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2022-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摘 要: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自我自律和自我内生的过程,主要依赖于一个人的全面认知和领悟力。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至关重要,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管理者需要正确且科学的方法、耐心的指导和深入的实践。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相当一部分家长的教育方法又相对简单,再加上独生子女的骄纵问题,造成近些年一年级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小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习惯、理解、能力等参差不齐,只有借助自我管理推动小学生的自我学习,提升其学习能力。因此,学校适当干预并加以方法上的引导迫在眉睫。对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教是为了不教。”其教育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本质上看,在教育管理中要将学生作为自主管理的主人,开展自我管理教育,继而提升其自主管理能力。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缺少自我管理能力,这也是教师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一年级小学生因为刚进入小学阶段,小学的一切对他们来讲都是陌生的,他们内心既会新奇又会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做。小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习惯、理解、能力等参差不齐,只有借助自我管理推动学生的自我学习,提升其学习能力。接下来,本文就对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展开具体分析。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初入校园的一年级孩子大多丢三落四,不能有条理地整理自己的书包,一定程度影响了自己走入小学第一步的自信心,甚至带来了挫败感。有的家长会关注到这个问题并教一些方法,但是不够优化;有的家长会认为这是一件不用教就会的事情,时间长了就慢慢会了,结果经常状况百出;有的家长干脆自己承包了孩子在家的书包整理任务,结果到了学校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家长感到很无奈[1]。所以一年级孩子拥有良好的书包整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深化其动手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主题班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演讲会“我是小小主人翁”等活动,注重自我管理意识的渗透,以此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此外,教师要与家长强化交流,让家长监督学生独立整理书包,家校合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包整理习惯[2]。一年级学生在听课姿势、写字姿势、读书姿势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某种意义上导致了青少年视力下降,儿童近视比例上升的情况,教师要向家长通过分享培养孩子“三姿”的指导方法,通过家长、学校监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灌输给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有利于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在相互监督中培养自我管理的习惯

儿童教育大师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3]。所以怎样让孩子养成的好习惯落地生根,并且让孩子主动且兴趣盎然地执行这些习惯,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工程了。而针对每项习惯并分时间段和孩子一起制作习惯惯例表就显得尤为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拥有良好的倾听能力的孩子,在课堂上就更容易成为主人,不能进行连贯倾听的孩子,就会成为课堂的游离者,逐步成为班级的后进者,不利于其长远发展。为了让小学生真正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必须让其认识了解自我,形成集体观念、分工协作关系,这离不开小学生的班级自我管理[4]。小学生班级自我管理的是责任、合作,学校可以科学设计“我的周成长”活动,对学生的自我成长进行记录评价,制定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机制。通过设置不同的表彰标准,评选“自我管理之星”,以此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让其“从自律走向自觉”[5]。

三、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生自我管理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管理自己与班级的主人翁。班主任是小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要积极创新工作方法,结合小学生的具体特点,开展各种各样的班队活动,形成极具特色的班级管理特点。这可以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6]。此外,班级学生自主管理不仅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功能,增强其集体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通过不断完善学生自主管理机制,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过程中提升其自主组织、自主调节、自主认识、自主评价等能力[7]。要注重对小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所肩负的岗位任务责任,提升其自我评价能力,要让小学生充分参与到班级管理实践中,并学会在老师的主导下开展班级工作,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合作、创造、组织能力,继而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在岗位责任中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教师要推行岗位责任制,以此提升小学生自我管理水平,按照学生的具体认知特点,科学设置岗位责任,将具体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比如可以设置“课前备品监督员”“书桌堂监督员”“纪律监督员”等岗位,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实践中,更好为同学服务,继而不断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小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翁,班主任的职责就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做好班级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制定开放民主的班级管理体制,使管理工作常态化发展。班级开展岗位责任制,可以让班级形成完整的管理网络,比如学生课前备品的摆放、班级垃圾桶的清理等[8]。在班級内形成“人人有事做”的自我管理机制,有效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此外,班主任还要注重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让其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本职工作。在班级日常事务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教会其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及时跟踪指导。比如,在值日完成后,要指导卫生员检查班级卫生情况,看哪些地方仍需加强。如果卫生管理员发现不了问题,班主任就要及时进行指导,培养其管理评价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掌握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应用跟踪指导深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从侧面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9]。

五、借助家庭教育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素养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肩负着重要的监督职责。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意识,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小学生不断走向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地培养其创造、求知意识。要想提升小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家长必须坚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复习、完成作业的能力。另外,家长要发挥监督作用,注重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10]。因为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单纯应用说理教育让学生养成自我管理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要将抽象的道理与生动形象的社会案例有机结合起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让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生活自理习惯。

目前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动手能力比较差,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习惯。但是,现实生活的竞争十分激烈,孩子离开父母的庇护后难以生存,严重的话甚至会被社会淘汰。鉴于此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而且是家长的重要职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学生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充分应用家庭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要向家长建议给其分配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比如刷碗、扫地、整理书柜等,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理所当然要为家庭分担家务。与此同时,借助家庭教育中的“自我教育”的渗透,幫助家长开展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学习,开阔其教育视野,推动家、校教育形成合力,继而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比较系统的工程。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讲,他们的年龄比较小,而且刚刚迈进小学的校门。所以,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牢牢把握教育契机,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越性,借助培训、指导等手段,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教师还要注重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让其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本职工作。在班级日常事务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教会其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及时跟踪指导。要想提升小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家长必须坚持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复习、完成作业的能力。除此之外,家庭教育在小学生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充分应用家庭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就要向家长建议给其分配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

参考文献:

[1]李仁强.教学模式建构与课堂智慧开发:农村县域学校人本走向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17(13):70-71.

[2]高杏,綦聪.打造农村学校数学智慧课堂:衡山县岭坡乡数学教研联组风采[J].湖南教育C,2017(10):29-31.

[3]程俊东,陈本茂.内外合力修炼心灵:谈如何培养三年级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J].语文课内外,2020(1):357.

[4]郭宏谚.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J].甘肃教育,2019(21):47.

[5]周云仙.浅谈一年级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9(7):31-32.

[6]田雪琴.中职一年级学生自我管理小议[J].文教资料,2019(2):158-159.

[7]徐梦懿.从一个小学一年级教师的视角反观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6(7):10-11.

[8]张玲.一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2015(26):44.

[9]黄旭璟.最美的声音:培养一年级学生场合意识主题班会分析[J].家长(下半月),2018(8):40.

[10]曾秀英,叶成香.培养低年级住宿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7(2):10.

作者简介:苏书明(1979.03—)女,汉族,河南许昌人,本科,中小学高级语文教师。

编辑 冯志强

作者:苏书明

第2篇:关于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能力的研究

【摘 要】 家庭教育为人生总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为初级学习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保证孩子在学习阶段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下面列举了家庭教育中要注重对孩子进行哪些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孩子未来的生活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家庭教育;幼儿教育;能力培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将孩子比作一块大理石,家庭、学校、集体、本人、书籍、偶然因素都会对孩子的成型产生影响,在所有影响孩子形成完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因素中,家庭教育排在第一位。俗话说“三岁看到老”,就近年来高考成绩趋势分析,家庭教育良好的学生不仅成绩优秀,在课堂之外表现也十分优异,思想行为品德端正。家庭教育作为孩子学到的第一课,应该让孩子学到优秀的品质,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一、教会孩子自理自立

“少年当自强”,家庭教育教授的不仅是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面对激烈的竞争,学习能力在学校与社会中的比重有所降低,自强自立的孩子更受欢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在监护人不在的情况下独立处理问题,面对危机时也不慌张是所有家长共同的心愿。为了教会孩子打理自己,独自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让孩子学会自立。一、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开始,成功就给予鼓励,失败就耐心教导,直到孩子能独立自主完成事情。二、当孩子面对困难时不要急于上前帮忙解决,有时候孩子摔倒了,如果家长再跟前他会哭闹吸引家长注意,如果没有人在跟前,他可能拍拍灰就自己爬起来了。所以当孩子刚开始面对问题时,家长可以观望,引导孩子独立解决问题。三、家长向孩子作出榜样,与孩子一起分担家中事物,让孩子亲身体验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感受。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给予他们时间与空间。

二、教会孩子阳光快乐

在漫长的人生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遭受挫折。性格开朗、乐观的人不仅在生活中更受欢迎,在面对挫折时也不会轻易放弃,成功的机会更大,也更会享受生活中点点滴滴的阳光。无论是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阳光开朗,积极向上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心灵应该是洁白无瑕的。但是当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甚至是黑暗的环境时,孩子很可能受环境的影响变得消极。家庭是孩子的遮风港,父母不可能为孩子阻挡所有压力,所以父母要教会孩子乐观地面对生活中存在的挫折,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像向日葵一样面向太阳,用自己的实际经历,身体力行地告诉孩子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快乐阳光的生活将更加轻松。乐观的心态在生活中形成,并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坎坷中不断完善,良好的心态对于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帮助。

三、教会孩子敢于负责

在风雨飘摇之际,周恩来曾经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无论何时责任都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基本准则。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就,对他人负责的人才可能获得信任。拥有不同的身份就要负担不同的责任,责任意识的培养从小时候就要开始渗透进生活中,孩子幼时需要让他明白对自己负责,自己的事自己完成是一种责任;孩子学习时要让他知道学习是对自己负责;当孩子稍大时,要让他明白自己身上背负的社会义务,责任与义务本是一体,要让他知道对自己对他人负责是对一个人的基本要求。大部分孩子因为年龄因素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经常闯祸,给他人带来麻烦,这时候父母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孩子明白负责在生活中所处的地位,犯了错就要敢于承担责任,明白责任对自己对他人有何意义。

四、教会孩子慈善感恩

善良是存在于每个人心底璀璨夺目的宝石,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可以教导如何感恩。当其他小朋友与孩子分享玩具时要教孩子說谢谢;当同学指导孩子如何解决课业上存在的问题时要教孩子说谢谢;在街上迷失方向向别人问路时要说谢谢……感恩是一种美德,面对生活中的善意,每一次道谢,每一次感恩都是美德的分享。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在家庭教育中起着榜样的作用,孩子心地单纯,很多时候他们不经意的行为都让父母十分感动,当孩子的行为帮助了父母时,父母不能忘记说谢谢,家庭教育正式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

五、教会孩子耐心宽容

好动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教会孩子耐心能够使孩子的意识得到质的提高,耐心的人在面对问题时不易慌张,能够更加沉稳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家长脾气暴躁,做事慌慌忙忙,孩子自然难以养成沉稳的性格,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用温和的态度面对孩子,孩子总是会不自觉地模仿家长的言行,如果家长能够沉得下心,孩子自然不会过于毛躁。面对问题不仅要耐心,更要学会宽容,小肚鸡肠的人在生活中并不受欢迎,对人对事学会宽容以对,心里自然也就不会有过多的负担,可以说宽容是一种智慧,不仅安慰了他人的无心之失,也让自己过得更加轻松。父母在与孩子相处时要更加有耐心,不要因为孩子不受管教,过于活泼就对他大吼大叫,面对孩子的过失也不能过于苛责,用自己的器量影响孩子的行为。

六、教会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在影响孩子未来性格的几个因素中,家庭、孩子所处环境都十分重要,家庭作为孩子长期所处的特定环境,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有着不可逆转的影响。如果家长爱卫生、爱整理,孩子有样学样自然也会清理自己的东西。相比学校教育与社会影响,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最为连续,最为漫长的教育模式。日常生活就是课堂,家长在生活过程中要有意识控制自己的行为避免对孩子做出不好的示范。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习惯的是在生活中逐渐养成的,习惯拥有强大的力量,好习惯受益一生。

七、教会孩子正直诚信

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就个人而言,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就家庭而言,诚信是家人之间相处的协调剂,只有讲究诚信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注重对孩子的承诺,无论事情的大小只要答应了就不能轻易毁约,正直诚信的人将受到人们的尊重。生活中可能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想要保持诚信并不容易,但是良好的品质必将帮助孩子坚持自己并战胜困难。

家庭教育是人生接受的最初教育,家长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要教育孩子学会自强自立,在生活中养成诚信、友善、宽容等优良品质,让孩子能够积极快乐阳光地面对生活。

作者:石吕

第3篇: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之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

摘 要:在物质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日益进步的今天,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在物质上应有尽有,精神上也得到呵护备至的关怀的小宠儿。他们之中,大部分孩子都存在着自理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弱,过于依赖家庭的优越环境等问题。只有在家庭教育中重视了挫折教育,重视孩子抗挫能力的培养,才能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使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中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心理。

关键词:孩子;挫折;原因;耐挫能力;挫折教育;措施

随着生活条件得不断改善,孩子的耐挫能力越来越弱。为了培养新一代的具有强大心理素质的青少年,家庭教育要更加重视挫折教育,要加强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

一、挫折的普遍存在

挫折时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损失或失败是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亦是遭遇挫折,面对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当遭遇挫折时,就需要孩子们去运用自己的抗挫本领,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但,许多孩子一遇到挫折就畏缩不前,缺乏耐挫的本领和强大的心理素质。随着自卑、焦虑、忧愁、失落等不良情绪的产生,孩子们面对挫折时就越显得怯弱。

二、孩子耐挫能力弱的原因

1.物质生活条件得日益优越

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在不愁吃穿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对家庭经济的焦虑,遇到一点挫折或不顺时就觉得整个世界都不爱自己了,极其容易产生情绪低落,甚至选择离家出走或者自杀。

2.现阶段的教育片面地重视知识教育

当今社会,我国家庭教育实际上是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孩子的情感教育。从孩子入学开始,家长便开始紧张孩子的文化课成绩,不惜花钱给孩子买学习资料,请家教老师,甚至将孩子送到封闭式的寄宿学校,只为了让孩子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但却严重的忽视孩子的道德行为以及心理健康。这造成了大部分孩子缺乏自主的能力和自尊心,没有独自解决问题的本领。

3.家长教育理念落后,忽视孩子的个性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可以说是一生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家长会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附加在孩子身上,或者看见别人的孩子学习某些乐器或者运动,就会逼自己的孩子去学,不顾自己孩子的兴趣、学习能力和智力水平。这样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任何自主选择自己人生和理想的兴趣,加剧孩子耐挫能力得弱化,以致于会变得越来越脆弱。

4.家庭教育缺失实践教育

一方面,有些家长一味得要求孩子要做一个勇敢胆大和意志力坚强的人,但自己一遇到事情就灰心丧气,不思进取,这对孩子来说,是极其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许多孩子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挫折,不知道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这样,一遇到挫折,也是无力解决。

三、培养孩子耐挫能力的措施

1.重视挫折教育,有意得设置挫折情境

在家庭教育中,要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自然就要重视挫折教育。现在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了之后,家长越来越溺爱孩子,总认为什么都满足孩子才是爱孩子,不想让孩子吃苦。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到,挫折时必然存在的,要正确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甚至,有时候应该有意得设置挫折,进行培养孩子耐挫能力得训练。当孩子需要某些东西的时候,不能一味得满足孩子,要让孩子自己独立地去思考去探索。

2.重视孩子的情感教育

家长们不应该片面地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要求孩子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应要重视孩子的情感教育,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孩子正视挫折,培养孩子积极的挫折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增强孩子的耐挫能力。

3.家长要重视孩子的个体差异

家长不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法强迫孩子去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重视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孩子的爱好,从孩子感兴趣的地方下手,不要给孩子造成无法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阴影。

4.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合理并且有效得利用自己家长的身份,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不能一味地溺爱孩子,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当孩子的要求和行为不合理时,要指出批评,监督改善。坚决不能对孩子不闻不问,不能让孩子的孤独感不断增加。当孩子的情绪低落时,家长要信任并鼓励孩子。家长对孩子成功得鼓励是对孩子的肯定。

5.家长以身作则,加强实践磨练

在儿童教育中,榜样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父母的榜样作用就会影响到孩子品格的形成。在孩子的性格形成问题上,没有比父母的榜样作用更令人觉得惊叹的了。父母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并且经常监督孩子的行为,及时矫正孩子不好的一面。这样,孩子一旦形成良好的品格,对其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来临时,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他会敢于去尝试,敢于去和失败做斗争。

“耐挫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挫折是一种心理反应,在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立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生活和发展需求,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不仅要帮助孩子认识挫折心理、减轻挫折压力,增强抗挫能力,还要发掘其心理潜能,超越自我。在家庭教育中,要重视挫折教育,家长要教会孩子适应各种挫折,正视挫折,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增强孩子抗击挫折的本领,为孩子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贾青.试论家庭心理素质教育,湖南教育学院报.2000(2).

[2]王玉萍.宋玮.儿童需要耐挫能力的培养,教育导刊.2006(9).

[3]龙云兰.家庭教育中要重视挫折教育,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8).

[4]刘海荣.小议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在线教育艺术.2009(2).

[5]陈碧英.千锤百炼始成钢——孩子耐挫能力的培养,时代教育.2007(9).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作者:潘红玉

第4篇:的能力如何培养孩子快乐写作的能力

清水教育在线

http:// 3 , . s , , ,

如何培养孩子快乐写作的能力

我认为没有什么语言比一个人真实的思想和感情更动人,也没有什么言辞比事物本身更具有魅力。热爱真理,谦卑地折服于真理的语气,比任何强辞雄辩都更让人愿意聆听。

忘记了自己的语言的人是痛苦的,被迫用别人的语气、思路去说话也是痛苦的。 相反,一些某个时期在语言上显得笨拙、力不从心的孩子,反而能写出好的作品,因为他们比以前者更珍惜语言,更懂得去倾听内心和外部世界真实的声音。

我认为没有什么语言比一个人真实的思想和感情更动人,也没有什么言辞比事物本身更具有魅力。热爱真理,谦卑地折服于真理的语气,比任何强辞雄辩都更让人愿意聆听。

如果一个人要在写作上有所发展,就应该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周围的人、事、物。如果一个人要使自己的表达要更吸引人,就应该经常去倾听内心的声音。

1.找到自己的语言

范文常常是用来教孩子写作和表达的。我们在让孩子阅读范文时,应该告诉孩子范文之所以感人,或者有说服力,绝不是因为它是范文,被印成了铅字,而是因为它流露了真实的情感、思想、描写了真实的生活。要告诉孩子他自己也有许多东西可以写出来,只要是真实的,就是美的,别人愿意听的、看的。本来,选取一些文辞优美、内容感人的范文让孩子阅读,只是为了让受到一些言语的熏陶、思想的教益,但孩子面对张纸时,就好像非得要写出像范文一样的文章。孩子变成了所模仿的对象。忘记了自己的语言的人是痛苦的,被迫用别人的语气。思路去说话也是痛苦的。正如走路一样,如果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走路的姿势不好看,总去模仿另一个人走路的样子,他最后可能连路都不会走了。

2.仅仅是把回忆变成文字

一次,小斯宾塞好奇地问我,怎样写作文,我告诉他,从屋后的花园写起吧。他于是很认真地坐在花园里,呆了一个下午,却没有写出几行字来,当我拿起他的本子时,他说:“我不知道写什么”。

我知道,这是许多孩子都面临的语言障碍,他们不习惯把记忆转变成文字,也不习惯把看见的事物变成文字,总认为作文是一件复杂的大事。于是我告诉他:试试快乐写作的方法,假设你很想把我们屋后的花园告诉给你最喜欢的朋友,并希望他看了以后到这里来玩,你就不会困难了。另外,你已经秀熟悉我们的花园了,用不着像画画一样照着写,试试用你清水教育在线

http:// 的回忆。

小斯宾塞果然重新开始了。这一次,他写得很顺利,把花园里有什么树、什么花、什么时候最好玩,全都写了进去,仿佛不如此他的朋友就不知道花园有多美、多有趣。

读完这篇《屋后的花园》时,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原来,花园在小斯宾塞的心里完全是一个快乐得如同仙境一样的地方。他在作文里这样写到:

“夏夜,有时天上布满无数星星,我喜欢坐在花园里,静静地看它们,听它们说话的声音。凉风从花园的树叶里吹过,树叶也像在低声细语„„”

3.不要让语言潜能妨碍孩子写作

一般来说,具有语言潜能的孩子总是在口头表达上表现得很出色,他们善于学习和模仿新的词汇,很小就对成人的语言环境有天生的敏感。父母们常常会惊奇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会使用各种词汇,各种句式的联接也是那样的恰当、准确,各种修辞使用也恰到好处,在辩论中总是占有优势。本来,这种孩子已经有很好的语言潜能,完全可以在写作上发展。但奇怪的是,他们往往写不好作文(当然,也有的写得很好)。原因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语言的天赋阻碍了真实的表达。

相反,一些某个时期的语言上显得笨拙、力不从心的孩子,反而能写出好的作品,因为他们比前者更珍惜语言,更懂得去倾听内心和外部世界真实的声音。

我认为在教育孩子写作的时候,对于语言潜能好,能言善辩的孩子要提醒他,语言本身的力量绝不会超过真实的思想、感情和真相。同样,语言如果离开了真实的生活和感情,它只会变得华丽、虚弱。真理是朴实的,但每个人都愿意倾听。

还应该告诉孩子的是,不要把虚构的当成了真实的。童话,就是童话,而其他文体则应该是真实生活的写照,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一旦他明白了这个道理,他的语言天赋便会插上另一个翅膀,在表达的天空自由翱翔。

我曾经受到镇上公立学校的邀请,给老师和孩子讲如何写作文。我谈到这个观点时,一位拉丁语老师反问道:难道我们不需要鼓励孩子去大胆想像吗?

是的,孩子是需要想像,但之前他最好先学会准确地描述自己和外部事物,最好先学会记录自己的回忆。如果要虚构,那只是在写故事和童话时才那样做,不能让孩子为了写作文而去想像,就像不要让孩子因为题目是快乐而去装出快乐一样。

4.把写作变成他自己的事

写作是一项作业、任务、要求,还是一件自己愿意做、想做的事?这是每一个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老师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尽管每个孩子都在按老师的题目、父母的要求写作文,清水教育在线

http:// 但我认为其实不然。

在根本上,写作是孩子自己的事。

也只有把写作变成他自己的事,才能真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让孩子自选、自拟题目,是我对小斯宾塞写作训练一贯的做法。之前我曾经和许多父母一样为他出题,但几乎每一个题目他都不感兴趣,或者写不下去。后来我尝试让他自拟题目,他发现这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因为凡是他自己拟的题目,都是他熟悉的、想写的,比如《蜘蛛的网》、《德柏特家的狗》。更有趣的是,一篇题为《与斯宾塞先生夜谈》的文章,把我在一天晚上与他讨论“耶酥为什么不逃走”的问题全写了进去。这些题目和我给他出的“如何成为一个绅士”、“祖国”等尽管相去甚远,但每篇都真实、生动、有趣。

当然麻烦也随之而来,受我的影响,镇上许多孩子都自拟题目写作文,而且兴致勃勃。一天,史蒂汶太太拿着她孩子的一篇作文来找我。她怒气冲冲,进门时差点被裙子绊住跌一跤。“伟大的教育家斯宾塞先生,看看,难道这就是你教给孩子的作文吗?我的上帝啊!”

我赶紧接住她扔给我手里的本子,仔细看起来,题目是“我的上帝啊”──真是太巧了,与史蒂汶太太进门说的第一句话一模一样。

我的妈妈,也就是人们称的史蒂汶太太,总是说我不听话,她好像一点也不喜欢我,很多时候,她的尖叫和恐吓让我绝望极了。以下是我记得最清楚的话:

“你难道想挨一顿吗?”

当然我不想,如果是问我想不想要一只冰淇淋或者下周不用上课,那我一定马上回答她。不幸的是,当她说“你想挨一顿吗”时接着总是揪住我的耳朵──问我反正是多余的。

“你再这样胡闹,我就剥了你的皮!”

这句话比干脆打我一顿更厉害,我曾见过她吃力地把一只兔子的皮剥下来,我决不会让她在我身上练习这种技巧。

“这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

其实我心理明白,“最后一次”后面,还会有很多次。 “你以为你是谁?”

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让我紧张的了。难道我是谁她不知道吗?有时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我生下来时真的和别人的孩子抱错了。 清水教育在线

http:// “我洗衣服、煮饭把手指都磨破了,还不是为了你们。” 其实我早就建议她干这些活时最好戴上手套。 “你以为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我倒真希望是这样,否则她又会说:“你以为钱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吗?” “唉!我的上帝啊!”

我一听到这句话就绝望。难道上帝真是她的吗?

当我看完时,差点忍不住笑起来。客观地说,这是一篇不错的作文。虽然观点有些偏激,但生动,还有一点幽默。我问史蒂汶太太说:

“你觉得他写得真实吗?” “真实──但这也算作文吗?”

以我的学识和所受的教育来看,无疑这就是作文,而且是他自己的作文。并且,我相信许多父母看了这篇作文后,在教育孩子方面也会受到启发。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写一样的题目?如果他对这个题目所涉及的题材没有体验、也不熟悉怎么办?前几年的大学升学考试,由教育大臣出的题目真让人又可气又可笑。一个命题是“母亲”,难道那些福利学校毕业的孤儿们也非得写这个题目吗?一些孩子生下来后就再也没有看见过自己的母亲。这难道不是有点不公平吗?另一年的题目是“我敬爱的人”,许许多多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根本就没有什么谈得上敬爱的人,这不是非让他们撒谎不可吗?

虽然我非常理解教育大臣出这些题目的良苦用心,但这无疑是把写作这种完全应该由学生自己做的事变成了为教育大臣或老师的愿望而做的事。结果之一是,即使你是一个写作上的天才,如果碰上不熟悉的题目,也会被大学拒之门外。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蠢事教育部再也不干了。现在的题目从题材到体裁,选择的余地都更大了。

除此之外,让小斯宾塞对写作乐此不疲的是我从来都鼓励他写他自己想写的。等他写完后,我再对一些文法、修辞不恰当的地方加以指正。

5.让写作无处不在

什么是写作?为什么很多孩子一听到这个词就头疼,而另一些孩子却把它当做一种乐清水教育在线

http:// 趣?这里面一定有某种秘密,发现了的就欣喜,没有发现的就一直困惑。

这个秘密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对什么是写作的回答。“写”是记录,“作”是创作。“写”就是把思想、感情、思考、事件记录在纸上,“作”就是使这种记录有恰当的体裁、形式、文采。“写”是求真,“作”是在真的基础上求美,使所写的东西具有感染力、说服力。

其实写作无处不在,要让孩子从小就开始以各种方式来“写”和“作”。 (1)摘记

在孩子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单词之后,就应该给他准备一个摘记的本子,鼓励他把平时听到的有趣的故事、梦想、奇遇、新闻以及读到的书,以简单的方式记下来。有的可以抄录,有的则可以简略地记一两句话。小斯宾塞从6岁开始就作摘记,到后来,他作的摘记一本又一本,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简直就像一个大百科知识库。

摘记比起日记、周记来说,更随意,孩子可以通过它很早就开始接触社会、家庭、人生、自然等等。

(2)墙记

有些孩子对书本总会有排斥,只要让他在很正规的本子上写字,他就不感兴趣,相反在父母禁止的墙壁上,他却会常常即兴挥毫。好吧,那么就让孩子在墙上写吧。简单的办法是在墙上固定一个地方,贴上许多张牛皮纸,然后在上面有一点小小的提示,比如漫画区、记事区、梦想区等等。让他尽情去写、去画。

天长日久之后,父母会发现墙壁像是有魔力一样,孩子们把它视为自己的,而不是成人的小天地。

(3)信

孩子希望收到信,有时这种心情比成人还要迫切而隐秘,而要收到信唯一的办法是先寄出信。鼓励孩子写信也是一种必要的写作练习。在英国,有很多牧师、神父,还有一些童话作者,他们经常以通信的方式与陌生的孩子交流,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长期以来,我也经常给一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回信。每天下午4点至6点钟,一定会是我给孩子们回信的时间。

(4)日记

这种有点古老的方式,看来对所有人都并不过时。小到小学生,大到一些杰出的人物,清水教育在线

http:// 都喜欢以这种方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只是孩子们用日记本,一定要与众不同。我给小斯宾塞设计的日记本,后来被一位商人看中,他成批地生产这种特别适合孩子的日记本。不久后开始流行起来,这就是大家后来知道的“斯宾塞日记本”。

(5)故事本

这是一种有些神奇的本子,一定要硬面的,有插图的。孩子们都喜欢讲故事,听故事,这种本子就是鼓励他们把听到的写下来。比如家庭的故事,家族的历史等。也要鼓励他们自己创作故事。到七八岁时,他们有一种愿望,就是把自己写的或者是记下来的故事给其他的小朋友看。

在我的倡导下,德比小镇每年一次讲故事比赛,非常有趣,后来固定下来,成为孩子们上课之余的一项重要活动。每到这一天,也就是感恩节的前一天,父母们总是把自己和孩子穿戴得整整齐齐,兴高采烈地带着自己的故事本来参加比赛。

(6)续写指导

这虽然看起来有点笨拙,但也非常有效。对一些比较宽泛的题目,由老师或有条件的父母先写上开头,再让孩子在每段的提示下写完整。当然这些“提示”最好轻松、有趣一些。在英国许多学校后来接受了这种方法,甚至开设了一种写作练习,就是续写。

当有一天,你发现写作对孩子来说就像走路、奔跑、跳跃、散步一样时,你就会发现这一项活动不仅可以开启他们心智,而且可以给他们带来无穷的方便和乐趣。这时,写作就不再是一件神秘的事,而只是人的一项充满快乐的智力活动了。

现在,也许人们会发现,我提倡孩子快乐写作,就和提倡对孩子进行快乐教育一样,都是立足于孩子的自然属性而提出来的。在我看来,没有任何其他教育方法比顺应孩子自然的次序、兴趣更有效果、更有益处。

第5篇:如何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当婴儿成长为幼儿,意味着出现了其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即从个体性的家庭生活进入集体性的幼儿园生活。孩子能否顺利融入集体生活,沟通能力尤为重要。孩子怎样才能有较强的社交能力,从小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呢?沟通能力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善借游戏活动激发沟通能力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对于刚入园的小朋友,老师要主动邀请他一起玩游戏、听故事、唱歌、跳舞、画画,逐步培养宝宝与同伴交往的习惯。即使在玩的过程中,小朋友之间闹纠纷,老师也不要强行把幼儿拽到一边,更不能责骂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从中引导,让幼儿自己解决矛盾,友好相处。

游戏需要情节,也需要角色,儿童正是通过扮演角色,模拟成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情景。老师要帮助孩子学会扮演角色,模仿成人社会生活情节。比如,坐在一把小椅子上当司机,为同伴开车;拿一个玩具听诊器当医生,为同伴看病。让幼儿体验不同的角色的所思所想,从而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取得主动的地位。

巧用情感交流架起沟通之桥

一些从小很有才华的儿童,就因为“不合群”,长大以后一直“怀才不遇”,自感“英雄无用武之地”,不仅才华得不到发挥,而且一生总是“不顺”。任何人都不会喜欢性情乖戾、忧郁的人,人人都喜欢与快乐而热情洋溢的人在一起。独生子女虽然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但由于小家庭之间的封闭、孤独而不善交往。

所以老师要经常和孩子相处,建立亲密的情感,让孩子知道自己被爱、被认可。老师的爱是孩子向外发展、探索外界复杂的人际关系时的指路明灯。当孩子不与同伴交流时,老师可以给予引导。但当孩子已经参与到同伴游戏中去后,应尽量让其独立完成同伴游戏与交往。如果在交友过程中出现异常时,老师可耐心引导,千万不可简单制止,引起孩子的反感。培养礼让习惯提高交往能力

老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沟通愿望,教给他们沟通技能。

培养礼貌习惯,学会尊重别人,平等待人。应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请”、 “谢谢” 、“对不起”等等。如果幼儿在活动中礼貌用语用得好,就及时表扬。

让孩子学会容忍与合作。在沟通中,遇到与自己意愿相冲突的事,应教育孩子学会忍让,与同伴友好合作,暂时克制自己的愿望,服从多数人的意见。

学习遵守集体规则。孩子在沟通时,会自己制定一些规则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谁破坏了这些规则,谁就会受到集体的排斥。只有自觉遵守集体规则的人,才能受到大家的喜爱。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孩子们在沟通中常常会碰到一些困难,老师不仅要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还应支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如小伙伴摔倒了要急忙扶起来,同伴的玩具不见了可帮着去寻找等等。要让孩子知道乐于助人的人就会有很多的朋友。

第6篇: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孩子的阅读能力主要包括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我们说某个孩子的阅读能力强,就是指他阅读速度快,并同时理解了所阅读的内容。

阅读能力强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在解答数学应用题中,如果阅读能力强,就能很快地理解题目意思,对题目所包含的数量关系有一个整体的映像,即使他不能马上写出数学表达式,也会对题目意思有个基本的轮廓,知道已知量、未知量以及解答目的,从而帮助他确立解题思路。在语文测试中,解答阅读理解题就是在测试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果孩子的阅读速度慢或者理解能力差,是不可能解答好这类题的。

阅读能力强还有利于孩子获取新知识。孩子获取的新知识除来源于老师、父母言传身教外,有很多是来源于孩子自己的阅读。孩子如果阅读能力强,求知欲望强,他就会把阅读当作一件快乐的事,带着兴趣去阅读,从而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开阔视野。

既然阅读能力对孩子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就很有必要了。在这里,我就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谈几点看法,不对之处请予纠正。

1.掌握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时机。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同年龄段的孩子中,有的孩子阅读能力强,有的孩子阅读能力弱,主要原因是之前对孩子阅读能力培养的差异造成的。孩子是先说话后识字,在他识字前,已经对身边的事 1

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进行口语交流,这是阅读的基础。这是因为,阅读的对象是文字,而文字就是事物的符号化,如果缺少对事物一定程度的认知,也就没有了阅读的对象。所以,在孩子开始识字、有了阅读对象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培养他的阅读能力了。

2.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要考虑到他的接受能力,不能超出他的接受能力而对他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他的接受能力主要由他的识字量决定。孩子的阅读内容随着识字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很自然的,识字越多,能够阅读的内容就越多,阅读就会更加顺利,阅读的兴趣就会高涨。如果孩子词汇量少,在阅读中遇到的生字、生词多,阅读就不顺畅,孩子就会对阅读产生畏难、甚至抵触情绪,阅读能力的培养就会遇到困难。因此,要注意扩大孩子的词汇量,进一步说,就是要学习掌握生字和生词。学习掌握生字和生词不是新问题,孩子在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了,此后老师和孩子一直在完成着这项任务,在这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说。我另外要说的是,建议家长们帮助孩子牢固掌握汉语拼音,教孩子阅读双语读本。使用双语读本的好处是,当孩子在阅读中遇到生字时,他可以拼读出来,这些生字中有许多是他此前会说但不会写,现在通过拼读就会读会写了。伴随这种阅读,孩子就不断地扩大了词汇量。以后,家长要根据孩子掌握生字、生词的情况,开始逐渐减少双语读本,到最后,孩子完全不再阅读双语读本,而是开始阅读单纯的汉字读本。这样做,孩子开始会不习惯,但要坚持,当他在阅读中遇到生字、生词时,你可以告诉他,或者让他查字典。不用多长时间,孩子的阅读能力一定会让你感到惊喜。

你还要教孩子学会使用工具书,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用。如何帮孩子选用工具书是家长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却被许多家长忽视了。目前,书店里为孩子们提供使用的学习工具书很多,良莠不齐,家长要注意鉴别。适合小学生使用的工具书首当其选的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成语小词典》,另外还可以选用一本全笔顺的字典,供孩子规范写字使用。如果为孩子选用课外读物,最好选用人民文学出版社、译文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读物,其他出版社出版的不是不可用,而是可用的不多,要注意选用。

3.教会孩子迅速阅读。完成这项任务对家长来说不容易,办法不一。我在这里说三点:一是为孩子提供安静的阅读环境,让他集中精力阅读,避免外界影响。例如,在他阅读的时候,不要在旁边播放他喜爱的电视节目、电脑游戏等;二是根据他的喜爱,为他提供健康有益的读物,因为他喜爱的读物会让他更专心地、顺畅地阅读,而他不喜爱的读物会让他放慢阅读速度;三是和他一起观看一些外来电影大片,这类电影没有音译,只有字幕翻译。我平时会看一些这类电影,受我影响,孩子也会跟着我看,由于没有音译,她只能跟着字幕看,字幕来去快,她只有迅速地看完字幕,并记住字幕内容,最后才能看懂整部电影,这对她的阅读理解是种锻炼。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她看字幕理解字幕内容之快让家人感到吃惊。家长还要注意,不适宜孩子观看的一些电影大片不要让他观看,最好是自己先看一遍。

4.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会明显地影响着孩子,为培养他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有着

积极的作用。为了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你可以经常带孩子去逛逛书店,让孩子在书的海洋里畅游;在家里,你最好经常买些书报回来阅读。当孩子有问题向你请教,你要有耐心地解答,有时候即便你知道答案,也不要简单地口头告诉他,或者是为了图省事就去网上搜索,而要和他一起查阅工具书或相关资料。这样做是有些累人,但实际上你是在教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他很有好处。

第7篇: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不依赖教师、家长,通过独立学习、钻研而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儿童自学能力的前提条件是:孩子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掌握写、算的基本技能,具备中等以上的智力水平。自学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信息。要学会选择图书。小学低年级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有限,需要文字简单、画面生动的注音读物和连环画。如《世界童话名著连环画》等,把孩子引向丰富多彩、充满幻想和诗情的世界;高年级学生选书一要实用,二要立足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如《儿童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

接收信息。接收以各种媒介作为载体的信息,其中以视听为主。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儿童独立阅读的能力,使他们能根据需要主动阅读书籍报刊。预习也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要求孩子对所学科目进行预习。质疑提问是接收信息的的主要途径,家长要鼓励孩子敢问善问,孩子的问题越多,他最终获得的知识就越多。

理解、分析和组合信息。将接收到的信息与头脑中原有的认识结构相联系并纳入认识结构,这是对信息的处理过程。有些小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习惯于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一些家长也习惯于单纯向孩子讲解知识并让孩子按照固定的程式做练习,这种形式主义的学习方法危害是很大的。可以引导孩子把书本上的内容和通过学习实践所获得的经验结合起来,整理小结。鼓励儿童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善于与人探讨问题;鼓励儿童把自己的学习心得介绍给同学,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赶上来。

存储信息。把获得的信息纳入认知结构本身是一种存储,为了防止遗忘,可以指导孩子写读书笔记,做读书卡片,把有用的资料记录下来。

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也要重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当然要适当降低要求,放慢进度,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让他们在学习上顺利爬坡。

第8篇:怎样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想象能力是一个人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缺乏想象能力的人是没有创造能力的。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呢?

一、 大量观察。

人的想象总是以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为基础的。头脑里的形象是哪来的,是通过广泛接触事物、大量丰富、开阔而深刻。反之,孤陋寡闻,头脑中形象单调且少,想象自然狭窄、肤浅。因此,父母要从孩子幼小的时侯起,尽可能地多让孩子感知客观事物,并引导孩子全面、仔细而且深刻地观察,以便孩子头脑中积累大量的真实的事物形象。

二.让孩子多听故事。

多听故事,就是通过语言的描述使孩子在头脑中进行再造想象。因此,父母要让孩子经常听广播中的评书连播,电影录音剪辑,相声等节目,还要抽空多给孩子讲故事。QQ群:城中幼苗 63048070《安徒生童话全集》朗读版、射向太阳的箭、格列佛游记、长袜子皮皮等等

多给孩子讲童话故事。童话故事适合孩子想象的特点,经常听童话故事的孩子其想象能力比不听、少听童话故事的孩子要丰富得多。同时,还要启发孩子自己多讲故事。开始可以复述故事,家长讲完后,让孩子马上复述。孩子可能在复述中有添枝加叶的地方,只要主题大意不变,家长就应该鼓励。千万不要泼冷水,以免挫伤孩子想象的积极性。

渐渐自编故事,这对发展孩子的创造想象是有益的。

鼓励孩子编故事、讲故事。孩子喜欢编故事、讲故事,有时讲给小朋友听,有时讲给爸爸妈妈听,有时还会自言自语。这是锻炼表达能力的好方法,也是发展想象力的好机会。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不要冷言冷语,更不能随便阻止。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按照某个主题去编去讲,适时地给以赞扬,指出不足。

三.大量阅读。

如果孩子能够自己看书,这对他想象能力的发展就有利了。因为靠听别人讲故事,总归有局限,如果自己通过视觉来阅读,就可以经常主动地进行再造想象。所以,只要孩子达到一定的识字量,就要及早指导孩子阅读,而且还要多给孩子买些书,为孩子大量阅读提供条件。阅读要先从亲子共读开始,我引导小儿阅读时,经历了四个阶段:我读 俩人同时读 各人读一段

放手让他读。图书的选择也经过四个阶段:字少画多的书 字多画少的书 无画的拼音书 无画无拼音的书。经过循序渐进的阅读方式,既增加了词汇量,又积累了不少知识,提高了想象能力。

四.绘画和写话。

从小教孩子画画,有助于发展他的观察力,也有利于想象能力的培养。因为无论画什么,总是先想象而后才画出来的,即使三四岁的孩子,有时画个东西看着象啥就象啥,但这了培养了他的想象能力。至于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之后进行写话,也是培养孩子想象能力的好办法。因为要通过文字写清楚一件事,没有反复认真的想象是不可能的。让孩子多接触图画,包括多看和多画。家长应多带孩子观察大自然和多看有知识有趣味的图片,这些是孩子展开想象的立足点。在此基础上教孩子画画,鼓励其把头脑中想象的东西画出来。开始时家长可以先画一些基本线条,告诉孩子要画什么,再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想象把画画完。这是培养孩子想象能力的一个很有效很主要的方法。

五.多实践。

多让孩子参加有创造性的游戏。游戏是孩子的主要活动,家长可以在孩子游戏时鼓励他们自己提出游戏的主题和内容,如果形成了习惯,孩子的想象能力就会得到迅速地提高。常言说:"实践出真知。"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经常让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支持孩子多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游戏,让孩子适当看看电视和电影……这都有助于孩子积累经验,发想象能力。

六.丰富语言。

尽管孩子的头脑里有丰富的形象,但是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也难以形成丰富的想象。所以,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对提高想象力十分关键。

如何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1、 用规范的普通话,不用方言、儿语。普通话直接与入学后的课文阅读、语文学习相衔接,而方言则作用不大。所以在“呀呀”学语阶段,我就让孩子接触规范的、标准的普通话。力求口齿清晰、用词准确,富于表现力。并且从不用儿语,诸如“果果”、“灯灯”之类。一开始就为孩子提供第一手规范的语言“样本”。

2、 用丰富的词汇,避免语言单调贫乏。

用词尽量丰富多样。譬如,与“奇怪”相近的词可以说“惊奇”、“莫名其妙”、“诧异”等,用于形容“灯”的词有“五彩缤纷”、“多彩多姿”、“灯火辉煌”、“五颜六色”、“五光十色”等。让孩子学语言一开始就有个高起点。

3、 多说重复词语,巩固强化记忆。

父母要有意识地重复一些新词语,并把它放在句子中来说,不断强化巩固。此外,最好的办法是给孩子反复播放故事录音带,既省时间又学会了不少新词汇。既增强了记忆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4、 多做语言游戏,玩出语言趣味。

要进一步发展语言能力,仅靠平时与之交谈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可想方设法利用散步、睡前时间做你一言我一语的语言游戏。譬如,词语接龙,同义词、反义词抢说,组词组句,还有词语修饰,如“风”可以说成“柔和的风”、“凉爽的风”、“刺骨的风”、“萧瑟的风”等。还有句子伸缩,“伸”就是把一句短话说长,如“他走了”这一句,轮流说“他高高兴兴地走了”,“他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了”,“今天他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了”,“今天上午他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了”……反过来训练,就是句子的“缩”。此外,还可玩组句游戏。由家长说出几个意思上毫无联系的字,两人比赛组成句子。如”花,灯光,高兴。“用

这三个字造句子,可以说:“小红在柔和的灯光下高兴地捧着一束鲜花。”“灯光下的小红头上戴着花在高兴地跳舞“,甚至可以打破常规来造句::“灯光下的花高兴地笑。”等等。在他心情愉快的时候做以上各种游戏,使他觉得学语言是一项很有趣的事。既锻炼了记忆能力、应变能力、想象能力、扩散思维能力、概括能力等,又培养了他对语言的敏感和语言的兴趣。

5、鼓励用语言描述,提高口头表达水平。

鼓励孩子自己讲故事、编故事。与他做故事接龙、续尾游戏。让他多开口,想什么说什么,学会把内心感受、看法表达出来。带他到户外游玩,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把看到的、听到的用语言描述出来。比如,孩子喜欢看喷泉,我就有意识地引导他通过“听”、“看”、“触”,认真观察识喷泉的形状、颜色、大小,喷射的方向、速度、水温及周围的景色,让他有条理地描述出来。这种口头作文训练,能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为将来向书面作文过渡打下牢固的基础。

六、 尽早向阅读过渡,提高书面写作水平。

汉语言的词汇是极丰富的,就拿一个词来说,就有多种近义词、同义词,还有等义词。要真正掌握、精通一门语言,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阅读了。阅读是发展语言能力的加速器,是提高书面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七、给家长的建议

1、平等交流——多鼓励。

2、创设情境——多训练。

3、厚积薄发——多积累。

营造宽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校有校风,班有班民,家应该有家风。有利于孩子创新能力培养的家庭氛围必须是宽松愉悦和谐的。不管家庭成员是多少,也不管地位及年龄差距有多大,孩子与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应该是自由自在的,而不应该是压抑的、紧张的,甚至是恐怖的。就目前而言,孩子与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恰当的表现主要

有两种:一种是老子说了算,一切都听家长的,孩子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包括孩子对自己的事的决策权;另一种是孩子说了算,孩子是太阳,是小皇帝,所有的家庭成员都是围着孩子转,孩子怎么说家长就怎么办。这两种家风都不利于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宽松愉悦、有事大家商量,共同想办法,谁的主意好就听谁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积极开动脑筋,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9篇:如何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

------幼儿能力培养

所谓“亲子对话”教育法主要是依据每个孩子的个性来培养他的说话能力,若要与孩子说话,首先父母要学会如何倾听。听孩子说话是一种认同孩子的反应,而“亲子面对面”便是在孩子有话要说时,父母确实倾听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充分自我表现的感觉而信心倍增。

与孩子的对话应当从幼儿期开始,希望父母们能够随时激发自己孩子的个性与说话能力。

一般来说,爱说话的孩子因为好问而在想法上比较深入,也比较有自信、有个性。其实孩子们所说的话都有其原因及理由的,所以父母必须去了解孩子说话的原因。

孩子说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

1、有问题发生,需要大人的帮忙。

2、想把自己“所听、所见、所闻”的感受用声音去表达。

3、想感受与妈妈(亲人)的交流联系。

因此,倾听是一种认同孩子的反应,能使孩子感受到充分自我表现的感觉而信心倍增。

大人的倾听会使孩子产生哪些变化?

1、贴近孩子,近距离地听孩子说话,对孩子来说会有各方面意想不到的学习能力出现。

2、孩子变得容易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3、产生自信。

4、孩子的表达变得明朗。

5、孩子的个性变得比较圆融。

6、因为自己的感受、说话获得重视变得更有耐性、有安全感。

7、烦恼能尽快消除。

8、很早就能开始说比较长的句子和灵活运用不同的生词,对将来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也有帮助。

亲子对话学习刺激法:

宝宝是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来开始学习说话的。只要宝宝开始喃喃自语,发出简单的声音时,就是开始进行“亲子对话”的好时机,按照宝宝的不同月龄有不同的刺激法。

0-12个月

与宝宝目光交流,随时随地与宝宝说话

宝宝出生后发出的第一个声音,便是“哭”;等

3、4个月大时,开始会发出“咿咿啊啊”等单音;到了8个月大后就开始喃喃自语,甚至发出一些单字。

1、注视宝宝的眼睛和宝宝说话

和孩子的第一阶段沟通方式就是“眼光交流”,宝宝们通过看见妈妈的说话与表情来奠定对“说话方式”的认识。

2、与宝宝接触的任何时候都要与宝宝说话

每一次的声音交流都会让宝宝的听觉变敏锐,不管是换尿布、喂奶或洗澡时,都要随时随地保持与宝宝说话的习惯。

3、回应宝宝的牙牙自语

只要妈妈经常回应,宝宝也会开始学着表现自己的感觉,而且情绪也会更明显易懂,在与宝宝应答时最好边说边抚摸宝宝,更能强化亲子的交流。

4、从日常生活的声音中学习

不需要太过安静,生活中出现的吸尘器的声音、水龙头的流水声、洗碗洗衣的声音等,都可以让宝宝感受接触更广,边做家务边和宝宝说话,也是一种良好的亲子互动方式。

5、练习以身体律动来控制发声

即使简单地发出“咿啊”的声音,宝宝也得用尽全身的力气来发声,可以训练宝宝配合身体的律动发短音或长音,也可用拍手摇摆的方式让宝宝了解发音的不同。

6、鼓励宝宝表现自己

跟宝宝玩手帕游戏或鼓励宝宝把两手伸直说“抱抱”,或找玩具等,让宝宝表现自己,这对于日后勇于自我表达的说话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7、与妈妈“视线一致”的体验

宝宝总是好奇妈妈在做什么、说什么,因此,不妨让宝宝跟妈妈往同样的方向去寻找目标,让宝宝自己亲眼、亲耳确认妈妈口中说的与看到的是相同的事物,可培养宝宝的辨识联想能力。

8、善用宝宝喜欢模仿的特性

宝宝通常喜欢模仿大人做动作,最简单的就是挥挥手说“再见”等,利用这种爱模仿的特性,趁机教宝宝各种配合手势的单字,并反复的练习,这样宝宝马上就记住了。

13-24个月

与其说单字,不如说成语这时期的宝宝多半已经会走路,相对也更加了解大人所说的意思,也会说比较多的单字。从这个时期起,妈妈和宝宝的交流对话丰富而频繁的话,宝宝学会说话的时间更快。

1、练习发音

把单词的发音嘴型做给宝宝看,反复几次以后,宝宝也会试着发出正确的音了。

2、配合肢体语言来说话

与宝宝说话时,配合肢体语言还辅助引导宝宝,如用手指身体的各部位,配合说话、或者边做“坐跑站跳”等动作,边说这些单字,不但增加趣味感,也让宝宝更容易记忆。

3、以句子的形态和宝宝说话

1岁以前教的“花”、“水”等单字,现在起要开始对宝宝说长一点的句子,如“好漂亮的花”、“我想要喝水”等,利用宝宝已经懂的单字并加入新单字来延伸连结出句子,让宝宝练习真正的说话方式。

4、有耐性的等待宝宝的反应

这阶段的宝宝对大人的话似懂非懂,自己所会的单字语言也有限,但偏偏又非常爱表达,这时父母就必须很有耐性等宝宝慢慢地说、清楚讲明白,降低宝宝的挫折感,才能顺利让他升级到下一个说话的阶段。

5、经常带宝宝外出观察

带宝宝去公园散步或坐车等,并配合教宝宝说相关的字句,也许宝宝无法一时间马上记住,但让宝宝接触更宽广的视野,也是奠定说话基础的

步骤。

25-36个月

说话时多形容状态这个时期的宝宝,会的单字虽然多,但还无法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也总是反复说着“那个”、“不是”等字句,这时必须开始用叙述及形容的句子来教宝宝说话。

1、描述式的说话法

如果妈妈要回答宝宝的说话,也尽量使用连结性的句子,当宝宝说“那个、那个”,即使妈妈知道“那个”是什么,也必须回答“是这个饼干吗?”或“是放在桌上的玩具吗?”,务必引导宝宝再回答出“对,是那个饼干”等句型。妈妈此时的任务在于训练宝宝开口说话,而不是拿“那个”饼干让宝宝闭嘴。

2、说较长的句子时要段落分明

当妈妈说较长的句子时,得注视宝宝的反应,配合明显的肢体动作,段落清楚地说给宝宝听,来训练宝宝的“听话”能力。

3、练习让别人了解宝宝的表达意思

常常遇到一些宝宝说的话只有身边的妈妈才听得懂,别人要了解宝宝说的话还得先通过妈咪的“翻译”。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也为了让宝宝能增加信心跟外人交流,平常就得训练宝宝发出正确的音和正确的单字或句子,而不是只有母子俩才知道的幼儿式语言。

4、给宝宝奖励

当宝宝能说出较长的句子,或者说出新学会的单词,都要马上给宝宝一个拥抱并称赞他,然后再附和地说一次,宝宝就会清楚知道自己的表达

正确,而更有兴趣说话了。

5、把宝宝说的话画成图贴起来

当宝宝说的句子或内容,用简单的图画表现出来,如“今天跟妈妈去散步”便以此为内容画出来,可以增加宝宝的联想能力和记忆能力。

上一篇:培养高中化学学习兴趣下一篇: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