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专题报告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区域协调发展专题报告(精选8篇)

区域协调发展专题报告 篇1

专题报告主持词

同志们:

今天是春节假期后上班第四天,农历正月初十,首先我代表厅党组给大家拜个晚年。为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切实解决我厅机关干部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能力素质、精神状态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好地促进财政改革与发展,厅党组决定,从节后上班第一天起,集中三周时间在全厅开展“学先进、找差距、促转变、谋发展”专题教育活动。目前,厅各处室、各单位在贯彻传达1月29日厅务会议精神和学习专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已全面拉开专题教育活动序幕。为加强学习动员阶段工作成效,全面了解我省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拓宽财政工作视野,认真落实省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专题教育活动计划安排,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请到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王永苏同志,给大家作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专题报告。

王主任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曾在基层工作多年。八十年代起一直在省委政研室工作,长年从事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先后对国

企改革、非公经济、城镇化、“三农”、产业园区等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理论功底深厚。下面请王主任给大家作报告,大家欢迎!

同志们: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既是一个新命题,又是一个新思路、新目标。王主任的精彩报告,让大家了解了“新型城镇化及三化协调发展”的深刻内涵,领悟了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整体思路,为我们如何运用财政政策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希望大家在会后深刻领会,认真思考,按照专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要求,认真搞好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为转入对照检查阶段打好基础。

区域协调发展专题报告 篇2

一、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

(一) 各区域经济增速趋同, 城市经济区域协调性增强

2009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包括市辖县, 下同)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1148.7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2008年增长13.2%, 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分区域来看, 四大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由高到低分别为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大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距缩小, 高低相差仅2.1个百分点, 协调性增强。

1. 东部地级及以上城市 (简称东部城市, 下同) 经济增速小幅回升, 领先其他区域的优势减弱。

2009年东部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7825.2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2008年增长12.5%, 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虽然经济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水平, 但是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却有所下降, 领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优势呈减弱趋势。2009年东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总量的54.8%, 比2008年下降0.6个百分点。

2. 中部地级及以上城市 (简称中部城市, 下同) 经济增速赶超东部, 占全国经济比重小幅上升。

2009年中部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239.8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2008年增长13.4%, 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 快于东部0.9个百分点。中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9.4%, 比2008年提高0.1个百分点。

3. 西部地级及以上城市 (简称西部城市, 下同) 经济发展最快, 占全国经济比重上升最多。

2009年西部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459.8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2008年增长14.6% (1) , 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 增速为四大区域之首。西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6.5%, 比2008年提高0.8个百分点, 比重上升最快。

4. 东北地级及以上城市 (简称东北城市, 下同)

(1) 由于西部部分城市“以2005年价格计算的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数据缺失, 因此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根据“以2009年当年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西部各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计算得来。

经济增速与中部持平, 经济规模继续扩大。

2009年东北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623.8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2008年增长13.4%, 与中部城市经济增速持平, 快于东部城市0.9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占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的9.3%。

(二) 各区域经济发展主动力不同, 进出口均下滑

2009年,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启动了为期两年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 开启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的共同作用下, 当年在城市经济增长动力中, 投资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 截至2009年底, 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15121.9亿元, 比2008年增长31.6%, 增速提高6.6个百分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568.7亿元, 比2008年增长17.7%, 增速回落4.6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21936.4亿美元, 同比下降13.5%, 比2008年回落31.1个百分点。

西部城市经济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后劲, 进入赶超东部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在全国城市中, 西部城市投资、消费增长最快, 进出口总额下降最少。东部、中部城市则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东北城市消费对经济支撑力度增强。

1. 东部城市以投资推动经济发展, 消费、进出口动力减弱。

2009年东部城市经济发展动力有所减弱,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增速均有所下滑, 虽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于2008年, 但增长水平位居四大区域末位, 可见国际金融危机给东部城市经济带来较大影响。

2009年东部城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202.4亿元, 同比增长24.9%, 增速提高6.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0906.2亿元, 较2008年增长17.4%, 增速回落4.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达19483.7亿美元, 较2008年下降13.3%, 增速回落29.6个百分点。

2. 中部城市以投资为经济发展主动力, 消费、进出口动力不足。

2009年中部城市投资增长速度位列四大区域第二, 但是消费和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均为四大区域最末位。

·4·调研世界2011年第9期

2009年中部城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626.3亿元, 同比增长38.3%, 增速提高5.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07.7亿元, 同比增长15.1%, 增速回落10.3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766.9亿美元, 较2008年下降21.5%, 增速回落55.5个百分点。

中部多为资源型城市, 受海外需求锐减的影响, 中部出口额急剧下降。2009年中部城市出口额同比下降28.3%, 在四大区域下降速度最快, 与东部地区相差14个百分点。

3. 西部城市经济发展动力最大, 投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西部城市经济增长动力强劲, 投资、消费表现不俗, 增长水平均为四大区域最高, 进出口额下降最少。

2009年西部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619.4亿元, 比2008年增长41.4%, 增速提高12.6个百分点, 增速和增速提高幅度均为四大区域最高。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03.1亿元, 比2008年增长21.1%, 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在四大区域中增长水平最高, 增长速度下降最慢。西部地区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

进出口总额达787.6亿美元, 同比下降7.8%, 比2008年回落38.1个百分点。据统计, 我国七成的边民互市点在西部, 海关为此制订和执行小额贸易政策和边民互市政策, 使边境小额贸易在西部地区迅速发展。因此, 西部城市进出口在四个区域中受影响最小。

4. 东北城市消费支撑力增强, 投资、进出口增速下滑。

2009年东北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673.9亿元, 比2008年增长31.1%, 增速回落3.3个百分点, 是四大区域中唯一投资增速下滑的区域。新开工项目个数和投资规模增幅减缓, 项目储备和接续能力明显不足, 企业自有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等因素, 影响到东北城市投资的增长速度。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51.6亿元, 比2008年增长19.7%。增速紧跟西部城市, 位居四大区域第二, 消费对东北地区的经济支撑力增强。

进出口总额898.2亿美元, 同比下降15.2%, 比2008年回落39.2个百分点。

(三) 各区域财政收支均保持增长态势, 增速有所减缓

2009年四大区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水平, 表现出经济企稳回暖的迹象。为扩大内需, 政府加大了财政支出力度,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 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 向农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 向科技创新和转变发展方式倾斜。但除中部外, 各区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增速均有所下滑。

2009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27260.4亿元, 比2008年增长13.9%, 增速回落8.2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46737.6亿元, 同比增长23.6%, 增速回落3.6个百分点。东北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增长水平最高, 东部城市增速下滑最慢。西部城市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增长水平最高, 中部城市增幅逆势提高。

1. 东部城市财政收入下滑速度最慢, 财政支出增长水平最低。

2009年东部城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16819.0亿元, 比2008年增长13.2%, 增速回落5.9个百分点, 增长水平在四大区域居第三, 增长速度是四大区域中下滑最慢的;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218181.7亿元, 比2008年增长18.8%, 增长水平在四大区域中最低, 增速回落2.7个百分点, 除中部城市增幅逆势提高外, 在其他三个区域中增速下滑最慢。

2. 中部城市财政收入增长水平最低, 财政支出增幅逆势提高。

2009年中部城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4253.9亿元, 比2008年增长11.5%, 增速回落14.8个百分点, 是四大区域中增长水平最低, 增速下降最多的区域;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9728.8亿元, 比2008年提高28.1%, 增长水平仅次于西部城市, 增长速度比2008年提高1.7个百分点。

3. 西部城市财政收入增长水平位居第二, 财政支出增长水平最高。

2009年西部城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4066.1亿元, 比2008年增长16.9%, 增长水平仅次于东北, 居四大区域第二位, 增速回落11.8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10827.3亿元, 比2008年提高30.1%, 在四大区域中增长水平最高, 但是由于2008年增长水平较高, 西部城市也是四大区域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增速回落最大的区域, 回落了12.3个百分点。

4. 东北城市财政收入增长水平最高, 财政支出增速位居第三。

2009年东北城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2121.3亿元, 比2008年增长19.3%, 增长水平最高, 增速回落8.3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4363.3亿元, 比2008年增长23.1%, 增速回落4.1个百分点。

二、各城市区域社会和谐度提高

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提高, 环境卫生的改善, 是社会和谐度提高的重要标志。综合来看, 东北城市和东部城市由于经济起步较早,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高于中西部;各城市区域环境治理力度加大, 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下降, 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 东北城市高等教育基础最好, 东部次之, 中西部城市有待加强

东北城市高等教育基础较好, 师资力量雄厚。普通高等学校无论在人均数量还是人均教师方面都是四大区域中最高的。

2009年东北城市每百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7所, 高于全国1.8所的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为16人, 高于全国11人的平均水平。其次是东部城市, 2009年东部城市每百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9所,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为11人, 与全国水平持平。西部城市每百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7所, 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为9人, 低于全国水平。中部城市每百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数为1.6所, 是四大区域中拥有数量最少的区域;每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为9人, 与西部持平。

(二) 东北城市医疗卫生条件最好, 东中西部城市条件相当

2009年东北城市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49张, 高于全国33张的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医生27人, 高于全国18人的平均水平。西部城市

调研世界2011年第9期·5·

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3张, 与全国水平持平;每万人拥有医生17人,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北、东部城市。东部城市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2张, 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医生18人, 与全国水平持平。中部城市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0张;每万人拥有医生16人,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 东部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水平高, 东北次之, 中西部有待提高

2009年东部城市每百人拥有图书馆藏书71册, 每百万人拥有剧场、影剧院4个;每百万人拥有体育场馆50个, 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居四大区域之首。东北城市每百人拥有图书馆藏书66册, 高于全国每百人拥有50册的平均水平;每百万人拥有剧场影剧院4个, 高于全国每百万人拥有剧场、影剧院3个的平均水平;每百万人拥有体育场馆6个, 低于全国每百万人拥有体育场馆29个的平均水平。西部城市每百人拥有图书馆藏书34册, 低于全国水平;每百万人拥有剧场影剧院3个, 与全国水平持平;每百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31个, 高于全国水平。中部城市每百人拥有图书馆藏书31册;每百万人拥有剧场影剧院2个;每百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4个,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 四大区域环境治理力度加强, 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

2009年东、中、西、东北城市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进展, 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年排放工业废水2195492.8万吨, 比2008年下降5.0%;排放工业二氧化硫1672.5万吨, 比2008年下降7.8%;排放工业烟尘543.3万吨, 比2008年下降12.1%。西部城市减排工作成效显著, 三类污染物排放量下降速度均排在四大区域前两名。

2009年东部城市排放工业废水1123889.0万吨, 比2008年下降4.1%, 下降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排放工业二氧化硫549.3万吨, 比2008年下降10.3%, 在四大区域中下降速度最快;排放工业烟尘149.3万吨, 比2008年下降10.0%,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

中部城市排放工业废水499618.0万吨, 比

·6·调研世界2011年第9期

2008年提高1.4%, 是四大区域所有排放物数据中唯一一个增速上升的;排放工业二氧化硫428.6万吨, 比2008年下降6.1%;排放工业烟尘177.3万吨, 比2008年下降11.6%。

西部城市排放工业废水430852.9万吨, 比2008年下降12.6%, 下降速度最快,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排放工业二氧化硫532.6万吨, 比2008年下降7.1%, 下降速度紧随东部城市居四大板块第二;排放工业烟尘122.4万吨, 比2008年下降17.0%, 在四大区域中下降速度最快。

东北城市排放工业废水141133.0万吨, 比2008年下降7.9%, 下降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排放工业二氧化硫161.9万吨, 比2008年下降5.7%, 下降速度为四大区域最慢;排放工业烟尘94.2万吨, 比2008年下降9.5%, 下降速度为四大区域最慢。

三、城市区域未来发展趋势

(一) 地区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重点地区发展加快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加快重点地区发展。一是加快沿海地区的开放开发。2009年以来, 国家先后通过了5个沿海地区振兴规划, 重点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横琴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 充分利用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和资源条件, 继续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示范作用。二是加快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关键要促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 加快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辐射带动, 促进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通过关中—天水经济区、图们江区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甘肃省循环经济区等新经济区的加快发展, 带动中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崛起, 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随着区域发展规划的逐步细化落实,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步缩小, 区域经济协调性将进一步提高。

(二) 区际产业布局更合理

新一轮的区域发展规划, 从国家长远发展角度, 重新布局区域产业结构, 避免重复建设及由此带来的产能过剩, 更好地发挥各地优势产业, 推进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全盘谋划未来发展。随着区域发展规划的推进, 区域间产业布局将更加科学合理, 区际产业特色更加明显。东部沿海以发展先进制造业、有规模经济特征的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中部地区发挥资源储备丰富的优势, 积极发展能源、原材料产业以及优势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西部地区以发展消耗少、污染轻、环境友好的特色产业为主;东北地区主要发展装备制造业。优化的产业结构将大大推进我国经济发展速度, 使我国经济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三) 突破行政区划藩篱, 跨省区域合作将增多

协调区域发展, 不仅要促进省内各市县的合作, 更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 加强省际交流合作, 加强资源和要素的合理流动, 提高区域经济的整合度, 实现高度的经济一体化。既要实现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衔接和融合, 还要在产业结构和区际分工上合理安排、科学布局, 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高度一致。打破劳动力市场准入壁垒,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目前, 跨省合作发展较好的区域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地区, 2009年又有3个跨省合作规划获得批复, 分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中部地区, 未来跨省合作的区域发展模式将更加普遍。高度一体化的跨省区域合作将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和资源要素优势, 对于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 由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向速度与效益并重转变

传统的区域开发往往以资源环境为代价, 在全世界一致提倡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 我国区域发展必须走出一条“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的新发展道路。2009年批复的各个区域发展规划对环境保护问题都尤为关注, 特别是将甘肃省作为我国循环经济的试点省份, 实现了循环经济由理论到实践的突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也都以环境保护为首要战略目标, 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己任, 努力探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五) 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更深入

未来的区域合作不仅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 跨境合作交流也会加强。沿边各省区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之中———广西北部湾、云南将深度参与东南亚地区合作, 西北地区将参与中亚经济合作, 东北地区将深度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广东将与香港、澳门实现一体化发展。国际合作的内容将越来越丰富, 合作关系也随之不断加深———不仅包括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 也包括基础设施的衔接、产业发展的协调。国际区域合作对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要: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主要内容之一, 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区域协调发展中, 城市是最重要的增长极。本文根据2009年城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数据, 分析研究我国城市区域发展总体情况, 并侧重于对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比较分析。

吉林区域协调发展观察 篇3

产业、产品的差别,凸显了吉林“三板块”的特点: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西部生态经济区。这是吉林布下的发展“棋局”,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为“势”,借势而生的产业、企业为“眼”,为新一轮振兴积蓄力量。

东部:绿色发展跃动山林

绿色是吉林的底色,东部更是如此,长白山区是重要的“生态绿肺”。不少外地游客都有这样一种感受:乘车行驶在公路上,路旁翠绿一片,鸟鸣山幽,十分惬意。

坐拥生态优势,东部如何发展?吉林给出答案:打造绿色健康产业集群,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曾几何时,优质原木从吉林东部运往全国,十分抢手。而现在,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已是重点国有林区的“标配”,林场工人从砍树变为“看树”,苗木培育、森林旅游等转型项目方兴未艾。

身份在变,发展思路也在变。管恩平在长白山森工集团当了28年伐木工人,如今他收起油锯,加入食用菌合作社,“每月收入3600多元,比砍树时多了近1倍。”

穿行在茫茫林海中的“东北最美高铁”——吉图珲高铁2015年9月开通,每月累计发送旅客高达百万人之多,更加盘活了吉林东部的绿色优势。

铁路、公路进一步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便捷穿行在吉林东部。2016年前8个月,长白山景区接待旅游人数超过140万人次。吉林人参产量已占全球70%以上,产业链不断延长,人参产业产值超过400亿元。

中部:创新驱动厚积薄发

吉林省中部沃野千里,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也有着深厚的工业基础。吉林谋定战略:在中部推进农产品深加工、科技成果转化,带动转型升级。

位于吉林市的中新吉林食品区,出产的吉林大米登陆新加坡市场,上市半个月就销出了全部进货量的15%。标准化厂房矗立在道路两侧,不时有国际物流运输车驶过,正大、华润、米老头、海王等企业纷纷落户。

在长春,天景公司将小玉米“煮”出大文章:把玉米变成7大系列200多个产品,年销售收入22亿元。“给天景种玉米1公顷要多赚5000多元。”长春市九台区农民陈兴龙说,10多万名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农产品深加工“一枝独秀”,工业技术创新势如破竹。“吉林一号”商用遥感卫星、中国标准动车组、高强度碳纤维原丝……科研机构、大型国企、科技园区一齐发力。“仅民用卫星产业一项,未来年产值能达到数百亿元。”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宣明说。

将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各类创投基金纷纷设立,发挥创新平台作用,中部地区科技“小巨人”企业频现。

长春北湖科技园累计引进高新技术企业近70家,其中包含上市公司7家;吉林市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千余个项目获支持;四平巨元换热器公司成为大亚湾核电站、LG的供应商;辽源凭借智慧城市走出一条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新路,利源精制、迈达斯铝业等上市企业脱颖而出,苹果、三井的订单纷至沓来。

西部:生態经济因势利导

吉林西部湿地集中,造就了水草丰美的自然环境。可就在几年前,受到季节性泛滥、长期性干旱影响,区域主要河流流量减少,土地沙化不断向东。

西部生态经济区在生态保护上做文章:实施河湖连通、绿化造林、草原湿地修复等重点工程,发展生态经济。

2013年以来,吉林省实施西部“河湖联通”工程,将洪水变资源,向盐碱干旱“宣战”,计划把核心湿地、260多个自然湖泡联结起来。建成后,年补充地下水量近2亿立方米,湖泡湿地总面积扩充至近5000平方公里,可以调蓄洪水、防灾减灾。

河湖联通经济效益不容小觑。在白城,目前全市改善恢复湿地610平方公里,恢复草原、芦苇面积90万亩。白城农民韩良12年前承包了400多亩泡塘,干涸断水让泡泽成了盐碱地,只能赔钱种地。河湖联通后泡塘水涨船高,他养了10万斤鱼蟹,农家乐里支锅烹鱼,生意红火。

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生态经济红红火火。在洮南市雏鹰集团,热闹的“猪圈”里,一个工人都没有,清理、喂食、换气……都是自动操作。“生态改善,企业投资也更有信心。”总经理刘建甫说。

众多农产品企业开始布局吉林西部:华西希望集团、中粮集团、福建盼盼等纷纷落户进行农产品深度开发,金塔集团连连创下冷冻鲜椒出口量、辣椒粉生产能力等多个“全国第一”。

区域协调发展专题报告 篇4

编辑:admin 时间:2007-12-27 11:06:0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区域发展长期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无论是从机会还是结果看,各地区人民在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保障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新论断为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我国区域之间的发展关系,构建和谐的区域发展格局,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标志着我国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到协调发展与共享发展的新阶段。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区域协调共享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落实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包括了分布于960万平方公里广袤国土上的全体人民。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广大的内地,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活跃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区域经济发展为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区域之间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产业结构类同,无序竞争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据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5年,我国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分别比上年扩大了462元和545元。同时,各地区内部的“城乡收入差”比上年扩大500元以上;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差异扩大这种不协调的区域发展状况不仅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而且,还成为诱发或强化区域之间利益矛盾、妨碍社会和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合理的解决,与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在这方面,拉美国家的教训值得我们吸取。在上个世纪,部分拉美国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由于忽视了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社会各阶层之间、各区域之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发展成果被少数人、少数地区所占有,结果成为引发经济增长下滑甚至低迷,社会动荡的重要根源。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既要求各个区域处理好内部的各种发展关系,加快自身的发展步伐,统筹好内部的城乡发展,同时也要求协调好区域之间的发展关系,做好统筹区域发展,为本区域和其他区域的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做出积极贡献,实现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二、以推进区域协调共享发展为导向,更新区域发展理念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所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和践行的新理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作为指导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理念,在区域发展中,二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所提出的一条经济发展方针,目的是要控制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趋势,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共享发展成果是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提出的新思想。早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就提出,要“不断在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增大全国经济总体实力,共同做大发展成果这块“大蛋糕”的有效途径,因此,也是解决区域之间发展成果共享失衡,实现区域之间利益合理分配的重要手段。反过来,实现区域之间发展成果的合理共享,可以有效调动全国各区域所有人民的发展积极性,特别是有利于调动发展中区域、欠发达区域人民的发展热情,这又为各个区域在利益合理分配的前提下自觉地抑制地方保护主义行为,摒弃狭隘的区域利益观,积极、理性地相互开放,开展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只有如此,才能够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实现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也只有如此,才能够增强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在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差异扩大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充分认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辩证关系,积极践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个新理念,对于正确指导区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以创新区域发展制度和政策为手段,实现区域协调共享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求区域发展在制度和政策上进行创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各区域之间没有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各区域发展条件、发展基础方面的原因,也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政策、公共财政制度不完善方面的原因。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必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的要求,进行区域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创新。那么,如何进行这方面的创新?如何形成区域之间统筹兼顾的共建共享利益协调机制?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一是要靠科学的区域发展战略,“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二是要靠科学的区域规划,要“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三是要靠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各区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好各区域的发展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同时,要“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四是要靠科学地推进城镇化进程,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除此之外,必须改革和创新我国的公共财政制度和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特别是人口跨区域流动的管理制度及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通过合理的要素跨区域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合理的人口跨区域流动实现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四、立足长远,构建区域协调共享发展机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规律,区域之间发展效率和效果的差异是一个长期的客观存在。这意味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也必定是我们所要长期坚持和努力完成的任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形成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的机制,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河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来源:《光明日报》

一、区域协调发展落实行动方案 篇5

为贯彻落实好新时期地委、行署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统筹协调、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根据大署督查〔2017〕67号文件要求,特制定此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引领,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创新完善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推进全区统一市场建设,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二、工作目标及任务

坚持从解决当前影响我区区域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加快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逐步形成长效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进入规范化轨道。2018年,利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体制健全、运转高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利用一年左右时间,形成高位统筹、部门联动和县、区、林业局发力的区域协调发展

—1— 新格局。

三、实施步骤

1、(2018年1月—5月)成立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区域合作工作规划,联络与我区经济发展差异性大,互补性强的省、市,开展政府高层互访对接交流活动,建立多层次协调机制,不断扩展交流合作领域。(2018年6月—12月)突出产业对接,推动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生物制药、水经济和绿色矿业、森林碳汇、文化等优势产业融合互补,共同打造先进生物及医药健康、大数据等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力争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和谐发展的区域一体化合作发展新格局。(发改委、商务局、行署办牵头;旅发委、绿色产业发展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土资源局、碳汇资源管理部、文体局、农委、科技局、农林科学院、规划院,各县、区和林业局按分工负责)

2、(2018年6月—12月)依托区域合作工作规划,着眼共建共享,着力实施科技园区、创新基地、技术市场、创新联盟等共建行动,面向第三方招商,吸引高端项目向我区落户,力争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形成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商务局牵头;绿色产业发展处、创业办、发改委、工信委、园区办、农委、工商联,各县、区和林业局按分工负责)

3、(2018年1月-5月)制定区域间人才培养、干部交流对接、就业合作等工作实施方案。(2018年6月-12月)通过干部相互挂职、干部人才培训、高端人才共享、开展劳务就业合作等—2— 方式,积极推进干部人才交流合作,形成长效机制,共同打造人才高地。(组织部、人社局牵头;党校、教育局、科技局、职业学院按分工负责)

4、(2018年3月前)按中俄双方会议纪要约定,将建设洛古河大桥协定草案上报国家交通运输部,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尽快履行协定草案国内审批手续。同时,请外贝加尔边疆区政府加紧协调俄罗斯联邦运输部,争取早日在两国国家层面签署协定草案。(2018年4月前)在哈尔滨市举行中俄会谈,并各自邀请两国交通运输部代表参加。(交通局牵头;外事侨务办、漠河县按分工负责)

5、(2018全年)深入分析制约我区口岸开通发展问题,适时到绥芬河、黑河进行考察口岸发展情况,寻求值得我区借鉴的成功经验。加强与省口岸办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力争漠河口岸复关工作推进工作取得进展。(商务局、交通局牵头;外事侨务办、园区办、漠河县、加格达奇区按分工负责)

6、(2018全年)推进韩家园至黑河铁路、漠河县至满归铁路等铁路项目;国道瓦拉干至樟岭(塔漠界)段公路、国道樟岭(塔漠界)至西林吉段公路公路等项目;漠河机场改扩建、呼玛县、塔河县通用机场建设等项目建设,保障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交通局、铁道办、发改委、加区铁路车务段,各相关县、区和林业局按分工负责)

四、工作要求

—3—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打破地区分割和隐形壁垒,推动形成全区统一市场,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加强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优化调整,打造和依托必要的改革开放平台,深入实施跨区域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努力探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径、新方式。

(一)开展产业务实合作,努力延伸产业链条。

1、加强水经济和绿色矿业产业合作。推动我区水经济和绿色矿业与对口合作区域生产企业有效对接,推进产用结合、产需对接和产业链上下游延长及整合;支持鼓励对口合作区域先进制造企业到我区设立研发制造基地,打造探、采、选、加产业链条。(国土资源局牵头;地林直相关部门,各县、区和林业局按分工负责)

2、加强森林生态食品产业合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基地为基础、以职工为依托、以网络为纽带,打造集基地建设、源头追溯、质量认证、品牌推广、市场营销于一体的绿色产业发展联盟。鼓励对口合作区域企业在我区建设森林生态食品产品基地;加大我区绿色纯天然品牌建设和“中国森林生态食品”推介力度,在区域内开展森林生态食品展销等活动,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开拓国内市场。鼓励、支持区域内龙头企业率先发起联盟,带领合作社、职工和农民,加快建设标准化—4— 种植、养殖基地和加工企业。

(绿色产业发展处牵头;地林直相关部门,各县、区和林业局按分工负责)

3、加强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加强野生资源保护和抚育,尽力恢复野生中药材资源种群数量,使我区成为寒温带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库。支持对口合作区域企业到我区建设具有代表性医药加工企业和科技机构,形成动珍贵野生药材资源保护、药材药源基地、药材精深加工、药材产品研发创新、药材流通五大体系。努力把大兴安岭地区建设成为资源独特、绿色天然、技术前沿、产品领先、产业集聚的国际寒地生物“产业谷”和中草药保护开发“集散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地林直相关部门,各县、区和林业局按分工负责)

4、加强旅游和健康产业合作。坚持“信息互通、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互赢”的原则,合力打造战略旅游品牌,努力实现旅游合作一体化目标。本着旅游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的原则,支持对口合作区域旅游投资商和骨干企业整体开发我区优势旅游资源,开发优势旅游产品;依托品牌展会及媒体资源,以展位互换、媒体互访等形式搭建互动平台,共同宣传推介旅游品牌和产品;引导旅行社、景区推出优惠政策、加强深度合作,不断扩大客源互换规模。积极推动区域内旅游企业间的合作,完善和加强旅游协会之间的联系、合作及信息交流,为旅游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积极做好旅游客源互送,保证给对方提

—5— 供优质的服务和优惠的价格,营销让游客“放心”而来、“顺心”而游、“称心”的旅游环境。积极鼓励和推动区域内有实力的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或松散旅游企业或旅游企业组织,促进旅游企业取得更好的旅游经济效益。同时,依托旅游平台和我区良好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与对口合作区域共同发展养老、医疗等大健康产业,支持有关医疗机构间开展合作。(旅发委牵头;文广新局、农委、绿色产业发展处、民政局、卫计委,各县、区和林业局按分工负责)

5、加强森林碳汇产业合作。与对口合作区域合作开发林业碳汇新项目,以旅游业为平台吸引大企业购买碳汇量开展碳中和,促进解决生态补偿问题,提升我区森林资产价值。(碳汇资源管理部牵头;地林直相关部门,各县,区和林业局按分工负责)

6、加强文化产业合作。坚持把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需求相结合,本着联动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以创新创意为动力,以兼具我区地方文化特色的节目、艺术精品为基础,拓展文化交流的内容和形式,发挥我区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和文化影响力,通过开展版画、书画、女子管乐、鄂伦春非物质文化等文化交流活动,吸收借鉴区域内发展丰富的文化发展成果,博采众长,推动我区文化进一步发展。(文广新局牵头;地林直相关部门,各县、区和林业局按分工负责)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实现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6—

1、推进铁路项目建设。推进富裕至加格达奇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力争纳入铁路总公司2018年开工计划;推进韩家园至黑河铁路、漠河县至满归铁路、长缨至-兴安口岸铁路工程、古莲至洛古河铁路二期工程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2018年有突破性进展,“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加格达奇区、呼玛县、漠河县牵头;铁道办、发改委、加区铁路车务段按分工负责)

2、推进公路项目建设。推进国道瓦拉干至樟岭(塔漠界)段公路、国道樟岭(塔漠界)至西林吉段公路、国道呼玛至十八站段公路、省道连崟至阿木尔(长缨)段公路、二十八站至金环岛(龙江第一湾)农村公路、省道新林至兴华公路等项目建设,年末前完成相关计划任务。(交通局牵头;各相关县、区和林业局按分工负责)

2、推进漠河口岸建设。加强与省口岸办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力争将漠河口岸纳入国家层面进行推进。与阿穆尔州政府举行会谈,加强与俄方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层面的沟通联络,共同努力,全力推进口岸工作,争取2018年年底,漠河口岸复关推进工作取得新进展。(商务局牵头;外事侨务办、漠河县按分工负责)

3、推进洛古河大桥建设。启动项目国内可研、初设编制工作,待建桥协定正式签署后,向国家发改委报批项目可研,向交通运输部报批初步设计。(交通局牵头;外事侨务办、漠河县按分工负责)

4、推进机场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漠河机场改扩建项目前期

—7— 手续审批,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全力推进呼玛县、塔河县通用机场建设项目。年底前完成选址报告编制、批复等工作。(漠河县、呼玛县、塔河县按分工负责)

(三)构建区域创新新格局,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

1、强化与揭阳市一体化发展,打造区域增长极。——推动合作园区建设。高标准推进“揭大合作产业园”和“揭大双创示范基地”等重要平台载体建设,共同推动合作园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园区办牵头;商务局、国土局、环保局、住建局,各县、区和林业局按分工负责)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两地政府行政效能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共享、交流、提高,推行并联审批,加快政务服务“一个窗口受理,网上并联审批”。(行政服务中心牵头;行署办、法制办、编委办、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国土局、环保局、住建局、工商局,各县、区和林业局按分工负责)

2、共促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创业创新水平。

——加强科技研发与转化合作。建立区域科技会商制度,协调解决区域科技合作中的重要事项;鼓励与对口合作区域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定期组织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对接等交流活动。(科技局牵头;工信委、人社局、职业学院、农林科学院等按分工负责)

——加强高校院所交流合作。鼓励与对口合作区域高校开展科技交流,促进区域间科技成果转化,共同设立创业创新基金,—8— 支持创新成果在区域内转化;引导鼓励区域内高校开展学科建设合作和联合培养学生合作,定期组织师资交流和学生互访,研究开展学分互认共享,开展职业教育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局牵头;职业学院、科技局、工信委、教育局、人社局按分工负责)

——加强创业创新合作。积极引进对口合作区域优秀的专家、团队、管理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赴我区创业创新。(创业办牵头;工信委,科技局、人社局、工商局,各县、区和林业局按分工负责)

3、搭建合作平台载体,探索共赢发展新路。

——加强合作园区共建。探索按照管理输出、政策引进、产业嫁接、财税分成等方式,在有条件的区域发展“飞地经济”和“分园区”。(商务局、园区办牵头;发改委、工信委、科技局、国土局、环保局、住建局、人社局,各县、区和林业局按分工负责)——加强多层次合作体系建设。支持与对口合作区域工商联、商会、行业协会展交流合作。通过联合组织招商队伍、联建招商网站、委托招商等方式,共同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强区域内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合作,推动我区重点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开展跨区域经营;依托大型洽谈会等展会平台,共同宣传推介名优地产品。在商超互设“名优地产品销售专区”,大力推广品牌产品。(商务局牵头;绿色产业发展处、创业办、发改委、工信委、农委、工商联,各县、区和林业局按分工负责)

—9—

4、实施相互挂职培训,推进干部人才交流。

——加强干部交流与培训。组织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在区域间开展相互挂职;结合实际,注重本地人才培养,依托各类培训平台,邀请知名企业家、学者对我区党政干部、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开展专项培训;支持我区定期赴外招聘优秀毕业生。(组织部牵头;党校、职业技术学院、编办、教育局、科技局、人社局按分工负责)

(四)加大对俄经贸合作力度,推动对外开放型经济迈出新步伐。

1、搭建平台。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第五届中俄博览会。组织企业参加边境合作洽谈会、阿穆尔州国际洽谈会、亚欧商品展销会、莫斯科绿色食品展、中国(绥芬河)国际口岸贸易博览会等展会,拓展俄远东市场。利用建设龙江丝路带和哈欧班列开通运营机遇,加大对莫斯科、对彼得堡等欧洲部分市场开拓力度,通过中俄双方企业对接洽谈活动,开拓贸易新渠道,增加贸易额度。

2、推动大项目建设。积极推动阿玛扎尔林浆一体化项目建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尽早建成投产。

3、经贸合作区建设。按照《黑龙江省境外经贸贸易合作区考核办法》要求和国家级经贸合作区标准,为北极星林业经济贸易合作区申报国家级境外园区。

4、出口基地建设。依托我区农业生产优势,打造对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扩大对俄农业合作领域。

—10—

5、培育壮大对俄经贸主体。以对俄工业园区和对外投资重点项目为载体,努力培养一批加工型、外贸型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在仓储、物流、进出口加工等领域引进有规模、有实力的外埠经贸企业到我区投资兴业,利用我区口岸过货,增加我区贸易额度,保证口岸开通后持续过货能力,保证口岸常态化开通。

6、加强能力建设。组织我区外贸、对俄投资企业参加省电子口岸平台的培训和推广工作,切实提高外贸、对俄投资企业人员技术和操作能力。

(以上六项工作由商务局牵头;园区办、外事侨务办、漠河县、加格达奇区按分工负责)

五、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统筹,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和跨地区跨部门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要事项协调推进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落实地委、行署有关部署,及时向地委、行署报告重大事项。

(二)强化政策扶持。密切跟踪国家政策动态、研究承接路径,积极对接并研究出台相应扶持政策,着力改善投资营商环境。对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园区和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在用地、用电、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三)强化舆论宣传。加大对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宣传力度,—11— 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作用,适时反映对口工作动态,分享发展成果,努力引导形成全社会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督促落实力度。加强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各项工作落实的督促检查,做好对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评估,强化重点项目建设、重大事项落实的督查,重要情况及时向地委、行署报告。根据地委、行署总体要求,积极研究出台并落实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专项政策和具体举措。

六、考核评价办法

区域协调发展相关考核工作由工作领导小组负总责,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检查考核工作。2018年底,对承担工作任务的县、区、林业局和地林直相关部门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包括各地各部门对口合作项目谋划储备的数量、领域、前期工作完成情况、入园企业数量、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指标。将此项指标纳入到地区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责任指标考核。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篇6

2013-01-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有必要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更好地抓住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机遇,积极探索和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原则,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发展,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被认为是21世纪出现的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显增加了有关城镇化的内容,显著提升了城镇化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发展方略。从“城市化”、“城镇化”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折射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变化和深入。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这样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推进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尚无先例可循,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必须要结合中国的国情、特殊性与阶段性特点。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的有力抓手,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人口市民化后的消费需求,以及庞大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建设等需求能产生巨大的需求累积效应,既能应对外需下降,又能释放城镇市民化的消费潜力,助推中国经济成长向内需拉动转型。在世界城市化浪潮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镇化已成为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承载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

区域协调发展,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更多依靠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来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针对发展战略新内涵,需要深入研究解决如下问题。

一是城镇化与区域发展格局相匹配的问题。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很不平衡,呈明显的东高西低特征,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个相对成熟的城市群都分布在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城市发育明显不足,这导致了人口长距离大规模流动、资源大跨度调运,极大增加了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成本。这种格局不利于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也不利于保障国家安全。

二是城镇化与区域发展质量相互支撑的问题。我国的城镇化存在“大城市病”、“伪城市化”、“半城市化”等诸多过度发展与失衡问题,区域与城市协调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城镇化形态上,一线城市城镇化过度发展,中小城市发展不足,城镇发展规模和层次也与区域发展不能互相支持。尽管城市规模在扩大,但中心城区、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对区域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有限,反而深陷各种大城市病和由于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所凸显出的如房价、就业、交通、治安、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

三是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结构相协调的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滞后直接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长期以来的区域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而且还形成了城市内部“新二元结构”,农村呈现空洞化趋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代价。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整体布局缺少衔接,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上易出现盲目性和同质性。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眼下中小城镇工业化的途径之一,很容易重现发达地区城镇化过程中以牺牲环保、资源枯竭、农民土地利益损失为代价的旧发展模式的弊端。

四是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特色相融合的问题。原有城镇化扩张城市、大搞建设过程中,常常忽视了与各区域优势和特点相结合,也忽视了人力、文化、自然环境、地理优势等本地资源。忽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城市发展粗放,房地产化倾向严重。城镇规划和建设严重趋同,贪大求洋,不能很好地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

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

应基于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着眼于科学发展的大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做好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发挥城镇化不可替代的融合和引领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发展战略与现代化战略衔接。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着眼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站在保障国家安全的高度,统筹研究和实施城镇化战略。城镇化布局既要遵循经济规律,也要考虑国家安全。城镇化结合区域发展和国际形势统筹布局,综合考虑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空间均衡的要求,适时研究调整优化行政区划,促进要素流动和功能整合,建立以新型城镇化为核心的区域规划,推动跨省或地区的区域合作,提升东部城镇化质量,通过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加快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有序发展。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相结合,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化城市布局、增强城市功能。既要实现“人的城镇化”,又要在县域、小城镇、重点区域实施差异化发展。要按照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路径,以“提质加速、城乡一体”为目标,逐步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并发挥其核心和辐射力,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作为重点,促进不同区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有序分工、优势互补的空间布局。

区域协调发展专题报告 篇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各区域间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的流动性也不断得到增强。资本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之一,其在各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势必对各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正致力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缩小各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促进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从理论和实证上考察资本的跨地区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借鉴Feldstein和Hofioka的模型,先考察我国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资本流动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考察资本流动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地区间资本流动的方向;二是地区间资本流动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若资本的流动性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则资本应该是从资本丰裕的地区流向资本短缺的地区,并有利于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

二、我国区域资本流动性的变动趋势

早在1980年,Feldstein和Horioka从投资和储蓄相关性的角度对资本的流动性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当一个国家的储蓄率和该国投资率的相关程度较高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就较低;反之,当一个国家的储蓄率和该国投资率的相关程度较低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就较高,因为较小的相关程度表明本国的储蓄被投资到其他国家了。他们通过构建一个度量资本流动程度的基本关系式:(I/Y)i=α+β(S/Y)i,其中(I/Y)i、(S/Y)i分别是i国的投资、储蓄与GDP的比值,系数β值的大小则描述了资本流动性的高低,β值越大(小)流动性越低(高)。他们利用该式对21个OECD国家1960~1974年间的数据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一国的投资率与该国的储蓄率是显著相关的,亦即在这21个OECD国家之间,资本的流动性是比较低的。

此后,Feldstein和Horioka的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Bayoumi(1990)运用同样的关系式估计了英国各区域资本流动的大小;Andrew(2003)等实证检验了运用储蓄和投资的相关性来分析资本流动的可靠性。Hong Kee Kim(2004)运用面板数据估计了OECD国家中拉丁美洲国家和亚洲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性,认为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1980年以后国际资本流动显著增强的趋势。

在国内,已有学者运用Feldstein和Hofioka的模型来研究我国省区之间的资本流动性,豆建民(2005)采用该模型,利用1992~2002年我国的分省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研究了国内资本的跨省流动性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麦勇和李勇(2006)也用该模型,运用我国各省份1982~2005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了我国省际的资本流动程度。

在研究我国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外资流入对我国资本流动性的影响。从外商投资对我国储蓄的影响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是资本存量、知识和技术的综合体,作为一种资本存量,外商直接投资能够缓解国内储蓄的短缺,但其对我国国内储蓄的间接影响较小(魏后凯,2002)。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影响来看,自1980~2000年间,我国的国内投资而非外商直接投资是形成我国固定资产的主要原因(武剑,2002),且外商投资形成后在我国国内各省之间再次转移的数量十分有限(张倩肖,2004)。因此,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动对我国省区间资本流动性的影响是有限的。所以,在以下的研究中,我们不考虑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资本流动性的影响。

经典的Feldstein和Hofioka模型为:

其中,Iit和Sit分别为投资和储蓄,Yit为GDP,下标i代表第i个省区,t代表时期。εit为随机扰动项。如果各省区的投资主要来源于本省的储蓄,则各省的投资率和储蓄率之间就存在高度的相关,此时在(1)中,β的值就比较高,且有β>0,较高的β值意味着较低的资本流动性。模型(1)涉及的变量仅包括各省每年的投资率和储蓄率指标。投资率在我国即为资本形成(包括固定资本形成与存货)率,储蓄率在我国没有现成的数据,根据GDP的支出法核算原理(GDP=C+S)可以知道储蓄率=1-消费率,利用1985~2006年各省区的投资率和储蓄率数据进行逐年估计,得到描述我国资本流动性的指标值时间序列{βt}(表1)。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观察到,我国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总的来说是比较高的,β值的最大值是1995年的0.67,远低于21个OECD国家间资本流动性的最小值0.871(Feldstein and Horioka,1980)。具体地,我国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5~1987年,β值较低,且不显著,说明该阶段各省的投资率与储蓄率的相关性是比较低的,也就是说该阶段各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是比较高的;第二个阶段是1988~1999年,β值较高,且均显著,说明该阶段各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相对较低;在1995年以前,资本流动性逐渐降低,之后,又逐渐下降。第三个阶段是2000~2006年,β值较低甚至为负,且P值很高,说明在这一阶段,该阶段各省的投资率与储蓄率的相关性极低,亦即在该阶段各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是很高的。

三、我国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 区域资本流向分析

在我国,各省区的利息率是一致的,所以导致资本自由流动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投资收益率。欠发达地区之所以欠发达,资本短缺是一个主要原因,即人均资本要低于发达地区的人均资本。根据资本报酬递减规律,在欠发达地区,资本作为一种稀缺要素,其回报率应该要高于发达地区的。现实的资本流动是否流向资本相对稀缺的地区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回归模型来进行检验:

式中的Capit和kit分别代表各省区的资本流入量(负数则为流出)和劳均资本存量,εit为随机扰动项,下标i、t的含义与前面同。如果我国省区间资本流动的方向是由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居多,应有α1<0。

各省的资本流入数据根据公式Capit=(Iit/Yit-Sit/Yit)GDPit来计算,各省的劳均资本存量=每年的资本存量总额/就业人口数。每年的资本存量总额数据来源于张军(2007)的估计数据,但张军的数据没有2006年的数据,在本文中,我们采用永续盘存法再估计了各省2006年的资本数据:Kit=Iit+(1-δ)Kit-1,其中I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δ为折旧率,取值0.096,与张军等(2004)的取值相同。GDP数据和资本存量数据均以1985年的不变价格来表示,GDP、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就业人口的数据均来源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考虑到各省区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我们采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方法进行估计。下面的结果是采用Eviews5.1软件对大陆地区28个省区(不含海南和西藏,重庆并入四川)1985~2006年的数据进行估计的结果:

回归结果与我们的预期完全一致,解释变量的系数小于0,且为1%显著,即我国省区间资本流动的方向是由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的。

2. 区域资本流动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

1)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

我们采用相对平均偏差(RW)方法来测算1985~2006年间我国省区间的经济差距:

式中的Rw为相对平均偏差,yi和y-分别是经济体i和所有经济体的人均GDP,p1和P分别是经济体i和所有经济体的总人口,n是经济体的个数,计算结果如表2,由表2观察到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在1985~2006年间基本态势是上升的,与已有文献的结论基本一致。

2)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

资本流动若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那么它应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为此,我们构造以下的模型来进行检验:

式中的Rw,t为描述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时间序列,CVkw,t和CVwop,ten为各省区人均资本和对外开放度的加权变异系数,将CVkw,t和CVwop,ten作为解释变量,在于投资与对外开放度的差异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因素,我们预期γ1和γ2的符号为正,βt是描述我国省区间资本流动性的时间序列,如果区域资本流动有助于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则应有γ3>0。εt为随机扰动项。

对(5)式进行估计所需的βt和Rw,t的数据,前文中已经估计。计算CVkw,t需要各省区逐年的人均资本存量数据,各省区的人均资本存量ki,t=Ki,t/POPi,t,其中Ki,t和POPi,t分别是i省区t年的资本存量和总人口,各省区资本存量数据利用Zhang Jun(2007)的数据,但Zhang Jun的数据只到2005年,2006年的各省区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公式Kit=Iit+(1-δ)Kit-1来计算,其中I为资本形成,δ为折旧率,取值0.096,与Zhang Jun(2004)相同,各省区的总人口数量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87~2007。计算CVwop,ten需要各省区逐年的对外开放度数据,对外开放度采用各省区的进出口总额与省区GDP的比值来衡量,各省区进出口总额与GDP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87~2007。为方便分析,我们利用大陆地区28省区(不含海南和西藏,重庆并入四川)1985~2006年的有关数据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回归结果表明,解释变量系数的符号均与预期相同,CVkw,t和CVwop,ten的系数分别为0.411和0.061,且分别为1%和5%显著,表明人均资本的差距和开放度差距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因素。而βt的系数为0.022,且为1%显著,这意味着较高的β值是与较大的区域经济差距相联系的,即资本流动性越低区域经济差距越大,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各省区间资本流动性的提高,对于缩小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

本文利用Feldstein and Horioka(1980)模型,考察了1985~2006年间我国各省区间的资本流动性,发现我国的省际资本流动趋势是不断增强的。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考察了区域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一是考察了我国区域资本流动的方向,发现我国的区域资本流动主要是从较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由于外省资本的流入,使得劳均资本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增长,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所导致的东部地区资金向中西部地区的流动有着密切系的关系。二是考察了资本的流动性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发现较低的资本流动性总是与较大的区域经济差距相联系的。所以,推进各省区间的经济一体化,消除省区间资本流动的障碍,将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豆建民.国内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当代财经.2005,(8):84-87.

[2]麦勇和李勇.1982-2005年中国省域资本流动差异解析[J].中国软科学.2006,(l2):79-86.

[3]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2,(4):19-26.

[4]武剑.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研究,2002,(4):27-35.

[5]张倩肖.外资流入与国内储蓄、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4,(5):107-115.

[6]杨国忠.我国民间资本投资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经济数学,2009,(3):70-75.

[7]Andrew J.Abbott,Glauco De Vita.Another Piece in the Feldsten-Horioka Puzzle.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3,50:69-89.

[8]Bayoumi T.Saving-investment Correlations:Immobile Cap-ital,Government Policy,or Endogenous Behavior IMF Staf Papers.1990,37:360387.

[9]Hongkee Kim.The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bility Using Panel Cointegration Estimators.Seoul Journal of Economics,2004,17(2):255.

“一带一路”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篇8

区域协调发展依然面临重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得到了一定优化,区域相对差距整体上呈缩小趋势,区域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要素空间配置效率有所提升。但受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和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区域协调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差异较大。总体来看,中国区域差距开始缩小,但区域间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仍然较大,甚至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例如,2014年各省人均GDP最高的天津,是最低的甘肃的4.34倍,绝对差距还有所拉大。尤其是区域发展质量差异明显,东部与中西部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十分显著。

二是区域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由于政绩考核机制和财税体制不健全等原因,各地恶性竞争、产业同构化严重。从全国看,区域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由2003年的0.809升至2010年0.829。从具体行业看,石化、钢铁等作为拉动GDP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行业,区域竞争、重复建设的情况最为严重,产能利用率仅略高于70%,导致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影响了区域发展效率。

三是人口和经济集聚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匹配。“胡焕庸线”是中国人口和经济活动分布的客观规律。但由于资源环境政策不完善、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未完全内部化等原因,导致部分地区人口和经济集聚程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不匹配,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环境退化、发展潜力透支的问题突出。例如,中国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京津冀长时间、大范围的重度雾霾天气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四是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尚不健全。中国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但受中央与地方事权关系不合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尚未理顺、财税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因素制约,区域协同发展缺乏实质性举措,区域分割、恶性竞争、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依然严重,不利于要素资源合理自由流动和空间配置效率提升,不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迎来重要契机

通过“一带一路”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推进实施,将对中国区域发展格局起到总体优化和战略提升的作用,将有助于形成内外统筹、南北互动、东中西协调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首先,将有力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型经济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以东部沿海地区为引领的对外开放格局,东部地区已深度融入全球分工和全球价值链体系,但广大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广度和深度尚有很大差距。2008年之前,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一直在90%以上。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外贸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一方面,沿海地区受外需市场萎缩影响,进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增强产业配套能力,进出口份额不断提升。2014年,中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占比已升至15%,特别是对全国进出口增量的贡献率首次超过东部,达到60.3%,如图1所示。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不断深化向东开放,加快扩大向西开放,构建全方位主动开放的格局,从而使中西部地区把贴近内需市场、临近东盟、中亚、南亚、中东欧等贸易伙伴的地缘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释放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同时,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也有助于中西部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完善外资外贸管理体制,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若干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增添新动力。

其次,将推动中国打造新的战略性增长极。过去30多年,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了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但随着发展阶段的转换,原有战略性增长极的引领带动作用有所减弱,从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协调区域发展、推动产业梯度转移、拓展发展战略空间等角度出发,必须着力打造若干新的战略性增长区域。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一些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优势突出、要素集聚能力较强的区域,如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呼包鄂榆、哈长等重点城市群,具备了成为潜在战略性增长区域的有利条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这些地区有望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集聚要素资源,提升竞争能力,形成新的战略性增长极。2014年,在全国区域增长格局中,重庆、新疆、山西、福建等“一带一路”重点省份位居前列,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体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如图2所示。

再次,将显著增强区域之间的连接性。衔接紧密、高效快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中国基础设施水平已有极大提高。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例,2003-2013年,铁路、公路密度分别提高了41.2%和140.7%;截至2014年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里程分别达到11.2和1.6万公里,均居世界第一,显著增强了区域间的连接性,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发展。然而,东中西部之间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差距依然较大。2013年,西部地区铁路、公路和高速公路密度约为东部地区的20%,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约为东部地区的60%,如表1所示。

针对中西部基础设施存在的短板,国家给予了重点投入,以铁路为例,2014年中西部铁路投资比重达78%,在投产新线中占80%,兰新高铁、拉日铁路等18个中西部铁路项目开通运营。“一带一路”战略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先导和突破口,依托国际大通道积极打造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中西部地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交通、通讯、电网、管道等基础设施水平,显著增强沿线经济带和城市群的连接性,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为要素集聚和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endprint

第四,将促进更大范围的区域协同发展。打破行政分割和利益藩篱,促进资源要素的跨区域优化配置,释放被抑制的经济增长潜力,是现阶段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就是通过统筹向东向西开放、协调沿海内陆发展,形成全方位主动开放的战略格局,进而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近年来,大范围、大尺度的区域协同协作成为重要趋势,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关中-天水经济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等合作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仍在探索之中。“一带一路”战略与现有区域发展战略有机衔接、互为依托,主要战略方向均以已有城市群、经济带为基础拓展延伸,具有立足全局、内外统筹的重要特点,如图3所示。

在国家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有助于各地区明确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深化产业投资合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对外经济合作的整体合力。近期,以互联互通为突破口,可有效推动各地区加快建立物流运输协调协作机制,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等有机衔接,共同打造高效便捷的国际运输大通道。

深化改革创新,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有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为此,中国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为区域经济高效、公平、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是加快形成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统筹国际大通道建设,构建面向东南亚、中亚、欧洲等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发展江海、铁海、陆航等多式联运,打造国际运输班列,降低物流成本。加强内陆与沿海、沿边通关协作,深入实施区域通关一体化,确保国内货物出口“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提高通关效率。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推进面向沿线国家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在内陆一体化集群发展。深化沿边开放,创新沿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开发开放试验区等政策,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

二是着力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协调四大板块、三个支撑带的关系,加快形成区域发展大协同、大合作的战略格局。以“一带一路”规划为指导,建立沿线省区的政策沟通和协调机制,明确各自功能定位,实现产业、项目、资金、人才和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避免无序竞争。深化财税、投融资、环保等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事权关系,着力消除制约要素资源跨区域合理自由流动的制度壁垒,加快构建统一市场体系。促进“一带一路”与沿海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沿边开放、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等战略的衔接互补,深化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合作,在条件良好的地区率先建立若干跨区域合作示范区。

三是大力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各地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作为缩小区域差距、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方面。以“一带一路”经济合作为契机,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民生投入的倾斜力度,着力推进沿线相关省区之间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制度衔接和一体化建设,促进劳动力跨区域合理流动,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区域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平台,让不同地区居民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是积极构建区域生态环保合作机制。“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有限,必须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应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探索建立区域生态环保合作机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以大江大河为重点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推行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以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保项目,建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

上一篇:职业规划书(软件专业)下一篇:临时机械租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