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带民事诉讼起诉状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附带民事诉讼起诉状(共10篇)

附带民事诉讼起诉状 篇1

原告:花xx(死者之父)、男、1947年1月14日出生、汉族、无业,经常居住地为盐城市xxxxxxxxxx.

原告:马xx(死者之母)、女、1950年5月24日出生、汉族、无业,经常居住地为盐城市xxxxxxxx宿舍区。

原告:花x(死者之女)、女、5月5日出生、汉族,经常居住地为盐城市xxxxxxxx区。

原告:花xx(死者之子)、男、11月3日出生、汉族,经常居住地为盐城市xxxxxx宿舍区。

诉讼代理人:倪晓峰,济南空军法律顾问处律师 。

被告:陈xx,男,39岁,汉族,经常居住地为盐城市xxxxxx宿舍区,现已逮捕归案。

诉讼请求

一、依法追究被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刑事责任。

二、支付原告各项赔偿费用合计464351元。

事实与理由

上述原告与被告同住于天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宿舍区,11月17日8时30分左右,被告陈xx为泄私愤窜至花xx家中将其当场杀害于床上,后欲杀其母,经苦苦哀求,放弃;被告将门关上后向南逃窜约20米,遇见怀抱儿子的原告张xx,被告将其砍伤后返回自己家门口自杀未遂。原告张xx左面部被砍伤为横一字形伤口,长约10厘米,裂口深约4厘米,深达骨膜并与口腔贯通,血管断裂,经医院及时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于2011月27日出院,面部伤残待数月后视恢复情况鉴定。

五原告生活费用主要依靠被害人花xx供给,被害人父母年老体弱,且无劳动能力及其他生活来源,子女年幼,生活原本拮据,更由于被告的行凶,加剧了原告精神痛苦及物质损失,且案发至今,被告及其亲属未给予受害人一分钱赔偿,性质极其恶劣。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根据《刑法》第232、234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等法律相关规定,要求被告:1、承担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2、赔偿原告医疗费6239元、误工费651元、护理费 60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180元、营养费90元、死者生前抚养的父母子女四人生活费161279元、丧葬费11892元,亲属处理丧事食宿等合理费用1735元,死亡赔偿金281685元,合计: 464351 元;3、赔偿受害人张爱勤因被伤害引发的其他费用,包括出院后至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医疗费、残疾赔偿金、鉴定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整容费、康复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其他后续治疗费。(确定后计算);4、支付原告因诉讼行为而必然产生的费用,包括复印材料费、交通费、伙食费、住宿费、误工费。(以上费用确定后计算)

特此起诉,请法院依法判决。

此致

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附带民事诉讼起诉状 篇2

主要表现在:

1、案件审限的冲突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一般公诉案件的审限为一个半月, 自诉案件的审限为六个月, 相比较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审限为三个月,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审限为六个月而言, 附带民事诉讼很难在刑事案件审理期限内完成, 而且附带民事诉讼由于存在公告送达、伤残等级鉴定、确定已死亡的被害人的继承人等问题, 都会加大在刑事案件审理期限内完成的难度。

2、证明责任存在差异

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规定, 民事诉讼中采用的是优势证明原则, 但是在刑事诉讼中, 对证据的要求是必须确实、充分、唯一, 两种不同的举证责任, 可能会产生同一被告免予刑事处罚但需要负民事赔偿责任的结果。实践中由于审判人员很难清晰区分两种证明责任常会出现捆绑处理的情况。

3、归责原则单一

在责任认定上, 一般民事侵权损害赔偿归责原则通常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确定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 而附带民事诉讼中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通常只有过错责任原则。因为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是同一行为发生两种后果而产生的两种法律责任, 也就决定了民事责任人的主观状态是从属于刑事主观状态的, 而任何刑事责任的确定, 行为人都具有主观上的罪过, 由此也决定了附带民事赔偿责任人主观上必须具有过错, 因此没将适用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的案件均排斥在附带民事诉讼之外。

4、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限于“物质损失”。也就是明确受害人一旦选择附带民事诉讼, 就必须彻底放弃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的观点。虽然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与刑事诉讼法符合, 但是该规定不利于保护受害方的利益, 比如在交通事故案件中, 一旦对人身的伤害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 则在独立的民事诉讼中, 受害方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基本上都能够得到支持, 上述规定无形中阻碍受害方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综上, 由于民法与刑法、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存在本质的差别, 故在刑事诉讼中提起民事诉讼在实体上和程序上都会产生很多的问题。目前, 为了更好地处理该问题, 其他国家主要有以下几种立法方式:

1、平行式。即强调民事诉讼的独立地位, 将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完全分离, 民事赔偿问题原则上由民事诉讼程序予以解决, 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不存在任何依附关系, 而是一种纯平行关系。如日本和美国采用的就是平行式。

2、附带式。在法国、瑞典、意大利等国的立法中规定当事人可以选择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独立的民事诉讼, 但是立法鼓励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德国、荷兰等国家虽允许被害人向刑事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请求, 但不把附带民事请求作为独立的民事诉讼对待, 故在实践中, 很少有人选择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基于以上的分析, 对我国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应当符合以下三个原则:

1、刑事诉讼优先的原则。刑事诉讼可以附带民事诉讼, 而民事诉讼不可以附带刑事诉讼。

2、附带民事诉讼相对独立的原则。

民事诉讼强调诉讼当事人双方地位平等, 当事人享有法律赋予的民事诉讼权利。所以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应当保障被告人享有诉讼中的平等地位和民事诉讼权利。

3、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 节约司法成本, 减轻当事人讼累的

原则。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设立本身就是为了节约诉讼成本, 而现行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将刑事案件审理中所提起的民事诉讼简单地相加, 显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附带民事诉讼, 应对两种不同性质争议的解决都有利, 否则附带民事诉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具体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完善:

1、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

应当确定刑事与民事诉讼发生交叉时民事诉讼的独立地位, 规定凡因犯罪行为所引起的民事赔偿请求, 均可以在刑事诉讼中附带提出, 也可以在刑事案件审结后, 向民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须未超过民法规定的诉讼时效) , 还可以在刑事案件未立案时向民庭单独提出 (如果后来刑事案件又立案, 则在刑事判决结果作出前, 民事案件应中止诉讼, 以防止因对犯罪事实的认定方面差异而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 。当事人一旦作出选择, 则原则上不得反悔, 案件应按其选定的程序进行。

2、适当限制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范围

案件有特别重大的刑事案件和普通的刑事案件之别, 被害人的请求内容有精神损害赔偿和单纯的物质损害赔偿的不同, 被害人请求的对象有针对刑事被告人和非刑事被告人之别, 因此, 应对不同的案件进行梳理, 区别对待。这两类案件的界限是:一是是否存在刑事被告人以外的应当对被害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二是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是否提起精神损害赔偿;三是是否属于特殊领域的侵权行为, 是否属于严格过错责任或无过错责任, 是否涉及举证责任的倒置等情形。

3、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问题

当前的审判实践中, 对死刑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被告资格的确定问题做法不一。目前存在两种作法, 一是将拟判死刑的被告人列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予以判决;二是死刑被执行后, 其继承人继承其遗产的, 应将已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予以判决。按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 刑事诉讼与附带民事诉讼是同一程序完成的, 罪犯被执行死刑应在整个诉讼程序 (含附带民事诉讼) 进行完毕后方可进行。依照司法解释第89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的, 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以后另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被告人执行死刑后, 刑事诉讼程序已结束, 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前提已不存在了, 另外, 遗产继承人不是致害人, 其作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主体是不合格的。因此, 对于已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是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 只能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4、扩大请求赔偿损失的范围

根据民事诉讼相对独立的原则, 在附带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不仅可以就人身伤害或财产被毁而遭受的经济损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还可以对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精神损失也可一并提起。这样, 可以防止法官未责令被告人退赔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也可维护法制的统一。

5、明确附带民事诉讼的时效

附带民事诉讼时效是依照刑法计算, 还是应当依照民法计算。立法没有规定, 实践中做法不一。我们认为,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 刑事部分应适用刑事追诉时效, 民事部分则应适用《民法通则》规定的时效。

6、允许被告人提起反诉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原则, 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是平等的, 不能因民事诉讼依附于刑事而剥夺了民事被告人应有的权利, 而且设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诉讼效率和效益, 如不允许民事被告人提出反诉, 被告人对原告人的反诉请求要另行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 反而增加诉累, 不利于诉讼程序的简化。

摘要:附带民事诉讼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但由于刑法与民法、刑事诉讼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存在本质的差异, 故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提起民事诉讼出现了不少问题。分析其他国家的立法例以及我方司法实践活动, 应当说从长远的角度看, 民事诉讼应当将逐渐淡出刑事诉讼活动, 但现阶段, 附带民事诉讼仍然有其存在异议, 但根据制度发展趋势, 可以进行一定的改革。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探究 篇3

关键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意义

1.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正确处理刑事案件

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一并解决民事赔偿问题,有利于全面查明被告人的行为到底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应当判处何种刑罚。因为在许多刑事案件,如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以及侵犯财产罪的许多案件中,被告人的行为是否造成物质损害以及造成物质损害的程度,是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决定性因素。

2.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利

其一,实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司法机关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过程中必须同时收集证明被告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据,这有利于减轻被害人在民事赔偿部分本应承担的举证责任,从而降低被害人获得赔偿的难度。其二,规定司法机关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过程中必须一并解决其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有利于及时弥补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害。因为如果不实行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被害人遭受的物质损害必须等到刑事案件结束后再向民事审判庭提起诉讼,这样往往会因为时过境迁,导致有关损害事实难以查清,或因被告人将财产转移、隐匿,导致损害赔偿难以实现。

3.附带民事诉讼有利于正确执行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

在处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一并解决民事赔偿问题,有利于查明被告人对其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害的态度,从而正确判断被告人是否悔罪及悔罪的态度,判断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这对于在定罪量刑时正确执行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有利于维护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在处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一并解决民事赔偿问题有利于避免由刑事审判庭和民事审判庭分别处理刑事和民事问题可能出现的对同一案件作出相互矛盾的裁判的问题,从而维护法院裁判的权威。

二、物质损失赔偿问题

物质损失是相对与精神损失而言,它是一种可以通过一定方式用金钱来衡量的。物质损失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问题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决定了赔偿的范围。

不同的专家和学者对物质损失的理解不同。第一,间接损失是否属于必然损失。一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必然损失和违法行为存在因果联系,间接损失是被告人的违法行为导致被害人未可以获得的利益造成损失,而必然损失是指被告人的违法行为造成被害人在某个阶段一定会获得的利益损失。从两者的含义来看,必然损失和间接损失存在的损失范围存在一定的重合,因此,间接损失属于必然损失范畴,间接损失应该纳入物质损害赔偿范围。但是也有部分专家和学者认为间接损失不因纳入物质损失赔偿范围。他们认为从理论上来看,间接损失衡量难度大,甚至一些间接损失无法衡量。例如被害人可能通过努力获得的加班费、发明奖等等,这些在司法实践中都难以量化和计算,因此因而在司法实践中不将间接损失纳入赔偿的范围。只考虑直接物质损失使赔偿的范围更加容易确定,而且方便了物质损失赔偿的计算和衡量,虽难这种赔偿方式难以赔偿受害人全部的物质损失,但是保证了被害人最低限度的物质损失赔偿,相对来说这也是一种较为合理的物质损害赔偿方式。

三、精神损失赔偿问题

(一)精神损失难获赔偿

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有权利对被告人提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损失,但是在相关的赔偿范围规定中并没有将精神损失纳入赔偿的范围,在后续的法院是否受理精神损失民事诉讼的批复中规定不将精神损失纳入赔偿的范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文件精神也将精神赔償排除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因此,根据当前我国的法律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精神损失不再行使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之内,只有物质损失才可以获得赔偿。

(二)将精神损害纳入赔偿范围的必要性

1.建设和谐社会的需求

首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既为人们创造一个公平的法制社会,在和谐社会,人的合法权利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而不遭受他人的侵犯,我国要建立和谐社会需建立在公正公平的司法的基础之上。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因没有精神损失赔偿,普通民事诉讼中被害人获得的赔偿比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获得的赔偿要高一倍。许多被害人的家属因赔偿不足而产生一些负面心理。例如对被告人家属抱有怨恨心理、对我国的司法公正和工作产生动摇,置疑我国的司法的公平和公正。甚至一些心理较为极端的被害人家属采取报复被告人家属的行为和想法。因此,将精损害赔偿纳入赔偿范围是一种较好的抚慰被害人和被害人家属心灵的措施。

2.维护司法公正的需求

它是我国法律完整的保护公民人身权利的需要,也是维护我国司法公平公正的需要。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的规定,在受害人的精神因违法行为而遭受损失但未造成严重的情况下,法院可以不支持受害的精神损失赔偿要求。只有在违法行为造成本害人精神损失,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法院才可以要侵权人赔偿被害人精神损失。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被害人要获得精神损失赔偿有一个前提,既被害人的精神损,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但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违法犯罪行不仅触犯了刑法和民法,而且被告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也对被害的精神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并产生了严重的后果,而根据想过的法律法规,被害人有权要求被告人赔偿精神损失,然而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中却剥夺了被害的权力,两个制度的冲突会造成被害人为了获取经济赔偿而放弃对被告人提起刑事诉讼的权力,导致了被告人只需赔偿被害的精神损失,而不用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此,精神损失纳入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内对维护司法公正非常有必要的。

四、结语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 篇4

刑事附带民事原告:张宏昌,男,1971年1月1日生,39岁,农民,现住临渭区辛市镇贺田大队张东组,电话:***

刑事附带民事被告:何平新,男,36岁,临渭区辛市镇贺田大队张东组村民,现关押于临渭区看守所。

诉讼请求:

一、请求追究被告人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

二、请求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损失153478.4元;

三、请求法院判决被告支付原告伤残赔偿金,待伤残

鉴定后确定具体数额。

事实及理由:

2010年10月17日下午4点,原告及其妻子请人用播种机在张东组北面自家地里播种小麦,当时,和原告土地相邻的被告也在自家地里旋耕土地。为原告播种小麦的司机告诉原告被告把两家土地的界梁旋了,原告随即去和被告沟通,让其别旋了,以免把梁子弄坏。被告听后停止了该行为。原告便回自己地里继续耕种,正在原告干活期间,被告走上前来说原告把两家的界梁伤了,两人遂为此争执起来。原告妻子听到争吵声跑去将二人拉开,但被告却不依不挠,边骂边拿起一把斧子就朝原告扑过来,原告当时毫无防备,因此被告第一下就砍到原告胳膊上,紧接着,又狠狠地在原告的头上砍了一刀,原告立刻鲜血直流、晕倒在地。其晕倒时间约1个小时,直至原告手术时仍未清醒。

原告妻子见状,赶紧把村卫生所的人叫来检查,卫生所认为伤情严重,无法医治,让原告妻子赶快把人往大医院送。原告妻子和被告妻子立即将原告送到渭南市二院,市二院大夫简单查看后表示伤情严重,治疗不好的话可能会导致患者半身残废,听到此话,原告妻子等人又立刻将原告转到市地区医院,地区医院以脑挫裂伤急诊收治。后经详细诊断,被告的伤害行为造成原告:

1、脑挫裂伤

2、左顶部硬膜外血肿

3、左侧顶骨凹陷性骨折

4、颅内积气

5、头皮裂伤、头皮下血肿

6、左前臂皮肤裂伤

7、右侧面肌痉挛。原告在地区医院住院46天,经过手术等治疗措施,医疗费共计84819.4元。病情相对稳定后,本应继续治疗,但因无力承担高额医疗费,原告家属提出出院。原告出院后仍感不适,生活不能自理。现在也常感觉头痛,右手不能拿东西,不能参加劳动。事发当天,原告的弟弟张永红就去当地派出所报案,公安机关遂以伤害案件立案侦查。但因被告外逃,案件一直搁置。2011年1月14日临渭区公安局对原告的伤情做了伤情鉴定,鉴定结论为轻伤。但直到2011年12月28日,被告才被抓捕(现关押于临渭区看守所)。事发至今,被告仅在起初支付了三千元,以后再没有支付医疗费和其他赔偿。原告为此不仅遭受了严重的身体伤害,还蒙受了巨大的经济

损失。其家人为凑钱看病,向信用社及私人贷款,至今贷款利息已达一万元。

综上所述,被告因界梁之争,竟持斧伤害原告,并造成轻伤后果,其行为已构成伤害罪。同时其犯罪行为也给原告造成了医疗费等巨大的经济损失。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依法处理并判决。

此致

附:赔偿清单一份

具状人:

2012年3月1日

赔偿清单

1、医疗费:住院期间84819.4元,出院后复查费250元,总计85069.4元。

2、住院伙补:住院46天,一天30元,总计1380元。

3、护理费:住院前15天是两人护理,一人一天80元,计

2400元。住院后31天,一人护理,计2480元,出院后,护理原告60天,一天80元,计4800元。总计9680元。

4、营养费:住院46天。每天20元,总计920元。

5、误工费:误工16个月,每月3000元,总计48000元。

6、交通费:计500元。

7、复印费:计129元。

8、伤情鉴定费:计800元。

9、贷款利息:计10000元。

最新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 篇5

刑事附带民事原告人(以下简称“原告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系死者XXX之XXX)

刑事附带民事被告人(以下简称“被告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

诉讼请求:

一、请求判令被告人赔偿原告人以下费用:

1、医疗费元;

2、死亡赔偿金

3、住院伙食补助费天×元/天=元;

4、护理费天×元/天×人=元;

5、住宿费元;

6、交通费元;

7、误工费元;

8、精神抚慰金元。

事实和理由

年月日,被告人在XXXXXXX

原告人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

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请求贵院判如所请。

此致

XXX人民法院

诈骗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 篇6

原告人夏××,男,xxxx年7月31日出生,汉族,高中文化,XX县xx机械厂职工,住XX县xx镇城关西街××号。联系电话:×××

原告人胡××,男,xxxx年5月28日出生,汉族,高中文化,XX县xx机械厂职工,住XX县xx镇城北路××号。联系电话:×××

原告人陈××,男,xxxx年2月23日出生,汉族,高中文化,XX县第一汽运公司职工,住XX县长河镇河阳街××号。联系电话:×××

诉 讼 请 求

请求依法追究被告诈骗罪刑事责任,并判令被告人赔偿原告人夏××被诈骗现金131540元、原告人胡××被诈骗现金122000元、原告人胡××被诈骗现金110260元,合计人民币363800元。 事 实 与 理 由

自xxxx年5月7日起,被告人蔡××以借钱购买客运线路及客车为名,分别多次找原告人夏XX、原告人胡××、原告人陈××借钱,承诺到期按时付还本金并付给高额利息。xxxx年4月7日原告人陈XX和夏XX一同找被告人蔡XX要钱,要求偿还本金并偿付利息,被告人蔡××以客运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多次推脱,拒绝付还本金以及利息。随后,原告人陈XX和夏XX、胡XX一同找被告人蔡XX要钱,被告人蔡XX则潜逃藏匿,现已被缉拿归案,但是其所借三名原告人的现金却没有主动予以偿还。三名原告人借给被告的现金皆个人家庭积蓄,被告人的行为给三名原告人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打击。

综上,原告人认为公民的财产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蔡×X以欺骗手段骗取原告人的现金,并不予归还,其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利,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应予严惩。同时由于蔡××的犯罪行为造成原告人的重大经济损失,依法也应予赔偿。故此,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民事权益,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特提起诉讼,望依法审理。

此致

诉讼原告人:夏XX

胡XX

陈XX

xxxx年9月7日

★ 起诉状范文

★ 起诉状

★ 起诉状范本

★ 诈骗短信范本

★ 起诉状借款

★ 民事起诉状范本

★ 附带民事诉讼起诉状范文

★ 起诉状的范文

★ 行政起诉状范本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若干问题研究 篇7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无罪判决及上诉

(一)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间限制

司法解释将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时间限制在“一审判决宣告以前”, 由此产生问题是, 若刑事部分庭审调查与庭审辩论已经终结, 更甚者判决书已经签发, 原告才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于此情形, 须重新开庭审理, 判决文书应重新撰写, 浪费大量司法资源。

台湾地区刑诉法第488条规定, “法庭辩论终结后至判决宣告以前”无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此省却重新开庭审理或撰写判决书的麻烦, 也可防止审理期限的随意延长, 可资借鉴。

(二) 被告人被判无罪或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处理

我国刑诉法对此未有规定。台湾地区刑诉法第503条对此做了规定。我国亦有教材对此种情况做出区分, 并进行论述。[1]

我国无罪判决分成两种情况, 并存在不负刑事责任之判决, 对附带部分处理亦应区分不同情况。刑事与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不一致, 极可能导致对一行为产生截然不同的价值判断。对被告人无罪的刑事判决不应概括地涉及民事部分。最高院司法解释认为经调解无效的应当做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的观点是不合理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民事“附带”之基础则不复存在, 也即变成一个纯粹的民事纠纷, 让刑庭法官办理民事案件是不合适的。

建议结合台湾立法例, 对行为不是被告人所为的, 判决驳回起诉。原告可上诉, 但二审由上诉法院民事庭办理。对被告人的行为为合法行为或者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不认为是犯罪而判决无罪, 则将案件转由民事庭审理并告知原告, 原告须于一定期限内缴纳诉讼费, 不予缴纳的, 裁定驳回起诉。对此裁定不得提请上诉, 但得于刑事部分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三) 部分上诉判决之效力

被告人仅就刑事或者民事部分提起上诉的, 其余部分是否生效?根据最高院刑诉法解释第314条规定, 上诉期满后, 其余部分自动生效。亦有教科书持此种观点[2]。反之, 有观点认为, 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起上诉, 刑事部分自动生效;但对刑事部分提起上诉或者抗诉, 由于刑事部分认定的案件事实适用于附带民事诉讼部分, 刑事部分事实认定如果有错误, 势必影响到民事部分的判决。因此对刑事部分提起上诉或者抗诉, 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判决也不能生效。[1]

根据前一观点, 二审发现判决存在错误, 无论属于民事或者刑事, 都必须启动再审程序;根据后一意见, 只有仅对民事诉讼上诉后发现刑事部分错误的才需启动再审程序。无疑, 在再审问题上, 后者更为节约司法资源, 也更为符合二审全面审查的原则。但是, 亦有观点认为“附带民事诉讼在性质上属于民事诉讼, 既然一审被告人仅对刑事部分提起上诉而没有对民事部分提出异议, 他放弃了上诉权的行使, 这符合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3], 因此无论是哪一部分上诉, 另外部分当然生效。

基于附带民事诉讼是“附带”于刑事诉讼, 及刑事部分的事实认定对民事部分事实认定确实存在较大影响, 且频繁启动再审程序亦不利于维护法制稳定, 故本文倾向于第二种观点。

二、审理组织与适用法律

加罗法洛在《犯罪学》中强调, 民事学科与刑事学科完全是性质截然不同的学科。“刑事法官特别应当具备统计学和监狱制度方面的知识, 也应当具备犯罪人类学和犯罪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应当构成一个独特的团体, 以区别于民事法官这个团体。”[4]

依据刑诉法第102条,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由刑事法官来审理。台湾地区刑诉法对此也做出规定[5]。如,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知识产权争议案件由中级法院管辖, 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基本上由基层法院管辖。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在管辖权上就有疑问。刑事法官要判断许多与刑事诉讼无关但对民事赔偿问题的解决有意义的证据, 处理起来甚至比一般的民事诉讼案件更为复杂。

民事诉讼法特有一系列制度, 如证据交换制度等,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未有类似规定。严格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落实此些制度, 法官必须应对许多与定罪量刑无关而对民事责任承担至关重要的问题, 对案件的及时审结是极大的挑战。若不贯彻此些制度, 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却又无法得到保障。刑事法官不宜审理复杂民事案件。立法上应考虑将复杂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交由民事法庭办理。同时,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完善程序规定, 排除民事诉讼中部分制度的应用, 毕竟, 这两部诉讼法在适用上有着诸多的不同。

三、精神损害赔偿是否应纳入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

(一) 概况

实践与理论上对此问题存在颇大争议。刑事立法及司法解释明确认定精神损害不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理论界对此多有诟病。[6,7]

(二) 立法例

1.刑诉法修正后第

99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虽然理论界对此已批评多时, 但立法机关未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进行扩张, 该条文仍明确将附带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限定在物质损失。

2.台湾地区刑诉法第

487条规定:“因犯罪而受损害之人, 于刑事诉讼程序得附带提起民事诉讼, 对于被告及依民法赔偿责任之人, 请求回复其损害。前项请求之范围, 依民法之规定。”台湾地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受案范围参照民法规定。关于非财产上损害之金钱赔偿, 台湾采取列举主义, 须有法律明确规定, 始可请求。[8]

3.法国刑诉法第

3条第2款规定:“一切就追诉对象的犯罪事实所造成的损失而提起的诉讼, 包括物质的、身体的和精神的损失, 均应受理。”

4.德国刑诉法第

403条第1款:“被害人或者他的继承人, 在刑事诉讼中可以对被指控人提起对犯罪行为产生的、属于普通法院管辖并且尚未向其他法院提出的财产方面的请求权。提请请求权时, 在地方法院程序中可以不考虑诉讼标的价值。”德国将附带民事的请求权限定财产权。

(三) 实践难题

1.强奸犯罪

在被害人未受伤或者造成其他具体伤害 (如致被害人流产或怀孕) 的情况下, 被害人遭受的是纯粹精神上的利益损害, 这种损害是无形的, 无法用金钱衡量[9]。依照刑诉法及相关解释, 被害人在此类案的附带民事诉讼中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德国民法典第847条规定:“Ⅰ.侵害身体或健康, 或剥夺自由之情形, 被害人对非财产上之损害, 亦得请求赔偿相当之金额。此项请求权不得让与或继承, 但已依契约承认或起诉者, 不再此限。Ⅱ.对于妇女犯违背伦理之重罪或轻罪, 或因诈术、胁迫, 或者滥用从属关系, 使其应允为婚外之同居者, 该妇女亦有同一之请求权。”[8]德国在民事诉讼上, 肯定被奸淫之妇女得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该类案件对被害人造成的损害主要是精神上的痛苦以及使被害人在名誉上受到损害, 仅可对被害人物质损害进行赔偿, 而将精神痛苦及名誉损失置之不理, 对被害人是不公正的, 应当保障被害人获得赔偿的权利。

2.拐骗儿童、贩卖妇女、儿童犯罪

实践中, 有被拐骗儿童之父欲对被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法官苦劝, 乃止。被拐买 (骗) 妇女、儿童, 及其配偶、监护人, 精神上确有遭受损害, 能否赔偿存在两种看法:

(1) 基于精神损害之特点, 赔偿仅限于法律有特别规定者始得为之[9]

(四) 推理检讨

侵权责任法已明确“侵害他人人身权益, 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 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修正后的刑诉法仍将赔偿范围限于物质损失, 两法存在矛盾, 立法机关或应阐明立法意图, 或应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附带民事诉讼并将附带民事诉讼不能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情况另行加以规定, 以最大限度保护刑事案件被害人的民事权益。

国家赔偿法已将精神损害抚慰金纳入国家赔偿范畴。司法渎职案件被害人有权获得精神损害抚慰金, 而普通刑事案件被害人却无权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讼, 同样是被害人保护程度却不同等, 值得商榷。

实践中, 法院民事庭在受理被害人单独提出的附带民事诉讼时, 根据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 将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予以驳回, 彻底将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拒之门外。一个侵权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情况下, 可能得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一旦构成犯罪却不能给与赔偿, 在法理上是讲不通的。

最高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的规定将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列为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表现形式, 精神损害抚慰金被二种赔偿金所吸收。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第二十二条的精神、理论学说[10]以及已有之实践判例, 精神损害赔偿与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所补偿的对象是不一样的, 二者之间当为并列关系, 前者与后者产生基础不同, 不能相互吸收、替代。

本文认为, 应逐步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无论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是直接提起民事诉讼, 被害人之请求符合《侵权责任法》之规定的, 均应予以支持;为了防止精神损害赔偿数额过大, 可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 对精神损害赔偿设置上限。

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与执行

(一) 概况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 除撤诉、调解结案外, 大部分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如何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财产保全措施, 保证附带民事诉讼判决执行到位, 关乎被害人的切身利益。

(二) 立法例

修正后的刑诉法单列一条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财产保全措施。与修正前相比, 明确将其确定为一种财产保全措施, 同时增加了启动该程序的主体, 即“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 新增“冻结”此种保全方法, 亦直接规定采取保全措施, 应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台湾地区刑诉法第491条规定:“民事诉讼法关于左列事项之规定, 于附带民事诉讼准用之:“一○、假扣押、假处分及假执行。”

(三) 学理与实践疑问

1.非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 检察院得否代被害人提请财产保全

依据刑诉法规定, 检察机关仅可对造成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 且受损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提起附带民事。意思自治为民法基本原则, 当事人得以自由处分权利, 检察机关代为提起财产保全申请, 有越俎代庖之嫌。

对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又无法定代理人的, 检察机关并无监管、帮扶之责, 亦不得由其代为提起财产保全申请。被害人未有监护人或者存在争议的, 可依照民法通则第17条的规定处理。[11]

2.诉前财产保全之可行性

修正后的刑诉法, 并未明确将诉前财产保全排斥在外, 而是规定“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 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1) 管辖权。刑事诉讼案件之受理法院, 并非当事人所能决定。即便检察机关告知被害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但是该检察机关所在地法院也并不一定就对该案有管辖权, 检察机关亦可能在审查后将案件移送其他检察机关办理。而基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极可能造成当事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法院与审理该刑事案件的法院不一致的结果。

(2) 担保。诉前财产保全, 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 不提供担保的, 驳回申请。部分刑事案件被害人, 几乎不能支付巨额医疗费用, 更何谈提供担保。

(3) 起诉时间。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十五日内不起诉的, 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被害人并不一定知晓最终受理刑事案件的法院, 亦无法得知检察机关何时会将案件移送起诉。

3.侦查机关之扣押

交通肇事案件, 侦查机关得将肇事车辆予以扣押④。部分办案机关将肇事车辆扣押至刑事案件终了之后虽违反法律, 但对被害人却较为有利的。

4.财产调查和附卷移送制度

有人提出, 侦查机关可着手调查嫌疑人财产状况, 将调查结果移送后继机关, 防止嫌疑人转移、藏匿变卖可供执行的财产。此制度虽对保护被害人有利, 但问题是容易误导侦查机关偏离办案方向, 延误刑事侦查工作的展开。二则该制度也侵害了嫌疑人之合法权利, 在嫌疑人未明确成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之前, 公权力即介入其经济生活, 可肆无忌惮地侵扰嫌疑人及其家属的日常生活。

5.财产保管义务人制度

有人提出, 应建立财产保管义务人制度, 使犯罪人财产在执行终结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此种制度与遗嘱执行人制度类似。目前, 我国慈善机构等对公益财产的管理尚有巨大漏洞, 公民保护他人合法财产的意识还较为薄弱。经手的人愈多, 成本愈高, 消耗的能量愈多。建立此种制度, 终会损害被告人及被害人利益。

(四) 建议

1.刑事案件被害人或其继承人, 可在立案后向侦查机关提请诉前财产保全。侦查机关核实审批后, 将案件基本情况及当事人之申请呈报检察机关决定、核实决定后移送法院。法院做形式审查, 符合条件的, 裁定予以保全。法院亦得通知看守机关对他人邮寄在押嫌疑人之财物采取保全措施。审查起诉阶段提起保全的, 则经检察机关核实审批后报由法院做出实质性决定。

2.公诉刑事案件管辖法院及起诉时间被害人皆无法决定, 被害人不受民事诉讼法第101条第3款的限制, 但必须于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一段时间内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3.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因已有前置机关对被害人之情况予以核实, 亦对嫌疑人之行为给予一定否定之评价, 得免除被害人提供担保的义务。

4.审理过程中, 原告人因严重缺乏医疗及日常生活费用的, 可参照适用民事诉讼法第107条先予执行之规定。为保护上诉期间原告人利益, 可考虑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引入类似台湾地区“假执行”机制。

五、结语

二战后, 日本废弃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德国刑诉法虽然规定了“对被害人的补偿程序”, 但法官极力避免对附带民事诉讼赔偿问题作出裁决,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实际上已被搁置。法国在立法上亦出现限制和缩小附带民事诉讼适用范围倾向。两种诉讼原则不同、具体制度不同, 相互分离已成一种趋势。

目前而言, 将附带民事诉讼剥离出来不现实。附带民事诉讼的不健全却是显而易见的。当务之急是完善附带民事诉讼, 并逐步将附带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平行起来, 使被害人有更大的选择权, 决定使用何种程序。而后, 逐渐将附带民事诉讼归入民事诉讼当中, 还原其真实面貌。

摘要: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本为两种不同程序之诉讼, 将民事诉讼附和到刑事诉讼中去, 难免产生问题。附带民事诉讼在审判组织、法律适用、赔偿范围、财产保全、判决处理问题上与单纯民事诉讼相比存在较大差异。理论上已存在将附带民事诉讼剥离出刑事诉讼或限制附带民事诉讼的观点, 将附带民事诉讼逐步独立并归入到民事诉讼中, 对刑事审判效率及民事案件质量的提高, 利大于弊。

关键词:附带民事诉讼,适用程序,精神损害赔偿,财产保全

参考文献

[1]叶青主编.刑事诉讼法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177-197.

[2]陈立, 陈晓明主编.刑事诉讼法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4:634.

[3]唐应欣.只对刑事部分提起上诉, 附带民事部分是否生效[EB/OL].http://china.findlaw.cn/lawyers/article/d162.html, 2012-04-16.

[4][意]加罗法洛.犯罪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323-324.

[5]卢方, 徐世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存废论EB/OL].http://www.procedurallaw.cn/xsss/zdwz/200807/t20080724_51287.html, 2012-04-19.

[6]许富仁.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初探[J].当代法学, 2002 (8) .

[7]孙泳.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价值及建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 .

[8]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第二册)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224.

[9]杨立新.侵权损害赔偿赔偿[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356, 385-387.

[10]侵权责任法解读第十六条:人身损害赔偿[EB/OL].http://www.qinquan.info/794v9.html, 2012-04-16.

附带民事诉讼起诉状 篇8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民事赔偿;赔偿金范围

【中图分类号】 D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74-1

一、立法规定滞后

新刑事诉讼法第99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下称《规定》),“物质损失”是指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的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的物质损失。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而在盗窃、诈骗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财型犯罪中,被害人因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遭受的物质损失只能依照刑法第64条规定予以追缴或责令退赔,而不能通过附带民事诉讼直接获得赔偿。

此处的“物质损失”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金。根据《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新刑事诉讼法第99条仍采用了“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表述方式,没有将精神损害赔偿金纳入其中。同时,根据《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属于精神损害抚慰金,不能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故,此处的“物质损失”不包括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

二、司法运作困境

未将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纳入刑事附事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容易产生以下问题:

(一)被害人或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后又撤回起诉的,能否另行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64条规定: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该条只是规定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对于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已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后又撤回起诉的,能否再另行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没有规定。既然法律及司法解释没有规定,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就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使得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为获得更大范围的赔偿,在诉讼过程中调解不好,便会撤回附带民事诉讼,再另行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这样即不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也浪费有限的司法资源。

(二)被害人或近亲属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能否得到支持。新刑诉法的司法解释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这里的“物质损失”到底是适用刑诉法的规定继续将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排除在赔偿范围之外,还是适用民事法律的规定将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纳入赔偿范围之内呢。我们认为既然是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就应适用民法的相关规定,否则与我国立法精神不符,也有悖于民法的公平原则。如此这就会出现同一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与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得到的不同的结果,特别是故意杀人案,如被害人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只判决赔偿一万元多的丧葬费,而被害人近亲属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就能判决几十万元的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有的还有被抚养人或被扶养人的生活费等损失。出现对一问题选择不同的程序,同一法院就会作出不同判决,而且结果相差距大,出现司法不统一,严重影响法院司法公信力。

三、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构想

最高人民法院尽快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将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排除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及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之外,统一附带民事诉讼及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标准,维护法院司法公信力。

同时必须尽快建立起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相适应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国家对一定范围内遭受犯罪行为侵害造成死亡或伤残,而又没有得到充分赔偿的被害人及其家属,通过法律程序给予其一定物质补偿的制度。使得刑事被害人不管选择何种诉讼程序,其造成的损失都能得到救济。我国当前的国情和国家性质决定了尽快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特别是新刑诉法的司法解释已明确将死亡赔偿金与伤残赔偿金排除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使得一些被害人因此得到的赔偿太低,而陷入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之下,生活困苦,甚至于失去生活的信心。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这些被害人或被害人的亲属回归正常生活。

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最大亮点是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体现了尊重人权与惩罚犯罪的平衡,但当我们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的日趋完善而欢欣鼓舞时,也不能忽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地位。在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进行修改时,立法机关以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在具体条文设计方面既考虑到提高诉讼效率、有效化解社会纠纷的需要,也特别重视如何便于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参加诉讼程序并及时获得赔偿。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中将在司法实践中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将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明确排除在刑事附事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之外,对于受害者所造成的影响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关注,尽力将其不利影响化为最小。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申诉状 篇9

申诉人:李xx(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系被害人李xx之子),男 ,xxx年3月15日生,汉族,住xx市xx区xx工人新村宿舍。

被申诉人:张xx(系附带民事诉讼被告,系鲁xxx号肇事车车主),男,52岁,汉族,农民,初中文化,住xx市xx镇xx村。

被申诉人:张xx(系肇事者),女,25岁,汉族,农民,住xx市xx镇xx村。

申 诉 请 求:

请求依法撤销xx市坊子区人民法院(xxx4)坊刑初字146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并依法改判被申诉人张xx,张xx连带赔偿申诉人经济损失共计332177.10元。

事 实 与 理 由:

xxx4年10月12日16时30分许,被告人张xx驾驶鲁xxxx号轻型普通货车沿206国道由南向北行至290公里+226.80米处时,因采取措施不当,越线侵权,将由北向南正常行使的李xx(曾用名李学富)驾驶的鲁xxxxxxxx号二轮摩托车(载乘车人万xx,李xx)撞到,由北向南行驶的赵祥仁驾驶的鲁xxxxxxxxx号二轮摩托车因躲避不及,撞在鲁xxxxxx号货车的右后角处,该事故致李xx,万xx,李xx三人受伤,其中李xx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三车损坏,张xx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坊子区人民检察院于xxx4年11月24日向坊子区法院以张xx犯交通肇事罪向坊子区法院提起刑事诉讼,二申诉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张xx及车主张xx赔偿二申诉人死亡补偿金,丧葬费,医药费,残疾赔偿金,护理费等共计332177.10元,贵院于xxx5年5月20日作出xxx4坊刑初字第146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判决张xx赔偿二申诉人的损失,但未判决直接侵权人张xx负赔偿责任,显示错误。该案生效后,二申诉人提起强制执行申请,但六年多被上诉人张xx仅仅支付一万元,当时申诉人万xx也受伤,且伤情严重,花去大量医药费,且留下后遗症,至今无法工作,这些年来和儿子的生活一直靠亲朋好友的帮助,二被申诉人给二申诉人经济上精神上均带来巨大伤害,因法院判决错误,漏判张xx负赔偿责任,致二申诉人合法权益的实现增加了难度,故申请贵院对该案予以重新审理。

此致

坊子区人民法院

申诉人:万xx 李xx

刑事附带民事诉状及 篇10

被告人:李×友,男,39岁,××市师范学校教员,住××郊区××里40栋609号。

被告人:李×起,男,29岁,××市第五皮鞋厂工人,住××区××马路××村29号。

诉讼请求:

1.请依法追究共同被告人伤害罪的刑事责任。

2.请依法追究共同被告人民事赔偿责任。

事实与理由:

被告人系同胞兄弟,其家原住××区××马路130号,与自诉人相邻,后将住房出卖,只留 被告人之母住在原址临时建筑的矮房之内,因此被告人等时常逗留于此。xxxx年6月24日下午2时许,自诉人到姑母(也住××马路130号)处,路经被告人临时住处时,酒气醺醺的被告人李×友突然戏弄自诉人,大呼自诉 人绰号。自诉人不满,委婉地请示其别再呼叫。不料,被告人李××竟不通情达理,先是破 口 大骂,继而再手持两块大砖,砸自诉人前额未中,又重击自诉人背部,自诉人一时难忍,被 邻人劝阻。被告人李××十分嚣张,无理指责前来劝解的邻居,野蛮殴打驾驶拖拉机仗义执言 的青年,激起公愤,后由自诉人姑母出面,此事方才平息。当晚九时许,与邻居李庆×外出 ,给孩子购药返回又经过被告人临时住处时 ,被告人李×友又唤自诉人乳名,让自诉人到跟前,自诉人觉得事已平息,不及多想,被 告人李×友突然窜出,乘自诉人不备,向自诉人面部猛击一掌。自诉人被迫防卫。被告人之 母公然纵子行凶:“有种的到河边打,一个对一个,谁有本事,把谁弄死!”被告等有恃 无恐,李×友在自诉人面前继续挥拳攻击,李×起窜至自诉人身后狠掐自诉人颈部,前后夹 击,自诉人无法相顾。被告人李×友乘机抄起铁锨猛砍自诉人头部,自诉人顿时血流满面。被告 人李×友腰藏菜刀,伺机再下毒手。嗣后,自诉人经××医学院附属医院X射线检查:左前额部软组织裂伤,伤口约5厘米,深达 骨膜;颅骨凹陷性骨折,深达1厘米(手术缝合7针)。自诉人为治伤,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体肢虚弱,头晕目眩,呕吐失眠,骑车行路,言谈举止不能用力,医嘱需复查手术,至今不 能工作。

综上所述,自诉人认为:被告人等无端寻衅,首先打人,蓄谋伤害自诉人的行为,情节恶 劣, 后果严重,已触犯刑法第134条之规定,被告人等还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据此,自诉人 依法诉于法院,请求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外,还依照刑事诉讼法第53条之规定提起附带民 事诉讼,望秉公裁判。

此致

××市××区人民法院

具状人:李×生

19××年×月×日

上一篇:分辨生熟鸡蛋作文下一篇:十佳青年表彰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