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完全下企业融资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供应链金融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研究

摘要:信息经济学将企业融资过程中产生的信贷配给问题归因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在问题的具体论证时,该理论认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使企业在外部融资中要支付对应的风险报酬,而企业自身的内源资金则不存在这种风险成本。这种观点导引了以下流行看法:信息不对称程度高的企业会支付更高的风险报酬,以至于引致有着融资约束企业的现金需求会依赖内部现金流的积累。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可通过这种情形来考量企业融资约束的程度。我们可以把以往的有关融资约束研究看成是以不动产抵押为主的传统融资模式,而将供应链金融理解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现实表明,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模式的转变在于解决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如果信息不对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那么,降低借贷成本的路径才会符合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模式。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现有关于供应链金融与企业融资约束的相关文献,在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背景下,研究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大部分:首先,从供应链金融的产生背景及意义入手,对中小企业融资和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确定本文研究的内容。其次,在对供应链金融概念、现状和融资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融资和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理论,通过对信贷配给、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等的理论分析,据此提出本文的两大推论:一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有待于我们长期解决的融资约束问题;另一是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再次,本文运用了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方式下分析了传统融资模式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纳什均衡和相应的支付值,通过风险、收益、成本等角度对两种融资模式的比较,从博弈的角度说明供应链金融融资相比于传统融资的优越之处。最后,本文以我国上市中小企业为样本,利用Almeida、Campell和Weisbach(2004)提出的现金—现金流模型,检验中小企业是否普遍存在融资约束。并引入供应链金融衡量指标,对供应链金融在融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根据实证结果,从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的运行层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对理论和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2)从信息的不对称程度来看,信息透明度低的企业,会受到明显的融资约束,供应链金融的开展对其有着明显的缓解作用;(3)从产权性质分类来看,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更为明显,供应链金融对其缓解融资约束的效果也更佳。供应链金融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分析基础上得出的,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程度的可信性。如果我们将供应链金融放置于大数据时代,以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来研究供应链金融应该有进一步的探讨空间,这需要我们后续研究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博弈分析

学科专业:产业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博弈论分析法

三、实证分析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

一、国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第二节 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

一、供应链金融的含义

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三、供应链金融风险因素与控制

第三节 关于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研究

一、供应链金融缓解融资约束的机理研究

二、对于供应链金融缓解融资约束的不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简要评述

第三章 供应链金融概述及其缓解融资约束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供应链金融概述

一、供应链金融的背景及内涵

二、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现状

三、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第二节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机理研究

一、信贷配给理论

二、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理论

第三节 供应链金融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机理研究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二、交易成本理论

第四章 供应链金融融资与传统融资的博弈分析

第一节 传统融资模式博弈分析

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二、不完全信息博弈

第二节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博弈分析

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二、不完全信息博弈

第三节 两种博弈模式的均衡比较

第五章 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一、研究假设

二、模型选择

三、模型设定

第二节 数据说明及实证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三、回归模型的选择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二、回归结果与分析

三、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产业开放发展模式比较论文提纲下一篇: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