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施工管理模式可行性分析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筑市场施工团队素质普遍参差不齐, 存在行业门槛低、投机行为多、各地物价不一、工费价格混乱等问题, 建筑项目属于大成本投资, 仅仅依靠人为的科学管理模式很难满足资源的最大化效益, 无法有效降压成本。

中国是世界手机拥有量最多的国家, 手机保有量高达14亿台, 也是手机智能化生活最先进的国家, 智能手机平民化, 手机和人的生活、工作越来越密不可分, 当下几乎人手一部甚至多部智能手机。如今这个E+时代, 我们能不能思考一下, 让传统的建筑施工行业和互联网融合发酵产生化学反应?

建立一套掌上APP和网络服务相结合的施工管理软件, 优化人为的管理, 以规范和数据为依据, 科学施工、科学指挥, 做到成本节约、增加效率、资源科学配置, 当下是可行的。

1 E+施工管理模式思考

能否建立一套全新的施工模式, 将传统施工过程中繁琐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管理常态进行信息化处理;将复杂的施工难点通过计算机数据化;让涉及危险的施工通过计算机预警;让所有参与建设的施工人员协作更加直面, 沟通更加方便。将互联网+思维接入“老模式新思考”, 这样的模式并不是新鲜事物, 例如很多销售行业, 类似房产、商品供销、国际贸易, 都有此类增加工作效率、便捷办公的掌上平台。结合“美团”“淘宝”等APP进行换位思考后, 都能对传统施工行业进行启发。

2 E+管理模式在美团中的应用

例:美团APP

主线思路:平台端 (PC、手机APP) 地域定位→菜系→商铺→菜品→评价。

延伸思考:菜品做法可以通过手机上百度等搜索软件进行做法介绍, 油盐酱醋的配比、烹调时间查询。

施工行业假设:项目类别 (土建、安装、市政、桥梁、机电等) 项目地点的法律法规

施工单位开工建设→施工工序、施工工艺→所需设备、工种→竣工。

从中并不难发现相通之处, 是否可以借鉴?

3 背景

(1) 施工行业具有地域性。中国地大物博, 各地的地质条件不一、人员关系复杂, 不同地域, 同样的项目, 施工具有不可复制性。

(2) 各地建筑市场都在逐步走向规范化。招标门槛高、行业要求高, 个别地区有高于国家法规的地方法规, 对待施工企业更加严格。

(3) 建筑市场竞争激烈, 虽然招投标现今透明化, 但是也不排除关系户进行“围标”, 低价中标情况。

(4) 项目周期长, 损耗多, 人力管理不能从根本上阻止资源的损耗、浪费。

(5) 劳务市场混乱, 没有一个优秀的资源整合。

4 设想

设计一款施工行业软件, 来改变现状, 将繁琐的施工方寸掌控。

建立一个针对企业施工管理的PC网站, 对项目类型进行区分, 供使用单位进行选择或者组合, 将所有建筑行业涉及的法律法规、工法工艺进行分类, 自行链接到使用单位选择或组合的项目中, 通过设定好的工艺流程, 进行工法的智能安排, 并接入一系列的现存智能施工软件 (CAD、广联达、品茗等) 的接口, 简化并提高工作效率。 (类似指挥平台)

设计一个手机APP, 对项目参与人员进行分类, 集合个人管理及部门管理。

个人管理要包含:人员信息 (工资、社保、考勤、工作安排、工作内容阐述、证书等) 部门管理 (将各部门进行分类, 对质量、进度、安全、细化分类) 。

强调人与人的配合、协作, 充分利用现今科技, 手机的定位功能、在线视频功能、即时通讯功能、掌上办公能力, 建设一个功能性强大的APP, 配合PC端进行高效低耗全新施工模式。

5 细化

PC白领、APP蓝领:功能类似, PC网站针对集团 (施工) 管理层进行把控;APP掌端针对项目施工人员 (工程师、技术员、各工种班组长、各工种) 进行施工说明、技术提供、协调沟通、工作安排。

主线:项目 (单位工程) 分部分项→子分部分项→工序

5.1 项目单位工程

根据中标价格, 扣除利润, 可以得到理论工程施工成本, 参考合同工期, 配合BIM建模软件接口, 通过项目位置定位搜索出项目所在地地区规范、料价、工价, 智能分析出成本分配、人力分配、机械、机具分配。

根据BIM建模分析, 进行项目图解, 对工程进行图解, 合理安排进度, 使项目按期保质完成。配合资料软件, 生成项目资料系统, 含有施工过程资料、安全资料、日常管理资料、企业、人员、特殊工种设备证书资料等, 实现掌上办公, 随时办公!

核心内容就是项目的概括。利用现有的技术, 分解工程, 不按经验, 不拍脑袋, 有理有据规划项目的进度安排, 人力资源安排, 机械调度安排。通过手机, 可实现现场办公, 施工数据现场拍照上传, 施工交底录像上传, 安全资料现场拍照上传, 存入网络云端, PC端形成施工过程、安全控制 (包括整改单、动火、登高等作业票) 等纸版入档资料, 共享到监理、业主、劳务, 及时沟通, 高效施工。

5.2 分部分项

通过数据库初期的分类, 在各个分部分项的施工准备前, 预警出其施工工艺的施工难点, 对其进行难点剖析, 并链接出相似工艺的最新技术应用, 直观展现最新的施工技术;对分部分项工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提示, 实时给予解决办法及对应措施、合理化建议。

在分部分项工程中, 根据工程部反映的日程安排、供应部提供的材料计划以及总体的节点要求, 系统将对人力需求、材料需求、机械需求进行分析和预警, 进一步提高人力的工作效率。

存在的跨专业施工、跨高度施工, 手机软件进行有效协调安排, 风险最小化的基础上, 最大化提高交叉施工的施工效率, 并且提供规避风险的措施方案。

核心就是技术支持, 危情预警。通过手机的闹铃或者消息提醒方式, 对各类危情进行预警.

很多项目在施工准备中, 工作不及时, 材料方面供给延迟, 拖工、窝工, 造成损失和浪费, 通过手机直观反映各项各类材料的库容量及使用程度, 提前准备, 有效避免损失。

在技术层面上, 项目在早期的BIM软件中进行建模, 施工过程中完成工程量由技术人员提供数据, 系统进行类似模型填充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数据分析, 各层面上预警存在的危险源, 提供给工程部及安全部进行预防管理和整改, 根本上解决了人力忽视但真实存在的安全隐患。

再就是技术支持, 网络力量包罗万象, 人脑不可能尽善尽美的提供完美的施工方案, 不能记住所有规范, 不能熟知所有的工法, 通过数据库的智能提供, 让分部分项的各类施工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更具操作性。

5.3 子分部分项

越细化就越要精准, 到了针对性更强的施工阶段中, 除了有上述的技术支持、安全风险预警, 还要让复杂的工作简单化, 简单化才能效率化。通过建模软件从技术上精细智能到能自动给钢筋工下钢筋料单, 给予节点安排 (甚至为了鼓励软件施工, 可以设置类似签到、完成节点后, 系统自动发红包给工人的奖励模式) , 让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 知道工程进度, 知道该做什么, 不是依赖手机软件, 而是强化施工工艺和流程, 使用软件, 即是熟悉施工。

核心就是精细化。精细化不仅可以高效率的工作, 还能节约成本。细致的工作也是质量的保障。

在手机软件和PC网站的指导下施工, 施工透明化, “谁”“做什么”清晰直观, 节点目标在过程中有效把控, 不仅能保障进度, 在手机针对到个人后, 假设质量存在缺陷, 什么环节什么部门出现问题, 可以立即查询追责, 最小化的降低损失风险。

5.4 工序

高楼大厦总归是靠劳动人民的汗水建设出来的, 工程师、技术人员不可能无死角的面对所有施工, 尤其是施工区域大的项目, 遇到难题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手机软件, 拍摄视频、建立通讯组的方式实时将问题进行诉求, 技术人员及时回应解决, 让距离因为这套系统拉近为零。

系统按照节点安排自动下达每日工作指令, 由各班组长安排分配到班组成员中, 工作完成情况每日上传回馈, 并跟考勤挂钩。各工序交接系统提前提醒, 并建立交接双方讨论组, 进行双方工作安排提示, 避免拖延, 协作更加流畅。

核心就是可视化施工, 实时沟通、及时回馈。

可视化不仅是针对项目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 更应该是企业对项目的层次。现如今安全事故处罚力度愈加严重, 对企业领导也是一种责任的考验。可视化施工可以让企业对项目进行有效的远程专家级指导, 规避施工风险, 提供合理技术解决方案, 实现当日问题, 立即解决, 难题不过夜, 危情马上改。

6 研发内容

6.1 应用层面

(1) 深入研发建模软件, 进行“结构—平面图—详图—料单”的细化研发 (Autodesk Revit) 。

(2) 工种及人力的线性监控预警系统研发 (project) 。

(3) 各类预案的动态可视化管理, 研发物料使用线性预警、工程进度线性预警, 数据化 (project) 。

(4) 建立施工各工序的人员信息报备数据信息库, 施工人员流入流出有据可查。 (宏景e-HR) 。

(5) 建立直观简便的指挥调度平台, 供PC端对手机APP端进行沟通。

(6) 研发工艺分析、危险源分析及人机料调度量化分析系统, 实时分析, 及时预警 (BIM 5D) 。

(7) 研发或与各个建材价格网站/人力咨询网站合作, 建立动态的市场价格分析, 智能报价。

(8) 建立便捷的日常管理系统, 并与资料软件进行有效的链接, 将日常管理资料及施工过程资料等由现场记录到办公室打印演变成线性形成的“点”“按”式。

6.2 服务器层面

需要建立工作流引擎, 对软件主线进行的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子工程、工序, 做一个系统化的运行。建立资源检索引擎, 对各施工段需要的技术支持、价格分析、工法介绍做一个资源供给。

建立日志管理引擎, 数据化施工中涉及的文字记录。

建立消息服务和权限管理服务, 细分不同种类的项目参与者, 及各参与者的指令关系。

6.3 数据库建立

建立数据汇聚中心, 进行数据处理, 数据来源分为几类, 一个是材料机械, 网络信息价汇聚、人员寻价上传、厂商上门推荐价格上传、历史价格等。再就是劳务, 数据由来同上, 由网络、历史、推荐报价, 还有长期合作单位的固定价格参考为数据支持。

建立数据分析中心, 根据各项目类型、环境、因素等方面, 分析数据来源、数据适用与否。

建立数据共享中心, 不仅要把数据引进, 还要将数据流出, 规范化市场。

6.4 施工信息集成平台需求 (细化说明)

开发视频实时监控系统, 也是上述所说的施工可视化。

施工重点、难点、危点的实时图传系统, 系统要告知图传重点。

工艺、工序流程, 人、材、机需求, 工期要求的智能分析系统。

建立专管人员、班组负责人机平台指挥的三点合一的业务系统。

7 商务部分

盈利模式:

第一部分是平台专利, 进行软件发售盈利, 系统升级, 服务增项的维护收费盈利。

第二部分是广告收费, 建筑资源审核通过的广告, 企业、供应商、劳务单位还有专利性的新技术广告业务植入进行盈利。

推广方向:

建筑领域内的所有大型企业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使用、推广。

建立领域领头企业, 或者职权部门, 任何想规范化市场的, 都是软件的推广单位。

迅猛发展的建筑管理公司, 企业做大, 但过快发展, 管理混乱的, 都是软件适用对象。

想将企业做大的, 但传统模式下, 利润低, 产能低, 施工损耗大的施工企业, 也适用。

8 结语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 各行各业都在寻求突破,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特征, 应对当下施工行业发展瓶颈, 以高效、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掌上施工管理模式促进行业发展, 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摘要:大数据时代让施工管理和数字化网络充分结合, 本文旨在分析通过软件研发及现有软件集成整合, 将施工管理扁平化, 实现掌上办公, 降低管理成本、施工损耗, 提高施工效率、规范市场行为, 通过应用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关键词:BIM应用,掌上施工管理,可视化

上一篇: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索下一篇:油田井下作业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