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索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理性化程度不断提高, 各区域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雏形正在显现, 但是制约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 如: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条块分割、政企不分, 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 缺乏活力;法规政策不完善。缺少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大法和基本法律, 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 国家制定出台的文化产业政策在部分地区难以落实;文化产品传播方式落后。我国的文化产品的传播, 仍停留在传统技术基础上, 运用高新技术创新不够, 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文化产品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市场拓展能力不强。我国文化企事业单位受传统计划体制束缚影响, 对文化市场的重视和调研不够, 市场开拓意识不强, 营销能力普遍较低, 尚未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营销模式, 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低, 难以形成产业链, 产品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

这将导致未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失调, 为有效发展区域文化产业, 应加快制定可行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并积极探索国外区域发展模式, 从实际出发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选择多样化的模式提供空间, 实现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二、国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一) 市场驱动型

上世纪20年代末美国初步形成了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框架。至今其文化产业产值已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约四分之一, 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美国建立起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运作模式, 在市场竞争机制下, 依靠商业运作, 获取最大化的利润。

以迪斯尼为例, 迪斯尼在广告和促销攻势的配合下, 一般分五步提取最大赢利:电影收入是第一轮收入;发行录像带、DVD是第二轮收入;迪斯尼主题公园的推广是第三轮收入;特许经营和品牌专卖是第四轮收入;最后, 通过电视媒体获取最后一轮收入。据统计, 在迪斯尼的全部收入中, 电影发行加上后续的电影和电视收入只占30%, 主题公园的收入占20%, 其余的50%则全部来自品牌销售。合理调控, 引领产业健康发展。

(二) 资源驱动型

欧洲有许多国家如英国、法国等, 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来发展文化产业。如何充分利用并改造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是这些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课题。

格拉斯哥是苏格兰第一大城市, 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物力用于历史文化设施的修复和建设。将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但已废弃掉的毛毯厂厂房改造成商业住宅, 包装苏格兰会议展览中心, 改善城市环境景观等。承办跟文化相关的艺术活动, 提升文化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文化引导的旧城改造, 更新提升城市形象, 吸引人们来居住、工作和游乐。如今的格拉斯哥成功地重建了城市的新形象, 它拥有英国诸多著名的艺术馆和美术馆及知名的艺术团体, 被誉为“欧洲文化之都”。

法国北部的里尔市借助火车站的改造, 把公共空间重新利用并结合艺术转化, 进行一连串的文化转型。马赛为赢得2013年欧洲文化之都的评选资格, 全面展开地方艺术文化与建筑物等展演设施的改造计划, 未来将会设置一座位于旧海港旁边, 以地中海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博物馆, 以及一系列的产业遗址更新与再利用。吸引当代艺术进入代表光荣和传统的凡尔赛宫。在鲁贝, 政府把一座废弃的游泳池重新改建为一座博物馆, 在法国的圣德尼打造法国的“好莱坞”拍摄欧洲人擅长的艺术电影。文化软实力的注入, 让当地的都市形象有了重大转变。

(三) 政策驱动型

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 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 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 在欧洲这个比例更高, 达到八成以上。据统计, 2005年韩国文化产业出口额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45.7%, 其中游戏产业所占出口比重最高, 为2亿614万美元, 出口额比上一年增加19.2%。2005年文化产业总销售额比2004年增长13.3%, 其中电影增长最高为28.9%, 其他依次为出版28.2, 音乐18.9%, 广告13.6%。

日本政府通过提供各种信息、制定各种扶持和刺激性的政策, 来指导和协助企业走向既定目标, 发挥指引、中介、扶植和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立法保证, 到稳步施政以及完善配套服务, 日本文化产业在其“文化立国战略”的推动下, 通过政府的大力扶持, 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成为其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产业。

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选择, 文化产业被确定为21世纪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设立了许多机构推广韩国文化, 从组织上保证“韩流”的影响力, 成立“韩国文化振兴院”, 将“韩流”输出到全世界。韩国不仅提升了本国形象, 也使韩国文化在世界风行。而韩国制定的文化立国战略和一系列文化政策, 更是带动了韩国各行业的发展, 为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三、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一) 集约式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就一个地区而言,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应遵循文化自身的特性和内在经济规律。根据文化资源、行业特征、技术规模和科技创新能力等对文化产业进行整合, 使文化产业优势最大限度发挥。集约化模式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模式之一, 不仅可以进行行业内跨部门重组, 也包括跨地区、跨行业甚至跨国组合, 形成规模化的集约生产模式。整合或者集约经营会使区域的文化价值实现共享, 提升经济效益。通过文化产业并购或重组迅速形成文化产业链, 有利于整合文化资源, 产生规模效益。通过地域接近的相互联系的企业和关联产业间的整合, 形成高度专业化的企业协作, 从而产生集聚效应。文化产业区域间的整合与集约, 有助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 提高创新效益。

(二) 非均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区域、产业、行业和人才结构不平衡的发展现状, 要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适合文化产业不平衡发展特点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就是根据各个地区文化资源的差异性, 发挥比较优势, 争取在适合本区域的、基础较好的、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取得突破。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期, 区域间差异大, 区域不平衡程度较强;当经济发展逐步成熟, 区域间差异缩小, 区域不平衡程度降低。区域文化产业会经历从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变。西方其他一些国家如美、英、法、德、意等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正经历这一转变过程。

(三) 集群式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和文化产业集群化是文化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截至2010年底, 我国已批准成立大型文化产业类企业集团近百家, 其中出版集团25家, 发行集团10家, 报业集团51家, 广电集团17家。通过空间集聚, 区域集中, 聚集创意产业、创意人才, 通过集群内企业交流合作和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集聚规模, 整合创新, 形成以实力雄厚、影响力和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文化企业和集团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培养具有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群。打造文化产业集群, 文化产业价值链集群,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生态文化产业等不同模式。高度重视科技的作用, 推动高科技文化产业群的发展, 提高文化产业附加值。依托实体文化产业集群, 打造无界域国际化的虚拟文化产业园区, 建设数字化网上市场和交易平台, 构建“虚拟文化产业园区”或“文化创意信息数字交易港”等未来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

摘要:目前, 文化产业作为未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正进入高速发展期, 在阐述我国文化产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借鉴国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探讨了适合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区域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雪艳.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究.对外经贸, 2012.07

[2] 胡攀.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比较.改革, 2009.06

[3] 庄凯.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山东社会科学, 2012.08

[4] 韩美群.当代西方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模式评析.文化研究, 2009 (11) .

[5] 李怀亮.文化巨无霸: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我国市场经济与经济法的形成发展初探下一篇:E+施工管理模式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