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

2022-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妈祖文化

作为共生文化的妈祖文化

摘 要:日本妈祖文化的传播,呈现出或是传承中国民间的文化信仰,或是融会佛教文化的习合文化,或是被标榜为日本本土化的信仰等特征,即带有了中国文化与日本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彼此分离的特征。这样一个具有“共生文化”性格、且根植于日常生活的“生活文化”的妈祖文化,为构思21世纪东亚文化的框架建设与未来模式提供了有利的借鉴。

关键词:妈祖;共生文化;日本

DOI: 10.14156/j.cnki.rbwtyj.2015.03.005

妈祖文化在日本的传播,曾经是一个众多学者尤为关注的问题。蒋维锬编校的《妈祖文献史料汇编 》、李献璋的《妈祖信仰研究》、蔡相煇的《妈祖信仰研究》等成果大多注重文献史料的收集与阐述;日本关西大学编辑的《东亚文化交涉研究》第2卷则收录了二阶堂善弘的《長崎唐寺の媽祖堂と祭神について》、松浦章的《清代帆船の船内祭祀——沿海地域における宗教伝播の過程において》、高桥诚一的《日本における天妃信仰の展開とその歴史地理学的側面》等一系列文章, 这些战果就妈祖信仰展开了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不过,这样的一系列研究,或者是基于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或者是基于自他文化交流的立场,或者是尝试突出日本自身的文化独特性,缺乏站在整个东亚的立场、站在未来文化模式的“终极关怀”的立场来展开研究。

日本文化的本质与特征究竟如何?21世纪的东亚文化将走向何处?抱着这样的问题意识,中国学者卞崇道(1942年-2012年)在评介加藤周一的“杂种文化论”、梅棹忠夫的“平行进化论”的基础上,指出日本文化走出了一条“共存→融合→共生”的发展道路,其最显著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生活文化”,即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来理解事物,并且在个我的层面上加以展开[1]238。这一趋向“共生”的“生活文化”之表述是否契合于日本文化?在此,抱着这样一个疑问,本论尝试就日本的妈祖文化来展开探讨,也就是通过阐述妈祖文化在日本传播的途径、演绎的方式、突出的主题来进行论证式的研究,并由此站在“共生文化论”的立场,就21世纪东亚文化的建设与构图提出展望。

一、作为“原典”传承的妈祖文化

根据长崎文化振兴运动部的研究,14世纪末至17世纪前叶,妈祖信仰在冲绳、鹿儿岛、长崎等九州各地传播开来。到了元禄年间(1688年-1704年),妈祖信仰更向茨城县、宫城县、青森县等东日本的太平洋沿岸逐渐扩散[2]7。换而言之,妈祖文化在日本最早的传承之地,就是过去作为明朝藩属国的琉球。

根据袋中《琉球神道记》卷五《天妃》记载:“天妃事:今唐人话云(袋中闻之),天妃之因名林二姐……圣父为积庆尊候,圣母为太平〔兴国〕夫人。有时昼寝,父嗔而急呼。女子惊应,曾语云:‘今梦游于海上,有五艘之舟,大风波起,我哀而以手脚取舟,一舟含于口,尔应故,舍口舟。’果有验,一舟失。其女灵,后成菩萨,济回船之灾难”[3]32。袋中(1552年-1639年),即良定,日本磐城人。庆长八(1603)年持入明之志,然因故未能前往,乃转赴琉球,深受国主礼遇。根据李献璋考证,《琉球神道记》一书起草于庆长十(1605)年,《天妃事》一则继承了中国明代吴还初《天妃娘妈传》系统,其故事情节同为出元神救助商船,且救助的方法如出一辙[4]37。

不过,程顺则《指南广义》的“天妃灵应记略”的记载更为翔实。“天妃神,姓林﹐世居福建兴化府莆田县湄洲屿。五代闽时﹐都巡检林公(讳愿,字惟悫)之第六女也。母王氏,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诞妃于寝室时,有祥光、异香绕室。……幼而聪颖﹐不类诸女。甫八岁﹐从塾师训读﹐悉解文义。自十岁后﹐常喜净几焚香诵经﹐旦暮未尝少懈。十三岁时﹐有老道士玄通者﹐授妃‘玄微秘法’﹐妃受之﹐悉悟诸要典。十六岁﹐窥井得铜符﹐遂灵通变化﹐驱邪救世。且机上救亲﹐挂席渡江﹐降服二神(顺风耳﹑千里眼),而皈正教。屡因显著神异﹐众号曰‘通贤灵女’。二十八岁道成﹐白日飞升,时太宗雍熙四年丁亥秋重九日也。是后常衣朱衣飞翻海上﹐里人祠之”[3]104。不仅如此,该书还详细记载了妈祖不断显圣、累次加封,一直延续到清代的故事。程顺则(1663年-1735年),琉球国久米村人,明初闽人“三十六姓”后裔,精通汉文。1708年编撰《指南广义》,详细校明中琉往返针路,记载地理、天文、气象等航海重要资料,亦收录不少关涉妈祖信仰的史料,成为妈祖信仰传播琉球的见证。

如果说琉球的妈祖信仰大多是基于中国东南沿海的传说而加以承袭的话,那么,日本本土的妈祖传说则带有针对“中华帝国”的一大想象。依照高玄岱《大日本镇西萨摩州娘妈山碑记》的记载:“我大日本国萨摩州川边郡加世田娘妈山宫庙,其来尚矣。古老之言曰,有中华神女,机上闭睫游神,颜色顿变,手持梭,足踏机轴而眠,其状若有所挟。母怪急呼之,醒而梭坠。神女泣曰:‘阿父无恙,兄没矣。’顷而报至,果然。彼时,父于怒涛中几溺,似有护者,获安。兄舟忽然舵摧,真覆莫救。神女酷哀,出柔软音誓愿曰:‘当来世海中遇难者,念我乞救护,我必应之,令得度脱。’遂投身入海。其肉体临此,皮肤丽如桃花,身体软如活人。观者如堵,远近大惊之;知其非凡人也。举而以礼葬焉。后三年,中华来寻彼,欲令其神骨以归葬云”a。高玄岱,鹿儿岛藩儒官,号称“日本才子”,祖籍福建漳州,其父高超方于1643年任日本唐大通事,因其属渤海高观后,故改为日本姓名渤海久兵卫,成为日本人渤海氏。在此,围绕“娘妈山宫庙”这一故事,最为形象地再现了“中华神女”化身为神,成为“娘妈”,即妈祖的来源。在这一故事中,神女具有未卜先知的神通,具有为救遇难者而牺牲自己的精神,具有投海而死却栩栩如生的造化,故而带有了“中华”妈祖文化原典的内涵。

妈祖文化原本来自唐人信仰,应该是中国人抵达日本长崎之后所形成的信仰,但是这一信仰到了日本人的历史表述之中,则出现“变异体”b式的、多重性的文学样本。在此,日本人直接传承中国民间的文化信仰,更是采取了丰富的想象,提炼出林氏之女、生有灵异、言及父母、梦中救亲、漂来神木、托梦建庙等一系列故事,构成以中国传说为基底的、具有共通性的想象与建构的妈祖文化,且这样的妈祖文化直接指向中国传说的原典。因此,笔者在此可以将这一文化形态称之为作为“原典”传承的妈祖文化。

二、作为神佛习合的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传播到日本本土,离不开作为传播者的唐人。长崎最为著名的妈祖信仰,源自“以妈祖堂、关帝庙为主体”[5]68而兴建的唐三寺。根据长崎君舒《长崎图志》记载:“(兴福寺)海天司命堂,中央祀天妃及千里眼、顺风耳二鬼。旁置关王并周仓、关平。又祀三关大帝及顺风耳、千里眼二鬼”[3]99。绕田喻义《长崎名胜图绘》记载则更为翔实:“(崇福寺)妈祖堂,在本殿之后左门的正对面,奉安船神天后圣母像。妈祖旁边有两躯侍婢像,前面是千里眼、顺风耳两鬼的立像,左右相对,均是唐(中国)制作的。右坛祀九鲤湖八仙,右大道公。……(福济寺)青莲堂,右之间(奉祀关帝的地方)之匾额叫“东海梅岑”;左之间(奉祀天妃、水神、土神的地方)之匾额写为“普天慈母”。妈祖旗,以升降“落起落”这一族取名,在大观门前。左右两基,围约耳尺,长约七八间。妈祖坛,天妃像(海神也。女子像,旁侍女两人。在大士之左坛祭之)……封锁天妃坛的左傍”[3]160-161。

妈祖文化作为道教文化,之所以与佛教文化出现交涉,乃是鉴于天主教与日本本土信仰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而后导致岛原之乱与日本的“锁国”。《长崎宝录大成》卷六《寺院开创之部》就曾记载:“唐船入津,最初(担忧官吏)严格查鉴是否尊信天主教,且祈愿海上往来平安, ……故于市中自称福州寺。”换言之,为了避免被视之为天主教信仰,故而往来于长崎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唐人不得不采取佛教的方式兴建庙宇,举行祭祀,将妈祖文化装饰为佛教文化,由此也就顺应日本的文化大势,得以长时期地保留下来。

西川如见(1648年-1724年),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其著述的《华夷通商考》(1695年)卷二记述了唐船入港的盛况:“来长崎的唐人,号船菩萨者,第一是妈祖,也号姥妈。本福建兴化林氏之女,没于大海而成神,神威显现,护渡海之船。谥天妃之尊号,又号圣母,观世音之化身云云。萨摩国野间权现即姥妈神也。野间则姥妈之和音也。……航来长崎的唐船,必有港口放石火矢;抛锚必鸣金鼓祝贺。……又在同一港中,当一船货物装卸完毕之后把菩萨从船上卸下,或返航让菩萨乘船的时候,沿途始终鸣金鼓吹喇叭”[3]53。

不仅如此,西川如见《长崎夜话草》卷一亦记载:“萨摩国有野间山……观音之灵地。福建……渔家林氏之生有灵异。十余岁时说,我即海神之化身,要入海保护往来之船,不久淹死海中,其尸体漂流到萨摩的海边,被打捞起来,葬于山下。从此以后,此山号野间权现,野间的和训即唐韵老妈的转语。……唐船在洋中初见此山时,烧纸钱,鸣金鼓而拜祭”[3]101。《长崎夜话草》成书于日本享保四(1719)年,西川如见采用《大日本国镇西萨摩州娘妈山碑记》的“漂着说”,更比《华夷通商考》进一步解释了“野间即姥妈”说。“姥妈”“老妈”应都是妈祖民间神名“娘妈”的讹音。在此,海神化身的林氏之女直接飘到日本萨摩,一下子成为日本的神祗。

不过,这一故事之中,妈祖究竟是如何漂流至萨摩投海保护往来之船,为何淹死海中,究竟何人或者说是否林姓子孙将之埋葬于此,一切皆是未知,只是留下一段“灵异”的故事。不过,根据“野间山”的传言:“中天竺摩伽陀国王子乘飞车来止山下,旌其驻跸曰神渡既而此去他山,脱其王冠留之。国人名其山曰冠岳山,立祠号冠岳权现。又去它山缷紫衣裙留山,立祠号紫尾权现。终去之纪州熊野山,其国人立祠号熊野大权现”[3]113。正如观音、中天竺等佛教术语所示,日本人将妈祖文化与佛教信仰结合在一起,也就是站在一个“神佛习合”的立场来解读来自唐土的妈祖文化a。

换而言之,妈祖文化的“变异体”式的、多重性的文学样本,在此则是体现为一个融会佛教文化的“神佛习合”文化。这一文化契合日本人将妈祖奉称为“菩萨”、举行“菩萨扬”活动的历史事实,也以长崎“妈祖”巡游的形式得以保留下来,一直流传到现在a。

三、作为日本“神道”的妈祖文化

事实上,日本不仅保留了作为“原典”传承的妈祖文化,梳理了作为融会佛教文化的“神佛习合”文化,还树立了以自身神话传说为底蕴的、也就是日本化的妈祖文化。即便是在日本长崎妈祖文化的传播之中,亦可以找到一个“纯粹日本化”的文化内涵。

首先,根据白尾国柱《鹿儿藩名胜考》卷三的记载:“娘妈堂……相传:明人林氏避乱来此,始为祠祀之所。……又曰‘娘妈神来到于今,七八世矣’。野间权现祠:……祭神,东宫二座:东宫为伊奘诺尊、伊奘冉尊。西宫五座:琼琼杵尊、木花开耶姬、火火出见尊、火阑降命、火明命。……西宫会祭娘妈妇人,见于地志略……娘妈另外在山中……东宫是天文二十三年九月,西宫是永禄十年九月二十日,梅丘君再兴,大穷装饰。日后为风雨所破,合东西两宫合祭一宫。相传:明人林氏避乱来此,其子孙称林氏者三四户,今居于片浦”[3]141。针对“野间权现”,日本学者藤田明良指出,其最大特征就是成为日本船夫们的朝拜对象[2]90。野间权现东宫保持了传统的熊野权现,乃是日本最具传统、最为广泛的船夫和渔民所崇尚的熊野系列神;西宫则是娘妈权现,为航海人提供“奉修娘妈山大权现顺风相送祈所”护身牌,这一权现的形象,可谓是日本化的妈祖形象。根据1923年长崎市政府编撰的《长崎市史》记载:“神官梦见汉土船神娘妈(妈祖),娘妈言之,若是将吾安置并祭祀,可守护海上和汉诸船免于海难。神官于岸边见漂至之木像,即于山顶建宫庙供奉,视妈祖为日之山大权现,顶礼膜拜”[6]467。在此所谓“日之山大权限”,也可以理解为太阳神、即日本“天照大御神”(女性)信仰的一大呈现b。换言之,妈祖信仰在此与日本天照大御神结合在一起,成为天照大御神的神化分身之一。

尽管日本遵循妈祖文化来自大明朝林氏、出于地志略的记载,但是“妈祖”在此成为日本神祗之一,且与日本神话的创世大神伊奘诺尊、伊奘冉尊,与日本天皇的祖先天照大御神一道被世人祭祀。也就是说,妈祖文化被赋予日本“神道”文化的深刻内涵。不过,与日本的天皇信仰相融合固然成就了妈祖文化的一种“正统性”,但是与日本本土的地方信仰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才是妈祖文化得以在日本不断传承下来的关键之所在。

中国学者曾就妈祖信仰与日本本州茨城县“弟橘媛神社”信仰的关联展开研究,指出二者之间存在着习俗融合[7]269-271。不过,就九州的妈祖信仰而言,根据山本胜秀《三国名胜图绘》记载:“在唐渚(府城之南)中村,……此地有辨才神社,唐人所建,取名雀宫。”而后记载:“照岛,在串水(木)野平浦的海中,离海岸约一町。岛上建有松尾大明神祠,祭大已贵命”[3]165-166。根据学者李献璋的研究,唐人在鹿儿岛海滨建立“雀宫”神祠,“祈求海上平安,可认为是妈祖。《名胜图绘》把此祠当作辨才神社,是按照日本人自己的观念变化的结果;位于日置郡照岛上的松尾大明神祠,因松尾发音‘马知’,与妈祖的发音相仿,应该可认为是和妈祖传说相结合”[3]166的一个结果。换言之,在日本随处可见妈祖文化与日本本土信仰、尤其是地方性的信仰相结合的传承遗迹。如果说妈祖与日本神话的创始大神、天照大御神一道祭祀,代表着一种国家形式的信仰习合的话,那么,以“雀宫”“松尾”为例,亦代表着妈祖文化真正地走向日本民间,成就了作为日本“神道”的妈祖文化之

形态。

在此,妈祖文化的“变异体”式的、多重性的文学样本,则是被标榜为日本本土化的信仰,将之与日本的古代神话人物、尤其是天照大御神串联在一起,演绎出新的日本神道信仰。换言之,妈祖文化成为日本构建多元文化共生的一个文化载体,同时也是日本自身文化多元性、多重性的有效佐证之一。

结 论

概而言之,日本的妈祖文化的传播,呈现出一个或是传承中国民间的文化信仰,或是融会佛教文化的习合文化,或是被标榜为日本本土化的信仰,即带有了中国文化与日本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彼此分离的特征。不仅如此,日本针对妈祖文化的改写,可以说也最大限度地通过缘起的确认,使自身的故事传说或者文学叙述具有一种“原生态”的、直接指向古典的,即自我存在的“根源性”的性格。这样的文化传承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自外来文化到本土文化的线性结构,而是呈现为一个多元文化共生的文化氛围,且带有直接接续古典原型的原始性格。

依照卞崇道的日本文化论,可以确认,妈祖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与演绎确实呈现为一条“共存→融合→共生”的轨迹,妈祖文化在日本的主题转型,亦呈现出作为“生活文化”而与国家信仰、地方信仰相融合的一大背景。但是,正如本论所阐述的,“共存→融合→共生”的模式没有彻底摆脱一个线性结构,亦不足以如实地再现出妈祖文化在日本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且与佛教文化、日本神道文化“共存共生”的存在样态。或许只有回归到“多元文化共生”的立场,才能抓住妈祖文化在日本的存在实质与根本意义之所在。就此而言,如果说21世纪的东亚文化的建设与构图需要这样一个多元共生的逻辑的话,那么妈祖文化就可以作为一个实存的文化形式,并可以为这一建设与构图提供样本,由此可以找到妈祖文化的东亚意义与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 卞崇道. 融合与共生—东亚视域中的日本哲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8.

[2] 長崎県文化·运动振兴部. 媽祖に関する調査研究報告書[R]. 长崎: 康真堂, 2010.

[3] 蒋维锬. 妈祖文献史料汇编: 第一辑碑记卷[M]. 北京: 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7.

[4] 李献璋: 妈祖信仰研究[M]. 郑彭年, 译. 澳门: 澳门海事博物馆出版, 1995.

[5] 内田直作. 日本華僑社会の研究[M]. 东京: 同文馆, 1949.

[6] 长崎市役所. 長崎市史 地志編 仏寺部(上)[G]. 长崎: 长崎县志, 1981.

[7] 张丽娟, 高致华. 中国天妃信仰和日本弟橘媛信仰的关联与连结[J]. 宗教学研究, 2011(2): 269-271.

[责任编辑 孙 丽]

Mazu Culture as a Symbiotic Culture —— A Case Study of the Spread of Mazu Culture in Japan

LIN Ji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Putian University, Putian, Fujian, 351100, China)

作者:林晶

第2篇:天津近代城市文化转型时期妈祖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妈祖文化,城市文化,转型时期,特点

[

妈祖文化在天津源远流长,并在天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天津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始于元代,历经元、明、清各朝皇帝对妈祖的多次敕封,伴随着天津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至清朝中期,妈祖已经完成了由人到神的转变,妈祖文化逐步成为天津传统城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并达到其鼎盛时期。1860年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天津被辟为商埠,城市经济社会的转型,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作为这一转型在城市文化领域内的直接反映,妈祖文化在天津城市的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开始转变,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天津近代城市化进程中经济与文化转型的特色

“文化”作为一个特定的内涵,直接反映着一定时期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天津城市的经济近代化与文化转型基本上是同时起步的,但两者的进程却迥然有异。19世纪中后期,由于受到外来经济的影响和资本的输入,中国传统的城市经济结构发生了裂变,城市的经营模式由封闭的、保守的、自给自足的模式向开放型的、流通性的、世界性的方向转换,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加速增长,城市功能更加齐全。到了19世纪末期,天津以其城市规模和经济繁荣程度而成为中国北方最繁华的近代化大都市。

伴随着天津近代化大都市地位的确立,特别是城市开埠后,西方文明、文化的大量涌人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城市文化也开始了由传统向近代化的转型。但与同时代的上海等大都会相比而言,天津整体的表现是比较缓慢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旧教育的转换。教育属于文化的范畴,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直接反映出近代城市文化“转型”的侧面。它最初表现在中国封建教育体制的解体和西学地位的攀升。中国传统教育的载体——书院、私塾,完全是为封建科举制度服务的,是为维护皇权统治培养和选拔人才的。而西式教育讲的是科学和技能,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这无疑为求学者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实用、广阔的空间。开埠后的天津是中国最先引进西式教育的城市之一,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先后创办了水师学堂和电报学堂,“酌参西国成规……报考学生入学肄业”,“雇用洋人教习中国学生”,其投入和规模在中国也是首屈一指的。虽说这种西式学校是洋务运动的产物,其办学的目的和课程设置完全是为军事服务的,但毕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时,一些接受过西方教育的有志之士也随之发出加快建立西式学校的倡议,言明种种益处。但这种呼声并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和认同。相反,传统教育在天津开埠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持续发展,并受到市民阶层不同程度的欢迎。首先是为城市下层民众兴办的义学大量出现,19世纪80年代,天津共有义学30余处。其次,比义学层次高的书院,自70年代至80年代也继续增加,知名的有会文书院、集贤书院、稽古书院等。为了适应科举内容的变化,书院以教授经文、经解、策论、诗文等为主。“然而,直到20世纪以前,比起传统教育来,天津的近代教育事业并没有多大的起色。城市中的绝大多数的青年和他们的家长,宁愿接受传统的教育而不愿意接受近代教育,尽管接受近代教育可享受优厚的待遇”。

(二)城市文化从传统向近代化的转型,还表现在西方文化对城市主体的影响方面——人的观念的转变和生存方式的更新。天津人对西方的器物文化——诸如电灯、自来水、道路交通等物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比较容易接受,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热情。这是因为它确实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对西方的精神文化——宗教、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生存方式,总体上而言是排拒的。在开埠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天津同时存在着华界区和租界区,构成城市社会两个不同的层面,两种异质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空间。华界区集中在天津的老城及周边地区,这里的天津人大都世代为邻,居住在封闭的四合院和简陋的大杂院里。狭窄的生存空间、相对稳定的生活秩序,使传统的思维模式、生活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最容易沿袭而难以改变,而新的、外来的事物更难于渗透其间。妈祖文化成为天津华界区重要的民俗文化,以“皇会”作为典型的表现形式也得以长期在这个区域生存下来。租界区则是另一番天地,西方文明、西方文化最先在这里登陆、扩展,表现得异常活跃。生活在租界的人大都居住在风格迥异的小洋楼里,追求着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享受着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但是租界区毕竟存在时间短暂、区域狭小,特别是其间不中不洋、中西杂陈的生存形态,引起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轻视,也使得那些身在其中的中国人感到自卑。文化上的屏障往往比地理距离更能隔绝两种文化的交流。

(三)城市文化从传统向近代化转型,还表现在城市新的主流文化的形成。而当时天津城市文化尚处于转型时期的无序、多元组合的状态,新的主流文化还没有形成。近代天津长时间并存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华界文化和租界文化,两者在很长的时间内处于隔绝状态,并没有找到融会点。以妈祖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处于华界文化的中心,一直在城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始终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主体上对西方文化的排拒,使天津在19世纪末成为近代大都市的同时,并未完成城市文化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近代天津城市文化的转型大约完成于20世纪初期,其标志就是西式教育的普及与新闻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新的思维观念和价值观的形成,新型文化市场的形成和不断完善。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天津更以其经济实力、市场规模和人口构成状况,跃居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仅次于上海。与大城市相适应的是都会文化的形成,包含企业文化、金融文化、商品文化、建筑文化、科技文化、教育文化、传媒文化、竞技文化、艺术文化、消闲文化等等,交相辉映、多姿多彩,在北方城市中独占鳌头。在这一社会环境下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妈祖文化,影响已日趋衰微。

二、天津近代城市文化转型时期妈祖文化的特点

天津经济近代化历程开始于19世纪中叶,伴随天津近代化大都市地位的确立,特别是城市开埠后,西方文明、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城市文化也开始了由传统向近代化的转型。到20世纪初,天津已经建立起新型的主流城市文化。通过对天津城市文化转型进程中妈祖文化的考察,我们发现存在以下特点:

(一)天津历来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它基本是由两个文化板块组成的,一个是以海河两岸为中心的码头文化板块,还有一个外来的租界文化板块。其中码头文化板块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以妈祖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它是形成天津城市文化的源泉,“皇会”则是天津妈祖文化特色的集中表现形式。在近代天津城市社会生活中,由于这两个文化板块长期并存,彼此间缺乏有效

的沟通,因此融合的速度较为缓慢,妈祖文化始终在天津城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也造就天津成为中国乃至国际上的妈祖文化中心之一。尽管在19世纪中叶,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经济都会和文化中心的地位得以确立,但妈祖文化对天津的影响在国内各地却是独一无二的。直到20世纪初,两大文化板块历经长期的撞击、调适、共存和融合,新型的多元城市文化确立之时,这种影响才逐步减小。

(二)妈祖文化属于民俗范畴,而民俗则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异的历史流动载体,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由这一历史决定的民族心理特征、文化特质。一种民俗形成以后,反过来会对人类构成很大影响。同时人类创造民俗文化原本是为了增进生活的舒适,结果也深受其束缚,一举一动都表现出文化的影响力、塑模力。妈祖文化经过在天津长期的传播,日益繁荣,因此聚集起无数妈祖信徒和遍布各地的妈祖庙宇,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妈祖文化氛围。首先是妈祖神灵能够迎合本地的民俗文化。尔后,本地的民俗文化又借附着妈祖的种种美丽传说,形成天津自己独特的地方民俗。妈祖是女神,她不但具有神的博大胸怀,又有一般女性慈悲、善良、朴实的美德,于是,以妈祖为中心的地方民俗又形成不同于以其他神为主神的地方民俗。其次,信徒对妈祖的虔诚信仰,集中体现在每年三月二十三日诞辰节的庆祝活动上,这个活动在天津后来逐步发展为闻名各地的“皇会”。当日各地信徒都要在天后宫一带举行盛大庙会,这些庙会和当地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形成独特的祭拜仪式,亦即妈祖民俗文化。妈祖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成为天津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发挥着其他说教无法达到的教化功能,从而对社会发展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影响。

随着城市文化从传统向近代化的迅速转型,在20世纪初天津的社会生活中,这种情况已悄然发生变化。人们开始试图从全新的价值观的角度,采用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妈祖文化的价值观,尤其是在天津典型的表现形式“皇会”内在的经济功能重新进行解读和定位,并得出新的结论,这既充分反映出人们认识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必然对妈祖文化的社会地位形成明显的冲击和影响。

(三)文化整合的结果必然是创新,而文化的创新又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之上。历史上的天津文化发展历经许多阶段,其中清朝康雍乾时期是一个重要阶段,而这一阶段也正是天津经济水平发展,经济地位提高的重要时期。在此基础上,妈祖文化历经元明时期在津的发生、发展历程,已经达到繁荣阶段,突出表现为“皇会”举办的规模之大和影响范围之广上。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由于受到外来经济的影响和资本的注入,中国传统的城市经济结构发生了裂变,城市的经营模式由封闭的、保守的、自给自足的向开放型的、流通性的、世界性的方向转换,天津的经济近代化历程正是从此起步的。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加速增长,城市功能更加齐全,到20世纪初天津以其城市规模和经济繁荣程度而成为中国北方最繁华的近代化大都市。

随着天津经济近代化的进程,天津城市文化的转型也逐步完成,新的城市主流文化已经形成,新兴的文化市场不断完善。在这一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尝试用新盼方法论,来审视天津传统的妈祖文化,对其功能重新定位,因此妈祖文化在天津城市生活中的作用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晚清政府、天津的地方当局,以及热衷于皇会的士绅,出于各自的目的,采取非常的手段,甚至将每年皇会活动日期不仅订在妈祖的诞辰日(农历三月二十三)外,又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慈禧太后的生日(农历十月初十)下令举办皇会,并采取种种措施来聚敛人气,试图重新振兴这一活动,但实际效果不彰。因此,可以说天津妈祖信仰引发的经济、文娱行为的吸引力最终超越了宗教吸引力,崇拜神灵的宗教目的被喧闹的经济、文娱活动所遮蔽、替代;而当城市发展使人们对皇会所带来的经济、文娱活动需求降低,再逢时局动荡、经济环境萧条导致其衰落、停止,对祭祀妈祖的热情降温。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而高品位的文化形态反过来又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进人民国时期后,天津的经济发展步伐是巨大的,逐步成为中国北方的最大经济中心。经济的腾飞使人们的就业格局、物质生活、思想观念、消费理念等都受到很大冲击,经济的发展促使天津城市社会生活面貌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天津城市文化的品位进一步得到提升。作为传统文化重要内涵之一的妈祖文化的地位,已经处于一蹶不振的境地。其间尽管在1924年和1936年在天津曾经相继举办“皇会”等酬神活动,但由于“其意义已由宗教的而变为政治的了”,效果自然不佳。

妈祖崇拜在天津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天津城市化的进程是息息相关的,并随着天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不同的阶段,而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历经一个起源、传播、发展和衰落的过程。

妈祖文化作为天津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始于元代。那时在天津地区设立了海津镇,天津城市随之崛起,并进入漕运时代。历经天津城市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及元、明、清各朝皇帝对妈祖的多次敕封,至清朝中期妈祖已经完成了由人到神的转变,妈祖文化也随之而逐步成为天津传统的城市文化,并达到其鼎盛时期。1860年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天津被辟为商埠,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城市社会逐步转型。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城市经济功能的改变,文化转型的开始,以妈祖文化为代表的传统城市文化不可避免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步扭转,他们开始重新审视妈祖文化在天津城市社会生活中的定位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妈祖文化逐步被赋予新的内涵,人们把生活中的一切希望和祈求,包括生儿育女,发财致富.消灾祛病,一切的愿望都寄托在妈祖的身上。妈祖俨然就变成了一个至高无上的民间偶像,成为一个护佑黎民百姓法力无边的神灵。同时,由于受到天津城市文化转型较为缓慢的宏观环境影响,妈祖文化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仍对城市生活产生着广泛的影响,直到上世纪初。

[作者简介]方广岭(1963-),男,天津图书馆历史文献部馆员,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在职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倪金荣]

孔子的“游艺”与庄子的“游心”

孔子“游于艺”的“艺”有文化的涵义,与西方Culture一词意义相近。“游于艺”是孔子政治失意后所采取的一种生活和心多安顿方式,也是后世失意者医治心灵痛苦的屡试不爽的良药和文化艺术得以产生、兴盛的动力之一。孔子的“游于艺”是朝着超越世俗、恢复自我天性发展;庄子的“游心”则要求进一步摆脱一切世俗的、功利的、工具的羁绊.完全返回到人的本性,使心灵更为开放、更为广阔、更为纯净,更适合想象的自由驰骋和人格的自我张扬。尽管庄子否定孔子所念念不忘的礼乐文化,但他的“逍遥游”从来都不是脱离实有而游于虚无,而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逻辑升华过程。在哲学层面上,他“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在人性层面上他要求“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在艺术层面上他讲“道进于技”,“以天合天”。这些都与孔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兼容会通而不互相抵触。因而,庄子的“游心”实际上是孔子“游艺”的逻辑展开,这也是后世“游艺”者往往徘徊于孔、庄之间的根本原因。

(摘自《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作者李生龙)

作者:方广岭

第3篇:妈祖文化思想内涵及其影响

【摘 要】文章以妈祖文化思想内涵及影响为写作对象,首先介绍了妈祖文化与海神崇拜,接着分析了妈祖文化的思想内涵,分别从儒家思想和劳苦大众不畏艰辛两个方向进行论述,最后阐述了妈祖文化的影响。妈祖文化是两岸甚至全世界的统一情结,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妈祖 文化 思想

一、媽祖文化与海神崇拜

(一)背景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山多地少。历史上从六朝时期开始有大批中原人为躲避战乱而南迁入闽,导致外来移民大量增加。加上本地人口的繁衍,人口对土地的要求日益增加。为了缓解生存压力,很多人被迫到海上寻求发展,海洋渔业成为福建地区的重要产业。福建人民将生命托付给了大海,过着靠海为生的生活,他们长期以海为家,以打鱼为生。由于海上生活需要跟惊涛骇浪搏斗,常常险象环生,海难时有发生,便出现了以妈祖崇拜为主的海神崇拜。

(二)妈祖崇拜产生

关于妈祖文化,历史上许多著名学者都曾涉及过该领域,现在很多学者也进行了细致研究,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理论体系[1]。从文化内涵上讲,妈祖一生相对短暂,并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可供研究。妈祖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是一股巨大精神力量。在妈祖去世之后,人们按照自己意愿将她塑造成护国为民、可敬可爱的女神,最终目的是教育子孙后代并弘扬民族精神[2]。在明代,明成祖永乐为妈祖题词,对妈祖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这说明很多政治家和思想家都非常重视妈祖文化,积极发挥妈祖的教化功能,使妈祖成为当地群众信仰,进一步推动国家昌盛、民族团结。从神的角度进行分析,妈祖已经高达千岁,在岁月变迁中,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但是人们对于妈祖的信仰却没有任何改变。

二、妈祖文化思想内涵

(一)妈祖文化儒学思想情结

1.无私大爱精神与儒家思想中的“仁”

在儒家思想中,“仁”是核心思想。妈祖是一个女神,对于妈祖来说,当人们遭受灾难时,她会祈祷上天救济民众;当然人们生病需要救治时,她会慷慨行医;当海盗抢夺民众时,她会带领群众打击海盗。妈祖信仰之所以可以深入人心,主要是因为她生前救百姓于水火。这正是孔子思想中最为高尚的仁爱精神。

在战乱年代,福建等地区强行征兵,各地男丁都派往前线,女人负责从事运输。无数人死在了征兵途中,尸横遍野。妈祖借助宗教力量在莆田地区进行救人,最终成为了人见人爱的妈祖。

妈祖是海上女神,在成仙之前保护人们出海安全,使当地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在妈祖21岁时,莆田遭遇了特大旱灾,河流断流,民不聊生。妈祖在人们的期盼中向上天祷告,过一会儿,乌云飘来,雷雨交加,给大地带来了及时雨。这些都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仁爱精神,是妈祖文化的精华所在。

2.保家护国精神与儒家思想中的“忠”

根据民间传说,妈祖成仙之后,其法力不仅仅限于救百姓于危难,更多是保护海域安全。在宋朝时期,妈祖形象开始向公务之神进行转变,可以帮助国家行使官方技能,如拯救危难、抵御外侵、保护外交使节及货物运输等。

对于封建王朝来说,为了适应自身统治需要多次对妈祖进行封赏,封赏称号非常珍贵。根据史料记载,宋朝时期一共封赏了13次,内容大多与国家安全有关,有抵御海盗入侵,有为了救解灾害。元朝时期封赏次数有5次,主要是与海运有关。明朝封赏4次,主要是为了通关外贸。清朝封赏6次,主要是征剿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康熙十九年(1680),清政府收复了厦门和金门,封妈祖为护国之神。施琅顺利收复台湾,在很多文献中都体现了妈祖显灵描述。由此可见,这些事迹虽然属于国家职能范畴,但是通过妈祖进行表达,足以见得当时政府对于妈祖忠君形象进行宣传的力度。

3.孝顺父母精神与儒家思想中的“孝”

在妈祖许多传说中,感恩父母行动也非常多。在妈祖成仙之后,其父母也得到追封,此举和儒家社会中家庭社会单元原理非常相似。在我国封建社会,家庭组建是以孝道为核心,教化人们顺从专制统治,忠诚是最基本素质。封建统治者利用妈祖在社会底层的号召力,由于妈祖终身未嫁,因此,将其重心侧重于君臣、父子这两种封建统治中。

第一,妈祖封号是由皇帝封赏的,妈祖具有建功立业的能力,辅佐朝廷,因此得到皇帝的赏识。妈祖祭祀非常正规,在封建社会是非常正式的仪式。

第二,妈祖救父亲的行为非常值得称赞,更应当发扬光大,为许多沿海地区渔民树立了孝的模范。在妈祖文化中,儒家思想非常流行,而儒家思想也借助妈祖形象对人民进行教化。

(二)妈祖思想体现的是劳苦大众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的情结

渔民俗称讨海人,对于闽台地区人们来说,海上生活风险与机遇并存。闽台地区人们敢于冒险,不畏艰难,很多人能顷刻间获得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利益。在闽台文化中,流行“行船走马三分命”的谚语,生动地反映了当地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为了可以获得更多利润,很多人常常以自己身家性命作为赌注,冒险随之而来。在闽台话中还流传着“输输笑笑”这句谚语,就是用平常心去看待输赢,无论是输还是赢都是一笑了之。正是闽台人这种赢得起放得下、不怕血本无归的心理素质,使得很多闽台人在波涛汹涌大浪中经受住考验,成为了最终胜利者[3]。妈祖作为海上女神,在茫茫大海上飘行,哪里有海难,她便赶去营救落难者,给人们带来安全、好运、吉祥。

三、影响

(一)妈祖文化凝聚是全世界及两岸统一情结

妈祖不仅是中国著名海神,也是世界著名海神,尤其对于海峡两岸人们来说家喻户晓。自宋朝以来,对妈祖信仰代代相传。根据统计,自唐朝以来,大陆人为了逃避战乱而躲至台湾的人数不断增多,尤其是福建沿海地区的人们为了避免天灾常常举家迁到台湾。1905年,台湾总人口为304万人,其中福建人大概250万,占总人数82%。1926年,汉族居住群众有370多万,福建籍占85%。1943年,台湾居民共有610万,福建籍居民占了83.3%。移居至台湾,把祖籍地的信仰文化特别是妈祖信仰也带到了台湾。

对于福建和台湾来说,两岸居民都面对一片汪洋大海,通常需要依靠海洋生活,很多人以捕鱼为生。无论是出海捕鱼还是航海捕鱼,人们都希望平安无事,生意兴旺发达,而妈祖文化就满足了两岸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在郑和七下西洋过程中,郑和所带护身符就是妈祖。每当遇到险情时,郑和船队都依靠妈祖化险为夷。在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相传就是选择了良辰吉日,祭祀妈祖,最终使得军队大获全胜[4]。

自从台湾当局允许民众到大陆探亲之后,成千上万的台湾同胞踏上返乡之旅、寻根之源。他们都拿到了妈祖分身回到了台湾,希望妈祖可以保佑他们[5]。

由此可见,台湾根在大陆,台湾源也在大陆,台湾与大陆一脉相承,同根同种。随着妈祖文化不断发展,两岸人民群众拥有共同信仰基础,台湾地区对于妈祖认同就是对大陆认同,对祖国认同。由于两岸民众拥有共同信仰,几百年来这些信仰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今天,闽台地区的妈祖信仰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深入人心,它有利于构建乡情,有利于培养民族和谐情感,有利于维护民族根本利益。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妈祖为两岸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妈祖文化体现海丝情结

在近千年的信仰历史中,妈祖史迹逐渐遍布中国漫长的海岸线,流播到东南亚、日本、朝鲜及欧美等国家,妈祖信仰成为世界上传播范围最广的中国古代民间信仰形态。在一带一路倡导之下,我们应当让妈祖文化融入到一带一路中,树立妈祖品牌,增强祖国认同感,提升凝聚力。在妈祖文化中,妈祖保佑出海人可以顺利到达彼岸,保佑当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完全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因此妈祖文化也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情结,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保障护航。

參考文献:

[1]谢重光.妈祖文化:建构东亚共同体的重要精神资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2):47-51.

[2]郑衡泌.妈祖信仰分布的地理特征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19-27.

[3]田真.论海峡两岸的妈祖文化[J].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13,(16):84-87.

[4]谢重光.试论妈祖信仰的社会功能[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1):68-71.

[5]蒋维锬.妈祖文化热的在认识[J].东南学术,2014,(S):224-227.

作者:范佳平

第4篇: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的平面设计

据福建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保存的由清代林清标编著的《敕封天后志》记载,妈祖原名林默,也叫林默娘,生前兰心慧质,经常在海上抢救遇险渔民,为邻里和过往的海上商贾渔民做了许多好事,比如驱除怪风、收伏晏公、恳请治病、解除水患等,记载都是关于她搭救黎民百姓的传说。她逝世之后,老百姓按照自己美好的愿望将她塑造成了一位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依然相信妈祖还在时时刻刻帮助他们,流传着许多有关妈祖显灵的传说,比如神助修堤、托梦除奸、保护使节、圣泉救疫等。

千百年来,妈祖精神得到了世人的颂扬,不仅成为文学艺术的生动素材,还在小说、戏曲、书画、雕塑、影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也为世世代代心灵手巧的湄洲女提供了无尽的灵感,这种强烈的妈祖情结不仅表现在一件件服装中,而且被寄托于一丝丝头发间,形成了独特的妈祖文化。

自古湄洲岛的生活习惯是男人出海捕鱼,女人在家理事,所以为了祈祷妈祖保佑出海的亲人平安归来,在家里守候的女人就梳起“妈祖髻”,希望得到妈祖的庇护,祝福亲人一帆风顺、平安归来。 “妈祖髻”的梳法是非常复杂而精巧的,先把头发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再把中间部分梳到头顶上,用长长的红头绳固定,盘一个圆圆的发笈,再用一根银钗横向穿过,起到固定发笈的作用,接下来是梳左右两边的鬓发,松松地梳出弓起的造型,再用两根波浪形的发卡固定,并将剩余的头发拢于脑后,用5~10个小发卡统一固定起来,梳成船帆一样的髻,然后在头顶的圆笈上插一根大的缝衣针或银针,针上坠着一条红线,最后是在头发上点缀一些红花来装饰,使发型更好看。 “妈祖髻”整体造型从头顶到后脑勺竖着一片扁扁的、如船帆似的发髻。整个发型全部由真头发梳成,用夹子别起来,船帆状发髻左右两边各别一根波浪形的发卡,代表船上摇橹的船浆;头顶上盘一个圆圆的发笈,代表船上的舵;一根红头绳盘在发笈里,代表船上缆绳;一根银钗横向穿过发笈,代表船上的锚;一根根的发卡和发绳则代表船上的零件;所有要件组合则代表整艘船,寓意一帆风顺。可见小小的一个妈祖髻承载了湄州女子的万千情感。

帆髻示志的传说表明“妈祖髻”这个发型是妈祖生前设计的。在她18岁那年,父母要为她张罗婚事,但妈祖矢志要拯救渔民,誓不出嫁,所以便把自己关在闺房里三天三夜,盘好了“妈祖髻”,并告诉父母:髻为帆,针为锭,线为缆,她已心许大海,此生只想奉侍双亲,救护渔民,已愿足矣。后人崇敬她,效仿她,以此发型来纪念妈祖,也表示她们对海神的虔诚敬意。可想而知,这样的言行与品性在老百姓心目中不就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吗?除了让人敬仰、尊崇,还有什么呢。因此,妈祖在救人逝世后,大家都相信她是在湄洲岛的湄屿峰归化升天,变成了海上女神,仍然在江河湖海保护人船的平安。

在湄洲女子的心中,妈祖就是她们最大的信仰,妈祖的福光庇佑她们在这方乐土上一代代的繁衍下去,因此妈祖生前设计的这种船帆式发髻自然也成了后人效仿的对象,既表示了对妈祖的敬奉,也希望能得到妈祖的保护

第5篇:妈祖文化调研

妈祖文化调研报告

关于妈祖文化,历史上许多著名学者都曾涉猎这个领域,现代专家学者也进行认真的研究,从妈祖文化的内涵来说,妈祖短暂的一生虽未留下什么著作,也谈不上有什么思想体系,但她的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高尚情操和英雄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妈祖牺牲之后,人们就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为一位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其目的仍是为了化育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这是宋代状元黄公度的诗句;“但见舢舻来复去,密俾造化不言功”──这是宋代学者陈宓的诗句;“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这是元代诗人张翥的诗句;“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是明成祖永乐皇帝的题诗。以上这些诗名既是对妈祖精神的高度概括,而又说明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重视发挥妈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这一民间信仰成为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的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妈祖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从妈祖文化的外延来说,则是指妈祖信仰持续一千年来形成许多值得我们深入研讨和借鉴的相关学术文化课题。

一:妈祖信仰的积极作用

在中外关系史上,妈祖信仰与我国古代许多和平外交活动有密切关联,诸如宋代的出使高丽,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历访亚非40多国,明、清两朝持续近500年的对古琉球中山国的册封等等,都是借助妈祖为精神支柱而战胜海上的千灾万劫,圆满地完成了和平外交的任务。外交使节们为报答妈祖神功,写下了大量颂圣文章,而这些原始资料对澄清一些历史遗留的争议很有作用。即如郑和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详细记录七下西洋的过程,对史书记载的讹误和不足起到了订正和补充的作用。清康熙二十二年中国册使汪楫所著《使琉球杂录》详述在妈祖庇佑下,帆船如“凌空而行”,飞速通过钓鱼屿、黄尾屿、赤屿而进入琉球国境的姑米山、马齿山海域,使迎接天使的大夫郑永安惊叹如“突入其境”。由此记载可证,钓鱼岛列岛自古就是跟台湾连结在一起的中国领土。

在反侵略战争史上,有关古籍曾记载中国水师将领依恃妈祖庇护多次把殖民主义者驱逐出澎湖海域的史实。澎湖妈祖庙迄今犹存一块“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的石碣,这是明万历三十二年(1640年)荷兰殖民者企图强占澎湖,沈有容从厦门率船队抵达澎湖,令其无条件撤离后的刻石纪功。明天启四年(1624年),中国水师复在澎湖克敌制胜,迫使侵略军首领牛文来律在妈祖庙签字投降。至于妈祖助潮让郑成功的舰队顺利进入台湾鹿耳门港的传说,则在台湾已家喻户晓。

在海上交通贸易及沿海港口开发的历史上,更与妈祖信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从东北至华南,许多著名的港口城市的开发史几乎都跟妈祖庙息息相关。“先有娘娘庙,后有天津卫”,这句谚语是对天津港口起源的形象化说明。宋代华亭(即上海)、杭州、泉州、广州四大市舶司均与妈祖庙建在一起。还有营口、烟台、青岛、连云港等都是以妈祖庙的兴建为标志,使荒凉的渔村变为繁荣的港口城市。香港北佛堂摩崖石刻和《九龙彭蒲罔村林氏族谱》关于妈祖信仰自南宋传入的记载,则成为香港历史文献记载的第一笔。澳门地名的葡萄牙语称作

MACAU,就是粤语“妈阁”的音译。台湾同胞把早期的分灵妈祖称为“开台妈祖”,这更充分说明妈祖渡台和宝岛开发是直接关联的。

二:妈祖庙的文化研究

在科学技术史上,妈祖庙也有其独特的地位。古代一种航海习俗:在新船下水出航时,必须同时制作一只模型供奉在妈祖庙内,这样妈祖就会时刻关心此船的安全。所以许多妈祖庙内便留下了大量的古代船模。山东长岛庙岛与妈祖庙的古船模多达350多只,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邓世昌供奉的“威远号”军舰模型。这些船模成为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历史的重要资料。现存一批妈祖庙古建筑,如福建泉州、山东、江西景德镇、广东澄海、贵州镇远和宁波庆安会馆等天后宫,从庙宇结构造型到各类雕刻构件,都是极为珍贵的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品。此外,各地妈祖庙还保存一些特殊的科技文物。如莆田涵江天后宫存有一幅明代星图,是研究我国古代利用星图定向航海的难得实物资料。天津天后宫所存的灭火“水机”,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机械消防器材之一。

三: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的外延仅直接记载妈祖信仰的历史文献资料最保守的估计超过一百万字。它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民俗、华侨、移民等领域的许多课题,内容相当丰富,史料价值很高。

当今,世界经过工业时代,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发展,人们的文化思想素质提高,人们能够以科学的眼光去看待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情况。现在,人们对天后的信仰已远远超出了消灾析福的意义,寻根问祖,眷恋祖国的民族感情占据了主导地位。身处异国他乡的客家后裔把妈祖视作祖国母亲,渴望祖国繁荣、母亲富强,能成为他们坚强的靠山。他们对妈祖的信仰赋予了深刻的民族向心性和民族认同感的内涵。他们坚定地保护着祖国文化的传统,他们把妈祖视作一种具体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互助互慰,患难与共,因此,凡是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妈祖信仰。天后宫(庙)是他们朝拜、谢神、集会的中心,也是他们不忘祖根、思念家乡,维系海外侨、客属乡亲的感情纽带。所以,妈祖信仰不能简单地视为封建迷信,而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民俗,一种文化积淀,一种民族血脉。如果民众中还存在迷信的话,应予正确的引导,去除迷信成份,借鉴民俗,引导人们修身向善。提倡妈祖信仰中同舟共济、救死扶伤、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忘我无私、仁爱慈善、团结互助、思念祖国、忠于祖国的精神。利用妈祖这架璀璨的“桥梁”,加强同海内外同胞、侨胞、华裔(客裔)的联系,增强民族(系)凝聚力,促进海峡两岸的统一。由于妈祖已经成为一个和平使者,国际女神,我们还可以通过妈祖文化的交流,加强与国际间的经济文化的交往,促进客家山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6篇:湄州妈祖文化

(欢迎辞)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大家上午好!一路辛苦了!欢迎来到湄州妈祖祖庙。俗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正因有缘,使我们相遇在这闻名海内外的妈祖祖庙,我是这里的地陪导游员,我姓汪,叫静烨,相信我的相信我的服务会和我的名字一样敬敬业业,今天小汪将竭诚为大家提供 “五心级”的服务,让大家玩得很开心、放心、舒心、省心、安心!

(妈祖的生平传说)在参观祖庙之前,我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妈祖的生平传说。妈祖原是湄州湾畔港里村人,父亲林愿、母亲王氏,生有一男五女,老俩口十分盼望再生一个儿子,便天天向观音菩萨祷告。到了北宋建隆元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傍晚,邻近乡亲看见一道红光直射林家,照耀周围的岩石都发红。此时,怀胎十月的王氏产下了一名女婴。因这孩子从出生到满月都不啼哭,父母便给她取名林默。林默幼年时比其他孩子聪明,八岁就能诵经,十六就能下海。经常奋不顾身在海上抢救遇难的渔舟、商船。宋雍熙四年九月初九,年仅28岁的林默与世长辞。历史学家说她是因抢救海难而勇敢献身,但民间传说是“白日飞升。说那一天林默告别父母和姐姐,只身登上湄峰,乘着彩云,伴着仙乐升天。

她过世后,航海的人纷纷传说看见一位红衣女子在海上救人脱险。由于民间对妈祖尊崇和供奉,妈祖显灵事迹逐渐的传入宫廷。宋绍兴二十六年,朝廷封赏林默为“灵惠夫人”,后陆续加封12次,封爵由“夫人”直至“圣妃”。清康熙统一台湾后,再加封为“天后”。到清末封号累达64次,并被尊称为“天上圣母”。

(大牌访)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妈祖庙宇建筑群是上世纪70至80年代筹资重建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为祖庙的大牌访,在这里可以仰望祖庙建筑群宏伟壮的全貌。这是寺庙的第一道门即山门,这座山门造型特别,为皇家城阙形制。这是因为妈祖的封号是“天上圣母”,为至高无上的女神。顺山门上来,面前这道门,称“仪门”,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有个坚匾,写着“圣旨”两个字,又称“圣旨门”,暗示妈祖曾受历代帝王的各种封赏。

(太子殿)现在请大家随我去参观“太子殿”,即福建总督姚启圣所建的“正殿”。这就是妈祖亿万信徒心中的圣地。看那满屋的烟雾和信徒,大家就可以知道他们的虔诚。朋友们请看,门柱上的这幅对联,上联为十个“齐”字加一个“戒”,下联为十个“朝”字加一个“音”。大家可以随口念一念,这些都是巧妙的运用古代通假字的特点,所以不太好念。这“齐”呢可与“斋”字通假,而“朝”呢可与潮水的“潮”

通假。可读作“齐斋、齐斋、齐齐斋、齐齐斋戒;朝潮、朝潮、朝朝潮、朝朝潮音。”上联的意思是说信徒朝拜妈祖需先沐浴斋戒的虔诚;下联则表现的是朝拜妈祖的信徒就像湄州湾的潮水一样川流不息的朝拜盛况。这是我们莆田明代大才子戴大宾所作。现在请大家随我到殿内参观。大家请看,殿前端坐的这尊妈祖神像,她神态安祥、雍容华贵,一般称为“出巡妈祖”,这是木雕软身。1997年赴台湾巡游一百天的就是这尊神像。而在“出巡妈祖”像后还有一尊妈祖像为木雕硬身的“镇殿妈祖”。当软身妈祖出巡时,“镇殿妈祖”就在庙中接受信徒朝拜。大家看两边的神龛中,为妈祖陪神,称“十八阙仙班”。大家可以在这里烧烧香、拜拜妈祖。

(朝天阁)朋友们请随我继续登高去参观朝天阁,这里是中轴线的最高点。里面供奉的妈祖与别殿里有何不同?对,细心的游客马上可以看出里面的妈祖面相是黑的。这里有个传说,据说当年台湾信徒把妈祖分灵回去,途中航行数月,日夜焚香膜拜,虔诚的烟火熏黑了妈祖像的脸,于是台湾妈祖庙里供奉的都是“黑面妈祖”。因这朝天阁是台湾鹿港朝天宫捐建的,里面的妈祖影像也是鹿港朝天宫的“黑面妈祖”。

(妈祖公园)前面就是“妈祖公园”,这里有许多栩栩如生的石雕群,讲述的是妈祖的生平传说。现在请大家随我来瞻仰的石雕像。这尊石雕像是厦门大学艺术系李维杞教授于

1990年设计的。像高14。35米,用365块花岗石雕砌。象征着妈祖一年365天,天天保佑着大家平安、幸福。大家可以看到妈祖头戴凤冠,身着霞披,手持玉如意,仪态雍容,面部慈祥,遥望大海。妈祖眼望的地方正是我们的宝岛台湾。在台湾鹿港朝天宫有一尊一模一样的妈祖神像与之隔海遥望,共同维护两岸和平安宁。在这里我们也期盼海峡两岸早日统一!

(欢送辞)各位朋友,今天的妈祖之旅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大家的合作与支持,如果在旅途中小汪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大家见谅。最后忠心的祝福各们朋友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万事顺意!前程无亮!

第7篇:福建妈祖文化

起源:

妈祖,原名林默,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湄洲湾北岸贤良港。林默幼年时就聪明颖悟,过目成诵,她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平素精研医理,教人 防疫消灾,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被称为“神女”、“龙女”。 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林默羽化升天,年仅28岁。从此以后,传说航海的人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世界各地有两亿多的妈祖信众,在台湾妈祖信众占人口的三分之二。妈祖文化流行于汉文化圈内上千年,是一种源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

目前海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妈祖与关羽、岳飞一样,不是杜撰的偶像,而是从人民中走出来的、被神圣化了的历史人物,她姓林名默,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卒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是生活在福建莆田湄洲岛上的一位民间女子。传说中,妈祖出生当天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满屋红光,晶莹夺目,香气飘荡久久不散。由于自出生至满月一声不哭,故取名林默。她熟悉水性,能驾云飞越大海,拯救海难,在湄洲湾海域遇风触礁蒙难的船只常得她的救助;善观天象,预知天气变化,能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 她还精研医理,能用草药为人治病,救人防疫减灾。她的志向是终生以慈悲为本,以济世救人、扬善除恶为己任,故而矢志不嫁,连父母也不得不顺从她的意愿。28岁时,于重阳节前一天,林默告别家人,直上湄峰峰顶,化作一道白气,冲上天空。此后乡亲们便时常看到她显灵,或盘坐于云彩雾霭间,或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拯救遇难的渔民,于是就在她升天之处建成祠庙,尊称她为“妈祖”,虔诚敬奉。民间也有“林默是在拯救海难时不幸遇难”的说法。

有关学者认为,妈祖信仰的产生和远播是北宋以来中国海事活动频繁及朝廷加以利用宣传的必然结果。北宋时期,中国航海业已日益发达,福建沿海已开始成为航海转运的一个要地,由于海上航行常常遇到狂风巨浪的袭击,航海人普遍产生了祈求神灵的迫切心理,妈祖信仰便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受阴阳学说的影响,古代中国人认为水神应属女性,而妈祖恰巧又是女性中的人杰和航海者最敬仰的一位海神,因此,在当地士宦的提议和倡导下,朝廷也频频给予妈祖赐封,妈祖的地位越来越高。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妈祖被赐封“护国庇民妙济天母”,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又被赐封为“护国庇民妙应昭应普济天后”,“天上圣母”和“天后”从此便成了妈祖的圣称。随着妈祖从一个民间女子逐渐演变为“天后”、“天上圣母”,妈祖信仰也逐渐从湄洲岛走向全世界,建于北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的湄洲祖庙也很快成为妈祖文化的圣地和海内外妈祖信众崇仰的中心。此后千年,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纷纷创建妈祖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妈祖庙近5000座,信奉者近2亿人,近年来,专程到湄洲妈祖祖庙祭拜的信徒年均已达百万人次。台湾地区是妈祖信徒集中的地方,目前岛上有大小妈祖庙800多座,信众逾千万,每年专程到湄洲妈祖祖庙祭拜的台湾信徒均在10万人以上。有关学者认为,不同人群对妈祖这位历史人物的一致认同,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及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赞美。妈祖文化的内核如热爱祖国、热爱和平、除暴安良、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等,凝聚了中华传统美德,值得大力弘扬。 活动:

祭祀妈祖活动,有着其独特的方式与内容。但凡有奉祀妈祖的宫庙,其祭祀活动方式与内容也大致相同,其中以莆田湄洲祖庙最为典型。祭祀活动一般分为五大类:一是大醮,二是清醮,三是出游,四是“回娘家”,五是“分神”。

大醮

大醮是大庆典的纪念活动,如祖庙落成,开光,千年祭等。此时祖庙内要演奏五锣鼓,放铳炮,演木偶戏,奏八乐鼓吹,演莆仙戏。演戏时规定必须先跳加官、演八仙、状元游街,以后才能正式开演节目.祖庙内还要请经师、和尚各九人做道场法事,同时经师和尚要配备自己的吹鼓手演奏。整个庆典活动规模较大,形式隆重,1986年祖庙举行妈祖升天千年祭时,还特地出版画册纪念。

清醮

清醮是常年的纪念活动,在妈祖生日(农历三月廿三)和妈祖升天(农历九月初九)举行,这是俗定常规的春秋二祭活动。此外,还有妈祖元宵和农历八月十五庆贺中军生日,但因为中军是妈祖属下,所以庆贺只在中军殿内举行。

(1)妈祖元宵

妈祖元宵的正日在元月初十,主要是人们敬请妈祖庆元宵。由于湄洲除祖庙外,境内还有15座妈祖宫奉祀妈祖,所以庆赏元宵的活动,是从正月初八日始至十八日止。各宫妈祖神像将先后抬到祖庙上香,随从的仪仗队设有大旗、大灯、大吹鼓,还要放铳炮,由各宫福首主持进香。祖庙请道士做醮,供品由平时祈求、许愿的信徒提供。在奉祀时,还须演奏鼓吹八乐等。按惯例,敬请妈祖庆元宵活动首先由湄洲山尾宫抬妈祖神像到祖庙,然后妈祖出巡庆贺元宵。仪程有“摆棕轿”、“耍刀轿”等场面壮观和热闹非凡的文娱表演以及“妈祖出宫”、“回宫”活动。

(2)妈祖生日

农历三月廿三是妈祖诞辰纪念日,人们俗呼为“妈祖生”。此时的庆典最为热闹,其隆重程度甚至超过春节。该日由各中正福首一人总筹其事,各宫头人各负执事之责。庆驾活动自从三月初五开始到廿三止。廿三日,祖庙正式举行庆贺,自廿二晚间开始,先鸣放铳炮,后做醮,照例奏鼓吹八乐、演戏。 庙内供品有:五牲、五汤、十锦。五牲,即全猪、全羊、鸡、鹅、海味。五汤,是用桂元干、芡实、莲子、红枣、柿饼五种果实做面汤点。十锦,是用白豆着色,排出十种花样及文字,分别放在十个小碗内,是干品。此外,还有烧金、“表礼”。

(3)妈祖升天日

农历九月初九的妈祖升天纪念活动,因为是忌日,纪念活动的特点是戒荤,供品不备五牲,一律用素食,祖庙内行三斋六戒,从九月初六至初九止。 据湄洲祖庙载,对于天上圣母三月廿三寿诞春祭及九月初九祖庙圣母秋祭,都有一套严格规定的供品底数。春祭开祚发赏也都有定规。

出游

出游是湄洲全境祈求妈祖平安的一种活动仪式。目的是请妈祖巡游全境,扫荡妖氛,庇护阖境黎民平安顺意。这种出游,不一定每年都举行,出游的日子也不是固定的。

每年二月初一日,即湄洲岛习俗的“头牙”(莆田境内其他地方“头牙”为二月初二),人们将在妈祖神像前问卜祈安,如“卜杯”同意,则在祖庙做祈安法事,演戏等;如“卜杯”不同意便决定出游。 此时,全乡耆老集中祖庙决定出游主持人,再由“卜杯”确定出游的月份,然后择日师推算出游具体日期。出游的那一天,湄洲全境15宫的妈祖同祖庙的妈祖(称妈祖)全部抬出去巡游并规定到下山宫驻驾1天。诸宫妈祖东西两行排列,妈祖金身排在东边首席。 出游后,再由“卜杯”决定妈祖回驾祖庙的时辰。妈祖圣驾回銮,先是五驾、中军,继为妈祖,后为各宫妈祖相随。下山宫的妈祖排在最后,因为它是妈祖驻驾时的宫庙主人。

“回娘家”与分神

分神是外地妈祖执事人员到湄洲祖庙的请香仪式,故称“分神”又称“分灵”。通常是外地妈祖庙有庆贺活动或节日时,虔城的信徒不论远近,专程回到湄洲祖庙,敬请妈祖驾临该地妈祖宫观赏,赐福。 “分神”后,“香火”即留该处,不再送回。以后如有活动,仍然再行请香仪式。所以,分神一事,在湄洲祖庙多则一日数十起,尤其是每年三月廿三妈祖生日时为盛。据查,妈祖“回外家”的情况与“分神”是一样的。

妈祖文化的传播

妈祖文化的传播得益于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中国人向海洋进军的历史很早。秦汉时期,方土徐福三次东渡求仙,秦始皇亦多次巡幸山东半岛,汉武帝步求仙后尘有过之而无不及,虽未能如愿,却无意间推进了造船、航海和港口业的发展。自汉代开始,由于开辟了历史上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绵延2000多年的中外贸易和东西方交流,成为贯穿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主线,海外交往势盛而时久。以古代“四大港口”之一登州港为始发港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中国与朝鲜、日本等西方诸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带动了渤海和山东半岛航海业的发展。南路”之广州的远洋贸易可直达亚历山大港。泉州港的对外贸易可与世界名港亚历山大齐名。至元朝,因沿海遭倭寇侵扰,海上对外贸易相对减弱,但国内南北万余里海上航线和南北河漕贸易相对增强,后因定都北京800年时政的相对稳定,国内沿海港口亦日益兴盛起来,逐步进入黄金时期。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尚早半个世纪,更是无与伦比。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早期海洋的拥有者。

远在十世纪,中国航海者首先拥有指南针,以保证海上航路的定向行驶,也首先发明了隔舱航舟,万一海上遇难触礁,即使撞破一角,一舱,而船体的大部尚能上浮。但是,尽管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相当发达,由于没有气象预测,海上气候变化万千,一片小舟如沧海一粟,当狂风暴作时,在威力无比的海洋世界面前,人类的行为还是显得极其渺小,甚至微不足道,所以,祈求于神灵护佑,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唐中业,玄宗以钦定形式册封“四海龙王”,因传说其能施风布雨,兴涛作浪,故被航海人崇奉为降服自然的神物。但这种想象中的自然神形象丑恶,东海龙王敖广在人民印象中又被视为凶神,加上当时“五行五阴”之说盛行,认为“天属阳,地属阴,水在地上亦属阴;男属阳,女属阴,水神应为女性才适合‘五行阴阳之理’”,至宋初莆田湄洲湾出现了年轻貌美,勇于在海上冒险救人的林默,死后被人们祈奉为女海神,这是航海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妈祖的出现不负众望。明万历年间高澄前往琉球,在他的《使琉球录》一书中有一段生动的记载,说:“船摇荡于暴风雨中,篷破、杆折、舵叶失、舟人号哭、蕲于天妃,妃云立即换舵可保平安。在巨浪中舵叶重二三千斤,由于神庇,力量倍增,平素换舵须百人以上,今日船危三数十人举而有余”。南宋开禧元年的紫金山击金和合肥的解围,也是以妈祖的精神作用来鼓励士气的。自南宋起,例定舟内载海神航行,朝夕拜祈。元代采取丞相平章国耶律楚村和名相伯颜的“南粮北调”的主张,起初官方造舟把国家粮食直接由江南粮区海运到直沽,后来改雇用民间舟舶包运,有私商兼任海上运输,一时间自广州至天津天妃宫接踵而起,足窥航海者对妈祖的信仰程度。郑和七下西洋,亦祷于祖庙,明清大量汉人向南洋群岛进军,均舟载妈祖神像以行,这说明妈祖这位“女海神”是中国传统航海业的保护神。另外,日本本土接受妈祖的传播后,发展为“妈祖会”,以宗教形式规定朝拜制度。台湾同胞家家户户信仰妈祖,称为“开如妈”,海峡两岸共同信奉妈祖的俗例一样。故此,妈祖又是中外交流和沟通海峡两岸,密切同胞往来的和平女神。

这里需要一提的是,作为古代北方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蓬莱阁天后宫和登州港在妈祖文化的北上和中国与东方诸国的传播中所起到的作用。

蓬莱阁天后宫建于1122年,比“世界三大妈祖庙”之台湾北港朝天宫和天津天后宫及台湾最早的澎湖天后宫早200多年;比中国第一个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泉州天后宫(公元1196年)亦早数十年。史料记载:“宋徽宗时,赦立天后圣母庙,乃于阁之西营建焉。时在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计建庙四十八间。”。作为妈祖庙之“鼻祖”的湄洲妈祖庙,建庙时仅“落落数椽”,直至清乾隆年间才逐步形成99间斋房,由此可见蓬莱阁天后宫建造时的规模。另外,与蓬莱阁天后宫齐名的、一度被称为“天下第一娘娘庙”的长岛显应宫(庙岛因此得名),在中国北方妈祖庙宇中也占有显要“席位”。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高丽恭愍王的贺正使李崇仁出使南京回国时在赞美登州海道的诗《留沙门岛(沙门岛即古时蓬莱以北的长岛庙岛),奉呈同行评理相君》中写到:“沙门翘首立多时,暮景撩人欲赋诗。神妃享祀应需报,海若潜形不敢窥„„”。由于蓬莱与长岛为中国南北和东西方水路交通枢纽,地理特殊,在“起航先拜妈祖,有船必有妈祖祈像”这种古代传统的、普遍的信仰下,蓬莱阁天后宫和庙岛显应宫所肩负的使命是可想而知的。

古代登州是广州至京津海漕运输和朝廷与东方诸国交流的中枢,是承担北方贸易、外交、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港口,其地位远远高于后来的广州、泉州、明州、扬州“四大名港”。 首先,妈祖是海上航行的保护神,妈祖文化沿广东、福建至京津及东北的海上漕运航线传到渤海湾沿岸,并与地方文化相融合,与城市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妈祖文化迅速得以传播,逐渐成为当地的民众信仰,以致“航海者祀之极为虔诚,一般人民亦渐信仰„„天后遂成为掌司各事之神”。2001年天津首届“妈祖文化旅游节”举办的“妈祖文化与沿海城市的兴起”学术研讨会,有学者在考察妈祖文化落户天津并对这个城市进行孕育和催生的过程后,发现其沿革轨迹是“先人后庙,以庙聚人”;接着“以庙兴城,以庙兴市”,形成庙旺城兴的良性互动态势。如果说天津当初是“以庙聚人”,那么登州可以说是“以城兴庙”。登州是当时连接中国南北尤其是出入津京的海上交通枢纽,为北方第一大港,航海与妈祖又密不可分,故此,妈祖文化由南传入后迅速被当地文化和民众信仰所接受,继尔借港口特殊的地理和海上交通优势得以消化、容纳,逐渐成为当时北方海洋文化的主导。同时,妈祖文化的传入也为登州聚集了人气,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庙与城良性互东,相得益彰的势态。蓬莱阁天后宫建于宋徽宗第一次(宋元明清四朝共36次)对妈祖褒封的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建庙之早,即使在妈祖文化的滥觞福建沿海地区也是凤毛麟角,无疑为北方建造最早、当时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加之登州港无以替代的区位条件,如此说,登州及其蓬莱阁上的天后宫是中国古代北方妈祖文化的渊薮不足为过。

妈祖文化由南至北,再由北沿“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东北亚国家,最终北上穿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洲地区,作为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妈祖信仰与妈祖文化传播中心的登州古港,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代登州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载:“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是以登州港为起点,分为两条,一条是从登州港出发,渡渤海海峡到辽宁旅顺口,再沿辽东半岛到鸭绿江口,然后沿朝鲜半岛南下,过对马海峡到日本;另一条从登州港出发,经八角、芝罘,再渡黄海,到朝鲜仁川,然后沿朝鲜半岛南下,过对马海峡到日本。隋唐是我国古代海上贸易和对外交流的鼎盛时期,尤其唐中期以后,登州以其特殊区位优势成为中国北方第一大港,在唐廷与朝鲜半岛及周围诸国的外交与贸易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宋时辽国屡屡北犯,但由于内地通往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陆路交通被阻隔,两国间的交流势必靠海上船队来完成,加之宋代的造船水平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及指南针的发明与使用,航海更加安全,航线距离明显缩短,两国的使臣和贸易来往频繁,锐势不减。北宋灭亡,南宋与金争战于山东半岛,海上航线南移,元朝主要发展陆上交通和海上漕运,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束缚。但是,由于从松都附近港口横穿黄海至朝鲜半岛的航线太长且十分危险,曾多次遭遇海难,定都南京的明廷接受高丽国王的请求,答应改道经辽南渡海至登州,并于1376年升登州为府。《明实录》中提到建立登州府原因时载曰:“时以登、莱二州皆濒大海,为高丽、日本往来要道,非建治,增兵卫,不足以镇之”,故此,明初登州古港仍然是高丽使者上路和起航的主要海港„„那里有船,那里就有妈祖,那里有华人,那里就有妈祖庙。信仰无国界,“海上女神”由蓬莱随船沿登州海道飘洋东渡,为远行者送上一方平安,一份祥和。

在科学技术史上,妈祖庙也有其独特的地位。古代有一种航海习俗,新船下水出航时,必须同时制作一只模型供奉在妈祖庙内,这样妈祖就会时刻关心此船的安全,许

多妈祖庙内便留下了大量的古代船模。山东长岛庙岛与妈祖庙的古船模多达350多只,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邓世昌供奉的“威远号”军舰模型。这些船模成为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历史的重要资料。现存一批妈祖庙古建筑,如福建泉州、山东、江西景德镇、广东澄海、贵州镇远和宁波庆安会馆等天后宫,从庙宇结构造型到各类雕刻构件,都是极为珍贵的古代建筑艺术精品。此外,各地妈祖庙还保存一些特殊的科技文物。如莆田涵江天后宫存有一幅明代星图,是研究我国古代利用星图定向航海的难得的实物资料。天津天后宫所存的灭火“水机”,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机械消防器材之一。

妈祖文化的形成其本身也给人类留下了相当的精神财富。目前,仅直接记载妈祖信仰的历史文献资料最保守的估计超过一百万字。它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宗教、民俗、华侨、移民等领域的许多课题,内容相当丰富,史料价值很高。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客肇祖先后发表了多篇关于《天后》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反响。台湾学者李献璋自60年代起,经过20年的研究,终于写成了《妈祖信仰研究》一书,成为妈祖研究第一部学术性较高的专著。自80年代起,台湾、澳门、厦门等地掀起了妈祖研究热潮,举办多次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出版了《海内外学人论妈祖》、《妈祖研究论文集》、《妈祖研究资料汇编》、《妈祖文献资料汇编》、《妈祖信仰与祖庙》、《湄洲妈祖》等近百余篇学术专著。近年来,各地的“妈祖文化旅游节”亦似雨后春笋,如天津、澳门、福建等地大有“妈祖文化,独占鳌头”之势,可见妈祖文化的生命力。

千余年来,无论朝野和民间怎样对妈祖崇拜无限,爱戴有加,从今天唯物论角度讲,妈祖信仰是无法避忌“迷信”之嫌的。但是,抛去其“升天”、“显灵”等纯唯心思想,从妈祖人文层面看,其信仰的当代功能还是显而易见的。

价值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海峡两岸应该扩大交流交往,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福建和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文化联系;民间信仰、民俗文化同

根同源。许多台湾的妈祖信众冲破重重障碍,辗转到福建莆田祖祠和祖庙来朝拜。今天,台湾妈祖信众占台湾人口的三分之二,妈祖文化联系、滋养、影响着两岸同胞,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和精神纽带。深入研究妈祖文化,保护妈祖文化遗产,对于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加强文化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具有积极意义。

妈祖文化的人文价值

妈祖信仰肇始于宋朝的福建,经过宋元明清的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在中国沿海地区拥有众多的信众,不仅从福建传播到台湾,并且随着华人足迹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联系世界华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妈祖信仰为核心,形成了以宫庙建筑、雕刻、文献等有形文化和神话、传说、故事、祭典、民俗、艺术等无形文化为基本内容的民间文化。妈祖信仰的广泛传播过程中形成、积累起来的各种形式的妈祖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

首先,妈祖的形象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善良、智慧和正义的化身。例如关于妈祖一言一行的口传故事和神话描述,都反映了人们对扶危济困、舍身助人等高尚品德的颂扬和追求,从而激励人们积极向善,涵养一种朴实而崇高的人性品质。关于妈祖优良品行的口传故事和神话描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属于舍身拯救海难,有的传说甚至认为妈祖的升天羽化也与此有关。这类传说中的妈祖多是以奋不顾身的形象出现,不顾自身安危,以救人性命为最高追求。第二类属于以治病救人为主体的行善之举,包括祈雨解旱、排涝救民等,并且以急人之所急、不取报酬、无偿奉献等为其突出的表现。第三类是以斩妖除怪为主题,通过为民除害而为民造福,显示了一种嫉恶如仇的侠义品质。第四类则是属于日常生活故事,却也显示了妈祖可敬的道德品质,如孝敬父母、和睦邻里等。不论哪类传说,都体现了妈祖的正义、勇敢、无私、孝悌、仁爱、乐善好施等美德,对于提升人们心性、净化社会道德,都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妈祖文化的价值在于它的普世性,反映了一种世界大同的崇高理想和深切的人文关怀。譬如妈祖传说中的拯救海难,并不仅仅局限于帮助平民百姓。妈祖不仅拯救急风暴雨中的平民渔船,而且也积极襄助海上使节船等官方船只,甚至还救过前来中国的荷兰番船,所救治的病人也涉及福建、江浙、广东、台湾等地的平民和官员。不论是救苦救难、乐善好施,还是斩妖除怪,都以拯救生命为最高宗旨,以追求生活幸福、社会和谐安宁为目标。时至今日,妈祖的文化精神对于弘扬正气,促进精神文明,仍有社会文化价值。

再次,妈祖文化不是一种考古的“文物”,而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其包含的文化纽带意义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俗话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福建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有一千多万,他们把妈祖信仰带到了世界各地。凡华人所到之处,都要设立会馆,会馆中必设妈祖神座;即使是在海洋中行驶的各国商船,只要有中国水手的,也必有妈祖的木雕神位。例如,新加坡的天福宫就是1839年新加坡船员从泉州运去建筑材料兴建的。又如,马来西亚兴安会馆总会属下有27个兴安会馆,每个兴安会馆都在最高一层供奉妈祖。在巴西、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的华侨居留地,也都有妈祖庙。可见,妈祖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中起着联系乡谊、敦睦亲情、寻根怀祖的重要作用。日本鹿耳岛大学民俗学教授下野敏见认为:“妈祖不仅是东南亚的,而且是世界性的信仰传播。”在今天的福建和台湾省,妈祖也是影响最大的神灵。妈祖信仰是维系海峡两岸关系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福建与台湾距离最近,语言相通,神缘相同,民俗相近,尤其福建是妈祖的诞生地,而妈祖信仰在台湾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因此,搞好妈祖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必将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发展现状: 可喜: 两岸妈祖文化交流日趋活络,对促进两岸和平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大陆和台湾,同根共祖,千余年文化传承,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民族意识。妈祖是中国的“神”,妈祖之爱国也决定了其信众的爱国。1989年5月6日,200余名台湾同胞冲破台湾当局的禁令,乘船直抵湄洲朝拜妈祖祖庙;1997年1月至5月,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103天,驻跸36个宫庙,接受台湾妈祖信众1000万人次的朝拜,在台湾岛内引进了巨大反响。2002年7月25日,妈祖金身直航澎湖,万人朝拜,其情景使人热泪盈眶。2004年10月21日早上8点,湄洲妈祖金身从莆田市湄洲岛妈祖祖庙起驾,在54位护驾团的陪同下,从长乐国际机场乘飞机飞往澳门,参加第二届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节。2005年,连战和宋楚瑜先生分别为湄洲妈祖祖庙题词:“神昭海表”,和“圣德配天”。这就是妈祖信仰的凝聚功能。如今,妈祖已成为海峡两岸通商、通航的和平象征,成为统一祖国,沟通两岸往来的和平女神。妈祖信仰中的这一功能还将继续发挥作用,直至祖国的完全统一。

忧:许多妈祖文化的有形遗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或在修复、重建中造成极大的损害。例如福建湄州的妈祖庙,是世界各地妈祖庙的祖庙,在世界各地的妈祖信众心目中有较高的地位。历史上的湄州妈祖庙建筑非常独特:宅基位于山岩之上,层层升高;正殿前有钟鼓楼一对;正殿之后有朝天阁、升天峰;正殿右旁有一座梳妆楼,梳妆楼下有一座小佛堂;在左方岩峰下有座观音堂及中军庙,右下方山脚有一育圣祠,而在码头入口附近立有旗杆,意味着一上岸即进入妈祖庙的领域。这是一个完全因地制宜、依山而建的体系完整的庙宇群。其做工之讲究、雕工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但这座祖庙在十年**中遭到人为的破坏,此后进行重修,总体布局虽一仍其旧,但殿宇大都改为石造,梁柱也多用石头,连斗拱也以石材雕琢,其制作之功力,可谓与前者有天壤之别。又如,福建泉州天后宫,位于泉州城南端,台湾有不少妈祖庙亦分灵于此。该庙史载始建于宋朝,初名顺济庙,只有简单的殿堂。明朝永乐初年,郑和出使西洋,奏令对其重修。至明嘉靖年间又在正殿后建造寝殿七间、凉亭四座及轩廊数十间。清初,施琅又大力重修该宫,从而完成了今日所见之规模,可谓弥足珍贵。就是这座妈祖庙,其前殿也已倒毁。近年虽由鹿港朝天宫赞助重建,但样式却不同于原貌了。再如闽西长汀县的天后宫初建于明嘉靖年间,历经明清两代,多有修缮,据说曾经藏有“三宝”,即雍正时的神像、道光年间的香炉和铜印。但整座天后宫被划拨给电厂使用,将天后宫正殿改造成车间,前殿变成职工宿舍,在钟鼓楼的前面建起了三层的办公楼,宫内的神像和一些珍贵的雕刻不知去向。该天后宫直到近年才得以修复,但已面目全非。

据不完全统计,上个世纪中期以前,福建全省共有大小妈祖庙一万多个,其中较大规模的也多达一千个,但后来一些有特色的、历史悠久的妈祖庙及其他实物,均因人为的或自然的(地震、火灾、山洪、台风等)原因遭到破坏,更有大量的乡间妈祖庙年久失修,濒于倒塌,即将不复存在。同时,一些文献资料、碑刻、壁画、楹联、雕刻、器皿等物质遗产也因得不到有效保护而大量消失。例如,福建武平县桃溪镇的小澜村上天后宫,1996年8月调研者还在该处抄录了清嘉庆、道光年间的《澜溪天后宫序》、《谨将乐助花名列后》、《敬塑圣像各信妇捐助启列》等碑刻,发现有清乾隆年间潮州万聚炉商号制造的香炉,但当2000年调研者重返此处时,该碑刻已不见踪影,据说已被当地居民作为造房的石基和铺路石,香炉也不见踪影,殊为遗憾。又如,前述福建长乐文石天妃庙中刻有重要碑文的三块珍贵石碑现在也下落不明。再如,长汀县濯田镇桥头的妈祖庙,调查者曾见有精美的妈祖壁画和雕刻,但仅过了半年时间,此壁画竟被人为破坏,雕刻也荡然无存。

许多与妈祖有关的非有形的文化形式开始被人遗忘,谙熟妈祖文化的老人不断去世,妈祖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积极因素已逐渐淡化。例如,现在不少人曲解妈祖,认为只要烧烧香,磕磕头,妈祖就会佑护其升官、发财、避灾、送子等,从而将博大精深的妈祖文化庸俗化、世俗化。又如,一些别具文化内涵的民俗事项,由于谙熟妈祖文化的老人不断去世而知之者越来越少,诸如湄洲岛上的妇女梳蓬形髻的由来、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湄洲渔民不出海捕鱼的原因、莆田妈祖元宵节安排在农历正月廿九的原因、居住在海岛上的人名字中为什么有一个“妈”字、妈祖节日时妈祖庙前往往有儿童表演的舞蹈的起因、闽西客家妇女难产时为什么不呼“天上圣母”而呼叫“妈祖太太”等等,所包含的文化内涵都开始被人遗忘。还有许多民谣、山歌、民谚俗语、谜语、祭词等口头文化也已失传。类似这样的口传文化,知晓者如今至少年逾七旬,这批老人应当是我们进行访谈、录音、录像的主要对象,也只有他们才会给予我们最后保护和抢救妈祖文化遗产的机会。如果我们还不及时保护和抢救这类妈祖文化遗产,再过几年它们都将成为无可挽回的过去。

保护:

有关妈祖的祭祀活动,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各地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和习俗,如“朝山进香”、“打醮”、“游境”等,尤其在妈祖故乡更是发展成一套极为繁褥的仪式,如“起驾”、“坐殿”、“祝寿”、“刈火”、“插香”、“回銮绕境”、“添火”等,但这些程式中,有的仪式已逐渐被遗忘,或者以简化了的或其它形式的东西所替代,失去了原有的风味,从而也改变了其原有的重要内涵。尤其是在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妈祖祭祀有一套极为讲究的程式,内涵极为丰富。如台湾妈祖游绕境时,随行的有神桥班、轿前吹、开路灯、哨角队、卅六执士、庄仪团、乡旗队、神童团、弥勒团、福德团、太子团、三仙旗、头灯、头旗等。对于这些,我们也需要加以搜集整理,从而有利于两岸的沟通和今后的进一步交流。保护和研究妈祖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早在二十世纪初,著名学者顾颉刚、容肇祖、朱杰勤等就开始从各类地方志、游记、杂记、庙碑等史料入手,研究妈祖的事迹与传说。改革开放以来闽台学者更加关注妈祖文化的研究,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从总体上来看,关于妈祖文化研究的状况仍然堪忧,未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水平。高水平的成果少,创新的成果少,传世的成果少,综合性的成果少,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多。 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妈祖文化的文献整理和研究这一基础工作严重滞后。资料难以收集已成为提升妈祖文化研究的瓶颈,迫切需要进行相关研究文献的保护、系统化地集中整理等工作。实际情况是,妈祖文化的相关研究资料因妈祖信仰的广泛影响而浩如烟海,但却因为未曾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收集、整理,而散在于世界各地的相关庙宇、图书馆以及私人之手,许多文献还属于孤本、残本或抄本。由于这些原因,资料虽多却不便交流和查检,这样,学者所能见到的妈祖文化资料十分有限,直接影响了妈祖文化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常常感叹:妈祖的相关资料有多少心中没底、妈祖研究到什么程度心中没数。在一些重要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国内有的学者底气不足,就是因资料把握不够。因此,妈祖研究者都盼望妈祖文化保护工程尽快实施,《妈祖文化资料汇编》能早日问世。可见,加大力度对妈祖文化的相关文献进行保护和整理,对于全面提升世界范围内的妈祖文化研究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

中国是妈祖的诞生地,福建是妈祖文化的源头所在,历史悠久,相关遗产极为丰富,理应在妈祖文化的保护和整理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头,并成为妈祖遗产保护和妈祖文化的研究中心。作为妈祖文化的发源地,福建不仅有加强妈祖文化建设的义务,也有搞好这一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搜集和整理妈祖文化,不仅具有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提升福建省文化力的意义,而且对于加强闽台的文化联系、促进国家统一大业也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应当成为福建省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8篇:妈祖文化介绍

介绍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俗姓林,相传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福建兴化莆田县湄洲屿。一出生则不哭不闹,因而取名为默,小名默娘。成年后,不思婚嫁,乐于助人,经常帮助渔民摆脱困境,深受渔民爱戴。年28岁逝世。后人敬仰她,便在湄洲岛上建祠立庙加以纪念。妈祖信仰在浙东海岛地区广为传播,与当地的原始海洋文化结合,逐渐形成以妈祖崇拜为主体的民间祭祀习俗。北宋宣和六年,宋徽宗钦赐妈祖庙“顺济”庙额,从此妈祖信仰得到朝廷的认可,并且借助明州传播各地,妈祖由此成为中华民族的航海保护神。后来历代朝廷对她屡次褒封,并将妈祖祭典列入国家祀典。

湄洲妈祖庙是全世界二千多座妈祖庙(宫)的祖庙,建于宋初。开始仅"落落数椽",名叫"神女祠",经过多次修建、扩建才形成规模的。如今,湄洲妈祖庙不但重显光彩,而且建筑规模更加富丽堂皇。目前祖庙建筑群是以前殿为中轴线进行总体规划布局,依山势而建,形成了纵深三百米,高差四十余米的主庙道,从庄严的山门,高大的仪门到正殿,由323级台阶连缀两旁的各组建筑,气势不凡。在祖庙山顶,还建有14米高的巨型妈祖石雕塑像,面向大海,栩栩如生。伫立山顶,极目远眺,山海茫茫,水天一色;回望山下整个庙群尽收眼底,构成了一幅瑰丽壮美的山水画。

随着时间的推移,妈祖信仰不断扩大,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华人“民族认同”的精神力量。目前全球有妈祖庙近5000座,遍布20多个国家与地区。

第9篇: 中国传统文化之妈祖文化

海峡两岸妈祖信仰是海洋文化的必然现象,她发源于福建湄洲,又随着移民来到台湾并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从妈祖信仰到妈祖文化也是历史的必然,妈祖文化内涵丰富并在今天的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增进两岸民族感情、增强两岸文化交流和促进两岸经济贸易往来的桥梁和纽带。

[关键词]妈祖文化;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湄洲祖庙

一、海峡两岸妈祖民间信仰的产生

妈祖信仰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信仰再到妈祖文化,经历了整整1000多年,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民间信仰所未曾有过的。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妈祖庙5000座,妈祖信众2亿人。

(一)妈祖信仰是海洋文化的必然现象。妈祖民间信仰发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妈祖在短暂的生命中,热心扶危济困、救助海难、治病救灾等善行为乡邻感念,“人行善事,死后为神”,民众视她升天为神,称其为“女神”。乡邻感念她的恩德,在湄洲她“升化”的地方建立庙宇,进行祭祀。妈祖民间信仰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兼具陆海生态环境多样性的大国,海洋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经过了许多岁月的累积,中国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海洋经济、海洋社会和海洋人文模式,体现了中国文明海洋性的一面”。妈祖信仰的传播和发展具有海洋历史发展的渊源,是海洋文化发展的必然现象。因为海洋生存环境的风云变化,“大海无情,商海也无情”使得民众需要精神寄托,妈祖是海洋族群的精神寄托和保护神。从妈祖传说故事可以看到,妈祖在中国人的心中是一个充满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海上女神,因此得到了民众的敬仰和祭拜。在南宋时期,妈祖信仰已在海事活动最活跃的福建、广东和浙江等沿海各省传播。

(二)妈祖信仰在台湾的传承。明清时期闽粤沿海人民掀起移居台湾的高潮,移民把祖籍地的妈祖等民间信仰也带到了新的移民地。这种民间信仰的移植象征两种意义,一是可以视为闽文化在移居地的延续与发展。二是妈祖是他们心中的保护神,有神的保护,它可以使不安的心灵得到缓解。因为移民在百般艰难的环境中离乡背井、漂洋过海迁徙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求生活,移民迁徙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历程,特别是东渡台湾海峡移居台湾,迁徙途中充满各种生命危险,海峡茫茫,随时有船覆人亡的危险。移民在海上经历九死一生之后,即使顺利到达目的地,登上台湾岛,移民们在新的环境中还会遇到更加严峻的生存与发展的考验。台湾气候恶劣,变化无常,加上早期台湾尚未开发,荒野无边,猛兽当道,瘴气横溢,瘟疫流行,以及水土不服、缺医少药等情况严重威胁着移民的生命。而且,开垦荒地、海上作业、从事贸易等都时有不测风云。因此,需要借助神明的力量来摆脱各种恐惧和不安。渡海移民者只能祈求和依靠神灵的护佑,来确保航海与垦殖的平安。妈祖是闽粤的海上女神,当然就成为闽粤移民移居新环境的保护神。

早期移民在渡台之际,动身之前,都要到当地妈祖庙祭拜,还要许愿一番。许多人祭拜之余,还要从寺庙带走一把香火、一尊小型神像,祈求分身的神像能与信徒同舟共济去开辟新的天地,保佑移民一路平安顺利。因此一旦定居下来,为答谢妈祖神灵的保佑,便设祠立庙奉神,而且往往还要由专人专程渡海返乡于祖籍地祖庙中,以“割香”、“分灵”等形式将妈祖神像恭奉入台,立庙建祠加以祭奉,使家乡的神灵同移民一起移居台湾,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比如,从湄洲祖庙分灵来台的湄洲妈、从泉州天后宫分灵来台的温陵妈、从厦门同安分灵来台的银同妈等等。海洋移民在移居地发展时,遭惊涛骇浪冲击,祈求妈祖神灵保佑航海平安,是海峡两岸妈祖民间信仰的特色。妈祖信仰是台湾社会的主要民间信仰,据统计,台湾自大陆分香的妈祖宫庙超过2000座,信众多达1600多万人,占台湾人口的三分之二。可见,海峡两岸妈祖信仰的历史渊源是深远的。

二、从妈祖信仰向妈祖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

(一)“妈祖文化”已在海内外形成共识。由于十年“文革”极左思想的影响,民间信仰包括妈祖信仰都被视为封建迷信的东西加以批判和清除,湄洲妈祖庙建筑群为此在“文革”被夷为平地。1978年复兴重建,并于1986年农历三月廿三神诞,按民间传统仪式举行开光。但是,人们特别是公职人员对于妈祖信仰还是有顾虑了。1987年重九,即民间传说妈祖羽化升天1000年纪念日,湄洲妈祖庙举行规模盛大的千年祭系列活动,并举办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正是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师范大学林金文教授提交的论文《要重视妈祖文化研究》,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关注。林教授的主要论点是:妈祖神话及其形成的民间信仰、风俗习惯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妈祖文化历史悠久,且早已远播海外,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过积极作用,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它对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对内起联系本民族成员的纽带作用,具有民族的内聚力。会后经媒体广泛宣传,“妈祖文化”的提法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今天,弘扬妈祖文化已经在海内外形成了共识。现在,由官方主办的“妈祖文化节”、“妈祖文化旅游节”、“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等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仪式越来越隆重。而且,在妈祖信仰最普及的台湾,妈祖庙成为兼具宗教、经济、文化、娱乐和社交等功能,许多妈祖庙乐于回馈社会,出资兴建医院、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等社会公益事业,使妈祖信仰的文化内涵愈加突出。2004年大陆成立了“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在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国家有200多家团体会员。此外,妈祖文化已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许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研究和妈祖信仰密切联系的学科领域并出现了一大批颇有建树的学术成果。由此可见,从妈祖信仰到妈祖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二)妈祖文化的丰富内涵。从妈祖信仰到妈祖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积淀,由妈祖信仰形成的妈祖文化圈,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综合起来可概括为三大层面的内容:

第一,妈祖文化的“道德”内涵。妈祖文化最深的内涵在于人格魅力,在千百年的嬗变过程中,信众不断丰富妈祖的完美道德品质,妈祖形象已成为道德的化身,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大成。妈祖之所以成为人们敬仰和祭拜的女神,首先是因为妈祖的美德。妈祖的完美道德品质,忠义孝悌、救民疾苦、扶危济困、乐善好施、见义勇为、无私利他的情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信众心目中,“妈祖形象尽善尽美,妈祖精神包含着真善美的价值和道德内涵。信众信仰妈祖,意味着认同妈祖所代表的真善美价值观和道德观”。妈祖的形象是慈祥、博爱、亲切、无私、勇敢。妈祖受到历代朝廷的多次褒封,封号也从“通灵女神”渐次升格为“夫人”、“妃”、“圣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说明历代统治阶级是非常重视以道德化的妈祖形象作为教化百姓的最有效的伦理教材。可见,妈祖文化的内涵首先是从道德人格层面上来理解的。

第二,妈祖文化的“信仰”内涵。正因为“信仰”,才使妈祖拥有2亿多的信众。信众祭拜妈祖、信仰妈祖,是相信妈祖是非常灵验的。人们出海的安全、海上贸易的顺利、旅途的平安,以及求子、求财、求福等等,都相信妈祖会显灵助其愿望的实现。所以,信众对妈祖是非常虔诚的。台湾一位老太太从1987年到2000年,共来湄洲妈祖庙朝拜25次,直到90岁高龄。2004年台湾嘉义县朴子配天宫妈祖信众437人来湄洲朝拜妈祖,其中一位林女士在妈祖神像前,三拜九叩,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终于来到了妈祖圣地。”林女士家祖上三代都是妈祖的忠实信徒,其祖父、父亲一生都期盼来妈祖圣地朝觐,但由于两岸未“三通”等原因,至死夙愿未偿。其父临终前,希望她一定要争取来圣地朝觐。这是妈祖信众对妈祖虔诚信仰的典型案例。虔诚的信仰是信众的精神寄托、是信众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是信众开创事业的精神支柱。“信仰”是妈祖文化的核心内涵。

“多学科”内涵。妈祖信仰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积淀,本身就印记着丰富的历史。在妈祖信仰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妈祖文化圈:妈祖庙的建筑艺术、书法艺术、文物珍品;由妈祖信仰形成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口传文学;包含着妈祖信仰的民俗学、华侨史、航海史、海外交通史等等,从研究妈祖信仰人手,可以进入众多科学研究领域。“流传千年的妈祖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涉及历史、文学、艺术、民俗、宗教、建筑等各个方面,在我国沿海地区源远流长,尤其是海峡两岸重要的民间文化纽带。”我国文博界老前辈王振铎先生著文指出:天妃宫是研究历代经济史、海外交通、民族学、民俗学、航海史等的珍贵资料,呼吁各界要加强保护天妃宫。2006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国家文化部文化遗产司组织专家评审,湄洲妈祖祖庙、湄洲妈祖祭典分别人列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反映了国家非常重视保护妈祖文物、弘扬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是民间信仰中的主体文化,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文化是两岸交流最大的共同点,在海峡两岸交流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妈祖文化交流对两岸关系的积极影响

(一)妈祖文化交流增进了海峡两岸民族情感的交流。妈祖信仰自明清时期被移民带入台湾以来,就成为台湾民众社会心理的一大组成部分,并深深地影响着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这可以从台湾信众“热衷于前往湄洲祖庙进香”可见一斑。移居台湾的移民带去的妈祖神灵是从大陆祖庙带去的分神,而且他们比较看重家乡创造出来的神,称之为“桑梓神”。“台湾各地的分庙建立之后,即与大陆祖庙确立了源与流的特殊关系。为了保持和增强这种特殊关系,增强分庙的灵性,各分庙每隔一定时期都得上祖庙„乞火‟。参加祖庙的祭奠等,俗称„进香‟。定期到大陆祖庙进香是妈祖信仰最为独特之处,进香活动是台湾妈祖信众最重要的社会活动。”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阻隔了半个世纪。1987年,湄洲妈祖祖庙拟举办规模盛大的千年祭系列活动之际,正逢台湾当局宣布开放两岸探亲往来之时。台中县大甲镇澜宫为代表的妈祖信众200多人前往湄洲,提前展开两岸的破冰之旅。随后经新闻媒体的报道和研究成果的出版,在台湾、海外华侨、华人以及港澳同胞中产生巨大的反响。此后,台湾妈祖信众组团到湄洲妈祖庙谒祖进香活动形成一股热潮,妈祖信仰成为打破阻隔两岸半个世纪政治坚冰的开路先锋,两岸交流从此打开了崭新的一页。自1987年以来,“每年都有10万左右台湾民众前来湄洲谒祖进香,迄今湄洲岛共接待台湾信众100多万人次”。而大陆妈祖庙也应邀到台湾进行妈祖文化交流。自1994年妈祖文物赴台展出以来,祖国大陆妈祖文化团体赴台交流已达20多次。其中影响最大的有:1997年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2002年金身直航金门巡安,同年泉州天后宫组团直航赴澎湖交流,2004年湄洲祖庙祭典团赴马祖岛贺诞举祭。

台湾妈祖信众到湄洲妈祖庙谒祖进香,不仅仅是对妈祖女神的朝拜,更是对民族文化、民族情感的认同,体现了两岸同胞“人同根、神同源、文化同脉”的亲缘关系。对于台湾同胞而言,妈祖信仰不仅是他们现实生活的精神慰藉,而且也寄托着他们对故土的眷念与遐思之情。正如台湾知名学者郑志明所言,“对台湾方面而言,到大陆进行谒祖、进香、迎神的意义,不仅只是一般祖庙情结的文化寻根梦而已,同时也加强了信仰仪式的文化传承”。台湾民众的妈祖朝拜热潮,推动了台湾当局进一步解除直航禁令,并最终实现两岸“三通”。妈祖信仰成为维系两岸血肉亲情的纽带和增进两岸民族情感的桥梁。

(二)妈祖文化交流加强了两岸的文化交流。海峡两岸各种形式的妈祖信仰的交流活动,为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为传播妈祖文化、丰富妈祖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每一届的妈祖文化节活动,不仅举行朝拜妈祖仪式,而且举行民俗文化表演、民间艺术展示、妈祖文物展出、两岸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等等活动。在交流活动中,不同地区的妈祖信众会把他们在不同区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以及学术研究成果尽情地展示出来。湄洲祖庙已成功举办了八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天津妈祖庙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妈祖文化旅游节”;自1986年莆田举办首次学术研讨会以来,中国大陆先后在莆田、深圳、泉州、厦门、天津、上海等地举办16次研讨会或论坛,而台湾举办过5次,澳门举办过3次,平均每年超过一次。这些妈祖文化活动和学术研讨会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增进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充分展示了妈祖信仰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妈祖文化交流促进TN岸的经济贸易往来。由于海峡两岸妈祖信仰的“源”和“流”的关系,以及台湾信众把回湄移H祖庙谒祖进香看得非常神圣而热衷于前往湄洲祖庙进香,两岸妈祖文化的交流必然持续发展。两岸妈祖信仰是发展两岸经济贸易往来的优势文化资源,必将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贸易往来。首先,妈祖文化将激发海内外闽商回乡创业、报效桑梓的激情,促进海峡两岸经济贸易往来。在2007年福建省农业工作视频会议透露,2007上半年,福建省新批农业台资项目41个。合同利用台资8901万美元,实际到资7121万美元。全省已累计批办农业台资项目1957个,合同利用台资24.8亿美元,实际到资14.3亿美元,在各省市中位居第一。福建已成为台湾农产品进入祖国大陆的集散中心,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窗口、示范、辐射”作用得到明显体现。其次,两岸妈祖信仰的交流,特别是通过举办“妈祖文化节”或“妈祖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向台湾同胞展示大陆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介绍大陆经济建设的政策和项目推介,吸引台资来大陆考察投资环境。同时台湾同胞也可以向大陆推介自己的合作项目。天津市于2008年10月3—5日举办“第四届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邀请台港澳地区和海内外的嘉宾近2000余人参加。通过此届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积极推进和促成经贸往来与合作,达到“文化旅游搭台、经贸洽谈唱戏”的目的,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朋友到本市观光旅游,带动旅游经济发展。近年来,天津越来越受到台湾商家的关注。而天津妈祖庙作为三大妈祖庙之一,从2002年至今,天津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前来投资。据统计,截至2006年7月,累计有1866家台资企业落户天津,合同台资额达45.8亿元。可见,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已成为促进两岸经济贸易往来的优势文化资源。

总之,妈祖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有着丰富的内涵,并在现代社会发挥着增强两岸同胞民族感情、增进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两岸经贸往来的重要作用。珍惜这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并把她发扬光大,是今天人们的一份责任。

上一篇:肺部感染护理查房免费下一篇:墨竹如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