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共10篇)

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1

题目:

浅析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专业:软件工程

姓名:梁磊

学号:3112370077

浅析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可阻挡,外来文化的输入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

有重大影响。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我们须以正确的文化心态和传统的 民族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来积极吸纳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在文化模式

选择上,妥善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继承、吸收与创新的关系,积极

参与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与竞争,大力发展体现中国文化先进性和时代精

神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外来文化 本土文化 发展 创新

当今时代,全球化浪潮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每一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文化安全已经成为继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之后,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此,我们要增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维护我国文化安全。那么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特别是对我们这些80,90后的影响具体又表现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这种悄无声息的变化?

1中国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延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曾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次发生在三世纪汉代末期,来自西域近邻诸国的印度佛教文化,其对华夏文化的影响,涉及到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建筑等多个方面。另一次发生在19、20世纪之交的清末民初,以英、法、美、德为代表的几乎所有当时已进入资本主义扩张阶段的西方列强,挟持武力上的绝对优势,强行撞开了中国的国门,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全新的“西洋文化”潮水般地涌入中国,仅二、三十年的功夫,便席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统江山,这里主要包括对文学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当然在这里我们先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我们90年代左右的孩子们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想不会是女子十二乐坊穿着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闹哄哄的演奏那所谓的传统民乐吧?不会是凤姐,兽兽,伪娘,**门所传给我们的被中国共产党定义为三俗的东西吧?还是认为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满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国的古代文人?如果我们这个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青花瓷》里才开始接触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迟了?当然我很感谢我大学时的舍友,带我重新审视中国的文化。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是啊,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她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慢慢沉淀而成。前面说到,佛教是印度传入的,但是在后来的几百年发展中产生了中国自己的特色,产生了自己的朝拜方式,这就算是中国的文化了。这种方式对现在的中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就我个人通过对周围人的调查和我个人的想法,现在的新一代大学生亦或甚至博士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连康熙,乾隆,雍正三人哪朝代都一知半解。把电视上的类似于《宫》等题材过于艺术化的电视剧视为了解历史,文化的途径,并引以自豪(大学生亦此,何况其他?真是民族的悲哀!)。而对外来的文化却表现出很大的热情,这可能与他们所处的生活方式有关,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跟不上脚步,大家的选择有自己的合理之处也有些无奈之处。

1.1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使各国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得以加强.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2、有利于汲取世界各国文化之所长,使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

3、经济全球化给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4、有利于根除残存的封建宗法关系 1.2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外来文化冲击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包括对文学、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三个主要方面。最严重也是最危险的是我们的新一代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于空白。1.2.1、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

我个人的观点有三个方面的变革:一是留学生运动及其相应的翻译小说的兴起;二是由翻译小说引发的白话文的突破;三是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历史中,现实主义少得可怜,我印象中就看了一部《红楼梦》算是有瓜葛的)在中国的长盛不衰。

1.2.2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列强的入侵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文化、新的技术革命,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但畸形的发展,虽然畸形,但好歹发展了,从洋务运动到民国初年的民营资本,再到现在的中外合资,外国的技术文化始终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可以说,现在的社会经济腾飞90%是因为外国的文化影响所致。

那为何中国的社会没有自己进行经济生产的变革呢?美国的琼斯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一旦上了轨道,就会持续自我再生产。除非是被某些没有道理的干预使之越出轨道,否则经济成长仍是自然而然的现象。对于当时的中国,他认为政府是一种负面力量,既未为经济的持续成长提供必要的构架,又阻碍了原有的积极发展。他代表了一种自相矛盾的观点:一方面认为国家太过软弱,以致不能积极有为;另一方面则又认为国家十分强大,足以对进步起否决作用。而中国的学者则比较统一一个观点:中国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形态不具备资本到技术变革的条件。

1.2.3外来文化对中国生活方式的影响。

其实生活方式的变化包括思想和物质上的两个主要方面。

思想的解禁令中国人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不少,现在的教师不难发现如今的学生不再像以前我们那样的“填鸭式”思维了,而是很有自己的想法,在美国60年代流行的叛逆潮流现在在中国可谓是如日中天,你告戒学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结果他回答:“可惜往往是最不重要的一半”足把你气死。

学生的生活方式也不同了,现在的教学不仅同以前的私塾大为不同,没了体罚,而且学生有许多都不在家里吃饭(午餐),而节省时间做别的事情。当然快餐店最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出现的,它的出现压缩了人们花在进食方面的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社会的生产效率。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并不是有些人现象中的特别青睐肯德基或麦当劳,中餐店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中国人还是更喜欢中国菜,但是这种快餐的经营形式仍是由国外传入的。这说明还是外来文化比较适应现代生活的脚步。2 重塑中国传统文化 2.1 探寻文化融合

那么是不是我们在外来文化面前只能向其让步,完全丢弃现有传统文化,对所谓的先进文化采用“拿来主义”?答案必然是“不”!近代日本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成功的例子。

其实这个弹丸小国-------日本的文化基本都是源自中国的。在明治以前,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汉字,除了语言,这个大和民族几乎和中华民族一模一样。十九世纪的世界列强同样冲击着日本的传统,在“明治维新”之后,短短三十年,迅速崛起的日本已经有实力和强大的沙俄叫板了。在文化的改革方面,日本在受外来文化冲击“阵痛”的同时,却不断将自己的文化溶入其中,比如在文字方面根据自己的发音习惯发明了如同英文字母的平片假名,大大降低了阅读和书写的麻烦,历史上称为日本字的拼音化。日本的绘画传统原来也是中国式的山水画,只讲境意不求精准,而随着不断地创新,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写实风格。不得不提的是现代漫画的起源也在日本,它突破了四格漫画的框架,试着用“电影”的模式来解读漫画,较出名的有鸟山明、北条司、井上雄彦、车田正美等等,我们80后这一代的孩子(包括我)就是看这些漫画长大的,那些算是漫画的精品了,日本的漫画自成一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且引导国际的潮流趋势。你看,这就形成了一种文化。所以说自创的东西是最容易形成文化的一种产物。中国也有自己的漫画风格,只可惜数量太少,没有发扬光大。

再说说日本的服装,老的和服不说了,说说现在流行的日本学生校服,特别是女生穿裙子、打领结、加长衬袜子的风格,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一眼将其从各国的人群中分离出来,这就是日本自己的服装风格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时候同样面临消亡的危机,但是它们比较好地将两者进行了结合,从而派生出来了属于自己的新的文化,并且将其向外界推行。中国在这方面做的就不太够。看着满大街的“哈日”、“哈韩”的大学生,我们难道不觉得有些惭愧?说实在的本人从内心深处并抵制日本,但是仍然觉得它们的有些做法的却值得借鉴。

2.2 如何重塑中国文化

下面谈一谈我们这些社会的接班人如何看待外来文化。(我谨代表个人发表意见。)

我个人很喜欢读一些史书之类的东西,“以史为鉴”是我的座右铭之一。那么怎么才能很好的做到“鉴”,而不是将史书权当故事书看。我认为史书上所讲的东西在现代仍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只要进行“换汤不换药”式的变通,留下本质核心的东西,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就看你能不能把握。同理,在这个物欲横流,主流价值观严重缺失,诚信危机遍布的现代中国。面对国家的文化安全,我觉得更应当重塑老庄思想,寻找中国文化的根。而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由此可见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可见一斑。了解中国文化,道教便是一把钥匙。照搬肯定是不行的,明显违背了“马克思的观点”。国外的文化之所以在中国风行,主要原因有三:

一、现代中国自民国开始出现了文化的断层,而目前所谓的中国文化不过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用来附庸风雅和赚钱的幌子。名家大都在人民大众之中,绝非所谓之专家。

二、外国利用其本土文化优势不断发展,创新,改革。在保留其文化本元的基础上,适应新时期需要,满足人民大众诉求,从而增强国家软实力。

三、改革开放之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一系列的影响。忽略了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不只是修个塑像,建个博物馆那么简单。

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做出变革。只有变革,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引发大众的兴趣,从而引导新的潮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统一。立足继承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与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统一也许以前的京剧,纂刻印章,脸谱,皮影,武术,秦砖汉瓦,桃花扇,剑术等世界文化非物质遗产已经失去了它往日的辉煌。但纵观中国历史,你会发现事物都不是永恒的,都是动态向前发展的。虽“形”没了,但“神”犹在。这也就是中华文化连绵不绝的原因。它能博众家之所长,印度佛教成功被中国化就是很好的例子。面对多元化的各国文化,我们要守住自己的“底线”,要有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抵挡各种低劣文化的同化。总而言之,采用道家之理论,修身养性,磨练自己的意志,以仁爱、孝悌、忠信、和平、谦恭、中庸、因循、团聚、勤俭、自强等等为美。才能从根本上有益于国家文化安全,重塑中国文化大国。

【参考文献】:

[1]李冠杰,成丽芳.在全球化大潮中探索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J].池州师专学报,2002,16(1):102-103,l13.

[2]顾兆禄.对当代民族主体性与本土性的反思[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2):39—42.

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2

一、外来文化的中国化

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创造主体、来源、内容、风格、精神等方面各有不同, 但是, 两者之间并非不可逾越。中国文化是我们的本土文化, 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上, 外来的文化是可以通过中国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从而实现对外来文化的中国化。

所谓外来文化的中国化, 就是文化建设主体通过对外来文化的选择、吸收、转化等过程, 使外来文化的积极的、合理的因素与中国的优秀文化有机结合, 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此基础上, 实现文化和实践的结合, 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是文化建设主体对外部文化做出的自主、自觉的选择。中国化的对象是外来文化, 但并非所有的外来文化都有中国化的必要和可能, 我们把哪一种外来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哪些文化成分中国化, 这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对外来文化的选择, 首先涉及到对外来文化的价值判断, 判断的根本标准是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只要是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 我们就可以把它中国化, 否则就没有中国化的必要了。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是中国人以中国文化模式为框架改造、转化外来文化的过程。外来文化中国化是国人出于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做出的, 其目的在于拓展中国文化的内涵, 保持中国文化的特色, 丰富中国文化的内容, 促进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是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中外文化交流史上, 外来文化的创造及其传承主体也积极参与外来文化中国化的过程, 并且为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做出一定的贡献, 但其目的是在于传播、推广外来文化, 让中国人接受和认同其文化。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是复杂的文化创造过程。外来文化的中国化不是单纯引入一种异质文化, 也不是简单地对接、拼凑两种不同质的文化, 而是以外来文化为文化资源, 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借鉴、改造、吸收的创造性过程。在内容和形式上, 经过中国化的创造性过程, 外来文化的外在性得到真正地克服, 而内化为中国文化的要素;在文化功能上, 通过外来文化的中国化, 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得以逐渐消除, 消极作用转化为积极作用。创造性体现了外来文化中国化的深层本质。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包含着多层次的丰富内容。概括地讲, 外来文化中国化包含着理论层次和实践层次的内容。理论上,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是指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结合;实践上,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是指外来文化和中国社会实际的结合。文化结构、理论结构和实践结构都是多层次的, 因而,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包含着具体和丰富的内容。外来文化的中国化, 既包括了对外来文化的理论批判、借鉴、改造、吸收, 也包括了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而引起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是解决文化矛盾、使中国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过程。外部文化一旦传入中国, 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之间就会产生矛盾, 特别是外来文化处于强势的情况下, 矛盾更加突出, 两者存在相互同化的趋势。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就是自觉地、主动地解决外来文化传入中国之后引起的文化矛盾问题, 使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外部矛盾转化为中国文化的内部矛盾, 从而推动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是以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的、合理的成分, 并把它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 是文化建设的一种表现方式、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作为文化建设的表现方式,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是以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的合理的成分, 并将之与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结合, 以促进和推动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为目的文化建设实践。

二、外来文化中国化的实践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 在历史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中外文化交流的逐渐深入, 外来文化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入中国, 并对中国文化及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做好外来文化中国化这项关系当前和今后中国文化、社会发展的工作,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课题。

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包含着中外文化的交流, 包含着把外来文化不断地中国化的实践, 如古代印度和阿拉伯文化的中国化, 近代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 特别是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强弱对比关系的差异,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 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外来文化中国化的历史经验表明, 对外来文化必须进行中国化;不是所有的外来文化都有中国化的必要和可能, 在对外来文化中国化的过程中, 必须有所选择;文化问题不等于政治问题。外来文化是否需要中国化, 不能单纯地从政治的需要而要立足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来考虑。外来文化的本土化是人类文化发展中的共性问题, 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其他民族对待外来文化的认识以及外来文化本土化的实践经验也是值得我们借鉴。

当代中国,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应注重总结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对外来文化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和其他民族在外来文化本土化方面所积累的成功经验, 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从实际出发, 尊重外来文化和注重选择、坚持辩证转化、重视实际效果的原则的基础上, 采取引进、批判、借鉴、吸收、结合等方法做好外来文化中国化的工作。

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的文化发展, 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 博采各国文化之长, 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这段论述对外来文化中国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明确指出了外来文化中国化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其核心和实质就是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来选择外来文化。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必须以中国文化为主, 必须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充分体现了对待外来文化的主体性原则, 是外来文化中国化的总的指导原则, 严格遵循这一原则是外来文化中国化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还要遵循尊重外来文化本身的特点的客观性原则。外来文化的价值及其价值的大小, 应以其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的大小来衡量和确定, 但是外来文化本身的特点是影响对其中国化的范围和程度的重要因素。依据文化属性及其与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不同, 有些外来文化只可以允许其在中国存在, 有些外来文化是可以中国化的, 有些外来文化是不可以中国化的。对外来文化要有所区别和外来文化本身的性质密切相关, 并不是在文化上搞民族歧视、多重标准。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必须首先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 促进中国文化、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外来文化也是鱼龙混杂, 良莠不齐, 精华和糟粕并存的, 所以, 外来文化中国化必须坚持注重选择和辩证转化的原则。要选择那些先进的外来文化并对其加以中国化的转化和改造, 对那些腐朽没落的文化, 我们要坚决加以摒弃。外来文化的中国化不能搞拿来主义, 要坚决反对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的心理倾向。我们对外来文化的选择要打破民族、国家、地区和时代的限制, 只要是合理的、积极的、对我有益的文化, 我们都可以引进并视具体情况对其加以中国化。目前, 对外来的现代科技文化、法制文化、市场经济文化、大众文化、产业文化等要加快中国化的步伐, 以推动中国科技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外来文化的中国化是文化建设工程, 需要社会的投入, 因此,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要注重实效, 注重提高质量。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必须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不但要把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而且要把外来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必须运用正确的方法, 以实现对外来文化从形式、内容到作用的中国化改造。外来文化的中国化不是在去创造一种和外来文化一样的文化来, 而是以外来文化为对象, 对外来文化的一种再创造, 因此,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只能运用批判和吸收相结合的方法。批判是对外来文化中的消极的、落后的内容的批判, 吸收是对外来文化中的积极的、合理的、有益的内容的吸收。外来文化和中国文化具有互补性。我们要在分析、鉴别的基础上, 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 剔除其糟粕。外来文化的中国化还要运用吸收和融和相结合的方法。吸收的外来文化的合理的、积极的、精华部分和成分必须和中国文化融和在一起,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 才能发挥其在文化和社会中的应有作用。运用批判和吸收、吸收和融合相结合的方法对外来文化的形式、内容进行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文化转换的同时, 还要把在语言、意识、观念、理论层次所取得的成果应用于中国的社会实践当中去, 在实践中发挥其作用, 并通过不断地社会实践来检验外来文化中国化的成果。在当代, 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实践必须增强法律意识,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严格依法进行。

摘要: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就是把外来的先进文化和中国优秀文化有机结合并付诸实践的过程。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实践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 运用科学的方法。

中国与日本:怎样对待外来文化 篇3

近代中日两国在引进西方科技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是以两国在认识与处理外国与本国科技文化关系上持有的不同的对外文化价值观为前提的,而这种差异又是以两国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为基础的。

从历史上看,当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时,日本列岛才组合成最初的群落;当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时,日本才开始滋生出奴隶制的萌芽;当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各登文坛,竞相争鸣的时候,在日本列岛上却还过着采集果实于森林,捞鱼贝于海河,猎鹿、猪兔于山野的从文化上看,日本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巨人。

不同的文化结构与相对位置:

实体与中空;"内核"与"外缘

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内容和体系。这种博大精深的文化实体以它所具有的强大同化力和辐射力,把它周边的国家都囊括于其中,形成了以本国为中心并为世界所公认的东方文化圈。因此,中国文化完全是一个实体文化和"内核"型文化。

当时在文化与历史上都相对落后的日本,除了其固有的"神道教"文化以外,本身几乎没有多少属于自己原创性的内涵,就连日本人曾经推崇的"和魂洋才"中之所谓的"和魂"也只是一个"空壳"("和魂"在英语里意指"消化",在日语里意指"容器"),本身不具有真实的内在含义。对于这一点,日本人自己也承认,他们说"和魂"是"日本人心中的空心结构",是日本文化中空结构的表型象征和外在表现。这种文化历史与结构再加上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处于中西方文化辐射、传播的交接位置),使得日本文化成为一种中空的"外缘"型文化。

不同的对外文化价值观:

崇内鄙外和鄙内崇外

上述两国不同的文化历史与结构,自然使得两国在对外国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认识态度上出现了差异。中国持有的是在"中国文化中心主义"指导下的崇内鄙外的对外文化价值观,而日本却在鄙内崇外意识作用下拥有"文化相对主义"价值观。

中国崇内鄙外的对外文化价值观在近代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一,当英国使节于1783年提出与中国通商并互派使节时,清政府却认为,西洋"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拒绝与西方进行往来。当英国再次于1816年要求通商贸易时,清政府也"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

其二,关于是否应该向西方学习,他们或"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或以"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试图通过对西方科技的百般诋毁来横加阻挠。正是受到这种对外文化价值观的影响,雍正帝下令驱除西方传教,开始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

日本自知自己是一个孤立岛国,落后贫穷,时刻产生出一种危机感。他们认识到,岛国的宿命使日本没有独创文化的能力,只能贪婪地吸取外来文化,经过取舍、选择、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文化。在此影响下,日本民族形成了"认同外来文明的尊崇价值观"和"功利现实的拿来主义价值观"。

这种对外文化价值观使得当时的日本人认为,只有依附于中国才能生存。然而,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给日本人的心理意识以很大打击,迫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对外文化价值观。日本启蒙思想家们通过对中西科技文化的比较研究,彻底从原来面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鄙内崇外"转向面对西方文化的"鄙内崇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魂洋才"的对外文化价值观。

“和魂洋才"的特点在于:"和魂"内容主要指"神国主义思想","洋才"则主要指的是西方的技术器物和文化制度。这充分反映出日本人的普遍愿望,即既"保留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生活方式,上下之间的特殊关系以及他们自己的家庭结构,而同时还要建立一个具有可与西方国家相匹敌的力量的近代国家"。

不同的科技转移方式:

注重输出与注重输入

不同的对外文化价值观影响着两国各自的科技转移方式,即中国注重对外输出,而不注重向内引进,而日本却与中国完全相反,注重向内引进而几乎不向外输出。

英国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曾经指出,古代中国至少有26项技术(还有其他技术)"在公元1世纪到18世纪先后被传到了欧洲和其他地区"(西方在此期间,向中国输出的技术只有四项)。明朝大太监郑和于1405年~1433年先后七次远渡西洋,出访30多个国家,其目的不是学习西方国家的科技文化,而是向西洋诸国宣扬中国的富强,让他们在朝贡的名义下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顺从者抚慰之,不恭敬者擒拿或击败之,以恩威并用的办法使他国畏服并臣服于中国。

日本从古到今都在为和异种民族、异质文明的接触、同化而努力着。从16世纪40年代起,日本开始直接接触西方的科学技术。1582年,日本巡察使范礼安组织"少年遣欧使节团",远赴欧洲进行考察,不仅带回了风琴、竖琴、吉它、小提琴等西洋乐器,还带回了活字印刷机、《世界地图册》、《世界城市地图》、地球仪等西方科学技术,从而改变了日本人传统的"世界"观念,开阔了日本人的视野,进一步激发了日本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871年,日本为了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羁绊,谋求实现"与万国并立"的目的,明治政府不惜耗费巨资派遣"岩仓使团"出访欧美,考察并引进西方各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制度和科学技术,以促进国内改革和科学技术的近代化。

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4

谢谢主席,大家好。

我方一再重申,我们并不否认外来文化在塑造城市文化魅力中的重要性,只是外来文化的特殊性使其无法在本地长久的站稳脚跟,换句话说,外来文化永远成不了社会的主流!即使外来文化会有合乎时代的强势,但本地并不是它温存的土壤,它能够用来丰富和发扬本地传统文化,却不能反客为主,所以并不能重用外来文化塑造城市文化魅力。

城市是一群具有相似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的人的聚集地,这种共同的文化传统,是人们内心所熟悉和用以维系人心的城市软实力,一座城市倘若没有了大家共同信仰的东西,这座城市就毫无活力生气可言。我方所一直坚持的是本地传统文化在本地有群众基础,在本地有历史传统,它就是城市文化的根基。试问,那座城市会用外来文化刨掉自己的老根? 对方辩友你无法否认。

针对对方辩友所说,我想指正其中几点纰漏和不妥之处。

对方辩友请不要曲解我方观点,我们再次重申,本地传统文化是基于一定地域的自古以来的历史和传统积累形成的今日社会风俗的反应。而不是像对方辩友所言。而外来文化我们给他的定义是除开本地文化以外从外部传入的文化,并无国家民族之分。

传统文化,我们不否认其固有的弊端,也不否认外来文化鲜明的时代特征,但传统的东西是根,是根就不能动摇,何况国家现在要做的就是发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这一点上我们正在学习外来文化的优势,难道这样的传统文化会有人丢弃吗?

我的总结完毕,谢谢大家。

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大家好。

首先,再次总结我方观点。

我们并不否认对方观点,但实乃不敢苟同。我方坚持认为,本地传统文化有两个无可比拟的优势,一,它是本地的文化。本地的就是本地人所共有的,它因地域不同而有鲜明的特征,是本地人所钟爱和接受的,是外部的人难以短时间融入的,这样的特性使本地文化具有地缘文化的优势,外部文化难以深入,既然这样,又何谈外来文化塑造本地城市文化?二,它是传统的文化。城市文化传统是城市居民长久以来所习惯的,是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早已深入人心,早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根基是外来文化难以撼动的。若要以外来文化塑造城市文化,难道要传统文化让位于它吗?这是不是有些蚍蜉撼大树的味道呢?

基于这两个优势,塑造城市文化的魅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样。着重本地传统,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时代价值,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发扬本地的特色与优势,做成代表城市形象的城市名片。同时吸取借鉴外来文化的优势,结合本地特色来丰富本地文化。这样一来,城市文化魅力就可以彰显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本地与外来的融合之中了。

但严峻的现实是,中国数百座城市在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呈现出 “千城一面” 的城市形态和格局,甚至比麦当劳的汉堡、肯德基的鸡翅还要标准化,中国城市的文化个性、市民的“集体记忆”正在整体丧失。也有例外的,如扬州就是个好例子。这数十年来,别的城市都在大拆大建,扬州独自走了一条不与别人比GDP,不比高楼大厦的现代化路子。现在,扬州人将古城整体保存下来,他们自豪地说,本地传统文化是扬州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上述例子可以表明,我们城市文化的塑造过程中不得不考虑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同时又要求发展,那么必须以本地传统文化为依托,发掘时代潜力,创造时代价值,以此塑造城市文化,发展城市经济。

以上是对我方观点的强化和总结。

其次,若要引进外来文化,它必须作为世界范围内先进文化的代表而被引入,对于塑造城市文化而言,我们吸取外来文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理念和创新模式,这也是历史上最有效的方法。但切不可因其先进而将其置于比传统更重要的位置,我们已经拥有的怎能轻易丢掉呢?早在封建传统垮台之际,鲁迅先生就用拿来主义帮国人指出了一条明路,批判的继承传统化,合理的借鉴而不是重用外来文化,这样的方法在今日的城市文化建设中仍然可以遵循。

在此处,我再针对对方辩论中的不妥之处予以指正。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中外文化碰撞交流,并不意味着要重用外来文化。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吸取借鉴,而我们城市本土的文化才得以进步,最终的目的在于促进本地文化发展,所以外来文化起了辅助作用。

文化竞争是可怕的,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是丧失了传统又没全盘学习外来文化,最终导致城市文化根基丢失,变成不伦不类的另类文化杂合。对于外来文化的引入要慎重。

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5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是冷静而深层的,《易经》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无论是儒道佛的洒脱,传统哲学的智慧,政治文化的睿智,伦理道德的凝重,文学艺术的精粹,古典美学的魅力还是科学技术的辉煌,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而且他们是相通的。从中国的古典戏曲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生,崔莺莺,祝英台,窦娥。。舞台是丰富的,有血有肉的,儒家的“以人为本”都蕴含在了活生生的剧本里。中国的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疏密得宜,虚实相生,而其中却蕴含了老庄哲学与人生哲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刘韬》,《尉缭子》这些虽为兵书,却能知道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乃至人生规划。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大义同国家长期发展的基础。同样的,也是当代社会先进文化的基础。

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要川流不息,奔腾向前,既不能塞其源,也不能断其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都是在既有文化传承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和发展。当代社会所提倡的先进文化自然会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和精髓。儒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已经告诉我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于是党和人民在实践真理的唯一标准指导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理论,《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唐太宗亦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而今天,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提出“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把改善民生放在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位。古人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于是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

中国文化结构与生产关系论 篇6

中国文化结构与生产关系论

根据人类文化的金字塔结构关系,中国文化生产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普遍规律,为了繁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好的满足国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一要立足于“塔基”文化的经济基础,以发展生产,自由流通,互补互利为原则;二要依托于“塔身”文化的健全完善,在国际制度文化交流中坚持求同存异,稳定和谐,和平发展的原则;三要在“塔顶”文化生产中,实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丰富多采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发展方向;四要努力建构“塔尖”理想文化,坚持天人合一,大同自由,美好理想的原则.

作 者:柯可  作者单位:广东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广州,510610 刊 名:广东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年,卷(期): “”(4) 分类号:G0 关键词:文化结构   文化生产   文化交流  

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7

关键词:佛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提条件,探析

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外来文化的输入,可是真正在完成中国化的却为数不多。在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实现中国化的, 一次是佛教的中国化, 一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所谓外来文化中国化,是指外来文化按照中国社会实际需要,根据中华民族的历史特点,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并以自己独特的价值成分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补充,最终融入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最初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接触,经历了一个由依附、冲突到互相融合的过程,最终儒释道三足鼎立,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作为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 凭借其科学的思想体系和强大的生命力,立刻得到迅速传播并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有力思想武器和先进政党安身立命的指导思想。作为域外文化中国化的两个成功案例, 虽然佛教与马克思主义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时空条件,代表着不同层次的时代精神, 甚至两者根本性质相异,但都能够与中国文化结合, 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化。一种外来文化、理论与学说能够在另一个民族中广泛传播、扎根生长、开花结果与发展壮大,无疑都有其深刻的现实与文化等层面的原因。对佛教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条件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认清中国文化认同外域文化和外域文化本土化的一般条件和机制。”[1]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种外来文化中国化前提条件进行初步比较,抛砖引玉,期望引起更多的专家和同行对这方面问题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一、中国社会的需要是佛教与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的关键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文化的命运,归根到底取决于历史、时代、阶级和群众的需要。即取决于实践的需要和限制。可以说,中国社会的需要是佛教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动因。两者都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满足了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实际需求。

自东汉末到东晋的二百年间,大部分时间中国都处于分裂状态。这一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人民倍受战乱和离乡之苦,他们无法逃避现实世界中的苦难,便把希望寄托于来世,以此获得精神的慰籍和安宁。佛教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学说吸引了长期动荡无依的人们,使人们在战乱时代有了一个心理依托。这是佛教在中国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尽管佛教只是给人们指出了一条不能在现实中实现的道路,却因此获得了中国化的群众基础。而统治者为缓和阶级矛盾,亟需在玄学之外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柔化”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佛教具有“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苦难和牺牲的前景……从而使他们顺从这种统治”[3]的作用。所以南北朝时期,各族统治者,大肆推崇佛教,使佛教一度跃居为各朝的国教,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到隋唐时,再次获得统治阶级的支持而迅速发展起来。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中生成、发展,成为中国人民的指导思想,最根本的原因或动力也是在于它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需要。鸦片战争促使中国这样一个独立的却又极端落后的封建帝国逐渐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救亡图存成为当时中国的第一需要。19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各种理论和学说开始大量涌入中国。解决“中国问题”是引进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深层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描绘了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共产主义美好壮阔的远景,又指引了一条通往这一境界的道路,为处在水深火热的中国人民提供了一整套社会改造方案。中国人民、中国社会当初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是以实用为特征的,最能打动、影响、渗透到先进中国人的心灵和头脑中, 并直接决定或支配实际行动的是唯物史观, 特别是阶级斗争理论。它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前提, 吸引了苦苦探索救国道路的各阶层人民。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过程中一再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 是因为中国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 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实践发生了联系。”[4]基于救亡图存、实现现代化的实践需要,在近代中国中西文化和思潮的接触、碰撞、斗争、融合中,经过反复的比较、鉴别之后, 马克思主义被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可和选择。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必定要与中国社会的实际相结合, 积极回应中国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 从而指导中国人民改造中国社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不断结合中国的实际,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和保障。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终也选择了中国。这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中生成、发展,最为根本的原因或者说动力就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

二、文化的相通相融是佛教、马克思主义能与中国文化结合的灵魂

与中国文化的相通相融,是外来文化中国化最方便、最快捷的思想桥梁。不同文化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都表现出某种“相似性”或某些相契合之处。外来文化要实现成功的移植, 就必须从本土文化中找到其生长点和结合点, 即必须与本土文化具有某种契合性。无论是佛教还是马克思主义,都与中国文化有相契合之处。

佛教自西汉末传入中国后,首先依附于中国原有思想文化,而后逐渐发展并产生影响的。就其所宣扬的内容来看,在汉代佛教所讲的主要内容为“灵魂不死”、“因果报应”之类,而这类思想实为中国固有或相近。佛教初来时,中国的士大夫并不了解其教义的底蕴,而是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观点上理解和接收这种外来文化,把它当成汉代流行的黄老道术和方技看待。这就意味着当时人们是把佛教视为中国固有文化的一支而加以接受的。同时,佛教要在中国立住脚跟,也须臾离不开在中国固有文化中寻找与其貌似的“伙伴”作为桥梁,使中国人在心理上觉得似曾相识。佛学在很多地方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相吻合,佛教的辩证思维、众生平等、去恶从善、自利利他等与中国文化无不有着相通之处,以至使得佛教哲学思想为中国民众所接纳,成为两种文化的结合点。在佛教众多的宗派中,禅宗、净土宗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心理契合较深,对成佛途径的解说简明通俗,与中国人重实用的价值取向相契合,为中国民众所普遍接受。充分说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除了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时代契机,还在于思想文化本身的根据。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之处更多。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文化史, 可以说是一个不同来源的异质文明的文化交汇过程。在最近一次的文化交汇过程中, 中国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并以它作为1949年以来的官方哲学, 至今仍然指导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尤其是儒家思想的若干基本观点之间有着相似相通之处,比如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实践观念、实事求是、人道主义、社会理想等方面有着大量相似相通之处。这对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结合,无疑提供了思想前提和思想资源,使马克思主义很容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结合点。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中国化和大众化的深层理论背景之所在。使得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国先进知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上的认知障碍, 奠定了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基础,以至于先进的中国人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后,没有太多的生疏感和排异性。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在中国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它,使它在很短时间内便蔚为显学,仅用了二十几年的功夫就席卷中国大陆,取得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全面胜利。中国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能义无反顾地接受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从西方思想库存中借取其它的思想武器来解决中国的现实出路问题,除“革命实践的需要”之外,中国的知识分子之所以更愿意接受辩证唯物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哲学思想正是他们自己所产生的。[5]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广大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根据。可见,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传播、开花、结果,决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有着坚实的文化和心理基础。

三、佛教与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独特价值以及弥补了中国文化之缺是其中国化的内因

一种思想文化、信仰学说,要在一个异域的社会和民族中的传播发展和影响,还取决于这种思想学说和文化本身的价值。佛教与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存、流传,必须取得中国社会政治和传统文化的认可、宽容和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也需要外来文化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营养和补充。从文化视角看,佛教与马克思主义显然都具有满足中国文化需要的独特价值。

佛教能在中国传播,并与中国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它包含有真理性的成分并能对中国文化所缺进行补充。如关于矛盾的对立统一,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主体、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强调等,都体现了较高的辩证思维水平。这些真理性的成分很容易被中国文化作为新鲜血液所吸收。佛学的理论多集中于人生痛苦与解脱,在这个问题上佛教也作出了自己独特的价值判断,其中的一些理论如“轮回”、“业报”、“因缘”、“因果”、“三世”等说教,正是中国固有文化所欠缺的。佛教的传入,解决了中国文化这方面的难题和不足。灵魂不死,业报轮回,因果报应,天堂地狱,解脱涅槃,佛教将人生与死后的问题比较圆满地连结在一起,佛教本身对生死问题的深入探索,对人生终极关怀的理论分析有效地解决了儒道两家在此问题上的不足之处,满足了中国人对自我存在于彼岸世界的思考。[6]佛教在中国化过程中坚持了佛教的独特价值,在中国社会文化中与儒、道为代表的传统思想文化一起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佛教传入之前, 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可以治国, 养身, 但是人们如何修心,却没有给出满意的答案,佛教弥补了中国文化的这一缺陷。使得儒家治世,道家养身, 佛家治心,三种文化功能互补。佛教在中国发展,既融合了许多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因素,具有许多中国的特色,更好地满足了中国人的信仰需要,同时,又保留了许多特殊性和独特的价值,弥补了中国文化的不足,从而使其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系中与传统的儒道相并列而三分天下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同样,马克思主义在备受摧残、非难的逆境中异军突起,被中国人全面认同和积极接受,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武器,根本原因在于它整个体系具有全面的真理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和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 对他们所处时代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认真考察和独立思考, 经过艰苦而严肃的科学研究而得出的科学理论。她博大精深,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几乎涵盖了社会科学的全部研究领域,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的价值前提。作为一种外来的理论和文化,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扎根、发展,正是契合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不少重要的思想资源。两者之间有着内在逻辑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马克思主义以改造现存不合理社会现实为目的的学说与倡导中庸与协调、改良与和平的儒家文化显然存在着两者结合的互补点。所以,它能从仅仅作为“一种”理论和学说到真正成为中国人民的根本意识形态而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知识分子是佛教、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交汇的重要桥梁

文化交流既然是双向互动的,交流的双方各具有一支致力于文化交流事业的知识群体是保证文化交流成功的重要条件。文化交流说到底是人的交流。一种外来文化能否在异域生存和发展,归根到底在于能否为一个群体或一个自在、自为的阶级所接受和传扬。一种有潜在生命力的外来文化务必要有一批既精通母体文化又能慧眼向外寻求真理的知识分子的接受、会通和再创造。[7]

佛教东来,一批天竺、西域大德,如菩提达摩祖师等不远万里,跨戈壁、越荒漠、梯山航海携经背卷入华传播梵音,表现了极大的文化使者的热忱。中国也有信仰虔诚意志坚定的高僧如法显、玄奘等投身绝域、穿越沙漠、跋山涉水、九死一生远至印度游学求法,收集佛经梵本,不远万里移回汉土,潜心翻译,办学弘教。才有了今天的中国佛教。就佛教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关系而言,历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和僧侣是承担佛教中国化的重要角色,是佛教中国化的代表。这些人大部分具有厚实的儒学文化基础,然后又接触、学习、研究佛教哲理、教义,这种知识形成的层次、程序和结构,必然深刻地影响整个社会对佛教的理解和接受,也促使佛教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说高僧们在佛教中国化中主要是介绍、传播佛教, 并在这个过程中恪守佛教本色的话, 那么, 中国儒士则主要使佛教中国化、儒学化, 并且在佛教中国化的程度和性质方面扮演了极为关键的角色。佛教通过儒士们一番沙滤作用和长期“整容”, 即在中国传统文化之理性的淘炼中移步换形,其印度“面孔”逐渐为中国“面孔”所取代。正如太虚大师所说:“所以中国佛教之特质在禅, 半由中国原有文人士习所致, 因为若抽去此士夫思想关系, 仅由敬崇僧咒则变成神咒感应之信仰, 或成为乐着分析辩论之学术。”[8]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证明,任何一种外来文化的移植,首先必须在本土知识分子中取得认同,使它成为本土文化精英的自觉事业,不然,它必将仍然长期处于文化表层,而在文化深层结构中无法立足。知识分子这个能量极大的社会阶层能从根本上影响着官方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深刻制约着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产生于西方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儒家思想是两套不同的理论体系,然而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取得支配地位,救亡的现实需要固然是关键,也与作为接受主体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有关。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大多都是从旧知识分子转变过来的, 他们熟悉中国和中国的文化, 他们身上体现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另一方面他们又都崇尚西方文明, 且大多都有留学的经历, 对西方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制度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这就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由可能转化为现实。中国赴欧勤工俭学青年寻求真理,以高僧的“西行求法”般的勇气和执着把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带回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在被禁忌、被辱骂、被围攻的逆境下生存下来,并迅速磅礴于中国大地,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的理论武器,没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坚韧追求,是不可想象的。在对大量涌入国门的西方形形色色的主义、学说、理论和思潮的进行审慎、严肃的比较和鉴别, 在对西方文化的一步步认识和解读中,中国的先进分子最终认同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进一步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推介和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交融与会通。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先进知识分子的认同、选择和积极推介完成的。

参考文献

[1]汪信砚.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7.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2版

[5] (英) 李约瑟:《四海之内》[M].三联书店, 1987

[6] (东汉) 王充《:论衡》, 《论衡·论死》[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7]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M].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9

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进程,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生产方式,消费理念,价值观念。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主要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获得了长足发展。其中广播,电视,电影,网络软件服务,更是取得显著的效果。本文主要以电视剧产业和动漫产业两个典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来论述论述中国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与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内容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在IT革命的背景之下,数字内容产业以逐渐成为21世纪经济舞台上的主角。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高新科技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产品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文化产业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

我国文化产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与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如何将我国的文化产业做出特色,如何提高文化竞争软实力。如何让我国的文化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一个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的而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文化产业需要带上鲜明的民族特色,烙印上“中国符号”,渗透进“中国元素”。首先,不断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其次,需要注重“品牌建设”,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品牌形象工程,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文化产品和服务之中。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品牌建设过程中,需要深度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其融入到品牌建设之中。最后,需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倡导自主创新,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扬。

【关键词】

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传统文化

0 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文化产业以他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亲和力逐步渗透到整个经济社会和大众生活。经济、社会和文化不断互动和融合,使得文化产品和服务有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特征的信息革命,为人们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数字文化,网络文化,多媒体文化。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文化产业以其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可比拟的巨大经济驱动力的特征,其发展势头不可阻挡。并以独特的产业内涵和演进轨迹,在市场经营化的大力推进下,以产业化的规模快速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政策条件

政策支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不久,文化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文化的法制建设和管理还很滞后,面对入世后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冲突的挑战,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的制定;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加强管理,弘扬主弦律,保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传播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广电行业有效整合资源优势,同时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投融资体制,健全政策法规体系。鼓励生产要素跨地区、跨行业流动,完善影视制作,有限网络,新媒体等产业政策。促进广电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进而以产业化、市场化手段推动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2 传统文化的优势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得以永续发展的根基。传统文化包括诗、词、曲、赋、书法、国画、戏剧、传统节日、传统民俗、民族音乐、民族工艺、民族服装、民族饮食文化等。在如此浩瀚的民族文化宝库中,如何发掘民族文化的发展潜力,如何让传统文化在文化产业中焕发活力,需要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尺度,需要大智慧,更需要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

日本和韩国在把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方面,做得比较成功。韩国的电视剧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做得比较成熟,其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3 韩国和日本文化产业对我国的借鉴

自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掀起强劲的“韩流”,韩剧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家庭生活剧、青春偶像剧、青春励志剧在我国及亚洲周边国家备受追捧。韩剧的成功是与充满着“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分不开的。

人文精神洋溢着人生理想和信念,是对真、善、美的一种追求和向往。韩剧中的人文精神包括三个方面。

3.1对普通人的关注和对人性的尊重

韩国普遍关注平凡人社会生活的平常事,将能触动人性的人类普遍具有的爱情、亲情、友情和乡情演绎在日常的生活场景中。容易接近平民大众的生活,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激发共鸣,让观众在回味中感受人家真情和人生哲理。我国在电视剧播放和影视作品的制作相关的文化产业方面可以加以借鉴。以普通人的生活为切入点,以真情、人性的温暖和朴实的风格接近观众。将精力放在“家庭剧”“校园剧”“都市剧”“乡村剧”的创作上,满足各个阶层人士的需求。最后,推向海外。

3.2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伦理道德的恪守

韩剧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具有高度的自信。韩国对本民族的文化保护、继承、发扬的比较好。一部《大长今》的走红带动了韩国饮食、旅游、服装、时尚行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韩剧里所反映的饮食文化、礼仪文化、医道文化带浓郁的韩国民族特色。这为我国的影视行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我国在电视剧拍摄、影视作品创作方面,要充分渗透“中国元素”、“中国符号”,将优秀唯美的传统文化体现在影视作品中。通过将电视剧、电影、动漫行业做成产业链。带动与影视行业相关的餐饮、服装、音乐、休闲娱乐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将影视广电产业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创新。

3.3唯美和对现代理念的倡导

韩剧崇尚纯真唯美,感人的亲情,烂漫的爱情,质朴的友情。韩剧中男女演员青春靓丽,演员服装优雅得体,充满着时尚元素,电视场景如诗如画,影视插曲唯美动人。这些我国都可以选择性的借鉴。把广电影视产业做得细腻、唯美、精致,符合观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宣扬积极正面的东西,体现对真善美的追求。精益求精,将我国的文化产业做成品牌,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日本动漫中,有着浓郁的日本民族特色。日本动漫集中体现了日本本民族的神话,传说,宗教,历史,道德观念,美学原则等。日本动漫中包含了日本人对自己民族历史的骄傲,对生活方式和对价值观的珍视。日本动漫技术相当成熟,总是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的文化。其制作的动漫,不知局限与只供儿童观众观看,还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观众观看。这一点,值得我国的动漫产业借鉴。我国的动漫产业需要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开发老少皆宜的动漫作品,提高文化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电视研究》2013年第1期.曾文莉.张君昌.

[2]《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 赵彦云.余毅.马文涛.

[3]《企业经济》孔祥.宁2005年第7期.

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9

【摘 要】当今中国大学通识课程多注重效仿美国通识课程的外在分类方式上,很少认真考察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具体要求,缺乏对中国高等教育传统中的通识教育理念的挖掘,造成了通识教育在中国水土不服的困境。本文指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本土化发展之路的关键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的结合,在课程设置上,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应该成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积淀下来的各种物质、精神、制度的事物的表征和总称,是指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涵盖了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民族特质、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从时间纬度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我国的古代文化,即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 ①。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指针对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而产生,最终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和理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其概念肇始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倡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19世纪后期,高等教育开始面临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唯科学主义及唯市场取向的挑战,高等教育体系内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校内系科、专业之间的壁垒也愈凸显。以自由学科为基础的自由教育思想在美国发扬光大,演变为“一般教育”理念,并逐渐影响到包括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在内的一些著名综合性大学的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对大学课程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困境

受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至20世纪末,我国本科教育仍主要以专业教育为主,系科分类严格,专业壁垒明显,通识教育的概念尚未引入。1995年,为纠正以往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基础教育产生的弊端,原国家教委成立了“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协作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始在高等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加强。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力图通过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综合教育,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及人文科学素质。在这一趋势之下,我国许多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开始纷纷提出类似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在教育理念上殊途同归,国内学者也多有共识。如李曼丽博士认为“中国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就是通识教育” ②,是对传统的专业教育理念和模式进行的反思。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很多大学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仿效哈佛通识课程的外在分类方式上,很少认真考察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具体要求。美国大学通识课程是本科生前两年的“核心课程”,即国内的“必修课”,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严格的教学要求和学术训练要求,这些课程也成为这些大学的精华和风格所在。而中国的素质教育通选课是在地位上不属于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仅仅作为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目前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大多将有限的通选课切割成五

类六类或七类八类,追求门类齐全、无所不包,门类之间并行排列,不分主次。

从历史沿革来看,中国大学的课程体系是在本土建立起来的“西方模式”,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以阅读儒家经典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注重品德修养为中心的指向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在中国大学近代化过程中消失殆尽。而美国大学课程的内在核心价值没有经历过“中国式”的“课程中断”。因此,一味在形式上模仿西方模式的通识教育,违背了通识教育“沟通现代与传统、人文与科技,保持大学之道,而不致使文明断裂 ③”的实质。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结合的必然性

中国的通识教育迫切地需要走一条本土化发展路径。应该注意到的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蕴含了培养全人的通识教育理念。作为古代高等教育总纲领的《大学》开篇就予以明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以彰明个人完美的德性的“明明德”为起点,通过 “新民”,即通过教与学,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更新民众,改良社会风气,以需要毕生的精力去追求的“止于至善”为终极目标。做大学问者,其最终目的不是就学问而学问,而是全方位地求善,以磨练自我修养的和造福社会为目标。孔子本人编六经,通六艺,知行合一,是全面发展的践行者;以六艺而言,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之教涵盖了礼法节度、典籍文化、逻辑思维、音乐素养、体育运动等诸方面,本身就是通识教育的样本。《论语》中提到“君子不器”,《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问主张等,都表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识理念。因此,传统道德文化可以作为繁衍和发展通识教育的土壤,提供富含人文性、关怀性的文化资源和教育素材。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和综合国力的日趋强大,对传统文化的呼唤和重新重视已经成为国人寻根之路上的严肃命题。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大学作为传承和创造优秀文化的主要场所,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阵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主要引领者,其首要任务是培养了解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并自觉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文化人。

因此,中国传统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既是在人才培养上对中国坚持文化自觉,以文化强国,建特色问文化这一时代主题的回应。同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资源开掘,汲取“人文通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精华,是从大学之道出发对中国通识教育困境的回应。

四、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实施建议

中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的结合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从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

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可以采取模块方式选编经典片章作为教材。用来选编经典作品的概念范畴,可以归纳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超自然,人与历史、思维方式等。为了教学方便,可在上述范围之下,再依照不同的时代,如先秦,两汉到宋明等时代有所不同的加以划分,一学期授课16或18个星期。也可以用永恒的命题,例如以真、善、美、正义、生命的意义等作为中心以编选经典教材。同时,也应当重视当

代文化语境,回应当代中国文化问题。任何问题的讨论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语境,所以,当代中国文化通识教育首先要重视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回应当代有关中国文化的真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应提倡师生对话,来代替文史知识的记忆填鸭教育法。以平等自由的师生对话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同时,中国文化通识教育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课后,应该重视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加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需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状况,加强对他们的知识结构、思想旨趣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的调查和研究,从而因材施教。

注释:

①朱耀廷.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5

②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

③熊思东等.通识教育与大学:中国的探索[M].北京:科学曲版社,2010:126~129

【参考文献】

[1]朱耀廷.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5.[2]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3]熊思东等.通识教育与大学:中国的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26-129.[4]四川大学2010年本科教学评估报告

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篇10

作者刘珍

单位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城市 安徽省亳州市 邮编236800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元素也成为设计界的热点话题,在当代室内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在设计界掀起了一阵“中国热”,而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对其进行全面审视、深刻理解,再结合现代理念的提炼与重组,形成真正属于中国的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本文就针对当代室内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进行分析。关键词:室内设计;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

一、传统文化与当代室内设计的必然联系

尽管设计领域对“传统文化”的使用频率非常之高,但是其定义一直比较模糊。所谓的传统文化是指通过历史沉淀与承传保留下来的文化综合体,其包括知识、风俗、思想、道德、制度、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多个层次,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复合体。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沉淀、传承机制,使其得以在时间长河中得以延续,使得社会内在精神特征得以保存与实现。对当代室内设计而言,传统文化是其发展基石,室内设计也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无论哪种设计风格均会体现出特定的精神与文化心理结构,均是基于特定的文化语境来实现,所以其也是不同价值观与审美观的体现。并且无论哪个时代的设计均与其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设计的母体正是文化,是人们参照历史与传统进行存在印象的加工,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历史的设计即设计的历史。

二、当代室内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在当代室内设计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首先,自然观。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农耕经济,因此中国人的骨子里就对自然充满了崇敬、依恋的情结,而在室内设计中自然观的体现也处处可见:内外环境与空间的关联,比如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其设计格局对外封闭、对内开敞,而庭院连接四周的廊、厅、室、堂。室内经常引入自然景物,在有限的景物中寓无限意境;而门窗除了具备采光、通风的基本功能外,还具备“借景”的作用。此外,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对“宛若天成”的理念极为推崇,设计风格朴实、知然,所用材料也多选择自然纹理和本色。

其次,伦理观。儒家思想对中国伦理观的影响十分重要,而作为重要的生活环境,传统观念对室内设计装修的影响也处处可见,比如室间范围、结构形式、斗拱形制等均体现出严格的等级界限,甚至色彩应用也有严格规定,比如黄色只能用于帝王之家。并且设计过程体现出明确的秩序感,布局严整,一些主要空间与家具通常位于轴线之上,突出轴线的中心作用。

再次,人文意识。传统中国文化中重道德、注人伦、敦教化是人文意识的集中体现,其最高标准则是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这种人文意识通过室内设计体现出来,或多或少均体现出一定的教化意义,比如文房四宝、壁画、书画、铜镜、楹联、匾额等,特别是匾额与楹联,不仅起到供人观赏的作用,而且其中的内容还有警世、自勉、点题的作用。

最后,审美习惯。一直以来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均体现出完整性、含蓄性、情节性的特点,其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也处处可见。比如空间组合大多形成序列,不规则形状应用很少;空间分隔利用虚拟手法表现出“隔而不断”的特点;装饰图案多有寓意,并且很多建筑的开间数、踏步数也遵循文化习惯而崇尚“阳数”。设计过程中要基于大环境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体现出室内设计的节奏感与秩序感。

三、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一)应用传统符号

中国传统符号包括图案与纹样,体现出传统的象征内涵与比喻意义;古代图腾纹饰与传统宗教纹饰符号等。在室内装饰中对这些传统符号加以合理应用,可以打造一个具有传统文化意境的室内环境。应用传统符号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首先进行抽象简约处理,利用艺术加工提炼与抽象简化对传统形式的整体或局部进行处理,注意传统之形可失而传统之韵不可失,以现代设计功能与技术为基础,融入中国传统的儒、道、禅文化。其次进行符号拼贴,针对一些传统构件进行抽象、裂解、变形,使其转变为独具象征意义的符号,拼贴应用于室内装饰中,完成新与旧、今与古、现代与传统的联系。最后,进行移植与嫁接,将儒、道、禅的文化移植到室内设计理念中,展现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象。

(二)传统空间分隔形式的应用

典型的中式空间对“隔断”设计非常讲究,隔断主要起到指示、过渡、提醒的作用,因此追求“隔而不断”。在空间分隔设计中采用虚拟分隔,利用碧纱橱、落地罩、屏风、博古架等传统装饰品取得“似隔非隔、似断非断”的效果。现代空间中利用这些传统的分隔形式不仅可以装饰空间,而且具备丰富空间、分隔空间的功能。在中国传统设计中莲花、梅花、竹子等自然图案的应用十分普遍,而当代室内设计更有将小桥流水、参天大树、人工瀑布等室外景观引入室内的做法,使得整个空间环境表现出浓郁的闲情逸致,置身其中既能陶冶情操,又能进行室内分隔。

(三)传统装饰图案在室内界面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室内设计运用了丰富的、富于变化的装饰纹样,而基于整体装饰布局而言,这些装饰仅应用于比较重要的局部,比如室内门窗、梁枋、家具、陈设等均是装饰重点,其它大面积的背景则崇尚简洁,比如大面积的素墙。但众多装饰均在大面积的背景中融于一体,因此整个设计看上去尽管装饰繁多,却不显累赘。同样,当代室内设计也可以借鉴传统设计中的布局形式,通过大面积、大块状的造型语言营造一个拔地而起、简洁有力的造型感,创造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在平静规正的立面构图上则可以采用传统的纹样装饰,比如万字纹、十字纹、冰裂纹等,通过“动静”的节奏对比唤起人们对传统风格的记忆与认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四)传统家具陈设与室内环境的融合当代室内环境设计更加侧重于装饰的作用,而不是一味的通过装修来提升环境品质,人们越来越重视室内家具及陈设品的作用。现在市场上的家具种类数不胜数,但是无论家具市场如何风云变幻,传统样式家具总能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人们对传统的怀念与传承。传统家具与传统建筑很自然就能够融为一体,当代室内设计中,室内界面几何纹样、传统花窗、门楣梁枋的应用随处可见,摆设敦厚古拙、淳朴厚重的传统家具恰好与之相呼应,使得整个设计格调显示出厚重之感,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当然,也可以采用变异的家具设计造型,使之更加适应现代化的局住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过变异的家具同样吸取了传统家具的造型元素与文化符号,只是在家具设计中采用了现代的人体工学理论,再结合板式家具、实木家具的现代生产工艺,不仅使得现代家具保持传统家具幽雅清秀的艺术效果,而且兼具现代家具简约的风格与实用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马建华.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室内装饰设计[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44-45

[2] 王莉.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室内景观中的运用[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9-30.[3] 李瑞君.室内设计创作思想中的地区主义[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2(6):10.[4] 杨春雪,李赐生.现代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交融方式[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1(4):9.[5] 吴涤.浅谈中国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J].山西建筑,2012,34(7):46-47

上一篇:记忆中的一件事的作文下一篇:小学生暑假日记500