没收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而监视居住则的执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1条第2款的规定,由公安机关负责,具体由被监视居住人住所或指定居所所在地的派出所执行,是依靠公安机关的“监视“来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活动。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采用监视居住措施,公安机关的工作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的,它必须派出一定的人力去看管、监视,时时提防,密切注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踪,稍有不慎或疏忽,都有可能产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串供、毁灭证据、逃跑等妨碍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情况发生。在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犯罪案件大量增加、犯罪率上升的情势下,公安机关的警力资源本来就显得捉襟见肘,如果还要分出过多的警力承担看管、监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任务,那也会让公安机关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尤其是采用“人保”的方法,就可以充分调动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亲属、朋友、同事的力量,依靠他们来约束、控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动,这无疑是对司法机关工作的有力支持与帮助。况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亲属、朋友、同事等人员,一般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工作、学习、生活在一起,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性格特征、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等情况比较熟悉和了解,一般来说,能够较好地完成担保任务。正是基于此,笔者认为,在适用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措施两可的情况下,宜奉行“取保候审适用优先”的原则,即先考虑采用取保候审措施,只有在适用取保候审措施存在某种障碍,例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既提供不出保证人又缴纳不了保证金时,才考虑采用监视居住措施。

四、关于取保候审的期限

我国1979年制定的《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取保候审的具体适用期限,由此造成了司法实践中办案机关适用取保候审不受约束、任意拖延诉讼的现象。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在此方面进行了初步完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与之前相比,这显然是个进步。但问题在于,当时立法中并没有对所规定的12个月的具体涵义予以明确,因此造成了理解上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这12个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均适用取保候审措施时,累计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12个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取保候审时,在每一个诉讼阶段都不能超过12个月,易言之,三个诉讼阶段累计起来最长可以达到36个月。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来说,当然是希望办案的时间能够充足、宽裕些,因此在理解这12个月时,都是持后面一种观点,这从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有关规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92条规定,“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根据案情变化,应当及时变更强制措施或者解除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5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笔者认为,对这12个月作后面一种理解是违背《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立法精神的。《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是按照强制力程度由低到高逐步排列的,拘传排在第一位,是最轻缓的强制措施,而逮捕排在最后一位,是最严厉的强制措施。按照五种强制措施的排列顺序分析,取保候审处于第二位,因而它应当属于强制力程度较低的比较轻缓的强制措施。从其适用的具体方式上看,也的确如此,强制力程度低于监视居住,更不能和拘留、逮捕相提并论。作为比较轻缓的强制措施,其适用的期限自然不应太长,如果太长的话,那就体现不出它的轻缓性。试想,一种强制措施如果累计起来,适用的期限可以长达36个月,那么,它还能算是轻缓性的强制措施吗?基于此,笔者认为,对这12个月,应将其理解为在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累计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当然,作这样一种理解,也会有其它的问题,因为每个刑事案件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即便同样应当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也有可能存在此案件在侦查阶段需要的时间长一些、在起诉和审判阶段需要的时间短一些,而彼案件却完全相反的情况。那么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对这12个月如何“切块”?这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看来取保候审的期限问题虽然只是个小问题,但却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建议立法机关经过调研与充分论证后,对此作出一个比较妥善的规定。

参考文献:

[1]李忠诚.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184.

上一篇:签约注意事项下一篇:毛概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