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名企业介绍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名企业介绍(精选17篇)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名企业介绍 篇1

1、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公司(ESRI)

该公司成立于1969年,总部在美国加州,是世界最大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供商,其商业合作伙伴计划,在全球有超过2000个领域开发商、咨询服务商、增值代理以及数据提供商,与分布在80个国家的国际代理一起,构成了ESRI公司强大的技术支持与服务网络。

2、东方道迩数字数据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中关村科技园,是“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企业”之一;公司侧重于空间信息领域发展,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大规模的空间数据产品。公司以发展成“世界数据工厂”为目标。

3、北京北方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2001年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2003年在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成立北京公司。该公司以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居于领先地位。

4、中国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中国乃至亚洲领先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企业,主要从事GIS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软件的研究、开发、推广和服务。

Note:

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将GIS从实验室转变成为一个蒸蒸日上的工业。——Jack Dangermond

Jack Dangermond是ESRI公司创始人,现任总裁,被公认为GIS业界先驱和技术领导者。2008年1月21日-22日,Jack Dangermond先生先后到访北京大学、中科院地理所、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在他的演讲中既有宏观的谈论GIS在改变世界中的价值,也具体谈到了未来GIS的发展的趋势,以及他本人对GIS产业发展的看法和感受等。致力于学习GIS的学生可以详细阅读他的演讲稿,相信对求学之路会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名企业介绍 篇2

关键词:WebGIS,Internet/Intranet,地理信息系统

一、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 (GIS) 由于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也逐渐意识到或正在享受用地理信息系统的观点思考和工作所带来的优越性[1~3]。随着GIS的迅猛发展, 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专业也开始纳入地理信息系统。目前, 全国已经有大约155所高校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已经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专业之一[4]。但是, 国内地理信息知识的普及程度比较低, 社会对地理信息产业的认知较少, 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缺乏系统的认知和了解, 这势必会影响GIS专业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和未来职业生涯缺少规划。因此, 如何更好地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介绍给他人, 同时如何有效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本专业的疑惑, 如何定位不同学科背景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基于此, 本研究以Arc Server为开发平台, 采用C#和网络开发语言, 运用Dream Weaver和Photoshop软件辅助设计, 设计了“基于Web GIS (面向大一新生) 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介绍导航”。

二、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Z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研究目标是建立一个集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数据库管理、查询、分析等于一体的面向对象的信息共享平台。系统采取B/S三层体系框架进行架构;选择Arc GISServer+IIS5.0作为系统发布平台;在系统实现上采用服务器端开发的方式, 进行开发部署来完成系统功能模块, 表示层则只需借助客户端浏览器就可实现系统功能。

(一) 系统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数据库系统中空间数据利用Arc GIS Deskpro 9.3矢量化相对应区域的影像图得到1:400万政区图;属性数据库按照功能分可分为地理信息系统介绍数据库、全国地理信息系统高校信息数据库。数据库设计遵循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5~6]、最小冗余、数据共享等原则。

(二) 系统功能框架。

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管理、视图管理、信息查询、导航与分析4个功能模块。其中, 导航与分析模块又细化为GIS专业介绍模块、全国 (设有GIS专业的) 高校地图与汇总查询模块、本校 (以河北联合大学为例) GIS专业设置模块、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模块4个具体应用模块。系统总体功能框架见图1。

三、关键技术与开发工具

(一) 关键技术。

1.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Object Web是最新一代的动态网页技术, Object Web通过分布式对象技术, 允许客户机直接调用服务器。

2. 网页技术-AJAX。

在避免丢失客户端状态且不导致服务器往返的处理开销的客户端回调技术 (包含Asynchronous Java Script and XML, 异步Java Script和XML等标准技术) 方面有一定优势[7~8]。

(二) 开发工具。

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为系统开发平台, 采用C#语言和Arc GIS Server9.3开发组件, 运用Dream Weaver和Photoshop软件辅助设计, 设计开发了B/S结构的面向大一新生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介绍导航系统。

(三) 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

1. GIS介绍功能的实现。

本功能以“地理信息系统我们共同的语言”为主题, 用多媒体手段介绍GIS发展背景、特点、发展趋势等。

A模块主界面;B按类型查询学校;C按区域查询学校;D按省份查询学校;E综合查询。

2. 高校地图与信息汇总查询功能实现。

通过系统查询模型实现按学校类型、专业设置时间、师资水平等的全国及区域汇总分析。学生不仅可以对全国地理信息系统高校有一个总体性的了解, 还可通过网络链接进入其感兴趣高校对该学校GIS专业设置进行更加详细的了解。功能实现界面见图2。

(四)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功能实现。

借助上述功能完成的基础上,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将学校GIS专业设置、学生历年就业、考研情况、学生对GIS认知等数据借助GIS地图表现方法, 将学生关心的未来发展去向数据以专题图形式表现出来, 辅助学生决策判断, 起到规划日后学习、工作的指导作用。

四、结语

本系统大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 囿于数据获取等原因, 今后可在数据真实性、全面性等方面进一步丰富。

参考文献

[1] .张长锁.WebGIS在校园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 2007

[2] .柳家友.索莉.WebGIS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 2009 (25) :20~21

[3] .刘光, 唐大仕.WebGIS开发—ArcGIS Server与.NET[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4:138~156

[4] .秦其明.中国高校GIS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J].地理信息世界, 2003, 1 (4)

[5] .朱家彪.公众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建设研究[J].测绘通报, 2010 (9) :60~62

[6] .陈会娟, 邓敏, 赵玲等.基于A rcEngine的宗地图形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科学, 2010, 34 (4) :199~201

[7] .刘光, 唐大仕.ArcGIS Server JavaScript API[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7:56~89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名企业介绍 篇3

关键词:信息管理 课程体系 企业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IN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031-01

西安工业大学“信管”专业自2002年招生以来,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的建设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该专业由以往的多专业合并而成,人才培养受原专业的影响,定位不够清晰;从就业情况看,又不太理想,本文从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1 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需求分析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生产和经营和管理方面,电子商务软件、ERP软件以及CRM软件已正逐步地被使用,但由于信息部门仅重视软件的技术开发和设备维护,信息资源的管理显得非常薄弱;企业总体的信息规划没有引起重视,不同部门、不同软件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一些企业尽管使用了ERP软件,但由于没有专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需求定位出现偏差,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从信息人才使用角度分析,主要是企业缺少既懂经营管理又具备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和维护的专门信息人才,在应用系统投入之后,仅依靠软件开发公司进行二次开发和维护,不是长久之计;二是缺少高层次的企业信息规划和建设的信息管理人才,企业“信息孤岛”的产生,与企业没有全局的信息规划关系密切。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信息人力资源需求主要分为四大类:

⑴经营管理系统开发和维护人员,该类人员应具备经营管理知识体系,熟悉企业经营

管理业务流程,熟练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从事系统开发、二次开发和维护工作。

⑵信息系统规划和分析人员,主要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工作,该类人员具备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熟悉信息技术前沿;具备经营管理知识体系,能熟练应用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和工具。

⑶信息管理经理(CIO),该职务主要负责企业信息战略和规划,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以及企业信息资源的有效组织,确保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该类人员属于高层次人才,应通晓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具有完善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⑷专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人员,该类人员除具备经营管理系统开发和维护人员的

确基本素质外,应充分具备信息管理知识体系,对于一些制造类企业,ERP软件的使用较普遍,这类人才对实施ERP的企业来说,需求量较大。

2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总体目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科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具体目标:以总体目标为前提,以社会需求为驱动,本科阶段主要培养经营管理系统开发和维护人员、信息系统规划和分析人员和专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人员,其中重点培养承担经营管理系统开发和维护人员和ERP信息系统维护、二次开发的专业人员,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可放在系统分析员和信息管理经理等高层次人才以及相关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

3 我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问题

通过对我校前三届(2004-2006)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⑴经济管理和计算机方面的理论课较多,专业应用课较少;

⑵实践环节力度不够,,只注重课内的上机实验,缺乏综合实验,学生无法将经济管理和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有机结合。

⑶专业应用课课时较少,缺少必要的实训,课程设计的周期较短,其结果是学生仅掌握了专业知识,却没有真正具有相对应的专业技能。

⑷选修课范围太窄,尤其缺乏计算机最新应用技术的相关课程,导致学生知识体系和技能与企业实际应用要求的脱节。

⑸毕业实习流于形式,许多学生并未有效地完成与该专业有关毕业实习,实习专业针对性不足,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几点建议

⑴坚持宽基础上应用型专才教育模式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掌握高等数学、外语、计算机科学和其它信息技术等基础知识,具有宽厚的基础,但不要求学生对各门学科知识都精通。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应以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为主干课程,以计算机与管理的相关课程为两翼,对于信息系统开发、信息技术应用(ERP系统)等相关的课程应加大相应教学和实训学时。

⑵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强化模拟实验。

组建诸如知识信息组织、信息系统设计、信息分析模式、信息网络管理等专业实验室,确保实验课程与教学配套,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对专业学生开放。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应增加ERP沙盘模拟实验,使学生真正掌握ERP管理思想和业务流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技能。

⑶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知识更新

由于该专业属新兴交叉学科,我校的该专业教师队伍来源各不相同,年青教师偏多,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要注重吸引其它院校有关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到学院工作,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国内和出国进修、青年教师攻读有关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研究生等方式,促进在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时,应为教师创造到企业界进行信息管理时间的机会;教师自己也应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

⑷建立毕业实习基地

在教学中需要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选择实习基地,要注意几点:一是实习单位,要有较好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二是实习单位与本院系要有良好的关系,如长期合作科研项目;三是要互惠互利,能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到软件公司、网络公司,和各种企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运行情况的调查,或直接从事系统开发设计、网络和系统维护、网页设计等等工作,甚至参与管理信息系统或其它管理问题的诊断和创新研究,可安排在第三、四学年的寒暑假进行。

⑸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增加专业应用技术讲座

目前,WEB技术广泛应用于管理信息系统,网站建设的新技术也不断出现,J2EE和.NET技术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在大三和大四年级应增加相应的公选课、技术讲座和学术报告,适应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学东.面向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研究,[J]情报学报,2000,19(5).

[2] 张社民,刘敏.浅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教学.[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2(7).

地理信息专业学生的自我介绍 篇4

我是**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级的一名学生,也是2011年高校好范文中的一员。

在学校期间,我努力学习专业及其它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因此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比如自己建立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及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专业软件arcview、mapgis等软件做二次开发,利用全站仪等测量工具测量并绘出学校部分建筑图等。

同时我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努力为学校、学院及班级争光,在校期间我一直担任学生干部,担任过学院实践部副部长及班级组织宣传委员,在担任学生干部及参加各项活动中,我得到了很多的锻炼,个人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的工作及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和肯定,也获得了一些荣誉,在此对母校的栽培表示深深的感谢!

在**理工大学,我度过了愉快而美好的大学时光,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学到了重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做人,现在我已从当年那个比较纯朴的高中生蜕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青年。大学四年很快就要过去了,我也即将由学校走向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 篇5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受过严格的实验技能训练、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电子与信息工程领域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面向电信、电子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及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有关信息处理、电子工程设计、信息与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所修主要课程包括: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三电实验课,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仿真,电视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微机原理与应用,信息论基础,数字图像处理,电子测量与仪表,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电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等。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以下知识与能力:

①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工程领域的工作范围;

②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新型电子组件的相关知识,具有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③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存储、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分析、设计、集成、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④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信息管理专业面试自我介绍 篇6

下面跟大家分享的是信息管理专业面试自我介绍范文,仅供参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

我叫XXX,来自上海。我是今年南京工业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学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之前,我曾在上海兴达网络有限公司实习过,和贵公司是同类行业。

本人性格开朗,善于微笑,长于交际,工作态度认真。善于写作,熟悉计算机系统及各类办公软件,应用软件,具有简单的编程能力。我相信,这一切将成为我工作最大的财富。我在很久就注意到贵公司,贵公司无疑是**行业中的姣姣者(将你所了解的公司荣誉或成果填上)。同时我又了解到,这又是一支年轻而又富有活力的队伍。本人非常渴望能够在为其中的一员。

如果有幸获聘,本人将以为公司创造最大利益为自己最大的利益,不讲价钱。真诚做好每一件事,和同事们团结奋斗。勤奋工作,加强学习,不断进步!

智能高速列车信息感知系统介绍 篇7

1 智能高速列车系统

智能高速列车系统以CRH380CL高速动车组为核心, 以全息化列车状态感知和动态数字化运行环境为基础, 以信息智能处理与交互为支撑, 具有自检测、自诊断、自决策能力。智能列车通过运行环境感知系统获得车辆运行时的列车的运行的环境数据, 通过以传感器构建的传感器网络获取车辆运行的状态数据, 通过电子标签获取车辆主要设备的履历数据。车辆数据处理中心根据所获得的列车及主要部件数据, 对列车自身状态进行评估, 给出预警和报警信息, 并通过“车—地”传输网络将数据传输到地面数据中心。地面数据中心通过“地—地”传输网络将数据根据需要将高速列车的数据和运行环境数据发送到智能化列车系统应用平台, 对高速列车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评估, 并给出高速列车运行状态的综合评判。同时通过“地—地”传输网络和车-地传输网络实现旅客服务信息的传输, 实现旅服咨询、无线通话和无线上网等功能。

智能高速列车系统主要由车载智能感知网络系统、车载数据处理中心及显示屏、车载无线通信系统、车载旅客服务系统四个部分组成。

2 车载智能感知网络

智能高速列车的车载传输网络如图2 所示。每个车厢设置一个网元, 构建环形千兆级以太网。车载智能感知网络既具有感知列车动态信息数据的功能, 又具有信息传输的功能。车载智能感知网络接收车载重要设备动态监控信息数据, 通过车载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数据处理、融合和归类、并通过车地传输平台发送到地面数据中心。同时, 又通过车地传输平台接收地面数据中心的预警信息及旅客服务信息发送到数据处理中心。车载数据中心再将接收到的地面信息归类、融合, 发送到人机交互终端实现预警提示及旅客信息交互。通过车载传输网络, 实现列车监测数据、控制信息、多媒体信息及语音信息的高速传输。

根据CRH380CL高速列车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配置情况, CRH380CL动车组主要通过RS485 接口从列车获取数据, 主要获得高速列车运行的状态信息、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评估信息。

3 车载数据处理中心

动车组上设车载数据处理中心, 包括车载数据中心主机和显示器, 如图3 所示。车载数据处理中心主机是智能列车数据集中处理、在途预警、统一传输的电子设备;车载数据处理中心通过与车载智能网络的接口, 对高速列车获取的多源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评估, 实现在途预警, 及时给出面向应用的各种结果, 包括各种车载服务, 以及通过车地网络汇聚系统实现列车与地面之间的交互。车载数据处理中心显示器实现的功能主要有基本信息显示、历史故障查询、在途预警和报警、运行数据显示、零部件履历信息、人工故障录入和应急故障处理指南等。

4 车载无线通讯系统

针对智能化列车超高速移动和复杂平台间的数据传输需求, 构建智能列车系统数据传输与通信平台, 定义车载、车地、地面三级网络构架与协议规范, 设计并实现分级数据传输与通信方案。研制智能化高速列车车载无线宽带通信终端, 实现与地面无线基站的宽带数据传输, 并为列车车载数据处理中心提供宽带网络接入。研制宽带无线基站、宽带光纤直放站设备和无线中继器, 通过射频信号光纤拉远技术、无线中继技术等手段扩大小区覆盖范围, 有效改善无线宽带系统特殊区段传输和小区越区切换性能。

5 车载旅服服务系统

智能化旅客车载服务平台是一个包含乘务管理、车载票务、车地通信、车载网络服务、交互式旅客服务、外部信息接口、地面信息集成和处理等多个业务功能, 涵盖信息感知层、信息传输层、信息集成层和应用层的复杂信息系统。

6 结语

本文基于新一代CRH380CL高速动车组平台, 为高速铁路提供智能化及数字化运行环境。以高速动车组为核心, 以高速列车动态感知数字化及全息化运行环境为基础, 以信息交互与处理为支撑, 具有自决策、自检测、自诊断能力的, 智能高速列车系统具体数据的实时获取、处理和发送功能、实现了高速列车在途预警和报警功能, 提高了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提高了旅客的服务质量。

(1) 智能高速列车系统的研制, 提高高速列车运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运用服务于检修水平, 推动铁路技术进步并实现产业化。

(2) 建立智能化高速列车系统全新技术体系, 并形成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 抢占国际铁路技术的制高点, 引领世界高速列车发展的潮流。

(3) 培育了智能化列车系统提供物联网技术支持与现代信息服务的新兴产业。

参考文献

[1]郭超勇, 刘建强.高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第四讲:高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J].电子技术, 2012 (2)

[2]陶芸, 陆礼红.高速列车智能化系统介绍[J].中国科技纵横, 2013 (11) :30-31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名企业介绍 篇8

摘要:本文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面对新兴学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组织高水平教学团队,以系列教材建设为突破口,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建设国内一流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经验。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教学改革

一、背景与建设思路

地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GIS)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高新技术学科。作为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与技术以及管理科学等众多学科的最新科学理论与技术成就,形成一门新兴、前沿和交叉学科。GIS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给地学、测绘、资源、环境等传统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带动了地理信息新兴产业群的形成,在国家信息化和国民经济建设各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相适应,我国GIS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从1998年教育部设立GIS本科专业开始到2008年底,我国已有超过160所高等院校开办了GIS专业,形成了地理、地质、大气、农业、林业、测绘、计算机、通信等不同专业背景学科、院校竞相申办GIS专业的局面,呈现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但是,迅速扩展的专业规模与师资力量明显不足的矛盾,学科交叉性与课程体系整体性的矛盾,快速发展的技术方法与理论提炼滞后的矛盾,以及教学对教材的急需与教材建设严重不足等矛盾也日益突出,集中反映了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发展初期的一些共性特征。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认识到:只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才能满足学科整体发展的要求;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克服多学科交叉带来的难题;只有编撰好集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可读性为一体的系列教材,才可能理清GIS的知识脉络,完善GIS从理论、方法到应用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并缓解我国GIS专业教材缺乏的急需;只有总结出创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化解学科理论方法快速变化带来的困惑。为此,我们确定了“面对新兴学科教学难题,组织高水平教学团队,以系列教材建设为突破口,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建设国内一流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战略构想,并将其作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重点,同时申请承担了江苏省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面向国家级品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研究”,全面、深入地开展了以GIS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一体化为核心的GIS学科教改探索与实践。

二、探索与教改实践

针对GIS学科的特点,我们制定了“注重顶端设计、强化资源整合,依托科研优势反哺本科教学,通过系列教材与精品课程的互为依托,促进课程与专业建设水平全面提高”的专业建设策略。

1.科研反哺教学,推动科研、教学团队共同发展

依据“高校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是学科建设的一项核心工作”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我们提出了将GIS专业建设,特别是课程与教材的整体建设,作为统一发展思路、确立教师定位、完善团队协作机制、营造优良的团队学科文化的突破口。同时,确立了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优势,实现科研反哺教学的战略。通过制定“地理信息系统学科教学例会制度”、“重点实验室设立本科生科研开放基金制度”、“科研实验室对学生全面开放制度”、“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制度”、“本科生导师制度”、“本科生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实践“科研思路反哺教学理念、科研实践反哺课程教学、科研成果反哺教材建设、科研基地反哺教学基地、科研学术活动反哺本科教学活动、科研实验反哺教学实验”的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一支由国家教学名师引领,思想品质与学术素养好、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年龄及知识结构合理的研究型教学团队已经形成。从而确保了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发展态势。南京师范大学GIS教学和科研团队在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2.强化课程合理设置,着力培养有特色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鉴于GIS学科的特点以及GIS专业人才的多层次、多方向培养目标,我们在课程设置中特别注意贯彻“理论课夯实基础、实验课强化能力、选修课拓宽口径”的课程设置原则。注重根据多学科融合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确保合理的课程布局。在地理类、测绘与遥感类、计算机类、GIS理论与方法类四大课程板块上,不仅要求课程的数量比例合理,而且在课程配置上符合知识渐进的教学规律。此外,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中设立了有利于加强GIS与资源、环境、交通、旅游、物业等众多应用领域密切结合的选修课程,并针对每一应用领域向学生推荐选修课程组合,使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以GIS地学分析、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特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突出优势,被评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

3.实施教材系列化建设,精心构建GIS系列教材体系

20世纪末,教育部地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曾试图组织全国力量编写GIS系列教材,但由于未能解决不同高校之间在GIS教材的种类、内容、风格等方面的协调问题而暂时搁置。2003年起,南京师范大学主动承担了“地理信息系统教学丛书”的专业系列教材编写重任。编委会针对不同层次的GIS专业课程体系,制订教材出版规划目录,并按照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确定每种教材的编写内容,确保了系列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可读性。在充分吸纳最新科研、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多个编写组编写。初稿经充分的征求意见,并经过至少2届学生的上课试用才定稿、出版。至2008年底,内容涉及GIS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与专题应用的27部教材已分别出版。其中,《地理信息系统教程》等7本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此外,我们还明确规定每部教材的主编必须落实对所编教材的长期跟踪机制、定期更新内容再版,保证教材质量及可持续应用。

系列教材的出版获得一致好评与广泛应用。如陈述彭院士指出:“该项浩大工程的完成填补了我国GIS系列教材建设方面的空白,对缓解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材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4.实施教学方法改革,努力创建精品课程

在GIS课程建设中,我们注意强化精品意识,特别是实现核心课程的突破,以点带面推进,打造系列成果。

(1)精品课程建设。2004年,“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成功入选国家精品课程。该课程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新颖的实践教学方法、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得到同行的普遍好评。在实施国家精品课程的同时,及时启动了GIS专业网络课程群的建设工程。以国家精品课

程为质量标尺,通过两期四年的重点建设,建成了由20门课程组成的GIS专业网络课程群,并以其信息量大、更新快、形式灵活、资源丰富,较好地解决了新兴学科知识体系易变而教材难以及时更新的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该网络课程群2007年获江苏省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一等奖。2008年,“遥感地学分析”课程又成功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形成了两门国家精品课程引领、带动全专业课程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2)双语教学探索。从2004年开始,我们在GIS课程教学中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实践,通过采取选用国外原版教材、邀请国外著名教授来校讲课、教师用英语授课、学生课后使用英语完成作业等一系列措施,探索出一条双语教学方法改革的新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7年,“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成功入选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3)实验教学改革。GIS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高新技术学科,因此,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共同发展是GIS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由途径。我们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和凝练出了“验证实验、综合实验与创新实验有机结合,室内实验与野外实验有机结合,实体实验与虚拟实验有机结合,集中指导实验与学生课后自主实验有机结合,校内实验与在校外实践基地实验有机结合”5个有机结合的实验教学创新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例如,近3年学生通过“电子地图学”内容丰富的教学实验活动,获得了包括3项发明专利、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在内的系列成果;《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一书,由于积淀了丰富的科学研究素材受到普遍好评,出版3年来已连续8次印刷,发行量超过4万册,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此外,我们还积极组织开展专业课程访学活动,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GIS专业的学生每年固定到北京十余个著名大学、科研院所和应用单位访学,从而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习的动力。《中国教育报》为此还发表了《从课本到实践从局地到广域》的专题报道。

由于在GIS实验教学上取得了突破,以GIS实验教学为主要特色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2008年成功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三、成效与成果推广

1.成效

我们所开展的GIS教学和教改实践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例如,南京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5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97%以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例在45%以上。近三年来,有18名GIS专业本科毕业生分别考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外著名大学的研究生。多名同学的研究成果已经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基于语音控制的智能电子地图导航系统”2007年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

“基于精品化战略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与教材一体化建设”的教学成果2007年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由于在我国GIS教育中发挥的积极作用,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教育与普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2.成果推广

(1)精品课程及网络课程群的应用推广。为推广精品课程和专业网络课程群建设经验,本学科教师应邀在全国相关高校作了30多场有关GIS精品课程建设的专题报告,并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学成果推广活动。本项目申报人应邀在2008年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术年会(ISPRS 2008)上作了《GIS Education in China》的报告,代表中国GIS协会介绍了中国地理信息系统高等教育发展经验。

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三期全国GIS青年教师培训班,为各地高校培训GIS专业青年教师180余名。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建的GIS精品课程群网站的点击量已超过18万次,免费下载教学材料3 884次。南京师范大学GIS专业网络课程群已成为我国GIS教学和知识传播的知名网站,从事GIS教学的教师们把该精品课程网站作为获取教学资源的重要窗口,学生们将其作为自主学习GIS专业课程的友好平台。《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对南京师范大学GIS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都作了报道。

(2)系列教材获得好评和广泛使用。我们所编写、出版的GIS系列教材得到了国内GIS教育界的一致好评,被包括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40余所高等院校作为教材使用并获得良好应用效果。在30部系列教材中,有7部教材被遴选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在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对该教学成果的鉴定结论中,包括多位院士、专家组成的鉴定组认为该项教学改革“取得了突出的标志性成果,在增强学科综合实力、强化学科特色、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专业建设具有示范作用,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自我介绍 篇9

尊敬的领导:

大家好,我是XX大学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生,学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之前,我曾在石家庄东尚网络有限公司实习过,和贵公司是同类行业。

在校期间,我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想结合。在学好学校开设的课程外,利用课余时间,借阅图书馆里的相关专业书籍,提高专业知识,扩展专业技能,积极参加学院举办的各种专业技能比赛,很好地充实了自己的业余生活,为自己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我自学VB程序设计语言,并已获得了全国计算机二级VB证书、办公软件应用高级操作员的证书。精通windows2003的配置与管理、linux系统基本维护、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熟悉asp动态网页设计。

曾担任院学生会成员、副班长等职,现任计算机系团总支组织部部长。多次组织系部、班级联欢会、春游等活动,受到老师、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思想修养上,我品质优秀,思想进步,笃守诚、信、礼、智的做人原则。

四年的大学生活,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结合暑期社会实践,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能力。

对即将毕业的我来说,虽然缺少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虽然缺少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我将在以后的实践工作和学习之中不断提高!我深信机遇定会垂青有准备的人,我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时刻准备着!

电子信息工程与技术专业描述介绍 篇10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电子信息产品的安装、调试、检测、维护能力,具备电子信息技术的开发、设计、推广、应用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要求学生掌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必须的基础知识;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电子设计自动化必须的知识;具有手工焊接的扎实基本功、掌握电子电路的`测试、分析和排故方法;熟悉先进的电子设备和仪器的操作、使用。

三、课程设置

普通物理学及实验、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单片机设计原理、网络工程等。

四、就业方向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名企业介绍 篇11

【关键词】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对策

一、前言

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交叉型专业,在实际教学和管理中发现,本专业一些学生经常反映一些问题,比如,学习的专业内容太多太杂、专业技能学习不精,管理也学得不好,好像学了很多知识,但又觉得就业时都用不上,对今后的就业十分迷茫。实际上,由于是一个交叉学科,一些学校在专业设置时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到底将该专业放在计算机专业里还是应该在管理专业里,也各有说法。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复合型专业,各学校也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方向制定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从一些专业教学目标里看,本专业具有综合性、边缘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重点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作为学校应该认真研究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和优势,围绕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尽早树立职业方向,为毕业就业打下基础。

二、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学习和就业情况

1.课程内容多而杂,学生就业方向迷茫

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管理和技能要求全面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涵盖了管理学、经济类、计算机等各方面的知识,而各块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理论,内容不够系统,有些课程甚至只是让学生有个初步了解,学生很难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树,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到了大三都不太清楚自己的专业目标,感觉做管理知识不够,做技术自身技能又不精通,就业方向很迷茫。

2.缺少实践锻炼,学生综合能力不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校内可以开展一些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和实践。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对于所学的管理类、经济类的知识实训较少,特别是管理能力的训练,因缺少实践锻炼,学生普遍缺乏管理人员需要的组织协调和沟通交流能力。因此在就业时出现专业技能比不过计算机专业,经济知识比不过经济类学生,使得学生就业信心不足,就业压力较多。

3.就业实习机会不多,就业能力有待提高。因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课程交叉较多,他们在毕业上岗前很少能够找到合适的实习机会,有的学校也想方设法联系了一些单位,但因专业对口情况不理想,很多学生也不愿意前往实习,因此导致学习内容全而杂又都不精且实践能力较差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很难满足当前企业的用人需求,因而也就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对本专业的认知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新兴的专业,是一个新兴复合型专业,无论是学生、教师和社会对其的认知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是对本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定位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作为一个复合型专业,其教学体系、教学方法都是在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中形成的,当前由于时间短,没有可以参考的现成经验,都是在摸索着不断提高。在教育部的专业指导意见中,确定了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明确确定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三大学科的基础。但是在具体课程的设置上,各高校由于学科专业建设不同,培养计划也各不相同,甚至差异很大。

三是学生对专业学习认知不足,没有规划好学业。很多学生在新生入学时对本专业没有系统的了解,学校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就业没有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引导,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做好科学的学业生涯规划,导致一些学生大学四年比较迷茫,没有抓住学习重点,导致毕业就业也比较迷茫

四、提高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1.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生专业教育。从目前教学和学生就业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反映是专业学习内容太多、太杂,感觉没有其他普通专业学生学习的专业技术方向明确。实际上,该专业有它的优势,它是一个交叉型专业,从当前就业的方向看,学生可以适应多种工作岗位。从目前社会需求看,复合型人才才是未来企业需要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因为既懂管理,又熟悉技术,一专多能,再经过企业锻炼,必定成为今后企业的骨干。因此,课程多而雜也是该专业的优势。所以要求高校应提炼专业特色,加强专业教育,融合教学内容,为社会培养适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专门人才。

2.引导学生积极学好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作为一个复合型专业,需要掌握多门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如今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也才能很好解决企业生产和管理中遇到的各类专业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正视专业教学课程的要求,积极做好个人学业生涯规划,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合理安排好学习和实践,掌握更多更广泛的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3.注重培养和锻炼个人综合能力。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是集管理、经济、计算机于一体的复合型信息人才,在校期间除了要学好专业技能外,对于今后走进社会需要的沟通、协调和管理能力也需要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和课余时间加强锻炼,以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因此,在校期间,学生要积极参与各类学生组织,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一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等,积极与社会接轨,主动与他人接触和交流,不断拓展自身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努力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总之,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问题。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复合型的专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这需要学生积极看待专业发展的优势,需要学校认真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需要企业能够以更加负责任的态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锻炼机会,相信不久的将来,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一定能发展的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潘旭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J].高教论坛.2005(02).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名企业介绍 篇12

继20世纪60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Gordon B.Davis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MIS学科的Ph.D学位课程后,许多大学纷纷成立了MIS学科,开设了相关专业,从事MIS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管理信息系统是介于管理科学、数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一个边缘性、系统性、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是MIS的三要素,也是管理现代化的标志。

目前,全国各高校的许多专业都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因为专业背景不同,开设课程的面向对象不同,教学内容和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1]。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学生,不仅要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功能和结构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要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作为信管专业核心专业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培养系统分析员的主要课程之一。[2]该系统虽然最终是以软件产品的形式呈现的,但却不能像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教学那样,由教师完成问题的分析、处理算法的设计等;也不能像软件工程的实验教学那样,仅重视单纯技术而忽视管理学科知识。因此,设计良好的实验教学体系一直是困扰该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3]。

1 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特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个专业主要是研究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职业目标是系统分析员和企业信息管理师。管理信息系统是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学生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维护、管理和建设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具有如下特点[4]:

1.1 综合性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应用数学、管理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等相关知识。因此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不仅要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还要学习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才能更好地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这个要求也是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1.2 实践性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本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还要通过实践掌握信息系统建模的全程,通过实践而更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

2 信管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现状

2.1 过分偏重管理,等同于一般管理类专业要求

授课内容没有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区别对待。课程教学重点在于经济管理知识或信息学知识,对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不够突出,只介绍的MIS系统开发的常用方法以及如何组织系统开发,具体的系统开发技术和实现细节涉及不足,也没有专业的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这样实验教学过程中势必只注重演示型的实验,学生缺乏真正的动手能力。

2.2 只重技术,忽略管理特征

由于学生缺乏管理的实践经验,加上许多前导的计算机类课程,使学生对于本门课程产生误解,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就等同于综合的程序开发课程,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信息系统开发技术方面,对管理思想、理论比较弱化,实验教学变成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5]。实际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应在管理思想、理论的支配下,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将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理论相结合起来,既要偏工又要偏管。

3 实验内容的具体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应该在学生学完了管理类课程(比如管理学、会计学、生产运作管理、企业管理等)和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SQL Server 2000、程序开发语言java、c++、c#、asp.net等等),掌握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开发系统的技术后开设的,是前面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是本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

3.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实验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应当根据课程教学要求确定实验内容。根据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该课程的主要知识单元有:

知识单元一:信息系统的概念和作用。该部分的实践环节,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或者到社会中调查、分析各种信息系统,加深对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这可以与管理生产认识实习相结合。

知识单元二: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建设和维护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开发工具的使用。在实践环节中应使学生加深前面学的技术的了解。

知识单元三: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学生认识组织中常用的各种信息系统,熟悉其功能和组成,比如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等。

知识单元四: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开发方法、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与运行管理)。

前面三个知识单元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组成一个整体,目的是为了最后实现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知识单元四)。因此,第四部分是实验环节的重点,其他三个知识单元是贯穿于知识单元四的实现过程中。

3.2“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设计

根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和两个阶段。第一,是认知层次,通过演示操作和流程观察及案例分析了解有关应用理论,让学生感性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第二,是应用层次,通过典型管理信息系统的模拟操作应用,构建学生的应用能力;第三,是开发层次,通过开设专门的《信息系统开发》课程及其课程设计,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开发方法,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开发能力的培养。一个阶段是随着教学进展的基础实验,另一个阶段是课程设计,实现一个真正的MIS系统。

3.2.1 基础实验

课程实验教学应该与理论教学相匹配,即: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应该与理论教学的进度一致[6]。因此应该伴随着课堂教学的进度,开展基础实验,目的是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这里采用“同个系统贯穿始终”的实验方法,在开始做实验时,学生就将系统确定下来,将这一个系统的开发过程贯穿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当然选做的系统应该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比如学生补考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运动会成绩统计系统等等。要求学生按照课程进展完成课题的系统分析和设计任务,所有图表都要用VISIO2003工具绘制完成。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基础实验(表1)。

3.2.2 课程设计实验

因为在开始基础实验前就进行了选题,每完成一个基础实验的同时,也就完成了课程设计涉及的相关部分。因此,课程设计实验主要根据前面的基础实验,进行系统的程序设计和调试,也就是系统实施部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系统开发工具。实验的内容决定了实验室的配备,课程设计环节应该具有以下实验配备[7]。

硬件:实验室中,应配备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一台web应用服务器和一定数量的学生用机。将他们已TCP/IP协议互连成局域网,每台机器可连接到Internet。

软件:数据库服务器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和SQL2000 Server数据库。web应用服务器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和IIS等服务组件。学生机上安装Visual Studio.NET等必要开发工具和一些模拟教学系统,比如ERP系统等。

4 结语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这里设计的实践教学,真正使学生明确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总体规划方法,掌握了研制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研制方法和开发工具,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了系统分析员的基本素质,能够较快适用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严京滨,于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9):72-74.

[2]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5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蔡淑琴,石双元,汤云飞,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4):84-86.

[4]王晓煜,王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7,(20):221-222.

[5]吕永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07):108-110.

[6]郭零兵,余晓东.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21):111-113.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基本情况介绍 篇13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计算机信息管理行业相应岗位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ERP系统应用于开发等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健全的体魄,能从事数据库、ERP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C语言、Windows server 2003、Visual Basic.NET程序设计、SQL SERVER数据库程序设计、基于.NET的Web程序设计、ADO.NET、管理信息系统、ERP原理、ERP应用与实施、网络基础、网页制作、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专业英语、企业管理等。

考级考证:

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

 办公软件应用中级证书

 数据库管理员(中级)

就业去向:

 电脑文员、行政助理

 计算机信息处理员

 计算机网络/PC维护员

 数据库操作员、管理员

 程序员、信息系统开发员

 网站维护与开发员

 网络运营与营销员

 ERP实施与操作员

信息管理教研室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名企业介绍 篇14

艺术是需要讲求天赋和潜能的,以音乐专业为例,中美的音乐学院都立志于挖掘学生的艺术潜力,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但因为国情和体制的不同,中美音乐学院在教育传统、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师资力量和教学软、硬件等各方面都有差异。比如琴房的`使用时间问题,国内的琴房使用有时间限制,而美国的琴房基本是24小时开放;比如美国集体课多,小课少;实践多,说教少;合奏合唱多,独奏独唱少;国内则缺乏写作训练课和其他乐器的学习,特别是合奏课的练习等。下面就来看看美国音乐学校常见专业及排名情况。

美国音乐学校常见专业及排名

Orchestra/symphony交响乐

1. Juilliard School (NY)

2. University of Rochester-Eastman School of Music (NY)

3.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4.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5. New England Conservatory of Music

Music: Conducting指挥

1.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2. University of Rochester-Eastman School of Music (NY)

3. Juilliard School (NY)

4.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5.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Opera/Voice声乐

1.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2. Juilliard School(NY)

3.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4. University of Rochester-Eastman School of Music(NY)

5.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6.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Composition作曲

1. University of Rochester-Eastman School of Music(NY)

2.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3. Juilliard School(NY)

4.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5. Yale University.

Piano/Organ钢琴/管风琴

1. Juilliard School (NY)

2. University of Rochester-Eastman School of Music(NY)

3.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4.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5.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Peabody (MD)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名企业介绍 篇15

【关键词】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就业问题

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教育部1998 年进行专业调整时, 由原来的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五個专业合并而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是由管理学基础理论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具有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双重属性, 由于数学定量方法和信息技术的融合, 它又体现了应用学科的某些特征。本专业具有综合性、边缘性以及实践性三个特点, 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 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几个典型的就业岗位

2.1、ERP 实施顾问

ERP 实施顾问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资源状况, 分析企业建立ERP 系统的可行性, 科学制定ERP 项目的战略目标, 分析企业管理现状与所实施的ERP 系统的差距, 拟定企业流程重组和管理改进方案。实施顾问要求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熟悉一些类似Oracle、SQLserver等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2.2、软件开发、测试工程师

软件开发工程师主要帮助企业和组织开发管理应用软件, 需具备使用一种以上的编程工具进行编程的能力; 软件测试工程师负责软件质量的把关工作,要求熟悉测试理论、流程, 至少熟练使用一种自动化测试工具或一种测试管理工具。

2.3、系统维护工程师

系统维护工程师主要从事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存储系统、系统监控平台等的规划、建设、维护与优化; 负责IT 应用和服务管理, 如邮件系统、办公平台、桌面系统等的规划、管理和优化。

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学习与实践现状

在信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结合我校信管专业的办学特点,对这些模式和课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3.1课程比较杂但都不深入

信管专业要求培养的是具备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专业课程分布比较广泛,跨度了管理学、经济类、计算机的一些相关课程,而学校对这些课程的要求并不高,只是让我们学习有个初步了解,使得我们信管专业学生对各个行业知识都不能够深入了解,从而不能单从某一个方向去发展。

3.2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环节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对经济和管理类的实践极少,而现在信管专业学生出去就业,缺乏的正是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这使得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与管理类学生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劣势,在经济方面又不如经济类学生,使得信管专业学生毕业后在就业上存在很大的劣势。

3.3在正规的进入社会工作前没有对应的实习机会或者岗前培训。

大多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在学校都没有得到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学校不会安排去企业实习.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本专业的实习机会,现在的企业基本上都不提供岗前培训,学生自己在外面培训机构费用昂贵,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或者不愿意支付这部分费用,这就使得各门基础知识薄弱并且实践能力差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而也就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4. 面对工作这样严峻的挑战我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如何应对

4.1、努力将学校要求的课程学扎实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要求的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必须要求能掌握更多更广泛的知识,学校开设的课程也都比较杂,比较广泛,学生必须努力将各门的知识加以吸收,才能为将来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4.2、平时在学校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管理沟通的能力

信管专业培养的是集管理、经济、计算机于一体的复合型信息人才,其中经济与计算机板块都能够通过学习来增加知识提高能力,而管理沟通则是一个只能通过实践锻炼才能获得这方面能力的,我们学生只有在学校里面通过参加各种组织、社团加以锻炼,才能对我们的管理沟通能力有很大提高,才能为将来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4.3、认真对待学校开设的实践和选修课程

学校课堂上学习的大多是一些理论知识,只是通过理论并不能达到实践,而学校开设的一些专业课上机和实践,还有一些专业选修课,提供的都是比较接近实践的知识,通过上机,我们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以上机的方式加以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掌握实践的能力,通过实践学习,是我们具备初步的工作实践的能力。

4.4、找实习机会或者进行岗前培训

从实际就业情况来看,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聘工作岗位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管理技能不如管理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技能学生不如计算机专业的,这就使得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但待遇低, 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应该归于学生的实际开发能力并没有在校园里得到锻炼,因而现在的信管专业大学生应该努力在在校期间找到实习机会,或者自己在学习之余去学校外面进行岗前培训,使自己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总结: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复合型专业,使得信管专业的学生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青睐和认可。然而能进行信息化管理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信息化人才目前相当缺乏, 社会对信管方面的人才的需求仍然供不应求。因此面对信管学生这样的就业境况,加强信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郭瑞鹏,段刚龙.信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新西部62010

[2]黄淑伟,刘会燕.以就业能力为需求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再认识.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9

[3]刘永,林鹰.基于科研实践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图书馆学研究.2011.12(理论版)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首经贸企业管理专业介绍 篇16

企业管理代码12020

2企业管理专业1963年招收本科生,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企业管理专业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本专业设有企业组织与公司治理、战略管理与国际化经营、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方向。培养具有较强的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综合能力,并能在在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各项管理工作与研究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

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明显的教育优势,使得我校企业管理专业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声誉,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研发的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果出版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一书中,系统地评价了国内所有研究生培养单位及学科、专业的竞争力,并提供了详细的评价结果。在全国252所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院校中,我校被评为优势学科单位。

目前学生就业率100%,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银行、政府部门和国内外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实战技能,本专业毕业研究生一直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联系电话:010—83952336

您现在的位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 专业介绍 >> 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 详细内容

行政管理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11-9-8 8:59:54 被阅览数:233次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行政管理代码12040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于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其前身为创办于1981年的工商行政管理专业。2001年经国务院

学位委员会批准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政府职能发生根本转变和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的形势下,行政管理专业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领域,行政管理学科体系得以丰富和优化,政府部门和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对中高级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从学校类型和专业历史特点出发,以经

济行政作为专业特色和定位,设立公共政策分析、行政学理论与行政改革、工商行政与市场监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四个研究方向。开设课程主要有: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行政学、行政法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领导科学、工商行政与市场监管等,培养社会需要的行政管理、经济监管、组织策划、政策分析等方面的人才。

本专业有院内外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经济学五大方面专家教授组成以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为骨干的导师和教师队伍,实力雄厚。其中,曲德森、申建军、段霞、蒋泽中教授在政府管理、公共政策分析、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市场监督管理等领域取得重要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张国山、赵韵玲、徐君、张智新、刘业进副教授等中青年骨干教师具备扎实的教学科研基本功和各有侧重的研究领域和特色,活跃在相关的学术和社会实践领域,是我校行政管理硕士点的生力军。

本专业研究生就业去向广泛,包括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行业组织、非政府组织、大中型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可胜任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中高级行政管理岗位和公共管理事务之需要。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知名企业介绍 篇17

该学科点同时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隶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该学科专业是当今信息学科中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其应用十分广泛,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发展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该学科始终以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前沿领域为主要研究方向,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前承担的项目包括国家863和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国防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际合作重大横向科研课题。多次获国家各部委、辽宁省科技进步奖。近五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近1篇。

该学科点是国内较早开始从事电路与系统研究的单位之一,大连理工大学-IMEC创研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国际培训(大连)基地等均设立于此。学科点拥有门类较为齐全的现代电路系统实验室、与Intel公司合作建设的8英寸线集成电路工艺设备和2平米超净实验室、与MentorGraphics和Xilinx等公司联合建立的集成电路设计、投资85万与安捷伦共建的集成电路测试平台、与MEMSIC联合成立的无线传感网联合实验室,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该学科点的特点是覆盖面广、学科交叉,硕士毕业生可以继续在电子工程系“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等博士点或其他学科博士点攻读博士学位,也可以面对包括微电子、信息和通信等行业在内的宽口径就业市场,该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在国内外各行业表现出色,十分受IT界欢迎。

上一篇:如何做优秀党支部书记下一篇: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