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2024-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篇1

1前言

会计信息是让社会经济有效运转的条件之一,而往往信息的“真实性”就直接决定了其会计信息质量的好与坏[1],会计信息是否能与其所反映的事实相符合是一个企业日常运转的有效条件之一。“重要性”、“成本利益”等相关基则都企业信息质量必须要遵循的原则。所谓的企业快去信息“失真”就是指企业的会计信息通过精准地反映与会计相关的作假信息,并且也没有对客户的“经济活动”做出可用的反映,站在目前的角度上来看,我国的企业依然存在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情况,这不仅直接损害了广大社会人民的利益,也打破了社会经济生活原有的规律。

2企业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的主要因素

第一,法律制度不够完美。当下,尽管我国在审计等相关方面还拥一套相关法律条文规定,一方面来讲是没有明确的明文规定,另一当面就是即使存在一些相关的法律条文,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直接致使操作者在具体的作业过程中去钻“空洞”,例如在流入方面。在最近的一条会计体系中,对应的收账款只能进行计提坏账操作,并没有详细的说明具体哪些地方需要应急提坏账相关准备,且在哪些现象下是可以直接“转销”,这些都是没有明确规定的;第二,没有充分显现会计监督制度的作用。我国当下的会计监管制度是按照“会计”等相关三个方面的监管也达成的。但是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首先因为内部审计体系的不健全,内部监管制度也很脆弱,导致不能完全将其该有的内部审计职能充分得到体现,其次,因为相关会计人员是很难将自己抽离出企业之外的,那么其自身也是属于内部人,所以,大部分相关会计工作人员在很多情况下都会维护个人利益,这就显示出会计监督制度就如摆设一样。再者,在社会监管层次上,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无论是从质量还是数量方面,都不能达到外部监管的要求,外在监狱方面有些会计事务所都只在乎个人的利益,使得在监管的过程中更乐于与被监督企业站在一条线上,在违背“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基础上去做出相关的虚假报告,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遭到破坏现象;第三,企业没有一套标准的治理举措。实际上,经营者自己想方设法去控制企业在我国是普遍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就是在其它发达国家也是会存在的。站在我国形势的角度上,法律虽然在“股东会”等相关会议上都给予了很高的权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务实方面,董事会的人一般都是根据经营者去引荐,且还是经营者提的董事会决定,这也就控制了独立董事会的发言权,也可以得出,经营者的偏好也直接决定了企业会计的价值观,也使得会计信息受到经营者的限制,进而失去了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3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策略

3.1明确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会计职责第一,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一定要明白其内部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因为会计经营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办事,比如他可以任由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相关人员进行人为的“制约”[2]。而对于站在已经拥有企业决定权的`企业经营者的角度上去看,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都是要在承担首要责任。根据事实情况而言,就是要先保证其会计机构及会计相关人员依法按照自己的职责来进行,并维护子会计信息可靠性。另一方面,就是杜绝让会计机构及会计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任何意思的虚假信息操作,且对于依法执行职责的相关工作人员是是不能有一丝的想报复心理。最要值得注意的是,经营者一定不能让信息企业的会计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不注意会计相关体系的束缚中去影响会计人员的正常工作范畴;束缚进出上去影响会计人员的正常范围范畴;第二,站在企业会计部门相关负责人的角度上,其是务必要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否过关问题承受与之对应的责任,也就是说,要去尽量选择符合其会计政策的合理性,另外就是在设计完美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及工作奖罚制度,一旦发现有任何违反条例的情况,必须杜绝,并给予相对的指导,再者,要对会计信息的“生产”和“价格”等相关过程进行全程的监管,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也别是对于在保障资源的“健全性”这一块,一旦超出了自己岗位的处理范围,就要去向上级做出相关汇报;第三,企业会计人员这一类群体事实上是接触到会计信息人员最近的人群,因此,相关会计人员必须要对其谨慎地根据相关的条文条例去执行工作,使得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公开性及公正性,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且遵守相关会计条文,并且要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公正付出一定的责任,认真做好其岗位该做好的工作。

3.2增强企业外部环境构建。资本主义的决策者一般都是由“中小股东”和“债权人”构成的,因为他们不是属于直接的监督经营者,所以,公司必须要给予他们真实详细的相关财务数据。要想做好这些,就必须要主动去扩大机构的投资人,以最快得速度让证券市场得到标准化,进而能够有效增强企业会计的精准性及真实性。所谓的“职业经理人”其是被认作为特别的人力条件,其的影响力大小就来源于市场评析,经理在任何时期的经营绩效四市场对于职业经理人给予评价的基础,而经营绩效就是需要通过企业的财务现况及经营的效益兴趣等财务相关信息表达出来,所以,对职业经理人的导入竞争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4结语

总之,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制度下,建立“科学、严密”的控制体系,提升会计相关人员专业素养,优化会计监管,从而控制会计信息失真情况的发生,这对全方位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崔恒文.关于提升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J].中国外资,(12):107.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篇2

关键词:企业发展,会计信息质量,监管

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使得中小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并且成为国民经济的可靠保证, 这一点是无法忽视和磨灭的。但是, 在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严重地受到已有的企业模式和管理经验的影响, 从而使得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比较低下, 这就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进一步壮大, 势必影响国民经济的前进和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 有必要分析一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以此来找到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解决途径。

一、中小企业的固有模式

尽管中小企业在不断地优化企业的结构和提升竞争力, 但是对于会计信息这一方面, 始终不得要领, 还处于摸索和迷茫阶段, 各种会计信息的不明确和缺乏正确的评估可以随时导致一个企业融资的瘫痪, 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是中小企业, 他们对于会计信息的提供并不会像大型企业那样严格, 有时候为了尽可能地简单明了就会对信息的有效性有所松懈。从另外一方面来说, 企业所作的会计信息是提供给政府部门的, 这就务必要求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但是企业的会计信息往往是缺乏真实性的, 这就导致在决策过程中会出现偏差, 从而影响一个企业的自身利益。从进行会计工作的人员入手, 一个会计的个人综合素质也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企业毕竟是一个有规章制度的社会群体, 就会有一个管理者, 因此, 会计信息质量出现的问题, 领导层也难辞其咎。

1. 企业缺乏体制创新能力。

中国的各种大中小企业在不断地竞争与淘汰中艰难地生存前进, 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经过不断地企业改革和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有些企业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这固然是一个企业经营者愿意看到的, 更是国家发展的需要。针对目前的会计信息质量的低劣, 这不仅仅是一个会计所能决定和操控的, 更是一个企业总体经营状况的地表现。企业盈利与否, 直接与企业的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2. 会计信息的不真实。

一个企业的各种实际运行可以从一个会计的信息中表现出来, 会计信息的获取和这个信息的生成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我们可以具体的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利益有时候可以主导一切不正确的行为表现, 企业成员的业绩考核可以通过利润的计算得出, 这就避免不了有些人要投机取巧了。另外, 受到已有的企业会计信息的制约, 对当前的信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难以正确的客观的估计企业成本和收益。

3. 会计个人综合素质不高。

历年的注册会计师的考核很严格, 往往重视的是业务的能力, 而忽略了会计师自身的素质的情况, 这就一定程度的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无法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这就不只是会计本身的原因了, 录用体制和考核体制都需要有一定的调整变化。

4. 领导阶层缺乏监管。

领导阶层的重视不够也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想要一个最终的信息准确可靠, 就必须要保证各个环节不能有任何的纰漏。领导者往往重视的是生产和收益, 在这个过程中, 往往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就是对会计信息的重视。

二、综合治理会计信息的弊端

既然我们分析得出了以上的诸多问题, 那么, 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接下来要做的事。针对以上的问题, 就必须逐一进行解决, 不能操之过急。首先必须要解决的是体制僵化的问题, 要抛却之前的企业经营模式对新型发展要求的制约和阻碍。不真实的会计信息是不会被承认的, 要从多方面来确保这一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与领导阶层的问题相对于前两个问题来说, 比较容易解决, 这也是衍生的问题, 当前面的问题解决了, 这些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

1. 完善企业内部制度。

要做到企业内部的管理有条不紊, 就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想要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要不断地建立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从法律上约束一些不合理的行为, 并且对违规行为作出严惩。要不断地改革会计人员的管理制度, 转变经营模式, 同时, 要完善企业内部的信息的流通和不断更新。

2. 加强信息的真实性。

要做到会计信息真实性, 就必须加强监管, 从信息获取的各个渠道进行监测, 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要对会计的综合能力进行不断的培训和提高, 防止在信息分析中出现问题, 领导阶层要重视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 要做到会计信息产生过程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3. 提高会计自身素质。

素质的提高不仅是会计本人的职责, 更是企业要把好的一关, 在企业招聘会计人才的时候, 适当的提高准入门槛, 对会计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

4. 领导阶层提高警觉能力。

在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中, 领导者要做到严格监管, 做到对企业的生产和各种细节的掌握, 只有做到了对企业的足够了解和控制, 才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要真正的做到一个企业领导者该有的职责, 否则, 就算企业发展如何良好, 都是不会长久的发展下去的。

三、结语

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反映一个企业的盈亏和生产的情况, 也是企业制订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更是国家实施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的依据。如果在这个环节出现差错, 对企业和国家都是不小的损失, 不利于国家经济的持久发展。因此, 会计信息质量永远都是企业重视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丁可.关于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发展相关性分析[J].知识经济, 2011, (13) :120.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篇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与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深,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然而,当前,我国很多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不仅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有关,要想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可靠性,从而促进我国企业良性发展。

一、当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与控制机制不完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企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大,致使当前市场经济中,很多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观念和经营理念上还是以行政领导为主,根本没有根据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从而造成企业财务会计人员舞弊现象频繁发生,导致会计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得不到保障,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出现这种情况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有关,很大程度上,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和前提。由此可见,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与企业整体管理不到位,财务会计控制机制不完善有直接的关系。

2.体系不完善

当前,很多企业存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完善的情况,如职务划分不明晰,职务冲突、销售与收款没有分离、采购业务职务与物资采购没有分离等,各项职务配置不合理,出现对立不相容或冲突严重的情况,这样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管理和控制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会计信息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加之企业会计资料保管不当,财产保管制度不健全等,都会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3.缺乏风险意识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很多企业都会采取金融信贷来筹资,以此开展和投资企业各类项目活动,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以此规避企业发展风险,减少项目投资和相关经济活动的风险度。但是,在实际经济中,很多企业都没有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估体系,在风险控制过程中缺乏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者没有科学有效的信息资料做出决策,基本凭借自身经验和主观判断来决策,这样易造成巨大的损失。

4.财务监督力度不足

由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全面、系统的规划,仅仅局限于有形资产的控制制度建立,忽略了人为因素与财务信息等各要素之间的直接关系,使得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另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由于财务监督与控制是建立在相互牵制的基础上的,然而有些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职能部门,与其他部门平行,对本单位经营活动中的内部控制力度有所欠缺,无法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这样就会在追求的利益过程中,对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二、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提高会计质量

1.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当前,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好坏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内在需求,如果能认清企业会计信息是否决定企业决策以及是否需要通过真实可靠的企业会计信息来取信于社会,那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就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但是,当前,对于这两方面的认识,很多企业都没有真正做到,其主要是因为企业负责人认识能力不足,对财务管理纪律不了解。因此,必须加强企业责任追究制度,企业负责人应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这样不仅可以控制会计信息的舞弊现象,还能提高会计业务效率,使会计人员能够依法做账、记账,从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2.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当前,很多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规范规定逐渐完善,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企业需要对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各岗位、各部门合理设置及职责权限合理划分。同时,将企业不相容职务分离开来,确保各机构和岗位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另外,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责任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3.健全监督体系,加强监督力度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需要有效的监督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能够对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业务工作实施全过程监督,这一职权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负责,而内部审计机构应该拥有独立于企业内部会计机构的地位,其负责对象是企业最高领导层。

4.增强风险意识,健全风险控制体系

通过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对企业经营管理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分析、以及预警。根据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将企业各项涉及资金活动的项目投资进行有效划分和归类,按照各环节的实际情况,对其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对各项投资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研究,制定相应的预案措施,以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总结

总之,企业会计信息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其准确性、可靠性以及真实性是保证企业科学决策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和监督机制,能够进一步规范企业内部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單位:河南创圣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篇4

中新网10月12日电财政部网站12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二十一号),检查发现,仍有部分企业执行《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不到位,在内部控制、会计核算、缴纳税款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公告指出,2010年,财政部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对114户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和56户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分所)的执业质量进行了检查。

此次检查重点包括:一是为确保中央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重点选取部分资源、能源、医药等国民经济基础行业和重点企业开展检查;二是为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切实加大对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规范情况的检查,重点选取了部分创业板、中小板上市公司开展检查;三是围绕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加大对大型房地产企业的检查力度,密切关注房地产行业的盈利状况、资金链条和经营风险;四是进一步强化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行政监督,按照“三年轮查一遍”的要求,对部分证券资格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等进行了重点检查。

检查结果表明,大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健全有效,较好地执行了《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核算较为规范,会计信息质量逐步提高。多数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意识显著增强,质量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审计执业质量明显提升,较好地发挥了审计鉴证作用。

检查也发现,仍有部分企业执行《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不到位,在内部控制、会计核算、缴纳税款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部分上市公司存在未有效执行会计准则、财务管理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较薄弱、信息披露不充分以及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等问题。湖南天润化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存在会计凭证缺失、账实不符等问题,虚构销售收入8131万元,其下属企业将货款6439万元存入员工个人存折;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无依据预提产品监测费8481万元,并从中违规列支市场费用等;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推迟确认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1.12亿元;厦门安妮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属企业将资金4147万元存入员工个人账户;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未对员工薪酬等收入1290万元扣缴个人所得税;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无真实交易的情况下,开具银行承兑汇票9.35亿元;南京栖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3亿元,实际使用情况和报告披露使用情况存在不一致,也未按规定专户存储;深圳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关联方交易和余额披露不实1.09亿元,未披露对关联方1.5亿元授信合同担保事项。

二是部分房地产企业存在销售收入不实、多计成本费用、少缴或迟缴税款等问题。青海辰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开发的商品房尚未竣工、未达到可销售状态的情况下提前确认收入5亿元,并虚增长期投资2.51亿元、无形资产1.28亿元;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未将下属57家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并少计长期股权投资2.51亿元、少扣缴个人所得税5033万元;广东宏远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向税务部门报送的报表与审计报告后附报表不一致,资产相差2.44亿元;三亚亚龙湾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按规定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少计营业外收入4.03亿元;重庆隆鑫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将其他房地产销售收入1.25亿元计入2009年;重庆市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土地转让款2.31亿元结转不及时,下属重庆市地产集团将应在其他应收款核算的危旧房改造项目政策性亏损8.93亿元计入储备项目核算。

三是部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出于业绩考核达标、获取银行贷款等目的,有意粉饰财务报表,少数企业还存在违规发放补贴、偷漏税款等问题。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将上级主管单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多计资产91.53亿元、多计所有者权益78.59亿元、多计净利润14.12亿元;烟台冰轮集团有限公司将不具有控制权的5家单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多计资产8.66亿元、多计营业收入15.24亿元;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2009发放的职工工资津贴中1416万元未扣缴个人所得税,另有3592万元未按税法规定的超额累进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兰州铁路局长期挂账职工福利费-医药卫生费结余,多计成本、少计利润1.26亿元。

四是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不够健全,存在随意调节利润、以假发票报账、私设“小金库”、侵占国有资产等违规问题。上海久隆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未将已竣工结算的工程项目结转收入,少计收入3.16亿元;中航惠腾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内部开具的出库单为依据,多计销售收入1.13亿元;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下属江西省江铜-耶兹铜箔股份有限公司以虚假发票列支销售人员业务费19万元,下属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贵溪冶炼厂将外聘人员劳务费结余103万元存入职工个人账户;宁夏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财务人员将部分现金收入私自存放在保险柜内,并擅自挪用公款借给亲戚;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瓮福磷矿将收取的租金、劳务费等收入467万元存入个人账户;四川大学后勤集团下属成都科技大学汽车修理厂等5个单位违规设置两套账簿。

公告同时指出,少数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较为薄弱,质量控制存在缺陷,未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未严格按照执业准则实施审计,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审计证据不充分,专业判断不合理等问题较为突出,执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准则 篇5

【摘要】新准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由于新准则内容上存在的缺陷和新准则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会计信息质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本文阐述了新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针对新准则下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会计准则 会计信息质量 新准则实施

一、引言

在会计学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均是针对会计实务工作的规范性规章及文件,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原则为导向,后者是以规则为导向。从世界范围来看,绝大多数国家采用了以原则为导向的会计准则来规范会计工作,而在我国,长期以来采用以规则为导向的会计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来分行业的会计制度的弊端不断显现,采用会计准则来规范会计工作成了大势所趋。财政部于1992年以财政部令的形式颁布,并于1993年7月1日起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之后,又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共计16个具体准则。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等具体国情的制约,全面制定及推行企业会计准则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因此,财政部同时保留了企业会计制度,从而形成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长期平行并存的局面。从法律效力上说,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均属于会计强制性法律法规规定。在法律层次上,企业基本会计准则属于财政部部门规章,企业具体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属于财政部规范性文件,具有准部门规章的性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企业会计制度模式被最终舍弃。考虑到我国国情,财政部还是审慎地保留了企业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但不再颁布执行单独的企业会计制度,而是将其作为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的形式出现。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虽然仍具有强制性,但从准则结构层次上说,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被降格,从属于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这就意味着,当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与会计准则存在冲突时,企业应当以会计准则的规定为准并执行。新会计准更加强调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财务人员则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因此,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在全面学习新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关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理论和操作的职业教育,提高自身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认识和实物操作技能,从各方面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经济内容的程度,实质上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对使用者进行决策有用而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从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出发,会计信息的内容应该能够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流动性。这些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主要包括两大类型:一类是经济业务信息;另一类是财务信息。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直接影响到相关方的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我国在相关的法律法规里对会计信息质量也作了明确的规定。1985年我国第一部《会计法》提出“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指出会计核算要遵循真实性、可比性、相关性、一致性、及时性、谨慎性、全面性和重要性等原则;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也涉及到了真实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一致性、及时性、清晰性、谨慎性、可理解性和重要性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20财政部发布的新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中规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最主要的核心特征在于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是指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与经济决策需要是相关的,包括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三个方面;可靠性是指会计所作的计量能够真实地反映经济现象和经济事项,包括真实性、可验证性和客观性三个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真实性,即会计计量的结果要与它所反映的经济对象或经济事项相一致。相关、真实、及时和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会计信息既是直接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国家统计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的重要来源。企业会计信息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对企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评价、政府对微观企业的控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廉政建设等。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效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会计准则是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的保证条件,会计准则是用来规范会计信息的标准,反映经济、实质的会计信息依据会计准则才能产生。

三、新准则实施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策

1、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同时,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和预测。

2、遏制企业利用计提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现象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规定,上市公司应密切关注其长期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并根据有关规定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同时应提出充分证据证明原减值准备计提的合理性,否则应按前期差错更正的原则进行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一经确认,在以后和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层和财务经理改变会计核算思路,与国际惯例趋同,从而促进我国会计业更快地融入国际大环境,从根本上遏制企业利用计提资产减值操纵会计利润的现象。

3、会计处理注重商业实质

新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企业在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这一规定确认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实现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企业为了避免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可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只有在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时,才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同时,企业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可合理确认债务人在债务重组中获得的利益,从而提高企业业绩的含金量。

4、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督

按照新准则提供的会计信息,企业的许多理念和方法与原准则不同,这就要求监督部门的人员要转变监督理念,灵活应变,树立学习观,同时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转变模式化监督理念,转变各为其政的监督理念,树立成本效益观。为了提高监督的有效性,监督部门还应突出监督重点内容,尤其应发挥财政监督的优势。

新准则的实施,给上市公司的业绩内涵注入了全新的概念,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是持续的、全方面的。在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从不熟悉到熟悉再到理解和应用的过程中,各监管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尤其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邓剑川:浅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J].财经界,(6).

[2] 冯琳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11).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篇6

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是每一个会计人必须面对的。

对处于成长期的市场经济环境而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是灾难性的,治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刻不容缓。

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严重的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证券市场发育不良、企业筹资困难等,很大程度上都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关。

由于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1.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表现

1.1经济交易失真。

这种失真指的是企业为了粉饰财务报表,利用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利息资本化、交易时间差等多种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事不等价交换等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1.2会计核算失真。

这种失真指的是会计核算过程不能真实记录和反映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

具体可分为原始凭证失真、会计账簿失真和会计报表失真。

1.3会计信息披露失真。

这种失真指的是隐瞒应披露的会计信息或不及时披露应及时披露的会计信息。

2. 产生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产权关系模糊。

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的法人主体,企业及其财务会计行为的秩序化程度必然影响着市场机制的有效性,或者说,企业及其财务会计行为的规范性直接就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规范性,而这些又是建立在产权尚是企业取得市场法人资格基本条件的基础上。

然而,当前以两权分离、政企分开为基本原则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强化了国有企业的利润动机和市场制约机制,但却未能从根本上塑造出真正意义的国有企业法人主体与完全法制约束下的政府权力行为格局,致使两权分离、政企分开始终处于分而不离、虽分未开的“隐蔽”状态,以致国有企业的市场价值判断行为与利益的体现不得不经常的被动调整。

结果,一种情况是会计行为被动顺应政府的行政权力强制与单向的大财政意图,另一种情况是采用短期化、非规范化的会计行为。

不管哪一种情况,其结果必然会出现会计信息虚假的问题,而这种虚假又与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国民经济长远发展规划之间产生冲突,以致随着企业内在经营机制的紊乱和增值活力的疲弱,社会经济效益推进滞缓,基础腐蚀。

究其根源,无疑在于企业产权关系界定的模糊性。

2.2会计准则、政策存在局限性。

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宽,在会计政策规定的范围内,会计信息制造者总是选择有利于自身业绩或其他会计目的的会计政策,如美国的安然公司,就是利用“特别目的实体”(SPE)符合条件可以不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政策操纵利润的,本应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三个SPE被排除在合并报表范围外,结果—有4.99亿美元的利润被高估,数亿美元的负债被低估,那么投资者接收到的会计信息是经过粉饰的虚假会计信息,其利益受损也就难以避免。

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也同样为会计造假提供了“自由”空间。

经济飞速发展,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原有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新的经济形势发展已不相适应,而新会计政策又不能及时制定及颁布,这就会给某些企业以可乘之机,从而利用会计准则的空白来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

2.3外部监管不力,执法力度不够。

我国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作出处罚规定的法律虽然很多,如《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刑法》、《注册会计师法》等,却普遍存在着执法不严、惩治不力的现象,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惩戒作用。

究其原因,存在以下几点:一是发现机制缺乏有效性和健全性。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各种制度尚未理顺,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现象仍较普遍。

二是惩罚不力,对违法违规行为,不仅缺乏刑罚和经济制裁,而且缺少道德和名誉损失,舞弊者不以此为耻,反而甚至以此为荣,良好的道德和信用并不能带来相应的收益。

三是监管部门监管不力,他们主要依靠行政处罚手段来应对会计信息造假,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却很少,民事赔偿更是微乎其微。

与普通商品造假一样,造假的会计信息造成的后果是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泛滥。

四是利益驱动,某些企业经营者存在违背会计规则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从而使自己收益(报酬、升迁等)增加的动机。

3. 如何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3.1明晰企业产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产权的明确界定是会计规范和会计信息生成的基础,在产权不明晰的企业里,权力的让渡不足,使得企业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市场,未能按市场的规律实施企业行为,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并未按市场的需要提供。

只有产权的明晰界定,才会使市场主体根据会计行为规范开展会计管理交易活动。

这是因为产权的明晰为会计信息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所有者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二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经济上的契约关系。

在这两个条件之下,资源的配置相对地有效率:经营者在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同时也不降低(甚至增加)所有者的效用,按照市场而非所有者的旨意来实施经济行为。

同时,会计主体可以根据交易费用的高低来选择会计规范组合方式,充分发挥会计规范的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功能。

产权的明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按照“谁投资、谁管理和谁受益”的原则对国有资产所有权实行分级管理,明确所有权主体;实现所有者主体的多元化,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改造;成立隶属于各级政府的综合性公有资产管理机构,实行政府的社会行政管理职能与所有权职能分开;实行公有资产所有权、公有资产资本经营权、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3.2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规范。

从本质上来说,我国的会计法律体系具有第一种思路的特点,目前,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以《会计法》为核心的会计法律体系,并建立了《总会计师条例》、《会计人员职权条例》等行政性法规和《经济法》、《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的法律规范。

但是,正如很多的法律法规一样,当前会计法律法规仍旧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条条框框太多,而可操作性缺乏。

我国处在市场经济初期阶段,各种经济制度法规都有待完善,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会计制度法规的完善。

因此,在发现会计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之后,就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适度减少条条框框,增加可操作性,这样既提高了会计法律法规的灵活度和适应性,又提高了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加强他们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当前会计法律法规还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对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没有清晰的界定,导致法律规范形同虚设,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应当使相关各方的责任明确,使各方相关人员的权力和责任相对等,有多大的权力,就应当对应多大的责任,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约束作用,也才能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真正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 任瑞莲.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农业,(15).

[2] 边秀端.会计工作面临的困难探析[J].河北企业,2010(12).

会计信息化审计【2】

[摘要]近年来,会计信息化导致会计数据处理和工作效能等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对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技术、内部控制和审计人员产生了影响。

为此,应当要建立统一的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准则,创新会计信息化下的审计方法,加强审计软件技术的开发,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适应会计信息化的审计需要。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审计;监督

会计信息化审计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审计模式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审计模式上通过评价控制会计信息化系统,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审计对象,建立技术与审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审计监督体系,以提高审计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3]。

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输出的实时化要求审计监督必须向实时审计鉴证方向发展。

不仅如此,实行会计信息化后,一些审计证据更具易逝性,使审计难度更高,风险加大。

因此必须变革审计技术和方法,实施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增强其在信息化环境下查错防弊、规范管理、遏制腐bai、打击犯罪的能力[4]。

1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目标、对象及内容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篇7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我国现有关于会计信息特征体系的研究, 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大型上市公司基础上的。中小企业在会计环境和会计信息需求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 再结合会计信息特征体系, 可以总结出我国中小企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首先, 中小企业在收益大于成本和重要性的约束条件之下, 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 提供满足信息需求者的要求。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企业主、债权人、政府主管部门, 股东是次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但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其次, 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规模成本的限制, 对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像要求大公司那样的严格, 可以相对简明实用。

再其次, 因为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主要是提供给政府部门, 所以真实可靠、合乎国家的相关规定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指能够确保会计信息免于错误和偏差, 并能够忠实地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现象和状况的质量。会计信息如果不可靠, 不仅无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 而且还可以引起误导。合规性的构成要素应该是可验性和完整性。可验证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独立的会计人员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使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二、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 真实性问题

1. 合规性可通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情况、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情况来考核。

(1)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情况。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环境, 基础工作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基础工作包括单位负责人重视、支持财务会计工作情况;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 (从业资格证、继续教育) ;依据《会计法》执行会计核算情况;依据《会计法》执行会计监督;会计档案的保管 (完整性) 等方面。

第一, 从业绩考核方面来看。长久以来, 中小企业对企业干部业绩考核是以利润完成情况为依据, 即以“目标利润”完成情况为依据, 是产生会计信息质量不真实的根源。第二, 从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来看。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权力得不到保障, 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但从目前情况看, 注册会计师整体素质并不高, 从而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第三, 从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模式来看。中小企业在成本核算中, 运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 难以满足用客观现实标准定义的信息真实性的要求;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合理估计和判断的能力较差, 影响会计估计的合理性;各方利益集团直接或间接地干预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 影响准则的中立性。第四, 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程度来看。很多中小企业施行会计电算化后, 由于电算化会计核算的特殊性, 一些企业的电算化会计资料管理任务还不明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库房管理达不到要求, 部分企业又没有及时修订相应的电算会计资料管理制度和档案保管人员职责, 造成电算化会计资料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严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会计电算化软件近年来频繁更换和升级, 原相关的会计软件和文档资料也容易出现不相兼容的情况, 如果处理不当这部分会计资料不仅得不到有效的保管和发挥应有作用, 同时也不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长期下去, 必然导致会计档案十分不完整和不安全。

(2)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执行情况。我们知道内部控制制度能提高信息报告的质量,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与执行是否有效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意识和内部控制各个环节都比较薄弱和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根据内控制度的原理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不相容职务应当分离, 建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 既密切配合又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第二, 在会计核算方面。中小企业大多数由于在业务上发展迅速, 使企业老板经理更多地关注于业务的拓展和销售业绩好坏, 而忽略了对企业内部自身管理的完善和提高, 特别在会计控制上投入不足, 没有制定统一会计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会计行为不规范, 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第三, 在财物管理方面。中小企业大多为了节约人力成本, 让一个员工身兼数职, 造成分工不明, 职责不清, 企业财物管理很混乱。第四, 在往来账款方面。供销业务及其贷款的结算, 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最容易出现纰漏的薄弱环节。中小企业在采购、审批、签约、验收及结算等环节上, 缺乏协调和监控, 一些不良或违规行为频频发生。

2. 中小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没有严格遵守谨慎原则, 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责或者费用。为了达到逃避税收的目的, 很多中小企业会设置多套账簿, 虚增成本, 收入不入账等行为。部分中小企业没有遵循会计谨慎性等原则, 不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不按规定摊销预提费用, 不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 对坏账也不按规定转销, 而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会计处理, 违背了会计核算方法, 使得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3. 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外部监督和监管体系的不完善。社会评价反映企业历史情况, 企业是否有不良记录, 在一定程度可以评判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对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主要从证监会的公告、政府部门执法检查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论来评判。若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依据国家财经法规, 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可行性等进行检查, 会促进各单位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 而且对于防范和制止违犯财经法规的行为, 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安全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国家有关执法对中小企业监督检查不够及时, 对资金的管理、盈余情况监督不够严格, 对偷漏税款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够, 外部监管力度不够时, 无形中会促使中小企业中会计不规范行为和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扩大。

(二) 可比性问题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 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 应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 应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首先, 中小企业的会计机构完善程度和会计人员的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 导致有些企业的会计信息的披露不规范而不可比。

其次, 虽然所调查企业的会计核算几乎全部都遵循《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 但由于制度中存在过多的备选方案和允许过多的自由选择而导致不可比。

再其次, 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方面, 由于对其审计的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水平参差不齐, 对同一事项的评价标准也不一致。即使是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由松紧程度不同的事务所提供的信息含量也会不一致, 导致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不可比。

(三) 相关性问题

1. 及时性和完整性。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 不仅要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而且还要保证信息的及时性, 不及时的信息在会计核算中失去它的价值。在实际工作中, 有些企业的票据不是从正常的渠道取得, 致使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不能做到日清月结, 不及时进行账账核对的情况下就编制财务会计报表, 从而导致信息的失真与不及时。

2. 重要性和可理解性。

财务会计报告是综合地反映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过程的结果, 并为有关方面进行管理和决策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可是, 当前有不少中小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 随意改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 并回避重大财务问题分析;隐瞒收入或推迟确认收入;多列或少列成本、费用;编造虚假利润或隐瞒利润;在确认、计量方面不清晰明确, 出现用过于复杂的会计程序方法模糊会计信息的情况;披露不能够进一步解释交易或事项;在公司财务报告中没有应用简单的、清楚的图表去增进财务信息的可理解性等违反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因此, 中小企业不能对重要的经济事项及其影响在会计上必须给予可靠的详尽揭示, 不能真实地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而且会计信息的表达含糊不清, 也容易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产生歧义, 从而降低会计信息质量。

三、提高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一) 加强外部监督机制

就企业外部会计监管系统而言, 必须按照“行业自律、政府监督、法律规范”的思路框架, 建立“行业自律为基础、政府行政监管为主导、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准绳”的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具体来说, 一是尽快健全和完善以行业自律监管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 并以此约束和监督企业的会计工作, 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 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二是强化政府外部监督, 即由国家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部门依法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检查和审计, 尤其是要加强对准则、制度执行质量的监督检查, 以约束企业会计职业判断行为, 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公允性;三是加强法制建设, 健全的法制是制止和防范会计人员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以及会计职业之便, 主观蓄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保证。

(二) 中小企业领导重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才能有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

中小企业领导者对会计信息的重视程度, 直接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应从各自具体环境出发, 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一般规律, 针对其内部控制系统运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漏洞, 采用具体的途径和措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 除了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外, 还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者缺一不可, 否则很难保证其会计质量。当前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严格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 坚持持证上岗, 严格规定和区分会计岗位应当具备的会计任职资格和条件;二是健全专业资格考评确认制度, 提高资格考试的入门条件, 重视学历因素在资格确认中的作用;三是建立一套统一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处理力度, 以此约束和管制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 全面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四是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严格定期培训制度, 提倡会计人员终生教育观念, 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五是加强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法治教育, 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法制意识, 使会计人员能自觉抵制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发生, 以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程度。

关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分析 篇8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0引言

《企业会计准则》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借鉴国外会计惯例,同时总结了我国会计工作实践,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作了全面的,系统的原则规定。这些规定是:真实可靠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谨慎原则、重要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原则,用以指导我们会计实践工作。

1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1.1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共有八个特征指标,可根据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将其分为两个层次基本特征和其他特征。

1.1.1基本特征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包括真实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和可比性。之所以称其为基本特征,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会计信息的实质。会计信息必须拥有这些特征才可能有用。①真实可靠性。它要求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事项与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保持一致,同时要求会计数据在加过程中没有差错。并且具有可验性。真实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将会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这样会计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②相关性。它要求会计信息反映的内容(如企业财务状况,经济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与其使用者的经营决策相关联。相关系数越大,其价值也越大。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必须具有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为其使用者预测未来年度的决策提供依据。反馈价值是指通过反映上期的经营状况影响将要作出的决策。③及时性。它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及时呈报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具体来说,在会计核算中,对当期发生的会计事项应当在当期内及时地进行会计处理,不能拖延;会计报表也应在会计期间结束后及时编制和呈报。其实及时性是相关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会计作为一种信息同其他信息一样具有时效性。要是会计信息不及时,就是再好的信息也失去了影响决策的能力,便与决策无关了。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一些文献将可比性列为会计信息的次要特征,本文认为如果没有可比性,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就要大打折扣,所以将其列为基本特征。

1.1.2其他特征它包括明晰性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等。之所以将其列为第二层的特征以为它们是会计信息应具有的特征但不如真实可靠性和相关性重要而已,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除了具有上述两大类特征外,还应做到会计信息反映的内容容易被使用者理解:对于一些不确定会计事项,要以谨慎的态度予以反映,避免信息使用者产生过于乐观的态度;对以重要事项要加以重点说明,以引起信息使用者的重视。

1.2基本特征与其他特征之间的关系基本特征与其他特征都统一在会计信息有用性的旗帜下,它们之间是一种主次的关系。基本特征从主要方面描述了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其他特征从次要方面描述了会计信息的其他要求。基本特征是事物存在的只要方面,占统治地位;其他特征是事物存在的次要方面,起到辅助的作用。两者相互依存,共同为会计信息有用性服务。

2会计信息特征的真实性与相关性分析

2.1现有企业会计准则中八个信息特征指标是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会计的信息特征的,这两个方面就是:真实可靠性和相关性。

2.1.1真实可靠性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之一,如果会计信息不真实可靠性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会计准则》制定了一系列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真实可靠性原则、明晰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这些原则以不同的层次从不同的角度对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进行规定,以确保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充分信任而放心的使用。

2.1.2相关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回答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信息的问题。《会计准则》制定了一系列的原则,包括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这些原则以不同的层次从不同的角度要求会计信息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2.2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和相关性是统一辩证的关系。

2.2.1二者统一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尽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相关性从不同的角度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要求但它们都统一于会计信息有用性之下,缺一不可。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共同构成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坚实基础。如果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即使信息再相关也只能给使用者造成错误的决策并带来损失;如果会计信息与使用者需要不相关,其信息再真实也是没有用的。可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是联系在一起的。

2.2.2二者的矛盾性从上表我们知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统一在会计信息有用性下,但这是它们的一个方面。然而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存在矛盾,有时候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联动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当想提高信息的可靠性时,可能会损伤信息的相关性。

3会计信息特征要求在会计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

3.1可以说整个会计活动要回答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谁需要会计信息,二是会计活动能提供何种会计信息,三是以何种方式提供会计信息。谁需要会计信息其实就是会计目标,即为投资者,债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方面的会计信息;会计活动能提供何种会计信息就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即为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与其经营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如何提供会计信息就是会计核算方法,它包括会计确认方法、会计计量方法、会计记录方法和会计报告方法等。

3.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处于会计活动中的核心地位。

3.2.1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实际工作中只有按照质量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才能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地进行经济决策,实现会计目标。

3.2.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统领整个会计核算工作要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实现会计目标,会计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披露等方面的工作。①会计确认就是对会计初始信息的定性,即按会计信息发生的时间认定它们属于那类会计项目。这里包括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两个阶段。前者是指对经济数据是否进入会计处理系统的识别;后者是指会计数据从凭证、账簿到报表的整个过程中还需要一步行识别。②会计计量就是以统一的计量单位、按规定的计量模式和计量的时间坐标给各类经济业务以特定的数值。③会计记录和会计披露就是经济数据进入会计系统后,经过凭证、账簿对其进行处理,然后以报表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其使用者。

上一篇:我的老师事例下一篇: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